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丁雪松与音乐家郑律成的爱情故事(论文文献综述)
许珍[1](2018)在《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史研究(1896-1953)》文中指出本文将电影交流史放置在历史学、文化学、传播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角下,在电影史、电影理论与电影批评共同建构的框架内,追溯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早期电影在特殊历史语境下的对话和发展之路。首先,考虑在纵向的时间维度上以1896年至1953年为界梳理一条线性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之上,分析、考察、论证两地电影人、电影作品、电影思潮、电影类型在当时语境下相遇的情况和特征,并将这一时段内的电影交流细化为五个发展阶段。第二,结合每个阶段电影生态的状貌,在横向上延伸每段电影交流历史的独特之处,挖掘其成功或失败的缘由,探讨电影交流形成的过程与电影人的身份、创作风格与形式以及整个电影行业生产链之间的关系,力图使这段跨区域早期电影交流史呈现出一个不同以往的、丰富而立体的文化图景。第三,尝试在电影史研究、文化研究、社会历史批评、后殖民主义等理论方法的支撑下,探寻1953年以前,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得以形成的内在规律和外在因素,利用某些具有共性或个性的案例,以期对于当下中朝、中韩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在电影交流方面遇到的障碍或问题,给予一些历史性的参照或可能性的回答。按照上述思路,本文将主要分为以下五个章节论述。第一章,电影交流的准备期(1896-1925)。根据电影交流的存在所必须的场域、人物、作品、时机等要素,本文认为电影交流诞生的前提是电影本体的存在。电影最早传入中国和朝鲜半岛均是以电影的放映活动为标志。但是在电影抵达的时间与方式、外资主导下的电影放映和多重压力下初步实践的民族制片等问题上,两地在电影艺术传入初期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和对比。在此基础之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朝鲜半岛脱离清朝藩属关系,成为日本殖民地,使中国与朝鲜半岛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对话身份、语境发生了转向。一方面,朝鲜半岛内部民族矛盾激烈、独立运动高涨;另一方面,国际都市上海的地域优势与电影文化氛围的营造,对于朝鲜半岛的电影人来说形成了某种“东方好莱坞”式的向往。正是在多方面因素的诱导下,两地在电影层面进行某种活动才有了一丝形成的可能性。第二章,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界的初步合作(1926-1929)。相比上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电影人的流动首次打破了两地的地理界域,朝鲜裔的电影导演、编剧、演员、摄影师首次踏入中国境内,并和中国电影人携手合作拍摄了第一部合拍片——抗日电影《爱国魂》。之后形成了深受中国电影创作风格影响、拍摄了大量欧化片和武侠神怪片的朝鲜裔电影人群体“上海派”。同时,朝鲜半岛对中国电影界单方面的报道和批评也始见于历史文献。可以说,在短短三、四年时间内,得益于两地为电影交流所作的前期准备,也由于中国电影在1920年代末蓬勃发展的势头,朝鲜裔电影人初涉上海电影界,.成绩不俗。而中国电影在最初登场朝鲜半岛报刊媒介的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则难免存在一些延时和误读。第三章,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的两种原型(1930-1936)。承接上一阶段电影交往的良好开端,进入1930年代以后,两地电影界的合作在形式和层次上都有所创新、拓宽和深入。上海影坛诞生了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帝”——朝鲜半岛民族独立运动世家出身的演员金焰。他扮演的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青年形象,使其成为孙瑜、田汉、卜万苍等知名电影导演的御用演员,并且和阮玲玉组成了广受欢迎的跨国“银幕情侣”。银屏外,金焰与当红演员王人美组成第一对中朝“联姻”明星夫妇,他被影迷求爱的事迹还成为电影《三个摩登女性》中的故事原型。受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感染和影响,金焰的演员形象也经历了转型与蜕变,在左翼电影中,他被“形构”为代表广大工农阶级的光荣劳动者。在金焰逐步与中国电影文化密切贴近、融合的过程中,其演员形象的去朝鲜化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另一边,“上海派”电影人在中国的发展虽没有金焰的成就那么“光彩夺目”,却在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史中留下了价值极高的标志性作品。其一,制作了双方电影界首次大规模合作的影片《扬子江》,这部影片的拍摄还获得中、朝两地新闻媒体的同时报道,在双方电影交流史上尚属第一次。其二,朝鲜裔电影人制作的中国电影《出路》初次经历审查风波,被迫改名为《光明之路》。其三,郑基铎自编自导的电影《再会吧,上海》成为“上海派”在中国影坛的最后一部作品,后来这部影片成为1953年以前在朝鲜半岛上映次数最多的中国电影。最后要指出的是,在这一时期复杂的异质空间营造的文化场域下,以在华留学生为主的非专业影评群体,成为朝鲜半岛对中国电影进行批评和主导认知接受的重要媒介人物。第四章,战争语境下电影交流的特殊形态(1937-1945)。这一时期,抗日战争作为最重要的时代语素和字眼影响了中国电影的生产格局与跨国电影交流的性质。其直接结果就是在中国的不同区域内,分别出现了承担与朝鲜半岛进行电影传播和互动的电影平台和机构,比如“满映”“中联”“华影”等中日合资性质的电影公司。在日本势力的威胁和战时语境下,朝鲜裔电影人或选择南下至香港、泰国等地寻求生存空间,或回到祖国接受日殖系统的电影监管和亲日政策。与之相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内,朝鲜义勇队则与中国文艺界人士合作,排演了大量反映朝鲜半岛人民生活和民族独立的话剧、歌剧,丰富了这一时期电影艺术交往的内容。除此之外,在“五族共和”“鲜满合一”的宣传政策与“大东亚共荣圈”理论的指导下,以“满映”明星李香兰为符号的中国电影在东亚地区广泛传播、影响力甚广,使殖民地之间的银幕内外充溢着差异性及他国想象,跨国电影批评中的语汇也将“中国”转称为充满戏谑和歧视意味的“支那”。第五章,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的“冷战”色彩(1946-1953)。日本投降、二战结束后,中国与朝鲜半岛在民族独立的喜悦中,又同时面临着新的政治选择与电影道路的分岔。国内形势的动乱,使这一期间内,在中国的朝鲜裔电影人流动地更为频繁、波折。新中国成立后,金焰成为新政府认可的“中国的驸马”,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着名演员。而曾在中国电影界活动的“上海派”电影人回归朝鲜半岛后,则被赋予了振兴光复后的电影艺术的重任。不过很快,朝鲜战争的爆发再次扭转了电影交流的方向和前进的节奏。对于中国和朝鲜来说,“抗美援朝”纪录片成为反映这一时期双方电影交流最重要的标志象征;而对于韩国来说,同样的战争记录,却因拍摄视角和所处立场的不同而有了新的注解。由此,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的历史不可避免地在战火和“冷战”的干预下走向分裂和转向。此外,对于当下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认知和接受,以及外来电影人在中国的电影创作、跨文化交际来说,本文也尝试着提供了一个思考角度,补充了一些文献史料。
郝丹阳[2](2017)在《关于《金学铁评传》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以韩国实践文学社出版的《金学铁评传》为蓝本。评传是传记的一种,在中西方文学传统中,传记文学是一种古老的文本,它既是文学也是史学,具有文学性和历史性特征。因此在翻译传记文本时,译者必须既关注文本的真实性,也要展现文本的表现特征。传记大致上可分为自传和评传两大类。自传是以记述自己的生平事迹为主,评传则是他人对传主的生平事迹的评价。本文主体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为翻译项目简介,主要陈述了对于《金学铁评传》这部作品的简要介绍,以及翻译部分的内容和意义;第三章为译前准备与分析,主要阐述了本次翻译的具体流程;第四章为案例分析,也是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核心部分。主要介绍翻译过程中使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并结合具体案例对于其中几个翻译方法进行重点分析;第五章为结语,总结通过本次翻译实践得出的翻译经验,以及译者在翻译中得到的感悟。
张宏强[3](2016)在《郑律成音乐创作的源泉研究》文中指出从二十世纪20年代开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我国萌发出了一批民主、爱国、科学,倡导将西方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与中国音乐文化相融合的作曲家,其中以靑主、萧友梅、刘天华、贺绿汀、黄自等作曲家为杰出代表。到了30年代,我国国土受侵、民族受到压迫,此时中国音乐文化领域中涌现出了一批聂耳、冼星海等革命作曲家队伍,他们是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其中,朝鲜族作曲家郑律成,便是这批作曲家队伍中的杰出代表之一。郑律成是中国匠心独运的作曲家、人民音乐家,也是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先行者之一,被人民誉为“军歌之父”。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在几十年的音乐创作与活动中,共写下了三百六十余首(部)歌曲,体裁范围广泛,包括:独唱、齐唱、合唱、歌剧、儿童歌曲、古诗词和电影配乐等等。他始终专注于创作反应人民群众与生活的音乐作品,并且力求让作品反映时代的烙印,与人民的内心的思想达成共识。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年仅二十多岁的郑律成,没有经过专门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习,却能创作出了《延安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等等紧扣时代脉搏、深入人心、鼓舞斗志的不朽之作。因此激发出郑律成创作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以郑律成的音乐创作的源泉为研究对象,从郑律成的音乐活动轨迹、郑律成音乐创作的生活观和郑律成音乐创作的历史贡献四个方面进行逐层次的研究,从而达到以郑律成本人作为近现代音乐史的写照,真实的折射出郑律成所处的时代背景、政治倾向、文化思想、艺术风格和创作环境等方面,加强理解、分析郑律成及其作品的真正内涵,探索出郑律成音乐创作的源泉,为后续研究搭建一个理论桥梁,从而给我们当代音乐创作带来的思考。
夏雪[4](2014)在《抗战大后方——韩国临时政府西迁重庆之生活略探》文中研究指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是一个在中国坚持长达27年反日复国独立运动的流亡政府。1910年8月29日,日本通过《日韩合并条约》强行吞并朝鲜,从此在朝鲜半岛开始了长达36年的殖民统治。日本人在半岛内高压推行奴化教育和奴制政策,1919年1月,据传李氏王朝高宗皇帝被日本人毒杀,这一事件
丁毅[5](2013)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党是意识形态的物质载体,意识形态是政党的理论旗帜,政党与意识形态有天然联系。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意识形态建设纠正党内错误路线、统一全党认识、加强党内团结和增强对于人民群众的号召力,为争取抗战最终胜利奠定了精神基础。抗战之前,国内民族意识空前高涨,党在革命根据地局部执政日趋稳固,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带来机遇;党内“左”右倾错误路线、国民党内一些人曲解三民主义,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带来挑战。抗战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与以民为本、实事求是、自强不息、尚贤使能等儒家传统意识形态观,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思想源流。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并通过出版、翻译、教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着作及批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等形式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意识形态建设树立科学的核心理念;为抗战服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服务,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方针。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文化统一战线政策、知识分子政策,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法理依据;建立三三制政权、建设民主政治、颁布施政纲领,革新政治制度;健全组织结构、完善法规章程,加强组织制度建设,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大力建立和发展文化团体机构、繁荣文学艺术事业、兴盛新闻出版事业,推进先进文化建设;通过思想理论建设和伦理道德建设,开展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党员干部教育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意识形态建设找到实现路径。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即牢固掌控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地位、科学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正确方向、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制度保障、善于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方式方法;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创新发展中推动意识形态建设。
唐咏[6](2012)在《郑律成在延安的音乐活动与创作》文中认为郑律成是中国当代继聂耳、冼星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优秀的作曲家,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是一位朝鲜族作曲家,在中国延安完成了文化身份的转化,其在延安的音乐创作就奠定他在我国军旅音乐乃至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地位。他在延安的音乐活动与创作是延安文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音乐创作具有超时代的意义,为延安的文艺运动乃至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中国新军歌的重要代表,创作了中朝两国军歌,其在延安的音乐创作大多具有雄浑、有力、劲健、爽朗、豪放、乐观的性格、也有一些具有深情、亲切、委婉、含蓄的特色。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郑律成在延安的音乐活动和创作,揭示一个朝鲜族人在中国的文化身份转化,客观分析其音乐作品对抗战的积极作用和对此后中国军旅音乐和近现代音乐发展的推动作用。
龙卓华[7](2012)在《永不消逝的记忆 ——中国女子大学口述史研究》文中认为抗战时期,在毛泽东同志提议下,经党中央批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了“中国女子大学”(以下简称“女大”)。她是党内第一所女子高等学校,1939年7月正式开学,1941年8月并入延安大学。虽然女大在历史上独立存在的时间较短,但是先后培养了千余名优秀妇女干部,为抗战建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妇女解放的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女子高等教育的典范,被载入中国现代教育的史册。本文以口述史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辅之以文献研究法,采用结构性和半结构性相结合、内证法和外证法相交替的论证方式,共采访了十五位女大毕业学员。进而使用访谈资料和文献资料相印证的分析手段,详细了解被访者在女大求学期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历,力求还原抗战时期延安女子高等教育的历史面貌。全文以亲历者的回忆和叙述为主线,结合档案文献中的相关资料,互相补充论证,以期为中国女子大学研究保存珍贵的历史资料。论文总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由时代背景出发,探讨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研究方法、访谈对象、访谈提纲、分析资料四个方面入手,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设计;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分类归纳后确定本文的切入点。第二章主要介绍女大的发展历程。为了适应抗战需要,在延安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党中央领导带头捐钱捐物,集合社会各界力量筹建女大。虽然条件简陋,但其办学宗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女青年,她们历尽艰险奔赴延安,一场隆重的典礼之后,女大正式开学。1941年,国内形势恶化,延安财政紧张,中央决定精简机关、合并院校,女大被并入延安大学,结束了她短暂的办学历程。第三章记录了女大的校园生活。女大学员们的理论水平和工作经历各不相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分班,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始终秉持“培养抗战建国的妇女干部”这一宗旨,实行军事化管理、注重形势政策教育、开展活跃的文体活动、强调社会实践。条件虽然艰苦,但学员们对生活充满热情,她们用歌声表达心声,也在革命征程中寻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侣。如今,回首七十多年前的校园生活,许多人依然热血沸腾。第四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主要对女大的历史地位进行评价。两年中,女大培养了一批抗战建国、妇女解放事业需要的巾帼英雄,她们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建设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在新中国建设的各条战线中贡献出巨大的力量。
乔邦利[8](2010)在《中国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多声音乐中国化的一部分,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不但作品数量众多,而且在创作观念、手法、题材、风格和民族音乐元素运用等方面也有较多变化,其中既有成功经验又有深刻教训,在当代专业和群众音乐文化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群众合唱、民歌合唱、少儿合唱、艺术合唱和流行合唱是其中的主要类型。“前十七年”音乐发展中对歌曲的重视促进了中小型合唱创作的较快发展,同时,音乐观念上的理解偏差也带来较大阻力;“文革”时期,在音乐极权话语的控制下,中小型合唱创作的整体水平严重下降;新时期以后,在观念更新的推动下,中小型合唱创作逐渐回归审美本位,作品类型不断丰富,音乐语言风格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其影响力却反而逐渐降低。
刘金祥[9](2003)在《排山倒海永向前——观故事片《走向太阳》》文中研究表明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听着这激昂高亢的旋律,使我们不由得想起一个伟大的名字——郑律成。在我的心中,郑律成是一位憾动心际、震烁灵魂的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飞跃时空、跨越国界,充盈着革命英雄主义豪情和正义的感召力,激励鼓舞着几代中国人民和战士从胜利走向胜利,显示出持久的政治生命力和永恒的艺术魅力。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和延边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彩色数码立体声故事片《走
王冷[10](2003)在《震撼心弦的嘹亮军歌——《走向太阳》》文中研究表明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和延边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彩色数码立体声故事片《走向太阳》,作为"庆祝党的十六大国产新影片展映活动"的影片之一,在北京被隆重推出。这是一部描写杰出的人民音乐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曲作者郑律成一生为中国革命胜利而战的"青春音乐
二、丁雪松与音乐家郑律成的爱情故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丁雪松与音乐家郑律成的爱情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史研究(1896-195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朝鲜半岛”的称谓 |
二、电影交流的内涵与外延 |
三、关于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的研究现状 |
四、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的历史分期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电影交流的准备期(1896-1925) |
第一节 各自发展的电影艺术 |
一、电影传入中国与朝鲜半岛的路径 |
二、电影发展阶段面对的共同问题 |
三、两地本土电影制片规模的差异 |
第二节 电影接触空间的形成 |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历史语境的更迭 |
二、上海开埠与电影工业的新兴 |
三、“安重根事件”在中国与朝鲜半岛的连锁反应 |
第二章 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界的初步合作(1926-1929) |
第一节 朝鲜电影人的迁徙与“上海派”的出现 |
一、灵活的短期流动 |
二、稳定的长期迁徙 |
第二节 电影创作的中国化 |
一、第一部合拍片——抗日电影《爱国魂》 |
二、朝鲜电影人拍摄的欧化片与武侠神怪片 |
第三节 传播形式的单一化 |
一、朝鲜半岛纸媒对中国电影界的报道 |
二、李庆孙与《中国电影的现在》 |
第三章 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模式的两种原型(1930-1936) |
第一节 从迷影青年到大众明星——金焰的“中国影帝”之路 |
一、建构中国审美的“银幕形象” |
二、在中国电影场域中存在的明星身份 |
三、与中国文化的进一步靠近:金焰与王人美的结合 |
第二节 “上海派”创作群淡出中国影坛 |
一、首次在朝鲜半岛获得公映的中朝合拍片《扬子江》 |
二、从《出路》到《光明之路》:“上海派”初涉审查风波 |
三、解放前朝鲜半岛上映次数最多的中国电影:《再会吧,上海》 |
第三节 异质文化空间内关于中国电影的报道 |
一、以在华留学生为主的非专业影评群体 |
二、全面介绍中国影坛的状貌——《新兴中国的电影》与《长足进步的中国电影艺术》 |
第四章 战争语境下电影交流的特殊形态(1937-1945) |
第一节 不同政权区域内电影交流语境的变化 |
一、租界区:日伪势力威胁下朝鲜影人的南下 |
二、国统区:多灾多难拍摄的空军战斗片《长空万里》 |
三、根据地:朝鲜义勇队(军)的文艺交流活动 |
四、沦陷区:“满映”及其制片在朝鲜半岛的传播 |
第二节 银幕内外充溢的差异性及他国想象:走向海外的中国电影 |
一、电影报道中的殖民意味:从“中国”到“支那” |
二、“鲜满一体”宣传下的“亲日”电影:《福地万里》 |
三、李香兰成为中国电影海外传播中的明星符号 |
四、日治时期台湾与朝鲜半岛有限的电影交流 |
第五章 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的“冷战”色彩(1946-1953) |
第一节 政治选择与电影道路的分叉 |
一、融入中国电影界的朝鲜电影人 |
二、与中国联系紧密的朝、韩电影创作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电影交流 |
一、“抗美援朝”纪录片的放映活动 |
二、对朝鲜艺术家的提拔和认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与朝鲜半岛早期电影史大事记对照表(1896-1953) |
附录2 朝鲜裔电影人参与制作的中国电影一览(1953年以前) |
附录3 朝鲜半岛报刊中关于中国电影的文章(1953年以前)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2)关于《金学铁评传》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翻译项目简介 |
1.1 作品简介 |
1.2 项目内容 |
1.3 项目意义 |
第三章 译前分析与准备 |
2.1 前期准备 |
2.2 翻译过程 |
2.3 校对修改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3.1 增译法 |
3.2 减译法 |
3.3 拆译法 |
3.4 词序调整法 |
3.5 还原转换法 |
3.6 词性转换法 |
3.7 语态转换法 |
3.8 成语翻译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谢辞 |
附录A |
附录B |
(3)郑律成音乐创作的源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现状概述 |
(一)遗存的稿件 |
(二)传记与回忆录 |
(三)有关音乐作品研究的论文 |
(四)档案文本和影像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四)多学科交叉分析法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的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章 郑律成的音乐活动轨迹(1914-1976) |
一、在革命的激流中成长(1914-1933) |
二、吹响“向前”的号角(1933-1945) |
三、到故乡的队伍里歌唱(1945-1950) |
四、曲折的道路上前行(1950-1976)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郑律成音乐创作的生活观 |
一、郑律成音乐创作与生活的融合 |
二、生活体验是郑律成音乐创作的源头 |
(一)到延安部队的生活体验 |
(二)来四川川江的生活体验 |
(三)在大兴安岭的生活体验 |
(四)去空军部队的生活体验 |
三、音乐创作涌出郑律成生活情感的甘泉 |
(一)战火硝烟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
(二)乘着翅膀的《延安颂》 |
(三)情系黑土的《兴安岭上雪花飘》 |
(四)金色的童年《我们多么幸福》 |
四、郑律成的生活观对当代音乐创作的启示 |
(一)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 |
(二)重视歌词与旋律的紧密结合 |
(三)运用传统音乐素材进行创作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郑律成音乐创作的历史贡献 |
一、时代精神的讴歌者 |
二、军旅歌曲创作的奠基人 |
三、搭建中朝、中韩友谊桥梁的音乐工程师 |
(一)中朝音乐文化交流 |
(二)中韩音乐文化交流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郑律成作品总目索引 |
附录 2: 郑小提访谈录 |
附录 3: 人民音乐家郑律成纪念馆考察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序言 |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1.2 概念阐释及学术回顾 |
1.3 创新之处及存在不足 |
2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机遇挑战 |
2.1 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机遇 |
2.1.1 民族意识成为主流意识 |
2.1.2 意识形态建设空间增大 |
2.2 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 |
2.2.1 党内错误路线困扰 |
2.2.2 党外意识形态冲击 |
3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源流 |
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 |
3.1.1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建设理论 |
3.1.2 列宁斯大林意识形态建设理论 |
3.2 儒家传统意识形态观 |
3.2.1 以民为本 |
3.2.2 实事求是 |
3.2.3 自强不息 |
3.2.4 尚贤使能 |
4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理念方针 |
4.1 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理念 |
4.1.1 马克思主义着作的翻译、出版及传播 |
4.1.2 马克思主义着作的教学与研究 |
4.1.3 批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 |
4.2 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方针 |
4.2.1 意识形态建设要服务于抗战 |
4.2.2 意识形态建设要服务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
5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政策制度 |
5.1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政策制定 |
5.1.1 抗日文化统一战线政策 |
5.1.2 知识分子政策 |
5.2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制度建构 |
5.2.1 政治制度革新 |
5.2.2 组织制度建设 |
6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实现路径 |
6.1 推进先进文化建设 |
6.1.1 文化团体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6.1.2 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 |
6.1.3 新闻出版事业的兴盛 |
6.2 开展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
6.2.1 思想理论建设 |
6.2.2 伦理道德建设 |
6.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
6.3.1 宣传党的抗日主张 |
6.3.2 党员干部教育 |
6.3.3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 |
7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启示 |
7.1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 |
7.1.1 牢固掌控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地位 |
7.1.2 科学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正确方向 |
7.1.3 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制度保障 |
7.1.4 善于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方式方法 |
7.2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启示 |
7.2.1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
7.2.2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7.2.3 在创新发展中推动意识形态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6)郑律成在延安的音乐活动与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郑律成与延安的音乐活动 |
一、 郑律成在延安的历史语境 |
(一) 郑律成与延安的历史机缘 |
(二) 延安的文艺运动和音乐发展状况 |
二、 郑律成在延安的音乐活动与创作概述 |
(一) 作为作曲家的郑律成 |
(二) 作为音乐工作者的郑律成 |
第二章 郑律成在延安时期的音乐创作 |
一、 《延安颂》的音乐创作 |
(一) 《延安颂》的创作经过概述 |
(二) 《延安颂》的音乐学分析 |
二、 《八路军大合唱》的音乐创作 |
(一) 《八路军大合唱》的创作经过和版本变更 |
(二) 《八路军大合唱》中几首乐曲的分析 |
(三) 其他作品 |
第三章 郑律成在延安时期的艺术成就和历史评价 |
一、 郑律成与延安文艺 |
二、 郑律成与军旅音乐 |
三、 郑律成与中国近现代音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永不消逝的记忆 ——中国女子大学口述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选择研究方法 |
1.3.2 确定访谈对象 |
1.3.3 设计访谈提纲 |
1.3.4 分析研究资料 |
1.4 文献综述 |
1.4.1 期刊论文 |
1.4.2 学术专着 |
1.4.3 集体回忆录和个人传记 |
第2章 中国女子大学的发展历程 |
2.1 应运而生 |
2.2 艰难筹建 |
2.3 奔赴延安 |
2.4 无奈结局 |
第3章 中国女子大学的校园生活 |
3.1 女大的学校概况 |
3.1.1 学校体制 |
3.1.2 学员编制 |
3.1.3 课程设置 |
3.1.4 学习方法 |
3.1.5 学习环境 |
3.2 女大的办学特点 |
3.2.1 实行军事化管理 |
3.2.2 突出形势政策教育 |
3.2.3 活跃文体生活 |
3.2.4 允许信仰自由 |
3.2.5 强调社会实践 |
3.3 校园内外的歌声 |
3.4 革命时期的爱情 |
第4章 中国女子大学的历史地位 |
4.1 为抗战建国集合了重要力量 |
4.2 为妇女解放培养了运动骨干 |
4.3 为女子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积累了宝贵经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中国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意义与价值 |
第二节 选题性质与时段划分 |
第三节 选题对象及其选择标准 |
第四节 选题对象分类及其概念界说 |
一、群众合唱 |
二、民歌合唱 |
三、艺术合唱 |
四、少儿合唱 |
五、流行合唱 |
第五节 选题对象的历史前提 |
第六节 选题研究背景概述 |
第七节 选题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文艺新任务的提出与“前十七年”中小型合唱创作 |
第一节 为新中国放歌——建国初期群众合唱创作高潮 |
一、王莘《歌唱祖国》 |
二、刘炽《我的祖国》 |
三、刘炽《祖国颂》 |
第二节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民歌合唱创作的初步繁荣 |
一、以汉族民歌为基础的民歌合唱创作 |
二、以少数民族民歌为基础的民歌合唱创作 |
三、王方亮《三十里铺》 |
四、麦丁《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
五、蔡余文,杨嘉仁《半个月亮爬上来》 |
六、瞿希贤《牧歌》 |
第三节 少儿合唱:给孩子们插上快乐的翅膀 |
一、寄明《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
二、郑律成《我们多么幸福》 |
三、张文纲《我们的田野》 |
四、刘炽《让我们荡起双桨》 |
第四节 艺术合唱:中小型合唱创作中高文化品格的部分回归 |
一、根据古曲改编的艺术合唱 |
二、以现代诗词作品为素材的艺术合唱 |
三、王震亚《阳关三叠》 |
四、彦克、吕远《七律·长征》 |
五、沈亚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第二章 音乐极权话语与“文革”时期中小型合唱创作 |
第一节“颂神歌曲”与“文革”期间群众合唱创作的迷失 |
第二节 《战地新歌》中的中小型合唱 |
一、《战地新歌》中的中小型合唱作品概述 |
二、《侗歌向着北京唱》 |
三、《苗岭连北京》 |
四、傅庚辰《红星歌》 |
第三节 为毛泽东诗词谱曲:“文革”期间艺术合唱创作的亮点 |
一、“文革”期间为毛泽东诗词谱曲的中小型合唱创作概况 |
二、郑律成《长征路上》 |
(一) 《七律·长征》 |
(二) 《忆秦娥·娄山关》 |
(三) 《十六字令三首》 |
(四) 《清平乐·六盘山》 |
(五) 《念奴娇·昆仑》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与新时期中小型合唱创作 |
第一节 新时期群众合唱创作 |
一、朱南溪《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
二、施光南《在希望的田野上》 |
三、谷建芬《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
四、瞿希贤《当代中国之歌》 |
第二节 运用合唱思维解读民族精神——民歌合唱创作的新起点 |
一、瞿希贤《乌苏里船歌》 |
二、杜鸣心《嘎哦丽泰》 |
第三节 艺术合唱:在传统技法、“新潮”语言和流行风格对话中求得创新 |
一、瞿希贤《把我的奶名儿叫》和《飞来的花瓣》 |
二、陆在易《雨后彩虹》 |
三、尚德义《大漠之夜》 |
第四节 新时期少儿合唱创作 |
一、寄明《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
二、瞿希贤《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
第五节 流行合唱:新时期中小型合唱创作领域的独特景观 |
一、郭峰《让世界充满爱》 |
二、徐沛东《亚洲雄风》 |
第四章 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的宏观视野(结论) |
第一节 中小型合唱的主要审美特征及其当代表现 |
第二节 中小型合唱创作的思维特点及其当代运用 |
第三节 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的主要实践经验 |
第四节 问题与挑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四、丁雪松与音乐家郑律成的爱情故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史研究(1896-1953)[D]. 许珍.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0)
- [2]关于《金学铁评传》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D]. 郝丹阳. 延边大学, 2017(01)
- [3]郑律成音乐创作的源泉研究[D]. 张宏强.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 [4]抗战大后方——韩国临时政府西迁重庆之生活略探[A]. 夏雪. 第十五届中国韩国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历史卷(韩国研究丛书之五十八), 2014
- [5]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 丁毅. 郑州大学, 2013(10)
- [6]郑律成在延安的音乐活动与创作[D]. 唐咏. 南京艺术学院, 2012(03)
- [7]永不消逝的记忆 ——中国女子大学口述史研究[D]. 龙卓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2)
- [8]中国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研究[D]. 乔邦利. 南京艺术学院, 2010(01)
- [9]排山倒海永向前——观故事片《走向太阳》[J]. 刘金祥. 电影文学, 2003(06)
- [10]震撼心弦的嘹亮军歌——《走向太阳》[J]. 王冷. 军营文化天地,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