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英语言对比的意合与形合(论文文献综述)
赵轶哲[1](2021)在《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文中研究表明学界目前对汉英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的共性和殊性,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采用“英汉时空性差异观”,基于自建的习语与习语翻译语料库,并从汉英大型平衡语料库与汉英口语语料库中获取真实的习语使用数据,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探究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汉英习语内在组构有何异同?第二,汉英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有何共性与个性?第三,汉英习语变异有何相同与相异之处?根据以上三个问题,本文从“块状拼接与勾连延续”“空间聚合关系与时间线性关系”以及“内生性与外生性”三个维度分别对汉英习语内在组构特征、汉英习语超常规语法结构以及汉英习语变异展开探讨。主要发现有四:第一,汉英习语组构方式均具非均质性,均可大致分为词组式习语、单句式习语与复句式习语三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汉语偶对式习语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内在组构特征展开探讨。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其英译文与汉译文,揭示汉英对称式习语的本质特征及其个性差异产生的根源。汉语偶对式四字格习语是“汉有英无”的语言现象,在语言表征上无需任何关联词或语法标记,仅凭前后部分块状对称拼接便可理通意合,造就出词组及更复杂的语法单位,这与汉民族的强空间性思维密不可分。然而,英语成对式习语与之相去甚远,其成对词、成对短语与成对句分别由两两相对的词、短语以及句子构成,受制于其时间性特质,必须采用外显的连接手段,明示其内在组构关系。第二,对汉英习语超常规语法结构的对比研究,发现主要有三:其一,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超越了汉语四字格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类型,简约而不简单,内部组构关系复杂,可大致分为潜隐与缩合两类。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虽然其内部组构关系也表现出复杂性,然而其数量非常有限且使用频率较低;其二,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在形式与内容之间构成张力,但其内生性可以消解张力,而张力与内生的深层根源在于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受制于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具有外生性,只能凭借外在形式来消解张力,一旦违反语法结构的要求,其张力就难以消解;其三,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与汉语的强空间性表征具有同质关系,是汉民族强空间性思维的典型表现,昭显出汉语的个性特质;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与英语的强时间性的语言表征之间具有异质性,其语言形式通常被视为违反语法结构而难以成立。第三,“固定”与“变异”是汉英习语既矛盾又洽和的两大特征。基于汉英口语语料库,对汉英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即替换与嵌入,进行实证性考察。研究发现,汉英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类型中嵌入型变异最多,其次为替换型变异。汉语习语变异在偶对嵌入、逻辑嵌入及临时性替换等方面表现出强空间性,其变异方式不受外在形式的约束,变异之后仍保持以意驭形、语义内生的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无论是替换变异还是嵌入变异,通常都须借助于外在有形的手段才可得以实现,具有强时间性特质。第四,对汉英习语异序的实证研究发现,汉语仅靠次序的变换便可实现异序,而英语习语偏好由形态句法引发的异序。同时,基于现代汉语语料库(BCC)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本文聚焦于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现象,旨在揭示其异同及其背后的深层缘由。发现主要有三:首先,在语言使用中,汉英对称式习语虽具固定性,但多数习语也存在异序形式。然后,较之英语对称式习语,汉语对称式习语的结构更为复杂,其异序形式也更为多样。再者,汉英对称式习语存在差异的根源在于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与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概而言之,本文针对汉英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分别从汉语习语的块状拼接、空间聚合关系以及内生性和英语习语的勾连延续、时间线性关系以及外生性展开探讨,研究证明了汉语习语的强空间性特质与英语习语的强时间性特质。以上这些研究,对汉英习语研究、英汉对比研究以及词典编撰等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袁静[2](2021)在《英汉谚语的对比分析 ——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英汉谚语的句法结构研究,国内外学界以往主要关注其具体的句法特征,鲜少揭示其句法特征所隐藏的这两种语言的本质特性差异,更未曾论及这些表象差异背后的内在成因。本文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王文斌2013a,2013b,2019a)为视角,考察英汉谚语的句法结构,将其分成整句型与短语型,试图以此切入,透视英汉谚语句法结构差异背后所隐藏的根性差异,同时也弥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至今尚未涉足对英汉谚语研究的欠缺。主要发现有三:(1)英语谚语的句法结构反映了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其整句型的时间性特征与句内动词中心的分布、连接手段的种类以及显性主谓结构的组合紧密相关;其短语型的时间性特征与连接手段的种类以及主谓结构的省略程度密切关联,各类结构的时间性层级由动词主导。(2)汉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昭显了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其整句型的空间性特征与句内名词的主体地位、对称句段的数目以及显性对言结构的组合关系密切,其短语型的空间性特征与名词短语的数目与对言结构的完整程度具有紧密关系,各类结构的空间性层级由名词主导。(3)英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源自印欧语的时间性编码方式,以谓语动词实现句法结构的时间范畴定位,动词编码区分句法结构的不同层次,以勾连性与延续性为其主要特征;汉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源自汉语的空间性编码方式,以名词实现句法结构的空间特征组合,名词编码区分句法结构的不同层次,块状性与离散性是其主要特征。本文在探究英汉谚语句法特征与英汉民族思维取向的彼此联系时,主要以时贤所讨论的英汉时空性差异为视野,兼及洪堡特提出的“内蕴语言形式”观和中西思维模式的相关成果。英语谚语的形合与汉语谚语的意合,直接对应中西思维的理性与悟性之别;英语谚语的主谓结构与汉语谚语的对言格式,直接对应中西思维的演绎模式与类比模式之异。这两种差异的根因,均在于英民族的强时间性思维和汉民族的强空间性思维之殊,与“内蕴语言形式”观相契合。
徐梦婷[3](2020)在《浅谈汉英翻译中“意合”到“形合”的转变策略——以莫锦屏《雪山飞狐》英译本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是英汉语之间非常重要的差别,也是这两种语言间对比和研究的重要内容,更是英汉语篇中组织和连接的常用手段。为了达到更好的翻译目的和效果,翻译出更加贴切的英文来,该文提出了一些意合到形合的转变策略,并突出了其中与文化相关的因素,且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武侠小说《雪山飞狐》英译本为例,希望对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所帮助,输出地道的目标语。
姜欢,许慕竹,李璟[4](2019)在《浅论汉英语言中的意合与形合特征》文中提出本文主要对汉英词汇、语法中的意合与形合特征进行了对比,并根据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对汉英语言意合与形合特点的形成缘由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在语言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差异,各用其法。
王倩[5](2019)在《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研究及二语习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并列结构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很多文章和着作对其进行研究。从研究对象看,涉及并列标记、并列项、并列结构等各个领域;从研究范围看,包括了并列式合成词、并列式成语、并列短语、并列复句等各个层次;从研究方法看,综合运用了语义学、语用学、认知学、类型学等各种理论方法。这些研究已经揭示了不少并列结构的特征和规律,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定义不统一、术语不统一;描写性研究充分,解释性研究不足;理论性研究充分,应用性研究不足;个体性研究充分,全貌性研究不足等。本文力求寻求一个较为全面的、准确的定义和术语,力求找寻深层的、可供解释的规律,尝试着进行全貌性的对比和分析。首先,本文对相似术语的定义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并列结构做出分类,从并列项单位看,可分为语素并列、词并列、短语并列、小句并列等类型;从并列项性质看,可分为常规并列结构和异类并列结构;从并列项数目看,可分为两项式并列结构和多项式并列结构;从并列标记看,可分为有标并列结构和无标并列结构;从并列结构逻辑语义看,可分为合取关系和析取关系并列结构。并列标记是并列结构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并列标记的种类也十分繁多,汉语普通话、民族语中的并列标记主要有:连词、关联副词、助词、语气词、数词、超词形式、词缀、语调等。各标记模式综合来看有居首型、居中型、居后型和错杂型四类,居首型目前尚未发现其存在,错杂型在汉语中不存在,中国境内的并列结构标记类型主要是居中型和居后型。此外,由于语音、语义、语用、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并列标记有时候还会隐匿不显。虽然并列标记可以隐匿,但并列项却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无法构成并列结构。并列项在排列顺序上有固定性和相对灵活性两种特征,前者我们称之为常规语序,后者为异变语序。常规语序要受到语音、语义、语境、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影响,而且这些原则之间不是互不干涉的,有时候它们之间会形成竞争优选关系,形成一个相对的优胜序列:语义/文化/认知>语音>语境。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语言使用者受到“焦点”的影响,产生了“凸显心理”,导致语序出现“异变”。异变类型主要有:照应异变、加标异变、直接异变。异变主要受到语音、结构、语用、语境、社会时代等因素的影响。并列结构看似平等,实际上却含有语义段和语义层之分。根据一个句子中并列结构的数量,我们可分出单组、双组、多组并列结构三大类。单组并列结构内部可分为单语义段、双语义段、多语义段,主要通过语序、并列连词、标点符号、词汇、结构等方式分隔语义段,且这些分隔手段通常联合使用。单组并列结构各并列项之间以及与外部其他成分之间有分别搭配、加合搭配、串联搭配、平行搭配、对应搭配等几种类型。双组并列结构包含双层对应搭配、双层平行搭配、双层交错搭配等类型。多组并列结构的层次搭配类型主要是双层并列结构搭配类型的重复与重组。与标准的、典型的并列结构相对的就是异类并列结构,异类并列结构是对常规并列结构所遵循的各种规则进行破坏、重建而形成的。本文首先从形式、意义两个方面将异类并列结构分为音节异类、结构异类、单位异类、词性异类、语义范畴异类、语义层级异类、语义量级异类。然后,从形式、标记、语义、语用等角度对每种类型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并列结构同样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收集学生课堂用语,先分析了留学生使用并列结构的情况,然后分析了留学生在使用并列标记和并列项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偏误类型、产生偏误的原因、可采取的应对策略等。
薛宁宁[6](2018)在《汉英句法意合与形合的对比研究——浅议李清照《诉衷情》的英译》文中指出意合和形合是语言学中的一对重要概念,汉语重意合、英语偏形合的现象长期以来一直成为语言学界探讨的话题。李清照的《诉衷情》及其英译本,较形象地阐述了中国古诗中意合手段的应用以及古诗英译中形合手段的应用。通过汉英句法意合与形合的对比研究可得出,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各自的结构特点,进行句子结构调整,采用对应的省译或增译,使译文自然晓畅,摒弃翻译腔,避免与原文的风格相扦格。
李星颖[7](2018)在《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研究 ——以汉英互译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发轫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雅”,从文论延伸到文艺论,并由启蒙思想家严复的“信、达、雅”说引入译论,彰显出独特而蓬勃的审美活力。但以往的“信、达、雅”研究多囿于狭窄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技术,缺乏对译论范畴以外的论述,缺乏美学视野下的论证。“雅”作为一种极具倾向性的审美观念,其美学内涵丰富而别致,译界历来也存诸多论争,但对“雅”的多数研究还是就翻译标准进行的评判,眷顾于遣词文风而展开。就研究的实质,也多是些修辞文体视野的博弈和文质直意品好的论道,缺乏在美学理论视野下探析“雅”的审美意义和美学内涵。本文超越“雅”缘自“译事三难”所拘囿的翻译标准的合理与否的探讨,以中国传统审美形态和翻译审美理论为依据,以美学史观为研究视野,以汉英互译为中心,首次对作为翻译美学观的“雅”进行系统而具体的讨论,并在翻译理论和实践的互证中,思考源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雅”被转换为翻译美学观之后所生成的意义和内涵,反思“雅”翻译美学观的操作机制和实践困境,继而揭示“雅”的艺术性与审美性,并探讨其对于翻译美学理论体系建设的价值。本文是一次为建构“雅”在翻译美学视域中的审美观念谱系所作出的探索,是一次就“雅”翻译美学观进行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美学运作机制的探究,开拓了翻译美学研究的学术致思空间,实现了翻译美学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的探索与互证,也推动了翻译审美范式和审美习尚的形态发展和理论完善。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主要综述中国传统译论、翻译美学和“雅”的审美意识研究概况,厘清并阐释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理论资源和线索,并就研究方法和创新价值予以概述说明。第一章讨论翻译美学观“雅”的历史演进过程。严复“信、达、雅”三字译论简练、深刻,其中之“雅”贯彻并执守于他的翻译实践,呈现为鲜明扼要的翻译文体美学观,适应于译文读者的审美选择,彰显语篇美学和翻译要素的审美标准。在“雅”翻译美学观的历史进程中,以其审美意义为表征,翻译美学观“雅”主要依照四个不同理念路径获得拓变和延展:其一是对原作风姿的坚守,即“雅”的文体形式论,倡导翻译必须把握和再现原文文体风格形式效果,追求译文必须切合原文文体形式;其二则讲求译作的独立审美价值,提出“雅”的艺术审美观,提倡翻译必须实现一种译文风格、形式优美的审美追求,并强调译文风格别具一格,甚至能与原文媲美;第三强调翻译应该以读者为重,体察他们的认知水平、审美偏好和接受情理,建设性地提出“雅”的审美接受观,指向翻译审美活动的两大审美价值,即翻译不仅应该心系译品,实现其艺术功效,也应该心怀读者,助力其审美接受;第四是对“雅”翻译美学境界的确立,追求“出神入化”的翻译境界。第二章主要讨论“雅”的翻译美学内涵,从翻译过程和翻译本质两方面作出分析和阐述,从三个维度和一个方面探寻“雅”的翻译美学内涵。第一,在翻译过程中认识语言之美和认识语言之美的形态是理解、把握原文,并获得和实现译本语言之美的前提和保障。在对翻译理论的认识和汉英互译实践中,注意原语和译入语的语言结构特征和艺术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和呈现,就是语言之美的意指所在,也是“雅”的翻译美学观的语言呈示。第二,从翻译风格维度来看,“雅”早已不再局限于语言修辞或文体形式,业已关乎审美创造性,成为原文风格气质在译文中的整体再现,译者不仅需要在语言、句式、文体等诸多方面的努力,而且需要在审美感应、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和审美判断上的用心。第三,从文化之维上,认清语言的文化特征,切实转换译入语或译出语的文化特征,通过意译方法,实现语际间的语义转换和文化价值转换,实现文化层面上的译文和原文间的调和圆满的转换。概言之,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美学内涵即表现为:第一,译者把原作从原语移植到目的语,这是语言形式的再创造;第二,译者把原着的气质风貌在目的语中再现出来,这是风格价值的再创造;第三,译者把原文的文化特征转换到译作,使之与其相调和,这是文化价值的再创造。最后就“雅”的翻译美学内涵,立足于“雅”与“俗”分野、相通以及对立统一,提出在翻译审美实践中,语言、风格和文化在转换和创造中的“离俗”问题,即实现、鉴别和判断译作是否符合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方法和标准。“离俗”之“雅”既不苛守传统审美观里的“雅”“俗”对立,也不忽视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影响,呈现出通达、谐和的特点,是一种讲求恰适的翻译审美价值和功效策略。第三章主要论述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操作机制和实践困境。文章从翻译过程角度将“雅”的翻译操作机制置入审美主体和客体视野加以讨论。从翻译审美主体,“雅”要求作为审美主体的译者充分发挥其审美意识,获得审美判断,实现审美表现的谋略。译者不仅要提升理解美的知识结构,辨析美的分析能力,获得体验美的思维模式,得到创造美的充满文采的译笔,呈现追求美的求真务实的译风,更要深刻认同和理解自身的局限和历时的承接,审时度势、实现翻译的自觉和自信。从审美客体层面,“雅”要求我们认识到有价值的翻译客体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复杂的,是一个需要精准把握的对象,其有巨大的合力之美;另外审美客体的审美信息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翻译审美活动理应具有一份文化担当的责任;最后,翻译作为审美创造,其价值正是实现审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作为翻译美学观“雅”具有普遍适用性,对译者品行和译作品质,译者才情和译作价值均有规约和要求,也是翻译的美学目标和理想。这种目标和理想具备范式意义,在翻译实践中,也会遭遇与实践的脱节。每一部译作无疑都凝结着译者的审美理念,但在多数情况和多数时候,也会出现极为困顿的不协调现象。本文还选取汉英互译各三则案例加以具体讨论,以说明理论与实践的复杂性。结语部分意在总结课题研究的意义,作为翻译美学观“雅”既是一种带有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特征的译论,也是一种寄寓译者审美理想的审美观念,体现出语言、风格和文化的审美需要、审美判断和审美境界。确立和建构“雅”的翻译美学观,有助于深化对翻译活动及其作用的认识,有助于对翻译美学研究疆域的拓展,有助于深化翻译美学理论,深化对中国哲学美学在翻译审美中的作用的认识,以及对翻译美学观及其体系的建设。从微观层面上,“雅”的翻译美学观的提出可确立翻译的审美标准,提出翻译之语言、风格和文化的审美范式,为文本内外的意义传达、美感呈现与审美创造设定价值杠杆。特别是对中国研究者和译者,有助于认识和把握汉语在互译活动中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另外,结语部分也指出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和对后续研究的思考。作为翻译美学观,“雅”体现着翻译的目标和价值,寄寓了翻译的境界与超越,是一个植根于中国传统审美形态的翻译理论,需要实现科学化建构,确立一种语言审美创造的艺术观。换言之,语言的、艺术性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念应该是翻译美学理论所关注和关切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国翻译理论的建构和发展,乃至突破和创新,需要建立现代而科学的翻译美学观。
王菊泉[8](2017)在《汉外对比大有可为——纪念吕叔湘先生《通过对比研究语法》发表40周年》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简要回顾自1977年吕叔湘先生发表《通过对比研究语法》40年来我国对比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对汉外对比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提出几点想法。40年来,我国的汉外对比研究尤其在学科建设、研究水平、探索汉外语言本质差异等三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巨大的成就。但有两个问题特别值得引起重视:一个是共同对比基础,一个是对比的结论缺乏说服力。要解决这两个问题,研究者必须通过汉外对比在探索语言共性方面下大力气,并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
宋庆伟[9](2017)在《基于语料库的汉英句法形式化考察——以“莫言小说汉英平行语料库”中的物主代词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借助汉英平行语料库和类比语料库,考察汉英翻译中物主代词在莫言小说汉英平行语料库(以下简称CEPCOMN)和BNC英语原创小说语料库中的数量、频次和翻译模式,结果发现:1)相对于汉语原创小说文本,英语翻译小说文本物主代词在数量与频次上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语际显化特征明显;相比英语原创小说文本,翻译小说文本呈现类比显化的趋势,但不显着;2)从转换类型看,物主代词转换以对应为主,显化特征明显、隐化特征不明显。研究还发现,形合和意合只是相对的概念,伴随语言之间的接触和交流,英语也逐步附有一定的意合特征,汉语也出现了较多的形合特征。
刘炜,林文娟[10](2016)在《中西思维差异在汉英意合形合医学术语中的映射》文中提出汉英两种语言之间有一项重要的区别特征,就是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在中国传统语言哲学观中形成的重整体思维、重直观经验、重形象思维是汉语意合趋向的能动的理性根源;英语形合特征则是西方民族重个体分析、重理性论证、重形式完备等思维方式对其语言发展走向做出的必然选择。这些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各自医学术语中也得到了充分反映。本文以汉英医学术语的意合形合特征对比为视角,反观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以期在词语的层面对意合形合对比研究做一种尝试和补充。
二、汉英语言对比的意合与形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英语言对比的意合与形合(论文提纲范文)
(1)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术语界定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选取 |
1.5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2 研究综述 |
2.1 汉英习语的对比基础 |
2.1.1 汉英习语的界定 |
2.1.2 汉英习语的规约性 |
2.1.3 汉英习语的字长偏好 |
2.1.4 汉英习语的文体差异 |
2.2 汉英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
2.2.1 汉语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
2.2.2 英语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
2.3 汉英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
2.3.1 汉语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
2.3.2 英语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
2.4 汉英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
2.4.1 汉英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
2.4.2 英汉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
2.5 小结 |
3 英汉时空性差异观 |
3.1 引言 |
3.2 英汉时空性差异观 |
3.3 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
3.3.1 块状拼接与勾连延续 |
3.3.2 空间聚合关系与时间线性关系 |
3.3.3 内生性与外生性 |
3.4 小结 |
4 汉英习语的组构方式 |
4.1 汉英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
4.1.1 汉语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
4.1.2 英语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
4.1.3 汉英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对比 |
4.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1 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 |
4.2.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英译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1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词组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单句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3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复句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3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
4.3.1 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 |
4.3.2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
4.3.3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汉译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
4.4 小结 |
5 汉英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
5.1 引言 |
5.2 汉语超常规习语与强空间性表征的同质性 |
5.2.1 汉语四字格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 |
5.2.2 汉语四字格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
5.2.3 汉语超常规四字格习语与汉语强空间性表征的同质性 |
5.3 英语超常规习语与强时间性表征的异质性 |
5.3.1 英语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 |
5.3.2 英语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
5.3.3 英语超常规习语与英语强时间性表征的异质性 |
5.4 小结 |
6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现象 |
6.1 引言 |
6.2 汉英习语变异现象概观 |
6.2.1 汉语习语的变异现象 |
6.2.2 英语习语的变异现象 |
6.3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现象 |
6.3.1 研究问题 |
6.3.2 语料与研究方法 |
6.4 从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
6.4.1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的定量考察 |
6.4.2 从替换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
6.4.3 从嵌入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
6.5 小结 |
7 汉英习语异序现象 |
7.1 引言 |
7.2 汉英习语异序现象 |
7.3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 |
7.3.1 术语界定 |
7.3.1.1 对称式习语 |
7.3.1.2 对称式习语的异序 |
7.3.2 研究问题 |
7.3.3 语料与研究对象 |
7.4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的定量考察 |
7.4.1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形式 |
7.4.2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的语域分布 |
7.4.3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程度 |
7.4.4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类型对比 |
7.4.4.1 汉语对称式习语的类型 |
7.4.4.2 英语对称式习语的类型 |
7.5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共性与个性溯源 |
7.5.1 共性溯源 |
7.5.2 个性溯源 |
7.6 小结 |
8 结语 |
8.1 主要发现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汉语成语九用词典》与《中华成语大词典》结构对比(节选) |
附录2 超常规四字格习语: 缩合型(节选) |
附录3 超常规四字格习语: 潜隐型(节选) |
(2)英汉谚语的对比分析 ——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2 文献回顾 |
2.1 英汉谚语的句法结构研究概览 |
2.1.1 英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描写与分类依据 |
2.1.2 汉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描写与分类依据 |
2.2 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的相关对比研究 |
2.2.1 对比语言学领域的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研究 |
2.2.2 翻译领域的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研究 |
2.3 小结 |
3 理论基础 |
3.1 英汉时空性差异论概观 |
3.2 英汉时空性差异论用于谚语研究的依据 |
3.3 英汉时空性差异论用于谚语研究的理论假设 |
4 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的时空性特征分析 |
4.1 英汉谚语的整句型结构与短语型结构的界定 |
4.2 英汉谚语的整句型结构对比 |
4.2.1 英谚的整句型结构分类及其时间性特征 |
4.2.2 汉谚的整句型结构分类及其空间性特征 |
4.3 英汉谚语短语型结构的对比分析 |
4.3.1 英谚的短语型结构分类及其时间性特征 |
4.3.2 汉谚的短语型结构分类及其空间性特征 |
4.4 小结 |
5 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特性与英汉民族的时空性思维取向 |
5.1 英汉语言的时空性编码方式在谚语句法结构上的体现 |
5.1.1 英谚中时间为主导的编码方式 |
5.1.2 汉谚中空间为主导的编码方式 |
5.2 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的异质性与英汉民族的时空性思维差异 |
5.2.1 从英汉谚语之间的形合与意合差异看民族思维的时空性偏好 |
5.2.2 从英汉谚语所昭显的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看民族思维的时空性偏好 |
5.3 小结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之处与努力方向 |
参引文献 |
(3)浅谈汉英翻译中“意合”到“形合”的转变策略——以莫锦屏《雪山飞狐》英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形合”与“意合” |
2.1 对翻译形合与意合的传统研究 |
2.2 汉语的“意合” |
3“形合”与“意合”的文化根源 |
3.1 汉英民族间不同的文化特点和思维方式 |
3.2 汉英语言的自身特点 |
4 文学翻译中“意合”到“形合”的转变策略 |
4.1 使用关系词和连接词 |
4.2 使用短语结构 |
4.2.1 使用介词 |
4.2.2 使用非谓语形式 |
5 结论 |
(4)浅论汉英语言中的意合与形合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英词语中的意合与形合 |
1、汉语词语的意合特征 |
2、英语词语的形合特征 |
二、汉英语法中的意合与形合 |
1、汉语“语义——结构”的语法理解步骤 |
2、英语“结构——语义”的语法理解步骤 |
三、汉英语言意合与形合的缘由探究 |
1、哲学的“无为”与“有为” |
2、认知的“悟性”与“理性” |
3、感知的“整体”与“个体” |
四、结语 |
(5)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研究及二语习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从研究对象看 |
1.2.2 从研究方法看 |
1.2.3 研究现状简评 |
1.3 研究思路 |
1.4 理论方法 |
1.5 语料说明 |
第二章 并列结构的基本概念及类别 |
2.1 引言 |
2.2 基本概念 |
2.2.1 “并列”与“联合 |
2.2.2 并列结构 |
2.2.3 并列项 |
2.2.4 并列标记 |
2.3 并列结构的类别 |
2.3.1 并列项的单位类别 |
2.3.2 并列项的数目类别 |
2.3.3 并列项的性质类别 |
2.3.4 并列结构的标记类别 |
2.3.5 并列结构的逻辑类别 |
2.4 小结 |
第三章 并列结构的关联方式及标记模式 |
3.1 引言 |
3.2 显性关联方式 |
3.2.1 并列连词 |
3.2.2 关联副词 |
3.2.3 助词 |
3.2.4 数词、数量短语 |
3.2.5 词缀 |
3.3 隐性关联方式 |
3.3.1 辞格手段 |
3.3.2 停顿 |
3.3.3 零标记 |
3.4 标记模式 |
3.4.1 两项式并列结构 |
3.4.2 三项式并列结构 |
3.5 小结 |
第四章 并列标记的显隐及制约因素 |
4.1 引言 |
4.2 并列标记显现的特征 |
4.2.1 形式特征 |
4.2.2 语义特征 |
4.2.3 语用特征 |
4.3. 并列标记隐匿的特征 |
4.3.1 形式特征 |
4.3.2 语义特征 |
4.3.3 语用特征 |
4.3.4 认知特征 |
4.3.5 辞格特征 |
4.4 并列标记显隐的制约因素 |
4.4.1 客观因素 |
4.4.2 主观因素 |
4.4.3 其他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并列结构的语序原则及排列动因 |
5.1 引言 |
5.2 常规语序的排列原则及相互竞争 |
5.2.1 常规语序的排列原则 |
5.2.2 各语序原则间的竞争与妥协 |
5.3 异变语序的类型和原因 |
5.3.1 异变语序的类型 |
5.3.2 异变语序的原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并列结构的层级与搭配 |
6.1 引言 |
6.2 单组并列结构 |
6.2.1 语义分段 |
6.2.2 分段方式 |
6.2.3 搭配类型 |
6.3 双组并列结构 |
6.3.1 分组方式 |
6.3.2 形式特征 |
6.3.3 搭配类型 |
6.4 多组并列结构 |
6.4.1 分组方式 |
6.4.2 形式特征 |
6.4.3 搭配类型 |
6.5 小结 |
第七章 异类并列结构的类型及特征 |
7.1 引言 |
7.2 形式异类并列结构 |
7.2.1 音节长度异类 |
7.2.2 词性异类 |
7.2.3 结构异类 |
7.2.4 单位异类 |
7.3 语义异类并列结构 |
7.3.1 语义范畴异类 |
7.3.2 语义层级异类 |
7.3.3 语义量级异类 |
7.3.4 语义异类并列结构的形成基础 |
7.4 各异类并列结构的独用与合用 |
7.4.1 独用异类 |
7.4.2 合用异类 |
7.5 异类并列结构的异类度 |
7.6 小结 |
第八章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并列结构分析 |
8.1 引言 |
8.2 留学生汉语并列结构的使用情况 |
8.2.1 使用特点 |
8.2.2 并列标记运用情况 |
8.2.3 语序与认知 |
8.2.4 使用熟练度 |
8.3 留学生汉语并列结构的偏误分析 |
8.3.1 偏误类型 |
8.3.2 偏误原因 |
8.4 汉语并列结构的二语教学建议 |
8.4.1 教师方面 |
8.4.2 教材方面 |
8.4.3 学生方面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创新 |
9.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汉英句法意合与形合的对比研究——浅议李清照《诉衷情》的英译(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意合与形合的定义和内涵 |
3 李清照《诉衷情》中汉语意合和英语形合的应用 |
3.1 主语及相关人称指代的省略与增补 |
3.2 逻辑关系的隐形和显性 |
4 意合与形合的辩证关系 |
5 结语 |
(7)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研究 ——以汉英互译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中国传统译论研究 |
第二节 翻译美学研究 |
第三节 “雅”审美意识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意义建构 |
第一节 “雅”的初始立意 |
第二节 “雅”的意义建构 |
一、原作风姿:“雅”的文体形式论 |
二、译作优美:“雅”的艺术审美观 |
三、读者为重:“雅”的审美接受观 |
四、出神入化:“雅”的风格境界论 |
第二章 “雅”的翻译美学内涵 |
第一节 “雅”的语言维度 |
第二节 “雅”的风格维度 |
第三节 “雅”的文化维度 |
第四节 雅俗之辩:“离俗”之“雅” |
第三章 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操作机制和实践困境 |
第一节 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操作机制 |
第二节 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实践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8)汉外对比大有可为——纪念吕叔湘先生《通过对比研究语法》发表4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40年来的主要成就 |
2.1 学科建设 |
2.2 研究水平 |
2.3 努力摆脱“印欧语眼光”, 积极探索汉外语言本质差异 |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共同对比基础 |
3.2 结论缺乏说服力 |
4. 对今后研究的想法 |
4.1 在解决对比基础方面下大力气 |
4.1.1 从对比基础的视角对汉语语法研究多加关注 |
4.1.2 选择一种理论观点探索对比基础 |
4.1.3 通过比较探索获取语言共性范畴 |
4.1.4 开展汉外语言研究史的对比 |
4.2 增强结论的说服力 |
5. 结语 |
(9)基于语料库的汉英句法形式化考察——以“莫言小说汉英平行语料库”中的物主代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英语与汉语:形合与意合 |
3. 物主代词的语料库考察 |
3.1 CEPCOMN汉英小说文本物主代词使用比较 |
3.2 CEPCOMN英语翻译小说与BNC英语原创小说文本物主代词比较 |
4. 汉英翻译过程中物主代词翻译模式 |
4.1 对应 |
4.2 添加 |
4.3 明示 |
4.4 省略 |
5. 汉英翻译中物主代词形式化特征动因考察 |
(10)中西思维差异在汉英意合形合医学术语中的映射(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语言哲学思考 |
1.1 中国传统语言哲学思维 |
1.2 西方古典语言哲学思维 |
1.3 中西思维方式与汉英语言特征比较 |
1.3.1整体性与个体性 |
1.3.2 直觉性与逻辑性 |
1.3.3 形象性与抽象性 |
2 汉英医学术语的构词特征及其思维映射 |
2.1 重意合的汉语医学术语 |
2.2 重形合的医学英语术语 |
3 结语 |
四、汉英语言对比的意合与形合(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D]. 赵轶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英汉谚语的对比分析 ——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为视角[D]. 袁静.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3]浅谈汉英翻译中“意合”到“形合”的转变策略——以莫锦屏《雪山飞狐》英译本为例[J]. 徐梦婷. 海外英语, 2020(24)
- [4]浅论汉英语言中的意合与形合特征[J]. 姜欢,许慕竹,李璟. 北极光, 2019(10)
- [5]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研究及二语习得[D]. 王倩.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6]汉英句法意合与形合的对比研究——浅议李清照《诉衷情》的英译[J]. 薛宁宁. 海外英语, 2018(16)
- [7]作为翻译美学观“雅”的研究 ——以汉英互译为中心[D]. 李星颖. 西南大学, 2018(01)
- [8]汉外对比大有可为——纪念吕叔湘先生《通过对比研究语法》发表40周年[J]. 王菊泉.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7(05)
- [9]基于语料库的汉英句法形式化考察——以“莫言小说汉英平行语料库”中的物主代词为例[J]. 宋庆伟. 外语与翻译, 2017(01)
- [10]中西思维差异在汉英意合形合医学术语中的映射[J]. 刘炜,林文娟. 医学争鸣,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