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制成纳米级有机分子晶体管(论文文献综述)
梁泽芬[1](2021)在《碳和g-CxNy中的电荷分布》文中提出材料中的电荷分布与其光学和催化等性能密切相关,很多现象需要用电荷分布来解释,故对材料中的电荷分布进行系统、定量的表述是一项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工作。我们以碳为研究体系,因为碳具有丰富的同素异形体,其出色的性能已在半导体、能源储存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呈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碳同素异形体的出色性能和潜在应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其独特的科学和技术重要性。本学位论文基于第一性原理和半经验分子轨道计算法研究了碳同素异形体(0D到3D)的电荷分布不均匀性,并分析了碳材料中原子电荷转移的特点;研究了边缘形状和尺寸大小对石墨烯局部原子电荷的影响;研究了石墨相氮化碳g-CxNy纳米片的电荷分布规律,并讨论尺寸大小和形貌对电荷分布规律的影响。论文工作对于理解利用单原子间的电荷转移来重塑纳米颗粒的电子结构,促进纳米材料的光学、催化等性能的应用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结果简述如下:(1)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维度(0D到3D)碳材料的原子电荷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当碳中的一个原子与其附近的另一个原子相比具有不同的周围环境(键的数量、键长和键角)时,则它们往往产生电子转移呈现出非零电荷;在低维碳中,当原子周围环境相同时,原子电荷转移量对其所处的位置(端部、边缘或表面)有很强的依赖性;根据密里根布局总体分析得出碳的化合价不为零,在-0.12e至0.13e范围内。(2)利用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研究了不同形态的石墨烯片中的局部电荷分布,系统地分析了尺寸和边缘形状对原子电荷的影响。整体来看,石墨烯电荷分布的对称性与其结构对称性息息相关。锯齿形边缘的双键原子都失去电子显示正电荷,在+0.19~+0.65e之间变化,且电荷转移量与键角的大小密切相关,当原子的键角约为116°时,电荷转移量为最小(+0.11~0.12e),当键角约为148°时,电荷转移量最大,达到+0.65e;而扶手椅形边缘的双键原子的电荷值随着三角形面积的增大逐渐递增,面积足够大时(约0.6770?2),原子电荷从负电荷向正电荷转变;边缘位置的三键原子的电荷受其周围三个键长的标准偏差的影响,同时还受原子位置(扶手椅或锯齿形边缘)的影响。(3)采用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研究了环[18]碳和前驱体氧化物(C20O2、C22O4和C24O6)分子在独立自由状态下的电子结构和电荷分布,以及将其置于NaCl(001)表面上的移动势垒和电荷重新分布。环[18]碳的HOMO电子主要集中于三键,且主要分布在环[18]碳半环的原子内外位置,LUMO电子主要集中于单键,且主要分布在碳环原子的上下表面;环[18]碳和环碳氧化物与Na Cl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弱,小分子沿不同方向的移动势垒是不同的,其中环[18]碳沿x方向的移动势垒最小,为0.023e V每碳原子;独立自由的环[18]碳中每个C原子的电荷是中性的,当环[18]碳被放置在Na Cl表面时,环碳中每个C原子的电荷呈非中性,原子电荷是振荡分布,且显示正电荷。(4)多孔石墨相氮化碳g-CxNy纳米片中电荷分布是不均匀的,但是在对称的几何结构中呈现出很好的对称性,且纳米片边界对电荷分布有重要影响。在g-CN和g-C2N中,由于电子富集所有N原子均带有负电荷,边缘原子的电荷绝对值明显大于内部原子的电荷绝对值,而在g-C3N4中相反。对于C原子,所有C原子在g-CN中均显示正电荷;而在g-C2N中,边缘处的双键和三键C原子显示不同数量的负电荷和正电荷,内部三键C原子显示相同的正电荷值。与g-C3N4纳米片相比较,g-CN纳米片的电荷分布存在明显的尺寸效应和奇偶效应。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碳,特别是低维碳和g-CxNy纳米片中的电荷不均匀性具有普遍性,这和单质化合价往往为零(臭氧除外)或者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往往相同的常识相悖。这对理解凝聚态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尤其是碳材料有重要意义,可为解释实验结果提供理论参考;还可为以碳材料和石墨相氮化碳二维材料为基的纳米电子器件的设计提供理论帮助,为其制备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新思路。
张远[2](2014)在《功能化纳米金的制备及在生物样品检测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纳米技术作为20世纪80年代末诞生的新技术,被公认是目前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前沿和热点领域。金纳米粒子(NPs)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给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电子及光学等领域的发展提了手段和机遇。本论文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表征可用于生化分析的几种功能化金纳米粒子,通过光致变色、电化学等方法实现了凝血酶、多巴胺的高灵敏度检测,操作简单、省时、成本较低。具体工作如下:首先我们分别采用水热法、配体交换法以及相转移法制备并表征了能溶解在不同相态的金纳米粒子,并通过金-硫键将巯基二茂铁修饰金纳米粒子的表面进行,制备二茂铁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并对二茂铁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其次我们首先制备了N-羟乙基-3,3-二甲基-6-硝基吲哚啉螺吡喃(1-(2-Hydroxyethyl)-3,3-Dimethylindolino-6-Nitrobenzopyrylospiran)和聚甲基丙烯酸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然后构建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Au NPs)和核壳结构光致变色纳米颗粒标记的灵敏度较高的光致变色DNA生物传感器。通过光致变色化合物纳米粒子的溶液在紫外光照射或酸化的条件下颜色的变化,间接实现对凝血酶的定量检测。该方法对凝血酶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2个数量级,检测限为6.52×10-12mol/L (3σ)。该法具有方便、快捷和灵敏度高的优点,在实现蛋白酶的快速,灵敏检测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第三我们利用二茂铁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Fc(CH2)6S/Au NPs),采用滴涂法将制备的二茂铁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固定于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二茂铁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利用二茂铁对多巴胺有显着的催化作用,且金纳米粒子能够进一步促进电子的传递,成功的实现了对多巴胺的超灵敏特异性检测,检测限为5.7×10-10mol/L (3σ)。
宋岩[3](2010)在《有机/无机荧光化合物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电纺丝技术为基础,针对无机生物发光性卟啉/ CdSe量子点纳米粒子/聚合物微/纳米球和针对生物发光性卟啉/ CdSe量子点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纳米纤维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以聚乙烯(PS)聚4-乙烯基吡啶(P4VP)为原料,对其各个参数进行调节,成功的制备了发光性卟啉/纳米复合纤维及无纤维形态的发光性卟啉/聚合物微/纳米球。在此基础上,我们把两种不同发光波长的CdSe量子点针对聚合物PS进行参杂,成功的获得了CdSe量子点/聚合物复合纳米纤维及CdSe量子点/聚合物微/纳米球。总之,本论文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手段,将无机、有机荧光荧光化合物包括TPPA及CdSe与高分子基质如P4VP、PS等进行参混,制备出一系列的荧光纳米复合纤维和微/纳米球,利用这种制备方法所制得的荧光纳米复合材料将在很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辉[4](2010)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碳纳米管杂化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1991年被发现以来,碳纳米管(CNTs)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使得碳纳米管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CNTs大的比表面积、高的长径比的结构特点以及热稳定性,使得CNTs在载体方面,特别是催化载体方面成为广泛的研究热点。基于其优异的导电性能和生物兼容性能,CNTs在电化学方面,包括电极材料、传感器等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而且经过研究表明,在一维纳米结构上,CNTs具有高的机械强度,其杨氏模量和强度分别为1 TPa和20 GPa,是钢铁的5倍和100倍,而密度仅为钢的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因此CNTs常被用做材料的增强剂。但是原质的CNTs表现化学惰性,不易溶于常见溶剂,也难以在基体中分散或者与基体复合,这样的弊端成为制备稳定的、结构均一的CNTs基复合材料的瓶颈。鉴于这个问题,CNTs表面的化学修饰处理已成为国际上CNTs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化学修饰包括非共价键和共价键的方法,它会在CNTs表面修饰上各种功能基团,不仅有利于提高其在溶剂中的分散性,而且也有利于与其它物种的反应。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是一类阴离子型层状无机功能材料。在LDHs晶体结构中存在着晶格能最低效应及晶格定位效应,金属离子在LDHs层板上以一定方式均匀分布,形成了特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LDHs在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上具有均匀性与可调控性的特点,因此这类材料在催化材料、催化载体、吸附剂、电化学、药物缓释剂、阻燃剂等方面具有很广泛的应用。经过高温焙烧后,LDHs层板坍塌,生成金属氧化物或者尖晶石相,这类材料在催化、吸附等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因此说LDHs也是制备催化剂、吸附剂的优良前体。但是LDHs纳米粒子会发生团聚,而且在升温焙烧过程中,LDHs层板逐渐坍塌、颗粒间烧结团聚,这些都会导致LDHs或者焙烧后的产物分散性差、比表面降低、活性中心数目减少的弊端,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LDHs材料作为功能材料前体的应用。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提高LDHs晶粒及焙烧产物的分散性、减少活性粒子的聚集,本文采用不同的方法将不同组成的LDHs负载在CNTs表面,制备了一系列的杂化结构的LDHs与CNTs的复合材料(LDHs/CNTs),从而提高LDHs的分散性,并且降低焙烧产物的团聚,暴露较多的活性中心,以增强其活性。而且CNTs的结构和性能也有利于复合物的性能。利用酸修饰后呈电负性的碳纳米管表面和电正性的Ni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iAl-LDH)层板之间的静电作用,采用共沉淀的方法将Ni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原位组装在碳纳米管表面,得到NiAl-LDH与CNTs的复合物(NiAl-LDH/CNTs)。将NiAl-LDH负载在CNTs表面,能够提高NiAl-LDHs的分散性,而且随着复合物中CNTs含量的增加,NiAl-LDH在CNTs表面上的分散性提高,能够实现从CNTs表面上紧密地包裹着NiAl-LDH纳米粒子的形貌向CNTs表面零散的负载着NiAl-LDH粒子的形貌转变。由于NiAl-LDH层板与CNTs表面之间的静电作用导致NiAl-LDH与层间阴离子之间的作用力减弱,从而使金属离子和氧的电子结合能增加,大约增加1.8 eV。电催化氧化葡萄糖的性能表明将NiAl-LDHs负载在CNTs表面上后,复合物的电催化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其电催化氧化峰电流值可以达到纯NiAl-LDH的8倍。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CNTs加速电子传递的特点有利于电催化反应的进行;另一方面,CNTs与NiAl-LDH之间的作用力有利于提高NiAl-LDH在电极表面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复合物在电极表面的网络结构也有利于反应物分子向电极表面的扩散。一方面,采用阴离子聚合物(聚苯乙烯磺酸钠,poly(sodium styrenesulfonate))修饰碳纳米管表面的方法制备Zn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ZnAl-LDH)与CNTs的复合物(ZnAl-LDH-p-CNTs)。聚苯乙烯磺酸钠通过π-π共轭作用均匀地修饰在CNTs表面,改性后的CNTs表面负电荷均匀分布,有利于金属阳离子在CNTs表面的固定及ZnAl-LDH在CNTs表面的成核生长。结果说明采用此方法能够得到结构均一、分散性好的复合物。另方面,以L-半胱氨酸(L-cysteine)为桥联剂,采用桥联的方法将ZnAl-LDH负载在CNTs表面。在水溶液中,L-半胱氨酸能够发生电离生成电正性的-NH3+和电负性的-COO-基团,它们通过静电作用或者配位作用分别与电负性的CNTs表面和组成ZnAl-LDH层板元素的金属阳离子相结合,然后通过调节溶液的pH,在CNTs表面成核生长ZnAl-LDH纳米粒子,从而得到稳定性好、结构均一的ZnAl-LDH与CNTs的复合物(ZnAl-LDH-cy-CNTs)。研究结果表明:L-半胱氨酸作为一种桥联分子不仅能够增强ZnAl-LDH纳米粒子与CNTs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ZnAl-LDH纳米粒子在CNTs表面的分散性,而且能够抑制ZnAl-LDH晶粒的生长。由于ZnAl-LDH与CNTs之间的相互作用力,Eu(Ⅲ)配合物插层的ZnAl-LDH(EY)-cy-CNTs复合物出现了荧光淬灭的现象。以甲基橙染料分子光降解为模型反应,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物结构能够增强其紫外光条件下的光降解性能。以L-半胱氨酸桥联法制备的CoAl-LDH与CNTs复合物(CoAl-LDH-cy-CNTs)为前体,在N2气氛下焙烧500℃后,CoAl-LDH转化为CoO和COAl2O4混合氧化物,得到CoAl-金属氧化物(ZnAl-MMO)与CNTs的复合物(CoAl-MMO-cy-CNTs)复合物,并研究其对高氯酸铵分解的热催化性能。前体合成过程中L-半胱氨酸的投料量影响复合物前体中CoAl-LDH在CNTs表面的分散状态,进而影响焙烧产物的组成。CoAl-MMO-cy-CNTs复合物表现了很好的CNTs和CoAl-金属氧化物的催化协同效应,能够使高氯酸铵分解温度降低至271.3℃,分解速率提高至13.0 mg/min。
张靖宗[5](2009)在《MWNTs/PE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普通PET,MWNTs-COOH/PET,MWNTs-OH/PET,CEPP/PET和CEPP/MWNTs-COOH/PET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对MWNTs/EG分散体系的TEM电镜观察表明,MWNTs在EG中有很好的分散性。然后对样品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对样品的SEM观察表明,MWNTs分散在PET基体中,通过对样品的红外测试表明,纳米复合材料的特征峰强度发生变化,表明MWNTs已经接到了PET大分子链中,从而使MWNTs在PET材料中分散良好。通过DSC研究普通PET和MWNTs-COOH/PET和MWNTs-OH/PET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使用Jeziorny法和Mo法研究分析了样品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动力学分析表明,Jeziorny法和Mo法能很好的描述三种样品的结晶过程。结果表明MWNTs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成核剂,导致了PET在较高的温度下结晶,并且加速了PET的结晶速率。其中,MWNTs-COOH纳米复合材料结晶的初始时间更早,而MWNTs-OH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更快。MWNTs的加入改变了PET的成核机理,加速了PET的结晶过程。用TG热分析仪测试普通PET,MWNTs-COOH/PET和MWNTs-OH/PET纳米复合材料的热降解行为,研究了三种样品的热降解稳定性,用Friedman法和Ozawo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两种MWNTs在PET中的分散不同,MWNTs-COOH/PET基本上从开始降解到结束都比普通PET的稳定性高,而MWNTs-OH/PET开始降解阶段稳定性不如普通PEL而在降解后期稳定性明显比普通PET高。通过CONE对PET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研究表明,加入MWNTs后,热释放速率明显降低,质量损失率也降低,MWNTs的对PET起到了一定的阻燃作用。而纳米复合材料的烟的生成速率及烟释放总量比普通PET有所增加,但是毒气的释放速率及体积含量降低了,这增强了材料的安全性能。
邹儒佳[6](2009)在《丝网印刷碳纳米管薄膜场致发射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碳纳米管(CNTs)在1991年问世以来,碳纳米管特性引起了全世界众多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碳管具有优异的电学、力学性能,可以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尤其是它具有大的长径比,低的功函数,良好的导电性和纳米级的尖端,使其能够在相对较低的电压下就能长时间地发射电子,因此被认为是一种优良的场致发射阴极材料,并有望在场致发射平面显示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先简单介绍了冷阴极场致发射器件的发展过程,其次详细叙述了碳纳米管,其中包括碳纳米管的发现过程,碳纳米管的结构,碳纳米管的性质,碳纳米管的应用,碳纳米管的传统的制备方法,碳纳米管的生长机制,表征手段。我们还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金属衬底上制备碳纳米管并对制备的碳纳米管进行了简单提纯。然后本文使用丝网印刷法制备得到了碳纳米管场致发射冷阴极,对碳纳米管丝印浆料的配制、丝印工艺和样品的烧结等工艺进行了研究。用丝网印刷法制备得到了碳纳米管场致发射冷阴极,并在真空室中使用二极结构测试了场致发射性能。最后,本文通过提出几种对碳纳米管阴极薄膜的后期处理方法,来改善碳纳米管阴极薄膜的场致发射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Raman光谱对处理前后的碳纳米管阴极形貌变化和碳纳米管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到了具有较好场致发射特性的阴极处理方法。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丝网印刷法制作碳纳米管薄膜并对碳纳米管阴极薄膜进行了场致发射性能的研究,研究发现碳纳米管阴极薄膜的开启电压为2.4 V/μm。3.1 V/μm电压下,发射的电流密度约为117.7μA。2.采用丝网印刷法制作碳纳米管薄膜,用毛刷法对碳纳米管阴极发射薄膜进行后期处理,结果发现碳纳米管的场致发射特性有很大的改善。开启电压从2.4 V/μm降到1.6 V/μm。在电压为3.0 V/μm时,发射的电流密度从105.1μA上升到1379.4μA,场致发射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有很大的改善。3.采用丝网印刷法制作碳纳米管薄膜,用电流法对碳纳米管阴极发射薄膜进行后期处理,结果发现碳纳米管的场致发射特性有很大的改善。开启电压从2.4 V/μm下降到1.6 V/μm。在电压为3.0 V/μm时,发射的电流密度从94.8μA增加到896.7μA,场致发射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4.采用丝网印刷法制作碳纳米管薄膜,用毛刷和电流联合法对碳纳米管阴极发射薄膜进行后期处理。处理后碳纳米管的场致发射的开启电压从2.4 V/μm降到1.6 V/μm,在电压为3.1 V/μm时,发射的电流密度从117.7μA上升到1642.5μA,同时,发射的稳定性也得到了改善,在3.1V/μm的条件下,处理后的发射电流波动减小,波动从20%降到5%左右,发射的均匀性也有很大的改善。5.采用丝网印刷法制作碳纳米管薄膜,电解法对碳纳米管阴极发射薄膜进行后期处理。处理后碳纳米管的场致发射的开启电压从2.4 V/μm下降到1.4V/μm。在电压为3.0V/μm时,发射的电流密度从102.6μA增加到1864.2μA,场致发射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有很大的改善。6.采用丝网印刷法制作碳纳米管薄膜,毛刷和电解联合法对碳纳米管阴极发射薄膜进行后期处理。与处理前比较,处理后碳纳米管的场致发射的开启电压从2.4 V/μm降到1.6 V/μm。在电压为3.1 V/μm时,发射的电流密度从117.7μA上升到2374.6μA,同时,发射的稳定性也得到了改善,在3.1 V/μm的条件下,处理后的发射电流波动减小,波动从20%降到4%左右,整个发射平面都有很好的发射的均匀性。
王策[7](2008)在《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性质研究》文中指出纳米材料具有很大比表面积,特殊的结构使得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体积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从而使其具有奇异的力学、电学、磁学、热学、光学、化学活性、催化和超导性能等特性,使纳米材料在国防、电子、化工、冶金、轻工、航空、陶瓷、核技术、催化剂、医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碳纳米管(CNTs)具有完美的结构,是典型的一维纳米材料,它独特的物理结构,优异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一维方向上碳纳米管的强度可以超过钢丝,尽管CNTs的尺寸只有头发丝的十万分之一,但是它的杨氏模量理论强度可以达到1.0TPa,是钢的100倍,同时它的密度却仅为钢的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CNTs的熔点是已知材料中最高的,它的硬度可以和金刚石相媲美。碳纳米管有超高的韧性,可以拉伸,其韧性理论最大延伸率可达20%。CNTs化学性质稳定,耐强酸、强碱,在空气中700℃以下基本不氧化。这些优点使得碳纳米管作为纳米材料中最具潜力的材料之一,被认为是纳米材料的理想添加相。但是,通常碳纳米管不溶解不熔融也不易加工,作为一种纳米尺寸的材料还极易发生团聚,使其进一步开发与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对碳纳米管进行改性和应用研究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科学家们目前在实验室中将其作为增强体来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强度或者韧性等力学综合性能;或利用其良好的电学性能和磁学性能,将其作为改性体来大幅度提高材料导电性、电磁屏蔽性能和光电子发射性等。碳纳米管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质、电学性质,能大幅度提高掺杂有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提高剪切能力,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外,还能够有效地促进生物物质,(如蛋白质,多巴胺)、环境物质的电子传递,近年来,有关碳纳米管的电化学活性机理与其形态结构、制备方法和表面修饰等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国内外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距离工业化生产和大规模普及应用还有一定距离。本文综述了当前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紧紧围绕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这个当前研究热点,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对CNTs进行化学改性后研究其与丙烯腈系列树脂共聚,制备碳纳米管-丙烯腈系列复合材料,并研究其摩擦学和显微硬度性质;利用CNTs能有效促进生物物质的电子传递特性,将CNTs进行酸化处理后复合在玻碳电极上来测量对多巴胺催化的;利用CNTs大的比表面积和纳米粒子的表面效应、量子效应和小尺寸效应,在碳纳米管表面可控性沉积纳米尺寸的金属银粒子以期获得理想的金属-CNTs复合材料。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了酸化处理,经过拉曼光谱表征,多壁碳纳米管的特征强峰出现在1580cm-1处,说明多壁碳纳米管的结构并未受到破坏。经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在碳纳米管红外光谱图上出现了1736cm-1左右的羧基特征峰,1601 cm-1处的羰基特征峰和1211cm-1左右的羟基面内弯曲振动峰。说明CNTs经纯化和活化处理后,在其管壁上已经接上了羟基(-OH),羰基(>C=0)和羧基(-COOH)这些功能性官能团。2、采用原位复合法,对丙烯腈-苯乙烯(AS)进行改性,得到复合效果良好的丙烯腈-苯乙烯-CNTs(AS-CNTs)共聚物纳米复合材料。经过对其摩擦学性质和显微硬度测试,发现掺杂CNTs的AS系列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质和显微硬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掺杂1.5%CNTs的复合材料表现有最佳的综合性能。经FE—TEM电镜对AS和AS—CNTs的磨痕进行观察,发现掺杂有CNTs的纳米复合材料的磨痕的相对于未掺杂的AS磨痕,其磨痕明显地浅,而且光滑、整齐。3、用甲基丙烯酸甲酯(AMMA)对丙烯腈进行改性,再掺杂CNTs,测试其摩擦学性质和显微硬度,用电镜观察其结构得到与用苯乙烯改性丙烯腈类似的结果。4、对AS树脂进行改性,复合进甲基丙烯酸甲酯,结果得到透明的改性材料AMS,再复合进CNTs,测试其摩擦学性质和显微硬度,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5、利用碳纳米管对生物物质具有支持电子传递的性质,将碳纳米管进行氧化处理,然后用nafion复合在玻碳电极上,在多种环境中测量对多巴胺(DA)催化的灵敏度,发现在多种环境和干扰物质(UA和AA等电位反应相近的神经递质)存在下,电极响应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选择性。6、利用碳纳米管具有大的比表面积的特性,期望将纳米金属颗粒负载于CNTs表面,设计出催化效率更为高效的纳米型催化复合材料。本实验经过研究,设计出一个方便快捷的实验方法,利用苄醇可以方便地、可控地将银离子负载于CNTs的表面。经过红外、紫外、XRD、TEM等表征手段表征,发现还原沉积在CNTs表面的金属银粒子具有很好的纳米尺寸。
王连盛[8](2008)在《新型核壳乳胶粒子填料的制备及其填充橡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教研室在多年研究橡胶增强技术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橡胶用理想填料(Ideal Filler,IF)的结构模型及基本设计思路。从高分子设计与合成角度出发制得的核壳结构纳米微球作为增强填料加入到橡胶中,来提高了橡胶各项性能。在本课题中,首先采用乳液聚合法分别制备了三种窄分散交联纳米乳胶粒子,通过透射电镜和动态激光粒度仪测试了它们的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其中,纳米窄分散聚苯乙烯(PS)乳胶粒子的平均粒径为43nm,分散系数ε=1.028或PDI=0.051;交联α-甲基苯乙烯(α-MS)和苯乙烯(St)共聚物乳胶粒子的平均粒径为42.7nm,分散系数PDI=0.066;交联α-甲基苯乙烯(α-MS)-丙烯腈(AN)共聚物乳胶粒子的平均粒径为52.1nm,分散系数PDI=0.038。论文中使用高压反应釜,通过种子乳液聚合首次制备了PS/Is、PαMS-AN/Is两种“硬核软壳”结构的纳米乳胶粒子,采用了多次包壳反应将壳层厚度增加到11.5nm;通过TEM、DSC等分析方法证实了核壳结构的存在;初步探索了乳化剂、壳单体用量及加料方式对PS/Is、αMS-AN/Is核壳乳胶粒子壳层厚度的影响;采用索氏抽提和红外验证了核壳结构中核层与壳层之间存在化学键连接。这种采用高压反应釜合成的PS/Is、αMS-AN/Is“硬核软壳”结构纳米乳胶粒子在国内外文献中尚未见到报道。此外,本文用乳液共混共沉法将制备的纳米聚合物乳胶粒子分别填加到丁苯橡胶(SBR)、丁腈橡胶(NBR)、天然橡胶(NR)中。研究发现,填充了PS纳米聚合物填料的PS/SBR纳米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比填充了相同份数炭黑的纳米复合材料炭黑/SBR的好,PS/SBR的密度明显低于相同质量填充量下的炭黑/SBR的密度。在SBR和NR中,相同份数的PS及不同壳层厚度的PS/PIs核壳填料的补强效果优于Pα-MS-AN及不同壳层厚度的PαMS-AN/PIs核壳填料的补强效果;但是在NBR中恰恰相反。在NR中,两种核壳填料的补强效果分别优于各自裸核的补强效果,并且随着壳层厚度的增加核壳乳胶粒子的补强效果更好。这种以硬核软壳结构乳胶粒子作为橡胶填料的思路在国内外具有首创性。
王书刚[9](2007)在《无机—有机荧光化合物/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成功地在水相中合成了巯基乙酸稳定的CdTe纳米晶,实现了水溶性的CdTe纳米晶与聚乙烯醇(PVA)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两种高分子基质地掺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地制备出有一定荧光强度的CdTe/PVA和CdTe/PVA纳米复合纤维,并实现了水溶性CdTe纳米晶与聚4-乙烯基吡啶(P4VP)纳米纤维的组装。通过引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巯基稳定的CdTe纳米晶进行修饰,其荧光强度明显升高,并将水溶性的CdTe纳米晶转化为脂溶性,实现了脂溶性的CdTe纳米晶与PVP和聚苯乙烯(PS)两种高分子基质地掺杂,制备出一定荧光强度的CdTe/PVP和CdTe/PS纳米复合纤维。此外,将具有荧光性质的1,4-双(2-氰基苯乙烯基)苯(ER)和(1-O-氰基苯乙烯基-4-p-氰基苯乙烯基)苯(EB)与聚丙烯腈(PAN)、PVP和PS等高分子基质掺杂,制备出ER(EB)/PAN、ER(EB)/PS和EREB/PVP纳米复合纤维。特别是,EB由于能够与PS形成基激络合物,使相应的纳米复合纤维的荧光强度有极大地增强。总之,本论文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地将无机、有机荧光荧光化合物与高分子基质掺杂,制备出一系列的荧光纳米复合纤维,这种制备方法及所得到的荧光纳米复合材料将在很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曹伟,宋雪梅,王波,严辉[10](2007)在《碳纳米管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碳纳米管是国际新材料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详细综述了碳纳米管的结构与性能,近年来碳纳米管的各种制备方法和纯化方法,以及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碳纳米管的应用和研究前景。
二、美制成纳米级有机分子晶体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制成纳米级有机分子晶体管(论文提纲范文)
(1)碳和g-CxNy中的电荷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碳同素异形体的研究现状 |
1.2.1 零维碳材料 |
1.2.2 一维碳材料 |
1.2.3 二维碳材料 |
1.2.4 三维碳材料 |
1.3 石墨相氮化碳g-C_xN_y的研究现状 |
1.3.1 石墨相氮化碳g-C_xN_y的结构 |
1.3.2 单层石墨相氮化碳g-C_xN_y的制备 |
1.3.3 石墨相氮化碳g-C_xN_y电子结构的优化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密度泛函理论 |
2.1.2 半经验分子轨道法 |
2.2 计算方法 |
2.2.1 采用BFGS拟牛顿法几何优化 |
2.2.2 Mulliken电荷 |
2.3 计算软件介绍 |
2.3.1 MOPAC |
2.3.2 CASTEP |
第3章 不同维度碳的电荷不均匀性 |
3.1 引言 |
3.2 计算方法和模型 |
3.2.1 计算方法 |
3.2.2 计算模型 |
3.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3.3.1 零维碳材料 |
3.3.2 一维碳材料 |
3.3.3 二维碳材料 |
3.3.4 三维碳材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尺寸和边缘形状对石墨烯电荷不均匀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计算方法 |
4.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4.3.1 电荷分布与几何结构 |
4.3.2 局部电荷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18]碳和环碳氧化物在Na Cl表面的耦合效应和电荷重分布 |
5.1 引言 |
5.2 模型构建和计算方法 |
5.3 计算结果分析 |
5.3.1 电子结构 |
5.3.2 势垒计算 |
5.3.3 电荷重新分布 |
5.4 小结 |
第6章 石墨相氮化碳g-C_xN_y中的电荷分布 |
6.1 引言 |
6.2 计算方法和模型 |
6.3 计算结果分析 |
6.3.1 g-CN纳米片的电荷分布 |
6.3.2 g-C_2N纳米片的电荷分布 |
6.3.3 g-C_3N_4纳米片的电荷分布 |
6.3.4 尺寸效应和奇偶效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功能化纳米金的制备及在生物样品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材料 |
1.1.1 纳米粒子的定义和特性 |
1.1.2 纳米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
1.1.3 纳米材料的结构 |
1.1.4 纳米材料的特性 |
1.1.4.1 化学性质 |
1.1.4.2 力学性质 |
1.1.4.3 光学性质 |
1.1.4.4 电磁性质 |
1.1.4.5 其他性质 |
1.1.5 纳米粒子的发展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 纳米材料的制备 |
1.2.1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2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1.2.2.1 水热还原法 |
1.2.2.2 相转移法 |
1.2.2.3 晶种生长法 |
1.2.2.4 胶束与反胶束法 |
1.2.2.5 物理法 |
1.3 纳米材料的应用 |
1.3.1 纳米材料在生物分析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
1.3.1.1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 DNA 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1.3.1.2 发光量子点在生化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
1.3.1.3 纳米粒子参与的化学发光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 |
1.3.2 纳米催化材料的应用 |
1.3.3 纳米技术在微电子学领域的应用 |
1.3.4 其他领域的应用及发展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多种功能性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1.1 实验仪器 |
2.2.1.2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水热法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
2.2.2.2 二茂铁修饰的水溶性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
2.2.2.3 利用 DNA 制备二茂铁甲酸修饰的金纳米粒子 |
2.2.2.4 配体交换法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
2.2.2.5 相转移法制备二茂铁修饰的金纳米粒子 |
2.3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纳米金载体的凝血酶比色法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1.1 实验仪器 |
3.2.1.2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Au 纳米粒子的制备 |
3.2.2.2 DNA 功能化纳米 Au 的制备 |
3.2.2.3 光致变色纳米粒子的制备 |
3.2.2.4 光致变色纳米信号探针的制备 |
3.2.2.5 光致变色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
3.2.2.6 金胶试纸的选择 |
3.2.2.7 便携式光致变色生物传感器的组装 |
3.2.2.8 光致变色生物传感器的比色法检测 |
3.2.2.9 光致变色生物传感器的特异性研究 |
3.2.2.10 光致变色生物传感器的稳定性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光致变色生物传感器的组装 |
3.3.2 光致变色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形貌表征 |
3.3.3 光致变色纳米粒子的变色性能研究 |
3.3.4 Au-DNA-化合物 1 传感器的构建过程 |
3.3.5 金胶试纸与纳米金胶的结合性能研究 |
3.3.6 DNA 传感器对温度的研究 |
3.3.7 DNA 传感器的灵敏度研究 |
3.3.8 DNA 传感器特异性的研究 |
3.3.9 DNA 传感器稳定性的研究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二茂铁-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对多巴胺的电化学特异性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1.1 实验仪器 |
4.2.1.2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功能化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4.2.2.2 电极的处理及表面修饰 |
4.2.2.3 修饰电极对多巴胺的检测 |
4.2.2.4 修饰电极对多巴胺检测的特异性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修饰电极对多巴胺的催化性能研究 |
4.3.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4.3.3 修饰电极对多巴胺检测的特异性研究 |
4.3.4 修饰电极对多巴胺的检测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有机/无机荧光化合物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 |
1.1.1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概念 |
1.1.2 纳米材料的分类 |
1.1.3 纳米材料的特性 |
1.1.4 纳米材料的应用及发展 |
第二节 无机及有机荧光化合物 |
1.2.1 半导体纳米粒子 |
1.2.2 有机荧光化合物 |
第三节 静电纺丝 |
1.3.1 静电纺丝技术发展过程简介 |
1.3.2 静电纺丝技术理论研究 |
1.3.3 静电纺丝过程的影响因素 |
1.3.4 静电纺丝制备无机/有机聚合物复合纳米纤维 |
1.3.5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应用 |
第四节 本文立题思想 |
第二章 金属卟啉/高分子复合发光纳米纤维 |
第一节 卟啉/聚4-乙烯基吡啶(P4VP)纳米纤维的制备 |
2.1.1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 |
2.1.2 实验步骤 |
2.1.3 结果与讨论 |
2.1.4 内容小结 |
第二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DSE 量子点/高分子复合发光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一节 聚苯乙烯(PS)纳米纤维的制备 |
3.1.1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 |
3.1.2 实验步骤 |
3.1.3 结果与讨论 |
3.1.4 内容小结 |
第二节 CDSE/PS 发光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 |
3.2.1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步骤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4 内容小结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S 及TPPA/PS 发光复合微/纳米球的制备 |
第一节 聚苯乙烯(PS)微/纳米球的制备 |
4.1.1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 |
4.1.2 实验步骤 |
4.1.3 结果与讨论 |
4.1.4 内容小结 |
第二节 TPPA/PS 发光复合微/纳米球的制备 |
4.2.1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 |
4.2.2 实验步骤 |
4.2.3 结果与讨论 |
4.2.4 内容小结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DSE 量子点/PS 复合发光微/纳米球的制备 |
第一节 CDSE/PS 发光复合微/纳米球的制备 |
5.1.1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 |
5.1.2 实验步骤 |
5.1.3 结果与讨论 |
5.1.4 内容小结 |
第二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4)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碳纳米管杂化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功能材料的研究概况 |
1.1.1 层状化学物概述 |
1.1.2 LDHs的结构和组成 |
1.1.3 LDHs的性质 |
1.1.3.1 碱性 |
1.1.3.2 酸性 |
1.1.3.3 热稳定性 |
1.1.3.4 结构和组成的可调变性 |
1.1.3.5 粒子的尺寸和分布的可调控性 |
1.1.3.6 记忆效应 |
1.1.4 LDHs的制备方法 |
1.1.4.1 共沉淀法 |
1.1.4.2 水热合成法 |
1.1.4.3 尿素水解法 |
1.1.4.4 离子交换法 |
1.1.4.5 焙烧复原法 |
1.1.5 LDHs的应用 |
1.1.5.1 催化方面 |
1.1.5.2 电化学方面 |
1.1.5.3 离子交换和吸附剂方面 |
1.1.5.4 医药方面 |
1.1.5.5 光学方面 |
1.1.5.6 阻燃剂方面 |
1.2 碳纳米管(CNTs)材料的研究概况 |
1.2.1 CNTs的结构 |
1.2.2 CNTs的性质 |
1.2.2.1 力学性能 |
1.2.2.2 电磁学性能 |
1.2.2.3 热学性能 |
1.2.2.4 电化学性能 |
1.2.3 CNTs的制备 |
1.2.3.1 催化裂解法 |
1.2.3.2 电弧放电法 |
1.2.3.3 激光蒸发法 |
1.2.4 CNTs的应用 |
1.2.4.1 催化应用 |
1.2.4.2 储氢材料 |
1.2.4.3 电子器件应用 |
1.2.4.4 场致发射装置 |
1.2.4.5 复合材料 |
1.2.5 CNTs的纯化 |
1.2.5.1 物理纯化法 |
1.2.5.2 化学纯化法 |
1.2.5.3 综合纯化法 |
1.2.6 CNTs的表面修饰 |
1.2.6.1 共价键修饰 |
1.2.6.2 非共价键修饰 |
1.3 复合材料的研究概况 |
1.3.1 CNTs基复合材料的种类 |
1.3.2 CNTs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
1.3.2.1 浸渍法 |
1.3.2.2 电化学沉积法 |
1.3.2.3 共混法 |
1.3.2.4 水热合成法 |
1.3.2.5 共沉淀法 |
1.3.2.6 超临界液体法 |
1.3.2.7 阴极真空电弧法 |
1.3.2.8 微乳法 |
1.3.2.9 溶胶-凝胶法 |
1.4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样品的结构表征、组成及性能分析 |
2.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2.2 热重及差热(TG-DTA)分析 |
2.2.3 热重及差示扫描量热(TG-DSC)分析 |
2.2.4 同步热分析仪(TG-DTA)及质谱(MS)联用 |
2.2.5 低温氮气吸-脱附(BET)实验 |
2.2.6 透射电镜(TEM)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分析 |
2.2.7 扫描电镜(SEM)分析 |
2.2.8 扫描电镜-能量散射谱(sEM-EDS)分析 |
2.2.9 紫外-可见光谱(UV-vis)分析 |
2.2.10 光致发光光谱(PL)分析 |
2.2.11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2.2.12 拉曼光谱(Raman)分析 |
第三章 NiAl-LDH/CNTs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NiAl-LDH/CNTs复合物的制备 |
3.2.2 NiAl-LDH/CNTs复合物电极的制备 |
3.2.3 NiAl-LDH/CNTs复合物的电催化性能 |
3.3 NiAl-LDH/CNTs复合物的表征 |
3.3.1 NiAl-LDH/CNTs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组成 |
3.3.2 NiAl-LDH/CNTs复合物的TG-DSC表征 |
3.3.3 NiAl-LDH/CNTs复合物的形貌研究 |
3.3.4 NiAl-LDH/CNTs复合物的Raman表征 |
3.3.5 NiAl-LDH/CNTs复合物的XPS表征 |
3.3.6 NiAl-LDH/CNTs复合物的UV-Vis吸收研究 |
3.3.7 NiAl-LDH/CNTs复合物的形成机理 |
3.4 NiAl-LDH/CNTs复合物的电催化性能研究 |
3.4.1 NiAl-LDH/CNTs复合物的电催化性能 |
3.4.2 NiAl-LDH/CNTs复合物的电催化机理 |
3.4.3 NiAl-LDH/CNTs复合物的电催化性能影响因素 |
3.4.3.1 碳纳米管含量对NiAl-LDH/CNTs复合物的电催化性能影响 |
3.4.3.2 扫描速率对NiAl-LDH/CNTs复合物的电催化性能影响 |
3.4.4 NiAl-LDH/CNTs复合物修饰电极的稳定性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ZnAl-LDH/CNTs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降解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聚合物修饰法制备ZnAl-LDH/CNTs复合物 |
4.2.1 引言 |
4.2.2 实验部分 |
4.2.2.1 CNTs的修饰 |
4.2.2.2 ZnAl-LDH/CNTs复合物的制备 |
4.2.3 修饰CNTs的表征 |
4.2.3.1 修饰CNTs的晶体结构 |
4.2.3.2 修饰CNTs的Raman表征 |
4.2.3.3 修饰CNTs的形貌研究 |
4.2.4 ZnAl-LDH/CNTs复合物的表征 |
4.2.4.1 ZnAl-LDH/CNTs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表征 |
4.2.4.2 ZnAl-LDH/CNTs复合物的Raman表征 |
4.2.4.3 ZnAl-LDH/CNTs复合物的形貌研究 |
4.2.5 本节小结 |
4.3 桥联法制备ZnAl-LDH/CNTs复合物 |
4.3.1 引言 |
4.3.2 实验部分 |
4.3.2.1 ZnAl-LDH/CNTs复合物的制备 |
4.3.2.2 插层ZnAl-LDH/CNTs复合物的制备 |
4.3.2.3 ZnAl-LDH/CNTs复合物的光催化性能 |
4.3.3 ZnAl-LDH/CNTs复合物的表征 |
4.3.3.1 ZnAl-LDH/CNTs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组成 |
4.3.3.2 ZnAl-LDH/CNTs复合物的孔结构表征 |
4.3.3.3 ZnAl-LDH/CNTs复合物的TG-DSC表征 |
4.3.3.4 ZnAl-LDH/CNTs复合物的Raman表征 |
4.3.3.5 ZnAl-LDH/CNTs复合物的XPS表征 |
4.3.3.6 ZnAl-LDH/CNTs复合物的形貌研究 |
4.3.4 插层ZnAl-LDH/CNTs复合物的表征 |
4.3.4.1 插层ZnAl-LDH/CNTs复合物的晶体结构 |
4.3.4.2 插层ZnAl-LDH/CNTs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能表征 |
4.3.5 ZnAl-LDH/CNTs复合物的光降解性能研究 |
4.3.5.1 ZnAl-LDH/CNTs复合物的光降解性能 |
4.3.5.2 CNTs投料量对ZnAl-LDH/CNTs复合物的光降解性能影响 |
4.3.5.3 ZnAl-LDH/CNTs复合物的光降解循环性能 |
4.3.6 本节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CoAI-LDH/CNTs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焙烧产物的热催化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CoAl-LDH/CNTs复合物的制备 |
5.2.2 CoAl-MMO/CNTs复合物的制备 |
5.2.3 CoAl-MMO/CNTs复合物的热催化性能 |
5.3 CoAl-LDH/CNTs复合物的表征 |
5.3.1 CoAl-LDH/CNTs复合物的晶体结构 |
5.3.2 CoAl-LDH/CNTs复合物的TG-MS表征 |
5.3.3 CoAl-LDH/CNTs复合物的XPS表征 |
5.3.4 CoAl-LDH/CNTs复合物的形貌研究 |
5.4 CoAl-MMO/CNTs复合物的表征 |
5.4.1 CoAl-MMO/CNTs复合物的晶体结构 |
5.4.2 CoAl-MMO/CNTs复合物的孔结构表征 |
5.4.3 CoAl-MMO/CNTs复合物的Raman表征 |
5.4.4 CoAl-MMO/CNTs复合物的XPS表征 |
5.4.5 CoAl-MMO/CNTs复合物的形貌研究 |
5.5 CoAl-MMO/CNTs复合物的热催化性能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 |
本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5)MWNTs/PE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碳纳米管的概述 |
1.2.1 碳纳米管的结构 |
1.2.2 碳纳米管的性能 |
1.2.3 碳纳米管的制备 |
1.2.4 碳纳米管的应用 |
1.2.5 碳纳米管的表面处理 |
1.3 碳纳米管/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
1.3.1 碳纳米管/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1.3.2 碳纳米管/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 |
1.4 碳纳米管/PET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MWNTs/PE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主要原料与仪器 |
2.1.2 PET/MWNT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2.1.3 PET/CEPP/MWNT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 分析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透射电镜测试分析 |
2.3.2 扫描电镜测试分析 |
2.3.3 红外测试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WNTs/PET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样品及仪器 |
3.1.2 分析测试 |
3.1.3 结晶动力学计算 |
3.2 结果与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WNTs/PET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样品及仪器 |
4.1.2 分析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WNTs/PET纳米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1.1 复合材料的燃烧 |
5.1.2 阻然剂的阻燃效应 |
5.1.3 阻燃机理 |
5.2 实验部分 |
5.2.1 样品及仪器 |
5.2.2 分析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燃烧性能研究和阻燃机理分析 |
5.3.2 烟及毒气释放分析 |
5.3.3 氧指数测定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丝网印刷碳纳米管薄膜场致发射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显示器的发展趋势 |
1.2 场致发射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
1.2.1 金属微尖锥型场致发射阵列(spind型) |
1.2.2 硅微尖锥型场致发射阵列 |
1.2.3 金刚石和非晶碳薄膜型场致发射阵列 |
1.2.4 碳纳米管薄膜场致发射 |
1.3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碳纳米管 |
2.1 纳米科技与纳米材料 |
2.1.1 纳米科技 |
2.1.2 纳米材料 |
2.2 碳纳米管的发现 |
2.3 碳纳米管的结构 |
2.4 碳纳米管的性质 |
2.4.1 电学性质 |
2.4.2 力学性质 |
2.4.3 热学性质 |
2.4.4 光学性质 |
2.4.5 其它性能 |
2.5 碳纳米管的应用 |
2.5.1 储氢作用 |
2.5.2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
2.5.3 电化学材料 |
2.5.4 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 |
2.5.5 碳纳米管传感器和探头 |
2.5.6 催化剂载体 |
第三章 碳纳米管的制备、纯化、表征 |
3.1 碳纳米管的制备和生长机理 |
3.1.1 电弧放电法及 |
3.1.2 激光烧蚀法 |
3.1.3 化学气相层积法(CVD法) |
3.1.4 碳纳米管生长机理 |
3.1.5 各种制备方法的比较 |
3.2 碳纳米管的纯化 |
3.3 碳纳米管的表征 |
3.3.1 TEM |
3.3.2 SEM |
3.3.3 Raman光谱 |
3.3.4 XRD |
第四章 碳纳米管的场致发射理论 |
4.1 碳纳米管在场致发射中的应用 |
4.1.1 碳纳米管的场致发射的原理 |
4.1.2 场致发射性能性能评价指标 |
4.1.3 影响碳纳米管场致发射性能的几个要素 |
4.1.4 改善碳纳米管发射性能的途径 |
4.2 碳纳米管在场致发射结构 |
4.2.1 二极结构的设计 |
4.2.2 三极结构的设计 |
第五章 丝网印刷碳纳米管薄膜场致发射性能的研究 |
5.1 丝网印刷概述 |
5.1.1 丝网印刷的原理 |
5.1.2 丝网印刷发的特点 |
5.1.3 丝网印刷发的应用 |
5.1.4 手动丝网印刷的印刷 |
5.2 丝网印刷法制备碳纳米管场致发射阴极薄膜 |
5.2.1 印刷浆料的制备 |
5.2.2 碳纳米管阴极的印刷 |
5.2.3 丝网印刷制备碳纳米管阴极薄膜场致发射性能的测试 |
5.3 毛刷法对丝网印刷制备碳纳米管阴极薄膜场致发射性能的影响 |
5.4 电流法对丝网印刷制备碳纳米管阴极薄膜场致发射性能的影响 |
5.5 毛刷-电流联合法对丝网印刷制备碳纳米管阴极薄膜场致发射性能的影响 |
5.6 电解液法对丝网印刷制备碳纳米管阴极薄膜场致发射性能的影响 |
5.7 毛刷-电解联合法对丝网印刷制备碳纳米管阴极薄膜场致发射性能的影响 |
5.8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7)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引言 |
1.2 碳纳米管 |
1.2.1 碳纳米管的结构 |
1.2.2 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 |
1.2.3 碳纳米管的应用 |
1.2.4 碳纳米管的改性 |
1.3 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复合材料简介 |
1.3.2 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 |
1.3.3 纳米复合材料的分类 |
1.3.4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
1.3.5 金属基复合材料 |
1.3.6 功能复合材料 |
1.3.7 摩擦功能复合材料 |
1.4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摩擦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
1.5 碳纳米管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 |
1.6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与研究目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聚合物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备及摩擦学性质研究 |
2.1 合成树脂概述 |
2.2 我国合成树脂现状 |
2.3 合成树脂在摩擦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
2.4 丙烯腈系-碳纳米管复合纳米材料摩擦学性质研究 |
2.4.1 丙烯腈-苯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
2.4.2 结果讨论 |
2.5.原位复合法制备AMMA-CNTs复合材料 |
2.6 两组掺杂碳纳米管的二元聚合物摩擦学性质比较 |
2.7 AMS-CNTs摩擦学性质研究 |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碳纳米管对多巴胺的催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碳纳米管在催化领域应用研究 |
3.3 碳纳米管对多巴胺的催化 |
3.4 实验部分 |
3.5 结果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碳纳米管表面沉积金属银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可控性沉积制备银一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
4.3 实验 |
4.3.1.银纳米颗粒的合成 |
4.3.2.在碳纳米管上沉积纳米金属银颗粒 |
4.3.3.表征 |
4.3.4.结果讨论 |
4.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引言 |
5.2 结论 |
5.2.1 研究主要内容 |
5.2.2 本论文主要结论 |
5.2.3 存在的问题 |
5.2.4 研究纳米复合材料摩擦学的意义 |
5.3 展望 |
附录 作者简历及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新型核壳乳胶粒子填料的制备及其填充橡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1 橡胶填料的发展及其结构对橡胶性能的影响 |
1.2 核壳结构乳胶粒子的研究 |
1.2.1 核壳结构乳胶粒子的生成机理 |
1.2.2 核壳结构乳胶粒子的结构 |
1.2.3 核壳结构乳胶粒子的制备 |
1.2.4 核壳结构乳胶粒子的影响因素 |
1.2.4.1 加料方式的影响 |
1.2.4.2 单体亲水性的影响 |
1.2.4.3 阶段乳化剂添加的影响 |
1.2.4.4 引发剂的影响 |
1.2.5 核壳结构乳胶粒子的表征 |
1.2.6 国外有关核壳聚合物乳液的最新研究 |
1.2.7 核壳复合乳液聚合的研究展望 |
1.3 核壳乳胶粒子的应用领域 |
1.4 橡胶理想填料的设计思路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材料及仪器 |
2.1.1 主要原料及规格 |
2.1.2 实验仪器设备及规格 |
2.2 实验步骤 |
2.2.1 硬核的制备 |
2.2.2 核壳乳胶粒子的制备 |
2.3 乳液体系的性能及表征 |
2.3.1 转化率的测定 |
2.3.2 固含量的测定 |
2.3.3 聚合物热分析 |
2.3.4 红外光谱(IR)分析 |
2.3.5 乳胶粒径及形态测定 |
2.3.6 抽提率 |
2.3.7 聚合物纳米填料/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2.3.7.1 乳液共混共沉法 |
2.3.7.2 熔融共混法 |
2.3.8 硫化胶力学性能测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PS/PI核壳结构乳胶粒子的制备 |
3.1.1 窄分散交联PS核乳胶粒子的制备 |
3.1.2 PS/PI核壳结构乳胶粒子的制备 |
3.1.3 影响核壳乳胶粒子的因素 |
3.1.4 核壳乳胶粒子中壳层厚度的控制 |
3.1.4.1 壳层单体用量对壳层厚度的影响 |
3.1.4.2 壳单体、乳化剂加入方式对壳层厚度的影响 |
3.1.5 核层与壳层连接方式的探讨 |
3.2 PS和PS/PI核壳聚合物纳米填料对丁苯橡胶性能的影响 |
3.2.1 PS/SBR、PS-PI/SBR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2 PS核和PS/PI核壳填料对SBR性能的影响 |
3.2.2.1 PS核和炭黑对SBR补强性能比较 |
3.2.2.2 PS/PI核壳填料对SBR性能的影响 |
3.3 A-甲基苯乙烯和苯乙烯共聚物乳胶粒子的制备 |
3.3.1 窄分散α-甲基苯乙烯(α-MS)和苯乙烯(St)共聚物乳胶粒子的制备 |
3.3.2 影响乳液体系性能的因素 |
3.3.3 交联剂用量对Pα-MS—St共聚物Tg的影响 |
3.4 交联A-MS—AN共聚物乳胶粒子的制备 |
3.4.1 交联剂用量对α-Ms—AN共聚物乳胶粒性能的影响 |
3.4.2 α-Ms—AN共聚物乳液聚合动力学曲线 |
3.4.3 交联α-Ms—AN共聚物的表征 |
3.5 PAMS-AN/PI核壳乳胶粒子的制备及其对SBR性能的影响 |
3.5.1 PαMS-AN/PI核壳乳胶粒子的制备 |
3.5.2 PαMS-AN/PI核壳乳胶粒子的表征 |
3.5.3 PαMS-AN/PI核壳乳胶粒子对SBR性能的影响 |
3.6 PS和PA MS-AN乳胶粒子对丁腈橡胶性能的影响 |
3.6.1 Pα-MS-AN聚合物填料在NBR中最佳份数的确定 |
3.6.2 PS和PαMS-AN乳胶粒子填充丁腈橡胶(NBR)的比较 |
3.7 PAMS-AN/PI和PS/PI核壳乳胶粒子对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 |
3.7.1 PS、PS/PI填料对NR的影响 |
3.7.2 PαMS-AN、PαMS-AN/PI填料对NR的影响 |
3.7.3 PS和PαMS-AN系列填料对NR补强性能比较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9)无机—有机荧光化合物/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纳米科技与纳米材料 |
1.1.1 纳米及纳米科技的概念 |
1.1.2 纳米科技的发展 |
1.1.3 纳米材料的特性 |
1.1.4 纳米材料的分类 |
1.1.5 纳米材料的应用 |
1.1.6 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二节 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 |
1.2.1 静电纺丝的历史 |
1.2.2 静电纺丝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三节 无机、有机荧光化合物 |
1.3.1 半导体纳米晶 |
1.3.2 有机荧光化合物 |
第四节 本文立题依据 |
第二章 巯基稳定的 CdTe 纳米晶的制备 |
第一节 水相中的 CdTe 纳米晶的制备 |
2.1.1 实验试剂 |
2.1.2 测试仪器 |
2.1.3 CdTe 纳米晶的制备 |
第二节 CdTe 纳米晶的表征 |
2.2.1 不同回流时间所得到的 CdTe 纳米晶的颜色变化 |
2.2.2 回流时间与 CdTe 纳米晶的紫外吸收的关系 |
2.2.3 不同回流时间所得到的 CdTe 纳米晶的荧光强度变化 |
2.2.4 不同回流时间所得到的 CdTe 纳米晶的粒径变化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 PH 值条件下的 CdTe 纳米晶的荧光强度 |
2.3.2 以高氯酸镉和氯化镉制得 CdTe 纳米晶的荧光强度的比较 |
2.3.3 巯基稳定的 CdTe 纳米晶的生成模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dTe/水溶性高分子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
第一节 CdTe/PVA 纳米纤维的制备 |
3.1.1 实验试剂 |
3.1.2 测试仪器 |
3.1.3 CdTe 纳米晶的制备 |
3.1.4 CdTe/PVA 纳米纤维的制备 |
3.1.5 添加表面活性剂的 CdTe/PVA 纳米纤维的制备 |
3.1.6 样品测试与结果讨论 |
第二节 CdTe/PVP 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
3.2.1 实验试剂 |
3.2.2 测试仪器 |
3.2.3 CdTe 纳米晶的制备 |
3.2.4 CdTe/PVP 纳米纤维的制备 |
3.2.5 样品测试与结果讨论 |
第三节 引入表面活性剂的 CdTe/PVP 纳米纤维的制备 |
3.3.1 实验试剂 |
3.3.2 测试仪器 |
3.3.3 CTAB 包覆的 CdTe 纳米晶的制备 |
3.3.4 添加 CTAB 的 CdTe/PVP 纳米纤维的制备 |
3.3.5 样品测试与结果讨论 |
第四节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相中 CdTe 纳米晶与高分子基质掺杂制备纳米纤维与表征 |
第一节 CdTe 纳米晶的相转移 |
4.1.1 实验试剂 |
4.1.2 测试仪器 |
4.1.3 有机相中 CdTe 纳米晶与 CTAB 的组装 |
4.1.4 CTAB 的加入量与 CdTe 的荧光强度关系的讨论 |
第二节 有机相中 CdTe/PVP 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
4.2.1 实验试剂 |
4.2.2 测试仪器 |
4.2.3 有机相中 CdTe 与 CTAB 的组装 |
4.2.4 CdTe/PVP 纳米纤维的制备 |
4.2.5 样品测试与结果讨论 |
第三节 有机相中 CdTe/PS 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
4.3.1 实验试剂 |
4.3.2 测试仪器 |
4.3.3 有机相中 CdTe 纳米晶与 CTAB 的组装 |
4.3.4 CdTe/PS 纳米纤维的制备 |
4.3.5 样品测试与结果讨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相中 CdTe 与脂溶性高分子的组装 |
第一节 水相中的 CdTe 纳米晶与 P4VP 纳米纤维的组装 |
5.1.1 实验试剂 |
5.1.2 测试仪器 |
5.1.3 CdTe 纳米晶的制备 |
5.1.4 P4VP 纳米纤维的制备 |
5.1.5 CdTe 纳米晶与 P4VP 纳米纤维的组装 |
第二节 表征结果与讨论 |
5.2.1 P4VP 纳米纤维形貌的观察 |
5.2.2 CdTe/P4VP 纳米复合物的 SEM、TEM、ED 和 EDX 检测 |
5.2.3 CdTe/P4VP 纳米复合物的荧光检测 |
5.2.4 CdTe/P4VP 纳米复合物的 XPS 表征 |
5.2.5 关于 CdTe 和 P4VP 纳米纤维组装的模型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有机荧光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
第一节 ER 、EB 与 PAN 基质制备纳米纤维及表征 |
6.1.1 实验试剂 |
6.1.2 测试仪器 |
6.1.3 ER(EB)/PAN 纳米纤维的制备 |
6.1.4 样品测试与结果讨论 |
第二节 ER 、EB 与 PS (PVP) 基质制备纳米纤维及表征 |
6.2.1 实验试剂 |
6.2.2 测试仪器 |
6.2.3 ER(EB)/PS(PVP)纳米纤维的制备 |
6.2.4 样品测试与结果讨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0)碳纳米管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碳纳米管的结构与性能 |
2 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
2.1 电弧放电法 |
2.2 激光蒸发法 |
2.3 催化热解法 |
(1) 基体法 |
(2) 喷淋法 |
(3) 浮游法 |
3 生长机理及纯化 |
4 碳纳米管的应用 |
4.1 场致发射材料 |
4.2 纳米电子器件 |
4.3 纳米机械 |
4.4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
4.5 储氢材料 |
4.6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
4.7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4.8 催化剂材料 |
4.9 特殊吸附材料 |
4.10 吸波材料 |
5 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及展望 |
四、美制成纳米级有机分子晶体管(论文参考文献)
- [1]碳和g-CxNy中的电荷分布[D]. 梁泽芬.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2]功能化纳米金的制备及在生物样品检测中的应用[D]. 张远. 青岛科技大学, 2014(04)
- [3]有机/无机荧光化合物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 宋岩. 吉林大学, 2010(08)
- [4]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碳纳米管杂化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其性能研究[D]. 王辉. 北京化工大学, 2010(10)
- [5]MWNTs/PE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张靖宗. 青岛大学, 2009(10)
- [6]丝网印刷碳纳米管薄膜场致发射性能的研究[D]. 邹儒佳. 东华大学, 2009(10)
- [7]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性质研究[D]. 王策. 兰州大学, 2008(12)
- [8]新型核壳乳胶粒子填料的制备及其填充橡胶的研究[D]. 王连盛. 北京化工大学, 2008(11)
- [9]无机—有机荧光化合物/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 王书刚. 吉林大学, 2007(05)
- [10]碳纳米管的研究进展[J]. 曹伟,宋雪梅,王波,严辉. 材料导报, 200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