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学习法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易艳[1](2021)在《契约学习法在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教学中的实施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更加关注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不同的形式进行锻炼。健美操作为一个与众不同的运动项目走入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中,受到很多女大学生的青睐。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对学习健美操不再感兴趣,到最后很多学生来上课只是为了学分和考试。这与当初健美操走进校园的初衷相违背,不仅仅是健美操,很多体育项目也是现在这个处境。因此,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不可容缓的,契约学习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了。教师根据学生自身存在的个体差异,与他们商讨签订个性的契约从而进行个性化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教学。契约学习法是强调学习者如何进行学习的过程,采用过程性计划替代内容性计划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升,身体得到足够的锻炼,从而培养学生们终身体育的习惯。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以及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城建学院2020级学生进行研究。并且从中选取了两个班分别作为实验班与对照班,每个班选取的学生各30人,实验周期为15周。其中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正常教学,而实验班则采用契约学习法进行契约教学。通过实验前后两个班的学生健美操相关身体素质成绩测试,健美操运动技能成绩测试,体育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四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契约学习法的教学,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显着的提高。(2)在健美操选项课中采用契约学习法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的健美操技能得到一个非常显着性的提高。(3)通过契约学习法的教学,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对于体育关注度、参与程度等方面都有所增强,从而促使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4)通过契约学习法的教学,学生自信心逐渐增强,自我效能有了显着提升。
倪保锐[2](2021)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新发展理念,将使核心素养融入教育体系,分布于各学段、学科、课程、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国普通高等师范类院校要落实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进行师资专业化培养,提高师范类专业导出师资的质量,为我国教育事业培养高质量师资队伍、大国良师。对于新时代体育强国理念下的体育教育专业来说,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落实推进素养教育的深入,也是助推体育强国战略的一条路径。教育理念,学科素养,教师理念、教师素养、学生观念、课程体系、教学大纲等一系列要素都面临着调整,我们只有逐层逐一突破,无捷径可寻。田径运动被公认为“运动之母”,它是最原始人类生产生活形成而演化成自今的田径运动,也是世界上最早呈现运动形式的类型,奥运项目最多,终有“得田径者得天下”的美誉,体育教育专业本着培养适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中小学体育事业服务。田径普修课程是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先锋课程,田径普修课程的建设决定着体育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体育学科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对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的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研究,以期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初步呈现改革内容和体系,为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为田径普修课程的教学大纲修订完善提供依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整体内容简单,不全面,描述不具体,各部分孤立。课程目标过于强调技术学习和理论知识,对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与中小学教学衔接度不高,缺乏师范生内涵建设的课程思政内容。(2)研究发现当前的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课程理念陈旧,重教轻学,偏重于灌输式的教师教、学生学。课程目标偏重技术传授、理论知识学习,教学内容以技术教学为主,项目内容上与中小学教学内容脱离,教学方法相对保守,教学方式传统,很难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调动参与的积极性,考核与评价偏重期末成绩评价,技术考核占比较大,评价主体单一。(3)通过多次咨询专家,进行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和课程体系设计,以问卷的形式收集专家、同行教师、学生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设计的评价,并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施培养与跟踪,最终得到良好的课程目标达成度。(4)结合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和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田径普修课程体系,其中包含目标要素体系、内容要素体系、实施要素体系和评价要素体系,凸显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相互对标的联动课程体系。
孟泽璐[3](2021)在《银川市初级中学体育特色课程教学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普遍使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缺乏地域特色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开发适应学生需求的体育特色课程,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具有重要意义。银川市部分中学开展体育特色课程进校园活动,旨在丰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创新体育教学方式,从而推陈出新,打破千校一面的教学现状,促进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在银川市有关部门领导的支持下,将不同种类的体育特色项目引入到校园教学中,由于这些项目本身具有独特性,从而使体育教师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及教学过程。这不仅促进了体育特色项目的发展,还有利于推陈出新,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此外,特色课程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运动技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银川市初级中学体育特色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案例分析法,对三所学校开展的特色课程教学状况进行调查,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最后总结出银川市在特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特色之处,得出如下结论:1)银川市目前总共有51所初中学校,其中有16所初中学校开设了体育特色课程教学活动,说明银川市的学校开设体育特色课程的参与度只有全市所有学校的三分之一。同时,通过调查发现银川市开展的特色课程教学倾向于传统的三大球类项目,民族民间特色项目与新兴体育项目开展较少。但在师资、场地器材等方面都具有开展特色课程的优势。2)月牙湖回中特色课程教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课程特色。学校开设传统武术双节棍课程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与其他学校开设的传统体育项目篮排足不同,特色教学的开展一方面使学生学会了新技能,另一方面又增强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认同感。2.教学特色。双节棍教学是面向全校所有学生进行的,同时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打破班级授课制,通过大课间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双节棍课程的教学。让课程与教学不在局限于班级和年级中。3)贺兰二中开设花样跳绳特色课程教学的特色体现在特色课程与传统体育课相融合。实现“一课多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在原有的体育课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根据花样跳绳本身特点,改变课程教学课时,将教学分为基础教学和特色教学两部分。同时在教学方法中整合多种运动技术组织课堂教学如独创性的加入“徒手联练习法”等多种不同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实现教学目标。4)唐徕回中开设的回族腰鼓特色课程教学的特色有3点: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开设回族腰鼓课程,将腰鼓融入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学过程中运用集体教学+分年级教学的组织形式,利用初二的小教练教授初一学生学习回族腰鼓。每年3月为“腰鼓学习月”,将所有初一年级学生统一组织进行集中,所有男生学习回族腰鼓,女生学习广播体操。开创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即学习了理论知识,又掌握了运动技能。5)银川市开展特色课程的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因校制宜的开设体育特色课程,每所学校通过开展不同的特色课程,进而产生不同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同时这些学校在开展特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校实地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发特色课程,也给与体育教师极大的教学自主权,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开创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丰富学校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同时也为还没有开展特色课程教学的学校提供一定的参考。6)银川市在开展体育特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取得了极大的成效。这离不开银川市相关政策的支持,体育特色课程教学的开展也使一些学校树立了自己的体育品牌,扩大了学校知名度。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得到提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教学观念滞后;特色课程的教学缺乏课程评价体系以及专门的教材。同时,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不足也是影响特色课程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勾彩虹[4](2020)在《合作学习法在小学花样跳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和新时代少年儿童发展的背景下,花样跳绳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其开发与利用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简便易行、安全性高、花样繁多,配合与互动强的特点符合小学生身性活泼、求知欲强、兴趣广泛的特征。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建立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方式,传统教学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法则是改善师生、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向多渠道获取信息,最终为达到共同目标任务而努力,同时也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是至关重要的。合作学习法改进了传统教学法的弊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合作构建学习空间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能满足素质教育和社会的需要。本文通过教学实验,以研究合作学习法与传统教学法在小学花样跳绳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差异为目的,为小学花样跳绳教学中推广和运用合作学习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选定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水平三(五年级)学生,随机抽取两个班,一个班为实验班(60人,男生31人、女生29人),一分钟跳绳水平每人平均81个,采用合作学习法;一个班为对照班(60人,男生30人、女生30人),一分钟跳绳水平每人平均78个,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两个班的平均年龄都是11岁,学生共计120人,为实验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具体研究了合作学习法与传统教学法在花样跳绳教学中对学生身体素质、花样跳绳成绩、合作能力、学习兴趣方面的教学效果,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把测试统计的数据用SPSS22.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合作学习法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2)合作学习法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3)合作学习法有利于学生花样跳绳成绩的提高;(4)合作学习法有利于学生一分钟跳绳能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合作学习法在小学花样跳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改善了课堂气氛、人际关系,提高了教学效率,为今后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对花样跳绳教学的改进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出以下建议:(1)合作学习法应在小学花样跳绳教学中得到推广与运用;(2)合作学习法应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中得到重视与运用;(3)学生花样跳绳成绩的评定应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4)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全面应对花样跳绳教学的转变。
张雁北[5](2020)在《观察学习法在体育院校本科生游泳动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教学反馈是师生双方围绕教学活动进行信息传递的交互活动,教学反馈包含多个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反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反馈、教学方法与学生之间的反馈。而教学反馈的手段也有很多种,包括观察学习、本体反馈、视频反馈等。体育教学中的反馈大多以传统式观察学习为主,特别是动作技能教学,基本以教师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观察、模仿后再练习的传统教学开展动作技能学习。虽然传统教学方法在动作技能教学中经常被使用,但其在动作技能教学过程中显现出学习促进效果不佳、动作学习反馈不够、教学氛围不够活跃等不足,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充分激发。动作技能学习是现今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核心内容,新动作技能的掌握程度不仅影响着广大本科生的体质健康,而且还会对其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动作技能教学水平与学习效率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的重要课题。当前高校游泳动作技能教学普遍是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由于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十分关注当下所学习的课程内容,而忽视了对错误动作的觉察,从而不利于本科生对游泳动作技能的学习。众所周知游泳动作技能教学十分特殊,首先,水环境是游泳动作技能习得的外在环境;其次,人体在水中常以俯卧或仰卧姿态完成身体运动,其对完成技术动作所需的神经肌肉控制、四肢协调发力都提出了极高的动作控制要求,这是游泳动作技能习得的内在条件;最后,由于游泳是人体浸没在水中运动的特有方式,使得教师的教学反馈和学生的学习观察都势必受到水环境的“阻隔”和影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教学反馈作用,无形中增强了本科生掌握游泳动作技能的难度。因此,如何有效促进学生对游泳技术动作的正确理解,获得更多的教学反馈信息,将是帮助学生高效学习并掌握游泳动作技能的有效手段。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智能手机、计算机等通讯设备日益普及,在教育领域中智能手机等通讯设备愈加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应用到了视频反馈技术,以便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新学动作技能的掌握。对于无法察看自我技术动作变化的游泳动作技能学习而言,通过摄像记录技术动作,给予学生及时的技术动作纠错与改进,抑或通过观看高水平游泳运动员技术动作录像,帮助学生形成对游泳技术动作环节的正确理解与认识,准确掌握各个动作要领,最终提升游泳动作技能的学习效率。因此,将视频观察学习法应用到游泳动作技能教学中,能有效弥补传统游泳动作技能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反馈不够及时、自主学习激发不足和课堂学习氛围不够活跃等方面的不足。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和教学实验法,探究传统和视频观察学习法在体育院校本科生游泳动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游泳选修2组为实验教学组,以视频观察学习与传统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动作技能教学;以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游泳选修1组为对照组,使用传统观察学习与讲授相结合开展游泳动作技能教学。两组被试仅在观察学习方式上存在差异,而对照组与实验组本科生在游泳动作技能的学习内容、教学时数与进度、授课频次和动作测评等方面均保持一致。通过对照组与实验组本科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以及期中、期末蛙泳动作表现测评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将分析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后,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25米蛙泳蹬腿的技术评分与运动成绩两项指标的对比分析,实验组本科生在两项指标上都优于对照组,证明视频观察学习法对本科生蛙泳蹬腿动作技能学习具有更加积极的影响作用。2.通过教学实验前后游泳动作技能学习兴趣问卷得分差值的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本科生游泳技能学习兴趣、主动性都要优于对照组本科生,证明视频观察学习法对本科生蛙泳动作技能学习兴趣的促进与调动具有更加积极的影响作用。3.通过50米蛙泳完整配合技术动作的技术评分与运动成绩两项指标的对比分析,实验组本科生在两项指标上都优于对照组,证明视频观察学习法对本科生蛙泳完整配合技术动作学习和全身动作协调控制具有更加积极的影响作用。4.视频观察学习与传统观察学习相比,前者对于本科生游泳动作技能学习兴趣激发和动作技能学习两个方面都具有更加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视频观察学习较之传统观察学习相比,前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游泳动作技能教学方法,应在普通高校本科生的游泳动作技能教学中推而广之。
鲍建辉[6](2020)在《江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修课程对校园足球师资建设的贡献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将校园足球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2015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意见》,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校园足球活动实施的目的是广大学校普遍开展足球运动,学生广泛参与足球活动,校园足球人口显着增加,学生身体素质、技术能力和意志品质明显提高,形成有利于大批品学兼优的青少年足球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体系。随着校园足球的发展,我国中小学对足球教师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正是未来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养摇篮,所培养人才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校园足球的推广与开展。为了解江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修课程对校园足球师资建设的贡献度,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江西省高校足球专修班学生情况、教学大纲现状、足球课程教学内容、足球课的教学方法、高校的教学环境、足球课程的考核与评价、足球课的师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研究足球专修课程,得出以下结论:结论一:江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修班的性别构成、学生基础运动经历等方面的缺陷,严重制约着校园足球未来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结论二:江西省高校足球专修课程任课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职称、运动技能、教学技能等方面的特征,整体趋向于利好,能够满足校园足球未来师资培养需求。结论三:江西高校足球专修课程开课学期和开课课时数,能够满足学生对足球理论知识和足球技能学习需求,有利于校园足球未来师资的养成。结论四:江西省高校足球专修课程依旧局限于传统教学方法;综合创新不够,影响着足球专修课程学习的质量;足球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方式失之于片面和单一,缺少对学生教学能力的评价,制约着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结论五:江西高校足球专修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主要是以足球技能学习为主,淡化了理论课程的学习,不利于复合型教师的培养。结论六:江西高校教学环境、场地设施等方面的情况整体向好,基本满足专修班学生学习的需求,有利于高校对未来校园足球师资的培养。为提高江西高校足球专修课程对校园足球师资建设的贡献度,建议如下:江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修课程开课前应增加足球专项测试,鼓励女生选择足球专修课程;重视足球理论课程的学习,丰富学生的课程学习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足球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重视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为应对中小学小场地教学的实际需求,高校应加强小场地设施建设。
周冲[7](2020)在《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普修课教学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体育教学的价值和功能已超过人们对体育的认知,成为培养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普修课教学不仅仅是运动技能和技术传授过程,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乒乓球作为国球,在广大群众中广受欢迎,相应的对教练员的需求也是非常可观的,高校乒乓球教学应进行相应的改革与优化,来满足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人才的需求。为更深入了解乒乓球普修课在体育教育专业中实际开展情况,本文以教学优化理论为理论依据、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现实依据、学生自身发展为内在依据,以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为研究方法,对湖南省8所高校体教专业乒乓球普修课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结合教学优化理论对乒乓球普修课教学进行纠治。调查发现湖南省8所高校乒乓球普修课存在的问题:教师“教”:1、湖南省8所学校乒乓球普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重技能轻文化、重课上轻课下现象积弊很深;2、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现有的场地不足和器材质量不佳等问题建议学校购买器材以及要定期维修场地,消除安全隐患,为教师的教和学生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3、研究发现8所学校乒乓球普修课师资年龄结构失衡,要针对新进教师少等问题进行优化;4、湖南省8所学校乒乓球普修课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技术技能掌握,但对于学生未来就业和学生继续学习的衔接的需要优化;5、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以乒乓球“技术+理论”为主,教学实践中过多的注重知识面广度的了解且内容简单,缺乏技术技能实践能力培养;6、调查发现乒乓球普修课教学中老师教法、教学辅助等单一;学生“学”:1、学生思想上对乒乓普修课认识不重视,学习态度不端正以及学习兴趣不浓,以完成学业、拿到学分为目的,导致教学和学习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让位于考试,学生的学习让位于学分。进而提出如下对策:在教师“教”的方面:(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课上课下一体化,对课下作业进行要求,重视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素质的发展,实现德技双馨。(2)学校及时更新质量不佳体育器材,确保体育器材、场地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努力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3)尝试从人才引进、交流学习、鼓励科研、政策激励等方面扩充师资力量。在学生“学”的方面:(1)从起点和结果出发,加大进班考核“门槛”和学业完成的要求;(2)从过程出发,强化激励力度,将普修科纳入评奖评优,升学保研的指标体系;
谢杰[8](2020)在《普通高校足球选修课采用“合作教学法”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普通高校校园足球得到大力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足球选修课在公共体育选修课的比重增加。但是现在大多数一线足球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单纯地注重知识的灌输,导致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致不高,本该体现团体合作的足球运动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参与足球活动的人数也并没有得到增涨。学生的身体运动能力同样让人堪忧,近年来新闻媒体报道过不少关于大学生运动后即出现身体不适,甚至丧生的新闻。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拟通过运用合作教学法在普通高校足球选修课进行授课,激发学生足球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小组内部的群体凝聚力、教授学生合作技巧,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和足球基本技术水平。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等研究方法,以普通高校足球选修课采用“合作教学法”的实验为研究对象。选取广东金融学院大学二年级的两个足球教学班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男生人数均为30人,女生均为6人,实验组采用合作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统计两组学生的足球基本技术、学习兴趣、群体凝聚力和身体素质的测试结果,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在足球基本技术教学中,虽然两组学生在脚背正面和大腿颠球、运球绕杆、脚内侧传球方面都进步明显,但是运用合作教学法的实验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2)在足球学习兴趣调查中,实验组学生在注意力、探索意识、愉悦感和总体兴趣等几个方面与对照组学生相比有显着性差异,同时,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相较于实验前也有显着性差异,而对照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前后无明显变化。(3)实验后实验组在群体任务吸引、群体社交吸引、群体任务一致性和群体社交一致性几个维度上与实验前相比有明显的提升。(4)在对合作教学法进行评价时,实验组的大部分学生在各个方面普肯定的态度,只有少数学生在某些方面持不赞成的态度。(5)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两组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无显着性差异,但是实验组男生的下肢爆发力和速度素质与对照组男生相比,有显着的提高。
贾净娜[9](2020)在《合作学习结合视频反馈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以南昌大学科技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体育教育的不断革新,越来越多的教育手段与方法,被学者们所研究和运用,单一的教学法势必会被淘汰,只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才能够适应当今教育事业的改革,本文将采用已经被广大学者所证实符合中国教育国情的合作教学法,并在其基础上运用视频辅助教学手段,从而达到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视频反馈法中,视频播放为介质,承担教学过程中的工具载体,视频录制为反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善。结合合作学习法,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不足,组织学生相互之间互相帮助,自主学习、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将视频反馈与合作学习结合形成创新型教学模式旨在为体育教学方法的革新提供新的思路,也为后期更加深入的研究做出理论铺垫。本研究通过翻阅大量文献,并结合访谈专家教授所得建议,制定完善调查问卷,设定教学实验前测与后测指标,然后从南昌大学科技学院羽毛球公共选项课中选取三个班的学生,采用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分组教学,并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以及调查问卷的数据整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教学实验,三个班学生的羽毛球专项素质测试成绩均有所提高,且B班好于A班好于C班。因此可以得出合作学习结合视频反馈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羽毛球专项素质,且好于单一的合作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2)通过教学实验,A、B班在正手发高远球、对击高远球技术的达标和技评成绩上,均高于C班;而且,B班要高于A班,由此可以得出,合作学习结合视频反馈教学法对学生基本技术的技评和达标成绩均有所提高,且明显高于其它班。(3)通过教学试验,A、B、C三班学生羽毛球课期末综合成绩的提升差异不明显,原因可能是:1考核部分中非教学实验设计部分引起;2、实验时间太短,不足以对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各方面素质都产生显着的影响;3、其他客观因素,如学生因素(个体差异情况、精神状态等)对此次的教学实验效果会产生一定影响。(4)通过教学实验,合作学习结合视频反馈教学法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且好于单一的合作学习法和传统教学法。(5)通过教学实验,合作学习结合视频反馈教学法较比单一的合作学习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对羽毛球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对羽毛球教学的满意度,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6)通过教学实验,学生对合作学习结合视频反馈教学模式的认可度要好于单一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建议:(1)本文针对羽毛球公共选项课程中所采用的合作学习法结合视频反馈法,在研究中得到的教学效果尚可,但还是有些许不足,同时这种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否运用到其他体育项目的教学中还有待研究。(2)合作学习与视频反馈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两种教学方法如何更好的融入体育教学中,还需要大量的教学实验研究,相关研究影响机制也需要不断完善与补充。(3)视频反馈教学中,需要注意教学视频的筛选,要符合常规教学的需求,贴合教学实验的实际,同时还要注意反馈视频的记录,要详细记录,做好记录视频的可靠性。
王志强[10](2019)在《口头契约学习法在高中篮球基本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为支撑,从体育技术教学出发,以期改善当今中学篮球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和技能学习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的教学实验研究。本文将口头契约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篮球基本技术教学入手,研究选取以运球绕杆、定点投篮、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和半场往返运球上篮为代表,从技术成绩和技评成绩两方面着手进行研究,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篮球技术教学活动联系起来,以实现学生学习和练习更高效的发展。实验对象是高一学生;任意选取一个班级的三十名学生为实验组,将口头契约教学法应用到实验组的篮球技术教学中,任意抽取另一个班的三十名学生称为对照组,正常进行教学。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进行为期23学时的教学试验,将对照组和实验组测得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实验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运球、单手肩上投篮、传接球和半场往返运球上篮的技术成绩和技评成绩均无显着差异,然而实验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上四项技术成绩和技评成绩均发生显着性差异。但实验干预后,就以上四项技术成绩和技评成绩整体分析,实验后实验组相比实验后对照组均发生了非常显着性差异,实验组提高更快。2通过两月多的实验干预,对照组实验前后运球和半场折返运球上篮技术成绩发生了显着性提高,其余两项技术成绩发生了非常显着性提高;但实验组四项技术成绩均发生了非常显着性的提高;实验组相比对照组的四项篮球技术成绩除投篮技术成绩发生显着性差异外,其余三项技术成绩均发生了非常显着性的提高。3通过两月多的实验干预,对照组的篮球技评成绩除了运球和半场往返运球上篮技评成绩发生显着性差异外,其余两项技评成绩均发生了非常显着性提高。而实验组相比对照组的篮球技评成绩除投篮技评成绩发生显着性差异外,其余三项技评成绩均发生了非常显着性差异。4通过两月多的实验干预,实验组相比对照组的篮球技术学习兴趣均发生了非常显着性提高。口头契约学习法制定了合理高效的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又符合中学生身心特点,可以激发学生争取得到更好成绩的内在心理需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因此可有效提高学生篮球技术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口头契约式教学法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前课后的篮球技术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2、口头契约学习法较符合学生实际心理需求,学习内容设计合理,考核方式科学恰当,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3、口头契约学习法的优势在于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促使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有效提高学生篮球技术规范;总之,口头契约教学法相比传统教学法对学生的篮球技术能力和规范性能有明显的改善,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学习法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学习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契约学习法在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教学中的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研究意义 |
1.2.2 实践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契约 |
2.1.2 契约学习法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验法 |
3.2.4 访谈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3 实验设计方案 |
3.3.1 实验目的 |
3.3.2 实验实施的时间与地点 |
3.3.3 实验测试指标的选取 |
3.3.4 实验控制 |
3.3.5 实验步骤 |
3.3.6 成绩评定 |
4、结果与分析 |
4.1 健美操相关身体素质的差异分析 |
4.1.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
4.1.2 对照班学生实验前、后身体素质的对比分析 |
4.1.3 实验班学生实验前后身体素质的对比分析 |
4.1.4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
4.2 健美操运动技能的差异分析 |
4.2.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健美操技能对比分析 |
4.2.2 对照班学生实验前、后健美操技能的对比分析 |
4.2.3 实验班学生实验前、后健美操技能的测试对比分析 |
4.2.4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健美操技能的对比分析 |
4.3 体育学习兴趣的差异分析 |
4.3.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对体育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
4.3.2 对照班学生实验前、后对体育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
4.3.3 实验班学生实验前、后对体育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
4.3.4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对体育学习兴趣的对比分析 |
4.4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分析 |
4.4.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对比分析 |
4.4.2 对照班学生实验前、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对比分析 |
4.4.3 实验班学生实验前、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对比分析 |
4.4.4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对比分析 |
4.5 契约学习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政策文件的重视 |
1.1.2 落实师范类专业认证是师范院校未来的责任与义务 |
1.1.3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梳理 |
2.1.1 师范类专业认证 |
2.1.2 体系 |
2.1.3 课程体系 |
2.1.4 田径普修课程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相关研究 |
2.2.3 课程体系相关研究 |
2.2.4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相关研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个案研究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实地调查法 |
第4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改革理论研究 |
4.1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依据 |
4.1.1 实用主义课程论 |
4.1.2 要素主义课程论 |
4.1.3 结构主义课程论 |
4.1.4 人文主义课程论 |
4.1.5 实践主义课程论 |
4.2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
4.2.1 合理性原则 |
4.2.2 可行性原则 |
4.2.3 目标定位精准性原则 |
4.2.4 毕业要求衔接性原则 |
4.3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改革的功能 |
4.3.1 诊断功能 |
4.3.2 改进功能 |
4.3.3 激励功能 |
4.4 师范类专业认证中学教育认证标准解读 |
4.4.1 培养目标 |
4.4.2 毕业要求 |
4.4.3 课程与教学 |
第5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现实依据 |
5.1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分析 |
5.1.1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目标分析 |
5.1.2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分析 |
5.1.3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实施分析 |
5.1.4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评价分析 |
5.2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
5.2.1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理念现状分析 |
5.2.2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现状分析 |
5.2.3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
5.2.4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
5.2.5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评价现状分析 |
第6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改革思路 |
6.1 健全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设置 |
6.2 充实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内容 |
6.3 创新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实施 |
6.4 完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考核与评价 |
第7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改革实证研究 |
7.1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构建 |
7.1.1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读 |
7.1.2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的确立过程 |
7.1.3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整体框架设计 |
7.1.4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整体框架设计的结果与分析 |
7.2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建设 |
7.2.1 改革田径普修课程目标与原目标对比分析 |
7.2.2 注重课程培养目标与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对接 |
7.2.3 侧重课程培养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对应 |
7.3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内容设置 |
7.3.1 改革田径普修课程内容与原内容对比分析 |
7.3.2 注重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 |
7.3.3 侧重实训内容设置 |
7.4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实施 |
7.4.1 改革田径普修课程实施与原实施对比分析 |
7.4.2 注重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
7.4.3 侧重实训内容的实施 |
7.5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评价体系 |
7.5.1 改革田径普修课程评价与原评价对比分析 |
7.5.2 注重课程教学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
7.5.3 侧重课程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
第8章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
8.1 知识目标达成度 |
8.2 技能目标达成度 |
8.3 情感目标达成度 |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调查问卷效度检验表 |
附录 B:教师问卷 |
附录 C:学生问卷 |
附件D:教师访谈提纲(教学现状) |
附录 E:学生成绩表 |
附录 F:教学技能考核评委打分表 |
附录 G:学习自评/互评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银川市初级中学体育特色课程教学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丰富创新体育特色课程和教学内容 |
1.1.2 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学校开设体育特色课程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特色 |
2.1.2 课程 |
2.1.3 体育特色课程 |
2.1.4 体育特色课程教学 |
2.2 国内的研究 |
2.2.1 体育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 |
2.2.2 体育特色课程教学的研究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据统计法 |
3.2.5 案例分析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银川市体育特色课程教学实施的概况调查 |
4.1.1 银川市开展体育特色课程学校及开设项目统计 |
4.1.2 银川市开展体育特色课程学校器材场地设置情况 |
4.1.3 银川市开展体育特色课程师资力量建设情况 |
4.1.4 银川市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设置背景 |
4.2 月牙湖回民中学双节棍特色课程教学案例分析 |
4.2.1 月牙湖回民中学教师和学生基本情况 |
4.2.2 月牙湖回民中学双节棍特色课程设置背景 |
4.2.3 月牙湖回民中学双节棍特色课程教学分析 |
4.2.4 月牙湖回民中学双节棍特色课程教学特色分析 |
4.2.5 月牙湖回民中学双节棍特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
4.2.6 月牙湖回民中学双节棍特色课程教学成效分析 |
4.3 贺兰二中花样跳绳特色课程教学案例分析 |
4.3.1 贺兰二中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概况情况 |
4.3.2 贺兰二中花样跳绳特色课程设置背景 |
4.3.3 贺兰二中花样跳绳特色课程教学分析 |
4.3.4 贺兰二中花样跳绳特色课程教学特色分析 |
4.3.5 贺兰二中花样跳绳特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分析 |
4.3.6 贺兰二中花样跳绳特色课程教学成效分析 |
4.4 唐徕回中腰鼓特色课程教学案例分析 |
4.4.1 唐徕回中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情况 |
4.4.2 唐徕回中腰鼓特色课程设置背景 |
4.4.3 唐徕回中腰鼓特色课程教学分析 |
4.4.4 唐徕回中腰鼓特色课程教学特色分析 |
4.4.5 唐徕回中回族腰鼓特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分析 |
4.4.6 唐徕回中腰鼓特色课程教学成效分析 |
4.5 三所学校开展体育特色课程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分析 |
4.5.1 学校教师对体育特色课程教学的满意度分析 |
4.5.2 学生对体育特色课程教学的效果满意度分析 |
4.6 三所学校体育特色课程教学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4.6.1 三所学校体育特色课程教学的成效 |
4.6.2 三所学校体育特色课程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银川市初级中学体育特色课程教学的案例分析(教师问卷) |
附录2:银川市初级中学体育特色课程教学的案例分析(学生问卷) |
附录3:调查问卷专家效度评价表 |
致谢 |
(4)合作学习法在小学花样跳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
1.1.2 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
1.1.3 新时代少年儿童发展的需要 |
1.1.4 花样跳绳运动项目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合作学习法的相关研究 |
1.3.2 国外有关合作学习的研究 |
1.3.3 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视角下有关花样跳绳的相关研究 |
1.3.4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4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合作学习法的理论基础 |
1.4.3 体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教学实验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对比分析法 |
3 实验设计与实施 |
3.1 合作学习法在小学花样跳绳教学中的实验设计 |
3.2 合作学习法在小学花样跳绳教学中的实验实施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各项测试指标对比分析 |
4.1.1 主体变量的同质性检验 |
4.1.2 学生学习兴趣各维度上的比较 |
4.1.3 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各维度比较 |
4.1.4 学生合作意识各因素比较 |
4.1.5 学生合作技能各因素比较 |
4.1.6 学生花样跳绳成绩的比较 |
4.1.7 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的比较 |
4.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各项测试指标对比分析 |
4.2.1 学生学习兴趣各维度上的比较 |
4.2.2 学生合作意识各因素比较 |
4.2.3 学生合作技能各因素比较 |
4.2.4 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各维度比较 |
4.2.5 学生花样跳绳成绩的比较 |
4.2.6 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的比较 |
4.3 讨论与分析 |
4.3.1 合作学习法对学生花样跳绳学习兴趣的影响效果分析 |
4.3.2 合作学习法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影响效果分析 |
4.3.3 合作学习法对学生花样跳绳成绩的影响效果分析 |
4.3.4 合作学习法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效果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观察学习法在体育院校本科生游泳动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假设 |
1.2.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关于观察学习法影响教学效果的基础研究 |
2.1.1 国内相关研究 |
2.1.2 国外相关研究 |
2.2 视频观察学习法在不同动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2.1 国内相关研究 |
2.2.2 国外相关研究 |
2.3 视频观察学习法在游泳动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3.1 国内相关研究 |
2.3.2 国外相关研究 |
2.4 不同教学方法在游泳动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4.1 国内相关研究 |
2.4.2 国外相关研究 |
2.5 研究评述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实验法 |
3.3 教学实验的具体设计与组织实施 |
3.3.1 实验被试的随机对照分组 |
3.3.2 教学实验器材准备 |
3.3.3 教学实验时间 |
3.3.4 教学实验目标 |
3.3.5 教学实验的假设 |
3.3.6 教学实验的相关影响因素控制 |
3.3.7 蛙泳动作技能教学的授课内容与单次授课流程 |
3.3.8 视频与传统观察学习法在两组本科生蛙泳动作技能教学中的组织实施 |
3.3.9 蛙泳动作技能测试的总体设计与指标选取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本科生身体素质的对比分析 |
4.2 对照组与实验组本科生游泳动作技能学习兴趣调查的对比分析 |
4.2.1 实验前两组本科生学习兴趣问卷调查的对比分析 |
4.2.2 实验后两组本科生学习兴趣问卷调查的对比分析 |
4.3 两组本科生期中、期末蛙泳动作技能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
4.3.1 两组本科生蛙泳蹬腿动作技能期中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
4.3.2 两组本科生蛙泳蹬腿动作技能期末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
4.3.3 对照组与实验组两次蛙泳蹬腿动作技能测试的对比分析 |
4.3.4 两组本科生50 米蛙泳完整配合技术期末测试成绩的对比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6)江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修课程对校园足球师资建设的贡献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当前校园足球是一项国家战略 |
1.1.2 校园足球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大批足球师资 |
1.1.3 与职后培训相比职前培养是造就师资的主要渠道 |
1.1.4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师资培养的主要渠道 |
1.1.5 足球专修课程在师资队伍培养中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 |
1.3 概念界定 |
1.3.1 课程的概念 |
1.3.2 体育课程 |
1.3.3 足球专修课程 |
2 研究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研究 |
2.1.2 体育教育专业专修课程研究 |
2.1.3 关于高校体育院系足球课程建设研究 |
2.1.4 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研究 |
2.2.2 国外校园足球师资建设研究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数理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校园足球”背景下学校对足球师资的需求特征 |
4.2 江西高校足球专修课程现状对足球师资的支撑度 |
4.2.1 江西高校足球专修班学生情况分析 |
4.2.2 江西高校足球专修班开课状况分析 |
4.2.3 江西高校足球专修课程教学大纲分析 |
4.2.4 江西高校足球专修课程教学内容情况分析 |
4.2.5 江西高校足球专修课教材使用情况分析 |
4.2.6 江西高校足球专修课程教学方法的分析 |
4.2.7 江西高校足球专修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分析 |
4.2.8 江西高校足球专修课程社会实践分析 |
4.2.9 江西高校场地设施设施分析 |
4.2.10 江西高校足球专项教师师资队伍分析 |
4.3 基于校园足球发展视角的江西高校足球专修课程建设对策 |
4.3.1 高校加大对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 |
4.3.2 足球专修课程开课前增加足球专项测试,高校加强小场地建设 |
4.3.3 加强足球师资队伍的建设,丰富足球课程内容 |
4.3.4 革新足球专修课的教学方法 |
4.3.5 加强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
4.3.6 足球专修课程的考核和评价科学化 |
4.3.7 足球教练员课程融入到足球专修课程中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普修课教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阐释 |
1.3.1 教学 |
1.3.2 优化 |
1.3.3 乒乓球普修课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文献综述 |
1.4.2 国外文献综述 |
1.4.3 文献述评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问卷调查法 |
2.2.2 文献资料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实地考察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普修课教学文件使用分析 |
3.1.1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普修课政策的落实情况 |
3.1.2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普修课课程标准 |
3.1.3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普修课教学论 |
3.2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普修课教学软硬件设施保障 |
3.2.1 乒乓球普修课教学场地器材现状与分析 |
3.2.2 乒乓球普修课教学师资队伍现状与分析 |
3.3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普修课教师教学现状与分析 |
3.3.1 教师对乒乓球普修课教学现状评价与分析 |
3.3.2 教师对乒乓球普修课教学目标认识与分析 |
3.3.3 教师对乒乓球普修课教学内容选定与使用分析 |
3.3.4 教师对乒乓球普修课教学方法选择与分析 |
3.3.5 教师对乒乓球普修课教学考核认识与分析 |
3.4 湖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普修课学生学习态度调查与分析 |
3.4.1 学生选择乒乓球普修课学习兴趣调查与分析 |
3.4.2 学生选择乒乓球普修课学习动机调查与分析 |
3.4.3 学生在乒乓球普修课堂上活跃度现状与分析 |
3.4.4 学生对普修课教师教学方法喜好调查与分析 |
3.4.5 学生学习后乒乓球技术水平变化调查与分析 |
3.5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普修课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
3.5.1 教学目标与学生发展需求差异 |
3.5.2 教学内容与课时计划划分不足 |
3.5.3 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选择偏差 |
3.5.4 教学进度设计与实施进程反差 |
3.5.5 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达成矛盾 |
3.6 影响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普修课教学因素分析 |
3.6.1 教师的教学让位于考试 |
3.6.2 学生的学习让位于学分 |
3.7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普修课教学优化对策探讨 |
3.7.1 优化教育理念 |
3.7.2 改善场地器材 |
3.7.3 拓展师资力量 |
3.7.4 细化教学目标 |
3.7.5 明晰教学内容 |
3.7.6 创新教学方法 |
3.7.7 完善教学考核 |
3.7.8 改善学习态度 |
3.7.9 控制教学进度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1.1 教师教学方面 |
4.1.2 学生学习方面 |
4.2 建议 |
4.2.1 教师教学方面的建议 |
4.2.2 学生学习方面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8)普通高校足球选修课采用“合作教学法”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合作的基本含义 |
2.1.2 合作教学法的基本含义 |
2.1.3 选修课的基本含义 |
2.2 合作教学法的基本要素 |
2.3 合作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2.3.1 合作教学的行为主义观 |
2.3.2 合作教学的人本主义观 |
2.3.3 合作教学的社会心理观 |
2.3.4 精细加工理论 |
2.4 合作教学法的基本策略 |
2.5 合作教学法的相关研究现状 |
2.5.1 合作教学法在体育领域的研究现状 |
2.5.2 合作教学法在足球教学的研究现状 |
2.6 传统教学法与合作教学法的关系分析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教学实验法 |
4 教学实验设计与实施 |
4.1 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的类型选择 |
4.2 教学实验的设计 |
4.2.1 教学实验设计原则 |
4.2.2 教学目标的设计 |
4.2.3 教学内容的设计 |
4.2.4 教学计划的设计 |
4.2.5 教案编写 |
4.2.6 实验环境设计 |
4.2.7 实验测试指标的设计 |
4.2.8 教学程序设计 |
4.3 教学实验的实施 |
4.3.1 教学实验前的准备 |
4.3.2 实验前测试 |
4.3.3 教学活动的实施 |
4.3.4 实验后测试 |
4.4 实验控制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足球基本技术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5.1.1 实验后足球基本技术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5.1.2 实验前后足球基本技术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5.1.3 足球基本技术测试结果变化原因分析 |
5.2 足球学习兴趣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
5.2.1 实验后足球学习兴趣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
5.2.2 实验前后足球学习兴趣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
5.2.3 足球学习兴趣调查结果变化原因分析 |
5.3 实验组群体凝聚力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
5.4 实验组学生对合作教学法的评价分析 |
5.5 实验后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致谢 |
8 参考文献 |
9 附录 |
附录A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B 身体素质和足球基本技术指标选取问卷 |
附录C 足球学习兴趣调查问卷 |
附录D 群体凝聚力调查问卷 |
附录E 合作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调查表(后测) |
附录F 问卷效度评价表 |
附录G 2017级(7.8节)足球选修课教案(实验组) |
附录H 2017级(3.4节)足球选修课教案(对照组) |
10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合作学习结合视频反馈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以南昌大学科技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合作学习法 |
2.1.2 视频反馈教学法 |
2.2 国内外关于合作学习法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关于合作学习法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内关于合作学习法的研究现状 |
2.3 国内外视频反馈法的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4 现有文献评述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教学实验法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教学实验前测试的结果与分析 |
4.1.1 教学实验前三个班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的比对结果分析 |
4.1.2 教学实验前三个班学生的羽毛球专项素质的比对结果分析 |
4.2 教学实验后测试的结果与分析 |
4.2.1 三个班学生羽毛球专项素质的差异分析 |
4.2.2 三个班学生羽毛球考核项目专项部分的差异分析 |
4.2.3 三个班学生期末综合成绩的差异分析 |
4.3 教学实验后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1 三个班学生主观情感态度的结果分析 |
4.3.2 三个班学生学习态度的结果分析 |
4.3.3 三个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结果分析 |
4.3.4 三个班学生师生情感交流增进程度的结果分析 |
4.3.5 三个班学生对羽毛球基本技术提高方面自我评价的结果分析 |
4.3.6 三个班学生对三种教学模式满意度的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致谢 |
(10)口头契约学习法在高中篮球基本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契约和口头契约的概念界定 |
2.1.2 契约学习法和口头契约学习法的区别 |
2.2 关于口头契约学习法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内专家对契约学习和口头契约学习实施方法的研究 |
2.3 国外对契约学习法和口头契约学习法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3.2.5 问卷调查法 |
4 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时间及地点 |
4.3 实验变量选择 |
4.4 实验过程的控制 |
4.5 实验前测 |
4.5.1 测试内容、方法要求及技术测评标准(附后,见附录A) |
4.6 口头契约学习法特有的教学步骤 |
4.7 实验教学计划(附后见附录E) |
4.8 实验后测 |
5 实验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研究前测结果与分析 |
5.1.1 技能水平测试结果与分析 |
5.1.2 实验前学生兴趣问卷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5.2 实验后两组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5.2.1 技能水平结果与分析 |
5.2.2 学生兴趣问卷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学习法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契约学习法在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教学中的实施效果研究[D]. 易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改革研究[D]. 倪保锐.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银川市初级中学体育特色课程教学的案例分析[D]. 孟泽璐. 青海师范大学, 2021(12)
- [4]合作学习法在小学花样跳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勾彩虹.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观察学习法在体育院校本科生游泳动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张雁北.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6]江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修课程对校园足球师资建设的贡献度研究[D]. 鲍建辉.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7]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普修课教学优化研究[D]. 周冲.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普通高校足球选修课采用“合作教学法”的实验研究[D]. 谢杰.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9]合作学习结合视频反馈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以南昌大学科技学院为例[D]. 贾净娜.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6)
- [10]口头契约学习法在高中篮球基本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志强.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