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吕慧娜[1](2020)在《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法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战”后,各国都处于国内经济恢复与发展、国际上经济赶超竞赛的时代背景,面对国内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景象,各国普遍开展了以对特殊落后区域的重点开发以及对国土资源的综合性开发为主要形式的国家区域援助,在国际上形成了由国家(政府)对区域市场“失灵”进行干预的援助浪潮。国内,伴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缩小区域差距的关键环节,国家区域援助制度在改变欠发达地区贫穷落后面貌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随着援助实践的逐步开展,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有效性、甚至存在的必要性都饱受质疑。在此背景下,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制度价值和当代品性值得我们重新反思。一方面,国家区域援助制度作为对欠发达地区进行权益倾斜性配置的主要路径,在缩小区域差距方面仍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本身存在诸多局限,主要表现在:援助对象识别缺乏明确的标准、援助方式的有效性因制度缺陷而大打折扣、援助绩效评估及应用不完善等方面。为此,对国家区域援助制度进行制度上的完善,成为当下该制度突破发展困境的有力举措。域外主要国家在对欠发达地区进行援助时,多采用“立法先行”的调控模式,通过法律制度的规定性和强制性,保证了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标准化、国家区域援助方式的有效性和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及应用的强制性,且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通过法律制度保障国家区域援助的长效供给是正确的选择,这为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迪。当前学界提出对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加强法制保障的着述并不鲜见,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关于国家区域援助法制建设的研究,要么仅停留在观点提出层面,要么止于国家区域援助法制理念、文化和伦理等高度,呈现出模糊化的研究态势。至今尚未有从经济法独有的研究视角,将国家区域援助法制理念或观念,通过具体的法律制度设计,搭建起国家区域援助法律制度框架,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法治化提供制度理论支撑。本选题之创作初衷即源于经济学提出国家区域援助急需法制保障,而法学研究却并未跟进的现状。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揭示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法学视角为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援助方式选择和援助绩效评估及应用提供些许制度理论上的参考与借鉴,并期望成果能够引起国家区域援助相关部门的关注与重视。本文除了引言与结语之外,共包括七章,内容分别为:第一章——“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研究的理论准备”。本章主要讨论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相关的核心概念和制度要素。首先,对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相关的核心概念“区域”、“援助”、“区域援助”、“国家区域援助”等进行界定。关于“区域”,区域经济学、区域地理学、区域政治学、区域社会学等学科都进行了大量的先期研究,但并未对区域的概念形成共识。法学学科中法理学、行政法和经济法等部门法对区域的界定,也是各家之言,范畴不一。为此,笔者对不同学科关于“区域”的界定进行了梳理,在借鉴各学科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区域”界定为“一国国内跨越行政区划界限限制的、具有共同利益、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欠发达”的地域共同体”。关于“援助”,笔者对脱胎于国际层面发达国家或地区对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提供发展援助的援助理念进行了追溯,在此基础上,将“援助”界定为资源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愿转移,且这里的“资源”泛指一切能转化为生产利益的资料、资金、能源、服务、工作人员、知识或其他资产。关于“区域援助”,范围涉及到国际、国内两个视角和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而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涉及的“区域援助”主要是中观层面,即一国范围内中央政府或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援助,分别称为“国家直接投入的区域援助”和“国家政策推动的区域援助”。综上,可以将“国家区域援助”界定为一国中央政府通过直接投入或政策推动的方式对其国内跨越行政区划界限限制的、具有共同利益、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欠发达”的地域共同体进行的资源转移。为了对国家区域援助制度进一步展开研究,笔者对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制度要素进行了解构,并将援助前期需要明确的援助对象、援助过程中需要选择的援助方式和援助结束后需要进行的绩效评估和结果应用作为重要的制度要素,为后文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法理基础”。本章主要讨论国家职能理论与国家区域援助义务、发展权利理论与区域发展权、实质正义理论与国家区域援助。首先,明确国家区域援助义务的产生主要源于国家职能的演进。国家从最初的安全保障职能到后来的经济调节职能的演进,使其从以往的“守夜人”角色转变为国家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微观经济的调节者。而随着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加剧,使国家又肩负起“中观经济的协调者”的重任,国家区域援助义务即是这一职责的内容之一。一般而言,国家区域援助义务是指将国家所负有的援助欠发达区域的职责进行义务化规定的一种强制性规范。从逻辑根源上看,国家所负有的对各区域进行平等保护的职责要求,正是国家对先天资源禀赋条件恶劣的欠发达区域具有区域援助义务的内在根源;对历史上作出过“特殊牺牲”的区域进行成本的延期支付或补偿,是国家区域援助义务产生的历史根源。其次,将发展权引入区域领域,使欠发达地区获得与发达地区同样的区域发展权利。区域能否作为发展权的主体,建立在区域是否具有法律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区域具有法律主体地位,能够成为发展权的主体,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传统的主体制度无法有效应对区域问题;法律主体发展史表明,赋予“区域”以法律主体地位具有很大的可能性和制度空间;从法律主体意志要素、能力要素和道德要素方面分析,“区域”与法律主体要素相契合;“区域”作为区域政策等制度供给的概念主体已经普遍化,且区域合作协议显示了“区域”作为契约主体全面符合法律主体资格标准,同时,区域环保公益诉讼反向肯定了区域的法律主体地位,可见,区域主体性得到实践佐证,也是实践所需;从价值分析角度来看,赋予区域主体地位是为了区域市场秩序,实现区域正义;等等。综上,区域利益作为法律调整的对象是时代的产物,区域主体也是对法律主体扩张理论和“非法人团体或其他组织”等当代社会崭新的第三类主体类型出现的有力佐证,区域作为法律主体具有正当性法律基础。由此,发展权主体由“人”向“区域”的扩展,使得发展权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革。从内容上来看,区域发展权应包含一系列权利,包括获得信息权、参与权、融资权、获得援助权、获得法律救济权等;同时,区域发展权应以培育和提升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为主要内容。从权利实现上看,区域发展权需要宪法保障,笔者建议在第四条之前增加一条针对“区域”的宪法保护规定,明确提出保护区域发展权,并将保护的对象区域进行列举;区域发展权实现须进行结构性分配,对于具有经济发展基础的区域,“造血式”援助能帮助其实现自我发展,对于其他不具有经济发展基础的区域,“输血式”援助仍具有现实意义。再次,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有利于实质正义的实现。正义理论经历了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的转变,在区域层面表现为“区域正义”。针对区域市场出现的“非正义”现象,对区域结构中的弱质主体进行法律制度上的区别对待,进而使弱质主体获取与强质主体对等的发展权利,此种实质正义的实现就是“区域正义”。要实现“区域正义”就必须对欠发达地区进行“权利倾斜”,而国家区域援助就是“权利倾斜”配置的有效路径。总之,国家区域援助义务与区域发展权构成了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权义架构”,为国家区域援助制度进行法律视域的研究和架构提供了合理性依据,同时,国家区域援助对“区域正义”的追求,充分体现了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法治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三章——“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历史、现状与问题”。本章主要讨论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演进过程、立法现状、政策规范及存在的法律问题。首先,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经历了从萌芽到正式形成,再到推动立法的发展过程。自建国伊始,我国区域发展层面就存在“援助”萌芽;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对口支援”政策的提出,标志着我国以国家直接投入的区域援助和国家政策推动的区域援助为主要内容的国家区域援助制度体系正式形成;世纪之交以来,我国陆续实施战略性扶贫、“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极大地扩张了我国国家区域援助的内容,同时,由国家层面推动的区域援助立法工作也使得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逐渐走向制度化、法律化。其次,我国目前并没有对国家区域援助进行专门立法,援助理念大多散落在各部门法法律的个别条款之中。通过对我国成文法和政策法规的梳理,笔者发现,国家区域援助制度存在较多问题:国家区域援助前期援助对象识别标准不明确;国家区域援助过程中援助方式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国家区域援助后期援助绩效评估及应用性的强制性缺失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有效性、存在的必要性、时代意义和当代品性深受诟病。本文主要针对这三个方面,从法学视角进行制度分析,以期重塑国家区域援助的制度价值。第四章——“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标准化”。本章主要讨论域外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立法规定、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背景、目标和原则,以及实现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标准化的建议。首先,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区域援助立法中都明确了援助对象识别的标准,达到标准的才有权接受援助。其次,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是国土规划中的区域规划层面。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我国现行的主要法规政策包括《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和《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等,根据这些政策要求,对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进行科学识别必须建立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要求基础之上,对现行有效的国土空间规划内容进行整合,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相衔接。再次,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重要内容,应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专项规划,具体内容包括援助对象的识别及对应的识别标准。笔者在综合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历程和早期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过去存在且延续至今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边境地区、贫穷地区和实际发展中出现困难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地区、产业衰退的老工业城市地区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划定为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并拟构了各援助对象识别的地域单元标准和识别标准,建议通过“基本法+单行法”的形式对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进行立法规定。在与现行立法的衔接方面,区域规划相关的现行立法被统一囊括进国土空间规划中,与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相关的立法应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专项规划,并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的组成部分。第五章——“国家区域援助方式的有效性”。本章主要讨论国家区域援助方式的主要类型、各类型援助对象区域适用的援助方式组合、区域财政援助制度、区域税收优惠制度和区域金融支持制度。首先,国家区域援助方式体系。根据域外国家区域援助方式分类以及我国针对不同区域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所采用的援助方式,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由直接援助和间接援助构成的援助方式体系,本文主要研究以财政援助、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为主构成的直接援助方式。在此基础上,笔者尝试性地构建了我国未来国家区域援助援助方式组合适用体系,以期发挥各项援助方式及相关制度的“合力”。其次,区域财政援助制度。根据我国区域财政援助制度存在的立法质量不高、制度安排与制度目标自相矛盾、转移支付结构在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有限、缺乏细化的用途限制、缺乏统筹安排和项目衔接调整等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完善建议:加强对国家区域财政援助的立法规定,并对现存的转移支付项目进行整合和清理,同时重视转移支付程序的立法工作;税收返还应放弃“基数法”,改采特定税种税收返还法;结构上应提高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加强转移支付资金的细化规定,包括资金所占项目的比例、援助资金与区域发展所需资金和其他来源资金的关系、资金的拨付时间、使用限制等方面;转移支付项目设置注重统筹协调安排,增设“转移支付调整费”用于转移支付项目的衔接和协调成本支出;等等。再次,区域税收优惠制度。区域税收优惠制度与区域财政援助制度相辅相成,部分财政援助需要依靠区域税收优惠措施来实现,二者在进行国家区域援助中联系紧密,组合适用,不可分割。在借鉴美国、日本区域税收优惠制度经验的基础上,笔者对我国区域税收优惠制度存在的问题,诸如我国区域税收优惠制度多集中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变相减免税、税制结构不合理、跨区域税收分成规定不明确等,提出了以下完善建议:通过立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税收优惠制度的规范,进一步清理、整合混乱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赋予欠发达地区一定的税收优惠调节权;逐步增加直接税在税收体系中的比重;进一步明确跨区域税收分成规则等。最后,区域金融支持制度。我国在区域金融支持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区域金融支持法律制度供给不足;银行金融机构本身制度性原因诱发“资金外流”;统一的货币政策工具引致不同的地域意义;政策性金融“政策性”功能缺位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完善建议:通过完善《中国人民银行法》、在区域援助基本法或单行法中规定倾斜性区域金融支持条款,加强区域金融支持制度的法律供给;通过对“总行——大区分行——中心支行——支行”一元四级的央行组织制度在职权与职责方面进行改良,在金融机构设置与职能安排上实现区域金融支持;实施区域差异化金融,对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再贷款、利率等进行差异化安排;通过设置政策性和市场性双目标、设立区域政策性银行等路径,对政策性银行的“政策性”功能进行补强。第六章——“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及应用”。本章主要讨论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基础理论、主体内容及绩效评估结果的应用。首先,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基础理论。从法制思维角度而言,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法律制度是对国家区域援助行为“监管的监管”;从理论依据角度而言,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区域财政援助绩效评估作为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核心构成,存在很多问题,进而引发了对国家区域援助进行绩效评估的制度思考。其次,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主体内容构成。在对国家区域援助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生命周期”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对评估主体、评估周期、评估指标、评估结果等“结构性构成”进行细化,搭建起以时间维度和内容维度为框架的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制度,保障了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有效性及结果的合理性。再次,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结果的应用。对于绩效评估结果为无效的国家区域援助,要进行援助无效责任追究,并通过“资格减等”对援助主体能否获得国家在援助制度中设置的各项优惠资格及优惠的级别进行降级减等,通过“回转”实现援助力量的保存,从而把积极的鼓励促进和消极的限制禁止相结合,通过奖励和惩罚实现对区域援助行为的指引和调控;对于绩效评估结果为有效的国家区域援助,要通过动力机制、补偿机制、风险防范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有序推进相关援助对象区域退出国家区域援助,以减轻国家财政压力。第七章——“国家区域援助法律体系构建”。本章主要讨论国家区域援助法律体系的域外考察及我国国家区域援助的立法构想。首先,域外各国国家区域援助的立法考察。各国区域援助普遍“立法先行”,法律体系呈现出以国家区域援助基本法为核心、以国家区域援助单行法为实施细则的国家区域援助法律体系特点,对我国进行国家区域援助法律体系构建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其次,我国国家区域援助的立法构想。我国国家区域援助立法应是由多层级、多位阶立法和政策等不同法律形式构成的一套法律体系,具体包括:以法律形式为内容的国家区域援助基本法、以政策、规划等形式为内容的特定区域援助单行法和特定援助方式单行法。第一,国家区域援助基本法。制定方面,国家区域援助基本法应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同时要重视地方参与和社会参与,满足对现行国家区域援助政策进行宏观梳理和指导的立法要求。内容方面,统筹国家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对欠发达地区的援助,涉及到援助理念、援助原则、援助对象、援助方式和绩效评估及应用的一般性规定。第二,国家区域援助单行法。在单行法体系方面,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单行法主要包括特定区域援助单行法和特定援助方式单行法。根据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结果,我国特定区域援助单行法主要包括老少边穷地区援助单行法和困难地区援助单行法,具体包括革命老区援助单行法、少数民族地区援助单行法、边境地区援助单行法、穷困地区援助单行法、资源枯竭型城市地区援助单行法、产业衰退的老工业城市地区援助单行法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援助单行法。根据我国国家区域援助的主要方式,我国特定援助方式单行法主要包括区域财政援助单行法、区域税收优惠单行法和区域金融支持单行法。在单行法形式方面,鉴于我国当下的法制环境和区域法治实践,笔者认为以法规政策为主要形式具有正当性和可行性。在单行法层级和制定主体方面,特定区域援助单行法所涉及的援助对象区域与我国行政管理层级相对应,存在国家、省、市、县、镇(乡)5个层级,因此,国土空间规划、区域规划等也应在层级上分为5个层级,针对不同层级空间区域规划进行援助的单行法也相应分为5个层级,而不同层级单行法的制定主体也分别由国土资源部法规司(跨省级)、国土资源部在省级的派出机构与省级立法部门(省级且国土资源部在该省设立派出机构)、国土资源部指定人员与援助对象区域所在行政层级立法部门(省级及以下各层级且国土资源部未在该行政层级设立派出机构)承担;如果涉及到区域援助的特定援助方式,则由该援助方式所涉主管部门参与到特定区域援助单行法的起草工作中来。在单行法内容方面,要进一步细化对象识别的标准,明确特定区域援助中适用的援助方式,并对区域财政援助、区域税收优惠、区域金融支持等主要援助方式进行特殊规定。在单行法的实施与监管方面,要加强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应用,进一步编制详细规划,充分利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并维持稳定性。
顾超[2](2020)在《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文中认为就近代世界历史而言,伴随着民族运动和民族国家的兴起,民族主义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性的意识形态,并从欧洲蔓延至全球。仅仅在20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就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民族主义浪潮。也正是在这一进程中,中华民族从一个自在民族走向了自觉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开始以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之中,中华民族开始具备了国族的身份和象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对内来说,是以共同体的形式把握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起中华民族应对危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对外来说,通过区域共同体实践的外溢效应和示范效应,进而迈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从古至今,西北地区由于其历史、区域和自然条件等因素,不论是在王朝国家,还是在现代民族国家之中,都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北地区的现实任务和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研究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问题,既是回应党和国家重大的、宏观问题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针对性。作为理论命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的研究,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的溯源来看,充分考量近代以来关于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以及逐步确立起的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框架。又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深处,挖掘出多语境、复杂态下的共同体形式。并且将中华民族与共同体思想有机结合统一到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中。另一方面,从核心概念的分析来看,提出从政治国家共同体、历史文化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精神命运共同体四个维度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系统把握。同时,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向度。第一重是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决定向度上,提出民族意识是对民族本体的客观反映;第二重是从意识的历史性生成向度上,分析不同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现;第三重是从意识的能动性向度上,从理论层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价值性考量。再者,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较大程度上理解为一种认同,从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方面勾勒出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作为现实命题的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进一步聚焦和把握西北地区的特殊性,提出西北地区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机遇、劣势和挑战。从优势上看,西北地区在历史上进行着各民族间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既有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也有各民族独有的特色文化,还有与异质文化、文明的往来。同时,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与西北各族人民一道进行民族救亡图存、追求团结统一的伟大斗争中,一方面产生和奠定了西北民族地区治理的政策基础,另一方面塑造和涵养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红色文化基因。从机遇上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机遇下,形塑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实施了惠及西北各族人民的现实举措。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中,拓展了西北地区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在西北边疆治理的现实机遇中,深入推进依法治边、依法治疆进程中,提供了稳定的内外环境。从劣势上看,经济方面的差距无疑是明显且深刻的,同时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的复杂性、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以及语言多样性可能带来的沟通不畅等,在增强个体、族群意识的同时,淡化了共同体意识。从挑战上看,存在着诸多外部威胁与干扰。一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一思潮由来已久,作用于客观历史和人们的历史观念,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史学研究;二是多元文化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必须有其身份和定位,看似合理实则潜藏着以多元分离和分解主流的风险;三是“三股势力”,其中暗含在民族主义基础上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以西北边疆为重点渗透区域,并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威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定和总体国家安全。结合以上理论与现实的分析,在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规避劣势、应对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首先要有一些最为基本的遵循来保证前进的方向,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妥善解决好宗教的因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西北地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其次,在宏观方略的建构上,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建设及其意识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立足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整体,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法治六个方面进行系统谋划和宏观安排。最后,实践的生命力和效度体现在落小、落细之上,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最终要从教育的主体内容、关键环节、心理引导、语言桥梁、现实载体、实际效果和人才队伍等方面具体下功夫。
杨学平[3](2019)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思想中国化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汉族外,还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等55个少数民族。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大家庭,各民族都对祖国的发展以及中华文化的创造作出了卓越贡献。虽然,各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情况有所差异,但是,总的趋势是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而巩固统一稳定的中华民族。早在先秦时期,先民们的“大一统”观念便形成,且在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此后的汉、唐、元、明、清等历代中央政权,发展和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尽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出现过割据和分裂,但国家的统一始终是主流和方向。到了近代,中华民族遭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民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在中华民族久经磨难的近百年中,能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国家独立、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留下的最有价值和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发扬光大了,并且实现了中国化,进而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中国实践。对于中国的民族问题,也正因为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了,才成功解决了各民族在国家中处于何种地位、如何实现各民族完全平等、通过何种制度确保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等系列问题。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就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翻身的“法宝”。这个“法宝”内容是什么?是怎样进行“中国化”的?这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的展开,期望对深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丰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战略、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所裨益。本研究结合历史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研究所提供的文献资料和学术成果,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在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进行研究时,主要探讨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重点探讨了“化之源”,即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体系进行了阐释。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并没有以独立的篇章展现出来,而是有机地渗透在他们关于民族和国家理论的论述中。他们的思想光芒主要由继承者列宁完整提出,进而系统构建起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也由此成为了“中国化”之“源”。基于此,本部分较为系统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思想的形成动因、基本内容和理论特征,进而呈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体系之基本轮廓。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化之机”,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历史契机进行了剖析。以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后,“中国化”正处于艰辛探索的关键节点为视阈,并从国家和民族层面、国际层面、中国共产党层面三个维度,考察了是什么样的历史契机,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在那个节点能够明显“起步加速”,以此更加全面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是历史的必然。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化之路”,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演进轨迹进行了划分和阐述。在纵向上,以显着变化的历史阶段节点为界,将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演进轨迹分为1921-1949、1949-1978、1978年以来三个主要阶段来考察,并尝试勾勒出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演进轨迹的基本态势。这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所在。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了“化之果”,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多维成果进行了梳理。将成果划分为理论成果、制度成果、道路成果。具体而言,理论成果分为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体系;制度成果分为政治制度成果和制度性法规成果;道路成果集大成了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了“化之镜”,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经验启示进行了总结,并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分析。以此坚定民族区域自治自信,为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进一步推向深入提供路径参考。这也是本研究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之所在。正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历史的必然。同样在解决民族问题道路上,中国走上民族区域自治道路,也并非偶然,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中国共产党人,奋力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和中国国情,以及具体的实践相结合,持续推进“中国化”的结果。这一“中国化”的过程,也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翻身解放、实现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正确抉择过程,顺应了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化”产物的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不仅成为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而且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思想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这启示我们,毫不动摇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是“继承者”的永恒主题。这也是本研究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虽然任重道远,但前景一片光明。
徐永佳[4](2019)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 ——基于PSM-DID的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八年来,金融作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在战略推动下是否也取得了显着成就?本文从深入金融体制改革的角度出发,基于“反事实框架”,运用PSM-DID法对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净效应做出了检验,希望对各地区的深化金融改革提供借鉴经验。研究结果表明:(1)西部大开发战略总体上并未推动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2)分组检验表明西部地区省份之间的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异质性,因此政策搭配需要因地制宜;(3)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的短期经济增长,过度挤占了地区的金融资源,项目投资回收期长、盈利性低,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等问题催生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贷款,最终抑制了金融效率。(4)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的资源禀赋优势并未被金融扶持政策所激发,相反,掌握资源优势的国有企业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使企业长期出现高产能、低盈利甚至亏损的情况,导致信贷资源未被合理利用,形成了不良贷款,最终抑制了地区金融发展。西部地区未来的金融发展应当侧重培育多种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提升地区执法水平,提升科教文化等软实力。
熊海君[5](2017)在《从帮扶到自主: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新思维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问题。根据经济发展动力的来源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外输性动力和内生性动力。如果以此来观察和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可以发现新中国六十多年来,外输性动力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动力中居于主导地位,具体言之,外输性动力主要包括国家的财政支持和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这种外输性的动力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也因此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然而,从国家发展全局的视野来看,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短板。究其原因,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没有很好地培育起来。内生动力不足造成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依附性特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地位和环境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即由原来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大后方成为最前沿——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各族人民成为国家建设的主体力量。这就需要以新的思维理念指导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使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比如培养大批少数民族地区本地或扎根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水平人才,使他们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有鉴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来源或经济发展主体的不同,本文将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思维分为提供外输动力的“旧思维”和激发内生动力的“新思维”。本文分别使用“帮扶”和“自主”两个概念界定“旧思维”和“新思维”的核心内涵。“帮扶”,表明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民是经济发展的客体,而国家和发达地区是主体,体现的是国家和发达地区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体的实际内容来看,“帮扶”主要包括国家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和发达地区对民族地区的大规模对口支援。与“帮扶”相对应,本文提出“自主”这一概念,用以表明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民是经济发展的主体,而国家和发达地区的作用是辅助性的。“自主”的政策内涵主要包括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内生的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以增强其内生动力。作为外输动力的帮扶和内生动力的自主共同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但是在不同的时期,二者的作用大小有所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以帮扶为主转向以自主为主,不是说自主代替帮扶,而是说两者在力度共同加大的同时下作用大小或比例上发生转化。由此,本文所探讨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问题,实际上是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动力以国家和发达地区的帮扶为主转向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自主为主的问题。本文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政策研究思路搭建本文的论文框架。论文主体分为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结语共五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相关研究动态、主要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一章主要论述自主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逻辑。在经济发展动力的视角下重新回顾和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将其分为国家财政补贴时期(1949-1978年)、国家财政支持与发达省份对口支援时期(1979-2009年)。论述在帮扶的思维下国家和发达地区给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也因此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由于内生动力不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因此,需要培育和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自主发展。第二章主要论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由帮扶转向自主的原因。主要着眼于少数民族地区内生动力不足造成的对外部支持的依赖以及由此形成的依附性特征,包括产业成长对资源的依赖、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市场活力对国有部门的依赖、地方经济对政府财政的依赖、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对国家的依赖等,论述培育和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内生动力的重大意义,包括有利于发挥少数民族地区后发优势、建设生态文明、维护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促进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等。第三章主要从加大对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提出培育和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内生动力的政策建议。着重从培育扶持民族地区本地的企业和企业家、培养引进大批扎根民族地区的高水平人才以及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关于培育和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内生动力的思考。“结语”对论文探讨的核心问题,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问题进行了理论总结和阐述,进一步明晰了“帮扶”和“自主”的科学内涵,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的走向。
吴玉华[6](2012)在《关于西部经济大开发的几点思考》文中提出西部大开发,是中国推进经济发展、缩短经济差距、扩大内需、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疆、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决定。通过对西部经济大开发历程的回顾,探讨了西部大开发1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新时期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提出了几点思考。
王启龙,阴海燕[7](2012)在《新中国藏区经济研究成果考述(续)》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及广大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进步和发展。中国藏学研究亦然。其中藏区经济相关的研究得到高度重视,成果累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本文拟对新中国藏学在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一极其简要的概述和总结。
李进明[8](2008)在《台商投资大陆西部地区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现今台湾地区产业面临劳工成本上扬,劳动力供给不足,土地取得困难,环保抗争层出不穷,劳工意识高涨,为接近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中心厂的需求,原料取得,国际接单的要求,全球化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因素考虑,传统之中小企业纷纷前进大陆寻求产业第二春,近年来大型企业与上市上柜公司也陆续跟进前往大陆投资,以作为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据点之一。台商赴大陆投资已由中小型企业转向大型的上市上柜公司,投资地区由大陆沿海逐渐移向内陆、同时投资产业已由传统产业逐渐移向高科技产业。台商赴大陆投资一方面系受到大陆投资环境与优惠政策的吸引,一方面也因于台湾地区本身投资环境变化及产业调整所造成。西部大开发是大陆促进经济再次增长的机会,也是外资注入大陆内陆的时机,西部大开发急需筹措外来资金,将会为台商带来一股新的商机。因此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及意义可分为三个主轴。1、藉由文献、统计资料及政策方向之研析,将对于大陆西部开发策略做一详细评估,以期能掌握西部优势发展区位,寻求产业最适发展条件之区位及时机。2、藉由对台商进行问卷调查,并以统计分析结果求得产业所冀盼的投资条件、对西部开发的认识及兴趣,由此将可以整合台商业界对于西部开发意愿的领先指标。3、透过台商进入大陆投资的种种因素予以描述与归纳,以获致整体第区选择因素的了解。拟以上述观点并基于研究动机,研提具体建议,做为后续有意愿进入大陆投资台商,有一个可选择之依据。全文共分六章,各章的主要内容为:第一章、绪论: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市场带来无限的商机与想象,在现实国际经济市场中,中国也成为企业体为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据点之一。西部大开发成为大陆促进经济再次增长的机会,也是外资注入大陆内陆的时机,西部大开发急需筹措外来资金,将会为台商带来一股新的商机。第二章、理论暨文献回顾:本研究对大陆西部区域开发及台商投资大陆西部地区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之探究,将利用文献探讨法研析西部开发之总体策略,所应用的相关理论主要以区域发展理论、区位理论及区域政策等相关领域。第三章、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文献探讨法及问卷调查法并行。问卷主要依研究目的及文献探讨所得区位因子,加以归纳设计而成。问卷内容是由四大部分所组成,分别为公司基本资料、前往大陆西部投资所考虑的区位因素及重要程度、对西部投资信息的认识、及对西部投资意愿的调查等。问卷分析主要运用t检定、变异数检定、李克特加总量表分析、因素分析及集群分析来探讨台商投资大陆西部地区影响因素分析。第四章、西部大开发策略及优势区位分析:经本章分析得以发现归究造成区域间的差距成因,主要表现于自然环境差异的限制、市场改革造成的“发达地区更发达、落后地区更落后”、“三线策略”促成的工业结构不平衡以及区域发展策略的偏颇等原因。本研究采取24个指标所衡量的区位优势比较,得到其排名次序为四川、重庆、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并且进一步对其三级产业进行分析比较。第五章问卷分析:本研究以16道题目来衡量台商对于西部环境的认识程度,由研究分析发现,劳动、政策、交通、基础建设等因素,为影响台商是否投资西部的明确因素,而市场则成为台商是否前往西部的不确定因素。若在不论投资意愿之前提下,台商对到大陆西部投资最重视的投资环境是“治安对投资财产的保障”。因为台商在大陆即使是一般的商业纠纷,也有可能导致人身自由受限制,台商在大陆投资的生命财产安全至今仍然无法得到保障。其次所有台商所关切的西部投资因素前几名分别为:通讯设施、电力供应量价、运输费用、产业政策、原料供应量价、公路运输、劳动力素质、水源供应量价及优惠奖励措施等。第六章结论与建议:经透过本研究之调查,可归纳下列五点说明:投资西部时点:台商愿意前往大陆西部投资的前三个区位顺序为四川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投资时机以20012010年被视为最佳。影响投资意愿的因素:台商到大陆西部投资与否,以劳动、产业政策、交通及基础建设为影响投资与否的明确因素,而市场则是不确定因素。易言之,西部地区的劳动及产业策政因素,是诱引台商前往投资的原因;交通及基础建设则是台商裹足不前的考虑。东西区位选择之差异:台商对于大陆东部及西部的区位选择差异,主要表现于在西部地区较重视基础建设、交通设施及优惠奖励措施;在东部地区则较重视市场及劳动。而对于政府产业政策、对投资财产的保障、原料供应价与量、劳工素质等,则是台商在东西部地区共同重视的区位选择因素。区位因素分析结果:依据因素分析结果得知,以劳动土地量价、交通运输、公共设施、社会文化、聚集、市场、地矿、政策、经济及自然等10个因素,便可以解释研究设计36个因素的76%。这10个区位因素是台商在西部地区投资所最具代表性的区位因素。不同业别在西部投资的区位导向:本文最后并未为是否该到西部投资下定论,是因为本研究是属于台商投资西部的探索性研究,主要成果是发现可能影响台商投资大陆西部的政策及区位因素。若要探求是否该到西部投资,则需视各业别之特殊情况(成本结构、市场定位)及各地方政府立法优劣等再行考虑。最后本文将分别对大陆西部开发政策、台商投资,以及后续研究等三个层面提出建议。1、对大陆西部发展政策的建议:开发政策目标应明确及量化;加强法治建设、提升政府效能;深化农村经济改革;提升西部企业竞争力,培养经济自我增长能力;预防倾斜政策引发的不良效应。2、对台商投资大陆西部地区的建议:积极搜集西部各地市场各别信息,掌握市场先机;投资优势区位的利用;衡量WTO带来的冲击与效益;重视各地方政府的政策调整权;大陆招商项目的产业先行原则。3.对后续研究的建议。现台湾地区对于台商赴大陆投资的区位因素探究,则是局限于东部沿海地区。本研究是首度以西部现行发展策略(包含政策)与台商投资西部地区意愿与影响因素进行整合分析,并于此结构性的探索研究后,探索出日后对「西部大开发」值得研究的方向,这包括下列三项:依业别、省区进行东西部投资成本的比较;进行西部各地市场分析;对西部政策执行效力的评估与追踪。本文主要是分析西部之现有经济环境,以及西部大开发之策略整理,进而归纳出西部大开发提供给外商投资的机会及区位条件。分析架构乃由东西差距之现况及成因为出发点,希望能对西部的经济发展有完整阐述,然后在现存的东西差距结构下,分析西部有何投资优势?西部未来有何开发策略及政策?这些投资优势及策略在各区位所形成的投资诱因为何?所得信息将可以提供台商对西部投资有兴趣的企业投资者参考。西部大开发是大陆促进经济再次增长的机会,也是外资注入大陆内陆的时机,西部大开发急需筹措外来资金,将会为台商带来一股新的商机。本研究之主要创新之处为:1.本研究主要藉由以政策、劳动、聚集、经济、基础建设、社会文化、市场、交通及自然环境等投资所选择之区位条件为变量,经由因素分析可得产业对西部投资之重要影响因子。再利用资本额、投资期间、产品内销比率、营运绩效及对西部开发信息的取得等变量,分析变量与台商前往西部投资间之关系。如台商愿前往者,再将愿前往之影响因子与区位时机和开发策略进行分析,以求得产业别之最佳投资时点,降低投资风险;另外对于不愿前往西部投资之产业特色及因子,也将透过研究中分析加以归纳裹足不前的困境及限制文献、统计资料及政策方向之研析,将对于大陆西部开发策略做一详细评估,以期能掌握西部优势发展区位,提供台商信息寻求往大陆西部发展产业最适发展条件之区位及时机。2.本文藉由对台商进行问卷调查,对台商投资大陆西部意愿的初级资料搜集,乃是透过本研究自行编拟的「台商赴大陆西方取金之时点」调查问卷取得资料。此问卷主要依研究目的及文献探讨所得区位因子,加以归纳设计而成。问卷内容是由四大部分所组成,分别为公司基本资料、前往大陆西部投资所考虑的区位因素及重要程度、对西部投资信息的认识、及对西部投资意愿的调查等并以统计分析结果求得大陆西部地区产业所冀盼的投资条件、对西部开发的认识及兴趣,由此将可以整合台商企业界对于西部开发意愿的领先指标。3.经本文区位投资环境之比较分析,是以台商区位选择决定因子之统计资料进行客观的评比,以决定企业投资之最佳区位。本研究之区位以省、市、自治区为比较单位,并采经济、市场、劳动、基础建设、交通及聚集等环境作为分析之指标透过台商进入大陆投资的种种因素予以描述与归纳,以获致整体第区选择因素的了解。拟以上述观点并基于研究动机,研提具体建议,作为后续有意愿进入大陆投资台商,有一个可选择之依据,为本研究之主要创新贡献。
马江[9](2006)在《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文中认为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是落实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循环经济的特征是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物的低排放,核心是3R化,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化((Reuse)和资源化(Recycle)。其目的是:使资源以最低的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从而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和人类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使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相吻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中国的欠发达地区大都集中分布在西部。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我国中、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时代居住的主要地区,同时也是我国生态脆弱区域。地域辽阔的欠发达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等原因使得社会经济发展极度落后,因为贫困且又地处我国生态脆弱区域,欠发达地区肩负着加快经济发展和构建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欠发达地区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阶段,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辉煌成绩。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呈现如下特征:一是发展很不平衡,总体来说仍然大大落后于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二是欠发达地区贫困面仍很大;三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将更加严峻。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的开发战略,实行的是经济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其特点是重视资源开发、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如果继续沿袭以往的开发模式,欠发达地区不仅难以从中受益,而且还会加剧其边缘化程度,不仅不能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而且还会拉大欠发达地区内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同时,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欠发达地区,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不考虑各地经济社会的差异,只会给自然环境带来更加严重破坏,并导致农林牧业生产的全面衰退和经济社会的停滞,如果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只注重经济效益,靠过渡砍伐森林和破坏草原来发展经济,只能造成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灾害频率增大、污染增加,从而导致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也会阻碍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创新思路,寻求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结合点,建立既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又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满足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的发展模式,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三大目标纳入统一的框架,取得三维整合和“共赢”,是需要深入研究、探析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在我国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的基调下,把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个研究的核心,对于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落后的现状,促进其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国内学者对于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资源丰富应以资源开发为导向;有的主张以超常规的高技术开发为导向;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已恶化,不能再走资源开发的老路,应以生态环境建设加之发展生态经济为导向;还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上述的各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方向作了分析,在实际的战略制定和实施中,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目前严峻的资源与生态环境形势看,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必须避免走以生态退化、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笔者认为,必须要着眼于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发展现状各异的特点,兼顾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认真落实五个“统筹”的发展要义,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统一,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进步和人民安居乐业。在长时期内,欠发达地区推行可持续发展要根据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根据各自特殊的要素禀赋结构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对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升级。尤其是应大力引入并推广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深化发展适应欠发达地区要素禀赋结构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真正实现全面地、协调地、可持续地整合发展。论文共分为九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指明论文的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论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进行说明。第1章,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进行述评,为研究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个文献综述。主要的思想渊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的产业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国内外学者关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研究文献将构成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章,勾勒出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阶段,分别深入分析了中小规模的循环经济和大规模的循环经济。第3章,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差异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特征是“东中西呈阶梯状发展态势,虽然在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实践中,有典型成功模式可循,但广大欠发达地区普遍还未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4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进行了分析。第5章,深入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诸多困难。第6章,根据前面的分析,归纳出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第7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从产权制度层面、产业政策制度层面、法律制度层面及激励制度层面的具体创新方略。第8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分析。第9章,以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为实证分析对象展开深入分析,得出了我国欠发达地区提升循环经济实践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模式,为欠发达地区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论文运用产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框架,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精髓,从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角度,坚持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欠发达地区应如何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第一,对循环经济理论的思想渊源进行了系统的评述。通过对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的梳理,创新地提出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基础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二是产业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产业生态理论是循环经济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石,这两大理论在生态学的指导下为优化人类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了整体性、系统性的思路,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第二,通过认真分析现阶段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提出无论是相关个人、组织(家庭、企业、产业……)、区域乃至全球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都必须以其所处的资源禀赋结构和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为依据,探索其适应比较优势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切忌盲目地为了发展循环经济而赶超式地发展循环经济,要将赶超式发展循环经济给整个社会福利和资源配置效率带来的“机会成本”纳入发展循环经济的“收益—成本”核算体系,进行综合权衡,以找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最适规模和最优速度;第三,分别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对循环经济3R原则中的首要原则——减量化(reducing)的最适量和最适速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四,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就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模式的可操作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第五,首次在循环经济研究中提出了和谐度的概念,指出欠发达地区推动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互动式发展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和谐度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是欠发达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根基。第六,提出了欠发达地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具体方略。
王颖[10](2006)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农民贫困、农业停滞和农村偏枯的“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9亿农民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影响到整个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关系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成为困扰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我国广大贫困地区是以农村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其区位偏僻,封闭性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贫困人口众多,如何解决这部分人口脱贫致富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国传统的扶贫开发内容主要局限于农业生产活动中,而我国农村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农业领域的农民增收的空间已经非常狭窄了,通过发展传统农业、牧业、林业减缓或消除贫困的效果已不再明显。大量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分布与贫困人口的集中分布是高度重叠的,贫困地区是旅游资源最具潜力的区域,旅游资源分布较为集中,资源品质较高,因此将旅游开发与反贫困有机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本文立足于对国际旅游学界近年来关注的新课题——PPT(Pro-Poor Tourism,即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的分析,结合相关理论的阐述,在内涵与外延上把握PPT战略的要义,即无论何种旅游方式,只要对穷人有利(这种利益可以是经济利益,也可以是社会或环境利益),都可认为是PPT,PPT战略致力于贫困人口发展机会的开发上,它强调通过旅游业的关联带动效应,增强贫困地区自身发展的能力,最终进入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从而使贫困人口受益和发展。论文进一步在产业经济学的框架下研究旅游产业对就业和国民经济的贡献,特别是在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市场迅速增长的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农村贫困地区减贫方面凸现其重要作用。当然,“旅游扶贫”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开发”,本文在后者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社区居民与旅游发展的互动机制,把扶贫的行动纳入到旅游开发的系统运作之中。文章深入剖析PPT战略中不同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与选择,指出目前政府主导型旅游扶贫的必要性,构建中国PPT战略重要性,对我国旅游扶贫提出相应的模式选择、保障体系与动力系统,同时客观地指出PPT战略不是孤立的,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法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研究的理论准备 |
第一节 区域的范畴界定 |
一、区域的语义分析 |
二、不同学科中区域的内涵剖析 |
三、本文语境下区域的涵义与边界 |
第二节 国家区域援助的内涵与限定 |
一、援助的内涵 |
二、区域援助的界定与体系 |
三、国家区域援助的概念与体系 |
第三节 国家区域援助制度要素 |
一、援助对象 |
二、援助方式 |
三、援助绩效评估 |
第二章 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法理基础 |
第一节 国家职能理论与国家区域援助义务 |
一、国家职能的演进 |
二、国家区域援助义务的逻辑根源 |
第二节 发展权利理论与区域发展权 |
一、发展权的变革 |
二、区域作为发展权的权利主体 |
三、区域发展权的内容与实现 |
第三节 实质正义理论与国家区域援助 |
一、实质正义的内容 |
二、实质正义在区域层面的实现 |
第三章 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演进过程 |
一、萌芽阶段:国家区域援助的模糊概念及实践 |
二、正式形成:以“对口支援”政策的提出为标志 |
三、推动立法:以《西部开发促进法》为例 |
第二节 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的立法现状与政策梳理 |
一、成文法层面 |
二、国家区域援助政策层面 |
第三节 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 |
一、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标准不明确 |
二、国家区域援助方式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
三、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强制性缺失 |
第四章 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标准化 |
第一节 域外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及相关制度概况 |
一、美国 |
二、日本 |
三、欧盟 |
四、域外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特点及经验 |
第二节 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基石 |
一、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背景 |
二、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目标 |
三、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原则 |
第三节 实现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标准化的建议 |
一、国家区域援助对象的识别 |
二、明确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的标准 |
三、以法律形式对国家区域援助对象识别进行明确规定 |
第五章 国家区域援助方式的有效性 |
第一节 国家区域援助方式体系 |
一、国家区域援助方式的主要类型 |
二、国家区域援助对象适用的援助方式组合设计 |
第二节 区域财政援助制度 |
一、区域财政援助制度的域外考察 |
二、我国区域财政援助制度及存在的问题 |
三、完善我国区域财政援助制度的建议 |
第三节 区域税收优惠制度 |
一、区域税收优惠制度的域外规定 |
二、我国区域税收优惠制度及存在的问题 |
三、完善我国区域税收优惠制度的建议 |
第四节 区域金融支持制度 |
一、区域金融支持制度的域外考察 |
二、我国区域金融支持制度及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区域金融支持制度的完善 |
第六章 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与应用 |
第一节 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基础理论 |
一、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法制思维 |
二、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理论依据 |
三、核心:国家区域援助财政支出绩效评估 |
第二节 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主体内容构建 |
一、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全生命周期” |
二、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结构性构成” |
第三节 国家区域援助绩效评估的应用 |
一、国家区域援助无效责任法律制度 |
二、国家区域援助退出法律制度 |
第七章 国家区域援助法律体系构建 |
第一节 国家区域援助法律体系的域外考察 |
一、域外国家区域援助基本法的概况介绍 |
二、域外国家区域援助单行法的内容与特点 |
第二节 我国国家区域援助的立法构想 |
一、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基本法的构建 |
二、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单行法的创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2)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相关研究 |
(二)国内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研究 |
(三)国内关于西北地区的相关问题研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
(一)基本思路的推进 |
(二)研究方法的设定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一、“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流变 |
(一)传统“天下观”的继承与扬弃 |
(二)近代民族主义冲击下的概念流变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准备与确立 |
二、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借鉴 |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 |
(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借鉴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化实践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 |
(二)列宁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
第二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
(一)中华民族是政治国家共同体 |
(二)中华民族是历史文化共同体 |
(三)中华民族是社会生活共同体 |
(四)中华民族是精神命运共同体 |
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理路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体论认知 |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性锻造 |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性考量 |
三、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 |
(一)主体内容: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
(二)核心要素: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
(三)深层基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
(四)领导力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五)动力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
第三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优势与机遇 |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分析 |
(一)西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传统 |
(二)西北地区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汇的丰富滋养 |
(三)西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的政策基础 |
(四)西北地区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 |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遇分析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机遇 |
(二)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 |
(三)西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现实机遇 |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与挑战 |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分析 |
(一)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客观性 |
(二)西北地区民族宗教问题交织的复杂性 |
(三)西北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现实性 |
(四)西北地区语言多元性与沟通的不顺畅 |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分析 |
(一)历史虚无主义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研究 |
(二)多元文化主义冲击着西北地区的主流文化与制度 |
(三)“三股势力”严重威胁着西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
第五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研究 |
一、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基本遵循 |
(一)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 |
(二)以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为根本 |
(三)以宗教与社会主义适应为原则 |
(四)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为平台 |
二、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宏观方略 |
(一)政治: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
(二)经济:把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
(三)文化:构筑西北地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 |
(四)社会:改善民生与推进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建设 |
(五)生态:建设西北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六)法治:保障西北各族公民权利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
三、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具体举措 |
(一)以“五个认同”教育为主线,不断强化意识培育的主体内容 |
(二)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意识培育的关键环节 |
(三)遵循认知、情感和意志发生规律,掌握意识培育的心理过程 |
(四)实现通用语言与民族语言统一,搭建各民族沟通的有效桥梁 |
(五)科学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不断创新意识培育的现实载体 |
(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增强民族交往交融的实际效果 |
(七)坚持以“三个特别”为标准,培养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思想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评析 |
(二) 国外研究现状评析 |
三、概念界定 |
(一) 民族区域自治 |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 |
四、结构设计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方法论原则 |
(二) 具体技术方法 |
六、创新之处和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化之源”: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体系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形成动因 |
(一) 对“民族文化”自治思想泛滥的直接回击 |
(二) “联邦制”还是“集中制”争论的持续升温 |
(三) 民族平等理想的矢志追求 |
(四) 地方自治理论的深入思考 |
(五) 民族自决权理论发展的纵深推进 |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十月革命”之前:“单一制”框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 |
(二) “十月革命”之后:“联邦制”框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基本特征 |
(一) 批判性和革命性 |
(二) 开放性和发展性 |
(三) 时代性和具体性 |
(四) 阶级性和人民性 |
第二章 “化之机”: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历史契机 |
一、国家和民族层面:统一融合的历史传统与救亡图存的特殊处境 |
(一) 长期统一的历史传统源远流长 |
(二) 命运共同体接连遭受危机 |
二、国际层面: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方兴未艾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推动 |
(一)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大潮流的深刻影响 |
(二) 共产国际“民族化”信号的强力释放 |
三、中共层面:民族问题理论的逐步涉猎与民族工作实践的有序推进 |
(一) 民族问题解决之道的初步认识 |
(二) 民族工作实践探索的不断拓展 |
第三章 “化之路”: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演进轨迹 |
一、1921-1949:从“蹒跚学步”的“应然”到“独立前行”的“必然” |
(一) 1921-1931年的酝酿萌芽期 |
(二) 1931-1937年的起步尝试期 |
(三) 1937-1946年的加速探索期 |
(四) 1946-1949年的初步形成期 |
二、1949-1978:从“全新起航”的“阶进”到“挫折发展”的“缓进” |
(一) 1949-1956年的全面奋进期 |
(二) 1957-1966年的曲折发展期 |
(三) 1966-1978年的挫折发展期 |
三、1978年以来:从“步入正轨”的“求实”到“平稳迈进”的“务实” |
(一) 1978-1982年的回归初心期 |
(二) 1982年至今的丰富发展期 |
第四章 “化之果”: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多维成果 |
一、理论成果 |
(一) 创立了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 |
(二) 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体系 |
二、制度成果 |
(一) 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制度 |
(二) 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代表的制度性法规 |
三、道路成果 |
(一) 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的基本内涵 |
(二) 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的主要特征 |
(三) 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的时代意义 |
第五章 “化之镜”: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经验启示与未来走向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
(一) 立足多元一体的基本国情是基本前提 |
(二) 保障国家团结统一和人民当家作主是价值追求 |
(三) 助推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是重要动力 |
(四) 紧扣民族工作时代主题是内在要求 |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历史启示 |
(一) 推动统一与自治的顶层设计 |
(二) 推进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 |
(三) 加大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力度 |
(四) 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 |
(五) 处理好民族与宗教的关系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未来走向 |
(一)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 |
(二) 不断推进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创新 |
(三)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四) 着力增进民族区域自治文化认同 |
结语: 毫不动摇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 ——基于PSM-DID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三章 理论假设与研究设计 |
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2 模型设计、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3.2.1 模型设计 |
3.2.2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四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1 模型回归结果 |
4.1.1 战略实施效果的初检验 |
4.1.2 模型PSM匹配 |
4.1.3 模型DID-PSM检验 |
4.2 模型动态效果检验 |
4.3 政策效果机制检验 |
4.4 分组检验 |
4.4.1 分组异质性检验 |
4.4.2 分组动态检验 |
4.4.3 分组机制检验 |
4.5 资源型城市检验 |
4.5.1 资源型城市DID检验 |
4.5.2 资源城市机制检验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面板单位根检验 |
附录2 各省金融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文件 |
(5)从帮扶到自主: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新思维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内容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章 自主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帮扶思维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自主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逻辑 |
第二章 帮扶转向自主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内生动力不足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培育少数民族地区内生增长动力的重大意义 |
第三章 自主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培养扶持少数民族地区本地企业和企业家 |
第二节 培养引进大批扎根少数民族地区高水平人才 |
第三节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关于西部经济大开发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
(一) 西部大开发的背景 |
(二) 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
二、西部大开发的成绩和问题 |
(一) 西部大开发取得的成绩 |
1.生态环境显着改善。 |
2.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加强, 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
3.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取得重要进展。 |
4.东西互动局面良好。 |
5.对口支援成绩显着。 |
(二) 西部大开发存的问题 |
1.应对自然灾害能力不足。 |
2.产业转移还存在障碍。 |
3.粗放型程度较高。 |
三、新时期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思考 |
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增强西部可持续发展能力。 |
2) 高度重视西部人力资源开发。 |
3) 西部大开发与大开放要相结合。 |
四、结束语 |
(7)新中国藏区经济研究成果考述(续)(论文提纲范文)
四、1986-1995年时期 |
(一) 文章 |
(二) 着作方面 |
五、1996年以后 |
(一) 文章方面 |
(二) 着作方面 |
(8)台商投资大陆西部地区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范围 |
一、大陆西部地区之研究范围 |
二、赴大陆投资台商之研究范围 |
第四节 研究架构及流程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理论暨文献回顾 |
第一节 区域成长理论(REGIONAL GROWTH THEOFY) |
一、西方区域成长理论的演绎 |
二、大陆区域成长理论 |
三、区域理论相关文献回顾 |
第二节 区位理论(LOCATION THEORY) |
一、影响区位之因素 |
二、区位理论 |
三、区位选择相关文献回顾 |
第三节 区域政策(LOACATION POLICY) |
一、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异为目标之区域政策阶段 |
二、实施技术开发性区域政策阶段 |
三、公平(Equity)与效率(Efficiency)的选择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调查及分析工具 |
一、抽样方法 |
二、有效样本回收比率 |
三、调查工具 |
四、信度分析 |
五、数据分析方法:本问卷所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分为四种 |
第四章 西部大开发策略及优势区位分析 |
第一节 区域发展差距 |
一、静态差距分析 |
二、动态差距分析 |
三、造成东西差距的成因 |
第二节 开发政策及策略 |
一、开发政策 |
二、发展策略 |
第三节 区位投资环境比较 |
一、经济面评估 |
二、市场面评估 |
三、劳动面评估 |
四、基础建设面评估 |
五、交通建设面评估 |
六、聚集面评估 |
七、区位投资环境综合评估比较 |
八、优势区位投资环境比较 |
第四节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问卷分析 |
第一节 问卷样本结构分析 |
一、依业别与投资意愿之结构分 |
二、依资本额与投资意愿之结构分析 |
三、依已投资期间长短与投资意愿之结构分析 |
四、依产品内销比例与投资意愿之结构分析 |
五、依近三年平均成长趋势与投资意愿之结构分析 |
六、依对西部投资环境的认识与投资意愿之结构分析 |
七、样本属性之相关分析 |
第二节 投资意愿分析 |
一、愿意投资西部的地区、原因及时期排名 |
二、不愿意投资西部的原因 |
第三节 区位因素分析 |
一、不同业别注重的因素构面 |
二、东西部因素构面比较 |
三、以因素分析及集群分析探讨台商对西部地区的区位选择导向 |
第四节 分析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一、对大陆西部发展政策的建议 |
二、对台商投资大陆西部地区的建议 |
三、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吸引外资优惠政策 |
附录三: 《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 |
附录四: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
后记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9)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
0.2 相关研究动态 |
0.2.1 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 |
0.2.2 国内外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的研究 |
0.3 论文的基本内容与结构安排 |
0.4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0.4.1 研究方法 |
0.4.2 创新点 |
1 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现状及评析 |
1.1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
1.1.1 关于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的研究现状综述及评价 |
1.1.2 马克思经典理论中的循环经济思想 |
1.1.3 西方经济学经典论着中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渊源 |
1.1.4 对理论基础研究现状的评析 |
1.1.5 需要深入研究的两个方面——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 |
1.2 循环经济的理论框架 |
1.2.1 经济模式的演变 |
1.2.2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
1.2.3 循环经济的分析层次 |
1.2.4 循环经济的基本分析方法 |
1.3 对循环经济基本原则的分析 |
1.3.1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
1.3.2 对减量化原则的思考 |
1.3.3 总结 |
1.4 深化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的重大意义 |
1.4.1 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 |
1.4.2 发展循环经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1.4.3 发展循环经济与对外开放 |
2 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阶段 |
2.1 循环经济的基本发展层次 |
2.1.1 小循环:单个企业的循环经济模式 |
2.1.2 中循环:共生企业群的循环经济模式 |
2.1.3 大循环:区域及社会整体的循环经济模式 |
2.2 中小规模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 |
2.2.1 企业层面 |
2.2.2 生态产业园层面 |
2.3 大规模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 |
2.3.1 区域社会层面 |
2.3.2 法律制度建设层面 |
3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差异 |
3.1 单个企业层次 |
3.1.1 鲁北化工厂 |
3.1.2 四川省川威集团 |
3.1.3 燕山石油化工公司 |
3.1.4 金宝公司 |
3.1.5 金骄集团 |
3.2 生态工业园区层次 |
3.2.1 衢州沈家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 |
3.2.2 贵港制糖生态工业模式(完善改造型) |
3.2.3 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新设计型、虚拟扩展型) |
3.2.4 大连生态工业园区群(全新设计型) |
3.2.5 甘井子工业区生态工业园(完善改造型) |
3.2.6 山西常平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虚拟扩展型) |
3.2.7 内蒙古包头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虚拟扩展型) |
3.2.8 新疆石河子生态工业园区(全新设计型、虚拟扩展型) |
3.3 区域社会层次 |
3.3.1 贵阳市 |
3.3.2 上海市 |
3.3.3 辽宁省 |
3.3.4 江苏省 |
3.4 总结 |
4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
4.1 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
4.1.1 高原山地地形 |
4.1.2 气候高寒干旱 |
4.2 欠发达地区的生态危机 |
4.2.1 严重的水土流失 |
4.2.2 土地荒漠化、石漠化 |
4.2.3 水资源短缺 |
4.2.4 植被破坏、森林草原退化 |
4.3 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 |
4.3.1 环境污染的实质 |
4.3.2 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 |
4.4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概述 |
4.4.1 历史沿革 |
4.4.2 欠发达地区相关的经济发展理论 |
4.4.3 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的评述 |
4.5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特征分析 |
4.5.1 自然生态环境恶化,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
4.5.2 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下降,国民经济后续发展能力不足 |
4.5.3 社会发育程度低,贫困问题严重 |
4.5.4 资源利用过度,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
4.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
4.6.1 初探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发展阶段 |
4.6.2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重大意义 |
4.6.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构建 |
5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困难分析 |
5.1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 |
5.2 生态因素 |
5.2.1 欠发达地区内部的因素 |
5.2.2 源于外部的因素 |
5.2.3 综合支配性因素 |
5.3 人口因素 |
5.3.1 人口增长加剧了对资源和生态的压力 |
5.3.2 人口增长加剧了生态脆弱的程度 |
5.3.3 人口增长加剧了欠发达地区的贫困 |
5.4 经济因素 |
5.4.1 影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因素 |
5.4.2 欠发达地区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
5.4.3 “嵌入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
5.4.4 欠发达地区公共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 |
5.5 社会因素 |
5.5.1 我国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的路径依赖 |
5.5.2 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成本没有内在化 |
5.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 |
5.6.1 规模约束 |
5.6.2 认识约束 |
5.6.3 机制约束 |
5.6.4 技术约束 |
5.6.5 制度约束 |
5.6.6 政策约束 |
5.6.7 人才约束 |
5.6.8 结构约束 |
5.7 欠发达地区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
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 |
6.1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 |
6.1.1 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观的必要性 |
6.1.2 欠发达地区发展观的创新 |
6.1.3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 |
6.1.4 欠发达地区的和谐度 |
6.1.5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互动模式 |
6.2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构架 |
6.2.1 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和总体规划 |
6.2.2 构建循环经济制度体系 |
6.2.3 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6.2.4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
6.2.5 构建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
6.2.6 构建绿色消费体系 |
6.2.7 构建循环经济管理体系 |
6.2.8 总结 |
6.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研究 |
6.3.1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6.3.2 构造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6.3.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
6.3.4 四川省阿坝州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5 补充 |
6.4 初探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绩效评价模型 |
6.4.1 生态效率的绩效评价模型 |
6.4.2 欠发达地区废弃物处理“循环度”绩效评价模型 |
6.4.3 总结 |
7 制度创新——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石之一 |
7.1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
7.2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环境 |
7.2.1 制度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
7.2.2 制度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功能 |
7.3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框架 |
7.3.1 正式制度 |
7.3.2 非正式制度 |
7.3.3 制度创新方式的探讨 |
7.4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具体内容 |
7.4.1 建立循环市场制度 |
7.4.2 完善排污收费制度 |
7.4.3 构建生态化发展制度 |
7.4.4 建立经济激励与约束制度 |
7.4.5 构建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制度 |
7.4.6 建立公众参与制度 |
7.4.7 构建环境产权制度 |
7.4.8 建立排污交易市场制度 |
7.4.9 建立产业政策制度 |
7.4.10 构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
7.5 构建全社会参与发展循环经济长效机制 |
7.5.1 欠发达地区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
7.5.2 生产者的责任和义务 |
7.5.3 科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
7.5.4 消费者的责任和义务 |
8 技术创新——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石之二 |
8.1 循环经济型技术的理论基础 |
8.1.1 技术选择的一般原理 |
8.1.2 循环经济型技术选择的原则 |
8.1.3 从质量管理标准到环境管理标准 |
8.2 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模式 |
8.2.1 由线性创新模式向环型创新模式的转换 |
8.2.2 由效益型创新战略向生态型创新战略的转换 |
8.3 欠发达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策略 |
8.3.1 欠发达地区促进循环经济的科技发展思路 |
8.3.2 欠发达地区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科技发展战略 |
8.4 构建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
8.4.1 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 |
8.4.2 能源的优化利用和可再生能源技术 |
8.4.3 循环系统支撑技术 |
8.5 发挥科技在加快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8.5.1 重新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8.5.2 依靠科技调整资源发展战略 |
8.5.3 加强循环经济方面的科技合作 |
9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证分析 |
9.1 目前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概述 |
9.1.1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 |
9.1.2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国家生态工业(铝业)示范园区 |
9.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国家生态工业(造纸)示范园区 |
9.2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 |
9.2.1 欠发达地区提升循环经济实践的总体思路 |
9.2.2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建设的具体模式 |
9.2.3 总结 |
9.3 对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实证分析 |
9.3.1 阿坝州简况 |
9.3.2 阿坝州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必要性 |
9.3.3 阿坝州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与绩效分析 |
9.3.4 阿坝州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分析 |
9.3.5 阿坝州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对策 |
9.3.6 总结 |
9.4 典型欠发达地区——四川省雷波县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证分析 |
9.4.1 发展基础 |
9.4.2 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9.4.3 雷波县资源环境现状 |
9.4.4 雷波县生态建设现状 |
9.4.5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
9.4.6 雷波县生态环境建设建设与循环经济建设互动式发展探索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10)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结构、方法 |
第三节 旅游扶贫研究综述及创新 |
第二章 PPT 战略的理论支撑 |
第一节 比较优势理论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三节 旅游乘数理论 |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旅游业扶贫(PPT)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旅游扶贫战略的内涵界定 |
第二节 旅游业的产业分析 |
第三节 旅游扶贫的优势 |
第四章 旅游扶贫的目标地区与目标人口 |
第一节 农村贫困的解析 |
第二节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识别 |
第三节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 |
第四节 PPT 战略的目标对象 |
第五节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现状 |
第五章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的现状与困境 |
第一节 旅游扶贫开发的背景和机遇 |
第二节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的现状 |
第三节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的困境 |
第六章 旅游扶贫中主体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第一节 政府的作用和责任 |
第二节 企业与非政府组织的经济行为 |
第三节 社区参与和旅游扶贫的发展 |
第七章 旅游扶贫战略的模式与保障体系 |
第一节 旅游扶贫战略的模式选择 |
第二节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PPT 战略动力系统 |
第三节 旅游扶贫战略的保障体系 |
第四节 旅游扶贫的政策建议 |
第八章 国内旅游扶贫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贵州省乡村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及对策建议 |
第二节 西藏旅游扶贫案例 |
第三节 台湾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及其启示 |
第九章国际旅游扶贫实证研究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南非旅游扶贫战略的评述及启示 |
第二节 尼泊尔的旅游扶贫案例 |
第三节 其他国家的旅游扶贫案例 |
主要参考资料 |
后 记 |
原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国家区域援助制度法律研究[D]. 吕慧娜.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2]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 顾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3]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思想中国化研究[D]. 杨学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 ——基于PSM-DID的经验研究[D]. 徐永佳. 广西大学, 2019(01)
- [5]从帮扶到自主: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新思维的探讨[D]. 熊海君.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5)
- [6]关于西部经济大开发的几点思考[J]. 吴玉华.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2(08)
- [7]新中国藏区经济研究成果考述(续)[J]. 王启龙,阴海燕.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 [8]台商投资大陆西部地区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D]. 李进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 [9]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D]. 马江. 四川大学, 2006(07)
- [10]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D]. 王颖.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