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裂缝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松[1](2021)在《玄武岩纤维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力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现今我国热带海洋区域内的道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但热带海洋区域有很强的地域特征,高温、高湿、高盐、高紫外线对传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特别是钢筋腐蚀非常严重。玄武岩纤维筋(BFRP筋)作为一种新的纤维增强高性能材料,与钢筋相比,具有高抗拉强度、耐腐蚀、重量轻、节能环保,容易施工等优点,而且随着BFRP筋的生产工艺提升,它的力学性能越来越稳定,并被证明可以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使用。根据这一结论,在普通钢筋水泥混凝土路面中,把钢筋用玄武岩纤维筋代替,可以达到减少路面病害的产生,延长路面的使用年限的目的,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目前针对BFRP筋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这一新型路面,基本上只是沿用钢筋的设计方法,但BFRP筋的力学性质和钢筋不同,直接用钢筋的设计方法并不合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为了便于推广应用BFRP筋配筋混凝土路面,本文研究了BFRP筋配筋路面的力学性质和裂缝形成规律,通过计算得到了钢筋和BFRP筋的受力区别,对该路面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静止车辆荷载作用时、板底连续支撑条件下的BFRPCRCP模型,分析了不同路面结构设计参数对路面板内力、裂缝传荷能力的影响,并与钢筋配筋路面相比较。其次,建立静止车辆荷载作用时,板底发生脱空条件下的BFRP-CRCP模型,研究板底脱空尺寸变化对路面板力学状态的影响。再次,为了研究路面在移动荷载下动力学的响应特性,建立了匀速和减速移动荷载作用下BFRP-CRCP路面模型,逐一分析了影响路面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温降和干缩作用,建立BFRP筋连续配筋混凝土应力与位移理论计算模型,推导出混凝土最大拉应力,筋材最大拉应力、裂缝宽度的解析解公式。建立对应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验证,然后分析各设计参数对三大指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只有车辆荷载作用时,路面板弹性模量、基层厚度、基层弹性模量、地基反应模量、BFRP筋弹性模量、BFRP筋间距、BFRP筋直径、BFRP筋位置对混凝土板的应力状态、裂缝之间的传荷能力影响不显着;考虑到对施工的影响,可以将BFRP筋放置于面层中部,裂缝间距对路面板的力学状态影响明显,裂缝间距过小,会导致路面板板宽方向的应力增加,在板底发生脱空时容易发生冲断破坏。在只有车辆荷载作用时,BFRP筋和钢筋配筋两种情况下,路面板所受荷载应力数值较小,荷载应力、板的竖向位移和挠度比值数值接近,随影响参数变化规律相似,钢筋的应力约为BFRP筋的3.5倍。可以忽略纵向BFRP筋对路面板应力的影响,配筋起到的更多是是约束混凝土变形的构造作用。板底发生脱空时,随着脱空区域宽度的增加,两种配筋方式下,混凝土板板长方向应力都是逐渐减小,而板宽方向应力先增大后减小。增加板厚可以改善脱空状态下板的荷载应力。温度和干缩作用时,裂缝间距对裂缝宽度、混凝土所受温缩和干缩应力、纤维筋所受应力影响显着,因此要主动考虑控制裂缝间距的方法。采用较大的配筋率可以减小裂缝宽度,降低筋材所受应力,减小裂缝间距,路面在配筋时应尽量优先选用小直径、小间距布置,如果仅从控制裂缝宽度的角度出发,建议配筋率不低于0.8%,这种布置方式有利于减小裂缝宽度,同时发挥筋材的高抗拉强度优势。
杨泽亮,连井龙,罗辉[2](2020)在《大间距接缝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文中提出针对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易发生冲断破坏的不足,提出了大间距接缝配筋混凝土路面(RCPS)的结构形式,既通过配筋保留了CRCP承载力好的优点,也利用大间距接缝部分释放干缩应力和温缩应力,以实现超重轴载和环境荷载作用下混凝土路面不开裂的目标。本文首先利用ANSYS软件探究了隔离层参数和面层参数对路面结构性能的影响,接着基于室内模型试验确定了隔离层形式,最后依托实体工程验证了RCPS路面结构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降低面层与基层之间的摩擦系数与粘结强度是实施RCPS的关键; PET膜光滑致密的表面可以有效阻止水泥浆渗入基层且成本低廉;试验路出现的最大拉应力仍小于路面的抗拉强度,并且CRCP特有的横向裂缝也未在试验路段出现。
宋超[3](2020)在《平纵曲线路段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力学行为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预应力混凝土路面通过对路面施加纵向或横向预应力,可以有效地改善路面受力状态,延长使用寿命;减少路面接缝数量,提高行车舒适性。但目前针对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平直路段,缺少平纵曲线路段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研究。因此,本文立足于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现有研究,从预应力筋布置和力学行为两个方面分析平曲线和竖曲线因素对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影响,并提出可行的平纵曲线路段混凝土路面预应力设计方案。根据设计的路面结构,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平纵曲线路段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力学行为。基于路面受力特点,提出优化措施,并建立评价指标评价平纵曲线路段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力学性能。平曲线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增加圆曲线纵向预应力筋的布置难度,并导致斜向预应力筋与路面的夹角不统一;而竖曲线由于曲线半径较大,对预应力筋布置的影响总体较小。因此,在平曲线路段,纵向预应力筋可以采用多段直线预应力筋代替圆曲线预应力筋进行布置,斜向预应力筋可以控制其与路面中线的夹角进行布置;在竖曲线路段,预应力筋可以采用与平直路段相同的布置方式。在施工阶段,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板内的预应压力在路面板中部分布比较均匀,在预应力筋锚固端存在应力集中。由于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路面板内实际预应力水平略小于设计值。在有粘结预应力作用下,路面板内预应力水平比无粘结预应力作用略高,预应力分布均匀性更好。在平曲线路段,路面板内的预压应力分布均匀性比平直路段差。在竖曲线路段,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纵向预应力水平比平直路段略大。在使用阶段,竖曲线路段预应力混凝土路面车辆荷载应力最大,平直路段次之,平曲线路段最小;平纵曲线路段温度应力与平直路段基本相同。车辆荷载在驶近到驶离的过程中,在作用区域板底压应力先略微增加,再突然减小,最后恢复至初始水平,板顶的变化趋势则相反。路面不同深度处温度呈正弦函数式变化,随着路面深度增加,温度变化相位滞后,路面四周的温度应力总体上比路面中部小。根据平纵曲线路段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受力特点,本文提出纵横向预应力筋中间张拉锚固、综合型斜向预应力方案、竖曲线路段路面板中部固定等优化措施,并运用扩展有限元法和能量法,从承载力极限状态和疲劳极限状态两个方面评价平纵曲线路段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抗裂能力和疲劳性能。研究表明,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达到设计弯拉强度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不会出现裂缝,即使路面存在裂缝也不会扩展;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抵抗裂缝萌生和扩展以及疲劳损伤的能力均优于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三种预应力混凝路面中纵横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力学性能总体最好。
王旭[4](2020)在《农牧区水泥混凝土路面坑槽病害检测与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坑槽作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对安全行车有很大的威胁,因此,及时、准确的坑槽检测是制定合理的维修养护策略、保障行车安全的关键。现阶段农牧区坑槽检测工作仍以人工调查为主,但人工检测存在许多不足,且已无法满足目前的养护工作。为了克服人工检测存在的局限性,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路面病害自动评价方法因其运行效率高、实施安全性好而逐渐成为公路养护的重点研究工作,因此本文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围绕水泥混凝土路面坑槽的检测方法展开了以下研究:(1)建立了基于图像纹理和灰度特征的坑槽分割方法。该方法主要采用纹理滤波、图像灰度、形态学运算和最大连通域提取四种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坑槽区域的完整提取。通过统计提取的坑槽的重叠率发现,重叠率大于90%的图像占总图像的76.8%,重叠率大于80%图像占总图像的94%。与现有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在分割效果和处理效率上均有显着优势。(2)针对包含多种病害类型的数据集,提出了基于LIBSVM的坑槽识别算法。结果发现,坑槽图像识别的召回率为100%,精确率为97.4%,F1-score为98.7%;通过与现有的其它基于SVM的识别方法比较,该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3)提出了结合分形维数D和面积破损率DR的坑槽破损程度判别方法。研究表明:当1.26≤D<1.57&1.39<DR≤9.71时,坑槽为轻度破损;当1.57≤D<1.77&9.83<DR≤18.09时,坑槽为中度破损;当D≥1.77&DR≥18.43时,坑槽为重度破损。采用该评价方法可实现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坑槽破损程度的简单、快速、准确判别。(4)为提供包含完整坑槽区域的图像,提出了基于图像特征的拼接方法。通过对拼接后的图像进行检测表明,可直接在长幅图像进行坑槽检测以及坑槽破损程度判定等操作,达到精确检测坑槽且排除冗余信息干扰的目的。(5)针对现有坑槽的不同形式,利用角二阶矩和熵将坑槽分为了普通坑槽和特殊坑槽两类。通过分析产生这两类坑槽的原因,发现主要包含集料含泥量大、水灰比设计不合理、施工期间洒水以及行车荷载反复冲击等几个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处治措施,为坑槽养护决策提供了参考。
王都兴[5](2019)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处治与加铺技术》文中提出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和耐久性好、成本低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因此自上个世纪八十年开始,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早期建设水泥路面到达了使用周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病害。将原有旧水泥路面上进行升级和改造是改善道路行驶质量,提高路用性能的重要技术,在节省工程造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升级改造中,旧水泥路面的破碎化、变形均质化及加铺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进行了介绍,将各大类病害程度的划分等级进行了详细说明以及总结分析了各类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并且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评价方法。2)介绍了微裂式碎石化机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从夯击能的选择、夯击点位的布设形式分析它的碎石影响因素,以及研究了它的碎石效果。3)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处治再生技术的施工流程和工艺,包括微裂化处治、均质化处治、加铺层铺筑。从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两方面,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处治再生技术的质量控制标准。4)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由原旧路面复合地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组成的平面模型,在车辆轴载、沥青加铺层厚度、沥青加铺层模量以及地基模量改变的前提下,分析了沥青加铺层层底接缝处应力和弯沉变化,为防止和延缓“白加黑”加铺形式反射裂缝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5)以咸阳市宝泉路旧水泥路面改造工程为依托,在对现有路况典型破坏形式分析基础上,制定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处治方案,提出了处治流程和施工要点。
白雪峰[6](2019)在《矿区重载公路路面结构破坏分析及改造方案》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力度加大,但矿区大部分公路是按照一般等级进行设计施工的。在重载车辆的长期作用下,路面病害较为严重。为满足重载交通下路面病害改造技术的需求,本文选取矿资源丰富的泰安地区对路面结构破坏进行分析及并研究改造方案。本文收集了国内外路面结构及其应用情况,总结了国外路面结构应用的成功与失败经验。对路面性能的影响因素也进行了分析,通过深入调查泰安市一级、二级公路路面结构类型、建设材料和技术、路面损坏的原因,为典型的路面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基于诸如泰安市的自然环境条件、轴载特点、建筑材料性能、施工工艺等因素,给出了一、二级公路改造的典型结构。针对公路改建为沥青路面结构,利用敏感性分析,对交通等级和基础强度等级进行了划分。经计算,分别提出了半刚性基层、复合式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典型结构。选取三种典型路面结构进行效果验算,选取沥青层底拉应变、基层层底拉应力以及剪应力三个指标,在面层、基层为最不利层间粘结状态下时,在标准轴载100k N和重载作用130k N下路面各结构层的拉应变、拉应力和剪应力都能满足其重载交通及规范要求,可有效提高路面通车性能和使用寿命。针对公路改造工程中的水泥路面结构,首先分析了水泥路面典型结构的设计方法和原则,划分了交通等级和基础强度等级。然后提出了不同的水泥路面类型及其应用条件,利用内实验法来确定路基、垫层厚度与土基模量大小间的关系,依据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对结构层材料及厚度进行了设计,给出了水泥路面改造工程中典型的水泥路面结构。根据加铺层设计原则,提出了沥青路面加铺水泥混凝土加铺层、分离式水泥混凝土加铺层和组合式水泥混凝土加铺层典型结构。
孟大勇[7](2019)在《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处理措施》文中研究指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其路面性能逐渐下降,需要进行处治和养护。目前采用加铺沥青混凝土层的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处治方法,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原路面材料及其残余强度,同时显着提高其路面使用性能。但由于旧水泥混凝土板与沥青面层之间性能差异的巨大性,导致基层的路面病害很容易反射到面层上,形成路面病害。目前的研究面临着多方面的空白和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首先分析总结了目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结论和成果。其次,以实际工程为基础,研究了旧水泥砼路面使用状况评价与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路面破损调查、探地雷达调查、承载能力检测以及结构参数检测等内容。针对检测评价结果,开展了旧水泥砼路面加固与修复技术的研究,分析了典型病害的处理方法,并且进行了多方式的加固修复效果评价。结合处理方法,论文进行了旧水泥砼加铺沥青混凝土的结构设计。首先确定了罩面结构的最不利加载方式,然后分析了原水泥砼板、原路面基层以及土基结构对罩面层中应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罩面结构的罩面厚度和罩面层模量以及新旧结构层层间接触条件的影响分析。同时,开展了白加黑的材料设计研究。分析旧水泥砼板处理方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随后进行了罩面层的材料设计和性能分析。针对界面层进行材料性能分析和选用标准研究。最后,通过试验段,跟踪路面处治后的病害发展情况,评价处治效果。
应项羽[8](2019)在《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与噪声特性分析》文中认为公路隧道混凝土路面受气候环境和施工条件的影响多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形式。隧道内部环境相对较为密闭,车辆行驶过程中轮胎与路面之间产生的泵吸噪声和空气动力学噪声,以振动波的形式在隧道内部传播,经过多次反射、共振及叠加后,噪声在长大隧道内部的传播形式接近于喇叭效应,导致隧道内部噪声水平远高于一般路段。心理声学研究表明,驾驶者长期处于噪声水平较高的环境中,很容易产生疲劳,会对驾驶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对常见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与降噪功能进行了系统调查与分析,通过隧道混凝土路面抗滑和路面噪声的特性分析,主要基于隧道混凝土路面的抗滑和降噪功能展开论述。通过摩擦力测试和抗滑特性测试并结合相关的方法,对抗滑施工水平进行研究。通过建立Abaqus有限元抗滑性能有限元模型,分析当采用不同刻槽形式及刻槽间距时,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表现出的抗滑性;分析轮胎与路面之间接触条件的变化对抗滑性能的影响,为隧道刻槽水泥混凝土试验路段的纹理优选提供理论参考。并对不同抗滑纹理的公路隧道混凝土路面噪声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随车声强法定量分析公路隧道混凝土路面的A计权声压级和1/3倍频谱等噪声特征,对路面的噪声特性进行测试,分析了隧道混凝土路表纹理与噪声的关系,对工程实践操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实现中国公路隧道混凝土路面“安全、抗滑、低噪声”的目标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祁豪迪[9](2019)在《大间距接缝配筋混凝土路面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带裂缝的路面结构,进行配筋设计时控制了裂缝宽度的大小,因此理论上路面使用性能并不会受到雨水的影响,不需要采取防水措施。然而实际应用结果显示,即使严格依据规范要求进行配筋设计,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水损现象仍频繁发生,严重破坏路面结构。而当两条间距过小的横向裂缝之间出现水损现象时,就会发生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最主要的病害形式,即冲断破坏。基于这种现状,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大间距接缝配筋混凝土路面理念(大约4060 m一条切缝):一方面,通过配筋保留了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承载力好的优点;另一方面,大间距接缝的设置克服了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干缩应力和温度应力无法释放从而导致路面开裂,进而引起冲断破坏,以及次生灾害水损害等问题。本文依托武汉市武惠堤南路道路改造工程,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了大间距接缝配筋混凝土路面温度应力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分析研究不同粘结强度、摩擦系数、面板长度、降温幅度、面板厚度等结构参数对大间距接缝配筋混凝土路面温度应力和端部最大位移的影响。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提出了大间距接缝配筋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方法,包括厚度设计方法和配筋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间距接缝配筋混凝土路面的结构设计,通过室内试验研究确定所选隔离层的综合摩擦系数、滑动摩擦系数、层间粘结应力等材料参数,并依托项目实体工程完成了试验路的修建,总结了大间距接缝配筋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技术要点。最后,对试验路进行了观测,测量结果表明试验路面满足设计要求,有效证明大间距接缝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和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方一钱[10](2019)在《旧CCP加铺厚沥青层的力学响应测试与数值模拟》文中指出经过大规模路网建设后,广东省是我国修建水泥混凝土路面(CCP)最多的省份之一,许多高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面临大修,同时省养道路的城市化变革,也使许多水泥混凝土路面面临升级改造。破损CCP加铺半刚性基层沥青面层的大修工程中,出现较多的早期破坏,加铺厚沥青层(柔性基层沥青面层)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因此,结合广东省东莞市高温多雨重载的工程实际,建立路面结构温度场及路面在行车荷载和温度荷载作用下路面力学响应实测数据库,构建复合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新模型。研究厚沥青加铺层在行车荷载和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及破坏关键参数,分析各因素对路面结构耐久性的影响,为完善和优化广东省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厚沥青路面的道路材料设计和提高加铺结构耐久性提供力学理论和技术依据。首先,本文以试验路段的技术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试验路段旧路面的病害情况,为破损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厚沥青层的修复设计及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提供数据和理论基础;综述了旧CCP加铺沥青层出现的常见病害,分析在车辆荷载和温度荷载对带有接(裂)缝处加铺层结构的力学响应及反射裂缝的破坏机理;进一步基于路面开裂的力学机理,分析了应力强度因子理论及内聚力模型的应用原理,给出了旧路面在加铺前的病害处治措施及其理论依据。针对复合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复杂性,在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上,收集分析已埋入试验路段的振弦式应变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监测的数据。获取路面结构内部的工作信息,建立路面结构温度场及路面在行车荷载和温度荷载作用下路面力学响应实测数据库,分析各因素对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一般规律,为结构的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反演提供理论依据和参数依据,同时为定量化评价和优化路面结构层的设计及沥青路面材料的选取提供技术支持。论文在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上,基于试验路段路面结构技术状况,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三维几何模型,考虑旧路面的接缝及层间接触,对旧水泥路面加铺厚沥青层结构在车辆荷载和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加铺结构最不利荷载位置,研究旧路面与加铺层的层间接触和旧路面间接缝的影响;基于广东省夏季高温天气计算分析了结构的温度场,基于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研究了结构在温度荷载和车辆荷载耦合作用下调平层厚度对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根据旧路的检测结果,分析了旧基层和旧底基层破损对加铺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裂缝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裂缝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玄武岩纤维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CRCP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2 玄武岩纤维筋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玄武岩纤维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车辆荷载应力有限元分析 |
2.1 引言 |
2.2 有限元模型 |
2.2.1 基本假设 |
2.2.2 BFRP筋与混凝土界面模拟 |
2.2.3 裂缝位置处传荷作用 |
2.2.4 模型和材料参数 |
2.2.5 网格密度和单元类型 |
2.2.6 车辆荷载 |
2.3 荷载最不利位置 |
2.4 裂缝传荷能力评定指标 |
2.5 横向裂缝间距对路面板内力和挠度比值的影响 |
2.6 路面板力学状态和挠度比值参数影响分析 |
2.6.1 面层板厚度 |
2.6.2 混凝土板弹性模量 |
2.6.3 基层厚度 |
2.6.4 基层弹性模量 |
2.6.5 纤维筋弹性模量 |
2.6.6 筋位置的影响 |
2.6.7 BFRP筋纵向配筋方案的影响 |
2.6.8 地基反应模量 |
2.7 本章小结 |
3 板底脱空状态下的BFRP-CRCP车辆荷载应力分析 |
3.1 引言 |
3.2 板底脱空的原因 |
3.3 板底脱空的影响因素 |
3.4 板底脱空的假定形状 |
3.5 板底脱空时的荷载作用位置 |
3.6 板底脱空尺寸对混凝土板力学状态的影响 |
3.7 板厚对板底脱空时路面板力学状态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4 移动荷载作用下BFRP筋连续配筋路面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移动均布荷载的实现 |
4.3 动力学有限元理论 |
4.4 计算模型 |
4.4.1 路面模型及材料参数 |
4.4.2 模型边界条件 |
4.4.3 车辆荷载 |
4.5 静荷载和动荷载作用下路面力学响应对比 |
4.5.1 动静载作用下路面竖向位移比较 |
4.5.2 动静载作用下路面正应力σ_z对比 |
4.5.3 动静载作用下BFRP筋所受轴向应力对比 |
4.6 匀速移动状态下路面力学响应分析 |
4.6.1 竖向正应力σ_y分析 |
4.6.2 竖向剪切应力S_(12)分析 |
4.6.3 层底正应力S_(11)分析 |
4.6.4 BFRP筋所受轴向应力分析 |
4.6.5 竖向剪切应力S_(23)分析 |
4.6.6 荷载移动速度对应力的影响 |
4.7 纵向BFRP筋配筋率的影响 |
4.8 匀速和减速移动状态下力学响应对比 |
4.9 本章小结 |
5 BFRP筋连续配筋路面温缩和干缩作用分析 |
5.1 引言 |
5.2 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过程分析 |
5.3 均匀温降和干缩作用下解析法分析 |
5.3.1 玄武岩纤维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关系 |
5.3.2 基层与面板的摩阻滑移关系 |
5.3.3 均匀温降和干缩作用下解析方程 |
5.4 均匀降温和干缩作用下有限元分析 |
5.5 有限元解与理论解对比分析 |
5.6 参数敏感性分析 |
5.6.1 BFRP筋弹性模量 |
5.6.2 BFRP筋粘结刚度 |
5.6.3 BFRP筋配筋率的影响 |
5.6.4 板厚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大间距接缝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路面结构与原理 |
1.1 路面结构 |
1.2 路面结构原理 |
2 参数敏感性分析 |
2.1 经典工况下的有限元分析 |
2.2 隔离层参数分析 |
2.3 面层参数分析 |
3 隔离层室内试验 |
3.1 层间剪切试验 |
3.2 滑动摩擦系数试验 |
3.3 拉拔试验 |
4 工程应用研究 |
4.1 工程介绍 |
4.2 应力监测结果 |
4.3 裂缝观测 |
5 结论 |
(3)平纵曲线路段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力学行为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类型 |
1.2.2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设计 |
1.2.3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分析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基本设计理论 |
2.1 设计影响因素 |
2.1.1 交通荷载 |
2.1.2 温度荷载 |
2.1.3 基层约束 |
2.1.4 预应力损失 |
2.1.5 道路线形 |
2.2 设计准则 |
2.2.1 弹性设计准则 |
2.2.2 疲劳设计准则 |
2.2.3 开裂恢复设计准则 |
2.3 设计程序 |
2.3.1 初步设计 |
2.3.2 设计步骤 |
2.3.3 设计内容 |
2.4 试验路设计示例 |
2.4.1 试验路概况 |
2.4.2 初拟路面结构 |
2.4.3 路面材料参数 |
2.4.4 路面结构应力 |
2.4.5 预应力筋布置 |
2.4.6 预应力方案调整 |
2.4.7 接缝设计 |
2.4.8 锚固区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有限元分析模型 |
3.1 结构模型 |
3.1.1 路面结构模型 |
3.1.2 预应力筋模型 |
3.1.3 地基模型 |
3.1.4 边界条件 |
3.1.5 主要参数 |
3.2 车辆荷载模型 |
3.3 温度场模型 |
3.3.1 辐射传热 |
3.3.2 气温 |
3.3.3 对流传热 |
3.3.4 材料热物性参数 |
3.4 混凝土裂缝扩展模型 |
3.4.1 粘聚裂缝模型 |
3.4.2 本构关系 |
3.4.3 裂缝扩展准则 |
3.5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
3.5.1 本构关系 |
3.5.2 主要参数 |
3.6 模型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施工阶段平纵曲线路段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力学分析 |
4.1 分析方法 |
4.2 无粘结预应力 |
4.2.1 平直路段 |
4.2.2 平曲线路段 |
4.2.3 竖曲线路段 |
4.3 有粘结预应力 |
4.3.1 平直路段 |
4.3.2 平曲线路段 |
4.3.3 竖曲线路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使用阶段平纵曲线路段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力学分析 |
5.1 分析方法 |
5.1.1 车辆荷载 |
5.1.2 温度荷载 |
5.2 车辆荷载应力 |
5.2.1 平直路段 |
5.2.2 平曲线路段 |
5.2.3 竖曲线路段 |
5.3 温度应力 |
5.3.1 温度场 |
5.3.2 平直路段 |
5.3.3 平曲线路段 |
5.3.4 竖曲线路段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平纵曲线路段预应力混凝土路面优化与评价 |
6.1 优化措施 |
6.1.1 平曲线路段 |
6.1.2 竖曲线路段 |
6.2 评价指标 |
6.3 评价方法 |
6.4 评价结论 |
6.4.1 平曲线路段 |
6.4.2 竖曲线路段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无粘结预应力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板底应力分布图 |
附录B 有粘结预应力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板底应力分布图 |
附录C 车辆荷载ABAQUS用户子程序 |
附录D 温度场ABAQUS用户子程序 |
作者简介 |
(4)农牧区水泥混凝土路面坑槽病害检测与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现状分析 |
1.4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试验条件 |
2.1 试验路段 |
2.2 坑槽检测系统 |
2.2.1 系统组成 |
2.2.2 工作原理 |
2.3 试验注意事项 |
3 路面坑槽提取分析 |
3.1 坑槽图像预处理 |
3.1.1 图像纹理 |
3.1.2 图像灰度化 |
3.1.3 图像二值化 |
3.1.4 二值图像细化处理 |
3.2 坑槽提取结果分析 |
3.2.1 坑槽面积计算方法 |
3.2.2 不同形式坑槽的提取效果分析 |
3.2.3 坑槽提取效果的对比分析 |
3.3 小结 |
4 路面坑槽识别方法研究 |
4.1 坑槽特征提取 |
4.1.1 几何特征 |
4.1.2 投影特征 |
4.1.3 分形特征 |
4.1.4 连通域特征 |
4.2 基于LIBSVM的坑槽检测实现 |
4.2.1 机器学习算法概述 |
4.2.2 支持向量机理论基础 |
4.2.3 构造LIBSVM分类器 |
4.2.4 坑槽识别结果分析 |
4.3 坑槽破损程度评估 |
4.3.1 PCI理论基础 |
4.3.2 基于分形维数的坑槽破损分级 |
4.4 小结 |
5 路面图像拼接算法设计 |
5.1 图像拼接基本知识 |
5.1.1 图像配准 |
5.1.2 图像融合 |
5.2 路面图像拼接算法研究 |
5.2.1 SURF特征检测 |
5.2.2 去除误匹配点 |
5.2.3 图像变形融合 |
5.3 路面图像拼接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6 坑槽类型的划分及破损成因分析 |
6.1 基于纹理特征的坑槽类型划分 |
6.2 坑槽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
6.2.1 普通坑槽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
6.2.2 特殊坑槽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处治与加铺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旧水泥路面病害分析与评价 |
1.2.2 旧水泥路面的破碎技术 |
1.2.3 化学压浆技术 |
1.2.4 旧水泥路面的加铺技术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路面状况评价方法 |
2.1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形式 |
2.1.1 水泥混凝土面层断裂类病害形式 |
2.1.2 水泥混凝土面层竖向位移类病害形式 |
2.1.3 水泥混凝土面层接缝类病害形式 |
2.1.4 水泥混凝土面层表层类病害形式 |
2.2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 |
2.2.1 水泥混凝土面层断裂类病害成因 |
2.2.2 水泥混凝土面层竖向位移类病害成因 |
2.2.3 水泥混凝土面层接缝类病害成因 |
2.2.4 水泥混凝土面层表层类病害成因 |
2.3 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评价方法 |
2.3.1 路面破损状况评价 |
2.3.2 结构承载力评价 |
2.3.3 板底脱空评价 |
2.3.4 路面行驶质量评价 |
2.3.5 路面抗滑能力评价 |
2.3.6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的因素和效果评价 |
3.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式碎石化机 |
3.1.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化机理 |
3.1.2 微裂式碎石化机设备构成及技术参数 |
3.2 旧水泥混凝土板微裂均质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夯击能的选择 |
3.2.2 夯击点位的布设形式 |
3.3 微裂式碎石化机碎石效果分析 |
3.3.1 消除板底脱空 |
3.3.2 分散板端变形 |
3.3.3 提高旧水泥面板与加铺层结合力 |
3.3.4 充分利用旧路残余强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处治与加铺技术 |
4.1 旧水泥路面微裂均质化处治再生与加铺施工工艺 |
4.1.1 施工流程 |
4.1.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化破碎处治 |
4.1.3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均质化处治 |
4.1.4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铺筑 |
4.2 水泥路面微裂均质化处治再生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
4.2.1 主控项目 |
4.2.2 一般项目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裂均质化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力学分析 |
5.1 有限元计算模型及参数 |
5.1.1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5.1.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2 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结构层受力特性分析 |
5.2.1 轴载对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2 加铺层厚度对沥青混合料加铺层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3 沥青加铺层模量变化对加铺层结构的影响分析 |
5.2.4 地基模量对沥青混合料加铺层结构的影响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处治再生技术工程实践分析 |
6.1 项目概况 |
6.2 旧水泥路面处治施工技术方案 |
6.3 微裂式破碎再生加固施工流程 |
6.3.1 施工准备 |
6.3.2 进行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微裂式破碎 |
6.3.3 地聚合物注浆加固处治 |
6.3.4 路表缺陷进行修复 |
6.3.5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铺筑 |
6.4 微裂均质化处治再生技术处治效果评价 |
6.4.1 微裂式破碎效果评价 |
6.4.2 注浆加固效果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及建议 |
本文研究结论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矿区重载公路路面结构破坏分析及改造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泰安市一级、二级路现状调查与分析 |
2.1 泰安市公路区划 |
2.2 泰安市一、二级公路交通量 |
2.3 泰安市一级、二级公路现状调查 |
2.3.1 沥青路面结构类型及厚度调查 |
2.3.2 沥青路面典型病害及成因分析 |
2.3.3 水泥路面结构类型及厚度调查 |
2.3.4 水泥路面典型破坏及成因分析 |
2.4 路面典型结构改造影响因素分析 |
2.4.1 环境条件 |
2.4.2 交通轴载 |
2.4.3 材料供应情况 |
2.4.4 旧路使用状况及破损程度 |
2.4.5 施工技术水平 |
2.4.6 经济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沥青路面改造工程典型结构及受力分析 |
3.1 现有沥青路面调查与评价 |
3.2 沥青路面改造方案的提出 |
3.3 重新铺筑沥青路面典型结构及其力学响应分析 |
3.3.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及力学响应分析 |
3.3.2 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及力学响分析 |
3.3.3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及力学响应分析 |
3.4 旧沥青路面加铺方案及其力学响应分析 |
3.4.1 旧沥青路面加铺沥青罩面层方案及力学响应分析 |
3.4.2 旧沥青路面加铺水泥混凝土层结构方案及力学响应分析 |
3.4.3 旧沥青路面加铺补强层结构方案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泥路面改造工程典型结构及受力分析 |
4.1 水泥路面评价指标 |
4.2 重新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及其力学响应分析 |
4.2.1 设计标准和方法 |
4.2.2 路基强度等级划分 |
4.2.3 交通等级划分 |
4.2.4 结构层材料及厚度设计 |
4.2.5 典型结构方案设计 |
4.2.6 典型结构力学响应分析 |
4.3 旧水泥路面加铺结构方案设计及力学响应分析 |
4.3.1 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典型路面结构及其力学响应分析 |
4.3.2 旧水泥路面加铺水泥混凝土典型路面结构及力学响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处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面使用状况评估 |
1.2.2 原路面补强措施 |
1.2.3 反射裂缝预防措施 |
1.2.4 “白加黑”设计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的评价与分析 |
2.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检测方法 |
2.2 路面破损调查 |
2.3 探地雷达调查 |
2.3.1 探地雷达数据处理方法 |
2.3.2 传力杆与拉杆调查 |
2.4 承载能力的检测 |
2.5 结构参数的检测 |
2.6 小结 |
第三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固与修复技术研究 |
3.1 典型病害的处治方法 |
3.1.1 混凝土路面裂缝断板处理措施 |
3.1.2 断角的处理 |
3.1.3 传荷能力差的处理 |
3.1.4 坑洞的修补 |
3.1.5 错台的处理 |
3.2 板底脱空的处治 |
3.3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固与修复效果评价 |
3.3.1 基于弯沉的效果评价 |
3.3.2 基于雷达的效果评价 |
3.4 小结 |
第四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结构设计分析 |
4.1 沥青混凝土加铺路面荷载加载方式研究 |
4.1.1 旧水泥砼沥青罩面结构对不同加载方式的应力有限元模型 |
4.1.2 沥青罩面应力响应分析 |
4.1.3 最不利加载方式选择 |
4.2 原水泥砼路面性能对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原水泥砼面板相关参数分析 |
4.2.2 原路面基层与土基相关参数分析 |
4.2.3 基础脱空对加铺层结构影响分析 |
4.3 加铺层结构设计参数影响分析 |
4.3.1 层间接触条件 |
4.3.2 罩面厚度 |
4.3.3 罩面层模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材料设计 |
5.1 原水泥砼路面材料处理方案研究 |
5.1.1 典型板块处理方法研究 |
5.1.2 典型板块处理方法选用确定依据 |
5.1.3 处治技术措施选用方案 |
5.2 加铺沥青面层材料设计 |
5.2.1 加铺沥青层的性能要求 |
5.2.2 加铺沥青层级配设计 |
5.2.3 加铺沥青层路用性能研究 |
5.2.4 加铺沥青层材料设计选用标准 |
5.3 白黑界面处理方案研究 |
5.3.1 白黑界面材料的性能要求 |
5.3.2 白黑界面材料粘结性能研究 |
5.3.3 白黑界面抗疲劳和反射裂缝性能研究 |
5.3.4 白黑界面材料设计选取标准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旧水泥砼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
6.1 试验段现场检测 |
6.2 改造后道路病害跟踪调查 |
6.3 弯沉跟踪观测 |
6.4 构造深度与摩擦系数 |
6.5 跟踪观测中发现的其他问题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下一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与噪声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的难点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性 |
2.1 路面抗滑性能分析 |
2.1.1 路面的构造 |
2.1.2 路面抗滑的影响因素 |
2.1.3 路面抗滑设计 |
2.2 路面噪声特性分析 |
2.2.1 轮胎噪声 |
2.2.2 路面噪声的影响因素 |
2.2.3 路面噪声的测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路隧道抗滑降噪路面施工工艺研究 |
3.1 材料的性能 |
3.1.1 水泥 |
3.1.2 粗集料 |
3.1.3 细集料 |
3.2 抗滑低噪声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
3.3 露石剂喷洒时间要求 |
3.4 抗滑降噪混凝土冲洗时间设计 |
3.5 混凝土养生工艺 |
3.6 冲洗强度控制 |
3.7 机械化施工研究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路隧道抗滑低噪声试验研究 |
4.1 构造深度衰减试验 |
4.2 耐磨损性能试验 |
4.2.1 抗冲刷磨蚀混凝土配比设计 |
4.2.2 抗冲刷试验 |
4.2.3 耐冲击磨损试验 |
4.3 摩擦系数衰减试验 |
4.3.1 试验方案及原材料 |
4.3.2 刻槽路面抗滑功能的衰减 |
4.3.3 拉毛路面抗滑功能的衰减 |
4.3.4 拉槽路面抗滑功能的衰减 |
4.4 建立抗滑力模型 |
4.5 抗滑性能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 |
4.5.1 刻槽参数对抗滑性能影响的分析 |
4.5.2 接触条件对抗滑性能影响的分析 |
4.6 实际工程的调查研究 |
4.6.1 试验路段概况 |
4.6.2 随车声强法噪声测试 |
4.6.3 混凝土路面噪声A计权声压级统计分析 |
4.6.4 A计权声压级密度分析 |
4.6.5 频谱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大间距接缝配筋混凝土路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大间距接缝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原理 |
2.1 引言 |
2.2 结构设计理论分析 |
2.3 大间距接缝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形式 |
2.4 大间距接缝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原理及控制指标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大间距接缝配筋混凝土路面有限元分析 |
3.1 引言 |
3.2 有限元模型与参数确定 |
3.3 有限元算例分析 |
3.4 参数敏感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大间距接缝配筋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 |
4.1 引言 |
4.2 混凝土板厚度设计流程 |
4.3 混凝土板配筋设计流程 |
4.4 试验路板厚及配筋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工程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工程简介 |
5.3 试验方案 |
5.4 大间距接缝配筋混凝土路面施工 |
5.5 试验路监测结果及分析 |
5.6 试验路裂缝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旧CCP加铺厚沥青层的力学响应测试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沥青加铺层研究概况 |
1.2.1 沥青加铺层设计研究现状 |
1.2.2 沥青加铺层模拟研究现状 |
1.2.3 沥青加铺层力学监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旧CCP路面加铺沥青层的破坏机理 |
2.1 试验路段检测与评价 |
2.1.1 道路概况 |
2.1.2 试验路面破损状况 |
2.1.3 旧水泥面板钻芯检测与评价 |
2.2 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的破坏分析 |
2.2.1 旧水泥路面的破坏分析 |
2.2.2 沥青加铺层的破坏分析 |
2.3 路面裂缝的力学原理 |
2.3.1 应力强度因子理论 |
2.3.2 内聚力模型原理 |
2.4 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前的病害处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加铺层结构的力学性能测试研究 |
3.1 振弦式应变传感器的原理及埋设 |
3.1.1 振弦式应变传感器原理 |
3.1.2 振弦式应变传感器的埋设 |
3.2 路面结构温度场监测研究 |
3.3 路面结构应变监测研究 |
3.3.1 同一天温度应变变化规律 |
3.3.2 不同日期温度应变变化规律 |
3.4 行车荷载对路面结构各结构层应变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加铺层结构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数值模拟模型 |
4.1.1 试验路结构形式 |
4.1.2 路面结构参数 |
4.1.3 荷载位置选取 |
4.1.4 模型验证 |
4.2 层间接触强度对加铺层力学响应的影响 |
4.2.1 表面内聚力行为 |
4.2.2 层间接触强度对加铺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 |
4.3 温度场计算 |
4.4 调平层厚度对加铺层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 |
4.4.1 调平层厚度对上面层受力特性的影响 |
4.4.2 调平层厚度对下面层受力特性的影响 |
4.4.3 调平层厚度对调平层受力特性的影响 |
4.4.4 调平层厚度对旧水泥路面层受力特性的影响 |
4.5 旧基层和底基层模量对加铺层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 |
4.5.1 旧基层弹性模量对加铺层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 |
4.5.2 旧底基层弹性模量对加铺层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裂缝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玄武岩纤维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力学分析[D]. 李青松.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大间距接缝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J]. 杨泽亮,连井龙,罗辉.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0(05)
- [3]平纵曲线路段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力学行为与优化研究[D]. 宋超. 东南大学, 2020(01)
- [4]农牧区水泥混凝土路面坑槽病害检测与评估方法研究[D]. 王旭.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5]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处治与加铺技术[D]. 王都兴. 长安大学, 2019(07)
- [6]矿区重载公路路面结构破坏分析及改造方案[D]. 白雪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7]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处理措施[D]. 孟大勇. 东南大学, 2019(01)
- [8]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与噪声特性分析[D]. 应项羽.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9]大间距接缝配筋混凝土路面技术研究[D]. 祁豪迪.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10]旧CCP加铺厚沥青层的力学响应测试与数值模拟[D]. 方一钱.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标签:水泥混凝土路面论文;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论文; 混凝土裂缝论文; 路面基层论文; 普通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