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发性硬化的脑CT、MRI表现与临床对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娟[1](2021)在《急性桥臂病变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分析急性桥臂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进一步探讨其病因及相关机制,增强对可累及桥臂的相关疾病的认识,提高急性桥臂病变诊断准确率。资料和方法 采用大连市中心医院院影像查询系统,查询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核磁弥散成像(DWI)存在桥臂高信号的住院患者,共有82例患者。运用电子病案查询系统回顾性记录这些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化验指标、影像学特点、诊断。对于诊断脑梗死的患者,其梗死机制由2位主任医师共同确认。统计分析所有入组患者的临床起病形式、临床表现、诊断,并进一步进行病因及相关机制探讨。结果 1.一般资料:82例患者中,男41例,女41例,年龄33-90岁,平均年龄65.65+1.68岁,其中67例(81.7%)合并高血压病,40例(48.8%)合并糖尿病,26例(31.7%)有陈旧性脑梗死病史,1例(1.2%)有脑干出血病史,7例(8.5%)合并冠心病,8例(9.8%)合并心律失常(其中5例为房颤,3例为频发性室性早搏)。25例(30.5%)有吸烟史,15例(18.3%)有饮酒史。2.临床特点:(1)82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2)63例(76.8%)患者以头晕/眩晕为主要症状(其中41例伴恶心、呕吐),21例(25.6%)有走路不稳,23例(28.0%)伴单侧肢体无力,21例(25.6%)构音障碍,7例(8.5%)面部麻木,6例(7.3%)复视,4例(4.9%)单侧肢体麻木。(3)体征:43例(52.5%)共济失调(40例为单侧,3例为双侧),38例(46.3%)单侧肢体偏瘫,37例(45.1%)构音障碍,25例(30.5%)水平凝视诱发眼震,21例(25.6%)中枢性面舌瘫,17例(20.7%)面部感觉减退,16例(19.5%)动眼神经麻痹,10例(12.2%)周围性面瘫,4例(4.9%)面部感觉过敏,3例(3.7%)意识障碍。3.化验指标:38例(46.3%)血糖升高,37例(45.1%)高脂血症,29例(35.4%)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8例(22.0%)高纤维蛋白原血症,10例(2.2%)高尿酸血症。4.影像学表现:82例患者中68例(82.9%)为单侧桥臂病变,其中21(30.8%)例为孤立的单侧桥臂病变,47例(69.1%)合并其它部位病变;14例(17.1%)双侧桥臂病变,其中9例(64.3%)为孤立的双侧桥臂病变,5例(35.7%)合并其它部位病变。5.诊断:82例患者中,共72例(87.8%)诊断急性脑梗死,7例(8.5%)诊断为华勒氏变性,1例(1.2%)诊断为免疫相关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可能性大;1例(1.2%)诊断为原发性中枢神经淋巴瘤可能性大,1例(1.2%)诊断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6.血管评估:82例患者中,42例(51.2%)存在大血管狭窄,21例(25.6%)后循环动脉存在先天变异(12例存在胚胎性大脑后动脉,8例单侧椎动脉发育纤细,1例单侧椎动脉走形异常);41例(50.0%)提示脑动脉粥样硬化;7例(8.5%)脑血管未见异常。7.脑梗死病因及发病机制:20例孤立单侧桥臂梗死中,14例(70.0%)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2例(10.0%)为小动脉闭塞型,4例(20.0%)为未明原因型;45例单侧桥臂合并其它部位梗死中,31例(68.9%)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4例(8.9%)为心源性脑栓塞,10例(22.2%)为未明原因型;2例(2.8%)孤立的双侧桥臂梗死和5例(6.9%)双侧桥臂合并其它部位梗死的机制均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8.治疗及预后:72例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及5例诊断为华勒氏变性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改善脑循环、神经保护、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例诊断为原发性中枢系统淋巴瘤的患者,反复出现神经系统缺失症状加重,放弃治疗。1例诊断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预后良好。1例诊断为免疫相关中枢性神经系统脱髓鞘的患者,经激素治疗后,症状改善。33例(45.8%)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出现进展。结论 1.桥臂病变多急性起病,病情容易进展加重,临床症状以头晕/眩晕最为多见,可伴有肢体无力或麻木、构音障碍、走路不稳等,病因以脑梗死最多见;2.无论是孤立单侧桥臂梗死还是单侧桥臂合并其它部位梗死,或孤立双侧桥臂梗死还是双侧桥臂合并其它部位梗死,病因均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最多见;3.桥臂梗死多合并其它部位梗死,孤立桥臂梗死及双侧桥臂梗死临床相对少见。
张归玲,李诗卉,李葭,阎肃,谢彦,吴宏宇,高璐月,覃媛媛,张佳璇,李丽,胡颖,刘城霞,张顺,江晶晶,王剑,方纪成,朱文珍[2](2020)在《RSNA2019中枢影像学》文中研究表明RSNA2019中枢神经系统方面报告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拓展MRI新技术的应用和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磁共振弹性成像(MRE)、静息态磁共振成像(f-MRI)、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PT)、扩散成像(DWI、DTI、DKI等)和深度学习方法、高分辨及多模态图谱的创建等。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①深度学习方法,高分辨及多模态图谱在神经系统中的应用;②功能序列及血管检查技术对血管内取栓的评价,缺血半暗带的诊断及ASPECTS评分在评价卒中预后的作用;③脑肿瘤良恶性、类别、分级和真假性进展的鉴别,对治疗的评价及预后的预测,胶质瘤的分子分型及异质性;④胎儿及新生儿疾病的诊断及图像质量提高的方法;⑤运动障碍性疾病治疗方法及其评价。
袁慧[3](2019)在《中医药治疗多发性硬化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运用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方法对国内外使用中医药治疗多发性硬化的随机对照试验报道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发表偏倚分析及中医药疗效评价,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循证医学证据。研究方法依据检索词制定合适的检索策略,系统检索各中英文数据库:Embase、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关于中医药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中英文文献,检索年限为各数据库建立时间至2019年1月1日。制定严格的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将检索得到的所有文献导入NoteExpress软件,进行重复文献的筛查。删除重复文献后,两位研究者依据制定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仔细阅读文献题目摘要及全文进行文献筛选。对最后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采用Co chrane协作网提供的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绘制图形。将文献中提取的有效数据:EDSS评分、复发次数、总有效率、神经功能体征评分、临床症状评分这5个结局指标数据导入RevMan5.3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和合并统计量。异质性检验结果用I2表示,若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绘制森林图进行分析;若I2>50%,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绘制森林图进行分析。对纳入文献≥10的数据绘制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系统评价中医药对治疗MS的疗效性。研究结果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共得到1896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最后得到20篇中文文献。20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438例MS患者,治疗组共计801例,对照组共计637例,其中最小样本量为22,最大样本量为271。纳入的20篇文献中有16篇文献将EDSS评分作为结局指标,异质性检验结果为:Chi2=29.00,df=15(P=0.02),12=48%,异质性较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MD=-0.93,95%CI=[-1.11,-0.75],P<0.00001,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的EDSS评分低于对照组。8篇文献以复发次数为结局指标,其中1篇不能提供有效数据,对其余7篇文献提取的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Tau2=0.01,Chi2=12.52,df=6(P=0.05),I2=52%,异质性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显示:MD=-0.51,95%CI=[-0.63,-0.4],P<0.00001,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从中剔除1个干预措施与其余项不相同的研究,重新进行统计分析,Chi2=7.99,df=5(P=0.16),I2=37%,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显示:MD=-0.55,95%CI=[-0.62,-0.47],P<0.00001,结果相差不大,表明敏感性不大,提示治疗组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15篇文献以总有效率为结局指标,异质性检验结果为:Chi2=5.14,df=14(P=0.98),I2=0%,无明显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OR=4.85,95%CI=[3.48,6.76],P<0.00001,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篇文献以神经功能体征评分为结局指标,其中1篇为单项神经功能体征评分,不能进行合并统计量,对其余7篇文献提取的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Chi2=7.19,df=6(P=0.30),I2=17%,异质性较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 a 分析,结果显示:SMD=-0.66,95%CI=[-0.85,-0.46],P<0.00001,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的神经功能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11篇文献以临床症状评分为结局指标,异质性检验结果为:Chi2=13.19,df=10(P=0.21),I2=24%,异质性较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MD=-3.02,95%CI=[-3.5,-2.53],P<0.00001,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结论中医药治疗MS临床疗效确切,能减少患者复发次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体征。目前纳入文献的meta分析表明中医药治疗MS相对于单纯西医治疗在总有效率、EDSS评分、复发次数、临床症状评分、神经功能体征评分方面有良好的优势,但由于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中普遍存在缺乏大样本量、随机方法欠规范等问题导致文献质量不高,证据等级水平较低,以及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可能对本研究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影响,还需更多的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RCT试验支持。
苏磊[4](2019)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视觉通路损伤及预测脑结构改变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炎症和神经退行的相互作用贯穿了NMOSD的全程。1.对于神经退行而言,NMOSD中的视神经炎,对于顺向神经退行性变(如,对于枕叶视觉中枢的影响)和逆向神经退行性变(如,对于视网膜神经元的影响)的作用尚不清楚;2.对于免疫炎症而言,涉及各种各样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具有激活、趋化免疫细胞等作用,其中血浆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IL-17A等细胞因子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这些细胞因子是否可以预测NMOSD患者的MRI损伤和临床残障结局,尚不得而知。因此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旨在明确NMOSD患者中是否存在视觉通路的双向退行,如果存在,则确定发生退行的范围。第二部分旨在调查NMOSD患者的临床残障结局、MRI指标以及IL-1β,IL-6,IL-17A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在第一部分中,我们招募了36名NMOSD患者和24名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采集三维T1加权(T1-weighted,TIWI)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序列和弥散张量序列(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以分析后视觉通路的损伤,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评价前视觉通路的损伤。在第二部分中,我们招募了40名NMOSD患者和31名HC。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评价血浆IL-1β,IL-6和IL-17A等细胞因子。进行常规脑和脊髓常规核磁共振扫描,以及高分辨率3DT1核磁共振扫描和DTI序列的采集以便评价脑和脊髓的病灶、脑萎缩以及脑白质的完整性。在NMOSD患者中,有7名患者具有临床、MR和血浆检测的纵向观察指标。研究结果:在第一部分中,与12名不存在早期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ON)的NMOSD(NMONON)患者和24名HC相比,24名存在早期视神经炎的NMOSD(NMOON)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外层视网膜厚度、内层视网膜厚度、外侧膝状体体积、初级视觉皮层体积的显着减低,除此之外,视网膜的完整性也有明显的下降。与HC相比,NMONON患者只有内层视网膜厚度和视网膜完整性出现明显减低。除此之外,存在视神经炎的患者存在严重的双向退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减低重于初级视觉皮层体积的萎缩。在第二部分中,与HC相比,NMOSD患者中血浆IL-1β和IL-6水平显着增高。IL-1β水平与脑白质体积(white matter volume,WMV),平均上颈髓面积(mean upper cervical cord area,MUCCA)存在相关性,IL-1β水平与脑弥散参数亦有相关性。血浆IL-1β与扩展的残疾状态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评分成正相关。7名完成了2年随访的患者IL-1β水平减低与脑WMV增加存在相关性。研究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NMOSD患者中:1.存在跨突触的神经退行。内层视网膜厚度和视网膜完整性在NMONON患者中也会出现损伤,视神经炎后,前视觉通路的损伤重于后视觉通路的损伤。2.血浆IL-1β水平升高并且IL-1β水平的升高与结构MRI变化和临床残疾程度存在相关性。我们的发现表明血浆IL-1β水平能够成为检测NMOSD病情的有效指标并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黄木华[5](2019)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默认网络及丘脑皮层系统的动态功能连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探讨急性期与缓解期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elapsing 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RRMS)患者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的动态功能连接(dynam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dFC)变异性差异模式及其与自发波动时间状态的关系。(2)探讨RRMS患者丘脑皮层系统dFC与静态功能连接(stat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sFC)改变及其与临床参数(如认知、疲劳等)之间的关系,并探究其可能的机理。方法:使用3.0 T磁共振采集急性期(18例)、缓解期(26例)RRMS患者和23例健康对照组(health control,HC)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使用基于matlab R2012a平台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助手(DPABIv3.0)及动态脑连接组分析工具(DynamicBC v2.1)对数据进行预处理。(1)选择后扣带回(0,-53,26)为种子点定义DMN,基于滑动时间窗及聚类分析方法,比较三组间默认网络内动态功能连接变异性模式差异。分析差异脑区与临床参数如临床扩展残疾量表、同步听觉连续加法测验、修正疲劳影响量表(MFIS-5)评分、脑实质分数、T2可见病灶数和病程的相关性。(2)基于先验的丘脑亚区模板,使用滑动时间窗分析方法捕获三组丘脑皮层系统的dFC变异性模式,以dFC的标准差量化七组配对的丘脑连接定义区域和高级皮层区域之间的dFC变异性,并评估dFC与sFC变化与临床参数(认知、疲劳等)的相关性。结果:(1)基于种子点相关性分析技术构建的DMN主要包含双侧楔前叶/扣带回、双侧额上中回、双侧颞上中回、左侧角回等脑区。DMN的dFC变异性组间比较发现,相比正常对照和急性期RRMS患者,缓解期RRMS组在左侧颞上回(left superior temporal gyrus,L.STG)、左内侧额上回(Left medial superior frontal gyrus,L.MSFG)和右侧颞中回(right middle temporal gyrus,R.MTG)显着过度增加的dFC变异性。与缓解期RRMS相比,急性期RRMS在L.STG、L.MSFG、右内侧和旁扣带回(rignt median cingulate and paracingulate gyri,R.MCPG)、R.MTG均显示过度稳定的变异性(dFC变异性降低)。使用k均值聚类识别瞬态连接模式(即功能连接状态),得到DMN最优聚类数为2,在状态2中相比于HC组,急性期RRMS在L.STG、L.MSFG、R.MTG功能连接降低,R.MCPG功能连接增加;而缓解期仅在R.MTG显示较HC组功能连接减低。而在状态1中仅发现急性期RRMS的L.MSFG较HC组功能连接降低。相关分析发现,缓解期RRMS组L.MSFG的dFC变异性系数(0.14±0.02)与病程之间呈正相关(r=0.582,P=0.003);急性期RRMS患者组R.MTG的dFC变异系数(0.12±0.02)与病程之间呈正相关(r=0.509,P=0.044)。(2)与HC和缓解型MS相比,急性MS患者表现出:1)在丘脑枕叶皮层的左侧距状皮层和楔叶,丘脑前额叶皮层的左侧额中回,丘脑颞叶皮层的左侧颞上极dFC变异性增加。相反,在丘脑初级和次级体感皮质的左侧中央后回,丘脑前额叶皮层的右侧额上回,丘脑顶叶皮层的左侧顶上小叶具有相对稳定的dFC变异性(dFC变异性降低);2)楔叶、左侧颞上极sFC降低,左侧顶上小叶sFC增加;3)此外,我们还发现右额上回的dFC变异性增加与认知加工减慢(p=0.02,r=-0.361)或增加疲劳的存在相关性(p=0.022,r=0.574)并且还显示楔叶的dFC过度变异性与疲劳相关(p=0.027,r=-0.461)。结论:(1)急性期和缓解期RRMS患者均存在默认网络dFC变异性模式的异常改变,缓解期RRMS患者DMN内存在过度增加dFC变异性,可能是维持DMN功能稳定的有限代偿机制,而急性期DMN脆弱性增加且因时间状态而异。(2)过度变异和过度稳定的丘脑皮层模式容易受MS急性发作影响,而dFC可能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与大规模网络相关的疾病进展。
胡赛静[6](2018)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在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使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high-definitio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HD-OCT)检测视神经脊髓炎疾病伴视神经炎发作的患者(neuromyelitis opticaspectrum NMO)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ganglion cell-inner plexiform layer GCIPL)和视网膜视盘区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RNFL),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并与正常人眼比较,同时检测视野。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测和评估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视网膜改变,协助诊断和预测预后。方法横断面研究我们对30例伴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 ON)发作的视神经脊髓炎疾病患者的患眼及健眼(共60眼)进行视功能包括视野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扫描检查,根据有无视神经炎发作,分为视神经炎发作组(NMO-ON)30眼,视神经炎未发作组(NMO-ON对照组)10眼。同时对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30例(30眼)进行相同的视功能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项目的检查。我们采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仪扫描视盘区和黄斑区的视网膜区域,获取视盘区神经纤维层厚度和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视盘区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测量包括平均值,鼻侧,颞侧,上方,下方象限的数值;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测量包括平均值,最小值,上方,下方,颞上方,颞下方,鼻上方,鼻下方6个象限的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测量包括中心子区平均值,容积,平均容积,内环上下鼻颞,外环上下鼻颞8个象限的值。所有数据均由系统自动产生。我们比较NMO-ON组,NMO-ON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各测量值间有无差异,并分析各值与视野缺失参数有无相关性。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3组的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和视盘区神经纤维层厚度,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视野参数平均缺损(MD)和丢失方差均方根(SLV)进行相关分析。结果NMO-ON组的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平均60.00±11.70um,最小51.23±14.32um,上方61.67±13.58um,鼻上方58.77±16.09um,鼻下方57.43±13.97um,下方58.27±13.18um,颞下方60.30±13.19um,颞上方62.63±12.34um;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中心子区232.63±28.03um,容积9.10±0.58mm2,平均容积厚度255.43±16.15um,N1 282.83±21.82um,N2 284.80±20.35um,N3 278.57±17.01um,N4277.37±18.10um,W1 252.23±46.29um,W2 260.37±17.77um,W3 246.23±21.31um,W4247.57±18.48um;视盘区神经纤维层厚度平均值为75.67±20.00um,上方95.20±31.36um,鼻侧58.53±8.96um,下方89.07±29.78um,颞侧55.53±20.41um;视野平均缺损平均值7.55±5.28um,丢失方差均方根平均值为3.88±1.70um。NMO-ON对照组的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平均值为70.90±8.90um,最小61.20±15.06um,上方76.70±11.43um,鼻上方76.40±12.83um,鼻下方71.60±11.96um,下方68.20±15.58um,颞下方68.30±18.14um,颞上方76.40±6.29um;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中心子区228.60±18.06um,容积9.62±0.62mm2,平均容积厚度267.30±16.61um,N1 307.40±17.66um,N2 300.30±29.91um,N3 290.90±30.66um,N4293.30±10.76um,W1 276.20±21.33um,W2 285.40±23.25um,W3 258.80±20.31um,W4258.50±19.59um;视盘区神经纤维层厚度平均值为84.10±14.81um,上方104.20±24.20um,鼻侧57.10±9.29um,下方113.80±22.18um,颞侧61.50±21.20um;视野平均缺损平均值为2.60±2.25,丢失方差均方根平均值2.51±0.53。正常对照组的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为平均85.07±3.81um,最小81.00±5.88um,上方87.70±4.88um,鼻上方89.10±7.72um,鼻下方85.10±6.21um,下方81.30±5.34um,颞下方84.53±4.43um,颞上方84.57±4.23um;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中心子区234.23±17.73um,容积10.06±0.38mm2,平均容积厚度279.70±10.25um,N1 318.70±16.80um,N2 317.00±16.53um,N3 312.30±15.41um,N4303.00±15.09um,W1 286.70±10.46um,W2 303.50±20.31um,W3 261.20±48.55um,W4266.47±14.06um;视盘区神经纤维层厚度为平均115.63±12.03um,上方131.53±17.45um,鼻侧69.90±13.23um,下方129.10±15.84um,颞侧87.40±18.43um。NMO-ON组黄斑区GCIPL各象限厚度较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偏薄,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除中心子区,W3区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余各象限值均有明显变薄,pRNFL值较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偏薄,P值均<0.01。NMO-ON对照组黄斑区GCIPL各象限厚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偏薄,P值均<0.01。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中容积,平均容积厚度,N2,N3,W1,W2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偏薄,P值均<0.05。pRNFL厚度值较正常对照组相比有偏薄,其中平均pRNFL厚度和上方,颞侧pRNFL厚度,P<0.01。NMO-ON组和NMO-ON对照组黄斑区平均,最小,上方,鼻上方,鼻下方,颞上方的GCIPL层厚度相比有差异,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中的容积,N1,N4,W2两组比较有差异,下方pRNFL层厚度两组比较有差异,P值均<0.05。OCT值与视野参数的相关性分析中,NMO-ON组中MD与pRNFL上方象限厚度,MD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中心子区厚度,SLV与pRNFL上方象限厚度,SLV与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中心子区厚度。NMO-ON对照组中MD与下方神经纤维,MD与鼻下方pRNFL,MD与最小GCIPL厚度分别相关。结论在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视神经炎发作眼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测到的视盘区神经纤维层厚度和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各象限厚度,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几项值均明显变薄,与健眼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视野的平均缺损值和丢失方差均方根分别与视盘区神经纤维层厚度和黄斑区最小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局部项有相关性。视盘区神经纤维层厚度和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可以灵敏地反映视神经脊髓炎伴发视神经炎患者的视网膜损害,对视神经脊髓炎的诊断有协助作用,并可以进行预后评估。
钟毅[7](2018)在《多发性硬化症磁共振定量分析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慢性破坏脑部和脊髓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本文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针对脑多发性硬化,分别从病灶测量,脑灌注水平变化,颅内微出血病灶检测和脑基底节组织铁含量测量等方面,提出一套针对多发性硬化症定量检测和辅助分析方法。对于辅助医生和相关研究人员对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病情诊断,评估和跟踪治疗效果以及病理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主要贡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辅助诊断和跟踪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白质病灶在病程中的变化情况,提出一种利用磁共振 3D FLAIR(Fluid Attenuation Inversion Recovery)图像自动对病灶检测和测量的方法。并为了标准化病灶在脑容积中的比率,同时开发了一种有效准确的头骨去除方法。并利用上述方法对26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和26例健康志愿者的临床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第二,为了探索不同类型的脑多发性硬化疾病与患者颈静脉结构异常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一种估计脑血液平均血流量的新方法,用来对比不同类型的多发性硬化患者以及正常志愿者。并利用该方法对三种类型的多发性硬化患者共140例,以及26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三,利用定量磁敏感成像对铁沉积的敏感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定量磁敏感成像对颅内微出血的检测方法,利用定量磁敏感图像对铁元素的高敏感性,将高铁含量的颅内微出血病灶和静脉组织提取出来。然后结合一组基于几何特征的图像检测方法,将颅内微出血病灶静脉进行分离,从而达到颅内微出血自动检测的目的。并利用该方法分析了 5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颅内微出血情况。同时为了得到定量磁敏感图像,设计开发了一套定量磁敏感图像重建的工具软件。第四,利用 STAGE(Strategically Acquired Gradient Echo)序列生成的 T1加权图像和定量磁敏感图像,提出一种自动分割测量基底节各组织铁含量的方法,分别对基底节组织,包括黑质,红核,苍白球,壳核,尾状核,丘脑和丘脑后结节进行自动分割,并且利用QSM图像优化分割结果并测量得到各组织的铁含量,。并利用该方法分析了 16例健康志愿者和16例多发性硬化患者。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均已开发完成,软件模块集成于SPIN商业软件平台,并在临床数据分析研究工作中得到应用。
马文娟[8](2018)在《多发性硬化的脑CT、MRI表现与临床对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的脑CT、MRI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 31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多发性硬化,病理检查前分别对其实施CT、MRI检查,将其检查结果输入SPSS软件后得出结论。结果 MRI对疾病检出率(96.77%)显着高于CT(80.65%),数据对比(P<0.05)。结论应用MRI对多发性硬化检出率更优,有利于及时确诊病情并提供积极治疗,对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雷云[9](2017)在《多发性硬化的脑CT、MRI表现与临床对照分析之我见》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CT、MRI表现与临床对照结果。方法:本文选取某院在2016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对患者给予脑CT、MRI诊断,并根据患者临床对照分析脑CT与MRI影像学特点。结果:3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经脑CT扫描发现22例患者脑部异常,共检出病灶42个。MRI检查中T1WI发现脑部异常28例,共检出病灶56个,T2WI有脑部异常改变30例,共检出病灶84个。结论:在临床上对于疑有多发性硬化患者首选MRI诊断,对于疾病病程处于急性期或活动期患者应采取CT增强扫描和复查。此外,CT及MRI可以直接显示药物治疗效果,值得大量临床推广。
薛韬[10](2017)在《内蒙古汉族耐药癫痫患者ATP结合蛋白家族ABCB1、ABCC2基因多态性及功能磁共振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内蒙古地区汉族耐药癫痫患者ATP结合蛋白家族ABCB1和ABCC2基因多态性研究背景(1)癫痫为多种病因引起的长期反复发作性大脑功能失调,其主要特征是发作时大脑局部病灶神经元突发性的异常放电,表现为短暂的运动、感觉和意识丧失和功能异常,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主要机制为抑制病灶神经元过度放电,或者作用于病灶周围抑制异常放电扩散;但长期服药导致患者耐药较为常见。(2)ATP结合蛋白家族至今已发现有五十多种,其中80%分布于原核细胞,其结构上有4个微区,其中两个为疏水的跨膜微区,是跨膜转运药物的重要通道;另外两个微区位于膜的细胞质一侧,与ATP结合,并为转运提供能量。(3)ABCB1又称为P-糖蛋白、多药耐药蛋白1,最早是在耐药肿瘤细胞中发现,是能量依赖性膜蛋白,可发挥外排泵的作用,可将细胞内的外源性化合物包括药物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胞外。由于其底物和分布的广泛性,联合用药物时,可能发生竞争性或非竞争性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动力学过程,从而改变临床疗效。(4)ABCC2又称为多耐药相关蛋白2,其主要功能为限制肠腔内药物进入细胞,限制药物从血液进入脑,还有将肝细胞、肾小管细胞及肠上皮细胞中药物排泄至邻近的腔隙,加快药物从组织部位清除。目的(1)通过研究ABCB1 rs1045642、rs2032582在耐药癫痫患者中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为癫痫患者用药选择提供相关参考。(2)通过研究ABCC2 rs2273697、rs717620在耐药癫痫患者中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为癫痫患者用药选择提供相关参考。方法(1)随机选择2013年4月-2016年12月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学神经内科254例汉族癫痫患者,其中104例为癫痫药物耐药,150例为癫痫药物敏感,通过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临床表现;利用PCR-RF的方法对患者ABCB1 rs1045642、rs2032582和ABCC2 rs2273697、rs717620基因型分类,并分析比较其四者与耐药特征的相关性。结果(1)耐药癫痫患者与非耐药患者年龄(岁)分别为(7.60±15.82)和(7.2±16.14),耐药癫痫患者男性与女性分别为61(58.65%)和43(41.35%),非耐药癫痫患者分别为男性84(56.00%)和女性66(44.00%),与非耐药癫痫患者比较,耐药癫痫患(2)者大部分为继发性癫痫(x2=22.29,P<0.001),经比较,耐药和非耐药癫痫患者在年龄(t=0.20,P=0.42)(t=1.49,P=0.07)、性别(x2=0.18,P=0.67)及癫痫的种类(x2=3.54,P=0.17)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ABCC2 rs717620基因型CC、CT、TT在耐药和非耐药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01,P=0.04),而两组间 ABCB1 rs1045642(x2=1.61,P=0.45),rs2032582(x2=0.22,P=0.90)和 ABCC2 rs2273697(x2=0.24,P=0.89)无统计学差异。(4)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CC基因型相比较,ABCC2rs717620的TT基因型与癫痫药物耐药密切相关(OR=2.97,95%CI=1.11-8.29)。与CC+CT隐性基因表型比较,ABCC2 rs717620的TT基因型与癫痫药物耐药风险增高密切相关(OR=2.64,95%CI=1.03-7.13)。ABCB1 rs1045642、rs2032582 和 ABCC2 rs2273697 与癫痫耐药无相关性,总之通过耐药组和非耐药组患者一般特征及临床表现发现,耐药与非耐药与 ABCB1 rs1045642、rs2032582 和 ABCC2 rs2273697,rs717620 无相关性。结论(1)内蒙古地区汉族耐药癫痫患者大部分为继发性癫痫,年龄、性别及癫痫种类方面与是否耐药无关。(2)ABCC2 rs717620 基因型 CC、CT、TT 与耐药有关,而 ABCB1 rs1045642、rs2032582和 ABCC2 rs2273697 无关。(3)癫痫耐药与患者ABCC2 rs717620的TT基因型密切相关而与ABCB1 rs1045642、rs2032582 和 ABCC2 rs2273697 无关。第二部分ReHo、ALFF、FC在耐药癫痫患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目的癫痫是一种常见的脑部疾患,尽管在近几十年来,许多学者对癫痫进行了多方面大量的观察研究,但是对于其发生、发展的精确机制仍然不能很好的诠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是一种大脑在没有明确固定输入或输出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研究受试者大脑内部血氧水平依赖(BOLD)磁共振信号的自发活动,对于临床上不能或者无需患者主动参与的疾病研究(如癫痫、老年痴呆症、精神分裂症等)更加适用。本研究即利用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磁共振技术(BOLD-fMRI)探索耐药癫痫的脑功能网络特征。方法本研究采用GE 3.0T Signa HDx磁共振成像仪对59名耐药癫痫患者和58名健康志愿者进行Rs-fMRI扫描,分别采用局部一致性(ReHo)、低频振幅(ALFF)、功能连接(FC)三种方法分析其Rs-fMRI特征。结果59名耐药癫痫患者和58名健康志愿者完成Rs-fMRI扫描后,排除不符合入选标准的被试者共35人(包括患者18名和正常对照17名),最终选取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利手的相匹配的癫痫患者组41名,正常对照组41名进入fMRI数据分析。1.ReHo:(1)组内分析:癫痫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ReHo值增高的脑区主要分布在楔前叶、额中回、前额叶内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角回和扣带回等脑区。这些脑区主要分布在默认网络并大致呈双侧对称分布。(2)组间分析:在静息状态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癫痫患者组在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颞中回、颞下回、胼胝体、双侧岛叶、顶叶、中央前回、中央后回等脑区等脑区的局部一致性增高;双侧缘上回、双侧角回、楔叶、颞上回、颞中回、枕叶、小脑、直回的局域一致性降低。2.ALFF:(1)组内分析:癫痫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ALFF值增高的脑区主要分布在:额中回、额内侧回、颞上回、中央后回、角回、舌回、楔前叶、扣带回等脑区。(2)组间分析:相较于正常对照组,癫痫患者癫痫患者组ALFF值增高的脑区主要分布在:额中回、颞极、中央前回、海马旁回、尾状核、扣带回、胼胝体等脑区;ALFF值减低的脑区主要分布在:额内侧回、额中回、颞横回、颞中回、楔前叶、扣带回、小脑等脑区。3.FC:(1)组内分析:癫痫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默认网络大致相同,主要分布在楔前叶/后扣带回、颞中回、额内侧回、腹侧前扣带回、顶下小叶、海马旁回等脑区。但与健康对照组的DMN范围相比,癫痫患者的颞叶、额内侧回、顶下小叶、海马旁回等脑区范围缩小。(2)组间分析:癫痫患者组的额中回、颞上回、中央后回、缘上回、双侧楔前叶、小脑后叶、双侧扣带回、旁中央小叶等与PCC的功能连接增高;而双侧颞中回、双侧颞极、双侧额中回、双侧尾状核、海马旁回、额上回、中央后回、额内侧回等与PCC的功能连接减低。结论局部一致性、功能连接分析和低频振幅三种方法的结合,能更全面探测到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大脑异常神经活动造成的BOLD信号改变。fMRI是了解癫痫病理生理基础的有用工具,有望对致痫灶的定位及对疾病疗效评估、预后判断提供一定帮助。
二、多发性硬化的脑CT、MRI表现与临床对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发性硬化的脑CT、MRI表现与临床对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急性桥臂病变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结果 |
1.一般资料 |
2.临床特点 |
3.化验指标 |
4.影像学表现 |
5.诊断 |
6.血管评估 |
7.脑梗死病因及发病机制 |
8.治疗及预后 |
讨论 |
1.桥臂的组织结构及血供特点 |
2.桥臂病变临床特点及病因 |
(1)急性脑梗死 |
(2)脱髓鞘疾病 |
(3)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
(4)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桥臂病变的临床病因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RSNA2019中枢影像学(论文提纲范文)
脑卒中 |
1.深度学习在脑卒中的应用 |
2.功能成像在脑卒中的应用 |
3.血管内取栓术在大动脉阻塞的应用 |
4.其他 |
脑肿瘤 |
1.肿瘤与基因 |
2.肿瘤的鉴别 |
3.肿瘤治疗的评价 |
4.肿瘤的预后 |
儿童 |
脑白质病 |
认知与记忆 |
图像分析方法(非人工智能) |
脑血管病(非卒中) |
运动障碍 |
结构成像 |
急诊放射学 |
癫痫 |
对比剂 |
血管与介入 |
创伤性脑损伤 |
扩散/灌注 |
(3)中医药治疗多发性硬化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多发性硬化的认识 |
1. MS的流行病学特征 |
2. M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3. MS的病理学特征 |
4. MS的临床分型 |
5. MS的诊断 |
6. MS的治疗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学对多发性硬化的认识 |
1. MS的中医病名 |
2. MS的病因病机 |
3. MS的辨证分型 |
4. 辨证论治 |
5. 专方专药治疗 |
6. 其他治疗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中医药治疗多发性硬化的meta分析 |
资料和方法 |
1. 研究设计 |
2. 文献来源 |
3. 检索策略 |
4. 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5. 文献筛选 |
6. 方法学质量评价 |
7. 数据提取 |
8. 结果提取和效应量选择 |
9. 定性分析 |
10. 合并统计量和异质性检验 |
11. 发表偏倚 |
结果 |
1. 文献检索结果 |
2. 纳入文献的特征 |
3. 方法学质量评价 |
4. Meta分析结果 |
5. 文献发表偏倚 |
讨论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meta分析结果 |
3. 中药使用情况 |
4. 局限性 |
5.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表1 纳入研究基本信息特征表 |
附表2 干预措施对照表 |
附表3 纳入研究结局特征表 |
(4)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视觉通路损伤及预测脑结构改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一、NMOSD存在视觉通路的双向神经退行性变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入选研究对象、分组 |
1.1.2 临床评估 |
1.1.3 OCT成像 |
1.1.4 核磁共振成像 |
1.1.5 脑体积计算 |
1.1.6 外侧膝状体体积的测量 |
1.1.7 DTI数据处理和视放射的分割 |
1.1.8 统计分析 |
1.2 结果 |
1.2.1 患者的人口学特点 |
1.2.2 视神经炎引起初级视觉皮层的跨突触顺向退行 |
1.2.3 引起视网膜的跨突触逆向退行 |
1.2.4 NMONON患者的视觉通路损伤 |
1.2.5 视网膜层萎缩和视觉皮层以及全脑体积的减低不相关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血浆IL-1β水平与NMOSD结构MRI变化及临床残疾程度相关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入选研究对象、分组 |
2.1.2 血浆白介素水平检测 |
2.1.3 MRI参数 |
2.1.4 脑和脊髓病灶的分析 |
2.1.5 全脑萎缩的评价 |
2.1.6 脊髓萎缩的评价 |
2.1.7 全脑白质完整性的评价 |
2.1.8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患者的人口学、临床和MRI特点 |
2.2.2 NMOSD中血浆IL-1β,IL-6和IL-17A水平 |
2.2.3 血浆IL-1β,IL-6 水平和MRI测量值之间的关系 |
2.2.4 血浆IL-1β,IL-6 水平和NMOSD患者残障程度之间的关系 |
2.2.5 血浆IL-1β、MR测量指标、残障程度的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
2.3 讨论 |
2.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多发性硬化的治疗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默认网络及丘脑皮层系统的动态功能连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功能连接及其时间变异性的评估 |
第2章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默认网络动态功能连接变异性分析 |
2.1 研究材料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2.1.3 基于种子点的dFC变异性分析 |
2.1.4 聚类分析 |
2.1.5 脑实质分数和总白质病变负荷 |
2.1.6 统计分析 |
2.2 研究结果 |
2.2.1 临床资料 |
2.2.2 定义默认网络 |
2.2.3 默认网络dFC变异性分析 |
2.2.4 DMN聚类分析 |
2.2.5 dFC变异性差异脑区与临床参数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第3章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丘脑-皮层系统动静态功能连接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3.1.3 丘脑分数、白质病变负荷及脑实质分数测量 |
3.1.4 人口统计学、临床和神经心理学评估 |
3.1.5 dFC可变性分析 |
3.1.6 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人口统计学及临床资料 |
3.2.2 丘脑-皮质系统dFC变异性分析 |
3.2.3 静态功能连接分析 |
3.2.4 偏相关分析 |
3.2.5 验证性分析 |
3.3 讨论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6)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在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视神经脊髓炎患者黄斑区GCIPL,神经上皮层和pRNFL的测量分析 |
1.对象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视神经脊髓炎患者黄斑区GCIPL,神经上皮层和pRNFL与视野的相关分析 |
1.对象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多发性硬化症磁共振定量分析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多发性硬化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 论文结构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磁共振成像与多发性硬化相关理论和方法 |
2.1 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
2.1.1 T2 FLAIR序列 |
2.1.2 梯度回波序列与磁敏感加权信号 |
2.2 多发性硬化与常规磁共振成像技术 |
2.3 多发性硬化病灶自动分割方法现状与分析 |
2.3.1 脑白质高信号病灶分割算法介绍 |
2.3.2 评估方法 |
2.4 定量磁敏感成像 |
2.4.1 磁敏感率 |
2.4.2 定量磁敏感成像重建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发性硬化病灶定量测量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数据采集 |
3.2.2 头骨去除算法 |
3.2.3 脑白质高信号病灶区域的自动分割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头骨去除算法结果分析 |
3.3.2 脑白质高信号病灶自动分割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脑平均血流量水平与颈静脉异常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数据采集 |
4.2.2 血流速度测量 |
4.2.3 平均脑血流量估计 |
4.2.4 颈静脉狭窄图像分析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脑容积测量 |
4.3.2 脑血流量与颈内静脉异常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定量磁敏感成像的颅内微出血检测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数据采集 |
5.2.2 定量磁敏感图像重建 |
5.2.3 微出血病灶提取 |
5.3 结果和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发性硬化患者脑基底节组织铁含量自动测量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数据采集 |
6.2.2 STAGE序列 |
6.2.3 基底节组织自动分割算法 |
6.3 结果和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未来工作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作者简介 |
(8)多发性硬化的脑CT、MRI表现与临床对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检查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9)多发性硬化的脑CT、MRI表现与临床对照分析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一般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多发性硬化脑CT改变 |
3.2 多发性硬化MRI与CT对照 |
3.3 多发性硬化影像学表现与临床对照 |
(10)内蒙古汉族耐药癫痫患者ATP结合蛋白家族ABCB1、ABCC2基因多态性及功能磁共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引言 |
第一部分 内蒙古地区汉族耐药癫痫患者ATP结合蛋白家族ABCB1和ABCC2基因多态性研究 |
前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ReHo、ALFF、FC在耐药癫痫患者的fMRI研究 |
前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癫痫耐药机制及功能磁共振的研究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多发性硬化的脑CT、MRI表现与临床对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急性桥臂病变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学分析[D]. 王娟.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2]RSNA2019中枢影像学[J]. 张归玲,李诗卉,李葭,阎肃,谢彦,吴宏宇,高璐月,覃媛媛,张佳璇,李丽,胡颖,刘城霞,张顺,江晶晶,王剑,方纪成,朱文珍. 放射学实践, 2020(03)
- [3]中医药治疗多发性硬化的meta分析[D]. 袁慧.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4]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视觉通路损伤及预测脑结构改变的研究[D]. 苏磊.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5]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默认网络及丘脑皮层系统的动态功能连接研究[D]. 黄木华. 南昌大学, 2019(01)
- [6]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在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D]. 胡赛静. 苏州大学, 2018(12)
- [7]多发性硬化症磁共振定量分析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钟毅. 东北大学, 2018(12)
- [8]多发性硬化的脑CT、MRI表现与临床对照分析[J]. 马文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15)
- [9]多发性硬化的脑CT、MRI表现与临床对照分析之我见[J]. 雷云. 科学中国人, 2017(24)
- [10]内蒙古汉族耐药癫痫患者ATP结合蛋白家族ABCB1、ABCC2基因多态性及功能磁共振研究[D]. 薛韬.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