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预科生的英语阅读策略与训练

大学预科生的英语阅读策略与训练

一、大学预科班学生英语阅读对策与训练(论文文献综述)

凌淑莉[1](2021)在《我国高校民族预科英语教育研究分析——以CNKI数据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预科英语教育研究起步较晚。各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往往以个案作为切入点,尚未形成理论体系。以常用数据库"中国知网"检索结果为基础,对预科英语教育研究领域、研究机构和数据库来源、基金项目支持进行系统梳理,并对预科英语教育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以了解我国民族预科英语教育的发展历程,为预科英语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陈凤雏[2](2020)在《基于实证研究探讨分级读物对英语专业学生阅读水平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国内对中小学分级阅读的研究较多,却鲜有对大学生英语分级阅读进行讨论。本文基于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和情感过滤假说,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英语分级读物对英语专业学生阅读兴趣以及阅读水平的影响,以期有效地指导英语专业学生基础阶段的阅读。

张明珠[3](2020)在《词块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阅读是对学生英语进行输入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可以在阅读当中获取重要信息。根据2017年新课标的规定:初中九年级学生学业完成后,学生的词汇量水平应该达到五级。在阅读方面应该达到的水平为:能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拥有丰富的词汇量对阅读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作者所教授的班级,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词汇量少,导致阅读速度慢。重要原因是学生词块能力不足。这篇文章旨在探究词块教学法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及对英语的兴趣的影响。因此在这两方面提出了两个研究问题:1.词块教学法是否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2.词块教学法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探究词块教学法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确保此次研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次研究采取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实验对象为某中学七年一班和七年十班两个班级,七年一班有36人为对照班,七年十班有35人为实验班。实验时间为期三个月,所用教材为人教版初一英语课本。实验后,作者采用SPSS 22.0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本次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通过在阅读课上采取词块教学法,实验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得到了有效性的提升。该研究给初中英语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思路。词块教学法是一种可以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可行的的方法。

郭佳丽[4](2020)在《ESA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语阅读涉及到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在整个英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尤其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的教学方法多采用翻译法,阅读教学过程枯燥,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没有掌握合适的阅读策略,阅读成绩不高。针对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课程标准当中对学生的要求,试图将ESA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ESA教学模式是Harmer在其着作中提出的一种外语教学模式,指语言教学三要素:E即engage,S即study,A即activate,通过三要素灵活组合形成不同课型,即直线型、反弹型、杂拼型。本研究通过将ESA教学模式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方式,并尝试建构适当的阅读教学模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并及时巩固所学内容,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练习,做到学以致用。本研究试图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高中生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是怎样的?将ESA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是否具有可行性?2、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建构具体的ESA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3、将ESA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是否有效?笔者以哈尔滨市某高中某班作为实验对象,在实验之前通过对师生进行访谈,了解目前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师生对于阅读的态度及其教与学的方法,以及ESA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在三个月的实验中,以ESA教学模式与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实验后,通过收集并整理学生的前后测阅读成绩、实验后的问卷结果、访谈结果以及课堂观察结果,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与总结,笔者得出以下结论:(1)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上进行ESA教学模式的教学是切实可行的。(2)ESA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建构适当的教学模型,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3)ESA教学模式与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是行之有效的。最后,笔者总结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刘微[5](2020)在《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文中指出近代中国英语教育的兴起是中国被迫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产物。从改变政治外交的被动局面到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主动诉求,英语凭借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藉以近代新学制被正式确立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本文以近代中国早期英语的传播为背景,从香港地区的英语教育着手,对近代中国本土英语学科的建立及教育发展进行全景式勾勒与历时性考察,研究内容既有对英语学科教育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概括,也有对相应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梳理;既有对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整体描述,也有对个别地区、个别教学机构英语教育的深层剖析;既有以英语教育活动为对象的本体研究,也有对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互动关系的探讨;既有对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范式的归纳,也有对其社会功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启示的总结。论文主要内容分述如下:文章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对研究的相关概念与范围进行界定,通过对本选题相关的学术史进行回顾,总结了之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最后交待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英语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情况。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之间的矛盾催生了近代英语通事与中国洋泾浜英语。本章通过对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梳理,论述了两者在扫除语言障碍、沟通中西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后急需开展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第二章分析了近代中国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笔者对英华书院、马礼逊学堂等几所具有代表性的教会学校进行考察,揭示其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形及特点。此外,还分析了香港地区英语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该地区对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第三章探讨了处于起步阶段的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笔者除了对洋务运动时期外语学堂与军事技术学堂的英语教育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还对京沪粤三地的同文馆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通过回顾这一时期教会学校关于“英语教学”问题争论的整个过程,阐述了这次争论对本土英语教育产生的重要意义。第四章论述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制度化的过程。笔者讨论了从清末到民国几次重要学制变革以及不同学制下初等、中等、高等三个不同阶段英语学科教育的情况;分别以南开中学与北京大学为个案,从历史沿革、教学师资、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对这两所学校的英语学科教育进行微观层面分析及历史评价,揭示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水准与运行实态;最后,从经费的筹措与使用探究了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的关系。第五章分晚清时期与民国初中期两个时间段对近代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进行了历时梳理,展现其演变进程、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从教育目标、教材使用、教育研究与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总结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第六章从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入手,揭示了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由改制传统书院再到创设新式学堂的发展路径,通过学制的更迭分析不同时期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变化,并结合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格局归纳出近代武汉地区外语学科教育的特点。结语部分是对近代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包括英语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历史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启示。本文通过研究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程,藉以重新审视当下英语学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以历史关照现实。笔者期望在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语境中,科学认识英语学科的地位,挖掘英语学科教育的内涵,通过深化英语学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在与世界交往的过程中,以英语为通用语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

梁茜[6](2020)在《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研究》文中认为教育对社会平等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人们在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着更高层次的公平。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并展开的,过程属性是教育的基本属性。因此,对于教育公平的理解也应建立在“过程”的基础之上。瑞典教育学家胡森认为教育过程是指学生入学之后所接受的教育的中间性阶段,过程公平意味着以平等为基础,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所采取的不同对待方式。本文认为,这种“平等基础上的差异对待”不仅指向狭义层面的师生交往,也涵盖了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资源分配和程序执行过程,正是这些过程描绘了学校教育的真实风貌,也构成了审视教育公平的具体情境。尤其是在当前我国高中入学率不断提升,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获得高中教育的“入场券”的前提下,学生是否能够进一步享有足够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过程亟待关注,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考察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然状态和现实困境,以期为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公平提供建议与思考。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教育公平理论的梳理,从公平的“维度-程度”视角来分析普通高中学校的教育资源分配过程、教育程序执行过程和人际互动过程,以平等对待、弱势补偿和差异引领三种层层递进的公平“尺度”来考量不同教育过程场域中公平的实现程度、困境表现及成因机制。在具体的研究范式中,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力求在分析问题时使两者互为补充、互相验证,综合运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比较法,对我国19个省份的15000余名普通高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60余名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深度的访谈,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资料,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然现状、群体间差异、公平困境、相关的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研究发现:第一,教育过程公平的程度在不同的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班级之间和个体之间均具有显着差异,其中,校际之间的差异大于区域之间,个体之间的差异大于区域、校际和班级之间,由此可以推断目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公平的矛盾主要存在于生生之间和学校之间,对于公平的关注应从促进区域均衡逐渐转向促进校际均衡和提升学生的个体公平感。从公平的影响因素来看,当前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受到“家庭资本”这一先赋性因素的影响较小,受到“学校资本”,包括师资水平、班级规模、学校层次、班级层次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学生个体的学习信念感对教育过程公平也有显着影响。第二,在教育过程公平不同维度的表现中,分配公平中的资源配置维度、程序公平中的权利自主维度和互动公平中的差别对待维度的得分较低,结合访谈资料对于相关困境进行梳理,发现资源配置方面的困境表现为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改革配套的资源补偿不足;权利自主方面的困境主要表现为程序设计和执行过程中的隐性分层以及学校对学生自主选择权的干预和剥夺;平等基础上的差别对待是当前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主要的难点与痛点,研究结果表明囿于资源匮乏和理念偏差等原因,在学校内部的师生互动中,基本的“平等对待”问题尚待改善,基于不同学生个性和需要的“差别对待”更难以落实。第三,受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启发,普通高中教育过程不公平的困境成因可以归纳为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以及文化认知性要素。其中,规制性要素体现为缺乏多方参与和精准调研的“自上而下”教育政策逻辑、“以县为主”的管理与财政体制的严峻挑战以及教师考核制度的负向影响;规范性要素体现为普通高中承担的功利性社会责任和舆论、学校管理者引领的“分数至上”的师生行为规范以及教育评价导向变迁的路径依赖;文化-认知性要素体现为学校内部的文化区隔、教师个人的公平理念、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消极参与等因素对于互动过程公平的消极干扰。基于以上研究发现,从优化教育制度设计与执行过程、提升教育资源供给的质与量、以差异公平理念引领高中育人改革实践和重视学校内部的互动公平四个方面思考促进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可能性建议,综合制度公平、理念公平、资源公平和关系公平的视角,探索以教育过程公平理念指导普通高中教育在评价方式、资源供给方式、学校管理方式转型的可能性路径,为促进我国高中教育走向“公平而有质量”提供支持。

唐莹,谷倩[7](2019)在《浅论少数民族预科班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衔接策略》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比较重视少数民族的教育工作,少数民族预科班是国家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制定的教学班制度,与大学相比,少数民族预科班在教学内容、目的以及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异,特别是英语科目,导致一些学生经过预科班的学习进入大学以后,存在无法适应的现象。对此,少数民族预科班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必须采取有效策略,做好与大学英语教学之间的文化衔接,确保学生进入大学以后,能够更快的适应大学英语学习。基于此,文章对少数民族预科班进行概述,分析了当前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现阶段少数民族预科班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之间存在的差异,研究探讨了少数民族预科班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衔接策略。

余鹏,高敏[8](2019)在《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汉语阅读课翻转课堂模式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阅读课是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汉语课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在课程教学中仍未脱离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了改进和加强汉语阅读课教学效果,研究者采用实验法,从某大学预科班中分别选取一个控制班和一个实验班,开展为期一学期的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实验。结果显示:较"灌输式"教学模式而言,翻转课堂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陈雪梅[9](2019)在《ESA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语阅读贯穿英语学习的始终,是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了解英美文化和增强自身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因此,英语阅读的教学无疑成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大多依旧采用以教师为中心、以语法讲解为重点的阅读教学模式,却面临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阅读兴趣低、课堂参与度低、学生阅读成绩难以提高等问题,因此如何“教”一直是困扰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众多学者致力于研究独具特色的阅读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以期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1998年,英国教育家杰里米·哈默在其着作How to Teach English中首次提出了ESA模式,为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对该模式的研究也不断增多。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图式理论以及动机理论为理论依据,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并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前后测等研究方法来开展ESA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证探究,以期进一步探究该模式的实证意义以及在实际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研究选取了哈尔滨市某重点中学高一三班、四班共计13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在实验班运用了哈默的ESA教学模式,在对照班运用传统的授课模式;在进行16周教学实验后,对问卷调查以及阅读理解前后测成绩进行数据收集以及分析整理,并使用了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SA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并且有效促进了学生掌握英语阅读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阅读成绩。除此之外,笔者从实际教学的角度出发,对英语教师如何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运用ESA教学模式提出一些建议以及教学启示,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Khabanova Elina(伊莲)[10](2019)在《华中师范大学预科生汉语阅读策略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如今中国作为国际的重要角色,随着国家的发展、稳定的经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留学或者工作,其中也有许多预科生。这批学生上中国高等学校之前必须通过一年强化的教育,按照成绩来决定是否能考入选择的学校。我们称之为预科留学生,预科留学生们在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时,也将阅读做为最高效的学习方式。而本文对预科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使用阅读策略的情况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以华中师范大学2017级的57位预科生为调查对象,以应用于阅读的六种策略为基础,制定了 50个有关阅读策略的问卷题目。使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分析了各种策略使用情况并分析了外部因素(如年龄、性别、地区来源等)对预科生的选择使用何阅读策略的影响,探讨了阅读策略与CSC考试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本文共四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和方法以及国内外阅读策略的相关研究综述;第一章梳理阅读策略的定义与分类,本文采用了学界认可度比较高的阅读策略的定义与分类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为调查问卷设计设计说明,包括调查目标与对象,调查问卷的设计与信度效度检验等;第三章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本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第四章是阅读策略与CSC成绩的关系,本文探讨了阅读策略与CSC考试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最后是论文的结语。本文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到的结论是:社会策略及元认识策略是大多数的预科生采用频率较高的阅读策略,在各外部因素对各策略的使用情况的研究中,性别因素及地区来源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科生使用策略的情况,而记忆策略和社会策略对CSC考试成绩则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本论文我们可以了解到研究对象的学习特征及使用各阅读策略的差异,也可以使学习者对自身的学习情况有更深入的认识,可以根据自己的优缺点进行弥补、提高汉语水平,本研究也对未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资料及有效的学习方法。最后希望本论文的阅读学习策略的研究,对汉语老师和学习者能提供一定的参考,这也是本论文的价值所在。

二、大学预科班学生英语阅读对策与训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预科班学生英语阅读对策与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高校民族预科英语教育研究分析——以CNKI数据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预科英语教育研究领域分析
二、预科英语教育研究来源分析
    (一)机构来源分析
        1. 机构属性
        2. 地域分布
    (二)来源数据库分析
        1. 期刊数据库
        2. 硕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
        3. 会议数据库
三、基金与项目支持分析
四、预科英语教育研究回顾
    (一)预科英语教学的起步阶段研究
    (二)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三)预科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四)预科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1. 融通多元文化的教学策略
        2. 基于多种理论的教学策略
        3. 预本衔接的教学策略
    (五)预科英语教学方法研究
    (六)预科英语教学要素研究
        1. 预科英语教师
        2. 民族预科学生
        3. 预科英语教材
    (七)预科英语课程设置研究
    (八)预科英语教学评价与评估研究
五、结语

(2)基于实证研究探讨分级读物对英语专业学生阅读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论背景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1. 大学新生英语阅读兴趣调查问卷的设计
        2. 词汇量测试工具的选择
        3. 分级读物的选择
    (三)研究步骤
四、结果与讨论
    (一)分级阅读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
    (二)分级阅读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阅读成绩的提高
五、结语

(3)词块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二语习得理论
        2.1.2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
    2.2 概念界定
        2.2.1 词块教学法
        2.2.2 词块的界定
        2.2.3 词块的分类
        2.2.4 词块教学法的优势
    2.3 国内外有关词块教学法的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动态
        2.3.2 国内研究动态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3.1 实验法
        3.3.2 问卷调查法
        3.3.3 课堂观察法
        3.3.4 访谈法
        3.3.5 量化分析法
    3.4 实施过程
        3.4.1 实验班教学方法
        3.4.2 对照班教学方法
        3.4.3 教学计划
    3.5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3.5.1 前测
        3.5.2 后测
        3.5.3 调查问卷
        3.5.4 课堂观察量表
        3.5.5 访谈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前测结果与分析
        4.1.1 前测的实施
        4.1.2 前测结果与分析
    4.2 后测结果与分析
        4.2.1 后测的实施
        4.2.2 后测结果与分析
    4.3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4.3.1 学生问卷基本情况
        4.3.2 学生问卷数据统计及分析
    4.4 学生访谈结果与分析
        4.4.1 访谈学生基本情况
        4.4.2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4.5 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
        4.5.1 学生课堂观察基本情况
        4.5.2 学生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果
    5.1 研究结果
    5.2 本研究的启示
    5.3 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B 访谈提纲(学生)
附录C 课堂观察量表
附录D 前测成绩
附录E 后测成绩
附录F 前测试题
附录G 后测试题

(4)ESA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新课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
        (二)我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本论文基本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ESA教学模式的概念
    二、国内外关于ESA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小结
    三、国内外关于ESA教学模式与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的研究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一)建构主义理论介绍
        (二)建构主义理论与ESA教学模式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
    二、语言输入假说
        (一)语言输入假说介绍
        (二)语言输入假说与ESA教学模式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
    三、图式理论
        (一)图式理论介绍
        (二)图式理论与ESA教学模式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对比分析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访谈法
        (五)观察法
    四、研究工具
        (一)调查问卷
        (二)阅读测试题
        (三)纸质访谈提纲
        (四)口头访谈提纲
        (五)SPSS22.0
    五、研究过程
        (一)实验前测
        (二)实验阶段
        (三)后测阶段
        (四)实验过程
    六、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访谈结果分析
        (一)实验前对学生的访谈
        (二)教师口头访谈结果分析
    二、测试成绩数据分析
    三、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一)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二)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相关分析
    四、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五、实验结果讨论
结论
    一、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二、本研究局限性
    三、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20世纪上半叶的相关研究
        (二)20世纪下半叶的相关研究
        (三)近二十年的相关研究
    三、相关界定
        (一)选题研究的语言
        (二)研究的时间跨度
        (三)英语学科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英语在华早期传播的回溯
    一、通事:早期英语的主要操持者
        (一)明清两朝政府机构中的通事
        (二)不同贸易体制下的通事:从澳门通事到广东通事
        (三)从通事到买办:条约时期核心“中介”角色的转移
    二、洋泾浜英语的发展:从“广州英语”到“上海洋泾浜英语”
        (一)中国别式英语:别琴(皮钦)英语、广州英语、上海洋泾浜英语
        (二)洋泾浜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三、洋泾浜英语的传播
        (一)洋泾浜英语的传播途径
        (二)洋泾浜英语的学习读物
    四、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
        (一)清政府政治外交的被动局势
        (二)西学东渐、救国图存的外语需求
第二章 中国英语教育的先声: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
    一、以教会学校为中心的英语教育
        (一)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学
        (二)香港政府对教会学校英语教育的政策
    二、香港英语教育世俗化的转向
        (一)政府对中文学校英语教育的资助
        (二)理雅各计划:突出英语教育
    三、香港早期英语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一)为内地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二)向内地输送外语人才
第三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正式起步
    一、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之滥觞——京师同文馆
        (一)创办的社会背景
        (二)招生、办学及历史沿革
        (三)课程、师资与教学
        (四)办学成效及影响
    二、京沪粤同文三馆之比较
        (一)招生范围与条件
        (二)学年制度
        (三)课程设置
        (四)英语教学
        (五)实践教学
    三、“西艺”学堂的英语教学:以福州船政学堂为例
        (一)教习与学员
        (二)课程体系
        (三)教学特色
    四、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传教士关于英语教学的争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争论的全面爆发
        (三)结果及其影响:“英语”地位的确立
第四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发展
    一、清末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
        (一)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
        (二)各类学校英语教学概览
    二、民国时期英语学科教育的调整与个案分析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的英语学科教育
        (二)壬戌学制及之后的英语学科教育
        (三)中学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南开中学
        (四)高校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北京大学
    三、英语学科教育经费
        (一)教育经费的筹措与来源
        (二)教育经费的使用与开支
第五章 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政策与范式
    一、英语学科教育政策的演变
        (一)晚清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二)民国初中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二、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
        (一)教育目标
        (二)教材使用
        (三)教育研究
        (四)教学评价
第六章 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考察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与武汉地区英语学习的萌发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
        (二)传统书院改制以及英语学习的萌发
    二、新式学堂的创设及其英语学科教育
        (一)外语学堂——从湖北自强学堂到方言学堂
        (二)非外语类学堂
    三、学制的更迭与英语学科教育:从本土学校到教会学校
        (一)不同学制下本土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
        (二)教会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演变
    四、近代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特点
        (一)地方决策者的引领作用突出
        (二)教会教育与官办教育相互渗透、各具优势
        (三)凸显本地“自强”文化特色
结语: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
    一、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6)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缘起
        一、从起点公平到过程公平的教育发展趋势
        二、从简单平等到个性关怀的公平理念深化
        三、从效率优先到内涵发展的高中办学转型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意义
        一、主要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普通高中教育
        二、教育过程
        三、教育过程公平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问卷样本描述
        二、访谈样本描述
        三、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历史回顾:教育公平的溯源与脉络研究
        一、阶级特权的式微与人权平等思想的启蒙
        二、公立学校的普及与平等受教育权的保障
        三、考试制度的确立与能力为本理念的深入
        四、学生发展的需要与过程公平观的探索
    第二节 概念检视:教育过程公平的内涵与结构研究
        一、基于宏观政策视角的观点
        二、基于课程与教学视角的观点
        三、基于师生互动视角的观点
    第三节 政策演进:普通高中教育公平的发展阶段研究
        一、结果至上的功利主义公平阶段
        二、规模扩充的数量公平阶段
        三、聚焦过程的比值公平阶段
    第四节 实践聚焦: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相关问题研究
        一、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问题探讨
        二、国外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问题探讨
        三、影响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因素梳理
    小结: 已有研究进展与局限
        一、国内外已有研究的进展
        二、待完善的研究局限与对本研究的生长点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公平的考量尺度
        一、约翰·罗尔斯:资源的分配与补偿
        二、罗伯特·诺齐克:平等的初始所有权
        三、罗纳德·德沃金:选择的自由与保障
        四、阿克塞尔·霍耐特:个性的承认与关怀
        五、上述公平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二节 公平问题的分析视角
        一、组织公平感理论
        二、新制度主义理论
        三、社会交往理论
    第三节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一、教育过程公平的维度分析
        二、教育过程公平的程度分析
    第四节 研究工具开发与检验
        一、问卷编制的步骤
        二、测量指标的选取
        三、问卷的试测和修正
        四、访谈提纲的编写与资料编码
        五、正式样本的描述及检验
    小结: 研究框架的形成与阐释
第四章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然状态
    第一节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总体情况
        一、教育过程公平的分维度表现
        二、学生的公平需求情况
        三、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情况
    第二节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群体间差异
        一、区域层面的差异
        二、校际层面的差异
        三、年级层面的差异
        四、班级层面的差异
        五、个体层面的差异
    第三节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影响因素
        一、研究假设的提出与说明
        二、先赋性因素的影响
        三、自致性因素的影响
    小结: 数据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困境表征
    第一节 分配过程不公平
        一、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二、资源供给的不充分
        三、改革配套的资源补偿不足
    第二节 程序过程不公平
        一、制度本身的公平性争议
        二、知识传递中的隐性分层
        三、对学生自主权利的干预与剥夺
    第三节 互动过程不公平
        一、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现实矛盾
        二、对低成就学生群体的漠视与放弃
        三、人际交往中的刻板印象与标签效应
第六章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困境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规制性要素
        一、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逻辑
        二、低重心管理体制的压力演绎
        三、教师考核制度的负向影响
    第二节 规范性要素
        一、普通高中承担的社会责任与舆论
        二、学校管理者引领的师生行为规范
        三、教育评价导向变迁的路径依赖
    第三节 文化-认知性要素
        一、教师的个体化公平观念与经历
        二、学校内部的文化区隔与排斥
        三、学生的消极参与及教师的负面期望
第七章 促进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现实策略
    第一节 优化制度设计与执行过程
        一、弱化分数至上的高中升学奖励机制
        二、健全“上下互动”的政策执行机制
        三、构建为教师减负增能的考核评价体系
    第二节 提升教育资源供给的质与量
        一、鼓励高中学校集群发展
        二、以信息技术资源弥合师资差距
        三、重视学生的资源选择偏好
    第三节 强化高中育人改革的差异公平观
        一、促进课程中的普职要素融通
        二、鼓励从分层走向分类的特色高中建设
        三、优化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生涯教育体系
    第四节 重视学校内部的互动公平
        一、塑造良好的公平文化氛围
        二、以公平三原则指导教育实践
        三、关注学生的公平观与公平体验
结语: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局限之处
    第四节 余论与展望
中文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附录一、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调查问卷
附录二、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访谈提纲
附录三、量表的独立样本T检验与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浅论少数民族预科班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衔接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二、少数民族预科班
三、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概况
    (一)学生具有独特的语言和思维方式
    (二)学生性格特点的独特性
    (三)学生的视野不够宽阔
    (四)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和主动性
四、少数民族预科班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不同点
    (一)预科班与大学英语教学目的之间的差异
    (二)预科班与大学英语教学重点之间的差异
    (三)预科班与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之间的差异
五、少数民族预科班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衔接途径与策略
    (一)少数民族预科班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衔接途径
        1. 英语听说教学衔接途径
        2. 英语阅读教学衔接途径
        3. 英语写作教学衔接途径
    (二)少数民族预科班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衔接策略
        1. 针对问题,填平补齐
        2. 重视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 实现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相统一
        4. 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英语学习
六、结束语

(8)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汉语阅读课翻转课堂模式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翻转课堂模式
三、实验设计
    (一)基本思路
    (二)实验对象
    (三)实验模式
    (四)教学模式设计与比较
        1. 课前阶段
        2. 课中阶段
        3. 课后阶段
四、实验结果分析
    (一)前测成绩
    (二)中测成绩
    (三)后测成绩
五、讨论与结论
    (一)讨论
    (二)结论
六、结语

(9)ESA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创新之处
    1.5 论文框架
2.文献综述
    2.1 ESA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2.1.1 ESA教学模式的国外研究现状
        2.1.2 ESA教学模式的国内研究现状
    2.2 英语阅读的研究现状
        2.2.1 英语阅读的国外研究现状
        2.2.2 英语阅读的国内研究现状
3.ESA模式内涵及理论基础
    3.1 ESA模式的内涵
        3.1.1 ESA教学模式的三要素
        3.1.2 ESA教学模式的三种课型
    3.2 ESA模式的理论基础
        3.2.1 图式理论
        3.2.2 建构主义理论
        3.2.3 动机理论
4.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工具
        4.3.1 问卷调查
        4.3.2 阅读理解试卷测试
        4.3.3 访谈
    4.4 实验研究步骤
        4.4.1 实验前阶段
        4.4.2 实验中阶段
        4.4.3 实验后阶段
5.实验结果和讨论
    5.1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5.2 英语阅读理解成绩前后测结果分析
    5.3 访谈实录及分析
6.结论
    6.1 主要发现
    6.2 教学启示
    6.3 研究局限性
    6.4 未来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华中师范大学预科生汉语阅读策略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依据
    2. 研究意义
    3. 研究方法
    4. 国内外阅读策略研究
第一章 阅读策略的定义与分类
    1.1 阅读策略的定义
    1.2 阅读策略的分类
第二章 调查问卷设计
    2.1 调查目标
    2.2 调查对象
    2.3 调查问卷的设计
    2.4 调查问卷的可信度检验
    2.5 调查问卷的效度检验
第三章 数据统计与分析
    3.1 预科生使用阅读策略的总体情况分析
    3.2 预科生使用阅读策略的具体情况分析
    3.3 预科生阅读策略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3.3.1 性别因素
        3.3.2 年龄因素
        3.3.3 地区来源因素
    小结
第四章 阅读策略与CSC成绩的关系
    4.1 阅读策略与CSC成绩的总体相关性分析
    4.2 阅读策略与CSC成绩的回归性分析
结语
    1. 阅读策略使用的总体情况
    2. 阅读策略与性别、年龄和地区来源因素的关系
    3. 汉语阅读策略与CSC成绩的关系
    4. 对预科生汉语阅读学习的启示
    5.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大学预科班学生英语阅读对策与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高校民族预科英语教育研究分析——以CNKI数据库为例[J]. 凌淑莉.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1
  • [2]基于实证研究探讨分级读物对英语专业学生阅读水平的影响[J]. 陈凤雏.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20(02)
  • [3]词块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张明珠. 延边大学, 2020(05)
  • [4]ESA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郭佳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5]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D]. 刘微. 武汉大学, 2020(07)
  • [6]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研究[D]. 梁茜.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2)
  • [7]浅论少数民族预科班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衔接策略[J]. 唐莹,谷倩. 高教学刊, 2019(22)
  • [8]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汉语阅读课翻转课堂模式的实验研究[J]. 余鹏,高敏.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9(05)
  • [9]ESA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 陈雪梅.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10]华中师范大学预科生汉语阅读策略的调查研究[D]. Khabanova Elina(伊莲).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大学预科生的英语阅读策略与训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