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地质大学帮助内蒙古治理沙害(论文文献综述)
周扬[1](2021)在《铀矿矿区景观变化特征及植被恢复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矿产资源的开采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和影响,矿区废弃地的恢复治理成为当前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二连浩特市某地浸铀矿矿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技术分析了矿区建设前后生态景观变化特征,通过对矿区进行不同模式的植被恢复现场实验,对比不同处理下植被的长势特征,筛选出适合该矿区的植被恢复模式,为矿区退役后不同区域的生态恢复提供方法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占总面积的83%以上。随着矿区运营的正规化和模式化,人为因素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减弱,矿区内部和河道周围的NDVI明显升高,由矿区建设前的0.21上升到了0.25,大量裸地恢复为草地,在矿区建设前后裸地共转化为草地30.64hm2;矿区破碎化程度和形状异质化程度下降,生态环境表现出明显的恢复特征,生境质量有所好转,生境质量指数上升了0.8左右。2.综合考虑各植物种的出苗天数、出苗率、生物量、株数密度、苗高、盖度等指标,各植物种均在客土处理下长势最好,且显着高于对照(P<0.05);综合各类指标来看,苜蓿、杨柴、披碱草均可作为植被恢复的备选植物,小叶锦鸡儿与中间锦鸡儿为乡土植物种,结合现场实际长势情况,也可作为植被恢复的备选植物。3.根据矿区不同区域的立地条件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蒸发池区域可采用表土回填方式进行植被恢复;生产区和办公区,建筑物拆除清理后,可直接采用异地熟土覆盖,固定地表土层,进行植被恢复;抽注液井,下部以废石、建筑废料回填,自然堆积,上部用钢筋混凝土板封堵,覆盖表土后种植植被;抽注液井周边,可直接种植灌木和喷洒草本植物种子。矿区废弃地进行植被恢复后,要进行按期监测与维护,及时进行植被恢复方案的调整与改进。
李桂静[2](2020)在《不同程度石漠化岩溶系统碳迁移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的频繁发生,碳循环引发了日益增多的关注。岩石圈作为地球最大的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岩溶作用通过驱动碳元素在不同界面之间的迁移转化,形成一种特殊碳迁移过程,这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但近年来针对岩溶区碳元素在大气-植被-土壤-岩石-水界面的研究多集中于部分界面碳的迁移过程,且岩溶区生境异质性强,导致对不同程度石漠化碳迁移过程相关研究的缺失。由于岩溶作用对外界环境响应敏感,岩溶区碳元素在不同界面间的迁移规律较为复杂。基于此,本研究于2018年在对云南建水县岩溶区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基岩裸露度、植被类型、植被盖度、土层厚度和岩土接触面积5个指标模拟了5种不同程度石漠化(非石漠化、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和重度石漠化)岩溶系统,采用人工降雨方式开展岩溶区碳元素在土-气、土-岩和土-水界面的迁移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了不同程度石漠化岩溶系统碳汇特征。本研究可阐释岩溶区不同程度石漠化碳元素在不同界面碳通量的差异及影响机制,有助于更加精确的计算岩溶碳汇量,旨在为后续碳水循环耦合模型的建立提供参数信息和基础数据。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明显差异。随石漠化程度增加,土壤p H值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降低,土壤碳氮比值增加。土壤p H偏碱会对土壤CO2浓度和岩溶系统碳的运移方向及产生重要影响。土壤碳氮比过高会限制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机械组成主要以粉粒为主(66.68%~77.35%),其次是粘粒(19.15%~27.04%),砂粒所占比例(1.91%~14.17%)最小。土壤粘粒含量和土壤孔隙度均随石漠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土下岩溶作用随石漠化程度的增加而减弱。(2)通过土-气界面碳迁移特征研究发现,降雨显着激发了土气界面的碳迁移。与降雨前相比,非石漠化、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土气界面CO2释放速率分别增加了1.04~3.31倍,1.57~3.63倍,1.23~3.34倍,1.17~3.47倍和1.26~3.77倍。较大降雨量引发更长时间的土气界面CO2释放速率响应周期。土气界面CO2释放速率与降雨量呈正相关。石漠化程度的增加限制了土气界面的碳迁移。土气界面CO2释放速率及碳累积释放量随石漠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模拟降雨期间,非石漠化、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土气界面碳累积释放量分别是150.80g,128.88 g,118.61g,107.48g,93.38g。暴雨(90mm)显着增加了土气界面的碳排放,不同程度石漠化土气界面碳排放量占碳累积排放量的比例为13.54%~14.19%。不同程度石漠化土气界面CO2释放速率与表层5cm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之间均呈指数函数相关。非石漠化、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Q10值分别是2.529,2.088,1.994,1.557,1.435,说明土气界面CO2释放速率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随石漠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3)岩溶系统中土壤CO2浓度与降雨量呈正相关,与石漠化程度呈负相关。非石漠化土壤CO2浓度垂向变化特征为单向梯度,而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为双向梯度。不同程度石漠化土气界面碳迁移都强烈依赖于0-15cm处土壤CO2浓度,表明土壤向大气排放的CO2是土壤中CO2的产生及其向地表运移的结果。石漠化程度和降雨量的交互作用对土壤CO2最大释放速率和不同深度土壤CO2浓度有极显着影响(P<0.01),对土壤CO2平均浓度有显着影响(P<0.05)。(4)采用碳酸盐岩溶蚀速率分析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岩界面的碳迁移特征,发现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增加,土岩界面的碳迁移速率减少。其中,非石漠化、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溶蚀速率分别是2.116 mg·cm-2·a-1,1.704 mg·cm-2·a-1,1.379 mg·cm-2·a-1,0.995 mg·cm-2·a-1,0.811 mg·cm-2·a-1,非石漠化标准试片平均溶蚀速率分别是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的1.24倍,1.53倍,2.13倍,2.61倍。非石漠化、潜在、轻度和中度石漠化试片溶蚀速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重度石漠化试片溶蚀速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即土下5cm<地表<土下15cm<土下30cm,这是由于相对地下5cm,重度石漠化地表的溶蚀试片受降雨直接撞击、冲刷以及岩石物理风化的作用均比较强,导致地表岩溶作用相对较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是影响土岩界面碳迁移的重要因素。此外,研究结果显示土气界面CO2释放速率、土壤CO2浓度与试片溶蚀速率之间均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这表明土气界面的CO2排放与土壤中的CO2浓度,均受到岩溶作用的直接影响。(5)利用岩溶系统下渗水DIC通量分析岩溶系统土-水界面的碳迁移特征发现,不同程度石漠化程度岩溶系统下渗水DIC主要是HCO3-。不同程度石漠化下渗水DIC平均含量表现为潜在(132.50 mg/L)>轻度(125.25 mg/L)>中度(113.33 mg/L)>重度(112.44 mg/L)>非石漠化(76.70 mg/L),这是由于非石漠化土水界面碳迁移受降雨稀释、水-气作用的影响,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土水界面碳迁移受到降雨稀释以及水-岩-气作用的共同影响。不同程度石漠化下渗水DIC通量表现为潜在(2720.77 mg)>中度(2522.15 mg)>重度(2503.75mg)>轻度(2459.67 mg)>非石漠化(1420.63mg),研究结果表明产流量是控制下渗水DIC通量的决定性因素。模拟降雨期间,非石漠化、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土水界面累积碳排放量分别为2.38g,4.56g,4.13g,4.23g和4.20g。降雨量对下渗水DIC含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稀释效应,石漠化程度、降雨量及二者交互作用均对下渗水DIC含量及DIC通量有极显着的影响(P<0.01)。综上所述,岩溶系统不同界面间的碳迁移过程非常复杂。岩溶系统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增加,其土壤和植被的有机碳储量下降明显,但岩溶系统的碳排放量也是减小的。不同程度石漠化的岩溶系统碳排放主要集中于土气界面,非石漠化、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岩溶系统土气界面排放碳量是岩溶系统土水界面排放碳的63.36倍,28.26倍,28.72倍,25.41倍和22.23倍。研究进一步发现,由碳酸盐形成的碳储量在中度以上岩溶系统总碳储量中的比重高达90%,其中,重度石漠化岩溶系统总的碳储量是非石漠化的5.56倍,但重度石漠化岩溶系统的有机碳储量和植被碳储量只有非石漠化的0.21和0.61倍。稳定同位素δ13C分析结果表明,岩溶系统的排放碳主要来自土壤,其中土气界面排放碳中,来自土壤的比例是来自碳酸盐岩比例的9.82~14.32倍,岩溶系统土水界面排放碳中,来自土壤的比例是来自碳酸盐岩比例的1.11~1.86倍,研究结果为定量分析岩溶系统碳汇功能提供了重要依据。
刘永团[3](2020)在《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地矿集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世界经济下行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影响,我国地勘行业的发展遇到诸多困难,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相互矛盾,为了地勘企业在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潮流下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对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进行评价,使地勘企业自身发展在纵向准确了解其发展趋势,横向上明确其发展的短板,为地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地勘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促进作用。本论文以企业竞争能力、绿色产业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地勘行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出地勘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传统的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而国家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在地勘行业应用的实践证明,走绿色勘查开发道路成果显着,可以有效的解决此问题。在此基础上厘定了我国地勘企业竞争能力的概念和内涵,通过对地勘行业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地勘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讨论了我国地勘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因素,借鉴国内外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绿色发展理念构建了我国地勘企业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涵了 7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选择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AHP-模糊评价法对内蒙古地矿集团近五年竞争能力进行了实证评价研究。实证研究表明:横向上,在2014年-2018年每年的地勘企业总体竞争能力均一般,其中,企业的资源能力、冶炼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评价较好,勘查能力、开发能力、营运能力和绿色发展能力评价一般,而绿色发展能力得分最低;纵向上,2014年-2018年地矿集团总体竞争能力发展趋势基本保持不变。从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各子能力评价结果可知,资源能力、冶炼能力和开发能力有不断上升趋势,营运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绿色发展能力基本不变,勘查能力趋势下降。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按其各子能力对地勘企业的竞争能力影响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地勘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勘企业行为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和地勘企业受传统地勘思想影响比较严重,缺乏营运和组织管理学习能力,所以,本文主要从资源能力、绿色发展能力、营运和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出建议,实现地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伍艳[4](2020)在《黄河中游砒砂岩物化特性与侵蚀机理研究及小流域二元治理模式集成与示范》文中认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尤其是砒砂岩区水土流失更加明显,严重影响了黄河下游两岸及临近区域的防洪安全。本论文以准格尔旗暖水乡砒砂岩区黄河一级支流皇甫川流域为研究区,进行植被调查、砒砂岩采样及其养分含量、物化特性、力学特性、微观形貌等分析,开展砒砂岩侵蚀岩性机理研究及砒砂岩治理模式研究及示范。结果表明:砒砂岩区主要本土植被有沙棘、柠条、沙柳、酸枣等,依据砒砂岩坡面的稳定性进行划分,将砒砂岩区坡面类型划分为8个单元,24种典型坡面。沟道沉积泥沙粒径明显较坡面泥沙颗粒粗,砒砂岩总体养分含量非常低,长石(钾长石+斜长石)含量在23%~56%,在当地恶劣的气候因素影响下,长石风化可能性高,容易破坏岩石结构而影响其抵抗侵蚀性能。蒙脱石含量波动范围为5%~28%,且白色砒砂岩含量明显低于其他颜色砒砂岩。方解石含量为1%~25%,其实质是在长期的水蚀作用下,岩体产生大量裂缝,方解石与其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从而形成碳酸氢钙并溶解流失,这也是引起方解石含量波动较大的原因。受到自然条件因素影响,当地长石易风蚀,方解石的易水蚀,而导致岩体无法有效的抵抗风蚀和水蚀,引发水土流失。红色砒砂岩抗剪强度随含水率变化发生明显的改变,总体变化趋势为随含水率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而白色砒砂岩抗剪强度则和含水率存在负相关关系,摩擦力和咬合力对其抗剪强度产生明显影响。红色和白色砒砂岩均级配良好,不过其粒径变化大,白色砒砂岩大部分为粗砂,颗粒存在很显着的棱角,颗粒间的摩擦力和咬合力达到较高水平;红色砒砂岩细砂比例高,且絮状结构很致密,滑动时抗剪强度主要受到黏聚力影响,不存在明显咬合摩擦效果。此外,论文提出了集材料-工程-生物措施与坡顶-坡面-沟道系统治理于一体的二元立体配置模式,模式中包含植被措施、固结措施、抗蚀促生措施、重力侵蚀治理措施、径流高效利用措施、淤地坝措施、柔性坝措施等,并在皇甫川支流纳林川右岸的一条二级支沟二老虎沟进行技术集成与示范,根据示范区径流小区的野外观测,布设抗蚀促生措施的治理小区产沙量减少91%以上,遥感图片显示植被区域面积明显增加,效果良好。
闫鑫[5](2020)在《中国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趋势及其驱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为应对环境污染、气候变暖,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正致力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中国幅员辽阔,省级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禀赋和环境规制政策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全面把握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趋势,探寻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路径,确定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驱动因素及其驱动机理,对中国实现低碳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研究引入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指标,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分别在需求侧和供给侧构建了经济-二氧化碳的二维评价体系,定量、动态分析中国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根据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趋势筛选出低碳发展相对较快的省域作为特定子系统,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双重视角构建多区域投入产出子系统模型,进而基于溢出-反馈效应,探讨中国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路径。进一步,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确定溢出-反馈效应的显着影响因素,借鉴回弹效应理论基本框架,将区域关联因素纳入其中,完善其技术指标,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构建新的回弹效应框架,评估、确定省域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驱动机理。最终,本研究从单一省域和省域间协同发展角度提出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本研究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引入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指标,将其与经济影响力、感应度结合,构建低碳经济评价的二维指标,改进现有低碳经济分析框架。以往的低碳经济评价框架多从个别省域自身角度开展研究,较少体现省域间关联作用下的低碳经济交互影响。因此,本研究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将省域间经济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与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指标相结合,分别在需求侧和供给侧,均构建经济-二氧化碳影响力、经济-二氧化碳感应度的二维分析框架,实现更为全面、系统地评价,提出中国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规律。(2)建立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多区域投入产出子系统模型,弥补了现有投入产出子系统模型多为单区域模型和需求侧/供给侧单视角模型的不足,实现低碳经济发展中不同省域角色与作用的系统评价。现有投入产出子系统研究多考虑需求侧或供给侧的单一视角,较少将需求侧和供给侧视角比较探讨。然而,省域在整个经济系统中既承担消费者角色也承担生产者角色,单一角度的研究忽略了省域作为消费者的消耗作用或作为生产者的分配作用,具有片面性。因此,本研究结合传统的Leontief模型构建需求侧的子系统模型,借鉴投入产出基本模型中的Ghosh模型构建供给侧的子系统模型,分别从需求侧和供给侧的经济和二氧化碳溢出-反馈效应,系统分析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路径。(3)纳入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区域关联作用,构建新的回弹效应框架,弥补了现有碳回弹效应模型忽略区域间关联作用的不足,为低碳经济的驱动因素和驱动机理分析提供了新视角和更系统的框架。传统的回弹效应评价框架中采用单一省域的技术进步效率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驱动因素评价指标,这就忽略了区域关联作用下各省域的技术效率变动和由此产生的经济、二氧化碳排放的溢出和反馈。此外,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更侧重于从环境角度强调二氧化碳排放作为产出的附属物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则是把二氧化碳排放作为一个投入要素,可以衡量省域的经济产出,并能体现减排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本研究纳入区域关联作用,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子系统模型中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确定溢出-反馈效应的显着影响因素,结合区域关联作用下的经济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构建了新的回弹效应评价框架,更为全面、系统地评估、确定省域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及驱动机理。
赵义[6](2020)在《中国空气污染对经济增长的“阻尼效应”研究 ——基于省域层级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然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空气环境造成强烈的负面影响,各地区空气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反过来,空气污染对经济发展起到制约作用。本文基于Romer“阻尼效应”模型,使用2006-2017年中国省级样本数据,运用C-D生产函数,引入环境空气质量因素,估计了中国空气污染对经济增长的“阻尼效应”,进而通过空间自相关的分析方法,探究了中国空气污染对经济增长“阻尼效应”的空间关联性。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在中国空气污染对经济增长的“阻尼效应”方面:首先,在2006-2017年期间中国空气污染未对全国经济增长形成“阻尼效应”;其次,中国空气污染对省域经济增长的“阻尼效应”存在较大差异,“阻尼效应”显着的地区为中部和东部地区的部分省份。第二,在中国空气污染对经济增长“阻尼效应”的空间关联性方面:首先,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中得出,中国空气污染对经济增长的“阻尼效应”不存在显着的空间关联性,且未呈现出显着的空间集聚模式;其次,从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发现,中国空气污染对经济增长的“阻尼效应”局部空间差异性较大,出现了明显的集聚中心和孤立点。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及实证分析,提出缓解中国空气污染对经济增长的“阻尼效应”对策建议,具体如下:第一、加强源头及协同治理能力;第二、挖掘空气污染治理深度;第三、企业减排能力与银行信贷业务相结合;第四、推广“一人一点”监督制;第五、精准构建联防联控区域范围;第六、强化群众或媒体监督。
马文娟[7](2020)在《基于15N、18O同位素示踪的流域硝酸盐来源解析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硝酸盐是生物可利用氮的重要形式之一。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研究已经逐步成为氮循环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水体硝酸盐的来源和迁移转化规律是评价水环境的质量和氮循环过程机制的关键因素。然而现有的水体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的分析方法在提升转化效率、缩减反应时间、控制实验成本等方面尚存在值得改进的空间。本研究在原有的化学转化法基础上进行了吹扫气体改进、叠氮化反应干扰的消除以及氧化亚氮测定仪器的改进等研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淡水和海水测定、实验步骤简单、成本低、测定效率高的方法和流程。并将其用于内蒙古乌梁素海流域硝酸盐污染源解析,联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污染源定性识别,最后结合IsoSource同位素混合模型计算了各来源贡献率。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冷藏(4℃)可以有效地抑制NaN3-CH3COOH混合物中杂质气体的产生。(2)改进后的化学转化法δ15N-NO3-和δ18O-NO3-的测定精度分别为3‰和5‰。前处理时间仅需1.5 h,样品量仅为4.5μg NO3--N。与其它两种方法相比,该方法减少了用水量,缩短了预处理时间。污染源解析结果表明:水体溶解性有机质(DOM)中蛋白类物质、富里酸类物质、腐殖酸类物质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来源之间具有内在相关性,同时这些物质的来源与硝酸盐的迁移转化有一定相关性,也与COD、TOC的来源密切相关;IsoSource模型计算结果显示:排干渠硝酸盐来源贡献率分别为:动物粪便及污水69.9%,降水及肥料中NH4+11.6%,土壤有机氮9.3%、大气沉降9.2%。湖区水体硝酸盐来源:动物粪便及污水70.6%,其次为降水及肥料中NH4+12.9%,土壤有机氮9.9%,大气沉降6.6%。井水的硝酸盐污染来源:动物粪便及污水67.7%,土壤有机氮16.4%,大气沉降14.3%,降水及肥料中NH4+1.6%。本研究为今后化学转化法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对研究区流域水污染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刘洁[8](2020)在《我国煤炭国内贸易格局、影响因素及与经济增长关联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煤炭主体能源地位短期内难以改变,而且煤炭进口量过大不利于我国煤炭国内贸易健康发展,本文对我国煤炭国内贸易格局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煤炭国内贸易规模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将我国煤炭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据此提出符合我国煤炭国内贸易发展情况的政策建议,有利于推动我国煤炭国内贸易发展,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在对我国煤炭资源现状进行了解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复杂网络的方法构建了我国煤炭国内贸易有向加权网络模型,并结合复杂网络的相关指标,对我国煤炭国内贸易网络整体指标、网络个体指标以及网络社团划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煤炭国内贸易网络中各省之间贸易联系逐渐趋向于均等化,整体网络系统分布相对均匀,贸易关系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其中“三西”地区在我国煤炭贸易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此外各省在贸易网络中的贸易关系较为紧密,大多数区域往往与地理位置上相近的区域有贸易关系。对我国煤炭国内贸易格局了解之后,本文在此基础上运用VAR模型对影响我国煤炭国内贸易规模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包括我国煤炭进口规模、我国交通运输能力、我国煤炭技术创新以及环境规制。回归结果显示我国交通运输能力、我国煤炭技术创新与我国煤炭国内贸易规模之间存在着同向变动的长期稳定协整关系,我国煤炭进口规模、环境规制与我国煤炭国内贸易规模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长期稳定协整关系。此外本文将我国煤炭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算我国煤炭贸易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灰色关联度系数以及各省煤炭贸易与地区生产总值的灰色关联度系数,结果发现煤炭贸易更多的是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山西省煤炭调出与当地地区生产总值的灰色关联度较大,辽宁省、河北省、安徽省以及河南省煤炭调入与当地地区生产总值的灰色关联度较大。因此,在今后可以充分发挥“三西”地区在我国煤炭国内贸易中的带动作用、不断优化煤炭运输结构、提高对煤炭资源的利用率以及积极促进能源转型,从而促进我国经济转型。
刁贝娣[9](2020)在《不同城市化水平下PM2.5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及补偿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现阶段城市中人口和工业快速聚集,城市化程度不断提升,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尤其是空气污染问题。特别是在城市化初级阶段的中国,城市的工业发展、人群密集居住、交通拥挤等等原因造就空气污染的加剧。同时,大多城市的高人口密度及人口流动导致的暴露于污染下的人口数量增多,高污染高暴露致使城市健康问题的凸显,这些居民健康问题也必将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根据健康中国建设的要求,对城市空气污染造成的居民健康风险和经济损失进行合理评估,对环境卫生政策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遥感影像采集2006-2016年中国31个省份的338个城市的PM2.5数据以及社会经济相关数据,利用空间面板模型(SDM)分别分析大气污染与城市化发展水平(分别用人口城市化率和夜间灯光数据来代表)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人口密度数据,利用暴露响应函数提供对338各城市全面的健康风险评估,然后结合早逝经济损失及相关医疗消费数据(中国卫生与计划生育统计年鉴),采用生命统计价值法(VSL)和疾病成本法(COI)计算经济损失。同样建立以城市化发展水平为主要因素的面板模型,分析并检验不同城市化水平下的健康风险和经济损失,探究城市化与经济损失的内在联系,以期使得城市和国家政策制定者意识到空气污染带来的巨大威胁,以加强他们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的努力。最后根据MEIC团队提供的排放量网格化数据结合华盛顿大学In MAP研究团队的In MAP模型,定量计算大气污染物的空间溢出量,并据此定量核算大气生态补偿金额,期望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生态补偿机制。最终得到以下结论:(1)在城市尺度上(全国338个城市),分析了城市化发展水平对PM2.5污染的影响。首先整个国家的PM2.5污染至今未得到基本改善,到2016年,仍有超过65%的城市和75%的人口暴露PM2.5浓度超过35μg/m3的污染环境。为了探究城市化水平变化对污染的影响,因此选择构建以城市化发展水平为主要解释变量的模型,包括用人口城市化率和夜间灯光数据分别来代表的一次项,二次项和三次项六种模型:(1)PU2(人口城市化率二次项模型)与PU3(人口城市化率三次项模型)在人口城市化率低于10%左右时出现差异,但在此之外均属于随城市化率增加,PM2.5浓度不断降低的状态。PD2(灯光数据二次项模型)与PD3(灯光数据三次项模型)在城市化水平也就是DN值低于15前,PM2.5浓度随城市化水平的增高而不断升高。(2)PU3(人口城市化率二次项模型)与PD2(灯光数据二次项模型)的拟合结果出现了一定的相似性,出现了经典的倒U型曲线规律,均是呈现先随着城市化得升高而升高,经过一个拐点后进而随着城市化的升高而降低。(3)相比普通面板检验,空间计量面板考虑城市间相互作用因素后,由由坏转好的改善拐点滞后,说明城市间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加速了空气质量的恶化,相应的又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空气质量的改善。也进一步说明单一城市的空气质量改善难度极大,并有可能受外在城市干扰影响最终空气质量结果。未来的空气环境质量改善,将是一个区域性共同攻克和努力的结果。(2)在不同城市化水平下,探讨了PM2.5健康风险及经济损失的区域差异。首先2016年PM2.5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分别为0.901万人、806万人和47.6万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患者分别为133万人、138万人、315万人。同时,因PM2.5污染造成的死亡或发病产生的经济损失达1.846万亿元,占全年GDP的2.73%。随着不同城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PM2.5污染带来的健康风险和经济损失增加,但地区间存在显着差异。为探究健康风险与经济损失与城市化的关系,分别构建以城市化发展水平(以灯光数据代表)为主要解释变量的模型,包括一次项,二次项和三次项的六种模型。(1)HD(健康风险模型)和ED(经济损失模型)的拟合结果具有相似性,比如仅有含二次项的HD2(健康风险二次项模型)和ED2(经济损失二次项模型)的普通面板拟合时存在拐点,且均是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才出现有恶化到优化的优化拐点。(2)含三次项的模型,包括HD3(健康风险三次项模型)和ED3(经济损失三次项模型)两个模型显示在研究时段内,均不存在拐点,且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表现出城市居民的健康风险不断增大,相关的经济损失也不断增加。(3)相比普通面板检验,空间计量面板考虑城市间相互作用因素后,由坏转好的改善拐点滞后,变成在具有实际意义的取值范围内,不存在拐点了。最后,结合城市化水平和经济损失,将338个城市分为A类(非重点区域)、B类(成功区域)、C类(潜力区域)、D类(重点区域)四类,并针对城市特性,给出相应的政策启示。(3)从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出发,基于In MAP模型厘定了PM2.5污染跨区域传播带来的溢出效应。具体的,定量估算PM2.5的空间溢出量,选用排放数据和INMAP模型来计算各省域及地级市地区间空间溢出情况,估算污染溢出带来的相关的健康风险及经济损失。PM2.5排放与污染的SMI(空间分离指数)值为98.698,说明PM2.5排放与浓度之间的空间不匹配现象极为显着。由In MAP计算出各省的污染溢出量产生的影响,总的来看每个省域的排放量对本地PM2.5浓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其距离较近的周边地区。污染排放造成全国31个省市最多健康终端变化的是河南省、四川省、山东省和江苏省,而本省健康终端变化最大的为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四个省。相对来说,由于人口密度较高、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等原因,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既是造成健康风险最大的地区也是本地健康风险最大的地区。支付补偿金额最高的是山东省,需要向江苏补偿超过35亿,需要向河南补偿超过20亿人民币,其次是江苏省,需要向安徽省支付将近20亿元。而需要被补偿的最高省域是河南省,其次是江苏省。总的经济补偿无论是应支付的补偿金额还是被支付的补偿金额与城市化率的拟合效果均不好,但一旦转化为人均补偿金额和人均被支付的补偿金额,与城市化率的拟合效果极佳。(4)从生态补偿角度出发,构建了全国性的PM2.5跨界污染补偿机制。本文仅介绍两种补偿模式,一是从源头出发,从排污权公平的角度出发,排放超出既定数值后就必须支出一定的金额购买其他地区的排污权,即基于污染权公平的生态补偿模型构建。二是从结果出发,核算污染排放已经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必须要对已经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补偿,即基于健康权公平的生态补偿模型构建。最后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生态补偿机制:补偿金额的来源(排污权交易的金额、政府间共同出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政府间强制性扣缴、吸收社会资),补偿款的使用方式(专项资金实施申请制和常项补偿共存制度),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管理大气生态补偿(全国性统一机构协调统一调配管理)。
贾晓戈[10](2020)在《生态环境约束下电解铝主要生产省份竞争力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电解铝行业具有高耗能、高污染的特点,近几年越发严格的环保要求严重制约着我国电解铝的生产。环境要素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竟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探讨了在环境的约束下电解铝生产省份区域竟争力和其他要素的关系,并确立了能源成本、原材料供应、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这四个要素,对山西、河南、贵州、广西、山东和新疆6个省份(区)的电解铝产业进行比较研究。并从要素聚集的层面上建立电解铝主要生产省份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和综合评价得分,同时对6省份电解铝生产的竞争力进行分析,阐明了我国电解铝行业面临着产能严重过剩、高耗能、高污染等问题,并得出了以下成果和结论:本文通过对铝产业链数据库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铝土矿资源贫乏,矿石质量差,且经过多年的无序开采和严重破坏,品位不断下降,导致铝土矿资源保障能力不足。整体来看,我国氧化铝产能布局较为集中,其产能基本与电解铝产能相匹配,供应充足。此外,拥有丰富能源的新疆和具有高比例自备电网的山东两地在电力成本方面存在优势。目前国内电解铝的生产向电力廉价、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趋势较为明显。通过对我国劳动力市场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作为人口大省的河南和山东地区劳动力资源充足且劳动力廉价,山西、广西地区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成本处于中等水平,而贵州和新疆地区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导致劳动力成本较高。整体来看,我国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但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明显不足。在政府政策方面,国家基于生态环境的约束,加大了对电解铝产业的管控力度,要求地方政府关停违规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原则上不允许新建或扩大电解铝产能。目前山西和山东政府已制定电解铝企业能耗限额标准,对于超过能耗标准的电解铝企业,采取惩罚电价、限产或停产整改等严厉措施,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电解铝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研究,针对我国电解铝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二、中国地质大学帮助内蒙古治理沙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地质大学帮助内蒙古治理沙害(论文提纲范文)
(1)铀矿矿区景观变化特征及植被恢复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矿区景观监测与评价 |
1.2.2 矿区植被恢复实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遥感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2 生态景观特征评价 |
2.2.3 植被恢复实验 |
2.3 数据处理 |
3 矿区建设前后生态景观变化特征 |
3.1 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
3.2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3.3 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3.3.1 类型景观指数变化特征 |
3.3.2 景观尺度景观指数变化特征 |
3.4 生境质量变化特征 |
3.5 讨论与小结 |
3.5.1 讨论 |
3.5.2 小结 |
4 矿区植被恢复模式 |
4.1 植被生长特征 |
4.1.1 不同处理下各植物种出苗时间与出苗率 |
4.1.2 不同处理下各植物种株高 |
4.1.3 不同处理下各植物种株数密度 |
4.1.4 不同处理下各植物种盖度 |
4.1.5 不同处理下各植物种生物量 |
4.2 植被恢复建议 |
4.2.1 土壤改良 |
4.2.2 植物种选择 |
4.2.3 后期管护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不同程度石漠化岩溶系统碳迁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作用与碳迁移过程 |
1.2.2 岩石化学风化过程对碳迁移的影响 |
1.2.3 影响岩溶区碳迁移的其他因素 |
1.2.4 岩溶碳迁移过程与碳汇的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3.1 拟解决科学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装置及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样品采集 |
2.2.4 试验测试分析 |
2.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性质差异 |
3.1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
3.1.1 土壤机械组成 |
3.1.2 土壤容重及孔隙度 |
3.2 土壤化学特征分析 |
3.2.1 土壤pH值 |
3.2.2 土壤有机碳、氮含量 |
3.3 土壤微生物量特征分析 |
3.4 讨论 |
3.4.1 土壤物理性质对碳迁移的影响 |
3.4.2 土壤化学性质对碳迁移的影响 |
3.5 小结 |
4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气界面碳迁移特征 |
4.1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释放速率动态特征 |
4.1.1 降雨对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激发效应 |
4.1.2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平均释放速率对降雨的响应周期 |
4.1.3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释放速率对降雨量的响应特征 |
4.2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释放速率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土壤温度对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影响 |
4.2.2 土壤湿度对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影响 |
4.2.3 土壤温湿度共同作用对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影响 |
4.3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气界面碳累积释放量 |
4.4 不同程度石漠化降雨后土气界面累积碳排放量及响应特征方差分析 |
4.5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浓度时空特征 |
4.5.1 降雨对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浓度的激发效应 |
4.5.2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平均浓度对降雨量的响应特征 |
4.5.3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浓度的空间变化特征 |
4.6 土壤CO_2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
4.6.1 土壤温度对土壤CO_2浓度的影响 |
4.6.2 土壤湿度对土壤CO_2浓度的影响 |
4.6.3 土壤温湿度共同作用对土壤CO_2浓度的影响 |
4.7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壤CO_2浓度对碳迁移的影响 |
4.8 不同程度石漠化降雨后土壤CO_2浓度及响应特征方差分析 |
4.9 讨论 |
4.9.1 土气CO_2通量变化特征 |
4.9.2 土壤CO_2浓度变化特征 |
4.9.3 土气CO_2通量和土壤CO_2浓度的影响因素 |
4.10 小结 |
5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岩界面碳迁移特征 |
5.1 不同程度石漠化标准试片溶蚀量 |
5.2 不同程度石漠化岩溶溶蚀速率 |
5.3 不同程度石漠化岩溶碳汇量 |
5.4 岩溶溶蚀速率影响因素 |
5.4.1 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对溶蚀速率的影响 |
5.4.2 土气界面CO_2释放速率对溶蚀速率的影响 |
5.4.3 土壤CO_2浓度对溶蚀速率的影响 |
5.5 讨论 |
5.5.1 溶蚀速率变化特征 |
5.5.2 溶蚀速率影响因素 |
5.6 小结 |
6 不同程度石漠化土-水界面碳迁移特征 |
6.1 不同程度石漠化下渗水水化学性质动态变化 |
6.1.1 下渗水水化学指标动态变化及其对降雨量的响应 |
6.1.2 不同程度石漠化下渗水水化学指标差异 |
6.2 不同程度石漠化下渗水DIC含量动态变化 |
6.2.1 下渗水DIC含量动态变化及其对降雨量的响应 |
6.2.2 不同降雨量条件下渗水DIC平均含量 |
6.2.3 不同程度石漠化下渗水DIC含量差异 |
6.3 不同程度石漠化下渗水DIC通量及土水界面累积碳排放量 |
6.4 下渗水DIC通量影响要素分析 |
6.4.1 降雨量及产流量对下渗水DIC通量的影响 |
6.4.2 下渗水DIC含量对下渗水DIC通量的影响 |
6.4.3 下渗水产流量和DIC含量共同作用对下渗水DIC通量的影响 |
6.5 不同程度石漠化降雨后下渗水DIC通量及响应特征方差分析 |
6.6 讨论 |
6.6.1 下渗水水化学性质变化特征 |
6.6.2 下渗水DIC含量变化特征 |
6.6.3 下渗水DIC通量变化特征 |
6.7 小结 |
7 不同程度石漠化表层岩溶系统碳汇功能与排放碳的来源特征研究 |
7.1 不同程度石漠化表层岩溶系统土壤δ~(13)C含量变化特征 |
7.2 岩溶系统土-气界面碳排放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
7.2.1 石漠化程度对土-气界面CO_2δ~(13)C含量的影响 |
7.2.2 降雨量对土-气界面CO_2δ~(13)C含量的影响 |
7.2.3 岩溶系统土-气界面排放碳来源分析 |
7.3 岩溶系统土-水界面排放碳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
7.3.1 石漠化程度对土-水界面δ~(13)C_(DIC)含量的影响 |
7.3.2 降雨量对土-水界面δ~(13)C_(DIC)含量的影响 |
7.3.3 岩溶系统土-水界面排放碳来源分析 |
7.4 不同程度石漠化岩溶系统碳汇功能的差异性分析 |
7.5 讨论 |
7.5.1 土壤δ~(13)C含量变化特征 |
7.5.2 土气界面CO_2δ~(13)C含量变化特征 |
7.5.3 δ~(13)C_(DIC)含量变化特征 |
7.6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地矿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1.5 论文工作量 |
2 企业竞争力相关理论基础 |
2.1 企业竞争力理论回顾 |
2.1.1 企业竞争力的含义 |
2.1.2 企业竞争力的理论渊源 |
2.1.3 企业竞争力理论的主要学派 |
2.2 绿色发展理论 |
2.2.1 绿色产业 |
2.2.2 绿色矿业 |
2.3 产业组织理论 |
2.4 国内外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
2.4.1 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评价体系 |
2.4.2 世界主要杂志的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
2.4.3 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
2.4.4 国内学者提出的企业竟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2.4.5 我国各行业竟争力评价应用实践 |
2.4.6 地勘及相关行业企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
3 地勘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地勘企业发展历程回顾 |
3.2 我国地勘行业发展现状 |
3.2.1 我国资源供需概述 |
3.2.2 地质勘查现状 |
3.2.3 矿业开发现状 |
3.3 我国地勘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我国传统地质勘查在生态环境影响方面存在的问题 |
3.3.2 我国矿业开发在生态环境影响方面存在的问题 |
3.3.3 资源需求与生态环境的矛盾 |
4 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绿色发展现状及成果 |
4.1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 |
4.2 绿色勘查发展 |
4.2.1 绿色勘查发展历程 |
4.2.2 绿色勘查的重大意义 |
4.2.3 绿色勘查典型案例 |
4.3 绿色开发发展 |
4.3.1 绿色矿山发展历程 |
4.3.2 绿色矿山建设的意义 |
4.3.3 绿色矿山典型案例 |
5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内涵 |
5.1 地勘企业的定义及特点 |
5.1.1 地勘企业定义 |
5.1.2 地勘企业特点 |
5.2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内涵 |
5.3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特征 |
5.3.1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外部环境分析 |
5.3.2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因素 |
5.3.3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影响因素框架构建与分析 |
6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评价系统构建 |
6.1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的及原则 |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的 |
6.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6.2 指标体系构建 |
6.3 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评价方法 |
6.3.1 评价方法概述 |
6.3.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4 指标权重性质及定义 |
6.5 指标权重确定 |
6.5.1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 |
6.5.2 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步骤 |
6.6 地勘企业竞争力评价权重计算 |
6.6.1 建立评价指标结构 |
6.6.2 计算准则层权重 |
6.7 企业竞争能力模糊评价模型 |
6.7.1 模糊评价判定法思想与原理 |
6.7.2 模糊评价步骤 |
7 内蒙古地矿集团竞争能力评价实证研究 |
7.1 内蒙古地矿集团发展回顾 |
7.1.1 发展概况 |
7.1.2 发展现状 |
7.2 确定评价级 |
7.2.1 因素集的确定 |
7.2.2 评价级的确定 |
7.3 模糊判断矩阵判定 |
7.4 模糊矩阵计算 |
7.5 结果综合判定 |
7.6 评价结果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8 我国地勘企业竞争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
8.1 资源能力 |
8.1.1 资源禀赋 |
8.1.2 人力资源 |
8.1.3 科技创新 |
8.2 绿色发展能力 |
8.2.1 绿色发展理念 |
8.2.2 绿色勘查、开发 |
8.2.3 绿色转型——构建“大地质、大生态、大服务”的工作格局 |
8.3 营运及组织管理方面——创建学习型企业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4)黄河中游砒砂岩物化特性与侵蚀机理研究及小流域二元治理模式集成与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侵蚀机理研究进展 |
1.2.2 坡面侵蚀研究进展 |
1.2.3 砒砂岩侵蚀研究进展 |
1.2.4 砒砂岩区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成果 |
第二章 砒砂岩区概况 |
2.1 砒砂岩的分布 |
2.1.1 地理位置分布 |
2.1.2 砒砂岩流域区划 |
2.1.3 地形地貌 |
2.1.4 地质演化 |
2.2 砒砂岩区的水文环境分析 |
2.2.1 砒砂岩区气候状况 |
2.2.2 砒砂岩分布区河川径流变化 |
2.3 其它 |
2.3.2 土壤类型 |
2.3.3 植被发育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质量控制 |
3.1 研究思路与工作部署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品采集 |
3.2.2 各种指标测试 |
3.2.3 植被调查 |
3.2.4 泥沙分选搬运过程 |
3.2.5 示范区建设 |
3.3 数据质量控制 |
第四章 砒砂岩坡面侵蚀产沙特征 |
4.1 典型坡面植被及结构特征 |
4.1.1 覆土砒砂岩坡面植被及结构特征 |
4.1.2 裸露砒砂岩坡面植被及结构特征 |
4.1.3 覆沙砒砂岩坡面植被及结构特征 |
4.2 典型坡面空间组合结构特征 |
4.3 坡面-沟道泥沙分布特征 |
第五章 砒砂岩侵蚀与岩性特征 |
5.1 砒砂岩岩性特征与养分含量 |
5.1.1 砒砂岩表层土壤矿物成分特征 |
5.1.2 砒砂岩表层土壤化学成分特征 |
5.1.3 砒砂岩表层土壤养分含量特征 |
5.1.4 砒砂岩矿物组成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5.2 砒砂岩岩性特征与抗剪强度 |
5.2.1 剪切形貌特征 |
5.2.2 黏聚力及内摩擦角特性 |
5.2.3 抗剪强度特性 |
5.2.4 抗剪强度与矿物组成关系 |
5.2.5 抗剪强度与颗粒组成关系 |
5.2.6 抗剪强度与微观形貌关系 |
5.3 砒砂岩岩性特征与侵蚀机理 |
5.3.1 砒砂岩容重对其侵蚀的影响 |
5.3.2 砒砂岩粒径组成对其侵蚀的影响 |
5.3.3 砒砂岩矿物组成对其侵蚀的影响 |
5.3.4 砒砂岩化学特性对其侵蚀的影响 |
5.3.5 砒砂岩微观形貌对其侵蚀的影响 |
5.3.6 砒砂岩岩性侵蚀过程分析 |
第六章 二元立体配置模式研究及示范 |
6.1 立体配置模式 |
6.1.1 坡顶治理模式 |
6.1.2 坡面治理模式 |
6.1.3 沟道治理模式 |
6.2 示范区建设 |
6.2.1 植被措施 |
6.2.2 固结措施 |
6.2.3 抗蚀促生措施 |
6.2.4 重力侵蚀治理措施 |
6.2.5 径流高效利用措施 |
6.2.6 淤地坝措施 |
6.2.7 柔性坝措施 |
6.2.8 示范区建设效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中国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趋势及其驱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低碳经济发展依赖省域转型 |
1.1.2 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省域异质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综述 |
1.3.1 低碳经济相关研究:基于区域层面 |
1.3.2 低碳经济的评价方法相关研究 |
1.3.3 低碳经济的驱动因素相关研究 |
1.3.4 文献评述 |
1.4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4.1 科学问题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理论 |
2.1.1 低碳经济相关理论 |
2.1.2 产业关联相关理论 |
2.1.3 区域关联相关理论 |
2.2 理论框架 |
2.3 概念界定 |
2.3.1 二氧化碳排放效率 |
2.3.2 低碳经济 |
2.3.3 碳回弹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3 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与省域特征 |
3.1 能源使用 |
3.2 二氧化碳排放 |
3.3 宏观经济 |
3.4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效率 |
3.5 本章小结 |
4 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趋势:基于经济-碳排放的二维分析 |
4.1 低碳经济评价模型构建 |
4.1.1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
4.1.2 区域间经济影响力系数和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力系数 |
4.1.3 区域间经济感应度系数和二氧化碳排放感应度系数 |
4.1.4 数据处理 |
4.2 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趋势 |
4.2.1 需求侧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趋势 |
4.2.2 供给侧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趋势 |
4.3 本章小结 |
5 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路径:基于溢出-反馈效应的分析 |
5.1 投入产出子系统模型构建 |
5.1.1 需求侧Leontief投入产出子系统模型构建 |
5.1.2 供给侧Ghosh投入产出子系统模型构建 |
5.2 需求侧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路径分析 |
5.2.1 需求侧经济和碳排放溢出-反馈效应分析 |
5.2.2 需求侧的显着效应识别 |
5.2.3 需求侧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路径分析 |
5.3 供给侧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路径分析 |
5.3.1 供给侧经济和碳排放溢出-反馈效应分析 |
5.3.2 供给侧的显着效应识别 |
5.3.3 供给侧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路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驱动机理:基于一个新回弹效应框架的分析 |
6.1 低碳经济的驱动因素 |
6.1.1 技术进步率 |
6.1.2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
6.2 新回弹效应框架构建 |
6.2.1 区域关联 |
6.2.2 新回弹效应框架 |
6.3 驱动因素及机理分析 |
6.3.1 需求侧驱动因素及机理分析 |
6.3.2 供给侧驱动因素及机理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单一省域发展的政策建议 |
7.2.2 省域间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中国空气污染对经济增长的“阻尼效应”研究 ——基于省域层级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空气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 |
1.2.2 资源环境的“阻尼效应”的相关研究 |
1.2.3 空气污染防治政策的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中国空气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
2.1 历史变化趋势 |
2.1.1 空气污染的变化趋势 |
2.1.2 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 |
2.2 空间分布特征 |
2.2.1 空气污染的分布特征 |
2.2.2 经济增长的分布特征 |
2.3 相互关系分析 |
3 中国空气污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机理分析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2 理论基础 |
3.2.1 公共产品理论 |
3.2.2 外部性理论 |
3.2.3 经济增长要素理论 |
3.3 机理分析 |
4 中国空气污染对经济增长“阻尼效应”的模型构建 |
4.1 理论模型设立 |
4.2 数据来源及变量设置 |
4.3 数据平稳性及协整性检验 |
4.3.1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4.3.2 数据的协整性检验 |
4.4 数据的内生性及工具变量选择 |
4.5 基准回归及工具变量回归 |
5 中国空气污染对经济增长“阻尼效应”的实证分析 |
5.1 全国层面“阻尼效应”分析 |
5.2 省域层面“阻尼效应”分析 |
5.3 “阻尼效应”的空间相关分析 |
5.3.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加强源头及协同治理能力 |
6.2.2 挖掘空气污染治理深度 |
6.2.3 企业减排能力与银行信贷业务结合 |
6.2.4 推广“一人一点”监督制 |
6.2.5 精准构建联防联控区域范围 |
6.2.6 强化群众或媒体监督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15N、18O同位素示踪的流域硝酸盐来源解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硝酸盐污染溯源技术发展 |
1.1.2 δ~(15)N和δ~(18)O溯源水体硝酸盐污染的原理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稳定性同位素识别硝酸盐污染来源的研究进展 |
1.2.2 硝酸盐氮、氧同位素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
1.3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实验方案 |
2.1 内蒙古河套灌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乌梁素海流域污染状况 |
2.2 实验方案 |
2.2.1 采样点的选择 |
2.2.2 样品的采集 |
2.3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3.1 理化指标测定 |
2.3.2 δ~(15)N-NO_3~-和δ~(18)O-NO_3~-分析方法 |
2.3.3 溶解性有机质(DOM)荧光光谱特征分析 |
2.3.4 制图与统计方法 |
3 基于化学转化的氮氧同位素测定方法研究 |
3.1 氮氧同位素测定原理 |
3.2 仪器检测条件优化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2 仪器检出限测定 |
3.3 改进方法干扰因素处理 |
3.3.1 空白样品干扰因素测定 |
3.3.2 叠氮化反应干扰的消除 |
3.3.3 吹扫气体的改进研究 |
3.3.4 连续流气体引入装置的改装 |
3.4 改进方法的可靠性检验 |
3.4.1 化学转化法测定结果分析 |
3.4.2 反硝化细菌法测定结果分析 |
3.4.3 离子交换法测定结果分析 |
3.4.4 测定结果对比分析 |
3.5 小结 |
4 乌梁素海水体中主要营养物时空分布特征 |
4.1 流域主要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4.2 河套灌区DOM荧光光谱时空分布特征 |
4.3 小结 |
5 乌梁素海流域硝酸盐污染来源解析 |
5.1 乌梁素海流域硝酸盐来源定性识别与迁移转化 |
5.2 基于ISOSOURCE模型定量解析乌梁素海流域硝酸盐来源 |
5.3 乌梁素海流域硝酸盐管控启示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及展望 |
6.2.1 创新点 |
6.2.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我国煤炭国内贸易格局、影响因素及与经济增长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贸易问题研究 |
1.2.2 煤炭贸易影响因素研究 |
1.2.3 对能源和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分析 |
2.1 我国煤炭储量状况 |
2.1.1 我国煤炭储量总量 |
2.1.2 我国煤炭储量分布 |
2.2 我国煤炭生产状况 |
2.2.1 我国煤炭生产总量 |
2.2.2 分地区原煤生产量 |
2.3 我国煤炭消费状况 |
2.3.1 我国煤炭消费总量 |
2.3.2 分地区煤炭消费量 |
2.3.3 主要耗煤行业煤炭消费占比 |
2.4 我国煤炭国际贸易状况 |
2.4.1 我国煤炭进出口状况 |
2.4.2 我国煤炭主要进口国 |
2.5 我国煤炭投资状况 |
2.5.1 我国煤炭投资总额 |
2.5.2 分地区煤炭采选业投资 |
3 我国煤炭国内贸易格局 |
3.1 我国煤炭国内贸易有向加权网络构建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我国煤炭国内贸易复杂网络 |
3.2 我国煤炭国内贸易网络指标分析 |
3.2.1 我国煤炭国内贸易网络整体指标分析 |
3.2.2 我国煤炭国内贸易网络个体指标分析 |
3.2.3 我国煤炭国内贸易网络社团演变过程分析 |
4 我国煤炭国内贸易规模影响因素 |
4.1 VAR模型的概述 |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 实证分析 |
4.3.1 ADF检验 |
4.3.2 VAR模型的构建 |
4.3.3 Johansen协整检验 |
4.3.4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4.3.5 脉冲响应 |
4.3.6 方差分解 |
5 我国煤炭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 |
5.1 我国煤炭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灰色关联模型构建 |
5.1.1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概述 |
5.1.2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
5.1.3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 我国煤炭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结果分析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充分发挥“三西”地区带动作用 |
6.2.2 优化煤炭运输结构 |
6.2.3 提高对煤炭资源的利用率 |
6.2.4 以能源转型促进我国经济转型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不同城市化水平下PM2.5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及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城市化与空气环境及健康风险的相关关系 |
1.2.2 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及相关经济损失 |
1.2.3 污染的空间溢出及经济补偿研究 |
1.2.4 当前研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创新点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基础与方法 |
2.1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 |
2.1.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2.1.2 环境库兹涅曲线的应用 |
2.2 研究方法 |
2.5.1 ESDA(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 |
2.5.2 空间面板模型 |
2.5.3 暴露响应函数(Integrated Exposure-response Function) |
2.5.4 VSL和 COI |
2.5.5 空间分离指数 |
2.5.6 InMAP模型 |
第三章 不同城市化水平下的空气污染现状 |
3.1 中国地级市PM_(2.5)浓度及人口的时空差异及演化 |
3.1.1 数据来源 |
3.1.2 PM_(2.5)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3 人口密度与城市化率时空分布特征 |
3.2 不同城市化水平下的空气环境质量比较 |
3.2.1 污染浓度与人口密度和城市化的相关关系 |
3.2.2 基于统计数据的分析 |
3.2.3 基于灯光数据的分析 |
3.3 模拟结果综合比较 |
3.3.1 从拟合拐点对比 |
3.3.2 从拟合效果对比 |
第四章 不同城市化水平下PM_(2.5)污染导致的健康及经济损失差异 |
4.1 基于暴露响应函数的健康风险评估 |
4.1.1 基于暴露响应函数的健康终端影响评估 |
4.1.2 健康风险随时间变化特征 |
4.2 城市化与健康风险的关系 |
4.2.1 城市化与健康风险相关关系判定 |
4.2.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模型建立 |
4.2.3 空间计量面板模型回归检验 |
4.3 PM_(2.5)污染相关经济损失的核算 |
4.3.1 健康终端的单位经济损失 |
4.3.2 健康风险的经济损失核算 |
4.3.3 经济损失随时间变化特征 |
4.4 城市化与PM_(2.5)污染相关经济损失的关系 |
4.4.1 城市化与经济损失的相关关系判定 |
4.4.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模型建立 |
4.4.3 空间计量面板检验及模型回归 |
4.5 拟合结果分析 |
4.5.1 从拟合结果对比 |
4.5.2 从拟合优度对比 |
4.6 分区管理 |
4.6.1 城市类型划分 |
4.6.2 地区差异对比 |
第五章 空间溢出效应及经济补偿 |
5.1 数据来源及分析处理 |
5.1.1 数据来源 |
5.1.2 PM_(2.5)、SO_2、NO_2 等五种污染物的排放特征 |
5.1.3 数据处理及InMAP运行流程 |
5.2 基于InMAP模型的污染溢出计算 |
5.2.1 PM_(2.5)的排放与污染分离分析 |
5.2.2 观测PM_(2.5)浓度与模拟PM_(2.5)浓度对比 |
5.2.3 定量计算各地区污染物溢出量 |
5.2.4 PM_(2.5)污染受外来源影响核算 |
5.3 经济补偿金额核算 |
5.3.1 污染溢出导致的健康风险 |
5.3.2 污染溢出导致的经济损失 |
5.4 不同城市化水平下经济补偿的差异分析 |
5.4.1 不同城市化下的经济补偿金额 |
5.4.2 分区管控 |
第六章 补偿机制构建研究 |
6.1 跨界污染补偿机制的框架梳理 |
6.1.1 大气跨区域污染生态补偿的复杂性 |
6.1.4 大气跨界污染补偿的基本框架构建 |
6.2 基于污染权公平的生态补偿模型构建 |
6.2.1 基本模型 |
6.2.2 补偿分区及污染权定价 |
6.2.3 确定可实施大气污染排放权交易的区域 |
6.3 基于健康权公平的生态补偿模型构建 |
6.3.1 基本模型 |
6.3.2 补偿定价 |
6.4 补偿机制具体实施途径 |
6.4.1 支付补偿金额的来源 |
6.4.2 补偿金额的使用方式 |
6.4.3 统一管理机构的确立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3 讨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生态环境约束下电解铝主要生产省份竞争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我国电解铝行业发展研究现状 |
1.2.2 我国电解铝行业区域竞争力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和成果认识 |
1.4.1 主要工作量 |
1.4.2 成果认识 |
第2章 铝资源概况 |
2.1 铝的性质及用途 |
2.1.1 铝的基本特征 |
2.1.2 应用领域 |
2.2 中国电解铝行业概况 |
2.2.1 中外铝土矿资源的对比分析 |
2.2.2 中国铝资源储量及分布 |
2.2.3 中国铝资源供应情况 |
2.2.4 中国氧化铝生产情况 |
2.2.5 中国电解铝生产情况 |
2.2.6 中国电解铝消费情况 |
第3章 生态环境要素对电解铝产业的影响 |
3.1 生态环境约束对铝土矿开采的影响 |
3.2 生态环境约束对电力成本的影响 |
3.3 生态环境约束对氧化铝、电解铝生产的影响 |
3.4 电解铝主要生产省份生态环境现状 |
第4章 国内电解铝主要生产省份概况 |
4.1 铝土矿资源潜力与分布 |
4.1.1 山西铝土矿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 |
4.1.2 河南铝土矿资源供不应求 |
4.1.3 贵州铝土矿资源质量较好 |
4.1.4 广西铝土矿资源保障程度较高 |
4.1.5 山东铝土矿资源供应充足 |
4.1.6 新疆铝土矿资源储量极低 |
4.2 铝土矿开采条件与环保要求 |
4.2.1 山西铝土矿多为浅部开采,环保要求较为严格 |
4.2.2 河南浅层铝土矿开采殆尽,环保监管力度大 |
4.2.3 贵州铝土矿不宜露天开采,环保政策相对宽松 |
4.2.4 广西铝土矿易于集中开采,环保压力相对较小 |
4.2.5 山东铝土矿不易于开采,环保压力较大 |
4.2.6 新疆区内无铝土矿开采,环境容量相对较大 |
4.3 电解铝的耗能情况 |
4.3.1 山西电力成本不断攀升 |
4.3.2 河南电力成本高企不下 |
4.3.3 贵州电力供应短缺 |
4.3.4 广西电网建设不足 |
4.3.5 山东自备电网充足 |
4.3.6 新疆能源丰富、电力成本低 |
4.4 氧化铝供应情况 |
4.4.1 山西氧化铝供应充足 |
4.4.2 河南氧化铝产量逐年下降 |
4.4.3 贵州氧化铝产量呈上升态势 |
4.4.4 广西氧化铝产量稳中有降 |
4.4.5 山东氧化铝产量急剧增加 |
4.5 电解铝生产情况 |
4.5.1 山西电解铝产量维持在百万吨左右 |
4.5.2 河南电解铝产量逐年下降 |
4.5.3 贵州电解铝产量稳定在百万吨 |
4.5.4 广西电解铝产量略微上升 |
4.5.5 山东电解铝产量急剧增加 |
4.5.6 新疆电解铝行业高速发展 |
4.6 劳动力市场情况 |
4.6.1 山西劳动力成本较低 |
4.6.2 河南劳动力资源丰富 |
4.6.3 贵州劳动力成本较高 |
4.6.4 广西劳动力成本居中 |
4.6.5 山东劳动力数量充足 |
4.6.6 新疆劳动力短缺、成本高昂 |
第5章 电解铝主要生产省份竞争力评价 |
5.1 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5.1.1 影响竞争力的因素 |
5.1.2 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
5.2 竞争力评价 |
5.2.1 构建判断矩阵 |
5.2.2 指标权重确定 |
5.2.2.1 计算特征值 |
5.2.2.2 一致性检验 |
5.2.3 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5.2.4 计算综合得分 |
5.3 讨论和建议 |
5.3.1 评价结果讨论 |
5.3.2 我国电解铝行业存在的问题 |
5.3.3 我国电解铝生产对策建议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中国地质大学帮助内蒙古治理沙害(论文参考文献)
- [1]铀矿矿区景观变化特征及植被恢复试验研究[D]. 周扬.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不同程度石漠化岩溶系统碳迁移机制研究[D]. 李桂静.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3]地勘企业竞争能力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地矿集团为例[D]. 刘永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4]黄河中游砒砂岩物化特性与侵蚀机理研究及小流域二元治理模式集成与示范[D]. 伍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5]中国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趋势及其驱动机理研究[D]. 闫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中国空气污染对经济增长的“阻尼效应”研究 ——基于省域层级的实证分析[D]. 赵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基于15N、18O同位素示踪的流域硝酸盐来源解析技术研究[D]. 马文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8]我国煤炭国内贸易格局、影响因素及与经济增长关联研究[D]. 刘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0)
- [9]不同城市化水平下PM2.5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及补偿机制研究[D]. 刁贝娣.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10]生态环境约束下电解铝主要生产省份竞争力评价[D]. 贾晓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