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明县引黄灌溉面临的形势及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刘宝[1](2021)在《农业水费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引黄灌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业灌溉用水水费,一头连着各级政府,一头连着农民群众;水费政策执行效果,既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又关系粮食安全这一国家战略,还关系到到农业水利工程事业的持续发展以及水资源节约利用。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沿黄地区引黄水费政策执行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山东省沿黄地区水费征收问题由来已久,一直是一个非常敏感而且令人头疼的问题,执行的效果并没有达到政策的预先设想,有的地方甚至与政策设计的初衷相背离,没有达到节水灌溉的效果。当前,环境要素制约趋紧、水资源短缺日益突出,农业用水的刚性需求与供水的严重不足矛盾愈发尖锐,通过农业水费政策有效执行来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具有很强现实紧迫性。如何提升农业水费政策的执行效果,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山东省引黄灌区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探寻农民、灌区、市县乡政府及部门等多个层面对农业水费政策执行情况的反馈,从表象中找到问题所在。运用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理论视角,对山东省引黄灌区农业水费政策执行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资金保障不足和政策调整滞后使得政策的可行性打了折扣,现行的分级管理体制不利于灌区内部水资源的统筹调配,农民对水费政策的认同和支持不够,政治、经济、物理、生态等环境或多或少都存在制约政策执行之处。按照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四个纬度,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理顺引黄灌区管理体制、增强农民对政策执行的认同和支持、营造农业水费政策执行的良好环境、建立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估反馈常态化机制等对策建议,以期提升农业水费政策的执行效果,并希望能对各地水费政策执行提供一定的借鉴。
张凤娜[2](2021)在《晚清惠民县黄河水患与社会因应》文中认为1855年黄河北徙后,由于清廷无暇顾及,新河道长期溃决横流,这在打破黄泛区生态平衡的同时,也在重塑着新的区域环境。自黄河北徙夺占大清河河道,大清河原有的河流景观被奔腾汹涌的黄水所替代,两岸的自然及社会环境也深受冲击。这在山东惠民县有着深刻体现。惠民县在清代为武定府的附郭县,位于大清河北岸,在1855年黄河北徙山东之前,自然及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但改道后,长期频繁的黄水漫淹破坏了该县既有的生态平衡。县境内的徒骇河、沙河等河流支渠屡被淤垫,原本围绕河流支渠的社会秩序亦被打破。在黄水漫淹之下,居民生存环境为之一变。为适应已然改变的生存环境,惠民县官绅民修守黄河,经理徒骇、沙河等河渠,调解淤塞和疏浚所带来的各种纠纷,以确立新的生存秩序。惠民县官绅民在应对区域内水文变化的同时,还因应黄水漫淹淤垫给住所、交通、土地等造成的破坏,不断调适,改变房屋建筑样式,调整作物耕种,寻求土地改良之法,甚至改变谋生方式。汹涌横冲的黄河水患不仅给惠民县民众造成了巨大的生存压力,还给他们的心理与记忆烙上了深刻印痕,进而重塑着他们的精神世界。从河神信仰来看,惠民县官绅民不仅大力修建河神庙,设坛致祭,以祈求河神庇佑,获得精神寄托。可以说,惠民县官绅民凭借自身已有的经验、技术对已然变化了的生存资源进行了整合,从而构建起新的生存环境。进言之,沿河民众与河患环境下诸要素的动态互动推动了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变迁。以惠民县为代表的山东沿黄区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复合系统,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又受区域社会韧性的影响。在这一系统中,沿河地方民众适应环境的能动性行为,国家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参与,与区域自然环境动态互动,并协同演进,形成了新的区域环境。这一互动过程既是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变迁的过程,亦是黄河从打破区域生态平衡的“突如其来的外在因素”逐渐内化到区域生态系统中的过程。
李小庆[3](2019)在《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下河”是指淮扬运河以东、黄海以西、运盐河以北、废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域,在明清行政区划上隶属淮扬二府。明嘉靖中叶以后,下河地区经济整体趋于衰败,同时局部地带却保持着持续性商业繁兴,对此经济现象,学界尚乏系统考察。与以往基于环境、灾伤、漕运、盐业等视角的专题研究只是旁涉下河地区不同,本文以下河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地方社会与民生视角,正面考察该地水利、农业、商业、盐业及百姓生活情状等历史面相,清晰呈现地区经济面貌的具像图景与变迁轨迹,藉以提炼影响下河经济演变的诸种要素,追问形塑该地经济格局的根由。最后以下河为个案,试就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稍作申说。大致结论为:明中叶以来下河水利环境的恶化是国家政策逐步推演实践的结果。明代治黄以保运为先,造成淮河入海通路被侵占,遂使淮扬运道、祖陵与下河地区同罹水患。鉴于祖陵、运道对皇室与国计的特殊意义,下河被迫成为排泄区。清廷虽曾积极救治下河水利,却未能变更下河作为排泄区的角色设定,主要原因在于固守保运通漕政策,而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能力及有效的统筹管理机制,则进一步削弱了下河水利的治理效能。由于水利环境难以根本改善,灾伤频发,使得作为下河主导产业与经济命脉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阻碍,具体表现在田地大量损毁、耕作效率低下、种植制度与节奏变动引发的产能减损、再投入能力弱化等多个层面。就农业收成评估,晚明多属欠年,清代黄河北徙前欠年亦占据近半光景,下河农业根基被彻底动摇。下河发达的内外交通网络,为商品流通与贸易开展提供了便捷条件,商业得以发展。但其发展也面临着运河商贸波动、商品附加值低、商品生产缺乏稳定性等限制性因素。尤其是生产稳定性的缺乏直接导致了下河商品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的双重萎缩,商业发展只能更多地倚赖交通优势带来的规模性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形成的强劲消费。这不仅导致下河经济与商业活动空间龟缩一隅,也放大了商业发展的潜在风险。下河部分人口、土地资源被规定用作盐业生产,但在国家政策框架下,下河百姓却难以从盐业中获利。无论是“食盐”还是“肩挑背负”政策,皆属蝇头微利;盐商通过善举将部分盐利分润于下河,但却不构成对下河经济的有效“反哺”;下河百姓以及外来人群的勾连贩私,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秩序的稳定。从付出与回报角度考量,盐业并不因下河“所有”而构成天然的优势发展资源。资源对于资源所在地的意义主要取决于国家对资源的利用与分配机制。由明入清,下河百姓承担的赋、役负担皆有所减轻。依托于宽广的水面,以及河工、盐业、漕运释放出来的工作机遇,失地百姓尚有多种谋生途径可供选择,但大多数生活贫苦。国家的蠲赈举措虽能缓解灾伤引发的民生伤害,却无力兜底因政策性致灾造成的民生窘境,亦无法扭转下河整体衰败、贫困的命运。下河士绅曾力图改变地方的生存窘境。在水利方面,他们虽明了致灾缘由并有所申说,但却深知事涉国计,并未对国家泄水行为本身进行强烈抗拒,终难达成整体改善水利的目标。赋税减免的努力成效则基本取决于国家财力是否许可。可见下河士绅面对水利环境恶化及由此引发的地方窘境及衰变命运,实属无能为力。整体而言,环境、国策与地方士绅构成了理解下河经济演变的要素。环境是下河经济演变的基础。该地交通、稻作、盐业等优势皆基于环境生成,这既构成了下河经济演变的底色,也成为国家与下河发生关联的背景条件。下河因运道、盐业与国家经济密切关联,成为国家财赋的核心承载区域,这让下河经济演变在环境禀赋之外,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河因保运政策被迫成为泄水区,农业因之衰败,地区经济失去了自主造血的能力。基于漕运政策带来的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带动了商业的勃兴,但同时泄水也让下河失去了强大的商品生产能力,难以充分利用交通优势构筑起广泛的商品交流,商业繁兴局促一隅。最终,基于国家政策形成的局部商业繁荣与政策性泄水引发的下河农业衰败交织共存,构成了地方经济发展的两层皮现象。下河被规定为盐业生产提供资源,但却被排斥在盐利分配格局之外,纯然成为盐课提取地。而维护运道及驿递供给则给下河百姓带来了极大负担。另一方面,国家治水形成的间歇性水文环境改善、漕盐运带来的谋生机会以及国家的积极蠲赈举措,则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农业衰败引发的生存危机,社会秩序得以稳定。但国家政策造成的消极恶果与积极成效不可等量齐观,毕竟在国家政策的作用下,下河百姓陷于普遍贫困,地区经济也因此衰败沦落。国家的积极作为只是履行维系地方秩序、保障民生最低生存底线的职责,而非助力地方摆脱贫困状态。下河士绅试图改善地方生存窘态,然收效甚微,根本无力左右该地的经济面貌与发展态势。对明清下河经济而言,国家政策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下河的历史演变,构成了帝制时代基于国家政策与行为所引发的社会经济变迁的典型个案。这提示区域经济受制于国家大的经济结构,多扮演国家既定性经济角色,本身并不具备脱离国家而独立演进的能力与途径,所以区域史研究需放置于全国性经济结构中进行审视,充分考量“国家”要素。下河士绅在地方事务中发挥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有限,并未表现出对地方的支配性影响,下河因此绝非“士绅社会”。如此,在对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关系解读时,既不可强行谋求统一的解释模式,也不可将单一区域模式推演、默认成全国模式。至于何为帝制后期地方社会的支配力量,可能还需更多的个案呈现,方能周至论说。
衡勇[4](2019)在《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黄河下游封丘河段再造床过程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黄河下游封丘河段位于黄河最后一道弯“兰考弯”,上接原阳河段,下连长垣河段,河道左岸为封丘县,右岸开封祥符区,属于典型的游荡性河道。封丘河段具有黄河下游河道的典型特征,简称有“四个最”:河道断面最宽,临背悬差最大,河道横比降最大,滩区内人口最多。自小浪底水库投入使用以来,改变了封丘河段的来水来沙条件,该河段在新的水沙条件下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例如:河势上提下挫、工程靠河不稳定,河道出险频率较大,“二级悬河”局面依然严重,引黄取水能力下降等问题。所以研究封丘河段对于整个黄河下游的治理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典型意义和紧迫感。本论文通过搜集黄河下游封丘河段1961-2018年期间58年的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和平均含沙量资料,统计分析历年的来水来沙量情况,并通过M-K秩相关分析法获得该段在近几十年的水沙变化趋势。在收集了该段历年主流线变化的基础上,对河段再造床过程中河势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该河段不同时段的河势演变过程的规律性。同时,通过收集整理封丘河段2000-2018年期间柳园口、夹河滩、禅房四个典型横断面资料,分析了各个断面随时间变化特征和主河槽变化趋势,从中探寻河道的冲淤变化规律。对该河段的同流量水位的变化情况、平滩流量和河相系数等河流行洪能力因素也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该段河段再造床过程中断面变化特征。结合封丘当前河道工程存在的实际情况,分析新的河势变化情况下该河段面临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通过对大量实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出小浪底水库运用以后封丘河段再造床过程中的水沙变化、河势演变及断面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目前河道存在问题给出一些整治措施和建议:一通过加强河道整治力度来控制河势和减小工程出险频次;二是通过合理开放采砂、增加调水调沙洪水量级以及借鉴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河道淤积疏浚方式等措施治理封丘河段的“二级悬河”现象。三是通过开展涵闸改建、渠道清淤、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等方法解决封丘河段引黄供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四是通过积极开展防汛宣传和防汛抢险综合演练来提高该河段防汛抢险水平。
刘晨光[5](2018)在《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及演化机理》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之后,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但是“三农”问题依旧突出,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大背景下,本文从农村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增长点——专业村入手,在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内源发展理论和空间界面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内源发展的专业村空间界面”的分析框架,并以黄河流域专业村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首先,从多种视角对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和类型归纳;其次,在县级尺度上运用地理探测器对黄河流域全流域及分区域(黄河上、中、下游)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因素进行分析和对比;最后,通过对典型案例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影响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因素更加丰富,分析更加全面,进而能够更好解释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及演化机理。下面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专业村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及演化,单个专业村可分三种情况,多个专业村可形成多种专业村空间界面。第一种情况,专业村的内源大于外源。在内源条件较好的专业村,外源作用力通过通道正向刺激内源,促进内源进一步扩大,我们称之为内源型专业村,且该专业村的区位主要以自然因素为主;外源作用力为负,会抑制专业村内源的扩大,甚至会导致专业村的消亡。第二种情况,专业村的外源大于内源。当专业村以外的各种要素经过通道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内源,且外源作用力为正,就会促进专业村内源要素的进一步集聚,对内源的发展起着巨大的的促进作用,我们称之为外源型专业村。此时,专业村的区位主要以人文因素为主,它既包括专业村内源的人文因素,也包括专业村外源的人文因素;如果外源的各种要素抑制内源的进一步发展,则可导致专业村的消失。第三种情况,专业村的内源等于外源。外源作用力为正,则促进专业村的扩大,外源作用力为负,则导致专业村消失。多个专业村的内源和外源互相作用,互相融合,匹配和谐达到均衡的状态,此时,既有新的专业村形成,也有部分专业村消失,最终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多个专业村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会形成多种专业村空间界面。通过案例实证研究,不仅能够客观、全面的获悉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及演化特征,同时也是对区位理论、内源发展理论和空间界面理论的丰富和完善。(2)多尺度综合分析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及演化机理本文通过全流域、县级尺度和典型案例区对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及演化机理进行分析。这与以往专业村多为小样本实地调研得出的结论有着很大的不同,本文既有大样本数据(全流域和县级尺度)的统计分析,也有小样本(典型案例区)实地调研数据,两者有机的结合,能够在更大的范围上对更多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概括和总结,更具有普适性的意义,同时也给广大农区想通过专业村这一途径来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在具体实施上提供良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3)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呈集聚分布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集聚分布在关中地区和黄河下游,且集聚程度随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在县级尺度上,专业村在城郊、乡镇和乡村腹地呈集聚分布。其中城郊集聚型的主导产业多样,集聚形态为环状或半环状;乡镇集聚型的主导产业多为同一主导产业或相关产业,集聚形态常为团状;乡村腹地型常是乡镇集聚型的进一步发展形态,其形态也常为团状。(4)黄河流域专业村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小坡度和向阳区;沿河流、公路和行政边界线呈带状分布,其数量和密度随着距河流、公路或行政边界线缓冲距离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区位分布影响因素由自然因素逐渐向人文因素转变。(5)乐都区专业村区位主要由内源带动,其区位有诸如地形、河流、气候和土壤等自然因素决定,在资金、优惠政策和技术等外源的刺激下,专业村迅速发展;周至县专业村区位由内源向外源转变,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气候和植物资源)和人文因素(技术、政府支持和品牌等)均重要;寿光市专业村区位分布主要由外源带动,其区位主要有诸如能人带动、创新的技术、制度和文化、市场和政府支持等人文因素决定。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综合运用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内源发展理论和空间界面理论分析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及演化,建构“基于内源发展的专业村空间界面”分析框架。(2)多尺度综合分析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及演化机理本文通过建立黄河流域专业村综合研究数据库,进而能够对黄河流域专业村进行多尺度综合分析。既有大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也有小样本实地调研分析,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够在更大的范围上对更多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概括和总结,结论更加科学和合理。
陈启文[6](2016)在《大河上下》文中研究指明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引子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但黄河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又是一个让人类费尽猜测的千古之谜。这一谜团近年来已被中国地理学家揭开了,并且向世人再现了在地球造山运动中大地重新塑形和黄河逐渐形成的过程。科学的阐释过于深奥,这里我尽可能把它转化为简明扼要的常识。第一阶段
曹金萍[7](2014)在《节水目标下的农业水价改革研究 ——以山东省主要灌区为例》文中指出我国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数量巨大,但水资源利用效率特别低。理论研究与现实实践均已证明,水价偏低是导致农用水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过低的水价,不仅失去了水资源消费的约束作用,而且激励了浪费性用水。研究农业水价改革,促进农业节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本文以相关经济理论为指导,深入实际,对山东省的农业用水及灌区发展情况、山东的农业水价制度、山东省典型灌区(主要包括引黄灌区、水库灌区、井灌区、小水源灌区等)的水价情况、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验情况,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研究,得到了大量一手资料。本文研究主要依托这些调研资料而进行。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山东省灌溉农业发达,农业用水数量巨大。山东省的主要灌区包括引黄灌区、水库灌区、井灌区、引河(湖)灌区、小水源灌区等多种类型。(2)山东省各主要灌区的农业用水基本实行供水成本定价法确定水价,执行终端水价制度,各灌区的水价计收方式略有不同,其中,引黄灌区和水库主要按照灌溉面积收费(按亩收费),井灌区按灌溉用电量收费,其他灌区(含引河引湖灌区、山区小水源灌区等)按方收费、按亩收费、按用电量收费三种方式都有存在。山东省农业水价制度中的主要问题是水价计收方式单一、办法落后。(3)引黄灌区是山东省最为典型的灌区。引黄灌区的农业水价长期执行国家行政定价,主体水价0.56分/m3,各个灌区大同小异。灌区水价的主要问题是水价低、水费收缴难,实际执行水价很低,有的灌区甚至不足1分/m3,严重扭曲了水价面貌,影响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4)水库灌区也是山东比较重要的灌区。水库灌区的农业水价也是由政府统一确定,基本维持在0.10元/m3左右,主要问题也是水价低,效率差。(5)其他灌区的农业水价实行实际成本核算制,一般是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核算水价,其中的主要成本项目是机械设备费和燃料动力费(柴油或电费)。现有的主要问题是成本核算不完整,实际水价被低估。(6)为了改革农业水价,山东省已经尝试过一些改革实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终端水价改革实验和水价提补实验,两类实验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水价改革创造了经验,但也存在实验面窄,推广应用条件苛刻等问题。(7)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现实问题,本文提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策建议如下:广泛推行终端水价制度,全面对农业用水进行田间地头上的计量收费;创新农业用水价格形成机制,采用“节水成本定价法”确定农业水价水平,作为农用水提价的主要参照;多种形式提高农业水价,如两部水价制、水价提补、项目水价制等;引黄和水库灌区加强水费收缴管理,消除欠费问题,还原真实水价;井灌及分散水源灌区加强成本核算,推行完全成本水价。
胡中升[8](2014)在《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文中提出对于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国而言,治水活动十分重要。而作为中国重要水道的黄河,则夙以难治闻名于世,治黄遂成为中国历代治水的重要任务。近代以来,西方水利科技的传入,为黄河治理带来新的契机,使治黄思想、方略与手段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会)扮演了主要角色,其作为与作用值得检讨。鉴于黄河灾害频发,为有效开展治黄工作,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成立了黄委会,结束了清末以来黄河下游河防的分省治理体制。随着时局的发展及治黄任务的改变,黄委会大致经历了“初创”与“扩张与调整”两个阶段。作为一个近代水利机构,黄委会组织结构科层化的特点较为明显,委员会下依次设处、科等层级,各级部门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而委员会决策制和委员长执行制的相互结合,则既能收集思广益之效,又能杜决而不行之弊,有利于工作绩效提升。委员长在黄委会中据有重要地位,不论是对该会的日常管理,还是对治黄事业的发展规划,都有重要权责。历任委员长均为治黄事业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此外,黄委会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作流程以及人事与财务管理制度,为该会的日常运行与业务开展提供了条件。黄委会在权限、人事与财务方面均受中央节制,又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其委员构成及会址确定都曾受到地方的影响,双方的行政博弈迹象明显。黄委会与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简称黄灾会)、华北水利委员会及导淮委员会亦有密切联系。虽然黄灾会曾与黄委会发生工作冲突,但“华北水利”及“导淮”两委员会则与黄委会合作顺利,成效显着。黄委会不再仅凭经验治黄,而是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不再局限于整治黄河下游,而是着眼于整个黄河流域,坚持上中下游并重、干支流兼顾的方针。该会不仅在黄河堵口、修防等治标方面取得重要成就,而且不断探索黄河治本之策,诸如建立测量队、水文站、水位站,开展河道地形及水文测量,开展科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拟订各种专门及综合治本计划。该会还促成在德国举行治导黄河试验,并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以期多管齐下,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在治理河患的同时,黄委会还致力于开发黄河水利事业。该会不仅关注与支持黄河下游的虹吸放淤工程,而且积极发展西北灌溉事业。为适应抗战及开发西北的需要,黄委会对黄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进行测勘,并对局部河道实施重点整治,以改善其通航条件。该会还勘查了黄河及其支流的水力资源,并拟订了一些发展黄河水利的计划,虽然未能付诸实施,却为此后的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黄委会对黄河标本兼治的各项探索,开辟了近代治黄的新趋向,将中国治黄事业推进到一个新阶段。黄委会虽然不同于普通衙署,但毕竟也是国民政府的行政性机构之一,后者的相关决策与政令无疑都会影响黄委会的工作。经费不足制约着治黄事业的开展,政府不当人事任免也给黄委会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抗战时期,黄委会被纳入战时体制,成为配合政府对敌斗争的工具;战后,在花园口堵口活动中,黄委会成为国民党方面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工程博弈的主要角色之一。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式微及终结,黄委会的历史使命也很快结束。
孟斌[9](2014)在《山东黄河水量优化调度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各地市农业、工业节水水平高低比较进行水量的重新分配。将各引黄地市根据农业、工业用水量的不同,分别给予不同的权重。建立先进节水指标体系,农业按照灌溉水利用系数指标,工业按照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指标。将实际用水水平与各地区先进节水指标比较得出的相对差额,进行水量的优化分配,节水水平高的,水量核减较少,节水水平较低的,水量核减较多。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本论文运用了GAMS软件建立了山东黄河三个典型年的水量优化分配模型,通过确定引水分配指标与用水节水水平挂钩,模拟计算了黄河山东段在三个典型年来水量减少(10%、20%和30%)三种情景时的水量优化分配问题,提出了山东黄河水量的分配模式以及优化调度方案。很好地解决了水量短缺时各地市工农业分水“一刀切”的问题,在水量调度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对典型年的优化方案分析可知,山东省引黄地区淄博、青岛、济南、潍坊、济宁、滨州农业节水水平较高,德州、东营、菏泽农业节水水平较低。特枯年三种来水减少的情况下,农业用水由节水水平低的地区向节水水平高的地区分别转移了0.1090亿m3、0.2179亿m3和0.3269亿m3的水量,农业产值分别增加0.7656亿元、1.5307亿元和2.2961亿元,粮食产量分别增加2.0327万t、4.0640万t和6.0963万t;枯水年三种来水减少的情况下,农业用水由节水水平低的地区向节水水平高的地区分别转移了0.1723亿m3、0.3447亿m3和0.5170亿m3的水量,农业产值分别增加1.1935亿元、2.3876亿元和3.5811亿元,粮食产量分别增加2.7657万t、5.5329万t和8.2988万t;平水年三种来水减少的情况下,农业用水由节水水平低的地区向节水水平高的地区分别转移了0.1126亿m3、0.2252亿m3和0.3378亿m3的水量,农业产值分别增加1.4161亿元、2.8318亿元和4.2482亿元,粮食产量分别增加2.7274万t、5.4541万t和8.1821万t。青岛、东营工业节水水平较高,菏泽、聊城、济宁工业节水水平较低。特枯年三种来水减少的情况下,工业用水由节水水平低的地区向节水水平高的地区分别转移了0.1997亿m3、0.3994亿m3和0.5991亿m3的水量,工业GDP分别增加63.2662亿元、126.5391亿元和189.7989亿元;枯水年三种来水减少的情况下,工业用水由节水水平低的地区向节水水平高的地区分别转移了0.1965亿m3、0.3929亿m3和0.5894亿m3的水量,工业GDP分别增加83.7154亿元、167.4094亿元和251.1036亿元;平水年三种来水减少的情况下,工业用水由节水水平低的地区向节水水平高的地区分别转移了0.1470亿m3、0.2940亿m3和0.4411亿m3的水量,工业GDP分别增加239.0603亿元、478.1937亿元和717.3435亿元。在黄河来水量减少的条件下,重新优化水量的分配,转移的水量显着增加了社会经济和企业经济效益,对建设节水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李伟那[10](2014)在《兰考县不同时期土地整治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整治对改善区域的土地的利用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土地整治可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土地利用环境。新时期在挂钩政策的支持下,土地整治更是有序推进城乡统筹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平台。我国土地整治发展历程较长,先前土地整治对今后土地整治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本文立足于河南省兰考县,将建国后从焦裕禄带领全县人民治理“三害”至今的近六十年的土地整治划分成“三害”治理时期、土地开发整理时期、综合整治时期,对不同时代背景和目标下的三个时期的土地整治进行系统而简要的研究论述,总结了焦裕禄摸清“三害”的成因、治理方法,分析了县域大规模实施的土地整治的驱动因素及其成效,并对两个时期的土地整治进行简要的评价,再对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时期的土地整治进行了研究性的统筹安排,为县域土地整治提供参考,将三时期的土地整治进行对比,得出对今后土地整治的启示。经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兰考县三个时期土地整治是一个从单一到综合的整治过程,整治对象经历了从受害耕地到利用率不高的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再到农用地、农村建设用地、宜农未利用地、及城镇低效用地,整治目标由提高耕地的抗灾能力到增加耕地数量再到实现“数量管控、质量管理、生态管护”三位一体及城乡统筹,整治手段由农、林、水利措施兼施到以项目为载体再到以项目、工程为载体结合挂钩政策的运用,整治资金由起初的多部门分散性支出到形成包括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土地出让金在内的专项资金,而后再增加了建设用地指标交易资金及企业、农民和社会资金投资等多条筹措渠道,县域土地整治呈现出日渐臻善的局面。先前土地整治对今后土地整治的启示主要有:一要利用本县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焦裕禄精神用于土地整治的可行性研究及规划设计,明确土地整治方向,二要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严把工程建设质量,三要进一步加强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工作,四要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典型示范,五要继续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二、东明县引黄灌溉面临的形势及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明县引黄灌溉面临的形势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水费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引黄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水费政策的研究 |
1.2.2 关于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 |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山东省引黄灌区 |
2.1.2 引黄灌区管理单位 |
2.1.3 农业用水 |
2.1.4 农业用水水价 |
2.2 理论依据 |
2.2.1 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
2.2.2 流程再造理论 |
第3章 山东省引黄灌区农业水费政策执行的现状 |
3.1 征收政策的执行 |
3.1.1 引黄灌溉由多级政府共同参与管理 |
3.1.2 水费征收采取分级管理 |
3.2 水价政策的执行 |
3.2.1 水费价格由不同层级制定形成 |
3.2.2 到户水价在省级限定下制定 |
3.2.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在探索中推进 |
3.3 水费收取及支出情况对比 |
3.3.1 水费收取 |
3.3.2 水费支出 |
第4章 山东省引黄灌区农业水费政策执行中的问题 |
4.1 水费收取不够精准 |
4.1.1 “用不上黄河水却要交水费” |
4.1.2“用多用少一个价” |
4.1.3 “搭车收费,黄河水为什么这么贵” |
4.2 灌区收费过低 |
4.2.1 水费低于供水成本 |
4.2.2 部分灌区运转困难 |
4.3 收费困难影响干群关系 |
4.3.1县乡大多面临“收费难”的问题 |
4.3.2 有的县“干脆不收,少惹麻烦” |
第5章 政策执行过程视角下的原因分析 |
5.1 农业水费政策可操作性有一定欠缺 |
5.1.1 政策符合相关法律要求 |
5.1.2 政策具有合理性 |
5.1.3 政策存在难以操作之处 |
5.2 农业水费政策执行机构运转不畅 |
5.2.1 省级有关部门监管责任履行不够到位 |
5.2.2 市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管理相对宏观 |
5.2.3 市、县灌区管理单位自身运转负担重 |
5.2.4县乡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难以找到收水费和保稳定的平衡点 |
5.2.5 村委会干部素质能力不足 |
5.3 农业水费政策目标群体认同和支持不足 |
5.3.1 农民“支付意愿”不强 |
5.3.2 农民节水意识较差造成“公地悲剧” |
5.4 农业水费政策环境因素对执行有多方面制约 |
5.4.1 涉粮涉农问题更慎重 |
5.4.2 县乡财力大多较为薄弱 |
5.4.3 工程配套设施不足 |
5.4.4 水资源制约趋紧 |
5.5 农业水费政策执行中的“紧张”“处理”“建制”“反馈” |
5.5.1 政策执行中的自我纠偏 |
5.5.2 政策执行的纠偏仍面临一些问题 |
第6章 对策建议 |
6.1 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 |
6.1.1 强化配套资金保障 |
6.1.2 建立更为合理的水价形成及补贴机制 |
6.2 理顺引黄灌区管理体制 |
6.2.1 推进引黄水费征收的流程再造 |
6.2.2 科学确定各级渠系管护主体 |
6.2.3进一步深化灌区管理单位的体制机制改革 |
6.2.4 加强农民用水协会建设 |
6.3 增强农民对政策执行的认同和支持 |
6.3.1 提高用水农民支付意愿 |
6.3.2 提高用水农民节水意识 |
6.3.3 减少用水农民抵触情绪 |
6.4 营造农业水费政策执行的良好环境 |
6.4.1 增加市县乡财政的水利设施支出占比 |
6.4.2 逐步建设完善测水量水设施 |
6.4.3 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和节水设施建设 |
6.4.4 统筹利用好各类水资源 |
6.5 建立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估反馈常态化机制 |
结语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引黄灌区农业用水终端水价最高限价表 |
附录3 山东省大型引黄灌区有关信息调查表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晚清惠民县黄河水患与社会因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章 铜瓦厢改道前惠民县环境概况 |
第一节 改道之前惠民县的自然环境 |
第二节 改道之前惠民县的社会概况 |
小结 |
第二章 改道后惠民县的河患及治理 |
第一节 改道后惠民县的河患 |
第二节 黄河水患治理 |
第三节 其他波及河流的整治 |
第四节 河患治理的自然与社会效应 |
小结 |
第三章 惠民县官绅民的环境调适 |
第一节 河患环境下地方交通的调整 |
第二节 河患环境下村庄的迁立 |
第三节 河患环境下的土地、农业与民生 |
小结 |
第四章 精神世界的调适:以河神信仰为中心 |
第一节 黄河北徙之前山东河神信仰与祭祀 |
第二节 黄河北徙山东后河神信仰的变化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时段与“下河”概念界说 |
三 研究现状综述 |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 |
五 文献系统 |
第一章 晚明下河地区的经济转衰 |
一 明中叶以前下河发展的优、劣势——基于环境的考察 |
二 下河由盛转衰的时间节点及缘由 |
(一)明中前期的经济恢复 |
(二)下河地区的衰败:时间节点及原因 |
三 晚明下河水害的生成机制 |
小结 |
第二章 国计与民生:清代下河水利问题的延续与治理 |
一 明末清初下河水利失治 |
二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康熙二十三年至雍正年间 |
三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乾隆至嘉道年间 |
四 国策、财力与管理机制:下河水利治理成效的影响因素 |
余论 |
第三章 难尽地力:水利“不治”、灾伤与下河农业根底的损毁 |
一 清代下河灾伤的数理统计及分析 |
二 灾伤与下河农业生产 |
(一)耕地面积与使用率 |
(二)农业生产与投入 |
三 下河农业收成评估 |
小结 |
第四章 交通、商业发展与下河经济 |
一 发达的内外交通条件 |
(一)下河内部的水陆交通网络 |
(二)下河的对外交通线路 |
二 下河地区的商品生产与流通 |
(一)商品生产与售卖 |
(二)下河商品的集散模式 |
三 基于杂税、市镇看下河地区的商业发展 |
(一)杂税税额变动 |
(二)市镇的数理统计及解读 |
四 下河商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
(一)运河贸易本身受到诸多限制 |
(二)下河商品的低附加值 |
(三)农业收获量的起伏不定 |
小结 |
第五章 蝇头微利:盐业与下河社会 |
一 灶户与荡地的管控 |
(一)灶户的佥派与管控 |
(二)荡地的管控 |
二 地方的盐利分配(上):二府食盐 |
(一)明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
(二)清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
三 地方的盐利分配(下):肩挑背负 |
四 盐商资本的使用与地方社会 |
(一)资金使用项目与地域空间分布 |
(二)对商人捐输报效行为的解读 |
五 私盐贩卖与地方秩序 |
小结 |
第六章 下河百姓的赋役负担及生存状态 |
一 折银、雇募与劳役负担 |
(一)运河维护 |
(二)驿站负担 |
二 晚明以来下河百姓的赋税负担 |
(一)晚明下河赋税沉重 |
(二)清代田赋加增与蠲免的常态化 |
三 下河百姓的谋生途径与生存境遇 |
四 灾伤下的民生惨状 |
(一)人口死亡、买卖与流徙 |
(二)灾荒赈济与百姓生活 |
小结 |
第七章 下河士绅改变生存窘态的努力及成效 |
一 改善水利环境的主张与实践 |
(一)减轻上游来水的努力 |
(二)排泄来水:下河水网与海口的开浚 |
(三)下河水利治理的系统方案举要 |
二 轻减赋税的努力——以晚明泰州与兴化为例 |
(一)泰州赋税减免的努力 |
(二)兴化粮额调整及改折努力 |
三 下河士绅的作用申说 |
结论 |
一 明清下河经济变迁的历史面貌 |
二 下河经济变迁的要素解析 |
三 下河个案所见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
附录 |
一 明清下河水、旱(蝗)、潮(江、海)灾统计及蠲赈一览表 |
二 清代下河农业收成统计资料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黄河下游封丘河段再造床过程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项目背景与研究现状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向及进展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资料的收集 |
2 小浪底水库及封丘黄河河道概况 |
2.1 小浪底水库概况 |
2.2 河道概况 |
2.3 工程概况 |
2.3.1 堤防工程 |
2.3.2 险工、控导工程 |
2.3.3 引黄涵闸 |
3 小浪底水库运用后封丘河段水沙变化分析 |
3.1 小浪底水库运用后封丘河段水沙变化特征 |
3.1.1 年际变化 |
3.1.2 汛期和非汛期变化 |
3.2 小浪底调水调沙期间封丘段水沙变化过程 |
3.3 水沙变化趋势 |
3.3.1 M-K秩相关检验法原理 |
3.3.2 M-K趋势分析 |
3.4 小结 |
4 封丘河段再造床过程分析 |
4.1 河势变化分析 |
4.1.1 主流线变化情况 |
4.1.2 断面深泓点摆动统计情况 |
4.2 冲淤量及水位变化分析 |
4.2.1 冲淤量的变化 |
4.2.2 同流量水位变化 |
4.2.3 平滩流量变化 |
4.3 河相关系变化 |
4.4 小结 |
5 再造床过程对封丘河道管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
5.1 再造床对工程适应性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
5.2 再造床对二级悬河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
5.3 再造床对引黄取水能力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
5.3.1 河道年径流量变化的影响 |
5.3.2 河道冲淤和河势变化影响 |
5.3.3 渠道淤积的影响 |
5.3.4 提高引黄取水能力的对策 |
5.4 再造床对抢险抗洪工作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及演化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专业村是农区研究的重要抓手 |
1.1.2 黄河流域农区发展学术研究薄弱 |
1.1.3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2 专业村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专业村国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
2.1.1 欧美国家农村地区相关研究 |
2.1.2 亚非国家“一村一品”相关研究 |
2.1.3 国外专业村研究述评 |
2.2 专业村国内研究进展及述评 |
2.2.1 专业村的定义、类型及发展动因研究 |
2.2.2 专业村发展困境与对策 |
2.2.3 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及演化研究 |
2.2.4 专业村相关理论研究 |
2.3 专业村研究不足 |
3 理论分析框架 |
3.1 相关概念讨论 |
3.2 理论基础 |
3.2.1 区位理论 |
3.2.2 内源发展理论 |
3.2.3 空间结构理论 |
3.2.4 空间界面理论 |
3.3 基于内源发展的专业村空间界面理论框架 |
4 研究区域选取、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4.1 研究区域选取和简介 |
4.1.1 研究区域选取的依据 |
4.1.2 黄河流域简介 |
4.1.3 黄河流域农村发展背景 |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1 地图数据 |
4.2.2 统计年鉴数据 |
4.2.3 专业村数据 |
4.3 研究方法 |
4.3.1 层析分析法(AHP) |
4.3.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 |
4.3.3 最临近指数法(NNI) |
4.3.4 核密度估计分析法(KDE) |
4.3.5 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法(Ripley’s K函数) |
4.3.6 地理探测器(Geodetector) |
5 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 |
5.1 专业村区位整体分布不均衡,局部呈集聚分布 |
5.1.1 专业村集聚分布在关中地区和黄河下游 |
5.1.2 专业村集聚分布在县域的城郊、乡镇和乡村腹地 |
5.2 专业村主要集聚在低海拔、小坡度和阳坡且呈带状分布 |
5.2.1 专业村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区 |
5.2.2 专业村主要分布在缓坡区 |
5.2.3 专业村主要分布在阳坡 |
5.2.4 专业村依托地形呈带状分布 |
5.3 专业村分布于距河流较近的两侧且呈带状格局 |
5.3.1 河流对农产品生产型专业村的影响最大 |
5.3.2 专业村依托河流呈带状分布 |
5.4 专业村分布在公路两侧且受公路等级影响呈条带分布 |
5.4.1 国道对种植业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较大 |
5.4.2 省道对林产品类型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较弱 |
5.4.3 县道对非农产业型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较弱 |
5.4.4 乡道对畜牧业产品类型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较弱 |
5.4.5 专业村依托公路呈带状分布 |
5.5 专业村在行政边界线两侧分布差异大且影响有异呈带状格局 |
5.5.1 不同省级行政边界线对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差异较大 |
5.5.2 县级行政边界线对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较小 |
5.5.3 专业村依托县级行政边界线呈带状分布 |
5.6 本章小结 |
6 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6.1 专业村空间格局的集聚程度在不断增加 |
6.1.1 专业村集聚团块由黄河下游转移到关中地区 |
6.1.2 专业村集聚形态由带状向团状转变 |
6.2 专业村在低海拔、小坡度和阳坡增长较快 |
6.2.1 专业村在低海拔区增速最快 |
6.2.2 专业村在小坡度区增长迅速 |
6.2.3 专业村在阳坡增长较多 |
6.3 河流两岸专业村的数量和密度有所增加 |
6.3.1 河流对种植业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逐渐加强 |
6.3.2 专业村依托河流呈带状格局演化 |
6.4 公路两旁专业村的数量和密度有所增加 |
6.4.1 国道对种植业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略有增加 |
6.4.2 省道对林产品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逐渐减小 |
6.4.3 县道对种植业专业村影响范围逐渐增加 |
6.4.4 乡道对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略有减小 |
6.4.5 专业村依托公路呈带状格局演化 |
6.5 行政边界线旁专业村的数量和密度有所增加 |
6.5.1 不同省级行政边界线对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有增有减 |
6.5.2 县级行政边界线对种植业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逐渐增加 |
6.6 专业村区位分布空间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6.6.1 自然因素对专业村初始形成有较大影响 |
6.6.2 人文因素对专业村后续发展有较大影响 |
6.6.3 专业村区位分布影响因素逐渐由自然向人文转变 |
6.7 本章小结 |
7 案例区分析与对比 |
7.1 案例区选取原则 |
7.1.1 选取不同区位的案例区 |
7.1.2 选取专业村数量级别和变化趋势不同的案例区 |
7.1.3 选取专业村区位分布空间格局不同的案例区 |
7.2 黄河上游:青海省乐都区 |
7.2.1 乐都区区位与地理环境 |
7.2.2 乐都区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测度 |
7.2.3 乐都区专业村呈带状分布格局 |
7.2.4 乐都区专业村呈带状格局演化 |
7.2.5 乐都区专业村区位主要由内源带动 |
7.3 黄河中游:陕西省周至县 |
7.3.1 周至县区位与地理环境 |
7.3.2 周至县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测度 |
7.3.3 周至县专业村区位分布呈集聚分布格局 |
7.3.4 周至县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由城郊型向乡镇集聚型转变 |
7.3.5 周至县专业村区位由内源向外源转变 |
7.4 黄河下游:山东省寿光市 |
7.4.1 寿光市区位与地理环境 |
7.4.2 寿光市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测度 |
7.4.3 寿光市专业村区位分布呈乡村腹地集聚格局 |
7.4.4 寿光市专业村区位分布呈乡村腹地集聚格局演化 |
7.4.5 寿光市专业村区位主要由外源带动 |
7.5 对比分析与思考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点 |
8.3 政策建议 |
8.4 下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农业局调查问卷 |
附录 B 乡镇调查问卷 |
附录 C 专业村调查问卷 |
附录 D 实地调研照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致谢 |
(7)节水目标下的农业水价改革研究 ——以山东省主要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农业水价改革一直倍受关注 |
1.1.2 研究山东典型具有解剖“水价麻雀”的特殊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 |
2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农业用水与农业水价 |
2.2 水资源的稀缺性与水价 |
2.3 农用水定价一般原理与方法 |
2.3.1 边际成本定价原理与方法 |
2.3.2 平均成本定价原理与方法 |
2.3.3 边际收益定价原理与方法 |
2.3.4 市场均衡定价原理与方法 |
2.4 农用水差别定价原理与方法 |
2.4.1 差别定价一般原理 |
2.4.2 两部水价制(二级差别定价) |
2.4.3 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多部水价制) |
2.4.4 丰枯季节水价和浮动季节水价制 |
3 山东的农业用水与灌区分类 |
3.1 山东的农业用水 |
3.1.1 山东的农业灌溉 |
3.1.2 山东的农业用水 |
3.1.3 山东的节水灌溉 |
3.2 山东的灌区分类 |
3.2.1 引黄灌区 |
3.2.2 水库灌区 |
3.2.3 井灌区 |
3.2.4 分散水源灌区 |
4 山东省引黄灌区的农业水价 |
4.1 引黄灌区的农业水价核算 |
4.2 引黄灌区的农业水价(水费)管理 |
4.3 引黄灌区实际执行的农业水价 |
4.3.1 聊城位山灌区的农业水价 |
4.3.2 滨州小开河灌区的农业水价 |
4.3.3 滨州韩墩灌区的农业水价 |
4.3.4 德州潘庄灌区的农业水价 |
4.4 引黄灌区农业水价的主要问题 |
4.4.1 农业用水的国家定价明显偏低 |
4.4.2 用水户拖欠水费导致实际水价失真 |
4.4.3 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缺乏科学性 |
4.4.4 按亩收费对农业节水形成一种负激励 |
5 山东省水库灌区的农业水价 |
5.1 水库灌区的农业水价核算办法 |
5.2 潍坊峡山水库的农业水价 |
5.3 日照青峰岭水库的农业水价 |
5.4 临沂跋山水库的农业水价 |
5.5 临沂陡山水库的农业水价 |
5.6 潍坊冶源水库的农业水价 |
5.7 水库灌区农业水价存在问题 |
6 分散水源灌区的农业水价 |
6.1 井灌区的农业水价 |
6.1.1 山东井灌区发展概况 |
6.1.2 淄博桓台井灌区的农业水价 |
6.1.3 肥城市安驾庄井灌区的农业水价 |
6.1.4 肥城市汶阳镇井灌区的农业水价 |
6.1.5 井灌区农业水价存在问题 |
6.2 引河(湖)灌区的农业水价 |
6.2.1 引河(湖)灌区的水价核算办法 |
6.2.2 桓台小清河引河灌区的农业水价 |
6.2.3 商河县徒骇河引河灌区的农业水价 |
6.2.4 枣庄胜利渠引湖灌区的农业水价 |
6.2.5 引河(湖)灌区农业水价存在问题 |
6.3 小水源灌区的农业水价 |
6.3.1 烟台莱州小水源灌区的农业水价 |
6.3.2 淄博沂源石桥灌区的农业水价 |
6.3.3 小水源灌区农业水价存在问题 |
7 山东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验 |
7.1 终端农业水价制度改革试验 |
7.1.1 试验概况 |
7.1.2 试验机理 |
7.1.3 终端农业水价改革的农民承受能力分析 |
7.1.4 各类型灌区终端农业水价改革 |
7.1.4.1 引黄灌区的终端水价改革 |
7.1.4.2 井灌区的终端水价改革 |
7.1.4.3 水库、引河及小水源灌区终端水价改革 |
7.1.5 终端农业水价改革的难点和重点 |
7.1.6 终端农业水价改革的遗留问题 |
7.2 农业水价“提补”改革试验 |
7.2.1 试验设计 |
7.2.2 农民对水价提补的承受能力与意愿分析 |
7.2.3 农业水价提补试验的具体效果 |
7.2.4 农业水价提补试验的遗留问题 |
8 山东省农业水价改革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农业水价改革的焦点问题 |
8.2 农业水价改革的对策建议 |
8.2.1 广泛推行终端水价制度 |
8.2.2 创新农业水价形成的科学依据 |
8.2.3 多种形式提高农业水价 |
8.2.4 严格水价水费管理,消除农业用水欠费现象 |
8.3 农业水价改革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8)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本文创新 |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黄委会的成立 |
第一节 近代水利科技在治黄中的运用 |
第二节 早期的水利“海归”派与黄河治理 |
第三节 黄委会的成立 |
一、1933年前黄河下游的河防体制 |
二、黄委会的成立 |
第二章 组织管理 |
第一节 黄委会的组织机构 |
一、组织沿革 |
二、机构设置 |
三、组织结构特点 |
第二节 黄委会委员长 |
一、首任委员长李仪祉 |
二、其他历任委员长 |
第三节 内部管理 |
一、建立日常工作管理制度 |
二、人事管理 |
三、财务管理 |
第三章 与各方的关系 |
第一节 黄委会与中央及地方的关系 |
一、中央的管理与控制 |
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第二节 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关系 |
一、黄委会与黄灾会 |
二、与华北水利委员会及导淮委员会的合作 |
第四章 治黄实践与探索 |
第一节 黄委会的黄河治标实践 |
一、从贯台堵口到董庄堵口 |
二、黄委会与黄河修防 |
三、严密黄河防汛 |
第二节 黄委会对黄河治本的探索 |
一、关于黄河治本的准备与初步设计 |
二、恩格斯的黄河模型试验 |
三、黄委会的水土保持思想和实践 |
四、黄委会的黄河治本方略 |
第五章 黄委会与黄河水利事业的发展 |
第一节 参与开发黄河流域灌溉事业 |
一、对黄河中下游虹吸淤灌的关注与支持 |
二、黄委会与西北地区的灌溉 |
第二节 黄委会与黄河航运之发展 |
一、整治黄河航道的必要性 |
二、提出发展黄河航运的办法 |
三、对黄河干支流河道的勘测与整治 |
第三节 对黄河水力资源的勘测与开发设计 |
一、注重黄河水力开发之原因 |
二、对黄河水力资源的勘测与开发设计 |
第六章 黄委会与抗战 |
第一节 黄委会与花园口事件 |
一、被纳入战时体制 |
二、花园口决堤前之战场形势 |
三、黄委会参与并指导了花园口掘堤 |
第二节 继续开展“以黄制敌”的斗争 |
一、筑堤坝阻敌 |
二、黄委会对敌伪处置黄泛办法之反制 |
三、以水代兵的继续 |
四、侦查新黄河两岸敌情,搜集提供相关情报 |
第三节 黄委会与黄河花园口堵口 |
一、花园口堵口问题的提出与准备 |
二、关于黄河归故的谈判及第一次堵口的失败 |
三、花园口合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山东黄河水量优化调度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实施方案)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水量调度概况 |
1.4.2 国外水量分配调度现状 |
1.4.3 国内水量分配调度现状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山东黄河概况 |
2.2 山东引黄供水现状 |
第三章 山东黄河水量统一管理调度实践 |
3.1 黄河水量调度概况 |
3.2 黄河水量调度原则 |
3.3 黄河水量调度手段 |
3.4 黄河水量分配方式 |
3.5 建设“三条黄河”以及数字水调 |
3.6 黄河水量调度成效 |
3.6.1 工业及社会效益 |
3.6.2 农业效益 |
3.6.3 生态效益 |
3.7 黄河水量分配面临的挑战 |
第四章 山东黄河水量优化模型 |
4.1 分水原则 |
4.1.1 现行分水方案及存在的问题 |
4.1.2 建立新的分水原则 |
4.2 模型的建立 |
4.2.1 目标函数 |
4.2.2 约束条件 |
4.3 数据的输入 |
4.3.1 先进节水指标的确定 |
4.3.2 2011 年山东省用水情况分析 |
4.3.3 丰枯遭遇分析 |
4.3.4 特枯年(2001 年)引、用水情况分析 |
4.3.5 枯水年(2002 年)引、用水情况分析 |
4.3.6 平水年(2005 年)引、用水情况分析 |
4.3.7 2011 年及三个典型年各地市工农业用水比较分析 |
第五章 模型输出结果及分析 |
5.1 特枯年水量优化调度方案 |
5.2 枯水年水量优化调度方案 |
5.3 平水年水量优化调度方案 |
5.4 缺水程度比较分析 |
5.5 优化调度方案的效益估算分析 |
5.5.1 农业效益分析 |
5.5.2 工业效益分析 |
5.6 2011 年水量优化调度方案 |
5.6.1 农业、工业相同保证率情况下的水量优化方案 |
5.6.2 优先保证工业用水情况下的水量优化方案 |
5.6.3 工、农业不同保证率下优化方案的比较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兰考县不同时期土地整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土地整治发展概述 |
1.3.1 国外土地整治概述 |
1.3.2 国内土地整治概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土地整治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土地整治概念演变 |
2.2 土地整治相关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2.2.3 系统理论 |
2.2.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5 地域分异理论 |
3 兰考县基本县情 |
3.1 自然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条件与资源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3.3 土地利用状况 |
3.3.1 土地利用结构 |
3.3.2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4.兰考县不同时期土地整治发展概况及评价 |
4.1 兰考县建国以来土地整治主要发展时期 |
4.1.1 以增强耕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重点的阶段 |
4.1.2 以农地整理增加耕地数量为重点的阶段 |
4.1.3 以农地整理兼顾城乡统筹的综合整治阶段 |
4.2 “三害”治理时期 |
4.2.1 早期“三害”与土地资源利用情况 |
4.2.2 风沙、盐碱、内涝形成因素分析 |
4.2.3 风沙、盐碱、内涝治理方法 |
4.2.4 土地治理总体评价 |
4.3 土地开发整理时期 |
4.3.1 土地整理驱动因素分析 |
4.3.2 土地整理现状 |
4.3.3 土地整理成效 |
4.3.4 土地整理总体评价 |
4.4 综合整治时期 |
4.4.1 土地整治驱动因素分析 |
4.4.2 土地整治规划总体目标 |
4.4.3 土地整治规划方案 |
4.4.5 土地整治总体评价 |
5 不同时期土地整治对比及启示 |
5.1 不同时期土地整治对比分析 |
5.1.1 土地整治对象逐步扩大 |
5.1.2 土地整治目标趋于多元化 |
5.1.3 土地整治手段趋于多样化 |
5.2 先前土地整治对今后土地整治的启示 |
5.2.1 弘扬焦裕禄精神,搞好土地整治项目 |
5.2.2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严把工程质量关 |
5.2.3 加强后期管护,促进项目综合效益发挥 |
5.2.4 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可能的创新点 |
6.3 讨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东明县引黄灌溉面临的形势及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水费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引黄灌区为例[D]. 刘宝. 山东大学, 2021
- [2]晚清惠民县黄河水患与社会因应[D]. 张凤娜. 山东大学, 2021(02)
- [3]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D]. 李小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黄河下游封丘河段再造床过程及对策研究[D]. 衡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12)
- [5]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及演化机理[D]. 刘晨光. 河南大学, 2018(12)
- [6]大河上下[J]. 陈启文. 清明, 2016(02)
- [7]节水目标下的农业水价改革研究 ——以山东省主要灌区为例[D]. 曹金萍. 山东农业大学, 2014(04)
- [8]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D]. 胡中升. 南京大学, 2014(05)
- [9]山东黄河水量优化调度方案研究[D]. 孟斌. 济南大学, 2014(01)
- [10]兰考县不同时期土地整治对比研究[D]. 李伟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