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心理变态倾向看艾森克的创造力观(论文文献综述)
林见南[1](2020)在《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及其结构模型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创造力和学校的创新性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音乐创作中的创造力是音乐创造力中最常见、最根本的部分。虽然许多国内外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涉及了音乐创作创造力,但至今并没有文献明确地提出和界定这一概念。这种现状阻碍了音乐创作创造力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此外,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是音乐创作教学的主要对象,也是专业音乐创作主要的人才来源,该群体的音乐创作创造力及其发展特征应当受到特别重视。本研究从现有的音乐创造力研究中归纳出音乐创作创造力的概念,并初步划分其水平层级、初步建立其评价体系。与此同时,尝试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寻找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帮助他们更好地从事音乐创作,也为将来有志于尝试音乐创作的莘莘学子提供参考与建议。本文的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目的与意义,梳理了音乐创作创造力相关的研究成果与尚待解决的问题。此外还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解释了与本文有关的若干重要概念。第一章论述音乐创作创造力的界定与评估。音乐创作创造力是由音乐创作与音乐创造力结合而成的,而音乐创造力又是创造力的一个子范畴。本章从创造力、音乐创造力、音乐创作三个方向入手,同时借鉴音乐美学、认知神经科学、音乐教育学、社会学的观点与研究成果,尝试对音乐创作创造力进行界定,并将其分为迷你、日常、专业与杰出四个层级。随后,探讨了根据音乐作品与音乐创作过程,对音乐创作创造力进行量化评估的方法。基于音乐作品的评估包括流畅性、变通性、系统性、适切性、独特性、价值性六个维度,基于创作过程的评估包括准备、乐思形成、乐曲赋形三个阶段。第二章是关于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三模块结构模型的建立。音乐创作创造力与个体的心理特质、音乐专业知识与技能、所处环境都有密切关联。因此,该结构模型包括个体模块、领域模块与环境模块。随后,本章将个体模块分为智力、人格、动机、知识技能与心理健康五个维度,将领域模块分为音乐专业知识技能、音乐喜好多样性两个维度,将环境模块分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文化三个维度,对中国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每个维度的大致水平逐一进行分析。本章的最后呈现了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的三模块结构模型图(围绕音乐创作创造力呈等边三角形),并简要论述了三个模块之间的关系与相互影响。第三章是关于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本章以就读于国内五个城市的高校音乐专业学生为被试,分别对每个学生的音乐创作创造力和三模块结构模型的每个维度进行测量并计算其相关性,结果均为显着。随后,以音乐创作创造力为因变量、以这些因素为备选自变量,尝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有智力、人格、动机、音乐喜好多样性和社会文化倾向,发现被试群体在这些维度上的不同可以解释他们在因变量得分上69.4%的差异,而其他备选自变量对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影响程度较弱。第四章是关于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讨论。本章依据第三章收集到的数据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逐一讨论回归方程中每个自变量对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影响机制。本研究认为,长时记忆与提取能力较强、经验开放性较高、创造性音乐创作动机较强烈、音乐喜好较广泛、社会文化观念较倾向于个人主义的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通常具备某些共同的特质,这些特质均有利于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发挥和发展。此外,本章还分析了自变量两两之间的共变效应,以及它们共同影响音乐创作创造力的机制。第五章从学校、个体和家庭三条路径,探索了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培养与发展途径与方法。第一,学校音乐教育应当对学生作品中展现的创造性火花予以更多的关注和肯定,避免直接对作品做出“好”与“坏”的评价;重视学生音乐创作的内部动机,培养他们对音乐创作真正持久的兴趣;学校还可以与职业音乐家合作,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音乐创作训练。第二,如果个体有意学习音乐创作乃至以此谋生,那么个体必须尽快评估自己进行创作活动的主客观条件及其与作曲领域现状的匹配程度,同时个体还需要保持音乐创作动机与自我效能感,并在人际网络中寻找自己音乐创作创造力发展的专业与情感支持。第三,父母需要认识到音乐创作创造力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学习与训练,并为子女的音乐创作学习提供条件;父母应当采用情感温暖型的养育方式,营造宽松自由的家庭氛围。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本研究的回顾与总结,二是本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方向的展望。由于被试群体样本量有限,因此第三章音乐创作创造力与相关因素的相关系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等统计量的具体数值可能需要进行验证与调整。未来的类似研究可以收集更多的人口学变量,对备选自变量做更精细的测量,对每个自变量的影响机制做更全面、深入的探讨。还可以打破时间限制,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创作创造力发展规律做历时性研究。
陈献莉[2](2011)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人格特征与职业抱负的相关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针对沈阳地区的不同高校的大学生的职业抱负作为研究,了解大学生的职业抱负特点及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按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沈阳五所高校,即:沈阳农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大学和沈阳装备学院的50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问卷测量的方法对沈阳地区的大学生进行施测。样本涵盖了不同的学校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抽样做到尽量科学,但由于现实问题样本的选取也不尽理想。经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职业抱负与之前研究结论略有不同,本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职业抱负在发展前景、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维度在性别上差异均不显着。而只有挑战未来、贡献社会这两个维度在性别上存在差异。从平均数可以看出在挑战未来与贡献社会这两个维度上女生得分均显着高于男生。2.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在职业抱负各维度上除人际关系维度差异不显着外,其他各维度在不同学校大学生之间差异极其显着。从各个维度的平均分可以看出,沈阳理工大学的学生在职业抱负各个维度上的平均分均低于其他四所高校的学生。3.职业抱负人际关系、挑战未来、工资待遇等维度在不同专业大学生上的得分均没有显着差异。而在发展前景、贡献社会、工作环境等维度上的得分均有显着差异。4.大学生的职业抱负在不同学校级别上的得分显示,职业抱负的人际关系、挑战未来、工资待遇等维度在学校级别上没有显着差异。大学生职业抱负发展前景维度在不同学校级别上的得分有显着差异,而贡献社会与社会环境这两个维度在不同学校级别上的得分差异及其显着。5.大学生职业抱负在不同年级上的得分除人际关系、挑战未来两个维度差异不显着外,其他如发展前景、工资待遇等维度均有显着差异,除此之外,在贡献社会与工作环境上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得分差异已经达到极其显着的程度6.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抱负的发展前景、人际关系、贡献社会和工作环境等维度相关极其显着,而且一般自我效能感对职业抱负的这几个维度有较好的预测性。7.大学生人格特征与职业的发展前景、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等维度相关关系显着,而且人格特征对于职业抱负的几个维度有较好的预测作用。8.大学生人格特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的职业抱负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周国莉[3](2007)在《大学生精神质、社会适应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造力的研究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课题,大学生创造力的研究直接关系到大学创造性教育的开展。有关精神质、社会适应与个体创造力的关系,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当前,对大学生群体的创造力与精神质、社会适应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为创造性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进而为培养人格健全、社会适应良好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提供基本保证,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湖北大学等武汉地区5所重点高校的600名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555份有效问卷作描述统计、因素分析、方差分析、EFA和CFA分析,结果如下:(1)大学生创造性人格问卷包括五个因素,即孜孜以求、与众不同、安于现状、寻根究底和好学乐思因子;其中安于现状是创造性人格的反向因素。大学生创造性思维问卷包括四个因素,即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敏锐性、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2)研究表明,自尊与抑郁、交往焦虑之间呈显着负相关;精神质和自尊呈显着负相关,精神质与抑郁、交往焦虑有显着正相关。(3)大学生精神质与创造性人格的孜孜以求、安于现状、寻根究底呈显着负相关,与创造性思维之直觉思维也呈显着负相关;与创造性人格之与众不同因素呈显着正相关。(4)大学生自尊水平与与安于现状呈显着负相关,与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其他因素、创造性思维各因素(直觉思维除外)呈显着正相关。(5)大学生抑郁水平与安于现状呈显着正相关,与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孜孜以求和寻根究底两个因子有显着负相关;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各因素(除直觉思维外)也呈显着负相关。(6)大学生交往焦虑水平与安于现状呈显着正相关,与大学生创造性人格之孜孜以求、与众不同及寻根究底三个维度有显着负相关;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各因子(除直觉思维外)也有显着负相关。(7)大学生创造力的某些维度、精神质、自尊、抑郁、交往焦虑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显着。
张丽华,邢枫[4](2002)在《论心理健康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分析了心理健康的含义和评价标准和创造力的含义及所代表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 ,分别从心理的“精英原则”评价标准和“众数原则”评价标准二个角度来探讨心理健康与创造力的关系。认为 ,采用“众数原则”标准来分析 ,心理健康与创造力存在负相关 ;若采用“精英原则”标准来分析 ,则心理健康与创造力人格存在很高的一致性
李明睿[5](2001)在《从心理变态倾向看艾森克的创造力观》文中研究表明心理变态倾向是艾森克的人格三维度之一 ,心理变态倾向与创造力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 ,和创造成就之间也存在着因果关系。
二、从心理变态倾向看艾森克的创造力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心理变态倾向看艾森克的创造力观(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及其结构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追求 |
六、相关概念介绍 |
第一章 音乐创作创造力研究——界定与评估方法 |
第一节 音乐创作创造力的界定 |
一、音乐创作创造力的概念来源 |
二、音乐创作创造力界定的理论依据 |
三、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内涵与外延 |
第二节 音乐创作创造力的评估 |
一、基于音乐作品的评估 |
二、基于创作过程的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的三模块结构模型 |
第一节 个体模块 |
一、智力 |
二、人格 |
三、动机 |
四、知识技能 |
五、心理健康 |
第二节 领域模块 |
一、音乐专业知识技能 |
二、音乐喜好 |
第三节 环境模块 |
一、家庭环境 |
二、学校环境 |
三、社会文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样本、变量与施测 |
一、样本、变量与测量工具 |
二、测量工具 |
三、施测流程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结果 |
一、数据处理与备选自变量的筛选 |
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讨论 |
第一节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各自变量对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影响机制 |
一、智力对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影响机制 |
二、人格对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影响机制 |
三、动机对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影响机制 |
四、音乐喜好多样性对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影响机制 |
五、社会文化倾向对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影响机制 |
第二节 自变量两两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影响机制 |
一、智力与人格 |
二、智力与音乐喜好多样性 |
三、智力与社会文化倾向 |
四、智力与动机 |
五、人格与音乐喜好多样性 |
六、人格与社会文化倾向 |
七、人格与动机 |
八、动机与音乐喜好多样性 |
九、音乐喜好多样性与社会文化倾向 |
十、社会文化倾向与动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培养与发展 |
第一节 发展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学校路径 |
一、音乐教师 |
二、音乐教育系统 |
第二节 发展音乐创作创造力的个体路径 |
一、评估音乐创作是否适合自己 |
二、保持音乐创作动机与自我效能感 |
三、发展社会与专业支持系统 |
四、利用最新科技 |
第三节 发展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家庭路径 |
一、采用情感温暖型的养育方式 |
二、改进教育心态与方法 |
三、依子女年龄调整创造力培养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1 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影响因素问卷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人格特征与职业抱负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职业抱负的研究背景 |
1.2.1 国内外关于职业抱负的研究 |
1.2.1.1 职业抱负的概念 |
1.2.1.2 国外有关职业抱负的研究 |
1.2.1.3 国内有关职业抱负的研究 |
1.2.2 职业抱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1.2.3 职业抱负与人格的相关研究 |
1.2.4 一般自我效能感、人格特征与职业抱负之间关系的研究 |
1.2.5 研究假设 |
第2章 大学生职业抱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人格特征的特点研究 |
2.1 研究设计 |
2.1.1 研究的对象 |
2.1.2 研究的工具 |
2.1.2.1 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 |
2.1.2.2 职业抱负问卷 |
2.1.2.3 人格问卷 |
2.1.2.4 数据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大学生职业抱负特点分析 |
2.2.2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特点分析 |
2.2.3 大学生人格特点分析 |
2.3 讨论 |
2.3.1 大学生职业抱负特点的讨论 |
2.3.2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特点讨论 |
2.3.3 大学生人格特点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学生职业抱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大学生职业抱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
3.2.2 大学生职业抱负与一般自我效能的回归分析 |
3.2.3 大学生职业抱负与人格特点的相关分析 |
3.2.4 大学生职业抱负与人格特征的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3.2.5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性格特征对职业抱负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大学生职业抱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讨论 |
3.3.2 大学生职业抱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讨论 |
3.3.3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职业抱负水平的相关关系讨论 |
3.3.4 大学生人格特征对职业抱负的预测能力讨论 |
3.3.5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性格特征对职业抱负的影响分析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
4.1 大学生职业抱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讨论 |
4.2 大学生职业抱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讨论 |
4.3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性格特征对职业抱负的影响分析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5.1 研究的结论 |
5.1.1 大学生职业抱负特点 |
5.1.2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特点 |
5.1.3 大学生人格的特点 |
5.1.4 大学生职业抱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
5.1.5 大学生职业抱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
5.1.6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人格特征与职业抱负的关系 |
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大学生精神质、社会适应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假设 |
2.3 统计方法 |
2.4 研究工具 |
2.5 预备研究 |
2.6 正式研究 |
3 结果分析及讨论 |
3.1 被试基本情况描述 |
3.2 问卷的信度、效度及相关研究 |
3.3 人口学变量的差异研究 |
4 总讨论和总结论 |
4.1 总讨论 |
4.2 总结论 |
4.3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4.4 建议 |
4.5 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调查问卷 |
(4)论心理健康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及评价标准 |
第一, “众数原则”下的心理健康标准。 |
第二, “精英原则”下的心理健康标准。 |
二、创造力的含义及其所代表的心理品质 |
三、心理健康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
第一, 从“众数原则"标准来看心理健康与创造力的关系。 |
第二, 从“精英原则"标准来看心理健康与创造力的关系。 |
四、从心理变态倾向看艾森克的创造力观(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及其结构模型研究[D]. 林见南.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2]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人格特征与职业抱负的相关研究[D]. 陈献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5)
- [3]大学生精神质、社会适应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D]. 周国莉.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4]论心理健康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J]. 张丽华,邢枫. 教育科学, 2002(06)
- [5]从心理变态倾向看艾森克的创造力观[J]. 李明睿.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