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国际信息

ASTM 国际信息

一、ASTM International信息(论文文献综述)

张力宇[1](2021)在《镁基储氢材料制备与床体服役工况动态热导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缺乏安全高效的氢储运技术是制约氢能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关键环节之一,高容量固态储氢材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镁基储氢材料因具有储氢容量高、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等优点而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储氢材料之一,但由于镁基储氢材料的吸/放氢反应热焓大、粉体导热性能差,亟需提高床体的能质传递性能以满足应用需要。目前镁基储氢材料床能质传递性能计算模型均将镁基储氢材料床的有效热导率简化为常数而忽略其在工况条件(氢压、温度、氢含量)下的显着变化,导致模拟计算与实际能质传递性能出现较大偏差,影响模型计算的准确性。因此,亟需系统研究镁基储氢材料床体有效热导率随氢压、温度和氢含量等工况参数的变化规律,为床体传热传质优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基于以上问题,我们首先通过机械球磨法优化出兼具高储氢容量和良好动力学性能的Mg/Ti-Cr-V复合储氢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激光粒度仪对复合材料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和颗粒粒度分布进行表征,采用Sievert’s体积法测定复合材料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将氢化态Mg/Ti-Cr-V复合储氢材料(MH)与一定比例的膨胀石墨(EG)混合,采用单轴模压法制备MH/EG床体模块探究膨胀石墨添加量和成型压力对MH/EG床体模块性能的影响。采用瞬态平面热源法成功搭建了动态热导率测试平台,研究了不同氢压、温度、氢含量等工况参数对床体模块热导率的影响,拟合获得了床体模块热导率与温度、氢压和氢含量等服役条件关系的经验公式,并分析了相应的机理,为固态储氢装置传热传质性能的设计计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采用原位氢化反应球磨法制备了 Mg-x wt%Ti0.16Cr0.24V0.6复合储氢材料(x=0、3、5、10)。结果表明,Mg-3 wt%Ti0.16Cr0.24V0.6复合储氢材料具有最优异的储氢容量和较好的动力学性能,在300℃时,其对0.1 MPa氢压,80 min内的放氢容量达7.08 wt%,对 2 MPa 氢压,30 min 内的再吸氢容量达 6.95 wt%。对 Mg-3 wt%Ti0.16Cr0.24V0.6 复合储氢材料通过放大实验实现200g级的批量制备,优化出的球磨工艺条件为:球料比20:1,φ10和φ7不锈钢磨球的数量比为1:3,正向球磨30 min暂停5 min反向球磨30 min,转速500r/min。批量制备的复合储氢材料具有良好的动力学性能以及物相、粒度和微观形貌的一致性。为了探究成型工艺对镁基复合储氢材料床体模块的影响,通过单轴模压分别在固定成型压力为273 MPa下制备了膨胀石墨添加量分别为0 wt%、5 wt%、10 wt%、15 wt%、20wt%和固定膨胀石墨添加量为10 wt%,成型压力分别为39MPa、117MPa、195 MPa、273 MPa和351 MPa的MH/EG床体模块。结果表明,提高膨胀石墨添加量会导致其在床体模块中形成更明显的网格化结构,使MH/EG床体模块的热导率和表观密度提高,氢渗透率和质量储氢容量降低,对孔隙率基本没有影响,并且添加10 wt%膨胀石墨制备的床体模块在牺牲部分储氢容量的同时具有较理想的热导率和吸/放氢速度。提高成型压力会导致MH/EG床体模块具有更高的压实密度和更明显的膨胀石墨层片状趋势,使MH/EG床体模块的热导率和表观密度提高,孔隙率和氢渗透率降低,对质量储氢容量和动力学没有显着影响,并且在351 MPa下成型的床体模块在保证放/吸氢速度的基础上具有最高的热导率。选取Mg-3 wt%Ti0.16Cr0.24V0.6/10 wt%EG(MH/EG)床体模块为研究对象,系统测定了其在不同气氛、氢压、温度和氢含量下的热导率。结果表明,MH/EG床体模块在氢气气氛中具有较高的热导率,且热导率随压力的提高呈对数增大的趋势。这是因为温度和气体类型不变时,随着压力逐渐增大,氢气分子平均自由程开始减小,气体分子之间碰撞加剧,粒子间的能量交换与气体分子的浓度和填充气体的热导率成正比。MH/EG床体模块的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呈线性减小趋势。这是因为随着温度提高,MgH2晶格中平均声子数增大,声子间碰撞频率提高,自由程降低,导致MgH2晶体的热导率随着温度的提高而降低。MH/EG床体模块放氢时热导率随氢含量呈现“S”型变化趋势。床体模块开始放氢后,热导率先略微提高,当放氢量达到3 wt%左右时,热导率显着增大,接近放氢结束时,热导率基本不变。同时,床体模块在相同的氢含量时热导率随温度升高呈现降低趋势。这是因为放氢时基体中的MgH2颗粒逐渐转变为金属镁颗粒,同时以自由电子导热形式的金属镁相较于以晶格传热形式的MgH2具有更高的热导率,并且金属Mg颗粒在高温下可能发生局部烧结。拟合得到床体模块热导率随温度和氢压以及氢含量变化的经验公式,将为固态储氢装置传热传质性能的设计计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高容量镁基床体模块的原位热导率测试将为今后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徐雄,冷真,兰景婷,王伟,虞将苗,白雅伟,Anand Sreeram,胡静[2](2021)在《废弃塑料和废弃胎胶的增值综合回收及其在路面工程中的可持续性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饮料瓶等废弃塑料和废弃橡胶轮胎为主要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如不进行合理回收,可能会引发各种环境问题。本研究对这两种废弃物经综合处理后用作沥青路面性能增强改性剂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通过采用三乙烯四胺(TETA)和乙醇胺(EA)对废弃PET进行处理,分析废弃PET经处理获得添加剂的回收机理,同时表征这两种添加剂在改性橡胶沥青过程中的表现。鉴于此,本文采用红外光谱和热分析法对PET添加剂(PET-TETA和PET-EA)进行了研究,进而通过红外光谱、黏度、动态剪切流变和多次应力蠕变恢复等试验对这两种PET添加剂改性的橡胶沥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化学处理后,废弃PET可被增值回收为功能性添加剂,以提高橡胶沥青的整体性能。本研究所开发的回收方法不仅有助于缓解废弃PET塑料和废弃轮胎的填埋问题,而且可将这些废弃物转变为耐久性路面建设的高附加值新材料。

刘永权[3](2021)在《基于能量耗散、应变累积及微观演化ASTM A572 Gr65钢疲劳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ASTM A572 Gr65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输电线铁塔、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地使用。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结构往往会承受复杂的循环应力,而传统的疲劳试验方法耗时、耗资。利用疲劳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耗散、应变累积及微观演化可以快速对材料的疲劳性能进行评定。因此,本课题提出基于能量理论和棘轮效应的材料疲劳性能评定方法,并探究不同循环应力下的微观组织演化机理。本研究可以为材料的结构设计、疲劳极限评定以及剩余疲劳寿命的预测提供可靠依据。论文结合拉伸试验结果,分析了ASTM A572 Gr65钢的力学性能和能量耗散规律;借助于红外热像技术以及疲劳加载后产生的棘轮效应,探究了材料在疲劳加载过程中的能量耗散、应变累积;利用循环稳定状态下的应变累积量与试样表面温升稳定值对材料的疲劳极限进行评定;运用EBSD与SEM等分析测试方法对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微观组织与疲劳断口进行表征分析,探讨疲劳过程中的微观演化机理。拉伸试验结果表明,ASTM A572 Gr65钢的屈服强度为472 MPa,抗拉强度为555MPa,延伸率为37%。在拉伸过程中,试样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大量的能量向环境中耗散,从而引起试样表面温度迅速升高。拉伸时温度变化呈现出三个阶段:拉应力小于材料拉伸弹性极限时的温度降低阶段、拉应力超过材料拉伸弹性极限时的温度逐渐上升阶段和试样发生拉伸断裂时的温度陡增阶段。不同循环应力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及能量耗散,导致试样应变累积量及表面温度值增大。其中,变形主要包括弹性变形以及不可逆的塑性变形。在不可逆变形过程中产生的加工硬化,使试样的应变累积以及表面温度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稳定值。当循环加载应力的峰值低于材料的疲劳极限时,试样在稳定变形阶段的应变累积量及其表面的温升值较小,试样不会疲劳断裂;当循环应力的峰值超过材料的疲劳极限时,试样在稳定变形阶段的应变累积量及表面温升值相较于前者会有较大的提升,但稳定状态不会长时间保持。在循环应力持续作用下,应变累积量与表面温升值将发生第二次突增,直至试样发生疲劳断裂。循环加载过程中,材料的应变累积及能量耗散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循环加载过程中,宏观表现为试样塑性应变累积量以及表面温度的升高,微观上则表现为织构、几何必需位错密度的变化及晶粒的演化。随着循环应力峰值的增加,材料内的织构密度不断增大。同时,材料中的几何必需位错密度也显着上升,试样发生明显地加工硬化,且大量的位错堆积在一起形成亚晶界,最终导致材料中的再结晶晶粒逐渐转化为亚结构和变形晶粒。疲劳断口呈现三个区域:裂纹萌生区、裂纹扩展区以及疲劳瞬断区。其中,裂纹扩展区表现出典型的脆性断裂特征,以准解理断裂特征为主,瞬断区则呈现出明显的塑性断裂特征。利用疲劳加载过程中变形稳定阶段的应变累积值与试件表面的温升值对材料的疲劳性能进行评定,得到的疲劳极限分别为453 MPa及423 MPa,与传统疲劳试验方法得到的结果相比误差分别为1.1%及7.6%。

张文浩[4](2021)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火电厂煤炭与石油焦在线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煤炭仍是中国一次性能源的主要来源。对于火电厂,煤炭和石油焦均可作为燃料用于电力生产。煤质的复杂多样、石油焦的高污染特性,直接影响着电厂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煤炭和石油焦在生产过程中实时检测技术的缺乏,严重制约着相关产业安全化、智能化的发展。由于传统实验室检测方法的滞后性,亟需新的技术以实现煤炭、石油焦的快速检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是光谱分析领域中一种新的分析工具。LIBS使用脉冲激光器激发样品表面生成等离子体,然后利用光谱分析设备从等离子体发光中提取原子、离子和分子的光谱信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LIBS的优点包括全元素分析、快速实时检测、较低的检测限、样品预处理简单等,因此在工业在线分析领域拥有巨大优势和前景。本文基于LIBS技术,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方式对煤炭、石油焦开展研究。针对重要定量检测参数如煤炭工业分析指标、煤炭熔融特性、煤炭与石油焦的元素含量等进行深入分析,为LIBS技术用于相关产业的实时测量提供实验基础与理论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搭建了应用于电厂的煤炭与石油焦在线检测系统。选用国家标准煤样、山东华电公司不同火电厂的煤样作为煤质检测研究对象,选用山东智谷碳素研究院的标准石油焦样品作为石油焦检测研究对象,设计LIBS在线检测的实验装置,并通过光谱分析与等离子体图像分析方式优化了制样压力、激光器能量、聚焦位置、采集延迟时间等实验参数。分别使用背景光谱去除、光谱归一化、基线去除、异常光谱筛选、特征波长洛伦兹拟合对LIBS光谱进行预处理,减少实际工程应用中LIBS光谱不稳定性带来的影响,提高定量检测精度。2.运用基体匹配的方法对煤炭样品进行回归建模预测,提高了煤炭灰分、挥发份和热值的定量分析精度。针对由于煤炭复杂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种类煤的LIBS光谱受到基体效应的影响显着不同。通过经过遗传算法参数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方式对不同种类的煤炭进行基体匹配,将101组煤样根据灰分含量分为三类,然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不同类型的煤建立不同的回归模型。运用此方法,煤炭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挥发分含量决定系数分别由0.9269和0.9310提高到0.9959和0.9888。煤炭挥发分的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 of Cross-Validation,RMSECV)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也分别从 1.9940%和 1.8320%降低到0.4989%和0.7719%。这种基于煤质灰分基体匹配的LIBS检测方式同时提高了灰分与热值的定量检测精度。3.煤灰熔融特性的预测和结渣特性的测定对火电厂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方法通过加热煤灰灰锥的方式来测量煤灰熔融温度需要较长时间。在煤炭灰熔点与金属元素含量相关的基础上,利用LIBS技术直接从煤炭而不是从煤灰中预测煤的四个灰熔点。具体是在煤样空干基状态下的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和水分已知的前提下,将这四个参数作为广义光谱添加到灰熔点预测模型中。通过灰熔点临界点1500℃运用四种方法(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随机森林、偏最小二乘判别)进行分类,再将小于1500℃的煤样进行支持向量回归建模。通过这种方法,煤炭的软化温度与半球温度的预测集决定系数为0.9958 和 0.9856,训练集RMSECV 分别为 4.88℃和 9.11℃,RMSEP 分别为8.15℃和11.3℃。另外还定性分析了煤的灰熔点随特定元素含量(或比值)变化的关系趋势。通过LIBS对煤样直接进行灰熔点预测,提高了工作效率,可用于火电厂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实时指导。4.首次采用LIBS对石油焦进行了检测,重点分析了石油焦中的钒(V)、铁(Fe)、镍(Ni)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虽然LIBS石油焦的元素定量检测精度与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有一定差距,但具有测量环境污染小、无试剂消耗、测定速度快等优点。结合NIST数据库与石油焦LIBS光谱,对V、Fe、Ni元素的原子和离子谱线进行特征选择,再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建模并预测三种元素含量,得到V、Fe、Ni含量的RMSEP分别达到36.4mg/kg,36.04mg/kg和14.94 mg/kg。其中特征选择过程为循环选择自变量用SVR方法进行建模,根据拟合结果和真值计算出的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RMSE)来确定特征波长的权重,再由权重的结果排序得到选择结果。由上述方法对石油焦中V和Ni的预测结果接近ASTMD6376-10标准中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WD-XRF)规定的准确度(32mg/kg和14mg/kg)。验证了 LIBS用于石油焦行业的微量元素检测的可行性,为石油焦作为燃料、碳素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检测提供理论与应用基础。综上所述,本论文基于LIBS技术对火电厂的煤炭与石油焦的定量检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了基体匹配的煤炭工业分析参数与热值;利用煤炭熔融特性与元素含量的关系,预测了煤炭四个灰熔点;利用全谱建模、特征选择方法对煤炭主量元素、石油焦微量元素定量检测进行优化,提高预测精度。上述研究已经应用于火电厂煤炭质量的在线分析,并将有力推动LIBS技术在工矿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王艺霖[5](2020)在《基于传感型土工带多元信息的路基内部灾变定位、前兆辨识及预警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实现工业化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下一阶段实现经济双循环的重要基础保证。近年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里程不断增加,已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将是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部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进一步突出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路基的全寿命周期性能监控和灾变前兆辨识与安全预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路基在复杂环境荷载作用下的长期安全监控及灾变预警面临着严重的技术挑战。第一,常规的结构监测偏重于沉降、水平位移等结构外部稳定性指标,无法及时获取结构内部变形信息。其次,现有的结构内部变形测量方法存在耐久性差、安装效应强、费用昂贵、量程低等缺点,不能满足工程需求。第三,目前的测量手段的监测信息仅限于局部变形这一单一信息,难以实现对结构内部变形的分布式测量,易导致结构灾变预警的漏报、误报或迟报。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基于导电聚合物拉敏效应研发而成的传感型土工带(Sensor-enabledgeobelts,简称SEGB)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足尺模型试验、有限元模拟、现场试验等多种研究手段,开展基于SEGB的路基灾变前兆辨识与预警技术研究。SEGB在与土体相互作用中可实现对自变形的分布式测量。通过SEGB拉敏特性模型、全应力-应变本构模型、筋土界面本构模型和蠕变本构模型等多种本构模型的耦合,可以得到SEGB在土体中的应变分布、应力分布、位移分布和界面剪应力分布等多元信息。利用SEGB所得的多元信息,揭示了考虑SEGB粘塑性大变形的非线性行为分布规律,分析了路基结构灾变前SEGB的变形特征,并从路基长期服役期性能监测的角度提出了路基灾变定位、前兆辨识及预警方法。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对SEGB的全应力-应变特性、拉敏特性、筋土界面特性及流变特性分别建立了考虑SEGB粘塑性大变形应力-应变本构模型、考虑温度影响的拉敏效应本构模型、分别适用于应变硬化界面和软化界面的筋土界面本构模型,以及以开尔文元件为主的流变本构模型,并在路基内部灾变定位、前兆辨识和预警方法中实现了多本构模型耦合。(2)以SEGB全应力应变曲线和筋土界面响应为基础,分别建立了适用于应变硬化筋土界面和应变软化筋土界面的SEGB拉拔荷载传递方程。利用SEGB分布式测量和多元信息获取的优点,通过开展拉拔摩擦试验验证了拉拔荷载传递方程的有效性,揭示了 SEGB在拉拔过程中非线性行为的分布规律。(3)开展了考虑不同SEGB有效长度和不同法向压力的拉拔摩擦试验,分析并总结了 SEGB在不同失效模式(拔断或拔出)下的变形特征。基于极限平衡假设推导了两种失效模式的临界状态公式,可对SEGB在土体中的失效模式进行预判。(4)基于SEGB的分布式自检测和多种本构模型耦合所得到的应变分布、应力分布、位移分布和界面剪应力分布等多元信息,提出了路基内部灾变的定位、前兆辨识及预警方法。研发了基于SEGB、适用于路基长期性能监测和灾变预警的岩土工程安全预警软、硬件系统,实现了对SEGB分布式测量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传输、云端存储、实时监控、后台查询、多级预警等功能。(5)开展了加筋土挡墙足尺模型试验和潍日高速跨越采石坑高填方路基现场试验。在试验中成功应用了基于SEGB的岩土工程安全预警软、硬件系统,对提出的路基内部灾变定位、前兆辨识及预警方法进行了验证与应用。以现场试验为工程背景建立了 ABAQUS有限元模型,在模型中以UMAT子程序的方式考虑了 SEGB流变本构模型的因素,分析了 SEGB流变特性对路基长期服役期性能的影响。

刘瑶[6](2020)在《《金属材料维氏硬度和努氏硬度标准试验方法》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随着中国装备制造业与国际接轨步伐的加快,国际转包生产业务不断地扩大,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标准在国内装备制造业国际转包生产中已经被广泛采用。我国已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作为一项重大技术经济政策,用以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国际化步伐。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以《金属材料维氏硬度和努氏硬度标准试验方法》为研究对象,对翻译过程中的难点及相应翻译技巧进行探讨。笔者介绍了翻译任务的背景和具体要求,翻译的准备工作,分析了翻译任务中遇到的困难,并举例说明问题的相应解决办法,以及对这项任务的反思和评价。报告着重讨论非谓语形式、介词结构、被动句和复合句等实际翻译过程中的难点。为了更好地传达信息并最大程度地发挥源文本的功能,以使目标文本更流畅,更易接收,笔者分析了源文本并总结了典型特征。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结合科技英语的文本特点,阐述了相应的翻译技巧。译者运用倒置法和增加连词的技巧来处理非谓语形式。利用转换词性、增译法和省译法来解决介词结构的翻译难点。对频繁出现的被动句,在功能对等的前提下,有时译成汉语无主语句或汉语主动句,有时保留其被动句式。对于复合句,分译法和重组法是更好的选择。最后,作者总结了翻译后的反思,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通过对翻译实践的回顾,希望本实践报告能为科技文本译者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启示。

郭鑫[7](2020)在《煤热解气化产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立题为“煤热解气化产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以煤地质学为基础,以不同变质程度的煤为研究对象,以煤化工的热解气化工艺为依托,主要运用光学显微镜(白光、荧光、正交偏光+石膏试板)、显微镜光度计,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固态13C核磁共振谱(13C NMR)、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X)、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研究煤热解气化过程中显微组分和微量元素的热行为特征。研究结果可以为煤炭的分级分质利用提供指导,可以充分掌握煤加工固态副产品中残余碳的形态,对实现一次能源的高效利用意义重大。(1)非黏结性煤的热解产物为热解炭(char),镜下碳形态可分为四类:混合炭、块状炭、丝质体和碎片炭。热解炭的碳形态受原煤显微煤岩组成影响较大。热解炭中混合炭的体积百分含量与对应原煤中的密屑体/胶质碎屑体、细屑体/镜屑体和半丝质体的体积百分含量之和有较好的相关性(r约为0.900),块状炭的体积百分含量与原煤中结构木质体/结构镜质体、腐木质体/胶质结构镜质体、团块腐殖体/团块凝胶体和微粒体的体积百分含量之和有较好的相关性(r约为0.900)。高温热解条件下,停留时间增加,块状炭的体积百分分数降低,说明其原始显微组分受热时反应更快。黏结性煤的热解产物为焦和半焦(coke和semicoke)。热解焦中存在气孔,碳组织类型受煤级影响较大。随煤级升高,热解焦中各向异性域尺寸增加,从中挥发分烟煤到低挥发分烟煤,碳组织由以细粒镶嵌为主变为以粗粒镶嵌为主。高温热解条件下,停留时间增加,热解焦中较小尺寸的各向异性域体积百分含量相对减低,说明其更易反应。以碳组织的随机反射率表征热解焦炭的光学特征,随机反射率离散度低的样品,显微镜下多呈光学各向同性,离散度高的样品,显微镜下多呈光学各向异性。四种热解条件下,木质褐煤、亚烟煤C和高挥发分烟煤C的热解炭均表现为光学各向同性;高挥发分烟煤A在低温热解时,表现为光学各向同性而在中温热解和高温热解时,开始出现光学各向异性;中挥发分烟煤和低挥发分烟煤热解焦的随机反射率离散程度较大,镜下呈较强光学各向异性;半无烟煤在热解过程中的随机反射率变化最小,而无烟煤的随机反射率范围随着热解终温的升高反而变小。热解终温相同时,热解炭的随机反射率相似。(2)对12个不同煤级煤和对应的48个热解焦炭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固态13C核磁共振谱测试,研究受煤级和显微煤岩组成影响的煤的结构的热演化规律。整体来说,随着热解终温升高,停留时间增长,同一组样品中的芳香环缩合程度增加,脂肪链长度减少。随机反射率范围相似的不同热解炭,其结构并无相似规律可循。13C NMR结果表明,高温热解焦炭中已经出现石墨化趋势,但FTIR结构参数CH2/CH3表明,碳结构中仍存在甲基或亚甲基官能团,不同样品中二者发生断裂的趋势不同。与煤级相比,显微煤岩组成对煤结构的热演化影响较大。相同变质程度但显微煤岩组成不同的煤在热解时,镜质组含量高的煤,热解焦炭的支链化程度或者CH2/CH3参数高,而惰质组含量高的煤,热解焦炭的芳香环缩合程度高。(3)对气化样品进行岩石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研究气化渣中残碳的类型,综合分析气化渣的潜在利用价值。气化煤为高挥发分烟煤C,气化后,渣中残碳在显微镜下依据成因和形貌可分为8类:薄壁网格碳、厚壁网格碳、惰质体、类丝质体、分泌体、密实体、未反应显微组分和厚壁球形碳。富集残碳的FTIR结果表明,气化反应后OMB和GSP气化渣中被玻璃质包裹的残碳芳香程度较高,而吸附于OMB和GSP气化渣表面的残碳支链化程度较高。酸洗脱无机质后,OMB-CR的残碳富集效果好,碳含量可高达79.90%(Cd),含碳不均匀的OMB粗渣中富集出来的残碳里存在甲基对称变形振动。(4)综合采用四个参数(前景系数(Coutl),REYdef,rel-Coutl图,REO和相对富集系数(EF))对气化残渣中的稀土元素进行了潜在利用评估,结果表明宁东气化基地气流床气化残渣可被视为有开发前景的稀土元素原料。并且GE-CR-A,GSP-CR和GSP-FR中REO的平均含量较高,最高可大于600μg/g。与GSP气化渣相比,GE气化渣中的REY更富集。结合逐渐化学提取实验、逐渐化学提取实验的质量平衡计算和选定主要元素(Si、Al、Ca、Fe和Mn)与∑REY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GE气化渣中REY主要赋存于碳酸盐、Fe-Mn氧化物和铝硅酸盐中,而GSP气化渣中REY主要赋存于铝硅酸盐中。

王佳淼[8](2020)在《面向文本语义分析应用的话题模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普及,人们在网络上的活动日益频繁,导致互联网数据爆炸式增长,特别是海量的非结构化文本和无标签的文本,包括电子邮件,社交媒体,新闻报道和电子商务等。如何有效地分析和处理海量的非结构化文本数据,迅速、精准地挖掘出有效的语义信息,成为文本智能处理研究领域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大量研究工作致力于使用无监督学习的方式,比如话题模型,对非结构化文本进行分析。然而,文本信息涉及的各个领域,具有不同的统计特征,同时,文本语义分析涵盖多种分析应用,各类应用的侧重点和目标也不尽相同。例如在舆情监测领域模型需要关注语义在时间上的演化,在社交媒体上的语义挖掘则着重处理短文本建模,而以用户作为出发点的应用如个性化推荐系统更重视基于用户兴趣点的细粒度分析,传统的话题模型难以满足各类分析任务,因此,为解决互联网海量文本数据带来的各类问题,不同的变种话题模型应运而生。本文在基于话题模型的文本语义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话题动态演化,短文本话题建模和基于用户兴趣点的有针对性挖掘这三个应用方面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话题动态演化方面,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基于语义连接的话题演化框架。为解决现有方法因过度依赖话题模型进行演化分析带来的若干问题,包括:预设话题数目导致话题抑制和冗余话题过多的现象,忽略话题内容变化程度导致的话题质量低和无法快速响应话题演变。我们引入滑动窗口策略连接相邻时间片中具有强语义相似性的文档,完成语义连接图。然后通过深度学习算法Deep Walk把语义连接图的拓扑关系转换为语义连接特征,这里学习到的语义连接不仅表示文档之间内容的相似性,而且还表示时间上的衰减性。因此,使用语义连接特征来获取话题可以获取高质量话题,并对话题演化快速响应。此外,为避免预设话题数目带来的不良影响,使用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来自适应话题数目。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框架的有效性。(2)在短文本话题建模方面,本文提出了结合分布式词嵌入表达的短文本话题模型,即基于注意力分割的话题模型。相比现有模型以直接的方式将辅助信息和话题建模相结合,本模型将人的关注力和阅读习惯加入到短文本语义分析中来提升短文本话题模型的建模效果。我们不仅将词嵌入作为补充信息,同时还将短文本文档按照其接收到的注意力分割成具有相似注意力信号的相邻词语片段,并且每一个片段都分配一个话题,从而保证每个文档可以有多个话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话题一致性和文本分类方面都优于现有技术。(3)在基于用户兴趣点的有针对性挖掘方面,本文提出了基于核心词对的有针对性话题模型。随着互联网上存在的海量文本日益普遍,其包含的信息量与用户有限的兴趣范围越加不对等,有针对性的话题建模成为了一项越来越重要的任务。现有方法由于其固有的假设和策略而遭受诸如话题丢失和话题抑制之类的问题,同时现有方法忽略了计算效率的重要性。为此,引入核心词对的概念,在词对级别进行预处理和建模分析。从技术上来说,本模型根据用户提供的关键词筛选出与其具有强关联的核心词对,并判断核心词对是否与用户提供关键词语义相关。在九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在效率和有效性方面都优于现有方法。

石慧岗[9](2019)在《微合金化及热处理工艺对Zr-Sn-Nb系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腐蚀行为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锆合金由于具有较低的热中子吸收截面、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机械性能,被广泛的用作核反应堆的燃料包壳管材料。燃料包壳管的耐腐蚀性能被认为是控制核反应堆性能和安全的重要性能之一。通过优化合金成分及调节加工工艺,可以使锆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大大提升。然而,至今人们对于锆合金腐蚀动力学转变的机理研究仍然不够深入,探索深层次的腐蚀机理尤为重要。另外,锆合金在堆内服役需要满足一定的力学性能,对于锆合金在变形过程中出现的非连续屈服现象,只有零星的报道,且相关机理的解释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以两种自主研发的Zr-Sn-Nb系合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改变热处理工艺和调节合金成分,系统的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及微合金化对合金的微观组织、拉伸变形过程中的非连续屈服现象以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Zr-0.5Sn-0.4Nb-0.3Fe-0.05Cu合金分别在480℃、500℃和550℃退火5h,合金的再结晶程度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而增加。采用β相水淬+480℃/5h退火处理后,合金处于再结晶的初始阶段;采用500℃/5h退火工艺后,合金处于部分再结晶状态;经过550℃/5h退火处理后,合金处于完全再结晶状态。拉伸试验表明合金的屈服强度随着再结晶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对于初始再结晶态的合金,其拉伸曲线为直接的加工硬化;对于部分再结晶态的合金,其拉伸曲线上出现了一个屈服平台;对于完全再结晶态的合金,其拉伸曲线上可观察到屈服点下降(YPP)的现象,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拉伸变形过程中的非连续屈服现象(屈服点下降和屈服平台)逐渐消失。在循环加载拉伸试验中,随着预应变的增加,Zr-0.5Sn-0.4Nb-0.3Fe-0.05Cu合金的YPP现象逐渐消失又逐渐重现。初始屈服点下降(Pre-YPP)是由于晶体内缺乏可动位错引起的,而后者(Post-YPP)则是由于晶体内位错核发生分解又重新结合引起的。随着合金再结晶程度的降低,Pre-YPP现象逐渐减弱,而Post-YPP现象逐渐增强。另外,随着卸载量及应变速率的提高,Post-YPP现象逐渐增强。Zr-0.35Sn-0.75Nb-0.3Fe-0.15Mo合金经过550℃/5h退火后,得到部分再结晶的组织,拉伸曲线上出现了屈服平台,添加0.1%Cr和同时添加0.1%Cr+0.05%V后,屈服平台逐渐消失。在合金中加入0.1%Cr和0.1%Cr+0.05%V,使基体平均晶粒尺寸分别由1.9μm减小到1.7μm和1.5μm;小角度晶界的占比分别从50.2%增加到53.9%和60.8%。另外,合金中第二相粒子的体积分数分别从7.2%提高到11.1%和11.8%。微量Cr和V的加入使合金的再结晶程度降低,导致材料内部的可动位错密度增加,从而使屈服平台逐渐消失。Zr-0.35Sn-0.75Nb-0.3Fe-0.15Mo合金中加入0.05%Mn后使其腐蚀增重曲线明显加快。微量Mn的加入使合金表面的氧化膜内外表面及横截面上形成了更多的缺陷(微孔或微裂纹)。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微裂纹进一步发展为长裂纹,导致氧化膜提前分层。同时,微量Mn的加入使合金表面的氧化膜具有更低的机械强度,且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其机械强度逐渐降低。这是因为微量Mn的加入促进了Kirkendall效应,使更多的空位在膜内形成,并进一步聚集形成纳米孔洞,为O离子的扩散提供短路通道,从而加速腐蚀。Zr-0.35Sn-0.75Nb-0.3Fe-0.15Mo合金分别经过550℃/5h和480℃/5h退火处理后,得到两种再结晶程度的组织。前者的再结晶程度高于后者,且前者合金的耐腐蚀性能高于后者。这是由于合金再结晶程度的提高使晶界面积减小,从而降低了O离子的扩散速率。氧化膜中微裂纹的形成有两种机制:一种是t-Zr O2向m-Zr O2的转变;另一种是合金内第二相粒子的延迟氧化。

刘阳[10](2019)在《基于表面细观纹理的钢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抗滑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钢桥面铺装因特定受力环境和使用要求,其表面抗滑性能受到关注。影响沥青混凝土铺装抗滑性能的本质是其表面宏观纹理和微观纹理,而不同尺度纹理受材料设计和施工条件影响,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和复杂性。现阶段常用的纹理表征参数并不能描述多尺度纹理空间分布特征,路表纹理特征与抗滑性能的量化关系尚待深究。钢桥面铺装行车安全性受轮胎与铺装摩擦特性的影响,基于路表形貌的胎路接触理论有待完善。由于设计阶段对钢桥面铺装抗滑性能的预估不准确,对行车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为此,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钢桥面铺装细观纹理抗滑机理及性能衰减演化研究”(No.51678146)和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No.YBJJ1680),通过对路表空间纹理形貌的重构,探究了不同尺度空间纹理对钢桥面铺装抗滑影响机理及性能衰减规律,在轮胎-铺装细观接触摩擦模型研究基础上,构建了适用于钢桥面铺装结构的轮胎-水膜-铺装多相接触模型,并揭示了纹理特征、轮胎运动及流体介质对抗滑性能的耦合作用。论文研究方法为钢桥面铺装行车安全性分析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研究成果初步建立了细观纹理对钢桥面铺装抗滑机理及性能衰减演化影响规律,也为明确安全行车的纹理构造、限速要求及抗滑最佳修复时机等提供了理论依据。首先,采用切片光学扫描技术获得了沥青混凝土试件断面图像,基于Canny边缘检测算法,并结合腐蚀膨胀算法和边缘坐标读取算法,开发了一种沥青混凝土铺装表面纹理轮廓线提取技术,可以有效地保存铺装表面纹理轮廓细节和信息;运用Hilbert-Huang变换技术处理铺装表面纹理轮廓信息,剔除与抗滑性能无关的构造分量,并结合频谱分析方法提出了沥青混凝土铺装表面不同尺度纹理的形貌分布特征参数。其次,设计了钢桥面铺装结构抗滑性能多因素多水平正交试验,获得不同设计、施工条件下钢桥面铺装纹理特征参数和抗滑性能指标参数数据,通过不同尺度纹理形貌分布特征参数与抗滑性能的相关性分析,建立了不同尺度纹理对抗滑性能的影响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基于纹理特征参数的动态摩擦系数预测模型;开展了钢桥面铺装设计、施工因素对抗滑性能影响显着性分析,并对抗滑性能影响关键因素进行参数化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钢桥面铺装抗滑性能评估模型,实现了设计阶段对建成后铺装结构抗滑安全性能的有效评估;采用行车荷载模拟系统MMLS3开展钢桥面铺装室内加速磨耗试验,研究纹理退化与抗滑性能衰减演化的相关性,并建立了钢桥面铺装抗滑性能预测模型。然后,通过单轴拉伸试验和DSR试验确定了橡胶材料的超弹性和黏弹性材料参数,建立了带复杂胎面花纹的子午线轮胎有限元模型,并模拟分析了钢桥面铺装结构轮胎接地特性;采用X-ray CT断层扫描技术和改进最大类间方差自适应阈值算法对钢桥面铺装表面构造特征进行图像处理,并基于逆向体视学理论及体素建模技术,建立了钢桥面铺装三维数值模型,较好地还原了铺装表面细观纹理构造细节;引入Klüppel/Heinrich橡胶摩擦理论揭示了行驶轮胎与钢桥面铺装迟滞摩擦分量产生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轮胎-铺装细观接触摩擦模型,明确了橡胶滑移速度、橡胶黏弹性能、铺装表面形貌特征等对胎路摩擦影响关系;建立了行驶轮胎与钢桥面铺装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并采用压力胶片技术对模型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计算不同工况下轮胎附着系数和制动距离进行钢桥面铺装抗滑行为分析。最后,基于CEL算法建立了轮胎-水膜-铺装耦合分析模型,通过对钢桥面铺装高速行驶轮胎的滑水现象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轮胎的滑水性能,初步建立了轮胎操纵条件、水膜厚度、铺装表面形貌特征等因素对降雨条件下钢桥面铺装行车安全性的影响规律。

二、ASTM International信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STM International信息(论文提纲范文)

(1)镁基储氢材料制备与床体服役工况动态热导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储氢技术概述
        1.2.1 固态储氢材料分类
        1.2.2 储氢合金机理
    1.3 储氢材料床体热导率研究进展
        1.3.1 氢化物床热导率的测试方法
        1.3.2 氢化物床热导率的提高措施
        1.3.3 氢化物床热导率工况影响研究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方案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测试方法
        2.3.1 储氢性能测试
        2.3.2 热导率测试
        2.3.3 氢渗透率测试
        2.3.4 其他分析测试方法
3 Mg/Ti-Cr-V复合材料制备与储氢性能研究
    3.1 Mg/x wt%Ti-Cr-V复合材料制备与成分优选
        3.1.1 Ti_(0.16)Cr_(0.24)V_(0.6)合金制备与表征
        3.1.2 Mg/x wt%Ti-Cr-V复合材料成分优选与储氢性能表征
    3.2 Mg-3 wt%Ti-Cr-V复合材料制备与表征
        3.2.1 Mg-3 wt%Ti-Cr-V复合材料制备
        3.2.2 Mg-3 wt%Ti-Cr-V复合材料结构分析
        3.2.3 Mg-3 wt%Ti-Cr-V复合材料储氢性能表征
        3.2.4 Mg-3 wt%Ti-Cr-V复合材料批次间稳定性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MH/EG床体模块成型工艺研究
    4.1 实验方法
        4.1.1 可膨胀石墨制备
        4.1.2 MH/EG床体模块制备
    4.2 EG添加量对床体模块的性能影响研究
        4.2.1 EG添加量对床体模块物理性能影响研究
        4.2.2 EG添加量对床体模块储氢性能影响研究
    4.3 成型压力对床体模块的性能影响研究
        4.3.1 成型压力对床体模块物理性能影响研究
        4.3.2 成型压力对床体模块储氢性能影响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MH/EG床体模块工况热导率研究
    5.1 氢压对MH/EG床体模块工况热导率影响
    5.2 温度对MH/EG床体模块工况热导率影响
    5.3 氢含量对MH/EG床体模块工况热导率影响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基于能量耗散、应变累积及微观演化ASTM A572 Gr65钢疲劳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高强钢的应用及研究
        1.2.1 高强钢的发展及应用
        1.2.2 高强钢的研究现状
    1.3 疲劳断裂行为及其研究进展
        1.3.1 疲劳裂纹演化规律
        1.3.2 影响疲劳性能的因素
        1.3.3 疲劳过程中的能量耗散
        1.3.4 疲劳过程中的损伤机制
        1.3.5 钢疲劳研究的发展及现状
    1.4 能量法研究疲劳行为
        1.4.1 红外热成像技术原理
        1.4.2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
        1.4.3 红外热成像用于疲劳研究的现状
    1.5 微观组织演化表征
        1.5.1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及其原理
        1.5.2 EBSD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方法及设备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
    2.3 试样设计
    2.4 试验方案及数据处理
        2.4.1 试验方案
        2.4.2 数据采集及处理
    2.5 实验设备
        2.5.1 红外热成像仪
        2.5.2 疲劳试验设备
        2.5.3 扫描电子显微镜
        2.5.4 其他设备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循环应力作用下的棘轮变形及能量耗散
    3.1 引言
    3.2 棘轮变形行为
        3.2.1 Masing材料
        3.2.2 非Masing材料
        3.2.3 棘轮变形
    3.3 变形过程中的能量演化理论推导
        3.3.1 弹性变形过程中的能量演化
        3.3.2 非弹性变形过程中的能量演化
    3.4 ASTM A572 Gr65 钢的静态拉伸性能及能量演化
        3.4.1 拉伸性能研究
        3.4.2 拉伸过程中的能量演化规律
    3.5 ASTM A572 Gr65 钢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棘轮效应
        3.5.1 应力σ_(max)小于材料的弹性极限
        3.5.2 应力σ_(max)处于材料的弹性极限与屈服极限之间
        3.5.3 应力σ_(max)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
        3.5.4 不同循环应力作用下的棘轮应变累积
    3.6 ASTM A572 Gr65 钢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能量演化
        3.6.1 疲劳过程中的能量耗散研究
        3.6.2 应力σ_(max)低于材料的弹性极限
        3.6.3 应力σ_(max)超过材料的弹性极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循环变形过程中的微观演化及断裂机理
    4.1 引言
    4.2 疲劳过程中随应力变化的微观组织演化规律
        4.2.1 织构随循环应力增大的演化规律
        4.2.2 晶粒随着循环应力增大的转化规律
        4.2.3 几何必需位错密度随循环应力增大的变化
        4.2.4 小角度晶界以及施密特因子随应力的变化
    4.3 裂纹扩展分析
    4.4 疲劳断口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STM A572 Gr65 钢的疲劳极限评定
    5.1 引言
    5.2 疲劳极限评定理论分析
    5.3 疲劳寿命评定
        5.3.1 根据棘轮效应确定材料的疲劳极限
        5.3.2 根据能量耗散确定材料的疲劳极限
        5.3.3 与传统S-N曲线法确定值进行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火电厂煤炭与石油焦在线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
        1.2.1 技术原理
        1.2.2 研究现状
    §1.3 煤炭与石油焦定量检测技术
        1.3.1 煤炭定量检测技术
        1.3.2 石油焦定量检测技术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分析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装置与参数优化
        2.2.1 实验装置
        2.2.2 样品制作
        2.2.3 参数优化
    §2.3 分析方法
        2.3.1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预处理
        2.3.2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分析
        2.3.3 定量检测理论与机器学习
        2.3.4 定量检测评价参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基体匹配的煤炭灰分、挥发分与热值定量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过程
        3.2.1 实验样品及装置
        3.2.2 实验方法
    §3.3 煤炭灰分、挥发分与热值偏最小二乘法定量检测
    §3.4 基体匹配对预测结果的改进
    §3.5 灵敏度测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煤炭灰熔点定量与定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过程
        4.2.1 实验样品及装置
        4.2.2 实验方法
    §4.3 煤炭灰熔点测试临界点分类研究
    §4.4 煤炭灰熔点定量检测
    §4.5 煤炭灰熔点与元素特征谱线定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煤炭及石油焦元素含量定量研究
    §5.1 引言
    §5.2 煤的主量元素定量研究
        5.2.1 实验过程及实验样品
        5.2.2 煤中主量元素特征光谱建模预测
        5.2.3 煤中主量元素全谱建模预测
    §5.3 石油焦钒、铁、镍微量元素定量检测研究
        5.3.1 实验过程及实验样品
        5.3.2 石油焦钒、铁、镍特征谱线的特征选择
        5.3.3 特征选择对石油焦钒、铁、镍定量检测的改进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6.2 待研究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获得的奖励及科研成果
附: 外文论文两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基于传感型土工带多元信息的路基内部灾变定位、前兆辨识及预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第二章 SEGB的基本性质及本构模型
    2.1 引言
    2.2 SEGB试件制备
    2.3 SEGB的单轴拉伸应力-应变本构模型
    2.4 SEGB的拉敏效应模型
    2.5 SEGB的流变本构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EGB在应变硬化筋土界面中多元信息的获取与分析
    3.1 引言
    3.2 筋土界面应变硬化本构模型
    3.3 应变硬化筋土界面中的SEGB荷载传递方程推导及其解法
    3.4 拉拔试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3.5 SEGB应变硬化模型的局限性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EGB在应变软化筋土界面中多元信息的获取与分析
    4.1 引言
    4.2 筋土界面应变软化本构模型
    4.3 SEGB在应变软化筋土界面中的拉拔荷载传递方程及其解法
    4.4 拉拔试验结果对比与分析
    4.5 SEGB应变软化模型的局限性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SEGB的路基内部灾变前兆信息表征与判识
    5.1 引言
    5.2 拉拔试验与结果分析
    5.3 SEGB分布式测量结果及多元信息分析
    5.4 SEGB失效模式的临界状态分析
    5.5 SEGB在不同失效模式前的变形特征
    5.6 边界条件对试验结果的讨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SEGB的灾变预警方法及预警系统研发
    6.1 引言
    6.2 基于SEGB的路基灾变定位、前兆辨识及预警方法
    6.3 SEGB数据的跳变拐点检测——自适应滑动窗口法
    6.4 基于SEGB的安全预警系统的开发难点及解决方案
    6.5 基于SEGB的岩土工程安全监测预警系统软、硬件开发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加筋土挡墙破坏性模型试验研究
    7.1 引言
    7.2 足尺模型试验平台的搭建
    7.3 试验方案与步骤
    7.4 足尺模型实验结果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SEGB加筋路基的全寿命监测及预警现场试验
    8.1 引言
    8.2 工程概况
    8.3 SEGB及排扣式嵌固格栅铺设
    8.4 有限元建模及模型参数
    8.5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讨论
    8.6 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及评价
    8.7 有限元模拟及现场试验局限性的讨论
    8.8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金属材料维氏硬度和努氏硬度标准试验方法》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Task
    1.1 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 Task
    1.2 Requirements of Translation Task
Chapter Two Preparations for Translation
    2.1 Analysis of Source Text
    2.2 Reference of Parallel Texts
    2.3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
    2.4 Theoretical Guidanc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2.5 Quality Control
Chapter Three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in Translation
    3.1 Difficulties in the Translation Task
        3.1.1 Non-predicate Form
        3.1.2 Preposition Structure
        3.1.3 Passive Sentences
        3.1.4 Complex Sentences
    3.2 Solutions under the Guidanc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3.2.1 Translation Techniques for Non-predicate Form
        3.2.1.1 Inversion
        3.2.1.2 Adding Conjunction
        3.2.2 Translation Techniques for Preposition Structure
        3.2.2.1 Conversion of Part of Speech
        3.2.2.2 Amplification and Omission
        3.2.3 Translation Techniques for Passive Sentences
        3.2.3.1 Translating into Chinese Non-Subject Sentences
        3.2.3.2 Translating into Chinese Passive Sentence
        3.2.3.3 Translating into Chinese Active Sentence
        3.2.4 Translation Techniques for Complex Sentences
        3.2.4.1 Division
        3.2.4.2 Restructuring
Chapter Four Reflections and Suggestions
    4.1 Reflections
    4.2 Suggestions for Future Work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7)煤热解气化产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1.2.1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1.2.2 煤类与煤级
        1.2.3 煤的显微组成
        1.2.4 煤的热解和气化
        1.2.5 热解气化焦炭的岩石学研究
        1.2.6 煤的有机结构及其热演化
        1.2.7 煤中微量元素及其热行为
        1.2.8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与创新点
        1.4.1 主要工作量
        1.4.2 主要研究成果
        1.4.3 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样品采集与地质背景
    2.1 样品设计依据
    2.2 地质背景简介
    2.3 本章小结
3 热解和气化煤的煤岩煤质特征
    3.1 样品的宏观煤岩特征
    3.2 样品处理和实验
    3.3 不同煤级煤的随机最大反射率
    3.4 样品的显微煤岩特征
        3.4.1 热解煤的显微煤岩特征
        3.4.2 气化煤的显微煤岩特征
    3.5 煤质特征
        3.5.1 热解煤的煤质特征
        3.5.2 煤化参数确定煤级
        3.5.3 气化用煤的煤质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不同热解条件下焦炭的岩石学特征
    4.1 热解模拟实验
    4.2 挥发性物质产率
    4.3 不同热解条件下焦炭的岩石学特征
        4.3.1 热解焦炭类型
        4.3.2 热解焦炭的形态特征
        4.3.3 热解焦炭的光学特征
    4.4 镜质组、惰质组在热解过程中的岩石学演化特征
        4.4.1 显微组分分离实验
        4.4.2 镜质组、惰质组热解焦炭的岩石学演化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热解过程中煤结构的变化特征
    5.1 概论
    5.2 ~(13)C-NMR分析
        5.2.1 ~(13)C-NMR测试
        5.2.2 ~(13)C-NMR结构参数
        5.2.3 ~(13)C-NMR结果分析
    5.3 FTIR分析
        5.3.1 FTIR测试
        5.3.2 FTIR结构参数
        5.3.3 FTIR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气化渣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6.1 气化残渣的化学性质
    6.2 气化残碳的岩石学特征
        6.2.1 光学显微镜分析气化渣
        6.2.2 带能谱的扫描电镜分析气化渣
    6.3 气化中残碳的富集
        6.3.1 残碳富集实验
        6.3.2 残碳的工业分析、全硫、全碳分析
        6.3.3 富集残碳的FTIR分析
    6.4 气化残渣的地球化学特征
    6.5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8)面向文本语义分析应用的话题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1.3 课题来源与本文组织结构
        1.3.1 课题来源
        1.3.2 本文组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话题模型的文本语义分析综述
    2.1 传统话题模型
        2.1.1 概率方法
        2.1.2 矩阵分解方法
    2.2 混合话题模型
        2.2.1 动态话题模型
        2.2.2 多维度话题模型
    2.3 短文本话题模型
        2.3.1 经典的短文本话题模型
        2.3.2 基于外部辅助信息的短文本话题模型
    2.4 话题模型的评测标准
        2.4.1 话题可解释性评测
        2.4.2 话题质量评测
第三章 基于语义连接的话题演化框架
    3.1 引言
    3.2 相关工作
        3.2.1 话题演化
        3.2.2 潜在的狄利克雷分配
        3.2.3 深度学习算法Deep Walk
    3.3 模型描述
        3.3.1 事件与话题
        3.3.2 演化的类型
        3.3.3 语义连接
        3.3.4 话题演化流程框架
    3.4 实验结果
        3.4.1 数据集
        3.4.2 对比算法
        3.4.3 事件演化和话题演化
        3.4.4 新闻数据实验结果
        3.4.5 邮件数据集的实验结果
        3.4.6 Twitter数据集的实验结果
        3.4.7 对比算法的实验结果
    3.5 小结
第四章 结合分布式词嵌入表达的短文本话题模型
    4.1 引言
    4.2 相关工作
        4.2.1 使用词嵌入技术的话题模型
        4.2.2 基于注意力的话题模型
    4.3 基于注意力分割的话题模型
        4.3.1 模型描述和生成过程
        4.3.2 算法
        4.3.3 学习话题嵌入
    4.4 实验结果
        4.4.1 数据集描述和实验设置
        4.4.2 话题一致性评估
        4.4.3 短文本分类评估
        4.4.4 片段分割实例展示
        4.4.5 阈值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核心词对的有针对性话题模型
    5.1 引言
    5.2 相关工作
        5.2.1 有针对性话题模型(Targeted Topic Models)
        5.2.2 Biterm Topic Model
        5.2.3 其他相关话题模型
    5.3 模型描述
        5.3.1 核心词对
        5.3.2 模型描述和生成过程
        5.3.3 公式推导
    5.4 实验结果
        5.4.1 对比算法与评估标准
        5.4.2 数据集与实验设置
        5.4.3 定量评估
        5.4.4 时效性分析
        5.4.5 定性评估
    5.5 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9)微合金化及热处理工艺对Zr-Sn-Nb系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腐蚀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锆及锆合金
        1.1.2 锆合金在核工业中的应用
        1.1.3 锆合金的腐蚀过程
    1.2 锆的合金化
        1.2.1 主要合金元素对锆合金性能的影响
        1.2.2 其他合金元素对锆合金性能的影响
    1.3 锆合金的热处理工艺
    1.4 锆合金中的第二相
        1.4.1 第二相的种类
        1.4.2 第二相的氧化行为
    1.5 锆合金的变形
    1.6 非连续屈服现象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2.1 材料准备
    2.2 实验方案
        2.2.1 轧制工艺
        2.2.2 热处理工艺
        2.2.3 高压釜腐蚀实验
    2.3 测试方法及样品制备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3.3 拉曼光谱分析技术
        2.3.4 力学性能测试
    2.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热处理工艺对Zr-Sn-Nb-Fe-Cu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3 试验结果
        3.3.1 不同热处理工艺下合金的微观组织
        3.3.2 两组合金的拉伸性能及断口形貌比较
        3.3.3 两组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及氧化膜断面形貌
    3.4 讨论
        3.4.1 热处理工艺对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3.4.2 合金微观组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3.4.3 合金微观组织与耐腐蚀性能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再结晶程度对Zr-Sn-Nb-Fe-Cu合金屈服点下降现象的影响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3 试验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合金的微观组织
        4.3.2 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合金的拉伸变形
        4.3.3 预应变历史对YPP现象的影响
        4.3.4 循环加载过程中的YPP现象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微量Cr和 V元素对Zr-Sn-Nb-Fe-Mo合金拉伸屈服平台的影响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5.3 试验结果与讨论
        5.3.1 三种合金的拉伸性能
        5.3.2 合金的微观组织分析
        5.3.3 第二相的形貌、尺寸及分布
    5.4 分析讨论
        5.4.1 添加Cr和V后的合金微观组织变化
        5.4.2 屈服平台的消失与合金微观组织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微量Mn元素对Zr-Sn-Nb-Fe-Mo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6.1 引言
    6.2 试验材料与方法
    6.3 试验结果
        6.3.1 合金的腐蚀增重曲线
        6.3.2 两种合金的氧化膜形貌
        6.3.3 两种合金氧化膜的力学性能
    6.4 讨论
        6.4.1 添加Mn对锆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6.4.2 氧化膜的微观结构与其力学性能的关系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热处理工艺对Zr-Sn-Nb-Fe-Mo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与方法
    7.3 实验结果
        7.3.1 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合金的微观组织
        7.3.2 合金的腐蚀增重曲线
        7.3.3 合金氧化膜的微观形貌
        7.3.4 氧化膜截面形貌的TEM分析
        7.3.5 氧化膜的拉曼光谱分析
    7.4 讨论
        7.4.1 氧化膜内裂纹形成的两种机制
        7.4.2 合金再结晶程度与腐蚀速率的关系
        7.4.3 锆合金在高温高压水中的腐蚀机理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基于表面细观纹理的钢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抗滑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沥青路面纹理形貌及分布特征研究概况
        1.2.2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评估及衰减演变规律研究概况
        1.2.3 橡胶轮胎与沥青路面摩擦行为研究概况
        1.2.4 降雨天气下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研究概况
        1.2.5 研究现状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研究实施方案
第二章 钢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表面纹理随机性分布表征
    2.1 钢桥面铺装用沥青混凝土设计
        2.1.1 悬浮密实型环氧沥青混凝土EA
        2.1.2 骨架密实型环氧沥青混凝土VS-EA
        2.1.3 钢桥面铺装封层组合结构
        2.1.4 钢桥面铺装用抗滑薄层罩面结构
        2.1.5 钢桥面铺装用SMA改性沥青混凝土
        2.1.6 小粒径大孔隙环氧沥青混凝土
    2.2 沥青混凝土铺装表面纹理测试方法研究
        2.2.1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细观纹理构造特征研究方法
        2.2.2 CCD扫描数字图像采集及表面纹理轮廓线提取
    2.3 沥青混凝土铺装表面纹理表征方法研究
        2.3.1 沥青混凝土铺装表面纹理轮廓线预处理
        2.3.2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技术的铺装表面纹理形貌表征
        2.3.3 基于频谱分析技术的铺装表面纹理分布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路表纹理细观特征的钢桥面铺装抗滑性能评估
    3.1 钢桥面铺装表面纹理细观特征参数与抗滑性能相关性分析
        3.1.1 钢桥面铺装用沥青混凝土抗滑性能试验材料
        3.1.2 钢桥面铺装结构抗滑性能多因素多水平影响试验设计
        3.1.3 钢桥面铺装纹理特征参数与抗滑性能相关性分析
    3.2 钢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抗滑性能评估模型研究
        3.2.1 设计施工因素对钢桥面铺装抗滑指标影响关系研究
        3.2.2 基于设计施工要素的钢桥面铺装抗滑性能评估研究
    3.3 基于纹理退化规律的钢桥面铺装抗滑性能衰减演化机理研究
        3.3.1 钢桥面铺装加速磨耗试验及抗滑指标退化测试方案
        3.3.2 钢桥面铺装抗滑指标衰减演化规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行驶轮胎与钢桥面铺装相互作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
    4.1 子午线轮胎有限元模型及其接地特性研究
        4.1.1 材料力学特性及本构模型描述
        4.1.2 子午线轮胎三维有限元模型
        4.1.3 钢桥面铺装轮胎接地行为分析
    4.2 钢桥面铺装三维形貌重构及数值化技术研究
        4.2.1 X-ray CT断层扫描技术
        4.2.2 钢桥面铺装结构三维数值化模型构建方法
    4.3 行驶轮胎与钢桥面铺装抗滑行为分析
        4.3.1 行驶轮胎与钢桥面铺装相互作用分析模型
        4.3.2 不同工况下轮胎与铺装抗滑行为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胎路耦合作用分析的钢桥面铺装行车安全评估
    5.1 基于CEL算法的轮胎-水膜-铺装流固耦合分析模型
        5.1.1 CEL算法
        5.1.2 流体分析模型
        5.1.3 轮胎-水膜-铺装耦合分析
        5.1.4 模型有效性验证
    5.2 不同工况下钢桥面铺装轮胎滑水状态分析
    5.3 降雨条件下钢桥面铺装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6.3 进一步研究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ASTM International信息(论文参考文献)

  • [1]镁基储氢材料制备与床体服役工况动态热导率研究[D]. 张力宇.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21(01)
  • [2]废弃塑料和废弃胎胶的增值综合回收及其在路面工程中的可持续性实践[J]. 徐雄,冷真,兰景婷,王伟,虞将苗,白雅伟,Anand Sreeram,胡静. Engineering, 2021(06)
  • [3]基于能量耗散、应变累积及微观演化ASTM A572 Gr65钢疲劳性能的研究[D]. 刘永权.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火电厂煤炭与石油焦在线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张文浩. 山东大学, 2021(11)
  • [5]基于传感型土工带多元信息的路基内部灾变定位、前兆辨识及预警方法研究[D]. 王艺霖. 山东大学, 2020(04)
  • [6]《金属材料维氏硬度和努氏硬度标准试验方法》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 刘瑶.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7]煤热解气化产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郭鑫.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8]面向文本语义分析应用的话题模型研究[D]. 王佳淼. 合肥工业大学, 2020
  • [9]微合金化及热处理工艺对Zr-Sn-Nb系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腐蚀行为的影响[D]. 石慧岗.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1)
  • [10]基于表面细观纹理的钢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抗滑机理研究[D]. 刘阳. 东南大学, 2019

标签:;  ;  ;  ;  ;  

ASTM 国际信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