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机遇与选择:王志刚眼中的广东25年

文化、机遇与选择:王志刚眼中的广东25年

一、文化·机遇·抉择 商业战略家王志纲眼中的广东25年(论文文献综述)

刘亚男[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演变研究 ——基于中国国内因素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

杜威[2](2020)在《制度的理性维度及其管理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与制度是管理的两个核心问题,管理的主体和本质是人,管理意欲达成目标的常态性手段是制度。制度中的人是凝结着理性特征的行为主体,是人类社会化活动中的理性存在者,亦即所谓“理性的人”。现代社会制度的建构是人类在社会化生活中的一种理性活动。制度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无法离开人的理性精神、理性认识以及理性作用,而管理理论与实践同样是制度的理性功能得以发挥的一个重要场域。因而,有必要以制度的理性问题为视角,就其所蕴涵的理性特征加以定义,挖掘其凝结的管理价值。本文意欲揭示制度内蕴的不同理性维度的内容与形式、功能与特征,立足制度的理性思想史,审思制度在不同管理时期呈现的理性样态、偏好与诉求,深度挖掘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两个维度在管理实践中的积极价值,概要梳理两者在管理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偏失。它试图超越以工具理性为主导的制度的一元理性维度,探索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并重的制度结构的二元理性解释模式,并在管理视界中展望制度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整合方式和应然之态。显然,本研究期望解决管理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矛盾冲突,维护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逻辑体系,以推动制度的持续创新与合理性化发展进程,最终实现促进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治理现代化中走向协同之路。这不仅是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理论诉求,也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形成制度自觉和张扬制度自信的现实需要。

李国敏[3](2019)在《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文中指出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应对中国企业海外拓展面临的战略风险。对于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其应对,国内外有了丰富的研究,但对于海外战略风险,人们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我们认为固然战略风险与政治风险关系极其密切,但鉴于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影响后果的特殊严重性,有必要予以专门而深入的研究。围绕上述核心问题,我们以复杂系统思维方法为主,同时运用历史考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展开全文。首先弄清企业国际化理论和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史,重点是实施“走出去”战略之后的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情况,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机遇。其次,着重对企业海外战略风险进行解析。在梳理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各种风险基础上,以复杂系统思维方法探讨海外战略风险的特点,并对新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战略风险进行总体分析。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往往由宏观国际环境格局或中观双边外交关系的重大变动所造成,具有宏观全局性、强烈的政治性和立体多维的关联性,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因果关系和突变式涌现特征,其破坏性极大,并且可能持续发生不利影响。论文还对新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战略风险进行总体分析。接着以中兴通讯和华为两个中国高科技企业作为案例,分析在新时代、百年大变局背景下美国遏制中国政策对中国企业海外拓展造成的严重战略风险。本文还以国电投密松电站项目和中企利比亚项目为案例,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等因素对于中企海外项目造成的战略风险。最后,论文就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提出了应对建议,并对新时代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利益和防范化解战略风险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汤浩[4](2018)在《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文中指出湘军集团与理学文化有着深层次的互动关系。咸同湘军兴起,不仅是宏济艰难的现实选择,更是儒学内部结构运动的结果,是理学自救的产物。湘军是一支以文化立军,有着自身政治目标和文化理想的理学之军。湘系理学经世派受内忧外患的深重刺激,开启“以实动名”的崛起之路,自下而上地打破有清以来二百余年理学内敛时期之沉寂,比较成功地将学术思想转化为政治军事组织能力,开启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政治—文化自强运动。咸同湘军以理学作为节制之道,培植政治和文化的双重权威结构,体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色。湘军以理学为宗,结合圣王理想和豪侠气象,形成“兵儒合流”“以礼治军”“明耻教战”的军事管理理论。湘军将理学思想全面运用到军事实践指导中去,以精微之意行威厉之事,其儒兵思想中的儒学向度,使之成为军事活动中活用理学的典范。湘军中曾较普遍树立了以身殉国、克己廉介的价值观。湘军不同支脉中,理学浸淫最深的王錱老湘营战斗力最强最持久,在勇营制度下由地方军逐渐取代国防军,特别是在国势陵夷中注重“隐图自强”,力破“不勤远略”的儒学政治传统。湘军以理学原则为指导,对政治军事制度进行改创,并在事功领域广泛运用,其“以实动名”的创化改制,涵盖了吏治文法、军制财政、文教制度等多个方面。同时这种创制也具有实用性、渐进性、适应性、局部性特点,缺乏整体上、根本性的制度改革,具有明显“过渡性”的特征。湘军集团作为湖湘理学的发舒,对晚清理学产生过政治与学术方面的多重影响,包括:对理学学术走向,对理学乃至儒学学术思想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对理学学术思想的发挥与修正,对理学信仰和主流地位强有力的扞卫等。可以说,湘军集团体立用行、务本开源的“通儒”经济,极大地丰富扩充了儒学的践履范畴,实现了为儒学的“正名”,在更广阔的社会格局和宏观文化视野上深刻影响着晚清理学发展的轨迹。湘军一定程度改变了宋明儒学柔弱函胡之弊,焕发了理学价值,形成了激越高亢的审美情趣。咸同湘军立足于建立“学”“道”“政”的良性互动关系,助推形成的政治新秩序成为晚清政局转捩的重要枢纽;湘军集团致力于隐图自强,在对外战争中挽回了军事颓势,挽救保存了中国疆域的主体部分,为中国的逆势复兴奠定了基本的领土格局,同时也将儒学社会价值在封建社会晚期最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湘军人物匡济时艰的精神,自励殉道的操守、任事敢为的勇气、坚毅不拔的意志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必将与民族文化中的进步基因融为一体,感召后人。

李保全[5](2018)在《毛泽东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就持续存在并存有争议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毛泽东作为中国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先行者、探索者和实践者,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宏大视域出发,以中国具体的国情变化为现实根据,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中国近现代史表明:毛泽东坚持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探索过程,其内在本质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毛泽东对此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毛泽东探索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其寻找救亡图存真理与救国救民道路而做出的历史选择。近代以来,中国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期处于备受支配的悲惨境地。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武器,以俄国革命道路为参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无支配自由伟大理想,有效化解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张力,构成其自身选择、信仰与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缘由。毛泽东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一个同时涉及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的真命题。判断此命题的真伪,必须要超越“马克思主义观”的混乱逻辑陷阱,运用实践本位、问题导向和开放属性等原则对命题作出科学研判。完整准确把握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的概念,必须要从多维化的视角进行科学分析。毛泽东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的具体内涵涉及文本理论、历史经验和社会实践等层面。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者之间在理论层面、逻辑层面与实践层面的内在关联,决定了前者的内在本质是后者。从诠释学上来讲,视域融合构成毛泽东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机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正是毛泽东批判和修正视域融合缺陷的积极效应。毛泽东站在世界历史视域,从现实的人出发,以解决中国问题为导向,打破了党内长期存在的文本中心和理论中心的视域融合范式,开创了实践中心的视域融合新范式。在此基础之上,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成功推动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三者之间的有机视域融合,顺利实现马克思主义认知坐标作用的中国具体化,为改造中国提供了科学的实践方案。错误态度与正确态度并存发展的局面,决定了批判和纠正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态度,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的重要组成。毛泽东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态度遵循,从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修正主义等典型的对待马克思主义错误态度出发,在深刻分析它们产生原因、主要内涵、严重危害及其根源的基础之上,创造性提出马克思主义者与对待马克思主义错误态度(即人与物)区别对待的新态度原则,丰富错误批判与策略提供双措并举的科学态度内涵,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毛泽东从哲学层面创立并倡导的实事求是,是其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鲜明主线。实事求是彰显的是中国话语表达的马克思主义真谛,揭示的是中国共产党科学世界观的精神实质,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则、历史原则与实践原则的有机统一。毛泽东正确运用实事求是科学态度认知中国具体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构成实事求是态度的认识论尺度。毛泽东科学使用调查研究的根本工作方法,在积极创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有效拓展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毛泽东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智慧和实践经验,不仅体现于其从世界历史的宏大视域来科学审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发展,还体现于其从世界历史的伟大进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宏阔视域,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继承发展毛泽东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宝贵经验,紧跟全球化时代发展潮流,正确处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新时代条件下,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新境界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

陈本铿[6](2018)在《新世纪以来台湾当局南海政策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海权的属性从传统的单一的权力属性过渡到权力强化和权利维护双重属性。中国现代海权属性系由维护海洋主权、海洋权力与海洋权益有机统一,其中海洋主权与海洋权力属于海权的权力属性范畴,而实现权力属性的方式是要推行海洋强国战略,而海洋权益属于海权的权利属性。因此,中国现代海权实现之路是由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权权利维护的统一。台湾在维护海权的权利属性方面发挥作用相对有限,在南海争端上不断增强海军实力,与大陆合作才能强化海权的维护,实现南海利益最大化。分析新世纪以来台湾当局南海政策演变过程,也要对新世纪前台湾当局南海政策追根溯源。主要体现在建碑巡护阶段(1949—1955年)、反共优先、维权次之阶段(1956—1970年)、重“外交”轻“主权”阶段(1971—1988年)、南海政策态度相对积极主动(1988—1993年)、南海政策采取推脱回避(1993—1995年)、南海“主权”意识淡化(1995—2000年)。2000年5月20日陈水扁上台执政8年来,“台独”势力在岛内急剧膨胀,受到“台独”思维定式,为凸显台湾主体性,南海政策主张主要体现在:突出“海洋立国”,鼓吹“主权”意识;立足“有限主权”,排斥两岸合作;强化“生态环保”,拓宽多元思路,呈现出是忽软忽硬,缺乏同步性,但产生越努力却越被忽视“反噬效应”。在南海问题上,马英九较陈水扁时期更加积极,秉承“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和平互惠、共同开发”原则,更是强调以“中华民国”对于南海固有主权与领土主张,其亮点主要体现在两岸能够在能源安全实现合作。两岸在南海实现合作,不仅是台湾方面明智选择,更是大势所趋,应用SWOT分析马英九时期两岸在南海问题上实现合作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2016年5月,民进党二度执政以来,蔡英文南海政策主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权”仅限于太平岛及其周边海域。二是突出国际法和平解决南海争端。三是“双反对”,即反对与中国大陆合作和反对双边框架解决南海争端。四是配合美国等域外大国强化南海航行自由。蔡英文南海政策不利影响预估如下:一是凸显台湾“独立”地位,“主权”范围仅限于太平岛及其周边海域,忽视南海历史性权利。二是两岸共同维护南海“祖权”立论被推翻,共同维权的难度将加大。三是迎合美日等域外大国南海政策,强化台湾作为声索平等一方参与南海协商。四是强调南海争端依据国际法,继承台湾南海政策的消极面和模糊性,南海维权进一步边缘化。通过对新世纪以来台湾当局南海政策进行归纳总结,国民党与民进党在南海问题共性在于:南海战略主张都比较“亲美”;两党均不认同与中国大陆在南海维权上实现合作,尤其是民进党更是极力反对两岸南海合作;都主张争端各方要依据国际法,尤其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解决南海争端,让南海争议以和平的方式处理;两党都认为台湾有权作为南海声索一方,参与南海争端解决机制;两党都认为解决南海争端问题需多方共同努力,反对单方面改变南海现状。虽然国民党和民进党在南海问题上呈现某些相同点,但两党在南海问题上确实存在一定差异性。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总体而言国民党能够较为清晰表达台湾敢于维护南海权益立场,而民进党只是象征性表示反对其他南海声索国侵犯南海权益,主张“确保主权、和平稳定、多边合作、永续发展”。二是两党对于“十一段线”主张存在差异。三是两党对于两岸南海合作议题上,虽然在两岸南海合作议题上,两党均不认同合作,但仍有区别,国民党态度相对温和,在某种程度上甚至采取默许态度,但民进党明确反对两岸在南海事务上实现合作。四是两党对于台湾参与南海协商主体不一致。五是两党对于美日及南海声索国挑衅并侵犯南海权益态度不一致。当前,岛内“蓝绿”恶斗削弱维权力量、两岸政治分歧使台湾维权陷入边缘化、域外国家制约台湾维权和抵制两岸共同维权、南海问题呈现多重复合博弈结构模式等因素,使得台湾南海政策面临困境。而台湾需要培育全民海洋意识与海洋文化、务实落实推动两岸在南海的合作、积极研究并坚持“U型线”的立场不能动摇、提升对太平岛的实际控制能力等手段维护南海权益。民进党是当前台湾政坛最大政党。国民党只从2016年大选败选以来,一直萎靡不振,而民进党则有可能长期执政。台湾南海政策未来走向体现在无论哪个政党上台执政,其南海政策的重心将转移至太平岛。由于南海形势已经是国际化趋势,台湾南海政策将呈现国际化与多边化,未来国民党和民进党两党的南海政策呈现趋同性,两大政党分歧将相对窄化。“新南向政策”与南海政策角色将进行互换,“新南向政策”不再是台湾南海政策工具之一,反而是南海政策将成为“新南向政策”工具之一。面对台湾南海政策呈现种种趋势,中国大陆必须沉着冷静、顺势而为、立足实际,有理有利有节进行应对,争取实现南海利益最大化。首先是要善于斗争、敢于斗争,迫使美国南海政策回归“中立化”。其次是有理有利有节,发挥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积极性和建设性作用。再次是对台湾策略主要有:加强两岸民间海上执法和能源开发合作,建立两岸南海“第二轨”协商机制;“一中原则”协商参与南海议题的功能性组织;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平台应对“新南向政策”;加强两岸集体身份认同,构建南海命运共同体。

俞世恩[7](2017)在《现代性与民族性:1929年“大上海计划”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历史学科为基点,吸收有关政治、经济、社会、城市、规划等多学科知识进行交叉研究,从全球城市现代化发展和城市规划史的视角,通过分析“大上海计划”(1929年)的产生、内容、实施及失败的原因等,来透视近代上海在当时应对现代化与民族独立统一这两个时代主题时的困境与努力。文章主要依托史料,以美国“芝加哥计划”为参照,从全球视野探求“大上海计划”诞生的背景,说明该计划的出现既是上海日益发展为国家经济中心的内在需求,也是国民政府巩固政权、追求民族复兴的需要。通过阐述“大上海计划”的主要内容,阐明近代上海的现代化建设因内蕴了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的要求表现为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统一。在梳理“大上海计划”的实施中,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揭示计划虽有助于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但其实践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民族尚未独立的制约;并通过介绍“大上海计划”之后的城市规划活动,分析该计划产生的深远影响,认为民族独立后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虽已凸显出来,这些后续规划也继承了“大上海计划”的思想精髓。但在动荡时代,政府关注的并非现代化的市政改革,而是国家统一。最终,文章强调城市规划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反映。传统文化与民族主义元素会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影响。“大上海计划”就是从一个侧面表明了现代化建设需要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

金光磊[8](2017)在《创新驱动与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人类历史不断从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发展?又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这一庞大的复杂系统,是怎样成为一个按其自身规律运动发展的有机体系呢?面对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以及转型期的复杂矛盾,中国如何冲出重围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基于此,探寻社会发展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恩格斯在汲取人类关于社会发展动力认识史上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社会发展动力论。要解决好中国的发展问题必须全面启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但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在经过研究者的解读后,由于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研究的不够深入,或者由于研究者所站立的视角不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局限,出现了“零碎化”、“片面化”、“不灵活化”等倾向,使得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本身所具有真精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显现,为了更好地理解与运用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必须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着作文本,再根据当代社会发展变化的现实条件,还原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本来面貌。社会发展动力是维持社会系统正常运行并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持续的力量,包括社会基本矛盾、人民群众、阶级斗争、改革、科技创新等,这些基本动力要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虽亦有主次之分,但各动力因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共同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用系统论来研究一个既联系而又有相互区别的社会发展动力,从而克服了孤立的、机械的局部思维局限,能够强调对事物整体性的认识。随着时代变化发展,其社会发展动力要素也随之发生变化,某些动力要素作用逐渐弱化甚至消失,而有些动力要素作用日渐突显甚至产生新的动力要素。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对这一问题不断进行着新探索、新解答,尤其是在新的历史阶段,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提出了“创新驱动”,包括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和其它创新是社会发展动力的新论断。随着创新驱动时代的到来,创新驱动对社会发展动力产生巨大影响,在其深度、广度、强度已经让我们感受到未来变革的震撼,创新驱动与社会发展动力之间互动关系的日趋频繁,我国已迈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新驱动对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发挥着更大的作用,阶级斗争、革命、改革这些动力,离开创新驱动均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在其影响下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譬如改变了生产力的要素、结构以及生产力的格局和分布;生产关系亦发生深刻的变化,所有制的结构方面愈加社会化、分配方式上日趋多元化与知识化、企业组织形式上日益倾向民主化。创新型人才将越来越多,现代社会发展正在表现出一种走向创新化的社会趋势,创新驱动为当代社会转型指明了方向。社会发展动力是一个具有特定的结构、功能、发展规律的开放系统,社会发展动力的结构与功能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结构决定功能,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整体的发展变化。社会发展动力系统是一个自我组织、自我适应、自我协调的有机系统,具有创新变革、协调和满足维护功能,它能够调节社会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社会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在创新驱动的作用下有相应的运行机制,这种运行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创新驱动参与到社会发展动力要素之中所构成的有机组合,这种有机组合使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融汇成一股强大的动力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当前中国处于转型期,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比如社会社会发展动力功能失调、社会发展动力优化机制不完善、社会发展创新动力不足等等,这些都给社会发展带来阻力。针对现今中国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为构建“新常态”下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为使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得以良性运行,要健全社会发展动力的主体动力机制,依靠创新主体间的互动协同、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广泛的区域创新合作机制。协调社会发展动力运行的各个系统,调节它们之间的关系,修正它们的运行轨道,控制它们的运行方向,使之功能耦合、结构协调、相互配套,尽量使各社会运行系统同步运行,消减社会发展的阻力,以求合力的最大化。

张文雅[9](2014)在《当代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文化是我国文化的新兴组成部分,以其开放性、实时交互性和受众主导性等独特优势迅猛地传播和发展起来,作用对象越来越多。因此网络的文化交往应该得到大力关注和研究,而这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应有之义。从到目前所查阅到的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以“网络的文化交往”为题的研究尚无。虽然有了相关或相近的研究成果,但是直接针对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研究尚处于孕育之中,更谈不上系统的研究。本文将结合本学科特点从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的角度进行探讨,旨在厘清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本质与结构、基本原则与价值等问题,从而为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实践服务。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在挖掘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的文化交往相关基本内容的探索,认识到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现状、困境和原因,最终为实现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和谐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本论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论述:绪论介绍选题缘由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一章厘定交往、文化、文化交往、网络文化、网络交往、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核心概念,把这些概念的本质提炼出来,从总体上把握其意义。梳理相关理论的界定,从相关研究中把网络的文化交往与相关学科的理论作比较分析,主要目的是从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网络交往与文化交往、网络文化的交往与网络的文化交往等的交叉比较中明晰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研究范式。探索网络的文化交往问题的理论来源和现实基础,通过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的引领勾画出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现实基础,从当代社会现实中追溯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时代背景及现实意义。第二章在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的基础上对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本质、特性、结构、类型、功能进行理论组织与建构。第三章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探究当代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现状和困境,并试图找出困境产生的原因。第四章探索网络的文化交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网络个体和网络社会两个方面详细分析网络的文化交往的价值及其实现。第五章探讨实现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和谐发展的路径。从网络文化价值观念、网络主体和网络文化管理制度中寻找新的方法与途径。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分析归纳与多维系统的研究方法。一是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经典着作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梳理和归纳出网络的文化交往的基本内容。二是跨学科研究法,采用宏观和多元的视角对网络的文化交往进行了跨学科的学理性研究。论文中涉及了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和交叉知识。三是分析归纳法,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综合,对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四是多维系统法,对问题的思考尽可能从多个维度全面系统地审视,既分析整体,又分析其要素;既要多个角度,又要注意角度之间的关联。具体说来,本研究的创新点有:一是概念创新,指出“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概念。突破传统视域,紧密结合当今实际,把“文化交往”的概念从日常生活话语中提炼出来,放在网络空间中作立体观察。二是理论创新。一方面,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提炼整理出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交往理论。另一方面,以该理论为指导,对以往的研究成果作一个集中的梳理,以一种更为明晰的方式和逻辑将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核心概念与基本框架展示出来,并对其理论视阈作进一步的拓展和呈现。三是实践创新。针对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出现的现状和困境进行分析,突出时代性与针对性,探索困境产生的原因,并在网络的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则与价值的基础上提出实现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和谐发展的路径。我们要在网络的文化交往中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文化阵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一份贡献。

吴志文[10](2014)在《《时代》周刊封面报道中美政治精英形象之呈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代》周刊有“史库”美誉,其封面特别是政治精英的封面报道独具特色。它选择政治精英进行形象呈现,意在展示他们背后宏大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并能对国家形象起到暗示和折射的效果。本研究以政治精英理论和媒介形象理论切入,通过观测《时代》周刊的“精英形象”呈现,从历时性的角度剖析《时代》周刊1923-2009年间的中美政治精英形象呈现,运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比较分析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梳理《时代》近百年来对中美两国的政治精英形象的呈现及其不断调整过程,着力探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时代》周刊是如何在中美社会历史的活动中呈现两国政治精英形象的;二是《时代》周刊呈现的中美政治精英形象的差异性;三是《时代》呈现中美两国政治精英形象的内在机理;四是剖析东西方的精英观。研究发现,一、《时代》周刊对中美两国政治精英在政治事件、经济发展、社会运动、军事行动、外交活动等方面的呈现,都是从当时的社会状况出发,继而从不同领域去展现、分析、评价这些人物的,基本上是按照社会作用、个人人格、国家折射的角度展开分析。二、对于美国的政治精英的形象呈现秉承平行的路线——尽管近百年来美国社会一直在发生变化,但《时代》周刊一贯地突出精英人物的魅力,多角度展示,人物事迹全方位报道;而对中国的政治精英呈现却是一个上升的路线——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时代》周刊对中国政治精英的形象呈现经历了一个由轻视、怀疑、惊恐到正视、尊重、褒扬的发展过程。三、《时代》周刊对两国政治精英呈现的客观性、公正性在东西方读者眼里的差别较大。我们的读者调查表明,东方人大多认为《时代》对美国的政治精英形象塑造有拔高之嫌,而对中国的类似叙事则有歪曲和贬低之嫌;而西方人则普遍认为它对中美两国的政治精英描绘都比较客观、真实。之所以出现上述差异,乃在于美国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生活等的世界领先地位,也与我国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多有关联。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文化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的精英观使然,同时,新闻专业主义、国家立场和媒体的利益诉求也深刻地影响着媒体的操作实践。如果单纯以“意识形态”和“妖魔化”来界定西方媒体的中国形象呈现已然不够,或因其批评报道的出现就一概而论之为负面报道也未免过于简单化化,学界应对此持审慎的理性态度。本研究选择《时代》周刊封面的中美政治精英形象呈现进行对比分析,有两方面的意义。一为现实意义:了解和认识美国主流媒体如何通过新闻报道这一窗口来建构和传播精英形象以及对国家形象的折射作用,可以使我们在跨文化传播中更有针对性地调整传播策略,充分认识美国媒体的特性和运作模式,以更好地引导国内媒体如何传播国家形象;同时,可以以美国主流媒体上的中国形象为镜鉴,来进行自我完善。二为学术意义:目前关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研究以及美国媒体的中国报道分析已然不少,但把定量方法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对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形象呈现进行政治学阐释颇具创新。故此,本研究可以丰富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视野。

二、文化·机遇·抉择 商业战略家王志纲眼中的广东25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化·机遇·抉择 商业战略家王志纲眼中的广东25年(论文提纲范文)

(2)制度的理性维度及其管理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三、主要创新与不足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制度的理性问题解析
    第一节 制度的理性概念界定
        一、制度
        二、理性
        三、制度的理性
    第二节 多角度审视制度的理性
        一、制度的理性的性质
        二、制度的理性的作用
        三、制度的理性的维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制度的理性维度表达形式
    第一节 制度的工具理性
        一、制度的工具理性的含义与规定性
        二、制度的工具理性的基本特征
        三、审思制度的工具理性
    第二节 制度的价值理性
        一、制度的价值理性的含义与规定性
        二、制度的价值理性的基本特征
        三、制度的价值理性的基本向度
    第三节 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
        一、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逻辑关联
        二、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断裂现象
        三、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关系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度的理性在管理思想演进中的阶段性呈现
    第一节 早期管理时期制度的理性形态
        一、制度背景与目标:维护政治稳定统一的管理秩序
        二、理性形态: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原始统一
    第二节 科学管理时期制度的理性偏好
        一、制度背景与目标:技术管控下的高效率管理秩序
        二、理性偏好:制度的工具理性优先
    第三节 行为科学时期制度的理性偏好
        一、制度背景与目标:人性张扬下的情感型社会秩序
        二、理性偏好:制度的价值理性优先
    第四节 现代管理时期制度的理性诉求
        一、制度背景与目标:复杂管理的协同整合秩序状态
        二、理性诉求: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并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度的理性在管理中的价值与偏失
    第一节 制度的工具理性在管理中的价值与偏失
        一、制度的工具理性在管理中的价值
        二、制度的工具理性在管理中的偏失
    第二节 制度的价值理性在管理中的价值与偏失
        一、制度的价值理性在管理中的价值
        二、制度的价值理性在管理中的偏失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制度的理性在管理中实现整合的思考
    第一节 制度的理性整合的理论基础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对制度的理性整合的意义
        二、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对制度的理性整合的意义
        三、制度人类学理论对制度的理性整合的影响
        四、实用主义哲学对制度的理性整合的启示
        五、结构功能主义对制度的理性整合的作用
    第二节 制度的理性整合的影响因素
        一、管理制度的理性功能呈现非均衡性
        二、管理制度的理性文化生态的制约性
        三、管理制度的理性承载主体的异化性
        四、管理制度的理性效度评价的差异性
    第三节 制度的理性整合方式的展望
        一、管理制度观念: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价值观
        二、管理制度共治:制度的公共理性的整合作用
        三、管理制度艺术:“真、善、美”理性的统一
        四、管理制度生态:工具性与价值性人格的共生
        五、管理制度方法:制度的理性方法论范式寻求
        六、管理制度实践:理性精神导引下的制度建构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核心问题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论
    三、思维方法、创新与不足
    四、论文的结构
第一章 企业国际化与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与跨国公司
        一、企业国际化的特点
        二、经济全球化是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外部条件
        三、跨国公司
    第二节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及其初期实践
        一、中国企业的早期海外拓展
        二、“走出去”战略的提出
        三、“走出去”战略的初期实践(2000——2010)
    第三节 中国企业海外拓展进入新时代(2010-)
        一、后危机时代
        二、“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打开新空间
第二章 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分析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非政治风险
        二、政治风险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特点与类型
        一、“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全局性”
        二、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强烈政治性
        三、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系统复杂性
        四、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生成类型与严重危害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企业面临的海外战略风险
        一、国际格局大变革带来企业战略风险
        二、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若干形态
        三、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海外战略风险比较
第三章 美国对华全面遏制与中国企业战略风险—以中兴通讯和华为公司为例
    第一节 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演变
        一、美国对华战略敌视(1949—1971)
        二、美国对华战略接触与遏制(1972-2016)
        三、“美国优先”与特朗普政府对华全面战略遏制(2017-)
    第二节 美国对中兴通讯的两次制裁
        一、中兴通讯的海外拓展及国际化战略
        二、美国对中兴通讯的第一次制裁
        三、美国对中兴通讯的第二次制裁
        四、美国制裁中兴通讯的原因、影响和启示
    第三节 美国对华为的全力“围剿”
        一、华为的海外拓展及国际化战略
        二、“孟晚舟事件”及其影响
        三、美国遏制华为手机和5G业务全球拓展
        四、华为反制美国打压与自强自卫的应对策略
    第四节 美国对华遏制造成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
        一、新时代美国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原因
        二、中兴通讯与华为公司应对美国打压政策比较
第四章 中国企业海外项目遭受的战略风险—以国电投密松电站项目和中企利比亚项目为例
    第一节 缅甸密松电站项目及其搁置
        一、密松电站的设想与立项
        二、密松电站项目的突然中止与长期搁置
    第二节 密松电站项目战略风险的系统分析
        一、缅甸国内复杂的政治社会因素
        二、美西方因素与密松电站项目搁置
        三、中方认识和处置密松电站战略风险之反思
        四、“一带一路”倡议与密松电站项目
    第三节 利比亚中企项目经受的战略风险
        一、中国企业走进利比亚
        二、“阿拉伯之春”与利比亚战乱
        三、中企利比亚项目蒙受重大损失
    第四节 中资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比较
        一、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的相似之处
        二、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的不同之处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对策
    第一节 加强合规管理认清海外环境
        一、中国企业要加强合规管理,提高国际化水平
        二、认清东道国的政治状况及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三、认清中国对外投资国际背景的变化及其影响
    第二节 中国企业应对海外战略风险的策略机制
        一、战略风险预防性策略机制
        二、战略风险分散性策略机制
        三、战略风险补救缓解性策略机制
    第三节 中国政府如何帮助企业管控海外战略风险
        一、政府帮助“走出去”企业加强与东道国的互动
        二、综合利用国内、国际双层法律手段防范战略风险
        三、同东道国主要利益集团和民众建立友好和谐关系
结论
    一、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是复杂的系统风险
    二、防范化解战略风险需要危机意识与复杂系统思维
    三、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三、 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第1章 湖湘理学发展与晚清湘系集团的兴起
    1.1 湖湘理学的传播和在清代的发展
    1.2 晚清湘系理学经世集团的集结
第2章 湘军早期军事实践及建军思想
    2.1 湘军早期军事实践活动
    2.2 湘军与团练勇营
    2.3 湘军建军思想初析
    2.4 湘军早期建军思想与《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第3章 湘军:淬砺理学精神的新军
    3.1 理学自救的产物
    3.2 湘军理学经世思想来源的几个侧面
    3.3 凝士以礼:理学导向下的湘军“节制”机制分析
第4章 以精微之意行威厉之事:理学导向下独特的湘军军事思想
    4.1 儒学的转向:兵儒合流的豪侠气象
    4.2 明耻教战:湘军建军治军思想的核心
    4.3 湘军“兵争”思想中的儒学向度
    4.4 湘军对传统兵学的继承与扬弃
第5章 湘军军系与理学
    5.1 湘军军系文化表征
    5.2 湘军军系文化中的“气节观”
    5.3 湘军发展重心转移及后期湘军军事实践
    5.4 湘军军事实践中对理学的疏离
第6章 湘军创制与理学
    6.1 湘军集团的理学经世思维
    6.2 湘军的主要经世实践:创制
    6.3 湘军创制评析
第7章 湘淮军集团的同源异流:一个理学文化视角的比较
    7.1 湘淮军理学文化背景的异同
    7.2 湘淮军集团价值文化取向差异
    7.3 湘淮军集团不同的历史际遇
第8章 湘军集团对咸同理学的影响
    8.1 湘军集团对于晚清理学融合发展的影响
    8.2 湘军经世文化对理学思想的扩充和完善
    8.3 湘军人物对理学学术思想的发挥与修正
    8.4 重建以理学为核心的儒学人文信仰
第9章 湘军理学经世的历史地位
    9.1 晚清理学复兴是儒学自身运动的结果
    9.2 湘军崛起成为晚清政治格局转捩的重要枢纽
    9.3 湘军集团与晚清“国运”相终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毛泽东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的缘起依据与意义
    0.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选题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0.4 选题的研究重点与难点
    0.5 选题的研究创新与方法
第1章 毛泽东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选择
    1.1 在备受支配的国情中体悟现实
        1.1.1 世界之中的近代中国
        1.1.2 备受支配的主要特征
        1.1.3 备受支配的矛盾结构
        1.1.4 备受支配的社会根源
    1.2 在自由解放的渴望中追寻理想
        1.2.1 无支配自由的共同理想
        1.2.2 国家的无支配自由理想
        1.2.3 人民的无支配自由理想
        1.2.4 政党的无支配自由理想
    1.3 理想与现实张力间的历史选择
        1.3.1 理论视野与思想结构的内在冲突
        1.3.2 困局中信仰方向的重新选择定位
        1.3.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初步实践活动
        1.3.4 确立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2章 毛泽东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命题的内涵辨析
    2.1 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命题的真伪
        2.1.1 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的理论与实践维度
        2.1.2 警惕“马克思主义观”命题的混乱逻辑陷阱
        2.1.3 判定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真命题的依据
    2.2 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的具体内涵
        2.2.1 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概念的多维化解析
        2.2.2 对待理论文本层面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内涵
        2.2.3 对待历史经验层面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内涵
        2.2.4 对待社会实践层面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内涵
    2.3 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的内在本质
        2.3.1 科学态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伴相生
        2.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科学态度的理论关系
        2.3.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科学态度的逻辑关系
        2.3.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科学态度的实践关系
第3章 毛泽东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视域融合机理
    3.1 科学态度的视域融合机理
        3.1.1 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
        3.1.2 马克思主义的历时性与共时性
        3.1.3 科学态度的视域融合机理意蕴
        3.1.4 文本和理论中心视域融合局限
    3.2 视域融合实现范式的探索
        3.2.1 中国问题的世界历史视域建构
        3.2.2 现实的人是视域融合的出发点
        3.2.3 以实践为中心的实现范式探索
        3.2.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视域融合
    3.3 改造中国实践方案的创新
        3.3.1 马克思主义是认知世界的坐标
        3.3.2 中、西、马视域融合的条件与可能
        3.3.3 认知坐标普遍意义中国具体化
        3.3.4 在反思与批判中创新实践方案
第4章 毛泽东科学批判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态度
    4.1 对待马克思主义错误态度的产生及其表现
        4.1.1 非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
        4.1.2 教条主义态度的产生、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
        4.1.3 经验主义态度的产生、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
        4.1.4 修正主义态度的产生、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
    4.2 对待马克思主义错误态度的危害及其根源
        4.2.1 以错误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危害
        4.2.2 理论失范与实践欠缺造成无的放矢
        4.2.3 唯心哲学和形而上学形成空洞理论
        4.2.4 感性与理性认知失衡导致盲动实践
    4.3 对待马克思主义错误态度的批判及其修正
        4.3.1 坚持错误批判与策略提供双措并举
        4.3.2 扞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3.3 打破理论与经验对立的二元旧思维
        4.3.4 开拓人与物区别对待的新态度原则
第5章 毛泽东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态度
    5.1 实事求是态度的世界观审视
        5.1.1 实事求是构成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
        5.1.2 实事求是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则
        5.1.3 实事求是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原则
        5.1.4 实事求是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原则
    5.2 实事求是态度的认识论剖析
        5.2.1 实事求是贯穿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历史过程的始终
        5.2.2 实事求是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5.2.3 实事求是反思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5.2.4 实事求是把握客观必然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5.3 实事求是态度的方法论实践
        5.3.1 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
        5.3.2 合理消解思想与行动之间的张力
        5.3.3 积极创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5.3.4 努力拓展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第6章 以科学态度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6.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基:科学态度的世界价值
        6.1.1 人类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般发展进程
        6.1.2 社会主义进入世界历史的特殊演绎路径
        6.1.3 世界历史理论中国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
        6.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彰显的世界历史意义
    6.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科学态度的时代呼唤
        6.2.1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课题与当今世界发展
        6.2.2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规律
        6.2.3 全球化条件下“两制关系”的重新考量
        6.2.4 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肩负的历史使命
    6.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新:科学态度的思想方略
        6.3.1 树立坚定理想信念
        6.3.2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6.3.3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6.3.4 关注人类共同命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新世纪以来台湾当局南海政策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的提出与意义
    二、学术研究综述
    三、创新点与难点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海权理论解析及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节 海权理论相关概念界定
        一、海权与制海权
        二、海洋战略
        三、海军战略
    第二节 传统海权和现代海权的理论解读
        一、海权理论的演进、丰富和发展
        二、传统海权的单一属性:海洋的权力
        三、现代海权双重属性:权力强化和权利维护
    第三节 两岸遵循的海权属性与海权维护
        一、中国大陆现代海权: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洋权利维护统一
        二、台湾海权权力强化:海军战略的实施
    小结
第二章 台湾当局南海政策的历史演进(1949—2000年)
    第一节 “两蒋”时期台湾当局南海维权综述(1949—1988年)
        一、“主权”建碑巡护阶段(1949—1956年)
        二、反共优先,消极维护(1957—1970年)
        三、重“外交”轻“主权”阶段(1971—1988年)
    第二节 李登辉时期台湾当局南海政策诠述(1988—2000年)
        一、维护南海主权作为Ⅰ:政策宣示和海洋立法
        二、维护南海主权作为Ⅱ:安全维护与开发建设
        三、维护南海主权作为Ⅲ:“第二轨道”机制
    第三节 台湾当局南海政策历史评析
        一、“两蒋”时期:“反共复国”历史错位下立足南海根基
        二、李登辉时期: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小结
第三章 陈水扁时期南海政策(2000—2008年)
    第一节 陈水扁时期台湾两岸关系与东盟关系
        一、基调:“亲美仇中”,提出“一边一国”论
        二、“烽火外交”视角下台湾与东盟关系
        三、“新南向政策”提出与效果评析
    第二节 陈水扁任内南海政策概述
        一、突出“海洋立国”,鼓吹“主权”意识
        二、立足“有限主权”,排斥两岸合作
        三、强化“生态环保”,拓宽多元思路
    第三节 陈水扁时期南海政策评价
        一、特点:忽软忽硬,缺乏同步性
        二、目的:凸显台湾主体性,拓展国际空间
        三、效能:越努力却越被忽视“反噬效应”
    小结
第四章 马英九任内南海政策(2008—2016年)
    第一节 “活路外交”视角下台湾两岸关系与对外关系
        一、“活路外交”提出和现实意义
        二、“活路外交”前提下台湾“亲美”与“和陆”
        三、“活路外交”视角下台湾与东盟政经关系
    第二节 马英九任内南海作为与角色评价
        一、基调:蓝色海洋战略
        二、政策主张:“主权”在我、搁置争议
        三、目的与途径:和平互惠、共同开发
        四、角色:低调的声索方
    第三节 马英九任内两岸南海有限合作
        一、两岸南海合作相关议题
        二、两岸南海合作的亮点:能源安全
        三、南海合作SWOT分析
    小结
第五章 蔡英文上台以来南海政策(2016年—至今)
    第一节 蔡英文执政时期的“隐性台独”与“新南向政策”
        一、两岸关系:从维持现状到“新四不一没有”
        二、美台关系:从亲美到倚美
        三、“新南向政策”提出背景、动机与目的
        四、“新南向政策”面临困境与前景分析
    第二节 蔡英文南海政策主张及成因
        一、凸显台湾“主体性”使然
        二、立于打赢选举政治考量
        三、基于亲美倚美考虑
    第三节 蔡英文南海政策不利影响预估
        一、凸显台湾“独立”地位,忽视南海历史性权利
        二、两岸共同维护南海“祖权”立论被推翻,共同维权难度加大
        三、迎合美日,继承消极性,南海进一步边缘化
    小结
第六章 台湾各时期南海政策比较及其维权困境
    第一节 台湾当局南海政策的领导人政治割据逻辑
        一、两岸关系视角下台湾领导人对台湾利益的认知
        二、台湾领导人公开对于南海政策阐述立场
        三、台湾领导人对南海建设及作为的重视程度
    第二节 国民党、民进党南海政策争论和特点
        一、国民党、民进党南海政策争论
        二、民进党南海政策的特点
        三、国民党南海政策的特点
    第三节 台湾南海维权面临困境
        一、岛内“蓝绿”恶斗削弱维权力量
        二、两岸政治分歧使台湾维权陷入边缘化
        三、域外因素制约台湾维权和抵制两岸共同维权
        四、南海问题呈现多重复合博弈结构模式
    小结
第七章 台湾南海维权案例分析与对策展望
    第一节 台湾南海维权案例分析:菲律宾南海仲裁案
        一、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起始与结果
        二、中菲仲裁案后南海问题对于台湾的挑战与机遇
        三、南海仲裁案后两岸南海合作可能性预估
    第二节 当前台湾维护南海权益战略性选择
        一、威胁平衡理论提出与演进
        二、威胁平衡理论透析南海争端:抗衡?追随?避险?
        三、威胁平衡理论框架下台湾南海战略选择
    第三节 台湾南海维权功能性策略
        一、培育全民海洋意识与海洋文化
        二、务实落实推动两岸在南海合作
        三、积极研究并坚持“U型线”的立场不能动摇
        四、提升对太平岛的实际控制能力
    小结
第八章 台湾南海政策未来走向及中国大陆的对策探究
    第一节 台湾南海政策未来走向
        一、台湾南海政策的重心将转移至太平岛
        二、台湾南海政策将面向国际化与多边化
        三、蓝绿政党南海政策差异将呈现窄化
        四、“新南向政策”与南海政策角色将互换
    第二节 多层谋划:中国大陆应对策略思考
        一、善于斗争、敢于斗争,迫使美国南海政策回归“中立化”
        二、有理有利有节,发挥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积极性和建设性作用
        三、对台湾策略Ⅰ:坚持“一中原则”,建立“第二轨”协商机制
        四、对台湾策略Ⅱ: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平台应对“新南向政策”
        五、对台湾策略Ⅲ:加强两岸集体身份认同,构建南海命运共同体
    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7)现代性与民族性:1929年“大上海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大上海计划”的诞生
    第一节 租界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一、租界的出现: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畸形现象
        二、近代上海的城市发展
        三、上海城市现代化面临的困境
        四、近代上海华界的市政建设实践
    第二节 近代上海城市规划的鲜明特色
        一、近代城市发展状况及专业规划的出现
        二、“芝加哥计划”:上海城市规划的主要样板
        三、西学为用:清末以来的中国城市发展及规划实践
        四、复兴为本:近代上海积极谋求城市发展的表现
第二章 “大上海计划”的出台与主要内容
    第一节 重任在肩:计划的出台
        一、国民政府的期望
        二、历任市长的努力
    第二节 与外比肩:计划的主要内容
        一、内在需求:重点聚焦另辟新城
        二、以港兴市:积极建设“东方大港”
        三、合理布局:全面改建交通系统
第三章 “大上海计划”的实施与失败
    第一节 计划的实施:改造与新建并行
        一、旧城区的改造
        二、新市区的开发
        三、各方合力推进
    第二节 计划的失败:天灾与人祸
        一、政府财政捉襟见肘
        二、当局决策不够成熟
        三、战争打击接连不断
    第三节 一对个案的比较:市政府新屋与国际饭店
        一、市政府新屋:中西合璧的典范
        二、国际饭店:摩登现代的象征
第四章 “大上海计划”的继承和影响
    第一节 从双核到一统:日占时期的城市规划
        一、日占时期上海城市规划的演变
        二、殖民性:日占时期上海城市规划的新特点
    第二节 现代性的凸显:“大上海都市计划”
        一、“大上海都市计划”产生的理论背景
        二、“大上海都市计划”的基本内容
        三、“大上海都市计划”的基本特点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创新驱动与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述评
        (一)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研究现状
        (二)创新驱动研究现状
        (三)对现有研究现状评析与展望
    三、本文的逻辑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本文的逻辑结构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视角上新颖
        (二)理论建构上独特
        (三)研究成果上实用性
第二章 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重新思考
    一、关于社会发展动力中各个要素的性质及其关系的思考
        (一)关于社会发展动力分类的思考
        (二)关于社会发展动力要素间的内在关系思考
    二、关于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思考
        (一)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是社会发展规律中的最基本的规律
        (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诸要素通过社会基本矛盾起作用
        (四)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三、关于人民群众作为主体动力的特殊作用的思考
        (一)主体动力是一切动力的发出者
        (二)主体动力是一切动力的推动者
        (三)主体动力是一切动力的灵魂与归宿
        (四)主体动力是一切动力活动的计划者、执行者
    四、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系统条件性和时代性的思考
        (一)关于条件性的思考
        (二)关于时代性的思考
    五、创新驱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
        (一)创新驱动的提出与界定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创新驱动的思想
        (三)创新驱动在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中的地位及其意义
第三章 创新驱动对社会发展动力系统要素的影响
    一、创新驱动使生产力各要素发生质的变化
        (一)助推知识型劳动者占据主导地位
        (二)促使劳动工具趋向智能化
        (三)推进劳动对象范围扩大化
    二、创新驱动使生产关系更具合理化
        (一)所有制结构发生变更
        (二)雇佣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地位越来越趋向平等化
        (三)分配方式趋于多样化
    三、创新驱动使上层建筑进一步完善
        (一)政治呈现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
        (二)政府职能转变,塑造创新型政府
        (三)创新教育更加全民化
    四、创新驱动改变社会阶层结构
        (一)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变化
        (二)阶级紧张度有所缓解
    五、创新型人才成为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创新型人才比重越大主体动力越明显
        (二)创新型人才要密切联系群众引领人民群众前进
第四章 创新驱动对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一、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结构
        (一)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主体结构
        (二)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客体结构
        (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活动结构
    二、创新驱动对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结构的影响
        (一)主体结构呈现出创新的特点
        (二)客体结构呈现出更具人化的特点
        (三)活动结构凸显智能化
    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功能的变化
        (一)社会创新变革功能更加迅速
        (二)社会协调功能更为有效
        (三)社会满足维护的功能更加完善
        (四)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力量更加强大
第五章 创新驱动与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
    一、创新驱动是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新阶段
        (一)创新驱动与社会发展动力系统是理念与实践的融合
        (二)创新驱动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和迎接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三)创新驱动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新途径
    二、创新驱动与社会发展动力要素间的互动机理
        (一)科技创新驱动是生产力发展的超常动力
        (二)制度创新驱动是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直接动力
        (三)理论创新驱动是解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矛盾的间接动力
        (四)观念创新驱动是思想革命的内驱力
    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运行机制的特点
        (一)社会发展动力系统运行机制的整体性
        (二)社会发展动力系统运行机制的动态性
        (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运行机制的优化性
        (四)社会发展动力系统运行机制的开放性
        (五)社会发展动力系统运行机制的虚拟性
第六章 中国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现状与对策
    一、中国社会发展动力系统运行情况及其新变化
        (一)中国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在整体上运行良好
        (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制定
    二、中国社会发展动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发展动力功能失调
        (二)社会发展创新动力不足
        (三)社会发展动力优化机制不完善
        (四)社会发展秩序紊乱
    三、中国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优化路径
        (一)增强创新驱动的动力组合
        (二)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
        (三)协调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以求合力的最大化
        (四)发挥好动力、平衡和治理三个机制的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当代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选题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对网络文化问题的研究
        (二) 对文化交往问题的研究
        (三) 对网络的文化交往问题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概念
    一、核心概念厘定
        (一) 交往
        (二) 文化交往
        (三) 网络的文化交往
    二、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相关理论
        (一) 网络文化与文化学意义的文化
        (二) 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
        (三) 网络交往与文化交往
        (四) 网络文化的交往与网络的文化交往
    三、网络的文化交往问题的理论来源
        (一) 马克思文化交往理论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交往理论
    四、网络的文化交往问题的现实基础
        (一) 文化全球化是网络的文化交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是网络的文化交往产生的催化剂
        (三) 我国文化软实力相对滞后是网络的文化交往发展的瓶颈
        (四)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网络的文化交往开展的动力
第二章 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本质与结构
    一、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本质
        (一) 人的精神虚拟存在方式
        (二) 人的自我认识手段
        (三) 人的本质彰显途径
        (四) 人的本质的消解与丧失
    二、网络的文化交往的二重性
        (一) 虚拟性与实在性的统一
        (二) 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统一
        (三) 自由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四) 去中心性与中心性的统一
    三、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结构
        (一) 实体结构
        (二) 意义结构
        (三) 辩证结构
    四、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类型
        (一) 网络个体之间的文化交往
        (二) 网络群体之间的文化交往
        (三) 网络个体与网络群体之间的文化交往
    五、网络的文化交往的功能
        (一) 网络文化的传播与创新
        (二) 海量信息的交流与整合
        (三) 虚拟情感的沟通与宣泄
        (四) 自我发展的实现与张扬
第三章 当代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现状、困境和原因
    一、当代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现状
        (一) 网络的文化交往主体的扩大化
        (二) 网络的文化交往内容的深入化
        (三) 网络的文化交往行为的复杂化
    二、当代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的困境
        (一) 网络的文化交往与现实的文化交往的冲突
        (二) 网络的文化交往与传统的文化交往的碰撞
        (三) 中国网络的文化交往与西方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摩擦
    三、当代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困境的原因
        (一) 网络自身的弊端
        (二) 网络主体的失范
        (三) 网络“把关人”的困境
        (四) 西方文化强势扩张与我国文化弱势图存的现实
第四章 网络的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则与价值
    一、网络的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则
        (一) 差异与认同的统一
        (二) 冲突与融合的统一
        (三) 需求与供给的统一
        (四) 较量与制衡的统一
    二、网络的文化交往的价值
        (一) 网络个体价值
        (二) 网络社会价值
        (三) 网络价值实现
第五章 实现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的和谐发展
    一、建构网络文化价值观念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话语方式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交往网络化
        (三) 传递“中国好声音”
        (四) 引导网络俗文化“高端大气上档次”
    二、激发网络主体潜力
        (一) 网络个体:网络的文化交往和谐的关键
        (二) 网络群体:网络的文化交往和谐的重中之重
    三、建立网络文化管理制度
        (一) 开展网络道德建设形成教育合力
        (二) 政府依法主导网络文化管理
        (三) 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多管齐下
        (四) 技术支撑构筑防洪堤坝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10)《时代》周刊封面报道中美政治精英形象之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理论援用
    1.6 研究的创新点
2 《时代》周刊封面的美国政治精英形象呈现(1923~2009)
    2.1 浮华与危机接踵的迷失年代(1923—1939)
    2.2 风云变幻的战争年代(1940—1945)
    2.3 冷战与争锋的擂台岁月(1946-1959)
    2.4 “伟大社会”计划的改革岁月(1960-1969)
    2.5 政治丑闻与军事危机迭出的年代(1970-1989)
    2.6 真实与虚幻交织的转型年代(1990-2009)
3 《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政治精英形象呈现(1923~2009)
    3.1 风云变幻的战乱年代(1923-1949)
    3.2 内忧外患的跃进年代(1950-1965)
    3.3 红色风潮中风雨飘摇的文革十年(1966-1976)
    3.4 走向开放和转型的改革岁月(1977-1997)
    3.5 实力作证和大国崛起的崭新世纪(1998-2009)
4 《时代》周刊封面中美政治精英形象呈现的差异
    4.1 政治形象——个人魅力与整体素质的分野
    4.2 经济发展——展示人物魄力与渲染事件性质
    4.3 社会运动——不变的“美国梦”与跃升的“中国龙”
    4.4 军事行动——强大的实力与虚弱的大国
    4.5 外交风云——经验丰富的外交家的风格交锋
5 《时代》周刊封面中美政治精英形象呈现差异的成因
    5.1 中美文化与语境差异:“他者中心”型文化与“自我中心”型文化
    5.2 新闻专业主义理想诉求
    5.3 国家立场与媒体利益的现实表达
6 《时代》周刊封面中美政治精英形象呈现解读
    6.1 精英与精英观
    6.2 东西方视野中的政治精英
    6.3 《时代》周刊政治“精英形象”呈现之读者视角
7 结语
    7.1 美国政治精英的整体呈现:不变的主题——个性魅力的渲染与国家实力的展示
    7.2 中国政治精英的整体呈现:由远及近的叙事转变——从落后的中国到中国世纪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会议及课题目录
附录2 美国历届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名录
附录3 中国历届国家领导人名录
附录4 《时代》封面之美国政治精英形象呈现(1923-2009)
附录5 《时代》封面之中国政治精英形象呈现(1923-2009)
附录6 《时代》周刊阅读行为调查问卷
后记

四、文化·机遇·抉择 商业战略家王志纲眼中的广东25年(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演变研究 ——基于中国国内因素的视角[D]. 刘亚男.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制度的理性维度及其管理价值研究[D]. 杜威.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3]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D]. 李国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4]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D]. 汤浩. 湖南大学, 2018(06)
  • [5]毛泽东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研究[D]. 李保全. 湘潭大学, 2018(04)
  • [6]新世纪以来台湾当局南海政策演变研究[D]. 陈本铿.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7]现代性与民族性:1929年“大上海计划”研究[D]. 俞世恩.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8]创新驱动与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 金光磊.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9]当代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研究[D]. 张文雅.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5)
  • [10]《时代》周刊封面报道中美政治精英形象之呈现[D]. 吴志文. 华中科技大学, 2014(07)

标签:;  ;  ;  ;  ;  

文化、机遇与选择:王志刚眼中的广东25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