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KD-Ⅲ建筑涂料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缘[1](2021)在《地聚合物基水性无机涂料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研究一种基于地聚合物技术的水性无机涂料。地聚合物因其特殊的凝聚态网络结构,结合了有机聚合物、水泥和陶瓷的一些优点,作为一种绿色胶凝材料,因其优越和独特的性质获得了广大研究者们的青睐。偏高岭土作为一种资源丰富的高活性材料,含有大量无定型的非晶态SiO2和Al2O3,粉体呈白色状,在碱激发的作用下,形成地聚合物胶凝材料,特殊的网络结构,使其具有结构致密,耐高温,早强,快硬等特点。地聚合物还具有一定的低渗透性且价廉易得,绿色环保。本文以偏高岭土(MK)为原料,水玻璃(WG)溶液为碱激发剂制备地聚合物。通过添加不同种类、不同配比的颜料和填料,来提高涂层的力学性能。为了提高涂层的抗裂性和耐洗刷性,加入少量硅丙乳液、云母粉和氧化镁粉末。结果表明,当硅丙乳液含量为19.00%、云母粉含量为3.13%、氧化镁含量为2.16%~2.86%时,涂层的抗裂性、耐水性等力学性能优异。随着氧化镁含量的增加,涂层的耐洗刷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这可能与适当添加MgO可以提高涂层的致密性和表面的光滑度等因素有关。此外,还通过热分析和锥形量热仪对样品的阻燃性进行了研究。进一步的,本文探究了碱激发剂模数对涂层性能的影响。以偏高岭土为原料,硅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为复合碱激发剂,固定水粉比为0.5,WG/MK为0.8,再添加适当颜填料,制备的地聚合物基水性无机涂料的综合性能较好。研究发现,随着碱激发剂模数的提高,涂层的干燥时间也随之增大;涂层的耐水性能也随碱激发剂模数的增大而逐渐提高;碱激发剂模数在1.4时,涂层的硬度达到最大值;当碱激发剂模数在1.0-1.4之间变化时,对应涂层的耐洗刷次数均能达到8500次以上,涂层耐洗刷效果好,这与适当的提高模数可以增加涂层的硬度和致密性有关;碱激发剂的模数在1以上时,涂层的热稳定性不受模数的影响。
王燕,潘秀伟,李紫莹[2](2020)在《无机建筑涂料研究与进展》文中指出从无机建筑涂料的分类和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应用等方面,全面地分析了无机建筑涂料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无机建筑涂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无机建筑涂料今后的改进与发展方向。无机建筑涂料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涂料,必将在市场上具有广泛的应用。
顾小琴[3](2020)在《建筑涂料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当代社会,城市化发展进程逐年加快,建筑工程项目逐年增多。为保证住户的居住质量,使建筑的美观性、功能性作用愈加完善,相关建设单位开始尝试使用建筑涂料辅助施工。本文以建筑涂料为中心展开探讨,对其技术现状、涂料种类,以及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
孙娜娜[4](2020)在《水性无机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研制》文中提出目前,有机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以其良好的综合性能已成为市场的主体,但其含大量的挥发性有机物,且基本都是以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MEL)-季戊四醇(PE)为膨胀阻燃体系,一旦遇热,就会释放出有毒的氨气和氰化物,对环境及人体产生极大危害。因此,研发一种对环境友好的钢结构防火涂料显得更为迫切。本课题以碱性硅溶胶(LS-30)和40%甲基硅酸钾溶液(PMS-40)为基料,添加颜填料、膨胀阻燃体系和助剂,制备成水性无机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研究了LS-30和PMS-40质量比、助剂的种类与添加量、颜基比大小、颜填料及膨胀阻燃体系的添加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LS-30):m(PMS-40)=1:1.5,分散剂六偏磷酸钠和聚丙烯酸钠分别占颜填料的0.5%和0.3%,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和N-228分别占涂料的0.3%、0.3%和1-1.5%,消泡剂DF-18和DF-8868各为涂料的0.25-0.35%,有机硅丙烯酸酯类流平剂为涂料的0.5%时,涂料在容器中可稳定存在,不分层无气泡,分散效果及流变性达到最优。颜基比为1.5:1-1.7:1,滑石粉、钛白粉、绢云母粉分别为涂料的2%、5%、15-20%,当膨胀阻燃体系白云石为15-20%,可膨胀石墨为3-5%时称为可膨胀石墨体系水性无机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膨胀阻燃体系白云石为15-20%,硼砂为1%,可膨胀石墨为0.5-1.0%时可制成硼砂体系水性无机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固化7 d,厚1.5-2.0 mm时,涂层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防火性能,灼烧后涂层膨胀5-7倍且均匀,耐火时间可达1 h,炭质层致密,且与钢材之间结合力好,对环境友好无污染。从涂层的表面形貌及组成物质入手,结合SEM、XRD、TG-DSC和FT-IR分析检测,研究了可膨胀石墨体系和硼砂体系的防火涂层膨胀阻燃过程。表明:在可膨胀石墨体系中,灼烧前期,甲基硅酸钾和可膨胀石墨协同膨胀阻燃;灼烧中期,主要是白云石发挥阻燃作用;灼烧后期,体系在800℃-1000℃,发生相变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吸收热量形成玻璃相。在硼砂体系中,灼烧前期,甲基硅酸钾、可膨胀石墨和硼砂共同膨胀阻燃;灼烧中期,主要是白云石和硼砂发挥协同阻燃作用;灼烧后期,体系在900℃左右,颜填料晶格破坏转变为非晶态,此过程吸收大量热。整个体系物质间共同作用并相互协调,产生优异的膨胀阻燃作用。
张耀宗[5](2020)在《水性沥青防水与防腐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建筑物屋面大多使用刚性防水涂料,由于此类涂料中成膜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较高,涂料耐高低温性能及延伸性能较差,在屋面受到侵蚀后涂料容易发生开裂,因此本文选用弹性丙烯酸乳液与乳化沥青共混制备一种高性能水性沥青防水涂料;埋地金属管道传统上多使用溶剂型防腐涂料,此类涂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本文制备了一种高性能的水性沥青防腐涂料。论文包括两部分内容:1、第一部分选用了四种不同的丙烯酸乳液与乳化沥青共混制备水性沥青防水防锈涂料,讨论了弹性丙烯酸乳液用量及颜填料体积浓度(PVC)对漆膜性能的影响,重点研究了涂料的撕裂强度、断裂延伸率、粘结强度、耐水性、耐化学品性、耐盐雾性、耐高低温性等方面的性能,并与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行业标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弹性乳液3030用量为25wt%、PVC为20%时,撕裂强度达到4.5 k N/m、断裂延伸率为843%、漆膜粘结强度为1.0MPa,涂料的力学性能最好。2、第二部分探究了乳化沥青与不同成膜树脂、颜填料种类及配比、颜填料体积浓度以及漆膜厚度对漆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择水性环氧乳液6520与改性胺类固化剂8538作为成膜体系与乳化沥青共混所制得的水性沥青防腐涂料综合性能最佳;选择具有片状结构的滑石粉作为体质填料,氧化铁红与磷酸锌粉按照3:2的质量配比作为防锈颜料,防锈颜料用量占颜填料总质量的60%,漆膜的防腐性能最好;当颜填料体积浓度(PVC)为30%,漆膜厚度为180μm时涂料的防腐性能最佳,所制得的环氧水性沥青防腐涂料耐H2SO4溶液达到31天,耐盐雾性能达到35天。
杨宁宁[6](2019)在《绿色桐油木器涂料研制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溶剂型涂料存在污染环境、影响健康、危害公共安全等弊病,发展绿色环保产品已成为涂料产业的共识。桐油是一种纯天然可再生的生物质材料,因其来源丰富、应用广泛而重新进入了研究人员的视野。本文对桐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制了精制桐油、聚合桐油及桐油C18不饱和脂肪酸甲酯(C18 UFAMEs),并以此为主要原料,设计并优化了桐油基木器涂料的制备配方,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桐油为原料,以脱酸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桐油脱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以加德纳玻璃色标为评价指标,吸附脱色脱酸桐油,结果表明:在乙醇浓度100%,料液比(无水乙醇/桐油,V/W)3.5:1,萃取温度15℃,萃取时间30min的工艺条件下,桐油脱酸率可达78.07%;真空状态下,脱色剂选用活性白土,脱色剂用量10%,脱色温度80℃,脱色时间75min,桐油色泽由10-降至5;测定了桐油的酸值、皂化值等理化性能和脂肪酸甲酯含量,发现精制桐油色泽浅黄无异味,脂肪酸甲酯含量也增加至97.1%,说明精制桐油制备成功。2.生桐油经220℃高温熬炼,制备成功后,利用红外吸收光谱仪(FI-IR)及热重分析仪(TG)表征,发现桐油在熬制过程中,发生了双键聚合和酯键水解反应,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聚合桐油漆膜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3.将桐油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桐油脂肪酸甲酯并以此为原料,以C18不饱和脂肪酸甲酯(C18 UFAMEs)的含量和收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C18UFAMEs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尿素/脂肪酸甲酯(W/W)为1:1,乙醇/脂肪酸甲酯(V/W)为5:1,包合温度5℃,包合时间18h的工艺条件下,C18 UFAMEs含量和收率分别为99.28%、54.93%。利用FI-IR、TG和SEM等表征手段,分别从结构、热稳定性和微观形貌中证明了尿素包合物的形成。测定了 C18UFAME的闪点、沸点、贝壳松脂丁醇值(KB)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等溶剂性能,证实了 C18 UFAMEs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溶剂。4.以精制桐油、聚合桐油为主要成膜物,C18 UFAMEs为稀释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绿色桐油基底、面漆配方,底漆配方比例为:聚合桐油25份,精制桐油20份,C18 UFAMEs 10份,脱芳脂肪烃稀释剂13份,松节油25份,混合催干剂2.5份,防结皮剂2份,打磨助剂1份;面漆配方比例为:聚合桐油25份,精制桐油10份,C18 UFAMEs 12.5份,脱芳脂肪烃稀释剂3.7份,松节油22份,混合催干剂2.5份,防结皮剂2份,蜡粉5份,防沉剂3份,手感助剂2份,香精1.5份,消光粉1份。对桐油基底漆、面漆涂料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绿色桐油木器涂料符合LY/T 2709-2016木蜡油的标准要求。
崔玉民,陶栋梁,殷榕灿,吴斌[7](2019)在《健康环保建筑功能涂料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健康环保建筑功能涂料具有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对环境友好、不产生污染等优点。介绍了光催化涂料、水性丙烯酸酯涂料、隔热保温仿石涂料等环保功能涂料,并重点阐述了光催化环保涂料。对这些涂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健康环保建筑功能涂料面临的主要难题及今后努力研究的方向。
施钧[8](2019)在《水性钢结构涂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采用涂料涂装的方法是解决钢结构不耐火和易被腐蚀问题的关键。因此,研制一种绿色环保,兼具防火、防腐双重功能的钢结构涂料具有重要意义。影响涂料性能的因素主要有成膜物质、膨胀体系、颜填料、涂膜工艺、涂料状态、涂膜结构等。其中,成膜物质、膨胀体系、颜填料是影响涂料性能的核心因素。研究了成膜物质、膨胀体系、颜填料对涂料性能的影响,进而优化出一种性能优异的钢结构涂料。本文采用水性环氧乳液作为成膜物质,双季戊四醇、三聚氰胺、聚磷酸铵作为膨胀体系,可膨胀石墨、二氧化钛作为颜填料,配置一种水性钢结构涂料。首先,研究水性环氧树脂各组分不同配比对漆膜基本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水性环氧乳液各组分掺量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漆膜基本性能和机械性能会随着固化剂的适当增加而增强,当水性环氧树脂用量:固化剂用量=1:1.25时漆膜性能最佳,当固化剂含量继续增加时反而影响涂料的性能;水性环氧树脂中的蒸馏水用量也会影响漆膜的性能,当水性环氧树脂用量:蒸馏水用量=1:1.25,漆膜性能最佳,当继续增加蒸馏水用量时,漆膜的粘度、抗冲击强度、硬度等都开始降低。其次,研究水性环氧乳液对涂料本身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及耐火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水性环氧在涂料中的用量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涂料的物理化性学能和耐火性能会随着乳液的加入而增强,当乳液用量达到35%左右时,涂料的表干时间、实干时间均会缩短,附着力为一级,涂层发泡快、结构整体性好、碳化层致密,耐火性能最佳。然后,研究膨胀体系的膨胀机理及膨胀体系各组分对涂料耐火性能的影响机理。采用热重分析法,对膨胀体系中各物质进行优选,并对膨胀机理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二氧化钛和可膨胀石墨的加入会大大提高涂料的耐火性能;膨胀体系按不同配比产生的协同作用对涂料的耐火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当三聚氰胺:双季戊四醇:聚磷酸铵=10:5:6时,膨胀体系会产生更好的协同效果。最后,研究颜填料对涂料性能的影响及涂料各组分的协同作用对涂料耐火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可膨胀石墨及二氧化钛的加入对涂料性能的影响进行探究;采用正交试验对涂料各组分不同掺量对涂料整体的协同作用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可膨胀石墨及二氧化钛的加入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涂料在高温下的涂层结构稳定性和涂料的耐火性能。涂料各组分的协同作用会对涂料整体的耐火性能产生影响,当水性环氧乳液:膨胀体系:颜填料:无极阻燃剂:防锈剂=25:45:4:2:3时体系耐火性能最佳,其平均耐火极限达到89min,符合耐火性能标准。涂料的耐腐蚀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齐玉宏[9](2018)在《防腐保温一体化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针对国内石化行业传统保温体系施工繁杂、保温效果差、能耗大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基体树脂的设计、功能填料的筛选、配方的制备及优化,研制了适用于低温(常温至200°C)和高温(200-500°C)工况条件下的防腐保温一体化涂料,并对其力学性能、耐热性能、防腐性能和保温性能等进行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以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fl-133)、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E-44)和活性稀释剂(D)为基体树脂,通过添加功能填料,制备了适合于低温(常温至200°C)工况下石化工程用环氧基高性能防腐保温隔热涂料。该涂层具有良好的粘接强度及优异的力学性能。当fl-133/E-44/D质量比为2/4/4时,附着力高达5.1 MPa,涂层的柔韧性小于1 mm。耐热试验(150°C,24 h),耐酸(5%H2SO4溶液)、碱(5%NaOH溶液)、盐(40°C的3%NaCl溶液)及耐盐雾(中性盐雾箱120 d)试验证明该涂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和防腐性能。另一方面,空心玻璃微珠填料对涂层保温性能有深刻影响,当功能填料(S15)含量为16%时,涂层的导热系数降低至0.136 W/(m?K),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2)我们自行设计建造了管道保温试验数字化装置平台,并在低温(常温至200°C)工况下的涂层进行工程模拟试验。管道外表面温度(介质温度)为160°C,涂层最大允许散热损失量小于190.4 W/m2,即该涂层具有优异的隔热性以及稳定性和可靠性。(3)以环氧改性的有机硅树脂ES43为基体树脂,通过加入高温二次成膜剂(低温熔融玻璃粉)及隔热填料(空心玻璃微珠),辅以适量的助剂,制备了适用于高温(200-500°C)工况下可常温固化的高温防腐保温涂料。当空心玻璃微珠含量为40%、颜料体积浓度为0.69时,涂层的抗冲击性大于50 cm,柔韧性小于1 mm,涂层的导热系数低至0.138 W/(m?K),证明该涂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保温性能。耐水、耐盐雾(中性盐雾箱60 d)、耐油(RH-75汽油中浸泡14 d)及电化学阻抗谱试验,证明该涂层具有优异的防腐性能。涂层在500°C条件下加热3 h后的抗冲击性大于35 cm,证明该涂层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能满足高温工况的应用要求。
周振宇[10](2017)在《抗菌防霉调湿涂料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污染对室内空气品质、人体健康、建筑围护结构的危害极大;建筑物室内的湿度会影响到建筑围护结构的安全、人体的舒适感觉。涂刷功能性建筑涂料是改善这两种室内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抗菌防霉与湿度控制在涂料的研制中需要进行协同考虑。而纳米Zn O抗细菌、抗霉菌性能良好,安全可靠,成本相对较低,且与水性涂料的相容性好。因此,本研究拟制备一种综合建筑性能良好,且兼具抗菌防霉、调湿作用的功能性建筑涂料。首先,本研究利用综合法来制备纳米Zn O,采用三种偶联剂对其进行表面改性,选择最佳偶联剂种类,并确定其添加质量分数,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和透射电镜(TEM)来表征纳米粉体化学结构和分散性的变化。同时,利用偶联剂对苯丙乳液进行改性,并通过FTIR和扫描电镜(SEM)来表征改性效果。其次,在此基础上制备ZnO抗菌防霉调湿涂料,对所制备的涂料进行沉降性分析以及黏度、细度、附着力、遮盖力和耐水性等建筑性能的检测,并对所研制的涂料进行抗细菌、抗霉菌性能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KH570对纳米ZnO改性效果最好,且其最佳添加量为5%;表征结果表明KH570成功接枝到了ZnO表面,降低了其团聚程度,大幅提高了其在苯丙乳液中的分散效果;添加KH570-ZnO的涂料的沉降率最小,纳米ZnO添加量为3%的涂料综合建筑性能最好,附着力为1级,细度小,黏度相对较小,遮盖力性能强,耐水性能好;纳米ZnO添加量为3%的涂料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率分别为细菌97.5%和93.2%,抗黑曲霉等级为Ⅱ级,抗菌防霉功能良好。
二、SKD-Ⅲ建筑涂料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KD-Ⅲ建筑涂料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地聚合物基水性无机涂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性内墙涂料 |
1.2.1 水性内墙涂料的研究进展 |
1.2.2 水性内墙涂料的发展趋势 |
1.3 地聚合物概述 |
1.3.1 地聚合物概念 |
1.3.2 地聚合物特性 |
1.3.3 地聚合物原料 |
1.3.4 地聚合物的应用 |
1.3.5 地聚合物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主要原料及仪器设备 |
2.1.1 偏高岭土 |
2.1.2 其他材料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样品材料的表征与性能测试 |
2.3.1 材料的表征 |
2.3.2 材料的性能测试 |
第三章 掺杂MgO的地聚合物基水性无机涂料的研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涂层抗裂性和微观结构分析 |
3.3.2 涂层耐洗刷性 |
3.3.3 耐水性 |
3.3.4 热重分析 |
3.3.5 耐火性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玻璃模数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方法 |
4.2.2 实验原料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水玻璃模数对涂层干燥时间的影响 |
4.3.2 水玻璃模数对涂层耐水性的影响 |
4.3.3 水玻璃模数对涂层硬度的影响 |
4.3.4 水玻璃模数对涂层耐洗刷性的影响 |
4.3.5 水玻璃模数对涂层热稳定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清单 |
(2)无机建筑涂料研究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无机建筑涂料的分类和特性 |
2 近代无机建筑涂料的发展历程 |
3 无机建筑涂料的应用 |
4 无机建筑涂料存在的问题 |
5 无机建筑涂料的发展展望 |
6 结语 |
(3)建筑涂料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现状分析 |
1.1 国内现状分析 |
1.1.1 建筑涂料生产企业的开展现状 |
1.1.2 建筑涂料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 |
1.2 建筑涂料生产企业面临形势 |
2 种类分析 |
2.1 水性类型建筑涂料 |
2.2 溶剂类型建筑涂料 |
3 发展趋势 |
3.1 向功能类型建筑涂料方向发展 |
3.2 向复合类型建筑涂料方向发展 |
3.3 对建筑涂料生产的基础配置加以优化 |
4 结束语 |
(4)水性无机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分类 |
1.3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组成 |
1.3.1 非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组成 |
1.3.2 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组成 |
1.4 钢结构防火涂料防火机理 |
1.4.1 非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防火机理 |
1.4.2 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防火机理 |
1.5 膨胀型防火涂料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5.3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
1.6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6.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方法及表征 |
2.1 试验原料及设备 |
2.2 涂料及涂层的制备 |
2.2.1 水性无机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制备 |
2.2.2 基底钢板预处理 |
2.2.3 试验样板的制备与养护 |
2.3 测试及表征方法 |
2.3.1 涂料在容器中的状态 |
2.3.2 pH检测 |
2.3.3 涂料黏度的测定 |
2.3.4 干燥时间 |
2.3.5 初期干燥抗裂性 |
2.3.6 涂层厚度的测定 |
2.3.7 粘结力测定 |
2.3.8 耐水性测试 |
2.3.9 耐冷热循环性测试 |
2.3.10 涂层防火性能测试 |
2.3.11 膨胀倍率的计算 |
2.3.1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 |
2.3.1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3.14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测试(TG-DSC) |
2.3.15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基料质量比对成膜性和贮存时间的影响 |
3.2 颜填料与基料的相容性研究 |
3.3 助剂对涂料稳定性的影响 |
3.3.1 分散剂的种类对涂料稳定性的影响 |
3.3.2 分散剂用量对涂料黏度的影响 |
3.3.3 增稠剂种类的选择 |
3.3.4 增稠剂的用量对涂料稳定性的影响 |
3.3.5 消泡剂对涂料的影响 |
3.4 颜基比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3.5 颜填料添加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3.5.1 滑石粉添加量对涂层初期干燥抗裂性的影响 |
3.5.2 钛白粉添加量对涂层强度的影响 |
3.5.3 绢云母添加量对涂层耐水性及耐冷热循环性的影响 |
3.6 膨胀阻燃体系对涂料防火性能的影响 |
3.6.1 白云石对涂料防火性能的影响 |
3.6.2 可膨胀石墨对涂料防火性能的影响 |
3.6.3 硼砂对涂料防火性能的影响 |
3.7 涂层固化时间对防火性能的影响 |
3.8 涂层厚度对防火性能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膨胀阻燃过程的研究 |
4.1 可膨胀石墨体系水性无机膨胀型防火涂层膨胀阻燃过程的研究 |
4.1.1 涂层表观形貌分析 |
4.1.2 涂层截面SEM分析 |
4.1.3 涂层灼烧前后XRD分析 |
4.1.4 涂层TG-DSC测试分析 |
4.1.5 涂层FT-IR分析 |
4.2 硼砂体系水性无机膨胀型防火涂层膨胀阻燃过程的研究 |
4.2.1 涂层表观形貌分析 |
4.2.2 涂层截面SEM分析 |
4.2.3 涂层灼烧前后XRD分析 |
4.2.4 涂层TG-DSC测试分析 |
4.2.5 涂层FT-IR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水性沥青防水与防腐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乳化沥青概况 |
1.1.1 乳化沥青的定义及分类 |
1.1.2 乳化沥青的制备工艺 |
1.1.3 乳化沥青的乳化及破乳机理 |
1.2 防水涂料概况 |
1.2.1 防水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
1.2.2 建筑防水涂料的特点 |
1.2.3 建筑防水涂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3 弹性丙烯酸乳液 |
1.3.1 弹性乳液弹性机理 |
1.3.2 乳液成膜过程及原理 |
1.3.3 乳液聚合在建筑涂料中的应用 |
1.3.4 弹性丙烯酸乳液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1.4 金属管道的腐蚀及防护 |
1.4.1 管道腐蚀类型及机理 |
1.4.2 管道腐蚀防护 |
1.4.3 管道防腐涂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目标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目标 |
1.5.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性沥青涂料的制备及测试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1.1 实验主要原料 |
2.1.2 实验主要仪器 |
2.2 水性沥青涂料的制备配方及制备工艺 |
2.2.1 基础配方 |
2.2.2 制备工艺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漆膜的撕裂强度及断裂延伸率 |
2.3.2 漆膜的耐热度 |
2.3.3 漆膜的干燥速率 |
2.3.4 漆膜的低温柔韧性 |
2.3.5 漆膜的不透水性 |
2.3.6 防水涂料漆膜的粘结强度 |
2.3.7 涂料的固含量 |
2.3.8 铅笔硬度测试 |
2.3.9 漆膜附着力测试 |
2.3.10 漆膜耐中性盐雾测试 |
2.3.11 漆膜耐酸碱性能测试 |
2.3.12 漆膜耐水性测试 |
2.3.13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测试 |
2.3.1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三章 水性沥青防水涂料的性能分析 |
3.1 前言 |
3.2 成膜体系的选择 |
3.2.1 三种弹性丙烯酸乳液的红外谱图分析 |
3.2.2 不同丙烯酸乳液对漆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弹性乳液的用量对漆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颜填料体积浓度(PVC)对漆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 所制防水涂料与行业标准性能要求比较 |
3.6 防锈性能研究 |
3.6.1 不同弹性丙烯酸乳液种类及用量对漆膜防腐性能的影响 |
3.6.2 防锈颜料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3.7 漆膜厚度对涂料防腐性能的影响 |
3.8 两种弹性乳液复配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性沥青防腐涂料的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成膜体系的选择 |
4.2.1 成膜体系的选择 |
4.2.2 乳液的红外光谱图 |
4.3 颜填料的选择与分析 |
4.3.1 体质填料的选择 |
4.3.2 防锈颜料的选择 |
4.3.3 防锈颜料配比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4.3.4 防锈颜料的用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4.3.5 不同防锈颜料用量所制样板的SEM分析 |
4.4 颜填料体积浓度(PVC)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4.5 漆膜厚度对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绿色桐油木器涂料研制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桐油及其研究现状 |
1.1.1 桐油简介 |
1.1.2 桐油研究现状 |
1.2 桐油精制的研究进展 |
1.2.1 桐油脱酸工艺的研究进展 |
1.2.2 桐油脱色工艺的研究进展 |
1.3 脂肪酸甲酯的研究进展 |
1.3.1 脂肪酸甲酯的应用现状 |
1.3.2 脂肪酸甲酯的分离纯化方法 |
1.4 木器涂料的研究进展 |
1.4.1 涂料工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1.4.2 当前涂料工业的局限性 |
1.4.3 木器涂料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精制桐油与聚合桐油的制备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精制桐油的制备工艺 |
2.2.2 聚合桐油的制备工艺 |
2.2.3 桐油理化指标的测定 |
2.2.4 桐油中脂肪酸甲酯的含量测定 |
2.2.5 生桐油与聚合桐油的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脱酸工艺优化 |
2.3.2 精制前后桐油的理化指标数据分析 |
2.3.3 生桐油与精制桐油中的脂肪酸甲酯含量对比 |
2.3.4 生桐油与聚合桐油的表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桐油C18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制备及溶剂性能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桐油脂肪酸甲酯的制备工艺 |
3.2.2 C18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制备工艺 |
3.2.3 脂肪酸甲酯的成分分析方法 |
3.2.4 尿素包合物的表征方法 |
3.2.5 C18不饱和脂肪酸甲酯溶剂性能检测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尿素包合法提取C18 UFAMEs的工艺优化 |
3.3.2 尿素包合前后脂肪酸甲酯的成分分析 |
3.3.3 尿素包合物的表征分析 |
3.3.4 尿素包合反应机理分析 |
3.3.5 桐油C18不饱和脂肪酸甲酯溶剂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绿色桐油基木器涂料配方设计及优化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桐油基底漆的制备工艺 |
4.2.2 桐油基面漆的制备工艺 |
4.2.3 桐油基底、面漆漆膜的制备 |
4.2.4 桐油基底漆配方设计方法 |
4.2.5 桐油基面漆配方设计方法 |
4.2.6 桐油基底、面漆涂料性能评价指标与检测方法 |
4.2.7 桐油基底、面漆性能检测方法 |
4.2.8 桐油基底、面漆有害物质含量检测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桐油基底、面漆配方优化 |
4.3.2 桐油基底、面漆理化性能检测结果分析 |
4.3.3 桐油基底、面漆有害物质含量测定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健康环保建筑功能涂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光催化涂料 |
1.1 光催化降解甲醛反应机理 |
1.2 单一Ti O2光催化涂料 |
1.3 贵金属沉积Ti O2光催化涂料 |
1.4 离子掺杂Ti O2光催化涂料 |
2 水性丙烯酸酯涂料 |
3 隔热保温仿石涂料 |
4 健康环保建筑功能涂料发展前景的展望 |
(8)水性钢结构涂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水性钢结构涂料国内研究现状 |
1.3.2 水性钢结构涂料国外研究现状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 |
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原料 |
2.1.1 水性钢结构涂料主要成分的优选 |
2.1.2 水性钢结构涂料主要原料 |
2.2 试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1 电子天平 |
2.2.2 球磨仪 |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2.4 干燥箱 |
2.2.5 热重/差热综合热分析仪 |
2.3 涂层基材的预处理 |
2.4 原料预处理 |
2.5 水性钢结构涂料的配制 |
2.5.1 水性钢结构涂料的基本配方 |
2.5.2 涂料的制备流程 |
2.6 水性钢结构涂料性能的测试 |
2.6.1 水性钢结构涂料物理、化学性能的测试 |
2.6.2 水性钢结构涂料耐火及耐腐蚀性能测试 |
2.6.3 热重分析 |
2.6.4 微观结构分析 |
3 水性环氧乳液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引言 |
3.1 固化剂的用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3.1.1 固化剂的用量对漆膜粘度的影响 |
3.1.2 固化剂的用量对漆膜固含量的影响 |
3.1.3 固化剂的用量对漆膜转化率的影响 |
3.1.4 固化剂的用量对漆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3.2 固化剂的用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3.2.1 蒸馏水的用量对漆膜粘度的影响 |
3.2.2 蒸馏水的用量对漆膜固含量的影响 |
3.2.3 蒸馏水的用量对漆膜转化率的影响 |
3.2.4 蒸馏水的用量对漆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3.3 水性环氧乳液对涂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
3.4 水性环氧乳液对涂料化学性能的影响 |
3.5 水性环氧乳液对涂料耐火性能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4 膨胀组分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引言 |
4.1 膨胀机理的探究 |
4.2 膨胀体系各组分对涂料耐火性能的影响 |
4.3 膨胀体系协同作用对涂料耐火性能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5 颜填料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引言 |
5.1 可膨胀石墨对涂料耐火性能的影响 |
5.2 可膨胀石墨掺量不同时涂料结构微观形貌(SEM)分析 |
5.3 二氧化钛对涂料耐火性能的影响 |
5.4 涂料整体防火及防腐蚀性能的评估 |
5.4.1 涂料整体耐火性能的评估 |
5.4.2 涂层的防腐性能的评估 |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防腐保温一体化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保温隔热涂料的分类 |
1.2.1 阻隔型保温隔热涂料 |
1.2.2 反射型保温隔热涂料 |
1.2.3 辐射型保温隔热涂料 |
1.3 保温隔热涂料的组成 |
1.3.1 基体树脂 |
1.3.2 颜料 |
1.3.3 填料 |
1.3.4 助剂 |
1.4 防腐保温涂料发展现状 |
1.4.1 国外防腐保温涂料发展现状 |
1.4.2 国内防腐保温涂料发展现状 |
1.5 国内外保温隔热材料市场行业状况 |
1.5.1 国外保温隔热材料市场行业状况 |
1.5.2 国内保温隔热材料市场行业状况 |
1.6 石化行业管道防腐保温现状 |
1.6.1 管道保温现状及其特点 |
1.6.2 管道防腐现状 |
1.7 主要应对策略 |
1.8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创新之处 |
1.8.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 |
1.8.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1.8.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石化工程用环氧基高性能防腐保温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制备工艺与表征方法 |
2.2.1 制备工艺 |
2.2.2 表征方法 |
2.3 石化管道用无溶剂防腐保温涂料的制备 |
2.3.1 树脂 |
2.3.2 空心玻璃微珠(HGB)的种类 |
2.3.3 空心玻璃微珠(HGB)的用量 |
2.4 测试结果与讨论 |
2.4.1 力学性能 |
2.4.2 防腐性能 |
2.4.3 隔热性能模拟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石化工程用有机硅基高温防腐保温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制备工艺与表征方法 |
3.2.1 制备工艺 |
3.2.2 表征方法 |
3.3 环氧改性有机硅基高温防腐保温涂料的制备 |
3.3.1 高温防腐保温涂料的原料选择 |
3.3.2 高温防腐保温涂料的耐热机理 |
3.3.3 空心玻璃微珠在填料中比例对涂料耐热性的影响 |
3.3.4 不同颜料体积浓度对涂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力学性能 |
3.4.2 防腐性能 |
3.4.3 电化学阻抗谱-腐蚀动力学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防腐保温一体化涂料的工程模拟试验 |
4.1 引言 |
4.2 数字化保温试验装置平台建设 |
4.3 工程模拟试验部分 |
4.3.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2 试验施工方法 |
4.3.3 保温效果测试 |
4.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4.1 测试结果 |
4.4.2 测试结果评价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抗菌防霉调湿涂料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建筑涂料的发展 |
1.2 建筑调湿涂料的发展 |
1.3 建筑抗菌防霉调湿涂料 |
1.3.1 抗菌剂的分类与抗菌检测方法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抗菌剂的选择 |
1.5 本文主要内容 |
1.5.1 本文研究目的 |
1.5.2 本文研究意义 |
1.5.3 本文技术路线 |
1.5.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内容及性能检测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 纳米ZnO的制备、改性与表征 |
2.2.1 纳米ZnO的制备 |
2.2.2 纳米ZnO的改性 |
2.2.3 偶联剂对苯丙乳液的改性 |
2.2.4 偶联剂改性纳米ZnO粉体效果的表征 |
2.2.5 偶联剂改性苯丙乳液效果的表征 |
2.3 ZnO抗菌防霉调湿涂料的制备、表征与检测 |
2.3.1 ZnO抗菌防霉调湿涂料的制备 |
2.3.2 ZnO抗菌防霉调湿涂料的建筑性能检测 |
2.3.3 ZnO抗菌防霉调湿涂料的抗菌防霉性能检测 |
第三章 纳米ZnO改性与苯丙乳液改性的结果与分析 |
3.1 纳米ZnO改性的结果与分析 |
3.1.1 改性偶联剂的最佳用量 |
3.1.2 确定偶联剂的种类 |
3.1.3 KH570改性纳米粉体红外光谱分析 |
3.1.4 KH570改性纳米粉体TEM分析 |
3.2 偶联剂改性苯丙乳液的结果与分析 |
3.2.1 KH570改性苯丙乳液红外光谱分析 |
3.2.2 KH570改性苯丙乳液的SEM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菌防霉调湿涂料的建筑性能分析 |
4.1 沉降性分析 |
4.2 耐水性分析 |
4.3 黏度分析 |
4.4 细度分析 |
4.5 遮盖力分析 |
4.6 漆膜附着力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菌防霉调湿涂料的抗菌防霉调湿性能分析 |
5.1 细菌、霉菌所带来的危害 |
5.1.1 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危害 |
5.1.2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5.1.3 对建筑围护结构的危害 |
5.2 纳米ZnO的抗菌机理 |
5.3 涂料调湿性能分析 |
5.3.1 海泡石调湿涂料的调湿机理 |
5.3.2 海泡石调湿涂料的调湿作用 |
5.3.3 海泡石调湿涂料的调湿分析 |
5.4 涂料抗菌防霉性能检测 |
5.4.1 抗细菌性能检测实验 |
5.4.2 抗霉菌性能检测实验 |
5.4.3 第三方检测机构抗细菌、抗霉菌性能检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SKD-Ⅲ建筑涂料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地聚合物基水性无机涂料的研制[D]. 李缘.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2]无机建筑涂料研究与进展[J]. 王燕,潘秀伟,李紫莹. 涂料工业, 2020(12)
- [3]建筑涂料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顾小琴. 居舍, 2020(30)
- [4]水性无机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研制[D]. 孙娜娜.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5)
- [5]水性沥青防水与防腐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耀宗.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3)
- [6]绿色桐油木器涂料研制及其性能研究[D]. 杨宁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7]健康环保建筑功能涂料的研究进展[J]. 崔玉民,陶栋梁,殷榕灿,吴斌. 材料保护, 2019(03)
- [8]水性钢结构涂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施钧.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9]防腐保温一体化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齐玉宏.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10]抗菌防霉调湿涂料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D]. 周振宇. 湖南工业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