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e—Al基金属间化合物的焊接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亮,盖力民,王旭[1](2021)在《铝与钢异种金属材料焊接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能源问题,各国希望能够合理利用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因此人们对于结构轻量化且环保的构件愈加重视。钢与铝的焊接结构可以减小零部件自身质量,文中介绍了钢与铝异种金属材料的焊接性,综述了国内外异种金属材料焊接的发展现状,指出各种焊接方法的优缺点,并对钢与铝异种金属材料的焊接进行展望。
肖泽宇[2](2021)在《TiAl基合金与镍基高温合金激光焊研究与数值模拟》文中提出TiAl基合金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被逐渐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因其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高温条件下抗蠕变能力强等特点,在国防工业、发电厂的燃气涡轮机和飞机的涡轮发动机等零部件生产中都有有重要应用。TiAl基合金的密度不及Ni基高温合金密度的一半,所以使用TiAl/Ni基高温合金的焊接结构以达到节约成本,减轻结构重量的方法拥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从冶金和应力两个角度分析TiAl/Ni基高温合金的焊接性特点。本文首先对TiAl/Ni基高温合金的直接焊接接头特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脉冲激光焊接TiAl/Ni基高温合金无法实现有效的连接。焊缝中存在大裂纹,焊接后接头立即开裂。在焊缝中检测到大量的Ni、Al、Ti等元素。光镜下能够观察到组织分布并不均匀。主要的组织分别是Al Ni2Ti和Al0.35Ni0.30Ti0.35。硬度测试结果表明TiAl基合金和Ni基高温合金接头的焊缝组织硬度值较大。中心部分显微硬度超过800HV,远远大于母材的硬度。为了改变接头的相组成,采用不同厚度的纯Cu作为中间层可实现二者的连接。当加入填加0.2mm的Cu中间层无法实现二者的激光焊接。形成的主要脆性相基本上没有变化。通过填加0.4mm和0.6mm的Cu作为中间层可以TiAl/Ni基高温合金的连接。两个焊接区均主要含有Cr固溶体、(Cu,Ni)固溶体、Al(Cu,Ni)2Ti、(Cu,Ni)共晶组织和Al(Ni,Cu)2Ti。二者的接头的平均抗拉强度分别为158MPa和88MPa。拉伸的断裂处均在靠近TiAl基合金一侧。为了进一步获得更好的接头,在单一中间层的基础上进行填加复合中间层的研究。查阅资料发现添加V/Cu复合中间层可以获得良好接头。在此基础上填加Ti/V/Cu复合中间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焊缝区的分布相主要为(V,Cr)固溶体相、Al(Ni,Cu)2Ti相和Cu Ni Ti相。焊缝区的硬度测试结果表明,硬度的分布十分不均匀,平均硬度值为595HV。接头的力学测试结果表明,接头的抗拉强度为169.5MPa,发生断裂的位置在TiAl基合金侧界面区。推测主要原因是该区存在大量的Al(Ni,Cu)Ti、Al(Cu,Ni)2Ti等脆性金属间化合物。本文使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焊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温度场结果表明在焊接过程中温度场分布始终不对称,Ni基高温合金面温度较高。不同厚度的Cu中间层对熔池最高温度有明显影响。使用0.2mm的Cu中间层时熔池内温度较高,使用0.4mm和0.6mm的Cu中间层时温度降低。Cu中间层的厚度过大不利于改善焊接组织。复合中间层的温度有所提升,主要是因为Cu的减少,使得激光的反射减少,焊缝热输入增加了。而应力场仿真结果表明,焊接结束冷却400s后两侧应力分布不对称且不均匀。TiAl基合金侧应力高于Ni基高温合金侧。随着Cu中间层厚度的增加,最大应力趋于减小。当加入复合中间层时,应力降低显着,其中加入V/Cu复合中间层后应力最低。应力分布曲线可以看出,TiAl基合金侧曲线出现波动,应力分布不均匀。填加单一中间层时,随着Cu中间层厚度的增加,曲线趋近于圆滑,并且总体应力减少。填加V/Cu复合中间层曲线时应力曲线圆滑,有利于改善接头焊接性。
杨金帅[3](2021)在《陶瓷搅拌头的研制及其钢-铝搅拌摩擦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钢-铝搅拌摩擦焊技术是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实现轻质化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有关该技术的相关报道中尚缺少对钢-铝搅拌摩擦焊用陶瓷搅拌头的研制及其焊接性能的研究。本文通过流体动力学仿真分析了钢-铝搭接焊接的温度场及应力场分布规律,并优化了焊接工艺及搅拌头几何参数;根据热化学匹配性原则设计搅拌头的材料组分,通过实验优化实现了陶瓷搅拌头的一次性热压烧结成形制备;焊接实验初步验证了自制陶瓷搅拌头对钢-铝异质材料的焊接可行性,并分析了搅拌头的失效机理。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新型陶瓷搅拌头的研发以及结构陶瓷材料在搅拌摩擦焊接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仿真分析了采用陶瓷搅拌头焊接钢-铝时的温度和应力场分布,研究表明,温度场沿焊件厚度方向的分布呈“沙漏”状,轴肩和搅拌针底部的温度较高,最高温度分布在搅拌头与钢接触区,钢-铝工件的高应力区均分布在搅拌头旋转的前进侧。优化了陶瓷搅拌头的焊接工艺及结构参数,研究表明,在转速600r/min~800r/min、焊接速度 60mm/min~70mm/min 及轴肩直径 18mm~22mm、搅拌针直径6mm的条件下,能满足焊接表面质量的要求。结合焊接材料流动特性分析焊接机理主要是钢-铝界面处钢材以钩状结构嵌入铝合金中。确定了陶瓷搅拌头的材料组分,结果表明,以Ti(C,N)为基体,添加Co、Ni、Mo金属相符合陶瓷搅拌头焊接钢-铝热化学匹配性的要求。优化了陶瓷搅拌头材料的烧结温度、升温速率、保温时间,结果表明,在升温速率为30℃/min、烧结温度为1475℃、保温时间为30min和烧结压力为32MPa的工艺条件下制备的Ti(C,N)基陶瓷搅拌头材料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其室温抗弯强度为1543.80MPa,维氏硬度为15.28GPa,断裂韧度9.10 MPa.m1/2。在仿真获得的焊接温度范围内测得陶瓷搅拌头材料的高温维氏硬度仍能高于12.0GPa,断裂韧度高于5.0’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5313)资助。MPa·m1/2。提出了采用真空热压一次性烧结成形制备陶瓷搅拌头的方法。分别比较了采用普通压块和凸形压块的压模装置的烧结效果,结果表明,普通压块所烧搅拌头径向收缩现象严重,容易发生根部断裂,最大尺寸误差大于2.0mm,凸形压块所烧搅拌头成形良好,最大尺寸误差小于0.1mm,因此凸形压块所烧搅拌头能满足搅拌摩擦焊的使用要求,结合粉末冶金规律分析凸形压块烧结良好的原理,主要是凸形压块的凸起部分增大了成型垫块内腔底部到压块的高度,减小成型垫块内部每层粉末受压不均匀程度。依据所烧搅拌头和焊接机床的结构,研制了与之配合良好的工装夹具。利用自行研制的陶瓷搅拌头开展了初步的焊接实验研究,验证了陶瓷搅拌头进行钢-铝搅拌摩擦焊的可行性;通过实验进一步对比优化了搅拌头形状、针长及搅拌头转速,并分析其对焊接质量及搅拌头失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搅拌针针长为3mm,搅拌头转速为800r/min时,搅拌头在点焊预实验的断裂失效次数最低。基于仿真计算优化的搅拌头几何参数及焊接工艺,设计了柱形搅拌头和锥形搅拌头,分别研究了两种搅拌头焊接钢-铝的焊接性能及搅拌头的失效形式。研究表明,柱形搅拌头焊接表面平整,宽度均匀,存在少量飞边,且柱形搅拌头以脆性断裂为主要失效形式,钢-铝异质材料焊接机理包括机械咬合和化学反应;锥形搅拌头焊接表面有隧洞、匙孔等缺陷,锥形搅拌头以磨损为主要失效形式,且主要磨损机理有粘结磨损和氧化磨损。
夏月庆[4](2020)在《Ti-Cu基钎料设计及钛合金/不锈钢真空钎焊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钛合金/不锈钢复合构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减重和低成本等优点,实现二者的可靠连接可以发挥两种材料的综合性能优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钛和钢的物理化学性能差异较大,导致钛/钢焊接接头内易生成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并产生较大残余应力,真空钎焊是解决以上难题的有效方法。钛/钢真空钎焊存在钎料设计理论不完善、接头强度低、钎料合金组元与接头微观组织及性能关系不清楚以及界面反应机理不明晰等问题。本文以TC4钛合金/316L不锈钢异质金属组配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Ti-Cu基钎料合金组元和钎焊工艺参数对钎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揭示钛/钢钎焊机理,旨在提高钎焊接头力学性能,为实现钛/钢钎焊接头的工程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本文基于“团簇理论”设计了新型Ti-Cu基非晶钎料,围绕钎料合金组元对TC4钛合金/316L不锈钢真空钎焊接头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开展研究:采用电子探针(EPMA)、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表征了 TC4钛合金/316L不锈钢钎焊接头内反应物相的晶体结构和微观组织演变规律;通过压缩剪切和纳米压痕方法研究了钎焊接头的力学性能,优化了钎料合金成分和钎焊工艺参数;分析了接头内反应层的形成机理和生长行为;结合接头断裂路径、不同反应层界面晶格错配度和纳米压痕测试揭示了接头断裂机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钎料团簇式[Ti-Cu6Ti8]Cu3,采用相似元素Ni替换Cu,Zr和V替换Ti,设计了 Ti33.3Zr16.7Cu50-xNix、Ti50-xZrxCu39Ni11 和 Ti38.8-xZr11.2VxCu39Ni11三种 Ti-Cu 基非晶钎料箔带,实现了钎料合金组元的大范围调控,随后分别探讨了 Ni、Zr、V三种合金组元含量对钎料特征温度和对母材润湿铺展性的影响。钎料液相线温度因Ni、Zr、V的替换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当Ni和Zr含量分别为11 at.%和16.7 at.%时,Ti33.3Zr16.7Cu50-xNix和Ti50-xZrxCu39Ni11钎料对母材的润湿铺展性均较差;当V添加量为2.8 at.%时,Ti38.8-xZr11.2VxCu39Ni11钎料对钛合金的润湿铺展性最好,添加V对不锈钢的润湿铺展性影响不大。钛合金和不锈钢表面的铺展钎料均由基体相和初生相组成;提高Ni、Zr和V含量均可促进钛合金母材溶解和脱落。(2)通过元素分布、定量分析以及透射选区衍射详细表征了 TC4钛合金/Ti-Cu基钎料/316L不锈钢真空钎焊接头内物相结构和界面组织特征。钎焊接头具有分层界面微观结构:钛合金母材/扩散区/钎缝/界面区/不锈钢母材。扩散区由魏氏体和β-Ti转变区组成,形成于钎料中的Cu扩散进入钛合金母材;钎料组元残留区和FeTi反应层组成了钎缝,其中所有的钎料合金组元均在钎料组元残留区得到保留;Fe2Ti、FeCr和α-Fe三个反应层在界面区内依次形成,主要是由Ti在不锈钢母材中的固相扩散所导致,其中FeCr和α-Fe反应层的形成是由Cr元素上坡扩散引起。在FeTi/Fe2Ti界面附近有亚微米级β-Ti相析出,该亚微米相和FeTi以及Fe2Ti相具有良好的晶粒取向关系,有利于提升钎焊接头强度。(3)详细探讨了钎焊工艺参数和钎料中Ni、Zr和V三种合金组元含量对接头内主要反应区演变规律的影响。随着钎焊温度升高和钎焊时间延长,从钎料中向不锈钢母材中扩散的Ti原子数量增加并实现了远距离扩散,加剧Cr元素上坡扩散和偏聚,导致界面区厚度增加,其中α-Fe反应层增厚最明显;钎焊温度是影响钎缝中FeTi反应层厚度变化的主要钎焊工艺参数,温度升高加剧了钎料和不锈钢之间的冶金反应,FeTi反应层厚度因此增加。Ni含量增加削弱了钎料和不锈钢母材间的相互扩散和反应,FeTi和界面区厚度均呈减小趋势。钎料中Ti含量因Zr和V的替换而降低,钎料和母材之间的冶金反应因此减弱,进而导致FeTi反应层厚度减小;从钎料中向不锈钢母材中扩散的Ti原子数量减少,界面层因此减薄。(4)基于断裂处的界面晶格结构揭示了钎焊接头断裂行为,并建立了界面组织-力学性能的对应关系。钎焊过程中,FeTi/Fe2Ti界面为固/液界面,具有较大残余应力,且FeTi和Fe2Ti两相难以构成晶粒取向关系,导致该界面成为接头的主要裂纹源。Fe2Ti和FeCr两反应层具有相近的纳米压痕硬度(14.8 GPa/14.9 GPa)和弹性模量(215.8 GPa/222.2 GPa),且它们之间具有较小的晶面错配度(13.92%)和晶向错配度(10.21%),因此裂纹在Fe2Ti和FeCr反应层中的扩展行为相似。FeTi反应层厚度是影响接头强度的主要因素,FeTi反应层增厚有利于提高接头强度。钎料成分优化后,Ni、Zr和V含量分别为11 at.%、16.7 at.%和5.8 at.%。在990℃/10 min钎焊条件下,使用Ti33.3Zr16.7Cu39Ni11非晶钎料可获得最大接头剪切强度318 MPa,该强度值高于公开报道的其它使用Ti基钎料钎焊钛/钢接头强度。
郜雅楠[5](2020)在《TiBw/TC4与GH4169薄板钎焊接头组织与性能》文中指出钛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耐热和高强韧的优点,在耐高温结构件中显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在高于700℃环境不够稳定。而镍基高温合金具有高强度和高耐热的优势,但存在密度大使用成本高的缺点。为进一步扩大钛基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以降低高温结构件重量,并最大化的利用钛基复合材料和镍基高温合金的优点,研究钛基复合材料与高温合金焊接可行性与分析接头形成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基于TIG热源开发了一种接头性能优异且实用高效的焊接方法,实现TiBw/TC4复合材料与GH4169合金的异种连接,研究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参数和钎料对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接头显微组织的演变及其与接头力学性能的关系;深入讨论采用非晶Ti-Zr-Cu-Ni和Cu钎料所得接头的微观组织的形成原因,探究基于TIG热源钎焊接头的形成机理;并对采用Cu等钎料炉中钎焊所得接头组织性能进行分析,讨论炉中钎焊接头的形成过程。研究发现,基于TIG热源的钎焊,采用搭接形式并将电弧置于TiBw/TC4复合材料之上的方法可获得薄壁TiBw/TC4复合材料-GH4169合金异种接头,这为Ti-Ni异种材料连接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的焊接方法。接头可分为TiBw/TC4复合材料熔化再凝固区、TiBw/TC4复合材料、焊缝和GH4169合金。焊缝中的产物均为脆性的Ti-Ni金属间化合物。焊接电流与焊接速度良好配合时获得最大的接头剪切强度,为56 MPa(70 A,90 mm/min)。为减少接头中Ti-Ni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选择非晶Ti-Zr-Cu-Ni和Cu作为钎料进行TIG热源条件下的钎焊。采用Ti-Zr-Cu-Ni非晶箔片所得接头焊缝中产物几乎全部为(Ti,Zr)2(Cu,Ni)。但焊缝与GH4169合金的界面处形成一个Laves相薄层。Cu作为钎料可以有效减少甚至抑制Ti-Ni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获得优异的薄壁TiBw/TC4复合材料与GH4169合金异种接头。焊缝的产物与热输入关系密切,热输入由低到高,焊缝中产物由Ti-Cu金属间化合物转变为Ti-Ni-Cu三元化合物再转变为Ti-Ni-Cu三元化合物与少量Ti-Ni金属间化合物。剪切强度随热输入的增加(焊接电流增加或焊接速度减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Cu钎料为0.02 mm时,接头中存在较多未完全反应的Cu且无Ti-Ni金属间化合物形成。采用Cu钎料连接TiBw/TC4复合材料与GH4169合金的机理时,母材中的Ti元素与钎料Cu元素相互扩散发生共晶反应形成液相,与两侧母材交互作用,冷却后实现了两侧母材的冶金结合。基于TIG热源的钎焊条件下,接头强度与焊接参数密切相关。非晶Ti-Zr-Cu-Ni钎料所得接头最大剪切强度为200 MPa,对应焊接工艺为:100 A、100 mm/min。不同厚度Cu对应不同的最佳焊接参数。Cu厚度为0.04 mm的接头最高剪切强度为208 MPa,对应工艺参数60 A、90 mm/min;Cu厚度为0.1 mm的接头最高剪切强度为370 MPa,工艺参数为100 A、110 mm/min;Cu厚度为0.2 mm的接头剪切强度最高,为616 MPa,对应工艺参数90 A、100 mm/min。炉中钎焊条件下,非晶Ti-Zr-Cu-Ni钎料和Cu都可以获得优异的薄壁TiBw/TC4复合材料与GH4169合金的异种接头。采用非晶Ti-Zr-Cu-Ni作为钎料焊接时,Ti-Zr-Cu-Ni非晶钎料在钎焊加热过程中熔化形成液相,液相与母材间元素扩散,冷却时发生共析等反应。接头焊缝由(Ti,Zr)2(Cu,Ni)和(α+(Ti,Zr)2(Cu,Ni))共析组织形成,900℃/保温5 min所得接头剪切性能最高为241 MPa。采用Cu作为钎料的钎焊接头中主要为Ti-Cu金属间化合物和共析组织。剪切强度随保温时间和钎焊温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大剪切强度为380 MPa,对应工艺参数为910℃/保温5 min。
黄永贵[6](2019)在《AgCuTiZr钎料激光钎焊单层镀膜cBN砂轮制备机理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工具技术作为支撑高端精密装备发展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装备发展水平。随着制造业发展对机械零部件加工精度等要求的日益提高,磨削在零件高效精密加工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对磨削工具及其制备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强度低磨损的新型砂轮制备技术因此成为实现高效磨削的关键切入点之一。黏结、电镀和普通热源钎焊等方法作为cBN砂轮的常规制备技术,存在诸如磨粒与基体结合强度低、基体热变形大等缺陷,严重阻碍了砂轮的加工效率和使用寿命,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围绕cBN砂轮制备及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结合制造业快速、高效、绿色等发展要求,本文利用激光钎焊工艺操作简便、效率高、污染低等优势,采用活性Zr改性AgCuTi钎料进行钎焊cBN砂轮制备及其加工性能的研究工作,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钎料组分改性的研究。将活性成分Zr添加到钎焊连接cBN的钎料中,以Ag-Cu-Ti-Zr多元组分的热力学相容性理论为依据,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AgCu28-4.5Ti和AgCu28-4.5Ti-4Zr两种活性钎料。研究表明,活性成分Zr有利于细化钎料、减少Cu-Ti硬脆性化合物生成、缩小钎料熔化区间、促进钎焊层与基体过渡区元素的梯度分布。制备的AgCu28-4.5Ti-4Zr钎料对cBN磨粒和基体的润湿性良好、连接强度高。2)激光钎焊工艺参数优化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激光钎焊电流、脉宽、频率、扫描速度和离焦量等工艺参数进行分析,确定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是影响钎焊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激光功率增大到一定值后,焊接温度增量会逐步增大;激光扫描速度较低时,扫描速度的增加对焊接温度的影响较大。不同激光功率与扫描速度下单节点热循环曲线表明,激光作用下的焊接初始节点温度与终止节点温度存在明显差异,通过调整合适的激光参数可获得相对稳定的温度场。基于单因素实验和有限元模拟结果,设计正交试验对激光参数进一步分析,获得了优化的激光钎焊工艺参数。3)钎料润湿性能的研究。建立了表征钎料润湿性的理论模型,推导了钎料润湿角与其铺展半径、润湿高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AgCu28-4.5Ti和AgCu28-4.5Ti-4Zr活性钎料激光钎焊润湿角测量试验,同时通过测量钎焊层宽度和高度,根据钎料润湿性理论模型求解了钎料的润湿角。根据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对比的一致性,证明了建立的钎料润湿性理论模型的适用性。该模型可实现激光钎焊过程中钎料润湿性能的定量评价。4)AgCu28-4.5Ti-4Zr活性钎料钎焊cBN连接机理的研究。对钎焊cBN结合界面分析表明,在钎焊层中磨粒与钎料界面生成了Zr B2、Ti B、Ti B2、Ti N等化合物,形成内层结构,新生金属间化合物Ag Zr2、Cu10Zr7等形成外层结构。结果表明,采用合理工艺方法,利用激光作为热源,可实现cBN砂轮的制作。cBN磨粒在摩擦磨损过程中主要表现为脆性压溃或微裂纹扩展开裂,钎焊层对磨粒具有良好的把持性能。5)激光钎焊cBN砂轮性能的研究。利用自制机械合金化钎料并采用优化的激光工艺参数研制了新型钎焊cBN砂轮,从磨粒分布浓度、磨粒横向均匀性及纵向等高性等方面对cBN试样地貌进行了量化评价,验证了技术可行性。磨削试验后对磨粒磨损状态分析结果表明,磨粒经历了完整棱角、磨耗磨损及轻微磨损等阶段,cBN与45钢基体间实现了可靠连接。
肖华[7](2019)在《纳秒脉冲激光器在钢-铝异种金属激光微焊接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对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在一些场合,单一的材料已经无法满足更严格的工程需求,而这些应用场合往往对加工精度要求特别高,这就为异种材料激光焊接创造了广泛的施展空间。纳秒脉冲激光因其独特的性能,在难焊、难熔、脆性材料的焊接应用具有明显优势,而钢、铝是应用最广泛的两种材料,但其之间的焊接性很差,因此纳秒脉冲激光微焊接工艺成为解决钢-铝异种材料焊接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采用纳秒激光焊接系统以及0.2 mm厚的304不锈钢和0.4 mm厚的6063铝合金作为对象,并以钢上铝下搭接接头方式,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硬度和拉力测试仪器等设备对焊接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首先研究了激光功率、焊接速度、工作频率、图形间距、波形等参数变化对焊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的提高以及焊接速度、工作频率、图形间距、波形峰值功率50%处的脉宽的减小,焊接熔深和剪切强度逐渐增加,但当接头内部出现裂纹后,剪切强度开始急剧下降。论文考察了焊接参数对外观的影响,例如随着功率的降低、频率的增加,焊点氧化程度减弱,且表面更加光洁平滑,可以作为焊接外观要求较高时参数选择的依据,亦可对焊点进行重熔修复,但需注意额外输入热量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通过功率、速度、频率、图形间距等参数初步评估裂纹是否产生的方式即裂纹影响因子,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其准确性,为预判裂纹提供了一种思路。论文还通过0.2 mm厚的6063铝合金和0.4 mm厚的304不锈钢研究了钢下铝上的反置搭接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但所需激光功率和速度增加,强度略微降低,但焊接缺陷明显增多,外观变差。通过对选定参数试样的微观组织分析发现,Fe-Al金属间化合物呈现规律性分布,在靠近Al基材的区域主要生成FeAl3,在靠近Fe基材的区域主要生成Fe3Al,并且由α-Al过渡到Fe3Al的速度很快,FeAl3生成物也较薄,焊点底部和侧面的岛状物主要是Fe3Al,絮状物和层状物主要是FeAl3,另外还研究裂纹产生的原因是主要剧烈的熔池反应、过高的热输入量导致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增多,在焊接应力作用下发生开裂。通过对选定参数试样的硬度测试发现,接头硬度基本分布在400500 HV之间,与母材相比硬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接头底部界面区产生脆硬相的某些区域硬度值高达780 HV。对试样进行剪切强度测试的结果为139.8 MPa,力学性能优异。对强度测试断口形貌的分析表明,断裂模式是以微孔聚集型剪切断裂为主,但局部微小区域伴有脆性解理断裂的混合断裂模式。对断口特征区域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焊接接头破坏主要发生在铝合金基材靠近焊接区域附近,而非Fe-Al金属间化合物生成区域,最后针对这种现象分析了几种可能原因。
姜贝贝[8](2019)在《基于团簇结构模型的多元Ti合金成分设计方法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Ti合金具有高的比强度、低的弹性模量、优良的抗疲劳和蠕变性能以及耐蚀性能等,从而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用、石油化工等重要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满足愈发苛刻的使役性能,目前高性能Ti合金朝着多组元合金化发展,但多元合金化势必造成合金成分的复杂性,且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对合金的结构稳定性产生影响,故很难量化多组元合金化的种类和含量,从而难以针对合金性能在多元体系中实施有效的成分优化设计。事实上,多元固溶体合金典型的结构特征表现为局域化学短程有序,即溶质原子的局域最近邻分布不同于平均结构,它决定了固溶体的结构稳定性及有序超结构相的析出,进而影响了合金的性能。因此,本文工作首先根据表征化学短程序特征的’团簇加连接原子’结构模型,确定了Ti合金中晶体相结构的团簇结构单元,探索了相结构随合金化元素的演化规律,建立了多组元Ti合金的团簇式成分设计方法;其次,利用该方法设计了多组元的抗高温氧化的近α-Ti合金和低弹性模量的亚稳β-Ti合金,并对设计的合金进行结构稳定性与性能的表征,最终建立了团簇式成分-结构稳定性-性能之间的关联。具体如下:1.基于团簇结构模型探索了Ti合金相结构随合金化元素的演化规律。首先,基于Friedel理论的电子-结构相互作用稳定机制,研究了Ti合金中合金相αα-Ti、β-Ti、αo-Ti、α"-Ti、α2-Ti3A1、-TiAl、O-Ti2AINb和B2-Ti(Al,Nb)的局域短程序特征,确定了各合金相的团簇结构单元(团簇成分式),分别为[Al-Ti6Ti6]Ti3(α相)、[Al-Ti2Ti12]Til(ω相)、[A1-Ti4TiUTi2Ti2](Ti2Tii)(αt"相)、[Al-Ti8Ti6]Til(β相)、[Al-Ti6Ti6]A13(α2相)、[Al-Al4Ti8]A13(丫相)、[Al-Ti4Ti2Ti2Nb2Nb2](A12AI1)(O相)和[Al-Ti8(Al,Nb)6](Al,Nb)1(B2相),其中各相的结构单元中原子总数都为Z=16。进而,根据合金相的团簇结构单元,解析了不同体系工程Ti合金的成分,建立了多元Ti合金的团簇成分通式,为新合金的研发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成分设计方法。2.利用团簇式成分设计方法设计了抗高温氧化的近α-Ti合金。为进一步提升合金在高于600环境中的抗氧化能力,基于确定的高温近α-Ti合金的团簇成分通式[Al-(Ti,2r)12](Ti2(AI,M1])(M=Sn,Mo,Nb,Ta,W,Si),通过添加Nb和Ta元素替代Mo,对600℃C高温近αα-Ti合金Ti-1 100(Ti-6Al-2.75Sn-4Zr-0.4Mo-0.45Si,wt.%)进行了成分优化。结果表明 Mo/Nb/Ta 共同合金化的[Al-(Ti11.7Zr0.3)](Ti2Al0.69Sn0.18Mo0.01 Ta0.01Nb0.01Si0.1)(Ti-6.OA1-2.8Sn-3.6Zr-0.1 3Mo-0.12Nb-0.24Ta-0.37Si,wt.%)合金的室温及高温(650℃)拉伸力学性能优于Ti-1100;Ta合金化的[AI-(Ti11.7Zr0.3)](Ti2AJ0.69Sn0.18Ta0.03Sio0.1)(Ti-6.OAl-2.8Sn-3.6Zr-0.72Ta-0.37Si,wt.%)合金具有优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在800℃下暴露100 h的氧化增重仅为Ti-1100合金的1/7。3.利用团簇式成分设计方法设计了低弹性模量的亚稳β-Ti合金。现有低模量β-Ti合金的弹性模量通常为50~80 GPa,为进一步降低合金的弹性模量,利用团簇式成分设计方法实现了低弹性模量元素(Sn,Zr)和β结构稳定元素(Mo,Nb)的最佳匹配,在确保结构稳定及性能目标的基础上,确定了低弹性模量β-Ti合金的实用合金设计步骤,获得的(β-Ti 合金[(Sn0.5Mo0.5)-(Ti13ZrI)]Nb1(Ti-10.0Zr-5.2Mo-6.5Sn-10.2Nb,wt.%)的弹性模量仅为E=43 GPa。这是由于多个元素的最佳匹配使得β结构稳定,从而抑制了具有高弹性模量的ω>和α"相的析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金化元素对β结构稳定的定量化方法,即通过计算Ti-M二元相图中的[β/(α+β)]相界斜率与Ti-Mo的比值,来确定合金化元素M的当量系数,得到新的Mo当量公式:(Moeq)Q=1.OMo+1.25V+0.59W+0.33Nb+0.25Ta+1.93Fe+1.84Cr+1.50Cu+2.46Ni+2.67Co+2.26Mn+0.30Sn+0.31 Zr+0.19Hf+3.01 Si-1.47A1(wt.%),临界浓度βc= 11.8 wt.%。该公式可更好地衡量β结构稳定的临界下限浓度(βc)附近亚稳β-Ti合金的结构稳定性,并给出了多组元Ti-Mo-Sn-Zr-Nb系列合金弹性模量E随(Moeq)Q的变化规律,可指导低弹亚稳β-Ti合金的成分设计。4.探究了加工工艺对低模量亚稳β-Ti合金结构稳定性和力学行为的影响。经过冷变形后,[(Sn0.5Mo0.5)-(Ti13ZrI)]Nbl合金的晶粒得到了细化,并形成织构,由此使得合金的弹性模量进一步降低至E=39 GPa(抗拉强度outs=738 MPa);进一步时效可大幅提升该合金的强度Outs=1369 MPa,这是由于冷轧过程中形成的α"、位错和晶界均促进时效过程中a相的形成,并抑制ω相析出。对于[Sn-Ti14]Nb3(Ti-26.2Nb-ll Sn,wt.%)合金,相对于吸铸态(E=56 GPa,OUTs=447 MPa),冷变形后弹性模量降至E=48GPa,强度提高一倍至OUTS=855 MPa;时效处理过程中,位错和晶界促进α相的析出,在保证一定塑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合金的强度提高到1049 MPa;此外,该合金具有高的β结构稳定性,冷轧、固溶和低温时效处理都不会析出ω相,从而展现出良好的塑性。
杨佳[9](2019)在《SiCf/SiC复合材料及GH536高温合金的钎焊工艺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SiCf/SiC复合材料具有耐高温、高强度、耐腐蚀、耐磨损等突出特点,可以与高温合金GH536连接来制备形状复杂的构件,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喷管等高温环境。然而,二者的连接存在残余应力较大、界面反应过度以及接头耐热性差等问题。因此,本文首先采用AuCuTi钎料对二者进行焊接,然后通过添加Mo中间层对合金元素进行阻隔,同时缓解界面残余应力。再则,本文还通过向钎料中添加B元素进一步提高接头使用温度,并且该复合钎料对接头强度有着明显的提升作用。首先,本文研究了不同Ti含量的AuCuTi钎料对SiCf/SiC自身的钎焊效果,最终选用AuCu10at.%Ti钎料对SiCf/SiC与GH536二者进行焊接,探究了不同保温时间以及钎焊温度对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由于Ni、Si等元素之间的过度反应,接头强度普遍较低,接头均断裂在陶瓷内部,然后通过热力学计算分析了反应过程中的元素扩散、反应趋势等,从而阐明Ni、Ti元素对界面反应的影响规律。由于Ni、Cr、Fe合金元素与Si、C之间的过度反应、接头处较大的残余热应力是接头失效的主要原因,因此添加Mo作为阻隔层进行焊接。研究了不同钎焊温度、Mo中间层厚度及母材表面打孔对接头微观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比研究了有无Mo中间层的应力分布情况,对Mo的应力缓解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μm的Mo能够有效的阻碍元素的扩散,从而对界面反应进行控制,当Mo厚度继续增加时,则其缓解残余应力的作用则占主导。钎焊接头最高剪切强度为85MPa,断裂发生在陶瓷的近界面反应层中。由于AuCuTi在高温的情况下会出现软化现象,从而使得接头失效,因此,在上述钎料中添加了B元素进行焊接。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接头的微观组织结构以及力学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原位TiB晶须的产生一方面有效地缓解了接头残余应力;同时金属侧的B元素可以促进GH536溶解,从而使得更多的Ni、Fe、Cr元素扩散到陶瓷侧,而陶瓷侧的TiB能够作为形核界面,使Ni2Si等相以弥散分布的形式存在。在1000℃、10min、B含量为3at.%的连接工艺下,接头获得了最高室温剪切强度123MPa。随着B含量的增加,接头的高温强度则逐渐升高,当B含量为20at.%时,接头高温(700℃)剪切强度能够达到40MPa。
张桂源[10](2019)在《钢/铝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接头界面组织与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铝合金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好和密度低等特点,已经部分取代钢材应用于汽车制造业。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要求,铝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因而钢/铝异种材料的焊接成为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由于钢/铝两种金属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上存在着巨大差异,传统的弧焊连接技术已难以满足钢/铝焊接接头的性能要求。近年来,搅拌摩擦焊技术(Friotion Stir Welding,FSW)在铝合金焊接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采用FSW技术解决钢/铝异种金属的焊接问题成为本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采用搅拌摩擦焊技术将3.0mm厚的6005A-T6铝合金和3.0mm厚的汽车副车架用S420MC钢板进行搭接连接,通过对焊缝成型、接头微观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分析测试,研究了不同搅拌针长度、焊接参数(旋转速度和钢侧压入量)对钢/铝搭接接头强度的影响,并提出了在钢/铝搭接界面处采用等离子喷涂Zn粉的方法来抑制界面处金属间化合物生成从而提高钢/铝搅拌焊接头性能。试验表明针长为2.7mm的接头横截面界面处有孔洞产生,而针长为3.0mm的接头表面成型良好,无孔洞缺陷。两种针长焊接的钢/铝界面处都会有钢侧金属“飞边”出现并延伸至铝基体中,形成了机械咬合的接头。在铝侧母材中有大小不一的Fe基颗粒弥散分布在铝基体中。在界面处钢/铝的混合组织形貌呈叠层状。通过对钢/铝界面处两种元素的相互扩散结果分析,在界面处钢/铝两种元素发生了冶金反应,形成了“冶金+机械”结合的接头。随着搅拌针长度的增加,对应的接头拉剪载荷也随之增大,当搅拌针长度为3.0mm时,接头的拉剪载荷最大,最大拉剪载荷达到4023N,接头断裂位置都在其对应的界面处,且铝侧断口呈上凸形貌,钢侧呈下凹形貌。随着焊接给进速度的增加,铝侧几乎没有Fe基颗粒出现,界面处前进侧和后退侧的钢侧金属“飞边”变大,并有铝合金塑性变形后形成的流线;当给进速度为150mm/min时,接头最大拉剪载荷达到4307N。当给进速度为150mm/min,旋转速度为1400r/min时,控制搅拌针扎入钢侧量(?h)也会影响接头的拉剪载荷,当?h从0.1mm增加到0.2mm时,接头的最大拉剪载荷从4639N增加到4826N。不同焊接参数下,接头界面处均有AlFe3、AlFe和Al13Fe4金属间化合物产生。根据实验确认的最佳焊接工艺参数,研究了在钢/铝搭接处喷涂不同厚度的Zn层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当喷涂的Zn层厚度为0.4mm时,钢/铝接头才能达到有效的连接,形成钢/铝冶金结合接头。接头界面反应层平均厚度为88μm,最大拉剪载荷为3539N。而有Zn层的钢/铝“冶金+机械”结合的搅拌摩擦焊接头界面反应层平均厚度比有Zn层的钢/铝冶金结合的搅拌摩擦钎焊接头减小了12μm,最大拉剪载荷达到5628N,比在相同的工艺参数下无Zn层的接头提高了17%,说明Zn的加入,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接头强度。两种方式焊接接头界面处均有相同的金属间化合物产生,但有Zn层的钢/铝接头界面处金属间化合物的含量明显比无Zn层的接头要少的多。综上所述,钢/铝异种金属焊接时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会影响接头的力学性能,金属间化合物过多,会影响接头的强度,反之过少,接头无法实现有效的冶金结合而降低接头强度。
二、Fe—Al基金属间化合物的焊接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e—Al基金属间化合物的焊接性(论文提纲范文)
(1)铝与钢异种金属材料焊接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钢与铝异种金属焊接性 |
2 钢与铝异种金属焊接方法 |
2.1 钢与铝的熔焊 |
2.1.1 激光焊 |
2.1.2 电子束焊 |
2.1.3 电阻点焊 |
2.2 钢与铝的钎焊 |
2.2.1 激光钎焊 |
2.2.2 钢与铝的熔钎焊 |
2.3 钢与铝的压焊 |
2.3.1 搅拌摩擦焊 |
2.3.2 扩散焊 |
3 结论 |
(2)TiAl基合金与镍基高温合金激光焊研究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TiAl基合金同质材料研究进展 |
1.2.1 熔化焊 |
1.2.2 固相焊 |
1.2.3 钎焊 |
1.3 TiAl基合金与Ni基高温合金的连接进展 |
1.4 激光焊模拟过程 |
1.4.1 有限元热源模型的发展过程 |
1.4.2 激光焊接模拟研究现状 |
1.4.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方法及设备 |
2.1 试验材料 |
2.1.1 母材 |
2.1.2 中间层材料 |
2.2 试验设备及方法 |
2.2.1 激光焊接设备 |
2.2.2 接头宏观、微观组织分析 |
2.2.3 接头力学性能 |
第3章 TiAl/Ni基高温合金激光焊接头的微观组织特点 |
3.1 TiAl/Ni基高温合金激光焊接头的宏观组织结构 |
3.2 TiAl/Ni基高温合金激光焊接头的微观组织 |
3.3 TiAl/Ni基高温合金激光焊接头力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间层对TiAl/Ni基高温合金激光焊接头的影响 |
4.1 采用单一中间层的TiAl/Ni基高温合金激光焊 |
4.1.1 激光焊接头的宏/微观组织结构 |
4.1.2 激光焊接头的力学性能 |
4.1.2.1 接头显微硬度分布 |
4.1.2.2 接头拉伸性能 |
4.2 采用复合中间层的TiAl/Ni基高温合金激光焊 |
4.2.1 接头宏观组织 |
4.2.2 接头微观组织 |
4.2.3 激光焊接头的力学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TiAl/Ni基高温合金激光焊接头的数值模拟 |
5.1 温度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1.1 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 |
5.1.2 有限元模型绘制与网格划分 |
5.1.3 边界条件与加载 |
5.2 应力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1 材料力学性能参数 |
5.2.2 热-应力耦合分析过程 |
5.2.3 边界条件与加载 |
5.3 不加中间层模拟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加中间层焊接温度场模拟结果分析 |
5.3.2 不加中间层焊接应力模拟结果分析 |
5.4 采用单一中间层模拟结果与分析 |
5.4.1 采用单一中间层焊接温度场模拟结果分析 |
5.4.2 采用单一中间层焊接应力场模拟结果分析 |
5.5 采用复合中间层模拟结果与分析 |
5.5.1 采用复合中间层焊接温度场模拟结果分析 |
5.5.2 采用复合中间层焊接应力模拟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陶瓷搅拌头的研制及其钢-铝搅拌摩擦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钢-铝搅拌摩擦焊概述 |
1.2 搅拌摩擦焊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
1.2.1 搅拌摩擦焊计算模型的研究现状 |
1.2.2 搅拌摩擦焊仿真分析的研究现状 |
1.3 钢-铝搅拌摩擦焊的实验研究现状 |
1.3.1 搅拌头材料及结构的研究现状 |
1.3.2 焊接质量的研究现状 |
1.4 搅拌头摩擦磨损与失效的研究现状 |
1.5 钢-铝搅拌摩擦焊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1.6.3 研究内容 |
1.6.4 研究路线 |
第2章 钢-铝搅拌摩擦焊过程的仿真分析 |
2.1 几何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
2.2 求解方法 |
2.2.1 求解方程的确立 |
2.2.2 定解条件的选择 |
2.3 仿真结果分析 |
2.3.1 焊接工艺对温度和应力场的影响规律 |
2.3.2 搅拌头结构对温度及应力场的影响规律 |
2.3.3 钢-铝界面处的材料流动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钢-铝搅拌摩擦焊用陶瓷搅拌头的研制 |
3.1 陶瓷搅拌头材料的确定 |
3.1.1 材料选用的理论分析 |
3.1.2 实验材料的准备 |
3.2 陶瓷搅拌头材料的力学性能 |
3.2.1 室温力学性能 |
3.2.2 高温力学性能 |
3.3 陶瓷搅拌头的成形制备 |
3.4 工装夹具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陶瓷搅拌头进行钢-铝搅拌摩擦焊的性能研究 |
4.1 陶瓷搅拌头与钢-铝的点焊实验 |
4.1.1 点焊实验方案 |
4.1.2 实验结果分析 |
4.2 陶瓷搅拌头焊接钢-铝的实验研究 |
4.2.1 实验方案设计 |
4.2.2 焊接表面质量研究 |
4.2.3 钢-铝焊接机理研究 |
4.2.4 陶瓷搅拌头的失效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获得的奖励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Ti-Cu基钎料设计及钛合金/不锈钢真空钎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钛合金与不锈钢的焊接性分析 |
1.3 钛合金与不锈钢焊接研究进展 |
1.3.1 熔焊 |
1.3.2 固相焊 |
1.3.3 钎焊 |
1.4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2 实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母材 |
2.1.2 钎料设计及制备 |
2.2 试验过程 |
2.2.1 钎料润湿性试验 |
2.2.2 钎焊试验 |
2.3 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表征 |
2.3.1 接头微观组织表征 |
2.3.2 接头力学性能表征 |
3 TC4钛合金/Ti_(33.3)Zr_(16.7)Cu_(50-x)Ni_x/316L不锈钢钎焊接头研究 |
3.1 钎料晶体结构表征和差热分析 |
3.2 钎料对母材的润湿铺展性研究 |
3.2.1 铺展面积分析 |
3.2.2 铺展试样微观组织 |
3.3 TC4钛合金/316L不锈钢钎焊接头界面微观组织分析 |
3.3.1 接头元素分布 |
3.3.2 反应物相分析 |
3.4 接头微观组织和剪切性能演变 |
3.4.1 接头组织演变 |
3.4.2 反应区形成机理 |
3.4.3 Cu和Ni扩散行为分析 |
3.4.4 接头剪切强度 |
3.5 接头断裂分析 |
3.5.1 接头断裂路径 |
3.5.2 接头断口分析 |
3.5.3 接头断裂原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TC4钛合金/Ti_(50-x)Zr_xCu_(39)Ni_(11)/316L不锈钢钎焊接头研究 |
4.1 钎料晶体结构表征和差热分析 |
4.2 钎料对母材的润湿铺展性研究 |
4.2.1 铺展面积分析 |
4.2.2 铺展试样微观组织 |
4.3 接头微观组织演变和剪切性能 |
4.3.1 钎焊温度和钎料中Zr含量对接头组织的影响 |
4.3.2 钎焊时间和钎料中Zr含量对接头组织的影响 |
4.3.3 亚微米析出相分析 |
4.3.4 Zr和Ti扩散行为分析 |
4.3.5 接头剪切强度 |
4.4 接头断裂分析 |
4.5 界面区热力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TC4钛合金/Ti_(38.8-x)Zr_(11.2)V_xCu_(39)Ni_(11)/316L不锈钢钎焊接头研究 |
5.1 钎料晶体结构表征和差热分析 |
5.2 钎料对母材的润湿铺展性研究 |
5.2.1 铺展面积分析 |
5.2.2 铺展试样组织分析 |
5.3 接头微观组织演变和剪切性能 |
5.3.1 钎焊温度和钎料中V含量对接头微观组织的影响 |
5.3.2 钎焊时间和钎料中V含量对接头微观组织的影响 |
5.3.3 界面区生长行为研究 |
5.3.4 V和Ti扩散行为分析 |
5.3.5 接头剪切强度 |
5.4 接头断裂分析 |
5.4.1 接头断裂路径 |
5.4.2 裂纹起源分析 |
5.4.3 裂纹扩展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TiBw/TC4与GH4169薄板钎焊接头组织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钛基复合材料连接研究现状 |
1.2.1 固相焊 |
1.2.2 熔焊 |
1.3 镍基高温合金连接研究现状 |
1.3.1 固相焊 |
1.3.2 熔焊 |
1.4 钛/镍异种连接研究现状 |
1.4.1 激光焊 |
1.4.2 电子束焊 |
1.4.3 扩散焊 |
1.4.4 钎焊 |
1.4.5 爆炸焊 |
1.4.6 钛/镍异种连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
1.5 钛基复合材料与镍基合金的连接现状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母材制备与前处理 |
2.1.2 钎料选择 |
2.2 焊接方法及工艺 |
2.2.1 焊接方法 |
2.2.2 焊前准备及焊接工艺参数 |
2.3 接头组织与物相分析 |
2.3.1 金相组织(OM)观察 |
2.3.2 扫描电镜(SEM)观察 |
2.3.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4 异种接头力学性能测试 |
2.4.1 室温剪切试验 |
2.4.2 室温硬度测试 |
第3章 TiBw/TC4与GH4169 直接基于TIG热源钎焊方法探索 |
3.1 引言 |
3.2 TiBw/TC4 复合材料与GH4169 合金焊接可行性探索 |
3.3 直接基于TIG热源的接头组织演变 |
3.3.1 接头组织与物相分析 |
3.3.2 焊接参数对接头组织的影响 |
3.4 直接基于TIG热源焊接参数对接头性能的影响 |
3.4.1 热输入对接头显微硬度的影响 |
3.4.2 热输入对接头剪切性能的影响 |
3.5 直接基于TIG热源的接头形成机理 |
3.5.1 界面温度演变 |
3.5.2 直接基于TIG热源的接头形成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添加钎料的TiBw/TC4与GH4169 异种接头组织演变与接头形成机理 |
4.1 引言 |
4.2 添加非晶Ti-Zr-Cu-Ni钎料的异种接头 |
4.3 基于TIG热源钎焊工艺参数对添加Cu钎料的接头组织影响 |
4.3.1 添加Cu钎料搭接工艺探索 |
4.3.2 异种接头组织分析 |
4.3.3 异种接头组织演变 |
4.4 Cu钎料厚度对异种接头组织形貌的影响 |
4.4.1 Cu_(0.04)异种接头组织演变 |
4.4.2 Cu_(0.2)异种接头组织形貌 |
4.5 添加Cu钎料基于TIG热源钎焊接头的形成机理 |
4.5.1 添加Cu钎料接头的形成机理 |
4.5.2 接头形成过程中TiB的演变及作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添加钎料的TiBw/TC4与GH4169 异种接头力学性能 |
5.1 引言 |
5.2 添加Ti-Zr-Cu-Ni钎料的接头性能变化规律 |
5.3 添加Cu钎料的接头力学性能 |
5.3.1 焊接参数对Cu_(0.1)接头剪切性能影响规律 |
5.3.2 Cu_(0.1)接头硬度分布随焊接参数的变化 |
5.4 Cu钎料厚度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TiBw/TC4与GH4169 的炉中钎焊及接头形成机理 |
6.1 引言 |
6.2 非晶Ti-Zr-Cu-Ni钎料炉中钎焊TiBw/TC4 复合材料与GH4169 合金 |
6.2.1 非晶Ti-Zr-Cu-Ni钎料钎焊接头组织演变 |
6.2.2 非晶Ti-Zr-Cu-Ni钎料钎焊接头力学性能 |
6.3 Cu钎料钎焊TiBw/TC4 复合材料与GH4169 合金 |
6.3.1 焊接温度对接头组织的影响 |
6.3.2 焊接时间对接头组织的影响 |
6.3.3 Cu钎料钎焊接头剪切强度 |
6.4 TiBw/TC4 复合材料与GH4169 合金钎焊接头形成机理 |
6.5 包围型组织的形成过程 |
6.6 基于TIG热源钎焊与炉中钎焊的表现对比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AgCuTiZr钎料激光钎焊单层镀膜cBN砂轮制备机理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cBN砂轮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
1.3.2 激光钎焊技术研究进展 |
1.3.3 钎焊cBN砂轮结合剂的研究进展 |
1.3.4 活性钎料激光钎焊cBN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活性粉末钎料机械合金化制备研究 |
2.1 钎料的机械合金化原理 |
2.1.1 机械合金化过程研究 |
2.1.2 行星球磨运动分析 |
2.2 钎料组分相的确定 |
2.2.1 钎料组分的选择 |
2.2.2 机械合金化钎料组分的热力学相容性分析 |
2.3 机械合金化影响因素分析 |
2.4 钎料机械合金化试验研究 |
2.4.1 钎料的机械合金化制备 |
2.4.2 机械合金化钎料的粒度分析 |
2.4.3 机械合金化粉末钎料的组织与成分 |
2.5 钎料熔化特性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激光钎焊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
3.1 激光工艺参数单因素分析 |
3.2 激光钎焊有限元分析理论基础 |
3.2.1 激光钎焊热源模型分析 |
3.2.2 激光钎焊瞬时热源传热形式 |
3.3 不同激光参数下的温度场模拟 |
3.3.1 激光功率对温度场的影响 |
3.3.2 光斑扫描速度对温度场的影响 |
3.3.3 离焦量对温度场的影响 |
3.4 激光钎焊温度场试验测定 |
3.5 激光钎焊工艺参数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械合金化AgCu基活性钎料综合性能分析 |
4.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4.2 活性钎料润湿性能 |
4.2.1 钎料润湿性模型 |
4.2.2 钎料润湿性试验与润湿角计算 |
4.3 钎焊层及结合界面宏观形貌 |
4.3.1 钎焊层宏观形貌分析 |
4.3.2 钎焊层结合界面宏观形貌分析 |
4.4 钎焊层与结合界面组织结构 |
4.4.1 AgCu_(28)-4.5Ti钎焊层与基体结合界面组织结构分析 |
4.4.2 AgCu_(28)-4.5Ti-4Zr钎焊层与基体结合界面组织结构分析 |
4.5 钎焊层耐腐蚀性能 |
4.6 钎焊层摩擦学性能 |
4.6.1 钎焊层摩擦性能 |
4.6.2 钎焊层磨损性能 |
4.7 钎焊层力学性能 |
4.7.1 钎焊层硬度 |
4.7.2 钎焊层抗拉强度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激光钎焊镀膜cBN性能分析及磨削试验 |
5.1 激光钎焊试验条件与方法 |
5.2 激光钎焊cBN磨粒地貌分析 |
5.2.1 cBN磨粒钎焊层形貌 |
5.2.2 钎焊cBN磨粒分布分析 |
5.3 钎料与cBN磨粒界面结构 |
5.3.1 钎料与cBN磨粒结合界面特性 |
5.3.2 cBN磨粒与钎料界面物相分析及结构 |
5.4 镀膜cBN磨粒钎焊层耐磨性分析 |
5.5 激光钎焊cBN砂轮制备及其磨损性能 |
5.5.1 激光钎焊cBN砂轮制备 |
5.5.2 激光钎焊cBN砂轮的磨削试验 |
5.5.3 激光钎焊cBN砂轮磨粒磨损形态 |
5.5.4 激光钎焊cBN砂轮的磨削性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
(7)纳秒脉冲激光器在钢-铝异种金属激光微焊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激光焊接技术的发展历史 |
1.2 异种金属激光焊接现状及难点况 |
1.3 超窄脉冲激光器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 |
1.4 超窄脉冲激光器在金属材料上焊接应用和优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课题意义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总结 |
2.4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3章 试验材料、设备和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系统 |
3.2.1 强度测试设备 |
3.2.2 金相制作设备 |
3.2.3 宏观图片拍摄设备 |
3.2.4 金相分析设备 |
3.2.5 微硬度测试设备 |
3.2.6 SEM和 EDS检测设备 |
3.2.7 焊前准备 |
3.3 激光焊接系统 |
3.4 试验思路和方法 |
第4章 试验过程和数据分析 |
4.1 激光功率对焊接效果的影响 |
4.2 焊接速度对效果的影响 |
4.3 工作频率对焊接效果的影响 |
4.4 图形间距对焊接效果的影响 |
4.5 波形对焊接效果的影响 |
4.6 钢铝反置激光焊接效果 |
4.7 焊接参数对外观的影响 |
4.8 焊接参数对裂纹的影响 |
第5章 焊接接头性能和成分分析 |
5.1 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特性和影响因素 |
5.2 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成分分析 |
5.3 焊接接头硬度测试 |
5.4 焊接接头强度测试和断口形貌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团簇结构模型的多元Ti合金成分设计方法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Ti合金概述 |
1.2 Ti合金中的合金化元素 |
1.3 Ti合金中的相及相变 |
1.3.1 固溶体中存在的相及相变 |
1.3.2 Ti固溶体合金的变形机制 |
1.3.3 Ti-Al金属间化合物相 |
1.4 Ti合金热处理与显微组织 |
1.4.1 热处理工艺 |
1.4.2 显微组织 |
1.5 常用Ti合金设计方法 |
1.5.1 固溶度理论(Hume-Rothery规则) |
1.5.2 基于电子理论的合金设计方法 |
1.5.3 当量法 |
1.5.4 计算机模拟计算 |
1.6 基于短程序结构的团簇成分式合金设计方法 |
1.6.1 合金中的化学短程序 |
1.6.2 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及团簇成分式 |
1.6.3 团簇式成分设计方法的应用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 |
2 基于团簇结构模型的Ti合金相结构演化及工程合金成分解析 |
2.1 Ti合金相结构中的局域原子分布 |
2.2 Ti合金相的团簇结构单元及其演化 |
2.2.1 相结构稳定机制(Friedel振荡理论) |
2.2.2 Ti合金相的团簇结构单元的确定 |
2.2.3 基于团簇结构单元的Ti合金相结构演化 |
2.3 基于团簇式成分设计方法的工程Ti合金成分解析 |
2.3.1 固溶体基Ti合金 |
2.3.2 金属间化合物基Ti合金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团簇式成分设计方法的多元Ti合金的成分设计 |
3.1 高温近α-Ti合金的成分设计与优化 |
3.1.1 引言 |
3.1.2 近α-Ti合金的成分设计与优化 |
3.1.3 样品制备与表征方法 |
3.1.4 近α-Ti合金的结构与组织 |
3.1.5 近α-Ti合金的力学性能 |
3.1.6 近α-Ti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
3.2 低弹β-Ti合金的成分设计 |
3.2.1 引言 |
3.2.2 低弹β-Ti合金的成分设计 |
3.2.3 低弹β-Ti合金的结构与组织 |
3.2.4 低弹β-Ti合金力学性能 |
3.3 亚稳β-Ti合金的结构稳定性表征 |
3.4 利用团簇式成分设计方法设计合金成分的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4 热处理和冷变形对亚稳β-Ti合金的影响 |
4.1 [(Sn_(0.5)Mo_(0.5))-(Ti_(13)Zr_1)]Nb_1合金不同状态下的结构稳定性及力学行为 |
4.1.1 样品制备与表征方法 |
4.1.2 合金棒材固溶处理前后的微观组织和力学行为 |
4.1.3 冷变形及热处理对合金板材的结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 冷变形及热处理对[Sn-Ti_(14)]Nb_3合金的结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1 冷变形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 |
4.2.2 固溶和时效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混合焓 |
附录B [(Sn,Mo)-(Ti,Zr)_(14)]Nb_(1~3)系列合金成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SiCf/SiC复合材料及GH536高温合金的钎焊工艺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SiC_f/SiC与 GH536 焊接性分析 |
1.3 SiC及其复合材料的钎焊研究现状 |
1.3.1 金属在SiC陶瓷表面的润湿行为 |
1.3.2 国内外高温钎料体系研究现状 |
1.3.3 接头残余应力的控制 |
1.3.4 陶瓷与镍基高温合金的反应控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SiC_f/SiC复合材料 |
2.1.2 GH536 镍基高温合金 |
2.1.3 焊接钎料 |
2.2 连接设备与工艺 |
2.2.1 试验设备 |
2.2.2 连接工艺 |
2.3 微观组织分析与性能测试 |
2.3.1 微观组织及表面形貌分析 |
2.3.2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章 SiC_f/SiC-GH536钎焊接头界面反应控制 |
3.1 引言 |
3.2 钎料体系的选择 |
3.3 SiC_f/SiC复合材料自身钎焊接头界面组织分析 |
3.3.1 SiC_f/SiC自身钎焊接头典型界面结构 |
3.3.2 不同Ti含量对钎焊接头界面反应的影响 |
3.4 SiC_f/SiC与 GH536 复合材料接头界面组织分析 |
3.4.1 SiC_f/SiC与 GH536 钎焊接头典型界面结构 |
3.4.2 钎焊温度对SiC_f/SiC与 GH536 界面组织结构影响 |
3.4.3 保温时间对SiC_f/SiC与 GH536 界面组织结构影响 |
3.4.4 SiC_f/SiC与 GH536 接头的力学性能 |
3.5 界面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3.5.1 热力学性质的预测模型 |
3.5.2 活度在界面反应控制中的应用 |
3.5.3 Ti元素在界面反应中的作用 |
3.5.4 Ni元素在界面反应中的作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Mo中间层对SiC_f/SiC与GH536钎焊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添加Mo中间层的SiC_f/SiC钎焊接头典型界面 |
4.3 Mo中间层厚度对钎焊接头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质的影响 |
4.3.1 Mo中间层对界面组织结构的影响 |
4.3.2 Mo中间层对钎焊接头力学的影响 |
4.4 钎焊温度对钎焊接头界面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1 钎焊温度对界面组织结构的影响 |
4.4.2 钎焊温度对钎焊接头力学的影响 |
4.5 母材表面打孔对钎焊接头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4.5.1 母材表面打孔对界面组织结构的影响 |
4.5.2 母材打孔对钎焊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4.6 Mo中间层对接头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B添加对SiC_f/SiC与GH536钎焊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添加B的 SiC_f/SiC与 GH536 钎焊接头的典型界面 |
5.3 钎焊温度对界面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1 钎焊温度对界面组织结构的影响 |
5.3.2 钎焊温度对钎焊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 保温时间对界面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1 保温时间对界面组织结构的影响 |
5.4.2 保温时间对钎焊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5.5 B添加量对界面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5.5.1 B添加量对界面组织结构的影响 |
5.5.2 B添加量对钎焊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钢/铝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接头界面组织与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钢/铝异种金属的焊接特点 |
1.3 钢/铝异种金属焊接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钢/铝异种金属熔焊研究现状 |
1.3.2 钢/铝异种金属压力焊研究现状 |
1.3.3 钢/铝异种金属钎焊研究现状 |
1.4 钢/铝异种金属的搅拌摩擦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钢/铝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点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钢/铝异种金属对接搅拌摩擦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3 钢/铝异种金属搭接接头搅拌摩擦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方法及设备 |
2.1 试验材料 |
2.2 焊接方法及设备 |
2.3 接头微观组织分析 |
2.4 接头力学性能测试 |
2.5 Zn层的制备方法 |
第3章 钢/铝FSW接头微观组织及性能分析 |
3.1 钢/铝FSW焊缝成型 |
3.2 钢/铝FSW焊缝横截面形貌特征 |
3.2.1 钢/铝FSW接头宏观形貌 |
3.2.2 钢/铝FSW接头微观组织 |
3.2.3 钢/铝FSW接头界面微观组织 |
3.3 钢/铝FSW接头的力学性能 |
3.3.1 钢/铝FSW接头拉剪载荷试验 |
3.3.2 钢/铝FSW接头断口XRD物相分析 |
3.3.3 钢/铝FSW接头显微硬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艺参数对钢/铝FSW接头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4.1 给进速度对钢/铝FSW接头组织及性能的研究 |
4.1.1 钢/铝FSW焊缝成形 |
4.1.2 钢/铝FSW接头宏观形貌 |
4.1.3 钢/铝FSW接头界面微观组织 |
4.1.4 钢/铝FSW接头拉剪载荷试验 |
4.2 钢侧压入量对钢/铝FSW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4.2.1 钢侧压入量对钢/铝FSW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2 钢/铝FSW接头断口XRD物相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Zn对钢/铝FSW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5.1 钢/铝搅拌摩擦钎焊接头力学性能 |
5.2 钢/铝搅拌摩擦钎焊接头宏观形貌 |
5.3 Zn对钢/铝FSW接头成型及界面组织的影响 |
5.4 Zn对钢/铝FSW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1 钢/铝FSW接头拉剪载荷试验 |
5.4.2 钢/铝FSW接头XRD分析 |
5.4.3 钢/铝FSW接头显微硬度 |
5.5 Zn对钢/铝界面层金属间化合物生长机理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Fe—Al基金属间化合物的焊接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铝与钢异种金属材料焊接的发展[J]. 李亮,盖力民,王旭. 焊接技术, 2021(10)
- [2]TiAl基合金与镍基高温合金激光焊研究与数值模拟[D]. 肖泽宇. 吉林大学, 2021(01)
- [3]陶瓷搅拌头的研制及其钢-铝搅拌摩擦焊性能研究[D]. 杨金帅. 山东大学, 2021(12)
- [4]Ti-Cu基钎料设计及钛合金/不锈钢真空钎焊机理研究[D]. 夏月庆.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5]TiBw/TC4与GH4169薄板钎焊接头组织与性能[D]. 郜雅楠.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AgCuTiZr钎料激光钎焊单层镀膜cBN砂轮制备机理及性能研究[D]. 黄永贵. 太原理工大学, 2019
- [7]纳秒脉冲激光器在钢-铝异种金属激光微焊接中的应用[D]. 肖华. 深圳大学, 2019(01)
- [8]基于团簇结构模型的多元Ti合金成分设计方法和性能研究[D]. 姜贝贝.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9]SiCf/SiC复合材料及GH536高温合金的钎焊工艺及机理研究[D]. 杨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10]钢/铝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接头界面组织与性能的研究[D]. 张桂源.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