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人胆管囊肿癌变1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颜丙智[1](2020)在《不典型成人肝外胆管囊肿的诊治探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不典型成人肝外胆管囊肿合并结石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不同术式对于不典型成人肝外胆管囊肿合并结石患者的疗效,为不典型成人肝外胆管囊肿合并结石的诊治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不典型的成人肝外胆管囊肿合并结石并进行手术的患者44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44例分为A、B两个组:其中A组为胆管囊肿切除+胆囊切除+Roux-en-Y胆肠吻合术组,共26例,其中腹腔镜组即A1组15人,开腹组即A2组11人;B组为胆总管切开取石+胆囊切除+T管引流术,共18例,均为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影像学特点略作阐述,并对A1组与A2组之间关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以及A组与B组、A1组与A2组关于近期并发症:胆漏、术后出血、肠漏以及远期并发症:胆管炎、胆总管结石复发、胰腺炎、癌变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的远期并发症:胆管结石伴胆管炎及胰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1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近期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与A2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1组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低于A2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典型的成人肝外胆管囊肿合并结石患者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和继发性胆管扩张难以鉴别,很易误诊误治。其在影像学表现、胆道镜所见等方面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其手术方式仍应遵循胆管囊肿的治疗原则,采用胆管囊肿切除+Roux-en-Y胆肠吻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比传统开腹手术更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陶萌[2](2019)在《肝外胆管扩张症分型及微创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胆管扩张症(biliary dilatation,BD),又称先天性胆管囊肿,是临床上少见的胆道发育异常疾病。包括了肝内与肝外不同位置多发或孤立的胆管囊状扩张病变,其中肝外胆管扩张症(extrahepatic biliary dilatation,EHBD)是临床上最常见类型,占90%以上。因病变胆管反复受到炎性刺激,有较高的癌变风险,成人癌变率最高达28%,因此胆管扩张症的早期诊治非常重要。BD的外科治疗的原则是彻底切除病变胆管,实现胆胰分流,消除胆汁淤滞、胆道感染和预防癌变。1995年Farello首先报道了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吻合术,开创了微创手术治疗EHBD的先河。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以及器械设备的更新,EHBD的微创治疗得到广泛开展。研究表明腹腔镜下胆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吻合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容、并发症发生率低等近期疗效优势,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而且该疾病在儿童或青年女性群体中发生率更高,这类患者往往对微创治疗有着更高的需求。BD分布于肝内外胆管的不同部位,呈多种病变类型,其疾病分型对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Todani分型的依据是病变胆管的形态及分布,为BD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国内董氏分型基于病变胆管累及胆管树位置和临床病理特点建立,对BD手术策略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但作为占BD中90%以上的EHBD只是这两种常见分型中的一种亚型。文献报道及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不同影像学及形态学特征的EHBD虽然分型相同,但手术难度及风险,尤其是微创手术的难度、风险及中转开腹率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既往分型方法对EHBD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手术难度的预判缺乏指导意义,因此有必要在既往分型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EHBD分型方法以指导其外科手术决策。本课题包括两部分研究内容。第一部分通过回顾性分析大样本EHBD的影像学特征,结合术中探查病变胆管形态学特点,在既往分型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EHBD分型方法,分析总结不同类型EHBD的临床特征,初步探讨新分型方法对EHBD外科治疗的指导价值。第二部分比较不同类型EHBD的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及随访结果,探讨新分型对EHBD微创治疗的指导意义,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第一部分:分析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外科研究所2010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07例EHBD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超声检查(Ultrasonography,US)、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将病变胆管影像学特征与术中观察病变胆管形态学特点相结合,建立新的分型方法。比较不同类型EHBD临床症状、并发症、围手术期及随访结果。第二部分: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136例行微创手术治疗和71例行开腹手术治疗的EHBD患者资料。分析微创手术治疗不同类型EHBD的一般资料,围术期和随访结果;比较同一类型EHBD采用微创与开腹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及随访结果。使用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连续校正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第一部分:分析207例EHBD病例术前影像学资料,结合术中观察病变胆管形态学特征,定义新的分型:A型(上段型):左右肝管汇合处受累,远端胆管接近正常。B型(中间型):病变胆管位于胆总管中间位置,左右肝管汇合部及胆管末端基本正常。C型(下段型):病变胆管主要位于胆管末端,左右肝管汇合处及上段胆管基本正常。D型(全程型):病变胆管累及全程胆管,左右肝管汇合处及末端胆管均受累。207例中A型:68例,占32.9%,B型:35例,占16.9%,C型:33例,占15.9%,D型:71例,占34.3%。四种类型EHBD组间比较,术前合并胆总管结石(A vs B vs C vs D=5.9%vs 5.7%vs 24.2%vs 15.5%,P=0.027)、急慢性胆管炎(A vs B vs C vs D=10.3%vs 2.8%vs 24.2%vs 19.7%,P=0.039)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型合并胆总管结石、急慢性胆管炎发生率高于A、B型;四种类型的手术时间分别是:A型(229.7±92.1min)、B型(211.4±43.8min)、C型(306.5±76.3min)、D型(293.9±91.3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D型手术时间较A、B型延长;术中失血量分别是:A型(201.3±97.7ml)、B型(189.3±51.0ml)、C型(247.1±85.4ml)、D型(297.2±145.1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C、D型较A、B型术中失血量增多;C、D型术后胰漏发生率显着高于A、B型(A vs B vs C vs D=5.8%vs 5.7%vs 27.3%vs 35.4%,P=0.024);临床症状:腹痛,黄疸,腹部包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急性胆囊炎、急慢性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胆漏发生率、远期并发症(吻合口梗阻,胆管炎,结石)发生率、再手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第二部分:入组的207例EHBD患者,微创手术组(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group,MISG)136例,其中A型46例,B型20例,C型22例,D型48例。开腹手术组(open surgery group,OSG)71例,其中其中A型22例,B型15例,C型11例,D型23例。MISG中四种类型EHBD的手术时间分别是:A型(244.7±68.1min)、B型(227.1±71.4min)、C型(322.5±63.8min)、D型(335.4±101.9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D型较A、B型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失血量分别是:A型(151.8±113.7ml)、B型(129.0±72.0ml)、C型(170.0±115.1ml)、D型(231.3±160.9ml),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06),C、D型高于A、B型;C、D型术后胰漏发生率与中转开腹率显着高于A、B型(胰漏发生率,A vs B vs C vs D=4.3%vs 5.0%vs 22.7%vs22.9%,P=0.024),(中转率,A vs B vs C vs D=2.2%vs 5.0%vs 13.6%vs 18.7%,P=0.049);四种类型之间术后胆漏发生率,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再次手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SG与OSG中各型EHBD的围手术期结果:MISG四种类型的术中失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OS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型MISG vs OSG,术中失血量151.8±113.7ml vs 238.6±111.2ml,P=0.005,术后进食时间2.8±0.8d vs4.8±1.2d,P=0.000,术后住院时间8.2±3.0d vs 10.4±2.9d,P=0.042;B型MISG vs OSG,术中失血量129.0±72.0ml vs 223.3±153.4ml,P=0.040,术后进食时间2.8±0.7d vs5.2±0.8d,P=0.000,术后住院时间8.8±2.7d vs 12.1±5.8d,P=0.030;C型MISG vs OSG,术中失血量170.0±115.1ml vs 327.3±173.7ml,P=0.016,术后进食时间3.0±1.0d vs6.5±1.4d,P=0.000,术后住院时间8.1±3.0d vs 12.1±2.2d,P=0.001;D型MISG vs OSG,术中失血量231.3±160.9ml vs 343.5±210.1ml,P=0.030,术后进食时间2.9±1.0d vs5.2±1.2d,P=0.000,术后住院时间9.7±3.5d vs 11.1±2.9d,P=0.024。MISG中A、B型与OSG中A、B型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MISG中C、D型手术时间较OSG中C、D型手术时间显着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型MISG vs OSG,手术时间322.5±63.8min vs 267.9±70.5min,P=0.045;D型MISG vs OSG,手术时间335.4±101.9min vs 263.2±112.8min,P=0.013。MISG和OSG各种类型的术后胰漏、胆漏发生率,远期并发症(吻合口狭窄、复发性胆管、肝内胆管结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基于大宗病例EHBD病变胆管的影像学及形态学特征分析,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EHBD分型方法,分析总结了不同类型EHBD的临床特征,初步阐明了新分型方法对EHBD外科治疗的指导价值。2.新的分型对EHBD的手术方式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A、B型EHBD微创治疗具有明确优势,应首选微创手术治疗。C、D型EHBD微创手术同样具备术中失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存在手术时间长、中转开腹率高等问题,尤其是部分合并胆总管结石、复发性胆管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的病例,手术难度大,需结合团队经验,谨慎处理。3.本课题系单中心研究,后续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EHBD分型的指导价值。
胡周[3](2019)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的高危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探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胆总管囊肿发生癌变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7年1月—2017年1月经手术治疗的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46例病例资料。其中女性患者32例,男性患者14例,男女比例1:2.28,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18岁,平均年龄38.4岁,临床症状以腹痛多见(86.9%),黄疸(39.1%),发热(34.8%),恶心或呕吐(52.1%),触及腹部包块者(2.17%),合并胆管炎者(21.7%),合并胆囊炎者(21.7%),合并胆管结石者(32.6%),胆囊结石者11(23.9%),既往有胆道引流病史者3例(6.52%),术后病理结果提示癌症者8例(17.4%)。根据术后病理结果是否发生癌变,分为两组:癌变组与非癌变组,统计分析性别、年龄、黄疸、发热、腹痛、恶心或呕吐、腹部包块、胆管炎、胆囊炎、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道引流史、城镇/农村等相关指标,并将单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46例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术后病理提示癌变者8例,癌变率17.4%,单因素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分析患者性别、年龄、黄疸、发热、腹痛、恶心或呕吐、腹部包块、胆管炎、胆囊炎、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道引流史、城镇/农村等相关因素,得出:(1)癌变组平均年龄59.4±18.1,非癌变组平均年龄33.8±12.4,癌变组明显高于非癌变组年龄,具有统计学意义;(2)癌变组具有胆道引流史病史比例较非癌变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3)癌变组具有胆囊结石患者占比17.4%,高于非癌变组,虽无统计学差异(P=0.057),但有倾向性;(4)性别、黄疸、发热、腹痛、恶心或呕吐、腹部包块、胆管炎、胆囊炎、胆管结石、城镇/农村与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年龄是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胆道引流史不是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应该早期确诊,尽早手术治疗。结论:年龄及胆道引流史是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发生癌变的危险因素,而年龄是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愈小,手术时机最佳(儿童期是最佳手术时机);因此在临床中一旦发现有胆总管囊肿,应早期行手术治疗,避免行姑息性胆道引流或部分囊肿切除,防止癌变,提高生活质量。
詹世林,陈建雄,霍枫,谭晓宇,陆树桐,何邹俊[4](2015)在《成人胰腺段胆总管囊肿手术技巧及术后胰瘘的预防》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成人胰腺段胆总管囊肿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2006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1例胰腺段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方法与技巧以及主要并发症胰瘘产生的原因。结果:手术采用Kocher切口游离胰头及十二指肠第二、三段充分暴露胰腺段胆总管囊肿,38例行囊肿切除、囊肿内黏膜剥除或囊肿黏膜烧灼法处理胰腺段胆总管囊肿,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均康复出院,无手术死亡病例。1例(2.4%)术中门静脉损伤,术后1例(2.4%)胆瘘,4例(9.8%)胰瘘(均为胆总管残端连续缝合残端瘘),5例(12.2%)切口感染。随访6个月至8年,3例术后3个月内有畏寒发热,1例死于肿瘤复发,2例死于脑出血,其余患者术后无腹痛、发热、黄疸复发。病理结果显示,41例胆总管囊肿中,合并胆管黏液乳突状腺瘤1例,胆管黏液腺癌3例,腺癌2例。结论:胰腺段胆总管囊肿手术相对复杂,应在充分游离胰头及十二指肠第二、三段,合理选择囊肿切除、黏膜剥离或黏膜烧灼的方法。处理好胆总管残端、避免胰管损伤是胰瘘的有效预防措施。
贾波,邱法波,何俊闯,张晓锋[5](2012)在《中国近21年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流行学特征及诊治经验》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诊疗经验。方法:联合检索维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等多家中文数据库中1990年1月—2010年11月有关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文章,总结分析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诊治经验。结果:中国近21年共报道5 146例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有准确年龄及平均年龄报道4 298例,平均年龄34.84岁,男女比例约为1∶2.55,43.44%分布在华东地区,68.38%有不同程度腹痛表现,25.22%有发热或高热症状,32.46%有不同程度黄疸,18.31%可触及腹部包块,具有典型三联征表现患者占15.98%。Todani分型Ⅰ型80.41%,Ⅱ型4.27%,Ⅲ型1.23%,Ⅳ型11.55%,Ⅴ型占2.54%。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胆管囊肿切除加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占71.63%;术后并发症以胆管炎症状为主,发生率为12.24%;术后随访率83.55%,治愈率86.84%。结论: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女性多发,其中以华东地区较多,Todani分型Ⅰ型为主,囊肿切除加胆肠Roux-en-Y吻合术为主要治疗手段。
贾波[6](2012)在《中国近21年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流行学特征及诊治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诊治经验。方法联合检索维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等多家中文数据库1990年1月-2010年11月有关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文章,分析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在流行病学方面的特征,同时就其诊疗经验进行回顾总结。结果:中国近21年共报道5146例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有准确年龄及平均年龄报道4298例,平均年龄34.84岁,男女比例约为1:2.55,43.44%分布在华东地区,68.38%有不同程度腹痛表现,25.22%有发热或高热症状,32.46%有不同程度黄疸,18.31%可触及腹部包块,具有三联征典型表现患者占15.98%。Todani分型Ⅰ型80.41%,Ⅱ型4.27%,Ⅲ型1.23%,Ⅳ型11.55%,V型2.54%。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其中胆管囊肿切除并胆管空肠Roux-en-Y吻术最为理想,占71.63%;术后并发胆管炎症状为主,发生率为12.24%;术后随访率83.55%,治愈率86.84%。结论: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女性多发,其中以华东地区较多,Todani分型Ⅰ型为主,胆管囊肿切除并胆肠Roux-en-Y吻合术为主要治疗术式。
张卫民[7](2010)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2月至2009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5例先天性胆管囊肿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别对有可能导致囊肿癌变发生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与囊肿癌变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85例先天性胆管囊肿患者,癌变11例,癌变率为12.9%,单因素分析结果得出:胆囊炎(p<0.05)和年龄(p<0.01)与胆管囊肿癌变发生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居住地,腹痛,黄疸,腹部包块,发热,恶心或呕吐,胆管炎,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道引流史,与胆管囊肿恶变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得出:年龄(P=0.003)(OR=1.093)是胆管囊肿癌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以及反复胆系感染是胆管囊肿发生恶变的危险因素,一旦发现有胆管囊肿,早期行囊肿切除,防止恶变.
杨明,乔岐禄[8](2008)在《胰胆管合流异常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对胰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的认识增加,PBM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PBM与先天性胆管囊肿、胆道结石、非结石性胆囊炎、胆道肿瘤及胆源性胰腺炎等胆胰疾病关系密切,但目前对于胰胆管合流异常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等方面还没有完全统一的观点.本文就目前对胰胆管合流异常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温怡洪[9](2008)在《成人先天性胆管囊肿的术式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囊肿不同类型和在合并有严重胆道感染时的外科治疗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7年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9例成人先天性胆管囊肿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38例;年龄14~57岁,平均年龄29.3岁;49例患者分别经B超、CT、ERCP、MRCP及术中探查及术后病理确诊,其中Ⅰ型43例,Ⅱ型和ⅣB型各式各1例,ⅣA和Ⅴ型各2例。施行胆囊、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44例次。7例合并急性重症胆管炎Ⅰ型患者中其中2例一期行外引流术(胆总管切开探查或取石、T管引流),病情稳定后再二期行胆囊、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另有5例一期行胆囊、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寻求先天性胆管囊肿在合并急性重症胆管炎时的合理手术方案。结果术后并发胆瘘2例,均为Ⅰ型合并严重胆道感染且行一期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患者;2例因严重胆道感染先一期行外引流术,再二期行胆囊、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者均无任何并发症。随访所有行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者中未出现反复胆道感染者(包括其中2例分别于21年及23年前行内引流术而致术后反复胆道感染患者)。结论先天性胆管囊肿不同类型应采用不同术式,Ⅰ型和ⅣB采用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Ⅱ型采用囊肿切除、T管外流术,部分Ⅴ型采用肝切除术可取得较良好的治疗效果。于合并严重胆道感染患者可先行外引流术再二期行决定性手术可减少手术近期并发症。囊肿切除,对于任何类型的先天性胆管囊肿来说都是降低反复胆道感染的关键,同时又避免了癌变的发生。
吴晓康,毛根军,许龙堂,张家敏,郑樟栋[10](2007)在《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41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婴幼儿多见,但有20%在成人发病。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41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41例,男11例,女30例,平均年龄38.5岁。男女之比为1:2.7。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右上腹痛40例,发热19例,黄疸18例和腹部包块3例,另有1例无临
二、成人胆管囊肿癌变1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人胆管囊肿癌变1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不典型成人肝外胆管囊肿的诊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资料及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2)肝外胆管扩张症分型及微创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肝外胆管扩张症分型方法的建立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第二部分 :肝外胆管扩张症分型方法与微创治疗的临床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胆管扩张症的研究现状与微创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的高危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临床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治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成人胰腺段胆总管囊肿手术技巧及术后胰瘘的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临床资料 |
1.2病例入选条件及胆管囊肿情况 |
1.3手术方法 |
1.4术后胰瘘处理方法 |
2 结 果 |
2.1 手术情况 |
2.2 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
2.3 病理结果 |
2.4 随访 |
3 讨 论 |
(5)中国近21年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流行学特征及诊治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发病地区及时间分布 |
2.2 性别和年龄 |
2.3 既往病史 |
2.4 症状 |
2.5 病程长短 |
2.6 实验室检查资料 |
2.7 影像学检查资料 |
2.8 扩张胆管直径 |
2.9 并发症 |
2.10 误诊 |
2.11 分型 |
2.12 手术方式 |
2.13 术后并发症 |
2.14 随访及预后 |
3 讨论 |
3.1 病因与分型 |
3.2 诊断 |
3.3 并发症 |
3.4 治疗 |
3.4.1 手术时机 |
3.4.2 术式选择 |
(6)中国近21年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流行学特征及诊治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地区及时间分布 |
2.2 性别和年龄 |
2.3 既往病史 |
2.4 症状 |
2.5 病程长短 |
2.6 实验学资料 |
2.7 影像学资料 |
2.8 扩张胆管直径 |
2.9 合并症 |
2.10 误诊 |
2.11 分型 |
2.12 手术治疗 |
2.12.1 手术方式 |
2.12.2 术后并发症 |
2.13 预后及随访 |
第三章 讨论 |
3.1 病因与分型 |
3.2 诊断 |
3.3 合并症 |
3.4 治疗 |
3.4.1 手术时机 |
3.4.2 术式选择 |
3.5 术后并发症及预后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摘要 |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二、英文缩略语 |
三、论文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四、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五、参考文献 |
六、附录 |
综述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胰胆管合流异常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PBM概念及诊断 |
2 PBM病理生理特征 |
3 PBM相关疾病 |
4 PBM的治疗 |
背景资料 |
同行评议者 |
研发前沿 |
相关报道 |
创新盘点 |
应用要点 |
(9)成人先天性胆管囊肿的术式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论文正文 |
前言 |
临床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成人胆管囊肿癌变1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典型成人肝外胆管囊肿的诊治探讨[D]. 颜丙智.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2]肝外胆管扩张症分型及微创治疗的临床研究[D]. 陶萌.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3]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的高危因素分析[D]. 胡周.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4]成人胰腺段胆总管囊肿手术技巧及术后胰瘘的预防[J]. 詹世林,陈建雄,霍枫,谭晓宇,陆树桐,何邹俊.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5(03)
- [5]中国近21年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流行学特征及诊治经验[J]. 贾波,邱法波,何俊闯,张晓锋.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2(05)
- [6]中国近21年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流行学特征及诊治经验[D]. 贾波. 青岛大学, 2012(10)
- [7]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张卫民. 中国医科大学, 2010(10)
- [8]胰胆管合流异常的研究进展[J]. 杨明,乔岐禄.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11)
- [9]成人先天性胆管囊肿的术式选择[D]. 温怡洪. 浙江大学, 2008(09)
- [10]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41例临床分析[J]. 吴晓康,毛根军,许龙堂,张家敏,郑樟栋.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