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明清长篇小说的“尚实”风格(论文文献综述)
刘彤彤[1](2021)在《《林兰香》与中国古代小说的诗化特征》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形态是在史传的写人叙事及诗歌的抒情言志传统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受诗歌的影响,古代小说表现出诗化的艺术特征。“诗化特征”是指小说不再简单满足于单纯的叙述客观事件,具有了强烈的表现意味和浓郁的情绪色彩。不但在外在形式上引入诗词,更重要的是汲取了诗词的创作技法,从而表现出辞赋化的语言、强烈的抒情性以及小说中意境的构建。本文以《林兰香》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诗化特征”为切入点,结合唐传奇、元明中篇传奇小说、才子佳人小说、《红楼梦》等具有明显诗化特征的作品进行梳理、分析,总结中国古代小说诗化在不同作品中的具体表现,重点阐释《林兰香》的诗化艺术特征。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林兰香》之前小说诗化特征的流变。在《林兰香》之前,小说诗化特征大体经历了三次演进过程,不同阶段诗化特征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差异。唐代传奇小说的诗化特征主要体现在文备众体的小说形式和骈俪隽永的语言风格上。元明传奇小说更多的表现为诗词对小说文体变化的影响上。而才子佳人小说的诗化特征内涵则更为丰富,以“诗”传情和突显人物的“诗才”是其最为鲜明的特点。第二章,《林兰香》中回目、诗词的叙事功能。《林兰香》的诗化首先表现外在形式上,即体现在小说回目以及大量诗词歌赋的穿插上,回目及诗词对于小说文本具有一定的叙事意义。《林兰香》中的诗词有一百余首,包括诗词曲赋等多种样式,在小说中引入诗歌,大大增强了小说的叙事表现力和感染力。诗词对小说的叙事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在《林兰香》中诗词成为小说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词在推动情节发展、组织篇章结构以及增强小说的悲剧意蕴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小说中的人物谈论诗词,由此透露出作者的诗学思想,也增添了作品的文人化及诗化倾向。第三章,《林兰香》诗化特征的审美表现。审美表现是诗化艺术的内涵,《林兰香》是一部个性独特的世情小说,作品中表现出明显的诗化特征,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林兰香》的诗化特征主要表现为:运用诗意化的语言,让小说充满诗之味;塑造诗性品质的人物,使小说富有诗之情;对诗歌创作技法的吸收,为小说营造诗之境。作者综合运用意象叙事、意境创设等多维创作技法,共同构筑起《林兰香》的诗化叙事空间。第四章,《林兰香》诗化特征的文学意义。《林兰香》的诗化特征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文学、文化和美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诗化特征增强了读者的美感体验,在小说的叙事中增添的抒情因子,加强了小说的抒情性。《林兰香》的诗化艺术深刻影响了《红楼梦》等小说,为后世的小说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夏莹[2](2021)在《贾平凹文艺观中的民族认同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文艺观是贾平凹文论思想的核心问题。贾平凹文艺观是围绕民族认同问题建构和展开的。本论文从民族认同角度切入贾平凹的文论文本,主要从贾平凹文艺观的民族认同资源、贾平凹文艺观的民族认同建构、贾平凹文艺观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以及贾平凹文艺观的理论启示等方面展开论述。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阐述贾平凹文艺观和民族文化资源的承继关系,主要从贾平凹文艺观与传统思想文化和贾平凹文艺观与传统文学艺术两方面进行说明。第二章主要论证贾平凹文艺观的民族认同建构,具体从贾平凹小说观与民族认同建构、贾平凹散文观与民族认同建构、贾平凹艺术观与民族认同建构三方面来阐述。第三章对贾平凹文艺观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进行论述和评析,主要从贾平凹文艺观的民族文化立场与主体身份认同、贾平凹文艺观与世界文艺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第四部分是结论,分别从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两个层面对贾平凹的文艺观作了总结。贾平凹文艺观是中国当代文学处理文艺继承、借鉴与创新关系的一个典型样本。在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学遭遇各种紧张与危机的全球化语境下,贾平凹文艺观愈来愈凸显出其独特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曹磊[3](2021)在《《锋剑春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锋剑春秋》为清中叶白话章回体神魔小说,全书共计六十回。书叙天意在秦,六国当灭,已位列仙班的孙膑因父兄之仇毅然下山,与秦属阵营的海潮圣人等在燕齐战场上摆阵斗法,各显神通。但天命难违,经三教圣人说合,孙膑最终黯然归山,秦得以成就霸业。本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基于对《锋剑春秋》成书来源之说的怀疑和对其作者身份的蠡测,立足文本内容,论证了“《锋剑春秋》应该是承续元话本而来”有待商榷,其情节、人物和命名称谓与前期古典小说和民间艺术存在“文本间性”;作者身份应为民间“流行作家”。其次,通过对《锋剑春秋》与《孙庞斗志演义》的文本对比;“历史演义”中的神异书写和“神异想象”中的历史讲述的辨析;“神魔小说”概念与审美规范的重新厘定,指出《锋剑春秋》归于“讲史部”的书目分类欠妥,其题材为神魔小说,并表现出对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和世情小说的借鉴与融合。再次,聚焦于《锋剑春秋》中的神魔书写:伦理立场的设定方面,时时可见作者的挣扎与自适:对儒家伦理的态度体现出反叛——回归——和解——崩塌的隐性进程,从神魔立场的设定上亦可管窥作者主观创作意图与客观写作结果的背离,女将书写则体现出“欲迎还拒”的暧昧态度;历史人物的文学形象演变方面,以孙膑和毛遂为例:孙膑形象从传统的兵家智者转变为道家术士,毛遂则从自荐门客演化为油滑神偷,以神异书写附会历史,往往出现实有其人、杜撰其事、本无其实的文学现象;“请神”的情节描写方面,展现了作品对“意态结构”的继承和对“神仙合流”观念的“拨乱反正”,以及作家对神仙关系的独特思考和请神杀敌、破宝、调停、压阵诉求的文学想象;小说中的阵法书写方面,将四象五行八卦等传统哲学观念与仙家法术相结合,杂以民俗信仰中的种种仪式与禁忌,较之以往神魔小说,在形式和体量上都有丰富和延展。。最后,对《锋剑春秋》及该类作品的文学和文化意义加以总结。跨类型叙事的写作风格使《锋剑春秋》兼具“四奇”,这种多重叙事的“杂糅”更像是一种“自救”。清中叶之后神魔小说的创作并非衰退,它植根于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生活体验和文化心理之中,凝聚了先民膜拜,敬仰,畏惧,亲昵,厌胜,慰藉,乐闻,怕见种种复杂情绪,不断为个体寻根和文化溯源提供栖居之所。
史小寒[4](2020)在《论《红楼梦》的“文备众体”》文中提出中国古典小说自唐传奇始,就带有“文备众体”的特征,并随着文体的发展和小说艺术水平的提高而日益显豁,最后至《红楼梦》达到成熟。除显性插入外,《红楼梦》的结构、意蕴、对话、人物等,都可见其它文体要素的贡献。《红楼梦》摆脱了前代小说“文杂众体”的表面化,将其它的文体要素转化为小说的叙述能力,创造性地发展了“文备众体”的传统,既是长篇小说的杰出代表,也是整个中国古典文学的完美总结。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红楼梦》才是真正的“文备众体”。本文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从文体入手,综合中西方文论对于文体的探讨确定其内涵,并在关联文化环境的基础上,理解“文备众体”所蕴含的文化心理。第二章,将《红楼梦》放回到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史中,分析其对史传文学、诗骚传统、传统戏剧的借鉴,以及叙述者声音之“文备众体”的特征。《红楼梦》客观的叙述态度、广阔的社会图景、用史家眼光发现和判断人物,都透露出史传文学的深刻影响。诗笔的叙事作用、诗歌情感的借用、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体现着它对“诗骚”传统的继承。戏曲的叙事作用、对话的性格化、戏剧性人物的刻画,也表现了作品对于传统戏剧的借鉴。叙述者避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进行评判,允许众声喧哗,本质上是对权威话语的消解,这也是叙述者真正要传达的声音。第三章,回归到中国古典小说史中,探究《红楼梦》文体成熟的原因,同时联系现当代的文学创作,总结《红楼梦》“文备众体”的意义。小说在众文体的孕育中产生,自然会带有母体的基因。章回小说作为后起之秀,也主动向成熟文体学习。读者群的壮大对小说的雅俗共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曹雪芹的独创性是《红楼梦》之“文备众体”的直接原因。《红楼梦》复调式叙述,既表达了作家颠覆等级制、主张平等对话的态度,也延续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具有沟通古今的重要意义。
贾晶雯[5](2020)在《晚清历史演义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演义是我国小说中发源较早、历时较长的小说类型之一。分析晚清历史演义的转变过程,能够把握小说在晚清社会转型时期的发展变化。晚清小说的分类复杂,以“历史小说”的自我标榜为准去划分晚清历史演义的范围,在分析这一类型小说特点的同时,也能够厘清晚清的历史演义观念的变化。晚清历史演义从1985年甲午战争过后开始转型。这一时期,历史演义的题材开始关注时事,并由此与日报形式相结合。戊戌变法失败后,晚清维新派士人有感于时事,以西方国家政治为蓝图,将报刊与小说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了专门的文学期刊,以推动社会改良作为小说创作的主要目的。维新派历史演义小说的题材内容集中于十九世纪西方国家独立与改革的史事。1903年国内小说创作者开始对“新小说”的号召做出回应,这一时期小说开始出现激烈的民族主义情绪,革命派历史演义开始出现。这些小说以叙述我国古代宋元、明清易代之际史事与太平天国史事为主,带有极端民族主义的倾向。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晚清历史演义的刊发角度入手,探究历史演义小说的刊发形式对小说的影响。对比单行本小说、期刊小说与日报小说,得出不同载体小说的刊发特点。第一节探究期刊小说的发展过程、突出特点以及期刊小说的局限性。第二节关注日报在历史演义刊发中所处的角色,日报在历史演义的连载上不占优势,其主要作用在于历史演义的广告宣发,并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提供素材。第三节关注历史演义刊发的地域性特征以及不同地域小说的不同倾向。第二章以历史演义小说观念演变为核心。第一节集中研究历史演义从关注时事到发掘小说社会功能的过程。第二节研究晚清时期历史演义的定位,阐释这一时期历史演义虚实观的变化及其原因,这一时期的历史演义尤为强调历史真实,而极力消解小说的虚构成分。第三节探究晚清历史演义对国家概念与民族情感理解的变化。晚清时期,国家概念的阐释方式由传统的华夷之辩转向满汉之争。第三章从晚清历史演义中的英雄形象与英雄史观入手,晚清历史演义秉持着精英式的英雄史观,小说表现出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融合的倾向。在这种英雄史观下,小说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并经历了从推动改革的英雄到民族革命英雄、从单一的典型化英雄到多面化人物的变化过程。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着意添加了类型化的自戕情节,以表现其爱国情感。第四章从小说的叙述方式角度入手,观察历史演义的变化。晚清历史演义中充斥着对理性反思的呼唤和对民族国家情感的宣扬,其在文本中表现为大量的叙事停顿,即议论和解释说明。在小说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小说的艺术表现技法开始回归到小说创作中,具体表现在双线叙事手法和叙述人的转变,小说将作者的公开评论转变为隐藏于书中人物话语中的戏剧性评论。这种转变的出现是晚清历史演义的内在矛盾性造成的。晚清历史演义的预设受众与诉求具有双重性。同时,小说对艺术性摒弃与其商业依赖性也形成矛盾。晚清历史演义的特殊风貌是由艺术性与政治性之间博弈形成的。观察晚清历史演义的创作变化也能更好地理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士人的思想转变。
钱成[6](2019)在《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法国着名学者布岱尔曾指出,“地理环境是最核心的历史知识,也是最深入的内层历史。”(1)对于文化地理而言,每一个地名,实际上都是一个文化符号,标志或隐含着某种地域文化特征。(2)家族文化与地域文化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重叠、生成和代表的关系,地域文化必然成为家族文学与艺术研究的重要维度。基于此,研究家族文学和艺术,就不可能绕开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必须要立足于一定时空背景下的地域人文环境中。与明清时期经史、诗文、小说、书画、园林等文艺形态发展相一致,明清戏曲文化的地域性、家族性特征的鲜明度和覆盖面,均远较前代突出。因此,地域文化视阈下群体性曲家的研究,被视为新时期的学术增长点。而从地域性的视野背景中去分析、研究明清时期地域文化,特别是戏曲文化,就必然要以本土文化家族为分析对象,分析其相关戏曲文化活动和文化传承,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地域性文化史、戏曲史的形成与流变。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不可分离。”(3)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文化家族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重要创造者之一,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大多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积淀深厚。同时,家族文化与该家族所在地域的区域文化存在着共生共荣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近年来,在探究区域文化和文学的盛衰嬗递的规律时,许多学者把研究的目光聚焦于该地域的文化家族。因此,关于地域文化和家族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已成为学术界公认新的学术生长点。与此同时,在地域性戏曲文化研究方面,学术界对以诸如北京、苏州、南京、扬州等为对象的地域戏曲史研究,取得了蔚为大观的学术成果,推动了区域性戏曲活动研究的发展和深化。“海陵地区”有着人文蔚焕的历史,其上善若水、兼容并蓄、厚文重教、经世致用、安泰祥和、崇儒尚实的地域文化特征,在苏中地域乃至江淮文化板块、江苏地域文化,以及目前学术界正全力打造的江南文化体系中特色鲜明。自明中期迄于近代,“海陵地区”的戏曲创作、批评与表演始终保持相当的活跃程度,成果丰硕。众所周知,世家望族的兴衰存废,其得以维系的命脉,正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种因素的共同结果,其中地域性文化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人铸就一方文。一个地域的区域文化还与该地的文化家族具有先天的同构关系。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中,往往有着延续数代的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纵观明嘉靖以来的“海陵地区”,先后涌现了总数超过二十,从明中后期一直延续至民国,有着浓郁、鲜明戏曲文化特征的文化家族。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活动,主要分布于明中后期、清前期、清中期和清末期四个阶段,参与家族可分为地方望族、艺文世家和演艺家族三种类型。其中,最具有明清时代特色和“海陵地域”文化特色的家族戏曲活动,是清前期和中期该地区文化世家中家族文人所进行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巨大的戏曲活动。这些家族文人极为重视本家族的艺术文化建设,除热衷于诗文、经史、书画、园林等文化形态外,还致力于戏曲创作、戏曲表演和戏曲批评。特别是在明末清初,因多种因素的促成,他们所置办的戏曲表演团体(家班、家乐),其规模、数量和表演水平在同时期的全国范围内首屈一指。因对戏曲有着执着的爱好,这些家族文人在戏曲文本创作、理论批评、曲本刊刻、班社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卓有建树。纵观明清海陵文化家族形式多样、成果各异、影响巨大的戏曲文化活动,可见家族文化和戏曲繁盛的发展轨迹,是“海陵地区”地理优势、文化精神驱动力与时代机运共同影响的结果,是地域文化史、家族史和戏曲史上的一种特殊的存在,也诠释了地理元素与家族文化、戏剧审美三者之间协调共存、互相催生、共同繁荣的关系。因此,本文以明嘉靖朝至清宣统朝为时间截取点,以地处长江以北,扬州以东、南通以西、盐城以南的“海陵地区”为空间对象,以阐明什么是“海陵文化圈”与“家族文化”作为研究背景,以该地域内文化家族与戏曲的关系为切入点,以家族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为分析重点,以点带面,重点突出,在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戏剧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全面深入考察分析明清“海陵地区”具有家族性质,包括戏曲创作与改编、戏曲演出、戏曲批评和戏曲文献刊藏、戏曲教育以及通过戏曲实现的交游等在内的各类戏曲活动,归纳本地区家族戏曲活动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对“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所取得的戏曲文化成就在明清戏曲史和地域文化史的地位给予恰当评价。同时,本文立足于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关系的探讨,论述本地区文化家族的类型、所处时代和地域分布,重点分析其与戏曲的关系;同时选取明清“海陵地区”多个文化家族为个案分析对象,根据现存家谱、家族文人诗文作品和家族文人进行的戏曲创作和改编,家班表演和指导,剧作观演和评阅,曲本刊刻与收藏等戏曲活动。在行文过程中,从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创作活动及特点、戏曲表演活动及特点、戏曲批评活动及特点三个角度,予以总结和提炼。同时,立足时代与地域背景,在横向、纵向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揭示本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繁荣的独特原因所在。此外,本文还以明清戏曲史为经、以地域文化史为纬,概述“海陵文化家族”灿烂辉煌戏曲活动的深远影响。除理论层面的分析外,本文还在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相关史料方面多有发现。如对于海陵文化家族中的宗周、宗臣、宗元鼎家族,陈完、陈尧家族,范增应、范驹、范日觐家族,季寓庸、季振宜、季式祖家族,宫伟镠、宫鸿历、宫敬轩、宫国苞家族,沈默、沈成垣家族,高凤翥、高岱瞻家族,李宗孔家族,徐观政和徐珠家族,陆舜和张幼学、张一侪、张符骧家族,徐信和徐鹤孙家族,夏兰、夏荃和夏嘉谷家族等相关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活动,前人基本从未提及,或尽管有所涉猎,却存在较多明显错误。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学术界关于泰州俞氏、如皋冒氏、泰兴季氏等文人家班的部分谬误予以辨析;对泰州宫伟镠、泰州俞锦泉、泰州俞梅、泰州宫云翥、泰州宫敬轩、泰州宫国苞、泰州俞国鉴、泰州储梦熊、泰州李宸、泰州夏嘉谷、兴化沈鲸、海安张符骧、兴化顾麟瑞、如皋范驹、如皋徐珠等部分曲家等首次进行深入考证;对部分海陵家族文人如仲振奎、仲振履兄弟等佚失、新见剧作的考证,相关寄寓文人如丁耀亢、孔尚任、张蠡秋在本地区戏曲活动的考证,部分海陵家族文人因戏曲产生的重要交游活动等进行考证等。首次稽考出泰州宫氏、海安张氏、如皋范氏等多个前人未见之文人家班,特别是关于泰州宫氏家族文人剧作《海岳圆传奇》和海安徐氏家族文人剧作《遗臭政绩碑传奇》及作者徐信家世、生平,《秣陵秋传奇》作者徐鹤孙生平与其他着述,以及泰州沈默父子对“海陵本”《桃花扇》的刊刻评阅,泰州高氏家族“三世藏曲、校曲”等方面的相关考证,均为学界新见,有裨于明清戏曲史相关领域的研究。综上所言,就家族文化与文学史、地域文化史和戏曲史而言,本文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数点管窥之见:如提出对明清时期长江以北的“海陵地区”蔚为大观的文化家族,及其所取得家族文化成就应给予新评价;对该地区文化家族所主导、参与的为数甚多的各类戏曲活动,和所创造的辉煌的戏曲文化应给予新定位;对长期以来湮没无存的家族戏曲文化史料,特别是诸多的文人曲家、曲作和家班家乐,应视作戏曲史研究的新发现,对其价值给予新认识;对借助上述史料新发现,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力争对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活动进行新考证,对泰州和苏中地域文化、对江苏和江南文脉,对明清戏曲史等领域的研究作出新补充。本文主要内容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部分。绪论部分重点通过历史概念、地域空间和文化特征,从历史学、地理学、文化学、人类学及经济学等角度,对“海陵地区”地域空间的历史演变与地域文化的代表特征进行宏观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本论文所提出的“海陵文化圈”进行内涵与外延的界定。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通过对明清海陵文化家族地域与时代分布、文化类型与特质进行分析后,明确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文化家族主要的戏曲活动、戏曲对文化家族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家族戏曲文化传承之目的等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说明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特征的成因与影响。第六章至第十三章,选取明清“海陵地区”迄今尚未见专着或专文考述的13个具有时代和地域代表性的文化家族作为个案分析对象,具体考证和论述这些文化家族在戏曲创作与改编、戏曲表演、戏曲理论、戏曲文献、戏曲教育等方面的贡献。具体分为八章,包括泰州宫氏家族、泰州俞氏家族、泰州沈氏家族、泰州仲氏家族、泰州高氏家族、兴化顾氏家族、海安徐氏家族、兴化宗氏家族、如皋陈氏家族、靖江朱氏家族、如皋徐氏家族、如皋范氏家族等13个有着绵延数代戏曲文化传承的海陵望族的个案研究,侧重于家族文人所进行的戏曲创作和改编、表演或指导、观演和评阅、刊刻与收藏等戏曲活动的深入分析,以期进一步拓宽明清“海陵地区”地域文化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加深学界对“海陵地区”文化家族在戏曲领域所作贡献的认知。综上所言,本文力求通过对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文化多重关系的考证分析,详细说明本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继承性与发展性、表演性和欣赏性、实践性和理论性、商业性和自娱性、宗族性和祭祀性、学术性和通俗性等方面的相关特征,探究“海陵地区”地域文化对本地区家族和戏曲文化发展的熏陶,以及家族文化和戏曲文化发展对地域文化繁荣的双向促进作用。同时,通过文化家族与戏曲关系的多个拓展性专题研究,进一步说明“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特征,改变传统戏曲史研究只重江南曲艺世家的定势思维,也期补上长期以来研究苏中地域戏曲史只论扬州剧坛,而忽略泰州、南通地区之短板,适应了苏中地域文化圈和“江南文化板块”再构建、再认识的迫切需求,有助于当下对明清家族文化史和戏曲史、泰州和苏中地域文化史、江苏和江南文脉研究等领域的深入。
尹响玲[7](2019)在《《绿野仙踪》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野仙踪》是清中期李百川所作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为清中叶三大小说之一,在中国古典小说史特别是白话小说史上占有一定位置。就题材类型而言,《绿野仙踪》相较于一般明清白话小说更富多元性与创新性;就思想内涵而言,《绿野仙踪》中所表现出的思想观念、思想倾向十分多元、复杂;就人物形象而言,作者李百川笔力老练、手法精到,使《绿野仙踪》中的人物刻画既有广度又富深度。总体而言,在名作如林、大家迭出的清中叶白话小说序列中,《绿野仙踪》的思想高度与艺术成就或许的确逊色于《儒林外史》《红楼梦》等超一流作品,但其对人间百态的再现、对社会历史的思考以及其固有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仍是不可忽视的,故而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细致深入的研究十分必要。本论文主要采用知人论世法、文本细读法、形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精研文本、广览文献的前提下,结合作者李百川的人生经历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对其创作心态、思想倾向加以探寻。以此为基础,对《绿野仙踪》这部小说作品进行全面深入的探析与研究:从题材类型入手,在历史演义的维度中探索史传文学传统对于作者的深刻影响,并深入分析作者在历史写实与艺术创造之间的把控与取舍。在神魔小说的视域下剖析作者的精神世界,详细梳理其所建构的高度理想化的彼岸世界。在世情小说的方向上对其中所展现出的社会百态、纲常伦理进行细致分析,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对作者的思想世界加以探索。从思想内涵入手,分别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影响深远的儒、释、道三家思想为路径,结合具体文本和相关理论进行细致的梳理与深入的分析,由此探寻《绿野仙踪》所蕴含的多元思想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对于作者这种的复杂的思想构成、心理状态的独特性与典型性加以研究;从人物形象入手,从群体与个体两个维度出发,分别对《绿野仙踪》中官场、儒林、市井这三大人物群像的塑造和其中最为生动形象的几大个体人物的刻画加以分析,并由此深入对《绿野仙踪》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加以探求,进一步对当时的社会历史与作者具体的创作心理、创作功力加以关照。
张昊苏[8](2019)在《乾嘉文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运用罗宗强先生开创的文学思想史研究方法,对“乾嘉文学思想”展开专门研究,希望对乾嘉文学思潮、士人心态乃至时代风貌有所发明。本论文分为以下几部分:绪论。主要包括:对文学思想史研究方法的综述与反思,特别注意探讨在乾嘉文学思想研究中运用这一角度的学术价值。本论文在方法上对罗宗强范式的改良。对乾嘉文学思想研究情况的综述。本论文研究的范围、框架、思路。第一章,简要概括乾嘉时期的文化政策、思想学术史、文学活动等内容。本章勾勒的简要框架,是此下数章专题性论述的基本依据。第二章,主要探讨政治力量与文学思想的关系。乾嘉时代,特别是乾隆朝,以“稽古右文”为世所艳称,文化贡献不可抹杀;但社会也处在文字狱和“官学”的阴影之下,帝王专制对学术、思想、文学、心态均有压抑,使士人闭口钳舌。然而,即使是体制内的知识人、甚至是在官方性的写作中,也时刻(隐约)透露出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感。不遇之士则“变音”尤甚。第三章,主要讨论乾嘉考据学与文学思想的关系。区别于文人、学人合一的倾向,乾嘉以“朴学”为“主流”,考据学者对辞章多有贬斥。这一学术倾向投射到文学领域,则引起了学、文的分离,使创作倾向、批评理论均有相应的演化。这个时期大盛的义理考据辞章之讨论,代表了朴学家与理学家、辞章家的区隔,隐然成为数十年后文史哲“学术现代化”分科的理论资源。第四章,主要讨论追求个性解放与艺术精致的文学思想倾向。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家,都必有其创作的追求。乾嘉时代固然有讲求规范的创作理论,但文人所接受的主流思潮则是发扬性灵,彰显才情。更具体地说,这些观念直接地接续了晚明的传统,包括士人(主要是江南)的生活方式、文学创作心态和思想观念等,均成为晚明的延续,并在某些问题上走的更远。第五章,主要讨论叙事文学展现的文学思想命题。乾嘉时期同时是叙事文学的高峰,“六大名着”独占其二,其他小说也各有优长。故这里单独立章,探讨叙事文学在乾嘉时期对文学思想的特殊贡献。创作中出现的“自传性”现象、文体兼容的“集大成”现象及文言叙事文学的文体新变,均证明这一时期叙事文学创作思想上的特殊性。
龚鹏程[9](2019)在《鲁迅对中国小说史的诠释个案研究——“小说文学”学科建立的精神史》文中提出一、知识结构的缺陷一九二五年一月,北京《京报》副刊征求青年必读书目与青年爱读书目各十部,邀社会名流提供目录。胡适等人都交卷了,唯独鲁迅作答时发了一通牢骚,曰:"青年必读书,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我以为要少看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此语可见其性情,但谁都知道那是故意这么说的激矫语。因为鲁迅自己的中国书就看得很不少。(1)研究或崇拜鲁迅的人,对于鲁迅读书之多之勤,当然更是知之甚稔。早在一九七九年厦门大学
宋世瑞[10](2018)在《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笔记小说为古代说部之一种,具有子学的根本属性,它以载记、论议、考证、叙事为基本言说方式,以笔记为表现形式,具有“裨治体、助名教、广见闻、资考证、垂典制、供谈笑、益神智”的价值功能,并呈现出多种美学风格。目前学界或称其为“笔记”“小说笔记”“说部笔记”,或称其为“子部小说”“国学小说”,名虽异而实多同,要皆为一家之言、《汉志》以来史志中之谓也。笔记小说之着录兼该子、史两部,然以子部为权重、史部为支流,史部支流实亦子学之一种云。以时下之观念,大而言之,“笔记小说”与其说是一种文类,不如说它是一个分散的集合体,其内部体裁众多;小而言之,笔记小说为小说叙事之一体,是“小说四体”(章回体、话本体、传奇体、笔记体)之一。本文拟研究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一百余年间的笔记小说(部分论述延伸至嘉庆年间),在搜集、整理近五百种笔记小说作品的基础上,探讨了笔记小说的时代变迁、内部类别、作品体派、小说思想等多个问题,划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的“正名”问题。在文献综述与研究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回溯、比较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民国、清代“笔记小说”的用语习惯,主张在清代小说观念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笔记小说”概念,考察笔记小说在清代初中期的变迁,从而进行类别、文体、思想等方面研究。第二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创作的变迁研究,以康熙四十年与乾隆三十年为时间节点,分为三个时段,根据时代背景对每个时段笔记小说的内部诸类别之变迁进行描述,并总结其成就,概括每一时段的特点。第三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类别的研究,本章把笔记小说分为野史笔记、杂家笔记、地理杂记、稗官故事等四个类别,首先针对每一个类别进行学理探讨,其次是对此类别在本期的创获及其特征进行评述,并总结其特点。第四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体派的研究,也是文体学理论在笔记小说领域的一次运用。本章对该时期凸显出来的四个体派即“渔洋说部体”“板桥体”“说粤体”“聊斋体”进行研究,分析其文体渊源,描述其形成的过程,并指出各自的特征。第五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批评研究。清代前中期的笔记小说批评资源,主要集中于书目、序跋、评点三个方面。书目研究主要对笔记小说在清代诸类属的出入情况进行考察,序跋研究是清人对笔记小说的类别、性质、功能、审美等问题的探讨,评点则是对八种笔记小说的评点话语进行探讨。结语部分是对上述章节内容的总结,针对“笔记小说”的理解分歧,提出乾隆以后特别是晚清民国时段的笔记小说研究,应当建立起以《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为中心的研究范式。
二、试论明清长篇小说的“尚实”风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明清长篇小说的“尚实”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1)《林兰香》与中国古代小说的诗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小说“诗化”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林兰香》之前小说诗化特征的流变 |
第一节 唐代传奇小说 |
一、“文备众体”的小说形式 |
二、骈俪、隽永的语言风格 |
第二节 元明传奇小说 |
一、文体特征:诗词羼入 |
二、诗词功能:抒情表意 |
第三节 才子佳人小说 |
一、以“诗”传情(为媒) |
二、人物的诗才 |
第二章 《林兰香》中回目、诗词的叙事功能研究 |
第一节 《林兰香》对章回小说回目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一、《林兰香》回目的艺术特色 |
二、《林兰香》回目的叙事功能 |
第二节 《林兰香》中的诗词及其特点 |
一、中国文学艺术的诗化基因 |
二、《林兰香》中诗词来源考察 |
第三节 《林兰香》中诗词的作用 |
一、诗词是小说情节的组成部分 |
二、诗词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
三、诗词对篇章结构的作用 |
四、诗词与小说的悲剧意蕴 |
五、诗词与作者诗学思想的传递 |
第三章 《林兰香》诗化的审美表现 |
第一节 叙事语言的诗化表达 |
一、语言的典雅美 |
二、语言的色彩美 |
三、语言的音乐性 |
第二节 小说人物的诗性气质 |
一、塑造具有诗性品质的人物 |
二、着重展示人物心灵 |
第三节 情节内容的诗意呈现 |
一、小说意境的诗意建构 |
二、景物描写与“比德”说 |
三、高雅诗意的文化活动 |
第四节 意象叙事及其隐喻意义 |
一、自然意象 |
二、社会(历史)意象 |
第四章 《林兰香》诗化特征的文学意义 |
第一节 《林兰香》诗化特征的小说史价值 |
一、增强读者的美感体验 |
二、加强小说的抒情性 |
第二节 《林兰香》诗化特征的影响 |
一、《林兰香》与《红楼梦》 |
二、对其他小说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贾平凹文艺观中的民族认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现实背景 |
(二)理论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概况 |
(二)国外研究概况 |
四、研究方法和框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框架思路 |
第一章 贾平凹文艺观的民族认同资源 |
第一节 贾平凹文学观与传统思想文化 |
一、贾平凹文学观与儒家文化 |
二、贾平凹文学观与佛道文化 |
三、贾平凹文学观与巫鬼文化 |
第二节 贾平凹文学观与传统文学艺术 |
一、贾平凹文学观与传统文学 |
二、贾平凹文学观与戏曲艺术 |
三、贾平凹文学观与书画艺术 |
第二章 贾平凹文艺观的民族认同建构 |
第一节 贾平凹小说观与民族认同建构 |
一、文学地理与民族认同 |
二、小说形式与民族认同 |
第二节 贾平凹散文观与民族认同建构 |
一、散文文体与民族认同 |
二、散文境界与民族认同 |
第三节 贾平凹艺术观与民族认同建构 |
一、艺术精神与民族认同 |
二、艺术形式与民族认同 |
第三章 贾平凹文艺观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
第一节 贾平凹文艺观的民族文化立场与主体身份认同 |
一、贾平凹文艺观的民族文化立场 |
二、贾平凹文艺观的主体身份认同 |
第二节 贾平凹文艺观与世界文艺观念的对话 |
一、贾平凹关于文艺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理论阐述 |
二、贾平凹关于文艺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理论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锋剑春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对象版本选择 |
三、《锋剑春秋》研究综述 |
第一章 《锋剑春秋》的成书与作者 |
第一节 《锋剑春秋》成书来源探讨 |
第二节 《锋剑春秋》作者身份蠡测 |
第二章 《锋剑春秋》的题材界定与新变 |
第一节 “以神演史”并非“讲史” |
第二节 “万仙斗法”状似“神魔” |
第三章 《锋剑春秋》的神魔书写 |
第一节 《锋剑春秋》中的伦理立场 |
一、儒家伦理——反叛·回归·和解·崩塌 |
二、神魔立场——主观创作意图与客观写作结果背离 |
三、女将书写——“欲迎还拒” |
第二节 历史人物的文学形象转变 |
一、孙膑——从兵家智者到神仙术士 |
二、毛遂——从自荐门客到油滑神偷 |
第三节 请神仪式中的意态结构和神仙观念 |
第四节 《锋剑春秋》中的阵法书写 |
第四章 《锋剑春秋》的文学与文化意义 |
第一节 神魔·历史·传奇·人情——“古树新果”的跨类型叙事 |
第二节 祛魅的解构与复魅的长存——神魔小说的文化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4)论《红楼梦》的“文备众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理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文备众体”及其文化心理内涵 |
第一节 文体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文备众体”及其文化心理内涵 |
第二章 《红楼梦》“文备众体”的表现 |
第一节 继承史传文学 |
一、客观的叙述态度 |
二、广阔的社会图景 |
三、用史家眼光评价人物 |
第二节 发扬“诗骚”传统 |
一、诗笔的叙事作用 |
二、诗歌情感的表达 |
三、抒情诗人形象的塑造 |
第三节 借鉴传统戏剧 |
一、戏曲的叙事作用 |
二、对话的性格化 |
三、戏剧性人物的刻画 |
第四节 复调的叙述模式 |
一、对儒释道思想的反叛 |
二、感伤情调的流露 |
三、情教思想家形象的塑造 |
第三章 《红楼梦》“文备众体”的成因和意义 |
第一节 《红楼梦》“文备众体”的成因 |
一、小说文体的发展 |
二、读者期待视野的鼓舞 |
三、作家的独创性 |
第二节 《红楼梦》“文备众体”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 |
后记 |
(5)晚清历史演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晚清历史演义小说的刊发 |
第一节 期刊与历史演义 |
一、从时政刊物到《杭州白话报》 |
二、《新小说》与其他文学期刊 |
三、期刊小说刊载的局限性 |
四、期刊小说中的批点 |
第二节 日报与历史演义 |
一、日报小说的刊载 |
二、日报与小说广告 |
三、作为小说素材的日报新闻 |
第三节 历史演义的地域 |
一、小说发表的地域特征 |
二、国内外小说的不同倾向 |
第二章 晚清历史演义小说的观念演变 |
第一节 时事小说与小说社会功能的发掘 |
第二节 历史演义定位与虚实观 |
一、《新小说》中的历史演义 |
二、教科书式历史演义——《万国演义》 |
三、从《痛史》到《两晋演义》《云南野乘》 |
四、民族小说与历史演义之间的《洪秀全演义》 |
第三节 异域历史演义与民族国家观念 |
一、国家观念与华夷之辩 |
二、民族概念与满汉之争 |
三、新小说的变异分化与理解误差 |
第三章 历史演义中的英雄形象变迁与英雄史观 |
第一节 精英式的英雄史观 |
第二节 史观之下的英雄形象 |
一、改革英雄的塑造 |
二、民族英雄塑造时期 |
三、以选择定成败的多面形象 |
第三节 “自戕”的类型化情节设置 |
一、武将自刎情节及其心理 |
二、自戕情节之下的拿破仑 |
三、战场之外的自缢与绝食 |
第四章 历史演义小说的叙述方式演变 |
第一节 叙事干预中的理与情 |
一、因情入理:叙事中的解释说明 |
二、以情代理:叙事中的情感共鸣 |
第二节 小说文学性的回归 |
一、叙事线索:双线叙事的变化 |
二、叙述者的变化:从公开评论到隐藏评论 |
第三节 新小说叙事的内在矛盾性 |
一、小说预设受众的矛盾性 |
二、艺术性缺失与小说的商业依赖性的矛盾 |
结论 |
附录 晚清历史演义作品整理表(1840-1911)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本论文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概况——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海陵地区”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特征 |
第一节 “海陵地区”的历史概念 |
第二节 “海陵地区”的地域空间 |
第三节 “海陵地区”的地域文化 |
第四节 “海陵文化”的戏曲特征 |
第二章 明清“海陵地区”的文化家族 |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中国家族文化 |
第二节 明清“海陵地区”的家族文化 |
第三节 明清“海陵地区”的文化家族 |
第四节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艺文传统 |
第三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活动 |
第一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创作 |
第二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批评 |
第三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表演 |
第四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繁荣的原因 |
第一节 特殊政治因素的影响 |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
第三节 教育科举文化的影响 |
第四节 泰州学派思想的影响 |
第五节 家族婚姻关系的影响 |
第六节 家族文人交游的影响 |
第五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戏曲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对戏曲表演的影响 |
第三节 对戏曲传播的影响 |
第六章 “望族之首曲乐传”——泰州宫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宫氏世系 |
第二节 宫氏家族文人与戏曲 |
第三节 宫敬轩与《海岳圆传奇》 |
第七章 “俞家声伎甲江南”——泰州俞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俞氏家族世系与民族属性 |
第二节 清代泰州俞氏家族文人群 |
第三节 俞氏家班的演剧与文人题咏 |
第八章 “寒儒子弟作佳剧”——兴化顾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兴化顾氏世系与戏曲家顾麟瑞 |
第二节 顾麟瑞的交游与着述 |
第三节 顾麟瑞的戏曲创作 |
第九章 “兄弟曲家竞风流”——泰州仲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仲氏家族世系与文人群 |
第二节 仲振奎生平与戏曲创作 |
第三节 仲振履生平与戏曲创作 |
第十章 “父子接力刻巨着”——泰州沈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沈氏与“海陵本”《桃花扇》的刊刻 |
第二节 沈默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三节 沈氏家族文人刊刻评阅《桃花扇》的原因 |
第十一章 “三代藏曲留后世”——泰州高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高岱瞻的家世与生平 |
第二节 高氏家族的藏曲与校曲 |
第三节 高氏家族的三峰园演剧 |
第十二章 “叔侄分别谱传奇”——海安徐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海安徐氏世系与徐信、徐昫生平 |
第二节 海安徐氏家族文人群 |
第三节 徐信与《遗臭碑政绩传奇》 |
第四节 徐鹤孙与《秣陵秋传奇》 |
第十三章 “海陵世家演氍毹”——其他文化世家与戏曲 |
第一节 兴化宗氏家族与戏曲 |
第二节 如皋陈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三节 靖江朱氏家族与戏曲 |
第四节 如皋徐氏家族与戏曲 |
第五节 如皋范氏家族与戏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绿野仙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二章 《绿野仙踪》的创作背景 |
2.1 社会背景 |
2.2 作者的创作心态 |
第三章 《绿野仙踪》的题材类型 |
3.1 历史题材 |
3.1.1 征史尚实的史传文学传统 |
3.1.2 从“文不己出”到“文必己出” |
3.2 神魔题材 |
3.2.1 构筑彼岸世界 |
3.2.2 慰藉现世人生 |
3.3 世情题材 |
3.3.1 崩坏世态人情的描摹 |
3.3.2 底层人物生存智慧的揭示 |
第四章 《绿野仙踪》的思想内涵 |
4.1 儒家思想的浸染 |
4.1.1 难以割舍的济世情怀 |
4.1.2 无处不在的纲常伦理 |
4.2 道教信仰的渗透 |
4.2.1 寄厚望于道教救世 |
4.2.2 失真实于经验世界 |
4.3 对佛教思想的接受与批判 |
4.3.1 对佛教思想的接受 |
4.3.2 对佛教思想的批判 |
第五章 《绿野仙踪》的人物形象 |
5.1 多阶层的人物群像 |
5.1.1 官场群臣 |
5.1.2 儒林百丑 |
5.1.3 市井小民 |
5.2 矛盾复杂的人物性格 |
5.2.1 情与欲之间的纠结 |
5.2.2 智与愚之间的矛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乾嘉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文学思想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一、文学思想史研究综述 |
二、何为“文学”?何为“文学思想”?——立足于清代文学的考察 |
三、何以“文学思想史”? |
中:乾嘉文学思想研究综述 |
一、乾嘉文学与文学思想史料略述 |
二、乾嘉时期文学史、思想史、学术史研究综述 |
下:范围、框架、思路 |
一、关于“乾嘉” |
二、论文的基本框架与主要思路 |
第一章 乾嘉文学思想展开的背景 |
第一节 乾嘉历史与文化政策 |
第二节 乾嘉时期的思想史、学术史概况 |
第三节 乾嘉文学概述(上):流派概述(附理论批评) |
第四节 乾嘉文学概述(下):历时性考察 |
第二章 政治压抑下的文学主潮 |
第一节 御制文学、科举制度、台阁文艺 |
第二节 官方修书与文体正变 |
第三节 盛世中的变音 |
第三章 朴学背景下的创作转向 |
第一节 “学人”与“文人”、“考据”与“辞章”之争 |
第二节 从推重学养到逞才炫博 |
第四章 个性解放与艺术的精致 |
第一节 晚明的潜流 |
第二节 两种精致化追求的离合 |
第三节 女性观念与女性文学的变化 |
第五章 叙事文学中的文学思想新貌 |
第一节 自寓、自况向自传性的进发 |
第二节 集大成与雅文学化 |
第三节 文言叙事文学的体制创新 |
结语:何以乾嘉? |
参考文献 |
(10)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笔记小说”之研究现状及其问题存在 |
(一)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 |
(二)目前笔记小说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
二、晚清民国之“笔记小说”概念辨析 |
(一)“笔记小说”概念缘起 |
(二)晚清民国之笔记小说研究 |
(三)晚清民国学人关于“笔记小说”概念的分歧 |
附:民国之“笔记”概念 |
三、本文“笔记小说”之概念及适用范围 |
(一)清代“小说”的多重意义 |
(二)清代“说部笔记”“小说笔记”与今日之“笔记小说” |
(三)“笔记小说”在清代的适用范围 |
(四)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及结构 |
第一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分期与变迁 |
第一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分期 |
第二节 顺治元年——康熙四十年:晚明小说的延续与新朝气象的展露 |
第三节 康熙四十一年——乾隆三十年:杂家笔记的崛起与稗官故事的消歇 |
第四节 乾隆三十一年——乾隆六十年:野史笔记之外的诸体并兴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类别与着述特征 |
第一节 野史笔记类 |
一、野史与小说:叙事与“传闻异辞” |
二、野史笔记与“杂史小说” |
三、前四朝野史笔记类之着述特征 |
四、小结 |
第二节 杂家笔记类 |
一、杂家笔记与笔记小说 |
二、前四朝杂家笔记类之着述特征 |
三、小结 |
第三节 地理杂记类 |
一、地理杂记与笔记小说 |
二、前四朝地理杂记类之着述特征 |
三、小结 |
第四节 稗官故事类 |
一、笔记小说与“子部小说” |
二、前四朝稗官故事类小说之着述特征 |
三、小结 |
结语 笔记小说诸类型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三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体派之形成与特征 |
第一节 “渔洋说部体” |
一、“渔洋说部”的命名 |
二、“渔洋说部”概念下之作品 |
三、“渔洋说部”的特征 |
四、“渔洋说部体”影响下诸作品 |
五、小结 |
第二节 “板桥体” |
一、“板桥体”之源头 |
二、“板桥体”之形成 |
三、“板桥体”之基本特征 |
四、小结 |
第三节 “说粤体” |
一、“说粤体”在康乾时期的存在情况 |
二、清代康乾年间“说粤体”的基本特征 |
三、小结 |
第四节 “聊斋体” |
一、《聊斋志异》与其他文体的渊源 |
二、《聊斋志异》之文本构成 |
三、“聊斋体”的形成及乾隆年间之体派呈现 |
四、小结 |
结语 |
第四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批评之形式与内涵 |
第一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书目 |
一、前四朝书目概观 |
二、笔记小说在本期书目之多样化着录及出现的问题 |
三、本期书目中的笔记小说批评状况 |
四、小结 |
第二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序跋 |
一、关于笔记小说的写作姿态、类别划分与功能指向 |
二、关于笔记小说的批评:性质探讨与审美倾向 |
三、小结 |
第三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评点 |
一、《玉光剑气集》 |
二、《匡林》《谔崖脞说》《亚谷丛书》《稗贩》 |
三、《楚庭稗珠录》 |
四、《聊斋志异》《续板桥杂记》 |
小结 |
总结 |
顺康雍乾笔记小说叙录 |
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作品表征图表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试论明清长篇小说的“尚实”风格(论文参考文献)
- [1]《林兰香》与中国古代小说的诗化特征[D]. 刘彤彤.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2]贾平凹文艺观中的民族认同问题研究[D]. 夏莹.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3]《锋剑春秋》研究[D]. 曹磊.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12)
- [4]论《红楼梦》的“文备众体”[D]. 史小寒. 喀什大学, 2020(07)
- [5]晚清历史演义小说研究[D]. 贾晶雯.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D]. 钱成.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1)
- [7]《绿野仙踪》研究[D]. 尹响玲. 延边大学, 2019(01)
- [8]乾嘉文学思想研究[D]. 张昊苏. 南开大学, 2019(05)
- [9]鲁迅对中国小说史的诠释个案研究——“小说文学”学科建立的精神史[J]. 龚鹏程. 关东学刊, 2019(01)
- [10]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D]. 宋世瑞.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