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新工艺研究

弱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新工艺研究

一、弱型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新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宋亚宁[1](2021)在《电镀废水铜回收实验研究及工程应用》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电子行业也发展迅速,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印刷电路板制造国,中国的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产值已经占世界总产值的一半以上。但随之而来的是每年产生了大量的电镀废水,这些电镀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铜离子,如果没有进行有效地处理,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也对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因此,本论文针对电镀含铜废水,进行了离子交换树脂法对铜离子的富集实验;化学沉淀法、电解法、纳滤+冷却结晶法对铜离子的回收实验,提出了一种高效、经济的“离子交换法+纳滤+冷却结晶”的联合工艺,用于PCB废水的实际处理,达到了废水达标排放和铜离子回收的效果。本论文研究结论如下:(1)选取了001×7树脂、D001树脂、杜笙CH-90树脂、争光D851树脂四种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实验表明:001×7树脂和D001树脂的吸附性能比较接近,对铜离子的吸附率明显高于杜笙CH-90树脂和争光D851树脂。在25℃、pH值为4、初始浓度为100mg/L时,001×7树脂和D001树脂对铜离子的吸附率都达到了99%以上。考虑到001×7树脂价格较为低廉,因此选取001×7树脂应用于废水处理改造工程;(2)开展了化学沉淀法、电解实验、纳滤-冷却结晶实验回收线路板废水中铜离子的研究。化学沉淀法分别研究了硫化钠沉淀法和氢氧化钠沉淀法回收铜离子的效果。硫化钠沉淀法产物为硫酸铜,其回收率最高可达99.3%;氢氧化钠沉淀法产物为氢氧化铜,其回收率最高可达99.0%。电解实验研究了电解时间、pH、极板间距、电压、初始浓度、电极材料对电解实验效果的影响,得到了电解法回收铜的最佳条件:阳极采用钛电极,pH值为3,电极板之间的间距为4cm,电压为4V,初始浓度为12g/L。纳滤-冷却结晶法先对铜离子进行了纳滤浓缩,使铜离子浓度达到40g/L,随后调节pH值为2左右,得到了五水硫酸铜结晶,且纯度达到了99%以上;(3)将离子交换、纳滤、冷却结晶技术应用于广东省某PCB厂电镀废水的工艺改造。采用新工艺后,系统出水的各项指标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其中铜离子浓度、氨氮、总氮均比旧工艺降低了50%以上,COD和总磷也削减了25%以上,铜离子回收率增加了11.26%,每吨铜回收的经济成本减少了2003.9元,取得了很好的废水处理效果和经济效果。

王莹[2](2016)在《场强化Mg/AlLDHs再生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离子交换设备运行期间,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是其中关键的操作之一,如何有针对性地有效再生失效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决定了运行的经济成本。因此,开发一种有效的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剂和再生方法,对水处理行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首先针对失效树脂的污染特性,采取Mg/Al双金属氢氧化物为再生剂气动搅拌方式,对失效的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而后利用Mg/AlLDHs的“焙烧记忆”功能,将再生剂循环使用,对失效的阴树脂进行多次有效再生。通过电导率“穿透实验”的结果表明,阴树脂用量为50mL时,Mg/Al摩尔比为3,Mg/Al氢氧化物的最佳用量分别为0.045和0.015mol,再生时间3h,有利于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阴阳树脂的体积比为2:1,能够最大量地处理出水。每次循环中,再生剂都能够有效再生失效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对再生剂的SEM、XRD、EDX、FT-IR、TG-DTA等表征,结果证实了再生剂中CO32-的存在,表明该再生剂已经转变成Mg/AlLDHs,具备Mg/AlLDHs的显着特征。另外,利用自制的电化学装置,将失效的阴树脂置于直流电场和Mg/Al双金属氢氧化物两者共同作用下,完成阴树脂的再生。结果表明两者联合的树脂再生方式明显优于单独的电化学再生和单独的Mg/Al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再生。对于100 mL的阴离子交换树脂,20 V的电压,4 h的再生时间,Mg/Al氢氧化物用量分别为0.09和0.03 mol,为最佳的阴树脂再生条件。最后,通过实验和表征分析的手段,探索阴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机理和Mg/AlLDHs的合成机理。在再生过程中,Mg/Al双金属氢氧化物凝胶混合后重新组合为Mg4Al2(OH)12·(OH)2,游离出的OH-不断与树脂上的CO32-或者HCO3-发生置换反应,恢复了树脂的离子交换容量,而溶液中的CO32-与[Mg4Al2(OH)12]2+发生反应,生成Mg/AlLDHs。而电场强化作用下,其解离出的OH-则会与混合氢氧化物凝胶游离出的OH-共同作用于失效的阴树脂,不断发生离子交换反应,恢复树脂的离子交换容量,即电场的存在进一步增强了树脂的再生效果。

陈玉洁[3](2017)在《无膜EDI树脂层结构改进研究》文中提出无膜电去离子技术(MFEDI)是一种新型绿色的去离子技术。前面的研究采用下层弱酸强碱树脂、上层强酸强碱树脂的双层床MFEDI制备高纯水存在再生电压过高、处理流速过小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工业上的应用。本论文以双层床MFEDI为研究对象,对其树脂层结构进行改进,提高MFEDI制备高纯水的效能。研究内容主要包括:MFEDI强酸强碱层树脂配比改进、MFEDI强酸强碱层树脂种类改进、MFEDI系统在改进后的树脂层结构下长期运行的稳定性与经济性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将MFEDI强酸强碱树脂层由单一配比1:1.75改为1:1、1:2、1:3的不同配比,能有效抑制阳离子逆向迁移,降低再生电压。改进后的MFEDI拥有更好的制备高纯水的处理能力与电再生性能。系统连续运行30个周期,MFEDI出水保持在0.058-0.060μs/cm,平均再生电压为620V,再生液的平均电导率保持在69.5μs/cm,pH维持在6.8-7.0,再生能耗仅为0.39 kWh/m3。对MFEDI强酸强碱层树脂的种类进行改进,在配比为1:1的树脂层中添加少量的弱型树脂,能有效促进强型树脂的电再生,提高系统制备高纯水的效能。再生操作参数的优化结果表明:处理流速50m/h,再生时长20min时,-选择再生流速40m/h,再生电流密度175 A/m2,MFEDI系统的电再生性能最优,树脂中吸附的阴阳离子均能得到很好地再生,此时MFEDI系统拥有最低再生能耗0.20kWh/m3以及较高的水回收率93.3%。经测试,改进后的MFEDI系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系统持续运行700小时,产水电导率始终稳定在0.057-0.059 μs/cm;pH保持在6.8-7.0,接近中性。电极和树脂的稳定性良好,树脂破损量很少,对系统整体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与目前工业上应用的RO/RO/EDI工艺相比,MFEDI系统再生能耗低,且无需离子交换膜,装置结构简单,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因此,MFEDI技术有着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与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申小兰[4](2015)在《MFEDI处理低浓度含镍废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镍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累积后,会影响其生长发育,损害神经系统,甚至致癌。电镀行业产生大量含镍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去除废水中的Ni2+离子。此外,由于镍的价格不断攀升,如果能在去除废水中Ni2+离子的同时对镍加以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化学沉淀法是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含镍废水处理技术,但产生的大量含镍污泥带来二次污染问题;相比而言,应用同样广泛的反渗透技术不仅避免了沉淀的问题,还可实现镍的回收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该技术出水难以达到排放标准,需要进一步深度处理才能实现回用。离子交换法和电去离子技术是最常用的深度处理技术。离子交换法去除效率高,但树脂再生需要消耗大量化学药剂且操作繁琐;电去离子技术可实现树脂原位电再生,但需要使用离子交换膜,离子交换膜不但价格昂贵,并且容易出现结垢、污染和浓差极化的问题。为了解决离子交换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本论文系统地研发了一种能够从反渗透出水中去除并回收Ni2+离子的深度处理新技术—无膜电去离子技术(MFEDI)。该技术是在树脂层两端安放一对阴阳电极,采用处理和电再生交替运行的操作方式。处理时,如同普通的离子交换,利用树脂的强交换能力吸附溶液中的杂质离子;电再生时,对树脂层施加高压直流电,依靠电解和水裂解产生的H+离子和OH-离子再生失效树脂。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两部分:常规树脂-MFEDI和膦酸树脂-MFEDI。本论文开发了阴阳树脂分层填充、阴阳树脂混合填充和阴阳树脂混合分层填充三种常规树脂-MFEDI用于低浓度含镍废水处理。这三种填充方式下,新树脂都能有效吸附废水中的杂质离子。相比于分层填充MFEDI,混合填充MFEDI在电再生时可有效促进水裂解反应,从而避免了Ni(OH)2沉淀的产生;相比于前两者,混合分层填充MFEDI充分利用下层弱酸强碱树脂吸附容量大、电再生性能好,以及上层强酸弱碱树脂处理效果佳、导电性能优异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处理和电再生效率,也降低了再生能耗。处理出水电导率在0.3~1.0μS/cm范围,出水可直接回用;再生液平均Ni2+离子浓度达80.9 mg/L,浓缩液可直接返回反渗透处理单元处理或回收;系统的再生能耗为5.6kWh/m3。本论文阐明了MFEDI电再生机理,提出了局部离子耗竭区域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局部离子耗竭区域和阴阳树脂颗粒的接触面密切相关,并且直接影响到水裂解反应的发生。提供足够的局部离子耗竭区域,可有效促进水裂解反应,从而大幅提升电再生效率。混合分层填充MFEDI中树脂电再生所需的H+离子和OH-离子68.6%由树脂颗粒间水裂解反应提供,而31.4%由电解反应提供。本论文成功开发了膦酸树脂-MFEDI系统。利用膦酸树脂较大的交换容量以及较好的去离子性能和导电性能,膦酸树脂-MFEDI可有效提高系统净化效率,克服了常规树月-MFEDI因使用弱碱树脂导致再生电压受限、因使用强酸树脂导致吸附容量有限的问题。膦酸树脂-MFEDI可长期稳定处理含镍废水,在10个运行周期内,出水电导率在0.1~0.3μS/cm范围,再生液平均Ni2+离子浓度为91.1mg/L,系统的再生能耗为4.3kWh/m3。

苏文湫[5](2014)在《双层床与多层床MFEDI技术制备高纯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膜电去离子(MFEDI)是本课题组研发的一项全新电去离子技术,其特征是在树脂层两端安放一对阴阳电极,采取交换处理与电再生交替操作。处理时,如同普通离子交换一样,依靠树脂的强交换能力除去水中的杂质离子;电再生时,对树脂层施加直流电使离子交换平衡朝着再生反应的方向移动,同时通以纯水将再生出来的离子排出树脂层。MFEDI工艺清洁,操作简便,因此在高纯水制备领域拥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离子交换树脂是MFEDI的核心,树脂的特性和填充方式对MFEDI的净化效果和电再生性能影响很大。目前,MFEDI采用单层床弱酸强碱树脂制备高纯水存在净化效果不佳、再生电压过高等问题,限制了该技术在高纯水制备领域的推广应用。因此,进行MFEDI树脂选择及其床层结构优化研究,进而提高MFEDI制备高纯水性能,对该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适用于高纯水制备的双层床与多层床MFEDI技术。双层床是在MFEDI中,下层填充弱酸强碱树脂,上层填充强酸强碱树脂。多层床是在MFEDI中,树脂层每隔10cm插入一层强碱树脂。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三部分:树脂选择、双层床MFEDI制备高纯水性能考察、多层床MFEDI制备高纯水性能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弱酸强碱树脂和强酸强碱树脂均具备良好的去离子能力、电再生性能和导电性,适用于MFEDI制备高纯水研究。弱酸强碱树脂失效后容易获得电再生,但去离子能力和导电性不如强酸强碱树脂,可填充于MFEDI的进水端用以除去水中的大部分离子,并提高再生效果;强酸强碱树脂具有极佳的去离子能力和导电性,但电再生效果较差,可填充于MFEDI的出水端用以保证出水水质,并提高树脂层导电性。双层床MFEDI能有效地电再生失效离子交换树脂,经多次电再生后树脂仍然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出水电导率为0.056~0.059μS/cm,满足高纯水水质要求。电再生过程,倒极可有效抑制离子的逆向电迁移,并使再生液pH值趋于中性。与单层术MFEDI相比,双层床MFEDI的净化效果和电再生性能均显着提高。电再生机理研究证实,树脂电再生所需H+和OH-离子主要由树脂间的水分解反应和电极的电解反应提供,前者贡献高于80%,后者贡献低于20%。利用强碱树脂层的阻断作用,多层床MFEDI可有效抑制阳离子的逆向电迁移,避免了MFEDI因频繁倒极导致再生液电导率下降、再生电压升高和电极损坏等问题。多层床MFEDI可长期稳定制备高纯水,30个制水周期内,出水电导率保持在0.055~0.060μS/cm之间,未出现水质恶化的趋势,水回收率90%,再生能耗0.71kWh/m3。

李佳佳[6](2014)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原水中锑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锑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具有慢性毒性和潜在致癌性,是一种全球性环境污染物质。天然淡水中锑的浓度小于1μg/L,但是采矿区的水体中锑的含量可达数百乃至数千u g/L。水环境中,锑主要以三价(Sb(Ⅲ))和五价(Sb(V))两种价态存在。本文针对部分水资源含锑量较高的情况,采用离子交换法对其进行处理,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质标准,为解决原水中锑超标的问题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课题采用D401螯合交换树脂对受锑污染的原水进行修复,为工程实践中应用该方法修复锑污染水体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离子交换树脂的筛选,从D001、D201、D401中筛选出对锑去除率最高即吸附容量最大的离子交换树脂;(2)选用D401螯合交换树脂,通过静态试验,研究树脂用量、原水pH值、原水温度、振荡时间等因素对锑的去除率的影响;(3)选用D401螯合交换树脂,通过动态试验,测定D401螯合交换树脂除锑的穿透曲线;(4)通过吸附等温试验,研究D401螯合交换树脂除锑的吸附模型,对树脂除锑的机理进行分析研究;(5)D401螯合交换树脂的再生试验研究,并对树脂的再生原理进行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D401螯合交换树脂最佳试验条件为树脂用量4.00g(水样为150mL),原水pH值在7.0左右,原水温度在室温20℃下,振荡1小时以上,锑的去除率能达到95%以上。试验得出除锑吸附等温线所属的类型,D401螯合交换树脂对水中的锑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采用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来描述D401螯合树脂对锑的吸附动力学过程。颗粒扩散为反应控制步骤,研究结果表明:颗粒扩散控制相关性为最佳。对盐酸和氢氧化钠两种再生溶液比较和氢氧化钠浓度不同的比较,得出用4%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树脂再生效果最合适,树脂再生后交换能力可以得到恢复。离子交换法去除原水中锑具有方法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去除效率高等特点。因此,用离子交换法去除原水中锑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潘佼[7](2011)在《低浓度硫酸镍溶液富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镍生产以及镍电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低浓度硫酸镍溶液,是全球主要的重金属污染源之一。结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实际要求和国情,本文采用离子交换法处理及回用含镍废水,研究影响离子交换效果的各个因素,优化工艺参数,用以指导实际工程的设计和调试。主要完成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采用静态(间歇)法选择合适的离子交换树脂,研究表明单独处理含镍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室温下,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4g,镍离子浓度1g/L,反应时间60min,pH值5~6,离子回收率能达到90%以上。对应于单一离子体系的吸附来看,混合体系中镍离子的去除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是因为Co2+、Ni2+性质相近且离子化合价相同,所以当它们共存于同一体系时吸附程度也基本相同。(2)动力学研究表明,离子交换树脂对镍离子的吸附过程主要受液膜扩散控制。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曲线拟合,拟合效果较好。热力学研究表明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焓为正值,说明镍离子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为吸热过程,过程很容易进行。(3)动态实验研究表明,单柱工艺处理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液浓度及温度一定,离子交换柱高径比Z/D为20,原料液流速为7ml/min。而采用混合柱串联吸附工艺可以将废水中离子浓度降到1mg/L以下,离子去除率达到99%以上,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且树脂的利用率达到80%,比单柱吸附工艺效果好。(4)对静态、动态实验最佳工艺条件下的饱和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表明:树脂吸附Ni2+前后峰值基本没有变化,说明离子交换法处理废水只是离子间的交换吸附。同时结合研究的结果对离子交换设备进行了放大设计,完成了对日产镍1kg交换设备的计算。(5)当树脂达到饱和后,选择合适的再生剂以恢复树脂的交换性能,使之达到最佳交换容量,实验确定最佳再生工艺条件为:用硫酸作为再生剂,进行单柱顺流再生,当再生液用量为树脂体积的15倍时,采用3mol/L的硫酸接触40min可以达到很好的吸附效果。

陈勇[8](2009)在《碳酸钾生产中的三柱串联离子交换工艺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国内碳酸钾生产的主要方法是离子交换法。这种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技术成熟可靠,投资少,产品质量好,成本较低。然而传统离子交换工艺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针对其原料和树脂利用率不高,交换后得到的交换液浓度不高等问题,本文结合工厂生产实际,参考连续离子交换工艺原理对传统离子交换工艺进行改进,提出了三柱串联吸附双柱串联洗脱工艺。本课题对三柱串联吸附和双柱串联洗脱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与单柱离子交换工艺在树脂、原料液利用率和交换液浓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针对原料液浓度和流速两种因素对交换工艺过程的影响,分别对串柱和单柱离子交换工艺进行实验,得出其影响规律以及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三柱串联吸附双柱串联洗脱生产碳酸钾的工艺大大地提高了原料和树脂的利用率,还提高了交换液浓度,为以后蒸发、回收工艺降低能耗。此外,加入原料液的流速和浓度对串柱离子交换工艺过程影响较小,使得串柱离子交换工艺可以在相对较高的交换液浓度和流速下进行交换,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武琳[9](2008)在《锅炉排污水离子交换法处理回用工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锅炉排污水的处理回用为研究目的,通过文献及水质调研发现该水属于软化水,含盐量少,且不含有悬浮物、油类、有机物等,同时水中硅以溶解硅形式存在。水质情况分析表明:锅炉排污水易处理,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针对锅炉排污水中硅含量较高,含盐量低的特点,本人对目前除硅,脱盐处理技术进行了文献调研分析,最终确定采用离子交换法处理锅炉排污水,根据锅炉排污水的特点确定了离子交换法的处理工艺并进行探索实验。硅含量是脱盐水的一项重要指标,针对该水中硅含量相对较高的现象,首先对水中硅的去除进行了研究。通过筛选出的四种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水样中硅的去除效果研究。静态树脂筛选及影响因素实验发现凝胶型树脂对该水中硅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201×7凝胶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最适于该水中硅的处理,并得出其最佳处理条件。除上述静态实验,还进行了动态操作条件的考察。实验结果表明,201×7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该水中硅处理效果好,运行周期长。流量为5L/h时处理达到最佳效果。树脂运行失效后采用NaOH强碱液对其进行顺利再生,再生最佳操作条件为再生液浓度2mol/L,用量为树脂体积2.5~3倍。混床采用阴,阳树脂外移体外再生。根据水样特点拟定采用强酸H床+双强碱OH床+混床的处理工艺并进行了实际废水串联工艺实验。考察了强酸H床+双强碱OH床工艺及强酸H床+双强碱OH床+混床工艺的出水情况,进行了混床树脂配比筛选实验。结果表明,混床阴阳树脂装填比例为2∶1时适合该工艺使用。串联工艺实验表明:该工艺对实验废水处理效果稳定,混床出水pH为6.8~7.3,电导率在1.5μs/cm以下,SiO2含量低于0.04mg/L,可作为做为脱盐水回用。本文最后对采用离子交换法处理该水的理论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分析了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硅的反应过程及离子交换柱中的反应及排带过程。

王丽丽[10](2008)在《油田污水回用采暖锅炉软化工艺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大庆油田污水水质和北方冬天供暖需求耗水量大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油田污水处理方法:将油田污水软化处理后回用采暖锅炉。本课题是在离子交换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在实验室建立一套小型的柱状离子交换器,通过对常用树脂001×7凝胶型强酸阳树脂、D001强酸大孔阳离子树脂、D113大孔型弱酸阳离子树脂进行多个周期的试验研究。初步试验确定D113型树脂在处理量、运行周期、运行成本等方面优于其他型树脂,适用于大庆油田污水水质处理。在初步试验的基础上,对D113型树脂的水处理工艺性能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树脂层水力特性的研究,离子交换运行流速对出水水质的影响,再生液浓度、温度、种类以及再生方式对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度的影响。在树脂层高度230mm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研究,最终确定离子交换的最佳运行流速为约19.1m/h;盐酸再生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浓度4%,再生流速为4.25m/h;硫酸再生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第Ⅰ步:硫酸浓度1%,流速3m/h;第Ⅱ步:硫酸浓度3%,流速2m/h;用酸量:排出酸占进酸总量的2%5%;随再生液温度越高再生效果越好,大约在40℃左右最适宜;并比较了两种再生剂的再生效果及再生费用问题。论文研究结果不仅对油田污水处理方法的研究起到了指导作用,而且对污水软化回用锅炉水生产中,为有效利用树脂、提高出水水质和周期制水量以及降低水处理成本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弱型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新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弱型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新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电镀废水铜回收实验研究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电镀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1.1.1 电镀废水的来源
        1.1.2 电镀废水的危害
    1.2 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
        1.2.1 物理法
        1.2.2 化学法
        1.2.3 物理化学法
        1.2.4 生物法
    1.3 电镀废水回收铜技术
        1.3.1 铜资源现状
        1.3.2 电镀废水回收铜技术的研究进展
    1.4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1.4.1 技术路线图
        1.4.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废水水质
    2.3 铜离子的测定方法
        2.3.1 测定原理
        2.3.2 测定方法
        2.3.3 标线的绘制
3.离子交换树脂富集铜的实验研究
    3.1 树脂的选择
        3.1.1 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
        3.1.2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
    3.2 静态吸附实验
        3.2.1 树脂的预处理
        3.2.2 静态吸附实验
        3.2.3 静态再生实验
    3.3 动态吸附实验
        3.3.1 实验装置预处理
        3.3.2 动态吸附实验
        3.3.3 动态再生实验
    3.4 本章小结
4.高浓度含铜废水回收铜的实验研究
    4.1 化学沉淀法回收铜的实验研究
        4.1.1 硫化钠沉淀法回收铜的实验研究
        4.1.2 氢氧化钠沉淀法回收铜的实验研究
    4.2 电解法回收铜的实验研究
        4.2.1 实验原理
        4.2.2 实验方法
        4.2.3 结果与讨论
    4.3 纳滤-冷却结晶法回收铜的实验研究
        4.3.1 纳滤法浓缩铜离子的实验研究
        4.3.2 冷却结晶法回收硫酸铜的实验研究
    4.4 本章小结
5.广东省某PCB厂电镀废水铜回收改造工程
    5.1 工程概况
        5.1.1 企业概况
        5.1.2 原废水处理工艺介绍
        5.1.3 原废水处理工艺的缺点
    5.2 废水处理工艺改造
        5.2.1 废水处理工程改造目标
        5.2.2 改造后废水处理工艺
    5.3 新旧工艺处理效果对比
        5.3.1 废水处理效果对比
        5.3.2 铜离子回收效果对比
        5.3.3 铜回收系统运行成本对比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场强化Mg/AlLDHs再生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201×7阴离子交换树脂介绍
        1.1.1 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性能
        1.1.2 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
        1.1.3 离子交换树脂的污染
        1.1.4 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
    1.2 Mg/AlLDHs简介
        1.2.1 Mg/AlLDHs的概况
        1.2.2 Mg/AlLDHs的用途
        1.2.3 Mg/AlLDHs的制备
    1.3 本论文工作思路和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气动搅拌下Mg/AlLDHs再生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再生方法
        2.2.4 树脂测试
        2.2.5 材料表征
    2.3 阴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条件的选择
        2.3.1 确定Mg/Al的最佳摩尔比
        2.3.2 确定Mg/Al氢氧化物的最佳用量
        2.3.3 确定阴阳树脂的最佳体积比
        2.3.4 确定再生时间
    2.4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表征分析
        2.4.1 树脂最大再生容量的测定
        2.4.2 SEM表征
        2.4.3 EDX表征
    2.5 再生剂表征分析
        2.5.1 XRD表征
        2.5.2 SEM表征
        2.5.3 EDX表征
        2.5.4 FT-IR表征
        2.5.5 TG-DTA表征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气动搅拌循环实验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3.2.2 再生和测试方法
        3.2.3 表征方法
    3.3 穿透实验
    3.4 离子交换树脂最大再生容量的测定
    3.5 再生剂表征分析
        3.5.1 SEM表征
        3.5.2 XRD表征
        3.5.3 TG表征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电场强化下Mg/AlLDHs再生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4.2.2 再生方法
        4.2.3 测试表征
    4.3 再生条件的选择
        4.3.1 不同再生方式的比较
        4.3.2 不同再生电压的比较
        4.3.3 不同再生时间的比较
        4.3.4 Mg/Al氢氧化物不同用量时的比较
        4.3.5 阴离子交换树脂不同用量时的比较
        4.3.6 电化学装置运行状态——阴极出口阀打开与关闭比较
    4.4 再生过程中电导率、pH值、电流的变化结果
    4.5 再生过程中耗电量的比较
    4.6 再生过程中循环溶液温度的变化结果
    4.7 再生剂的表征分析
        4.7.1 XRD表征
        4.7.2 SEM表征
        4.7.3 FT-IR表征
    4.8 离子交换树脂的分析表征
        4.8.1 树脂最大交换容量的测定
        4.8.2 FT-IR表征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Mg/Al双金属氢氧化物为再生剂的阴树脂再生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5.2.2 再生实验
        5.2.3 测试表征
    5.3 不同阴离子负载的阴树脂再生情况
        5.3.1 被Cl-负载的阴树脂再生情况
        5.3.2 被SO42?负载的阴树脂再生情况
        5.3.3 被CO32?负载的阴树脂再生情况
        5.3.4 半失效的阴树脂再生情况
    5.4 气动搅拌下再生失效阴树脂的机理研究
        5.4.1 XRD图谱分析
        5.4.2 气动搅拌下阴树脂再生机理分析
    5.5 电场强化下Mg/Al氢氧化物再生失效阴树脂的机理研究
    5.6 再生优势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及学术论文
致谢

(3)无膜EDI树脂层结构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高纯水及其应用
        1.2.2 常规高纯水制备技术
        1.2.2.1 蒸馏法
        1.2.2.2 离子交换法
        1.2.2.3 膜分离法
        1.2.2.4 电去离子技术
        1.2.2.5 组合工艺制备高纯水
        1.2.3 MFEDI技术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2 实验器材与方法
    2.1 实验器材
        2.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2.1.2 主要试剂
        2.1.3 树脂的准备
        2.1.4 电极
    2.2 实验装置与流程
        2.2.1 无膜电去离子(MFEDI)
        2.2.2 实验装置流程
    2.3 实验分析方法
3 MFEDI强酸强碱层树脂配比改进
    3.1 前言
    3.2 MFEDI抑制阳离子逆向电迁移的可行性
    3.3 MFEDI处理效果
        3.3.1 系统运行水质分析
        3.3.2 新树脂处理效果
        3.3.3 电再生后处理效果
    3.4 电再生性能
        3.4.1 再生液pH
        3.4.2 再生液电导率
        3.4.3 阳离子再生情况
        3.4.4 再生电压
        3.4.5 水回收率与能耗
    3.5 本章小结
4 MFEDI强酸强碱层树脂种类改进
    4.1 弱型树脂促进强型树脂的电再生
    4.2 电再生机理分析
    4.3 MFEDI处理效果
        4.3.1 新树脂处理效果
        4.3.2 电再生后处理效果
    4.4 电再生性能
        4.4.1 再生流速的选择
        4.4.2 再生电流密度的选择
    4.5 本章小结
5 MFEDI系统长期运行的稳定性与经济性
    5.1 MFEDI处理能力的稳定性
    5.2 MFEDI电再生的稳定性
    5.3 电极与树脂的稳定性
        5.3.1 电极的稳定性
        5.3.2 树脂的稳定性
    5.4 MFEDI系统的经济性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4)MFEDI处理低浓度含镍废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含镍废水概况
        2.1.1 废水来源
        2.1.2 废水危害
    2.2 含镍废水的二级处理技术
        2.2.1 蒸发浓缩法
        2.2.2 化学沉淀法
        2.2.3 吸附法
        2.2.4 电渗析法
        2.2.5 反渗透法
    2.3 含镍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
        2.3.1 离子交换技术
        2.3.2 电去离子技术
        2.3.2.1 EDI基本原理
        2.3.2.2 EDI发展史
        2.3.2.3 EDI处理含镍废水进展
        2.3.2.4 EDI膜污染问题
    2.4 小结
第3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内容
    3.2 实验器材
        3.2.1 实验仪器
        3.2.2 主要实验试剂
        3.2.3 实验材料
    3.3 实验准备
        3.3.1 常规树脂预处理
        3.3.2 膦酸树脂合成
        3.3.3 电极制备
        3.3.4 废水配制
    3.4 实验装置
        3.4.1 树脂性能测试装置
        3.4.2 MFEDI装置
        3.4.3 阴阳树脂分层填充MFEDI装置
        3.4.4 阴阳树脂混合填充MFEDI装置
        3.4.5 阴阳树脂混合分层填充MFEDI装置
    3.5 分析方法
第4章 常规树脂-MFEDI处理含镍废水
    4.1 树脂性能
    4.2 阴阳树脂分层填充
        4.2.1 化学再生处理效果
        4.2.2 电再生性能
        4.2.2.1 再生液pH
        4.2.2.2 再生液Ni~(2+)离子浓度
        4.2.2.3 再生电压
        4.2.3 MFEDI电再生机理
    4.3 阴阳树脂混合填充
        4.3.1 化学再生处理效果
        4.3.2 电再生性能
        4.3.2.1 再生液pH值
        4.3.2.2 再生电压和电流
        4.3.2.3 再生液Ni~(2+)离子浓度
        4.3.3 电再生后处理效果
    4.4 阴阳树脂混合分层填充
        4.4.1 化学再生处理效果
        4.4.2 电再生性能
        4.4.2.1 再生液pH值
        4.4.2.2 再生液Ni~(2+)浓度
        4.4.2.3 再生电压
        4.4.3 电再生后处理效果
        4.4.4 能耗和水回收率
    4.5 小结
第5章 膦酸树脂-MFEDI处理含镍废水
    5.1 膦酸树脂性能
    5.2 化学再生处理效果
    5.3 电再生性能
        5.3.1 再生液pH值
        5.3.2 再生液Ni~(2+)离子浓度
        5.3.3 再生电压
    5.4 电再生后处理效果
    5.5 能耗和水回收率
    5.6 参数影响
        5.6.1 电流密度影响
        5.6.2 再生流速影响
        5.6.3 进水浓度影响
    5.7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双层床与多层床MFEDI技术制备高纯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高纯水的应用
    2.2 高纯水制备中的预脱盐技术
        2.2.1 蒸馏技术
        2.2.2 反渗透技术
        2.2.3 电渗析技术
    2.3 高纯水制备中的深度脱盐技术
        2.3.1 离子交换技术
        2.3.2 EDI 技术
        2.3.2.1 EDI基本原理
        2.3.2.2 EDI 发展史
        2.3.2.3 EDI制备高纯水研究进展
        2.3.2.4 EDI 膜问题
    2.4 小结
第3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内容
    3.2 实验器材
        3.2.1 主要实验仪器
        3.2.2 主要实验试剂
        3.2.3 实验材料
    3.3 实验准备
        3.3.1 树脂预处理
        3.3.2 电极制备
        3.3.3 进水配制
    3.4 实验装置
        3.4.1 树脂性能测试装置
        3.4.2 MFEDI 装置
        3.4.3 双层床MFEDI实验装置
        3.4.4 阳离子逆向迁移实验装置
        3.4.5 多层床MFEDI实验装置
    3.5 分析方法
第4章 树脂选择
    4.1 树脂导电性
    4.2 树脂组合筛选
    4.3 小结
第5章 双层床 MFEDI 制备高纯水性能考察
    5.1 新树脂处理效果
    5.2 电再生性能
        5.2.1 再生液pH
        5.2.2 再生液电导率
        5.2.3 再生电压
        5.2.4 水回收率
        5.2.5 再生能耗
    5.3 电再生后处理效果
    5.4 电再生机理
    5.5 小结
第6章 多层床MFEDI制备高纯水性能考察
    6.1 离子逆向电迁移
    6.2 新树脂处理效果
    6.3 电再生性能
        6.3.1 再生液pH
        6.3.2 再生液电导率
        6.3.3 再生电压
        6.3.4 水回收率
        6.3.5 再生能耗
    6.4 电再生后处理效果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原水中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锑
    1.2 锑的生产及应用
    1.3 锑的毒性和环境标准
    1.4 水体中锑的存在形式
    1.5 含锑水处理现状
    1.6 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7 试验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离子交换树脂
    2.1 离子交换树脂的名称及型号
    2.2 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
    2.3 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
    2.4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
    2.5 离子交换树脂的作用
    2.6 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原理
    2.7 离子交换动力学原理
    2.8 离子交换树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9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
第三章 试验方案设计
    3.1 试验仪器及试剂
    3.2 锑的检测方法
    3.3 试验思路
    3.4 试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3.5 锑标准曲线绘制
    3.6 离子交换树脂筛选结果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401树脂除锑的试验研究结果
    4.1 静态试验研究结果
    4.2 动态试验研究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D401树脂对锑交换吸附机理研究
    5.1 吸附理论
    5.2 试验方法与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D401螯合树脂的再生研究
    6.1 树脂再生
    6.2 试验方法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低浓度硫酸镍溶液富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废水的研究方法
        1.2.1 物理法
        1.2.2 化学法
        1.2.3 物理化学法
        1.2.4 生物法
    1.3 废水的国家排放标准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离子交换法
        1.5.1 离子交换树脂
        1.5.2 离子交换过程
        1.5.3 离子交换反应的速度
        1.5.4 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
    1.6 课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6.1 课题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试剂、设备、实验方案
    2.1 引言
    2.2 实验药品、设备
        2.2.1 主要实验试剂
        2.2.2 树脂介绍
        2.2.3 主要实验设备
    2.3 工作原理
    2.4 实验方案
    2.5 分析方法
        2.5.1 镍离子浓度的测定
        2.5.2 铜离子浓度的测定
        2.5.3 钴离子浓度的测定
        2.5.4 红外光谱
第3章 静态实验条件下树脂对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
    3.1 吸附平衡
    3.2 等温吸附曲线
    3.3 离子交换动力学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树脂型号对回收率的影响
        3.4.2 pH 值、浓度对回收率的影响
        3.4.3 温度对回收率的影响
        3.4.4 多组分共存的吸附平衡
        3.4.5 吸附热力学研究
        3.4.6 吸附动力学研究
        3.4.7 红外光谱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动态实验条件下树脂对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
    4.1 柱过程
        4.1.1 流出曲线
        4.1.2 交换区的计算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装置
        4.2.2 实验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单柱吸附工艺研究
        4.3.2 混合柱吸附工艺研究
        4.3.3 红外光谱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树脂再生实验
    5.1 离子交换再生工艺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再生剂浓度对洗脱液浓度的影响
        5.2.2 再生时间对洗脱液浓度的影响
        5.2.3 再生液体积对洗脱液浓度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日产镍1kg 交换设备的计算
    6.1 固定床设备的计算
        6.1.1 树脂负荷相等原则
        6.1.2 等比流量方法
    6.2 固定床设备的放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碳酸钾生产中的三柱串联离子交换工艺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世界及我国碳酸钾生产的发展
    §1-2 碳酸钾生产方法
        1-2-1 草木灰法
        1-2-2 电解法
        1-2-3 有机胺法
        1-2-4 改进的有机胺法
        1-2-5 沸石法
        1-2-6 溶剂萃取法
        1-2-7 离子膜—流化床法
        1-2-8 间歇离子交换法
        1-2-9 连续离子交换法
    §1-3 研究背景
        1-3-1 目前的研究现状
        1-3-2 现有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
        1-4-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3 研究的预期目标
第二章 实验原理
    §2-1 吸附原理
    §2-2 离子交换原理
        2-2-1 离子交换过程的化学基础
        2-2-2 离子交换步骤
    §2-3 离子交换平衡
        2-3-1 树脂颗粒中的双电层
        2-3-2 离子交换过程中的Donnan平衡
        2-3-3 离子交换平衡等温线
        2-3-4 离子交换的选择性
    §2-4 离子交换动力学
        2-4-1 离子交换动力学模型
        2-4-2 离子交换速率控制机理
        2-4-3 离子交换速率影响因素
    §2-5 实验影响因素
        2-5-1 料液流速的影响
        2-5-2 树脂特性的影响
        2-5-3 溶液浓度的影响
        2-5-4 再生液PH值的影响
        2-5-5 铵钾摩尔比的影响
        2-5-6 温度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流程及装置
    §3-1 实验流程及主要装置
        3-1-1 实验流程简述
        3-1-2 实验主要装置
    §3-2 实验参数的确定
        3-2-1 一次加入钾液的量的计算
        3-2-2 一次加入铵液的量的计算
        3-2-3 流速控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4-1 三柱串联吸附与单柱吸附工艺的比较
    §4-2 双柱串联洗脱与单柱洗脱工艺的比较
    §4-3 原料液流速对离子交换的影响
        4-3-1 加入KCL溶液流速的影响
        4-3-2 加入NH4HC03溶液流速的影响
    §4-4 KCL溶液浓度对离子交换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9)锅炉排污水离子交换法处理回用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锅炉及锅炉排污水
        1.1.1 锅炉水循环
        1.1.2 工业锅炉水质指标及锅炉水处理
        1.1.3 锅炉排污水的来源
        1.1.4 锅炉排污水的水质特点
        1.1.5 锅炉排污水的回用现状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除硅脱盐的处理工艺
    2.1 除硅工艺
        2.1.1 混凝脱硅
        2.1.2 离子交换脱硅
        2.1.3 气浮脱硅
        2.1.4 电凝聚脱硅
        2.1.5 超滤脱硅
        2.1.6 反渗透脱硅
    2.2 脱盐工艺
        2.2.1 蒸馏法
        2.2.2 电渗析法
        2.2.3 反渗透
        2.2.4 连续电再生除盐技术(EDT)
        2.2.5 离子交换
    2.3 锅炉排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2.4 离子交换树脂
        2.4.1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及分类
        2.4.2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指标
        2.4.3 离子交换原理
        2.4.4 离子交换平衡
        2.4.5 离子交换速度
第3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3.1 实验仪器及药品材料
        3.1.1 实验仪器及装置
        3.1.2 实验药品材料
    3.2 分析测定方法
        3.2.1 硅的测定
        3.2.2 pH的测定
        3.2.3 DD的测定
        3.2.4 其他参数的测定
    3.3 实验方法
        3.3.1 静态树脂筛选实验
        3.3.2 静态影响因素实验
        3.3.3 动态流出曲线
        3.3.4 过柱流量影响实验
        3.3.5 树脂再生实验
        3.3.6 一级脱盐工艺比较实验
        3.3.7 混床树脂配比筛选实验
        3.3.8 连续产水实验
第4章 离子交换树脂除硅实验研究
    4.1 离子交换树脂选择
        4.1.1 选择树脂的基本要求
        4.1.2 树脂种类选择
        4.1.3 树脂功能基团的选择
    4.2 树脂的预处理
    4.3 静态实验研究
        4.3.1 树脂筛选实验
        4.3.2 树脂用量对硅去除率的影响
        4.3.3 振荡时间对硅去除率的影响
        4.3.4 pH值对硅去除率的影响
        4.3.5 温度变化对硅去除率的影响
        4.3.6 磷酸盐含量对硅去除效果的影响
    4.4 动态实验研究
        4.4.1 流出曲线
        4.4.2 过柱流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4.4.3 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
        4.4.4 再生剂浓度、用量确定
        4.4.5 再生流量确定
        4.4.6 再生温度确定
        4.4.7 混床再生工艺确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离子交换树脂除硅机理探讨
    5.1 离子交换过程
    5.2 再生反应影响分析
    5.3 离子交换带的形成及移动
    5.4 离子交换柱的交换过程及机理分析
第6章 离子交换法处理锅炉排污水的实验研究
    6.1 工艺方案原理
    6.2 工艺方案
        6.2.1 工艺方案及工艺流程
        6.2.2 实验条件
        6.2.3 效果指标
    6.3 一级脱盐工艺比较
    6.4 实际废水的连续产水实验
        6.4.1 强酸H床+双强碱OH床工艺实验
        6.4.2 混合树脂配比实验
        6.4.3 强酸H床+双强碱OH床+混床工艺实验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10)油田污水回用采暖锅炉软化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及预期目标
        1.2.1 研究任务及方法
        1.2.2 预期目标
    1.3 软化水技术研究现状
    1.4 锅炉水水质指标
    1.5 污水软化工艺的选择
    1.6 离子交换应用技术概述
        1.6.1 离子交换技术的发展
        1.6.2 离子交换技术的应用
        1.6.3 离子交换工艺及设备
第2章 离子交换基本理论研究
    2.1 离子交换理论
        2.1.1 离子交换反应
        2.1.2 离子交换平衡
        2.1.3 离子交换速度
        2.1.4 离子交换树脂层的交换工作
        2.1.5 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
    2.2 离子交换软化工艺的主要化学品
        2.2.1 再生剂
        2.2.2 离子交换剂
    2.3 离子交换树脂
        2.3.1 离子交换树脂的组成
        2.3.2 结构
        2.3.3 离子交换树脂的物理性能
        2.3.4 离子交换树脂的化学性能
    2.4 离子交换工艺的运行管理
        2.4.1 运行前应准备的工作
        2.4.2 交换床的运行
第3章 几种树脂的软化水试验研究及试验分析
    3.1 实验目的
    3.2 实验原理
        3.2.1 离子交换原理
        3.2.2 采样方法与测试指标
        3.2.3 水质化验项目
        3.2.4 水质化验方法
    3.3 实验装置建立及调试
        3.3.1 实验装置的建立
        3.3.2 实验装置的检查调试
    3.4 实验准备
        3.4.1 污水的配制
        3.4.2 树脂的预处理
    3.5 试验数据处理
        3.5.1 三种树脂运行结果
        3.5.2 三种树脂试验结果比较
第4章 D113 型树脂的水处理工艺性能研究
    4.1 树脂层水力特性的研究
        4.1.1 试验仪器和装置
        4.1.2 树脂层的水流阻力
        4.1.3 树脂层反洗展开率
        4.1.4 树脂颗粒沉降速度
    4.2 运行流速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4.2.1 试验仪器及试剂
        4.2.2 试验内容及结果
        4.2.3 试验现象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D113 型树脂的再生工艺性能研究
    5.1 盐酸再生树脂工艺研究
        5.1.1 盐酸再生试验设计
        5.1.2 试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5.2 硫酸再生树脂工艺研究
        5.2.1 硫酸再生试验设计
        5.2.2 试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5.3 盐酸与硫酸再生效果的比较
    5.4 盐酸浓度与树脂再生度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提高离子交换装置经济性的措施
    6.1 再生剂用量、浓度、流速的合理控制
        6.1.1 再生剂用量的控制
        6.1.2 再生剂浓度的控制
        6.1.3 再生液流速的控制
    6.2 控制再生液的纯度
    6.3 再生液的温度的合理控制
    6.4 选用逆流再生方式
    6.5 采用串联氢-钠离子处理工艺
    6.6 回收利用废液
第7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弱型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新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电镀废水铜回收实验研究及工程应用[D]. 宋亚宁.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场强化Mg/AlLDHs再生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研究[D]. 王莹. 大连交通大学, 2016(12)
  • [3]无膜EDI树脂层结构改进研究[D]. 陈玉洁. 浙江大学, 2017(06)
  • [4]MFEDI处理低浓度含镍废水研究[D]. 申小兰. 浙江大学, 2015(05)
  • [5]双层床与多层床MFEDI技术制备高纯水研究[D]. 苏文湫. 浙江大学, 2014(12)
  • [6]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原水中锑的研究[D]. 李佳佳.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1)
  • [7]低浓度硫酸镍溶液富集技术研究[D]. 潘佼. 兰州理工大学, 2011(10)
  • [8]碳酸钾生产中的三柱串联离子交换工艺实验研究[D]. 陈勇. 河北工业大学, 2009(12)
  • [9]锅炉排污水离子交换法处理回用工艺研究[D]. 武琳. 兰州理工大学, 2008(10)
  • [10]油田污水回用采暖锅炉软化工艺技术研究[D]. 王丽丽. 中国石油大学, 2008(06)

标签:;  ;  ;  ;  

弱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新工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