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生素D过量47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高锦萍[1](2021)在《皮肤科与烧伤整形科护士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三级甲等医院符合护士处方权申请资质的皮肤科和烧伤整形科护士可开具的处方药物及其处方形式,以期为我国今后护士处方权卫生政策的制定和试点的实行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法、半结构访谈法及德尔菲法对我国皮肤科及烧伤整形科护士药物处方权的处方内容及处方形式进行研究。1.文献调研法:以护士、护士处方权、皮肤科等作为关键词在Pub Med、CINAHL、Scopus等外文数据库查找国外皮肤科及烧伤整形科护士药物处方权的相关资料,在国外官网上查询美国(俄亥俄州)、英国、澳大利亚、英国及南非护士处方集,翻译以上处方集中皮肤科和烧伤整形科药物,同时参考我国最新版的《临床药物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五版)以此制定初始问卷。2.半结构访谈法:通过文献回顾和课题组讨论形成半结构访谈提纲,遴选皮肤科4名医疗专家与4名护理专家、烧伤整形科4名医疗专家和4名护理专家对初始问卷进行半结构访谈,根据专家意见对咨询问卷进行修改、整理,最终形成第一轮护士皮肤科和烧伤整形科护士药物处方权专家咨询问卷。3.德尔菲法:在同意授予护士处方权的专家中遴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皮肤科和烧伤整形科医疗专家和护理专家,纳入标准为:(1)副高及以上职称;(2)在相应的专业领域有10年及以上工作经验;(3)本科及以上学历;(4)严谨求实,自愿参与,其中(1)-(3)条,符合两条即可。因此皮肤科护士药物处方权问卷遴选了山西、福建、湖北等10个省和2个直辖市(北京、上海)三甲医院皮肤科36名专家,32名专家全程参与,其中医疗专家和护理专家各16名。烧伤整形科护士药物处方权问卷遴选了福建、湖北、山西等8个省和2个直辖市(北京、上海)三甲医院烧伤整形科36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32名专家全程参与,其中医疗专家和护理专家各16名。结果:1.皮肤科护士处方药物两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89%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皆为0.81。确定我国三级甲等医院皮肤科护士可开具的皮肤科药物共13大类63种药物,其中倾向协议处方或延长处方31种、协议处方17种、延长处方10种、延长处方或调整处方3种、独立处方1种、独立处方或协议处方1种。各处方形式具体的药物为:(1)独立处方形式的1种药物:碘伏;(2)协议处方形式的17种药物:氧化锌、高锰酸钾、淀粉、呋喃西林、薄荷脑、莫匹罗星、夫西地酸、尿素、尿囊素、多磺酸黏多糖乳膏、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D、维康福、复合维生素B、钙尔奇;(3)延长处方形式的10种药物:溴苄烷胺、樟脑、庆大霉素、诺氟沙星、丁酸氢化可的松、糠馏油、复方硝酸益康唑、卡泊三醇、他卡西醇、水乐维他;(4)协议处方或延长处方形式的31种药物为:硅油、鞣酸、硫酸锌、达克罗宁、杆菌肽、黏菌素、克林霉素、氯化氨基汞、氢化可的松、糠酸莫米松、煤焦油、鱼石脂、对氨苯甲酸、二氧化钛、酮洛芬、布洛芬、复方克霉唑、复方卤米松、米诺地尔、维生素B1、丙硫硫胺、呋喃硫胺、长效核黄素、烟酸、烟酰胺、泛酸钙、维生素B4、芦丁、阿法迪三、维乐生、多维元素片;(5)延长处方或调整处方形式的3种药物:水杨酸苯酯、依托芬钠酯、复方曲安奈德;(6)独立处方或协议处方形式的1种药物:炉甘石。2.烧伤整形科护士处方药物两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89%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和0.81。最终确定我国三级甲等医院烧伤整形科护士可开具的外科用药为5大类26种药物,其中11种药物处方形式倾向于协议处方,9种药物倾向于协议处方或延长处方,4种药物倾向于独立处方或协议处方,各有1种药物分别倾向于独立处方、独立处方或延长处方。各处方形式具体药物为:(1)倾向协议处方形式的11种药物:环氧乙烷、过氧乙酸、醋酸蓖麻油、磺胺嘧啶银、康瑞保、美宝湿润烧伤膏、新的肤医用硅酮凝胶、液状石蜡、莫匹罗星软膏、过氧化氢溶液;(2)倾向于协议处方或延长处方的9种药物:碘酊、高锰酸钾、呋喃西林、口服洗肠散、愈创蓝油烬、依托芬那酯乳膏、鱼石脂软膏、吸收性明胶海绵、布洛芬乳膏;(3)倾向独立处方或协议处方的4种药物:苯扎溴铵、乙醇、醋酸氯已定、戊二醛;(4)倾向独立处方的1种药物:聚维酮碘;(5)倾向独立处方或延长处方的1种药物:软肥皂溶液。结论:本研究通过两轮专家函询初步得出我国三甲医院皮肤科护士可开具13大类63种皮肤科药物和烧伤整形科护士可开具5大类26种烧伤整形科药物,处方形式以协议处方或延长处方和协议处方为主。两轮专家积极性和权威性较高,因此本研究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王颖[2](2021)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证型分析及葛根素对DOP的改善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糖尿病并发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是糖尿病在骨骼系统引起的严重慢性并发症,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研究表明在慢性炎症状态刺激下,肝脏和脂肪组织等局部靶器官与组织中11 β-羟类固醇脱氢酶1型(11 β-HSD1)活性增加,将无活性的11脱氢皮质酮转化为有活性的皮质酮增多,是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目前临床尚缺乏作用持久、副作用小、治疗方法简单的针对性药物。中医药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作用靶点丰富、不良反应少,且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文通过临床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及临床特点;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探讨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以抗炎与抑制11 β-HSD1活性为靶点,探讨葛根素干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上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一、临床研究目的:通过回顾性收集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及临床特点,为临床防治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2018年10月-2020年10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资料96例。按照骨密度值,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的T2DM组(45例)及合并骨质疏松组(51例)。探索两组患者中医证型的特点,并分析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HbA1C、Ca、P、ALP、25(0H)VD、PTH、骨钙素、T-P1NP、β-CTX、骨密度值等相关指标,为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①两组患者主证型比例,T2DM组气阴两虚证>肺胃热盛证>阴虚火旺证,合并骨质疏松组气阴两虚证>阴虚火旺证>肺胃热盛证,两组主证型分布不同,具有显着差异(P<0.05);两组兼证均是瘀血阻络证>痰湿内蕴证,具有显着差异(P<0.05);合并骨质疏松组三组主证型的骨密度值无明显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男女性别分布不同,T2DM组男性患者多,合并骨质疏松组女性患者多,具有显着差异(P<0.05)。③两组患者年龄分布不同,合并骨质疏松组患者年龄高于T2DM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④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不同,合并骨质疏松组病程较T2DM组长,具有显着差异(P<0.05)。⑤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⑥两组患者血Ca、血P、25(OH)VD、PTH、β-CTX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ALP、T-P1NP水平不同,合并骨质疏松组ALP、T-P1NP水平高于T2DM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骨钙素水平不同,合并骨质疏松组骨钙素水平低于T2DM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①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中医主证型最多的是气阴两虚证,兼证最多的是瘀血阻络证;主证阴虚火旺证占比较T2DM组明显升高。为临床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提供了一定的思路。②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与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密切相关。③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ALP、T-P1NP水平较高,骨钙素水平较低。为临床更早发现骨质疏松及针对性有效防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二、动物实验目的:使用葛根素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以抗炎与抑制11 β-HSD1活性为靶点,探讨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改善作用与机制。方法: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用不同剂量葛根素进行干预,采用生化法、酶联免疫法(ELISA)及相关仪器检测大鼠血糖、胰岛素,骨代谢相关指标(血钙、25羟维生素D、TRACP5b、CTX-1、ALP-B、OC、骨密度),探讨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2)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炎性相关细胞因子与皮质酮代谢相关指标:MCP-1、TNF-α、IL-1、IL-6以及与炎性反应密切相关的hs-CRP,血清糖皮质激素活性形式皮质酮;通过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肝脏、脂肪、骨组织中11 β-HSD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以及酶活性,阐明葛根素对炎性反应及11 β-HSD1活性的影响,明确葛根素的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结果:①糖代谢方面,葛根素(低、中、高剂量)三组大鼠血糖与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其中高剂组血糖水平最低(P<0.05);葛根素三组大鼠胰岛素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其中中剂组胰岛素水平最高(P<0.05)。②骨代谢方面,葛根素三组大鼠血钙、25(OH)VD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其中高剂组血钙、25(OH)VD水平最高(P<0.05);葛根素三组大鼠血清TRACP5b、CTX-1、ALP-B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其中中剂组血清TRACP5b、CTX-1、ALP-B水平最低(P<0.05);葛根素三组大鼠血清0C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其中中剂组血清OC水平最高(P<0.05);葛根素三组大鼠骨密度与模型组比较升高(P<0.05),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炎症指标:葛根素三组大鼠MCP-1、TNF-α、IL-1、hs-CRP与模型组比较下降明显(P<0.05),其中中剂组MCP-1、TNF-α、IL-1、hs-CRP水平最低(P<0.05)。④皮质酮代谢方面,葛根素三组大鼠血清中皮质酮浓度与模型组比较下降明显(P<0.05),其中中剂组皮质酮浓度最低(P<0.05);葛根素三组大鼠肝脏、脂肪、骨组织中11 β-HSD1蛋白及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所下降(P<0.05),其中中剂组11 β-HSD1蛋白及mRNA表达最低(P<0.05)。结论:①在糖代谢、骨代谢方面,葛根素具有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水平的作用;葛根素具有升高血钙、25(OH)VD、OC及骨密度,降低TRACP5b、CTX-1、ALP-B的作用。说明葛根素能够调节血糖、胰岛素、钙、25(OH)VD代谢,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调节骨转化,改善糖尿病大鼠的骨质疏松。②在炎症反应及皮质酮代谢方面,葛根素具有降低MCP-1、TNF-α、IL-1、hs-CRP、皮质酮水平,降低11 β-HSD1在肝脏、脂肪、骨组织中活性的作用;说明葛根素可能通过抗炎与抑制11β-HSD1活性,降低皮质酮活化,达到改善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③不同剂量葛根素比较,中剂量组在提高胰岛素水平、调节骨代谢、抗炎及抑制11 β-HSD1活性方面效果最佳。
李心爱[3](2021)在《丁治国教授治疗桥本氏病合并甲亢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 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临床研究及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数据挖掘技术,探索丁治国教授治疗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及用药经验。2 研究方法2.1 临床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临床病案信息,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抗体、甲状腺体积及甲状腺上动脉流速为观察指标,初步探索丁治国教授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2.2 数据挖掘研究:以临床研究所收集病案为主,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进行处方规律、用药频次、性味归经、潜在处方挖掘,深入探索丁治国教授治疗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用药经验。3 研究结果3.1 临床研究(1)人口学资料:本研究共纳入76例。男性4例,女性72例:最大者年龄68岁,最小者18岁。(2)甲状腺抗体:TPOAb治疗前311.70±324.46 IU/ml,治疗后 253.09±265.31 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GAb治疗前373.83±550.31 IU/ml,治疗后267.87 ±486.16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甲状腺功能:TT3、TT4、FT3、FT4、TSH治疗前后对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甲状腺体积:治疗前 15.11(12.20 17.47)cm3,治疗后 14.59(11.02 14.59)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甲状腺上动脉流速:治疗前52.16(48.80 52.16)cm/s,治疗后41.07(29.0041.07)cm/s,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2 数据挖掘研究(1)用药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夏枯草、黄芩、牡丹皮、煅牡蛎、知母、合欢花、赤芍、香附、射干、桔梗、柴胡、黄芪、泽泻、猫爪草、白芍、蒲公英、浙贝母、珍珠母、煅龙骨、酸枣仁。(2)演化出5个核心新处方,分别为:①桔梗、地骨皮、猫爪草、防风。②桂枝、麦冬、鸡血藤、党参、茯神、炙黄芪。③茯苓、玉竹、山楂、白术。④石菖蒲、刺五加、远志、郁金、党参、茯神、炙黄芪。⑤浙贝母、法半夏、木蝴蝶、紫苏子、鸡血藤。4 研究结论(1)临床回顾性研究:丁治国教授以“靥本相应论”为指导,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除常规的减低甲状腺激素水平、减低上动脉流速之外,中医药治疗可有效减低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滴度,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2)核心思路:丁治国教授治疗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靥本相应论”为核心理论,“肝郁化火、气阴两虚”为核心病机,“清肝健脾、益气养阴”为核心治法。(3)核心处方:丁治国教授治疗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核心处方为:夏枯草、浙贝母、黄芩、牡丹皮、牡蛎、知母、合欢花、赤芍、香附、射干、栀子、车前草、泽泻、茯苓、柴胡、黄芪、郁金、蒲公英、猫爪草。夏枯草清肝,明目,消肿散结;黄芩、栀子苦寒,入肝、胆、三焦经,泻火解毒;泽泻、车前草清热利湿,导湿热从水道排出;茯苓利水渗湿,又有健脾之功效;柴胡、香附、合欢花、郁金疏肝解郁、调理气机以去致病之因;蒲公英、猫爪草消肿散结、化痰软坚。全方以清肝健脾为主,又佐以益气养阴,兼顾化痰活血消瘿,气血水同调,风火共治。
吴健[4](2021)在《血脂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与老年女性骨密度及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性骨折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门诊或住院的女性OP患者110例,年龄5583岁,平均年龄(68.26±6.28)岁。按照是否发生OP性骨折分为骨折组52例,年龄5683岁,平均年龄(69.04±6.30)岁;非骨折组58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7.57±6.24)岁。所有患者均进行骨密度测定及空腹血脂测定,记录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一般资料。通过t检验比较骨折组与非骨折组年龄,BMI,L14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Ward三角区骨密度、大转子骨密度、转子间骨密度、总髋部骨密度,TC,TG,LDL-C,HDL-C,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步找寻两组之间存在区别的指标。骨折组骨密度与年龄、BMI、TG、TC、LDL-C及HDL-C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0表示正相关,r<0表示负相关,探寻在OP性骨折患者中,骨密度与一般资料的关系;以TC、TG、LDL-C、HDL-C为自变量,是否伴有OP性骨折为因变量,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老年女性OP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老年OP女性骨折组年龄、BMI、L14骨密度与非骨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股骨颈骨密度、Ward三角区骨密度、大转子骨密度、转子间骨密度、总髋部骨密度、TC、HDL-C、LDL-C、TG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OP性骨折女性年龄与L14、股骨颈、Ward三角区、大转子、转子间、总髋部骨密度负相关(r<0,P<0.05);BMI与L14和股骨颈、Ward三角区、大转子、转子间、总髋部骨密度正相关(r>0,P<0.05);TC、TG与L14和股骨颈、Ward三角区、大转子、转子间、总髋部骨密度负相关(r<0,P<0.05);HDL-C与L14和股骨颈、Ward三角区、大转子、转子间、总髋部骨密度无相关性(r<0,P>0.05);LDL-C与Ward三角区、大转子、转子间、总髋部骨密度负相关(r<0,P<0.05)。TC为老年女性OP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为老年女性OP性骨折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血脂中TC、TG、LDL-C与老年OP性骨折女性不同部位骨密度相关性不同,HDL-C与不同部位骨密度无相关。TC为老年女性OP性骨折危险因素,HDL-C可能为老年女性OP性骨折保护性因素。
王婕[5](2021)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方案的构建》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构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方案,旨在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方法:本研究采用质性访谈法,构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循证护理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检索与证据综合的方法,制定推荐意见,从而初步形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方案,最后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形成的护理方案进行修订与完善,最终确定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方案。1.通过质性访谈构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问题。通过构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护理现状与需求的访谈提纲,对临床一线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总结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主题,并构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具体护理问题。2.以护理问题为依据,进行证据检索与证据综合,制定推荐意见,初步形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方案。本研究按照“证据6S模型”,检索与评价老年骨质疏松相关指南、开展相关护理问题的系统评价、检索与评价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证据的综合,依据GRADE证据分级系统形成推荐意见,从而初步构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方案。3.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最终方案。通过选取专家,进行专家咨询,对初步形成的研究方案进行修改与完善,最终确定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方案。结果:1.护理问题的构建。本研究选取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病科、骨科、内分泌科共10名临床一线医护人员进行访谈,课题组成员在前期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结果,总结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护理主题: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的补充、生活习惯指导、运动指导、疼痛管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用药依从性指导、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8个方面,并构建18个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问题。2.依据护理问题,进行证据综合,制定推荐意见,初步形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方案。(1)本研究最终纳入6部指南,其中2部为国内指南,4部为国外指南,通过评价指南,在指南中提取出25条推荐意见。(2)开展3项系统评价,共纳入69篇文献,验证6项结局指标,依据GRADE证据分级系统,制定5条推荐意见。(3)根据相关文献内容分析,制定9条推荐意见。3.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最终方案。本研究选取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病科、骨科、内分泌科共11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最终形成本研究方案,包含8个主题,38条推荐意见。结论:本研究通过证据综合,形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方案,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的补充、生活习惯指导、运动指导、疼痛管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用药依从性指导、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8个主题、38条推荐意见。本研究方案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老年骨质疏松的护理理论知识,同时可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指导。
李静[6](2021)在《柴芍二至散治疗Graves病伴肝损害的疗效评价及机制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目的本研究旨在于既往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柴芍二至散在治疗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GD)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评估其治疗GD伴肝损害的安全性,为中医药在临床治疗GD、防治GD伴肝损害领域提供新的参考依据。2方法选取60例就诊于安徽省中医院老年内分泌科符合纳入标准的GD伴肝损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予对照组甲巯咪唑加多烯磷脂酰胆碱方案,予以观察组柴芍二至散加甲巯咪唑方案。两组皆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12周,分别于治疗后第1、3、6个月后复查FT3、FT4、TSH、肝功能、TRAb、25羟基-维生素D3、TGF-β1、血常规、甲状腺肿大程度、心率、中医证候积分等相关指标。记录并及时处理两组研究对象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反应情况。运用SPSS21.0统计分析两组的疗效差异和安全性。3结果(1)甲状腺功能:治疗后,两组FT3、FT4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TSH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FT3、FT4水平下降较治疗组更明显(P<0.05),TSH水平升高程度较治疗组更显着(P<0.05)。(2)肝功能:治疗后,两组ALT、AST、AKP、γ-G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肝酶水平改善程度较治疗组更显着(P<0.05)。(3)TRAb:治疗后,两组TRAb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TRAb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着(P<0.05)。(4)25羟基-维生素D3、TGF-β1:治疗后,两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血清25羟-维生D3水平上升较对照组更显着(P<0.05)。治疗后,两组的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TGF-β1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着(P<0.05)。(5)甲状腺肿大程度:治疗后,两组患者甲状腺肿治疗后较治疗前均缩小(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甲状腺肿大改善程度更显着(P<0.05)。(6)心率: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两组在降低心率方面无明显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着(P<0.05)。(8)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6.66%,明显优于对照组83.33%的有效率(P<0.05)。(9)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程中观察发现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6.67%、10%,显示出观察组有更高的安全性。4结论柴芍二至散联合甲巯咪唑可明显改善GD伴肝损害患者的高代谢症状,与对照组相较可更有效地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显着降低血清甲状腺激素及TRAb、肝酶指标水平,安全性较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免疫调节提高机体的免疫耐受性,升高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降低TGF-β1水平减轻自身免疫反应来改善患者病情。多年研究结果证实应用柴芍二至散治疗GD伴肝损害临床效果显着,今后可扩大范围应用于GD伴肝损害的治疗。
庞瑜璐,包蕾[7](2020)在《早产儿维生素D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维生素D对儿童和新生儿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机体多器官系统有重要作用[1],及时补充维生素D可降低新生儿多种疾病的发病率。维生素D转运到胎儿的时间主要是妊娠晚期[2-3],所以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较低。多个国家儿科学会都推荐对新生儿补充维生素D,然而这些机构提出的针对新生儿(含早产儿)群体的维生素D剂量建议有着较大的差异。本文将从维生素D相关早产儿疾病、补充剂量等方面进行阐述。
郑丹[8](202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体格及营养状况相关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儿童的体格生长及反映营养问题相关指标,评估其营养状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儿信息进行采集,例如:病初及病程中的体重及身高,同时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以九省市参考值做参考,入院时及治疗后静脉血血红蛋白(HB)及白蛋白(ALB),病程中甘油三酯水平及骨密度,评估疾病活动度采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000),通过病史采集了解治疗情况。结果:66例SLE患儿在入院时及病程中发现低体重者为13.6%,矮小者为16.7%,肥胖者为3%,超重者为15.2%,消瘦者为7.6%,比较男女性患儿体重、身高、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贫血者占92.4%,低ALB血症者占80.3%,中重度贫血或低ALB血症患儿分别占42.4%、53.1%,经治疗后HB、ALB水平较前升高(P=0.023、0.002)。疾病活动度以中重度活动为主,分别占37.9%和53%。经过检测的48例患儿中高甘油三酯血症占72.9%,中、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者分别占54.2%、2.1%,39例患儿中25.6%骨量减少,33.3%骨量严重下降。补充ALB、使用免疫抑制剂及丙种球蛋白均与低ALB血症改善存在正相关关系(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0.341、0.310、0.348,P=0.006、0.012、0.005),激素冲击治疗与低ALB血症或贫血改善无显着相关关系,且贫血改善与输血、血浆置换、使用免疫抑制剂及丙种球蛋白均无显着相关关系。疾病活动度和ALB水平为负相关关系(spearman系数为-0.328,P=0.007),与HB水平、甘油三酯水平及BMI无关。结论:SLE住院患儿营养不良、贫血及低白蛋白血症检出率较高,且存在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骨量下降等问题,儿科医生在治疗原发病时需重视患儿营养情况并积极进行干预。
韦聪[9](2020)在《益肾密骨汤治疗肾阳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益肾密骨汤治疗肾阳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中医院骨伤科门诊及住院中符合纳入标准的肾阳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共6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钙D3片(Ⅱ)联合骨化三醇胶丸口服,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再予益肾密骨汤加减汤剂煎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骨转换标志物及雌二醇变化量以及骨折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所有患者治疗期间每月监测一次血钙。两组在治疗开始前及结束时、试验组在用药后2周、1个月、2个月时分别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以评估药物安全性。将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绝经年限、病程、身体质量指数及骨密度)上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两组分别在VAS评分、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ecollagen,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Type I collagen carboxyl telopeptide beta specific sequence,β-CTX)、雌二醇的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结束时,试验组和对照组在VAS评分上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吸收标志物(β-CTX)水平上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上述两项指标上的改善试验组均较对照组更为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骨形成标志物(PINP)水平上,试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雌二醇变化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之间的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本研究的临床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1%,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密骨汤联合碳酸钙D3片(II)和骨化三醇胶丸治疗肾阳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可显着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并能够降低β-CTX水平,不降低PINP水平,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碳酸钙D3片(II)和骨化三醇胶丸,并对雌二醇水平无影响。
陈思思[10](2020)在《五子地黄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及对CTx、PINP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五子地黄汤治疗肾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OP)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方案和经验。方法:将已入选的60例T2DM合并OP(肾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平行对照分为两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口服骨化三醇胶丸、维D钙咀嚼片,治疗组基于对照组加服五子地黄汤。观察周期半年,收集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及相关临床指标,并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结果:①两组在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在中医证候总积分和单项积分方面,治疗组的降分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在FBG、PBG、HbA1C、CTx、PINP、BMD、PTH等指标方面,治疗后两组PINP、BMD均有所增加,FBG、PBG、HbA1C、CTx、PTH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BMD、PINP增幅和FBG、PBG、HbA1C、CTx、PTH降幅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后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考虑五子地黄汤临床安全可靠。结论:五子地黄汤能明显改善T2DM合并OP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血糖、维护钙磷代谢、升高PINP、降低CTx、提高BMD、降低骨折风险,未发现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可为临床提供治疗策略。
二、维生素D过量47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维生素D过量47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皮肤科与烧伤整形科护士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设计咨询问卷 |
3 结果 |
3.1 皮肤科护士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结果 |
3.2 烧伤整形科护士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结果 |
3.3 皮肤科医生组和护士组咨询结果差异分析 |
3.4 烧伤整形科医生组和护士组咨询结果差异分析 |
4 讨论 |
4.1 皮肤科药物咨询结果的分析 |
4.2 烧伤整形科药物咨询结果的分析 |
5 研究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之处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证型分析及葛根素对DOP的改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2.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进展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分型 |
3. 中药治疗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及相关因素分析 |
1. 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资料收集 |
2.2 一般情况收集 |
2.3 调查内容 |
3.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4.1 一般情况 |
4.2 实验室指标比较 |
4.3 骨密度值比较 |
4.4 中医证型比较 |
4.5 合并骨质疏松组主证型间骨密度值比较 |
5. 讨论 |
5.1 临床特征 |
5.2 中医证型特点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基于炎性反应及皮质酮代谢探讨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改善机制 |
1. 实验资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及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造模 |
2.2 分组处理 |
2.3 指标检测 |
2.4 统计学分析 |
3. 技术路线 |
4. 结果 |
4.1 一般情况 |
4.2 不同剂量葛根素对糖代谢指标的影响 |
4.3 不同剂量葛根素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
4.4 不同剂量葛根素对炎症指标的影响 |
4.5 不同剂量葛根素对皮质酮代谢的影响 |
5. 讨论 |
5.1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建立 |
5.2 血糖、胰岛素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
5.3 骨代谢标记物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
5.4 炎症指标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
5.5 皮质酮代谢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
5.6 葛根素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丁治国教授治疗桥本氏病合并甲亢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桥本氏病合并甲亢的现代医学诊疗进展 |
1 病因病机 |
2 临床诊断 |
3 桥本氏病甲亢期 |
4 治疗方案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中医药治疗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概况 |
1 病名沿革 |
2 病因病机 |
3 桥本氏病甲亢期的中医认识 |
4 现代进展 |
5 中医治疗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章 丁治国教授治疗桥本氏病合并甲亢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探索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设计 |
3 受试人群 |
4 治疗方法 |
5 观察指标 |
6 疗效评价 |
7 统计方法 |
8 研究结果 |
9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血脂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病例选择 |
2.2 一般资料 |
2.3 研究方法 |
2.4 统计学分析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 |
参考文献 |
(5)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操作性定义及理论基础 |
四、技术路线图 |
第二部分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问题的构建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第三部分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方案的证据综合 |
一、基于临床实践指南的证据综合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二、基于系统评价的证据综合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三、基于相关文献的证据综合 |
1、研究目的 |
2、文献内容分析 |
3、讨论 |
第四部分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方案的最终形成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三、讨论 |
第五部分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三、研究的局限性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AGREE II指南评价表 |
附录二 GRADE证据分级系统 |
附录三 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
附录四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方案 |
综述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护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柴芍二至散治疗Graves病伴肝损害的疗效评价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分组方式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病名、证名及诊断标准 |
3 研究病例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中止标准 |
3.4 脱落标准 |
3.5 伦理学 |
4 治疗 |
4.1 治疗方法及药品来源 |
4.2 疗程 |
5 观察指标及测定 |
5.1 一般项目 |
5.2 疗效指标 |
5.3 安全指标 |
6 疗效判定 |
6.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6.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7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8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 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水平比较 |
2 治疗前后肝功能水平比较 |
3 治疗前后TRAb水平比较 |
4 治疗前后25羟基-维生素D3、TGF-β1水平比较 |
5 治疗前后甲状腺肿大程度比较 |
6 治疗前后心率水平比较 |
7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水平比较 |
8 临床疗效比较 |
9 不良反应率比较 |
10 脱落病例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GD的认识 |
1.1 GD流行病学 |
1.2 GD的发病因素 |
1.3 GD肝损害的发病机制 |
1.4 TRAb与 GD伴肝损害 |
1.5 25 羟基-维生素D3 与GD伴肝损害 |
1.6 TGF-β1与GD伴肝损害 |
1.7 GD伴肝损害的现代医学治疗 |
2 祖国医学对于GD伴肝损害的认识 |
2.1 病名源流 |
2.2 病因病机 |
2.3 现代中医药治疗GD机理研究 |
2.4 祖国医学治疗GD伴肝损害 |
3 导师经验 |
4 柴芍二至散 |
4.1 组方原理 |
4.2 药理学研究 |
5 研究结果分析总结 |
5.1 实验室指标 |
5.2 TRAb |
5.3 25 羟基-维生素D3、TGF-β1 |
5.4 症状改善效果 |
5.5 疗效比较 |
5.6 不良反应情况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Graves病伴肝损害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介绍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早产儿维生素D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维生素D |
1.1 维生素D来源 |
1.2 维生素D代谢 |
2 早产儿与维生素D |
2.1 维生素D充足、不足、缺乏的定义 |
2.2 新生儿/早产儿维生素D现状 |
3 维生素D与早产儿疾病 |
3.1 骨骼相关疾病 |
3.1.1 新生儿佝偻病 |
3.1.2 早产儿代谢性骨病 |
3.2 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 |
3.3 感染及免疫 |
4 维生素D补充建议 |
5 维生素D过量或中毒 |
(8)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体格及营养状况相关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2.1 体格测量 |
1.2.2 生化指标及骨密度 |
1.2.3 疾病活动度及治疗情况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SLE住院患儿的一般资料 |
2.2 体格评价 |
2.3 生化指标及骨密度 |
2.4 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营养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文章 |
(9)益肾密骨汤治疗肾阳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剔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剔除、脱落病例处理方法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价 |
2.5 统计处理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比较 |
2 疼痛VAS评分比较 |
3 PINP的比较 |
4 β-CTX的比较 |
5 雌二醇的比较 |
6 临床疗效的比较 |
7 不良事件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PMOP的认识与治疗 |
1.1 PMOP的发病机制 |
1.2 PMOP的西药治疗 |
2 中医学对PMOP的认识与治疗 |
2.1 PMOP的病因病机 |
2.2 PMOP的中药治疗 |
3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选择的分析与讨论 |
4 试验数据的分析与讨论 |
5 益肾密骨汤方药的分析与讨论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五子地黄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及对CTx、PINP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 立题依据 |
2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
2.1 病名探析 |
2.2 病因病机探讨 |
2.3 中医临床应用 |
2.4 基础研究 |
2.5 五子地黄汤的研究概况 |
2.6 总结与展望 |
3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西医研究进展 |
3.1 研究背景 |
3.2 发病机制 |
3.3 诊断及评估方法 |
3.4 骨折风险 |
3.5 防治措施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设计 |
3 研究对象 |
3.1 病例来源 |
3.2 诊断标准 |
3.3 纳入标准 |
3.4 排出标准 |
3.5 剔除标准 |
3.6 脱落标准 |
3.7 中止标准 |
3.8 脱落和中止病例处理 |
4 临床研究方法 |
5 观察指标 |
5.1 一般项目 |
5.2 疗效观察指标 |
5.3 安全性观察指标 |
6 疗效评价标准 |
6.1 疾病疗效评定标准 |
6.2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6.3 安全性评价标准 |
7 统计学方法 |
8 结果 |
8.1 病例完成情况 |
8.2 治疗前一般情况 |
8.3 中医临床症状比较 |
8.4 疾病疗效比较 |
8.5 糖代谢比较 |
8.6 钙磷代谢比较 |
8.7 BMD比较 |
8.8 PINP、CTx比较 |
8.9 安全性分析 |
9 讨论 |
9.1 肾虚为本,变证亦生 |
9.2 血瘀为标,贯穿始终 |
9.3 体质分型,血瘀易感 |
9.4 虚瘀偏颇,青海易发 |
9.5 辨证知理,以理立法 |
9.6 五子地黄汤的组方分析 |
9.7 药物的选择 |
9.8 疗效分析 |
9.9 机理探讨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附录 |
四、维生素D过量47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皮肤科与烧伤整形科护士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D]. 高锦萍.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证型分析及葛根素对DOP的改善机制[D]. 王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丁治国教授治疗桥本氏病合并甲亢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探索[D]. 李心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血脂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研究[D]. 吴健.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方案的构建[D]. 王婕. 承德医学院, 2021(01)
- [6]柴芍二至散治疗Graves病伴肝损害的疗效评价及机制探讨[D]. 李静.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早产儿维生素D研究进展[J]. 庞瑜璐,包蕾. 儿科药学杂志, 2020(07)
- [8]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体格及营养状况相关调查[D]. 郑丹.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9]益肾密骨汤治疗肾阳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韦聪.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五子地黄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及对CTx、PINP的影响[D]. 陈思思. 青海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