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钛设备腐蚀实例解析(论文文献综述)
蔡双雨[1](2021)在《电化学暂态测试技术对比研究、优化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金属腐蚀表征方法,从宏观到微观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对于高阻抗的材料体系,其低频区阻抗难以表征的问题仍然是金属腐蚀表征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工作先从常用腐蚀电化学表征技术比较研究入手,深入分析各种腐蚀电化学表征方法的优缺点,提出现有常用稳态测试方法存在的不足,为暂态测试方法的进一步优化、开发奠定基础。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采用0.001 Hz的电化学频率调制法(EFM)和Tafel曲线四参数拟合方法得到的腐蚀电化学参数相对最准确且丰富,但0.001 Hz的EFM耗时很长,而Tafel实验的极化电位较大,破坏试样表面的稳定状态。(2)大部分常用的腐蚀电化学表征方法是基于稳态测量,如果体系未达稳态,将会产生很大的测量误差。对于线性极化电阻法(LPR)和Tafel极化曲线测量法,当体系的扫描速率过大,将导致体系未达到稳态,产生较大的容性电流,从而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电化学阻抗谱法(EIS)及电化学频率调制法存在类似的问题,为了提高测试精度,往往需要采用很低的测试频率,这大大增加测试时长,增大界面溶液、试样表面状态发生改变的风险,从而引起测量误差,这些也侧面证明了发展暂态测试技术的必要性。在电化学暂态测试方法的优化设计过程中,通过电化学RC回路理论频谱分析验证电化学时域数据经傅里叶时频转换的可行性,建立电化学双电层界面电位脉冲模型,深入论证分析了该暂态测试方法脉冲时间的合理性,提出了脉冲时间的控制原则及其适用体系,最终优化发展了一套基于恒电量法的优化电化学暂态测试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实验参数体系及相关的实验流程。随着电化学腐蚀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和深化,微区电化学腐蚀体系,尤其高阻抗体系的微区电化学表征,其低频阻抗数据的获取更是一个日益突出、亟需解决的难点。本论文将上述暂态测试方法应用于微区高阻抗体系,开展2205双相不锈钢材料体系在3.5wt%NaCl溶液中的微区电化学特性的表征研究,获得了一系列腐蚀动力学参数,解决了其微区低频阻抗难以表征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Φ10 μm孔径微孔中奥氏体相含量(γ%)的增加,微区体系的极化电阻Rp逐渐增大,二者近似呈“Rp(in Ω·cm2)=36001.9+739910.0×γ%(austenite phase proportion)”的线性关系。利用该电化学暂态测试方法,定量化表征了 2205双相不锈钢微区不同奥氏体相含量对DSS 2205在Φ10 μm孔径微孔中微区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2)与传统的EIS测量方法相比,该暂态测试方法的信号激励时长缩短5个数量级,大大降低了大时长信号扰动导致的微区界面破坏、界面溶液成分改变、自腐蚀电位漂移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在数据处理中,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时域曲线转换成频域曲线,其界面阻抗信息比传统的EIS更准确、纯粹和丰富,且可以直接利用现有EIS数据分析的商业软件对FFT后所获得的Nyquist图进行拟合分析。该基于恒电量法的电化学暂态测试方法在测试过程中先充电后断电进行电极电位弛豫,断电后整个回路体系没有电流流经溶液,因此可以实现几乎不受溶液电阻影响的测试。借助于该暂态测试方法,几种贮箱用结构材料在溶液电阻极高的N2O4溶液中无法采用传统电化学手段表征的问题得以解决,它们在N2O4溶液中的相关电化学动力学参数获得了准确求解,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及应用提供了可贵的测试数据和试验方法的借鉴。
陈晓清[2](2021)在《基于水量水质统筹的火电厂水系统节水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在新时代“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下,节水为首要考虑政策。我国是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国家,火电厂需水量在整个工业层面占比较大,但目前火电厂用水存在效率低下、水量匮乏、污染严重等问题,且对于火电厂的节水减排研究基本只停留在电厂取、用、耗、排等用水过程的分析核算,以及节水理论概念的解析,缺乏更深层次的节水研究,不满足当下国家社会对火电厂更高的节水需求。故本文以火电厂节水为目的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分析了基于水量水质统筹的火电厂节水优化配置的理论基础。从水资源系统分析方法出发,分析了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的理念,并对火电厂水系统结构和特征进行分析,明晰火电厂水系统中供、用、耗、排等过程用水情况和节水节点,以及各个用水系统对水量水质的要求,发现区域的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应用于火电厂水系统节水优化配置的合理性。(2)基于水量水质统筹的节水优化配置模型构建及应用。通过解析水量水质统筹的火电厂节水优化配置原理,以新鲜水取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用水单元的水量平衡、用水过程中的污染物质量平衡以及单元最大允许污染物进出口浓度和非负值等水量水质条件为约束,构建了污水直接回用的火电厂水系统节水优化模型。根据实例火电厂情况选取单污染物Cl-为关键污染物,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优化前的新鲜水取用量为3255.00m3/h,优化后的新鲜水取用量为2967.94m3/h,优化率达8.8%,年节水量可达251.46万m3;排水量由364m3/h减少至76.95m3/h,优化率达78.9%,重复利用率由98.59%上升至98.71%,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效益。(3)评价了实例火电厂节水水平。首先选取单位产品取水量、循环水浓缩倍数、重复利用率等11项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按照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层级指标权重,其中CR均小于0.1,满足一致性要求;其次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为评价模型,根据优化前后实际数据以及指标基准值分级计算隶属函数值,结合指标权重得到优化前后隶属度矩阵分别为(0.568,0.298,0.134)和(0.289,0.370,0.341),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取0.568和0.370为优化前后的隶属等级区间;最后利用考核评分法进行结果对比验证,优化前为0.79,优化后为0.86。按照分级标准不同评价方法得到的火电厂节水水平均由非节水型企业变为节水型企业。火电厂的节水优化研究不仅能缓解我国水资源用水压力,而且对火电厂更加合理高效的利用水资源,制定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措施以及实现电厂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等具有重要意义。
刘安磊[3](2020)在《催化裂化装置高温腐蚀监测管理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原油质量随着开采规模的不断增大而日趋恶化,其属性逐渐呈现出高硫高酸的趋势,由此导致的原油炼化设备的腐蚀问题也越发严重。设备腐蚀可能会引发泄露、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对设备腐蚀状况进行科学监控、管理与预测,本课题组基于组态软件开发了一套C/S架构的设备防腐诊断系统,该系统可管理大量设备腐蚀数据,并通过内置算法给出设备防腐专家建议。此系统在企业实施运行后效果比较理想,满足了企业对设备防腐的基本需求,但经过后期调研也发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授权成本高、安装维护繁琐、扩展性差、无法跨平台使用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以Java EE技术平台为基础,基于MVC三层架构开发模式,设计并实现了一套B/S架构的设备腐蚀监测管理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针对研究对象催化裂化装置进行需求分析,对系统进行整体设计,确定系统功能与技术架构,然后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基于标准流程,完成了系统模块功能、数据库、类与接口的详细设计,并以此为基础,使用Java EE技术在浏览器端、服务器端、数据持久化等方面对系统进行开发实现,完成了系统监控、参数设置、专家建议、权限管理等主要业务功能,最后使用黑盒测试的方法对系统各个模块进行了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的各项功能达到了预定的设计目标,与课题组上一代系统软件相比,该系统使用成本低,易于维护,扩展性强,可跨平台访问,更加符合企业对腐蚀监测管理系统的实际需求,有助于进行规模化推广,从而提高炼油企业设备运维效率,减少安全隐患。
李郎[4](2019)在《油井管道腐蚀监测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我国大力推行“互联网+”的号召,高效的互联网管理技术也快速的融入到石油生产行业,加快了“数字油田”(Digital Oil Field)的发展进程。油井管道腐蚀监测系统是为某石油储运监管企业设计开发的一款用于油气管道腐蚀监测数据的管理系统,它不仅可以将管网中油井、管道、站点和监测点等实体可视化显示到在线地图上,而且可以远程监测管道的受腐蚀情况,并对管道腐蚀数据进行相关处理,计算腐蚀速率,利用算法预测管道剩余寿命,应用管道许用应力对其腐蚀缺陷进行安全评价。本系统是基于B/S架构开发,数据仓储应用SQL Server2008 R2,选用ASP.NET和C#结合的模式作为前后台开发语言,通过Windows平台部署在IIS服务器中,功能丰富,平台稳定,有效的促进企业安全稳定的生产。本文首先研究了该课题的相关背景和国内外现状,发现并指出传统工作方式的不足,肯定了开发本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然后前往企业对管道腐蚀监测工作过程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他们工作中的实际需求,多角度对系统做出详细的需求分析,并从系统逻辑、工作流程和功能结构等方面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在此基础上对系统数据库和各功能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其中包括腐蚀监测管理模块、通信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检索统计模块和系统后台管理模块等。其中腐蚀监测管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模块,用户可以通过在线地图查看已建管网运行状况,也可扩建业务并同步到在线地图上,主管制定监测任务下发到各个监测区域,监测员对所负责片区管道设备的腐蚀数据进行采集,最终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生成统计图表和监测报告等,并应用Pageoffice插件为系统集成在线office功能,用户可以线上对报告文档进行编辑查看。其次本文详细的阐述了课题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和难点,主要包括腐蚀管道安全评价算法研究、管网实体地图同步可视化技术和服务器端截取图表图片技术等。最后结合测试用例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并模拟真实用户环境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目前,油井管道腐蚀监测系统已经研发测试完成,并且正在实际使用。该系统功能完整、交互性能良好,操作简单,为企业工作人员带来便利。
罗诗雨[5](2017)在《含腐蚀缺陷套管的极限强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深井、超深井、复杂地层井、含腐蚀介质油气井的探勘开发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是套管的损坏率也日益提高,它不仅会给施工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极大降低油气井的开采寿命。根据机械作用和化学作用的特征,将套管的损坏分成错断、拉断、挤压以及腐蚀这四种类型。其中腐蚀套管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石油天然气高效开发、利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油气井套管腐蚀机理及其安全评价必将成为长远、高效开采石油天然气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难点。目前,国内外研究学者对油气井的套管腐蚀问题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套管腐蚀的预防与控制方面,而关于套管腐蚀后的适用性评价研究成果鲜有报道,广泛应用的腐蚀预防和控制措施只能减缓而无法避免套管腐蚀,所以对在役油气井腐蚀套管的安全性评价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就是针对含腐蚀缺陷的套管的复杂性,基于弹塑性力学理论、有限元方法和可靠性分析研究腐蚀套管的强度变化规律并建立腐蚀套管的安全评价准则,以期为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的高效、长远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调研国内外油气井套管的腐蚀损坏情况以及对套管极限强度的研究情况,并收集整理国内外油气井套管研究背景和相关进展。(2)介绍套管的腐蚀机理,对引起套管损坏的腐蚀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腐蚀物浓度、速率、温度、各种阴、阳离子对腐蚀速率的影响;调研国内外现有的腐蚀套管剩余强度的评价方法,并针对相关准则做出相应分析。(3)根据GB/T19624-2004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标准,总结出服役套管腐蚀不规则形貌规则化处理的方法,并基于该方法和API套管强度计算理论,通过理论计算与数值仿真计算的对比验证,建立含缺陷套管的精确三维数值仿真模型,为油气井腐蚀套管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一套新的计算方法;同样基于API套管强度计算理论,利用ANSYS有限元计算方法,计算得出不同情况下腐蚀套管的抗挤强度和抗内压强度;并通过大量的数值仿真计算,建立不同情况下腐蚀套管的抗挤,抗内压强度计算公式,为套管在现场实际的安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4)基于套管腐蚀缺陷的规则化处理方法和热固耦合单元的理论,建立了含椭球型缺陷套管-水泥环-地层组合系统、含穿透型缺陷套管-水泥环-地层组合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安排试验,结合有限元方法计算了 P1 10、N80、TP90H三种钢级套管在不同工况下的Von mises应力。通过大量的仿真分析和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法分别研究了两种腐蚀缺陷下的套管的单个腐蚀缺陷尺寸参数、轴向力、内压力、地应力、温度对套管剩余强度的影响,找出了影响套管剩余强度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为今后在腐蚀环境下服役的套管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建议。(5)结合以上大量的数据分析研究,利用matlab数学软件,经过大量的尝试和验证,分别拟合出含椭球型腐蚀缺陷套管-水泥环-地层系统、含穿透型腐蚀缺陷套管-水泥环-地层系统的最大米塞斯应力的函数预测公式,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王淑梅[6](2013)在《二氧化氯作用下不锈钢和钛的腐蚀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氧化氯漂白的纸浆白度高、强度好,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因此国内一些大型的制浆厂已经采用二氧化氯漂白技术,逐渐代替传统漂白,但二氧化氯对设备的腐蚀问题是影响该技术推广的主要原因。目前在二氧化氯防腐蚀方面,主要是从选择材料的角度来防止设备腐蚀,钛材和玻璃钢等是用的较多的材料,但钛成本高,玻璃钢在设备中的应用又有一定的局限;国内外对二氧化氯制备和漂白过程中设备的腐蚀性,虽有一定研究报导,但并没有系统地分析,大多数企业对其原因方面并不清楚,因此本论文针对常用不锈钢和钛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性能和机理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挂片浸泡测试对普通材料304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形貌进行分析,判断304不锈钢在二氧化氯中的腐蚀特性,利用重量法和深度法对304不锈钢在二氧化氯中的腐蚀性能做出定量评价,通过电化学测试方法分析304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动力学性能,得到304不锈钢腐蚀速率与二氧化氯溶液浓度呈指数递增关系,与pH呈幂函数递减关系。研究表明,304不锈钢在60℃、pH为4、8g/L和10g/L,60℃、pH为2、4g/L和8g/L,60℃、pH为6的8g/L二氧化氯溶液中,耐蚀性差,不可用于二氧化氯的相关制备和漂白中设备上,电化学性能方面304不锈钢在20℃、碱性的二氧化氯溶液中具有钝化的趋势,但随着浓度、温度、酸性的增强,304不锈钢的钝化电位和钝化电流密度都增大,表现出不易钝化甚至活性溶解的趋势。接着采用挂片浸泡法和电化学方法对含有少量钼元素的316L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形貌、腐蚀特性、腐蚀速率、电化学腐蚀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总结了316L不锈钢在不同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规律;316L不锈钢腐蚀速率与浓度之间存在指数关系,随着二氧化氯溶液浓度的增大,腐蚀速率增加;与pH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随着pH增大,腐蚀速率降低;溶液中的ClO2、ClO3-、ClO2-等氧化剂的反应活性由于温度的升高而增强,使316L不锈钢腐蚀速率增加;316L不锈钢在60℃、pH为4、浓度8g/L、10g/L,60℃、pH为2、4g/L和8g/L时属于不耐蚀金属外,在其它研究的工艺下316L不锈钢属于耐蚀和尚耐蚀系列。316L不锈钢除了在碱性的二氧化氯溶液中具有钝化的趋势,在低浓、低温的酸性条件下也具有钝化的趋势。针对耐蚀的钛进行了挂片浸泡和电化学测试研究,分析钛在不同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性能,得出其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速率,研究钛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总结其耐蚀的的特点。浓度升高、pH减小、温度升高使钛的腐蚀速度增加,除了在60℃、浓度为8g/L和10g/L、pH小于4,属于尚耐蚀外,其它条件下都属于耐蚀系列;钛材在二氧化氯溶液中表现出较好的钝化特性,但在高浓、酸性、高温条件下致钝电流密度增大或致钝电位升高,致钝相比较有些困难。基于钛的耐蚀是由于其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保护膜的原因,对304不锈钢和316L不锈钢进行预钝化处理,使其表面预先具有致密的氧化膜,因此首先进行钝化剂的优化选择,确定了30%硝酸溶液和10mol/L硫酸+20g/L硝酸钾混合液两种无机钝化剂,利用蓝点检测法和电镜分析膜的形貌,以及通过钝化后都在3%NaCl溶液中的抗点蚀性能分析,304不锈钢和316L不锈钢在25℃的30%硝酸溶液中钝化30min时所需钝化时间短,钝化温度低,形成的钝化膜致密,抗点蚀能力强,25℃、30%硝酸溶液中钝化30min是不锈钢最佳的预处理工艺。从腐蚀形貌观察和腐蚀速率测试表明,钝化处理的304不锈钢、316L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随着浓度、温度升高、pH值的减小,腐蚀性增加,不锈钢经钝化处理后比未钝化前在二氧化氯溶液中抗腐蚀能力增强,304不锈钢在pH为4、温度为60℃、浓度为10g/L时腐蚀电流密度降幅达到50%,316L不锈钢降幅可达到75%,降幅最大,其它条件下不锈钢的腐蚀速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钝化316L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表现出孔蚀的特征。从微观动力学角度出发,经阻抗谱测试分析,不锈钢预处理前后在二氧化氯溶液中,在高频区和低频区各有一段容抗弧,且钝化后的不锈钢的容抗弧半径大于未钝化的,容抗弧圆心偏离实轴,存在一定的弥散效应。除了在8g/L,pH为10钝化的304不锈钢在低频区未出现“扩散尾”外,其余条件下在低频区显示出有扩散层厚度的扩散阻抗,即表现出Warburg阻抗特征,表明腐蚀过程后期由电化学控制转化为扩散控制。钝化316L不锈钢在4g/L、pH为4和10、20℃,8g/L、pH为10、20℃,pH为4、4g/L和8g/L、60℃二氧化氯溶液,以及未钝化316L不锈钢在4g/L、pH为4和10、60℃二氧化氯溶液中在低频区出现“扩散尾”,表现出Warburg阻抗特征。最后对各金属的腐蚀性能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在pH为4的二氧化氯溶液中,各金属的耐蚀性为:钛材>钝化处理的316L不锈钢>钝化处理的304不锈钢>316L不锈钢>304不锈钢;304不锈钢经钝化处理后在低浓、低温的二氧化氯溶液中有一定的抗蚀能力,在高浓、高温、酸性的二氧化氯溶液中,钝化后的304不锈钢腐蚀仍较严重。316L不锈钢经钝化处理后在高温、pH为2的二氧化氯溶液中腐蚀较严重。建议在工业设备材料使用上,在较低温度,酸性较弱的二氧化氯溶液中,钝化后的不锈钢可代替钛材使用,在强酸性和高温的二氧化氯溶液中,钛材目前还不能被不锈钢代替。
余存烨[7](2012)在《工业设备化学清洗的回顾与思考》文中提出根据多年从事石化设备化学清洗与防腐蚀的经历,试从设备不同的材料、设备不同的垢物、设备不同的类型、设备清洗失效的原因、化学清洗中的各种添加剂等进行分析。最后,对工业设备化学清洗的操作经验加以总结。
徐安桃[8](2008)在《军用车辆涂层防护性能评价及冷却系统金属材料腐蚀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军用车辆长期在风沙、雨雪、潮湿、盐雾等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使用,不同程度地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引起腐蚀。本论文针对军用车辆涂层防护性能的检测与评价和冷却系统金属材料的腐蚀行为两方面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分析了军用车辆涂层失效的影响因素,对车辆常用的军绿色涂层和黑色防锈涂层的防护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即使表面观察完好的涂层,其涂层性能也存在很大差异。由此进行了车辆涂层不同破损程度的模拟研究,建立了各电化学特征参数Rf,Ζfmin和ΖAVG随涂层破损程度系数K的变化规律曲线,为涂层的现场检测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对军用车辆涂层进行了现场实车测试,研究了车体涂层不同失效程度的EIS特征,通过提取低频段(10-2Hz-1Hz)的模值,建立了车体涂层实车测试与部件单独测试模值的平均值Z1和Z2之间的关系曲线,作为现场实车测试的校正曲线,提出评价指标,并尝试性的对多种军用车型涂层状态进行了现场评价。模拟车辆冷却系统腐蚀环境,对发动机冷却系统金属材料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铸铁在三种冷却溶液中的腐蚀速度开始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而上升,50℃左右时腐蚀速度达到最大,然后稍有下降;铸铝在三种冷却溶液中的腐蚀速度开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上升,其变化速度为先快后慢;黄铜在“自来水”和“防冻液”中,其腐蚀速度开始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65℃时腐蚀速度最小,温度继续升高,腐蚀速度变快。黄铜在“浓缩水”中,其腐蚀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50℃左右时达到最大,温度继续上升,腐蚀速度基本不变。研究结果表明,长期不更换冷却溶液对军用车辆冷却系统的腐蚀影响很大。研究了Cu/Fe和Cu/Al电偶对组成不同的面积比,在不同的冷却溶液和不同工作温度时的电偶腐蚀行为,进行了Cu/Fe和Cu/Al电偶对的电偶腐蚀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电偶对阴阳极面积比的不同,电偶腐蚀规律不同,面积比小于1时,电偶电流的电流密度与面积比之间遵从较好的半对数直线关系;面积比大于1时,则比较复杂。冷却系统金属发生电偶腐蚀时,偶合电位在工作条件下,大部分向阳极金属的腐蚀电位靠近。在冷却系统工作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电偶电流增加,冷却系统不宜在过高的温度下工作。
余存烨[9](2008)在《石化钛设备腐蚀实例》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国内外钛设备在石油化工应用中的腐蚀实例与现场经验,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王爱萍[10](2005)在《滨海电厂钛管凝汽器阴极保护电位场分布数学模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滨海电厂常用天然海水作为冷却水。由于海水具有强腐蚀性,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如碳钢水室和钛管组成的凝汽器中,存在严重的腐蚀问题,如碳钢/钛电偶腐蚀等。常用保护方法是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在凝汽器保护中,要求控制碳钢水室和钛管连接处电位为-0.80V1;电位过正则碳钢保护不足,而电位过负则易使钛管发生氢脆损伤;同时由于凝汽器结构复杂性,保护过程中电屏蔽现象严重,均易造成碳钢欠保护和钛过保护现象。因而,受电化学阴极保护的滨海凝汽器金属结构物表面的电位只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使凝汽器受到有效的保护。了解凝汽器阴极保护电位分布的规律是合理地设计阴极保护系统的必要条件,是优化阴极保护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评价阴极保护效果的重要依据。 近几十年来,随着对阴极保护理论的深入了解和高性能计算机的普及,阴极保护数学模型研究有了新的进展。 本文探讨了有限元素计算法在滨海凝汽器(碳钢水室-钛管结构)水室模型阴极保护电位分布场数学模型的应用。建立数学模型关键是确定计算中边界条件,同时必须与实际保护体系适宜。针对凝汽器复杂结构阴极保护电位分布模型的建立,为确定合理边界条件,实验中既考虑了单个金属阴极极化的作用,又考虑了碳钢-钛电偶水室模型同时被阴极保护时的协同作用。边界条件实验主要工作如下: 1、在实验室建立与实际滨海电厂凝汽器结构相同,碳钢水室和钛管内表面积比为55:1的水室模型。 2、对水室模型设计并实施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分别采用内置1个牺牲阳极和2个牺牲阳极。 3、由于模型尺寸较小,为充分模拟实际凝汽器保护情况,在实验中,同时以天然海水和稀释海水为实验介质进行水室阴极保护实验。 4、进行试样的边界条件实验。根据两种金属在天然海水和稀释海水阴极极
二、钛设备腐蚀实例解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钛设备腐蚀实例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电化学暂态测试技术对比研究、优化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金属腐蚀行为表征研究现状及进展 |
2.1.1 腐蚀的分类 |
2.1.2 常见腐蚀表征方法 |
2.1.3 暂态电化学表征技术 |
2.1.4 微区电化学腐蚀表征研究 |
2.1.5 基于光刻掩膜技术的微区电化学高通量表征平台研究 |
2.2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2.2.1 传统稳态测试技术存在的不足 |
2.2.2 微区腐蚀体系表征存在的问题 |
2.2.3 典型材料腐蚀表征存在的问题 |
2.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3.1 研究内容 |
2.3.2 研究技术路线 |
3 常用腐蚀电化学表征技术比较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2 失重法 |
3.2.3 线性极化电阻法 |
3.2.4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法 |
3.2.5 Tafel极化曲线多参数拟合法 |
3.2.6 电化学频率调制法 |
3.3 常用腐蚀电化学表征技术比较研究结果与讨论 |
3.3.1 失重结果分析 |
3.3.2 LPR结果分析 |
3.3.3 EIS分析 |
3.3.4 Tafel极化曲线拟合及分析 |
3.3.5 EFM结果分析 |
3.3.6 综合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恒电量法的电化学暂态测试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恒电量法暂态技术方法与原理 |
4.2.1 恒电量法基本原理 |
4.2.2 恒电量曲线线性拟合原理 |
4.2.3 时域数据傅里叶时频转换的数学原理 |
4.3 暂态测试方法优化设计及合理性分析 |
4.3.1 基于恒电量法的电化学暂态测试方法优化设计 |
4.3.2 RC回路时域数据时频转换的可行性分析 |
4.3.3 脉冲时间的合理性论证 |
4.3.4 脉冲时间的控制原则及其适用体系 |
4.3.5 测试总耗时的理论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5 暂态测试方法在微区高阻抗体系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2.1 掩膜尺寸优化 |
5.2.2 微区实验材料及试样制备 |
5.2.3 SKPFM测试 |
5.2.4 SEM及EDS测试 |
5.2.5 微区电化学测试 |
5.3 DSS 2205微区非暂态测试结果与讨论 |
5.3.1 SKPFM及EDS分析 |
5.3.2 不同孔径微区EIS及PDP测试 |
5.4 DSS 2205微区恒电量暂态测试结果与讨论 |
5.4.1 DSS 2205微区纯铁素体暂态测试 |
5.4.2 DSS 2205微区混合相及纯奥氏体暂态测试 |
5.4.3 DSS 2205微区电化学特性成系列定量化表征 |
5.5 本章小结 |
6 暂态测试方法在高溶液电阻体系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6.2.1 N_2O_4溶液介质的特点 |
6.2.2 实验材料、装置及测试方法 |
6.3 非暂态技术在N_2O_4体系应用研究 |
6.3.1 EIS结果分析 |
6.3.2 PDP结果分析 |
6.4 暂态技术在N_2O_4体系应用研究 |
6.4.1 5A06/N_2O_4溶液体系暂态测试 |
6.4.2 5052/N_2O_4溶液体系暂态测试 |
6.4.3 JH2219/N_2O_4溶液体系暂态测试 |
6.5 暂态技术在模拟溶液应用研究 |
6.5.1 5A06/模拟溶液体系暂态测试 |
6.5.2 JH2219/模拟溶液体系暂态测试 |
6.5.3 两种材料/模拟溶液体系汇总对比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8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水量水质统筹的火电厂水系统节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工业用水研究进展 |
1.2.2 火电厂节水优化及评价研究进展 |
1.2.3 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
1.2.4 研究进展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火电厂节水优化理论方法基础 |
2.1 水资源系统分析概论 |
2.1.1 水资源系统 |
2.1.2 水资源系统分析及其步骤 |
2.2 水系统优化分析方法 |
2.2.1 非线性规划模型 |
2.2.2 遗传算法原理和特征 |
2.2.3 遗传算法步骤流程 |
2.3 基于水量水质统筹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理念 |
2.4 节水评价分析方法 |
2.4.1 节水评价指标选取 |
2.4.2 节水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2.4.3 节水水平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火电厂水系统结构与特征分析 |
3.1 火电厂水系统 |
3.1.1 火电厂用水原理 |
3.1.2 火电厂水系统 |
3.2 火电厂水系统结构分析 |
3.2.1 火电厂用水系统 |
3.2.2 火电厂的排水及处理方式 |
3.2.3 火电厂的耗水与供水 |
3.3 火电厂水系统水量水质特征分析 |
3.3.1 火电厂水系统用水量、质要求 |
3.3.2 火电厂水系统排水量、质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水量水质统筹的火电厂节水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
4.1 优化配置原则 |
4.2 优化理论解析 |
4.2.1 用水单元用水过程模型描述 |
4.2.2 用水单元水量平衡和水平衡测试原理 |
4.2.3 用水单元污染物质量平衡原理 |
4.2.4 用水单元污染物浓度阈值分析 |
4.2.5 考虑水量水质统筹的火电厂节水优化配置原理 |
4.3 优化模型构建 |
4.3.1 优化问题描述 |
4.3.2 目标函数的确定 |
4.3.3 水量水质约束条件 |
4.4 模型求解及参数确定方法 |
4.4.1 模型求解方法 |
4.4.2 参数确定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火电厂水系统节水优化案例研究 |
5.1 实例火电厂水系统分析 |
5.1.1 火电厂概况 |
5.1.2 水量平衡测试数据 |
5.1.3 水系统水量情况分析 |
5.1.4 水系统水质情况分析 |
5.2 火电厂优化模型构建 |
5.2.1 问题描述 |
5.2.2 优化模型构建 |
5.2.3 水量水质参数确定 |
5.2.4 模型求解结果 |
5.3 火电厂优化水量及合理性分析 |
5.3.1 优化水量分析 |
5.3.2 优化结果合理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例火电厂节水水平评价 |
6.1 评价体系指标构建和分级标准 |
6.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6.3 评价指标隶属函数的确定 |
6.4 火电厂优化前后节水水平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催化裂化装置高温腐蚀监测管理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腐蚀监测理论方法研究现状 |
1.3.2 腐蚀监测软件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2 需求分析与技术概述 |
2.1 需求分析 |
2.1.1 研究对象介绍 |
2.1.2 功能需求分析 |
2.1.3 系统设计原则 |
2.2 关键技术概述 |
2.2.1 B/S架构介绍 |
2.2.2 服务器端开发技术 |
2.2.3 前端开发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3 系统设计 |
3.1 技术架构设计 |
3.2 系统功能设计 |
3.2.1 油料设置 |
3.2.2 档案管理 |
3.2.3 记录查询 |
3.2.4 参数设置 |
3.2.5 系统监控 |
3.2.6 报警中心 |
3.2.7 专家系统 |
3.2.8 用户管理 |
3.3 数据库设计 |
3.3.1 概念设计 |
3.3.2 逻辑设计 |
3.3.3 物理设计 |
3.4 类与接口设计 |
3.4.1 持久化类和Dao接口 |
3.4.2 Service接口 |
3.4.3 Controller类 |
3.5 前后端交互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系统开发 |
4.1 系统开发方法与开发环境 |
4.2 系统功能开发 |
4.2.1 油料设置功能开发 |
4.2.2 档案管理功能开发 |
4.2.3 记录查询功能开发 |
4.2.4 腐蚀速率计算功能开发 |
4.2.5 参数设置功能开发 |
4.2.6 系统监控功能开发 |
4.2.7 报警中心功能开发 |
4.2.8 专家系统功能开发 |
4.2.9 用户管理功能开发 |
4.3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 |
5.1 测试说明 |
5.2 功能测试 |
5.2.1 油料设置测试 |
5.2.2 档案管理测试 |
5.2.3 记录查询测试 |
5.2.4 参数设置测试 |
5.2.5 系统监控测试 |
5.2.6 报警中心测试 |
5.2.7 专家系统测试 |
5.2.8 用户管理测试 |
5.2.9 腐蚀速率计算测试 |
5.3 测试结果 |
5.4 系统部署 |
5.4.1 云服务器ECS介绍 |
5.4.2 部署流程 |
5.5 新旧版本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油井管道腐蚀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及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总体概述 |
2.2 系统需求分析 |
2.2.1 用户需求分析 |
2.2.2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
2.2.3 数据流分析 |
2.2.4 运行环境需求分析 |
2.2.5 非功能需求分析 |
2.3 系统总体设计 |
2.3.1 系统体系结构 |
2.3.2 系统整体逻辑架构 |
2.3.3 系统功能结构 |
2.3.4 系统工作流程 |
2.4 数据库设计 |
2.4.1 数据库概念与逻辑结构设计 |
2.4.2 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3.1 腐蚀监测管理模块的设计 |
3.1.1 监测任务管理 |
3.1.2 管网管理 |
3.1.3 监测点管理 |
3.1.4 监测报告管理 |
3.2 设备管理模块的设计 |
3.3 消息管理模块的设计 |
3.4 系统管理模块的设计 |
3.5 查询统计模块的设计 |
3.6 系统关键技术及实现 |
3.6.1 腐蚀管道安全评价算法研究 |
3.6.2 管网实体地图同步可视化技术 |
3.6.3 服务器端截取图表图片技术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运行与测试 |
4.1 测试环境 |
4.2 功能测试 |
4.2.1 腐蚀监测管理测试 |
4.2.2 监测报告管理测试 |
4.2.3 设备管理测试 |
4.2.4 消息管理测试 |
4.2.5 系统管理测试 |
4.2.6 查询统计测试 |
4.3 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含腐蚀缺陷套管的极限强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气井管材腐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套管极限强度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套管的腐蚀机理及剩余强度的评价方法 |
2.1 套管的腐蚀机理 |
2.2.1 二氧化碳腐蚀机理及类型 |
2.2.2 硫化氢腐蚀机理及类型 |
2.2.3 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共存环境下的腐蚀机理 |
2.2.4 盐性物质腐蚀机理 |
2.2.5 细菌腐蚀机理 |
2.2.6 冲刷腐蚀机理 |
2.2 腐蚀套管剩余强度评价方法 |
2.2.1 现有评价方法 |
2.2.2 有限元分析方法介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腐蚀套管的抗挤、抗内压强度数值模拟 |
3.1 套管腐蚀缺陷的规则化处理方法 |
3.1.1 平面腐蚀缺陷的表征 |
3.1.2 表面腐蚀缺陷的规则化和表征尺寸 |
3.1.3 穿透腐蚀缺陷的规则化和表征尺寸 |
3.1.4 缺陷群的处理 |
3.1.5 体积缺陷的表征方式 |
3.2 套管三维数值仿真模型 |
3.2.1 载荷与约束的施加 |
3.3 腐蚀套管抗挤强度计算及缺陷尺寸参数敏感性分析 |
3.3.1 含椭球型缺陷套管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讨论 |
3.3.2 含穿透型缺陷套管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讨论 |
3.4 腐蚀套管抗内压强度计算及缺陷尺寸参数敏感性分析 |
3.4.1 含椭球型缺陷套管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讨论 |
3.4.2 含穿透型缺陷套管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腐蚀套管剩余强度的数值模拟 |
4.1 热-固耦合有限元分析方法 |
4.1.1 应力场模型 |
4.1.2 温度场模型 |
4.1.3 热-固耦合场模型 |
4.2 正交设计方法 |
4.2.1 正交设计原理及理论 |
4.2.2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工具 |
4.2.3 正交试验设计步骤 |
4.3 含腐蚀缺陷套管剩余强度的数值建模 |
4.3.1 腐蚀套管-水泥环-地层组合模型的力学参数 |
4.3.2 载荷与网格划分 |
4.4 有限元结果与分析 |
4.4.1 正交试验方法 |
4.4.2 含椭球型缺陷套管-水泥环-地层系统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4.4.3 含穿透型缺陷套管-水泥环-地层系统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安全评价方案 |
5.1 含腐蚀缺陷套管的最大米塞斯应力预测公式 |
5.1.1 含穿透型腐蚀缺陷套管最大米塞斯应力函数表达式 |
5.1.2 含椭球型腐蚀缺陷套管最大米塞斯应力函数表达式 |
5.2 安全评定程序 |
5.2.1 材料性能数据的确定及含腐蚀缺陷套管服役工况的确定 |
5.2.2 腐蚀缺陷的表征与腐蚀缺陷部位套管的尺寸确定 |
5.2.3 最大米塞斯应力的计算 |
5.2.4 G_0的计算和免于评定的判别 |
5.3 验证及实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二氧化氯作用下不锈钢和钛的腐蚀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立题依据 |
1.2 二氧化氯的性质、制备及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1.2.1 二氧化氯的性质 |
1.2.2 二氧化氯的制备 |
1.2.3 二氧化氯的应用 |
1.3 二氧化氯制备和漂白设备腐蚀现状及国内外研究状况 |
1.4 金属腐蚀测试方法 |
1.4.1 金属常规腐蚀评定方法 |
1.4.2 电化学测试技术 |
1.5 孔蚀 |
1.6 二氧化氯制备和漂白设备的防腐蚀措施 |
1.6.1 选用耐腐蚀的材料 |
1.6.2 添加缓蚀剂 |
1.6.3 电化学保护 |
1.6.4 金属的钝化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304 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样制备 |
2.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药品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浓度二氧化氯溶液对 304 不锈钢腐蚀的影响 |
2.3.2 不同 pH 二氧化氯溶液对 304 不锈钢腐蚀的影响 |
2.3.3 不同温度二氧化氯溶液对 304 不锈钢腐蚀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316L 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样制备 |
3.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药品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浓度二氧化氯溶液对 316L 不锈钢腐蚀的影响 |
3.3.2 不同 pH 二氧化氯溶液对 316L 不锈钢腐蚀的影响 |
3.3.3 不同温度二氧化氯溶液对 316L 不锈钢腐蚀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钛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样制备 |
4.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药品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浓度二氧化氯溶液对钛材腐蚀性能的影响 |
4.3.2 不同 pH 二氧化氯溶液对钛材腐蚀性能的影响 |
4.3.3 不同温度二氧化氯溶液对钛材腐蚀性能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304 不锈钢钝化预处理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样制备 |
5.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药品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304 不锈钢在不同钝化剂中钝化效果的分析 |
5.3.2 预处理 304 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性能分析 |
5.3.3 304 不锈钢预处理前后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阻抗谱测试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316L 不锈钢钝化预处理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样制备 |
6.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药品 |
6.2.3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316L 不锈钢在不同钝化剂钝化效果的分析 |
6.3.2 预处理 316L 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性能分析 |
6.3.3 316L 不锈钢预处理前后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阻抗谱测试分析 |
6.3.4 不锈钢和钛在二氧化氯溶液中腐蚀性能比较 |
6.4 小结 |
总结 |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军用车辆涂层防护性能评价及冷却系统金属材料腐蚀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军用车辆涂层耐蚀性能及其失效研究技术 |
1.2.1 电化学阻抗谱技术 |
1.2.2 局部阻抗测试技术 |
1.2.3 电化学噪声技术 |
1.2.4 扫描开尔文探头技术 |
1.3 军用车辆涂层/金属体系电化学研究 |
1.3.1 涂层下金属腐蚀的电化学本质 |
1.3.2 涂层体系的电化学研究 |
1.3.3 EIS评价涂层防护性能 |
1.3.3.1 根据等效电路模型的各元件参数评价涂层性能 |
1.3.3.2 根据提出EIS特征参数评价涂层性能 |
1.4 发动机冷却系统金属材料腐蚀的研究方法 |
1.4.1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方法 |
1.4.2 极化曲线测试方法 |
1.4.3 电偶电流测试方法 |
1.4.4 重量测试方法 |
1.4.5 金属腐蚀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 |
1.5 人工神经网络在腐蚀科学中的应用 |
1.5.1 腐蚀的预测预报 |
1.5.2 材料损伤 |
1.5.3 诊断与识别 |
1.5.4 腐蚀工程中的应用 |
1.6 课题的意义、研究目的及思路 |
第二章 实验技术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不同破损程度涂层试件制备 |
2.1.2 冷却系统金属材料试样制备 |
2.2 实验装置 |
2.2.1 电化学测试设备 |
2.2.2 涂层测试的电解池设计 |
2.2.3 冷却系统金属材料测试的电解池 |
2.3 腐蚀电化学测试方法 |
2.3.1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2.3.2 电偶电流测试 |
第三章 军用车辆涂层电化学阻抗谱特征 |
3.1 不同腐蚀状态涂层的电化学阻抗谱特征 |
3.2 不同破损程度涂层的模拟研究 |
3.3 涂层实车测试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军用车辆涂层实车检测与评价 |
4.1 涂层实车测试与分析 |
4.2 建立涂层评价参数的评价方法 |
4.2.1 涂层评价参数的建立 |
4.2.2 涂层现场评价实例 |
4.3 建立涂层评价模型的评价方法 |
4.3.1 Kohonen神经网络 |
4.3.2 基于EIS幅频特性曲线的涂层诊断智能模型 |
4.3.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发动机冷却系统金属材料腐蚀行为研究 |
5.1 冷却系统组成及腐蚀环境 |
5.2 冷却系统金属材料的腐蚀行为 |
5.2.1 各种金属材料在不同冷却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特征 |
5.2.2 各种金属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化学阻抗谱特征 |
5.3 冷却系统金属材料在各种冷却溶液中的Rp |
5.3.1 冷却系统溶液中温度对铸铁Rp的影响 |
5.3.2 冷却系统溶液中温度对铸铝Rp的影响 |
5.3.3 冷却系统溶液中温度对黄铜Rp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发动机冷却系统电偶腐蚀研究 |
6.1 金属材料在冷却溶液中腐蚀电位随温度的变化 |
6.2 各电偶对的电偶腐蚀特征 |
6.2.1 Cu/Fe偶对在冷却系统中的电偶腐蚀. |
6.2.1.1 Cu/Fe偶对在“自来水”中的电偶腐蚀. |
6.2.1.2 Cu/Fe偶对在“浓缩水”中的电偶腐蚀. |
6.2.2 Cu/Al偶对在冷却系统中的电偶腐蚀. |
6.2.2.1 Cu/Al偶对在“自来水”中的电偶腐蚀. |
6.2.2.2 Cu/Al偶对在“浓缩水”中的电偶腐蚀. |
6.3 冷却系统中电偶腐蚀规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与改进设想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石化钛设备腐蚀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确保焊接质量, 避免焊缝缺陷 |
2 避免机械损伤与冲蚀 |
3 避免滞流沉积造成垢下腐蚀 |
4 防止盐酸的侵蚀 |
5 重视F-的侵蚀 |
6 重视I-的侵蚀 |
7 不能轻视Br- |
8 防止由湿氯变干引起的突发事故 |
9 避免异金属连结造成电偶腐蚀与氢脆 |
10 防腐蚀对策小结 |
(10)滨海电厂钛管凝汽器阴极保护电位场分布数学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阴极保护在滨海电厂凝汽器的应用 |
1.2 数值模拟在阴极保护工程中的应用 |
1.3 本文研究意义、内容 |
2 数值计算边界条件实验 |
2.1 实验材料、实验介质、仪器 |
2.2 实验方法和原理 |
2.2.1 弱极化区动电位循环扫描法 |
2.2.2 恒流充电法 |
2.2.3 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 |
2.2.4 循环伏安法(CV) |
2.2.5 扫描电镜法(SEM) |
3 边界条件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Q235B碳钢边界条件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1 光滑Q235B试样初始电化学参数测定 |
3.1.2 Q235B试样恒电位极化下极化电阻测量 |
3.1.3 Q235B不同极化电位阶跃阴极极化状态下极化电阻测量 |
3.1.4 Q235B在恒定电流密度下极化电阻测量 |
3.1.5 Q235B用循环伏安法(CV)极化电阻测量 |
3.1.6 小结 |
3.2 TA2钛边界条件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光滑TA2试样初始电化学参数测定 |
3.2.2 TA2用恒电流充电技术对极化电阻值测量 |
3.2.3 TA2不同极化电位阶跃阴极极化状态下极化电阻测量 |
3.2.4 TA2用循环伏安法(CV)测试 |
3.2.4 小结 |
3.3 两种金属组成水室模型边界条件实验 |
3.4 水室模型中电位分布测量 |
4 水室模型阴极保护电位场的数学模型建立 |
4.1 电位场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定解条件 |
4.2 单元分析 |
4.3 数学模型计算水室模型电位分布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钛设备腐蚀实例解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化学暂态测试技术对比研究、优化及应用[D]. 蔡双雨.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基于水量水质统筹的火电厂水系统节水优化研究[D]. 陈晓清. 广西大学, 2021(12)
- [3]催化裂化装置高温腐蚀监测管理系统开发[D]. 刘安磊.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4]油井管道腐蚀监测系统研究[D]. 李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5]含腐蚀缺陷套管的极限强度研究[D]. 罗诗雨.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6]二氧化氯作用下不锈钢和钛的腐蚀行为研究[D]. 王淑梅. 南京林业大学, 2013(03)
- [7]工业设备化学清洗的回顾与思考[J]. 余存烨. 清洗世界, 2012(07)
- [8]军用车辆涂层防护性能评价及冷却系统金属材料腐蚀行为研究[D]. 徐安桃. 天津大学, 2008(07)
- [9]石化钛设备腐蚀实例[J]. 余存烨. 腐蚀与防护, 2008(04)
- [10]滨海电厂钛管凝汽器阴极保护电位场分布数学模型的研究[D]. 王爱萍. 中国海洋大学, 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