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差异缩小差距: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白燕林[1](2021)在《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与农民福祉的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农村地区成为普惠金融的主战场和主阵地,经过反复实践,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融合应用,为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村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也遇到了“覆盖不全面、信息不对称、投放不精准”的难点,使得普惠金融服务农民的精准性受到很大制约。基于此,探讨普惠金融与农民幸福的同步发展问题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分析我国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和农民福祉融合发展的程度以及影响因素,以期拓展农村普惠金融经济效果的研究。本文以我国2009年至2018年31个省的农村地区为研究样本,首先,在农村普惠金融理论、农民福祉理论以及融合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从收入效应、减贫效应以及社会效应三方面研究农村普惠金融与农民福祉融合发展的效果机制;其次,分析农村普惠金融、农民福祉以及农村普惠金融与农民福祉的融合发展现状,并利用熵值法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与农民福祉两个子系统的综合评价体系,进而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两者的融合发展水平;最后,考察影响农村普惠金融与农民福祉融合发展的因素,并建立静态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农村普惠金融与农民福祉的融合发展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提高,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呈现东中西的阶梯分布特征,省域之间也存在着差异,目前大部分省份处于中级和良好融合发展的水平,但是要达到优质融合发展的目标还需要进一步努力;第二,财政支农力度、经济发展水平、互联网技术、道路建设等因素对于农村地区普惠金融与农民福祉的融合发展水平有着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本文提出以下五方面的建议,包括实施可持续性的普惠金融政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强化金融机构自身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以及加强农民普惠金融教育方面的内容,以促进普惠金融与农民福祉的共同发展。
叶璐[2](2021)在《多维城乡差距的测度、成因及经济效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实施追赶战略的导向下,中国城乡二元结构逐渐形成并不断巩固。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但在经济发展的背后,不平等的问题逐渐凸显。收入差距,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是这种不平等的集中体现。随着宏观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城乡差距已逐步延伸至经济、社会等领域。传统意义上的城乡收入差距不能完全体现城乡之间的不平等,“多维”应该成为城乡差距相关研究的重要视角。在城乡关系的变迁过程中,城乡差距如何演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影响作用和影响程度如何?各个维度城乡差距之间存在怎么的关联性?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新时期,城乡差距的演变是否对高质量发展产生阻滞影响?为回答上述问题,在对中国70年城乡关系的全面梳理的基础上,采用全国30个省份1993-2017年的数据,对居民生活、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和社会民生四个维度的城乡差距进行测度;基于多维不平等的理念,构建动态联立方程模型对各维度城乡差距成因以及维度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实证检验;从经济发展新格局的视角出发,分析城乡差距对经济总量、经济效率、消费规模、资本规模的影响作用,为城乡差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提供实证检验,同时为后续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相关战略的部署和政策的实施提供丰富的经验支撑。论文的研究结论表明:(1)多维视角下测度的城乡综合差距以-0.45%的年均速度波动下降,并呈现“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分布特征。城乡居民生活差距缓慢下降,但差距水平依然保持高位,城乡社会民生差距逐渐凸显。产业发展和要素配置方面的差距呈“固化”特征,甚至出现加剧态势。(2)居民生活与社会民生维度的城乡差距存在“加剧”不平等的内在效应;城乡产业发展差距对城乡社会民生差距具有单向的“加剧”效应。城乡居民生活差距与城乡产业发展差距存在互动的负向关系。(3)四类形成因素对不同维度城乡差距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经济发展方面,人均GDP每增长一单位,城乡社会民生差距缩减0.12,要推动地区,尤其是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升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市场化方面,非国有化程度每上升1%,城乡居民生活差距缩减0.33,要素配置、社会民生的城乡差距分别增加0.88、1.33,因此,要完善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无形的手”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需要政府“有形的手”对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引导。城镇化方面,人口城镇化率每上升1%,居民生活、要素配置的城乡差距缩减0.24、1.88,城乡社会民生差距增加0.77。城市规模结构每上升1%,城乡社会民生差距扩增0.17,因此,要以户籍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农民市民化的意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全民覆盖率。财政方面,涉农财政支出每增长1%,居民生活、产业发展的城乡差距分别扩增0.62、0.76,但从长期看,有助于城乡产业发展差距缩减。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每增长1%,城乡社会民生差距缩减0.42,亟待改革和完善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纠正财政政策“城镇导向”、“经济导向”效应。(4)城乡综合差距对高质量发展具有负向影响。各维度城乡差距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经济GDP受居民生活、产业发展差距每1单位的影响,相应减少0.03、0.01单位;经济TFP受到产业发展、要素配置的城乡差距每1单位的影响,相应减小0.01、0.01单位。社会民生、要素配置的城乡差距对实际消费规模的影响依次递减,差距每扩增1单位,消费规模分别缩减0.11、0.04单位。实际资本规模在受民生、要素配置差距每1单位的影响,相应下降0.02、0.04单位。此外,城乡居民生活差距对消费规模具有“净正向效应”。城乡差距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明显阻滞效应,缩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新时期,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论文创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从多维视角出发,构建城乡差距的指标体系;二是从多维不平等视角出发,将多维城乡差距纳入同一框架,在分析外部影响因素的作用同时,检验各个维度之间的关联性。三是从经济发展新格局出发,实证分析城乡差距对经济总量、经济效率、消费规模、投资规模的影响,探讨多维城乡差距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慎丹[3](2021)在《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成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与优先发展方向。在国家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农村网络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互联网普及率大幅提升,网民规模快速增长,促使农产品电商发展速度加快,成为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电商代表的是个人或企业借助第三方电商平台,将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方式。由于各地区的农产品资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导致农产品电商的发展程度也不同。目前部分区域已经出现了农产品电商集中发展现象,并且随着企业数量增加与规模扩大,会吸引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聚集在该地区,从而形成农产品电商集聚现象,进而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增强该地区的发展潜力,使得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并对周边地区产生一定的带动作用。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主产区,但局限于传统流通方式的限制,出现了传统农产品大量积压,农民增产不增收等现象,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近年,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速度加快,且规模不断扩大,但各地市的发展并不均衡。基于此,本文以农产品电商为研究对象,以东北地区36个地市为研究区域,对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空间分布格局、集聚演化规律、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作用关系,以及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相互作用等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主要研究工作体现在:(1)基于阿里巴巴平台中的数据信息,归纳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阶段,结合东北地区农产品网店数量、网店规模、商品销量、消费者评价等方面,对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基于产业集聚理论,利用空间基尼系数、行业地区集中度、区位熵指数等指标衡量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的集聚水平,同时采用超效率DEA方法与Malmquist指数方法刻画农产品电商集聚效率,并从集聚水平与集聚效率两方面综合分析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的空间分布格局与集聚演化规律。(3)基于系统耦合理论,构建“农产品电商集聚—区域经济发展”耦合系统,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子系统和区域经济发展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并采用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衡量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从系统的角度探讨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4)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探讨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与扩散现象,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并揭示影响因素。根据研究结果对政府政策提出建议,并为农产品电商经营者提供经验启示。通过以上研究,归纳总结出如下结论。第一,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产品基础与优良的农产品品牌,为农产品电商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农产品电商发展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与稳定期,但在农产品网店数量、网店规模、产品销量与服务质量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存在着各地市农产品电商发展不平衡、网店经营管理水平低、农产品的电商化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第二,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的形成与演化受到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条件的双重影响。随着农产品电商发展,获得竞争优势地区的经营效益不断攀升,集聚效率持续提高;失去竞争优势地区的农产品电商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现象。各地市之间的农产品电商发展差距逐步扩大,形成了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现象,优势地区的农产品电商集聚程度增强,并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耦合关系,并且耦合关系不断增强,但没有完全形成协调发展状态,说明当前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矛盾。同时,东北地区各地市的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存在差异,对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其耦合协调关系也相对较强,对于一些自然资源禀赋较好地区,耦合协调关系却相对较弱。第四,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具有溢出效应,并且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空间作用关系。本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对本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周边地区的农产品电商集聚对于本地区经济发展没有显着影响;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本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会对本地区的农产品电商集聚产生抑制作用。第五,物流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支持、产业结构与政府扶持都是影响二者发展的共同因素,对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自然资源禀赋与人力资本对农产品电商集聚没有显着影响,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电商集聚产生负向影响。基于此,论文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包括:正视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因地制宜推动农产品电商发展;整合优势资源,强化区域间协同合作;推进农产品的电商品牌建设,打造多元化电商模式;加快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电商配套服务体系。同时也对农产品电商经营者提供经验启示,包括:学习掌握网络运营技术,提高网店管理水平;改善客户服务质量,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以期扩大东北地区农产品销售,促进农业增收,加快农产品电商的健康发展、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与乡村振兴建设,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孙颖鹿[4](2021)在《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扶贫开发,扶贫事业取得丰硕成果。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下简称“连片特困区”)的贫困程度较深,致贫因素复杂,扶贫难度较大。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下简称“燕太片区”)作为兼具连片特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以及“环京津贫困带”的地区,其贫困特征和致贫因素更为复杂,研究这一地区的财政扶贫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2020年3月河北省贫困县全部“摘帽”,河北省燕太片区精准脱贫已全部完成,在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和脱贫人口返贫问题将凸显。要巩固脱贫成果,还需要后续帮扶政策的推进,做到“政策不变,力度不减,人员不撤”。在扶贫的过程中,财政支出是最主要的扶贫手段,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对财政扶贫效果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进行效率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效率优化策略。本文基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贫困的基本特征和特殊性、扶贫历程以及财政扶贫支出评价政策演进进行论述,并以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为研究对象,对其效率的影响因素、效率检验以及效率测度三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优化对策。核心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的多层次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调研河北省燕太片区22个贫困县1250户家庭的基本情况作为微观人力资本变量,并以统计数据为宏观变量,深入剖析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观层面,人力资本要素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产生显着的正向效应;在宏观层面,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储蓄能力、城镇化水平、人口密度以及财政分权度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产生显着的正向效应,产业结构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产生显着的负向效应,而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的负向效应不显着。同时,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等不同宏观因素的影响,不同人力资本要素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的县域影响也呈现差异化特征。(2)考虑片区贫困县间人力资本要素的相似性,根据宏观因素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的影响程度及方向,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静态上,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均通过了最近邻匹配、核匹配、k近邻匹配以及卡尺匹配检验,表明连片特困区财政扶贫支出能够显着促进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提升,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有效;动态上,随着连片特困区财政扶贫支出年份的增加,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的平均处理效应不断提高,表明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提高呈可持续趋势,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具有长效性。(3)在检验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有效的基础上,构建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对产出指标进行降维,并采用三阶段SBMDEA模型进一步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进行县域测度。结果显示:整体上河北省燕太片区县域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有待提升,县域技术效率差异较大;环境因素调整前后各县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差异明显,尤其是《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和精准扶贫提出后;环境因素中产业结构、财政分权度、城镇化水平等环境变量对效率的动态影响较大;在效率分解中,规模效率低下是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技术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提出了检验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的动态平均处理效应。通过动态分析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整体效率的变动趋势,判定其长效性,为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的结构性分析奠定基础,有效提升了效率评价环节的完整性,为其他连片特困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研究提供了良好借鉴。(2)构建了包含现代化指标的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体系。针对河北省燕太片区的贫困特征,从民生、基础设施以及产业三个方面设计了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河北省燕太片区的特殊区位条件提出了产业现代化产出指标,强化了指标体系设计的针对性,完善了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体系分析框架。(3)运用因子分析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指标进行处理。将多产出指标降维成医疗卫生扶贫产出、教育扶贫产出、基础设施覆盖度、交通与通信扶贫产出、减贫与就业产出以及产业现代化产出6个指标,为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县域测度奠定基础,增强了指标设置的科学性与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钟文[5](2021)在《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被誉为“中国发展奇迹”,与此同时,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学术界普遍认为国家制度变革、区域政策及科学技术等因素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往往忽视了中国特色土地制度的重要作用。土地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与之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土地制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重要引擎,尤其是中国特色土地制度所酝酿的土地财政构成了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财政促使土地成为中国地方政府巨大且不断增值的信用来源,为城市公共服务提供一次性的投资融资。在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特色土地制度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产生了怎样影响?这是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需要学术界进行专题研究。具体而言,我们关心的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发展模式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产生了怎样影响?因为相对于其他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因素而言,土地财政是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现有研究关注了土地财政发展模式的形成原因、影响效应及优化路径等内容,但缺乏土地财政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关系的系统性研究。因此,本文主要关注以下四个问题:一是土地财政发展模式下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是什么?二是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产生了怎样影响?三是土地财政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四是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是否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全面考察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从优化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发展模式视角提出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提升的相关政策体系。本文首先对土地财政、地方政府行为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概念进行清晰界定,并做理论延伸分析;其次,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土地财政与区域协调发展有关政策进行系统梳理,试图找出中央政府的政策脉络;再次,本文就土地财政模式下的各种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检验是否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为了更加深入细致地研究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本文综合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剖析,在实证研究方面,以2002-2017年全国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研究样本,完成以下三个任务,一是建立面板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与调节效应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财政激励下的“以地生财”行为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二是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晋升激励下的“以地引资”行为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三是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具有机制变量的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投资偏向与基础设施溢出效应两条路径的作用方向及作用力度;在案例分析方面,以2007-2017年浙江省与云南省各地级市为比较研究样本,对两省的土地财政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做了比较回归分析,以考察土地财政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既有正向效应,也存在负向效应,二者是非线性关系,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对待土地财政发展应该具有区域差别化管理的理性态度,切忌一刀切;区域协调发展三大目标有效调节了“以地生财”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交通基础设施的中介效应存在,对“以地引资”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中介效应达到0.009。土地财政可以通过基础设施溢出效应提升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但投资偏向效应也会引发区域发展差距扩大与地区收入差距恶化等问题,两大机制共同解释了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影响的29.63%。相关研究结论对完善国家土地财政经营策略、构建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具有重要政策启示:一是深入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户籍改革。二是去除土地财政依赖的制度土壤。深化国家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体系。三是实施区域差别化的土地财政政策。制定区域差别化土地财政发展政策,充分释放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影响的红利效应。四是加快“后土地财政”发展方式转变,融入新时代发展战略框架。加强土地财政规模测算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评价的科学技术发展,提高研判精准度,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
古勒巴尔申·巴合提哈孜[6](2020)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法立法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以政策为导向,这既不符合我国依法治国的理念,也不符合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长期性。在强调依法治国背景下,为了战胜这项艰难又耗时的巨大挑战,必须用最直接、最稳定和最严肃且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手段来落实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从国外治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也会得出相同的结论,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立法先行,法治才是最有效的途径。区域经济立法的必要性建立在“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以及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化解区域经济利益冲突,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需求之上。目前,我国治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治理手段效果欠佳,所以通过分析国外治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总结出立法是治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有效的措施。通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考察,并且结合国外立法经验,提出了符合我国特色的,即大陆法系总则与分则式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立法模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法》,包括:对法律具有统领地位的总则部分及规定具体内容的分则部分。分则具体内容为;符合特色区域开发的特色区域经济促进法律条文,以及规范和约束区域间经济合作行为法律规定与专项保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立法等内容。
林小希[7](2020)在《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中国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经济集聚是指经济活动在某一地理区域内相对集中的现象。绿色经济效率是在现有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下,将能源消耗纳入投入变量并考虑环境污染作为非期望产出要素测算出的社会经济运行效率。在现有经济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负面效应与经济增长脱钩后经济集聚对低污染、高能效的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完善了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文章首先对经济集聚与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分析与评述。其次,分别从规模效应、技术效应、产业产品结构效应和政策环境效应四个方面分析了经济集聚程度对环境污染、能源效率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并在综合环境污染和能源效率的影响阐述了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提出了研究假说。再次,分别对经济集聚程度、能源效率水平和绿色经济效率进行了相关测算和分析。最后,分别实证分析了经济集聚程度对污染排放强度和能源效率的作用,并在能源效率分析的基础上融合了环境污染排放的负面影响得到了经济集聚程度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实证结果。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内在机理,为促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转型,进而实现由要素扩张型向效率增进型转变,由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由只注重经济增长转向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表明:经济集聚程度在不同阶段对环境污染、能源效率和经济增长方式影响不同。在经济集聚未形成阶段为低污染、低能效和低速经济增长,经济集聚表现为抑制绿色经济效率;在经济聚集初步形成阶段为高污染、低能效和粗放型高速经济增长,经济集聚同样表现为抑制绿色经济效率;在经济深度集聚阶段为低污染、高能效和集约型高质量经济增长,经济集聚表现为提升绿色经济效率。经济集聚程度、能源效率和绿色经济效率的测算及其结果分析表明:首先,中国经济集聚程度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形成了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中心,中部、西部等地区为外围的经济集聚模式;同时中国经济集聚程度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明显高于其它地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长三角地区依然是中国经济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京津冀地区经济集聚程度保持较为稳定增长。其次,能源效率总体上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并且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长三角地区能源效率最高。再次,绿色经济效率总体上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并且也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京津冀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最高。经济集聚对污染排放强度的实证分析表明:经济集聚对环境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总体上显着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经济集聚的提高,环境污染排放强度将先降低后增加再减小。同时,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等都对环境污染排放强度有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排放强度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关系,证明环境库茨涅茨假说在中国显着存在。空间分析结果表示经济集聚和环境污染排放强度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在地理距离和空间邻近时效果显着。前一期的污染排放强度对本地当期的和周边地区当期的环境污染排放强度也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经济集聚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经济集聚与能源效率之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即随着经济集聚的不断加大,能源效率先降低后提高。且同样具有空间效应和空间滞后效应。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表明:经济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同样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即随着经济集聚的深入推进,绿色经济效率先降低后提高。在空间邻近和一定经济距离范围内具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滞后效应。拐点信息表示中西部地区绝大多少省份都处于“U”型曲线的左端,经济集聚程度远远不足。对模型采取选择工具变量进一步对内生性问题进行检验得到主要变量无明显变动,体现了模型良好的稳定性。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实现提高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主要途径:一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向城市群建设深化发展;二是以人才集聚推动经济集聚引领绿色经济效率;三是以经济集聚为载体构建和完善地区科创体系;四是以经济集聚持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五是加强环境规制,处理好经济集聚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六是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式优化各产业职能分工,在空间协作机制下实现经济集聚的深度发展。
杨琴[8](2020)在《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旅游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经。一方面,旅游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表达,旅游业是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转型而衍生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是实施启动消费、强化投资、稳定出口等供给侧改革的战略举措。另一方面,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和现代农业的价值延伸,乡村旅游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俨然成为新一轮市场投资的热点。其三,乡村旅游业不仅可以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还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然而,经济效益差却使得乡村旅游业呈现出开发火热但成长不足,进而资源开发泛滥、生态环境恶化、利益主体矛盾尖锐等问题。特别是在振兴乡村、建设新农村大背景下,作为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促进乡村旅游业高效、持续、生态与开放协调,已经成为全社会和各级政府的统一共识,研究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规律,探究并实证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乡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资源特色和有效投资,这是乡村旅游业供给创造需求的特殊性决定的;但相关文献的理论研究,却主要集中于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发展阶段、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针对这种关于乡村旅游业的供给行为及其内在机制的研究不足,本文运用半结构的田野实验方法,通过构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结合微观博弈均衡及其拓展分析,我们揭示了乡村旅游业发展必须遵循供给侧改革的投入产出规律,得出了资源特色和投资力度(有效投资)是决定乡村旅游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深入剖析了乡村旅游业成长的深层次理论问题及其微观供给机制,顺着这种逻辑进路,本文深入展开乡村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检验,验证了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抓住资源特色和有效投资的差异化战略,发挥好经济发展、信息化、特色资源和政府保障等四个因素的正向显着性作用。最后,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生态位理论,本文给出了一个旅游业开发保护的特殊路径的案例分析,试图得出一种关于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景式理论描述。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业与传统产业的供需均衡不同,旅游业拥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犹如优秀作品能够创生自己的观众一样,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业供给也能创造自己的需求。(2)基于乡村旅游业的特殊属性,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需从微观主体合作协调、中观产业效率协同到宏观政府调控等三个层面构建分析框架。(3)乡村旅游产业正处于全面提质、转型的关键期,产业发展面临着重塑社会规范、转换价值结构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三大压力,不仅受制传统社会规范的影响,就像乡村生活方式、交往模式乃至不愿被打扰的风俗习惯等;也受制人们思想意识价值观结构转换;更受制资源配置的比较效率,它们均制约着乡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4)乡村旅游产业因产业集聚、产业融合、公平分配、价值表达、资源获取及居民生活方式转变等多方面的利益矛盾,亦制约着乡村旅游业发展。(5)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结论表明,全国仅有浙江省乡村旅游业质量值超过了“及格线”,多达23个省的乡村旅游业高质量测度值还未达到50%。(6)随着各利益主体博弈关系、特别是多方参与人的讨价还价博弈的三类解的动态博弈解得出市场条件、市场预期制约、投资效率以及政府产业政策等四因素,对于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机制有显着性作用。(7)无论是静态效率还是动态效率,都显示省级行政区域之间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关联度并不高,但综合效率呈现空间集聚效应。(8)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水平、特色性资源、政府宏观调控对乡村旅游产业综合效率呈显着性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对乡村旅游产业呈现显着性负向影响。(9)实践中大多数成功的旅游开发与保护项目,本质上一定是跨学科背景的实践探索,而绝非某种单纯管理学的理论规划所能企及,景观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如同乡村旅游业的普遍镜像案例,处理好景观与乡村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关系,让微观主体产生合力,才会有助于乡村旅游业产业效率的提升以及整体评价的提高,才会实现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富含政策含义,为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乡村旅游业高质量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首先,坚持以差异化战略为主线推进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挖掘资源优势,寻求差异化主题;注重主题升级,实现差异化价值创新;强化共创共生,营造乡村旅游业氛围。其次,以现代化市场体系为导向实现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倡导政府简政放权;建立组织机构;构建合作平台;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再次,以完善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为保障推动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如加快建设资源“权利”保护制度;制定有效的乡村旅游发展布局规划;监督保护乡村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最后,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主线加快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大无形要素的投入;加大社会资本的引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政府税收激励。
陈菲[9](2020)在《基于全民健康覆盖的基本公共卫生公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全民健康覆盖视角,构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理论框架,为基本公共卫生系统公平性评价提供理论工具。基于理论框架分析中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实,探讨消除导致不公平的对策和途径,为政府提升基本公共卫生公平覆盖政策决策提供多维路径。【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CNKI和Web of Science文献数据库,系统收集关于全民健康覆盖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相关文献和国家层面公开发布的相关政策文本,为本研究理论基础及实证方法提供依据。(2)定性定量多重论证:基于全民健康覆盖目标、罗尔斯正义理论、医疗保健公正理论,对文献内容进行逻辑归纳推导,明确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所应包含的关键要素、关键环节,构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理论分析框架。选取10名来自高校从事公共卫生领域研究的专家和卫生行政管理工作岗位具有丰富经验的公共卫生管理专家通过函调方式进行论证。(3)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变异系数、艾肯森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各地区基本公共卫生财政支出负担差异,运用Arc GIS软件绘制集聚形态图,揭示财政支出负担布局差异性的空间机制。(4)公平评价方法:运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泰尔指数评价服务提供中的公共卫生人力分布公平及地区内和地区间的不公平性贡献率。(5)受益归属分析:运用集中指数、Kakwani指数、利用需要比测量不同社会经济群体间受益分布,分析政策目标人群的受益情况。(6)回归分析法: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人群的个体特征,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脆弱人群不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利用影响因素。(7)关键人物访谈法:设计半结构化访谈提纲与地方基本公共卫生相关实践工作者进行深度访谈,通过访谈了解实践工作中的不公平情况产生的原因,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与利用中不公平现象的解释、判断与印证。【结果】通过研究发现以下结果:(1)基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逻辑流程,建立基本公共卫生公平理论框架,确定了财政投入覆盖、服务提供覆盖、人口健康覆盖三个维度的内涵,维度间和维度内子维度间的相互机制。(2)中央政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转移支付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总筹资水平的比重东部为3.98%-10%,中部60%,西部80%,中央政府承担了中西部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筹资的主要责任,省市政府承担了东部地区筹资的主要责任,体现了筹资责任的纵向公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支出负担Moran指数0.3208,区域上呈现同质聚集,其中西北部地区低值区分布,东南部地区高值区分布;地区流动人口财政支出负担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以东部和西部地区较为显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带来的财政投入的不均衡性,可能导致地区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进一步拉大以及健康结果的不公平。(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存在服务人力分布和服务质量的不均衡以及服务成本的补偿不匹配现象。服务机构规模Moran指数-0.031,空间覆盖均衡,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按人口分布和按经济发展水平分布公平性较好,按地理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0.67,非常不公平。差异主要来自地区间和地区内部的综合影响,东部和西部地区内部对于差异的贡献率达到65.12%。各地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存在异质化。各地区补助经费与服务成本的存在偏离,各地区偏离指数区间为-0.19-3.31,差异较大。(4)全人群服务利用机会均等,但受益分布存在差异,不同人群受益程度不同。脆弱人群健康可行能力欠缺影响其受益公平,不同收入孕产妇产前检查及产后访视服务的集中指数为-0.0067,-0.0041,表明该服务利用倾向于收入低的人群。Kakwani指数为-0.4303,-0.4277,相对于人群贫富状况而言,政府补助发挥了缩小社会相对贫富差距的作用,相对公平性较好。不同收入老人高血压访视服务与流动人口健康档案服务集中指数为0.6018,0.0333,表明两项服务利用均倾向于高收入居民。而Kakwani指数分别为0.5798,0.2935,政府补助在缩小社会相对贫富差距方面发挥作用有限,相对公平性较差。城乡儿童预防接种服务受益程度基本一致。【结论】基本公共卫生公平理论框架将全民健康覆盖的核心内涵体现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起始到过程到结果的各环节,相互机制显性,突破了片段化的研究范式,提供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研究路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的改进需要一系列制度设计的再优化,通过完善公平筹资机制,促进不同地区财政支出负担公平。通过优化基层组织资源组合方式,综合人口分布和地理空间因素多维度设置区域基层公共卫生人力配置方案,促进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分布均衡,缩小地区内部差异,增进服务提供公平;根据服务需求的变化,增加服务内容供给的适配性、完善政策制度支撑,保障服务提供的主动性,从制度设计上改善服务提供的异质化;推动支付方式的优化及选择,激励服务提供行为;通过提高公众参与意愿,增进服务受益公平;通过对脆弱人群赋权和赋能增进其自身健康可行能力的提高和改善,促进服务结果公平。【创新与不足】本文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1)构建了系统性基本公共卫生公平分析的理论框架。理论框架突破了既往片段化的研究范式,将既往关于公共服务公平的要素进行了整合,一方面清晰地反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平起点、过程、结果逻辑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和与全民健康覆盖内涵高度的关联性;另一方面有助于认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均衡的客观差异,并以差异的系统性和层次化作为促进公平的出发点。理论框架的内部逻辑、作用路径的初步探索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借鉴,而各公平要素关键变量会加强后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分析等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该框架既可以作为基本公共卫生公平研究框架,又可以作为政府均等化进程监测的评价框架,还能为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性提供多维路径。(2)本研究基于健康可行能力视角分析了脆弱人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受益不公平的影响因素,突破了脆弱人群健康防御能力低下现象研究层面,转向深入探讨其防御能力低下背后健康可行能力低下的实质层面,提出赋权与赋能相结合的提升脆弱人群健康可行能力以增进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受益公平的策略建议,可以为政府提高脆弱人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受益公平的途径提供科学依据。在增进全民健康覆盖的结果公平研究视角方面有所创新。(3)本文将区域经济学空间全域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方法引入本研究的区域差异性分析中,全域自相关用于分析要素整体空间分布情况,判断各要素在空间上是否具有集聚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则可以发现高值聚集区与低值聚集区。借助地理信息技术,用象限图和地图形式展示区域公平要素相关和集聚情况,对筹资责任的分担、资源覆盖的聚集程度、公共卫生人力的区域集聚程度的空间关联性机制进行揭示,可以为政府卫生区域规划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方法学方面有所创新。本研究的不足主要有:本研究构建框架时主要考虑系统内公平的关键环节及要素为主,未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研究除了考虑系统内部的公平要素之外,还要考虑系统外环境的公平要素推动对系统公平的影响。限于资料获取的限制,在定量研究方面,服务受益分析的数据仅为某直辖市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仅能代表该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受益分布情况,若进行下一步研究,还需增加更多城市数据的分析以更全面地体现全国的情况。
潘桔[10](2020)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高质量的平衡发展是基础性的。我国不同地区由于资源、技术、人才、政策等条件的不同,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性包括城乡之间的不平衡,收入的不平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等等。区域间适当的不平衡性有利于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而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差距的持续扩大将减缓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将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并导致收入分配的地区性差异,最终使社会福利的整体水平不断下降。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我国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种不平衡性的程度、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等相关问题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测度其大小,预测其趋势,寻求其成因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奠定了本文的理论基础。与传统的东中西三区域的研究视角不同,本文采用省际及东部、中部、西南、西北和东北五区域视角,利用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建立了包括时间序列、面板数据等多种计量模型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大小、趋势及影响机理展开了细致地研究。在不平衡性的测度分析中,论文分别基于单指标和多指标评价方式从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多角度对我国省际及五区域间、五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进行了测度和分解,探究不平衡性的大小和来源。在不平衡性的收敛趋势研究中,首次将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理论引入到不平衡性的收敛性研究中,根据不平衡测度的转折点将1998-2017年分成了几个小样本期分别进行?收敛、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的检验,同时得到了区域经济不平衡的收敛区间、收敛速度及指数稳态值,并考察了各区域是否存在均衡发展时期。在不平衡性影响因素的分析中,选取了非移动和可移动因素,定性分析了影响因素对区域经济不平衡性的影响机理,利用时间序列和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省际、五区域间和五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小及变化趋,结合定性分析结果得到缩小我国区域间不平衡性,实现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省际及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在1998-2017年近20年的过程中呈现增大—减小—增大的“N”字型波动变化趋势,但总体上在下降。通过对泰尔指数的分解,可以发现这种不平衡性更多地来自于区域间的差异。东部地区的不平衡性要高于其他四个地区,中部地区不平衡性相对较低,五区域内不平衡总体上在减小,但东部和中部地区近年来增长明显。从不平衡性的敛散性来看,我国省际、区域间和区域内的不平衡性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分别存在着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状态,收敛速度在近年明显加快,条件β收敛中的约束条件工业化率抑制了不平衡性的收敛,城市化率促进了不平衡性的收敛。通过收敛速度和稳态值的计算发现五区域中只有中部地区存在均衡发展时期。可移动因素对于省际及五区域间经济不平衡性的影响更显着,非移动因素经济活力不足,政策性因素和科技因素的作用不显着。资本因素促进了不平衡性的扩大,劳动力和产业结构因素抑制了不平衡性的扩大。要缩小五区域内各自的不平衡性,东部地区主要依靠提高科技水平;中部和西北部地区主要依靠政策因素、劳动力因素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西南地区主要依靠资金的投入、劳动力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东北地区主要依靠资金、产业结构和科技水平。最后,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及成因进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结合国家的区域政策差别、制度差异和发展基础对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促进平衡协调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二、以差异缩小差距: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差异缩小差距: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与农民福祉的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农村普惠金融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2 农民福祉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3 农村普惠金融与农民福祉关系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村普惠金融 |
2.1.2 农民福祉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村普惠金融理论 |
2.2.2 农民福祉理论 |
2.2.3 融合发展理论 |
2.3 农村普惠金融与农民福祉融合发展的效果机制 |
2.3.1 收入效应机制 |
2.3.2 减贫效应机制 |
2.3.3 社会效应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与农民福祉的融合发展现状 |
3.1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 |
3.1.1 农村金融机构和服务人员数量情况 |
3.1.2 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开展状况 |
3.2 我国农民福祉的发展现状分析 |
3.2.1 农业发展状况 |
3.2.2 农村生态与环境情况 |
3.2.3 农民消费状况 |
3.3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与农民福祉的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3.1 融合发展效果分析 |
3.3.2 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村普惠金融与农民福祉的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农村普惠金融与农民福祉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方法 |
4.1.2 农村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分析 |
4.1.3 农民福祉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分析 |
4.2 农村普惠金融与农民福祉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2.1 耦合协调度模型 |
4.2.2 农村普惠金融与农民福祉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2.3 农村普惠金融与农民福祉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村普惠金融与农民福祉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模型设计 |
5.2 变量选取 |
5.2.1 被解释变量 |
5.2.2 解释变量 |
5.3 数据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相关性分析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全样本回归分析 |
5.4.2 分样本回归分析 |
5.4.3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加强政策引导,健全农村普惠金融机制 |
6.2.2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
6.2.3 健全农村信息“新基建”,缩小数字鸿沟 |
6.2.4 完善金融机构自身建设,强化普惠金融发展 |
6.2.5 加快发展教育培训,助力农民金融素质提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2)多维城乡差距的测度、成因及经济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城”和“乡”的概念 |
2.1.2 城乡差距的概念 |
2.1.3 城乡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概念 |
2.1.4 城乡差距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及城乡融合发展的关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
2.2.2 城乡融合发展理论 |
2.2.3 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理论 |
2.2.4 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 |
第三章 中国城乡关系演变轨迹 |
3.1 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逻辑框架与战略形成 |
3.1.1 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逻辑框架 |
3.1.2 中国城乡关系发展战略的形成 |
3.2 建国以来中国城乡关系的变迁 |
3.2.1 改革开放前:立国战略下城乡二元体制形成和固化时期 |
3.2.2 改革开放到本世纪初:富民战略下城乡二元结构逐渐破冰 |
3.2.3 本世纪初到十八大前:城乡统筹发展阶段 |
3.2.4 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国战略下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阶段 |
3.3 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问题 |
3.3.1 城乡收入消费差距下降,但依然保持高位 |
3.3.2 产业高级化与产业分化共存,城乡产业发展差距固存 |
3.3.3 制度壁垒和市场分割问题凸显,城乡要素配置差距扩大化 |
3.3.4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城乡社会民生差距显着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乡差距的多维测度 |
4.1 城乡差距测度的维度选择 |
4.2 城乡差距测度的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基础指标的选取 |
4.2.3 数据来源、指标处理方法 |
4.3 测度方法选择及权重的确定 |
4.3.1 测度方法的选择 |
4.3.2 基础指标和维度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城乡综合差距的测度结果 |
4.4.1 城乡综合差距时序演变分析 |
4.4.2 城乡综合差距空间格局分析 |
4.5 城乡差距的多维度分析 |
4.5.1 多维城乡差距的时序演变分析 |
4.5.2 多维城乡差距的动态演进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维城乡差距的成因及内在关联分析 |
5.1 多维城乡差距形成机制 |
5.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5.1.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5.2 多维城乡差距的形成机制实证分析 |
5.2.1 数据处理和模型估计方法选择 |
5.2.2 联立方程模型估计前检验 |
5.3 估计结果分析 |
5.3.1 基准估计结果分析 |
5.3.2 稳健性检验 |
5.3.3 多维城乡差距内在关联性检验 |
5.3.4 不同区域的估计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维城乡差距的经济效应分析 |
6.1 城乡差距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
6.2 城乡差距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
6.2.1 城乡差距通过物资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
6.2.2 城乡差距通过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
6.3 计量模型、变量和数据 |
6.3.1 计量模型 |
6.3.2 变量说明以及数据来源 |
6.3.3 内生性问题及处理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城乡差距对经济总量的影响估计 |
6.4.2 城乡差距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估计 |
6.4.3 城乡差距对消费需求的机制讨论 |
6.4.4 城乡差距对经济资本的机制讨论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与研究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农产品电商发展形势的研究 |
1.3.2 关于农产品电商运行模式的研究 |
1.3.3 关于农产品电商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 |
1.3.4 关于农产品电商空间格局与集聚现象的研究 |
1.3.5 关于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
1.3.6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产品 |
2.1.2 农产品电商 |
2.1.3 农产品电商集聚 |
2.1.4 区域经济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2.2 集聚理论 |
2.2.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2.4 系统耦合理论 |
2.2.5 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 |
2.3 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理论框架 |
2.3.1 农产品电商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2.3.2 区域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电商集聚的影响 |
2.3.3 农产品电商集聚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 |
2.3.4 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作用关系 |
2.3.5 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概况 |
3.1 全国农产品电商总体概况 |
3.2 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基础 |
3.3 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阶段 |
3.4 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 |
3.4.1 农产品网店产品经营情况 |
3.4.2 农产品网店产品销售情况 |
3.4.3 农产品网店服务评价情况 |
3.5 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 |
3.5.1 农产品电商区域发展不平衡 |
3.5.2 农产品网店经营管理水平较低 |
3.5.3 农产品的电商化品牌建设滞后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水平与集聚效率测度 |
4.1 农产品电商集聚水平与集聚效率的关系分析 |
4.2 农产品电商集聚水平测度 |
4.2.1 数据来源 |
4.2.2 研究方法 |
4.2.3 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水平分析 |
4.3 农产品电商集聚效率测度 |
4.3.1 研究方法 |
4.3.2 指标体系构建 |
4.3.3 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效率的静态分析 |
4.3.4 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效率的动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分析 |
5.1 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分析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5.2.3 评价指标体系的赋权方法 |
5.3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5.4 结果讨论 |
5.4.1 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
5.4.2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 |
6.1 研究假设 |
6.2 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6.2.1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
6.2.2 全局空间相关性分析 |
6.2.3 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 |
6.3 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相互作用分析 |
6.3.1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6.3.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3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 |
6.3.4 农产品电商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
6.3.5 区域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电商集聚的影响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与实践启示 |
7.2.1 政策建议 |
7.2.2 实践启示 |
7.3 主要创新点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基本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财政支出 |
2.1.2 财政扶贫支出 |
2.1.3 财政扶贫支出效率 |
2.2 相关理论 |
2.2.1 效率理论 |
2.2.2 多层次理论 |
2.2.3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理论 |
2.2.4 决策科学理论 |
2.3 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方法 |
2.3.1 多层线性模型 |
2.3.2 倾向得分匹配 |
2.3.3 数据包络分析 |
2.3.4 随机前沿分析 |
2.3.5 因子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河北省燕太片区贫困特征及扶贫进展 |
3.1 河北省燕太片区的界定 |
3.2 河北省燕太片区的贫困特征 |
3.2.1 河北省燕太片区基本贫困特征 |
3.2.2 河北省燕太片区贫困的特殊性 |
3.3 燕太片区扶贫历程及扶贫政策梳理 |
3.3.1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确立前的扶贫 |
3.3.2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确立——新时期精准扶贫阶段 |
3.4 财政扶贫支出评价政策演进 |
3.4.1 我国财政扶贫支出评价政策梳理 |
3.4.2 河北省财政扶贫支出评价政策梳理 |
3.5 小结 |
第四章 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多层线性模型 |
4.1 多层线性模型 |
4.1.1 多层线性模型的一般形式 |
4.1.2 多层线性模型的基本步骤 |
4.1.3 多层线性模型的优点 |
4.2 财政扶贫支出效率的多层次性特征 |
4.3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1 变量选取 |
4.3.2 研究假设 |
4.3.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 实证检验 |
4.4.1 零模型的实证分析 |
4.4.2 微观变量的随机系数模型估计 |
4.4.3 全变量的完整模型估计 |
4.5 小结 |
第五章 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检验: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模型 |
5.1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设定与匹配种类 |
5.1.1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设定 |
5.1.2 倾向得分匹配种类 |
5.2 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检验模型设定 |
5.2.1 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检验的倾向得分匹配模型 |
5.2.2 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检验的匹配方式 |
5.2.3 稳定性检验 |
5.3 实证检验 |
5.3.1 变量选取 |
5.3.2 数据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测度:基于三阶段SBM-DEA模型 |
6.1 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测度模型设定 |
6.1.1 三阶段DEA模型对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测度的适用性 |
6.1.2 三阶段SBM-DEA模型设定 |
6.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1 变量选取 |
6.2.2 数据来源 |
6.2.3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处理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三阶段技术效率结果分析 |
6.3.2 三阶段技术效率分解分析 |
6.3.3 区域效率差异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河北省燕太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优化策略研究 |
7.1 适度扩大片区财政扶贫支出规模 |
7.1.1 强化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支撑 |
7.1.2 推动财政扶贫资金筹集渠道多元化 |
7.1.3 创新财政扶贫投资方式 |
7.2 调整片区财政扶贫支出结构 |
7.2.1 优化财政产业扶贫支出结构 |
7.2.2 强化人力资本的财政投资 |
7.2.3 推进片区城镇化进程 |
7.2.4 实施差别化的区域财政扶贫支出策略 |
7.3 优化片区财政扶贫支出决策管理 |
7.3.1 提高基层财政分权度 |
7.3.2 严格财政扶贫绩效审计 |
7.4 创新片区财政扶贫支出长效机制 |
7.4.1 构建过渡期财政扶贫退出长效机制 |
7.4.2 完善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的长效机制 |
7.4.3 构建财政扶贫动态监测与预警机制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研究不足 |
8.2.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三、实践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贡献与不足 |
一、论文可能的边际贡献 |
二、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重要概念界定 |
一、土地财政 |
二、地方政府行为 |
三、区域协调发展 |
四、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分析 |
一、土地财政的理论基础 |
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土地财政研究综述 |
一、国外土地财政相关文献梳理 |
二、国内土地财政相关文献梳理 |
第四节 国内外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研究综述 |
一、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内涵研究 |
二、关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提升的政策研究 |
三、影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提升的问题研究 |
四、提升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机制与制度框架研究 |
五、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研究 |
第五节 文献评述 |
一、已有研究成果证实了土地财政问题的复杂性 |
二、已有文献存在的不足 |
第三章 土地财政、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制度安排与发展趋势 |
第一节 土地财政相关制度 |
一、中国特有土地制度 |
二、分税制改革制度 |
三、政绩考核制度 |
第二节 土地财政的规模与变化趋势 |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演进 |
第四节 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测度及变动趋势 |
一、区域协调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测算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方政府的“以地生财”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
第一节 全文作用机制分析 |
一、机制分析的逻辑主线 |
二、“以地生财”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机制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三、数据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全样本回归分析 |
二、分区域回归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方政府的“以地引资”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
第一节 “以地引资”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机制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三、数据描述性统计 |
四、空间权重确定 |
五、空间自相关检验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基准回归检验 |
二、分区域回归检验 |
三、中介效应检验 |
第四节 全文作用机制检验 |
一、研究设计 |
二、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地财政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基于浙滇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比较区域选择 |
第二节 浙滇两省区域内协调发展能力状况分析 |
一、浙江省区域内协调发展能力的时空差异分析 |
二、云南省区域内协调发展能力的时空差异分析 |
第三节 浙滇两省土地财政规模测算与比较 |
第四节 浙滇两省土地财政对区域内协调发展能力影响的分析与比较 |
一、研究设计 |
二、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第一节 全文总结 |
第二节 政策启示 |
一、深入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 |
二、去除土地财政依赖的制度土壤 |
三、实施区域差别化的土地财政政策 |
四、加快后土地财政发展转变,融入新时代发展战略框架 |
附录A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6)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法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立法的必要性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立法的学理依据 |
一、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 |
二、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立法的现实依据 |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立法是区域发展一体化战略的首要保障 |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立法是缩小各区域经济差距的法治依据 |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立法是解决区域间利益冲突的法律依据 |
第三节 立法的目标 |
一、有效遏制区域经济分化 |
二、积极推动区域经济法治一体化 |
第二章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法缺失 |
第二节 特殊区域缺乏个性立法 |
第三节 各类法规政策缺乏协调性 |
第四节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法律作用被边缘化 |
第五节 缺乏区域经济合作立法 |
第三章 国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立法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开发立法 |
第二节 日本特别区域经济开发立法 |
第三节 欧盟经济发展规划立法 |
第四节 国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立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一、区域协调发展规划与立法并行 |
二、行动计划和具体措施作为协调区域发展法治的动力 |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须有国家财政税收体系的保障 |
四、中央立法要与区域间的协定和协议相结合 |
五、构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律体系 |
第四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律制度的构建 |
第一节 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法》 |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法》的性质 |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法》的地位 |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法》总则内容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法》分则内容 |
一、特色区域经济促进立法 |
(一) 特色区域经济促进法律条文的性质 |
(二) 特色区域经济促进法律条文与其他一般性法律条文的关系 |
(三) 特色区域经济促进法律条文的内容 |
二、区域经济合作立法 |
(一) 区域经济合作相关法律条文的性质 |
(二) 规定区域经济合作相关法律条文的现有基础 |
(三) 区域经济合作相关法律条文的内容 |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保障政策立法 |
(一) 制定区域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 |
(二) 制定税收优惠法律制度 |
(二) 制定区域产业优化法律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标 |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2.1 经济集聚 |
1.2.2 环境污染排放强度 |
1.2.3 能源强度 |
1.2.4 能源效率 |
1.2.5 绿色经济效率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结构安排 |
1.3.4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4 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的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经济集聚的动力和机制研究 |
2.1.1 经济集聚的源动力 |
2.1.2 经济集聚的外部动力 |
2.1.3 经济集聚的理论机制 |
2.2 经济集聚的环境效应研究 |
2.2.1 经济集聚环境外部性相关理论假说 |
2.2.2 经济集聚的负环境效应研究 |
2.2.3 经济集聚的正环境效应研究 |
2.2.4 经济集聚对环境污染的非线性关系研究 |
2.3 经济集聚和能源效率的关系研究 |
2.3.1 经济集聚抑制能源效率的研究 |
2.3.2 经济集聚促进能源效率的研究 |
2.3.3 经济集聚对能源效率的非线性关系研究 |
2.4 经济集聚的经济效应研究 |
2.4.1 经济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 |
2.4.2 经济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2.4.3 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研究 |
2.5 研究评述 |
3 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理论机制分析 |
3.1 经济集聚效应的理论分析 |
3.1.1 经济集聚的规模效应分析 |
3.1.2 经济集聚的技术效应分析 |
3.1.3 经济集聚的产业产品结构效应分析 |
3.1.4 经济集聚的政策环境效应分析 |
3.2 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综合分析 |
3.3 数理模型构建和分析 |
3.3.1 经济集聚对环境污染排放强度的数理模型 |
3.3.2 经济集聚对能源效率的数理模型 |
3.3.3 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数理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经济集聚水平的空间分析 |
4.1 经济集聚的测算方法 |
4.2 数据说明与来源 |
4.3 经济集聚的测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经济集聚对环境污染排放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经济集聚对污染排放强度影响的实证模型构建 |
5.1.1 非空间面板实证模型构建 |
5.1.2 空间面板实证模型构建 |
5.1.3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5.2 经济集聚对污染排放强度的非空间面板实证检验 |
5.2.1 经济集聚对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的环境污染效应检验 |
5.2.2 经济集聚对工业废水排放强度的环境污染效应检验 |
5.2.3 经济集聚对烟(粉)尘排放强度的环境污染效应检验 |
5.2.4 经济集聚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环境污染效应检验 |
5.3 经济集聚对污染排放强度的空间面板实证检验 |
5.3.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5.3.2 计量结果分析 |
5.4 能源强度对环境污染排放强度的实证检验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6 经济集聚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能源效率的测算方法及其结果分析 |
6.1.1 能源效率的常用测算方法介绍 |
6.1.2 能源效率的测算方法选择 |
6.1.3 指标选取和数据处理 |
6.1.4 能源效率的测算结果分析 |
6.2 经济集聚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实证模型构建 |
6.2.1 实证模型构建 |
6.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6.3 经济集聚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 |
6.3.1 描述性统计 |
6.3.2 空间相关性检验 |
6.3.3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不同经济集聚程度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 绿色经济效率评价指标的构建 |
7.1.1 绿色经济效率的评价方法 |
7.1.2 绿色经济效率评价指标的选取 |
7.1.3 绿色经济效率的测算结果分析 |
7.2 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实证模型构建 |
7.2.1 实证模型构建 |
7.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7.3 实证检验 |
7.3.1 描述性统计与平稳性检验 |
7.3.2 空间相关性检验 |
7.3.3 结果分析 |
7.3.4 对内生性问题的进一步处理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研究结论 |
相关政策启示 |
主要贡献 |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乡村旅游业 |
1.2.2 高质量发展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回顾及述评 |
2.1 关于乡村旅游业的经济属性研究 |
2.1.1 供给决定需求的特殊性 |
2.1.2 乡村旅游资源的稀缺性 |
2.2 关于乡村旅游业的产业关联研究 |
2.2.1 乡村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2.2.2 乡村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2.2.3 乡村旅游业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
2.2.4 乡村旅游业对制度演进的作用 |
2.3 关于乡村旅游业的优化升级研究 |
2.3.1 旅游产业成长的演进因素 |
2.3.2 乡村旅游产业政策的研究 |
2.3.3 乡村旅游业的成长路径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 |
3.1 高质量产业发展的理论兴起 |
3.1.1 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源头 |
3.1.2 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 |
3.2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论 |
3.2.1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 |
3.2.2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
3.2.3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 |
3.3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 |
3.3.1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经济机制 |
3.3.2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中观产业效率 |
3.3.3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政府保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
4.1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
4.1.1 乡村旅游业阶段划分的原由 |
4.1.2 假日休闲的萌芽阶段(2002年以前) |
4.1.3 农村观光的起步阶段(2002年—2007年) |
4.1.4 农家乐旅游的成长阶段(2008年—2016年) |
4.1.5 投资带动的转型阶段(2017年至今) |
4.2 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
4.2.1 中西部乡村旅游业开发不足 |
4.2.2 中部乡村旅游业的塌陷分布 |
4.3 乡村旅游业的问题与实验分析 |
4.3.1 半结构法访谈实验 |
4.3.2 访谈说明及其理论分析 |
4.3.3 实验呈现的三大发展压力 |
4.4 乡村旅游业的利益与矛盾分析 |
4.4.1 乡村旅游业的多主体利益矛盾 |
4.4.2 资源利用效率的利益冲突 |
4.4.3 一种产权理论的矛盾分析 |
4.4.4 “反公地悲剧”的经验例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
5.1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 |
5.1.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
5.1.2 构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5.2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算 |
5.2.1 权重的确定 |
5.2.2 指标评分标准 |
5.2.3 指标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4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主体博弈分析 |
6.1 乡村旅游业的合作性质:核、联盟与解 |
6.2 乡村旅游业微观主体合作博弈的逻辑框架 |
6.3 公理化模型与均衡解 |
6.3.1 基本假设和变量设定 |
6.3.2 三类静态博弈最优解 |
6.4 基本模型的拓展分析 |
6.4.1 .市场内生分配率 |
6.4.2 .市场预判准确性 |
6.4.3 .项目投资效率参数 |
6.4.4 .政府产业政策效应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效率实证分析 |
7.1 研究设计 |
7.1.1 样本区选择 |
7.1.2 乡村旅游产业效率测度方法选择 |
7.1.3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
7.2 乡村旅游业效率测度结果 |
7.2.1 静态效率分析 |
7.2.2 动态效率分析 |
7.3 乡村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
7.3.1 基本回归模型 |
7.3.2 影响因素选取 |
7.3.3 数据说明 |
7.3.4 回归结果及稳健性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 |
8.1 路径分析的案例式方法论 |
8.2 社区参与资源保护开发的生态特征 |
8.2.1 社区参与的资源新定位 |
8.2.2 社区参与的空间依存性 |
8.2.3 社区参与的结构动态性 |
8.2.4 社区参与的演化变异性 |
8.3 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影响因子 |
8.3.1 需求因子 |
8.3.2 资源因子 |
8.3.3 技术因子 |
8.3.4 制度因子 |
8.4 社区参与资源保护开发的“四权”模型 |
8.4.1 基本假设与模型 |
8.4.2 最优解及其相关推论 |
8.5 案例——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开发 |
8.5.1 培育生态位主体 |
8.5.2 完善生态位定位 |
8.5.3 强化生态位扩展 |
8.5.4 产业生态位协调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促进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
9.2.1 以差异化战略为主线推进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9.2.2 以现代化市场体系为导向实现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9.2.3 以完善制度创新体制为保障推动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9.2.4 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主线加快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研究数据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9)基于全民健康覆盖的基本公共卫生公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2.基本公共卫生公平理论框架构建 |
2.1 理论基础 |
2.2 界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内涵 |
2.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的关键要素确定 |
2.4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关键环节确定 |
2.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理论框架构建 |
3.基于财政投入覆盖维度的基本公共卫生公平 |
3.1 不同层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支出成本负担公平性分析 |
3.2 不同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支出成本负担公平性分析 |
3.3 跨地区流动人口财政支出负担差异分析 |
4.基于服务提供覆盖维度的基本公共卫生公平 |
4.1 服务资源覆盖的公平分析 |
4.2 服务过程的公平分析 |
4.3 服务成本的公平分析 |
5.基于人口健康覆盖维度的基本公共卫生公平 |
5.1 全人群服务利用的机会公平 |
5.2 脆弱人群服务利用的受益公平分析 |
6.结论与讨论 |
6.1 基本公共卫生公平理论框架提供系统性的研究范式 |
6.2 地区财政支出负担公平的改进需要财政支出补偿制度设计的再优化 |
6.3 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地理面积分布不公平与配置政策有关 |
6.4 改善服务提供的异质化需要制度上的支撑和完善 |
6.5 补偿支付方式通过影响服务提供行为进而影响服务公平性 |
6.6 脆弱人群的健康可行能力欠缺影响其受益公平 |
7.实现增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的策略建议 |
7.1 进一步完善筹资公平机制,促进不同地区财政支出公平 |
7.2 优化基层组织资源组合方式,增进服务提供公平 |
7.3 推动支付方式的优化及选择,激励服务提供行为 |
7.4 提高公众参与意愿,增进服务受益公平 |
7.5 提升脆弱人群的健康可行能力,促进服务结果公平 |
8.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基于全民健康覆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研究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件 2 基于全民健康覆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研究专家论证表 |
附件 3 基于全民健康覆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研究访谈提纲 |
(10)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相关研究 |
2.1.2 区域经济收敛趋势相关研究 |
2.1.3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相关研究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相关研究 |
2.2.2 区域经济收敛趋势相关研究 |
2.2.3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相关研究 |
第3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 |
3.1.1 区域经济 |
3.1.2 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
3.1.3 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 |
3.1.4 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 |
3.2 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相关理论 |
3.2.1 缪尔达尔循环累计因果论 |
3.2.2 赫希曼不平衡增长理论 |
3.2.3 弗里德曼“中心-外围”理论 |
3.2.4 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 |
3.2.5 威廉姆森的倒“U”型理论 |
3.3 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相关理论 |
3.3.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3.3.2 新经济增长理论 |
3.3.3 经济增长收敛性理论 |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测度分析 |
4.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方法 |
4.1.1 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测度指标 |
4.1.2 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测度指标 |
4.1.3 指数测度 |
4.2 基于单指标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 |
4.2.1 我国经济区域的划分 |
4.2.2 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测度结果分析 |
4.2.3 指数测度结果分析 |
4.3 基于多指标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 |
4.3.1 TOPSIS分析方法 |
4.3.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3 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
4.3.4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测度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收敛性分析 |
5.1 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σ收敛分析 |
5.1.1 不平衡性差异分析 |
5.1.2 不平衡性增速分析 |
5.1.3 σ收敛检验结论 |
5.2 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绝对β收敛分析 |
5.2.1 绝对β收敛面板数据模型 |
5.2.2 绝对β收敛的检验 |
5.2.3 绝对β收敛检验结论 |
5.3 条件β收敛分析 |
5.3.1 控制变量的选择 |
5.3.2 条件β收敛的检验 |
5.3.3 条件β收敛检验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分析 |
6.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因素 |
6.1.1 非移动因素 |
6.1.1.1 资源禀赋 |
6.1.1.2 基础设施 |
6.1.1.3 政策制度因素 |
6.1.1.4 市场化因素 |
6.1.2 可移动因素 |
6.1.2.1 资本因素 |
6.1.2.2 劳动力因素 |
6.1.2.3 产业结构因素 |
6.1.2.4 科学技术因素 |
6.2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2.1 理论模型构建 |
6.2.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政策建议与实现路径 |
7.1 省际及五区域间均衡发展政策建议 |
7.1.1 均衡可移动因素的分布,注重非移动因素的发展 |
7.1.2 提高抑制因素的经济活力,合理控制促进因素的效应 |
7.1.3 重视不显着因素的内在机理,着重提高其发展速度 |
7.2 五区域均衡发展政策建议 |
7.2.1 东部地区 |
7.2.2 西南地区 |
7.2.3 中部与西北部地区 |
7.2.4 东北地区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以差异缩小差距: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与农民福祉的融合发展研究[D]. 白燕林.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多维城乡差距的测度、成因及经济效应分析[D]. 叶璐.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东北地区农产品电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D]. 慎丹. 吉林大学, 2021(01)
- [4]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片区财政扶贫支出效率评价研究[D]. 孙颖鹿. 河北大学, 2021(09)
- [5]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D]. 钟文.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6]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法立法研究[D]. 古勒巴尔申·巴合提哈孜.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7]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D]. 林小希.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11)
- [8]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D]. 杨琴.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9]基于全民健康覆盖的基本公共卫生公平研究[D]. 陈菲.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10]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D]. 潘桔. 辽宁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