一、例谈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王秋硕[1](2021)在《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下的高中三角函数解题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解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解题教学也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三角函数作为高中数学的重点知识模块,在高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在解三角函数问题时又往往存在困难。因此,本文将波利亚解题思想与三角函数解题相结合,探索出适用于三角函数问题的相关解题策略,对学生的三角函数解题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采取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以波利亚解题思想为基础,对高中三角函数部分的《课标》、教科书以及相关高考题目进行探析,结合高中生在解决三角函数问题时所产生的障碍,归纳整理出了十条波利亚解题思想下的三函数解题策略如下,理解题目阶段:1.梳理显性条件;2.引入辅助工具;3.挖掘隐性条件。拟定方案阶段:1.寻找问题联系;2.变换问题表征;3.回归问题本身。执行方案阶段:1.细化解题步骤;2.检查每一个步骤。回顾反思阶段:1.优化解题方式;2.建立解题模型。随后,笔者对该三角函数解题策略的实践意义进行研究,利用该解题策略解决三角函数部分的三类典型问题并建立相关的解题模型,让学生体会如何在解题时寻找思路。最后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提出有关三角函数解题教学的八条建议如下,理解题目阶段:1.创设生活情景,激发解题兴趣;2.借助元认知监控,提升审题能力。拟定方案阶段:1.呈现同类问题,理清问题联系;2.活用三角公式,寻找解题思路。执行方案阶段:1.分析步骤意图,体会解题思想;2.规范书写步骤,提高纠错能力。回顾反思阶段:1.重视典型例题,建立解题程序;2.巧用变式教学,培养创新思维。随后基于以上教学建议设计了两节三角函数习题课的教学案例,对其实用性与可行性进行探索。本文不仅仅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一种推广,也对学生的解题实践以及一线教师的解题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王思敏[2](2021)在《动态数学技术融合初中动态几何问题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动态数学技术与传统教学课堂的融合逐渐深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倡导在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来提升课堂效果”。将信息技术用于解决学科问题、改善教学方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题项,动态数学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成为研究关注热点。在“几何与代数”方面考查中,动态几何问题由于其综合性强,变式性强,方式灵活,因此教学难度较大。传统教学,因为探究环境、技术的限制,难以剖析动态几何的解题思路。动态数学技术的融入,变革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但在目前的研究中,对动态数学技术融合动态几何问题的教学研究较少,多见对现状的调查研究和解题的策略研究。基于以上思考,为了改善传统课堂现状,有效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素养,本研究以波利亚解题理论、数学多元表征理论为理论基础,利用Hawgent皓骏动态数学软件,探究动态数学技术融合动态几何问题教学设计及应用策略,以期为动态数学技术融入数学课堂的教学探索提供参考以及建议。本研究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方面展开。在理论研究层面,首先查阅相关文献,搜集整理国内外“动态几何问题”、“动态数学技术”的相关文献,多角度综述目前的研究现状、研究成果、研究问题。其次,对波利亚解题理论、数学多元表征理念展开理论思辨,探究并提出了动态数学技术融合动态几何问题的教学策略:(1)凸显关键信息,弄清问题本质;(2)问题串链提问,启发分析问题;(3)实验探究验证,渗透数学思想;(4)展示交流解答,分享错漏创意;(5)思维导图小结,加强一题多用;(6)注重一题多变,促进迁移创新;并且,针对每一策略加以具体实例解析。最后,根据教学策略及借助Hawgent皓骏动态数学软件,进行系列的动态几何问题的教学设计研究。在实践研究层面,实验班采用动态数学技术融合动态几何问题的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粉笔+黑板+PPT”教学。并且,通过实验封闭测试,问卷调查以及一线教师访谈等研究方法,进行检验动态数学技术融合动态几何问题教学策略的效果如何,探讨该教学策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数学解题方式及数学情感态度是否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动态数学技术融合动态几何问题的教学能够显着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对学生的数学解题方式也产生了积极正向影响,对其数学情感态度也有积极改善作用,同时一线教师对动态数学技术融合动态几何教学也持有认可的态度。
贾艳艳[3](2021)在《初中生数形结合能力水平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阶段我国提倡能力为本的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科能力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数形结合思想有利于学习迁移,关注学生数形结合能力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然而,一线教师却普遍反映学生数形结合能力不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调查分析初中生数形结合能力发展的现状水平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对于教师因材施教,帮助不同学生提升数形结合能力就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定量分析法和试卷分析法,针对初中生数形结合能力进行了理论研究,界定了其特有的内涵,并构建了包含三个维度、三个水平的能力测评框架。以此为依据编制了测试题和调查问卷,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初中生在数形结合能力上总体表现一般,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17%的学生位于水平零;16.6%的学生处于水平一;26.7%的学生处于水平二;39.7%的学生处于水平三。(2)初中生数形结合能力水平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在不同等级学校间总体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女生在对数形结合能力要求不高、难度不大的问题情境中表现良好,而面对综合型问题情境时表现不如男生。省级示范性中学的数形结合能力水平高于普通学校。同时,发现初中生在数形结合能力表现上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1)理解题意偏差;(2)迁移思维受阻;(3)创新探究固化。结合学生在数形结合能力上的表现,建议一线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与学:(一)加强几何表征,提高数形结合理解能力;(二)深度理解基础知识,提高数形结合迁移能力;(三)强化模型思想,提高数形结合创新能力;(四)以错题档案和课堂思考时间为切入点改善学与教。
杨承根,骆妃景,潘敬贞,唐明超[4](2021)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三角函数试题分析及教学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试题分析,对了解高考命题动向,把握高考脉搏,提高备考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2017-2019年全国卷文理18套试卷中的三角函数试题进行分析,从考点分析到高考透视,整合为八个题型并对其进行深度评析,最后给出高考备考建议.
陈丽[5](2020)在《基于“三教”理念的高一学生数学逻辑推理素养培养的课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为基于“三教”理念的高一学生数学逻辑推理素养培养的课例研究。首先将逻辑推理素养分为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并制定相应水平划分,根据水平划分编制一套测试题进行预测和实测,分析学生逻辑推理素养现状。编制访谈提纲,访谈了高一年级的五位数学教师,分析影响高一学生逻辑推理素养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高一学生逻辑推理素养现状以及影响学生逻辑推理素养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课例研究。测试结果表明:高一学生逻辑推理素养处于水平3,其中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也都分别处于水平3;高一学生的合情推理、演绎推理以及逻辑推理素养都是女生略高于男生,但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层次1与层次2、层次1与层次3的学生逻辑推理素养有显着性差异;层次2与层次3的学生逻辑推理素养无显着性差异。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到自己在逻辑推理素养方面的不足,认为学习逻辑推理知识对提高数学成绩有帮助;虽然教师经常鼓励学生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研究问题,但学生对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从对逻辑推理素养的了解和对高一学生逻辑推理素养的培养两方面对五位数学教师进行了访谈。对所选两个教学内容从相关分析、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和研究总结几方面进行了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揭示:“三教”理念有助于培养高一学生逻辑推理素养。具体表现为:“教思考”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教体验”帮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教表达”提升数学知识的再认识。
刘珍[6](2020)在《陕西省中考数学压轴题分析及教学建议》文中认为作为初中向高中过渡的一次关键性选拔考试,中考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而中考数学压轴题作为区分学生中考成绩的关键题型,具有难度大、考查知识点灵活、综合性强等特点.因此,对中考数学压轴题的研究有助于教师更加合理有针对性的教授压轴题,提高学生中考数学成绩,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为学生的进一步求学打好基础.本文详细分析2010-2019年陕西省中考数学压轴题的研究背景,搜集整理2010年至2019年中考数学压轴题题型、考点,并选取代表性教学案例,对其教授方法进行分析,同时组织开展问卷调查,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近十年来,陕西省中考数学压轴题考点稳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越来越突出,尤其注重对学生数形结合能力、运算求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类讨论思想、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同时,中考数学压轴题对数学活动过程也有考查.因此,本文立足于对近十年陕西省中考数学压轴题分析,对教师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第一,重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第二,重视对中考压轴题进行专项复习;第三,重视开放性问题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同时,学生在学习备考时应当做到:第一,正确认识中考压轴题,消除恐惧心理;第二,掌握解题方法,灵活应对压轴题;第三反复训练,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殷烁[7](2020)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一函数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已经颁布,首次提出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以及数据分析素养。2018级的高中生马上要面对2021年新模式的高考,但是学生使用的教材还是2003版的课标教材。在这段新旧教材交替的时期,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情况怎么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意识情况怎么样,怎样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怎样将核心素养培养落实到课堂教学,都是一线数学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由于高一函数部分是整个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体现数学核心素养非常的集中,所以在数学核心素养的观点下对高一函数进行教学研究是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的。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有关2017版新课标数学核心素养、有关函数概念、函数思想以及高一函数教学的最新发展,为笔者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高一学生进行函数内容测试卷调查和学生学习函数的非智力因素问卷调查,调查分析高一学生函数学习的基本情况,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分析学生在函数学习中的现状以及函数学习的方法、习惯等等;对本校数学教师的访谈调查,研究从老师的视角看数学核心素养,看学生学习函数中的问题,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情况。通过各项调查研究得到学生学习函数现状的结论是:(1)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情况不容乐观,数学运算、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等各有欠缺;(2)解题能力不足,表现为审题能力不高,读不懂题、不能将题目信息转化为有效的数学信息;综合能力水平不高,函数题目复杂,需要用到的知识点繁多,不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3)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停留在初中阶段的被动的学习的状态。由调查所得的结论,针对学生学习函数的现状问题,提出以下解决策略:(1)为函数解题做好计算铺垫;(2)将抽象的函数问题具体化;(3)注重学生数形结合方法解决函数问题;(4)充分利用教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5)构建适合学生认知的函数课堂教学;(6)提高学习函数兴趣,增强学习函数信息,培养学习方法。依据本文的理论基础,结合提出的教学建议,参考教师访谈研究,对教师一致反映核心素养集中的三个章节做出教学案例研究。
徐静怡[8](2020)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有效追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该兼顾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四个目标的整体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数学解题教学中运用有效的追问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经验,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然而,目前的数学解题教学中,追问的运用情况并不理想,学生有疑教师无问、教师有问学生不答、教师自问自答的现象颇为常见.基于此,本文对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有效追问展开了研究.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追问、数学解题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进而得出本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尽管教师尽量采用追问策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但是追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接着,通过对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追问现状的分析与思考,提出了在数学解题教学中进行有效追问应遵循的原则:起始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梯度性原则、恰时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最后,采用案例分析法,依据上述原则优化具体案例,通过优化前后追问效果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上述六项原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学解题教学中追问的有效性.
龚婷[9](2020)在《初中数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克拉玛依市初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初中数学实验是指实验者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相关工具,经历操作实践、发现规律、提出猜想、验证猜想的过程,完成数学知识或者数学问题探究的活动。数学实验教学改变了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及综合能力。开展数学实验教学研究,对提高教学成绩、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研究的问题:调查分析初中数学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利用实验证明策略的有效性,结合策略及实验给出具体建议。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课堂观察法,对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并分析,发现问题:(1)教师对数学实验教学的价值有一定的了解,但在教学中的重视程度不够,准备不到位,导致数学实验花费时间较多,耽误教学进度;(2)基本没有可参考的数学实验教学案例,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难度较大;(3)对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认识不足,对数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理论不清楚,实施数学实验教学的问题较多。分析初中数学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策略:(1)做好数学实验教学前的准备,包括基本理论准备和教学准备;(2)明确数学实验教学实施的步骤,按照不同类型的数学实验设计案例。结合数学实验教学实施策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应用,利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研究得出:(1)数学实验教学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成绩;(2)数学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3)数学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4)数学实验教学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初中数学实验教学实施的建议:(1)掌握数学实验教学的理论,为做好数学实验教学的设计奠定基础;(2)提升对数学实验价值的认识,应当重视数学实验教学过程;(3)利用数学实验进行教学前,做好相关准备包括数学实验设计准备、数学实验材料的准备、数学实验技术的准备等,做好与整节课的衔接,提高数学实验教学的效率;(4)应结合数学实验的理论,数学实验的步骤合理设计不同类型的数学实验,同时注重反思,及时整理优秀数学实验设计案例。
于宏洋[10](2020)在《数学核心素养下的二次函数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稳定发展,科技逐渐发达,文化变得更加有影响力,数学学科也逐渐彰显出其自身的价值。数学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成分,不仅承载着文化与思想,同时在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国家逐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的大力提倡,不仅是对基础教育的一次革新,同时也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如何扎根数学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背后的难题。二次函数知识丰富,蕴含数学核心素养内容,所以研究更具实际意义。并且二次函数作为初中的重要函数知识,不仅是初等函数的重大分支,同时还衔接了初高中的知识内容。但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函数内容的学习非常困难,而二次函数无论从概念、图像和性质的理解,以及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应用,无疑承担了难中之难。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更加生动形象地进行二次函数教学,不仅引导学生掌握二次函数概念、图像和性质的相关知识,还能引领学生掌握二次函数知识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学好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至于达到核心素养养成的目的。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案例分析法。首先通过对二次函数教学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和归纳总结,获得了论文研究的理论支撑,了解了数学核心素养下的二次函数教学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课标中关于二次函数的学习要求与中考试题中二次函数的考察内容以及初高中二次函数的衔接内容,得到了二次函数在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地位。为了进一步了解海南地区中学二次函数的教学和学习情况,设计了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提纲,对学生二次函数的学习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对初高中数学教师二次函数的教学情况进行访谈,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认真的统计与分析,得到了教师的教学现状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以落实核心素养培养为目的,以文献研究为依托,以调查和访谈结果为依据,提出数学核心素养下的二次函数的教学原则与策略,给出了二次函数单元教学及两个具体课时教学的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评价与反思。本文的重点是数学核心素养下的二次函数教学研究,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同时对教学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例谈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例谈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下的高中三角函数解题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课标》对三角函数部分的要求 |
(二)高考考纲对三角函数部分的要求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理论基础 |
(一)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 |
(二)波利亚的解题思想 |
二、波利亚解题思想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三角函数解题研究现状 |
(一)三角函数解题障碍研究 |
(二)三角函数解题模块研究 |
(三)三角函数解题策略研究 |
四、综述小结 |
第三章 波利亚解题思想在高中三角函数解题中的应用 |
一、波利亚的解题思想在高中三角函数解题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一)波利亚解题思想下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分析 |
(二)高中三角函数教材分析与考点解读 |
(三)三角函数的解题障碍分析 |
二、波利亚解题思想下的三角函数解题策略探究 |
(一)理解题目阶段 |
(二)拟定方案阶段 |
(三)执行方案阶段 |
(四)回顾反思阶段 |
第四章 运用三角函数解题策略解决三角函数典型问题 |
一、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与诱导公式类问题 |
(一)诱导公式的妙用类问题 |
(二)sinx+cosx,sinx-cosx,sinxcosx之间的关系类问题 |
二、三角函数图象和性质相关问题 |
(一)由三角函数图象求解析式问题 |
(二)由三角函数单调性求参数范围问题 |
三、三角恒等变换问题 |
(一)“角的变换”相关问题 |
(二)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交汇问题 |
第五章 波利亚解题思想下的三角函数解题教学 |
一、波利亚解题思想下的三角函数解题教学建议 |
(一)理解题目阶段 |
(二)拟定方案阶段 |
(三)执行方案阶段 |
(四)回顾反思阶段 |
二、波利亚解题思想下的三角函数习题课教学设计案例 |
(一)《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习题课》教学设计 |
(二)《三角恒等变换习题课》教学设计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动态数学技术融合初中动态几何问题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框架与思路 |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二章 相关研究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动态数学技术 |
(二)初中动态几何问题 |
二、初中动态几何问题的相关研究概述 |
三、动态数学技术相关研究概述 |
四、小结与思考 |
第三章 动态数学技术融合初中动态几何问题的教学策略及应用案例 |
一、基本理论概述 |
(一)波利亚解题理论 |
(二)数学多元表征学习理念 |
二、Hawgent皓骏动态数学软件的基本功能 |
三、动态几何问题典型积件设计案例 |
四、动态数学技术融合初中动态几何问题教学的教学策略及应用案例 |
(一)凸显关键信息,弄清问题本质 |
(二)问题串链提问,启发分析问题 |
(三)实验探究验证,渗透数学思想 |
(四)展示交流解答,分享错漏创意 |
(五)思维导图小结,加强一题多用 |
(六)注重一题多变,促进迁移创新 |
第四章 动态数学技术融合初中动态几何问题教学实验研究 |
一、实验方案设计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假设 |
(三)实验对象 |
(四)实验变量 |
(五)实验方式 |
(六)实验材料 |
二、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一)前测成绩结果与分析 |
(二)后测成绩的结果与分析 |
(三)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四)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动态数学技术融合动态几何问题教学的课例研究 |
一、课例一《动态几何问题之等腰三角形》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过程对比分析 |
(三)教学实录对比及评析 |
二、课例二《动态几何问题之直线型轨迹问题》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过程对比分析 |
(三)教学实录对比及评析 |
三、教学评析 |
(一)自我反思 |
(二)专家点评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动态几何问题之等腰三角形后测卷 |
附录2 动态几何问题的实验教学调查问卷 |
附录3 访谈提纲 |
硕士学习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初中生数形结合能力水平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文献计量分析 |
2.2 数学学科能力测评的相关研究 |
2.3 数形结合的相关研究 |
3.数形结合能力的内涵及具体表现 |
3.1 数形结合能力的内涵 |
3.2 数形结合能力的水平划分 |
4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4.3 初中生数形结合能力水平测试卷的编制 |
4.4 初中生数形结合能力调查问卷的编制 |
5 初中生数形结合能力水平发展的现状分析 |
5.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5.2 测试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
5.3 差异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初中生数形结合能力水平现状的问题分析 |
6.1 学生数形结合主要表现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6.2 学生数形结合能力测试卷典型错误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提高初中生数形结合能力的教学建议 |
7.1 加强几何表征,提高数形结合理解能力 |
7.2 深度理解基础知识,提高数形结合迁移能力 |
7.3 强化模型思想,提高数形结合创新能力 |
7.4 以错题档案和课堂思考时间为切入点改善学与教 |
8 研究结论与反思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数形结合能力评价指标专家咨询表 |
附录二:初中生数形结合能力水平测试卷 |
附录三:初中生数形结合能力主要表现学生调查问卷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5)基于“三教”理念的高一学生数学逻辑推理素养培养的课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为评价高一学生逻辑推理素养积累经验 |
1.3.2 了解高一学生逻辑推理素养的群体现状 |
1.3.3 探索“三教”理念培养高一学生逻辑推理素养 |
1.4 研究的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访谈法 |
1.4.4 课例研究法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素养 |
2.1.2 核心素养 |
2.1.3 数学核心素养 |
2.1.4 逻辑推理素养 |
2.1.5 “三教”理念 |
2.1.6 课例研究 |
2.2 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
2.2.2 国内研究现状及成果 |
2.2.3 文献述评 |
3 研究设计 |
3.1 试卷测试 |
3.1.1 测试目的 |
3.1.2 测试对象 |
3.1.3 测试卷的编制 |
3.2 问卷调查 |
3.2.1 调查目的 |
3.2.2 调查对象 |
3.2.3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3 教师访谈 |
3.3.1 访谈目的 |
3.3.2 访谈对象 |
3.3.3 访谈提纲的编制 |
3.4 课例研究 |
3.4.1 课例研究目的 |
3.4.2 课例研究对象 |
3.4.3 课例研究的框架 |
4 高一学生逻辑推理素养现状 |
4.1 试卷测试及其结果分析 |
4.1.1 试卷测试实施过程 |
4.1.2 试卷测试结果分析 |
4.2 问卷调查及其结果分析 |
4.2.1 问卷调查实施过程 |
4.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3 教师访谈及其分析 |
4.3.1 访谈实施过程 |
4.3.2 访谈总结 |
4.4 逻辑推理素养现状与教学措施总结 |
4.4.1 高一学生逻辑推理素养现状总结 |
4.4.2 教师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素养教学措施总结 |
5 基于“三教”理念培养高一学生逻辑推理素养的课例研究 |
5.1 基于“三教”理念审视逻辑推理素养 |
5.2 课例研究的对象 |
5.3 课例1: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 |
5.3.1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相关分析 |
5.3.2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教学设计 |
5.3.3 函数y=Asin(x+φ)的图象课堂实录 |
5.3.4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教学反思 |
5.3.5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课例研究总结 |
5.4 课例2: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与坐标表示 |
5.4.1 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与坐标表示相关分析 |
5.4.2 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与坐标表示教学设计 |
5.4.3 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课堂实录 |
5.4.4 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教学反思 |
5.4.5 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课例研究总结 |
6 总结与讨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 |
6.3 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陕西省中考数学压轴题分析及教学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2010-2019年陕西省中考数学压轴题考点分析 |
2.1 陕西省中考数学压轴题考点分析 |
2.2 陕西省中考数学压轴题考查情况分析 |
第三章 陕西省中考数学压轴题的类型分析 |
3.1 代数压轴题 |
3.2 几何压轴题 |
第四章 陕西省中考压轴题的教学案例分析 |
4.1 二次函数综合问题专项训练教学案例 |
4.2 几何图形中的运动问题专项训练教学案例 |
4.3 中考数学压轴题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
第五章 教学建议及备考策略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
(7)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一函数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访谈法 |
1.5 研究流程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函数 |
2.1.2 高一函数 |
2.2 研究现状 |
2.2.1 有关数学核心素养的文献分析 |
2.2.2 有关函数概念理解的文献分析 |
2.2.3 有关函数思想的文献分析 |
2.2.4 有关高一函数教学的文献分析 |
2.2.5 文献综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建构主义理论 |
2.3.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函数测试卷的研究设计 |
3.1.1 研究对象 |
3.1.2 测试卷的编制 |
3.1.3 测试目的 |
3.1.4 评价标准 |
3.1.5 测试卷的信度和效度 |
3.2 适应性及函数学习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1 调查目的 |
3.2.2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3 教师访谈提纲的设计 |
3.3.1 访谈对象 |
3.3.2 访谈目的 |
3.3.3 访谈提纲的编制 |
第4章 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 |
4.1 函数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 |
4.1.1 调查结果及分析 |
4.1.2 问卷调查小结 |
4.2 非智力因素调查及分析 |
4.2.1 调查结果统计 |
4.2.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3 教师访谈及分析 |
4.3.1 高中教师访谈记录 |
4.3.2 高一数学教师访谈分析 |
第5章 研究结论、教学建议与案例分析 |
5.1 研究结论 |
5.1.1 数学核心素养养成方面 |
5.1.2 解题能力方面 |
5.1.3 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 |
5.2 教学建议 |
5.2.1 为函数解题做好计算铺垫 |
5.2.2 将抽象的函数问题具体化 |
5.2.3 注重学生数形结合方法解决函数问题 |
5.2.4 充分利用教材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
5.2.5 构建适合学生认知的函数课堂教学 |
5.2.6 提高学习函数兴趣,增强学习函数信心,培养学习方法 |
5.3 教学案例研究与实施 |
5.3.1 函数相关课题的研究 |
5.3.2 教学目标的分析研究 |
5.3.3 案例1:《函数的概念》教学案例 |
5.3.4 案例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案例 |
5.3.5 案例3:《函数的图象》教学案例 |
第6章 不足与展望 |
6.1 不足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8)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有效追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三、研究的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研究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有效追问 |
二、数学解题教学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追问的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二、关于数学解题教学的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三、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进一步分析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
二、波利亚解题理论 |
第二章 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的准备与实施 |
一、调查的准备 |
二、调查的实施 |
第二节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
一、关于有效追问的看法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
二、关于追问的目的和效果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
三、关于追问的方式和效果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节 调查的结果与启示 |
一、调查的结果 |
二、调查的启示 |
第三章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有效追问的原则 |
第一节 起始性原则 |
第二节 目的性原则 |
第三节 启发性原则 |
第四节 梯度性原则 |
第五节 恰时性原则 |
第六节 生成性原则 |
第四章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有效追问的案例实施与效果分析 |
第一节 案例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
一、案例4.1 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
二、案例4.2 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
第二节 案例的优化与效果分析 |
一、案例4.1 的优化与效果分析 |
二、案例4.2 的优化与效果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展望 |
附录1 关于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有效追问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2 关于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有效追问调查问卷(学生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初中数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克拉玛依市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文献述评 |
2.1 数学实验的提出 |
2.2 数学实验的理论已有的研究 |
2.3 数学实验理论结合实践已有的研究 |
3 相关理论概述 |
3.1 概念界定 |
3.2 理论基础 |
4 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现状调查 |
4.1 调查的方案 |
4.2 调查的实施 |
4.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5 数学实验教学的实施策略 |
5.1 做好数学实验教学前的准备 |
5.2 明确数学实验教学实施的步骤 |
6 数学实验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实验设计与研究 |
6.1 实验方案 |
6.2 实验过程 |
6.3 实验数据分析 |
6.4 数学实验教学课例设计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提出建议 |
附录 |
附录1:克拉玛依市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克拉玛依市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3:数学实验教学课堂观察记录(部分) |
附录4: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数学核心素养下的二次函数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数学核心素养 |
2.1.2 二次函数 |
2.1.3 教学设计 |
2.2 相关文献研究 |
2.2.1 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 |
2.2.2 国内外关于二次函数的教学研究 |
2.2.3 数学核心素养下的二次函数教学研究 |
2.3 研究的理论依据 |
2.3.1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3.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三章 二次函数在中学数学中的地位及教学现状 |
3.1 二次函数在课标中的要求 |
3.2 二次函数与中考之间的联系 |
3.3 二次函数与高中内容的联系 |
3.4 二次函数的教学现状调查 |
3.4.1 调查对象 |
3.4.2 调查设计 |
3.4.3 调查结果整理与分析 |
3.4.4 教师访谈与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数学核心素养下的二次函数教学原则与策略 |
4.1 数学核心素养下的二次函数教学原则 |
4.1.1 基本性教学原则 |
4.1.2 现代性教学原则 |
4.1.3 开放性教学原则 |
4.1.4 系统性教学原则 |
4.2 数学核心素养下的二次函数教学策略 |
4.2.1 理论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
4.2.2 发挥学生主体,经历自主建构 |
4.2.3 互动教学方式,提倡合作学习 |
4.2.4 培养文化能力,提高数学情感 |
第五章 数学核心素养下的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
5.1 核心素养下的二次函数单元教学设计 |
5.1.1 教学内容分析 |
5.1.2 教学方式分析 |
5.1.3 教学流程与课时安排 |
5.2 核心素养下的二次函数教学设计案例 |
5.2.1 案例“二次函数的概念”的教学设计 |
5.2.2 案例“二次函数顶点式的图像和性质”的教学设计 |
5.3 教学设计的评价与反思 |
5.3.1 二次函数的概念教学评价与反思 |
5.3.2 二次函数顶点式的图像和性质教学评价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四、例谈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下的高中三角函数解题策略研究[D]. 王秋硕.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2]动态数学技术融合初中动态几何问题的教学研究[D]. 王思敏.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3]初中生数形结合能力水平的调查研究[D]. 贾艳艳.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4]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三角函数试题分析及教学启示[J]. 杨承根,骆妃景,潘敬贞,唐明超.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 2021(02)
- [5]基于“三教”理念的高一学生数学逻辑推理素养培养的课例研究[D]. 陈丽.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6]陕西省中考数学压轴题分析及教学建议[D]. 刘珍. 延安大学, 2020(12)
- [7]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一函数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D]. 殷烁.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有效追问研究[D]. 徐静怡.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9]初中数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克拉玛依市初中为例[D]. 龚婷.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10]数学核心素养下的二次函数教学研究[D]. 于宏洋.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