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土残塬丘陵沟壑区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泽晖,毕华兴,侯贵荣[1](2021)在《黄土残塬沟壑区范围界定及近21年来NDVI时空变化特征》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究黄土残塬沟壑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等林业生态工程实施后林业资源恢复情况,以黄土高原DEM数据及2000—2020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为基础,采用地形因子计算、水文分析、空间叠加分析等方法,划分了较为完整的黄土残塬沟壑区的范围,并利用趋势分析法、变异系数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了近21年来黄土残塬沟壑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黄土残塬沟壑区横跨山西、陕西和甘肃3省,面积约为2.99万km2,沟壑密度为1.91~3.21 km/km2;(2)黄土残塬沟壑区NDVI从时序变化上看,全区21年总平均NDVI值为0.711,2000—2020年该区植被NDVI变化趋势呈快—慢—较快增长;从空间分布来看,植被覆盖度NDVI值总体为0.6~0.9,研究区中部地区植被覆盖度较其他地区高;(3)在时空趋势特征方面,研究区西部和东部部分地区植被覆盖改善程度明显,中部地区植被覆盖情况较为稳定;在时空波动特征方面,该区植被NDVI时序波动稳定,空间波动差异性较大,低波动区域面积占比为48.06%。整体而言,黄土残塬沟壑区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和甘肃3省,该区2000—2020年间植被NDVI整体呈上升态势,植被覆盖水平整体较高且波动较低,并呈持续改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黄土残塬沟壑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刘倩倩[2](2021)在《基于环境资源承载力的黄土沟壑区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榆林市清涧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钱佳洋[3](2021)在《残塬沟壑区永寿县景观格局与土壤侵蚀耦合关系》文中提出残塬沟壑区是黄土高原的典型地貌类型,该地区地貌特殊,塬面平坦开阔又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坡面陡峭,降雨不均,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本文以残塬沟壑区陕西省永寿县为研究区,以三期遥感影像(1998、2008、2018)为基础数据,结合土壤、降雨、植被、高程、人口、经济等数据,基于ENVI、Fragstats、Arcgis软件平台,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变化和土壤侵蚀情况进行分析,探索两者变化的相互耦合关系,并通过地理探测器来探究其驱动因素,以期为当地的景观格局和水土保持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永寿县景观格局动态变化:面积变化在于林地、园地面积的增加,林地面积由183.44 km2增加到361.32 km2,园地面积由40.14 km2增加到168.80 km2。其来源于耕地和未利用地。研究期间,单一动态度增加速率最快的是园地和林地,分别为19.54%和7.72%,1998-2008年间的综合动态度为4.07%,高于2008-2018年间的综合动态度2.40%。永寿县其他景观类型的重心迁移方向均向东部迁移发展。园地的重心向西南方向迁移。其中,未利用地的迁移速率最高,变化速度最快。在景观指数方面,整体景观的蔓延度指数下降,散布与并列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增加,分散指数和景观分离度先降低后增加。说明了景观连通性变差,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逐渐增大,各景观类型逐步分化为更小的斑块。(2)永寿县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年最大侵蚀模数和平均侵蚀模数逐年降低,年最大侵蚀模数由18481.77 t/(km2·a)到14801.48 t/(km2·a),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由160.52 t/(km2·a)到104.58 t/(km2·a)。具体而言,永寿县1998-2008年土壤侵蚀面积在逐年减少,分别为444.49 km2、427.62 km2、370.63 km2,其土壤侵蚀类型以中度侵蚀为主,占总侵蚀面积比例分别为35.42%、39.42%、38.50%。从土壤侵蚀转移面积变化可以看出,20年间,永寿县的土壤侵蚀状况逐渐好转。1998-2008年间,土壤侵蚀等级增强部分的面积为153.97 km2,降低部分的面积为221.87 km2。2008-2018年间,土壤侵蚀等级增强部分的面积为115.16 km2,降低部分的面积为285.6 km2。在土壤侵蚀的坡度分异方面,微度侵蚀主要分布在10°以下的区域,轻度侵蚀主要分布在25°以下的区域,强烈、极强烈、剧烈侵蚀主要分布在15-25坡度等级的区域。(3)景观格局与土壤侵蚀的耦合研究:从景观格局和土壤侵蚀来看,在林地和园地面积增加的情况下,其发生侵蚀等级的面积占比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园地的侵蚀情况最小。从土壤侵蚀程度看,林地是永寿县土壤侵蚀程度程度最严重的景观类型,其侵蚀面积逐年增加,分别为143.27 km2、213.86 km2、254.81km2。但是其土壤侵蚀率在逐年减少,分别为78.10%、65.79%、70.52%。园地的土壤侵蚀面积先增加后减少,分别为13.01km2、42.74km2、17.29 km2。其土壤侵蚀率从1998年的32.41%降低到2018年的10.24%。从土壤侵蚀强度看,林地的土壤侵蚀强度指数在1998-2008年减少了40.36,在2008-2018年减少了10.42。园地的土壤侵蚀强度指数在1998-2008年增加了10.16,在2008-2018年减少了60.53。(4)基于地理探测器的驱动力分析:从因子探测可知,各因子对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各异,其中影响最小的是景观聚集度指数(x10),影响最大的是坡度(x3)、人为干扰度(x9)、土地利用程度(x8)。从这3个影响因子的q值大小来看,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程度逐步超过了自然因子。从生态探测可知,部分影响因子对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存在显着性差异。1998年的生态探测结果与2008年的生态探测结果大部分相同,与2018年的生态探测结果几乎相同。土地利用程度(x8)、人为干扰度(x9)这两个因子具有重要影响。从因子交互作用探测可知,永寿县的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是多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因子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增强,而是非线性和双因子增强。
侯贵荣[4](2020)在《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以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内林龄相近的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刺槐?油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栎类(Quercus dentata Thunb.)次生林为对照,基于林地调查和固定观测的方法获取林分结构(林分密度、树高、胸径、郁闭度、冠幅、叶面积指数、林分角尺度、林木竞争指数、林木大小比和林层指数)、基于吉县国家生态定位站定位观测设施获取不同林分结构对应的水土保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育功能和蓄水减沙功能)等基础数据,对四种林分的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进行特征分析及综合评价,确定急需开展林分结构优化的林分类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低效林的判别、分类分级、低效成因以及林分结构优化配置研究。本文通过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的耦合关系判别出能够提高水土保持功能的可调控的林分结构因子,解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影响路径及影响强度,并量化林分结构因子的调控范围和阈值。本研究拟解决以调控林分密度为主的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关键技术,为实现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林分结构精准调控、空间配置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就林分结构而言,刺槐林、油松林和刺槐×油松混交林等人工林林分密度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性,次生林林分密度分布较为均匀。四种典型林分结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较大的差异性,不同林分水平结构呈现较强的规律性,而垂直结构规律性较弱。混交林各林分结构因子分布特征比纯林更接近于次生林,宜营造混交林。(2)关于水土保持功能,四种典型林分中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最优,次生林土壤保肥功能高于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高于氨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次生林蓄水减沙功能优于人工林,混交林地水土流失量相对刺槐和油松较少。四种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急需对人工纯林开展林分结构优化,因刺槐属于速生树种,其森林生态系统变化大于油松林,应优先开展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3)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低效判别及分类分级。根据刺槐林林分结构因子与水土保持功能综合指数(SWBI,0~10)分布特征曲线,以水土保持功能为导向,本研究将刺槐林划分为正常林分(SWBI为6~10,面积占比为63.59%)和轻度低效林分(SWBI为4~6,面积占比为16.41%)、中度低效林分(SWBI为2~4,面积占比为13.33%)和重度低效林分(SWBI为0~2,面积占比为6.67%),其中,研究区三种低效林总面积占比为36.41%。(4)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低效成因。三种低效林对水土保持功能有显着影响的林分结构因子类型整体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刺槐林轻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树高、冠幅、叶面积指数;造成刺槐林中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郁闭度、林木竞争指数、树高、角尺度;而造成刺槐林重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郁闭度、树高、林木竞争指数、叶面积指数。不同等级低效林的结构和功能耦合结果还表明林分密度对其余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具有显着影响作用。三种低效林主要林分结构中除了树高因子随低效等级增加呈减少趋势,其余结构因子表现为两极分化趋势,不合理的林分结构配置造成了低效刺槐林。此外,在研究区气候条件持续暖干旱化、林地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低的综合影响下,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也每况愈下。(5)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轻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698株·hm-2,树高=11 m,冠幅=7.52 m2,叶面积指数=2.35;中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529株·hm-2,郁闭度=0.66,树高=9.86m,林木竞争指数=2.14,角尺度=0.62;重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459株·hm-2,郁闭度=0.61,树高=9.39m,林木竞争指数=2.03,叶面积指数=2.13。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低效刺槐林优化后可比优化前其水土保持功能有望分别提高0.86倍、3倍和6倍,对不同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模型方程进行验证,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的林分结构优化模型方程可接受用于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值的估算(APE<10%)。实践中,林分密度是容易直接调控的因子,而树高、冠幅、郁闭度、叶面积指数、林木竞争指数和角尺度是不易直接调控的林分结构因子,基于此,本研究又通过三种低效刺槐林的主要林分结构影响因子与林分密度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可通过调控林分密度实现其余林分结构因子的优化,并提出了不同程度低效刺槐林优化后的林分密度建议。(6)本研究通过刺槐林地土壤水分资源和土壤养分资源与林分密度的响应关系对低效林适宜林分密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晋西黄土区刺槐林适宜林分密度应控制在1400~1700株·hm-2之间。为了保证刺槐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应将刺槐林的林分密度控制在此范围内。
孟凡旭[5](2020)在《不同管理方式下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及其主导因素》文中提出残塬沟壑区是我国北方旱作农业的重要发源地,自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苹果园面积迅速增长,而苹果树具有根系深、蒸腾耗水作用强的特点。在果树生长过程中水分成为限制该地区苹果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而园内管理方式的变化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水分运移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设置人工除草(M0)、生草处理(M1)、果蔬间作(M2)、果农间作(M3)4种不同果农复合模式和0t/hm2(T0)、6t/hm2(T1)、9t/hm2(T2)、12t/hm2(T3)4 种不同不同有机肥施用量苹果园,对残塬沟壑区不同果农复合模式和不同有机肥施用量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入渗特征及优先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筛选出入渗和优先流的主导因素。以期为为残塬沟壑区苹果园节水减排的经营模式的筛选提供数据支持。主要研宄结论如下:(1)生草处理、果蔬间作、果农间作下园地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持水能力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等理化性质优于人工除草,同时土壤理化性质也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出较大的改善。按照美国农部制划分标准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属粉砂土,粉粒含量在各粒度中占主导,其次为沙粒含量。(2)研究区土壤入渗过程可分为三部分,土壤初始入渗速率与稳定入渗速率差异明显。各类型苹果园土壤入渗速率存在显着差异。各果农复合模式下土壤初始入渗速率和稳定入渗速率均表现为表现为生草处理>果农间作>果蔬间作>人工除草;不同有机肥施用量苹果园土壤初始入渗速率和稳定入渗速率均表现为表现为12t/hm2>9t/hm2>6t/hm2>0t/hm2。三种模型对苹果园入渗过程拟合。发现蒋定生模型适合描述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入渗速率随时间变化情况。(3)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入渗过程中基质流与优先流并存。各果农复合模式下土壤优先流发育程度表现为生草处理>果农间作>果蔬间作>人工除草;不同有机肥施用量苹果园土壤优先流发育程度表现为12t/hm2>9t/hm2>6t/hm2>0t/hm2。苹果园生草和增施有机肥的处理可减少降雨蒸发,使土壤出现向下运移较快的湿润锋,并使湿润峰周围土壤饱和并发生侧向流动。引导水分再分配,对土壤干燥化现象有着一定的消除作用。四种函数对苹果园土壤剖面染色面积比及其对应的土层深度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二者遵循Logistic函数规律。(4)土壤因子可归纳为三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为土壤持水能力和土壤养分构成,第二主成分由容重和粒度组成构成。第三主成分为总孔隙度。总孔隙度是影响土壤初始入渗速率的主要决策因素,粉粒含量是影响土壤初始入渗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沙粒含量是影响土壤稳定入渗速率的主要决策因素,容重是影响土壤稳定入渗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总孔隙度是影响土壤染色面积比的主要决策因素,容重是影响土壤染色面积比的主要限制因子。苹果园内生草及增施有机肥可以使更多的降雨转化为土壤水,是残塬沟壑区苹果园节水减排的成功途径。对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任小同[6](2020)在《黄土残塬沟壑区苹果园经营措施对土壤质量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土残源沟壑区地形破碎,发展苹果种植是该地区重要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但随着产业的发展,为了单纯地追求产量,果园经营措施粗放,土壤质量退化严重。本文以黄土残塬沟壑区陕西省永寿县马坊镇为研究区域,选取了该区域具有代表性的常规、免耕、堆肥、绿植、间作等5种土壤经营措施的土壤质量为研究对象,通过布设野外试验样地,对比分析5种土壤经营措施下23项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指标的状况及其变化规律,利用最小数据集构建非线性、线性的评价方法,计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和土壤退化指数,对试验区内5种经营措施果园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果园经营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5种经营措施果园土壤0-60cm平均土壤含水率为12.48%,与较于常规经营措施的果园,免耕、堆肥、绿植果园经营措施下土壤含水率提高,而采取间作经营措施的果园土壤含水率降低了 3.25%;各经营措施果园土壤容重、紧实度、电导率表现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孔隙度表现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变动范围为53.09%-44.39%;土壤pH值为7.93-8.36之间,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堆肥、绿植措施下土壤pH变动幅度较大。5种措施土壤机械组成均表现为砂粒含量>粉粒含量>黏粒含量,砂粒含量均大于65%,粉粒含量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变动范围为19.18%-25.49%,明显波动均出现在20-30cm土层。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表现为DR0.25、MWD和GMD均表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DR0.25平均值在72.73%以上,MWD和GMD变化幅度在1.07-1.18和1.02-1.41之间。土壤水稳性团聚组成中<0.25mm微团聚体变化范围为46.3%-66.73%,占据优势级别,各级含量整体随团聚体直径减小而增加。(2)果园经营措施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与常规措施相比,其余四种措施对土壤养分累积起到正作用;各措施下有机质含量、速效氮磷钾、全效氮磷钾、硝态氮在垂直剖面上均表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铵态氮含量变化趋势为倒V字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铵态氮外,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硝态氮8个土壤养分指标两两之间均呈现出极显着的相关关系,而铵态氮与土壤全氮含量呈现极显着相关关系,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未达到显着水平。(3)果园经营措施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与常规措施相比,其余四种措施对土壤酶活性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且各措施间土壤酶活性达到显着性水平(P<0.05);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土壤总体酶活性特征,表现为均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但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土壤剖面上大致表现为呈现减-增-减的变化趋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等酶活性指标两两之间均呈现出极显着的相关关系,过氧化氢与碱性磷酸酶呈显着的相关关系。5种经营措施共分离得到土壤动物45955只,隶属4门11纲23目42个类群。其中,优势类群有3类,占捕获总密度的35.52%;常见类群为11类,占54.37%,其余28类构成稀有类群,占10.11%;土壤动物垂直分布特征表现出明显表聚性,优势度指数、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表现相反趋势,且堆肥措施土壤动物多样性最丰富,且分布最均匀。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所选的土壤环境因子累积解释了 95.58%的土壤环境与土壤动物群落的之间的变化关系,说明排序轴能解释大部分土壤动物类群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4)果园经营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土壤质量评价方法采取选定的土壤质量指标结果表明,5种经营措施土壤质量水平分别处于低、中等、中等、较高、中等、中等水平,残塬沟壑区果园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处于0.4-0.6之间,属于中等水平,且非线性评价方法适宜该区域果园土壤质量评价,模型为T=0.7225M+0.0289(R2=0.9227,P<0.001)。与常规措施的果园相比,采取免耕、堆肥、绿植的土壤退化指数均为正值,说明这三种措施在土壤剖面上是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改善,而在间作经营措施下30-50cm的深层土壤土壤质量存在退化趋势现象,应予以重视。
齐方舟[7](2020)在《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策略及线路优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务院在2016年批准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提出,继续实施西部开发战略,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对中西部地区提出完善路网布局、平衡区域布局的层次清晰的建设规划。然而分布在我国中西部的黄土沟壑区,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为铁路选线设计带来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开展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策略研究和选线方案综合评价研究对中西部铁路建设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在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策略以及线路方案综合评价两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概述了黄土的分布、地貌和特性,以及黄土沟壑区的地貌地质特征。分析黄土沟壑区各种不良地质特征的成因机理和特性,研究工程建设中的防治措施。并从技术可行性、不良地质条件、经济合理性、环境保护、社会影响五个方面给出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策略建议。然后,依据本文提出的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策略,结合黄土沟壑区特殊地质条件,从技术、经济、环境、社会四方面选取具体指标,建立黄土沟壑区线路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多目标决策中常用方法,结合黄土沟壑区选线特点,选取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的改进密切值法,构建了黄土沟壑区线路方案优选模型。最后,引入延榆高铁工程案例,结合本文所选的指标体系,运用构建的优选模型计算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合理性,构建的优选模型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对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综合评价有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蒋圣[8](2020)在《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在多尺度空间上表现出显着自相似性,具有“局部无规则,宏观有规律”的纹理特征。现有针对黄土高原的纹理分析通常以宏观统计特征为主,对黄土高原多尺度纹理特征及结构特征的研究相对缺乏。因此,本研究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区,以统计特征结合结构特征的角度切入,在理论上,明确提出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的概念模型,提出不同尺度下黄土典型地貌单元特征组合形成的地形纹理,以及黄土坡面坡度特征形成的地形纹理。在方法上,提出GLCM结合累加距离匹配函数(SDMF)的黄土高原地形纹理分析框架,用以提取不同尺度下地形纹理的统计及结构特征。在应用上,使用本文方法,实现了对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内的侵蚀沟和梯田的提取,以及在宏观尺度下对黄土典型地貌的纹理特征量化与识别。本研究力图发展数字地形分析新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理论上,明确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的概念模型。明确地形纹理及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的基本概念,除宏观形态地形纹理外,提出黄土典型地貌单元(黄土塬、梁、峁等)特征组合形成的地形纹理,以及黄土坡面坡度特征形成的地形纹理,并对其进行自然纹理(随机特征)及近似规则纹理(结构特征)的特征分析,阐述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的基本特征、划分体系、数据表达。(2)方法上,提出GLCM结合SDMF的黄土高原地形纹理分析框架。通过多尺度纹理分析,明确GLCM能够对地形纹理进行统计特征量化,但对结构特征的量化能力不足。因此,提出基于SDMF的结构特征计算方法。具体为SDMF规则度及第一主周期,并对其进行多方向和归一化处理扩展,以适应多种情况。在特征空间内,SDMF特征能够通过显着峰的计算,判定纹理基元在一定尺度下的空间尺寸、空间分布规则程度,从而作为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的结构特征量化指标。结合GLCM,形成对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的分析框架。(3)面向微观尺度,对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进行纹理特征分析及典型地貌提取。黄土典型小流域的侵蚀沟区域具有显着的随机纹理特征,梯田则具有显着的近似规则纹理特征,采用GLCM方法结合SDMF规则度,并顾及地形特征,能够有效表征侵蚀沟及梯田的区域。通过棋盘分割与多尺度分割的叠置分析,优化梯田提取的边界。在识别实验中,以安塞、长武、绥德的三个样区进行测试,侵蚀沟的提取平均精度为85.78%,梯田提取平均精度为86.36%。(4)面向宏观尺度,对黄土高原典型样区进行特征量化及识别。基于GLCM进行特征参数的量化分析,包括分析量化级数、方向参数对DEM数据的地形纹理的影响,并使用几何中心外扩法进行GLCM的适宜窗口分析。研究表明,GLCM对比度是最具区分性和有效性的特征,64级灰度级是稳定且不同类别差异性显着的量化值。同时,基于SDMF方法,对峁状及梁状丘陵沟壑区进行量化分析。使用正负地形表征归一化SDMF特征计算规则度,能够对两者进行量化及识别,梁状丘陵沟壑区的平均规则度(0.64)要大于峁状丘陵丘陵沟壑区(0.48)。基于以上量化分析,构建全局特征、局部形态、局部结构的三层量化识别模型,对黄土高原的7类典型地貌进行识别,其平均识别率为81.83%。本文明确提出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的概念模型,初步探索出对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结构特征及统计特征的分析框架。研究表明,该分析框架能够应用于多尺度的黄土典型地貌的提取与识别,并发展了黄土高原数字地形分析的新方法。
杨建辉[9](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王崔林[10](2020)在《黄土董志塬沟谷侵蚀发育空间分异特征及其综合治理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董志塬位于黄土高原的腹地,在面向国家战略部署与发展时,更是成为“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和“精准扶贫”的重点区。在该地区以固沟保塬工程为核心,结合着治沟造地以及众多生命线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纷纷上马。然而,董志塬地区塬面支离破碎,沟谷侵蚀发育,其大部分地区都属于侵蚀区,水土流失面积约为2735.95 km2,占总面积的96.5%,年均侵蚀模数在6000 t/km2以上,年均输沙总量高达1600万吨。这种沟壑纵横的地貌形态以及沟谷侵蚀发育引起的水土流失现象制约着重大工程的实施。因此,在基于黄土董志塬地区的沟谷侵蚀发育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基础上,对该地区进行特征区划分,并因地制宜的根据各个特征分区的侵蚀特征提出相应的综合治理模式,对“固沟保塬”等重大工程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位于甘肃省东部的黄土董志塬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以沟谷侵蚀发育空间分异特征为切入点,在室内基础资料收集和野外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与无人机影像数据,利用Arcgis、Ecognition、Erdas等遥感影像处理软件,解译了董志塬沟谷水系网络、沟谷沟沿线网络、董志塬房子分布以及未硬化道路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沟谷沟沿线特征、沟谷水系网络特征、人类工程活动特征的9个量化指标,构建了全方位、多因素的沟谷侵蚀发育分布量化指标体系,并通过各个指标量化分析了该地区沟谷发育分布空间分异特征以及对其进行特征区划分,继而分析了不同特征区的沟谷侵蚀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因地制宜的提出了不同特征区的“固沟保塬”综合治理模式。主要完成的工作和成果如下:(1)构建了董志塬沟谷侵蚀发育量化指标体系,实现了其沟谷侵蚀发育空间分布量化分析。利用多种软件操作技术,对董志塬沟谷沟沿线网络、董志塬房子分布以及未硬化道路分布、沟谷水系网络等进行提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沟谷沟沿线特征、沟谷水系网络特征、人类工程活动特征的全方位、多因素的沟谷侵蚀发育分布量化指标体系,实现董志塬沟谷侵蚀发育空间分布量化分析。(2)阐述了董志塬沟谷侵蚀发育分布空间分异特征。①董志塬北部地区沟谷发育面积大,沟谷边沿线空间形态复杂、逼近距离较小,沟谷水系和支沟发育程度高,未硬化道路侵蚀现象严重;②董志塬南部地区沟谷侵蚀下切严重,且沟谷纵降比较大,沟谷整体侵蚀势能较大;③董志塬中部地区沟谷发育程度较低,但人口密度较高,由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沟谷侵蚀发育较为突出。(3)划分了董志塬沟谷侵蚀发育特征分区。选取相关性不显着的8个量化指标,采用ERDAS图像分类操作平台的ISODATA方法,进行董志塬沟谷侵蚀发育分布特征区自动划分,得到了 4类沟谷侵蚀发育分布特征区。(4)分析了董志塬各分区的侵蚀特征。Ⅰ区:沟谷发育程度低,人口密度较高,工程活动引起的沟谷侵蚀发育突出;Ⅱ区:沟谷发育程度一般,沟谷侵蚀下切严重,沟谷纵降比较大,沟谷整体侵蚀势能较大;Ⅲ区:沟谷发育程度较高,沟谷发育面积大,沟谷水系和支沟发育程度较高;Ⅳ区:沟谷发育程度高,沟谷沟沿线空间形态复杂、相对于分水岭逼近距离较小,由未硬化道路引起的沟谷侵蚀现象严重。(5)评价了董志塬各分区侵蚀特征的影响因素。发现:既有地形地貌、降雨、植被、地质构造等自然环境因素,同时土壤作为沟谷侵蚀的主体,其自身的抗侵蚀能力也是影响沟谷侵蚀发育的重要因素。(6)提出了董志塬各个分区的综合治理模式。Ⅰ区:控制塬面径流,做到水不下塬;做好沟头防护,避免溯源侵蚀;引导驱动群众,减少人为侵蚀。Ⅱ区:以沟头防护工程为支撑点,对上建立塬面径流防控体系,对下在各级沟谷建设沟道防治体系,达到水不出沟。Ⅲ区:依据沟道分布情况和地形特点,从上游到下游,从支沟到主钩,进行逐级防护。Ⅳ区:该区域的治理措施应从“固沟”出发,结合着道路防蚀工程、护坡工程以及治沟造地工程,从而达到“保塬”的目标。
二、黄土残塬丘陵沟壑区治理模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土残塬丘陵沟壑区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残塬沟壑区范围界定及近21年来NDVI时空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黄土残塬沟壑区范围界定 |
2.2.2 黄土残塬沟壑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黄土残塬沟壑区范围界定 |
3.2 黄土残塬沟壑区NDVI时空分布特征 |
3.2.1 时序变化特征 |
3.2.2 空间分布特征 |
3.3 黄土残塬沟壑区NDVI时空格局演变 |
3.3.1 时空趋势特征 |
3.3.2 时空波动特征 |
4 讨 论 |
5 结 论 |
(3)残塬沟壑区永寿县景观格局与土壤侵蚀耦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景观格局研究 |
1.3.2 土壤侵蚀研究 |
1.3.3 景观格局与土壤侵蚀的关系研究 |
1.3.4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驱动力研究 |
1.3.5 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土壤植被 |
2.2 社会概况 |
2.2.1 行政区划 |
2.2.2 人口经济 |
2.2.3 道路 |
3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方法 |
3.1.1 景观格局演变研究方法 |
3.1.2 土壤侵蚀研究方法 |
3.1.3 景观格局与土壤侵蚀耦合关系研究方法 |
3.1.4 驱动力分析研究方法(地理探测器)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4 景观格局时空变化 |
4.1 景观类型面积变化 |
4.2 景观转移矩阵 |
4.3 景观变化动态度 |
4.4 景观重心迁移 |
4.5 景观格局指数 |
4.5.1 景观类型指数 |
4.5.2 景观水平指数 |
4.6 本章小结 |
5 土壤侵蚀时空变化 |
5.1 RUSLE模型各因子 |
5.1.1 降雨侵蚀力因子R |
5.1.2 土壤可蚀因子K |
5.1.3 坡长坡度因子LS |
5.1.4 植被覆盖因子C |
5.1.5 水土保持因子P |
5.2 不同时期的土壤侵蚀等级评价 |
5.3 土壤侵蚀强度空间转移变化 |
5.4 坡度对于土壤侵蚀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景观格局与土壤侵蚀的耦合研究 |
6.1 基于景观格局的土壤侵蚀强度分析 |
6.2 基于土壤侵蚀强度的景观格局分析 |
6.3 不同景观类型的土壤侵蚀程度分析 |
6.4 不同景观类型的土壤侵蚀强度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驱动力分析 |
7.1 土壤侵蚀数据预处理 |
7.2 驱动力因子处理 |
7.3 地理探测器结果分析 |
7.3.1 因子探测 |
7.3.2 生态探测 |
7.3.3 风险探测 |
7.3.4 因子交互作用探测 |
7.4 本章小结 |
8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 |
8.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效林研究现状 |
1.2.2 林分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
1.2.3 刺槐人工林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2.研究区概况 |
2.1 吉县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土壤 |
2.1.4 气候 |
2.1.5 水文 |
2.1.6 植被 |
2.1.7 社会经济 |
2.2 蔡家川流域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气候特征 |
2.2.3 水文和土壤特征 |
2.2.4 地貌和植被特征 |
2.2.5 社会经济 |
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2.1 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
3.2.2 低效水土保持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对应林分特征分析 |
3.2.3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目标与调控措施 |
3.3 研究方法 |
3.3.1 标准样地设置 |
3.3.2 林分结构调查 |
3.3.3 水土保持功能定位监测 |
3.3.4 低效林判别及分类分级 |
3.3.5 水土保持功能低效成因分析 |
3.3.6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技术 |
3.3.7 数据处理 |
3.4 技术路线 |
4.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
4.1 典型林分结构特征分析 |
4.1.1 不同林分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 |
4.1.2 林分结构整体特征 |
4.2 典型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
4.2.1 涵养水源功能对比分析 |
4.2.2 保育土壤功能对比分析 |
4.2.3 蓄水减沙功能对比分析 |
4.2.4 典型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低效刺槐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对应林分特征分析 |
5.1 低效林界定 |
5.1.1 水土保持功能综合指数构建 |
5.1.2 低效林判定 |
5.2 低效林分级 |
5.3 低效林成因 |
5.3.1 林分结构配置不合理 |
5.3.2 林地土壤水分、养分资源不足 |
5.4 低效林特征分析 |
5.4.1 林分结构特征 |
5.4.2 低效林自然地理分布特征 |
5.5 讨论 |
5.6 小结 |
6.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 |
6.1 林分结构优化目标分析 |
6.1.1 轻度低效 |
6.1.2 中度低效 |
6.1.3 重度低效 |
6.1.4 优化目标验证 |
6.2 林分结构调控措施分析 |
6.2.1 封山育林 |
6.2.2 抚育疏伐和更替补植 |
6.2.3 适宜林分密度验证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结论、展望和创新点 |
7.1 结论 |
7.1.1 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 |
7.1.2 低效水土保持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其林分特征分析 |
7.1.3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不同管理方式下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及其主导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残塬沟壑区苹果园研究 |
1.2.2 残塬沟壑区苹果园管理现状 |
1.2.3 入渗特征研究 |
1.2.4 优先流特征研究 |
1.2.5 土壤水分运移影响因素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与地貌 |
2.3 气象水文 |
2.4 土壤特征 |
2.5 植被特征 |
3 研究方法 |
3.1 试验样地选择 |
3.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3.3 双环入渗试验 |
3.4 染色示踪试验 |
3.5 苹果产量及质量测定 |
3.6 数据处理 |
3.6.1 入渗过程曲线拟合 |
3.6.2 入渗特征指标计算 |
3.6.3 土壤染色剖面曲线拟合 |
3.6.4 优先流特征指标计算 |
3.7 统计分析 |
4 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
4.1 不同果农复合模式土壤理化性质 |
4.1.1 不同果农复合模式土壤容重及孔隙度 |
4.1.2 不同果农复合模式土壤含水率及持水能力 |
4.1.3 不同果农复合模式土壤粒度组成 |
4.1.4 不同果农复合模式土壤化学性质 |
4.2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 |
4.2.1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苹果园土壤容重及孔隙度 |
4.2.2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苹果园土壤含水率及持水能力 |
4.2.3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苹果园土壤粒度组成 |
4.2.4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苹果园土壤化学性质 |
4.3 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 |
4.3.1 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物理性质间相关性 |
4.3.2 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化学性质间相关性 |
4.3.3 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间相关性 |
5 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入渗特征 |
5.1 不同果农复合模式土壤入渗特征 |
5.1.1 不同果农复合模式土壤入渗过程及曲线拟合 |
5.1.2 不同果农复合模式土壤入渗特征参数 |
5.2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苹果园土壤入渗特征 |
5.2.1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苹果园土壤入渗过程及曲线拟合 |
5.2.2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苹果园土壤入渗特征参数 |
5.3 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入渗参数与土壤因子相关性 |
6 残源沟壑区苹果园土壤优先流特征 |
6.1 不同果农复合模式土壤优先流特征 |
6.1.1 不同果农复合模式土壤染色剖面形态特征 |
6.1.2 不同果农复合模式土壤染色面积比纵向变化及曲线拟合 |
6.1.3 不同果农复合模式土壤优先流特征参数 |
6.1.4 不同果农复合模式土壤水流类型 |
6.2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苹果园土壤优先流特征 |
6.2.1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苹果园土壤染色剖面形态特征 |
6.2.2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苹果园土壤染色面积比纵向变化及曲线拟合 |
6.2.3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苹果园土壤优先流特征参数 |
6.2.4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苹果园土壤水流类型 |
6.3 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优先流参数与土壤因子相关性 |
7 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水分运移主导因素 |
7.1 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入渗主导因素 |
7.2 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优先流主导因素 |
8 讨论 |
8.1 管理方式对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8.2 不同管理方式下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8.3 不同管理方式下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优先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8.4 不同管理方式下残塬沟壑区苹果园果品产量及品质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黄土残塬沟壑区苹果园经营措施对土壤质量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经营措施研究进展 |
1.2.2 经营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3 经营措施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4 土壤质量研究进展 |
1.2.5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土壤及植被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地点 |
2.2.2 试验设计与布设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方法 |
2.4.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4.2 土壤动物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4.3 指标测定方法 |
2.4.4 指标计算公式 |
2.4.5 数据统计分析 |
2.5 技术路线图 |
3 果园经营措施与土壤物理性状之间的关系 |
3.1 不同经营措施果园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3.1.1 不同经营措施果园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3.1.2 不同经营措施果园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1.3 不同经营措施果园对土壤紧实度的影响 |
3.1.4 不同经营措施果园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
3.1.5 不同经营措施果园对土壤孔隙率的影响 |
3.1.6 不同经营措施果园对土壤pH的影响 |
3.2 不同经营措施果园对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 |
3.3 不同经营措施果园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
3.3.1 果园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状况演化趋势 |
3.3.2 果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状况演化趋势 |
3.3.3 果园土壤团聚体与土壤物理性质的相关性 |
3.4 土壤物理性质间的相关性 |
3.5 小结 |
4 果园经营措施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的关系 |
4.1 不同果园经营措施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
4.1.1 不同果园经营措施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4.1.2 不同果园经营措施对土壤全效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4.1.3 不同果园经营措施对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4.1.4 不同果园经营措施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4.2 果园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3 小结 |
5 果园经营措施对土壤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 |
5.1 不同果园经营措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1.1 不同果园经营措施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5.1.2 不同果园经营措施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5.1.3 不同果园经营措施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1.4 不同果园经营措施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5.2 土壤酶活性总体特征 |
5.3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关系 |
5.4 不同果园经营措施对土壤动物群落组成 |
5.4.1 不同果园经营措施对土壤动物群落组成 |
5.4.2 不同果园经营措施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
5.4.3 不同果园经营措施下土壤动物多样性特征 |
5.5 土壤动物与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
5.6 小结 |
6 果园经营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
6.1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 |
6.1.1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统计量 |
6.1.2 土壤隶属函数与最小数据集 |
6.2 基于两种评分模型的土壤质量评价 |
6.2.1 不同经营措施下土壤质量评价综合指数 |
6.2.2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的适用性验证 |
6.3 土壤退化指数 |
6.4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策略及线路优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黄土沟壑区地质特征 |
2.1 黄土地质特征 |
2.1.1 黄土分布 |
2.1.2 黄土特性 |
2.1.3 黄土地貌 |
2.2 黄土沟壑区地貌 |
2.2.1 黄土台塬沟壑区 |
2.2.2 黄土丘陵沟壑区 |
2.3 黄土沟壑区不良地质特征 |
2.3.1 湿陷性黄土 |
2.3.2 黄土滑坡 |
2.3.3 黄土坍塌和崩塌 |
2.3.4 黄土冲沟和陷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策略 |
3.1 基于技术可行性的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策略 |
3.2 基于不良地质条件的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策略 |
3.2.1 湿陷性黄土区铁路选线策略 |
3.2.2 滑坡区铁路选线策略 |
3.2.3 崩塌区铁路选线策略 |
3.3 基于经济合理性的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策略 |
3.4 基于环境保护的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策略 |
3.5 基于社会影响的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策略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综合评价研究 |
4.1 线路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 评价方法的选取 |
4.3 AHP法确定指标权重 |
4.4 基于密切值法的线路方案优选模型的建立 |
4.4.1 密切值法的理论基础 |
4.4.2 密切值法综合优选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实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1.1 沿线自然特征 |
5.1.2 沿线社会经济特征 |
5.1.3 主要技术指标 |
5.2 线路方案概述 |
5.3 线路分析 |
5.4 方案优选 |
5.4.1 AHP法计算指标权重 |
5.4.2 密切值法综合优选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助项目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基于纹理的数字地形分析 |
1.3.2 基于纹理的黄土高原数字地形分析 |
1.3.3 黄土高原地貌形态特征分析 |
1.3.4 基于DEM的数字地形分析 |
1.3.5 纹理特征量化研究进展 |
1.3.6 问题分析与探讨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软件平台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软件平台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样区及实验数据 |
2.1 研究区域概述 |
2.2 研究样区 |
2.2.1 样区选取原则 |
2.2.2 面向小流域的研究样区 |
2.2.3 面向区域的研究样区 |
2.3 实验数据 |
2.3.1 面向小流域的DEM数据 |
2.3.2 面向重点区域的DEM数据 |
2.3.3 面向全区域的DEM数据 |
2.3.4 其他数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黄土高原地形纹理概念模型 |
3.1 基本定义 |
3.1.1 纹理 |
3.1.2 地形纹理 |
3.1.3 黄土高原地形纹理 |
3.2 基本特征 |
3.2.1 区域差异性 |
3.2.2 成因复杂性 |
3.2.3 尺度依赖性 |
3.3 划分体系 |
3.3.1 按照纹理基元显着性划分 |
3.3.2 按照成因划分 |
3.3.3 按照形态划分 |
3.4 数据表达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特征提取方法 |
4.1 方法概述 |
4.1.1 纹理特征提取方法 |
4.1.2 地形纹理特征提取方法 |
4.2 面向纹理统计特征提取的GLCM方法 |
4.2.1 GLCM模型构建 |
4.2.2 GLCM特征的意义 |
4.2.3 GLCM对地形纹理的特征分析 |
4.3 面向纹理结构特征提取的SDMF方法 |
4.3.1 方法概述 |
4.3.2 SDMF方法原理 |
4.3.3 SDMF特征分析 |
4.3.4 基于SDMF方法的结构特征计算 |
4.3.5 不同尺度下典型样区的结构纹理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微观尺度的黄土小流域地形纹理分析与提取 |
5.1 数据与对象分析 |
5.1.1 数据分析 |
5.1.2 对象分析 |
5.2 方法基础 |
5.2.1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
5.2.2 多尺度分割方法 |
5.2.3 棋盘分割方法 |
5.3 基于地形纹理特征的黄土小流域分类方法 |
5.3.1 方法总体流程 |
5.3.2 特征计算 |
5.3.3 多尺度分割及统计纹理特征提取 |
5.3.4 棋盘分割及结构纹理特征计算 |
5.3.5 基于eCognition的监督分类 |
5.3.6 棋盘分割的叠置分析 |
5.4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宏观尺度的黄土高原典型地貌量化与识别 |
6.1 方法设计 |
6.2 基于GLCM的地形纹理统计特征量化分析 |
6.2.1 样本数据说明 |
6.2.2 GLCM量化级数分析 |
6.2.3 GLCM方向参数分析 |
6.2.4 GLCM适宜窗口分析 |
6.3 基于SDMF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结构特征量化分析 |
6.3.1 基于正负地形的纹理基元表达 |
6.3.2 基于SDMF的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结构特征量化 |
6.4 顾及纹理特征的黄土典型地貌量化模型及识别 |
6.4.1 黄土典型地貌训练样本库构建 |
6.4.2 多层次分类规则构建 |
6.4.3 典型地貌样区分类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黄土董志塬沟谷侵蚀发育空间分异特征及其综合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现状 |
1.2.1 沟谷发育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现状 |
1.2.2 沟谷侵蚀治理模式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4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象水文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3.1 地形 |
2.3.2 地貌 |
2.4 地层岩性 |
2.5 地质构造 |
第3章 董志塬沟谷侵蚀发育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
3.1 概述 |
3.2 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与依据 |
3.3 指标体系的相关数据获取 |
3.3.1 影像来源 |
3.3.2 影像分类 |
3.3.3 DEM数据处理 |
3.4 基于沟谷沟沿线特征的量化指标分析 |
3.4.1 沟谷发育度 |
3.4.2 逼近距离 |
3.4.3 边界维数 |
3.5 基于沟谷水系网络的量化指标分析 |
3.5.1 深切度 |
3.5.2 支沟比 |
3.5.3 沟谷密度 |
3.5.4 纵降比 |
3.6 基于人类工程活动的量化指标分析 |
3.6.1 人口密度 |
3.6.2 道路侵蚀因子密度 |
第4章 基于指标体系的董志塬沟谷侵蚀发育特征空间分异研究 |
4.1 沟谷沟沿线网络量化指标的空间分异分析 |
4.1.1 沟谷发育度空间分异 |
4.1.2 逼近距离空间分异 |
4.1.3 边界维数空间分异 |
4.2 沟谷水系网络量化指标的空间分异分析 |
4.2.1 深切度空间分异 |
4.2.2 支沟比空间分异 |
4.2.3 沟谷密度空间分异 |
4.2.4 纵降比空间分异 |
4.3 人类工程活动量化指标空间分异分析 |
4.3.1 人口密度空间分异 |
4.3.2 道路侵蚀因子密度空间分异 |
4.4 沟谷发育分布量化指标空间分异特征归纳 |
4.5 小结 |
第5章 董志塬沟谷侵蚀发育特征分区研究 |
5.1 分区原理和方法 |
5.1.1 分区原理 |
5.1.2 分区方法 |
5.2 数据处理与相关性分析 |
5.2.1 数据处理 |
5.2.2 相关性分析 |
5.3 基于ERDAS的特征区划分 |
5.3.1 多波段图像的生成 |
5.3.2 ISODATA非监督分类 |
5.4 分区合理性评价 |
5.5 小结 |
第6章 董志塬分区侵蚀特征及其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
6.1 董志塬分区的侵蚀特征分析 |
6.2 董志塬分区侵蚀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地形地貌 |
6.2.2 地质构造 |
6.2.3 植被 |
6.2.4 降雨 |
6.3 董志塬特征分区的综合治理分析 |
6.3.1 分区综合治理原则 |
6.3.2 分区综合治理措施 |
6.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黄土残塬丘陵沟壑区治理模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残塬沟壑区范围界定及近21年来NDVI时空变化特征[J]. 刘泽晖,毕华兴,侯贵荣. 水土保持学报, 2021(06)
- [2]基于环境资源承载力的黄土沟壑区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榆林市清涧县为例[D]. 刘倩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3]残塬沟壑区永寿县景观格局与土壤侵蚀耦合关系[D]. 钱佳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4]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D]. 侯贵荣.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5]不同管理方式下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及其主导因素[D]. 孟凡旭.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6]黄土残塬沟壑区苹果园经营措施对土壤质量影响研究[D]. 任小同.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7]黄土沟壑区铁路选线策略及线路优选研究[D]. 齐方舟.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研究[D]. 蒋圣. 南京师范大学, 2020
- [9]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黄土董志塬沟谷侵蚀发育空间分异特征及其综合治理模式研究[D]. 王崔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