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患者未成熟防御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原发性肝癌患者未成熟防御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一、原发性肝癌患者不成熟防御机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戚龙菊,何佳枫,余静,顾思思,王佳慧,谢幸尔[1](2021)在《肝癌相关抑郁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对肝癌病人抑郁状况的流行现状、影响因素及发病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识别肝癌相关抑郁和开展有效干预工作提供依据。

廖小莉[2](2019)在《THBS2在肝细胞癌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初探》文中认为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简称肝癌)是全球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第六位,死亡率居第四位,PLC中约90%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全球一半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发生在中国。根治手术治疗是目前肝癌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但是术后的高复发率仍然是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临床上观察到即使临床病理特征匹配的肝癌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却截然不同,这提示着人体内存在更精细的基因异常。蛋白质是基因功能的最终执行者,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源与编码这些关键基因的蛋白质功能出现异常密切相关。因此本课题选择9对基线特征匹配的肝癌根治术后而术后DFS时间长短明显不同的患者标本,进行440个高通量蛋白质芯片筛选,找到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THBS2。并对THBS2在恶性肿瘤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展开meta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以下实验研究:(1)THBS2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2)在体外细胞水平上初步研究THBS2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第一部分 高通量蛋白质芯片筛选肝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潜在标志物:THBS2目的:筛选肝癌患者根治术后影响复发转移的生物标志物。方法:将18例行肝癌根治术的肝细胞癌患者按照手术后不同的无病生存期分为两组:A组DFS>3年,B组DFS<1.5年,每组各9人。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基线特征匹配。将这18例患者的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样本抽提蛋白,用蛋白芯片(RayBiotech,GSH-CAA-440)检测与癌症发生相关的440个蛋白的含量。利用蛋白质组学的手段,对这18例患者中的蛋白表达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索。结果:A、B两组HCC患者中位DFS分别为58.0和15.5个月,P<0.001。我们根据火山图筛选出31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25个蛋白在B组(易复发组)中高表达,而上调最显着的前五名依次是:MIP-1b、TIMP-2、MIP-1a、THBS2和AFP。热图分析显示THBS2的表达模式和AFP非常相似。GO功能及KEGG富集分析提示:肿瘤转移相关通路的主要调控蛋白有:MIP-1a、MIP-1b、THBS1、THBS2、VCAM-1、ICAM-2 等。蛋白互作分析结果提示:MIP-1a、MIP-1b、THBS1、THBS2均在蛋白互作网络的重要节点上。THBS2蛋白在B组的芯片扫描信号均值为:32969.11,A组为5875.96,B/A表达差异变化倍数为5.5(t=2.9,P=0.019)。THBS1蛋白B/A的表达差异变化倍数为 1.5(t=2.434,P=0.027)。结论: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出与肝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THBS2。第二部分 THBS2在恶性肿瘤的表达对患者预后判断价值的meta分析目的:依据单个研究的结果不足以评判THBS2是否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预后指标。因此,我们通过meta分析,以评估THBS2在恶性肿瘤的表达对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系统评论数据库、EM-BASE平台,用Stata15.0软件对文献中的诊断数据进行meta分析。采用危险比(HRs)和95%置信区间(CIs)作为评价标准,全面分析THBS2表达与肿瘤生存预后的相关性。采用Q检验和I2统计学双检验异质性。发表偏倚用漏斗图和Egger线性回归法进行评价。结果:13个研究2664名恶性肿瘤患者关于总生存(OS)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THBS2高表达恶性肿瘤患者不良生存预后的风险是THBS2低表达患者的1.49倍(95%CI:1.34-1.66,P<0.001)。纳入的4篇文献中共含6组数据5000名恶性肿瘤患者关于无病生存(DFS)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总的合并值为(HR=1.22,95%CI:1.11-1.35,P<0.001),THBS2 表达量的升高与肿瘤患者不良生存预后的终点事件发生明显相关。结论:THBS2高表达与恶性肿瘤患者的不良生存预后明显相关,其可以考虑作为恶性肿瘤患者总生存和无病生存的一个预测指标。第三部分 THBS2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目的:本研究拟扩大样本量,分析THBS2表达与129例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ELISA方法检测20例HCC患者癌及配对癌旁组织中THBS2表达,并应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分析THBS2的表达情况与129例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THBS2蛋白在20例HCC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配对癌旁组织(Z=-3.696,P<0.001)。THBS2在129例HCC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数目(P=0.018)、BCLC分期(P=0.013)有关。THBS2在复发转移时间≤12m组、>12m且≤24m组、>24m组的总体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HBS2表达水平越高,复发转移时间越早(χ2=11.758,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提示,THBS2高表达的患者中位DFS、OS均短于THBS2低表达者(P=0.032,P=0.036)。肿瘤最大径>5cm,THBS2高表达患者根治术后出现复发转移时间更早,预后更差(P=0.002)。寿命表及Log-rank法分析结果显示:THBS2高表达组在3年、4年、5年的生存率均较THBS2低表达组差(P值均<0.05)。COX单因素分析提示:THBS2高表达、肿瘤数目>1个、有癌栓、病理恶性程度较高(低/中-低分化)、BCLC分期、TNM分期较晚均是HCC患者术后DFS和OS的不良预后因素(P值均<0.05)。肿瘤数目是影响HCC患者DFS、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THBS2在HCC癌组织中高表达。THBS2高表达提示HCC患者复发转移风险更高,中位DFS及OS均更短,生存预后更差。第四部分 在体外细胞水平上研究THBS2过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目的:探讨过表达THBS2对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qRT-PCCR和Western blot对正常人肝细胞LO2、四种人肝癌细胞 HepG2、SMMC-7721、MHCC-97H、Huh-7 中 THBS2 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用构建的THBS2过表达重组慢病毒载体稳定转染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后,用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法测定转染目的基因后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HBS2 mRNA和蛋白在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MHCC-97H、Huh-7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肝细胞LO2(P<0.05)。CCK-8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THBS2能够显着增强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划痕实验及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THBS2后肝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也明显增强(P<0.05)。结论:人肝癌细胞中THBS2呈高表达水平。过表达THBS2能明显增强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提示THBS2与肝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刘荣亮[3](2018)在《手术切除联合多途径血供阻断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生存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重点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在单纯行肝切除术的的基础上,分别给予不同的多途径血供阻断治疗方法,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手术切除联合多途径血供阻断治疗后的生存情况,评价手术切除联合多途径血供阻断治疗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住院行手术切除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肝细胞性肝癌,收集所有患者完整有效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数据共计88例,随访日期截至2017年11月30日。将8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其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四组,既A组:单纯手术切除治疗组,28例;B组:手术切除+术后TACE治疗组,23例;C组:手术切除+肝动脉、门静脉治疗泵置入术治疗组,13例;D组:手术切除+肝动脉、门静脉治疗泵置入+肝周生物膜隔绝术治疗组,24例。所有数据通过计算机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出总体中位生存期及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和不同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及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法比较不同治疗组中位生存期及1年、3年、5年生存率的区别,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88例患者均全部获访,总体的中位生存期为23个月,其1年、3年、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5.9%,27.3%,8%。A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3.6%,14.3%,0。B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3个月,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0.9%,26.1%,4.3%。C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4个月,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9.2%,23.1%,7.7%。D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2个月,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3.3%,45.8%,20.8%。四组不同治疗方式之间生存分析的差异均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手术切除后联合TACE或者肝动脉、门静脉治疗泵置入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要优于单纯手术治疗,术后结合预防性治疗措施可以增强手术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2.手术切除联合多途径血供阻断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手术切除联合多途径血供阻断治疗可以作为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

张伟民[4](2018)在《经皮超声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长期生存率及其复发与死亡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肝细胞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后长期生存率,死亡及复发风险因素研究较少,本研究目的在于研究规范化经皮超声引导下HCC根治性射频消融治疗后大样本长期随访生存率以及影响生存率及死亡与复发风险因素。方法:2005年6月-2016年6月,4个中心1000例HCC经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525例HCC根治性射频消融病例入组,研究HCC根治性RFA术后1-10年总体生存率,其中,射频消融前,高AFP浓度410例HCC患者入组,分析AFP及AFP治疗后反应是否影响生存率及复发率;临床及生化指标作为变量,分析生存及复发影响因子,术前410例高AFP浓度HCC患者分复发组(n=348)及非复发组(n=62)分析两组间中位生存时间。结果:1,2,3,4,5,6,7,8,9,10年生存率分别是97%,86%,72%,61%,52%,46%,40%,35%,29%,23%。肿瘤最大直径(HR=1.305,95%CI:1.042-1.634),肿瘤边界((HR=1.812,95%CI:1.224-2.683),凝血酶原时间PT(HR=2.467,95%CI:1.697-3.585),抗乙肝病毒治疗(HR=0.766,95%CI:0.579-1.013),AFP治疗后应答(HR=1.789,95%CI:1.320-2.424)为HCC根治性射频消融术后独立死亡风险因子。结节最大直径(HR=1.141,95%CI:1.007-1.293),HBVDNA拷贝数(HR=3.364,95%CI:1.296-8.638),AFP浓度(HR=2.271,95%CI:1.026-5.030),AFP治疗后应答(HR=588.96,95%CI:39.376-999)为HCC根治性RFA后独立复发风险因子。HCC根治性射频消融后复发组与非复发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54月(95%CI:45-58)和62月(95%CI:48-80),(log-rank,P=0.04).结论:肿瘤大小,边界,凝血酶原时间,抗乙肝病毒治疗,AFP治疗应答是HCC经皮超声引导下根治性射频消融术后独立死亡风险因子;肿瘤大小,HBVDNA拷贝数,AFP浓度,AFP应答是HCC经皮超声引导下根治性射频消融术后独立复发风险因子。HCC根治性RFA后复发相对于未复发有比较差的中位生存时间。

张运芝[5](2017)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横断面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原发性肝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现状,探究成长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和完善肝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干预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住院治疗的1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的调查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心理痛苦温度计、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原发性肝癌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得分为(57.62±12.49)。各维度得分情况:人生感悟(20.20±4.92)分、与他人关系(9.01±2.19)分、个人力量(8.36±2.69)分、自我转变(10.30±3.02)分、新的可能性(9.76±2.55)分。2.原发性肝癌患者心理痛苦总得分为(6.38±1.63),处于中度水平。3.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得分为(60.50±9.35)。各维度得分情况:家庭支持(22.90±3.58)分、朋友支持(19.45±3.98)分、其他支持(18.15±4.29)分。4.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的长期居住地、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平均月收入、住院费用支付方式、主要照顾者、肝癌病程、肿瘤转移、治疗方式、合并除肝炎其他的慢性病、肿瘤家族史、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相关性分析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得分与心理痛苦总得分(r=-0.289,<0.01)之间呈现负相关的关系,与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总得分(r=0.412,P<0.01)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6.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支持、肝癌病程、文化程度最后进入创伤后成长的回归方程,共同解释创伤后成长的总得分的25.3%。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创伤后成长,社会支持、肝癌病程、文化程度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最重要因素。

占志[6](2017)在《恶性肿瘤患者人格、中医证候与心理状况关系初探》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临床恶性肿瘤患者的问卷调查,采集恶性肿瘤患者性别、年龄、中医四诊资料和初步评估其人格、防御机制、心理状况等,初步探讨恶性肿瘤患者人格、中医证候、心理状况特点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为恶性肿瘤的预测、预防及患者的心身康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恶性肿瘤患者为调查对象,对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就诊于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肿瘤科、乳腺科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康复科且符合入组标准的恶性肿瘤患者发放信息采集表,广东省中医院另加发放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防御方式问卷(The 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DSQ)、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专科量表,分别用于测量患者人格特征、防御机制和心理状况。采用SPSS 17.0建立数据库,并主要运用秩和检验、t检验、相关分析、χ2检验、描述性统计等统计方法,初步探讨恶性肿瘤患者人格、中医证候、心理状况特点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过程中,共发放调查表303份,剔除不符合标准者回收282份。广东省中医院部分患者自愿完成且符合测量要求的MMPI、DSQ、SCL-90分别有101份、99份及69份,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一般资料参与调查的恶性肿瘤患者(未计乳腺科42名患者)女性与男性比例为1.29:1,年龄主要集中于40-60岁(54.6%)和60岁以上(34.3%),患者所患恶性肿瘤部位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是:胃肠道恶性肿瘤(35.4%),肝胆胰脾部恶性肿瘤(13.3%),肺癌(13.3%),乳腺癌(11.3%),生殖系统恶性肿瘤(9.6%),头颈部恶性肿瘤(7.5%),其它部位恶性肿瘤(8.2%)。另外,乳腺科患者年龄集中于40-60岁之间(62.5%)。2.症状学特点参与调查的恶性肿瘤患者出现频率超过25%的症状由高到低依次是失眠(63.1%)、疲劳(61.9%)、食欲欠佳(58.5%)、焦虑(54.8%)、排便异常(43.5%)记忆力下降(42.0%)、口干(39.5%)、疼痛(39.4%)、畏寒(38.7%)、多汗(27.7%)。3.MMPI各因子分数与全国常模比较参与调查的男性患者Hs、Hy、Pt、Sc、Ma、Si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调查的女性患者Hs、D、Hy、Sc、Ma、Si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负性情绪患者与正性情绪患者MMPI各因子分数比较将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的患者归入负性情绪组,将伴有"乐观"情绪的患者归入正性情绪组。对负性情绪和正性情绪的恶性肿瘤患者MMPI比较,Hs、D、Pd、Pt、Sc、Si因子分在负性情绪和正性情绪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防御方式特点参与调查的恶性肿瘤患者,突出防御方式频率前三位是压抑(26.5%),期望(22.4%),升华(21.4%)。6.MMPI各因子与防御方式问卷结果相关性参与调查的恶性肿瘤患者 Hs(r=0.248,P=0.017)、Pd(r=0.265,P=0.011)、Pt(r=0.422,P=0.000)、Sc(r=0.422,P=0.000)、Si(r=0.265,P=0.011)因子分与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呈正相关关系,成熟防御机制评分与Ma(r=0.237,P=0.009)因子分呈正相关关系,与D(r=-0.281,P=0.007)、Pd((r=0.216,P=0.038)、Si(r=-0.216,P=0.038)因子分呈负相关关系。7.SCL-90各因子分布情况参与调查的恶性肿瘤患者存在一定比例的情绪异常,主要是强迫、抑郁、躯体化、焦虑等,以轻度和中度为主。8.SCL-90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参与调查的恶性肿瘤患者的总分、总均分及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人际敏感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MMPI各因子分与SCL-90总分的相关性参与调查的恶性肿瘤患者Hs(r=0.578,P=0.000)Pd(r=0.350,P=0.007)、Pa(r=0.387,P=0.002)、Pt(r=0.617,P=0.000)、Sc(r=0.617,P=0.000)、Ma(r=0.370,P=0.004)、Si(r=0.350,P=0.007)与SCL-90总分呈正相关关系。10.防御方式问卷结果与SCL-90总分的相关性参与调查的恶性肿瘤患者不成熟型防御机制评分与SCL-90总分呈正相关关系(r=0.371,P=0.003)。11.恶性肿瘤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恶性肿瘤患者单一中医证型以气虚证(89.1%)、痰湿证(52.0%)、血瘀证(48.6%)、阴虚证(23.4%)为主,复合中医证型以气虚湿瘀证(30.5%)为主,焦虑恶性肿瘤患者与无焦虑恶性肿瘤患者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证与非气虚证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情绪特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证与非气虚证MMPI各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恶性肿瘤患者可能存在焦虑、抑郁性神经质人格倾向,该人格特点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可能相关。同时,焦虑、抑郁性神经质人格及精神质人格倾向的患者心理状况更差。2.恶性肿瘤患者多见压抑、期望、升华等防御方式,神经质人格、精神质人格及内向人格倾向的患者多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方式,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方式的患者心理状况更差。3.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不良占一定比例,以轻度和中度为主。4.恶性肿瘤患者中医证型以虚实夹杂证和虚证为主,单一证型多见气虚证、痰湿证、血瘀证,焦虑情绪多见于兼有气虚证患者。

潘东英[7](2017)在《超声引导下激光与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疗效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肝癌是指单个肝癌结节直径≤3cm或者相邻两个肝癌结节的直径之和≤3cm,其早期诊治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举措[1]。现在临床上治疗小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仍为手术切除,但由于大部分肝癌患者伴有肝炎、肝硬化等基础疾病,不适宜采取手术切除的方式,从而使得非手术手段在小肝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小肝癌的早期诊断率越来越高,原位消融肝癌治疗技术已逐步成为小肝癌首选的治疗措施[2],其中射频消融术(RFA)具有安全可靠、易耐受、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在造成局部肝细胞死亡同时保留了肝脏组织的正常形态,是继手术切除和肝脏移植之后的首选治疗手段。与此同时,近期新发展起来的激光消融术(LA)也被应用于肝癌的治疗。本研究通过对超声引导下激光消融和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病例疗效的对比性分析,探讨超声引导下激光消融和射频消融两种方法在介入治疗小肝癌方面的优缺点,为临床治疗肝癌提供更优化的治疗方案以及数据支持。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小肝癌的激光消融治疗,对激光消融前后的超声造影结果及治疗指标进行比较,同时记录发生的各种并发症,分析激光治疗小肝癌的效果,为激光消融和射频消融的比较奠定基础。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将两组小肝癌患者分别进行激光消融和射频消融治疗,将两种消融方法的超声造影结果及评价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同时记录发生的各种并发症,分析激光消融和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的优缺点。第一部分超声引导下激光消融小肝癌的治疗效果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激光消融治疗小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3月于江阴市人民医院就诊且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27例共31个病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激光消融(LA)治疗,将治疗后一个月的超声造影(CEUS)结果和AFP水平与术前进行比较,并统计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激光消融治疗小肝癌的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超声造影显示病灶完全缓解率87.1%(28/31),部分缓解率12.9%(3/31),AFP较术前明显降低且术后并发症轻微,其中腹痛发生率59.2%,发热发生率11.1%,恶心发生率44.4%,呕吐发生率18.5%,腹泻发生率3.7%。结论激光消融对小肝癌患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而轻。第二部分超声引导下激光和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的效果比较目的对超声引导下激光和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激光消融和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的优缺点。方法选择行消融治疗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93例,分为激光消融组(LA组)43例52个病灶和射频消融组(RFA组)50例57个病灶,比较两种消融方法的治疗效果和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恢复情况,记录两组治疗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超声造影结果显示LA组完全缓解率90.4%(47/52),部分缓解率9.6%(5/52),RFA完全缓解率91.2%(52/57),部分缓解率8.8%(5/57),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且两组间恢复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各种并发症中,两组之间轻微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RFA组明显高于LA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LA和RFA均是治疗小肝癌的有效方法,相比而言,LA操作简单,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RFA低。

李晓蓉,车惯红,卢惠娟,秦薇[8](2015)在《TACE肝癌患者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纵向调查》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肝癌患者抑郁症状纵向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CESD量表纵向调查患者两个时点的抑郁得分:首次TACE后(T1时点);6个月(T2时点)。结果本组患者死亡率36.82%,总流失率为50%。T1时,CES-DT 1(11.57±7.06),27.0%患者有抑郁症状;T2时,抑郁得分显着升高(t=-2.93,P<0.01),CES-DT 2(14.53±8.58),36.5%患者有抑郁症状。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共有4个变量可解释T2时点抑郁31.8%的差异,分别是:T1时患者知情程度,T2时ECOG体力状况评分,T1时刻的child肝功能分级,T2时刻的TACE总次数。结论 TACE肝癌患者抑郁常见,且不断加重,应重视并积极应对患者抑郁症状,重点关注TACE次数4次以上且肝功能和体力状况得分更低的患者。

李晶滢[9](2015)在《钱英教授辨治原发性肝癌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文中指出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 PLC),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PLC起病隐匿,早期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发现时大多已为中晚期,晚期患者平均生存期3-6个月,多数患者伴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PLC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之一。中医药治疗是PLC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整理名老中医辨证论治原发性肝癌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对于中医传承、发展,以及使更多病人最大获益,有一定意义。钱英教授是首都国医名师,从事中医肝病临床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较好临床效果,针对肝癌的病因病机、遣方用药有其独特见解,因此我们针对钱英教授辨治原发性肝癌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进行研究。本研究包括钱英教授辨治原发性肝癌学术思想形成的理论研究、其学术独创性内容的整理、提炼,以及钱英教授辨治原发性肝癌的方药回顾性研究、钱英教授创制的槲芪散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的前瞻性研究等。研究目的:追溯钱英教授辨治原发性肝癌的理论渊源;整理钱英教授辨治原发性肝癌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梳理钱英教授辨治原发性肝癌的独特之处;提炼钱英教授辨治原发性肝癌的学术思想;挖掘钱英教授临证肝癌的常用药物及核心处方,验证理论研究结论;进一步观察钱英教授创制的槲芪散对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理论研究及经验总结方面,基于中医师承的特色,采用经典古籍和文献整理、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临床研究方面,以回顾性研究对111例钱英教授诊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处方数据挖掘、临床特点描述,自身对照的临床疗效分析;进一步通过前瞻性病例研究,对56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槲芪散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基础治疗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分别于基线及治疗期4周、12周检测和记录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肿瘤瘤体、肝功能、甲胎蛋白等情况,进行各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比较,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结果:理论研究方面,钱英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证思路可见其学术渊源,主要来源于经典古籍、继承发扬;经验总结方面,钱英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基本学术思想是体用同调,创新性的将体用同调作为治癌主法,依据体用同调学术思想创制槲芪散,其辨证方面强调“五脏兼顾、以肝脾肾为主”,以“扶正解毒消积”作为基本治则。回顾性研究方面,纳入的PLC患者按Child-Pugh分级分组,结果显示,各组间年龄、性别等无显着性差异(p>0.05),各组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有显着性差异(p<0.05);按治疗方式分组,分为中医组、中西医结合组,各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各组患者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癌巴塞罗那肝癌临床分期(BCLC)有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还提示,肝癌患者临床常见腹胀、乏力、纳差、胁痛、黄疸等症状,治疗后,上述症状获得缓解。数据挖掘研究结果显示,钱英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常用槲寄生、生黄芪、丹参、郁金、水红花子等药物,此结果与钱英教授创制的槲芪散方药组成有较好的一致性。经过1个月中药治疗,患者总胆红素(TBiL)明显下降、白蛋白(ALB)明显上升,治疗前后有显着性差异(p<0.05),甲胎蛋白(AF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治疗前后无显着性差异(p>0.05)。前瞻性研究结果提示:晚期肝癌患者主要症状是乏力、腹胀、纳呆、失眠、食少、恶心、易怒、胁痛等。治疗4周、12周,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症状积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腹胀、脘闷、纳呆、失眠等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晚期肝癌患者肝功能呈恶化趋势,治疗第12周时,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了TBiL升高的程度,降低的程度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对于ALT、AST、ALB、凝血酶原时间(PT)、AFP等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无显着性差异。前瞻性病例资料的生存分析结果表明,单因素分析中,肿瘤类型、肿瘤大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TBiL是影响晚期肝癌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中,肿瘤大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TBiL是影响晚期肝癌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p<0.05),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但与对照组比较,这种延长的差异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钱英教授学术思想的形成特点是熟读医典打下坚实理论基础,师承名家博众家之所长,临床中不断传承、创新。钱英教授辨治原发性肝癌的基本学术思想是体用同调,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其辨证特点是五脏兼顾、以肝脾肾为主。钱英教授临证常用升补脾气、和血调肝、滋补肝肾、消痰散结、疏肝解郁、逐瘀通络、清热解毒等治法,这些方法也集中体现了钱英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体用同调的学术思想;在肝癌的治疗过程中钱英教授的重视郁与瘀,强调疫毒致积,用药攻补兼施、标本兼治与病程初中末有机结合。回顾性病例研究表明钱英教授辨治肝癌最常用的是槲寄生、黄芪、丹参等药物,常用方药为其创制的槲芪散,经钱英教授治疗的肝癌患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改善部分肝功能指标。晚期肝癌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消化道症状及失眠、情志异常等,槲芪散在改善患者腹胀、乏力、纳差、胁痛、失眠等症状方面有一定优势,可提高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晚期肝癌患者总胆红素升高程度。总胆红素的水平影响晚期肝癌的预后的因素之一,槲芪散降低晚期肝癌患者总胆红素水平可能对延长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期有一定意义。

贺辉[10](2014)在《大学生自恋人格、防御方式与人际关系困扰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有过很多研究,但问题依然很突出。从2008年开始,大学新生都陆续是90后的,90后作为以独生子女为标签的一代,有着自身的特点。很多人对90后的第一感觉都是自我中心、自恋,个性十足,我行我素。这一代的大学生是否有这样的自恋人格,又有着怎样的防御方式,这些会带来怎样的人际关系?这正是本研究试图探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了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自恋人格问卷和防御方式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对717名大一到大四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状况普遍存在,近六成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困扰。(2)不同生源地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上存在显着差异,农村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明显高于城镇大学生。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显着差异,理工科学生人际困扰明显高于文科生和医学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人际关系有显着差异,大一、大二、大四学生人际困扰高于大三学生。(3)大学生自恋人格特质中显性自恋显着高于隐性自恋。男大学生在显性自恋人格与隐性自恋人格两者上都高于女大学生。城镇大学生显性自恋人格高于农村大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自恋人格上无显着差异。理工科学生显性自恋人格、隐性自恋人格均高于文科生和医学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隐性自恋人格上有显着差异,大二学生高于大一、大三学生。(4)男大学生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上均显着高于女大学生。理工科学生的不成熟防御机制多于医学生,而医学生又高于文科生。成熟防御机制上,医学生高于理工科,理工科又高于文科生。中间型防御机制则理工科高于文科生。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不成熟防御机制多于大一学生,大二、大三学生在成熟防御机制上多于大一学生。大二、大三学生在中间型防御机制上多于大一学生。(5)大学生隐性自恋人格与人际关系困扰显着相关。大学生显性自恋人格与隐性自恋人格均与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及成熟防御机制显着相关。人际关系困扰也与三种防御机制都显着相关。(6)防御机制在人际关系困扰与隐性自恋人格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二、原发性肝癌患者不成熟防御机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发性肝癌患者不成熟防御机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肝癌相关抑郁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肝癌相关抑郁的流行现状
2 肝癌相关抑郁的影响因素
    2.1 一般人口学因素
        2.1.1 年龄
        2.1.2 性别
        2.1.3 文化程度
        2.1.4 婚姻状况及家人支持状况
        2.1.5 经济收入
    2.2 疾病相关因素
        2.2.1 躯体疼痛程度
        2.2.2 病人自理能力
        2.2.3 病人Child肝功能分级
3 肝癌相关抑郁的发生机制
    3.1 神经递质学说
    3.2 炎症机制学说
    3.3 神经营养假说
    3.4 防御机制
    3.5 中医角度
4 现存问题与展望

(2)THBS2在肝细胞癌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高通量蛋白质芯片筛选肝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潜在标志物:THBS2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THBS2在恶性肿瘤的表达对患者预后判断价值的meta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THBS2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在体外细胞水平研究THBS2过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与展望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手术切除联合多途径血供阻断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生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来源
    2.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2.3 肝功能的分级标准
    2.4 临床基本资料
    2.5 病例分组
    2.6 治疗方法
    2.7 随访情况
    2.8 统计学处理
    2.9 几个相关概念
第三章 结果
    3.1 总体生存情况
    3.2 四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3.3 四组不同治疗方法的生存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本文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撰写的论文

(4)经皮超声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长期生存率及其复发与死亡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第一部分:肝癌的基础与临床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肝肿瘤射频消融术
发表论文和成果
缩略词表
作者简介
致谢

(5)原发性肝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横断面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附录3 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C-PTGI)
附录4 心理痛苦温度计(DT)
附录5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恶性肿瘤患者人格、中医证候与心理状况关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恶性肿瘤患者心理问题研究进展
        一、恶性肿瘤患者常见心理问题
        二、人格
        三、防御机制
        四、恶性肿瘤患者心身状况调查方法
    第二节 中医证候与情绪的研究现状
        一、临床研究方法
        二、中医证候与情绪相关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标
    第二节 研究人群
        一、纳入标准
        二、排除标准
        三、剔除标准
        四、中医辨证标准
    第三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性质
        三、研究工具
        四、研究内容
        五、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六、统计分析处理
        七、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结果
        一、总体情况
        二、广东省中医院专科量表结果
        三、广东省中医院恶性肿瘤患者中医证型特点
    第五节 结果讨论
        一、恶性肿瘤患者一般信息分析
        二、恶性肿瘤患者症状学结果分析
        三、恶性肿瘤患者MMPI评估结果分析
        四、恶性肿瘤患者防御方式问卷结果分析
        五、恶性肿瘤患者SCL-90评估结果分析
        六、恶性肿瘤患者中医证型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统计学审核证明
致谢

(7)超声引导下激光与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疗效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缩略词表
前言
综述
第一部分 超声引导下激光消融对小肝癌的治疗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本研究的局限性
第二部分 超声引导下激光和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的效果比较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8)TACE肝癌患者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纵向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9)钱英教授辨治原发性肝癌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综述一:原发性肝癌的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中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及治疗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钱英教授辨治原发性肝癌的学术思想
    1 钱英教授学术思想的形成
    2 钱英教授辨治原发性肝癌学术思想整理
    3 钱英教授辨治原发性肝癌独特之处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钱英教授辨治原发性肝癌的回顾性病例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槲芪散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前瞻性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总结
致谢
个人简历
附表
    附表一: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表
    附表二: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
附件

(10)大学生自恋人格、防御方式与人际关系困扰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问题提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2 研究综述
    2.1 自恋人格的研究综述
        2.1.1 自恋人格的概念
        2.1.2 自恋理论发展
        2.1.3 自恋的结构
        2.1.4 自恋人格的测量
    2.2 防御机制
        2.2.1 概念与理论
        2.2.2 防御机制的分类和功能
        2.2.3 防御机制的相关研究
        2.2.4 防御机制的测量
    2.3 自恋人格、防御机制与人际关系的研究综述
        2.3.1 自恋人格与人际关系的研究
        2.3.2 防御机制与人际关系的研究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工具
        3.4.1 自恋人格问卷
        3.4.2 防御方式问卷(DSQ)
        3.4.3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3.5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大学生自恋人格现状分析
        4.1.1 大学生自恋人格整体情况
        4.1.2 大学生自恋人格性别差异
        4.1.3 大学生自恋人格生源地差异
        4.1.4 大学生自恋人格的专业差异
        4.1.5 大学生自恋人格的年级差异
    4.2 大学生防御机制的现状分析
        4.2.1 大学生防御机制的性别差异
        4.2.2. 大学生防御机制的专业差异
        4.2.3 大学生防御机制的年级差异
    4.3 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分析
        4.3.1 大学生人际关系总体状况
        4.3.2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性别差异
        4.3.3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生源地差异
        4.3.4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专业差异
        4.3.5 不同年级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差异
    4.4. 大学生自恋人格与防御机制、人际困扰的关系
        4.4.1 大学生自恋人格与防御方式的相关分析
        4.4.2 大学生自恋人格与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4.4.3 大学生自恋人格对人际关系的方差分析
        4.4.4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防御方式的相关分析
        4.4.5. 大学生自恋人格、防御方式与人际关系的回归分析
    4.5 防御方式在自恋人格与人际困扰之间的中介效应
        4.5.1 不成熟防御机制在隐性自恋与人际关系困扰之间的中介作用
        4.5.2 成熟防御机制在隐性自恋与人际关系困扰之间的中介作用
        4.5.3 中间型防御机制在隐性自恋与人际关系困扰之间的中介作用
5 讨论
    5.1 大学生自恋人格的特点分析
        5.1.0 整体情况分析
        5.1.1 性别特点分析
        5.1.2 生源地特点分析
        5.1.3 专业差异
        5.1.4 年级差异
    5.2 大学生防御机制特点分析
        5.2.1 性别差异
        5.2.2 专业差异
        5.2.3 年级差异
    5.3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分析
        5.3.1 人际关系总体状况
        5.3.2 性别差异
        5.3.3 生源地差异
        5.3.4 专业差异
        5.3.5 不同年级差异
    5.4 大学生自恋人格、防御机制与人际关系困扰的关系
        5.4.1 大学生自恋人格与防御机制的关系
        5.4.2 大学生自恋人格与人际关系困扰的关系
        5.4.3 大学生防御机制与人际关系困扰的关系
    5.5 防御机制在人际关系和自恋人格之间的中介作用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原发性肝癌患者不成熟防御机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肝癌相关抑郁的研究进展[J]. 戚龙菊,何佳枫,余静,顾思思,王佳慧,谢幸尔. 全科护理, 2021(36)
  • [2]THBS2在肝细胞癌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初探[D]. 廖小莉.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3]手术切除联合多途径血供阻断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生存分析[D]. 刘荣亮. 厦门大学, 2018(01)
  • [4]经皮超声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长期生存率及其复发与死亡影响因素分析[D]. 张伟民. 苏州大学, 2018(01)
  • [5]原发性肝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横断面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运芝. 重庆医科大学, 2017(01)
  • [6]恶性肿瘤患者人格、中医证候与心理状况关系初探[D]. 占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2)
  • [7]超声引导下激光与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疗效的对比研究[D]. 潘东英. 东南大学, 2017(01)
  • [8]TACE肝癌患者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纵向调查[J]. 李晓蓉,车惯红,卢惠娟,秦薇. 护士进修杂志, 2015(15)
  • [9]钱英教授辨治原发性肝癌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D]. 李晶滢.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5(11)
  • [10]大学生自恋人格、防御方式与人际关系困扰的关系研究[D]. 贺辉. 四川师范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原发性肝癌患者未成熟防御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