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镇压程度对超高产小麦产量及其他性状影响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涛[1](2021)在《机械化均匀种植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于2017年-2019年在阿克苏地区新和县进行相关试验,研究常规条播、井字型播种、先播后旋匀播、先旋后播匀播四种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南疆主栽品种邯郸5316、新冬22、新冬56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机械化均匀种植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品种生长发育指标的差异;机械化均匀种植条件下设置125 kg·hm-2、167 kg·hm-2、208 kg·hm-2、250 kg·hm-2和292 kg·hm-2等5个播量,研究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探索适宜南疆冬小麦高产的种植方式,筛选适宜的主栽品种及播量。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冬小麦茎蘖总数呈单峰曲线趋势,拔节期达最大值。井字型播种、先播后旋匀播、先旋后播匀播能显着提高冬小麦茎蘖总数;返青后,先旋后播匀播处理总茎蘖数均显着高于其余处理;常规条播处理成穗率最高,先旋后播匀播处理成穗率最低。不同播种处理冬小麦总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先旋后播匀播>井字型播种>先播后旋匀播>常规条播,较常规条播处理分别提高15.71%、4.99%和3.13%,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先旋后播匀播处理均最高;除越冬期间,先旋后播匀播处理较常规条播处理各生育阶段分别提高21.74%、63.18%、15.93%、3.90%;常规条播处理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产量贡献率最大,先旋后播匀播处理最小。先旋后播匀播处理收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均高于其余处理,与常规条播处理差异显着;冬小麦产量表现为先旋后播匀播>先播后旋匀播>井字型播种>常规条播,各处理间存在显着差异,先旋后播匀播处理较常规条播处理增加31.71%。2、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机械化均匀种植条件下新冬22分蘖能力较强,茎蘖总数整体显着高于邯郸5316、新冬56;新冬22茎蘖成穗率最高,邯郸5316次之。总干物质积累量新冬56最大、新冬22次之,与邯郸5316差异显着;新冬56生物产量较高,无效分蘖退化严重,营养生长过剩;新冬22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呈现较好增长,有较强的同化物转运能力,抽穗期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产量贡献最大。最终产量,新冬22较新冬56、邯郸5316提高0.68%、4.62%;收获穗数,表现为:新冬22>邯郸5316>新冬56;穗粒数,表现为:新冬56>邯郸5316>新冬22;千粒重,表现为:新冬22>新冬56>邯郸5316;新冬22增加收获穗数、显着提高千粒重,实现高产;新冬56显着增加穗粒数、千粒重,进而提高产量,较邯郸5316产量高出3.91%。3、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机械化均匀种植条件下冬小麦茎蘖总数在越冬前、拔节期随播种量增加而增加;在返青期、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随播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均在250 kg·hm-2播量下达最大值;茎蘖成穗率随播量增加而降低,表明合理的播量有利于小麦成穗。返青期,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随播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250 kg·hm-2播量处理最高,其余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均呈现随播量增加而增加趋势。抽穗期前,干物质积累对籽粒产量贡献率随播量增加而增加;抽穗期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产量贡献随之减少。均匀种植下冬小麦收获穗数随播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250 kg·hm-2播量处理下最大;穗粒数随播量增加逐渐降低;千粒重随播量增加整体呈降低趋势;产量随播量增加先增加后下降,在208 kg·hm-2播量处理下达最大值;经济系数随播量增加整体先增加后降低,在208 kg·hm-2播量处理下最高。适宜的播量有利于收获穗数增加,穗粒数、千粒重提高,从而获得较高产量,取得最大经济系数。先旋后播匀播处理的均匀播种有利于冬小麦茎蘖发生,成穗率较低,群体空间更加协调,促进干物质积累,增加收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新冬22较适宜机械化均匀种植模式,最适播量为208 kg·hm-2。
于国琦[2](2021)在《肥料运筹对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肥料种类、用量及运筹方式是作物生产中主要的栽培技术,是调控作物产量与品质的重要手段。大麦是世界上第四大禾谷类作物,根据用途不同,大麦分为啤用大麦、食用大麦和饲用大麦,不同用途大麦籽粒的品质要求不同。为进一步提高大麦原料的专用品质,本文以啤酒大麦品种扬农啤7号和饲食兼用大麦品种扬饲麦3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钾肥配施对啤酒大麦扬农啤7号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及麦芽品质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施肥方式对扬农啤7号和扬饲麦3号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及麦芽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扬农啤7号增施氮肥比增施钾肥的增产效果显着。相同氮肥水平,扬农啤7号产量基本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产幅度差异不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氮钾配肥配施对扬农啤7号的增产主要是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实现;增施氮、钾肥均可提高籽粒蛋白含量,氮钾肥配施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程度因试验年份不同而异。2、氮肥对麦芽品质的调控作用显着大于钾肥的调控作用,随氮肥用量的增加,麦芽α-氨基氮、糖化力呈逐渐上升趋势,麦芽脆度、浸出率、库尔巴哈值呈逐渐下降趋势。相同氮肥水平下,随钾肥用量的增加,麦芽α-氨基氮与糖化力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余麦芽品质性状对钾肥处理不敏感。综合扬农啤7号产量性状、籽粒品质性状及麦芽品质性状表现,扬农啤7号优质高产啤酒大麦原料的氮肥用量以150 kg/hm2纯氮为宜,钾肥用量以75 kg/hm2~150 kg/hm2 K2O为宜。3、综合扬农啤7号和扬饲麦3号籽粒产量、籽粒品质性状及麦芽品质在四种施肥方式下的表现,表明氮肥前移,可促进大麦有效分蘖数增加,提高穗数从而提高产量。在大麦的育种工作中,既要选择千粒重较高的品种,同时也要选择不同年份及不同施肥方式下千粒重比较稳定的品种;增施拔节肥氮含量可提高籽粒蛋白含量,适当减少拔节后氮肥用量,可有效防止籽粒蛋白质含量偏高,确保籽粒蛋白质含量不超过优质啤酒大麦籽粒蛋白含量标准。4、同一施肥方式,扬农啤7号的麦芽品质指标均优于于扬饲麦3号麦芽品质指标。扬农啤7号在施纯氮228 kg/hm2,基施尿素150 kg/hm2+复合肥375 kg/hm2,苗肥施75 kg/hm2,拔节肥施尿素75 kg/hm2+复合肥225 kg/hm2的施肥方式下,可达7285.12~7820.58 kg/hm2的高产水平,籽粒蛋白含量较低,品质性状较优;扬饲麦3号在施纯氮211.5 kg/hm2,基施尿素75 kg/hm+复合肥750 kg/hm2,拔节肥施尿素112.5 kg/hm2+复合肥375 kg/hm2的施肥方式下,产量和籽粒蛋白含量较高。扬饲麦3号只能作为饲料或食用大麦原料生产,不宜用于优质啤酒大麦原料生产。
王梦尧[3](2021)在《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形成与稳产栽培调控途径》文中研究指明稻麦两熟是江苏省的主要种植制度,随着水稻轻简栽培面积的扩大以及晚熟粳稻品种的推广,水稻腾茬迟,加之小麦秋播常遇阴雨天气致小麦播期过迟,造成江苏省适播小麦播种面积大幅度缩减,晚播小麦面积平均达119.36万hm2,占我省小麦种植面积49.7%以上,播期过迟成为制约小麦单产和籽粒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在江苏矛盾尤其突出。为进一步明确小麦播种过晚(较适播期推迟30 d)对产量形成、氮素吸收与利用以及品质的影响,以中筋小麦扬麦25为材料,通过播期、密度及氮肥运筹构建不同群体,研究密度及氮肥运筹对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群体形成、光合衰老生理、氮素吸收利用和品质的调控效应,探明稻茬中筋小麦扬麦25过晚播条件下的适宜栽培措施组合,为稻茬过晚播小麦实现稳产优质高效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稻茬过晚播小麦较适播小麦各生育时期相应推迟,播种出苗阶段延长9 d左右,全生育期缩短约20 d,≥0℃积温减少200℃,日照时数减少80 h。过晚播小麦光能利用率孕穗前低于适播小麦,孕穗后高于适播小麦,全生育期光能利用率下降了 17.8%。热量利用率拔节前低于适播小麦,拔节后高于适播小麦,全生育期热量利用率下降了7.5%。2.明确过晚播小麦8000 kg·hm-2以上高产稳产群体质量指标。群体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在540~590×104·hm-2、32~37粒/穗和41 g以上。群体建成特点主要表现为:分蘖期茎蘖数为最终成穗数的1.3倍左右,拔节期最高茎蘖数在1300×104·hm-2以上,为最终成穗数的2.3倍左右,茎蘖成穗率高于43%;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达到21000 kg·hm-2以上,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在7000 kg·hm-2以上,对籽粒的贡献率提高至88%以上;孕穗期叶面积指数高于7.0,乳熟期3.6左右。3.阐明过晚播小麦与适播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与适期播种相比,过晚播小麦各生育期氮素积累量较适播小麦下降,密度增加至375×104·hm-2能显着提高了各生育期氮素积累量和出苗至分蘖、分蘖至拔节、开花至成熟期阶段氮素吸收量,花后剑叶中GS酶和GOGAT酶活性提高。与适播低密度处理相比各时期氮素吸收量虽降低,但花后氮素吸收速率与百分比显着提高,因此过晚播小麦氮肥吸收利用能力显着提升,氮肥表观利用率仍能保持在40%左右。4.过晚播密度为375×104·hm-2、施氮量为225 kg·hm-2、氮肥运筹为4:2:0:4的处理显着提高花后剑叶SOD、POD、CAT酶活性,维持剑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在较高水平,有利于延缓花后叶片衰老,花后15~28 d籽粒灌浆速率保持在1.99~2.07 mg·d-1·粒-1高水平上,提高粒重,实现稳产增产。5.提出苏中地区稻茬麦区过晚播小麦实现产量8000 kg·hm-2,品质改善的栽培调控途径。小麦扬麦25晚播30 d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组合为:12月1日播种,密度为375×104·hm-2,施氮量为225 kg·hm-2,,磷、钾肥用量为90kg·hm-2,氮肥运筹为4:2:0:4籽粒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等指标均能符合国家中筋小麦标准,且氮肥利用率达40%以上,纯收入8000元·hm-2以上。浸种、覆盖以及生育后期喷施生长调节剂等辅助措施有促进种子萌发出苗、分蘖发生和延缓花后叶片衰老的作用,显着促进过晚播小麦产量的增加。
黄玲,赵凯,徐兴科,闫璐,孙雷明,邵敏敏,王霖[4](2020)在《旺长麦田返青期机械镇压对小麦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讨机械镇压对控制旺长、增强抗倒伏能力和小麦增产的机理,采用对比试验设计,在小麦返青期采用自走式镇压机对济麦22旺长麦田进行镇压处理,以不镇压处理为对照,研究了机械镇压对小麦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镇压后,起身期单株鲜重、干重、次生根条数和分蘖数分别降低11.54%、17.45%、7.48%和12.41%;拔节期叶片长度、宽度分别降低1.36%和5.76%,单株分蘖数、次生根条数、鲜重、干重分别降低19.36%、10.37%、21.92%和19.91%;挑旗期旗叶及其以下三叶叶片宽度均减小,旗叶和倒二叶叶片长度增加,但倒三叶和倒四叶长度减小,最终,旗叶、倒二叶、倒三叶、倒四叶叶面积分别增加8.99%、14.04%、-3.94%和-8.35%,鲜重分别增加5.03%、6.21%、1.33%和-47.21%,干重分别增加3.17%、1.65%、3.26%、-50.00%。镇压对小麦生长总体表现为先抑后促,抑制低位叶片生长,而对旗叶和倒二叶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镇压后,小麦株高降低4.76 cm,降幅为5.61%,主要是镇压缩短了基部3节的节间长度,基部第一、第二、第三节节间长度分别缩短了4.95%、10.42%和14.34%,而对穗下第一和第二节的节间长度影响较小;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分别增加2.00%、2.25%和0.80%;产量为11 883.90 kg/hm2,增产率5.05%。旺长麦田返青期机械镇压可以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和产量,增强丰产稳产性,是一项非常必要的防倒增产增效措施。
黄琴[5](2020)在《植物激活蛋白(VDAL)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研究了植物激活蛋白(Verticillium dahliae Asp-f2 Like,缩写为VDAL)小麦种子包衣和春季不同苗龄喷施对高产冬小麦群体生长动态和发育、产量的形成进程和籽粒形成的影响,以期为VDAL的冬小麦高产调控技术提供技术支撑。于2018—2019年冬小麦生长季,以藁优2018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河北省藁城市梅花镇刘家庄村开展了 VDAL种子包衣、普通包衣、光籽不包衣为主区,春生第4、5、6叶龄及齐穗期喷施VDAL和不喷施为副区的双因素裂区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冬小麦群体总茎(穗)数和叶面积指数LAI的动态变化趋势均呈单峰曲线,在起身期总茎数达到最高峰,在孕穗期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值。起身期VDAL种子包衣处理的茎数高于普通包衣与种子无包衣。以春生第4叶喷施激活蛋白可以获得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与成熟期最大茎(穗)数。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增加,起身期的差异较小,拔节后变化趋势表现为增长较快,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大;叶面积指数的变化呈单峰曲线,孕穗期达到最大值,以春生第4-5叶喷施激活蛋白叶面积指数较大。2.不同时期喷施激活蛋白处理的花后旗叶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随生育进程的进行先升高,在花后14天达到最高,开花21d后迅速下降,花后28d旗叶SPAD值均表现为春生第4叶喷施激活蛋白的处理较高;净光合速率(Pn)在花后13天达到最高,而后逐渐降低,其中花后13天和18天以春生第4与5叶喷施激活蛋白的处理较高,花后21天,以春生第4、6与齐穗期喷施激活蛋白处理的净光合速率较高。小麦旗叶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 Ⅱ)表现为随开花时间的后移呈下降趋势。不同时期喷施激活蛋白水平花后旗叶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光化学效率有显着性差异,花后以春生第4-5叶喷施激活蛋白处理的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 Ⅱ)最大,说明喷施激活蛋白可以影响旗叶光合特性。3.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开花后灌浆速率先上升后下降,在花后21天达到最大,春生第4叶喷施激活蛋白可获得最大灌浆速率。不同时期喷施VDAL激活蛋白的冬小麦千粒重增长过程是先缓慢增长,后快速增长,呈“S”型曲线变化,春生第4~6叶喷施激活蛋白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千粒重。3种水平下的理论最高粒重与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一致,在花后18d左右达到最大,喷施激活蛋白增大了最大灌浆速率与平均灌浆速率;总小穗数和穗粒数以春生第5叶喷施激活蛋白的处理较高,千粒重表现为春生第4-5时期喷施激活蛋白的处理较高;籽粒产量以春生第4叶喷施激活蛋白的处理最高,其次是春生第5叶喷施激活蛋白的处理。4.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随生育进程逐渐增加,成熟期继续积累达到最大值。3种包衣下各处理的氮素积累总量和茎鞘氮素含量均以春生第4叶最高,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成熟期各器官含氮量,籽粒>茎鞘>叶片>穗轴。3种包衣水平下成熟期氮素积累总量、茎鞘和籽粒的氮素积累量表现基本一致,均表现为以春生第4或春生第5叶喷施激活蛋白的处理成熟期氮素积累总量、茎鞘和籽粒的氮素积累量较高。说明越早喷施激活蛋白能够有利于提高成熟期和开花期氮素积累量。5.春生第4叶喷施激活蛋白可获得较高的蛋白质含量,春生第4-5叶喷施激活蛋白可以获得较高的蛋白质产量;3种包衣水平下分别以春生第5叶喷施激活蛋白的拉伸长度、湿面筋与容重较大,春生第4、5叶喷施激活蛋白的形成时间与稳定时间较长。基于以上内容,得出本文的结论:使用VDAL种子包衣,并在春生第4叶龄喷施可以获得最多的穗数,最高的产量,维持较高的花后光合能力,积累更多的干物质。春生第5叶龄喷施VDAL可以获得最高的总小穗数、结实小穗数和穗粒数,利于实现高产稳产的目标。因此,VDAL种子包衣,且在春生第4-5龄叶面喷施是冬小麦增产的有效技术途径。
董玉新[6](2020)在《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内蒙古河套平原冬小麦试种中发现的冬季冻害、春季干旱或“倒春寒”影响返青率及前茬限制等问题,以“春麦冬播”为切入点,以提高小麦抗寒、抗旱能力,提高产量和效益为目标,以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系统研究不同播种期、播种深度、播种量及肥水措施对小麦种子越冬、萌发出苗、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阐明气候、土壤及水分条件与冬播小麦生长的关系及实现高产的关键限制因素,深入揭示冬播小麦实现高产高效的生态生理机制,探索构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该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小麦高产、高效的生态生理机理,而且,对于提高北方春麦区小麦产量、降低小麦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复种指数、保护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播种期推迟,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春季出苗率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以“寄籽”形式越冬的小麦出苗率接近60%,而且较春播小麦提前出苗3d左右,成熟期提前7d以上。冬播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均随播期的推迟而升高,以11月上旬播种的小麦表现最优。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麦冬播”的适宜播种期为11月上旬,即农历“立冬”前后,此时5 cm 土层日平均温度为1℃左右。2.冬播条件下供试小麦品种的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根系发达,对低温及干旱的适应性强。通过系统聚类筛选出适宜内蒙古平原灌区冬播的3个小麦品种,包括春性品种永良4号、冬性品种宁冬11号和半冬性品种河农7106,其共同特征为抗逆性强、越冬出苗率高、根系发达、产量表现较高。3.秋浇底墒水与未浇底墒水的冬播小麦相比,出苗早、出苗率高,成熟期提前2~5 d。底墒水对冬播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光合特性等均有显着影响,以浇灌底墒水的冬播小麦表现更好。3-5 cm播深的“寄籽”小麦较9 cm播深的小麦提早出苗4~5 d,成熟期提前5~7 d,且出苗率、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表现最优。4.冬播条件下,适当增加播种量与施肥量,“寄籽”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冬播小麦叶片SPAD值随播种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在高播种量和施肥量处理下表现最优,较春播对照分别提高15.5%、9.2%和7.9%。冬播小麦籽粒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大而增加,随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冬播小麦籽粒产量与播种量、施肥量二项农艺措施的关系均符合二次多项式线性回归模型,通过方程求极值得出永良4号获得最高籽粒产量的适宜播种量、施肥量分别为 480.5 kg·hm-2 和 396.2 kg·hm-2。5.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出苗早,分蘖能力强、茎蘖成穗率高,根系发达,叶片光合速率高;且开花之后,旗叶叶绿素含量、Fv/Fm值及光合速率下降缓慢,高值稳定期较长。拔节以前,冬播与春播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无明显差异,开花之后,“寄籽”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逐渐超过春播小麦,籽粒产量也可达到与春播小麦相同的水平。与春播小麦相比,冬播小麦穗数有所减少,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显着增加。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组装集成了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在浇灌足量底墒水的前提下,播前精细整地;适宜播期为11月上、中旬,即农历节气“立冬”前后,暖冬年份可适当推迟播种;品种采用春性品种永良4号;播种深度为3-5 cm,播种量为480.5 kg·hm-2,种肥(磷酸二铵)施用量为396.2 kg·hm-2。
游蕊[7](2020)在《稻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文中提出当前,我国小麦单产不断提高,保障了粮食安全,但仍面临肥料施用量过多,氮肥利用率偏低,籽粒品质参差不齐,残留化肥严重污染环境等问题。加之,种植效益下降,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因此,如何在保障国人小麦需求的同时,实现籽粒品质和肥料利用率的协调提高,形成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局面,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试验以中筋小麦扬麦25、淮麦33和弱筋小麦扬麦22为材料,在稻茬小麦主产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睢宁和扬州,根据大田生产现状采用密度、肥料施用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比例等技术措施构建常规栽培模式和不同改进栽培模式,分析其籽粒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品质和经济效益的表现,明确适合中、弱筋小麦种植的较优栽培模式,进而从产量构成特征、农艺性状特性和生理性状特征等角度阐明其构建群体形成机理,以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茬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生长条件适宜的年份(2017~2018),中筋品种扬麦25和淮麦33的改进模式下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净效益较常规模式最高可增加30%、55%、15%、53%、93%以上,可在保证籽粒高产的基础上提高氮效率,同时保证较高的净效益,减少土壤残留氮含量,降低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但籽粒品质仍有提高潜力。气候条件偏差的年份(2018~2019,苗期降水多),两品种的改进栽培模式下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较常规模式最高可增加3%、28%、40%、8%以上,可在增产、增效的同时生产品质较优的中筋小麦籽粒,但净效益偏低、土壤残留碱解氮含量偏高,有待改进。2、生长条件适宜的年份,弱筋品种扬麦22的改进栽培模式下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较常规模式最高可增加2%、30%、7%、19%以上,可在提高籽粒产量的同时协同提高氮效率,籽粒品质符合优质弱筋小麦国标,土壤残留氮含量也有所降低,但净效益未有明显增加。气候条件偏差的年份,扬麦22的常规栽培模式除氮效率表现欠佳外,其籽粒品质、净效益及土壤残留碱解氮含量均较改进模式有明显的优势;改进栽培模式具有较高氮肥效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较常规模式最高可增加23%、17%、7%以上,籽粒品质符合优质弱筋小麦标准。综上所述,通过综合措施构建的栽培模式可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协同提升目标,但协同性和提升潜力受气候、生态、生长条件和品种制约。气候生长条件适宜年份的中、弱筋小麦各模式的协同性优于条件偏差的年份;中筋品种优于弱筋品种。中筋小麦高产、高效潜力大,弱筋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易协同,但潜力有限。3、从产量构成来看,在气候适宜的年份,中、弱筋小麦的穗数及千粒重是决定小麦籽粒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在实现较高穗数的基础上,协调提高每穗粒数及千粒重,有助于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种植目的。而在气候条件较差的年份,前期小麦群体茎蘖数严重不足,应在稳固穗数基础的同时协同提高产量构成三因素,可有效构建优质、高产、高效的小麦群体。4、从群体质量来看,气候适宜的年份,中、弱筋小麦群体生育前期应维持较高的茎蘖数水平,提高分蘖成穗率,成熟期显着高的茎蘖数为籽粒优质高产提供了充足的穗数。中、弱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群体均应维持较高的干物质积累水平,维持花后较强的光合生产能力,在拔节期后更多的积累光合物质。气候条件较差的年份,中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群体整个生育期应维持较平稳的茎蘖动态变化趋势和较高的成穗率;弱筋小麦群体的茎蘖数在整个生育时期应维持在较高水平,以保证足够的群体数量。中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群体在生育早期便应积累足够多的光合物质,生育后期尤其是花后应积累足够多的光合物质,提高花后光合产物对籽粒的贡献率,最终构建较为健壮的群体;弱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群体因前期肥效较差,群体生长发育不理想,维持群体的稳定发展,应尽量增加群体的干物质积累量。5、中、弱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小麦群体应具有较高的绿叶叶面积、剑叶净光合速率及SPAD值。较优栽培模式的SOD、POD及CAT酶活性均大于其余改进模式,且MDA含量较低;此外,其NR及GS酶活性均高于其余改进模式。不同栽培模式下植株花后氮素积累量、氮素转运量及氮收获指数变化规律与籽粒产量改变规律保持基本一致。可见,生育后期叶片具有较高的氮素代谢水平且植株高吸收和转运能力是小麦优质、高产、高效协同的关键生理基础,这也有助于提升对土壤氮的吸收、降低土壤中氮的残留。6、中筋小麦,气候适宜年份推荐栽培模式具体措施为:(1)基本苗在180×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40kg·hm-2、氮肥运筹为5:1:2:2(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磷钾肥(P2O5、K2O)施用总量分别为120kg·hm-2,磷钾肥运筹均为5:5(基肥:拔节肥);(2)基本苗在225×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10kg·hm-2、氮肥运筹为3:1:3:3、磷钾肥施用总量分别为105kg·hm-2、磷钾肥运筹均为5:5。在适宜播种密度范围内,施用了适当高的氮肥,并提高中后期氮肥施用比例,合理加大磷、钾肥施用量,实现了在保证籽粒高产的基础上提高氮效率,维持较高的经济净效益,同时保证较高的净效益,减少土壤残留氮含量的目的。气候条件较差年份推荐栽培模式具体措施为:基本苗在180×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40~270kg·hm-2、氮肥运筹为3:1:3:3、磷钾肥施用总量分别为120~135kg·hm’2、磷钾肥运筹均为5:5。生育前期较高的播种量有助于增加群体数量,适当加大后期氮肥施用量,可提高籽粒产量,并在提高氮肥效率的同时生产品质较优的中筋小麦籽粒。7、弱筋小麦,气候适宜年份推荐栽培模式具体措施为:(1)基本苗在180×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40kg·hm-2、氮肥运筹为5:1:2:2、磷钾肥施用总量分别为120kg·hm-2、磷钾肥运筹均为5:5;(2)基本苗在225×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10kg·hm-2、氮肥运筹为7:1:2:0、磷钾肥施用总量分别为105kg·hm-2、磷钾肥运筹均为5:5。适当降低全生育期的氮、磷、钾肥施用量,氮肥施用前移,可在保证一定籽粒产量的同时,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最终提高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气候条件较差年份推荐栽培模式具体措施为:基本苗在270×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70kg·hm-2、氮肥运筹为6:1:3:0;磷钾肥施用总量分别为94.5kg·hm-2,磷钾肥全部基施。前期较高的播种量、较高的氮肥施用量和氮肥运筹前移保证了群体数量和籽粒产量,并有助于弱筋小麦品质调优,提高经济效益,减少了土壤残留氮含量。
张莀茜[8](2020)在《稻秸秆连续还田年数和密度、氮肥运筹对小麦幼苗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指出秸秆是可为作物生长提供多种必需养分的重要的可再生有机资源,然而因数量巨大,加之收集困难、经济利用价值偏低等原因,并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而且短期当季秸秆还田会对农作物生产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造成了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推广效果受到影响。为研究稻秸还田条件下培育小麦壮苗的技术措施,本试验通过设计稻秸连续还田年数(1至10年,分别用S1至S10表示)和氮肥运筹比例、密度等二因素试验,研究在稻秸连续还田年数条件下密度、氮肥运筹对春性小麦扬辐麦4号幼苗和相关生理特性、群体质量、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秸秆还田提供适宜的配套措施,实现春性稻茬小麦壮苗高产。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水稻秸秆还田S1至S4处理穗数、粒数、千粒重和实际产量显着低于稻秸不还田(NS)处理,随着稻秸还田年数的逐渐增加,还田5a以上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实际产量高于NS处理。相同稻秸还田年数处理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处理的小麦穗数、粒数、千粒重和实际产量整体表现为5:1:2:2>5:2:2:1>5:3:2:0。稻秸还田年数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硬度、容重和出粉率有一定影响,随着稻秸还田年数的逐渐增加,小麦籽粒蛋白含量、硬度、容重和出粉率也在不断增加,不同氮肥运筹间整体表现为 5:1:2:2>5:2:2:1>5:3:2:0。2、稻秸还田年数对成熟期不同土层硝态氮、铵态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0-5 cm土层成熟期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整体高于5-10 cm 土层。S1至S10处理成熟期土壤各土层均高于NS处理,随着稻秸还田年数的逐渐增加,成熟期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整体均呈上升的变化趋势。S1至S4处理随年数增加成熟期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增加,S5至S10处理成熟期土壤有机质含量也随稻秸还田年数的逐渐增加呈上升的变化趋势,但变化幅度减小。表明长期秸秆还田能够有效提升土壤养分含量。3、稻秸还田后小麦出苗率较NS处理降低5.4-10.6个百分点(2017-2018,F=5.96**)、4.9-8.6个百分点(2018-2019,F=15.79**),说明水稻秸秆还田时要获得预基本苗数,应适当增加小麦播种量。小麦3叶期幼苗的生长各处理间差异不显着;稻秸还田年数及氮肥运筹对小麦6叶期幼苗质量有一定影响,稻秸还田处理小麦6叶期幼苗的叶面积指数(LAI)、分蘖数、苗高和单株干物重减少,抑制了小麦正常生长,但这种效应随着还田年数的增加,不利影响逐渐减弱,还田年数最高处理的LAI、单株分蘖数、苗高和单株干物重分别较S1高0.2-0.4、0.2-0.4、1.3-1.9 cm和26.3-55.6 mg;稻秸还田条件下,适量提高壮蘖肥的施用量能够提高小麦根系活力,增加叶片SPAD值,增加叶鞘、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减少丙二醛(MDA)的累积,且随着还田年数增加,这种影响随之增强。稻秸还田4a以上,配以适宜的氮肥运筹模式(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2:2:1)有利于培育壮苗。4、S1至S10处理开花期剑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均高于NS处理,且随着稻秸还田年数的不断增加,剑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的增加效应也在增大。氮肥运筹对小麦花后剑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也有一定调节作用,相同稻秸还田年数处理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小麦花后剑叶SPAD值整体表现为5:1:2:2>5:2:2:1>5:3:2:0。因此,长期稻秸还田并在小麦生育后期合理进行氮肥的施用,提高小麦剑叶的光合能力,延长叶片功能期,从而进一步促进小麦籽粒产量的提高。5、S1至S3处理小麦植株氮素和磷素积累量均低于NS处理,从S4开始逐渐高于NS处理,随着稻秸还田年数的不断增加,小麦植株氮素和磷素积累量整体呈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以稻秸还田年数最高处理氮素和磷素积累量达到最大值。氮肥运筹对小麦植株氮素和磷素积累量也有一定调节作用,相同稻秸还田年数处理越冬期至孕穗期不同氮肥运筹小麦植株氮素和磷素积累量整体表现为5:2:2:1>5:3:2:0>5:1:2:2,开花期和成熟期整体表现为5:1:2:2>5:2:2:1>5:3:2:0。因此,稻秸还田配合合理的氮肥运筹方式可以改善小麦生育后期对氮素和磷素的吸收利用。6、相同稻秸还田年数处理条件下,增加壮蘖肥各处理小麦穗数、粒数、千粒重和实际产量整体表现为Z3>Z2>Z1(Z1处理施用基肥120 kg·hm-2,壮蘖肥24 kg·hm-2,拔节肥48 kg·hm-2,孕穗肥48 kg·hm-2,比例为5:1:2:2。Z2、Z3在基肥、拔节肥和孕穗肥的施用量与Z1处理一致的基础上,壮蘖肥分别施用26.4、28.8 kg·hm-2),Z3处理增产率整体高于Z2处理。相同稻秸还田年数处理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硬度、容重和出粉率整体表现为Z3>Z2>Z1。不同稻秸还田年数和氮肥运筹互作对扬辐麦4号籽粒蛋白质含量、容重和出粉率有极显着影响。7、相同稻秸还田年数处理条件下,不同密度处理间小麦穗数、粒数、千粒重和实际产量整体表现为M3>M2>M1(M1、M2、M3基本苗分别为225、247.5、270万·hm-2),M3处理增产率整体高于M2处理。相同稻秸还田年数处理条件下,不同密度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硬度、容重和出粉率整体表现为M3>M2>M1。不同稻秸还田年数和密度互作对扬辐麦4号籽粒蛋白质含量、容重和出粉率有极显着影响。8、当稻秸还田年数较低时会产生小麦出苗率降低,幼苗质量下降,籽粒产量和品质降低等不利影响,随着还田年数的延长,这种不利影响逐渐减弱。在小麦苗期,稻秸还田4a左右,采用施氮量240 kg·hm-2,施氮量,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2:2:1的组合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稻秸还田对麦苗生长发育产生的负向影响,有利于改善稻秸还田条件下的幼苗生长情况;而在小麦生育后期,稻秸还田年5a左右,5:1:2:2的氮肥运筹模式能够提升土壤肥力,增强小麦花后光合能力,减缓花后LAI的下降,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调节产量结构,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此外,适当延长稻秸还田年数,采用Z3运筹或M3密度能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9、综合来看,本试验稻秸连续深旋全量还田条件下,扬辐麦4号以基本苗225万·hm-2,施氮量240 kg·hm-2,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1:2:2,施磷量150 kg·hm-2,施钾量90 kg·hm-2的组合模式,产量和品质最佳。
张新宇[9](2019)在《江苏省稻茬麦产量层级差异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明确小麦主产区不同产量水平层级差(产量差),并探究其形成的机理,提出对应的缩差途径对于现阶段我国小麦的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三个稻茬麦主产省为对象,分析区域产量差的水平,并且在江苏省两个典型生态区根据调研结果设置控制性试验模拟对应的产量层级及产量差,探究不同产量层级稻茬麦在群体性状、个体性状等方面的差异,并明确产量层级形成过程中的主要性状差异,为明确产量差限制性因子以及提出缩差途径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产量与效率差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各省稻茬麦产量差存在显着差异。江苏省稻茬麦产量差主要集中在Yg2(产量差2),即农户水平与高产调研水平之间的产量差距,安徽省和四川省则是主要以Yg3(产量差3)为主,即光温上限潜力记录与高产调研产量之间的产量差距。在江苏省两个典型生态区进行产量差和效率差调研中,灌南试验点主要以Yg1(产量差1)和Yg3,即高产农户产量与普通农户产量之间的产量差以及试验产量与高产纪录之间的产量差为主;而金坛试验点则以Yg3和Yg4(产量差4),即试验产量与高产纪录之间的产量差和高产纪录与光温上限潜力之间的产量差为主。两个地区结果均为试验产量层级的氮肥生产力最高,一般农户产量层级的氮肥生产力最低。而在限制性因子方面,粮价低、效益差,卖粮难以及国家粮食政策导向成为农户认为的最影响种植积极性的社会经济因素。而品种选择不合理、化控技术、播种质量问题和农机农艺不配套等则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在气候方面,涝渍、干旱以及光照不足则是农户认为的制约江苏省稻茬麦产量提升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2 江苏省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群体性状差异江苏省产量差模拟试验研究表明,不同产量层级稻茬麦在群体性状上具有显着差异。在本试验中,穗数和穗粒数的层级差异是造成产量层级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在主要群体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方面,主要群体性状与穗数和穗粒数都有着显着正相关的关系。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茎蘖成穗率、群体光合速率、收获指数以及叶面积指数这四个指标。茎蘖成穗率在超高产(T1)、高产高效(T2)、农户(T3)和基础对照(CK)四个产量层级分别为>47%、45%左右、40%左右、<40%;群体光合速率分别为>23 μmol CO2 m-2 g-1、21μmol CO2 m-2 g-1 左右、20 μmol CO2 m-2g-1 左右、<18μmolCO2 m-2 g-1;收获指数分别为>0.45、0.43左右、0.35~0.4、<0.35;叶面积指数上中层分布分别为>85%、>85%、<80%、<80%。3 江苏省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个体性状差异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在SPAD、株高及节间构成指数、粒叶比以及旗叶净光合速率、叶面积以及荧光参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而与产量成显着正相关关系的主要个体性状指标为株高构成指数、粒叶比、SPAD值以及旗叶净光合速率。株高构成指数在四个产量层级(T1、T2、T3、CK)分别为>0.6、0.6左右、<0.6、<0.6;粒叶比分别为>0.35、0.3~0.35、<0.3、<0.3;SPAD 值分别为 58 左右、58 左右、55 左右、<50;旗叶净光合速率分别为 2 5μmol CO2 m-2g-1 左右、23 μmol CO2 m-2g-1~25 μmol CO2 m-2 g-1、20μmol CO2 m-2 g-1~23μmol CO2 m-2g-1、<20 μmol CO2 m-2g-1。
乐韬[10](2019)在《机械耕作、播种方式和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生长、产量和效益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稻茬小麦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麦区、黄淮平原南部及西南冬麦区,近几年来稻茬小麦单产不断提高,总产量增加,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前茬水稻多选用中晚熟品种和推广轻简栽培技术,习惯采用“养老稻”的灌溉方式,断水偏迟,常造成水稻收获时土壤水分偏高,加之秋播时节降雨异常的影响,致使后茬小麦烂耕、烂种的面积比例加大,严重制约小麦生产潜力的发挥,已成为影响稻茬小麦产量提升与品质改善的重要限制因子。根据不同土壤墒情配套合适的机械化耕作和播种方式,能提高播种质量与效率,减少农耗,适应当前稻麦周年机械化生产和轻简化生产技术需求,但不同机械耕播方式及其配套栽培措施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和效益的影响存在差异。本试验于2016-2018年在泗洪和金坛设计相关试验,研究机械耕作、播种方式和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其构成、籽粒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适合不同土壤墒情条件下各自适宜的耕播方式及配套技术,以期为稻茬小麦大面积壮苗高产服务。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耕作方式和播种方式对小麦籽粒产量、氮效率、净效益的影响因年度和地点存在差异。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土壤相对含水量≥85%)条件下的泗洪与金坛试验点、2017-2018年度土壤偏湿(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85%)条件下泅洪试验点,板茬方式下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净效益均明显高于耕翻和旋耕方式;而2017-2018年度土壤墒情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80%)条件下的金坛试验点以耕翻方式表现较好。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条件下,小型播种机械处理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净效益总体高于中型播种机械,其中尤以播种方式1(作业流程为旋耕灭茬---条(撒)播---盖籽---镇压,即常见的小型条播机播种方式)和播种方式3(作业流程为前置排种—撒播—浅旋盖籽—镇压,即生产中的均匀摆播机播种方式)表现优于播种方式2(作业流程为前置排种---浅旋盖籽---镇压,即生产中的带状条播机播种方式);中型播种机械中播种方式7(作业流程为旋耕---条播---盖籽---镇压---开沟,即常见的中型六位一体机播种方式)表现优于播种方式4(作业流程为旋耕---宽幅条播---盖籽---镇压,即常见的宽幅条播播种方式)。2018年度在土壤偏湿的泗洪试验点和土壤墒情适宜的金坛试验点,中型播种机械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净效益总体高于小型播种机械,其中播种方式7、播种方式5(作业流程为旋耕---条播---盖籽---镇压,即常见的四位一体播种方式)、播种方式4表现较好。板茬方式具有节本优势,耕翻方式在耗时、耗油上略高于旋耕方式。播种方式7等中型播种机较小型播种机具有明显的工作效率优势,但耗油量高;小型播种机中播种方式2具有省时、省油优势。2、耕作方式和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构成、群体质量、花后光合特性、氮素和磷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因年度和地点存在差异。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条件下泗洪、金坛试验点和2017-2018年度土壤偏湿条件下泗洪试验点,板茬方式的穗数和每穗粒数、分蘖成穗率、开花期和乳熟期叶面积指数和挣光合速率、开花期、成熟期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开花期和成熟期氮素和磷素积累量及转运量均较高;2017-2018年度土壤墒情适宜条件下金坛试验点,耕翻方式表现出较多的穗数、较高的主要生育时期田间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及开花期和成熟期氮素和磷素积累量,且花后剑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POD酶和CAT酶活性均较高,促进了花后干物质积累与氮素和磷素转运。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条件下,泗洪点播种方式3或方式1主要生育时期田间茎蘖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茎蘖成穗率和分蘖成穗率、开花期和乳熟期叶面积指数、花后干物质、氮素和磷素积累量、氮素和磷素转运量均高于其他播种方式;金坛点播种方式7主要生育时期田间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均明显高于方式4。2017-2018年度,土壤偏湿的泗洪点,播种方式4和方式7主要生育期田间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氮素和磷素积累量、氮素和磷素转运量均高于小型播种机处理;土壤墒情适宜的金坛点,播种方式5和方式7主要生育时期田间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茎蘖成穗率和分蘖成穗率、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氮素和磷素积累量、氮素和磷素转运量均高于播种方式4和方式6(作业流程为旋耕---条播---盖籽---镇压-开沟,即常见的五位一体播种方式)。3、耕作方式和播种方式对小麦籽粒营养和加工品质的影响因试验地点存在差异。泗洪试验点两年度土壤墒情过湿或偏湿条件下,耕翻方式下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总体优于板茬和旋耕方式;金坛试验点两年度土壤过湿或适宜条件下,板茬方式表现较优。泗洪试验点两年度土壤墒情过湿或偏湿条件下,播种方式2处理下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容重高于其他处理;金坛试验点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条件下,两种播种方式间籽粒品质差异较小;而2017-2018年度土壤墒情适宜条件下,方式6处理下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均较高。4、金坛试验点两年度土壤过湿或适宜、播种方式7条件下,施氮量270 kg ha-1下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净效益均高于施氮量210和240 kg ha-1。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条件下,施氮比例7:0:0:3方式下的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净效益均高于施氮比例5:1:2:2和6:0:4:0处理;而2017-2018年度土壤墒情适宜条件下,以施氮比例5:1:2:2下较高。相比其他处理,施氮量270 kg ha-1、施氮比例5:1:2:2下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均较高。5、金坛试验点两年度土壤过湿或适宜、播种方式7条件下,随施氮量增加,穗数均显着提高且单穗重有所增加,主要生育期田间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分蘖成穗率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均明显提高,花后剑叶净光合速率和SPAD值、剑叶POD和CAT酶活性提高,开花期和成熟期氮素和磷素积累量、氮素和磷素转运量、籽粒氮素和磷素积累量均显着增加。2016-2017年度土壤过湿条件下,施氮比例7:0:0:3的处理具有显着高的穗数和千粒重,且田间茎蘖数和分蘖成穗率、开花期和乳熟期叶面积指数,主要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均显着高于施氮比例6:0:4:0和5:1:2:2处理;2017-2018年度土壤墒情适宜条件下,施氮比例5:1:2:2的处理具有显着高的穗数,且田间茎蘖数和分蘖成穗率、主要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均较高,具有显着高的花后剑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剑叶POD和CAT酶活性,开花期、成熟期和花后氮素和磷素积累量、磷素转运量和籽粒磷素积累量均显着高于其他氮肥运筹处理。6、耕作方式与播种方式和施氮量、施氮比例对小麦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经济效益、籽粒品质的影响存在互作效应,且因气候年型(不同年度间小麦耕播时土壤墒情)和地点(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品种适应性等)有所差异。土壤墒情过湿(土壤相对含水量≥85%,2016-2017年度泗洪和金坛)条件下板茬方式+小型播种机械;土壤墒情偏湿(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85%,2017-2018年度泗洪)条件下板茬+中型播种机械;土壤墒情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80%,2017-2018年度金坛)条件下耕翻+中型播种机械的组合方式在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经济效益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7、综合本试验条件下的相应结果表明,稻茬小麦在不同土壤底墒条件下机械作业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耕播与氮肥运筹处理组合均表现出较多粒数尤其是穗数、较高群体茎蘖数和分蘖成穗率、旺盛的花后光合生产能力、较强的营养吸收与转运能力,从而协同提升小麦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净效益和品质。土壤墒情过湿时板茬与方式1或方式3耕播组合配以施氮量270kg ha-1和施氮比例7:0:0:3措施;土壤墒情偏湿时板茬与方式7或方式4等中型播种机耕播组合配以施氮量270kg ha-1和施氮比例7:0:0:3措施;土壤墒情适宜时耕翻与方式5或方式7耕播组合配以施氮量270kg ha-1和施氮比例5:1:2:2措施可实现较高的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经济效益,且籽粒品质也较好。此外,播种方式2生产的小麦表现出较好的籽粒品质且最为节本,应进一步研究其配套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二、不同镇压程度对超高产小麦产量及其他性状影响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镇压程度对超高产小麦产量及其他性状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机械化均匀种植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冬小麦品种对均匀播种的响应 |
1.2.3 播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 研究思路 |
第2章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 |
2.3.2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3.3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群体质量的影响 |
2.4.2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4.3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5 结论 |
第3章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 |
3.3.2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3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3.4.2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4.3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5 结论 |
第4章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 |
4.3.2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3.3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4.4.2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4.3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5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肥料运筹对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 国内外大麦生产概况 |
1.1 世界大麦生产概况 |
1.2 我国大麦生产概况 |
2 我国啤酒大麦品质现状 |
3 我国肥料利用现状 |
4 氮磷钾肥料对大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 氮肥对大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 钾肥对大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4.3 不同种类肥料配合施用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5 大麦品质性状间及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氮钾配施对啤酒大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引言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田间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钾肥配施对扬农啤7号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2.2 氮钾肥配施对扬农啤7号籽粒品质的影响 |
2.3 氮钾肥配施对杨农啤7号麦芽品质的影响 |
2.4 产量性状与籽粒品质及麦芽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氮钾肥配施对扬农啤7号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3.2 氮钾肥配施对扬农啤7号籽粒蛋白含量的影响 |
3.3 氮钾肥配施对扬农啤7号麦芽品质的影响 |
3.4 大麦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
第三章 施肥方式对大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肥方式对大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
2.2 施肥方式对大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2.3 施肥方式对大麦麦芽品质的影响 |
2.4 产量性状与籽粒品质及麦芽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施肥方式对大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
3.2 施肥方式对大麦籽粒蛋白含量的影响 |
3.3 施肥方式对大麦麦芽品质的影响 |
3.4 不同用途大麦品种优质原料的最适施肥方式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形成与稳产栽培调控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麦晚播定义与原因分析 |
1.1 晚播小麦定义 |
1.2 小麦晚播原因 |
1.2.1 全球气候变暖 |
1.2.2 前茬水稻种植制度的改变 |
1.2.3 秋播期间气候异常 |
1.2.4 人为因素 |
2 晚播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3 晚播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4 晚播对小麦氮素吸收与运转的影响 |
5 晚播对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 |
6 晚播小麦稳产优质栽培调控途径 |
6.1 密肥调控 |
6.1.1 密度调控 |
6.1.2 氮肥运筹 |
6.2 辅助措施调控 |
6.2.1 药剂拌种与催芽浸种 |
6.2.2 稻草覆盖 |
6.2.3 后期喷施生长调节剂 |
7 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密肥组合对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生育进程与气象数据记录 |
1.3.2 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量 |
1.3.3 株高及茎秆节间长度 |
1.3.4 剑叶净光合速率与SPAD值 |
1.3.5 籽粒灌浆速率 |
1.3.6 剑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 |
1.3.7 产量及其构成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过晚播小麦生育进程及温光资源利用 |
2.2 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 对群体结构的影响 |
2.3.1 茎蘖动态 |
2.3.2 株高及茎秆节间长度 |
2.3.3 干物质积累量 |
2.3.4 叶面积指数 |
2.4 对花后剑叶生理特性和籽粒灌浆的影响 |
2.4.1 花后剑叶SPAD值与净光合速率 |
2.4.2 花后剑叶活性氧清除酶系统与籽粒灌浆动态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密肥组合对稻茬过晚播小麦氮素积累利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干物质积累量 |
1.3.2 氮素积累量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素积累量 |
2.2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量 |
2.3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速率 |
2.4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百分比 |
2.5 氮肥利用效率 |
2.6 花后剑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密肥组合对稻茬过晚播小麦扬麦25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容重与硬度 |
1.3.2 出粉率 |
1.3.3 籽粒淀粉含量测定 |
1.3.4 蛋白质及其组分测定 |
1.3.5 湿面筋、沉降值和面团流变学特性指标 |
1.3.6 经济效益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一次加工品质 |
2.2 二次加工品质 |
2.3 营养品质 |
2.4 面团流变学特性 |
2.5 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辅助措施对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氮效率及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2.1 催芽浸种与稻草全量覆盖处理 |
1.2.2 生长调节剂处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出苗时间与幼苗形态质量 |
1.3.2 花后衰老酶活性与MDA含量 |
1.3.3 产量及其构成 |
1.3.4 氮素积累量 |
1.3.5 籽粒品质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浸种覆盖和拌种剂对出苗时间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 孕穗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对花后剑叶衰老酶活性与MDA含量的影响 |
2.3 辅助措施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4 辅助措施对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
2.5 辅助措施对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2.6 辅助措施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1 讨论 |
1.1 过晚播小麦群体建成特征与密肥调控机理 |
1.2 过晚播小麦氮素积累转运利用特征与密肥调控 |
1.3 过晚播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栽培调控 |
1.3.1 密肥调控 |
1.3.2 辅助措施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旺长麦田返青期机械镇压对小麦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2. 1 土壤含水量。 |
1.2.2. 2 小麦农艺性状。 |
1.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镇压对起身期小麦生长发育及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2.2 镇压对拔节期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 镇压对挑旗期小麦叶片性状及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
2.4 镇压对成熟期小麦株高及产量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5)植物激活蛋白(VDAL)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0 激活蛋白的研究概括 |
1.2.1 激活蛋白对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 |
1.2.2 激活蛋白对小麦群体生长动态的影响 |
1.2.3 激活蛋白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
1.2.4 叶面喷肥对小麦籽粒参数的影响 |
1.2.5 叶面喷肥对冬小麦氮素积累转运的影响 |
1.2.6 激活蛋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田基本情况 |
2.2 试验设计与实施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基本苗与总茎数 |
2.3.2 干物质积累分配和叶面积指数(LAI) |
2.3.3 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的测定 |
2.3.4 旗叶光合作用 |
2.3.5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2.3.6 旗叶面积的测定 |
2.3.7 灌浆速率测定 |
2.3.8 粒重增长的模型建立 |
2.3.9 植株全氮含量的测定 |
2.3.10 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 |
2.3.11 籽粒品质参数指标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动态的影响 |
3.1.1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群体茎(穗)数动态变化的影响 |
3.1.2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变化的影响 |
3.2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3.2.1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变化的影响 |
3.2.2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3.2.3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开花前后干物质积累和转移的影响 |
3.3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光合性能的影响 |
3.3.1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旗叶面积的影响 |
3.3.2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
3.3.3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4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旗叶荧光特性的影响 |
3.4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
3.4.1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灌浆速率的影响 |
3.4.2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千粒重增长过程的影响 |
3.4.3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籽粒灌浆模型参数的影响 |
3.4.4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穗部性状的影响 |
3.4.5 VDAL激活蛋白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5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氮量积累转运的影响 |
3.5.1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各器官氮素含量的影响 |
3.5.2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开花期氮素积累和分配比例的影响 |
3.5.3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成熟期氮素积累和分配比例的影响 |
3.5.4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开花后氮素积累和转移的影响 |
3.6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3.6.1 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籽粒品质参数的影响 |
3.6.2 VDAL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籽粒粉制仪参数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关于喷施激活蛋白对冬小麦群体动态的影响 |
4.2 关于喷施激活蛋白对冬小麦光合的影响 |
4.3 关于叶面喷施对冬小麦氮素转运的影响 |
4.4 关于喷施激活蛋白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稿件录用通知单 |
附件 |
(6)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冬麦北移”研究现状 |
1.2.2 晚播冬小麦研究 |
1.2.3 春小麦冬播研究 |
1.2.4 栽培技术措施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冬播抗逆高产小麦品种筛选 |
2.2.2 冬季播种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
2.2.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
2.2.4 灌水及播种深度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
2.3 测试内容及方法 |
2.3.1 生育时期记载 |
2.3.2 气象资料 |
2.3.3 土壤养分测定 |
2.3.4 田间出苗率调查 |
2.3.5 植株取样及测定方法 |
2.3.6 土壤温度测定 |
2.3.7 土壤含水率测定 |
2.3.8 叶片光合特性指标测定 |
2.3.9 群体光照状况测定 |
2.3.10 籽粒灌浆特性测定 |
2.3.11 叶片生理指标测定 |
2.3.12 根系取样及测定 |
2.3.13 考种及测产 |
2.3.14 水分利用效率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春化类型小麦越冬出苗特性及其抗寒、抗旱、高产品种筛选 |
3.1.1 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
3.1.2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出苗率差异 |
3.1.3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生育进程差异 |
3.1.4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叶片生理指标差异 |
3.1.5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根系性状差异 |
3.1.6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1.7 内蒙古平原灌区适宜冬播小麦品种筛选 |
3.1.8 小结 |
3.2 不同冬季播种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3.2.1 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
3.2.2 播期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
3.2.3 播期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3.2.4 播期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5 播期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6 播期对冬播小麦苗期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7 播期对冬播小麦开花期根系性状的影响 |
3.2.8 播期对冬播小麦籽粒灌特性的影响 |
3.2.9 播期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3.2.10 播期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11 小结 |
3.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3.3.1 冬播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
3.3.2 播种量及施肥量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
3.3.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3.3.4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5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籽粒灌特性的影响 |
3.3.6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3.3.7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8 冬播小麦播种量、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
3.3.9 小结 |
3.4 不同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3.4.1 冬播小麦生育期内气温及降水量变化 |
3.4.2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
3.4.3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3.4.4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3.4.5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3.4.6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3.4.7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3.4.8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9 小结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春麦冬播的适宜播种期 |
4.1.2 春麦冬播的适宜品种 |
4.1.3 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的生理基础 |
4.1.4 河套灌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4.2 讨论 |
4.2.1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出苗率的影响 |
4.2.2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4.2.3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2.4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根系性状的影响 |
4.2.5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5 主要创新点 |
6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稻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群体形成机理 |
1.1 产量构成 |
1.2 农艺性状 |
1.3 生理性状 |
2 不同栽培技术对小麦产量、品质及氮效率的影响 |
2.1 耕作方式 |
2.2 播种技术 |
2.3 施肥技术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稻茬中筋小麦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栽培模式的籽粒产量 |
2.2 不同栽培模式的氮肥利用率 |
2.3 不同栽培模式的籽粒品质 |
2.4 不同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 |
2.5 不同栽培模式对成熟期土壤残留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稻茬中筋小麦不同栽培模式对农学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栽培模式对籽粒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不同栽培模式对茎蘖数的影响 |
2.3 不同栽培模式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2.4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光合特性的影响 |
2.5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剑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6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剑叶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2.7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稻茬弱筋小麦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栽培模式的籽粒产量 |
2.2 不同栽培模式的氮肥利用率 |
2.3 不同栽培模式的籽粒品质 |
2.4 不同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 |
2.5 不同栽培模式对成熟期土壤残留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稻茬弱筋小麦不同栽培模式对农学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栽培模式对籽粒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不同栽培模式对茎蘖数的影响 |
2.3 不同栽培模式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2.4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光合特性的影响 |
2.5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剑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6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剑叶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2.7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不同栽培模式优质、高产、高效协同性及潜力的分析 |
1.2 优质、高产、高效群体形成的机理 |
1.3 优质、高产、高效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
1.3.1 高产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
1.3.2 高效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
1.3.3 优质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
1.3.4 高效益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
1.3.5 优质、高产、高效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稻秸秆连续还田年数和密度、氮肥运筹对小麦幼苗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当前作物秸秆利用情况 |
1.2 秸秆还田对小麦出苗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
1.2.1 秸秆还田对小麦出苗的影响 |
1.2.2 秸秆还田对小麦幼苗质量的影响 |
1.3 秸秆还田对小麦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1.3.1 秸秆还田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1.3.2 秸秆还田对小麦花后剑叶衰老特性的影响 |
1.4 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
1.4.1 秸杆还田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1.4.2 秸秆还田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1.5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5.1 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5.2 秸秆还田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1.5.3 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6 秸秆直接还田条件下不同措施应用的效果 |
1.6.1 秸秆直接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1.6.2 秸秆直接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水平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1.6.3 秸秆直接还田条件下不同密度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1 出苗率 |
2.2.2 幼苗形态质量 |
2.2.3 幼苗生理活性 |
2.2.4 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量 |
2.2.5 花后剑叶净光合速率 |
2.2.6 花后剑叶SPAD值 |
2.2.7 植株氮、磷含量 |
2.2.8 土壤营养元素含量 |
2.2.9 产量及产量结构 |
2.2.10 籽粒品质指标 |
2.3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年数与氮肥运筹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
3.1.1 对小麦出苗率的影响 |
3.1.2 对小麦3叶期幼苗形态质量的影响 |
3.1.3 对小麦6叶期幼苗形态质量的影响 |
3.1.4 对小麦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1.5 对小麦根系活力的影响 |
3.1.6 对小麦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3.1.7 对小麦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年数和氮肥运筹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3.2.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2.2 对LAI的影响 |
3.2.3 对花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年数和氮肥运筹对小麦花后剑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1 对花后剑叶SPAD值的影响 |
3.3.2 对花后剑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4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年数和氮肥运筹对小麦氮、磷营养特性的影响 |
3.4.1 对氮素吸收的影响 |
3.4.2 对花后营养器官中氮素转运的影响 |
3.4.3 对磷素吸收的影响 |
3.4.4 对花后营养器官中磷素转运的影响 |
3.4.5 对氮、磷、钾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
3.4.6 对氮、磷收获指数的影响 |
3.5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年数和氮肥运筹对成熟期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3.5.1 对成熟期土壤耕层硝态氮(NO_3~-—N)含量的影响 |
3.5.2 对成熟期土壤耕层铵态氮(NH_4~+—N)含量的影响 |
3.5.3 对成熟期土壤耕层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3.5.4 对成熟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3.5.5 对成熟期土壤耕层速效磷含量变化的影响 |
3.5.6 对成熟期土壤耕层速效钾含量变化的影响 |
3.6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年数和氮肥、密度对小麦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
3.6.1 还田年数和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
3.6.2 还田年数和壮蘖肥对小麦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
3.6.3 还田年数和密度对小麦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
3.7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年数和氮肥、密度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3.7.1 还田年数和氮肥运筹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
3.7.2 还田年数和壮蘖肥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
3.7.3 还田年数和密度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1.1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年数和氮肥运筹对小麦出苗和幼苗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4.1.2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年数影响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营养特征表现 |
4.1.3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年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4.1.4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栽培措施的合理运用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江苏省稻茬麦产量层级差异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麦产量的形成、构成因素及其生理基础 |
1.1 小麦植株的源库流理论 |
1.2 光合产物的积累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1.3 贮存光合产物转运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2 超高产小麦的特征 |
2.1 超高产小麦的群体特征 |
2.2 超高产小麦的个体特征 |
3 产量差 |
3.1 产量差的提出与发展 |
3.2 产量差的研究尺度 |
3.3 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差的研究进展 |
3.4 产量差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对我国农业的指导意义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茬麦产量和效率差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指标 |
1.2.1 农户调研数据 |
1.2.2 高产调研数据 |
1.2.3 光温生产潜力 |
1.3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长江中下游地区光温上限潜力情况分析 |
2.2 长江中下游地区高产调研情况分析 |
2.3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户调研情况分析 |
2.4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茬麦产量差汇总 |
2.5 江苏省稻茬麦区域尺度产量差情况分析 |
2.6 江苏省稻茬麦区域尺度效率差情况分析 |
2.7 江苏省稻茬麦限制性因子汇总分析 |
2.8 江苏省稻茬麦田块尺度模拟情况 |
3 讨论 |
3.1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茬麦产量层级差异情况 |
3.2 江苏省稻茬麦产量和效率层级差异情况 |
3.3 江苏省稻茬麦限制性因子调查情况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江苏省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群体性状差异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产量及构成因素 |
1.2.2 茎蘖动态 |
1.2.3 群体光合速率 |
1.2.4 叶面积指数(LAI) |
1.2.5 冠层透光率 |
1.2.6 干物质积累 |
1.2.7 冠层温度 |
1.2.8 光能利用率 |
1.3 数据分析与利用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其转运差异 |
2.2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茎蘖动态及其成穗率差异 |
2.3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LAI及其冠层分布差异 |
2.4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冠层透光率差异 |
2.5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群体光合速率差异 |
2.6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冠层温度差异 |
2.7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光能利用率及差异 |
2.8 产量与主要群体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3.1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间群体性状差异 |
3.2 产量与主要性状间以及群体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江苏省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个体性状差异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叶绿素SPAD值 |
1.2.2 粒叶比 |
1.2.3 株高及其节间配置 |
1.2.4 旗叶净光合速率 |
1.2.5 叶绿素荧光参数 |
1.2.6 氮素积累及转运参数 |
1.3 数据分析与利用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叶绿素SPAD差异 |
2.2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株高及其节间配置差异 |
2.3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粒叶比差异 |
2.4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旗叶净光合速率差异 |
2.5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叶绿素荧光参数 |
2.6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氮素积累及转运差异 |
2.7 产量与个体性状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旗叶特性分析 |
3.2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主要个体性状差异 |
3.3 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个体性状相关性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1 讨论 |
1.1 产量差研究对本课题的意义 |
1.2 主要群体性状差异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
1.3 主要个体性状差异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
2 结论 |
2.1 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江苏省稻茬麦产量及效率差现状 |
2.2 江苏省稻茬麦不同产量层级形成机制 |
3 创新点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机械耕作、播种方式和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生长、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耕作方式对小麦的影响 |
1.1 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1.2 耕作方式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1.3 耕作方式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
2 播种方式对小麦的影响 |
2.1 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播种方式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2.3 播种方式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
3 氮肥运筹对小麦的影响 |
3.1 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氮肥运筹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3.3 氮肥运筹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
3.4 氮肥运筹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5 氮肥运筹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群体茎蘖数、LAI和干物质积累量 |
1.2.2 SPAD值 |
1.2.3 净光合速率 |
1.2.4 POD酶和CAT酶活性 |
1.2.5 植株氮素和磷素积累量 |
1.2.6 产量及其结构 |
1.2.7 籽粒品质测定 |
1.2.8 经济效益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2.2.1 群体茎蘖数 |
2.2.2 叶面积指数 |
2.2.3 干物质积累量 |
2.3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2.3.1 花后剑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 |
2.3.2 花后剑叶POD、CAT酶活性 |
2.4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小麦氮素、磷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
2.4.1 氮素积累与转运 |
2.4.2 磷素积累与转运 |
2.5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氮效率的影响 |
2.6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2.7 机械耕作和播种对经济效益、工作效率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稻茬小麦生长、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2.2.1 群体茎蘖数 |
2.2.2 叶面积指数 |
2.2.3 干物质积累量 |
2.3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2.3.1 花后剑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 |
2.3.2 花后剑叶POD、CAT酶活性 |
2.4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小麦氮素、磷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
2.4.1 氮素积累与转运 |
2.4.2 磷素积累与转运 |
2.5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氮效率的影响 |
2.6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2.7 机械耕作方式、施氮量及比例对经济效益、工作效率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不同耕作和播种方式及其组合对小麦产量、品质、氮效率与效益影响的比较 |
1.2 机械耕播小麦高产高效的配套施氮技术的效应分析 |
1.3 机械耕播小麦高产高效群体的形成机理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不同镇压程度对超高产小麦产量及其他性状影响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机械化均匀种植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D]. 张文涛.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2]肥料运筹对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D]. 于国琦. 扬州大学, 2021
- [3]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形成与稳产栽培调控途径[D]. 王梦尧. 扬州大学, 2021
- [4]旺长麦田返青期机械镇压对小麦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黄玲,赵凯,徐兴科,闫璐,孙雷明,邵敏敏,王霖. 河北农业科学, 2020(04)
- [5]植物激活蛋白(VDAL)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 黄琴.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6]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 董玉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7]稻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D]. 游蕊. 扬州大学, 2020
- [8]稻秸秆连续还田年数和密度、氮肥运筹对小麦幼苗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D]. 张莀茜. 扬州大学, 2020
- [9]江苏省稻茬麦产量层级差异形成机制研究[D]. 张新宇.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10]机械耕作、播种方式和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生长、产量和效益的影响[D]. 乐韬. 扬州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