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驱动式实践教学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侯金涛[1](2021)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国家教育部完成了新一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为挖掘高中地理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运用地理思维方法思考问题、提高对地理探究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兴趣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将高中地理教学与核心素养相结合,根据地理学科特色和本质凝练出地理核心素养。面对新时期的教育要求,地理教师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必然要体现新时期的教育理念。目前,地理教学实践中,传统教学方式仍较为普遍,这与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而地理课堂教学中师生缺乏有效互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动力不足、课堂气氛沉闷等现状则成为教学实效性提升的阻碍因素。因此,如何克服由传统教学附着的固有弊端,提升高中地理课的教学实效,使“以生为本”理念深入教学实际以此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本研究的中心议题。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并以具体的任务为导向、以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探索与互动协作,最终完成既定任务的教学模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整体教学效果,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使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所发展。通过问卷调查、个别师生访谈及观察地理教学案例得知,目前高中地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以及存在问题:任务目标的设定缺乏明确性,课堂任务未能提供真实的情境,地理教师对有效管理与组织任务驱动课堂的能力不足,对高中地理任务驱动教学的教学评价标准把握不当,并进行原因分析。针对当前高中地理课堂任务驱动教学现状,遵循任务驱动教学的具体实施流程: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评价反思,任务设计的原则包括: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全面发展原则,趣味性原则明确“以生为本”的教学思路,本研究提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并尝试在高中地理课堂实践探索,结果表明:学生在地理学学习的态度、课堂表现等方面均有提高,实验班的及格率和平均分均高于控制班,学业成绩均有所提高。
沙凌云[2](2021)在《中职旅游课程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多层次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以任务型教学及能力等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案例研究法,研究了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多层次能力的影响。论文以具有代表性的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为研究案例,对该校部分学生进行了实地访谈。并从两个年级(一年级和二年级)、四个专业(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茶艺与茶营销专业和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及两种授课类型(理论课和实操课)角度出发,去探讨中职旅游课程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多层次能力的影响。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本次研究得出结论:其一,中职旅游课程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多层次能力有积极影响,主要包括: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基本能力(理解、掌握、运用知识能力、判断、分析问题能力)有积极影响;任务型教学对学生提升能力(动手操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合作沟通、决策、执行、探究、迁移、自主学习、思维能力)有积极影响;任务型教学对学生拓展能力(组织协调、革新、解决繁难问题能力)有积极影响。其二,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授课类型、不同任务类型视角下,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多层次能力的影响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不同年级角度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多层次能力的影响有所不同;不同专业角度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多层次能力的影响有所不同;不同授课类型角度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多层次能力的影响稍有差异;不同任务类型角度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多层次能力的影响有所不同。本次研究拓展了任务型教学理论,也对中职旅游课程任务型教学的实际运用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舒琴[3](2021)在《基于科学思维发展的初中生物“问题串”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逐渐成为国家教育和个人发展的要求。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学生要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科学思维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指在事实和证据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并划分为由浅入深四个水平。科学思维的发展往往从思考问题开始,而“问题串”教学就是利用一组有逻辑关系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科学思维。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提出基于科学思维发展的“问题串”教学策略并探究其对初中生科学思维发展的影响。其主要研究思路是: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把握“问题串”教学和科学思维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并做理论储备;其次利用教师访谈了解初中生物教师对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现状和对“问题串”教学的了解程度;接着结合相关理论和现状了解,提出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为目的的“问题串”教学策略并设计教学方案;然后展开教学实践,选取不同层次班级(2个重点班,2个普通班)为实践对象,分别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实践前利用自编的“科学思维前测卷”对学生进行测试,之后选择相应的内容进行教学实践;实践结束后,利用“科学思维后测卷”进行测试,并辅以课堂观察和实践后的师生访谈,以定量和定性结合分析“问题串”教学对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影响;最后得出如下结论:(1)“问题串”教学可有效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且对重点班和普通班的促进效果相同。实践结束后,发现实验班科学思维后测的整体成绩要显着高于对照班(Sig<0.05),再比较两个层次班级之间的提升程度,发现没有显着性(Sig>0.05),即说明“问题串”教学能有效促进两个层次班级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且促进效果相同。(2)“问题串”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不同的科学思维水平,但效果均相同。实践结束后,对前后各思维水平的成绩差值进行比较,发现普通班学生水平二、三、四和重点班学生水平三、四均有显着提升(Sig<0.05),再比较有促进作用的各科学思维水平的提升程度,发现没有显着性(Sig>0.05),即说明“问题串”教学在不同层次班级会促进不同科学思维水平的发展,但效果相同。(3)“问题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与参与度,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根据课堂观察和课后的师生访谈发现,“问题串”教学中学生学习热情、思考积极性、师生交流等要优于传统教学,能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总的来说,基于科学思维发展的“问题串”教学策略可有效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同时提供部分教学案例,以期为一线初中生物教师实施“问题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供一定的参考。
乔斯佳[4](2021)在《信息化背景下网络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出,高中地理教学要关注信息化背景下教学方式的改革,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本文以信息化背景下网络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为研究内容,调查当前网络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师生对其认知度、认可度等方面内容,发现网络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探讨有效提升地理网络教学效果的策略,以期丰富地理教学形式和提高教学有效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5%的学生认为地理网络教学对他们的学习有帮助,但51%的学生表示更倾向于传统教学的方式。这说明虽然地理网络教学在应用中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其优势并没有特别突出,主要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另外在教师问卷中显示,大部分教师主要以“考勤、课堂作业、课堂提问”等与传统教学更为接近的方式考核学生,“搜集信息的质量与效率、小组互评”等形式则使用较少。这说明教师过于依赖传统教学,导致地理网络教学出现一定的问题。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师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较大,地理网络教学没有引起师生足够的重视,未能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二)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地理网络教学存在六个主要问题:(1)网络基础设备薄弱,可利用率低;(2)地理教师缺乏系统的网络教学培训,导致教学效率低;(3)地理教学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培养;(4)高中学生自制力较弱,导致学习主动性不增反而有所降低;(5)地理网络资源有效利用率低;(6)地理网络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单一。(三)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当前的地理网络教学还处于发展关键期,首先应该加强网络设施建设,开展系统的地理网络教学培训,提高地理教师的应用技能;然后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激发地理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资源可利用率;最后构建合理的效果评价体系以其快速稳定的发展。
范东雨[5](2021)在《新任务驱动模式下的《电子商务基础》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行业重组升级和职教改革的深入,在办学规模扩大的同时,专业链与产业链也在不断细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产业适配度均提出了更高要求,长期以来存在于中职课堂的教学问题因此被放大凸显。为应对解决中职教学问题,各种新式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培训、项目化办学等形式传递到课堂教学中,传统的纯“讲授式”职教课堂正逐步跃升至“讲授式”与多种新教学方法共同施用的新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新教学法大多来自基础教育课堂教学、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或直接引进自职业教育发展较快的发达国家,因此容易造成在与中职学情的适配上存在忽视个体差异、学习目标不统一等共性问题。聚焦学习主体是问题解决的关键,中职生在面对学习期望、身份认同、家庭、社会以及产教融合中存在的种种矛盾与不均衡,内心呈现高度异化分离状态,不仅衍生出目标混沌、抗拒学习等外显失范行为,同时也导致了错误归因、自暴自弃等内隐失范状态,这些都对目前中职课堂教学秩序构成严重挑战。产业角度来看,电子商务行业更新速度快、知识覆盖面广、实践要求高以及岗位种类全等特点亟需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上推陈出新,既要适应生产实际,做到产教融合,还要贴合中职生学情,做到因材施教。任务驱动教学法风靡全球数十年,借助以目标为导向的优势强化学生主体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内驱力,而且对健全学生人格、推动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注重师生情感互通和社会科学原理的前提下,基于任务教学法的教学行为改良不仅能对中职电子商务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优化,还具备辐射引领其他专业中职教学的条件。本选题立足于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课教学,充分探究人本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社会科学原理,在现有任务驱动教学行为上进行实践革新,提出旨在减除学生内心异化与行为失范状态、推动课堂产教融合以及共建家校合作目标的新任务驱动教学策略。选题第一部分主要以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说明现状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二部分基于现有教学方法的分析梳理,设定新任务驱动教学改良策略;第三阶段通过样本对照实验、软件数据分析,证实新任务驱动模式下的《电子商务基础》课堂教学中能够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显着改善教学效果;最后提出新任务驱动模式下《电子商务基础》课堂教学行为策略。
周伟伟[6](2020)在《虚拟仿真和任务驱动融合的教学模式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 ——以电子电工专业课程教学为例》文中指出信息时代的到来,引起了社会各个行业的变革。在教育领域,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一些新技术和新的教育理念应用到教学改革中,为教育现代化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翻转课堂、微课、智慧课堂等新事物的出现,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将新技术与现有的教学模式结合,构建出适合不同年龄、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成为教育界一大热点研究问题。本研究对虚拟仿真技术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了大量文献梳理和研究,研究发现,二者融合在中职电子电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具有理论可行性。因此,本研究构建了虚拟仿真和任务驱动融合的教学模式,试图通过教学实践,验证二者融合在中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中具有可行性,使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完善任务驱动式教学理论,具体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首先阐述了虚拟仿真技术的概念和特点,了解了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列举了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实例,并分析了传统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结合中职电子电工专业课程特点,提出了将虚拟仿真技术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融合的思想。其次以从做中学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为指导,构建了虚拟仿真和任务驱动融合的教学模式。经过对一般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研究分析之后,创新性地提出了虚拟仿真和任务驱动融合的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接着结合中职电子电工专业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了该模式面向中职电子电工专业课程教学的流程框图。然后选取教学实践对象,将虚拟仿真和任务驱动融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院校电子电工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通过对调查问卷、课堂观察、访谈内容等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该模式可以提高学生专业课成绩,改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验证了虚拟仿真和任务驱动融合的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子电工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最后,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对虚拟仿真和任务驱动融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并对该教学模式的完善和推广进行了展望。本研究构建的虚拟仿真和任务驱动融合的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理论,而且对中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郝慧[7](2020)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提出普通高中的教育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其培养目标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问题驱动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这些要求,它是以“问题”为载体,使学生围绕问题探索解决措施并从中建构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前,教师将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情况预设生成驱动问题,课堂中,引导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进步,实现师生互动,师生综合素质共同提高。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综合提升各方面的能力。本文在阅读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调查了当前高中数学课堂中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与背后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应用策略,并设计典型教学案例将其应用与教学实践当中,测试其应用效果。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思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问题驱动法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了问题驱动教学法的特征,并论述总结了本文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问题教学理论以及最近发展区理论。第二部分,分析了当前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问题驱动教学法的现状,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所得数据,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第三部分,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育实习经验,总结了问题驱动教学法应用时问题设计的原则以及特征,梳理了高中数学应用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基本步骤,提出了问题驱动法的应用策略,根据存在问题与所提策略设计问题驱动的典型教学案例,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测试其应用效果。本文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梳理总结,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对后续研究的展望,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张梦函[8](2020)在《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是园林技术、园艺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旨在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与技能基础。然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难以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更无法满足职业技术教育对培养高素质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为顺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本研究将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引入《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教学中,目的在于改善该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本研究从提升园林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出发,首先,对国内外项目教学法的研究现状分析、整理,总结出项目教学法的内涵、特点及一般流程,并比较分析项目教学法与园林技术专业目前运用到的其他教学方法的相互关系,从而提出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其次,通过开展有效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园林技术专业《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的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结合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建构了《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的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模式。最后,开展项目教学实践,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来检验教学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适用于《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教学,能够显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更为突出。同时,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对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更感兴趣,期望该教学法能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得以延续。此外,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习能力的提升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男生在问题解决能力上的表现明显好于女生,而女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远胜于男生。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9](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提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刘奕[10](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二、驱动式实践教学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驱动式实践教学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新时代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 |
(二)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需要 |
(三)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一)充分体现地理学科新课改理念 |
(二)充实高中地理教学方法 |
(三)有效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发展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课堂观察法 |
4.访谈法 |
5.教育实验法 |
6.统计分析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概述 |
(一)任务及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概念 |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特征 |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一)学习动机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经验之塔”理论 |
(四)“最近发展区”教学理论 |
第3章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准备工作 |
(一)调查对象及调查问卷的编制 |
1、学生调查对象及问卷设计 |
2、访谈调查的设计 |
(二)调查问卷收发情况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1.地理课程评价与分析 |
2.任务设计评价与分析 |
3.任务实施评价 |
4.任务完成评价 |
5.学生对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深度评价 |
(二)教师问卷及访谈结果分析 |
1.任务驱动式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现状 |
2.高中地理教师对任务驱动式教学的认识和评价 |
3.高中地理课堂应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应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章 高中地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
一、高中地理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基本程序 |
二、高中地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流程 |
(一)任务设计的原则 |
1.启发性原则 |
2.循序渐进原则 |
3.全面发展原则 |
4.趣味性原则 |
(二)高中地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
三、高中地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
(一)明晰目标,设计任务 |
1.解读课标,明确教学重点 |
2.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目标 |
3.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 |
4.依据教学任务,确定任务类型以及呈现形式 |
(二)创设情境,分析任务 |
1.依据教材,创设任务情境 |
2.依据教学设计,发布任务 |
(三)实施任务,展示成果 |
1.任务实施过程中的教师行为 |
2.任务实施过程中的学生行为 |
(四)任务评价,总结归纳 |
1.个体内差异评价 |
2.形成性差异评价 |
3.总结性评价 |
四、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案例 |
第5章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
一、实验设计研究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假设 |
(三)实验对象 |
(四)实验方式与实施 |
二、实验结果分析 |
(一)问卷调查分析 |
1.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态度 |
2.学生地理学知识掌握情况 |
3.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态度 |
(二)测验成绩分析 |
第6章 总结与反思 |
一、总结 |
二、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中职旅游课程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多层次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路线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框架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框架 |
第三章 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案例情况介绍 |
第二节 案例访谈结果 |
第三节 案例访谈结果分析 |
第四章 结论、建议、不足之处及今后研究方向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第三节 不足之处及今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3)基于科学思维发展的初中生物“问题串”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培养科学思维是国家教育和个人发展的要求 |
1.1.2 “问题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问题 |
2.1.2 问题教学 |
2.1.3 问题串 |
2.1.4 “问题串”教学 |
2.1.5 科学思维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认知主义 |
2.2.2 建构主义 |
2.2.3 系统论 |
2.2.4 “三棱”思维结构模型 |
2.2.5 马赫穆托夫问题教学理论 |
2.2.6 最近发展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问题串”教学的国外研究 |
2.3.2 “问题串”教学的国内研究 |
2.3.3 科学思维培养的国外研究 |
2.3.4 科学思维培养的国内研究 |
第3章 评价工具的测评 |
3.1 测量工具 |
3.2 实验对象 |
3.2.1 测试学生对象 |
3.2.2 访谈教师对象 |
3.3 “问题串”科学思维测评设计 |
3.3.1 前测卷测评设计 |
3.3.2 后测卷测评设计 |
3.4 测试卷有效性分析 |
3.4.1 试卷难度测前预估 |
3.4.2 数据分析 |
第4章 “问题串”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现状调查 |
4.1 调查概述 |
4.2 教师访谈 |
4.2.1 教师访谈对象的选择 |
4.2.2 教师访谈纲要的设计 |
4.2.3 教师访谈的结果及分析 |
4.3 学生科学思维水平现状 |
4.3.1 学生调查对象的选择 |
4.3.2 学生科学思维前测卷测评设计 |
4.3.3 学生科学思维前测卷测评结果及分析 |
第5章 “问题串”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策略 |
5.1 “问题串”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程序设计 |
5.1.1 设计问题 |
5.1.2 串联问题 |
5.1.3 构建问题情境 |
5.2 “问题串”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程序 |
第6章 “问题串”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实践 |
6.1 “问题串”教学实践的对象 |
6.1.1 教学实践教师 |
6.1.2 教学实践学生 |
6.2 “问题串”教学实践的内容 |
6.3 “问题串”教学实践案例 |
6.3.1 理论课——《细菌》教学设计与实施 |
6.3.2 实验课——《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教学设计与实施 |
6.3.3 复习课——《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教学设计与实施 |
6.4 “问题串”教学实践结果分析 |
6.4.1 测试成绩分析 |
6.4.2 学生课堂行为和表现对比 |
6.4.3 教师反思与学生访谈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科学思维前测卷(60 分,45 分钟) |
附录2:科学思维后测卷(60 分,45 分钟) |
附录3:教师访谈纲要 |
附录4:课堂观察表 |
附录5:教师反思(访谈纲要) |
附录6:学生课后访谈 |
致谢 |
作者介绍 |
导师评阅表 |
(4)信息化背景下网络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
二、地理新课标的要求 |
三、高中地理教学与网络教学融合不足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有利于地理教学模式的革新 |
二、有利于培养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人才 |
三、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地理网络教学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教育信息化 |
二、网络技术 |
三、高中地理教学 |
四、地理网络教学 |
第二节 地理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四、多元智能理论 |
第三章 网络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与主要教学形式 |
第一节 网络教学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必要性 |
一、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需要 |
二、适应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需要 |
三、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的需要 |
四、地理学科特点及其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网络教学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教学形式 |
一、地理网络直播教学 |
二、地理网络录播教学 |
三、地理网络微课教学 |
四、地理网络慕课教学 |
五、地理网络资源教学 |
六、地理网络评价教学 |
第四章 网络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目的 |
第二节 调查问卷设计与发放 |
一、调查对象 |
二、问卷内容 |
三、问卷发放与回收整理 |
第三节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网络教学在高中地理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第一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网络基础设备薄弱或利用率低 |
二、地理教师缺乏系统的网络教学培训 |
三、地理教学过于重视结果,忽视过程 |
四、学生自制力不足,地理学习缺乏主动性 |
五、地理网络资源有效利用率低 |
六、地理网络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单一 |
第二节 优化策略 |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设备可利用率 |
二、开展地理网络教学培训,提高教师应用技能 |
三、转变传统地理教学观念,构建家校生合一的地理教学形式 |
四、激发学生地理网络教学中的学习兴趣 |
五、提高地理网络资源利用率 |
六、使用合理的地理网络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5)新任务驱动模式下的《电子商务基础》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
第二节 选题目的及实际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实际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框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目的及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教学行为中异化的概念界定 |
一、异化的概念 |
二、异化的产生原因 |
三、异化的不良影响 |
第二节 教学行为中失范的概念界定 |
一、失范的概念 |
二、失范的产生原因 |
三、失范的不良影响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电子商务基础》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教学实施现状分析 |
一、教师教学行为现状 |
二、教学实施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第二节 学习过程分析 |
一、学生课堂行为分析 |
二、学习情况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学习效果分析 |
一、课程理论笔试成绩分析 |
二、实践能力分析 |
三、学习效果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教学行为改良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教学行为改良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二节 传统教学改良方案梳理 |
一、“提问式积极教学法”在异化、失范视角下职教课堂中的应用 |
二、“现有任务驱动式教学”在异化、失范视角下职教课堂中的应用 |
三、“实验班榜样式教学”在异化、失范视角下职教课堂中的应用 |
四、 “家校联系”在异化、失范视角下职教课堂中的应用 |
第三节 新任务驱动教学行为改良的理论分析 |
一、新任务驱动教学可行性分析 |
二、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 |
三、现有教学策略分析及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电子商务基础》课堂教学设计 |
第一节 新任务驱动模式下《电子商务基础》教学设计原则 |
一、教学准备方面 |
二、教学实施方面 |
三、家校合作方面 |
四、专业建设方面 |
五、辐射引领其他中职专业教学 |
第二节 新任务驱动模式下《电子商务基础》教案设计 |
一、教学准备 |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实施 |
第六章 新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效果调查 |
第一节 问卷调查设计 |
一、样本设定 |
二、调查目标 |
第二节 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
第七章 新任务驱动教学行为的调查数据分析 |
第一节 课堂状态的调查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学习成绩情况调查数据分析 |
第三节 学习总体主观感受数据分析 |
第四节 调整学习认知下的数据分析 |
第五节 职业愿景构建下的数据分析 |
第六节 新家校联系驱动下的数据分析 |
第七节 分析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虚拟仿真和任务驱动融合的教学模式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 ——以电子电工专业课程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2 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研究基础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虚拟仿真 |
2.1.2 教学模式 |
2.1.3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情境学习理论 |
2.2.3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2.2.4 “从做中学”的教育理论 |
第3章 虚拟仿真和任务驱动融合的教学模式构建 |
3.1 一般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
3.2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分析 |
3.2.1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框图 |
3.2.2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分析 |
3.3 虚拟仿真和任务驱动融合的教学模式的要素分析 |
3.3.1 理论依据 |
3.3.2 教学目标 |
3.3.3 操作程序 |
3.3.4 实现条件 |
3.3.5 教学评价 |
第4章 虚拟仿真和任务驱动融合的教学模式实践与效果分析 |
4.1 教学实践流程 |
4.2 实验前期准备 |
4.2.1 实践目的 |
4.2.2 实践内容 |
4.2.3 实践工具 |
4.2.4 实验对象 |
4.2.5 实验环境 |
4.3 教学案例一 |
4.3.1 教学目标 |
4.3.2 教学过程设计 |
4.3.3 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展示 |
4.4 教学案例二 |
4.4.1 教学目标 |
4.4.2 教学过程设计 |
4.4.3 教学案例分析 |
4.5 实验数据统计和结果分析 |
4.5.1 学生专业课成绩分析 |
4.5.2 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分析 |
4.5.3 观察量表统计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基金项目 |
附录 Ⅰ 评价样表 |
附录 Ⅱ 观察量表 |
附录 Ⅲ 调查问卷(前测) |
附录 Ⅳ 调查问卷(后测) |
(7)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新课改的需要 |
1.1.3 问题驱动式教学的优势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应用价值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案例分析法 |
1.3.4 统计分析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问题驱动教学法的相关概念 |
2.1.1 问题与数学问题 |
2.1.2 问题驱动 |
2.1.3 问题驱动教学法 |
2.2 问题驱动教学法的特征 |
2.2.1 以问题为主线 |
2.2.2 以学生为主体 |
2.2.3 以教师为主导 |
2.3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人本主义理论 |
2.3.2 建构主义理论 |
2.3.3 马赫穆托夫的问题教学论 |
2.3.4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3章 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驱动教学法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 |
3.3 调查问卷设计编制与发放 |
3.4 学生问卷数据信效度分析 |
3.5 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
3.5.1 数学课程评价调查分析 |
3.5.2 问题设计评价调查分析 |
3.5.3 教学开展评价调查分析 |
3.5.4 课后评价调查分析 |
3.6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6.1 存在的问题 |
3.6.2 原因分析 |
第4章 问题驱动教学应用的原则、特征、步骤、策略 |
4.1 驱动问题的设计原则 |
4.2 驱动问题设计的特征 |
4.3 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
4.4 高中数学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
4.4.1 课前准备阶段的策略 |
4.4.2 问题设计阶段的策略 |
4.4.3 问题解决阶段的策略 |
第5章 问题驱动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5.1 研究对象及过程 |
5.2 研究结果统计与分析 |
5.2.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2.2 学生成绩分析 |
5.3 实验中的典型案例 |
5.3.1 案例一:函数的单调性 |
5.3.2 案例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
第6章 研究的结论与不足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高中数学问题驱动教学应用现状 |
6.1.2 问题驱动应用的原则、特征、步骤、策略 |
6.1.3 问题驱动教学法的有效实践 |
6.2 研究的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问题与目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概述 |
2.1 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的提出 |
2.1.1 项目教学法 |
2.1.2 与其他教学法的相互关系 |
2.2 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 |
2.2.1 学习动机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2.3 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2.3.1 园林技术专业概述 |
2.3.2 《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概述 |
2.3.3 任务驱动式项目法运用于《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的可行性 |
2.4 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
第三章 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在《植物生长与环境》教学中的建构 |
3.1 园林技术专业《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1 调查目的与对象 |
3.1.2 调查设计与实施 |
3.1.3 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3.2 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在《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教学中的建构 |
3.2.1 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模式建构要素 |
3.2.2 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模式设计 |
3.2.3 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模式中的师生活动 |
第四章 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在《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
4.1 应用实例 |
4.1.1 教学准备 |
4.1.2 教学过程 |
4.1.3 教学评价 |
4.2 实施“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后的教学效果分析 |
4.2.1 问卷调查分析 |
4.2.2 访谈分析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项目和任务计划表 |
附录四 叶的形态术语表 |
附录五 《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六 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9)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四、驱动式实践教学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实践研究[D]. 侯金涛.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中职旅游课程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多层次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为例[D]. 沙凌云.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2)
- [3]基于科学思维发展的初中生物“问题串”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 舒琴.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4]信息化背景下网络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乔斯佳.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5]新任务驱动模式下的《电子商务基础》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 范东雨.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虚拟仿真和任务驱动融合的教学模式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 ——以电子电工专业课程教学为例[D]. 周伟伟.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8)
- [7]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郝慧.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2)
- [8]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张梦函.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9]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