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边远校点如何培养骨干教师(论文文献综述)
胡鑫[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三农”工作作出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战略部署。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乡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建设的重要课题。目前,在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众多原因中,最为根本的原因是乡村人才队伍发展瓶颈制约,这就为农业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论文采用比较研究、系统分析、规范研究等方法,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探寻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探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具体来说,论文由以下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绪论。这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国内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二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这一章首先对人力、人才、人力资本、人才资源、人才支撑体系等概念进行了释义;其次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最后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包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拥有的机遇。第三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国外学者的相关思想,即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即以农为本思想、政以才治思想、养护农民思想。第四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在释义和阐述职业农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紧迫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释义和阐述乡村专业人才内涵、类型、作用以及乡村振兴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释义和阐述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合理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在释义和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客观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在阐述社会各界内涵、社会各界是乡村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必然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第五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包括实施阳光工程、实施雨露计划、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包括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包括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包括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第六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包括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即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即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即教师定期服务乡村、医生定期服务乡村、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即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才兼职取酬、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即增加财政涉农资金、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在系统梳理了人力、人才、人才资本、人才资源等概念基础上,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具体维度,全面阐释了人才支撑体系概念。二是论文以各类人才资源为研究主体,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实践路径。三是论文完整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沈吉[2](2020)在《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旨在通过探索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从而在一定范围内解决精准扶贫的问题,重点落在如何服务上,而不是某个研究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或者机制。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精准扶贫战略到乡村振兴战略的过渡之年。扶贫阶段的推进,伴随着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职业教育帮扶贫困地区劳动素质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扶贫阶段的推进,伴随着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职业教育帮扶贫困地区劳动素质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论文第一、二章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现有国内外文献资料,对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以协同理论为基础,探索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架构。基于对当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案例的文本分析,为了更有针对性的提升职业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科学化水平,论文除了从相对宏观的角度对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整体结构的组成要素进行构建之外,对人才培养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的探索,从“是什么what”走向“如何形成how”,从现实案例出发,总结经验,提出问题,为探寻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科学化路径提供现实基础。并以扎根理论三级编码为研究方法,Nvivo12.0软件为研究工具,对“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写作联盟”创办至今的144篇“职教扶贫精选案例”进行质性研究的过程与结果,参考“比较法”、“2R原则”、预留法保障研究的信效度和编码的饱和度。编码结果进一步从实践角度检验了第二章所构建的人才培养架构,得出的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要素内涵,主要包括“能力本位”的微观协同、“量质并举”的中间协同、“三维协同”的外部协同、“开放共融”的宏观协同四个部分,具体有17个核心要素组成。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以区域性自然、经济、文化、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党建为引领,依托自身优势,借助科研、政策、平台等力量,加强师资建设,完善农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专业设置、制度规范和层次结构,从而达到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功能性能力、认知性能力和元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现存问题和论文构建的范式,提出以下对策: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需要注重纵向上贯通,形成普职成各级相互衔接的培养目标,横向上融通,政企校协协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时空上打破限制,建设全息式教学资源库,更好地适应和推动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第七章,总结了研究结果,分析了存在不足,并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展望,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理论,最终形成可推广的研究成果。
王金辉[3](2020)在《普格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始终与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在20世纪末国家为了扫除文盲,国家在教育层面出台了普及义务教育的政策。21世纪在的社会价值观的引领下,国家在2010年提出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会跟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不一样的均衡化。而在不同的县域之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效果也依据其县政府的经济、人文环境呈现不一样的结果。本篇文章以国家级贫困县、自然条件落后、教育教学水平较低的普格县为研究对象。能够为普格县通过国教育均衡发展的验收提供参考,也为如今依然处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县市提供帮助;在通过此次论文的写作能够为以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提供有效的借鉴,早日实现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发挥绵薄之力。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在义务教育均衡化中的落实下,保证学校教育资源在城乡、区域、学校间的均衡配置以及根据要求是否能够按照地方特色和学校实际情况,学校是否树立内涵丰富的办学理念,尊重个体差异,实行分层教育,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创造学习环境。将深入到普格县内收集数据,在通过数据的分析查找亮点、和不足之处。在问题为导向的基础下全面普格县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原因。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查阅各类书籍的基础上,结合普格县实际情况分析,资源配置中的硬件设施设备政府要多方筹措,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校园环境。普格县要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引入资金加大投入,加大人才引进制度、搞好再培训提高教师素养,全面提高教师素养,深化教学改革,破除升学考试壁垒,让每个适龄儿童都能有学上,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公平的教学,使教育有质量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教育的乐趣。
李汉超[4](2019)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L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兴旺的主要指标,是国家现代化的先决条件。近年来,关于教育公平的呼声越来越大,尽管我国在基础教育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是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教育问题仍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如何减小差距乃至消除差距,是我国目前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以河北省L县为例,调查研究了县一级地区的基础教育情况,总结了县级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活学习环境差距大;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师资结构不合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向县城流动严重;“城挤村空”问题严重等。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发现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再根据原因找出了相应的对策:只有做到提高政府重视程度,完善管理监督机制;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保障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科学规划教育布局,构建多样化办学体制;健全教师管理制度,保障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均衡合理才能更好的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实现教育公平。
曾雨佳[5](2019)在《四川省宜宾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案例研究》文中认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民主公平意识的加强,在义务教育实现“两基”(基本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后,人民对于教育的期盼和追求已从“普及”变为了“优质”,他们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不公平不均衡之间的矛盾渐渐凸显出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对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要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均衡的推动者和执行者,政府的教育理念至关重要。在“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下,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已经成为县级人民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宜宾县地处四川西南,人口百万,农村学校占绝大多数。由于早期义务教育重点化战略的政策惯性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优质的义务教育资源逐渐向城镇聚集,农村中小学长期处于经费不足、环境破旧、师资流失、生源减少的状态,教育质量难以提升,义务教育总体上呈现“乡村弱,城镇挤”的二元格局,“择校”现象愈演愈烈,城乡问题成为实现教育公平过程中困扰决策者的关键问题。本文选择宜宾县这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作为研究对象,以宜宾县政府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具体做法为范本,借助教育公平的理论框架,梳理宜宾县政府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构建的政策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分析政府履行教育行政职能的具体措施和应用成效,以期从具体过程中总结经验,形成一条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路径,为其他具有同等条件的地区政府提供参考和借鉴。
都君艳[6](2019)在《需求导向下云南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以C师范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荀子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重傅则法度存。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教师担负着教育培养下一代的重大责任,因此,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国家教育工作尤其是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的好坏。2018年1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振兴乡村发展,首要任务是振兴乡村教育,变革乡村教师教育模式,建设一批卓越的乡村教师队伍。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基础教育发展悬殊,乡村教育一直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当前,在云南农村偏远地区、多民族聚居地仍然存在大量的村小、教学点等小规模学校,这些学校存在校点分散、包班制现象突出、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多科胜任力不足及现有师资适应性不够等普遍问题,有必要对教师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定向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便应势而生。这一举措适应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它不仅是创新乡村小学教师培养方式、推动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主动探索,也是落实教育精准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本研究以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多元智力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云南农村小学教育需求为导向,通过实地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云南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情况和实施现状,分析职前培养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构建全科教师培养体系的设想。本研究分为以下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本研究的问题缘由、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综合了解国内外关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确定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等;第二章: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需求的理论分析,主要以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多元智力理论作为立论基础,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及培养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第三章:云南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需求的现状分析,选取云南省4县多所小学进行实地调研,了解这些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现状,分析其师资队伍困境并寻求破解的方法与举措;第四章:云南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现状调查,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通过搜集、整理、分析相关文本资料和调查数据,摸清云南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现状及实施情况;第五章:云南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不足与挑战,主要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及与教师和定向公费师范生的访谈文本等,着重分析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过程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第六章:云南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体系的构想,针对定向公费师范生职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提出解决策略,并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协同机制及质量评价等方面构建职前培养体系。
杨颖[7](2018)在《县域农村小学空间布局研究 ——以云南省Y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学者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学校作为教育活动的载体,学校布局关乎教育资源的配置,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而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经历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在撤并学校时主要采用的标准是人口数量和学校规模,指标单一,致使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出现学生上学路程遥远、困难,增加农民负担等一系列消极影响。2012年国家叫停和规范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要求科学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如何科学规划学校布局逐渐走入研究者的视野,本研究以县域为尺度研究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学校空间布局问题,尝试从地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出发,分析学校布局影响因素、构建学校布局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县域学校空间布局合理性进行研究,以期对西部山区县域学校合理布局规划起到借鉴作用。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县域内学校布局选址应考虑的因素,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地形地貌、气候、地质、交通)和人文地理条件(人口、经济、文化、政策)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依据云南省地理特点建构不同地理条件下学校布局类型,包括坝区学校布局和山区学校布局,并基于学校布局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构建坝区学校布局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山区学校布局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学校布局应遵循的原则。随后,本文以云南省Y县小学作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采取实地调查、访谈的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和规划技术,建构地形、人口、学校等数据库,分析Y县农村小学布局的时空演变及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分析可知当前Y县教育资源空间配置并不均衡,邻近度分析表明行政村最远到校距离为13.63km,行政村与最近学校距离平均值为3112.03m,学校距离超过5km范围的行政村有33个,占30.28%。缓冲区分析表明随着学校的减少,小学服务面积减少,一些村庄处于学校服务盲区。基于Y县的地理特点,本研究采用山区学校布局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判定各乡镇学校布局的合理性,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经过学校布局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计算,将Y县8镇一乡的学校布局合理性评价归为三种类型,在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中,突出贡献的指标是人口指标、自然地理指标和交通便捷度指标。Y县小学布局呈聚集状态,校点收缩较大;学校的需求和供给不平衡,教育资源的供给无法满足需求。形成这一学校布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其一是农村学龄儿童人数减少;其二是教育投入不足,农村教育质量低;其三是教育管理部门的政策导向。学校向乡镇集中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益,然而,也带来中心校拥挤、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困难、学生上学距离变远、加重农民负担问题,教育公平并未实现。最后本研究根据该县域学校布局的特点提出学校布局优化发展策略,在学校布局中应坚持公平优先原则,停止撤并学校、多设校点,在少数民族聚集区举办小学或教学点;加强教育投入,增加农村学校教育资源供给,发展农村小规模学校,从而使学校布局满足民众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促进教育公平。
范先佐,郭清扬[8](2015)在《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的重点及其难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按《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只有5年的时间,并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全局性的特点,特别是重点和难点的破解,必须认真对待。本文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自身的研究经历和调查,就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的重点及其难点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指出改革的重点是要保证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也能够均衡发展,关键是要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最需要重视的是三种类型学校的建设,最需要关注的是三类儿童的教育问题。
伍秋婵[9](2014)在《民族自治县义务教育城乡师资均衡发展研究 ——以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为个案》文中提出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推进教育公平的一项基本国策。而要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要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资源的配置是关键。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资源在城乡间,校际间的配置差距悬殊。本研究拟针对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少数民族自治县域义务教育城乡师资差异发展探讨还很不够的现状,以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义务教育的师资发展状况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县样本学校师资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找出民族自治县城乡师资发展在各方面的差距,结合本县的教育实际状况,提出有效缩小民族自治县域义务教育城乡师资差异的建议,为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师资均衡发展提供对策参考。本文总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陈述问题的提出、阐述研究目的和意义、对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简要说明、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二章,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本章主要结合文献资料对本论文涉及的核心概念民族自治县、教师资源、均衡发展等进行界定,对本文的主要支撑理论教育公平、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等进行阐述。第三章,新平县义务教育城乡师资均衡发展的基本情况。本章主要对新平县新教师的招聘、配置、流动进行分析研究,对城乡教师的培训情况以及城乡教师的发展空间进行比较研究。第四章,新平县近十年促进城乡师资均衡发展的主要措施及其成效。第五章,新平县近十年促进师资均衡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本章主要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重点学校制度、国家政府对民族农村的政策倾斜不明晰和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去审视民族地区城乡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第六章,促进民族自治县义务教育城乡师资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章主要提出打破城乡二元机构,建立城乡一体化机制;统筹县域内教育规划,促进城乡教师均衡发展;创建以校本研修为主导的培训体系,唤醒教师的发展自觉等建议策略。
刘小强[10](2014)在《贫困地区农村教师配置问题研究 ——基于川南H县的田野考察》文中认为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城乡在硬件设施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但教师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一问题似乎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农村教师问题进而会成为影响我国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个关键因素。这已经引起了国家高度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今后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实现教师均衡配置”。农村教师问题主要由农村教师配置问题所导致,影响农村教师配置问题的因素比较复杂,但主要是其所涉及的关键利益主体导致的问题。由此,论文提出农村教师配置问题研究这一论题,以一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H县为考察区域,运用田野考察的方法,采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文本资料分析、实地调查等方式,对农村教师配置涉及的主要利益主体——政府、学校和教师等因素形成的农村教师配置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通过考察,发现农村教师配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从县级政府来看,首先,县级政府官员在教师配置观念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城市倾向;其次,政府愿意把农村优质教师挖到县城以在县城形成教育亮点,从而在短期内提升政绩;再次,相对于农村松散的利益主体而言,县城利益群体则是比较强的,县级政府在教师配置中会对利益关联中处于强势一方进行倾斜;此外,由于教师质量难以测度,不能测量的目标由于缺少激励而不容易得到政府的重视,县级政府能够关注农村教师配置的数量,而较少关注农村教师配置的质量。由于政府农村教师配置行为失范,形成政府权力偏向运行,使得农村教师市场受到一种“双重拉力”。这种“双重拉力”一方面来自市场的作用,即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农村教师市场受到一种城市教师市场的拉力。另一方面,由于县级政府教师配置权力运行的方向偏差,不仅没有减小市场的拉力,以寻求一种平衡,反而形成了另外一种拉力,使得农村优质教师大量流进城市,农村教师市场成为城市教师市场的一个“蓄水池”。与此同时,政府教师配置权力偏向会使学校管理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即管理良好的学校可能教师流动性更大。因为县级政府会通过行政方式把农村学校教学成绩良好的教师选拔进入城市学校,而管理较好的学校其教师个人教学成绩会更好,获得荣誉也更多,这样就增加了教师流动进入城市的可能。农村学校校长在教师配置中存在明显的权力冲突和利益冲突。所谓权力冲突主要表现为:首先,如果教师配置管理权下放,校长配置高质量教师激励增强,但容易产生寻租等权力失范现象,不利于教师配置;如果管理权上收,校长又缺乏配置教师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教师配置;其次,由于教师配置涉及部门比较多,校长和政府各级各类部门管理者之间也经常产生权力冲突。就利益冲突来看,校长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在教师配置中应体现公共利益,但校长有时会为了个人利益而忽视教师配置这种公共利益,从而导致农村教师配置问题。农村教师在农村从教有其自身的预期效用,如果不能满足这种效用,那么他们会选择离开农村。而从当前情况来看,尽管农村教师待遇一直都在提高,但农村目前的富裕阶层收入远超过教师,通过比较农村教师待遇满足感反而下降了。其次,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教师会追求农村到城市的上向流动,从而获得成就感和尊重。而且事实上,农村教育质量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教师成就感。此外,为了追求子女教育成就,他们也会选择离开农村。正是由于以上这些农村教师配置问题,使得贫困地区近年新增农村教师专业性不强,而农村教师流出却表现出一种“旋转门”现象,不断有新手进入,同时成熟教师又不断流出,呈现一种优质教师长期紧缺的状态。总体看来,由于强制性的约束制度取消以后,诱致性的激励制度尚不完善,农村教师配置存在“进”和“出”的双重难题。要治理这些问题,首要的是要以规范治理政府的失范行为,采用“兜底”的思路根据不同县情况落实农村教师最低质量标准以及施行强制性的质量标准,同时,推行“目标责任制”真正落实县级政府农村教师配置的责任。其次,适度下放教师配置权力,让校长拥有一定的教师配置权力,并明确界定校长教师配置的权力边界,减少利益冲突。最后,满足教师合理的预期效用,但这不是无节制的,形塑教师超越功利的教育精神,鼓励他们安心在农村从教也是必要的。
二、农村边远校点如何培养骨干教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边远校点如何培养骨干教师(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人力 |
2.1.2 人才 |
2.1.3 人力资本 |
2.1.4 人才资源 |
2.1.5 人才支撑体系 |
2.2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
2.2.1 产业兴旺 |
2.2.2 生态宜居 |
2.2.3 乡风文明 |
2.2.4 治理有效 |
2.2.5 生活富裕 |
2.3 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 |
2.3.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 |
2.3.2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挑战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机遇 |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 |
3.1.2 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 |
3.1.3 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 |
3.2.2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 |
3.2.3 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 |
3.3 国外学者相关思想 |
3.3.1 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 |
3.3.2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 |
3.3.3 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 |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4.1 以农为本思想 |
3.4.2 政以才治思想 |
3.4.3 养护农民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
4.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4.1.1 职业农民 |
4.1.2 新型农民 |
4.1.3 新型职业农民 |
4.1.4 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紧迫性 |
4.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4.2.1 乡村专业人才 |
4.2.2 乡村专业人才的类型 |
4.2.3 乡村专业人才的作用 |
4.2.4 乡村振兴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
4.3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
4.3.1 农民工 |
4.3.2 新生代农民工 |
4.3.3 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 |
4.3.4 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合理性 |
4.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
4.4.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4.4.2 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 |
4.4.3 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 |
4.4.4 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客观性 |
4.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
4.5.1 社会各界 |
4.5.2 社会各界是乡土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 |
4.5.3 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 |
4.5.4 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必然性 |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
5.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 |
5.1.1 实施阳光工程 |
5.1.2 实施雨露计划 |
5.1.3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
5.1.4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
5.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 |
5.2.1 实施特岗教师计划 |
5.2.2 实施“三支一扶”计划 |
5.2.3 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 |
5.2.4 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 |
5.2.5 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 |
5.3 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的路径 |
5.3.1 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 |
5.3.2 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 |
5.3.3 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
5.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路径 |
5.4.1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
5.4.2 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 |
5.4.3 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 |
5.4.4 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
5.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路径 |
5.5.1 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 |
5.5.2 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
5.5.3 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 |
5.5.4 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 |
第6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
6.1 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 |
6.1.1 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 |
6.1.2 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
6.1.3 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 |
6.2 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 |
6.2.1 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2.2 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2.3 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3 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 |
6.3.1 教师定期服务乡村 |
6.3.2 医生定期服务乡村 |
6.3.3 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
6.3.4 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
6.4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
6.4.1 科技成果转化收益 |
6.4.2 科技人才兼职取酬 |
6.4.3 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 |
6.5 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
6.5.1 增加财政涉农资金 |
6.5.2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
6.5.3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职业教育 |
1.4.2 精准扶贫 |
第二章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 |
2.1 协同理论基本概念 |
2.2 协同理论基本特性 |
2.3 协同理论基本类型 |
2.4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协同架构 |
第三章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审视 |
3.1 “理论+实训+实习+就创业”全过程育人模式 |
3.1.1 设置特色理论课程 |
3.1.2 稳步推进项目实训 |
3.1.3 保障顶岗实习质量 |
3.1.4 助力就业创业孵化 |
3.2 “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四维模式 |
3.2.1 政府+高校,搭建非遗研创基地 |
3.2.2 企业+高校,践行人才双育理念 |
3.2.3 科研机构+高校,科学助力精准扶贫 |
3.3 “文化+思政+产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 |
3.3.1 “思政+红色文化”,开创教育扶贫新思路 |
3.3.2 “产业+生态基地”,找准精准扶贫突破口 |
3.3.3 “文化+产业”,形成区域品牌影响力 |
3.4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3.4.1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
3.4.2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
3.4.3 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资源匮乏 |
第四章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要素编码过程 |
4.1 研究的对象 |
4.1.1 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 |
4.1.2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4.2 编码结果检验 |
4.2.1 “比较法”确保信度 |
4.2.2 “2R”原则确保效度 |
4.2.3 预留法确保饱和度 |
4.3 案例材料文本分析 |
4.3.1 一级:开放式编码 |
4.3.2 二级:主轴式编码 |
4.3.3 三级:选择式编码 |
4.4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理论构建 |
第五章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内涵阐释 |
5.1 “能力本位”的微观协同 |
5.1.1 功能性能力 |
5.1.2 认知性能力 |
5.1.3 内生性元能力 |
5.2 “量质并举”的中间协同 |
5.2.1 “需求导向型”培养目标 |
5.2.2 “产教融合型”课程体系 |
5.2.3 “优势特色型”专业设置 |
5.2.4 “阶梯式”层次结构 |
5.2.5 “双元”师资队伍建设 |
5.2.6 “五位一体”制度规范 |
5.3 “三维协同”的外部协同 |
5.3.1 党建引领聚民意 |
5.3.2 产业发展励民志 |
5.3.3 平台奠基解民忧 |
5.3.4 科研助力扶民智 |
5.3.5 政策支持保民生 |
5.4 “开放共融”的宏观协同 |
5.4.1 自然环境 |
5.4.2 文化环境 |
5.4.3 经济环境 |
第六章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 |
6.1 明确普职成协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
6.1.1 中职塑技:职业明晰+技能培养+创新意识 |
6.1.2 高职立志:职业规划+技能提升+创新能力 |
6.1.3 成教赋能:职业分析+技能提升+创业信心 |
6.2 构建政企校协协同的人才质量保障体系 |
6.2.1 政府:完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资源配置效能 |
6.2.2 企业:产学深度融合,参与人才培养与考核 |
6.2.3 行业协会:完善行业准入标准,提高院校机构教学质量 |
6.2.4 职业院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人才就业力 |
6.3 建设国内外协同的人才培养资源库 |
6.3.1 突破时空限制,打造全球化络平台 |
6.3.2 发展区域经济,建设农村实践基地 |
6.3.3 依托各界资源,打通产销供应链 |
6.3.4 借力职教联盟,创造国际交流机会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案例原始文本资料以湖南工艺美术学院为例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普格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本选题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述评 |
三、本选题采取的研究方案、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案 |
(二)技术路线 |
四、本选题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的初步设想 |
(一)遇到的困难 |
(二)解决办法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基础理论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均衡教育 |
二、教育公平 |
三、资源配置 |
四、新公共服务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二、教学评价理论 |
三、城乡教育一体化 |
四、标杆理论 |
第二章 普格县义务教育均衡的现状 |
第一节 县政府制定政策 |
一、目标制定 |
二、责任落实 |
三、建立督导评估小组 |
第二节 保障措施 |
一、经费保障 |
二、人员保障 |
三、物力保障 |
第三节 指标建设(差异系数) |
一、扩建校舍、并裁撤学校 |
二、投入硬件设施 |
三、加大教师引入 |
四、提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比例 |
第三章 普格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政府资金投入不合理 |
一、投入总量偏少 |
二、投入差异大 |
三、投入后没有有效监管 |
第二节 资源配置不充分 |
一、初中学校校点过于集中 |
二、小学校点离家较远 |
三、不合理的撤点并校 |
第三节 教师发展 |
一、教师招聘过于集中 |
二、教师晋升职称随意性较大 |
三、没有教师的发展规划 |
第四节 教学质量发展 |
一、开设课程,校本课程开发 |
二、教研活动 |
三、教师有效流动 |
四、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
第四章 国内外义务教均衡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
第一节 国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 |
一、美国:建立数据系统,分配有效教师 |
二、日本:运用法律手段振兴教育 |
三、英国:“第三条道路”的实施 |
第二节 国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 |
一、成都:共享信息资源,改革工资体制 |
二、西昌:健全“控辍保学”、提升民办教育 |
第三节 国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借鉴 |
一、建立长期有效的规划 |
二、加大保障力度 |
三、共享信息资源 |
四、建立可量化的评价机制 |
第五章 推进普格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四位一体”发展 |
一、增强家庭对学校发展的重视 |
二、增强学校对社会责任感 |
三、加强各部门对均衡发展力度 |
第二节 合理投入,充分保障资源配置 |
一、加大对农村边远山村的投入力度 |
二、按差异系数落实学校配置 |
三、加强经费保障 |
第三节 建立全方位教师发展机制 |
一、多渠道有计划引入教师 |
二、制定统一标准的教师晋升制度 |
三、分层次,多层级加强教师培训 |
第四节 多举措提升课程质量 |
一、应用互联+,校校之间互联互促 |
二、进行校际县际集体备课 |
三、建立名师工作坊 |
四、建立教师交流制度 |
五、开发校本,县本特色课程 |
第五节 建立有效督导与教学业绩评估机制 |
一、设立县级督导领导小组办公室 |
二、建立客观公正的教学质量与学业质量评价体系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L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及启示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概念界定 |
1.4.1 义务教育 |
1.4.2 一体化 |
1.4.3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
1.5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相关理论 |
1.5.1 教育公平理论 |
1.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5.3 系统理论 |
第1章 L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
1.1 L县的区域位置 |
1.2 L县经济发展现状 |
1.3 L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情况 |
1.3.1 义务教育的基本情况 |
1.3.2 L县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采取的措施 |
第2章 L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2.1 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活学习环境差距大 |
2.1.1 生活环境方面 |
2.1.2 学习环境方面 |
2.2 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师资结构不合理 |
2.2.1 城乡教师数量分布不合理 |
2.2.2 城乡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 |
2.2.3 城乡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 |
2.3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向县城流动严重 |
2.4 “城挤村空”问题严重 |
第3章 L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1 县城教育布局规划滞后 |
3.2 教育主管部门政策缺位 |
3.3 教育投入不足 |
3.4 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 |
3.5 教师编制管理不完善 |
3.6 农村教师生活环境艰苦 |
第4章 解决当前问题的主要对策 |
4.1 提高政府重视程度,完善管理监督机制 |
4.2 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保障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
4.3 科学规划教育布局,构建多样化办学体制 |
4.4 健全教师管理制度,保障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均衡合理 |
4.4.1 有效引导师资合理流动 |
4.4.2 加大农村教师补充机制 |
4.4.3 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
4.4.4 改善教育系统绩效考核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四川省宜宾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理论基础 |
1.4.1 公平理论 |
1.4.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1.4.3 教育公平理论 |
1.5 理论分析框架 |
1.5.1 起点公平——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 |
1.5.2 过程公平——公平的教育资源分享机会 |
1.5.3 结果公平——相对均等的教育成就前景 |
1.6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概念 |
1.6.1 义务教育 |
1.6.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1.6.3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第二章 宜宾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案例描述 |
2.1 宜宾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案例背景 |
2.1.1 政策趋势 |
2.1.2 现实困境 |
2.2 宜宾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历程 |
2.2.1 萌芽期:全面“普九”,奠定发展基础 |
2.2.2 发展期:积极探索,推进区域均衡 |
2.2.3 成熟期:拓展创新,迈向优质均衡 |
2.3 宜宾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案例的主要成效 |
第三章 宜宾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起点公平分析 |
3.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起点公平的重要意义 |
3.1.1 起点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前提 |
3.1.2 入学机会均等是起点公平的现实体现 |
3.1.3 构建政策体系确保起点公平 |
3.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起点公平理论的运用 |
3.2.1 顶层设计,合理学校布局 |
3.2.2 规范招生,严格控制班额 |
3.2.3 消除歧视,关注特殊群体 |
3.2.4 因势利导,克服执行阻力 |
3.3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起点公平理论的应用成效 |
3.3.1 以人为本,享受机会平等 |
3.3.2 就近免试,义务教育全覆盖 |
3.3.3 化解“择校”,消除“大班额” |
3.3.4 民众认可,社会满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宜宾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公平分析 |
4.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过程公平的重要意义 |
4.1.1 过程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内涵 |
4.1.2 资源分配均等是过程公平的实质体现 |
4.1.3 健全保障体系维护过程公平 |
4.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过程公平理论的运用 |
4.2.1 经费保障 |
4.2.2 制度保障 |
4.2.3 人员保障 |
4.3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过程公平理论的应用成效 |
4.3.1 增强财政统筹,平衡资源布局 |
4.3.2 优化人员配置,强化后勤保障 |
4.3.3 激发应用热情,实现良性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宜宾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结果公平分析 |
5.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结果公平的重要意义 |
5.1.1 结果公平是教育公平的目标 |
5.1.2 学业成就均衡是结果公平的现实体现 |
5.1.3 创新评价体系追求结果公平 |
5.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结果公平理论的运用 |
5.2.1 以整体评价推动乡镇联动发展 |
5.2.2 以过程评价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
5.2.3 以学科评价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
5.3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结果公平理论的应用成效 |
5.3.1 导向引领,推动整体提升 |
5.3.2 精准诊断,破除失衡旧疾 |
5.3.3 凸显激励,促进特色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和启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需求导向下云南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以C师范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基于对农村教育发展的关注 |
二、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发展的关注 |
三、现有研究及实践的针对性不足 |
第二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需求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理论分析 |
一、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二、理论分析 |
第二节 多元智力理论及理论分析 |
一、多元智力理论 |
二、理论分析 |
第三章 云南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需求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云南农村小学师资配置现状 |
一、研究区农村小学教师配置状况 |
二、研究区农村小学教师工作情况 |
第二节 云南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困境 |
一、农村小学规模受限及政策性缺编并存 |
二、教师满编与结构性缺编并存 |
三、教师教非所学与多科胜任力不足并存 |
四、教师年龄结构不均衡与整体队伍不稳定并存 |
五、教育研究能力不足与乡村文化建设能力不足并存 |
第三节 全科教师:突破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困境 |
一、以全科教师突破师资困境 |
二、以“一专多能”缓解多科胜任力不足 |
三、以“本地生源”破解教师队伍不稳定 |
第四章 云南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一节 云南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现状 |
一、培养理念及培养目标 |
二、人才培养举措 |
三、学制及毕业条件等 |
第二节 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现状调查 |
二、结果分析 |
三、调查结论 |
第五章 云南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不足与挑战 |
第一节 报考动机存在功利化取向,且内在动力不足 |
一、定向公费师范生报考动机有一定的功利性取向 |
二、定向师范生内在学习动力不足 |
第二节 课程体系繁杂,跨学科课程整合力度不大 |
一、课程设置未体现农村小学教育特色 |
二、课程内容繁杂且不合理 |
三、跨学科课程整合力度不大 |
四、实践类课程偏少且集中,未凸显全程实践特色 |
第三节 培养模式固化 |
一、课程实施形式固化 |
二、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亟待提高 |
三、定向公费师范生全科素养有待提高 |
第四节 育人机制不协同 |
一、校内育人资源单一化 |
二、培养主体缺失 |
三、培养主体协同不畅 |
第六章 云南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体系构建 |
第一节 以综合知识能力为培养目标 |
一、全面的知识体系 |
二、综合的素质能力 |
三、深厚的农村情意 |
第二节 建设合理完备的课程体系 |
一、加强对课程设置的探索与完善 |
二、整合学科课程资源 |
三、调整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倡导实践全过程 |
第三节 创新培养模式,凸显培养特色 |
一、全科师范生的招生选拔——定向招生,本科为主 |
二、培养方式——综合培养,定向培养 |
三、转变课程实施方式 |
四、提升师资整体水平 |
第四节 创新协同培养机制,践行“双导师制” |
一、协同校内其他院系资源 |
二、育人主体协同育人 |
第五节 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机制 |
一、协同多维培养主体,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指标 |
二、完善长效监督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县域农村小学空间布局研究 ——以云南省Y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我国学校布局发展历程 |
1.1.2 学校的合理布局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 |
1.1.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学校布局研究 |
2.1.1 学校规划选址研究 |
2.1.2 学校布局标准研究 |
2.1.3 学校距离研究 |
2.1.4 学校或学区规模研究 |
2.1.5 学校与社区关系研究 |
2.2 国内学校布局研究 |
2.2.1 学校布局类型研究 |
2.2.2 学校空间布局分析 |
2.2.3 学校选址规划研究 |
2.2.4 学校布局调整标准和影响因素研究 |
2.2.5 学校与社区关系研究 |
2.3 评述 |
第3章 学校布局研究理论框架 |
3.1 核心概念界定 |
3.1.1 学校布局 |
3.1.2 学校合理布局性 |
3.1.3 农村学校 |
3.2 学校布局的理论基础 |
3.2.1 人地关系理论 |
3.2.2 基本公共服务理论 |
3.2.3 教育公平与效率理论 |
3.2.4 中心地理论 |
3.2.5 空间结构理论 |
3.3 学校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
3.3.1 自然地理条件 |
3.3.2 人文地理条件 |
3.4 学校布局类型划分 |
3.4.1 坝区学校布局 |
3.4.2 山区学校布局 |
3.5 学校布局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
3.5.1 学校布局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
3.5.2 坝区学校布局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 |
3.5.3 山区学校布局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 |
3.6 学校布局原则 |
3.6.1 公平优先原则 |
3.6.2 适应性原则 |
3.6.3 统筹兼顾,循序渐进原则 |
3.7 指标设计说明 |
第4章 Y县小学空间布局现状及合理性评价 |
4.1 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 |
4.1.1 研究区域概况 |
4.1.2 研究数据来源 |
4.2 Y县空间结构及小学布局现状分析 |
4.2.1 Y县空间结构与类型 |
4.2.2 Y县小学布局现状 |
4.2.3 Y县小学布局空间分析 |
4.3 Y县小学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 |
4.3.1 学校布局合理性评价二级指标计算结果 |
4.3.2 学校布局合理性评价一级指标计算结果 |
4.4 Y县小学布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4.1 学校布局存在的问题 |
4.4.2 学校布局现状的成因 |
4.5 学校空间布局效应分析 |
4.5.1 学校空间布局正效应 |
4.5.2 学校空间布局负效应 |
4.6 Y县小学合理布局发展策略 |
4.6.1 坚持公平优先原则 |
4.6.2 农村学校布局合理发展建议 |
第5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可能的创新点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的重点及其难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点是要保证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也能够均衡发展 |
(一)科学制订教育发展规划,突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总体思路 |
(二)结合城乡的实际情况,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
(三)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努力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
二、关键是要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
(一)加大教师教育改革的力度,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 |
1. 处理好不同层次教师培养的关系,重新设计新的教师培养模式。 |
2. 进一步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从教。 |
3. 处理好师范生的意向选择和就业选择的关系,把好“进口”与“出口”质量关。 |
(二)实行更加宽松的教职工编制标准,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 |
1. 统一城乡学校编制标准。 |
2. 编制标准适当向农村学校倾斜。 |
3. 增加专业教师编制。 |
4. 建立教师退出机制。 |
(三)创新教师招聘思路,培养留得住的本土名师 |
(四)大力提高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经济待遇,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
1. 实行省级统筹,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
2.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优秀教师到边远贫困地区学校任教。 |
3.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证教师安居乐教。 |
4. 改善办学条件,调动农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
三、最需要加强的是三种类型学校的建设 |
(一)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 |
1. 努力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 |
2. 适当放宽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的编制。 |
3. 切实加强寄宿制学校的日常管理。 |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身心的活动。 |
5. 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贫困寄宿生资助的力度。 |
(二)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 |
1. 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等化。 |
2. 正确认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作用,慎重对待村小和教学点的撤留问题。 |
3. 理顺关系,对保留下来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给予适当支持。 |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质量。 |
(三)高度重视城乡薄弱学校建设 |
1. 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
2. 选好校长,配好班子。 |
3. 建立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制度,组织重点中小学教师对薄弱学校学校进行帮扶。 |
4. 采取有力措施,均衡城乡学校生源。 |
四、最需要关注的是三类儿童的教育问题 |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
1.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全面承担起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的责任。 |
2. 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让留守儿童感受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 |
3. 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公平接受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二)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
1. 流动儿童的教育流入地政府应负主要责任。 |
2. 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应以城市公办学校为主。 |
3. 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 |
(三)残疾儿童的教育 |
1. 转变国人观念与认识。 |
2. 加强普法执法与管理。 |
3. 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
4. 全社会关注参与特殊教育工作。 |
(9)民族自治县义务教育城乡师资均衡发展研究 ——以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 打破师资均衡的瓶颈是促进民族自治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
二、 国家及省的相关教育政策对民族自治县师资均衡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
三、 亟需探索民族自治县域城乡师资均衡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
四、 参与导师课题,为研究提供契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的思路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一、 关于县域内义务教育城乡师资均衡发展现状的研究 |
二、 关于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
三、 关于国外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研究 |
四、 关于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研究 |
五、 综合评价 |
第五节 研究的新意 |
一、 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
二、 研究视角比较新颖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
一、 民族自治县 |
二、 教育均衡 |
三、 师资均衡发展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 教育公平理论 |
二、 教育均衡发展理论 |
三、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四、 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新平县义务教育城乡师资均衡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一节 新平县教育概况 |
第二节 四所样本学校的概况 |
一、 新平县第四小学 |
二、 新平县第二中学 |
三、 建兴乡小学 |
四、 建兴中学 |
第三节 新平县义务教育城乡师资配置现状比较 |
一、 城乡新教师的招聘、配置、流动比较 |
二、 城乡教师学历结构比较 |
三、 城乡学校少数民族教师比例及分析 |
四、 城乡教师职称结构比较 |
第四节 新平县义务教育城乡师资培训状况比较 |
一、 城乡教师的培训机会比较 |
二、 城乡教师培训经费比较 |
三、 城乡教师参加培训的意愿比较 |
第五节 新平县义务教育城乡师资发展空间比较 |
一、 城乡教师的工作量比较 |
二、 城乡教师工作压力比较 |
三、 城乡教师发展的其他制约因素比较 |
四、 城乡教师学科结构比较 |
五、 城乡教师的发展激励机制比较 |
第四章 新平县近十年促进城乡师资均衡发展的主要措施及其成效 |
第一节 积极开展城乡教师帮扶活动,促进师资均衡发展 |
第二节 实施安居工程,营造乐业环境,解决农村教师住房困难 |
第三节 深化教学改革,引领教师探索科研兴教之路 |
第四节 发放山区教师津贴,缩小城乡教师待遇差距 |
第五节 音体美教师兼职化,均衡城乡师资学科结构 |
第五章 新平县城乡师资均衡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新平县城乡师资均衡发展的主要问题 |
一、 城乡教师配置不合理,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主要集中在城区学校 |
二、 较县城而言,农村教师培训经费更短缺、参加学习交流的机会更少 |
三、 城乡教师帮扶交流时间过短,效果差强人意 |
四、 城乡教师呈单向流动,农村学校留不住优秀教师 |
五、 部分农村教师考调进城后职业懈怠现象突出 |
第二节 影响新平县城乡师资发展非均衡的原因 |
一、 城乡二元结构是导致城乡师资非均衡发展的根本原因 |
二、 民族农村地区的教育政策倾斜不明晰、力度不够是城乡师资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 |
三、 重点学校制度是城乡师资非均衡发展的历史原因 |
四、 教师职后培训体系不完善是城乡师资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 |
第六章 促进民族自治县义务教育城乡师资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教师一体化发展机制 |
一、 树立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观念,统筹城乡教育政策 |
二、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民族农村教师待遇 |
三、 建立城乡教师一体化的培训机制,加大民族农村教师培训经费投入 |
第二节 统筹县域教育规划,促进城乡教师均衡发展 |
一、 统筹城乡教师队伍合理配置,完善教师人事管理模式 |
二、 建立学区制度,促进县域内城乡教师共同发展 |
三、 践行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建立县域内相对统一对城乡有差异的教师评价标准 |
第三节 创建以校本研修为主导的培训体系,唤醒教师的发展自觉 |
一、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修,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
二、 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总结、反思,增长实践性知识 |
三、 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着作 |
二、 硕博论文 |
三、 期刊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新平县义务教育城乡师资均衡发展现状调查统计表 |
附录二:新平县义务教育城乡师资均衡现状调查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新平县义务教育城乡师资均衡现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贫困地区农村教师配置问题研究 ——基于川南H县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述评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设计 |
五、研究创新 |
第一章 近年来农村教师配置的制度变化 |
一、从分配制到公招制:任用制度变化 |
二、从任调制到考调制:流动制度变化 |
(一)任调制 |
(二)考调制 |
(三)辞聘:一种特殊的教师流动制度 |
三、从惩罚型到促进型:交流制度变化 |
(一)惩罚型教师交流 |
(二)促进型教师交流 |
四、从城市倾斜到农村倾斜:编制变化 |
五、文化适应:农村教师配置制度不变的根基 |
第二章 现行配置制度下的农村教师处境 |
一、流动的“两栖教师” |
(一)农村教师的两栖生活 |
(二)县城周边的“半边户” |
二、难以聘请的“临时顶岗教师” |
(一)“临时顶岗教师”基本状况深描 |
(二)校点撤并带来的“临时顶岗教师”变化 |
三、远离故土的“特岗教师” |
(一)“特岗教师”总体考察 |
(二)“特岗教师”个体探访 |
四、专业性不强的新增教师 |
(一)分配制下的新增教师 |
(二)公招制下的新增教师 |
五、大量流失的优质教师 |
(一)县外流失的优质教师 |
(二)县内流失的优质教师 |
六、理论思考 |
(一)教师培养与配置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
(二)农村教师流失的“旋转门”现象与“倒U”型特征 |
(三)乡土教师的离散与农村文化根基的动摇 |
第三章 农村教师配置的影响因素剖析 |
一、农村教师配置的多元影响因素 |
(一)城乡分割的办学思路对农村教师配置的影响 |
(二)城镇化对农村教师配置的影响 |
(三)配置制度问题对农村教师配置的影响 |
二、农村教师配置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一)政府对农村教师配置的影响 |
(二)学校对农村教师配置的影响 |
(三)教师因素对农村教师配置的影响 |
第四章 政府行为失范造成的农村教师配置难题与治理 |
一、政府行为失范造成的农村教师配置难题 |
(一)城市倾向:政府教师配置的基本价值取向 |
(二)突击选拔:县城扩张之下的教师配置策略 |
(三)替代处理:农村教师配置的“土政策” |
(四)负向激励:吸引和稳定农村教师的无效策略 |
(五)利益纷争:农村教师配置中的关系与权力格局 |
二、导致政府农村教师配置问题的原因 |
(一)利益博弈促使政府教师配置的城市倾斜 |
(二)短期政绩追求形成政府农村教师配置问题 |
(三)标准缺乏导致政府教师配置权力偏向运行 |
三、构建落实政府农村教师配置责任的标准规范 |
(一)建立省级统筹、分类实施的农村教师最低质量标准 |
(二)建立农村教师质量的强制性标准 |
(三)推行农村教师配置“目标责任制” |
第五章 校长面临矛盾冲突形成的农村教师配置困境与出路 |
一、校长面临矛盾冲突形成的农村教师配置困境 |
(一)悖论:管理良好的学校教师流失更多 |
(二)矛盾:校长面临的教师配置管理权冲突 |
(三)两难:校长配置优质教师与担心优质教师流失 |
(四)无序:校长教师配置中的权力运行 |
(五)牵连:校长流动形成的农村教师流失 |
二、导致校长农村教师配置困境的原因 |
(一)权力冲突使校长陷入教师配置困境 |
(二)利益冲突使校长陷入教师配置困境 |
三、构建激励校长努力配置优质教师的机制 |
(一)完善激励校长配置教师的人事管理制度 |
(二)建立激励校长配置教师的利益整合机制 |
(三)建设吸引和稳定教师的学校管理文化 |
第六章 教师效用不满足导致的农村教师配置问题与解决 |
一、教师效用不满足导致的农村教师配置问题 |
(一)待遇满足感降低对农村教师稳定的影响 |
(二)成就效用缺乏对农村教师稳定的影响 |
(三)子女教育问题对农村教师稳定的影响 |
(四)追求城市生活对农村教师稳定的影响 |
二、农村教师效用不满足的原因 |
(一)农村教师心理预期变化使其产生待遇不满足感 |
(二)农村教师成就激励机制不完善致其缺乏成就感 |
(三)农村教师受家文化影响致其对子女教育不满意 |
三、构建鼓励教师能安心农村从教的激励机制 |
(一)形塑教师超越功利的教育精神 |
(二)针对教师特点形成有效的差异化激励 |
(三)设立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 |
(四)推行农村教师津贴计划单列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四、农村边远校点如何培养骨干教师(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D]. 胡鑫. 吉林大学, 2021(01)
- [2]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研究[D]. 沈吉.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3]普格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 王金辉.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4]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L县为例[D]. 李汉超. 河北大学, 2019(04)
- [5]四川省宜宾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案例研究[D]. 曾雨佳.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6]需求导向下云南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以C师范学院为例[D]. 都君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县域农村小学空间布局研究 ——以云南省Y县为例[D]. 杨颖.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6)
- [8]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的重点及其难点[A]. 范先佐,郭清扬. 2015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加澳三国教育研讨会论文集, 2015
- [9]民族自治县义务教育城乡师资均衡发展研究 ——以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为个案[D]. 伍秋婵.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10]贫困地区农村教师配置问题研究 ——基于川南H县的田野考察[D]. 刘小强. 西南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