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亚麻栽培技术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徐益,张力岚,祁建民,张列梅,张立武[1](2021)在《主要麻类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现状与展望》文中提出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主要麻类作物(黄麻、红麻、苎麻、亚麻和工业大麻)参考基因组从2011年至2020年陆续完成测序,这标志着麻类作物科学已经进入基因组时代。文章首先详细概述主要麻类作物基因组测序。其次,评述了基于基因组学的麻类作物重要应用价值基因挖掘。基于参考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大量关于纤维发育、响应非生物胁迫的候选基因被挖掘,以促进麻类作物纤维的物种特性和"不与粮食争好地"的逆境农业。同时不同麻类作物特异性状候选基因陆续被报道,如红麻雄性不育、亚麻种子含油量和大麻大麻素相关候选基因等。再次,麻类作物基因组测序完成为基于组学的麻类作物遗传改良提供可能:有助于麻类作物种质资源形成和演化机制研究,系统解析纤维产量、纤维品质、抗病耐逆等农艺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有助于建立高通量基因型-表型数据库,挖掘优异基因资源与创制新种质;有助于创新并集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组选择、转基因等技术,建立高效的快速育种技术体系。宜选育高产高效、抗逆抗病、适宜轻简化机械化、优质专用的多用途麻类作物新品种,以满足麻类作物相关产业的市场需求,适应麻类作物生产方式。尽管已经获得重要基因以及位点的信息,但如何高效率利用已有基因资源对麻类作物进行遗传改良仍需面临一系列挑战,如成熟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麻类作物基因编辑体系构建及基因组选择育种等。
姜慧,潘根,常丽,黄思齐,唐慧娟,李德芳,赵立宁,李建军,伍叶娜,陈安国[2](2021)在《亚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亚麻作为一种经济作物,综合利用价值高,亚麻籽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以及优质的纤维品质使得亚麻越来越受到青睐,因而培育高品质亚麻品种成为当前的育种目标。传统育种方法因周期长、选择有限等原因限制了育种进程,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标记等技术的发展,传统育种手段结合分子育种在一定程度满足了育种需求。文章对分子标记在亚麻研究中的应用、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数量性状基因座位定位、抗性及育性标记定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探讨亚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亚麻育种提供一些参考。
吴学峰[3](2020)在《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昆虫野花带是一种通过混播方式配置不同功能植物形成群落组合的缓冲带区域,主要建植在农田、果园、菜地、道路两侧、滨水带等边缘地带,为提升作物传粉效率、控制虫害等发挥着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城市和乡村中为传粉者、害虫天敌提供蜜粉源与生境,改善城乡生境质量,强化害虫天敌支持系统,减少农药使用,改良修复城市土壤,净化水源,抑制杂草等。欧美发达国家最早在集约化农业生产中应用昆虫野花带并制定生态补偿等政策;发展中国家的昆虫野花带仍处于发展初期,缺少实际应用。为了解昆虫野花带在中国的应用基础条件,在北京近郊与远郊展开非作物生境与实验地设计群落样方调查,研究不同植物群落中节肢动物种类以及自然天敌功能团、传粉者功能团、害虫功能团以及中性昆虫功能团多样性分布的总体差异性与时序动态变化;分析植物群落多样性结构与节肢动物功能团的相关性;花期物候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关系;传粉者功能团在群落中的取食范围及不同类群的共同食源,明确不同蜜粉源植物对于不同类群节肢动物的重要性;分析花色、花量等植物关键功能性状与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的相关性。研究为中国的昆虫野花带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开拓了非作物生境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与设计的先河。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在京郊非作物生境设25个样点633个样方,调查得到草本植物共51科152属204种。不同农区和非作物生境类型生长的植物多样性不同。远郊浅山旱作农业区以及深山沟谷林果区非作物生境草本植物多样性最高,群落主要由本土植物构成,近郊是栽培植物群落占优势。林地、林缘生境中,中度干扰野生植物群落占总调查样点的61%;田埂及坡地生境中,56%的调查样点以中度干扰野生植物群落为主;道路及宅基地生境中,栽培植物为主,占72%;滨水生境中,40%的样点以低干扰野生植物群落为主。全部样方中共观测到传粉昆虫5目20科29属14691个,其中中华蜜蜂为主要传粉者,传粉者对于旋覆花、败酱、蓬子菜、长蕊石头花的平均访花频率最高,这四种植物是最具传粉者保育价值的本土草本植物。昆虫野花带实验地设8个原始样地和1个设计样地,共27个样方,共有植物20科38属42种,10次调查共观测到2纲10目65科100属109种节肢动物13450个。实验地昆虫野花带群落最多可容纳25种自然天敌、21种传粉者、9种害虫。在时序变化上,共计66.7%的昆虫野花带群落在5月达到了植物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最大值,此时传粉者功能团与植物物种丰富度有强相关性,5月后,各昆虫野花带群落传粉者功能团优势种时序变化间差别不大,西方蜜蜂及东方蜜蜂占据了所有季节实验地中核心传粉者地位,且随着昆虫野花带群落整体花期推进,资源可利用性渐次降低,传粉者功能团多样性水平呈现出明显先升后降趋势,而自然天敌及害虫功能团的多样性水平的趋势为5月略低,7-8月达到了观测峰值,推测与昆虫野花带群落盖度相关。以传粉者功能团为重点研究对象发现,昆虫野花带群落中蜜源植物及管状花冠和辐射对称花的植物被最多的传粉者类群所利用,其中,社会性蜂类的取食范围最大,生态位宽度达到了14.97,有25种蜜粉源植物都有被其觅食,其中优势物种为西方蜜蜂,其利用紫花甸苜蓿的个体比例高达0.11。蝇类与社会性蜂类共同取食资源种类在23种,占所有观测时段内蜜粉源植物总种数的92%。蝇类更偏好于白色花、社会性蜂类及食蚜蝇类更偏好于黄色、蓝紫色花,蝶类偏好于红色尤其是粉色的粉源植物,如美丽月见草等。大花量能吸引更多的社会性蜂类与食蚜蝇类,而小花量的植物能多为大花植物,更受蝶类、弄蝶类以及蛾类等鳞翅目昆虫喜好。京郊非作物生境中,栽培植物、本土植物对传粉者保育均有重要保护与应用价值,实验地的调查同时验证了植物多样性有助于提升传粉者等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花色、花量等关键功能性状也适用于非作物生境昆虫野花带植物的筛选。仅就传粉者功能团一项指标来看,朝阳、昌平等近郊非作物生境夏秋季植物种类单一,传粉网络结构不稳定,设计的昆虫野花带为传粉者提供了连续性的多样食源供应,具有强效的传粉服务功能,因此近郊地区可以首选昆虫野花带作为农地非作物生境的改造目标。
王顺斌[4](2020)在《适应亚热带环境的亚麻荠突变体的筛选与研究》文中认为亚麻荠(Camelina sativa)属十字花科亚麻荠属,是一种新兴的油料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亚麻荠具有抗性强、病虫害少、耐瘠薄等良好的农艺学特征。浙江省山地丘陵地较多,且土壤以红黄壤为主,比较贫瘠,不适合作物生长的面积较大。浙江省属于亚热带地区,夏季气温较高。亚麻荠属于温带作物,尚未成功引种到亚热带地区。本课题利用诱变育种技术来培育适应亚热带环境的亚麻荠植株。本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1.以亚麻荠品种延世一号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化学诱变和物理诱变分别对10 000粒亚麻荠种子进行了诱变处理,构建了亚麻荠突变体库。在浙江大田中种植突变体M1代种子,并利用浙江夏季的亚热带环境条件对M2代突变体进行了筛选,最终得到三株亚热带夏季耐受型亚麻荠突变体,命名为subtropical summer tolerant(sst)。2.三株sst突变体表现出晚花表型,其抑制开花的基因FLOWER LOCUS C表达升高。通过40℃3小时的高温处理,发现sst较野生型更耐热。转录组分析发现上调基因明显富集于氧化还原和抗逆相关等区域。通过过氧化氢染色和病菌侵染证明了sst突变体在热胁迫下产生较少的过氧化氢,对病菌的抗性增强。3.分析了不同外植体的选择以及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亚麻荠愈伤组织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好的外植体材料为亚麻荠下胚轴部位,能在所用的全部9种诱导愈伤组织激素配比方案下产生愈伤组织,愈伤诱导率达99%。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获得适应亚热带气候的亚麻荠突变体,并证明其耐热性的增强跟其增加的活性氧清除能力有关。本课题指出,温带作物向亚热带地区的引种,不仅要提高其抗热能力,还要具有抗病菌的能力,这样才能应对亚热带地区高温高湿的环境。
黄文功[5](2020)在《亚麻和水曲柳对低钾或磷耐受性及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文中认为钾和磷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大量元素。我国耕地土壤普遍缺钾,林地主要缺磷。大量施用钾肥和磷肥,不仅增加生产成本、加速钾/磷资源枯竭,并造成环境污染问题。低钾/磷需求植物品种选育将从根本解决这一难题。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典型的草本植物亚麻(Linum usttatissimum)和木本植物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为材料,以探索低钾/磷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基因表达调控机制为目标开展研究。主要进展如下:1.田间以50份亚麻品种(系)为材料,对钾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利用纤维产量的钾利用效率将50份亚麻材料分为钾低、中和高效利用三类。共选出钾高效利用品种(系)4份(Sofie、原2012-306、原2012-295和D93005-15-3)和钾低效利用品种(系)8份(黑亚20、m97020、原2012-302、98019-10-29、03134-3、90018-3-1-28、D95010-10和92199-13-10)。钾高效利用Sofie的工艺长度、全麻率、纤维产量和种子产量等性状比钾低效利用黑亚20高10%以上,体现出高钾利用效率优异特性。钾利用效率与亚麻的株高、工艺长度、纤维产量及全麻率显着正相关,这4个性状可作为筛选钾高效利用亚麻品种的主要目的性状。2.通过对4个不同钾浓度1mmol/L(K1)、3mmol/L(K3)、6mmol/L(K6)和12mmol/L(K12)处理下3份钾高效利用品种(系)和2份钾低效利用品种(系)砂培法试验,研究低钾胁迫对亚麻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影响,结果表明:K6为最适砂培浓度,工艺成熟期对缺钾最敏感。正常供钾(K6)亚麻的生物质干重、根干重、根冠比、根体积、总根表面积、原茎产量、纤维产量和全麻率明显高于低钾K1和较低钾K3(K6>K3>K1)。工艺成熟期对钾需求最高,为获得较高纤维产量,必须确保钾肥充足供应。低钾胁迫(K1)下钾高效利用Sofie和原2012-306的生物质干重、根干重、根冠比、根体积、总根表面积和纤维产量下降显着低于钾低效利用黑亚20和原2012-302。说明低钾胁迫下钾高效利用品种对低钾有更高耐受性,尤其是纤维产量性状,建议生产中根据品种钾肥利用率适地种植。3.钾高效Sofie幼苗钾饥饿下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筛出对缺钾响应强烈的3个钾运转蛋白基因:LusKC1(Lus K channel 1)、LusSKOR(Lus STELAR K+outward rectifier)和LusHAK5(Lus high affinity K+transporter 5),响应峰值为12h和96h。钾饥饿12h和96h分别鉴定到差异表达基因1154个(508个上调,646个下调)和247个(131个上调,116个下调),其中18个基因两时期均响应(8个上调,10个下调);筛出7个与钾直接相关基因(4个钾运输蛋白、2个钾通道蛋白及1个钠钾钙交换蛋白)及6个与纤维素合成相关基因(2个EXOCYST、3个COB和1个FEI)。这些差异基因在亚麻对缺钾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4.钾高效Sofie和水曲柳的磷胁迫适应性及WRKYs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缺磷下亚麻和水曲柳幼苗生物量干重和茎叶干重显着降低,而根干重、根冠比、侧根数量、总根长及总根表面积显着升高。说明缺磷显着抑制植株生长发育。减少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分配,增加植株地下部生物量分配,促进其对磷的吸收。缺磷下亚麻和水曲柳幼苗侧根中生长素(IAA)、油菜素内酯(BR)、乙烯(ETH)含量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升高,而赤霉素3(GA3)、细胞分裂素(CTK)和脱落酸(ABA)含量降低。说明缺磷胁迫通过调控侧根中各激素含量及酸性磷酸酶活性来刺激侧根生长。缺磷下亚麻幼苗侧根中Lus WRKY7、Lus WRKY22、Lus WRKY48和LusWRKY71表达明显升高,水曲柳幼苗侧根中FmWRKY6、Fm WRKY23、Fm WRKY44和Fm WRKY71表达明显升高,说明这些基因参与亚麻和水曲柳缺磷胁迫调控。5.草本植物(亚麻)和木本植物(水曲柳)缺磷响应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缺磷对水曲柳表型及生理影响与亚麻整体趋势相似。但响应差别在于:缺磷胁迫对亚麻植株生长相关的生物质干重、茎干重及根干重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对水曲柳侧根发育相关的根冠比及侧根数量的影响相对较大;亚麻中激素(BR、IAA、GA3和CTK)和酸性磷酸酶对缺磷胁迫的响应相比水曲柳更明显;响应的WRKYs有所差异,且亚麻中Lus WRKYs转录因子表达变化的响应时间明显快于水曲柳。缺磷胁迫下水曲柳侧根发育显着增加,虽然激素、酸性磷酸酶和WRKYs响应程度不如亚麻明显,但侧根发育的增强促进了水曲柳在缺磷环境中吸收更多的磷,所以与亚麻相比,水曲柳对缺磷的适应性更强。以上结果为草本(亚麻)和木本(水曲柳)缺磷比较生物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综上,本研究从表型、生理和分子机制等方面综合解释亚麻对钾,及亚麻和水曲柳对磷依赖性,为草本植物(亚麻)和木本植物(水曲柳)高效培育提供思路,为土壤钾/磷合理施肥、以及林木磷相关性状遗传改良和林地磷的需求提供参考。
王苏林[6](2019)在《渭源县北部半干旱区油用型亚麻全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麻全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可抑制蒸发、膜面集雨、改变播种方式、改善光热条件和生态效应,是集雨和保墒措施的技术融合,可使有限的水资源在亚麻生育期得以有效利用,有助于亚麻正常生长,提高产量、增进品质。本文从选种、整地、施肥、覆膜、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总结该技术要点,以期为亚麻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徐杉[7](2019)在《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文中提出炭疽病是一类造成经济损失,普遍存在,毁灭性的植物病害。它是限制紫花苜蓿生产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有关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研究较少,尚不明确其病原种类、病原致病性强弱、分布地区、危害现状和品质损失等信息,为查明该病的上述信息,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以我国西北地区(甘肃、宁夏、新疆),西南地区(云南、四川)和北方地区(内蒙、黑龙江)栽培的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至2018年,通过田间试验、室内试验和温室试验,对各地区的紫花苜蓿炭疽病进行了病害调查、病原分离、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致病性测定和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等工作,获得如下结果。1.我国西北、西南和北方共7省16个调查地区中,确定6省8个地区发生紫花苜蓿炭疽病,由5种炭疽属病原(Colletotrichum spp.)引起。其中,三叶草炭疽菌(C.trifolii)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甘肃酒泉、宁夏银川和新疆昌吉;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内蒙赤峰和内蒙沙尔沁;毁灭炭疽菌(C.destructiv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四川新都;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云南小哨、甘肃民乐和内蒙沙尔沁;菜豆炭疽菌(C.incan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内蒙赤峰。这些病原中,菜豆炭疽菌(C.incan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属于首次报道,为世界新记录,苜蓿为该种的新寄主,而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属于我国首次报道,为我国新记录。2.根据菌落特征、形态学特征以及多基因系统发育学,明确了5种炭疽属病原有3种类型的分生孢子,位于4个复合种群中,即北美炭疽菌和毁灭炭疽菌为直孢子属于毁灭炭疽复合种(destructivum complex);平头炭疽菌和菜豆炭疽菌为弯孢子分别属于平头炭疽复合种(truncatum complex)和白蜡树炭疽复合种(spaethianum complex);三叶草炭疽菌为圆柱孢子属于黄瓜炭疽复合种(orbiculare complex)。另外,对我国已报道的吉林苜蓿炭疽属病原的相关序列重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证实了吉林苜蓿炭疽病病原种JL01为北美炭疽菌,而不是亚麻炭疽菌。因此,我国目前尚无苜蓿亚麻炭疽菌的报道。同时,对5种炭疽菌种代表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产孢方式进行测定,明确了各菌种的最适生长温度(25—30°C)和最适pH范围(5—7),发现了三叶草炭疽菌和平头炭疽菌存在细胞产孢和刚毛产孢两种产孢方式,而其它3种炭疽菌以细胞产孢为主。3.通过田间调查,发现苜蓿炭疽病主要危害植株茎杆,也会危害叶片,病害发生严重时会危害根颈。各地区不同炭疽属病原引起的炭疽病症状特征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紫花苜蓿炭疽病发生地区中,甘肃酒泉、宁夏银川、内蒙赤峰3个地区炭疽病发生严重,导致枝条干枯,危害程度高,发病率在39.5%61.7%之间,病情指数在32.7%45.4%之间。内蒙沙尔沁,四川新都,甘肃民乐,云南小哨4个地区炭疽病发生较轻,病情指数均在30%以下。对上述炭疽病发生严重地区,感染炭疽病枝条和健康枝条的干重、常规营养成分和18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区健康枝条干重和粗蛋白含量均显着大于感染炭疽病的枝条(P<0.05),且干重损失量达17.05%22.35%,粗蛋白损失量达18.2%30.03%。健康枝条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均显着小于感染炭疽病的枝条(P<0.05),而粗脂肪含量健康枝条与感染炭疽病枝条间无显着差异(P>0.05)。总体上,感染炭疽病枝条的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显着低于健康枝条(P<0.05),且总氨基酸损失量达24.85%30.26%,必需氨基酸损失量达21.37%30.86%。另外,炭疽病害发生与干重、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的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的干重、粗蛋白、粗灰分、木质素、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与炭疽病害发生呈负相关,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与炭疽病害发生呈正相关。4.通过致病性测定,明确了5种炭疽属病原接种苜蓿种子、生长4天幼苗、生长4周植株后,均可造成病害并引致炭疽症状,并且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较大,所以这些病原可能是田间苜蓿播种到发芽死亡的病因。综合来看,测试所用的6个炭疽菌株对紫花苜蓿致病力依次为三叶草炭疽菌C.trifolii(JQLYZ21)>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CFLYZ34)>毁灭炭疽菌C.destructivum(XDLYZ45)>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SEQ2LYZ14)>菜豆炭疽菌C.incanum(CFL2YZ41)>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MLLYZ28)。5.通过调查、病原物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明确了四川西昌发生的苜蓿茎斑病(Nothophoma sp.)是一种新病害,于我国首次报道。甘肃发生的苜蓿黄萎病(Verticillium alfalfae)和赤峰发生的苜蓿根腐病(Cylindrocladium sp.)为我国两种苜蓿病害新记录,且苜蓿黄萎病是我国的一种对外检疫病害。
王炜,叶春雷,陈琛,胡冠芳,欧巧明,张建平,罗俊杰[8](2019)在《亚麻白粉病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白粉病是亚麻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全球温度升高等原因,该病在亚麻主产区时有大面积爆发,严重影响了亚麻的产量和质量。本文概述了亚麻白粉病的发生特点及规律、抗病种质资源的鉴定筛选、抗性遗传与抗性基因、防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魏伟[9](2019)在《苎麻间作亚麻对二者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麻类作物是我国重要的天然纤维来源,近年来,由于塑料地膜大规模使用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麻地膜因具有可降解、促进土壤养分分解等作用日益受到广大农户的青睐,生产成本高是其大规模利用的瓶颈,麻类产业体系明确提出要提高单位面积纤维产量。为探讨如何在单位面积产出更多的纤维,尝试解决南方亚麻倒伏问题,本研究结合苎麻冬闲和亚麻生长特点,在冬春季节进行2个芒麻||亚麻试验,试验一通过设置6种不同亚麻品种间作组合(记为FY4||RH5、FYY3||RH5、FLY10||RH5、FZY3||RH5、FYY4||RH5、FTX3||RH5)与苎麻(华苎 5 号,记为 RH5)进行间套作,研究了间作组合对苎麻和亚麻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2通过设置亚麻播期(10月26日、10月31日、11月5日、11月10日)及在3个时期(枞形期、快速生长期、现蕾期)喷施多效唑处理,初步探讨了苎麻和亚麻地上部产量、苎麻品质以及地下部根际微生物的变化情况,探索成龄苎麻冬春套作亚麻的栽培技术,为亚麻在南方冬闲田的抗倒伏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FYY3||RH5间作组合总纤维产量最高,为1608.68 kg/hm2,总收获指数最大,为最佳间作组合,适宜与苎麻间作。苎麻(新麻园)头麻、二麻、三麻原麻产量间差异较大,最高达到740.67kg/hm2,最低只有97.87 kg/hm2,随着收获季节的推进,头麻二麻三麻原麻产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头麻各间作处理差异显着。二麻、三麻较头麻生物量均大幅提高,二麻FYY3||RH5间作处理生物量显着高于FTX3||RH5处理。间作对苎麻纤维品质影响有一定影响,二麻和三麻纤维品质较好,不同间作处理对苎麻三季麻单纤维强力无显着影响,对头麻单纤维断裂伸长率和纤维直径有显着影响,头麻纤维含胶率高于二麻三麻。随着收获季节的推进,苎麻株高和茎粗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头麻鲜皮重、鲜茎重、皮厚、鲜茎出麻率、鲜皮出麻率显着低于二麻三麻,其中头麻各间作处理的皮厚存在显着差异。间作对亚麻产量相关指标及农艺性状有一定影响。FLY10||RH5处理的单株茎重、生物产量和原茎产量表现较好,其中原茎产量达到180.00kg/hm2,其余各间作处理原茎产量无显着差异。苎麻原麻产量与生物量、鲜皮重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亚麻原茎产量则与单株茎重和单株蒴果数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2.亚麻在11月10日播种、快速生长期喷施多效唑,间作处理的总纤维产量最高,达到2587.50 kg/hm2,总收获指数也最大。亚麻播期对苎麻头麻和二麻原麻产量有显着影响,最高为890.00 kg/hm2和925.00 kg/hm2。播期与多效唑处理均对亚麻原茎产量有显着影响,最高为460.00 kg/hm2。随着亚麻播期和多效唑处理时期的推迟,苎麻头麻原麻产量逐渐升高,生物量无显着变化。二麻P3(11月5日)和P4播期(11月10日)处理原麻产量显着高于其余播期处理,二麻三麻生物量无显着变化。亚麻在11月10日播种,苎麻株高最高,茎粗也最大,而不同时期喷施多效唑对苎麻株高和茎粗的影响不明显,亚麻播期对苎麻头麻皮厚有显着影响,而多效唑处理则对苎麻头麻鲜茎重的影响较大,随着亚麻多效唑处理时期的推迟,鲜茎重逐渐升高,不同处理之间苎麻纤维含胶率无显着变化。亚麻11月5日和11月10日播种,枞形期喷施多效唑倒伏率较低,分别为6.25%和5.20%,说明亚麻11月上旬播种、枞形期喷施多效唑调控亚麻倒伏效果最佳。头麻和三麻中苎麻原麻产量与鲜茎重和生物量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鲜皮重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二麻鲜皮重与原麻产量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亚麻原茎产量与亚麻生物量、工艺长度与茎粗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苎麻-亚麻根际土壤归属于50门、63纲、142目、293科、508属、681种,其中变形菌门、拟杆菌门、芽单胞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分布较广,约占细菌总数的81.15%~85.67%。不同处理下Shannon指数存在一定差异,在P2(10月26日)播期处理下,随着亚麻多效唑喷施时期的不断推迟,Shannon指数逐渐降低,Simpson指数差异并不明显。提高单位面积总纤维产量,伊亚3号更适宜与苎麻间作,在与苎麻间作基础上,亚麻在11月上旬播种,在其快速生长期和现蕾期喷施多效唑更为合适。
王海义[10](2019)在《我国油用亚麻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油料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亚麻是十大油料作物之一,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日益关注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亚麻产品尤其是亚麻油逐渐走进人们的餐桌。亚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除了亚麻油以外,亚麻胶、亚麻木酚素、亚麻蛋白等都有很强的功能作用,在食品、医药、保健品和饲料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近十年来,随着欧美、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亚麻产品的兴起和火热,很多民间资本和投行纷纷进入亚麻产业,亚麻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从总体来说,还是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目前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内国外亚麻产业发展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国内亚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希望引导我国油用亚麻朝着健康、稳步、可持续化方向发展,并将中国油用亚麻及其产品推向国际,也希望为我国亚麻产业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借鉴。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实地走访并结合文献资料,搜集和查阅大量亚麻相关数据,在亚麻科技、生产、加工、消费、流通、政策等多方面分析,摸清了亚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通过SWOT分析,找出我国发展亚麻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根据矩阵分析,提出我国亚麻产业发展实行SO和WO战略,再结合国外先进模式和经验,提出一些列产业发展对策。通过对我国亚麻产业发展问题的系统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我国发展亚麻产业还是有很大的优势,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科技优势、政策优势和当前的规模优势,促进我国亚麻产业发展走向一个新高度。二、通过研究发现,当前的我国亚麻产业发展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亚麻播种面积减少、产品加工链短等。但是同时也看到当前有很多机遇,如国内市场消费潜力不断增加、对高品质油料的需求不断扩大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很多挑战,如国外亚麻产业发展迅猛,我国主产国的地位受到挑战等。三、通过矩阵分析,提出科技引领生产和加工、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走机械化、集约化道路和大力发展农业行业协会。
二、亚麻栽培技术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麻栽培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主要麻类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麻类作物全基因组测序研究概况 |
1.1 黄麻基因组 |
1.2 红麻基因组 |
1.3 苎麻基因组 |
1.4 亚麻基因组 |
1.5 工业大麻基因组 |
2 主要麻类作物重要应用价值基因挖掘 |
2.1 黄麻重要应用价值基因挖掘 |
2.1.1 黄麻纤维发育相关基因 |
2.1.2 黄麻非生物胁迫响应基因 |
2.1.3 黄麻特异性状相关基因 |
2.2 红麻重要应用价值基因挖掘 |
2.2.1 红麻纤维发育相关基因 |
2.2.2 红麻非生物胁迫响应基因 |
2.2.3 红麻特异性状相关基因 |
2.3 苎麻重要应用价值基因挖掘 |
2.3.1 苎麻纤维发育相关基因 |
2.3.2 苎麻非生物胁迫响应基因 |
2.3.3 苎麻特异性状相关基因 |
2.4 亚麻重要应用价值基因挖掘 |
2.4.1 亚麻纤维发育相关基因 |
2.4.2 亚麻非生物胁迫响应基因 |
2.4.3 亚麻特异性状相关基因 |
2.5 工业大麻重要应用价值基因挖掘 |
2.5.1 工业大麻纤维发育相关基因 |
2.5.2 工业大麻特异性状相关基因 |
3 基于基因组学的麻类作物遗传改良 |
3.1 我国麻类作物品种改良历程 |
3.2 麻类作物育种技术的变迁 |
3.3 下一代测序(NGS)技术对麻类作物遗传改良带来新的策略提供可能 |
3.4 麻类作物品种改良的发展趋势 |
4 展望 |
(2)亚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子标记在亚麻研究中的应用 |
2 亚麻遗传连锁图谱构建进展 |
3 亚麻数量性状基因座位定位研究进展 |
4 亚麻抗性及育性标记定位研究进展 |
5 亚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6 讨论 |
(3)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昆虫野花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
1.1.1.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支持服务 |
1.1.2.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 |
1.1.3.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提供服务 |
1.1.4.昆虫野花带在农业景观中的文化服务 |
1.2.昆虫野花带景观生态学研究 |
1.3.昆虫野花带种植及植物群落研究 |
1.4.昆虫野花带规划设计与建植管理研究 |
1.4.1.昆虫野花带景观特征 |
1.4.2.昆虫野花带景观构成 |
1.4.3.昆虫野花带具体分类 |
1.4.4.昆虫野花带设计原则与方法 |
1.4.5.昆虫野花带建植管理 |
1.5.昆虫野花带在各国的政策发展研究 |
1.5.1.英国 |
1.5.2.瑞士、比利时 |
1.5.3.美国 |
2 京郊非作物生境与传粉者调查研究 |
2.1.调查内容与方法 |
2.1.1.调查区域及样点选取 |
2.1.2.草本植物群落调查 |
2.1.3.传粉昆虫观测 |
2.2.结果分析 |
2.2.1.非作物生境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2.2.2.非作物生境传粉昆虫多样性分析 |
2.2.3.不同类型草本植物群落对昆虫的作用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3 昆虫野花带群落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研究 |
3.1.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1.样地、样方基本情况 |
3.1.2.节肢动物观测与收集 |
3.1.3.节肢动物多样性评测 |
3.2.结果分析 |
3.2.1.昆虫野花带群落中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 |
3.2.2.节肢动物功能团时序动态变化分析 |
3.3.结论与讨论 |
4 昆虫野花带群落中植物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关系研究 |
4.1.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1.样地、样方植物群落概况 |
4.1.2.植物花期物候观测 |
4.1.3.节肢动物相关的植物关键功能性状测定 |
4.1.4.植物-传粉者互作关系 |
4.2.结果分析 |
4.2.1.植物群落多样性构成特征及其与节肢动物群落关系 |
4.2.2.传粉者功能团动态与花期物候关系 |
4.2.3.植物-传粉者互作及生态位关系 |
4.2.4.植物关键功能性状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的关系 |
4.3.结论与讨论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适应亚热带环境的亚麻荠突变体的筛选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亚麻荠简介 |
1.1.1 亚麻荠在食品领域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
1.1.2 亚麻荠的栽培特性 |
1.2 植物对高温胁迫的主要响应 |
1.2.1 高温对植物形态与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高温胁迫与细胞膜系统的稳定性的关系 |
1.2.3 高温胁迫对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
1.2.4 高温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5 高温胁迫与热激蛋白 |
1.3 诱变育种 |
1.4 转录组测序 |
1.4.1 转录组测序在植物中的应用 |
1.4.2 转录组测序在高温胁迫方面的应用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亚麻荠突变体的诱变与筛选 |
2.1 试验设计 |
2.2 处理方法 |
2.2.1 材料种植与千粒重测定 |
2.2.2 化学诱变与物理诱变 |
2.3 结果 |
2.3.1 亚麻荠种子于亚热带地区产量下降 |
2.3.2 亚热带气候下亚麻荠突变体的自然筛选 |
第三章 sst突变体的耐热性评价 |
3.1 实验材料及生长条件 |
3.2 处理方法 |
3.2.1 高温处理亚麻荠植株 |
3.2.2 电导率测定 |
3.2.3 细胞死亡染色 |
3.2.4 过氧化氢染色 |
3.2.5 灰霉菌侵染实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三个亚麻荠突变体的开花时期 |
3.3.2 亚麻荠突变体sst的耐热性 |
3.3.3 亚麻荠突变体sst的抗氧化性 |
3.3.4 亚麻荠突变体sst的抗病性 |
第四章 转录组分析 |
4.1 实验材料及处理方法 |
4.1.1 高温胁迫及样品采集 |
4.1.2 转录组测序及生物学分析 |
4.1.2.1 总RNA质量检测 |
4.1.2.2 文库构建与质检 |
4.1.2.3 测序数据处理 |
4.1.3 差异表达基因的定量PCR验证 |
4.1.3.1 亚麻荠RNA的提取 |
4.1.3.2 cDNA合成 |
4.1.3.3 PCR反应体系 |
4.1.3.4 引物设计 |
4.1.3.5 RT-PCR反应程序 |
4.1.3.6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转录组测序产量统计 |
4.2.2 参考序列比对结果 |
4.2.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2.4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4.2.5 实时荧光定量结果 |
第五章 亚麻荠再生体系的建立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 |
5.1.2 培养基以及激素选择 |
5.1.3 无菌苗的培养与外植体的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亚麻荠种子的灭菌方法 |
5.2.2 外植体的选择和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六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亚麻和水曲柳对低钾或磷耐受性及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植物对缺钾的响应 |
1.2.1 中国土壤中钾的分布 |
1.2.2 钾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
1.2.3 植物不同基因型钾效率的差异 |
1.2.4 低钾胁迫下植物的生理响应 |
1.2.5 低钾胁迫下植物的适应机制 |
1.3 转录组学在植物钾胁迫响应中的应用 |
1.4 植物对缺磷的响应 |
1.4.1 低磷胁迫下植物的形态响应 |
1.4.2 低磷胁迫下植物的生理响应 |
1.4.3 低磷胁迫下植物的分子机制响应 |
1.5 钾和磷在植物中的互作 |
1.6 WRKY转录因子在钾/磷胁迫下的作用 |
1.7 木本植物营养胁迫研究和水曲柳改良现状 |
1.7.1 木本植物营养胁迫研究 |
1.7.2 水曲柳改良现状 |
1.8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9 技术路线 |
2 不同亚麻品种(系)钾利用效率的评价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材料 |
2.1.2 栽培条件 |
2.1.3 产量及钾含量测定方法 |
2.1.4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钾肥对不同亚麻品种(系)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
2.2.2 不同亚麻品种(系)钾利用效率差异 |
2.2.3 不同钾利用效率亚麻品种(系)聚类分析 |
2.2.4 钾利用效率与亚麻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低钾胁迫对亚麻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栽培条件 |
3.1.3 形态生理指标和产量测定方法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低钾胁迫对亚麻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2 低钾胁迫对亚麻根系生长的影响 |
3.2.3 低钾胁迫下亚麻生物量和根冠比分析 |
3.2.4 低钾胁迫下亚麻根系生长分析 |
3.2.5 低钾胁迫对亚麻重要性状的影响 |
3.2.6 钾高/低效亚麻品种(系)的钾利用效率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钾饥饿胁迫下钾高效亚麻Sofie基因表达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生长条件及胁迫处理 |
4.1.3 qRT-PCR引物 |
4.1.4 RNA测序分析方法 |
4.1.5 qRT-PCR分析方法 |
4.1.6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Sofie对钾饥饿胁迫响应时间的确定 |
4.2.2 RNA-seq测序结果 |
4.2.3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4.2.4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和通路分析 |
4.2.5 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类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钾高效亚麻Sofie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性及Lus WRKYs基因表达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材料 |
5.1.2 qRT-PCR引物 |
5.1.3 水培条件 |
5.1.4 测定参数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低磷胁迫对Sofie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5.2.2 低磷胁迫对Sofie根系生长的影响 |
5.2.3 低磷胁迫对Sofie侧根内源激素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2.4 低磷胁迫对Sofie侧根中LusWRKYs基因表达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水曲柳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性及FmWRKYs基因表达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植物材料 |
6.1.2 qRT-PCR引物 |
6.1.3 水培条件 |
6.1.4 测定参数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低磷胁迫对水曲柳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6.2.2 低磷胁迫对水曲柳根系生长的影响 |
6.2.3 低磷胁迫对水曲柳侧根内源激素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6.2.4 低磷胁迫对水曲柳侧根中FmWRKYs基因表达的影响 |
6.2.5 低磷胁迫下亚麻和水曲柳的表型及生理差异分析 |
6.2.6 低磷胁迫下亚麻和水曲柳的WRKYs差异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渭源县北部半干旱区油用型亚麻全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亚麻的生物学特性 |
1.1 适应性强 |
1.2 属于长日照作物 |
1.3 种子小、幼苗弱 |
1.4 需肥量大 |
2 全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 |
2.1 精选良种 |
2.2 整地施肥 |
2.3 适时覆膜 |
2.4 精心播种 |
2.4.1 新膜全覆盖穴播技术。 |
2.4.2 旧膜再用穴播技术。 |
2.5 田间管理 |
2.5.1 保苗措施。 |
2.5.2 适时追肥。 |
2.5.3 清除杂草。 |
2.5.4 防病防虫。 |
2.6 适时收获 |
(7)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炭疽菌属研究进展 |
2.1.1 炭疽菌属的概述 |
2.1.2 炭疽菌属的命名历史 |
2.1.3 炭疽菌属的分类 |
2.1.4 炭疽菌属与寄主关系 |
2.1.5 炭疽菌属的生活型与侵染 |
2.1.6 炭疽菌属的应用 |
2.1.7 炭疽菌属的小结 |
2.2 紫花苜蓿炭疽病研究进展 |
2.2.1 紫花苜蓿 |
2.2.2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 |
2.2.3 不同病原引起的症状 |
2.2.4 发生和危害 |
2.2.5 发生规律 |
2.2.6 防治 |
第三章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害调查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调查地点信息 |
3.2.2 病害调查与标本采集 |
3.3 结果 |
3.3.1 病害种类概况 |
3.3.2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分布地区 |
3.3.3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田间症状 |
3.3.4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发生 |
3.4 讨论 |
第四章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组织病症和病原物分离 |
4.2.2 病原物鉴定 |
4.2.3 病原物产孢方式研究 |
4.2.4 原病物生物学特性 |
4.2.5 其它病害病原的分离鉴定 |
4.3 结果 |
4.3.1 组织病症及病原物分离 |
4.3.2 炭疽属病原物鉴定 |
4.3.3 炭疽属病原产孢及产孢方式 |
4.3.4 炭疽属病原生物学特性 |
4.3.5 其它病害及病原 |
4.4 讨论 |
第五章 紫花苜蓿炭疽菌的致病性测定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种子和土壤处理 |
5.2.2 供试菌株 |
5.2.3 孢子悬浮液的配置 |
5.2.4 种子致病性测定 |
5.2.5 幼苗致病性测定 |
5.2.6 植株致病性测定 |
5.2.7 再分离 |
5.2.8 数据统计 |
5.2.9 其它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5.3 结果 |
5.3.1 种子致病性测定 |
5.3.2 幼苗致病性测定 |
5.3.3 植株致病性测定 |
5.3.4 其它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5.4 讨论 |
第六章 炭疽病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干重测定 |
6.2.2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
6.2.3 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炭疽病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
6.3.2 炭疽病发生与品质的相关性 |
6.4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性讨论 |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资助项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
致谢 |
(8)亚麻白粉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亚麻白粉病病原菌、发病症状及发病规律 |
2 亚麻白粉病的分级鉴定标准及抗性评价方法 |
3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鉴定筛选研究 |
4 亚麻白粉病抗性遗传分析及抗性基因研究 |
5 亚麻白粉病的防治策略 |
6 问题与展望 |
(9)苎麻间作亚麻对二者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麻类作物概况 |
1.2 麻类作物应用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间套作研究概况 |
2.2 土壤微生物 |
2.3 播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2.4 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区概况 |
2 苎麻||亚麻系统适宜的亚麻品种筛选 |
2.1 试验材料 |
2.2 实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 苎麻||亚麻时亚麻播期和多效唑喷施时期对两种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 技术路线 |
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苎麻||亚麻时适宜的亚麻品种筛选 |
1.1 对苎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2 对亚麻产量的影响 |
1.3 对总纤维产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2 苎麻||亚麻时亚麻播期和多效唑喷施时期对两种麻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及其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
2.1 苎麻三季麻产量及品质变化 |
2.2 对亚麻产量及倒伏的影响 |
2.3 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2.4 对纤维总产量和总收获指数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1 全文小结 |
1.1 苎麻||亚麻间作组合对两种麻的的生长及产量和品质影响 |
1.2 苎麻||亚麻时亚麻播期和多效唑喷施时期对两种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2 讨论 |
2.1 苎麻||亚麻亚麻品种两种麻的产量及品质变化研究 |
2.2 苎麻||亚麻时亚麻播期和多效唑喷施时期对两种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油用亚麻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亚麻产业的基本涵义和研究理论基础 |
2.1 基本涵义 |
2.1.1 亚麻 |
2.1.2 产业 |
2.1.3 亚麻产业及其特征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2.2 政府战略管理理论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4 特色农业理论 |
2.2.5 技术进步理论 |
3 我国亚麻产业发展现状 |
3.1 生产方面 |
3.2 加工方面 |
3.3 消费方面 |
3.4 流通方面 |
4 我国亚麻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4.1 我国亚麻产业发展的优势 |
4.2 我国亚麻产业发展的劣势 |
4.3 我国亚麻产业发展的机遇 |
4.4 我国亚麻产业发展面临的威胁 |
4.5 矩阵分析 |
5 我国亚麻产业发展的问题 |
5.1 产业科技创新率低,尤其育种整体水平不高 |
5.2 产业发展的基础薄弱,生产管理相对落后 |
5.3 产业链短,加工规模相对较小,深加工程度不高 |
5.4 原料进口依赖程度高,区域发展发不协调,消费者认知较差 |
5.5 流通体制不够成熟,协会没有在流通上发挥更好的作用 |
5.6 政策上支持力度不够 |
6 国外亚麻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经验借鉴 |
6.1 国外亚麻产业发展现状简述 |
6.2 美国亚麻产业发展的优点及经验借鉴 |
6.3 加拿大亚麻产业发展的优点及经验借鉴 |
7 我国亚麻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对策 |
7.1 我国亚麻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
7.2 我国亚麻产业发展的对策 |
7.2.1 科技引领生产和加工 |
7.2.2 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 |
7.2.3 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 |
7.2.4 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 |
7.2.5 走机械化、集约化道路 |
7.2.6 大力发展农业行业协会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之处 |
8.3 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亚麻栽培技术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主要麻类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现状与展望[J]. 徐益,张力岚,祁建民,张列梅,张立武. 作物学报, 2021(06)
- [2]亚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J]. 姜慧,潘根,常丽,黄思齐,唐慧娟,李德芳,赵立宁,李建军,伍叶娜,陈安国.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1(04)
- [3]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D]. 吴学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适应亚热带环境的亚麻荠突变体的筛选与研究[D]. 王顺斌.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5]亚麻和水曲柳对低钾或磷耐受性及基因表达调控研究[D]. 黄文功.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6]渭源县北部半干旱区油用型亚麻全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J]. 王苏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9(24)
- [7]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D]. 徐杉. 兰州大学, 2019
- [8]亚麻白粉病研究进展[J]. 王炜,叶春雷,陈琛,胡冠芳,欧巧明,张建平,罗俊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9(03)
- [9]苎麻间作亚麻对二者产量品质的影响[D]. 魏伟.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10]我国油用亚麻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王海义. 大连海洋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