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美白对虾与河蟹混养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美玲,朴元植[1](2022)在《南美白对虾绿色健康养殖技术试验》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因"重高产、乱用药"等导致养殖成本增加、风险加大、产品质量无法保障。为了保证消费者吃上安全、健康的水产品,笔者对南美白对虾绿色健康养殖技术进行了探索。经过多年的养殖试验,在2020年取得了"稳产、绿色、生态、健康"的阶段性养殖成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及配备试验地点选在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坝墙子镇八里村,5口池塘面积共45.3亩,1~5号分别为4.5、4.8、12、8、16亩。池塘进排水方便,进排水口的过滤网为100目的双层网。增氧设备为3.0千瓦叶轮增氧机8台,其中1、2号池塘各1台,3、4、5号池塘各2台。
张朝晖[2](2022)在《江苏虾蟹产业发展现状、挑战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一、江苏省虾蟹产业现状江苏是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水产养殖总面积900余万亩,水产品总产量480余万吨,产值1 800亿元,养殖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前列。江苏省虾蟹养殖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兴于20世纪初。通过30年发展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渔业虾蟹经济(一蟹四虾),占江苏淡水渔业产值的60%以上,总产值超500亿元,主养面积646万亩;在种质改良、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已成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为推进农(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渔)业增效和农(渔)民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
雷景涛,张保彦[3](2021)在《创建微山湖大闸蟹特色优势产业的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安徽省微山湖面积1266平方公里,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被誉为"鲁南明珠"、"齐鲁灵秀"。因该湖所产大闸蟹个大、体肥、味美,具有颇高的声誉,深受群众欢迎,成为微山湖重要的渔业资源。一、微山湖大闸蟹产业发展情况微山县自90年代中期开始养殖大闸蟹,
万夕和[4](2021)在《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上)》文中提出南美白对虾生长速度快,养殖产量高,是重要的经济虾类品种。近十年来,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发展迅速,除了广东、广西、江苏、福建、山东、浙江等沿海地区,内地南美白对虾养殖也异军突起,湖北、四川等27个内地省市都开始养殖南美白对虾。2019年,全国南美白对虾总产量达到181.5万吨。养殖模式除了传统的土池养殖,还有工厂化养殖、高位池养殖、温棚养殖、大水面养殖、光伏养殖等多种新模式。本文从主要养殖模式、池塘及水源、健康苗种的选择、投入品的使用、主要疾病的防控、养殖尾水的净化等方面讨论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
周捷,成建忠,朱丽艳[5](2021)在《崇明清水蟹与澳洲红螯螯虾高效生态混养技术》文中指出为抵御单一养殖崇明清水蟹带来的风险,开展了崇明清水蟹与澳洲红螯螯虾高效生态混养试验。以2020年上海崇东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混养试验为例,养殖池塘面积1 hm2,蟹种放养量12 000只,产量1 125 kg,澳洲红螯螯虾放养量15 000尾,产量450 kg,总产值31.5万元,利润20.1万元。结果表明,采用崇明清水蟹与澳洲红螯螯虾高效生态混养模式,不会影响清水蟹的产量,且单位面积利润比单养模式提高了34%,因此是1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养殖模式。
邵梦亭,车斌[6](2021)在《江苏省兴化县河蟹养殖成本收益分析》文中提出借鉴国内外水产养殖成本收益分析的相关研究理论及核算指标体系的设立方法,根据实地调研的数据对兴化产区2017及2018年河蟹养殖成本收益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2018年兴化县河蟹养殖的平均成本投入高于2017年,其中可变成本大于固定成本,2018年饲料费用超过土地租金,成为最大支出项。(2)2018年兴化县河蟹养殖的亩均产量、亩均净利润、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均高于2017年。(3)2018年兴化县河蟹养殖的盈亏平衡产量高于2017年,盈利空间保持较高水平,净利润对不确定因素的敏感性与2017年基本一致,由高到低依次为销售价格、可变成本、固定成本。(4)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发现2018年养殖过程中的饲料费用、土地租金、平均售价、产量对净利润具有显着性影响。
鲍晓云,曹永军[7](2019)在《南美白对虾与河蟹混养模式探索》文中指出南美白对虾、河蟹都是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又都属于甲壳类、杂食性动物,营养需求类似,因此,该地养殖户通过多年的生产试验,在河蟹池开展南美白对虾与河蟹生态混养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笔者多年跟踪试验塘口,并调研总结,从池塘选择与规划、清整消毒、种苗选择、放养搭配、生产管理及捕捞上市等
王晶晶,方苹,陈静,袁锐,刘肖汉[8](2021)在《2020年江苏省虾蟹类养殖病情监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苏省是水产养殖大省,虾蟹经济在整个渔业经济中具有较高比重。目前,虾蟹养殖中年产值最高的为河蟹,之后依次为小龙虾、青虾、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江苏每年虾蟹总体产量近1×106t。河蟹养殖面积约23.3万hm2,以池塘养殖为主;
赵建波[9](2021)在《养殖池虾与蟹混养技术》文中指出为进一步完善虾、蟹混养模式和提高养殖效益,本文从养殖池准备、养殖前准备、水草种植、苗种放养、科学投饲、水质调控、水草养护、病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了河蟹与春、秋2茬青虾混养技术,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姜松[10](2021)在《斑节对虾适应低鱼粉蛋白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及分子机制解析》文中指出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俗称草虾、虎虾等,具有单个个体大、产量高、养殖利润大等特点,是世界主要养殖的对虾品种之一,也是我国华南地区的主养对虾品种。近年来,由于鱼粉资源的全球范围内缺乏以及鱼粉价格的逐年攀升,斑节对虾养殖产业中饲料成本逐年加大,这严重压低了斑节对虾养殖的利润,制约了我国斑节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利用遗传育种的方法,选育出适合粗饲料(饲料中含有的鱼粉蛋白较低)养殖的斑节对虾优良新品种系,对我国斑节对虾新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遗传育种工作中,准确估计不同家系的育种值,是开展良种选育的基本保证。分析不同家系在不同养殖条件下的转录组特性及肠道菌群结构,估计选育家系经济性状的表型和内在分子机制相关性,是遗传育种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是开展优良品种选育的工作基础。本论文首先进行了不同含量的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斑节对虾的影响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含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专门化家系,通过对家系进行生长性能的评估以及遗传参数的估计,获得优良家系;利用F1代核心育种群体,构建F2代家系并进行遗传参数评估和形态差异分析,计算了斑节对虾耐粗饲料新品系F2代的育种值并通径分析方法分析F2代表型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其对体质量这一重要经济性状的贡献率;对筛选到的特定家系进行了不同饵料组间的转录组测序,获得了耐粗饲料性状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模式;进行了特定家系的肠道菌群分析,比较了不同饲料组间斑节对虾肠道特定菌群菌群及多样性特点。具体结果如下:(1)以斑节对虾(0.85±0.02g)为试验对象,进行8周的生长实验,研究饲料中浓缩脱酚棉籽蛋白部分替代鱼粉对斑节对虾生长性能、肌肉成分、饲料利用、肝胰腺消化酶和抗氧化能力及肠道性状的影响,以期确定斑节对虾配合饲料中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的适宜比例。根据斑节对虾营养需求,设计5种与对照饲料(饲料中鱼粉含量为30%)等氮等能饲料,饲料中浓缩脱酚棉籽蛋白用量分别为5%、10%、15%、20%、25%,分别替代16.67%、33.33%、50%、66.67%、83.33%的鱼粉,试验结果显示:在对虾饲料总蛋白含量充足的情况下,使用浓缩脱酚棉籽蛋白部分替代鱼粉,其生长未受到明显影响,使用20%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的试验组效果最好,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饲料系数分别为206.27±12.09%、2.01±0.14%、60.83±2.05%、62.03±5.38%、2.08±0.25%,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饲料系数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使用66.67%的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饲料中的鱼粉,斑节对虾的生长性能不受影响,这为进一步进行耐粗饲料斑节对虾新品种系的筛选奠定了数据基础。(2)利用试验一得到的最佳替代比例,制作了对照组(鱼粉含量为30%)和试验组(鱼粉含量为10%,浓缩脱酚棉籽蛋白含量为20%)两种饵料,以用36个斑节对虾家系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在两种不同蛋白水平饲料下的生长测试,试验时间为8周。结果显示:在相同饲料中,不同斑节对虾家系收获体质量存在显着差异,在绝对增重率方面,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种饲料饲喂表现最优家系比最差家系分别高出97.16%和95.46%。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种饲料饲喂下,斑节对虾平均存活率差异显着,分别为80.59%和77.88%。在生产性能方面,对照组和试验组中家系产量最高值比最低值分别高出100%和124.44%。10号和6号家系在不同饲料组中均排在前10%,具有较好的生产性能。试验的研究结果为耐粗饲料养殖的斑节对虾新品种选育奠定了数据和材料基础。(3)本研究建立了36个斑节对虾家系,每个家系选取150尾斑节对虾,在对照组(Diet A,鱼粉蛋白水平为30%)和试验组(Diet B,鱼粉蛋白水平为10%,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水平为20%)两种饵料下混养56 d,分析体质量和存活性状的遗传参数以及G×E互作效应。斑节对虾在Diet A组的生长性能优于Diet B组。在正常鱼粉蛋白饲料组中,斑节对虾体质量遗传力估计值为0.53±0.12,在试验组中为0.39±0.09,属高遗传力;存活性状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38和0.22,也表现为中高遗传力水平。两个饲料组间体质量和存活性状的G×E互作效应均表现为高度遗传相关(0.84-0.92),G×E方差组分与加性遗传方差组分比值均小于0.5,G×E效应均不显着。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斑节对虾的生长和存活性状在种饲料下存在一定差异,然而基因型与饵料条件的互作效应并不显着,由此认为在饲料鱼粉蛋白水平10%-30%的范围内,不需要针对不同的饵料条件建立不同的选育系。(4)采用全人工定向交尾方式,于2020年构建了15个斑节对虾第二代耐粗饲料品系的全同胞家系进行生长性状数据测定及遗传参数评估。斑节对虾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1.52-47.53%,存在较高的遗传变异。斑节对虾F2代群体生长性状的遗传力范围为(0.25±0.03)-(0.41±0.13),属中、高度遗传力。体长和体质量的遗传力分别为(0.38±0.11)和(0.41±0.13)。生长性状间遗传相关性的评估结果均为高度正相关,其中体质量和体长之间的遗传相关性最高,为0.99,头胸甲宽和第一腹节高的遗传相关性最低,为0.71。生长性状表型数据间均呈显着相关,属中、高度相关。综上:斑节对虾F2代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改良潜力,采用家系选育结合个体选育可获得较好的选育效果;生长性状间呈高度遗传正相关,可选择将体长和体质量作为选育的重点性状纳入综合选择指数中,其余的生长性状通过正遗传相关可获得间接选育效果,最终提高其生产性能。(5)开展了不同鱼粉蛋白水平饵料对斑节对虾特异性家系转录组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遗传背景下(家系间比较),有586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上调表达基因520个,下调表达基因66个。进一步分析,获得差异最显着的Top 10 GO注释条目。结果表明,差异富集基因最显着的基因群主要涉及“蛋白质转运”、“蛋白质消化吸收”、“脂质吸收”等生物过程,“钙离子结合活性”、“G蛋白偶联受体”等信号转导的相关分子功能,位于“胞外区”、“细胞连接”等细胞部位。显着富集的KEGG调控通路也多为集中在蛋白质转运相关,包括“钙通路”、“谷氨酸能突触传导”等方面。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信号转导通路中的相关受体、调控蛋白及亚单位,吸收渗透调节中的各类通道蛋白、转运体,应激应答设计各类调控因子及酶等。(6)利用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法,构建不同鱼粉蛋白水平饵料下两个斑节对虾特异性家系肠道样品肠道菌群的基因测序文库,分析比不同鱼粉蛋白水平下斑节对虾肠道菌群生物丰富度及多样性差异。在属的水平下,不同饲料组中斑节对虾肠道菌群相对菌属分布情况存在差异,高鱼粉蛋白饲料组中斑节对虾肠道菌群相对丰度较高的菌属是醋酸杆菌(Cetobacterium)、幽门螺旋菌(Paeniclostrdium)和罗姆布茨菌(Romboutsia)等,而低鱼粉蛋白饲料组中丰度较高的菌属为肠杆菌(Enterovibrio)和假单胞菌(Plesiomonas)等。从不同家系间比较分析的结果来看,X家系斑节对虾肠道的优势菌门分别是变形菌门(58.23%)和厚壁菌门(31.75%),其他菌门丰度较低(5.00%以下),Y家系以拟杆菌门(57.12%)和梭杆菌门(22.54%)为主。X家系中与营养代谢和生长相关的厚壁菌门显着增加,通过提高肠道中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有望提高斑节对虾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对低鱼粉水平饲料的利用率。
二、南美白对虾与河蟹混养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美白对虾与河蟹混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南美白对虾绿色健康养殖技术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材料与方法 |
1. 池塘及配备 |
2. 水源 |
3. 清塘 |
4. 进水及消毒 |
5. 肥水 |
6. 苗种放养 |
7. 投喂管理 |
8. 水质管理 |
二、试验结果 |
1. 养成情况 |
2. 经济效益 |
三、分析与讨论 |
(2)江苏虾蟹产业发展现状、挑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江苏省虾蟹产业现状 |
1. 河蟹 |
2. 小龙虾 |
3. 青虾 |
4. 南美白对虾 |
5. 罗氏沼虾 |
二、江苏省虾蟹产业挑战 |
1. 水产种业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
2. 绿色生态养殖技术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3. 病害防控技术有待进一步提升 |
4. 加工产业规模亟待进一步提升 |
5. 疫情下的水产产业 |
三、江苏省虾蟹产业发展对策 |
1. 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
2. 加强虾蟹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研发和推广 |
3. 加快病害防控能力建设 |
4. 加快发展精深加工产业 |
5. 开展水产品品牌示范建设 |
(3)创建微山湖大闸蟹特色优势产业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微山湖大闸蟹产业发展情况 |
(一)产品质量管理情况 |
1. 深入开展质量安全监督检查 |
2. 促进大闸蟹产业发展的标准化 |
(二)产业创新发展情况 |
1. 自主开展大闸蟹养殖技术创新 |
2. 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科技水平 |
3. 积极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
(三)品牌推介与营销 |
二、微山湖大闸蟹产业发展优势 |
(一)资源环境优势 |
(二)微山湖大闸蟹的品质独特性 |
1. 感官特色。 |
2. 理化指标。 |
3. 矿物质元素。 |
4. 氨基酸。 |
三、微山湖大闸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品牌定位不清晰 |
(二)经营方式落后 |
(三)养殖基础设施薄弱 |
四、微山湖大闸蟹产业发展建议 |
(一)实施品牌提升工程。 |
(二)加强产业融合发展。 |
(三)加强养殖基础设施建设。 |
(四)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
(4)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健康养殖主要模式 |
1. 池塘养殖 |
2. 工厂化养殖 |
3. 高位池养殖 |
4. 温棚养殖 |
5. 池塘混养 |
6. 循环水养殖 |
7. 光伏养殖 |
二、池塘与水源 |
三、健康苗种的选择 |
四、投入品的选择与使用 |
(5)崇明清水蟹与澳洲红螯螯虾高效生态混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池塘准备 |
(1)池塘选择。 |
(2)清塘肥水。 |
(3)防逃设施。 |
(4)投螺种草。 |
1.2 苗种放养 |
1.3 饲养管理 |
(1)饵料投喂。 |
(2)水质调控。 |
(3)病害防治。 |
1.4 日常管理 |
1.5 捕捞收获 |
2 结果 |
3 讨论 |
(7)南美白对虾与河蟹混养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分组 |
1.3 操作流程 |
1.3.1 池塘整理 |
1.3.2 栽种水草 |
1.3.3 投放螺蛳 |
1.3.4肥水放苗 |
1.3.5 饲料投喂 |
1.3.6 水质调控 |
1.3.7 水草管护 |
1.3.8 病害防治 |
2 结果 |
2.1 养成收获 |
2.2 成本效益 |
3 讨论与分析 |
(8)2020年江苏省虾蟹类养殖病情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害总体情况 |
2 不同品种养殖病害情况分析 |
2.1 蟹类病害 |
2.2 虾类病害 |
3 病害流行预测与对策建议 |
3.1 病害流行预测 |
3.2 对策建议 |
(9)养殖池虾与蟹混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养殖池准备 |
2 养殖前准备 |
3 水草种植 |
4 苗种放养 |
4.1 青虾苗种放养 |
4.2 河蟹苗种放养 |
4.3 螺蛳投放 |
5 科学投饲 |
6 水质调控 |
6.1 水位控制 |
6.2 水质管理 |
6.3 增氧和换水 |
7 水草养护 |
8 病害防治 |
9 收获 |
(10)斑节对虾适应低鱼粉蛋白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及分子机制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水产动物育种值估计研究 |
1 育种值及其在育种中的重要性 |
2 育种值的估计方法 |
第二节 水产动物饲料蛋白质需求进展研究 |
1 水产饲料中动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研究 |
2 饲料中蛋白质的转化效率 |
3 水产动物低鱼粉饲料蛋白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
第三节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
1 转录组学在水产生物疾病与免疫中的研究现状 |
2 转录组学在水产生物生殖与发育中的研究现状 |
3 转录组学在水产生物生长与营养中的研究现状 |
4 转录组学在水产生物毒理与抗逆中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水产生物肠道菌群的研究 |
1 生物肠道菌群来源及其作用 |
2 水生生物肠道微生物组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性 |
3 影响水生生物肠道微生物的因素 |
4 水生生物肠道微生物群的生理和免疫作用 |
第五节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斑节对虾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饲料 |
2.2 试验管理 |
2.3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蛋白源替代对对虾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
3.2 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部分鱼粉对斑节对虾肌肉成分的影响 |
3.3 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对斑节对虾消化酶活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4 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部分鱼粉对斑节对虾肠道组织的组织学影响 |
4 讨论 |
第三章 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部分鱼粉对斑节对虾家系生长和存活的比较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数据采集与处理 |
3 结果 |
3.1 不同饲料组中斑节对虾生长性状的表型参数 |
3.2 斑节对虾家系在不同饲料组中生长性能比较 |
3.3 斑节对虾家系存活情况 |
3.4 斑节对虾家系生产性能 |
4 讨论 |
第四章 浓缩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部分鱼粉饲料下斑节对虾生长和存活性状遗传评估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生长性状统计 |
3.2 不同饲料组斑节对虾体质量和存活率的遗传参数和G×E效应 |
4 讨论 |
第五章 斑节对虾耐粗饲料选育品系F2 代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评估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亲本交配及催产 |
2.2 幼体培育及标记 |
2.3 生长性状数据采集 |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斑节对虾生长性状数据统计 |
3.2 生长性状表型相关及曲线拟合 |
3.3 生长性状遗传参数及相关分析 |
4 讨论 |
4.1 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差异 |
4.2 生长性状的表型相关性及生长特点 |
4.3 生长性状的多性状遗传参数评估 |
第六章 不同鱼粉蛋白水平饲料组间斑节对虾转录组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斑节对虾家系构建及特异性家系的筛选 |
2.2 样品采集 |
2.3 RNA-Seq文库的制备与组装 |
2.4 基因的功能注释 |
2.5 DEGs的鉴定及富集分析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转录组测序及组装 |
3.2 基因功能及Nr数据库注释 |
3.3 GO功能注释 |
3.4 KEGG富集分析 |
3.5 差异基因统计 |
3.6 重要功能基因的筛选 |
4 讨论 |
第七章 不同鱼粉蛋白水平饲料组间斑节对虾肠道菌群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斑节对虾家系构建及特异性家系的筛选 |
2.2 样品采集 |
2.3 细菌总 DNA 提取及多样性分析 |
2.4 生物信息分析流程 |
3 结果 |
3.1 质检结果与分析 |
3.2 OTU聚类分析 |
3.3 OUT韦恩图 |
3.4 两个饲料组下斑节对虾肠道菌群门水平菌落结构的影响 |
3.5 物种丰度聚类热图 |
3.6 Alpha多样性分析 |
3.7 Beta多样性分析 |
3.8 组间差异统计分析 |
4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南美白对虾与河蟹混养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南美白对虾绿色健康养殖技术试验[J]. 张美玲,朴元植. 科学养鱼, 2022(01)
- [2]江苏虾蟹产业发展现状、挑战及对策[J]. 张朝晖. 科学养鱼, 2022(01)
- [3]创建微山湖大闸蟹特色优势产业的对策[J]. 雷景涛,张保彦. 渔业致富指南, 2021(18)
- [4]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上)[J]. 万夕和. 科学养鱼, 2021(09)
- [5]崇明清水蟹与澳洲红螯螯虾高效生态混养技术[J]. 周捷,成建忠,朱丽艳. 水产科技情报, 2021(05)
- [6]江苏省兴化县河蟹养殖成本收益分析[J]. 邵梦亭,车斌. 中国渔业经济, 2021(04)
- [7]南美白对虾与河蟹混养模式探索[J]. 鲍晓云,曹永军. 水产养殖, 2019(08)
- [8]2020年江苏省虾蟹类养殖病情监测分析[J]. 王晶晶,方苹,陈静,袁锐,刘肖汉. 水产养殖, 2021(07)
- [9]养殖池虾与蟹混养技术[J]. 赵建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21(11)
- [10]斑节对虾适应低鱼粉蛋白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及分子机制解析[D]. 姜松.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