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南金融研究》2003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编辑部[1](2021)在《《江苏社会科学》2021年总目次》文中认为
王巍[2](2020)在《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地震分级应急响应机制经过2008年8级汶川地震、2010年7.1级玉树地震、2013年7.0级芦山地震、2017年7.0级九寨沟地震等大地震的实践检验和经验总结得到不断完善。每次地震后对本次应急响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能力评价对各级政府和部门来说都很重要。然而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指出应该对地震应急响应哪些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以及如何进行评价?因此,本文立足地震应急响应阶段,提出构建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提供评价方法,这对于提升地震应急响应能力、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倒逼地震应急准备能力建设,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在文献回顾和多次国内外地震应急响应事件跟踪研究的基础上,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首个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的评价模型,探索了可用于它方评价的路径,可以对发生的重大地震灾害事件进行应急响应能力评价,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首先,提出了重大地震灾害和应急响应能力的概念,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在构建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从响应主体的角度进行一级评价指标的划分,4个一级评价指标为政府应急响应能力、社区应急响应能力、救援力量应急响应能力、和群众应急响应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14个二级评价指标和48个三级评价指标。其次,在确定评价体系中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时,结合了大量的相关政策、法规、文献、及案例,首先明确了评价指标的内涵,再确定出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和计算方法,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在分析评价指标C1队伍响应能力时,结合在地震应急救援方面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关于《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地震响应标准工作程序》的标准初稿作为本研究的成果之一。再次,在修正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指标权重时,共进行了两次专家问卷调查工作,征求专家意见,第一次专家问卷调查得到499份反馈,根据反馈结果修正和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次专家问卷调查得到276份反馈,根据专家打分结果,运用SPSS软件和MATLAB工具计算了各级指标的权重。最后,以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四次地震为例,利用本文所提供的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模型,具体评价了四次地震中的政府应急响应能力。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探讨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明确了继续研究的方向。
袁波[3](2016)在《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政策绩效研究 ——基于浙江省的调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连续11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各部委、各级政府相继出台强农惠农政策。财政专项资金政策作为重要惠农政策,如何评价其绩效?绩效的影响因素何在?现有研究主要从合理性、合法性、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对专项资金结果进行评价,对其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经济、管理、政治等方面。专项资金作为重要公共财政政策,实现公共价值是其质的规定性,也是其绩效评价核心。只对专项资金政策结果评价忽略了专项政策设立的必要性、合理性等关键要素。专项资金政策过程本质上是政策行为者之间的互动,政策行为者的互动构成专项资金政策的结构,结构决定其功能,功能是否有效发挥直接影响专项资金政策绩效,这正是被现有研究所忽略。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本研究构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以浙江省水稻生产过程中专项补贴政策为例,评价其政策绩效;并从结构功能理论探析专项资金政策绩效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改善绩效的对策建议。(1)专项资金政策绩效评价框架。评价专项资金政策问题界定,政策制定、执行、输出、监控五个阶段的绩效。在已有文献调研、专家访谈基础上,构建初始评价指标,对其信度与效度检验,确立最终评价指标。其中,问题界定评价指标为需求性;政策制定为必要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参与性4个一级指标;政策执行为效率性、充足性、回应性、影响力、协调性5个一级指标;政策输出为效果性、满意度、公平性3个一级指标;政策监控包括灵活性和参与性2个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分解为22个二级指标。(2)水稻生产过程中专项补贴政策绩效评价结果。对3个县(市)的44个职能部门,28家合作组织,344位农户深入调查研究表明,问题界定阶段:种粮主体政策需求差异大,88.66%受访者对补贴政策表示无所谓,100%合作组织需要补贴政策。政策制定阶段:92.3%政策不具有独一无二功能;90%以上政策目标内容不切实际、82.4的%政策内容和补贴对象不合理、100%政策目标含糊不清;53%政策不具有可操作性;100%受访者未参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阶段:行政效率性低,60%以上专项补贴政策程序繁琐;基层人力资源匮乏,欠发达地区财力配套不足;95%以上受访者表示没有得到政策回应,96%合作社反映融资、贷款、土地流转等困难,均未得到回应和解决;96%水稻规模化生产主体知晓至少8项补贴政策,70%以上种粮散户不清楚自己领了什么补贴;上下级政府部门间信息不对称,部门间种粮补贴基础数据管理混乱。政策成果输出阶段:17项专项补贴政策并未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94%具体政策未实现其政策目标;57.64%受访者对补贴政策没感觉,27.78%受访者对各类补贴满意;规模生产主体政策补贴收益远高于普通散户,至少70%以上利润来自政策补贴,散户每亩地拿到的补贴不超过72元;专项补贴政策“一刀切”现象严重,未根据地域差异有针对性分配。政策监控阶段:灵活性不够,部分政策执行中出现偏差未能及时调整;外部监督主体参与性低,100%受访者不关心专项政策执行情况,“人大”、“政协”、第三方监督力度弱。(3)结构功能视角下专项资金政策绩效影响因素分析。问题界定结构:问题界定主体功能未有效发挥,致使农民政策需求与供给错位;政策制定结构:党政“条块”、议行合一决策结构,致使专项政策交叉叠置、合理性差;以部门为基础的预算制度加剧专项资金政策分散化、重叠化。政策执行结构:“党政双轨”、“条块结合”的正式执行结构影响政策执行的效率、充足性、回应性、影响力;“关系主导”的非正式执行结构影响专项资金政策分配的公平性,尤其是非普惠制补贴政策。政策监控结构:内部监督为主、外部监督为辅的监督结构,影响外部监督主体的参与性及其功能发挥,难以及时调整政策偏差;重业务性考核方式忽略了专项资金政策质的规定性,加剧专项资金政策低绩效化。(4)改善专项资金政策绩效的策略。问题界定阶段:优化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强化政府信息搜索能力。政策制定阶段:完善决策权力结构和专项资金预算制度;充分论证专项政策设立合理性;优化专项补贴政策目标体系,明确具体政策目标;调整专项支出结构,减少非普惠制项目性支出,加大普惠制直补力度;减少中间环节补贴,直接对农户或土地补贴。政策执行阶段:理顺执政党与国家权力机关关系;完善政策执行主体的权力配置制度;逐步将专项补贴政策执行二级机构合并;统一、简化补贴程序;建立现代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统一管理补贴基础数据。政策监控阶段:发挥多元主体的监督功能,优化专项补贴政策考核维度。
莫申生[4](2014)在《制度安排视角下的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金融化步伐的加速推进,金融体系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现实中,世界各国的金融结构体系存在巨大差异。如何理解这些差异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仅是一个相当有争议的学术论题,而且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在已有相关研究中,有大量的文献围绕银行机构和金融市场在金融结构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展开争论,也有相当数量的学者基于不同的契合点分析讨论了不同的银行业结构和金融市场结构的优劣,但是相关研究至今未达成一致的观点。由于政府制度安排作为经济发展史的一种常态,其对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本文尝试从金融制度安排的新视角,重新审视了金融结构及其调整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现有文献在分析金融制度安排及其与经济运行的关系时,过于注重制度安排的特性对经济金融发展的可能影响。然而,在本文看来,不同的金融制度安排在储蓄动员、风险分散以及资金配置方面的作用机制和途径不尽相同且各有利弊,仅仅简单地探讨金融体系的特性或难以确定何种金融结构更有助于经济发展。为了更加准确地分析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必要从金融结构体系和实体经济发展这两个方面的特性共同入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实体经济有着差异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只有金融结构体系与经济发展的各种内涵相适应,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体系的功能,促进实体经济的有效发展。反之,当金融结构体系与经济发展需要不相吻合,那么就有可能引发金融体系的低效运行,并进一步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既定经济发展阶段,如何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体系,促进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的适应性发展,是一个富有现实意义的论题。当然,金融结构体系对政府制度安排的依赖,又要求在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的同时,强调对金融制度安排的调整与改革。在行文路径上,本文第二章对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通过相关理论述评,勾勒出全文的分析思路;在第三章,本文首先立于政府金融制度安排层面探讨了其对金融结构及其调整的影响,然后在制度安排约束下就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考虑到现有学界鲜有系统地兼顾经济发展的内在属性,本文即着眼于经济发展所具有的“经济总量增长、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经济质量改善与提高”之内涵,分别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优化”三个维度深入阐述了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机理,并在机理分析基础上,分别构建了理论模型;本文在第四章设计了衡量金融结构与金融制度安排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法分析得出金融结构综合指标因子和金融自由化指数,为第五至第七章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两个层面对全国和区域的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打下了基础。另外,在增长层面的分析中,本文还粗线条地统计分析了中国金融结构调整的一般趋势及演变中具有的特征;本文最后一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及由理论和实证分析折射的政策建议,同时还对文章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作了明确。本文的分析结论显示,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之间通过借助相应的媒介而实现相互的动态作用,但在不同金融制度安排下的作用机制有所差异。政府制度安排的存在降低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而金融制度安排的放松也即金融自由化则有助于金融体系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进而可以提高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匹配度,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具体而言,代表金融结构不同构成成分的直接融资因子和间接融资因子均能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个方面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并且以间接融资因子的作用更大;在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发展都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只是证券市场对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加显着;金融自由化指数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经济总量的增长,也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整个产业结构体系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第一产业的发展。如此分析结论要求,优化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模式,通过利率市场化引导影子银行的显性发展;加快以证券为主的直接融资模式建设,引导并支持非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注重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提升区域金融结构体系在经济发展中的正向作用;继续推动金融自由化,促进金融产权多元化和金融市场机制发展,降低政府制度安排在经济金融发展中的不利影响;在产业政策导向上,加大对民企的支持力度,促进民间资本在不同产业和地区间的流动。
刘帆[5](2014)在《中国巨灾保障基金运作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以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巨灾风险的防范应对形势更加复杂。在巨灾风险席卷全球的浪潮中,中国政府的公共灾害管理能力经受着巨大考验,巨灾风险管理与保险制度创新研究得到了学界、政府及行业的一致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构建起了防灾救灾体系和社会动员机制,形成了中国特色鲜明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但财政救灾的模式不符合“小政府,大社会”的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取向——即合理界定政府职责,原则上市场应该发挥的功能不应该被行政代劳。所以,一方面政府灾害管理中明显出现力绌与失灵现象,另一方面市场化巨灾风险管理方式受到了妨碍。在我国目前巨灾保险落后、巨灾保险赔付率极低的现实条件下,保险机构市场化运营独立承担巨灾风险保障责任也显得势单力薄。通过分析灾害损失和财政拨款数据,我们发现财政救灾的压力非资金数量,而是储备不足,调动困难。而由财政救灾对其他财政预算的执行引发的公平性问题,以及灾后重建“对口支援”过程中的地区间财富转移支付问题,较为突出。针对这两点问题的分析,可以引入基金模式,为我们做好灾前融资,并逐步显现它的累积效应。可以说,我们探讨的巨灾保障基金是一种以政策性自然灾害保险产品为载体的,包括个人、政府、保险市场、资本市场等多主体参与融资、管理与损失分担的专项基金,基金的保障功能贯穿灾前、灾中及灾后。短期的战略目标是,运用巨灾保障基金缓解国家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财政负担,提高巨灾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中长期战略目标是,通过巨灾基金增强保险市场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引导了民众从被动救助到主动参与自身风险管控的意识形态的转变。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导入部分。第一章导论部分,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概括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以及主要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巨灾保障基金的一般分析,首先对巨灾、巨灾风险以及巨灾基金的概念和界定标准进行介绍,然后分析了我国巨灾形势和风险管理现状,具体从政府参与、法规建设、资金归集、救助效果等方面分析我国现有的巨灾风险管理体制中的薄弱环节,最后详细论述了建立基金的必要性,并简要介绍了我国现有的巨灾基金模式设计方案,为本文巨灾基金模式的设计奠定了基础。第三章对巨灾基金的模式进行国际经验总结,分区域将国际上典型国家、地区的巨灾基金模式从法律保障、承保主体和机构性质、参保方式、赔付及分配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为我国设立巨灾保障基金提供启示。第二部分,组织架构。第四章在论述建立我国巨灾保障基金的指导思想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基金组织形式的选择。参考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和保险保障基金的组织模式,巨灾保障基金有两种组织模式供选择,即基金理事会组织模式和基金公司组织模式。通过分析提出,巨灾保障基金在组织形式上可以实行“两步走”,以成立中国巨灾保障基金公司为长期战略目标,以现阶段成立中国巨灾保障基金理事会,初步完成基金组织架构为现实目标。围绕基金理事会的建立,又对其机构设置和内部治理进行了探讨,机构设置主要解决核心机构的归属问题和业务部门的分工问题,内部治理主要基金安全性运营保障的监管问题。第三部分,运行机制。第五章介绍分担机制和触发机制。分担机制是运行机制的核心,其总体思路是由政府主导建立,市场机制运作的,兼具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多层次分担机制,相应的机制设计,包括对分担主体和分担机制的论述。触发机制除了基本的灾害应急触发外,着重论述直保和再保环节“两级触发”,即保险启赔触发和再保险启赔触发,其中引入了指数触发方式丰富研究思路。第六章介绍融资机制。我国巨灾保障基金的融资机制研究。论述了我国建立巨灾保障基金的政府参与角色定位和市场融资功能定位。对于资金归集问题的研究,选取资金来源和基金规模为要点。对基金来源的规划是由储备金、增长金和托管金构成,其中保险融资作为主要融资渠道。第四部分,模式选择。第七章以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障基金模式为出发点,在模式选择上分为启动期、过渡期和成熟期。在设计要点方面,提出以统分结合为手段,以损失分担为指引的思路,论述现阶段政府主导下的以分省份巨灾保险为基础的全国统筹综合性巨灾保障基金模式。第五部分,政策建议。第八章分析了巨灾保障基金模式下的运作要点,主要是财政支撑和强制推动,以及基金实施路径和保险融资路径。结束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以政策建议的方式陈述。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代表性政策建议:一是确定发展模式。我国巨灾保障基金的模式选择,分为启动期——政府主导、过渡期-混合模式、成熟期-市场主导。现阶段更适合政府主导下的中央、地方分层模式,其中对于省级巨灾保险基金与国家巨灾保障基金之间的关系,建议省级巨灾保险基金自营,向全国巨灾保障基金全额再保。保险公司初期重在参与,可以不承担直保环节的风险责任,待成熟后逐步提高自留风险比例。二是加快整体战略部署。围绕巨灾保障基金模式,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导意见和实施办法,首先在制度层面完成整体战略部署。和所涉及的行政部门和业务单位进行充分的磋商,安排好多方参与主体的职责划分,并形成推动合力。三是完成组织架构。核心管理机构基金理事会的归属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下设的业务部门主要有“巨灾保险管理办公室”和“巨灾基金管理办公室”;“巨灾保险管理办公室”同时挂靠到保监会,受保监会的监管和指导;“巨灾基金管理办公室”受到财政部的指导监督,接受财政部的政策制定。四是重视机制建立。基金的运作机制是以分担机制为核心的融资机制、触发机制等构成的系统。一方面,政府应该在运作机制建立阶段及运行初期承担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政府主导并非由政府主办,在具体的制度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应当更多地采用政府引导下的市场运作。五是加大风险管理手段的创新。政府采取财政支撑和强制推动双管齐下,扶持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参与巨灾风险分散。财政支撑有两方面措施:一是财政出资,通过提供再保,为单次巨灾事件的保险损失人为设置上限,增加巨灾风险的商业可保性;二是,直接给予保费补贴。巨灾保险制度的实践初期,强制参保可以达到资金迅速归集且扩大规模的效果。六是实质性推动巨灾保险实施。以我国巨灾保险试点的启动为契机,探讨巨灾保险的实施,以组织机制、风险分担、发展模式、承保技术和保费补贴等为要点,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探讨巨灾保险的实施路径。积极推动巨灾保险的试点工作,为巨灾保障基金的构建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研究,本文尝试在以下方面取得创新:第一,本文提出以分省份政策性巨灾保险为基础的全国统筹综合性巨灾保障基金的模式,具有一定首创性。并且,本文对模式选择的研究并不局限于某个阶段适用性的考虑,而是根据参与主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发挥,分为启动期——政府主导、过渡期-市场增进和成熟期-市场主导。第二,本文对于运行机制的探讨是以巨灾保障基金为载体,系统地构建了巨灾保障基金的分担机制、触发机制和融资机制。其创新点包括风险分担层次的趋势分析,三级触发机制的设置,以及基金规模的动态分析等。第三,本文在关于运用再保手段分担巨灾风险的论述中,详细提出了以巨灾保障基金提供的事故超赔再保险合约为基础,再向国际商业再保险公司争取再保合约的再保设计方案,这种方案可以扭转巨灾保险商业不可保困境。在此条件下,巨灾风险责任分担顺序依次是原保险、比例再保合约、险位超赔合约、巨灾超赔合约(事故超赔合约)。第四,本文旨在改变传统财政救灾模式,探索积极主动的风险管理手段。围绕这种理念,本文观点为:虽然巨灾风险商业不可保,但是可通过巨灾保障基金提供巨灾超赔合约和保费补贴,开展政策性巨灾保险,引导政府、保险市场和民众共同参与巨灾风险管理。其最终目标是对巨灾风险“共防共治”,实现民众从被动救助到主动参与自身风险管理的意识形态的转变。当然,巨灾保障基金的构建是我国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可直接借鉴的资料与文献比较缺乏,实践领域也没有足够的国内案例可以分析,更缺乏立法保障和实践指引。本文在借鉴众多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直接向巨灾保障基金这个终极目标发起挑战,难免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有:首先是对于国际经验的深层次的挖掘不够。对于国际经验的梳理,不应该只停留在模式的表象,应该更多从实际效果中论证模式的优缺点,甚至是一种模式在初期、中期、后期不同阶段的动态的运作效果,这样的研究更有可参考性。由于参考文献有限,加之对国外文献的综合整理工作不够踏实,本文在这方面是欠缺的,对于经验的挖掘度欠缺,仅选取了一些要点做了努力。然后是模式设计欠缺严谨性。仅就基金本身而言,基金的组织结构、内部治理、资金运作(包括融资机制、触发机制、分担机制)等方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本文试图对我国巨灾保障基金的模式做系统探究,但是很难同时兼顾该系统构成的多方主体和各个环节,以及预料到系统动态运作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冲突,所以最终只是尽可能详细地阐述了设计思路,不可避免欠缺严谨性。最后就是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案例实证研究较多,数理实证研究较少。客观原因主要有巨灾保险研究的数据缺失,主观原因主要是田野调查、计量研究等获取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有限,也缺乏更广阔的平台去获取全国性的有效数据。对于各项机制中的参数设计,是一项能够将研究成果直观化的手段,例如分担机制中的分担比例的设计、融资机制中融资规模的数据测算等。本文在这方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亟待今后研究的深入和细化。
于蔚[6](2013)在《规模扩张和效率损失:政治关联对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尽管中国的经济转型已走过三十多个年头,但广大的民营企业一直处在资源分配体制性主从次序的底端,企业的成长仍然面临严重的制度性障碍。民营企业纷纷与政府建立紧密联系,通过政治关联来获取关键资源、突破发展瓶颈。企业的政治关联现象引起了学界的浓厚兴趣和高度关注。但现有研究普遍从源于政府理论的“扶持之手—掠夺之手”经典视角出发来做分析,关注的重点仍在于“政治关联给企业带来了什么”,而对于政治关联给企业行为决策造成的影响、政治关联在企业运行和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政治关联影响企业价值的微观作用机制,我们还知之甚少。为了探索这些理论研究上的未知与疑惑,本研究从政治关联的资源效应入手,构建一个以企业为主体的政治关联分析框架,我们称之为“规模扩张效应—效率减损效应”分析视角,重点剖析建立政治关联之后民营企业的行为与决策将会发生哪些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又会给企业的运行和发展带来何种影响。分析表明:政治关联具有资源效应,能够给民营企业带来发展所需的关键资源:一是有利于企业获取资金支持,缓解融资约束;二是有利于企业突破准入壁垒,进入到高盈利行业。政治关联的资源效应会深刻改变民营企业的行为和决策,进而显着影响企业的运行和发展,主要表现为规模扩张效应和效率减损效应两个方面。方面,政治关联帮助企业进入到高利润行业,且为企业提供了资金保障,有利于企业扩大投资、做大规模,此即规模扩张效应;另一方面,建立和维持政治关联会挤占企业家用于生产性活动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会抑制企业创新并加重企业的政策性负担,有损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此即效率减损效应。政治关联对于民营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可被归纳为规模扩张效应和效率减损效应这一正一负两种效应。规模扩张效应会增进价值,而效率减损效应则会损害价值。政治关联究竟是提高还是降低企业价值,取决于上述两种效应中何者占据主导。分析表明,由于政府仍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规模扩张效应对企业价值的正向影响要超过效率减损效应的负向影响,因此企业家具有强烈的争夺资源的动机,不惜损失效率也要做大规模。在随后的实证研究中,我们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细致严谨的计量分析,为本研究基于“规模扩张效应—效率减损效应”政治关联分析视角得出的理论结论提供可靠的经验证据。首先,我们利用基于现金—现金流敏感度的融资约束识别策略,通过对政治关联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微观作用机制的识别,确认了政治关联的资源效应;其次,我们通过对政治关联与企业投资、政治关联与企业成长的多方位考察,验证了政治关联的规模扩张效应;第三,我们基于资本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以及SFA生产效率分析框架等多个维度,就政治关联与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验证了政治关联的效率减损效应;此外,我们还利用事件研究法确认了民营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经济合理性;最后,作为“规模扩张效应—效率减损效应”分析视角的一个应用,我们提供了政治关联负向影响企业绩效ROA和ROE的确凿经验证据,并指出这是政治关联企业重规模轻效率发展模式的直接后果,这有助于澄清学界关于政治关联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争论。中国的民营企业竞相把政治战略作为重要的企业战略,倾向于借助政治关联,廉价地获取各种稀缺资源,通过规模的快速扩张来提高企业价值,而不是通过管理和技术创新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家在当前中国商业环境之下的务实选择,也是无奈之举。不可否认,政治关联对于民营企业成长起到了相当大的积极作用,但也应当看到,政治关联在客观上扭曲了企业行为,负面影响不容小视。长此以往,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无从谈起,效率优势也将丧失殆尽,最终被锁定在依赖于关系和资源的发展道路上。无论是从企业良性发展的微观视角来看,还是从民营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健康平稳运行的宏观视角来看,这一发展模式都是不可持续的。造成企业行为扭曲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过多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行政力量过深介入资源配置,民营企业因其所有制属性而受到严重的不公平对待。要从根本上扭转上述局面,实现民营企业的良性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尽快为民营企业成长提供更为健全的正式制度保障,特别是要给予所有企业同等的资源获取机会。构建公平市场环境、消解政策性歧视,关键是要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真正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周维现[7](2013)在《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之末,微观经济之首,既有城市经济特征,又有农村经济特色,是功能比较完整的基本单元,是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节点,发挥着联系宏观和微观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欠发达县域是与发达县域相比较而言的,是指那些经济总量小,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吃饭”型财政特征显着,收入水平仍处于温饱状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滞后的县域,在经济发展中属于追赶者,是国家应该重点关注的区域,是化解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重要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空前发展,城镇化进程取得可喜进步,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依然存在,结构性、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尤其是农村改革困境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破解,仅靠国家的扶贫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短期解渴,长期不可行。实际上,欠发达地区不仅缺乏资金、技术和政策的支持,在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干部群众相比,差距也很大。因此,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扶持,既要治标,更要治本,着力引导欠发达县域广大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挖掘比较优势,选择适合本县发展的正确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有680个欠发达县,占全国县总数的35%。只有这些县逐步跟上甚至超过全国的发展步伐,县域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大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取得新成效,新型城镇化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近年来,经济学界对欠发达县域经济研究有所增多,但总量依然较少,重视程度仍显不够,还需要围绕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进行更加深入、务实的研究。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没有包治百病的良方,也不能照抄照搬某种模式,应该在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之路;应该用统筹的方法,统揽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统揽城镇和乡村,统揽国有和民营经济,统揽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等诸方面因素,研究和参照较为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索符合本县域实际的发展战略和道路。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典型研究和系统分析相结合,以及文献研究等方法,系统地研究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系统地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系统地阐述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原因,系统地比较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对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揭示了这些典型县域的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经验启示。此外,本文对一些有典型意义的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归纳出这些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道路、特点及经验教训。最后,结合国内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的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取得的经验,探究我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形成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这些对策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可参考性,具体而言包括七条: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确立合理的经济布局,完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深化行政、财政、金融体制以及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二是优化产业结构,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强调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发展特色化为核心,以发展民营企业为新的增长点。三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坚持工业化导向,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做大龙头企业,优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盘活存量拓展空间,引进增量促进发展。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强调要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重视品牌建设,用产业化思路经营特色农业。五是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要注重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的均衡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农民自觉融入城镇,实现人的城镇化。指出要建设低碳绿色环保城镇,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支持和引导要素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加快发展县域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高标准规划城镇内外交通网络,积极推进土地和户籍改革,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六是强调欠发达地区要用好后发优势,利用土地和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价值洼地效应,吸引外来投资;引进高科技企业,实现反梯度发展。七是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补偿和投融资机制,征收环境保护税,夯实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青山、绿水和蓝天,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刘振[8](2012)在《中国预付卡发展的经济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在美债危机与欧洲危机的背景下,预付卡作为刺激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手段之一,在国内外被广泛运用,促使预付卡在国内外快速发展。伴随预付卡在我国的广泛使用,其风险问题也日趋严峻:首先,从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卡组织以及商户来说,风险主要表现为预付卡的定价问题,即预付卡市场应该如何定价,才能使消费者能够接受预付卡,使商户愿意受理预付卡,同时,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卡组织以及商户等能够获得利润。其次,风险表现为发卡机构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预付卡发行机构给消费者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为:玩失踪;玩点子;玩缩水以及玩四定(定消费金额、定消费地点、定消费时间与定消费范围)。对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发卡机构应该如何进行监管呢?在我国提出第三方支付条例的背景下,第三方支付是否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呢?本文将研究上述问题。最后,从宏观层面来说,我国预付卡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健全。预付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替货币进行小额支付,这会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等带来影响。那么应该如何防范和监管预付卡带来的宏观风险呢?这也是本文将研究的问题之一。总之,随着预付卡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上述三方面的问题迫切需要理论界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我国在发展预付卡产业时,首先可以借鉴国外预付卡发展和管理的经验,同时要考虑其在我国的适应性问题。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有必要结合我国的现实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来进行理论分析,提前采取措施来规避风险的发生。所以,当前研究我国预付卡发展的经济风险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由八章构成。第一章是导论。本章阐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并对论文研究的思路、结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存在的研究创新等进行了介绍。第二章是银行卡与预付卡的相关理论研究。该章首先分析了银行卡与预付卡的起源与理论基础,然后分析风险的内涵与风险计量的方法,最后分析银行卡与预付卡风险的相关理论。第三章是预付卡风险研究。本部分首先分析预付卡定价与定价风险。然后分析预付卡带来的微观风险,如信用风险、欺诈风险和安全风险等。再次,分析预付卡带来的宏观风险,如预付卡对中央银行地位的影响、预付卡对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对支付清算系统的影响等。最后,该部分分析预付卡带来的反洗钱风险。第四章是预付卡风险实证研究。本部分首先通过案例分析了我国预付卡微观风险的信用风险与欺诈风险。然后实证研究了预付卡对货币供给量以及中央银行铸币税的影响。第五章是我国预付卡市场发展历程、存在问题与监管现状。该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预付卡发展历程,然后探讨我国预付卡市场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最后,本部分分析我国预付卡市场监管的现在与存在的问题。第六章是预付卡监管的部分国际经验研究。本部分首先探讨了美国、日本、欧盟与新加坡等国家的预付卡监管经验。然后对比分析这些监管经验。最后,本部分分析这些监管经验的借鉴意义。第七章是我国预付卡监管与发展建议。本部分首先提出应该加快预付卡监管立法来应对预付卡风险,然后提出完善预付卡风险管理体系来进一步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再次,该部分提出构建竞争性的预付卡市场来促进预付卡市场的发展。最后,本部分提出应该进行预付卡市场的产品与服务创新来应对风险和保持预付卡市场的平稳发展。最后一章是结论与展望。本部分首先对全文研究的结论进行了总结。然后提出本文研究恭贡献,进而提出后续研究展望。
陈如[9](2012)在《国际货币秩序的演化分析》文中指出国际货币秩序(International Monetary Order)是国际经济金融交易过程中最根本的制度安排,包括通货制度、储备结算制度与汇率制度三个方面。历史上国际货币秩序的演化都伴随着宏观经济的动荡,尤其是近5年来,从美国次贷危机到欧洲债务危机,国际货币秩序对世界经济结构影响巨大。但是,现有文献较多研究既定国际货币秩序下各个宏观变量的对应关系,缺少对国际货币秩序演化的全方位把握。尤其对于下列问题缺乏系统研究:国际货币秩序演化的规律究竟如何?是否符合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国际货币秩序演化各条路径状态的结构、特点及达成条件是什么?中国在国际货币秩序演化中的角色又如何?本文试图从制度演化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本文用一个功能—反馈的制度分析框架总结历史各个阶段的演化要点,提出具有较强解释力的国际货币秩序演化规律:在国家差异性和政府短期利益嵌入性作用下的国际货币秩序制度系统难以构成平衡的功能—反馈系统,经济金融危机是国际货币秩序演化的阶段性表现形式,短期利益嵌入性作用下的国际货币秩序并不符合斯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只有短期利益嵌入性行为改变后的国际货币秩序才有可能是平衡的功能—反馈系统。国际货币秩序演化有三种路径状态:继续沿用一国主权货币充当通货制度与储备结算制度的主权货币嵌入状态;以超主权货币充当通货制度与储备结算制度的超主权货币状态;主权货币与超主权货币混搭的混合货币状态。主权货币嵌入状态下,国际货币秩序面临冗余问题,经济最强国的货币角色在国内主权货币与国际储备货币之间往往难以协调,进而形成世界经济失衡。本文通过中心—外围模型、计量检验与中美经济互动案例剖析了当前美元本位制下,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与资本账户顺差形成了总量平衡,但分量失衡的结构性问题。中美两国实现了各自短期经济利益的同时积累了巨大的风险。超主权货币状态存在自由竞争货币与最优货币区两种方式。本文考察了两种模式在机制设计上的优劣,并结合美国区域货币制度与欧洲债务危机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自由货币竞争与最优货币区对于控制主权货币超量发行带来的通货膨胀进而以价格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较好作用,但国家差异性、政府角色矛盾等因素使得运行条件苛刻,超主权货币状态下的国际货币秩序可能更为混乱。混合货币状态下,本文借鉴黄金与特别提款权的优点,以解决冗余问题为目的,在保留各国主权货币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世元(World Currency)方案:世元作为经常账户的清算货币,资本和金融账户流通仍使用各国主权货币,世元汇价体系则由各国货币的汇价换算而得,定期调整权重。世元体系的侧重点是在保留各国主权货币的基础上,纠正主权国家对国际货币秩序的短期利益嵌入,使得国际货币秩序达成平衡的功能—反馈机制。本文对三种路径状态进行了比较研究:超主权货币状态对于政府短期利益嵌入性的改变最为彻底,达成条件最为苛刻;混合货币状态是个过渡态;主权货币嵌入状态则是最容易达成的国际货币秩序演化方向。只要政府强化对于自身短期利益的嵌入,超主权货币状态和混合货币状态都会退回到主权货币嵌入状态,这与国际货币秩序演化的主要规律也是一致的。针对国际货币秩序演化的三种路径状态,中国有着不同的角色类型。尽力争取以世元方案为代表的混合货币状态的国际货币秩序应是中国追求的目标。但在主权货币嵌入状态构成演化主基调的情况下,中国只能通过寻求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多种主权货币平等充当储备货币来缓解美元本位制的不利影响。无论哪种状态,中国都需要汇率形成机制和资本账户开放的进一步改革使人民币走向国际。本研究的最主要创新点体现在:(1)首次详尽系统研究了国际货币秩序演化的三种路径状态,结合中美经济互动、美国自由银行制度、欧洲债务危机等案例对每种状态的结构、特点以及达成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并对各个状态做了比较研究;(2)在混合货币状态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国际货币秩序的世元方案,世元方案在保留各国主权货币的基础上,通过经常账户与资本金融账户使用币种的分离来改变政府利用主权货币的利益嵌入,从而使得国际货币秩序发挥平衡作用;(3)提出了一个全新且解释力很强的国际货币秩序演化规律:由差异性和嵌入性造成了主权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秩序中通货制度和储备结算制度的主要选项,进而使得国际货币秩序难以达到平衡的功能—反馈系统,而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机制在国际货币秩序领域具有较大的限制性。
王肖婷[10](2011)在《美国金融结构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戈德史密斯提出:金融发展本质上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世界各国的金融发展方向是一致的。研究如何有效借鉴发达国家金融结构变革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进行金融结构战略定位与制度创新,选题意义重大。本文选取金融结构高度发达的美国为研究对象,以美国二战后至今金融机构与金融工具为着眼点,根据美国三大类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变化趋势的特点,将二战后的美国金融结构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从各个时期的金融相关率、金融机构规模与业务、金融工具规模的变化为主线,深入挖掘变迁的经济政治背景与市场内在驱动,试图寻找金融发展的普遍规律。回顾历史,从美国金融制度“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发展历程中,总结出美国金融机构变革具有金融体制不断完善、各类金融机构市场份额趋于分散、金融机构业务不断创新、金融监管制度为危机驱动型等特点。最终,结合美国金融结构的发展路径与规律,同时立足于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经济转型升级模式,得出美国金融结果变革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二、《华南金融研究》2003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南金融研究》2003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小结 |
1.3 选题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章节安排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本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地震灾害等级 |
2.1.2 地震应急响应阶段 |
2.1.3 应急响应能力 |
2.2 基本决策方法 |
2.2.1 头脑风暴法 |
2.2.2 德尔菲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3 现代综合评价方法 |
2.3.1 层次分析法 |
2.3.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2.3.3 数据包络分析法 |
2.3.4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
2.3.5 灰色综合评价法 |
2.3.6 几种比较新的综合评价方法 |
2.4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3.2 评价指标的类型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1 一级评价指标的确定 |
3.3.2 体系的初步构建 |
3.3.3 体系的修正 |
3.4 指标内涵和评价标准 |
3.4.1 政府应急响应能力 |
3.4.2 社区应急响应能力 |
3.4.3 救援力量应急响应能力 |
3.4.4 群众应急响应能力 |
3.5 小结 |
第四章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4.1 样本数据的分析检验 |
4.1.1 样本数据信度分析 |
4.1.2 样本数据效度分析 |
4.1.3 专家权威性和样本修正 |
4.2 构造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指标权重排序 |
4.4 结果分析 |
4.4.1 本文结论与原始数据的对比 |
4.4.2 样本筛选与分类对比 |
4.4.3 政府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实例分析 |
5.1 灾情回顾 |
5.2 四次地震政府应急响应情况对比 |
5.3 四次地震政府应急响应能力评价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1 第一次调查问卷内容 |
附录2 第二次调查问卷内容 |
附录3 标准草稿 |
附件4 第二次调查问卷结果原始数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3)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政策绩效研究 ——基于浙江省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概念阐述 |
2.1.1 绩效 |
2.1.2 政策绩效 |
2.1.3 专项资金 |
2.1.4 农业支出 |
2.2 国内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 |
2.2.1 国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
2.2.2 国内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
2.3 国内外财政支出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
2.3.1 制度因素与非制度因素 |
2.3.2 政治性因素 |
2.3.3 经济性因素 |
2.3.4 管理性因素 |
2.3.5 社会、文化因素 |
2.3.6 绩效评价因素 |
2.3.7 小结 |
2.4 优化专项资金绩效的策略研究 |
2.4.1 加大投入力度,注重分配结构 |
2.4.2 强化目标管理,明晰专项政策目标 |
2.4.3 明确预算主体间职责,减少地方专项配套 |
2.4.4 完善补贴基础数据,优化补贴流程和对象 |
2.4.5 优化资金管理办法,明晰专项管理主体责任 |
2.4.6 构建完善评估体系,加强专项资金监管 |
2.4.7 出台补贴条例,完善法律法规 |
3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政策绩效理论分析—基于公共政策阶段启发的分析框架 |
3.1 分析视角的转变:以“政”为主,以“财”为辅 |
3.2 公共政策过程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 |
3.2.1 概念界定 |
3.2.2 公共政策过程绩效评价模型 |
3.2.3 公共政策过程绩效评价标准框架 |
3.3 公共政策过程绩效评价标准框架的适用性 |
3.4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政策绩效的分析框架 |
3.4.1 政策绩效评价标准框架 |
3.4.2 政策绩效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基于“结构—功能”视角 |
4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政策绩效评价:以浙江省水稻生产过程中专项补贴政策为例 |
4.1 项目选取 |
4.2 浙江省水稻生产过程中专项资金政策概况 |
4.3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检验 |
4.3.1 构建原则 |
4.3.2 指标选取 |
4.3.3 信度、效度检验 |
4.4 数据获取 |
4.4.1 调研样本的选取 |
4.4.2 调研方法 |
4.4.3 调研过程 |
4.5 政策绩效评价 |
4.5.1 问题界定:政策主体需求差异大 |
4.5.2 政策制定:必要性、合理性、可操作有待提高 |
4.5.3 政策执行:行政效率性低,执行力不足 |
4.5.4 政策成果输出:目标实现度低、满意度不高,公平性低 |
4.5.5 政策监控:灵活性不够,参与性低 |
5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政策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结构—功能”视角 |
5.1 问题界定结构:主体功能未有效发挥,致使政策需求与供给错位 |
5.2 政策制定结构:决策结构不良、功能紊乱,影响政策绩效 |
5.2.1 党政“条块”、议行合一决策结构,致使专项政策交叉叠置 |
5.2.2 以部门为基础的预算制度,加剧专项资金政策分散化、重叠化 |
5.3 政策执行结构:正式与非正式执行结构影响执行和输出绩效 |
5.3.1 正式执行结构影响政策执行绩效 |
5.3.2 非正式执行结构影响资金分配公平性 |
5.4 政策监控结构:结构不良、功能紊乱,影响灵活性与参与性 |
5.4.1 以内为主、以外为辅监督结构,难以及时调整政策偏差 |
5.4.2 重“财”轻“政”考核方式,加剧政策低绩效化 |
6 改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政策绩效的对策建议 |
6.1 问题界定:优化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强化政府信息搜索能力 |
6.2 政策制定:完善决策结构和预算制度,优化目标体系和支出结构 |
6.2.1 完善决策权力结构,优化专项预算制度 |
6.2.2 优化政策目标体系,调整支出结构 |
6.3 政策执行:优化政策执行结构,规范操作程序 |
6.3.1 理顺党政关系,完善执行权力配置 |
6.3.2 规范补贴操作流程,建全基础信息管理 |
6.4 政策监控:发挥主体监督功能,优化绩效评价维度 |
6.4.1 发挥多元主体的监督功能 |
6.4.2 优化专项资金绩效考核维度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
(4)制度安排视角下的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图表目录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重要概念的界定 |
1.3.1 制度安排 |
1.3.2 金融结构及其调整 |
1.3.3 经济发展 |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5.1 主要研究方法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回顾与相关研究 |
2.1 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回顾 |
2.1.1 货币金融与经济理论 |
2.1.2 货币增长理论 |
2.1.3 金融发展理论 |
2.1.4 内生金融经济发展理论 |
2.2 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关文献 |
2.2.1 金融结构定义相关文献 |
2.2.2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相关文献 |
2.2.3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相关文献 |
2.2.4 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关文献 |
2.3 制度安排与经济金融发展相关文献 |
2.3.1 国外有关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经典文献 |
2.3.2 国内有关制度与经济金融发展的相关文献 |
2.4 金融结构变迁、调整与优化相关文献 |
2.4.1 金融结构的变迁 |
2.4.2 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3 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制度安排视角的机理分析 |
3.1 金融制度安排对金融结构调整的影响机制 |
3.1.1 货币汇率制度安排对金融结构体系的影响 |
3.1.2 市场准入和业务监管安排对金融结构体系的影响 |
3.1.3 信贷融资和证券融资安排对金融结构体系的影响 |
3.2 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制度安排视角 |
3.2.1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
3.2.2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 |
3.2.3 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 |
3.3 本章小结 |
4 金融结构与金融制度安排指标构建:主成分分析法 |
4.1 主成分分析法 |
4.1.1 主成分分析法内涵 |
4.1.2 主成分分析法原理 |
4.2 金融结构综合指标的构建 |
4.2.1 传统金融结构指标及其缺陷 |
4.2.2 金融结构综合指标设计与解释 |
4.2.3 金融结构综合指标的测算 |
4.3 金融制度安排指数的构建 |
4.3.1 金融自由化及其指数的内涵 |
4.3.2 金融自由化指数的评估指标 |
4.3.3 金融自由化指数的测算 |
4.4 本章小结 |
5 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制度安排视角的实证 |
5.1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和演变的统计分析 |
5.1.1 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统计分析 |
5.1.2 中国金融结构现状的统计分析 |
5.1.3 中国金融结构特征的统计分析 |
5.2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
5.2.1 指标选择及模型确定 |
5.2.2 数据的来源和处理 |
5.2.3 模型估计及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6 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制度安排视角的实证 |
6.1 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
6.1.1 指标选择 |
6.1.2 ADF检验 |
6.1.3 协整检验 |
6.1.4 模型估计 |
6.1.5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6.2 金融结构调整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6.2.1 模型设定 |
6.2.2 数据处理 |
6.2.3 模型估计 |
6.2.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6.3 本章小结 |
7 区域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以长三角为例 |
7.1 区域金融结构的统计分析 |
7.1.1 全国性区域金融结构的统计分析 |
7.1.2 以长三角为例的区域金融结构比较分析 |
7.2 长三角区域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7.2.1 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
7.2.2 面板数据实证检验 |
7.3 长三角区域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
7.3.1 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
7.3.2 面板数据实证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5)中国巨灾保障基金运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图目次 |
表目次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巨灾风险管理研究 |
二、巨灾保障基金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巨灾保障基金一般分析 |
第一节 巨灾概念 |
一、巨灾定义 |
二、巨灾特点和种类 |
第二节 巨灾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一、我国巨灾风险应对形势 |
二、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现状 |
第三节 巨灾保障基金必要性分析 |
一、基金模式适用性 |
二、保险手段有效性 |
第三章 巨灾保障基金国际经验 |
第一节 典型国家及地区巨灾保障基金 |
一、美国 |
二、欧洲 |
三、亚太地区 |
四、其他地区 |
第二节 典型国家及地区巨灾保障基金比较 |
一、法律保障 |
二、参保方式 |
三、参保费率 |
四、赔付及分配 |
第三节 我国设立巨灾保障基金启示 |
一、创立时机 |
二、立法保障 |
三、政府参与 |
四、制度设计 |
第四章 中国巨灾保障基金组织架构 |
第一节 管理体系构建思路 |
一、基金属性与管理目标 |
二、管理流程与对策选择 |
第二节 管理部门组织形式 |
一、主管部门性质与归属 |
二、机构设置与职能分工 |
第三节 管理系统内部治理 |
一、安全性运行监管 |
二、效益化运营推动 |
第五章 中国巨灾保障基金运行机制 |
第一节 总体构思 |
一、以分担机制为核心 |
二、以触发机制为载体 |
三、以融资机制为动力 |
第二节 分担机制 |
一、机制框架设计 |
二、主体作用分析 |
三、分担层次划分 |
第三节 触发机制 |
一、保险启赔触发 |
二、再保险启赔触发 |
三、灾害应急触发 |
第六章 中国巨灾保障基金融资机制 |
第一节 主体分析 |
一、机制构建目标定位 |
二、政府参与角色定位 |
三、市场融资功能定位 |
第二节 资金来源 |
一、启动资金来源及运作 |
二、灾前保险融资运作 |
三、运营资金组成及运作 |
第三节 基金规模 |
一、初始融资规模 |
二、最优基金规模 |
第七章 中国巨灾保障基金模式设计 |
第一节 设计思路 |
一、参考典型设计方案 |
二、梳理典型模式分类 |
第二节 设计要素 |
一、以保险机制为基础 |
二、以统分结合为手段 |
三、以风险分担为指引 |
第三节 模式选择 |
一、启动期——政府主导 |
二、过渡期——市场增进 |
三、成熟期——市场主导 |
第八章 巨灾保障基金运作要点 |
第一节 财政支撑 |
一、巨灾风险管理财政补贴形式 |
二、政策性巨灾保险补贴方案 |
第二节 强制推动 |
一、基金推动方式选择 |
二、基金强制推动实施思路 |
第三节 实施路径 |
一、基金实施总路线 |
二、保险融资分路线 |
结束语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规模扩张和效率损失:政治关联对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企业政治关联的理论基础:政府与企业的互动 |
2.1.1 看待政府视角之转变:从“无形之手”、“扶持之手”到“掠夺之手” |
2.1.2 “掠夺之手”与寻租活动 |
2.1.3 “掠夺之手”与腐败行为 |
2.2 政治关联与企业价值:经验证据 |
2.2.1 政治关联及其衡量策略 |
2.2.2 政治关联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 |
2.2.3 政治关联未提高企业价值 |
2.2.4 政治关联与企业价值: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
2.3 政治关联为企业带来了什么:经验证据 |
2.3.1 增进企业价值的正面因素 |
2.3.2 损害企业价值的负面因素 |
2.4 经验研究策略评述 |
2.5 对前期研究的评论及可能的突破方向 |
3 政治关联的资源效应及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理论分析 |
3.1 政治关联的资源效应 |
3.1.1 资金获取效应 |
3.1.2 市场准入效应 |
3.1.3 其他资源效应 |
3.2 政治关联资源效应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
3.2.1 规模扩张效应 |
3.2.2 效率减损效应 |
3.2.3 政治关联影响企业价值的作用机制:规模扩张效应和效率减损效应——兼论民营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经济合理性 |
3.3 规模扩张与效率损失的权衡:对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模型分析 |
3.3.1 模型的基本设定 |
3.3.2 企业的最优决策 |
3.4 对理论模型的若干扩展性讨论 |
3.4.1 扩展讨论1:考虑政治关联的建立成本 |
3.4.2 扩展讨论2:考虑政治关联的市场准入效应 |
3.4.3 扩展讨论3:考虑政治关联的政策性负担 |
3.5 本章小结 |
3.6 本章附录:若干数学证明 |
3.6.1 附录1 |
3.6.2 附录2 |
3.6.3 附录3 |
4 政治关联资源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缓解融资约束视角的考察 |
4.1 政治关联缓解融资约束的机制分析:信息效应与资源效应 |
4.1.1 政治关联缓解融资约束的信息效应 |
4.1.2 政治关联缓解融资约束的资源效应 |
4.1.3 政治关联资源效应的识别思路 |
4.2 数据与变量 |
4.2.1 样本说明 |
4.2.2 变量设定 |
4.3 实证结果和分析 |
4.3.1 政治关联和信息不对称:信息效应的经验证据 |
4.3.2 政治关联缓解融资约束的机制检验:信息效应重要还是资源效应重要? |
4.4 稳健性检验 |
4.4.1 关于信息不对称内生性的讨论 |
4.4.2 关于政治关联内生性的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政治关联规模扩张效应的实证研究 |
5.1 政治关联与企业投资 |
5.1.1 基于托宾Q投资模型的考察 |
5.1.2 基于欧拉方程投资模型的考察 |
5.1.3 关于政治关联企业是否投资过度的讨论 |
5.2 政治关联与企业成长 |
5.3 政治关联与投资机会 |
5.4 本章小结 |
5.5 本章附录:研究涉及的数据和变量 |
6 政治关联效率减损效应的实证研究 |
6.1 政治关联与要素生产率 |
6.2 政治关联与生产效率:基于SFA框架的考察 |
6.3 政治关联与企业价值:民营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经济合理性检验 |
6.4 关于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的讨论:对“规模扩张效应—效率减损效应,政治关联分析视角的一个应用 |
6.4.1 政治关联负向影响企业绩效:经验证据 |
6.4.2 政治关联负向影响企业绩效:一个基于效率视角的解释 |
6.5 本章小结 |
6.6 本章附录:研究涉及的数据和变量 |
7 结论和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理论启示 |
7.3 政策含义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外研究综述 |
一、区域经济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经济增长理论 |
四、产业发展理论 |
五、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理论 |
第三节 国内研究综述 |
一、科学发展观 |
二、区域经济的研究与发展 |
三、县域经济的研究与发展 |
四、欠发达县域经济的研究和发展 |
第四节 研究的框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框架和内容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县域经济概述 |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重要地位 |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
二、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 |
第二节 县域经济的性质和特征 |
一、县域经济的性质 |
二、县域经济的特征 |
第三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
一、高端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二、高品质的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三、高质量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
第三章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一节 经济因素 |
一、经济体制因素 |
二、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因素 |
三、投资与经济发展因素 |
四、市场因素 |
第二节 政治因素 |
一、执政能力 |
二、管理适度 |
三、政治清明 |
四、加强监督 |
第三节 文化因素 |
一、县域文化的内容 |
二、县域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三、县域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四、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
第四节 社会因素 |
一、人口因素 |
二、教育和人才因素 |
三、社会保障因素 |
四、社会稳定因素 |
第五节 科技因素 |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
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
第四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基本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
第一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基本特征 |
一、基础条件较差 |
二、公共设施落后 |
三、主导产业缺乏 |
四、农业经济明显 |
五、劳动力素质低 |
第二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环境建设滞后,竞争能力不强 |
二、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 |
三、经济发展水平低,县域财政增收乏力 |
四、民营经济弱小,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
第三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 |
一、思想观念落后 |
二、经济基础薄弱 |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
四、城镇化水平不高 |
五、区域内融资较难 |
六、教育科技水平落后 |
第五章 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 |
第一节 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比较 |
一、县域基本竞争力差距 |
二、东部、中部和西部县域发展竞争力差距 |
三、县域经济市场化差距 |
四、县域经济工业化差距 |
五、县域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
六、县域居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 |
七、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差距 |
第二节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
一、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 |
二、影响生产要素投入的因素 |
三、历史文化因素 |
第六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
第一节 工业主导的陕西兴平模式 |
一、兴平工业发展优势 |
二、兴平工业发展思路 |
三、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实现兴平工业跨越发展 |
四、兴平模式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
五、对兴平工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
第二节 农业主导的福建安溪和山东寿光模式 |
一、安溪、寿光以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 |
二、发展特色农业对于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
三、选择和发展特色农业的具体做法 |
四、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启示 |
第三节 贸易主导的黑龙江绥芬河模式 |
一、绥芬河市基本情况 |
二、对外贸易对绥芬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三、绥芬河市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
四、绥芬河市对外贸易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旅游主导的河南栾川模式 |
一、栾川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栾川模式”的形成与内涵 |
三、建设中国旅游强县和“栾川模式”分析 |
四、以旅游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
五、“栾川模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
第五节 服务业主导的湖南津市模式 |
一、津市基本情况 |
二、发展服务业势在必行 |
三、选准切入点,发展服务业 |
四、强化保障,加快服务业发展 |
五、津市服务业发展的成效 |
第七章 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
一、日本“造村运动”模式 |
二、韩国“新村运动”模式 |
三、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
四、法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
五、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模式 |
一、日本城市化发展模式 |
二、韩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三、美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四、法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五、发达国家城市化道路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
第八章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
第一节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
一、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经济发展 |
二、深化行政改革,提高行政效能 |
三、加强基础工作,服务县域经济 |
四、深化科研体系改革,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 |
五、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优化人才资源结构 |
第二节 优化县域产业结构,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
一、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 |
二、以发展特色化为核心 |
三、以发展民营企业为新增长点 |
第三节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 |
一、坚持工业化导向 |
二、推进工业化的主要措施 |
三、盘活存量拓展空间,引进增量促进发展 |
第四节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
一、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 |
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三、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
四、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五、加强品牌建设,产业化经营特色农业 |
六、做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 |
第五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繁荣发展县域经济 |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三、建设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 |
第六节 把握后发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
一、用好土地资源丰富优势,为县域经济提供发展空问 |
二、发挥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 |
三、发挥价值洼地效应,吸引外来投资 |
四、引入高科技企业,实现反梯度发展 |
第七节 发展生态经济,实现持续发展 |
一、发展生态经济 |
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
三、建立生态投融资机制 |
四、征收环境保护税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博士生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中国预付卡发展的经济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次 |
图目次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银行卡定价理论研究 |
1.2.2 银行卡风险分析 |
1.2.3 预付卡理论研究 |
1.2.4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思路与研究内容目标 |
1.3.1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可能存在的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1.4.1 可能存在的研究创新 |
1.4.2 可能存在的研究不足 |
2 预付卡理论研究 |
2.1 银行卡理论基础 |
2.1.1 银行卡的起源与理论基础 |
2.1.2 银行卡的类别 |
2.2 预付卡的起源与理论基础 |
2.2.1 预付卡的定义 |
2.2.2 预付卡的发展历程 |
2.2.3 预付卡发行形态与发行主体 |
2.2.4 预付卡的分类 |
2.2.5 预付卡的特征 |
2.2.6 预付卡产业链 |
2.3 风险理论研究 |
2.3.1 风险的内涵 |
2.3.2 风险管理研究 |
2.3.3 银行卡定价与风险 |
2.3.4 银行卡信用风险 |
2.4 银行卡反洗钱风险 |
2.4.1 预付卡信用风险 |
2.4.2 预付卡定价风险 |
2.4.3 预付卡反洗钱风险 |
3 预付卡风险研究 |
3.1 预付卡定价系统分析 |
3.1.1 预付卡市场参与主体 |
3.1.2 预付卡价格类型 |
3.1.3 预付卡市场定价主体 |
3.2 预付卡定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分析 |
3.2.1 内部因素 |
3.2.2 外部因素 |
3.2.3 预付卡定价策略 |
3.3 预付卡定价策略 |
3.3.1 预付卡静态定价策略 |
3.3.2 预付卡动态定价策略 |
3.4 预付卡定价风险 |
3.4.1 “罢刷卡”风险 |
3.4.2 售卖风险 |
3.5 预付卡微观风险 |
3.5.1 信用风险 |
3.5.2 欺诈风险 |
3.5.3 安全风险 |
3.6 预付卡宏观风险 |
3.6.1 预付卡对中央银行地位的影响 |
3.6.2 预付卡对中央银行货币供给的影响 |
3.6.3 预付卡对中央银行货币需求的影响 |
3.6.4 预付卡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 |
3.6.5 预付卡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 |
3.6.6 预付卡对金融支付清算系统的影响 |
3.6.7 预付卡与反洗钱风险 |
4 预付卡风险实证研究 |
4.1 预付卡微观风险案例分析 |
4.1.1 风险事件 |
4.1.2 风险分析 |
4.2 预付卡宏观风险实证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预付卡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3 实证研究结论 |
5 我国预付卡市场发展历程、存在问题与监管现状 |
5.1 我国预付卡发展历程 |
5.1.1 我国预付卡的发展历程 |
5.1.2 我国预付卡的盈利模式 |
5.1.3 我国预付卡的发行流程 |
5.1.4 我国预付卡产业链 |
5.1.5 我国预付卡的优势 |
5.1.6 我国预付卡市场的特点 |
5.1.7 我国预付卡消费者的特点 |
5.2 我国预付卡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5.2.1 我国预付卡市场发展现状 |
5.2.7 我国预付卡市场存在的问题 |
5.3 我国预付卡监管的现状与问题 |
5.3.1 我国预付卡监管的现状 |
5.3.2 第三方支付研究 |
5.3.3 我国预付卡监管存在的问题 |
6 预付卡监管的部分国际经验 |
6.1 美国预付卡监管经验 |
6.1.1 美国预付卡发展现状 |
6.1.2 美国预付卡监管经验 |
6.2 日本预付卡监管经验 |
6.2.1 日本预付卡发展现状 |
6.2.2 日本预付卡监管经验 |
6.3 欧盟预付卡监管经验 |
6.3.1 欧盟预付卡发展现状 |
6.3.2 欧盟预付卡监管经验 |
6.4 新加坡预付卡监管经验 |
6.4.1 新加坡预付卡发展现状 |
6.4.2 新加坡预付卡监管经验 |
6.5 预付卡监管经验对比与借鉴 |
6.5.1 预付卡监管经验对比 |
6.5.2 预付卡监管经验的借鉴意义 |
7 我国预付卡监管与发展建议 |
7.1 加快预付卡监管立法 |
7.1.1 确立预付卡监管主体 |
7.1.2 规范预付卡监发行程序 |
7.1.3 监管预付卡洗钱风险 |
7.1.4 监管预付卡安全风险 |
7.2 完善预付卡风险管理体系 |
7.2.1 完善预付卡风险管理体制 |
7.2.2 应对预付卡定价风险 |
7.2.3 强化预付卡信用风险监管 |
7.2.4 完善第三方支付体系 |
7.2.5 应对预付卡的欺诈风险 |
7.2.6 加强预付卡反洗钱监管 |
7.2.7 应对预付卡带来的宏观风险 |
7.3 构建竞争性的预付卡市场 |
7.3.1 扩展预付卡市场发行主体 |
7.3.2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
7.3.3 细分预付卡客户 |
7.4 预付卡市场创新与发展 |
7.4.1 保持政策敏感性 |
7.4.2 预付卡产品创新 |
7.4.3 服务创新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后记 |
(9)国际货币秩序的演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目次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研究的基本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2. 国际货币秩序研究的文献述评 |
2.1 “体系”视角与“秩序”视角的区别 |
2.2 “体系”视角的研究 |
2.3 “秩序”视角的研究 |
2.4 总结性评述 |
3. 国际货币秩序演化规律探寻 |
3.1 国际货币秩序的制度特征 |
3.2 国际货币秩序演化的历史分析 |
3.3 国际货币秩序演化的主要规律 |
3.4 国际货币秩序演化的三种路径状态 |
3.5 国际货币秩序演化规律与演化路径的综合推演 |
4. 国际货币秩序演化的主权货币嵌入状态:冗余问题 |
4.1 冗余问题 |
4.2 冗余问题下国际货币秩序的失衡路径 |
4.3 冗余问题的实证研究——中国与美国近10年的经济金融互动 |
4.4 冗余问题下中美经济金融互动小结 |
5. 国际货币秩序演化的超主权货币状态:自由竞争货币与最优货币区 |
5.1 一个国家多种货币——自由竞争货币论与美国自由银行制度 |
5.2 多个国家一种货币——最优货币区理论与欧洲债务危机 |
5.3 超主权货币状态两种方式的比较与总结 |
6. 国际货币秩序演化的混合货币状态:世元方案 |
6.1 曾经的第N+1种货币——黄金与特别提款权 |
6.2 世元方案的理论构想 |
6.3 世元方案的仿真模拟 |
6.4 世元方案的展望与总结 |
7. 国际货币秩序三种演化状态比较与未来改革讨论——兼论中国的角色 |
7.1 国际货币演化三种状态的比较及未来改革的借鉴 |
7.2 中国在国际货币秩序演化中的角色 |
8. 总结 |
8.1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美国金融结构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意义 |
1.1.2 选题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
1.2.2 国内学者研究成果 |
1.2.3 理论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金融结构平稳发展阶段 |
2.1 美国金融体系架构概览 |
2.2 美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 |
2.2.1 金融相关率稳中有升 |
2.2.2 金融发展对经济的贡献 |
2.3 美国金融机构结构变革 |
2.3.1 三大类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结构 |
2.3.2 主要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 |
2.3.3 存款类金融机构渐衰 |
2.3.4 保险和养老金机构兴起 |
2.3.5 投资类金融机构复兴 |
2.4 美国金融工具结构变革 |
2.4.1 主要金融工具规模与结构变化 |
2.4.2 主要金融工具收益率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金融结构自由化阶段 |
3.1 美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 |
3.1.1 金融深化加剧 |
3.1.2 金融发展对经济的贡献 |
3.2 美国金融机构结构变革 |
3.2.1 三大类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结构 |
3.2.2 主要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 |
3.2.3 存款类金融机构衰退 |
3.2.4 保险和养老金机构繁荣 |
3.2.5 投资类金融机构迅猛发展 |
3.3 美国金融工具结构变革 |
3.3.1 主要金融工具规模与结构变化 |
3.3.2 主要金融工具收益率分析 |
3.3.3 金融工具创新 |
3.4 本章小结 |
4 金融市场整合阶段 |
4.1 美国经济金融化程度波动 |
4.2 美国金融机构结构变革 |
4.2.1 三大类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结构 |
4.2.2 主要金融机构的资产与增长情况 |
4.2.3 存款类金融机构经营状况 |
4.2.4 投资类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 |
4.3 美国金融工具结构变革 |
4.3.1 主要金融工具规模与结构变化 |
4.3.2 主要金融工具收益率分析 |
4.4 次贷危机与金融创新 |
4.4.1 金融创新成果 |
4.4.2 危机传导机制 |
4.4.3 美国金融监管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美国经验对我国金融结构发展的启示 |
5.1 美国金融结构变革经验总结 |
5.1.1 美国金融结构变革路径 |
5.1.2 美国金融结构变革特点 |
5.2 我国金融结构存在的问题 |
5.2.1 金融机构结构不均衡 |
5.2.2 金融工具结构不合理 |
5.3 美国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5.3.1 融资方式从以间接金融为主向扩大直接金融转型 |
5.3.2 金融机构从以银行机构为主向扩大非银行金融性机构转型 |
5.3.3 金融业务从规模扩张型向综合经营型转型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华南金融研究》2003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社会科学》2021年总目次[J]. 本刊编辑部. 江苏社会科学, 2021(06)
- [2]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D]. 王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3]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政策绩效研究 ——基于浙江省的调研[D]. 袁波. 浙江大学, 2016(12)
- [4]制度安排视角下的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D]. 莫申生. 浙江大学, 2014(11)
- [5]中国巨灾保障基金运作模式研究[D]. 刘帆. 武汉大学, 2014(07)
- [6]规模扩张和效率损失:政治关联对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 于蔚. 浙江大学, 2013(08)
- [7]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周维现. 武汉大学, 2013(10)
- [8]中国预付卡发展的经济风险研究[D]. 刘振. 武汉大学, 2012(06)
- [9]国际货币秩序的演化分析[D]. 陈如. 浙江大学, 2012(08)
- [10]美国金融结构变革研究[D]. 王肖婷. 浙江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