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属行为对宫外孕患者术前心理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余晓辉,闻爱群,高云,杨雪梅,姜媛[1](2020)在《系统化护理在异位妊娠急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在异位妊娠急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行剖腹探查术或腹腔镜探查术异位妊娠急症手术患者25例,给予患者系统化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并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12 h的NRS评分、术前和出院前1 d的SAS评分、SDS评分、GQOL-74评分,并记录患者失血量和住院天数。结果 25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其中行剖腹探查术7例,腹腔镜探查术18例。患者护理后的NR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和GQOL-74评分均较护理前显着改善(P <0.05);患者失血量为(1 328.52±329.34)mL,住院天数(5.31±1.29)d。结论系统化护理用于异位妊娠急症手术患者效果满意。
王素霞[2](2020)在《心理护理在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评价》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20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60例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环境、护理态度、护理专业度及护理质量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联合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SAS、SDS评分,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为医院在患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小娟[3](2020)在《治疗性沟通对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恢复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治疗性沟通对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院接受腹腔镜治疗的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分析病例资料,挑选出符合试验要求的180例进行入组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9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治疗性沟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同时对比分析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组间差异性。结果在表征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焦虑、抑郁方面,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着(P<0.05);在患者睡眠质量方面,观察组的PQ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着(P<0.05);在表征患者恢复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停止输液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着(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出现5例恶心呕吐病例,2例出血病例,2例切口感染病例,2例皮下气肿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例(12.22%),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9例,出血5例,切口感染4例,皮下气肿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例(24.44%),组间差异显着(χ2=4.490,P=0.034)。结论将治疗性沟通干预措施应用于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患者,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而且在促进患者病情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张文娟[4](2020)在《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联合CICARE沟通模式在异位妊娠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的指导,利用CICARE沟通模式完成异位妊娠患者的入、出院宣教、治疗方案介绍、术前准备、术后宣教以及各基础护理、辅助检查等场景下的护患沟通。探讨此种干预模式相比于“应景式”护患沟通对异位妊娠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态焦虑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研究第一部分基于文献回顾、课题小组讨论,初步形成不同场景下的异位妊娠患者CICARE沟通模式模板,而后经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完善、修改,构建形成最终的异位妊娠患者CICARE沟通模式模板。研究第二部分运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于2018年12月2019年8月在广东省珠海市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妇科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4名研究对象,将她们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2人。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收相同的诊治方案和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应景式”护患沟通,干预组患者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的指导,采用研究第一部分构建形成的CICARE沟通模板进行护患沟通。于患者入院当日干预前,收集和评估其一般人口学特征资料、疾病相关资料、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和状态焦虑水平。出院当日完成全部干预措施后,再次评估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状态焦虑水平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利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研究第一部分基于文献回顾和课题小组讨论初步拟定了12个沟通场景及每个沟通场景下共49条沟通内容。来自广东省、湖南省、四川省的共9所三级综合医院和妇女儿童专科医院的20名专家参与了本研究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第一轮和第二轮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经两轮专家咨询,构建形成了异位妊娠患者CICARE沟通模式模板,其包含了17个沟通场景及每个沟通场景下共68条沟通内容。两轮专家咨询后,经Kendall W检验,一级指标及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2(?2=93.13,P<0.05)和0.30(?2=353.30,P<0.05)。(2)研究第二部分共104名受试对象参与,试验中失访患者5人。两组患者干预前在一般人口学特征资料、疾病相关资料、疾病不确定感得分、状态焦虑得分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结果显示,干预组在疾病不确定感总分(t=8.57,P<0.05)、复杂性维度(t=4.17,P<0.05)、不明确性维度(t=7.55,P<0.05)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变化。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在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对照组:t=24.21,P<0.05;干预组:t=38.92,P<0.05)、复杂性(对照组:t=19.82,P<0.05;干预组:t=26.50,P<0.05)和不明确性(对照组:t=23.69,P<0.05;干预组:t=37.70,P<0.05)维度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状态焦虑水平。结果显示,干预组的状态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P<0.05)。采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状态焦虑水平变化。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状态焦虑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13.83,P<0.05;干预组:t=18.67,P<0.05)。(5)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两独立样本非参数Mann-Whie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满意度差异。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在满意度总分(t=-6.37,P<0.05)、护理服务(t=-2.82,P<0.05)和护患沟通(t=-8.11,P<0.05)维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制度(t=-1.60,P>0.05)和护理环境(z=-0.28,P>0.05)维度,两组的得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研究经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形成的异位妊娠患者CICARE沟通模式模板,专家协调性好,认可度高,可为妇科护理工作者完成异位妊娠患者入、出院宣教、治疗方案介绍、术前准备、术后宣教以及基础护理、辅助检查等场景下的护患沟通提供参考依据。(2)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的指导,CICARE沟通模式模板能降低异位妊娠患者住院期间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状态焦虑水平;能提高异位妊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能提高护患沟通效能和护理服务质量。
马婧[5](2020)在《异位妊娠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当患者对疾病信息模棱两可、信息缺乏、医院环境不熟悉等就会产生疾病不确定感,患者会有心理压力,影响疾病康复。本研究目的是调查异位妊娠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态焦虑、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现状;分析异位妊娠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某三甲医院诊断为异位妊娠的住院患者194名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状态焦虑量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收集的数据整理分析,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一般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量表得分;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影响状态焦虑、简易应对方式、疾病不确定感及社会支持的一般因素;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异位妊娠住院患者的状态焦虑、简易应对方式、疾病不确定感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结果:(1)异位妊娠住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76.28±9.47,状态焦虑得分为56.48±6.08,55.2%的患者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异位妊娠住院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为34.01±5.43。(2)影响异位妊娠住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的一般人口学因素是:年龄、文化程度、胎次、既往异位妊娠史和婚姻情况(P<0.05)(3)异位妊娠住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相关状态焦虑、消极应对呈正相关;社会支持与疾病不确定感、状态焦虑也呈负相关(P<0.05)。结论:异位妊娠住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状态焦虑略高于我国常模,面对疾病大部分患者采取消极应对方式,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近似我国常模。年龄越小、胎次少及未婚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高,有异位妊娠史、文化水平高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越高状态焦虑越严重,当患者采取消极方式应对疾病时,其疾病不确定感越高,社会支持水平高有助于患者认清与处理疾病相关情况,社会支持水平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高自然状态焦虑水平也会增高。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身体护理的同时也应多关注心理问题,积极宣教,勤沟通舒缓患者焦虑情绪,引导患者积极应对疾病,鼓励患者有效利用社会支持资源,降低疾病不确定感。
项锲[6](2020)在《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 的]评估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现状,探究可能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并评价实施不同心理健康干预方案对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的治疗结局,为下一步完善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和不孕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 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了解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现状,同时采用准实验研究获得真实世界数据以评价不同心理健康干预效果。首先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和睡眠及饮食等10个因子,并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得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不孕相关资料和临床检测等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例数(构成比)和中位数(四分位数)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探究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可能影响因素。根据研究对象个人实际情况和真实意愿选择进行非随机化分组开始干预效果评价,分别给予干预组和对照组不同的心理健康干预方案,采用χ2检验评价其对不孕治疗妊娠结局的影响。[结 果](1)本研究利用SCL-90量表对1393例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健康评价。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33.80±5.38岁,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占50.6%,初次移植占96.6%,无子女占92.6%,初婚占90.3%。干预效果评价研究中干预组534例,对照组859例,干预组观察到的妊娠结局数为196例,对照组为254例。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配偶年龄、民族、配偶民族、文化程度、配偶文化程度、职业和配偶职业的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本研究中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SCL-90量表平均得分为140.18±30.29分,相较于国内正常成年人常模值(129±38.76分)高。此外,除偏执因子外,其余总分、总均分和8个因子分在本研究组和常模组两组患者的SCL-90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睡眠及饮食六个因子均比常模高出0.10分。此外,约有90%的被研究女性不孕症患者各因子评分为轻度(1<X≤2分)及以下。(3)不同年龄组患者间SCL-90量表总分、总均分、躯体化、强迫症、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和睡眠及饮食因子分的平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患者间SCL-90量表躯体化、强迫症、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睡眠及饮食因子分的平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患者间SCL-90量表总分、总均分、抑郁、偏执和睡眠及饮食因子分的平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不孕原因患者间SCL-90量表抑郁和恐怖因子分的平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与再次移植患者间SCL-90量表人际关系敏感和精神病性因子分的平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子女与无子女患者间SCL-90量表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分的平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自然流产史与无自然流产史患者间SCL-90量表睡眠及饮食因子分的平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化妊娠结局在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34,P>0.05),但干预组阳性生化妊娠占比(56.7%)高于对照组(50.4%)。分层分析显示:无论是在相同SCL-90量表总分>常模组(129.00分),还是SCL-90量表总分≤常模组中,生化妊娠结局在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SCL-90量表总分>常模组中,干预组阳性生化妊娠占比(54.4%)高于对照组(51.2%),在SCL-90量表总分≤常模组中,干预组阳性生化妊娠占比(59.7%)高于对照组(49.5%)。临床妊娠结局在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82,P>0.05),但干预组阳性临床妊娠占比(48.5%)高于对照组(42.5%)。分层分析显示:无论是在相同SCL-90量表总分>常模组(129.00分),还是SCL-90量表总分≤常模组(129.00分)中,临床妊娠结局在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SCL-90量表总分>常模组中,干预组阳性临床妊娠占比(47.8%)高于对照组(41.8%),在SCL-90量表总分≤常模组中,干预组阳性临床妊娠占比(49.4%)高于对照组(43.3%)。[结 论]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普遍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临床医务人员和患者本人及家属的关注。对于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个人而言,应尽早就医接受不孕相关治疗,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并及时寻求心理帮助;对于辅助生殖医疗卫生机构而言,应对患者普及必要的备孕知识,优化治疗方案,进行心理测评,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干预服务。本研究尚不能认为实施不同心理健康干预方案对女性不孕症患者妊娠结局可能产生影响,有待后续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7](2016)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国卫办妇幼发[2016]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我委印发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准确解读评审标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
赵宏芹[8](2016)在《家庭支持对宫外孕行腔镜术患者围手术期恢复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家庭支持对行宫外孕腔镜术的患者围手术期恢复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50例行宫外孕腔镜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间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间,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家庭支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负性情绪。结果观察组手术依从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间HAMA评分、HAMD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支持能有效缓解宫外孕腔镜术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及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手术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
姑丽拜尔·莫合太尔,冯英兰[9](2012)在《宫外孕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宫外孕手术患者术前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为心理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10月在笔者所在科室行宫外孕手术的54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状况评估分析,并对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宫外孕手术患者心理评估,为其提供了心理支持,消除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及时掌握宫外孕患者术前心理状态,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宫外孕患者的成功救治。
陈伟月,伍雪梅,黄敏莲[10](2012)在《护理干预减轻宫外孕患者术前焦虑心理的成效》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术前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将60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自制宫外孕患者术前心理焦虑因素问卷调查表,要求患者根据问卷内容进行逐项填写,当场收卷,然后由护士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焦虑评分,评分后对照组按宫外孕术前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心理焦虑情况进行干预,措施包括:强化认知疗法、个体化心理护理、放松疗法、术前访视。并在手术前一日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评分P>0.05,差异无显着性,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差异有显着性,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评分较前显着降低,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显着减轻宫外孕患者术前焦虑的心理,对帮助患者正视现实,缓和紧张恐惧的情绪,顺应医护计划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家属行为对宫外孕患者术前心理的影响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属行为对宫外孕患者术前心理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系统化护理在异位妊娠急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护理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手术结果 |
2.2 患者护理前后NRS、SDS、SAS评分比较 |
2.3 患者护理前后GQOL-74评分比较 |
3 讨论 |
(2)心理护理在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评分比较 |
3 讨论 |
(3)治疗性沟通对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恢复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与睡眠质量比较,见表2。 |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见表3。 |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4。 |
3 讨论 |
3.1 治疗性沟通可有效改善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患者不良心理状态 |
3.2 治疗性沟通可有效促进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 |
3.3 治疗性沟通可有效降低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
4 小结 |
(4)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联合CICARE沟通模式在异位妊娠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异位妊娠患者CICARE沟通模式模板 |
基本原则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联合CICARE沟通模式对异位妊娠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焦虑的干预效果研究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异位妊娠患者心理应激及负性情绪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异位妊娠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异位妊娠的文献研究 |
1.1 异位妊娠概念 |
1.2 异位妊娠的诊断 |
1.3 异位妊娠的病因 |
1.4 异位妊娠的治疗 |
1.5 异位妊娠的护理 |
第二节 疾病不确定感的研究进展 |
2.1 疾病不确定感概念 |
2.2 疾病不确定感理论 |
2.3 疾病不确定感的测量 |
2.4 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 |
2.5 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 |
2.6 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 |
2.7 疾病不确定感理论应用现状 |
第二章 异位妊娠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工具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分析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2.1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
2.2 调查对象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
2.3 调查对象的状态焦虑水平 |
2.4 调查对象的应对方式水平 |
2.5 研究对象的社会支持水平 |
2.6 异位妊娠住院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对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 |
2.7 异位妊娠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状态焦虑的相关关系 |
2.8 异位妊娠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 |
2.9 异位妊娠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相关的关系 |
2.10 异位妊娠住院患者状态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 |
2.11 异位妊娠住院患者状态焦虑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 |
2.12 异位妊娠住院患者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 |
第三节 讨论 |
3.1 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分析 |
3.2 异位妊娠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 |
3.3 异位妊娠患者状态焦虑现状 |
3.4 异位妊娠患者应对方式现状 |
3.5 异位妊娠患者社会支持现状 |
3.6 般资料对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
3.7 疾病不确定感、状态焦虑、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6)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女性不孕症概述 |
1.1.1 不孕不育症的定义 |
1.1.2 女性不孕症的分类 |
1.1.3 女性不孕症的流行趋势 |
1.1.4 造成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 |
1.2 辅助生殖技术的运用发展 |
1.3 冷冻胚胎复苏移植概述 |
1.4 女性不孕症患者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
1.5 影响心理健康的可能因素 |
1.5.1 社会人口学因素 |
1.5.1.1 年龄 |
1.5.1.2 经济教育水平 |
1.5.1.3 生活方式 |
1.5.2 家庭社会因素 |
1.5.2.1 夫妻关系 |
1.5.2.2 家庭文化 |
1.5.2.3 社会支持 |
1.5.3 不孕治疗因素 |
1.5.3.1 不孕症类型及治疗 |
1.5.3.2 不孕时长 |
1.5.3.3 失败体验 |
1.5.4 其他因素 |
1.6 常见心理健康干预举措 |
1.6.1 认知行为疗法 |
1.6.2 心理教育与咨询 |
1.6.3 心理支持 |
2 研究依据 |
2.1 已婚妇女不孕症发生率日渐攀升 |
2.2 接受不孕相关治疗的女性心理健康问题凸显 |
2.3 结合开展心理健康干预可能对不孕症治疗结局产生显着效果 |
3 研究目的 |
3.1 评估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现状 |
3.2 评价实施不同心理健康干预方案对女性不孕症患者的治疗结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内容与方案设计方法 |
2 研究现场及对象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终止/剔除标准 |
3 研究工具与方法 |
3.1 研究工具 |
3.1.1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资料 |
3.1.2 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 |
3.1.3 心理健康促进团体辅导活动方案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回顾分析法 |
3.2.2 专家咨询法 |
3.2.3 现况调查和干预效果评价研究法 |
4 伦理学原则 |
5 质量控制 |
5.1 SCL-90量表整理和心理健康干预方案设计 |
5.2 调查人员和干预人员培训 |
5.3 现况调查和干预效果评价研究 |
5.4 数据录入与分析 |
6 技术路线 |
结果 |
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1.1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基本情况 |
1.2 研究对象不孕相关情况 |
1.3 研究对象临床检验指标情况 |
2 研究对象SCL-90量表评分情况 |
2.1 研究对象SCL-90量表评分情况 |
2.2 研究对象SCL-90量表评分情况分布 |
2.3 研究对象SCL-90量表评分情况单因素分析 |
2.4 研究对象SCL-90总分评分情况多因素分析 |
3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生化妊娠和临床妊娠结局比较 |
3.1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生化妊娠结局比较 |
3.2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妊娠结局比较 |
讨论 |
1 结果讨论 |
1.1 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基本情况 |
1.2 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健康现状 |
1.3 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
1.4 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不同心理健康干预的妊娠结局 |
2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结论 |
1 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健康现状 |
2 心理健康干预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
建议与对策 |
1 及早就医接受治疗,关注自身身心健康 |
2 完善临床评估体系,跟进心理健康研究 |
3 优化不孕治疗方案,普及相关教育宣传 |
参考文献 |
综述 女性不孕症患者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健康促进团体辅导活动方案(简化版)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宫外孕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术前心理特征 |
2.1 术前出现恐惧心理 |
2.2 焦虑心理 |
2.3 悲观抑郁心理 |
2.4 期望心理 |
3 护理干预 |
3.1 同情、关心患者, 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的环境 |
3.2 抢救工作有条不紊, 忙而不乱, 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
3.3 鼓励患者表达情感,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
3.4 教会患者如何放松 |
3.5 让家属给予患者精神支持 |
4 讨论 |
四、家属行为对宫外孕患者术前心理的影响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系统化护理在异位妊娠急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 余晓辉,闻爱群,高云,杨雪梅,姜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31)
- [2]心理护理在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评价[J]. 王素霞. 心理月刊, 2020(19)
- [3]治疗性沟通对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恢复效果的影响[J]. 杨小娟.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07)
- [4]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联合CICARE沟通模式在异位妊娠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张文娟.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5]异位妊娠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马婧.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冷冻胚胎复苏移植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干预研究[D]. 项锲.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7]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J].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 2016(08)
- [8]家庭支持对宫外孕行腔镜术患者围手术期恢复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 赵宏芹.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06)
- [9]宫外孕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 姑丽拜尔·莫合太尔,冯英兰. 中国医学创新, 2012(12)
- [10]护理干预减轻宫外孕患者术前焦虑心理的成效[J]. 陈伟月,伍雪梅,黄敏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