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创作》杂志西南研讨会(论文文献综述)
范小琳[1](2021)在《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有了极大的发展,跟随中国及世界变化发展的脚步,许多理论深刻影响着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的发展。《云南建筑》期刊作为展示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演变发展的重要文本,可以更好地把握媒体话语体现出来对建筑的客观认识和价值观念,可以更准确把握建筑演变的趋势。本文基于《云南建筑》专业期刊的重要文本,以“在地”一词为线索,梳理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的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划分,以核心文献、关键词和典型案例解析来找寻、提炼、概括出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思想演变,并总结出当代云南地域性建筑演变的主要特征。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思想从“民族性、地方性”到回归真实即时的现代建筑语境,成为一个与地域主义密切相关的概念的演变过程,揭示“在地性”的精神性根源与存在主义哲学,使其在对传统建筑、复古主义、形式主义、现代主义的批判性思考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试图对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进行反思。
谭雅秋,董骜强[2](2020)在《优秀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简介》文中认为吴钢1966年维思平建筑设计董事长、创始主设计师教育经历1984—1988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学士1988—1990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硕士,导师:卢济威教授1990-1992年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建筑系硕士,导师:Prof.Martin Einsele1992—1994年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建筑系博士研究生,城市设计、区域性规划、欧洲城市发展史、城市类型学、城市形态学及数字模拟方向导师:Prof.Martin Einsele
王雨彤[3](2020)在《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文中研究说明在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国家城市化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城市化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加速发展时期。然而,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城市、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引发更多人的思考和关注。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后现代、解构等多元建筑思潮大量涌入。引进建筑理论晦涩难懂,且快速的城市化建设借鉴更多的是各式符号拼贴,建筑理论与创作实践严重脱节。虽然建设数量与规模空前,但是原有的城市文脉与肌理遭到破坏,千城一面的问题突出。中国城市建设所面临的危机,实际上是建筑文化的缺失。在此背景下,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通过对中国山水文化的复归,凭借着丰富的理论内涵,给未来的城市与建筑设计带来启示。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梳理并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建筑思想和多元实践的发展脉络。论文追溯了中国传统山水意象:山水画、山水园林、山水诗文的多元意蕴。在理论维度上,重点研究钱学森的山水城市理论,整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钱学森与建筑界学者的往来书信及相关期刊文献,梳理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发展以及逐步深化的历程;20世纪90年代,现代建筑理论学者顾孟潮将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引入建筑领域,本文梳理其与钱学森的往来书信以及观点论着,研究其理论成果。如今,面对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重建建筑文化的自信。中国很多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与实践也呈现出山水意象的发扬和传承。在实践维度上,论文选取王澍、马岩松、朱锫三位中国现代建筑师作为代表性研究案例,研究其受教育经历、从业经历以及山水意象下的建筑设计实践。论文经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的梳理提炼和总结研究后,最终提出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与设计思想,以期对当下的建筑实践有一定的参照价值。山水城市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深深影响着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兼顾了城市过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回归,对盲目照搬国外建筑符号的现象有批判意义。另一方面,随着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建筑设计实践不断增多,从实践中归纳出的设计策略与设计思想又进一步丰富并完善山水城市理论。
朱厢炜[4](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认为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陈艳[5](2020)在《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文中认为当代,新媒体为大众的建筑作品认知更快速、全面、逼真地传输了文化符号,也搭建了更加广阔多样的文化交流载体。建筑的发展一直受传播媒介的影响,新媒体的发展使建筑传播内容、方式和传播路径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也越来越进入了大众的话语。新媒体时代下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在认知途径、认知内容和认知结果上具有哪些时代性特征?建筑与非建筑专业背景的大众对建筑作品的认知特征具有哪些差异?新媒体、传统媒体相比实地参观对大众的建筑认知产生了哪些影响?又该如何提升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通过结合建筑传播学相关理论,笔者从梳理大众建筑作品认知过程模式开始,分析了影响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外力因素和内力因素,即认知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媒介刺激。由此引出本文两个主要线索:(1)建筑和非建筑专业人士不同认知主体导致认知结果不同的主体差异;(2)媒介转述与在地认知不同认知媒介导致认知结果不同的媒介差异。在梳理了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后,结合新媒体时代背景总结了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的五个特征变化,即本文的第(3)条线索。然后,结合西安市域范围内建筑作品的大众整体认知调查对“主体差异”下的建筑认知特征进行了总结;结合西安部分具体建筑作品的认知调查,对“媒介差异”下的建筑认知特征进行了总结。最后,结合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提出当代影响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现存问题,提出客观而理性的建筑认知的两个要点,以及新媒体时代大众认知视角下的建筑创作特点,并从决策者、建筑师、传播媒体和建筑管理者四个角度的“提升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的策略。研究发现,通过媒体转述进行建筑作品认知已是当代大众的主要认知方式,然而当代建筑传播媒介多以“吸引眼球、打造流量”为信息创造动力,使得大众接触到的基本建筑信息不足、片面、夸张、美化甚至曲解。在这个建筑认知过程模式中,决策者、建筑师、媒体和建筑经营管理者都负有一定责任:部分建筑师趁着新媒体之风过于强调自我表达,忽视建筑本身的功能与细节、忽视建筑与城市和本土的关系、忽视建筑文化的考究、缺少与使用者,大众的的交流等;专业媒体在与大众交流时“姿态”较高,可达性又较弱,而非专业媒体则缺乏专业指导,良莠不齐;建筑管理者在线下建筑场地内和线上官方网站上忽视对大众认知途径的搭建……这些都越来越造成建筑行业内外的巨大割裂,以至于面对社会上“奇奇怪怪”的建筑时,建筑行业内外并不能形成相对一致的“抵制”,给这些建筑的滋生提供了一定的生长环境。另外,通过对大众建筑认知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尽管通过媒体转述认识建筑已成为主流,但最终都要回归到建筑实地认知体验中,而在实地认知过程中大众最关心的永远是真实的需求,光鲜亮丽的媒体信息都不如用具功能性、实用性、互动性、关注人性、关注场所精神和空间本质营造的建筑美学打动大众。
马雨萌[6](2020)在《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木结构在人类文明中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木材突破了原生缺陷与尺寸限制,现代木结构以其可持续的生态性能与丰富自由的空间表现获得了日益增长的关注。而将这种现代技术放诸乡村,如何平衡普遍技术与地方特质成为了探讨的核心。本文基于笔者在大仓村的现代木结构实践基础,探讨现代木结构在乡村的在地性应用方式。研究内容将围绕“现代木结构”、“乡村营建”和“在地性”三个核心概念,从技术背景、乡村机遇、在地策略、实践探索的内容逻辑展开研究。第一部分讨论了现代木结构的发展演变、当代建构逻辑与应用表现。从木材特性出发,分析木结构优势与缺陷,而后归纳木材工业化与现代木结构产业化发展及其在当代智能化建造的前沿方向。并进一步总结现代木结构在当代的材料-构造-结构的建构层级及其在空间表现上的突破。为研究奠定技术背景。第二部分讨论现代木结构在乡村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机遇。通过历史研究指明木结构在不同时间与地域的乡土原生性,进而分析国内外现代木结构的应用现状,归纳当代乡村营建中面临的困难与时代机遇,指明了发展森林管理、文旅康养导向、“建筑、结构、内装、设备”一体化以及混合结构设计的乡村应用趋势。为研究指明应用条件。第三部分分析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及现代木结构回应策略,通过乡土建筑研究与工程案例分析,提出了“自然、文化、技术”的在地性要素系统,着重分析当代设计对三个要素多种内涵的回应策略,归纳出“材料、构造、结构、空间”的技术优化层级与三要素的综合应对方式。总结了文章研究的策略体系。第四部分剖析笔者参与的“大仓营造”井冈山大仓村公共空间设计中大仓讲习所与大仓风荷桥两个现代木结构设计实践,探讨设计应对特定地点的回应方式,通过乡土建构体系的延续与构造优化,用现代木结构创造出适宜乡村的公共空间,带动乡村复兴。文章从理论研究到设计实践,构建了现代木结构适应于乡村营建的在地性策略体系。以实践为佐证为乡村营建中现代技术的应用提供一种思路,并进一步提倡现代技术在地修正的价值倡导。全文正文约12.2万字,共有图表370余幅。
温世坤[7](2020)在《“胜景几何”:李兴钢建筑实践1991-2019》文中提出中国现当代建筑的发展在建国后有一个小高潮,其中以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为代表事件,但随后经历了20年的断层期。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建筑生产浪潮,中国的第四代建筑师们一边把西方的标准作为一种先进性的象征进行着时代所赋予的建设任务,一边又在实践中寻找确立自身身份的可能性。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努力,他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并取得了极大的声誉与成就(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张珂获得阿卡汉奖等),这些荣誉的获得也宣示着中国建筑逐渐在西方建立的建筑理论体系下自我身份的确立。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大生产的背景下建筑品质低下、城市建设杂乱的状况仍普遍存在。这就更加迫切地要求学术界对中国当代有代表性的建筑师及其建筑实践进行归纳、总结、梳理与分析,以此来促进中国建筑的进步与发展。李兴钢作为大院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建筑师,如今已是中国建筑师中的先锋代表之一。其自步入工作岗位以来,边实践边探索,在关注西方建筑体系下基本建筑要素的同时,也强调将中国传统纳入实践中,并于2014年确立了以“胜景几何”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本文通过对其建筑实践及其设计理念的背景和发展,按时间线的纵向梳理和跨时间线的横向对比这两种方式,来形成对其建筑实践和设计理念的综合、全面的理解。同时作者在研究生期间进入其工作室进实习,收获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且组织并记录了一次专访。通过这些一手资料构建了三个案例精读的基础,以对其设计过程更加精确、深入的认识,避免了对一些问题的简化与误读,并以这三个精读案例为基础来支撑跨项目的横向对比和设计特点总结。文章最后对李兴钢的建筑理念和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并试图在历史语境下对其工作的意义进行定位与阐述。
赖世贤[8](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说明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黄庄巍[9](2020)在《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文中指出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随即台湾光复,重归祖国怀抱,民国以来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脉络延续至台,使我国台湾地区正式走上现代建筑之路。在国际上冷战东西方阵营对立、国内海峡两岸对峙的特殊时空背景下,中国台湾地区属于欧美阵营,客观上与西方战后现代建筑运动直接相通,使之成为战后风起云涌的现代建筑运动中国化的重要实践基地,台湾建筑界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承担了西方现代建筑中国化的重要任务,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有诸多成就。而1990年代之后,社会多元思潮泛起,台湾地区逐渐走向本土化,以现代化、地域化为创新特征的建筑设计,成为中国当代地域建筑发展的先行样本之一。中国近代建筑是中国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相融进程,“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二元要素构成了1949年之前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核心动力。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台湾地区战后现代建筑发展和创新进程,是中国近代建筑脉络后续发展的重要分支,是中国战后现代建筑探索、发展历程的组成部分,也构成了现代建筑设计与理论中国化进程的重要篇章,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塔夫里曾言,“建筑是一种布满意识形态的体制”,台湾现代建筑错综复杂的创新叙事及其内涵,唯有放置于中国两岸乃至世界历史时空中,方能得其要义。本研究以建筑设计创新学为工具,基于大量原始文献和实地调研,联结两岸,承续历史,通过对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活动(1950s-2010s)的全面研究,提出了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承续了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发展脉络、具有“三重维度”下的创新价值特征,发现了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三个时段”创新时段特征、“四条脉络”的创新源流特征、“五种动力”的创新动力特征,认为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九大板块”的创新结构特征。同时本文重点发掘1949年后台湾地区对我国自晚清民国所发展的近现代建筑脉络的延续叙事,重点书写了台湾地区作为1950-1970年代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脉络与西方现代建筑思潮直接碰撞的特殊地区其建筑设计活动在中国建筑现代化与战后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创新叙事与价值意义,补充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发展整体图景中的“台湾拼图”。
汤士东[10](2019)在《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良皋先生(1923—2015)是我国第二代建筑师中的佼佼者之一,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创始人之一,其学术活动跨越建、规、景三个学科,并在景观建筑、文化景观和自然风景学三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张先生作为我国建筑学跨界风景园林领域的先驱之一,在我国建筑类高校具有典型意义。本论文采用文献查阅、手稿解读、案例分析、情景体验、访谈等多种方法对张良皋先生的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展开研究。论文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研究、分类研究和研究结论。首先通过对张良皋先生人生经历、教育背景和职业生涯的梳理,寻绎其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发展轨迹。其次,根据其专擅的领域,从景观建筑、文化景观和自然风景三个方面对其风景园林学术思想进行归类研究。景观建筑方面,通过对其武当山、干栏建筑和大观园复原研究中景观建筑理论的解读,结合对其解放公园苏联空军烈士纪念碑、归元寺云集斋素菜馆、安陆李白纪念馆、竹山县郭山歌坛等设计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通、驭、理、和”的景观建筑思想。文化景观方面,通过对其《蒿排世界》《巴史别观》《武陵土家》三部着作所反映的聚落演化、土地利用方式、文化传播、环境认知及宗教信仰等文化景观理论的解读,结合对其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等文化景观遗产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堪、源、求、真”的文化景观思想。自然风景方面,通过对其山水诗中所反映的风景感知和山水审美思想的解读,结合对其世界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四种体制中自然遗产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境、比”的自然风景学思想。论文最后对张良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价值和贡献进行总结:其景观建筑的研究揭示了武当山道观建筑皇家园林的性质,充实了我国风景园林的历史理论;其文化景观的研究推动了鄂西各类文化景观进入各种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体制,具有巴楚地区文化景观研究先行者的价值;其自然风景学思想推动鄂西的自然风景进入各级自然遗产保护体制,具有鄂西自然风景研究开拓者的价值。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于三个方面:首次对张良皋的人生经历和学术生涯进行系统整理;首次系统揭示张良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同时立足风景园林的视角研究“知名建筑学者”身份的张良皋,而具有研究视角的创新价值。
二、《建筑创作》杂志西南研讨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创作》杂志西南研讨会(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主义 |
1.1.2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建筑语境 |
1.1.3 云南地域性建筑的发展历程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问题 |
1.2.1 《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限定 |
1.2.2 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的界定 |
1.2.3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现状研究 |
1.4.1 地域主义发展脉络 |
1.4.2 中国地域性建筑发展脉络 |
1.4.3 《云南建筑》折射出的云南地域性建筑创作实践现状及其发展综述 |
1.5 研究方法及视角 |
1.5.1 文本分析法 |
1.5.2 分类分析法 |
1.5.3 量化分析法 |
1.5.4 关键词分析法 |
1.5.5 图解分析法 |
1.6 论文提纲及结构框架 |
第二章 建筑话语中的“在地” |
2.1 “地方概念”进入中国建筑界 |
2.2 从台湾的“在地”到地域建筑的“在地” |
2.2.1 local(地方) |
2.2.2 region(地域) |
2.2.3 in-situ(在地) |
2.2.4 地方性、地域性、在地性的异同 |
2.3 “在地”的“在”与“地” |
2.3.1 建筑师的“在”与海德格尔的“在” |
2.3.2 地方性的“地”与地域性的“地” |
2.4 “在地性”在建筑学上的界定 |
2.5 研究云南建筑的“在地性”的意义及价值 |
2.6 小结 |
第三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建筑》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 《云南建筑》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1 《云南建筑》概述 |
3.1.2 《云南建筑》关于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的重要文献 |
3.1.3 《云南建筑》20 世纪8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4 《云南建筑》20 世纪9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5 《云南建筑》21 世纪0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6 《云南建筑》21 世纪1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2 当代云南“在地性”创作的影响因素 |
3.2.1 主体创作意识因素 |
3.2.2 社会环境因素 |
3.2.3 文化环境因素 |
3.2.4 历史文脉因素 |
3.2.5 技术特征因素 |
3.4 小结 |
第四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特征 |
4.1 云南地域性建筑发展的历史分期 |
4.2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特征及建筑创作 |
4.2.1 20 世纪80 年代震荡反思时期——地域特色外在表达时期 |
4.2.2 20 世纪90 年代多元突破时期——地域特色内在表达时期 |
4.2.3 21 世纪00 年代理性创新时期——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时期 |
4.2.4 21 世纪10 年代本土话语建立时期——立足本土的地域精神追求时期 |
4.2.5 小结 |
4.3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演变 |
4.3.1 CNKI关于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关键词解析 |
4.3.2 基于《云南建筑》的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关键词解析 |
4.3.3 基于关键词解析出的四大特征趋势变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典型案例解析 |
5.1 典型作品与图解方法 |
5.1.1 图解方法理论 |
5.1.2 生成性图解和埃森曼图解方法 |
5.1.3 典型建筑选取方法和解析价值 |
5.2 20 世纪80 年代昆明旧工人文化宫案例解析——“民族性”的图示体现 |
5.2.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2.2 建筑生成手法 |
5.2.3 工人的纪念碑——现代建筑的乡土纪念性 |
5.3 20 世纪90 年代’99 昆明世博会中国馆案例解析——“地方性”的图示体现 |
5.3.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3.2 建筑生成手法 |
5.3.3 在传统的形式中追寻“现代化理想” |
5.4 21 世纪00 年代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案例解析——“地域性”的图示体现 |
5.4.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4.2 建筑生成手法 |
5.4.3 “真实”的现代建筑语言 |
5.5 21 世纪10 年代昆明新工人文化宫案例解析——“在地性”的图示体现 |
5.5.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5.2 建筑生成手法 |
5.5.3 解构与重构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云南建筑》1982-2018 年期刊状态及刊号列表 |
附录 C:《云南建筑》1980 年以后重要文献列表 |
附录 D:《云南建筑》20 世纪8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附录 E:《云南建筑》20 世纪9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附录 F:《云南建筑》21 世纪0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附录 G:《云南建筑》21 世纪1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3)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城市建设现状 |
1.1.2 山水意象与建筑的渊源 |
1.2 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1.7 框架 |
第2章 山水意象的多元意蕴 |
2.1 山水意象的特质 |
2.1.1 “比德·畅神”的精神特质 |
2.1.2 情景交融的表现特质 |
2.2 山水画 |
2.2.1 拟形法 |
2.2.2 构图法 |
2.3 山水园林 |
2.3.1 因借法 |
2.3.2 造景法 |
2.3.3 时空融合法 |
2.3.4 园林与园林建筑 |
2.4 山水诗文 |
2.4.1 象征法 |
2.4.2 诗语结构法 |
第3章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 |
3.1 山水意象思想概述 |
3.1.1 自然山水的复归(1980-1989) |
3.1.2 山水象征与隐喻(1990-1999) |
3.1.3 山水意象新模式的探索(2000-2009) |
3.1.4 山水意象结合高新科学技术(2010-2019) |
3.1.5 总结 |
3.2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念 |
3.2.1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缘起 |
3.2.2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1980-1989) |
3.2.3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发展(1990-2019) |
3.2.4 总结 |
3.3 顾孟潮对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建筑学转译 |
3.3.1 顾孟潮与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渊源 |
3.3.2 山水城市理论的建筑科学研究体系 |
3.3.3 山水城市理论建筑思想的哲学概括 |
3.3.4 山水城市理论建筑思想的基础研究 |
第4章 三位建筑师的山水意象设计实践 |
4.1 马岩松 |
4.1.1 个人经历 |
4.1.2 设计策略 |
4.1.3 设计思想 |
4.2 王澍 |
4.2.1 个人经历 |
4.2.2 设计策略 |
4.2.3 设计思想 |
4.3 朱锫 |
4.3.1 个人经历 |
4.3.2 设计策略 |
4.3.3 设计思想 |
4.4 总结 |
第5章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与思想 |
5.1 现代山水意象的多元表达 |
5.2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 |
5.2.1 自然人文脉络的双重修补 |
5.2.2 人工模拟自然的空间操作 |
5.2.3 传统诗意人居环境的创造 |
5.2.4 因时立形的时空融合组织 |
5.2.5 高新与传统建筑技术并举 |
5.3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思想 |
5.3.1 自然和谐的生态哲学 |
5.3.2 传统山水的意境传承 |
5.3.3 天人相应的人本思想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钱学森 |
附录B 顾孟潮 |
附录C 王澍 |
附录D 马岩松 |
附录E 朱锫 |
附录F 1980年以来山水意象建筑设计思想与实践文献统计一览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历程层面 |
1.3.2 地域建筑层面 |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建筑历程层面 |
1.4.2 地域建筑层面 |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6 主要概念界定 |
1.6.1 界定 |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
1.7.2 阅读建议 |
2 建设背景 |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
3.1 我们为何建造 |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
3.1.3 讨论:兴建设想 |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3 讨论:后续进展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创作回响 |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1.3 讨论:媒体关注 |
5.2 大众的声音 |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
5.4 获奖情况 |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6 建筑评析 |
6.1 建筑策划 |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
6.2 建筑后评估 |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
6.3 建筑设计竞赛 |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
6.4 建筑设计 |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3 建筑设计师 |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
6.5 建筑伦理 |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5)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基于传播学的建筑认知 |
2.1 建筑传播过程 |
2.2 建筑认知过程 |
2.2.1 内力因素:认知结构 |
2.2.2 外力因素:媒介刺激 |
2.2.3 建筑的认知模式 |
2.3 建筑认知要素 |
2.3.1 传播者系统 |
2.3.2 认知途径 |
2.3.3 认知主体 |
2.3.4 认知内容 |
2.4 社会大众认知心理和行为反应 |
2.4.1 对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期待阶段 |
2.4.2 对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展开阶段 |
2.4.3 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弥散阶段 |
2.4.4 建筑作品认知的行为反应 |
3 媒介影响下建筑认知的发展与变革 |
3.1 在地认知 |
3.2 媒介转述认知 |
3.2.1 语言认知 |
3.2.2 图像认知 |
3.2.3 拟像认知 |
3.2.4 现象认知 |
3.3 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特征的变化 |
3.3.1 从“独乐”到“众乐” |
3.3.2 从“单向”到“双向” |
3.3.3 从“定时”到“即时” |
3.3.4 从“固定”到“移动” |
3.3.5 从“表面”到“内涵” |
3.4 认知媒介的特征变化 |
3.4.1 建筑作品的特征变化 |
3.4.2 建筑媒介信息的特征变化 |
4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调查研究 |
4.1 西安建筑作品的媒介信息概况 |
4.1.1 媒体转述中的西安建筑师 |
4.1.2 媒体转述中的西安建筑作品 |
4.2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整体认知调查 |
4.2.1 问卷调查 |
4.2.2 认知地图调查 |
4.2.3 小结——主体差异下的认知特征 |
4.3 西安具体建筑作品的在地认知调查 |
4.3.1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
4.3.2 陕西历史博物馆 |
4.3.3 西安星巴克钟鼓楼店 |
4.3.4 西安网红书店 |
4.3.5 兴庆宫花萼相辉楼 |
4.3.6 小结——媒介差异下的认知特征 |
4.4 问题总结 |
4.4.1 建筑师 |
4.4.2 传播媒体 |
4.4.3 建筑管理者 |
5 研究结论 |
5.1 新媒体时代客观而理性的建筑认知 |
5.1.1 功能、形式与意义的综合考虑 |
5.1.2 树立正确的建筑价值观 |
5.2 新媒体时代大众认知视角下的建筑创作 |
5.2.1 创作原则 |
5.2.2 创作内容 |
5.2.3 创作方式 |
5.2.4 创作传播 |
5.3 新媒体时代引导大众建筑认知的策略 |
5.3.1 决策者 |
5.3.2 建筑师 |
5.3.3 传播媒体 |
5.3.4 建筑管理者 |
6 总结 |
6.1 回顾与总结 |
6.2 遗憾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 Ⅰ 图表目录 |
附录 Ⅱ 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整合分析 |
附录 Ⅲ 合作课题研究:媒体转述下的西安建筑作品认知研究 |
附录 Ⅳ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 Ⅴ 认知地图调查 |
附录 Ⅵ 图说建筑师|宣言|建筑&媒体1-2 |
致谢 |
(6)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可持续理念与产业化背景下现代木结构发展与应用 |
1.1.2 城乡关系下乡建热潮与地域性话题的回归 |
1.1.3 井冈山大仓村的现代木结构实践 |
1.2 核心概念辨析 |
1.2.1 现代木结构 |
1.2.2 乡村营建 |
1.2.3 在地性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现代木结构及相关设计研究综述 |
1.4.2 建筑地域性与乡土建筑研究综述 |
1.4.3 在地性建筑设计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现代木结构的发展演变与应用表现 |
2.1 木结构建筑的性能优势与缺陷 |
2.1.1 木材的材质特性与力学性能 |
2.1.2 木结构建筑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益 |
2.1.3 木结构建筑预制加工与装配潜能 |
2.1.4 限制木结构建筑发展的性能缺陷 |
2.2 木材工业化与现代木结构产业化 |
2.2.1 木材工业化与材料性能优化 |
2.2.2 现代木结构的产业化发展与体系建立 |
2.2.3 工业4.0 时代下的现代木结构的智能建造 |
2.3 现代木结构建构特征与空间应用 |
2.3.1 材料层级——现代木材的材料类型及用途 |
2.3.2 结构层级——现代木结构的多种结构体系 |
2.3.3 构造层级——现代木结构的连接方式与构造节点 |
2.3.4 现代木结构的建构表现——受力法则的真实反映 |
2.3.5 现代木结构的空间应用——高度与跨度的空间突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乡村营建中现代木结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1 木结构建筑在乡土环境中的起源与演变 |
3.1.1 木结构建筑在不同人类文明阶段下的演变 |
3.1.2 木结构建筑在不同地域乡土环境中的表达 |
3.2 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
3.2.1 国外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
3.2.2 国内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
3.3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面临的现实困难与制约因素 |
3.3.1 木材资源与森林管理 |
3.3.2 乡村文化认同缺失与木结构认知误区 |
3.3.3 现代木结构的经济性问题 |
3.3.4 乡村设计建造的规范性与技术引入问题 |
3.4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优势与时代机遇 |
3.4.1 木材亲和乡村地貌的天然优势 |
3.4.2 现代木结构面对乡村地形的运输与装配优势 |
3.4.3 国内乡村振兴、特色小镇、装配式建筑等政策导向机遇 |
3.4.4 国内现代木结构行业标准完善与体系建立 |
3.5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发展趋势 |
3.5.1 可持续森林管理与地方木材的发展 |
3.5.2 面向文旅康养等类型的现代木结构建筑 |
3.5.3 面向建筑、结构、内装、设备综合设计的现代木结构建筑 |
3.5.4 发挥各材料优势的混合结构体系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及现代木结构回应策略 |
4.1 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 |
4.1.1 基于地形特征与气候环境的乡村自然要素 |
4.1.2 基于社会经济与精神传统的乡村文化要素 |
4.1.3 基于结构体系与在地工法的乡村技术要素 |
4.2 现代木结构回应自然的策略——环境协调与结构配适 |
4.2.1 通过形式与结构设计使建筑融入乡村山水格局 |
4.2.2 通过空间与构造优化进行气候适应与能量调节 |
4.2.3 通过结构配适降低自然损害、维护生态环境 |
4.3 现代木结构回应文化的策略——传统延续与设计转化 |
4.3.1 乡村文脉与传统空间的重塑 |
4.3.2 生产生活场景的保护与营造 |
4.4 现代木结构回应技术的策略——匠艺保护与适宜技术 |
4.4.1 材料置换与传统建筑修缮更新 |
4.4.2 地方材料运用与在地工艺保护 |
4.4.3 新材料技术的适宜引入与综合结构运用 |
4.5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的综合应用方式 |
4.5.1 旧建筑保护与新结构设计 |
4.5.2 预制装配与公众参与结合的建造方式 |
4.5.3 应对灾难快速建设的特殊应用 |
4.5.4 现代木结构“材料-构造-结构-空间”建构层级的优化体系 |
4.5.5 现代木结构应对“自然-文化-技术”在地性系统的综合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乡村营建中的现代木结构探索——“大仓营造”乡村公共空间设计实践.. |
5.1 大仓村的在地性要素与乡村现状 |
5.1.1 湘赣边界自然环境与大仓村区位特征 |
5.1.2 湘赣边界文化背景与大仓村独特历史 |
5.1.3 地区传统建构体系与地方工法 |
5.1.4 乡村现状与问题 |
5.2 大仓讲习所 |
5.2.1 乡村公共空间的重塑 |
5.2.2 传统与现代的材料组织 |
5.2.3 延续建构体系的结构设计 |
5.2.4 预制装配与匠人营造的结合 |
5.2.5 节点设计与传统构造性能优化 |
5.2.6 大仓讲习所在地性综合设计策略 |
5.3 大仓风荷桥 |
5.3.1 历史之路的现代延续 |
5.3.2 乡村风景编绎与自然要素组织 |
5.3.3 结构设计与交会空间营造 |
5.3.4 适宜材料与细部设计 |
5.3.5 大仓风荷桥在地性综合设计策略 |
5.4 大仓村其他木构民宿对比研究 |
5.4.1 大仓讲习所、风荷桥与大仓“红梦源”民宿对比 |
5.4.2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误区:符号化与趋同化 |
5.4.3 普遍技术在地应用的价值倡导:技术的在地修正与自然人文思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木结构生产加工企业访谈 |
附录 B 现代木结构设计案例汇总表 |
硕士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胜景几何”:李兴钢建筑实践1991-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李兴钢与李兴钢工作室 |
1.1.2 研究的时代背景 |
1.1.3 研究的学科背景 |
1.1.4 补充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建筑案例及设计思维与理念 |
1.3 研究内容:李兴钢建筑实践线索的梳理、理念解析与基于案例精读的相关话题及互动机制 |
1.4 既往研究综述 |
1.4.1 研究现状 |
1.4.2 既往研究的不足与优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本文研究方法构成的背景 |
1.5.2 本文研究的基本方法 |
1.6 论文构架 |
第2章 李兴钢建筑实践发展历程与“胜景几何”理念 |
2.1 消弭中西之别、回归建筑本体——中国60 年代生建筑师 |
2.2 李兴钢成长轨迹与实践之路 |
2.2.1 起航(1987-1991 年):天津大学建筑教育的影响 |
2.2.2 发展(1991-2013 年):没有地图的行者——多线并进的实践期 |
2.2.3 成型(2013 年至今):方向的归拢与总结——“胜景几何”的提出与发展 |
2.3 小结 |
第3章 呼应传统环境的建筑设计——绩溪博物馆 |
3.1 传统建筑范式建造逻辑的继承与变异 |
3.1.1 传统建筑基本空间建构要素单元的提取与转化 |
3.1.2 空间单元转化过程中拓扑变形所产生的尺度夸大问题与处理 |
3.1.3 屋架空间单元提取转化对于工程建造的正向作用 |
3.1.4 从“加法”原则到“减法”原则的整体组织秩序转变 |
3.2 传统建筑观的继承与转化 |
3.2.1 对场地环境的适应 |
3.2.2 建筑空间营造——视觉体验与动态体验的相辅相成 |
3.3 “人造自然”与“人工自然” |
3.4 具体形式与构造做法的传统与现代 |
3.4.1 传统建造的现代做法——“偷换” |
3.4.2 建立在现代主体材料构造做法上对传统材料做法的介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构多义性与日常感的营造——天津大学新校区综合体育馆 |
4.1 反纪念性建筑形体与日常场所感的营造 |
4.1.1 聚落式的结构形体应对空白的场地 |
4.1.2 形体消解与“反纪念性” |
4.1.3 建筑立面的日常场所感营造 |
4.1.4 内外空间渗透与“历时性”动态空间体验 |
4.2 多义的结构 |
4.2.1 结构在建筑形体塑造起主导作用 |
4.2.2 结构对空间营造的影响 |
4.2.3 建筑设计过程中受结构专业(结构承重要求)的影响 |
4.3 建筑内部动态空间体验与场所感的营造 |
4.3.1 线性布局的秩序感与“异物(episodes)”的扰动 |
4.3.2 内外交融的空间与流线系统 |
4.3.3 结构多义基础下的空间体验差带来的场所感营造和动态体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分形城市介入建筑设计——大院胡同 28 号院改造 |
5.1 老北京分形结构下对四合院分形维度的再细化 |
5.1.1 北京城历史城市结构中的分形城市 |
5.1.2 北京胡同区内四合院的困境 |
5.1.3 分形城市的介入以解决四合院更新问题 |
5.2 层层递进的闭环式空间体验 |
5.2.1 等级分明的空间层级划分 |
5.2.2 公共空间与居住空间的区分 |
5.2.3 闭环式空间体验 |
5.3 小尺度建筑品质的营造 |
5.3.1 空间感受的放大 |
5.3.2 结构、家具、设备的整合对空间品质的提高 |
5.3.3 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整合对生活品质的提高 |
5.3.4 造园手段对空间精神品质的提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李兴钢工作室跨项目横向对比与特点总结 |
6.1 建筑观层面:以“胜景”为目标的“建筑——景观——城市跨尺度的交互” |
6.1.1 与“自然”交互的建筑 |
6.1.2 具体交互策略——“景观建筑” |
6.2 建造体系:“几何”逻辑控制下的“结构、空间、形式、建造一体化建造系统” |
6.2.1 结构、空间、形式、建造一体化的理念 |
6.2.2 “结构、空间、形式、建造一体化”的二度影响 |
6.3 项目跨度:跨尺度与类型的建筑实践 |
6.3.1 应对跨尺度、类型项目中的尺度问题——大尺度消解与小尺度的“放大” |
6.3.2 基于拓扑的同种空间模式下的跨尺度、类型建筑实践 |
6.4 “胜景几何”的空间营造特点:“喧嚣”与“静谧”——动态体验(Dynamic experience)与其后的视觉体验(Optical experience)高潮 |
6.4.1 蒙太奇(Montage)——“碎片化空间的拼贴”形成的动态体验 |
6.4.2 空间压缩”体验差形成的动态体验 |
6.4.3 “尺度感变化”体验差形成的动态体验 |
6.4.4 动态体验后的视觉体验——空间高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时间概念界定 |
1.2.3 空间范围说明 |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难点 |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
2.4.4 天津机器局 |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
2.5.4 天津机器局 |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
4.3.1 制砖技术传播 |
4.3.2 制砖工业分布 |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
7.2 研究创新 |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
7.3 未竟之处 |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A:随文附表 |
附录B:随文附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相关概念概述与研究综述 |
1.2.1 建筑设计创新理论综述 |
1.2.2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研究综述 |
1.2.3 研究思路:“三重维度”“三个时段”“四条脉络”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架构:九个创新板块 |
第2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一阶段(1950s-1970s) |
2.1 世界冷战与两岸对峙格局下的现代主义中国传播 |
2.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经典现代主义阶段) |
2.2.1 二战前后西方现代主义的中国传播 |
2.2.2 西方建筑师与大陆迁台建筑师群体 |
2.2.3 特殊历史情境下的现代建筑启蒙 |
2.2.4 西方与大陆迁台建筑师的现代主义创作 |
2.2.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2.3 基于“中国固有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创新(民族主义主导阶段) |
2.3.1 中国古典复兴脉络的边陲延续 |
2.3.2 中国建筑文化本位主义者们的执着与坚守 |
2.3.3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下的建筑理论建构 |
2.3.4 古典形态下的中国宫廷美学与现代空间发展 |
2.3.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2.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人文主义主导阶段) |
2.4.1 现代空间与东方气韵的早期碰撞 |
2.4.2 不同源流背景下的闪耀群星 |
2.4.3 中国传统哲学、人文精神与西方现代理论的碰撞融合 |
2.4.4 一次现代中国建筑设计的创新高峰 |
2.4.5 本板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二阶段(1970s-1990s) |
3.1 经济腾飞与矛盾政经形势下多种思潮的输入与发展 |
3.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并行阶段) |
3.2.1“美国化”与“中国化” |
3.2.2 汉宝德与高尔潘 |
3.2.3 后现代理论的引入与传播 |
3.2.4 西方思潮的进一步移植与发展 |
3.2.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3.3 基于“中国固有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建筑商品化时期) |
3.3.1 中国古典复兴与建筑商品化的合流与发展 |
3.3.2 李祖原与王昭潘 |
3.3.3 中国哲学在商业化语境下的形式流变 |
3.3.4 后现代与商业化语境下中国元素的形式转译 |
3.3.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3.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地域主义萌芽阶段) |
3.4.1 台湾乡土文学运动与西方乡土运动 |
3.4.2 中国地域建筑的一支:台湾乡土建筑 |
3.4.3 王镇华、李乾朗与汉宝德 |
3.4.4 中国当代乡土建筑的先行实践 |
3.4.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三阶段(1990s-2010s) |
4.1 多元思潮与政经形势下的嬗变 |
4.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多元思潮阶段) |
4.2.1“去中心”“去符号化”下的城乡地景营造 |
4.2.2 中生代建筑师的群体崛起 |
4.2.3 日常、公共与平民的建筑 |
4.2.4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4.3 中国地域建筑一支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多元思潮阶段) |
4.3.1 多元思潮下地方建筑文化传统的发展 |
4.3.2 闽南、客家、高山族与闽东海岛建筑传统的当代实践 |
4.3.3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4.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多元化思潮阶段) |
4.4.1 意义的解构与中式美学的兴起 |
4.4.2 现代中式人文美学、空间形态的发展 |
4.4.3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我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1950s-2010s)维度、脉络、动力特征及研究展望 |
5.1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三重维度” |
5.1.1 世界维度 |
5.1.2 中国维度 |
5.1.3 地域维度 |
5.2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四条脉络” |
5.2.1 现代脉络 |
5.2.2 古典脉络 |
5.2.3 人文脉络 |
5.2.4 乡土脉络 |
5.3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五种动力” |
5.3.1 家国情怀之力 |
5.3.2 政治文化之力 |
5.3.3 外来思潮之力 |
5.3.4 技术革新之力 |
5.3.5 经济起伏之力 |
5.4 台湾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展望及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原由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3.1 丰富我国近现代风景园林思想理论 |
1.3.2 传承张良皋治学方法,弘扬其治学精神 |
1.4 研究目的 |
1.4.1 厘清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内涵 |
1.4.2 解析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成因 |
1.5 有关张良皋的研究与本文行文体例思考 |
1.5.1 有关张良皋学术思想的研究 |
1.5.2 国内外风景园林学人学术思想研究体例与写作借鉴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背景 |
2.1 人生与学术经历 |
2.1.1 童年时期 |
2.1.2 中学时期 |
2.1.3 中央大学时期 |
2.1.4 上海范文照建筑事务所时期 |
2.1.5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时期 |
2.1.6 华中科技大学执教时期 |
2.2 着述情况 |
2.2.1 着述成果概况 |
2.2.2 着述统计分类 |
2.3 本章小节 |
3 张良皋景观建筑学术思想研究 |
3.1 张良皋景观建筑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
3.1.1 大学毕业以前 |
3.1.2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时期 |
3.1.3 执教时期 |
3.2 张良皋景观建筑理论思想解读 |
3.2.1 武当山道观园林建筑价值发掘 |
3.2.2 武陵干栏知识体系建构 |
3.2.3 《红楼梦》大观园复原思想 |
3.3 张良皋景观建筑设计案例思想分析 |
3.3.1 解放公园苏联空军烈士纪念碑设计 |
3.3.2 洪山无影塔搬迁设计 |
3.3.3 归元寺云集斋素菜馆设计 |
3.3.4 安陆李白纪念馆设计 |
3.3.5 思南新城城市设计 |
3.3.6 竹山县郭山歌坛设计 |
3.3.7 九江琵琶亭景区设计 |
3.4 张良皋景观建筑思想总结 |
3.4.1 “通”的思想观 |
3.4.2 “驭”的思想观 |
3.4.3 “理”的思想观 |
3.4.4 “和”的思想观 |
3.5 本章小节 |
4 张良皋文化景观学术思想研究 |
4.1 张良皋文化景观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
4.1.1 执教之前 |
4.1.2 执教之后 |
4.2 张良皋文化景观理论思想解读 |
4.2.1 湿地浮游聚落思想 |
4.2.2 盐源文化线路思想 |
4.2.3 干栏建筑演化思想 |
4.2.4 仙居范式思想 |
4.2.5 巴楚地望与风物考释思想 |
4.3 张良皋文化景观遗产案例思想分析 |
4.3.1 基于形胜认知的土司堡寨类遗产 |
4.3.2 基于人居模式认知的历史文化名村类遗产 |
4.3.3 基于自然与人文交互认知的山水胜境类遗产 |
4.4 张良皋文化景观思想总结 |
4.4.1 “堪”的思想观 |
4.4.2 “源”的思想观 |
4.4.3 “求”的思想观 |
4.4.4 “真”的思想观 |
4.5 本章小节 |
5 张良皋自然风景学术思想研究 |
5.1 张良皋自然风景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
5.1.1 执教之前 |
5.1.2 执教之后 |
5.2 张良皋风景诗中的自然风景思想 |
5.2.1 诗歌中的洞穴 |
5.2.2 诗歌中的峡谷 |
5.2.3 诗歌中的奇峰 |
5.2.4 诗歌中的水景 |
5.2.5 诗歌中的生境 |
5.3 张良皋自然遗产案例思想分析 |
5.3.1 “山川精髓”之世界自然遗产思想 |
5.3.2 “人间秘境”之国家自然保护区思想 |
5.3.3 “地理迷宫”之国家地质公园思想 |
5.3.4 “自然生境”之国家森林公园思想 |
5.4 张良皋自然风景思想总结 |
5.4.1 “境”的思想观 |
5.4.2 “比”的思想观 |
5.5 本章小节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创新 |
6.1.1 首次系统整理张良皋学术经历与背景 |
6.1.2 首次系统揭示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 |
6.1.3 突破学术界对张良皋建筑学者身份认识的常规视角 |
6.2 研究结论 |
6.2.1 厘清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发展背景 |
6.2.2 归结提出张良皋景观建筑中“通、驭、理、和”的思想 |
6.2.3 归结提出张良皋文化景观中“堪、源、求、真”的思想 |
6.2.4 归结提出张良皋自然风景中“境、比”的思想 |
6.3 总结与展望 |
6.3.1 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价值与贡献 |
6.3.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张良皋生平年表 |
四、《建筑创作》杂志西南研讨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D]. 范小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优秀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简介[J]. 谭雅秋,董骜强. 时代建筑, 2020(04)
- [3]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D]. 王雨彤. 天津大学, 2020(02)
- [4]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D]. 陈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D]. 马雨萌. 东南大学, 2020(01)
- [7]“胜景几何”:李兴钢建筑实践1991-2019[D]. 温世坤. 天津大学, 2020(02)
- [8]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9]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D]. 黄庄巍.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10]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D]. 汤士东.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