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光二极管应用几则(论文文献综述)
郭明乾[1](2021)在《基于能量分配与回馈法的单级无电解电容无频闪LED驱动器》文中研究说明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作为新一代的电光源因其使用寿命长、效率高、体积小、绿色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照明场合。LED需要有恒定的直流电流支持才能发出稳定的照明灯光。因此,LED驱动器是整个LED照明设备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决定了照明的质量并严重影响整个照明设备的销售价格、使用开支以及使用寿命。单级式LED驱动器因其成本和效率上的优势,深受市场的欢迎。传统单级LED驱动器在取得高功率因数的同时,往往需要在输出侧添加大容量的电解电容来限制引起LED灯光闪烁的二倍工频电流纹波。然而,电解电容的寿命却远低于LED灯珠的寿命,在LED驱动器中使用电解电容将严重降低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设计一款高效率、低成本、无闪烁、不含电解电容的单级LED驱动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提出了一款基于能量分配法与能量回馈法的单级LED驱动器。该驱动器通过在传统反激电路的基础上添加一个串联纹波消除电路,纹波消除电路可以输出一个交流的纹波消除电压以抵消总的电压纹波,从而实现了在不使用电解电容的同时保证了LED无闪烁运行。该LED驱动器有能量分配和能量回馈两个工作模式,当输出纹波消除电压为正电压时,LED驱动器工作在能量分配模式,实现能量的单级传递。当纹波消除电压为负时,LED驱动器工作于能量回馈模态并向输入侧回馈小于4%的输出功率。该LED驱动器同时兼具了低能量多次传递比例,低功率半导体器件使用数量的优点,使得其效率接近真正意义上的单级LED驱动器。最后,搭建了一个35 W(100 V,0.35 A)的实验平台来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李思远[2](2021)在《应用PMOLED采集的小面积指纹图像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指纹识别技术作为应用最广泛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已经普及于智能门锁、打卡机等电子设备的身份认证之上。随着指纹采集器变得更加小型化与轻便化,使得采集到的指纹图像越来越小,应用传统的指纹识别方法针对小面积指纹图像进行识别,会导致正确识别率大幅降低,同时LED灯作为光学指纹采集器使用最频繁的背光源,存在功耗大、背光不均匀等不足。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应用PMOLED(Passive Matrix OLED)屏的光学指纹采集系统,并且从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两方面对采集的小面积指纹图像进行了识别方法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一(1)应用自发光PMOLED屏设计了一种光学指纹采集系统。针对该系统采集的原始图像存在屏幕发光像素干扰等问题,采用平均值消除法对原始数据进行了降噪处理,大幅地减少了屏幕干扰信号,之后进行了规格化、低通滤波、图像增强、二值化以及细化处理,得到了清晰的单像素小面积指纹图像。(2)提出一种基于拓扑结构拼接的小面积指纹识别方法。该算法首先对细化后的指纹图像提取分叉点和端点两种细节特征点,求出每一个细节特征点的方向场角度,然后将两张指纹图像进行特征点匹配,对匹配的特征点进行拓扑结构连线,最后应用配准的特征点对之间的欧氏距离之和求取最优的旋转平移参数,实现小面积指纹拼接,提高正确接受率。(3)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残差网络融合卷积注意力机制的小面积指纹识别方法。将残差网络中的单一残差块改进为三种残差块类型,并通过不同的堆叠方式对残差块进行重新布局,减少了非线性激活函数过多带来的影响,然后将卷积注意力机制添加至改进的残差网络中,利用卷积注意力机制对所提取的指纹图像特征进行加权处理。该方法减少了网络训练和测试的收敛时间,同时提高了测试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应用PMOLED设计的光学指纹采集系统可靠有效,并且本文提出的基于拓扑结构拼接的小面积指纹图像识别方法在自建库和重构后的FVC2002DB2指纹库分别取得99.57%和99.65%的正确识别率,基于改进残差网络融合卷积注意力机制的小面积指纹识别方法在自建库和重构后的FVC2002DB2指纹库分别取得98.15%和98.69%的测试准确率,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能够满足智能产品的应用要求。
李艳梅[3](2020)在《香豆素衍生物高效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OLED显示已经被广泛称誉为“梦幻显示器”。OLED具有众多让人们为之振奋的功能,例如彩色或白色自发光,可应用于平面和固态设备,快速的响应速度,轻薄的重量以及对灵活应用的适用性。因此,OLED不仅是一个有趣的科学领域,并且在市场中也具备巨大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就香豆素材料展开研究,致力于设计合成成本低、性能优良的电致发光客体材料,从而提高OLED的外量子效率以及功率效率。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利用三种由多环芳烃(蒽,芘和二苯并萘)桥接的双香豆素染料(C-An-C、C-Py-C和C-DBC-C)作为发光材料,制备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描述了三种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光物理性质,电化学性质以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真空沉积法,成功制备了具有ITO/NPB(20 nm)/TBADN:Dopant(x wt%,30 nm)/TPBI(30nm)/Liq(2 nm)/Al(100 nm)结构的多层掺杂器件。所有器件均发出绿光,并具有较高的电致发光效率。其中,化合物C-An-C在7 wt%掺杂浓度下的发光器件性能最佳,发光亮度是7796 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3.24 cd/A,最大功率效率为1.37 lm/W,最大外量子效率(EQE)为2.17%;化合物C-Py-C同样在7 wt%掺杂浓度下的发光器件性能最佳,发光亮度是10552 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5.39 cd/A,最大功率效率为1.94 lm/W,最大外量子效率(EQE)为2.35%;化合物C-DBC-C在10 wt%掺杂浓度下观察到最大亮度为8433 cd/m2,最大发光效率为5.19 cd/A,相应的功率效率为2.16 lm/W,最大外量子效率为2.13%。这三种化合物的器件性能相比,化合物C-Py-C的电致发光性能优于C-An-C和C-DBC-C,这与它们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第二部分,合成了三种含有芳环并咪唑单元的新香豆素衍生物BI-C、PI-C和PyI-C,并将其成功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由于平面和刚性的聚芳环并咪唑骨架的π共轭结构,三个化合物BI-C、PI-C和PyI-C显示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从蓝绿光(479 nm)到绿光(519 nm)的强发射,并且在氯仿溶液中具有94%、97%和98%的高光致发光量子效率。通过真空沉积法,成功制备了多层掺杂器件。化合物BI-C、PI-C和PyI-C作为掺杂材料制作OLED器件结构为:ITO/TAPC(30 nm)/CBP:Dopant(x wt%,35 nm)/TPBI(30nm)/Liq(2 nm)/Al(100 nm)。其中,化合物BI-C在6 wt%掺杂浓度下的发光器件性能最佳,发光亮度是984 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2.86 cd/A,最大功率效率为0.91 lm/W,最大外量子效率(EQE)为1.59%;化合物PI-C在12 wt%掺杂浓度下的发光器件性能最佳,发光亮度是2421 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6.07 cd/A,最大功率效率为4.77 lm/W,最大外量子效率(EQE)为2.78%;化合物PyI-C在12 wt%掺杂浓度下的发光器件性能最佳,最大亮度为2598 cd/m2,最大发光效率为4.80 cd/A,相应的功率效率为1.35 lm/W,最大外量子效率为2.29%。第三部分,合成了含吩噻嗪或吩恶嗪结构单元的两种新香豆素衍生物PXZ-C和PTZ-C,并通过元素分析法、NMR核磁测试和MS质谱测试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其分子结构及分子质量。通过测试化合物PXZ-C和PTZ-C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不同溶液及薄膜状态时的光致发光光谱、循环伏安以及热重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它们的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以及热稳定性,综上结果显示化合物PXZ-C和PTZ-C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合物PTZ-C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出弱的蓝绿光,而化合物PXZ-C发出弱的蓝光。
周益民[4](2020)在《LED组合光源优化及其在培养金荞麦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发光二级管(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LED)是一种半导体发光光源,具有发光效率高、能耗低、使用寿命长、光色全和环保安全等优点。LED是一种冷光源,主要以单色光的形式存在且光谱主要分布在可见光区域,与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光谱契合度高。恰当选用LED类型并进行组合设计,可以明显改善植物补光照明,从而克服传统温室人工光源的不足。本文将LED作为朗伯发光体,根据斯派罗法则,建立了LED组合阵列光源的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确立了光照强度均匀及R/B或R/FR比值分布均匀两项评价指标。LED面光源在观测平面光照区域内第一指标光照强度均匀度要求不低于0.81;多种LED存在时,R/B或R/FR比值分布均匀为设计第二指标,处理方法对于同类型光照强度和R/B或R/FR分布同样适用。采用软件MATLAB 2013a及Origin Pro 2016进行计算、设计、优化与模拟。开发了两款软件,分别用于计算最优化LED中心间距和模拟观测面上LED光照强度分布。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研制了最优设计方案的LED组合阵列光源。将红光、蓝光和白光三种LED光源分别应用于金荞麦苗的培育试验,通过培育23d后的金荞麦光合作用四项指标测量和收获金荞麦后对其成分含量测定,发现LED阵列光源对金荞麦植株外观、形态、光合作用指标和金荞麦成分含量具有规律性调控作用。
虢德超[5](2020)在《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与无机半导体相比,有机半导体具有材料来源广、质量轻、光谱可调、可大面积制备和柔性可弯曲等优点,有机光电探测器有望成为下一代商业化的光电探测器件。为了满足微弱光的探测需求,需要开发高效率有机光电探测器,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目前对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器件性能亟待提高,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本论文以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为研究对象,从材料选择和器件结构设计出发,提高探测器性能,调节光谱响应范围,最终制备一系列高性能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TAPC:C70作为光敏材料,利用空穴阻挡层(HBL)的阻挡作用积累空穴而诱导电子隧穿注入为倍增机理,通过优化HBL材料,制备出了高效率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对比PO-T2T、3TPYMB、BCP、Bm Py Pb、TPBi不同HBL的结果表明,HBL的HOMO能级越大,LUMO能级越低,电子迁移率越高,越有利于空穴的阻挡和电子的遂穿,器件的探测性能越好。而通过在HBL与活性层之间的C70层中掺杂Mo O3,利用Mo O3有效的电子俘获效应,进一步降低了器件的暗电流。最终优化的器件性能,外量子效率EQE>120000%,归一化探测率D*达5.94×1012 Jones。该结构在Pb Pc:C70为光敏材料的器件中也得到了验证,在获得高的EQE同时,响应光谱扩展到了1000 nm。(2)以不同有机给体和C60受体混合作为光敏材料,利用Mo O3俘获电子诱导空穴隧穿注入为倍增机理,制备出了高效率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基于TAPC:C60光敏材料的器件,最大EQE超过70000%,D*>1012 Jones;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C60光敏材料的器件,其EQE>60000%,D*=3.08×1012 Jones,在-8 V偏压下以强度为1.0 m W/cm2的460 nm峰值波长的光连续恒定照射下,器件的半衰期达到700小时;而基于Pb Pc/Sub Pc:C60光敏材料的器件,其光谱响应范围达300-1000 nm,器件EQE~10000%,充分表明了用Mo O3俘获电子诱导空穴隧穿注入制备高效率有机光电探测器的有效性。(3)以不同有机给体和C60受体混合作为光敏材料,通过降低受体C60掺杂浓度使电子/空穴传输不平衡,制备出了高效率窄/宽波段响应增益型有机光电探测器。研究表明,器件的窄光谱和宽光谱响应特性强烈依赖于所选择的有机给体材料的性质。当用TAPC、CBP、TCTA、m-MTDATA、NPB掺杂1 wt%C60作为光敏层时,制备出了可见盲紫外窄光谱响应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其最好的半高全宽小于30 nm,最大EQE超过了1000000%;而选用Sub Pc和Pb Pc作为吸光层时,则制备出了300-1000 nm宽光谱响应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最大EQE>100000%。基于上述结构,通过引入滤光层的方法,制备出了绿光、橙黄光、深红光光谱选择性的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最大EQE也在10000%量级。(4)以给体和受体组成的平面异质结和体异质结作为光敏材料,利用酞菁受体俘获电子诱导空穴隧穿注入为倍增机理,制备出了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对于制备的ITO/m-MTDATA/Pb Pc/C60/Al三层平面异质结器件,实验发现,当Pb Pc较薄(10 nm)时,器件光谱响应范围为300-400 nm,与m-MTDATA吸收光谱一致;当Pb Pc较厚(20nm)时,器件光谱响应范围为300-1000 nm,与m-MTDATA/Pb Pc吸收光谱一致,最大EQE~1000%,D*<1011Jones。然后,采用体异质结制备了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可以看到,由于体异质结增加了激子的分离效率,制备的ITO/m-MTDATA/TAPC:Pb Pc/C60/Al三层二元共混体异质结倍增型器件其最大EQE~2500%,D*=1.17×1011 Jones,而制备的ITO/m-MTDATA/TAPC:Pb Pc:C60/C60/Al三层三元共混体异质结倍增型器件,其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EQE=9744%,D*=4.48×1011 Jones。
王芳[6](2020)在《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教具的制作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实验作为基础的物理课堂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为支撑,小到一把刻度尺,大到精准的实验仪器。为了实现《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降低实验器材的成本,填补部分实验仪器的空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的距离,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技能。也为了更好地研究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自制教具的制作与使用,制作低成本高智慧的教具,展开了如下研究:(1)运用了文献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开展初步研究。通过查阅文献,从自制教具开展实验教学的现状、相关文献研究的范畴和教具制作的困难与对策进行梳理,初步了解自制教具的研究现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师普遍认为物理实验非常重要,也对“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持积极态度。学生喜欢老师自制教具,并且动手制作教具的欲望也非常强烈。但仍有一部分老师选择“讲实验”代替“做实验”。进一步访谈发现,制作经验不足、选材困难、动手能力弱、制作时间长、制作效果不稳定、学校重视度不够、经费支持不足等因素使得老师不敢轻易尝试自制教具教学。少部分老师还是会为了教学动手制作教具。研究此课题非常有意义。(2)结合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逐步分析并总结出可支撑的理论研究基础。(3)自制教具制作与应用策略的总结。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电磁学部分自制教具教学,查阅相关文献,根据教具制作的经验,进一步总结出电磁学部分教具的三个制作策略(分析课标与教材,理清制作原理;遵循一定原则,精准高效取材;根据常规方法,具体高效制作)和两个应用策略(投入实际课堂,注重教学创新;坚持分享与协作,及时教学反思)。(4)自制教具制作与应用案例。基于上述初步研究的成果,我们结合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制作出了“电容器的电容演示仪”、“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演示仪”、“楞次定律演示仪”、“电磁阻尼演示仪”、“传感器演示仪”等系列教具,并投入实际课堂教学,进行相应的案例分析。(5)笔者以自制教具“电磁阻尼演示器”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采用了“单组前测——后测实验设计”模式。通过行动研究法,在某高二年级班上进行教学实践。实践结果发现:采用自制教具“电磁阻尼演示器”开展教学,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更加专注,学习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手脑并用的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培养。
孙涛,张春明[7](2019)在《氢氧燃料电池实验改进》文中指出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对氢氧燃料电池电极和电路进行了改进,PAN基碳纤维毡电极易加工制作,对气体吸附性能良好。线路板用泡沫板做基体制作而成,电路清晰明了,并在过程中加装升压模块,对二极管延时发光效果明显。改进后,电池在硫酸钠溶液中,分别负载风扇、喇叭、发光二极管、液晶显示器工作,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为中学开展这类实验提供了方向。
李远航[8](2018)在《基于可见光的水下环境监测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物联网应用的高速发展,传统无线通信逐渐暴露出电磁干扰严重、频谱资源紧张等各项短板。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加速推进,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因此,新型的通信技术和环境监测技术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本项目基于可见光通信技术,创新性地构建了一种具有数据传输和环境监测双重功能的小型化智能可见光通信系统,不仅实现了信息的可靠传输,还实现了对外部关联环境的主动光学感知。本系统主要包括:网络接入和信号处理部分、可见光信号发送部分、光电探测部分、接收信号处理部分、本地数据处理和显示部分,并且除了数据处理和显示部分,其余的部分均有两个用来作为网络信号的上下行两条链路。本系统可以在一定的误比特率范围内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功能,还可以通过综合考虑接收端的误比特率、时延等指标实现对多种环境的有效监测(如大气中的烟雾浓度监测、水的浑浊程度监测等),从而实现可见光通信的智能化传输。通过合理的硬件设计,本系统可实现小型化。同时,结合我们提出的定位算法,可实现多点环境监测,构建智能可见光通信网络。此外,监测数据可实时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便于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查询当前的环境情况,并可在特定情况下实现报警功能。本项目的研究符合我国工业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所构建系统可以进一步开阔可见光通信的应用领域,并加快可见光通信的实用化进程。
李继军,聂晓梦,李根生,王安祥,张伟光,郎风超,杨连祥[9](2018)在《平板显示技术比较及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平板显示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画质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仪表显示、车载显示、数码相机、智能手机、个人电脑、电视产品等领域之中。本文介绍了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QLED)显示及微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这几种平板显示技术的结构及原理。从结构、材料、性能、应用几方面对这几种平板显示技术进行了比较。最后给出了这几种平板显示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LCD显示经过多年发展,技术成熟,成本低廉,仍然在显示市场占据主流地位。OLED显示技术摆脱了传统LCD的背光源,开创了自发光显示的未来发展方向。在相当一段时期内,LCD和OLED仍将会共存于市场中,相互竞争和补充。QLED显示和Micro-LED显示这两种显示技术,在理论上较OLED显示具有更好的颜色表现、更长的工作寿命等优势,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将为未来显示行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
覃宇[10](2018)在《一种带I2C接口的LED控制芯片设计》文中提出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发光二极管从诞生到走进寻常百姓家只用了短短几十年,凭借着其耐用性高、稳定性好、反应速度快、低耗能环保等特点,逐步取代了传统照明光源,在照明产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基于GSMC 0.18μm数模混合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带I2C接口的LED驱动芯片。芯片受I2C总线控制,可编程,且可以同时驱动16个LED,每个LED输出具有独立的8位分辨率PWM控制器。芯片有一个8位分辨率的组PWM控制器用于所有LED以相同的频率闪烁,可适用于多种照明场合。文中首先根据芯片功能要求,进行整体结构规划,将设计任务划分成五个模块,分别是I2C控制模块、振荡分频模块、组脉宽调制调光模块、独立脉宽调制调光模块、输出模块。I2C控制模块包括条件判断电路、地址选取电路和数据存储电路以及接口处的保护电路,负责接收解码和编码发送I2C信号;分频模块根据同步分频电路原理设计,为芯片内部电路提供八个分频时钟;输出模块主要由状态选择电路构成,输出驱动信号;独立PWM调光模块和总PWM调光模块主要都由脉宽调制电路组成,通过组合逻辑门电路和触发器控制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其中总PWM调光模块还有频率调制模块,可以调控驱动信号的频率。运用Verilog对各模块进行RTL级设计和开关级设计,然后进行分模块数字仿真验证。验证无误后利用顶层模块将各模块整合,输入I2C激励信号进行整体数字仿真验证,观察LED输出端输出的驱动信号状态,测量信号占空比在0%到99.,确认仿真结果正确。最后基于Virtuoso工具对电路进行开关级设计,并在I2C接口加入保护电路,降低噪声干扰。搭建仿真平台,在电源电压为5V、温度-40℃85℃条件下,进行数模混合仿真。观测LED输出端的驱动信号状态,按指令要求输出关断信号、完全开启信号、PWM信号,并且占空比能够在0%到99.6%可调,表明仿真结果正确,电路达到设计要求。
二、发光二极管应用几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光二极管应用几则(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能量分配与回馈法的单级无电解电容无频闪LED驱动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光源的发展历程 |
1.2 LED的优点及其应用领域 |
1.2.1 LED的优点 |
1.2.2 LED的应用领域 |
1.3 LED的照明原理与特性 |
1.3.1 LED的基本原理 |
1.3.2 LED的基本特性 |
1.4 LED的驱动电路与相关要求 |
1.4.1 两级LED驱动器 |
1.4.2 单级LED驱动器 |
1.5 现有无电解电容和无闪烁LED驱动技术研究 |
1.5.1 减小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脉动差异 |
1.5.2 增加PFC级输出电压纹波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能量分配与回馈法的LED驱动器的基本原理 |
2.1 ECEF LED驱动器的创作思路 |
2.2 能量回馈型LED驱动器的实现形式 |
2.3 能量回馈型LED驱动器的工作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CEF LED驱动器的控制策略 |
3.1 反激电路的PFC控制 |
3.2 辅助纹波消除电路控制策略 |
3.3 ECEF LED驱动器的整体控制框图 |
3.4 数字滤波器 |
3.4.1 一阶低通数字滤波器 |
3.4.2 一阶高通数字滤波器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ECEF LED驱动器的参数设计 |
4.1 EMI滤波器设计 |
4.2 RCD钳位电路 |
4.2.1 钳位电容的选择 |
4.2.2 钳位电阻的选择 |
4.2.3 钳位二极管的选择 |
4.3 主电路器件的选型 |
4.3.1 输出电容Co1 的选型 |
4.3.2 输出电容Co2 的选型 |
4.3.3 变压器的选型 |
4.3.4 开关Q1 和二极管D1 的选型 |
4.3.5 开关Q2 和二极管D2 的选型 |
4.4 ECEF LED驱动器主电路的设计 |
4.4.1 输入电压、输入电流采样电路的设计 |
4.4.2 输出电压、输出电流采样电路的设计 |
4.4.3 DSP的控制系统的设计 |
4.4.4 驱动电路和隔离电源电路 |
4.5 PCB的绘制和实验平台的搭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及实验验证 |
5.1 基于PSIM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5.2 实验平台结果与分析 |
5.2.1 功率因数与输入电流谐波验证 |
5.2.2 电流纹波抑制和LED频闪的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应用PMOLED采集的小面积指纹图像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光学指纹采集器研究现状 |
1.3 PMOLED研究现状 |
1.4 小面积指纹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1.4.1 基于图像处理的小面积指纹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1.4.2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面积指纹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论文结构 |
2 应用PMOLED的小面积指纹图像采集及预处理 |
2.1 PMOLED屏下光学指纹采集系统方案 |
2.1.1 PMOLED发光原理 |
2.1.2 PMOLED屏下光学指纹传感器工作原理 |
2.1.3 光学指纹采集系统方案设计 |
2.2 指纹图像预处理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拓扑结构拼接的小面积指纹识别方法 |
3.1 基于细节特征点对拓扑结构配准的指纹特征拼接 |
3.1.1 指纹拼接算法流程 |
3.1.2 指纹拼接算法具体步骤 |
3.2 指纹图像细节特征点和细节点方向场描述子的提取 |
3.2.1 细节特征点的提取 |
3.2.2 指纹方向场描述子的提取 |
3.3 指纹拼接细节关键点和最优旋转平移参数的确定 |
3.3.1 指纹拼接细节关键点的确定 |
3.3.2 最优旋转平移参数的计算 |
3.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3.4.1 指纹数据集的构建及指纹识别性能指标 |
3.4.2 实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改进残差网络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小面积指纹识别方法 |
4.1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面积指纹识别系统网络模型训练流程 |
4.2 残差网络的改进 |
4.2.1 残差网络模型 |
4.2.2 残差网络的改进模型 |
4.3 卷积注意力机制 |
4.4 基于改进残差网络与CBAM融合的小面积指纹识别方法 |
4.5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5.1 自建库识别结果 |
4.5.2 FVC2002DB2 识别结果 |
4.5.3 可视化实验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香豆素衍生物高效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有机电致发光发展简史 |
1.2 OLED发光机理 |
1.2.1 荧光OLEDs |
1.2.2 磷光OLEDs |
1.2.3 热激活延迟荧光OLEDs |
1.2.4 聚集诱导发光OLEDs |
1.3 OLED功能材料 |
1.3.1 OLED材料的分类 |
1.3.2 电极材料 |
1.3.3 空穴注入材料 |
1.3.4 空穴传输材料 |
1.3.5 发光层材料 |
1.3.6 电子传输材料 |
1.3.7 电子注入材料和阴极材料 |
1.3.8 载流子和激子阻挡材料 |
1.4 OLED器件结构 |
1.4.1 底发射,顶发射以及两侧发射 |
1.4.2 正置结构与倒置结构 |
1.5 OLED制备工艺 |
1.5.1 真空蒸镀法 |
1.5.2 湿法工艺 |
1.6 OLED性能参数 |
1.7 香豆素材料 |
1.8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2 含多环芳烃桥联香豆素衍生物作为有机发光材料的合成与电致发光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设计 |
2.3 试剂与仪器 |
2.4 合成方法 |
2.5 性质表征 |
2.5.1 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2.5.2 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
2.5.3 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
2.6 器件制备与表征 |
2.7 本章小结 |
3 含芳香咪唑基的香豆素衍生物作为有机发光材料的合成与电致发光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设计 |
3.3 试剂与仪器 |
3.4 合成方法 |
3.5 性质表征 |
3.5.1 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3.5.2 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
3.5.3 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
3.6 器件制备与表征 |
3.7 本章小结 |
4 吩噻嗪和吩恶嗪对香豆素衍生物光物理性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设计 |
4.3 试剂与仪器 |
4.4 合成方法 |
4.5 性质表征 |
4.5.1 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4.5.2 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
4.5.3 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
4.5.4 化合物的PL瞬态衰减特性 |
4.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LED组合光源优化及其在培养金荞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的光合作用历史 |
1.2 植物生长对光源光质因素的需求 |
1.3 植物的生长对光源光强因素的需求 |
1.4 植物的生长对光源光周期因素的需求 |
1.5 金荞麦的分布、主要化学成分、药用及临床价值 |
1.6 金荞麦各地名称及学名由来 |
1.7 金荞麦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用及临床价值 |
第二部分 温室植物生产用人工光源现状与进展 |
2.1 传统温室人工光源及其不足 |
2.1.1 传统人工光源普遍使用的白炽灯 |
2.1.2 传统人工光源普遍使用的荧光灯 |
2.1.3 传统人工光源普遍使用的金卤灯 |
2.1.4 传统人工光源普遍使用的高压钠灯 |
2.2 LED作为植物补光照明优点及其历史 |
2.3 本章小节 |
第三部分 温室植物生产用LED组合光源设计、优化及仿真 |
3.1 LED组合光源的理论设计与优化 |
3.1.1 LED组合阵列光学模型的建立与设计 |
3.1.2 LED组合阵列数值计算与讨论 |
3.1.3 LED组合阵列设计小结 |
3.2 LED组合光源仿真与优化 |
3.2.1 MATLAB软件介绍 |
3.2.2 红、蓝LED组合阵列设计方案 |
3.2.3 LED组合阵列光源计算与模拟仿真 |
3.3 本章小节 |
第四部分 温室植物生产用LED植物补光系统开发 |
4.1 植物补光参数要求 |
4.2 LED植物补光系统开发 |
4.3 总体设计方案 |
4.3.1 定时开关电路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部分 LED组合光源在金荞麦培养中的应用 |
5.1 应用LED组合光源培养金荞麦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2 试验结论与分析 |
5.2 试验金荞麦成份测量 |
5.2.1 总黄酮含量测定 |
5.2.2 总多酚含量测定 |
5.2.3 花青素含量测定 |
5.2.4 化学成分测量结果与讨论 |
5.3 本章小节与问题分析 |
第六部分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光电探测器概述 |
1.1.1 有机光电探测器的定义及工作原理 |
1.1.2 有机光电探测器的基本结构 |
1.1.3 有机光电探测器的材料选择 |
1.1.4 有机光电探测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
1.2 有机光电探测器的分类及研究进展 |
1.2.1 紫外有机光电探测器 |
1.2.2 可见光有机光电探测器 |
1.2.3 近红外与全光谱有机光电探测器 |
1.2.4 窄带响应有机光电探测器 |
1.2.5 有机光电探测器的性能优化 |
1.3 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的研究进展 |
1.3.1 小分子类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 |
1.3.2 聚合物类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 |
1.3.3 掺杂量子点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 |
1.4 有机光电探测器的应用 |
1.4.1 集成收发器 |
1.4.2 成像传感 |
1.4.3 健康监测 |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界面阻挡空穴诱导电子注入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所用材料 |
2.2.2 器件制备工艺 |
2.2.3 器件测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光响应特性 |
2.3.2 倍增机理分析 |
2.3.3 电子传输材料的影响 |
2.3.4 暗电流的降低 |
2.3.5 空穴阻挡材料的影响 |
2.3.6 器件结构的普适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界面俘获电子诱导空穴注入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所用材料 |
3.2.2 器件制备工艺 |
3.2.3 测试方法与仪器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光响应特性 |
3.3.2 倍增机理分析 |
3.3.3 电子俘获材料的选择 |
3.3.4 空穴传输材料的选择 |
3.3.5 基于AIE材料的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 |
3.3.6 宽光谱响应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降低受体浓度实现窄/宽波段响应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所用材料 |
4.2.2 器件制备工艺 |
4.2.3 测试方法与仪器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光响应特性 |
4.3.2 倍增机理分析 |
4.3.3 暗电流的降低 |
4.3.4 宽光谱响应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 |
4.3.5 窄光谱响应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酞菁受体的窄/宽波段响应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所用材料 |
5.2.2 器件制备工艺 |
5.2.3 测试方法与仪器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三层PHJ倍增型器件的光响应特性 |
5.3.2 三层二元BHJ倍增型器件的光响应特性 |
5.3.3 三层三元BHJ倍增型器件的光响应特性 |
5.4 本章小结 |
工作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教具的制作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自制教具相关文献研究的情况 |
2.2 利用“自制教具”开展实验教学的现状 |
2.3 电磁学部分自制教具开展的困难与解决对策研究 |
第三章 自制教具研究基础 |
3.1 自制教具 |
3.1.1 概念界定 |
3.1.2 自制教具的特点 |
3.1.3 自制教具的作用与意义 |
3.2 自制教具的理论依据 |
3.2.1 建构主义理论 |
3.2.2 “从做中学”理论 |
3.2.3 有意义学习理论 |
3.3 《课标》要求 |
第四章 自制教具的制作与运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调查目的与方法 |
4.1.1 调查目的 |
4.1.2 调查方法 |
4.2 问卷调查 |
4.2.1 “自制教具及物理实验”问卷调查 |
4.2.2 “实验教学方法和观念认知”问卷调查 |
4.3 教师访谈 |
4.3.1 问题编制与实施 |
4.3.2 访谈结果分析 |
4.4 调查结论 |
第五章 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教具的制作与应用 |
5.1 自制教具的制作与应用策略 |
5.1.1 制作策略 |
5.1.2 应用策略 |
5.2 高中物理电磁学内容体系分析 |
5.3 电磁学自制教具的制作与应用案例 |
5.3.1 电容器的电容演示仪 |
5.3.2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演示仪 |
5.3.3 楞次定律演示仪 |
5.3.4 电磁阻尼演示仪 |
5.3.5 传感器演示仪 |
第六章 “电磁阻尼演示器”教学实践 |
6.1 教学实践 |
6.2 应用效果分析 |
6.2.1 学生课堂表现 |
6.2.2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
6.2.3 学生动手能力 |
6.2.4 反思与总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自制教具及物理实验”调查问卷 |
附录 B “实验教学方法和观念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 C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D 《电磁阻尼》片段教学设计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7)氢氧燃料电池实验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
二、现状分析 |
三、实验改进 |
四、实验步骤及现象 |
五、改进意义 |
(8)基于可见光的水下环境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可见光通信系统的研究 |
2.1 LED的机构和原理 |
2.2 LED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
2.2.1 白光LED的工作原理 |
2.2.2 LED的伏安特性 |
2.2.3 LED的功率特性 |
2.2.4 LED的调制特性 |
2.3 蓝光LED的性能及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太网物理特性的研究 |
3.1 以太网的拓扑结构 |
3.2 以太网的物理层规范 |
3.3 10M以太网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可见光的水下环境感知系统的硬件实现 |
4.1 发送端电路设计 |
4.1.1 驱动电路设计 |
4.1.2 信号转换电路 |
4.2 接收端电路设计 |
4.3 系统硬件部分的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下环境监测系统的软件部分及测试结果 |
51 环境监测原理 |
5.2 环境监测方案 |
5.3 软件处理部分 |
5.3.1 系统的开发流程 |
5.4 系统的检测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平板显示技术比较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平板显示结构及原理 |
2.1 TFT-LCD显示的结构及原理 |
2.2 OLED显示的结构及原理 |
2.3 QLED显示的结构及原理 |
2.4 Micro-LED显示的结构及原理 |
3 平板显示技术比较 |
3.1 平板显示技术的结构及材料比较 |
3.2 平板显示技术的性能比较 |
3.3 平板显示的主要应用领域比较 |
4 平板显示技术新进展 |
4.1 LCD显示技术新进展 |
4.1.1 量子点背光源技术 |
4.1.2 纯色硬屏技术 |
4.1.3 蓝相液晶技术 |
4.1.4 柔性LCD |
4.2 OLED显示技术新进展 |
4.2.1 柔性OLED显示 |
4.2.2 OLED全面屏 |
4.2.3 大尺寸OLED显示 |
4.2.4 OLED产业链 |
4.3 QLED显示技术新进展 |
4.3.1 电致发光QLED材料研发新进展 |
4.3.2 电致发光QLED显示器件新进展 |
4.4 Micro LED显示技术新进展 |
4.4.1 磊晶设计新进展 |
4.4.2 巨量转移新进展 |
4.4.3 全彩化技术新进展 |
5 结束语 |
(10)一种带I2C接口的LED控制芯片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I~2C驱动芯片研究背景 |
1.2 LED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2.1 发光二极管的研究现状 |
1.2.2 LED驱动芯片的基本要求 |
1.2.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4 发光二极管的发展趋势 |
1.3 I~2C总线的发展应用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LED驱动原理 |
2.1 LED的基本原理 |
2.1.1 原理概述 |
2.1.2 LED伏安特性 |
2.1.3 LED的光电特性主要参数 |
2.2 LED的驱动方式 |
2.3 LED调光技术 |
2.3.1 模拟调光技术 |
2.3.2 可控硅调光技术 |
2.3.3 脉宽调制调光技术 |
2.4 本章总结 |
第3章 基于I~2C驱动的LED芯片设计 |
3.1 I~2C通信处理模块 |
3.1.1 I~2C通信协议 |
3.1.2 I~2C通信处理模块设计 |
3.1.3 SCL和SDA的保护电路 |
3.2 分频模块 |
3.3 LED输出模块 |
3.3.1 LED输出四种状态 |
3.3.2 输出模块电路原理 |
3.3.3 输出端驱动方式 |
3.4 独立PWM调光模块 |
3.5 总PWM调光模块 |
3.6 本章总结 |
第4章 电路仿真与分析 |
4.1 测试方案 |
4.2 分模块仿真 |
4.2.1 I~2C通信处理模块 |
4.2.2 分频模块 |
4.2.3 独立PWM调光模块 |
4.2.4 总PWM调光模块 |
4.2.5 LED输出模块 |
4.3 整体仿真 |
4.3.1 对I~2C指令响应仿真 |
4.3.2 写入操作仿真 |
4.3.3 读取操作仿真 |
4.4 管级仿真 |
4.5 本章总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软件着作权 |
附录B Testbench测试代码 |
致谢 |
四、发光二极管应用几则(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能量分配与回馈法的单级无电解电容无频闪LED驱动器[D]. 郭明乾.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2]应用PMOLED采集的小面积指纹图像识别方法研究[D]. 李思远.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3]香豆素衍生物高效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李艳梅.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4]LED组合光源优化及其在培养金荞麦中的应用[D]. 周益民.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8)
- [5]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D]. 虢德超.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6]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教具的制作与应用[D]. 王芳.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7]氢氧燃料电池实验改进[J]. 孙涛,张春明. 化学教与学, 2019(03)
- [8]基于可见光的水下环境监测系统[D]. 李远航.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9]平板显示技术比较及研究进展[J]. 李继军,聂晓梦,李根生,王安祥,张伟光,郎风超,杨连祥. 中国光学, 2018(05)
- [10]一种带I2C接口的LED控制芯片设计[D]. 覃宇. 湖南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