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25例临床分析

股骨颈骨折25例临床分析

一、股骨颈骨折25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肖渊怀[1](2021)在《增骨汤联合PRP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收集89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分析在三根全螺纹空心螺钉内固定的基础上,增骨汤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在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该病诊疗方案的选择给予一定的探讨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湖北省中医院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资料,采集每位患者的基本信息、骨折分型、治疗方案、住院总时间及随访时长等情况,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最终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共89例,并按照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案分为A、B、C三组,三组患者均以闭合复位全螺纹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为基础,其中A组在此基础上加增骨汤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采用PRP治疗,C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用增骨汤+PRP治疗。定期通过门诊、电话、视频等方式进行随访,客观记录三组患者住院总时长、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第3月、半年、一年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与优良率。结果:1.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患侧、骨折分型、住院总时长及随访时间等基线资料上比较,检验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术后6个月复查髋关节X线片,其中C组患者均未发生骨折不愈合的情况;A组和B组均有5例骨折不愈合的患者,其骨折愈合率为分别为82.75%、84.37%。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C组的骨折愈合率高于A组和B组,分别与A组和B组作比较,检验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b=0.037<0.05,Pc=0.028<0.05);而A组和B组在骨折愈合率相对比,χ2=0.0310,P=0.8602,检验结果在统计学上没有差异(Pa>0.05)。3.术后3月、半年、一年A组与B组的Harris评分相比较,检验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5);C组术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提升幅度更大,术后3月、半年、一年分别与A组和B组相比较,得出检验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2<0.05,P3<0.05)。4.手术治疗一年后,通过计算三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得出各组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其中A组为68.96%,B组为71.87%,C组为92.85%。将C组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与A组、B组比较,得出的结论为C组的优良率较A组和B组均有明显的提高,且它们之间计算得出的检验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1=2.7573,Pd=0.0059<0.05;Z2=2.1502,Pe=0.0317<0.05)。但A组与B组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Z3=0.6592,Pf=0.5098>0.05)。结论:1.增骨汤联合PR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比单独运用增骨汤或单独运用PRP,能更快促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的周期。2.在内固定术的基础上,增骨汤联合PRP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与单独运用增骨汤或单独运用PRP相比,能有效改善术后髋关节的功能,提高髋关节优良率,缓解患者的症状。3.增骨汤联合PRP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的探索及推广。

赵丽坤,崔爽爽,马剑雄,王裕民,董强,马信龙[2](2021)在《成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特征分析:一项基于医院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天津市天津医院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天津市天津医院出院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分型、受伤机制及治疗方法等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2 150例,男736例,女1 414例,不同年龄段患者男、女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63,P<0.001)。青年(18~44岁)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中年(45~64岁)、老年(≥65岁)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骨折类型以移位型为主(75.56%,1 646/2 150),移位率青年患者最低(55.17%,64/116),老年患者最高(81.91%,1 159/1 415)。三个年龄段患者的主要受伤机制均为摔倒[青年61.21%(71/116),中年80.29%(497/619),老年91.24%(1 291/1 415)]。不同年龄段患者治疗方式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 057.11,P<0.001),中、青年患者无论骨折是否移位,主要治疗方式均为内固定术;中年无移位患者采用内固定术的比例(86.22%,169/196)高于移位患者(62.88%,266/423)(χ2=34.93,P<0.001)。老年患者中无移位者多采用内固定术,移位者多采用半髋置换术。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中位年龄74岁)大于新鲜骨折患者(中位年龄70岁)(Z=-2.777,P=0.005)。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移位率(92.41%,73/79)高于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75.95%,1 573/2 071)(χ2=11.48,P=0.001)。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多采用全髋置换术,新鲜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术、半髋置换术、全髋置换术比例相差不大,内固定术最多。结论股骨颈骨折老年女性患者最多;移位患者多于无移位患者;青、中、老年患者受伤机制均为摔倒;中、青年患者多采用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患者主要采用关节置换术治疗。

易波德,梁斌[3](2020)在《2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Garden Ⅰ Ⅱ Ⅲ型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2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GardenⅠ、Ⅱ、Ⅲ型闭合复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13-01~2017-08收治股骨颈骨折患者85例,均为新鲜性非病理性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分别为Ⅰ、Ⅱ、Ⅲ型,行2枚空心钉内固定组(简称2枚组) 45例:GardenⅠ型18例,Ⅱ型11例,Ⅲ型16例;行3枚空心钉内固定组(简称3枚组) 40例:GardenⅠ型13例,Ⅱ型9例,Ⅲ型18例。同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85例随访12~24(20. 26±2. 68)个月。评估骨折愈合及股骨头坏死情况,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估术后临床功能疗效。结果 2枚组有42例获得愈合,愈合率为93. 33%,15例术后因骨性愈合已取出内固定钉,3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枚组有38例获得愈合,愈合率为95. 00%,2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两组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2枚组(89. 70±8. 82)分,36例为优,4例为良,2例为可,3例为差,优良率为88. 89%; 3枚组(91. 53±8. 38)分,35例为优,2例为良,1例为可,2例为差,优良率为92. 50%。两组Harris评分和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股骨颈骨折GardenⅠ、Ⅱ、Ⅲ型闭合复位2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马伟鸽[4](2019)在《RM弹性一体臼与传统金属假体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RM弹性一体臼(RM pressfit)与传统金属假体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为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提供指导方法及处理措施,从而积极改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8年03月收治的90例65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所选患者符合纳入标准,随访病例完整,患者为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GardenⅢ型、Ⅳ型)。按照术中置入的假体分为对照组和RM组,每组分别是45名患者,对照组手术时选用传统金属假体,RM组使用RM弹性一体臼假体,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分型、合并疾病以及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评分无显着差异。通过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的相关指标、与手术有关的伴随病症、医学影像学评估结果、末次随访的Harris评分评估术后髋关节功能,对RM弹性一体臼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加以深入分析。结果通过12-48个月的随访,经X线检查发现没有出现假体下沉及松动的迹象。RM组的手术时间、手术期间的失血量及其医院治疗期间费用与对照组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RM组手术治疗后有两名患者(4.44%)出现早期并发症,对照组手术治疗后早期并发症1例(2.2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48,P=0.5571)。截止最后一次随访,RM组1例患者出现脑梗塞,对症处理后没有留下后遗症;2例患者髋关节出现脱位,在麻醉医师辅助下行手法复位,复位后影像学提示复位成功,复位后功能恢复良好;1例患者术后不慎跌倒引起假体周围骨折,于我院行(关节置换术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现髋关节功能良好。对照组5例出现并发病症,其中术后假体脱位3例、假体周围骨折1例(对症处理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1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症处理后没有留下明显后遗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时间、术后引流量、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关节功能、病痛不适程度、髋关节正常活动功能及术后的关节功能Harri评分与对照组不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具有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早、中期并发症低的优点,是目前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选用的主要方法。采用RM pressfit治疗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与传统金属假体相等。

赵志岩[5](2019)在《老年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不同术式疗效的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THA,Total Hip Arthyoplasty)、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FHR,Bipola Femerai Head Replacement)与空心螺钉内固定术(HSIF,Hollow Screw Internal Fixation)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的疗效。并探讨患者术后解剖参数的变化情况及对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是否产生影响。方法收集了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和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0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严格按照筛选标准筛选,剩余105例有效病例。对这10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影像学检查及住院的诊疗经过进行详细的整理,并进行统计和回顾性对比分析。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三组,36名患者(THA组)接受了全髋关节置换术。男11例(29.4%),女25例(70.6%);年龄6579岁,平均(70.29±0.99)岁;左股骨颈骨折21例,右股骨颈骨折15例;Garden分型:Ⅲ型22例,Ⅳ型14例。有35名患者(BFHR组)接受了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男9例(30.8%),女26例(69.2%);年龄6580岁,平均(71.21±0.75)岁;左股骨颈骨折22例,右股骨颈骨折13例。Garden分型:Ⅲ型20例,Ⅳ型15例。有34例患者(HSIF组)接受了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男16例,女18例;年龄6578岁,平均(69.76±0.75)岁;左股骨颈骨折15例,右股骨颈骨折19例。Garden分型:Ⅲ型26例,Ⅳ型8例。对三组患者术后的围手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测量的解剖参数进行整理,并应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花费、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Merle D’Aubign and Postel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HA组所用手术时间为(101.85±9.40)min,BFHR组手术所用时间为(85.09±8.61)min,HSIF组手术所用时间为(63.44±3.89)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12.89,P<0.05)。THA组术中出血量为(326.21±28.25)ml,BFHR组术中出血量为(268.89±21.59)ml,HSIF组术中出血量为(107.79±10.65)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49.37,P<0.05)。THA组住院花费为(60437.17±3190.96)元,BFHR组住院花费为(48187.05±4109.68)元,HSIF组住院花费为(23280.74±2066.74)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66.66,P<0.05)。THA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93.21±7.45)分,BFHR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87.97±7.42)分,HSIF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82.94±7.4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08,P<0.05)。THA组Merle D’Aubign and Postel功能评分为(16.56±2.52)分,BFHR组Merle D’Aubign and Postel功能评分为(14.50±3.04)分,HSIF组Merle D’Aubign and Postel功能评分为(12.38±4.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26,P<0.05)。THA组股骨偏心距术后为(37.87±4.79)mm,复查为(35.81±4.30)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67,P<0.05)。BFHR组股骨偏心距术后为(39.48±4.93)mm,复查为(36.69±4.66)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09,P<0.05)。HSIF组前倾角术后为(14.03±5.45)度,复查为(12.59±1.02)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95,P<0.05)。THA术后短期内偏心距的变化和患者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5.024,P>0.05)。BFHR术后短期内偏心距的变化和患者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0.091,P>0.05)。HSIF术后短期内前倾角的变化和患者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0.094,P>0.05)。结论1短期内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病人的髋关节功能优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短期内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的髋关节功能优于空心螺钉内固定术。3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短期内有股骨偏心距值的减小,但对髋关节的功能无影响。4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短期内有股骨前倾角值的减小,但对髋关节的功能无影响。图16幅;表13个;参79篇。

朱志立,熊少华[6](2018)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97.87%)高于对照组(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2.13%)低于对照组(2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予以治疗,可提高治疗优良率,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从而促进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病情好转以及康复。

卢志文[7](2017)在《180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安全性的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方法 3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80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以及近、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82.5±14.2)min短于对照组的(92.3±15.0)min,术中出血量(375.6±56.3)ml多于对照组的(320.1±45.3)ml,术后负重时间(8.0±1.5)d短于对照组(72.0±5.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25、9.024、161.302,P<0.05)。两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4,P>0.05);观察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2.8%低于对照组的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26,P<0.05)。结论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术后患者可及早负重练习,且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曾浩,刘忠,伍峰[8](2015)在《不同植入物修复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生物相容性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目前临床对于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外科治疗方式较多,如髋关节置换及内固定等,但对各种治疗方式的利弊存在诸多争议。目的:评估全髋关节置换、半髋关节置换及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修复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03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43例,女60例,年龄62-80岁,28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修复,34例采用半髋关节置换修复,41例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修复,对比3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修复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1术后内科并发症发生率: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组高于全髋关节置换组及半髋关节置换组(P<0.05),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2术后假体并发症发生率:全髋关节置换组低于半髋关节置换组及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组(P<0.05),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3髋关节功能恢复:随访12个月,全髋关节置换组、半髋关节置换组优于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组(P<0.05),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表明全髋关节置换及半髋关节置换修复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较好疗效,可显着恢复髋关节功能,并且全髋关节置换可显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段凌霄[9](2014)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9例临床资料,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骨折内固定术组39例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组50例。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骨折内固定术组,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术后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低于骨折内固定术组,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后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骨折内固定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明显,预后功能恢复良好。

宋立锋,徐雷,李占良,张晓峰[10](2014)在《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三例漏诊报告》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漏诊股骨颈骨折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漏诊股骨颈骨折的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均为交通事故致伤,1例在股骨干骨折手术中C型臂X线透视时发现漏诊股骨颈骨折,同期手术后愈合;1例股骨干骨折术后后期下地活动时出现疼痛,复查X线片后证实漏诊股骨颈骨折,行切开复位动力髋螺钉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愈合;1例为双股骨干骨折合并双股骨颈骨折,双股骨干骨折术后转入我院查体时发现髋部疼痛,活动受限,拍摄X线片及CT检查确诊漏诊股骨颈骨折,手术后骨折愈合,但右侧股骨头出现缺血性坏死。结论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发生率较低,易漏诊股骨颈骨折。提高对其认识、全面细致医技检查、注意复查X线片及认真对待转入患者可减少其漏诊。

二、股骨颈骨折25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股骨颈骨折2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增骨汤联合PRP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研究资料
        1.1 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
        1.1.1 股骨颈骨折的中医诊断标准
        1.1.2 股骨颈骨折的西医诊断标准
        1.2 股骨颈骨折分型
        1.2.1 按骨折线部位分型
        1.2.2 按骨折移位程度分型(Garden分型)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一般资料
    2.治疗方法
        2.1 手术方法
        2.2 干预措施
        2.3 术后处理
    3.疗效判定标准
        3.1 骨折的愈合标准
        3.2 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标准
    4.统计学分析方法
    5.研究结果
        5.1 术后愈合情况
        5.2 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
        5.3 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
讨论
    1 中医对骨折的认识及治疗
        1.1 中医对骨折的认识过程概述
        1.2 中医骨折的三期分型
        1.3 股骨颈骨折的中医辨证分型
    2 中医对骨质疏松病因病机的认识
    3 西医对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认识及治疗
        3.1 股骨颈骨折的解剖特点
        3.2 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3.3 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4 增骨汤的立方依据
    5 增骨汤的现代药理研究
    6 PRP的作用机制及其在骨修复方面的应用
    7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综述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
附录3 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2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Garden Ⅰ Ⅱ Ⅲ型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手术方法
    1.4 术后处理
    1.5 临床评估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RM弹性一体臼与传统金属假体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诊断标准
        2.1.1 年龄与股骨颈骨折的关系
        2.1.2 股骨颈骨折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一般资料
    2.5 分组及方法
        2.5.1 分组
        2.5.2 手术方法
    2.6 观察指标
        2.6.1 手术相关指标
        2.6.2 接受手术治疗相关并发症
        2.6.3 影像学评估
        2.6.4 手术后复查、随访及髋关节功能评价
    2.7 医学统计学的相关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术前及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3.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
        3.2.1 两组接受手术治疗后早期并发病症的情况对比
        3.2.2 两组接受手术治疗后晚期并发病症的情况对比
    3.3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3.4 两组接受手术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对比
    3.5 两组关节功能随访的对比
    3.6 典型病例
第四章 讨论
    4.1 股骨颈的解剖及功能特点
    4.2 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特点及治疗方法
    4.3 术中注意事项
        4.3.1 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预防
        4.3.2 术中假体周围骨折
        4.3.3 股骨距的重建
        4.3.4 其他心理方面及医患互信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按移位程度分类
    附录B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评估分级标准
    附录C WHO骨密度(BMD)测定评价骨质疏松状况
    附录D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
    附录E
致谢

(5)老年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不同术式疗效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资料与方法
        1.1.1 病例来源
        1.1.2 诊断标准与筛选标准
        1.1.3 分组情况
        1.1.4 术前准备
        1.1.5 手术操作及术后处理
        1.1.6 观测指标及临床疗效的评价
        1.1.7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三组研究对象围手术期指标及功能评分的比较
        1.2.2 三组研究对象围手术期指标及功能评分的多重比较
        1.2.3 三组研究对象解剖参数变化情况的比较
    1.3 典型病例
        1.3.1 病例1
        1.3.2 病例2
        1.3.3 病例3
    1.4 讨论
        1.4.1 股骨颈在髋部的作用与意义
        1.4.2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优点与不足
        1.4.3 三种手术方式的结果对比与分析
        1.4.4 三种手术方式的经验总结
        1.4.5 三种手术方式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1.4.6 研究不足与展望
    1.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2.1 发病机制及流行病学特点
        2.1.1 发病机制
        2.1.2 流行病学特点
    2.2 解剖特点和生物力学
        2.2.1 颈干角与前倾角
        2.2.2 骨小梁系统及生物力学
        2.2.3 股骨头颈的血运来源
    2.3 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诊断
    2.4 股骨颈骨折的分型
        2.4.1 Psuwels分型
        2.4.2 AO分型
        2.4.3 解剖位置分型
        2.4.4 Garden分型
    2.5 治疗方式
        2.5.1 保守治疗
        2.5.2 内固定术
        2.5.3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2.6 结语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A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
附录B 偏心距、颈干角和前倾角的测量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6)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7)180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安全性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负重时间比较
    2.2 两组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8)不同植入物修复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生物相容性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亮点:
0 引言Introduction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2 结果Results
3 讨论Discussion

(9)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功能恢复时间情况
    2.2 两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后功能评价情况
3 讨论

(10)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三例漏诊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讨论
    2.1 疾病概述
    2.2 漏诊原因分析
    2.3 防范漏诊措施

四、股骨颈骨折25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增骨汤联合PRP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D]. 肖渊怀.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成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特征分析:一项基于医院的回顾性研究[J]. 赵丽坤,崔爽爽,马剑雄,王裕民,董强,马信龙. 中华骨科杂志, 2021(03)
  • [3]2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Garden Ⅰ Ⅱ Ⅲ型临床疗效分析[J]. 易波德,梁斌.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02)
  • [4]RM弹性一体臼与传统金属假体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D]. 马伟鸽. 河南大学, 2019(01)
  • [5]老年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不同术式疗效的回顾性分析[D]. 赵志岩.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6]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J]. 朱志立,熊少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8(28)
  • [7]180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安全性的临床分析[J]. 卢志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11)
  • [8]不同植入物修复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生物相容性特征[J]. 曾浩,刘忠,伍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39)
  • [9]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临床观察[J]. 段凌霄.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11)
  • [10]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三例漏诊报告[J]. 宋立锋,徐雷,李占良,张晓峰. 临床误诊误治, 2014(08)

标签:;  ;  ;  ;  ;  

股骨颈骨折25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