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课程考核后期质量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崔珑方[2](2021)在《CLIL模式在泰国华校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国光中学“课程汉语”项目为例》文中指出泰国华文学校是泰国最早开设汉语课程的教学场所,汉语教学质量和教学规模对泰国整体的汉语教学水平有极大影响。国光中学作为泰国华文学校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员,为提高自身在泰国华文学校中汉语教学方面的竞争力,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于2019年进行创新型课程开发,在小学部开展“课程汉语”教学项目(简称MCP)。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我有幸参与了此项教改项目。本文以国光中学二年级自然科学MCP课程为例,展示国光中学“课程汉语”教学项目的具体实践过程,并采用成绩分析、问卷、访谈等形式对国光中学实施“课程汉语”的6个年级师生进行成果调查。最后根据教学成果,分析国光中学“课程汉语”教学项目实践期间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以及未来发展空间,并进一步探究该项目的发展前景。实践表明,CLIL模式应用于国光中学的汉语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增加学生的汉语词汇量、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以及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师生亲密度。通过对“课程汉语”教学项目的实践成果进行汇总分析,总结了项目的成绩和不足,为国光中学进一步完善教改项目提出以下建议:增加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构建语言与专业关联的知识系统、完善当前考评体系、审慎选择教学对象以及选择符合要求的教材等。国光中学“课程汉语”教学项目的实践处于起步阶段,尚需不断完善优化,但该项目的开展顺应社会、市场及学习者的广泛需求,具有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有望为泰国华校乃至海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的开辟新路径。
胡艳妮[3](2021)在《新商科背景下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子商务成为重要的商品交易模式,社会对新型商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已有上千所中、高等学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随着新时代对人才复合性、综合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一些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早已脱节。据统计,虽然随着互联网经济的深化发展社会急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但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率却低于总体平均水平,与专业人才需求形成巨大反差。要解决结构性失业,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要摸清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需要加强对应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具体行动上要落实到加强专业建设上来。通过确定“专业深度交叉融合是核心,课程体系交叉融合是重点,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实践共享资源库是重要助推器”的新商科专业建设理念,突破传统思维模式,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卓越电子商务人才为目标,以专业知识交叉融合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革新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模式,优化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本文主要以广西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等对学校负责人、教师、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等就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及专业融合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在当今新商科社会需求下存在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优化现有的专业建设方案,之后通过在广西案例校——广西电子高级技工学校中实施优化后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开展实践研究。最后综合现状调查及实践调研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优化对策。通过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升级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项目教学模式进行专业融合教学,优化我国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路径,从而培养更具有业务融合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复合性、综合性人才,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应用型学科教育的育人水平和教学能力。具体分为以下几部分: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核心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第一章是对新商科背景及其对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新商科对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方案确定的影响,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实施的影响及对电子商务专业评估的影响。第二章是对广西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及专业融合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调研包括对广西区内多所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专业群建设、教学融合研究及校企合作教学项目的中等职业院校的师生及校领导进行问卷调研及访谈,通过采访多位企业管理者及毕业生了解目前产教融合现状及毕业生就业现状,对比分析所收集的教学实例等。通过问卷数据及访谈内容的综合分析得出目前广西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开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新商科背景下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个案研究。根据现状调研分析优化设计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通过以广西电子高级技工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为例,实施设计方案流程,并进行教学评估及专业评估,为优化对策的提出打下坚实基础。第四章是基于前几部分内容的研究,分析提出新商科背景下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优化对策及建议,使之更利于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复合型、综合性人才,满足新商科提出的高素质人才需求。最后为结论部分,对整篇论文进行总结并提出展望。
邓巧珍[4](2021)在《高中英语教师评价素养研究 ——以抚州市三所高中为例》文中指出近二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动着外语教学评价理念的转变,评价方式的改革也成为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随着学界对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意识到评价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功能,有什么样的评价就会引导什么样的教学。新时期,以标准化测验为主的“考试文化”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代对素养人才培养的需求,“唯分数”现象仍未根除,“以考代教、以考代评”之风依然盛行,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还势必造成教育事业的止步不前。因此,评价范式转型背景下国家对英语教师的评价行为寄予了更多的期望和责任,教师只有具备过硬的评价能力才能开展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而提及英语教师评价素养,不外乎拥有扎实的评价知识、娴熟的评价技能和正确的评价理念。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师评价素养的文献进行梳理,把评价信念、评价知识、评价技能和评价伦理构建为高中英语教师评价素养的四个维度。并对这四个维度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以此为依据编制调查问卷的题项并辅之以访谈,然后,对江西省抚州市三所高中的130位英语教师的评价素养现状展开研究。本研究利用SPSS21.0对定量数据进行斯皮尔曼相关分析和频率分析,并对访谈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发现:高中英语教师整体评价素养水平一般(M=3.45),对课堂评价认识不足,导致对课堂评价的态度淡漠;评价理念较新,但并未将这些理念落实在教学中;对与语言能力相关的评价知识掌握较好,而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其他三个维度的知识掌握严重不足;评价方法单一,主要以测试为主;评价公平性有待提升。另外,相关分析显示教师教育背景与教师评价素养水平存在相关性。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后,本研究发现影响评价素养水平的因素有国家评价制度的导向作用、大学评价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情况、高中学校对教师评价的培训以及教师自身的努力等因素。最后,本研究为有效提升高中英语教师评价素养水平,主要从完善国家有关评价政策和制度、改善高校评价课程、落实中学教师在职评价培训、加强教师专业学习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措施。
陈元元[5](2021)在《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文中提出纵观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基础、发展历程及特点模式各不相同。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后者居上、私学主导、发展速度快且影响巨大等独特性,在路径发展上独树一帜。基于对历史文献的搜集分析,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等方法追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原因,剖析不同发展阶段日本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变化过程,可以拓展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专题内容,探究高等教育变革规律及大众化发展模式,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借鉴。日本高等教育于1963年迈入大众化阶段,经过一系列调整及变革,至20世纪90年代末实现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转变。在整个大众化进程中,日本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规模在整体上都呈现扩张趋势,如国立、公立、私立大学及各类短期职业院校等均所有扩充,但私立高校担当了主力军角色,发展迅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各个阶段皆占主导作用,院校及学生数量都远远超过国立、公立高校,且影响至今,现如今日本私立高等院校的数量及在校生人数均占总数的70%以上。在国际及国内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着“量化指标”和“质的规定性”不完全同步的现象,高等教育正是围绕数量和质量这两个基本点进行变革的。在以私学主导为中心,规模与质量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协调作用下,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经了快速扩张期、集约发展期和稳定增长期三个发展阶段。1963年至1970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以规模扩展为主的快速扩张阶段。这一时期是日本社会发展的黄金期,经济高速增长,教育投资论盛行,日本社会中等阶层扩大。结合中等教育普及多样化,人才需求旺盛的社会现状,日本政府提出了“理工科人才扩充计划”,修订并放宽了大学设置基准。日本高等院校尤其是私立大学及私立巨型大学的规模急剧扩展,私立高校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多,学部及学科种类也大幅扩充,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入以量化规模扩展为主要特点的飞速扩展期。与此同时,日本高等教育出现了目标偏向功利性,入学考试选拔标准较为片面,教育资源不足且分配不均、质量下降的问题。此阶段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呈现私立高等院校发挥主力、高校规模横向急剧扩展、职业院校发展突出及理工科专业扩展比重较大的特点。整体来说,在“量”上达到了大众化标准,但“质”上还存在一定差距。1971年至1983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以质量调控为主的集约发展阶段。在石油危机经济增速下降、高校毕业生过剩就业困难以及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整顿》、《关于高学历问题意见书》等政策相继被提出,日本政府颁布了系列法案援助与控制私立高校,挽救前一阶段因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带来的质量危机。在高等教育目标上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了统一的入学招生考试制度,并改进了师资教学及课程内容,强化了高校的内外部管理。日本高校数量增速放缓,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出现间歇性回落,学科及专业结构走向融合。呈现高校纵向多层次化发展、应用型人文社科类学科比重增加的特点。1984年至1999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量质兼顾、并重发展的稳定增长阶段。受经济全球化及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日本社会阶层趋向均等,终身教育及学习化社会趋势加强。私立高等院校数量有序增长,国立、公立高校平稳发展,高校入学人数稳定回升,学科种类走向交叉与融合。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也进一步完善及提升,高等教育理念趋向个性与创新,入学选拔制度多样且灵活,人才培养走向开放与综合,高校师资队伍力量提升,管理及评估机制更专业精细化,呈现数量与质量发展协调兼顾,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加深,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特点。至1999年,日本高等教育无论在数量规模上,还是在“质量要求”上,都达到了大众化标准,毛入学率超过百分之五十,完成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的转变。日本以二元高等教育结构为基础,私立各类高校发挥主力作用,构建非传统型多层次高等教育,使大众与精英教育并存的大众化发展路径颇具特色。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了进一步的突破,在“量”上达到了大众化的标准,然而由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的教育水平下降、毕业生就业困难、学位含金量变低等遗留问题仍需解决。借鉴日本经验,我国高等教育在今后的改革中必须树立量质兼顾并重的发展理念,充分挖掘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潜力,高校在扩大规模时需坚持市场导向并兼顾大众需求,国家在大众化进程中应及时干预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需从外延式综合扩张转向内涵式特色发展。使我国高等教育既满足大众化的量化指标,又达到质的规定性,进而顺利衔接至普及化阶段,并稳步发展。
乔子颖[6](2021)在《学校教育视域下扬剧的传承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扬剧是流行在江苏省境内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扬州的地方戏种,其历史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流中,扬剧其传承方式呈现出传统教育和近现代教育两类。其中,现代扬剧以学校教育为主,包括职业性教育和通识性教育。本文对扬剧教育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梳理,并以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扬剧班和邗江区美琪学校、运西中心小学两所具有代表性学校的扬剧社团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与访谈,分析近现代扬剧职业性教育与通识性教育的教学特点。笔者在调查访谈的过程中发现,普通学校中大多数学生对扬剧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甚至很多学生存在着只听得动扬州话但不会说的问题。因此,笔者根据职业性教育与通识性教育的特点,思考如何在小学实施普及性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扬剧。文章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观察法以及民族音乐学中的田野法进行调查。正文由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主要对扬剧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对目前扬剧的传承现状进行描述。第二章对扬剧教育形式的发展概况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梳理,并对不同时代、不同的教育形式进行对比与反思。第三章与第四章主要针对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扬剧班和邗江区美琪学校、运西中心小学扬剧社团班进行调查,对职业性教育与通识性教育的教学情况进行阐述分析其特点。第五章对推行扬剧普及性教育进行思考,阐述扬剧普及教育的意义以及推行过程中会产生的问题,并对此提出意见与建议。
吴明霞[7](2021)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研究 ——以Y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从1997年开始招收学员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其人才培养目标较普通研究生而言,有着更为明确的复合型、职业型和应用型特点,他们在校学习的满意度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专业化成长与发展,还会影响中小学师资储备的质量。鉴于此,本文开展全日制教育硕士(以下简称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研究,将有助于培养单位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并针对人才培养的问题“扬长补短”、“对症下药”,推动学校改进教学工作并为教育硕士教育评估提供参考性意见,最终提高教育硕士人才培养质量。本文首先对有关学习满意度和教育硕士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述评。其次,以Y大学的教育硕士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了解教育硕士在课程教学、学研能力、实习实践、导师评价、学习环境、管理服务等六个方面的满意度现状和隐藏的问题。最后,结合问题和原因分析提出提升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调查表明教育硕士的学习满意度并不高,六个因子的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序是:导师评价、课程教学、学习环境、管理服务、实习实践、学研能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生源地、专业兴趣和专业类型会显着影响学生学习满意度。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访谈归纳出四类问题:育人目标解读不清造成人才培养定位抽象模糊;专业师资队伍的指导与学生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条件设施不齐备导致实习实践效果不尽人意;不完善的激励制度、就业指导表明管理服务能力还存在提升的空间。结合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原因,在本文的第四部分提出了建议:首先,培养单位要正确理解应用型人才含义,把合理平衡学术研究和应用实践作为着力点,进而加强学生学研训练;其次,基于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核心,在建立新型师徒关系背景下从教师知识、能力和结构优化上打造一批“标杆”师资;再次,从微格实训、实践基地建设、经费支持三个方面来引导高校要充分发挥实习实践在教育硕士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最后,为综合提升管理服务能力,需重点完善多样化的激励制度,并在特定教育职业背景下彰显个性化就业指导特色。
景琦琦[8](2021)在《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调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师范大学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之一,是中国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重点大学,通过积极发挥地缘优势,构建面向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师的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熟练的以汉语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然而从实习和就业情况来看,真正能达到这一人才培养标准的学生数量非常少,说明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就是课程及其教学,尤其是课程设置具有非常重要地位,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主干课程的学位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因此选择云南师范大学为案例来研究汉语国际教育课程。本文以课程评价理论、CIPP课程评价模式、课堂教学评价理论、有效教学理论来作为理论依据,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包含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在对问卷量表进行信效度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对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进行总体评价和每门课程的详细评价,以发现课程存在问题,并结合师生访谈和课堂观察情况,选取典型课程进行案例分析,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课程改进的建议和策略。希望通过以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为研究案例的分析,一方面能够树立起示范,学习其长处和优点;另一方面达到警策作用,能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的改进提高提供参考和借鉴。本研究分为六部分:第一章文献综述、第二章课程评价理论依据、第三章课程总体评价调查分析、第四章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各门课程评价调查分析、第五章课程案例分析、第六章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经调查分析目前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以下问题:教师未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缺失来教学,导致课程内容重复;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类课程偏多,汉语本体类课程偏少,对研究方法类课程重视不足;课程开设顺序不够合理;生源专业背景多样,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缺乏国别和区域特色课程;缺乏与课程相匹配的针对性教材。基于以上问题,提出课程改进建议:一、调整课程比例,增加汉语本体知识类课程;二、优化课程结构,适当增加研究方法类课程课时;三、合理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四、立足学校特色,增加国别和区域特色课程;五、鼓励专家或教师编写适应性教材。本研究将为各培养院校提供改进课程的经验、借鉴和参考;有利于改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将对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助力于培养更多能够满足海外汉语教学需求的高质量国际汉语教师,产生重要意义。
刘瑞华[9](2021)在《我国中小学教师岗位准入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建设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需要严把教师入口关。在教师准入过程中对中小学教师岗位的准入条件、准入环节、准入考核做出总的规定,使三者之间协调配合与相互补充,以此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依据胜任力理论,得出中小学教师岗位的胜任力指标,包括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方面的外显性胜任力指标以及教育信念、态度、动机、品德修养等内隐性胜任力指标,中小学教师岗位准入机制需要围绕中小学教师的胜任素质进行完善。依据筛选理论,明确了教师的学历水平对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学历只是反映了教师申请者已有的能力,不能忽视将从事教师工作所需要的其它综合能力纳入教师准入考核内容之中。依据机制设计理论中信息效率和激励相容原则,提出了中小学教师岗位准入机制的完善策略,比如在面试中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以激励公众参与监督,力求机制的设计既能保证掌握教师申请者真实有效的信息,又能激励教师申请者主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通过文献法整理了国内外教师准入的相关研究并进行述评,梳理了关于教师准入的不同定义。结合文献中关于对职业教育教师、辅导员教师准入机制的研究,界定了中小学教师准入机制的概念。通过查阅有关教师准入的文件、各地区中小学教师招聘公告以及运用访谈法了解中小学教师、校长对教师准入的看法,厘清了中小学教师岗位准入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继而得出我国中小学教师岗位准入机制的完善策略。在准入条件方面,科学设置教师申请者的学历条件、教育实习经历条件、专业条件;在准入环节方面,通过规范材料审核环节提高信息的有效性,综合考察申请者的岗位胜任素质,并通过增设面试公开环节,激励公众参与监督,增强准入过程的透明度,从而保证准入结果的客观公正;在准入考核方面,健全笔试、面试的考核内容,强化试用期考核对教师的再考察、再甄别功能,从而更全面地考察教师申请者的教师岗位胜任力。通过完善中小学教师岗位准入机制,提高中小学教师岗位的准入门槛,从而增强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提升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积极营造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良好氛围,以实现建设高质量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目的。
王纲[10](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了前所未有的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重要教育领域。大学生第二课堂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登上高校教育舞台,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成为集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传承、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管理载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教育手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科的发展,大学生第二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作用和意义日益明确,其理论基础、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组织保障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二课堂以实践性、灵活性、隐蔽性、多样性等特点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重要角色。人的发展是长期的过程,是复杂因素的结果,教育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对其结果的评价是历史性、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如何对人的思想、品格、素质等隐性特质的评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既是面向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的外在测评判断体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研究主要解决评价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和应用价值等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的长期探索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然而在当今信息和数据的时代,社会和学生对评价有了更多的述求和期待,如同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每位科学家以追求和证实因果关系为毕生志愿,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也必须回答这一“百年树人”的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实践是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人的本质特征。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要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导致的结果,必须从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入手。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思想内化与外化的方法和途径的科学,行为是思想外化的最直接表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影响学生的行为的规律和特征,能直接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知、情、意、行”是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领域,认知、情绪、意志最终都会通过行为进行表现,也只有行为才能真正被外界和自我感知和认识。综合以上理论基础和指导,本文在思政教育评价的视角下,进行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研究,掌握新时期背景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形态、规律、影响等特征,探索行为研究用于思政教育评价及学生评价的途径与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重点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转化为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对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必须依靠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最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是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在把握学生第二课堂行为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理论和实践论证行为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系是本文的重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纷繁复杂,这是在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中,人们难以涉足的原因之一。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但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行为这一复杂现象的基础和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和分析方法,符合了当今社会对论证的科学化、数据化、显性化思维方式的要求和期待,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引入到教育学、社会学研究的常用思路和方法领域。当然在当今数据为王的时代中,人们对教育研究的新制度主义、绩效主义的倾向,使哲学、社会学界对以数据研究和归纳研究为方法的因果关系推导和评价体系多有批判,吸取这些批判研究的精华,注重理论论证和实验的严谨,以行为物理研究方法为基础,建立符合逻辑理论的数学模型和关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本色,从而使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的有益补充和支撑。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分析上解决为什么行为研究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章是在理论框架下对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形成适合这一特定教育活动的行为研究理论。第四章介绍建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框架,讨论行为研究的一般范式。第五章以实际案例和数据为基础介绍如何运用以上原理呈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基本情况,并分析行为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第六章阐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政教育评价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工作机制。
二、学科课程考核后期质量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科课程考核后期质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CLIL模式在泰国华校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国光中学“课程汉语”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泰国华文学校汉语教学概况 |
2.1 泰国华文学校概述 |
2.2 国光中学概况与汉语教学面临的挑战 |
第三章 CLIL模式下“课程汉语”项目的实践过程 |
3.1 CLIL模式概述 |
3.2 “课程汉语”教学项目概述 |
3.3 “课程汉语”教学项目的实践 |
第四章 “课程汉语”教学项目实践结果分析 |
4.1 学生考试成绩数据分析 |
4.2 学生调查情况分析 |
4.3 教师调查情况分析 |
第五章 国光中学“课程汉语”教学项目成效及展望 |
5.1 “课程汉语”教学项目的成效 |
5.2 “课程汉语”教学项目的实施建议 |
5.3 “课程汉语”教学项目的展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国光中学“课程汉语”项目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国光中学“课程汉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课程汉语”教学项目任课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新商科背景下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案例研究法 |
五、核心概念 |
(一)新商科 |
(二)电子商务专业 |
(三)专业建设 |
(四)专业交叉融合 |
六、研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一章 新商科对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
一、新商科对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的影响 |
(一)企业人才需求趋向复合型人才 |
(二)注重三大“新”能力的培养 |
二、新商科对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影响 |
(一)对专业融合通识课程体系的需求 |
(二)对课程匹配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
三、新商科对师生教学组织实施的影响 |
(一)对教学资源配置提出新要求 |
(二)对师生能力素质提出新要求 |
四、新商科对专业评估核心要素的影响 |
(一)增加多维复合能力评估指标点 |
(二)增加地域经济适应性评价标准 |
第二章 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
一、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现状调查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三)访谈设计 |
(四)访谈结果分析 |
二、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存在主要问题 |
(一)人才培育未契合新商科需求 |
(二)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
(三)融合教学组织实施有待深化 |
(四)缺乏专业融合质量评估体系 |
第三章 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个案研究 |
一、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设计 |
(一)专业培养定位 |
(二)优化课程体系 |
(三)教学组织实施 |
(四)考核评估方式 |
二、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实施 |
(一)案例学校介绍 |
(二)方案实施过程 |
(三)方案实施评估 |
三、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实施存在问题 |
(一)缺少集群式课程体系建设 |
(二)教学组织实施存在盲点 |
(三)缺少新商科专业评估点 |
第四章 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对策 |
一、找准专业定位培育“新”人才 |
(一)校企共商人才培养“新”定位 |
(二)多措并举提升专业“新”能力 |
二、重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
(一)构建双创通识融合课程体系 |
(二)多模块深化课程实施融合度 |
三、校企联合提升课程组织实施效率 |
(一)共享共建多态互补专业教学资源 |
(二)内培外引,打造复合型教师队伍 |
四、建立多元立体专业质量评价体系 |
(一)教学评估 |
(二)专业评估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高中英语教师评价素养研究 ——以抚州市三所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基础教育国家政策的呼吁 |
二、教育评价范式的转型 |
三、教师评价素养的重要性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素养 |
二、评价素养及教师评价素养 |
三、英语教师评价素养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教育评价理论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三、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第二章 英语教师评价素养构念框架 |
第一节 一级维度构建 |
第二节 二级指标构建及内涵 |
一、二级指标构建 |
二、二级指标内涵 |
第三章 英语教师评价素养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实施过程 |
一、问卷设计 |
二、访谈的设计 |
第四章 数据分析 |
第一节 定量数据分析 |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 |
二、教师教育背景与教师评价素养的相关分析 |
三、高中英语教师评价素养调查问卷结果深度分析 |
四、问卷数据的回归分析 |
五、本节小结 |
第二节 定性数据分析 |
一、访谈提纲的编制 |
二、访谈数据分析 |
第五章 教师评价素养的归因分析 |
第一节 外部因素 |
一、国家制度、政策的影响 |
二、社会公众的影响 |
三、学校层面的影响 |
第二节 内部因素 |
一、教师的职前教育 |
二、教师的评价观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教师评价素养的提升对策 |
第一节 完善国家政策(前提) |
一、改革高考评价制度 |
二、细化《新课标》评价建议 |
三、颁布英语教师评价素养标准 |
四、完善教师培育制度 |
第二节 落实学校在职培训(保障) |
一、确立正确的评价理念 |
二、建立支持性评价环境 |
三、完善学校培训机制 |
四、优化教师考核制度 |
第三节 加强教师专业学习(动力) |
一、理解评价本质 |
二、坚固评价信念 |
三、夯实评价知识 |
四、改进评价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预测问卷相关数据 |
附录四: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内容 |
(一)历史分期依据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第一章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基础 |
第一节 大正时期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
一、大正时期的社会形势 |
二、《大学令》等相关法令的推进与实施 |
三、帝国大学的规模扩展 |
四、专门学校的升格 |
五、公立、私立大学的初创 |
第二节 昭和前期及战时日本高等教育的强化与扩充 |
一、昭和前期的社会变革 |
二、国家主义高等教育政策的强化与推进 |
三、帝国大学的增设与发展 |
四、私立及官立、公立大学的扩展 |
五、专门学校的扩充 |
第三节 战后初期日本高等教育的重建及大众化的前奏 |
一、战后初期的社会发展 |
二、高等教育民主新法令的颁布与落实 |
三、旧制大学改组升级为新制大学 |
四、私学扩展及巨型私立大学的出现 |
五、短期大学的制度化与发展 |
第二章 规模扩展: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扩张(1963-1970 年)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扩张的背景 |
一、经济超热化高速增长 |
二、社会中等阶层的扩大 |
三、人力资本及教育投资理论的盛行 |
四、中等教育的普及与多样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扩张政策的提出 |
一、实施“理工科人才扩充计划” |
二、修订并放宽《大学设置基准》 |
三、落实《关于改善大学教育》报告 |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 |
一、私立高校及私立巨型大学大幅增设 |
二、私立高等院校学生数量剧增 |
三、学部及学科种类的快速扩充 |
四、国立及公立高等院校的显微发展 |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质量危机显现 |
一、高等教育目标偏向功利性 |
二、大学入学考试受传统学力观束缚 |
三、教学大课堂化及课程设置批量化一 |
四、高校教育资源短缺且分配不均衡 |
五、“大学纷争”学生运动的爆发 |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迅速扩张的特点 |
一、私立高校发挥主力作用 |
二、高校规模横向急剧扩展 |
三、职业高等院校发展突出 |
四、理工科专业扩展比重大 |
第三章 质量调控: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集约发展(1971-1983 年)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集约发展的背景 |
一、石油危机与经济增速下降 |
二、少子化历史遗留问题显现 |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
四、第三次教育改革的启动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政策的改革调整 |
一、《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整顿》的提出 |
二、《大学设置基准》与咨询报告的修改与完善 |
三、振兴与援助私立高校法案的实施 |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集约发展 |
一、各类高校数量增速放缓 |
二、高校学生人数阶段性回落 |
三、学科专业数量增速下降 |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的调控 |
一、教育目标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
二、大学统一入学招生考试制度的建立 |
三、兼职教授的选聘与课程教学的创新 |
四、高等院校内外部管理的相互制衡与加强 |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集约发展的特点 |
一、私学转向集约化节制发展 |
二、高校类型纵向多层次优化 |
三、应用型人文社科类专业增加 |
第四章 量质兼顾: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稳定增长(1984-1999 年)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稳定增长的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增强 |
二、新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 |
三、日本社会阶层趋向均等化 |
四、终身教育及学习化社会趋势增强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成熟 |
一、“大学开放方针”的实施 |
二、大学自由化政策的制定 |
三、大学自我评价机制的导入 |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平稳增长 |
一、私立高校数量有序增长 |
二、国立及公立高校的平稳发展 |
三、高校学生人数稳定回升 |
四、学部学科的新增及改组 |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的优化 |
一、教育理念趋向个性及创新 |
二、入学选拔制度多样且灵活 |
三、人才培养走向开放与多元 |
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提升 |
五、管理运营及评估机制规范 |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平稳增长的特点 |
一、量质并重趋向均衡发展 |
二、大学服务社会职能加强 |
三、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 |
第五章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特点及经验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路径及特点 |
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四种发展路径 |
(一)美国:公立为主,政府、高校、社会协调发展 |
(二)英、法等欧洲国家:公立为主,倚重政府 |
(三)日本:私立为主,政府引导 |
(四)中、俄等转型国家:前期倚重国家,后期民间发力 |
二、日本私学主导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特点 |
(一)私立高等院校占据主体地位 |
(二)以二元高等教育结构为基础 |
(三)构建非传统型多类型高等教育机构 |
(四)大众与精英高等教育机构互促并存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树立量质兼顾并重的高等教育改革理念 |
二、充分挖掘并发挥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潜力 |
三、高校扩大规模时需坚持市场导向并兼顾大众需求 |
四、政府在大众化进程中应及时干预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
五、高等教育应从外延式综合扩张转向内涵式分类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学校教育视域下扬剧的传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综述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扬剧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
第一节 扬剧的历史源流 |
一、扬州乱弹 |
二、扬州香火戏 |
三、扬州花鼓戏 |
四、大小开口合流,扬剧的形成 |
第二节 新时代扬剧的发展历程 |
一、新生阶段(20世纪50年代) |
二、曲折阶段(20世纪60年代之后) |
三、振兴阶段(1976年之后) |
第三节 扬剧的传承现状 |
一、传承人现状 |
二、扬剧剧团现状 |
三、扬剧剧目传承现状 |
第二章 扬剧教育形式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扬剧传统教育形式 |
一、家族传承 |
二、师徒传承 |
三、科班教学 |
第二节 扬剧近现代教育形式 |
一、随团学艺 |
二、建立扬剧训练班,艺术学校 |
三、社团教育 |
第三节 不同扬剧教育形式的对比与反思 |
第三章 扬剧职业性教育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扬剧班招生情况 |
第二节 扬剧班教师情况 |
第三节 扬剧班学制及培养计划 |
第四节 扬剧班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方法 |
一、专业课 |
二、实践课程 |
第五节 扬剧班课程安排 |
第六节 评估办法 |
第七节 扬剧职业性教育的特点以及对小学普及性教育的思考 |
第四章 扬剧通识性教育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邗江区美琪学校 |
一、扬剧社团的创办背景和缘由 |
二、扬剧社团学生情况和教学安排 |
三、扬剧社团的课程目标 |
四、扬剧社团班的教师情况与教学过程 |
五、不同年级的教学情况 |
六、参与活动及比赛情况 |
第二节 运西中心小学 |
一、扬剧社团的创办背景和缘由 |
二、扬剧社团的创办流程 |
三、扬剧社团班的学生情况和教学安排 |
四、扬剧社团的教师情况与教学过程 |
五、不同年级的教学情况 |
六、参与活动情况 |
第三节 扬剧通识性教育的特点以及对小学普及性教育的思考 |
第五章 扬剧在扬州小学普及教育的思考 |
第一节 戏曲普及教育的模式 |
一、学科性戏曲普及教育 |
二、渗透性戏曲普及教育 |
第二节 戏曲普及教育在学校中的意义 |
第三节 扬剧普及教育所面临的困难 |
一、语言问题 |
二、教学单一 |
三、文化与艺术课程的冲突 |
四、学校教师对扬剧了解匮乏 |
第四节 扬剧普及教育的实践策略 |
一、学讲方言 |
二、开展综合课程的趣味性教学 |
三、渗透到普通学科课堂 |
四、加强教师扬剧知识的学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期刊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研究 ——以Y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国家对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政策要求 |
(二)我国教育硕士培养规模与质量矛盾凸显 |
(三)培养中小学优质师资的现实需要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学习满意度 |
(二)教育硕士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归因理论 |
(二)顾客满意度理论 |
第一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 |
一、调查问卷的编制及统计工具 |
二、调查对象的样本分布情况 |
三、量表的信效度检测 |
第四节 访谈调查的设计 |
一、访谈内容的设计 |
二、访谈地点及访谈形式 |
第二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调查分析 |
第一节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整体分析 |
一、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 |
二、不同维度的学习满意度统计分析 |
第二节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的各维度具体分析 |
一、课程教学满意度分析 |
二、学研能力满意度分析 |
三、实习实践满意度分析 |
四、导师评价满意度分析 |
五、学习环境满意度分析 |
六、管理服务满意度分析 |
第三节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 |
一、不同性别的学生学习满意度 |
二、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学习满意度 |
三、志愿选择不同的学生学习满意度 |
四、本硕专业不同学科门类的学生学习满意度 |
五、专业兴趣程度不同的学生学习满意度 |
六、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学习满意度 |
七、不同年级之间学生学习满意度 |
第四节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五节 全日制教育硕士个人学习期望分析 |
第六节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研究的统计结果 |
第三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研究发现与讨论 |
第一节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研究发现 |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整体学习满意度 |
二、六个因子的满意度排序情况 |
三、学习满意度的年级差异 |
四、学习满意度的城乡区别 |
五、学习满意度的专业兴趣变化 |
六、学习满意度的专业类型特点 |
第二节 全日制教育硕士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人才培养定位抽象模糊 |
二、专业师资队伍与学生需求有一定差距 |
三、实习实践效果不尽人意 |
四、管理服务能力还需提升 |
第四章 提高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的建议 |
第一节 合理平衡学术研究和应用实践 |
一、正确理解应用型人才含义 |
二、高度重视学生研究能力培养 |
三、指导学生加强学研训练 |
第二节 建设高质量优秀师资队伍 |
一、建立新型的师徒关系 |
二、造就一批“标杆”师资 |
第三节 科学安排实习实践活动 |
一、有序规范组织微格实训 |
二、主动与中小学建设实习实践基地 |
三、联合提供实习实践经费支持 |
第四节 切实提升管理服务能力 |
一、完善多样化的育人激励制度 |
二、彰显个性化就业指导特色 |
研究不足与创新之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B: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各门课程评价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课程评价理论 |
一、课程评价的含义和主体 |
二、课程评价的功能和目的 |
三、课程评价的方法和过程 |
四、课程评价的模式 |
(一)目标评价模式 |
(二)差距评价模式 |
(三)CIPP评价模式 |
(四)回应性评价模式 |
(五)本研究选择 CIPP 模式进行评价的原因 |
第二节 课堂教学评价理论 |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和目的 |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和方法 |
第三节 有效教学理论 |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
二、有效教学的特征 |
三、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 |
小结 |
第三章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总体课程评价调查分析 |
第一节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概况 |
第二节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调查对象与问卷发放回收 |
第三节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总体课程评价调查分析 |
一、问卷信效度判断标准 |
二、量表信度分析 |
三、量表效度分析 |
四、影响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的因素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各门课程评价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一、单门课程评价量表信度与效度分析 |
二、学位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各门课程评价情况分析 |
(一)第二语习得 |
(二)跨文化交际 |
(三)汉语语言分析 |
(四)汉语课堂设计 |
(五)汉语课堂教学法 |
(六)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
(七)语言要素及其教学 |
(八)汉语教学资源及其利用 |
(九)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 |
(十)中华文化与传播 |
(十一)外语教育心理学 |
(十二)教学调查与分析 |
第二节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各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案例分析 |
一、跨文化交际(研一) |
二、教学调查与分析 |
三、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研一) |
四、汉语课堂教学法 |
五、小结 |
第六章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
第一节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未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教学,导致课程内容重复 |
二、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教学类课程偏多 |
三、忽视汉语本体类课程 |
四、研究方法类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
五、课程开设顺序不合理 |
六、生源专业背景多样,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 |
七、缺乏国别和区域特色课程 |
八、缺乏与课程相匹配的针对性教材 |
第二节 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改进建议 |
一、调整课程比例,增加汉语本体知识类课程 |
二、优化课程结构,适当增加研究方法类课程课时 |
三、合理安排课程开设顺序 |
四、立足学校特色,增加国别和区域特色课程 |
五、鼓励专家或教师编写适应性教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9)我国中小学教师岗位准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 |
(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
(三)我国中小学教师岗位准入机制有待完善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小学教师岗位准入机制的基础研究 |
一、核心概念 |
(一)机制 |
(二)准入机制 |
(三)中小学教师准入机制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一)胜任力理论 |
(二)筛选理论 |
(三)机制设计理论 |
三、我国中小学教师岗位准入机制的变化历程 |
(一)教师岗位准入机制的探索阶段 |
(二)教师岗位准入机制的发展阶段 |
(三)教师岗位准入机制的标准化阶段 |
第三章 我国中小学教师岗位准入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中小学教师岗位准入条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学历条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二)教育实习经历条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三)专业条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二、中小学教师岗位准入环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审核环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二)公示环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三、中小学教师岗位准入考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笔试考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二)面试考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三)教师试用期考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我国中小学教师岗位准入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准入条件的设置不符合新时代对教师职业的要求 |
(一)学历条件的设置低于对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 |
(二)教育实习经历条件的缺少造成教师实践素养的缺失 |
(三)专业条件要求过窄影响了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 |
二、准入环节制约着准入条件、准入考核的存在价值 |
(一)审核环节不规范影响对准入条件的有效衡量 |
(二)公开环节过于简单化不能保证准入考核结果的公正性 |
三、准入考核对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的考察不全面 |
(一)教师资格证笔试考核对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考察不完整 |
(二)教师资格证面试考核对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考察不深入 |
四、教师试用期考核流于形式 |
第五章 我国中小学教师岗位准入机制的完善策略 |
一、科学设置准入条件,适应准入改革发展需要 |
(一)适度调整学历条件,重视教育的信号筛选功能 |
(二)增设教育实习经历条件,引导非师范类申请者加强教育实习 |
(三)适当放宽专业条件,吸引高学历优秀人才 |
二、优化准入环节,确保准入客观公正 |
(一)审核材料规范化,提高信息的有效性 |
(二)增设面试公开环节,提高准入的透明度与公众参与度 |
三、健全准入考核体系,全面考察教师岗位胜任力 |
(一)完善笔试内容,激励申请者不断学习 |
(二)丰富面试内容,促使申请者主动提升自身综合实力 |
(三)将试用期考核落到实处,强化再考察、再甄别功能 |
四、完善政策法规,强化过程监督 |
(一)健全准入相关政策,推动准入过程改革 |
(二)健全准入法规,确保准入规范化实施 |
(三)重视准入过程监督,提高准入的效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小学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中小学校长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研究成果概览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2.5 国内外研究发展态势 |
1.3 概念的厘清 |
1.3.1 高校第二课堂 |
1.3.2 高校第二课堂学生行为 |
1.3.3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建构 |
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点 |
2.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下的行为本质 |
2.1.2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的行为意义 |
2.1.3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下行为与思想关系 |
2.1.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行为理论 |
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支点 |
2.2.1 心理学关于行为研究的理论支撑 |
2.2.2 教育学关于第二课堂的核心理论 |
2.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切入点 |
2.3.1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理论 |
2.3.2 新时代第二课堂建设的政策及其思想 |
2.3.3 网络与信息数字技术的相关理论 |
2.3.4 定性定量的教育研究相关理论 |
第三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 |
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
3.1.1 行为产生发展机制 |
3.1.2 影响行为的因素 |
3.1.3 行为影响的因素 |
3.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形态 |
3.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发展 |
3.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现实形态的原因 |
3.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评价 |
3.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评价的现状 |
3.3.2 第二课堂评价现状的原因 |
第四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方法论 |
4.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4.1.1 量化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
4.1.2 行为的统计物理研究 |
4.1.3 因果关系的误区 |
4.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描述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
4.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过程描述数据 |
4.2.2 学生成长发展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
4.3 行为研究设计 |
4.3.1 第二课堂的课程设计 |
4.3.2 学生行为的数据记录采集 |
4.3.3 学生行为数据的求证与评价 |
4.4 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借鉴与对比 |
第五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实践案例 |
5.1 案例数据概况 |
5.1.1 行为数据的基本情况 |
5.1.2 学业成绩基本情况 |
5.1.3 毕业去向 |
5.1.4 职业发展状态 |
5.1.5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数据 |
5.2 案例数据的数据挖掘分析 |
5.2.1 行为状况统计学分析 |
5.2.2 行为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分析 |
5.2.3 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数据研究 |
第六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用 |
6.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 |
6.1.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观测价值 |
6.1.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判断价值 |
6.1.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预测价值 |
6.2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导思想 |
6.2.1 树立“大思政”格局的理念 |
6.2.2 巩固增强获得感的内容创新理念 |
6.2.3 强化信息技术同步的形式创新理念 |
6.3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原则 |
6.3.1 精准教育原则 |
6.3.2 数据研究原则 |
6.3.3 评价反馈原则 |
6.3.4 行为评价思想的反思 |
6.4 基于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 |
6.4.1 第二课堂组织工作机制 |
6.4.2 第二课堂过程管理机制 |
6.4.3 第二课堂评价导向机制 |
6.4.4 第二课堂支持保障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学科课程考核后期质量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CLIL模式在泰国华校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国光中学“课程汉语”项目为例[D]. 崔珑方.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新商科背景下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D]. 胡艳妮.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高中英语教师评价素养研究 ——以抚州市三所高中为例[D]. 邓巧珍.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5]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D]. 陈元元. 河北大学, 2021(09)
- [6]学校教育视域下扬剧的传承模式研究[D]. 乔子颖. 扬州大学, 2021(09)
- [7]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习满意度研究 ——以Y大学为例[D]. 吴明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调查分析[D]. 景琦琦.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9]我国中小学教师岗位准入机制研究[D]. 刘瑞华.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10]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D]. 王纲.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