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友谊是一种奢侈?(论文文献综述)
袁国友[1](2021)在《西南联大学术英才培养的基本范式——以西南联大校友回忆资料为依据》文中指出西南联大在滇办学的8年间,培养了众多一流学术人才。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术训练、学习环境是影响西南联大学术英才培养成长的基本因素。在课程设置上,西南联大各院系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既为"通才"培养提供了保障,也为"专才"成长创造了条件;在教学方式上,西南联大名师的研究性教学既传授了新知,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也激发了学生追求学术的抱负和志向;在学术训练上,通过日常教学和论文写作指导,西南联大教师不仅传授读书治学的基本方法,对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科研训练,对学生的学术发展方向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学习环境上,西南联大高度集中的书院式办学环境,形成了浓厚的学术风气和密切的师生关系,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的相互结合,使得许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迅速成长。这几个方面的组合和配合,构成了西南联大日常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范式,造就了西南联大的办学奇迹,也为当前我们的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珍贵的借鉴。
侯干干[2](2020)在《对罗尔斯契约论排除残疾人的批评与修正》文中提出残疾是人类生存状况的一部分,这不仅仅是说有大量的残疾人存在,更意味着每个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都可能面临着暂时或永久性的损伤。与此同时,人们往往会因为残疾而遭受不正义的对待。因为道德上不相关的特征,残疾人一方面可能被视为在道德、社会或政治上低人一等,另一方面也会在收入、财富、健康和其他福利方面与他人存在显着差异。这些不正义的消除需要相关的正义理论。契约论作为推导正义原则的重要理论传统,自利契约论的基本结构聚焦于互利的社会合作目标,因此无法容纳残疾人,非自利契约论,特别是其中的罗尔斯契约论,作为当代契约论最成熟的发展,尽管在原初状态的设计中尝试利用无知之幕排除道德偶然性因素对生活前景的影响,体现了每个人都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但由于罗尔斯契约论对社会契约论传统的忠诚,“社会的正义原则由谁来选择”和“社会的基本原则为谁而选择”这两个原则上不同的问题被混合在一起,罗尔斯契约论仍然存在对残疾人的排除,未能将残疾人纳入正义选择阶段的正义主体范围。罗尔斯契约论对残疾人的排除,核心源于正义环境下中的大致平等和社会合作利益的双重理念。罗尔斯在无知之幕背后的原初状态的设置之中,将参与选择约束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原则的契约主体限定为自由、平等、独立的公民,而由于残疾人所具有的身心方面的缺陷,导致其很可能不具备大致平等的身体能力和理性能力,甚至可以说是存在很强依赖性的主体。在罗尔斯契约论框架下,无法通过采用更具道德性的社会合作观或者通过使用对抗意外的保险理念来解决对生理残疾人在选择正义原则阶段的排除,同时,康德式个人观加剧了对精神残疾人的排除。这就使得残疾人并不符合参与契约的主体所应该具备的条件,而被排除出契约主体的范围。关于罗尔斯契约论对残疾人的排除这一问题,能力路径和关怀伦理理论认为这是契约论的结构决定的,无法在契约论内部对其进行修正。能力路径是一种关于基本权利的理论,而不是一种关于基本社会结构的完备性正义理论。努斯鲍姆以亚里士多德式尊严观为基础,把理性和动物性看作完全统一的,强调不对称关系中依然包含着互惠和真正的人的活动,通过赋予残疾人能力清单上的能力,使其基本的正义需求得到保障;关怀理论从人的依赖性出发,认为残疾人和处于不对称依赖时期的人一样,都有得到关怀的基本需求,实现这些需求是正义社会的特征之一。罗尔斯主义者对此问题进行了回应。标准罗尔斯主义者最直接的一种回应是接受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的观点,但个人的正义主张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另一种罗尔斯主义者认为全面合作假设的修改是将罗尔斯的正常全面合作的成年人进行扩展,同时改变了对互惠的理解,将贡献从经济贡献,扩展到家庭、关系等方面的贡献,这样即使最面临争议的理性能力不足的精神残疾人也可以在各种关系中作出贡献,从而成为契约的主体。非罗尔斯主义的契约论者也对罗尔斯契约论的排除性进行了修正。斯坎伦契约主义将正义的道德主体范围扩展到了残疾人,提出了我们把原初状态中的各方作为社会中所有依赖性成员利益的被委托人的建议,否则就需要契约论传统之外的理论来解决这一问题;信任契约对委托模式中的代表性不足提出了质疑,提出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契约,强调以信任价值为基础,残疾人可以成为实质的贡献者,从而可以参与社会契约的过程,将立约过程视为社会信任的建立过程,以此弥补正义主体和正义客体分离时代表性不足的问题。本文考察论证了罗尔斯契约论排除残疾人的可能的回应路径,每种路径在给我们启发的同时自身都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何使得残疾人这一正义主体的需求能在社会契约论中有所体现,同时又不能否认残疾人在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特殊可能给立约带来的困难,是各种理论得出能够容纳残疾人的原则时所面临的两种直觉。如何能达到反思平衡,提出能容纳残疾人的更好的原则还需进一步研究。但提出一些评估残疾人的正义的标准是可能的。为残疾人伸张正义可以做到三点:一、残疾人有正义的要求;二、能够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将残疾人所主张的正义作为理由。三、能合理地解释这些主张的内容。
钱锺书,柳三变[3](2020)在《真正的友谊》文中提出假使恋爱是人生的必需,那么,友谊只能算是一种奢侈;所以,上帝垂怜阿大(Adam)的孤寂,只为他造了夏娃,并未另造个阿二。我们常把火焰来比恋爱,这个比喻有我们意想不到的贴切。恋爱跟火同样的贪婪,同样的会蔓延,同样的残忍,消灭了坚牢结实的原料,把灰烬去换光明和热烈。像拜伦,像歌德,像缪塞,野火似的卷过了人生一世,一个个白色的、栗色的、棕色的恋人的血淋淋的红心,白心,黄心,都烧炙成死灰,只算供给了燃料。恋人虽然要新的才有趣,朋友还是旧的好。时间对于友谊的磨蚀,好比水流过石子,反把它洗琢得光洁了。因为友谊不是尖利的需要,所以在好朋友间,极少发生那厌
吴灏然[4](2021)在《专类花园类型及其植物景观营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花园植物的应用、专类花园的推广极为迫切。国内对于观赏价值显着的专类花园尚缺少系统研究,故本文研究梳理国内外文献资料中的专类花园起源与发展,明确专类花园的定义并总结归纳其类型范围。通过对国内外专类花园案例相关图文资料搜集和实地踏查,研究专类花园植物造景的设计要点和配置手法,以期为我国专类花园营建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系统梳理专类花园历史发展脉络,明确专类花园发展渊源和相关概念为:1)专类花园中西方雏形都源自实用性的专类植物栽培;2)以植物和植物科学知识展示为主的传统专类园受到当代主流审美的影响,以满足人们日益精致的观赏需求和使用需求为首位,拓展为类型多元、主题创新的花园类型,即专类花园;3)专类花园植物景观具有鲜明的主题性、地域性和功能性,对于设计和营建当代中国花园具有借鉴意义。(2)基于国内外文献专类花园相关资料分析,概述专类花园植物造景手法,并以植物学特征、园艺学特征、经济学特征、生态学特征、社会学特征5大主题特征为划分依据,提出体现植物亲缘关系、植物生境条件、植物观赏特性、植物特定使用价值、植物生态功能、针对特定人群、具有特殊社会意义和人文历史内涵的8大专类花园类型。(3)从植物景观的组成元素、植物个体的美学特征、植物空间构成形式、植物景观的意境表达4个方面,系统分析专类花园植物造景手法,提出专类花园植物景观的主题导向,即采取多样造景手法烘托主题,以骨干植物支撑空间结构、主题植物表达空间意境、填充植物丰富空间细节,并运用相关构图原则和植物组团设计手法,创造多样空间体验。(4)对国内外专类花园典型案例进植物景观分析,研究每一类别的专类花园植物造景设计手法,并结合10个专类花园实地调研成果分析国内专类花园建设现状:1)以植物学特征、园艺学特征、经济学特征为主题的专类花园运用最为广泛;2)形成以乔灌木为骨干,多年生草本为主体,一二年生草花为填充的植物造景模式;3)植物品种丰富度不够,植物景观多样性欠缺;4)设计理念重艺术而轻生态;5)建设水平与养护水平参差不齐。(5)通过自闭症儿童康复专类花园实践探索,从患儿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出发,探讨康复专类花园的空间构建、植物组合等设计方法,于实践中总结专类花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手法,并提出专类花园植物造景手法的重要意义。(6)根据沪杭地区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和可利用的花卉资源,推荐在沪杭地区营建岩石园、观赏草园、可食花园等不同类型的专类花园植物材料共317种(含品种)。
李璇玲[5](2020)在《二战期间在华犹太记者研究》文中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作为太平洋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一大批外国记者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其中就有一个特殊群体——犹太记者。他们当中有早期俄国的犹太移民,如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安娜·金斯伯格等;也有从美国来探索远东局势的知识分子,如白修德、裴斐等;还有在德国纳粹主义迫害下逃难到上海的难民,如威利·顿、阿道夫·约瑟夫·施托菲尔等。因为中国动荡的局势和没有反犹主义的历史,他们得以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进行新闻活动,对战况、政局、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进行报道。论文结合犹太记者来华的不同目的和身份,从在华的主要活动区域、新闻活动内容、服务的刊物和机构三个方面全面勾勒了犹太记者群体在二战期间的活动图景,分析了犹太记者的活动所体现出来的个人政治倾向。并且通过对犹太记者来华前生平经历的追溯,发掘了这一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及其影响:犹太记者都出身于世俗的犹太家庭,并且接受过西式高等教育;都有过被排斥或移民经历而导致没有归属感,内心存在“局外人”、“他者”意识;出于与中国人民相似的“受压迫者”的身份,而对中国民众抱有深深地同情。从群体角度来看,犹太记者在华的活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时西方对中国带有偏见的认知视角;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声援报道也有助于外部世界了解中国战场的局势,为中国争取国际援助与支持。即便在今天,犹太记者们所留下的着作、报道不仅对于反法西斯主义与反种族主义、加深现代中犹关系的理解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从事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实践的新闻工作者们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
赵珊珊[6](2020)在《直面现实生活的“京味儿”书写 ——石一枫小说研究》文中认为石一枫最初是以《红旗下的果儿》《恋恋北京》《节节最爱声光电》等小说引起文坛关注,被冠以“后王朔时代”的“新一代顽主”称号。但是,石一枫没有拘泥于这类纯写北京人事的题材,而是逐渐意识到要为时代发声,关注当下中国现实。他近几年的小说如《世间已无陈金芳》《心灵外史》《地球之眼》等展现出他对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多方面关注,如书写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展示普通人在生活中的无奈、同情小人物艰难的生存境遇、讽刺上层阶级的浮华生活等。石一枫以一种严肃客观的态度对待作品中的人物,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思考,体现了作家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交代选题的原因,并且梳理了石一枫小说的研究现状。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研究石一枫小说对城市家庭的书写。以《节节最爱声光电》《我妹》《恋恋北京》为例,分析其小说如何展示改革开放后的家庭情况和亲子关系变化,尤其是“80后”这代人的成长经历。第二章主要研究石一枫小说对社会阶层分化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石一枫通过《世间已无陈金芳》《地球之眼》《拯救麦克黄》等作品,展现了不同阶层的人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书写了“进城青年”和“失败青年”的悲剧。所谓的“新富人阶层”具有的烦恼也引人深思。第三章研究石一枫如何书写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困境。从《地球之眼》中知识分子在当下社会的不同抉择,到《心灵外史》中“大姨妈们”的信仰危机,再到《借命而生》中底层小人物身上的光芒和生活困境。石一枫关注各种类型的中国人,揭示他们的精神状态,以及由此凸显出来的社会问题。第四章从艺术风格上探讨石一枫小说的“京味儿”特色及其对老舍、王朔在创作方面的继承和突破。石一枫用北京话,通过调侃、讽刺和自嘲等方式不仅讲述北京人的故事,而且讲超越北京城、扩展到整个当代中国人身上发生的故事,所以他继承“京味儿”又超越“京味儿”。结语评价石一枫小说具有的问题意识和时代性,显示了他通过写作找寻自我与时代的链接,展示了他独特的使命感和艺术追求。
来晓维[7](2019)在《古希腊休闲思想及其历史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的休闲研究存在“形而上”和“形而下”两种路径,前者尝试探索“休闲缘何值得追求”的问题,注重发掘休闲与人的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后者更注重解决“如何实现(值得追求的)休闲”。一般来说,只有回答了前者,对后者的探讨才有意义。古希腊哲学家在对幸福的讨论中构建了休闲与人的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被认为是“休闲缘何值得追求”这一问题的起点,也是现代休闲研究开展的根基。本文通过考察古希腊休闲思想的具体内涵,以及这种内涵在后世的流转和演变,尝试讨论现代休闲研究为何以及如何向其回归。本文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首先阐述了以“古希腊哲学及其历史演变”为题的缘由和论文试图解决的问题;其次从“聚焦古希腊的休闲研究”、“比较视域中的古希腊休闲研究”和“休闲概念的历史流变研究”三个主题出发对已有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和述评;最后说明论文的创新和不足,并介绍论文的总体架构。第二章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出发,探讨了古希腊哲学中“闲暇”与“善”、“幸福”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以“幸福”为导向的“闲暇”,是“合乎德性的灵魂的现实活动”,它包括了思辨活动(沉思)和伦理实践活动(德性实践),需要通过接受自由教育和参与城邦生活来实现。第三章以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为代表,指出希腊化哲学继承了古希腊哲学中将休闲与“好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性质,但也发展出新的特征。伊壁鸠鲁学派在其快乐论中体现的闲暇更注重个人形式。而斯多亚派虽然承认休闲有助于个体德性的实现,但其最终仍要为政治生活服务,是手段而非目的。第四章阐述古希腊休闲思想在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遗存。如奥古斯丁肯定了闲暇之于追寻上帝从而获得幸福的积极意义;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从事知识研究就是参与休闲。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蒙田等学者也认为休闲是思考自我的前提,能够带来知识智慧和人的内在转变。第五章通过分析劳动地位的上升路径说明古希腊休闲思想在近现代的日益式微。宗教改革使得劳动作为“天职”成为“好的生活”的中心;工业革命后劳动以其自身创造财富的能力在人类生活中获得更高地位;马克思提出自由劳动概念,劳动理想取代休闲理想。休闲与劳动地位发生了转变。第六章探讨了休闲对劳动异化的反抗,以及消费对休闲反抗力量的削弱问题。劳动的异化导致其无法取代古典休闲成为人们的生活理想,休闲作为曾经的生活理想被寄予了克服劳动异化的希望。但在消费社会中,休闲作为消费被重新纳入经济生产的过程中,其对抗劳动异化的变革力量被“收编”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力。第七章说明现代休闲研究重新回归古希腊休闲思想的原因以及如何回归的问题。休闲被消费卷入经济生产环节而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变革力量,而古希腊以幸福为导向的休闲思想有助于恢复休闲对抗劳动异化的力量。这一方面需要恢复对休闲的智性认识,另一方面则要将休闲重新纳入幸福伦理的范畴。
陶阳[8](2019)在《生活濡化与知识演进 ——近代学人的早年学习生活(1880-1911)》文中认为清末民初作为近代社会文化转型的一个段落,给今天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本文想要探讨的问题是,在一个新旧交汇的过渡时代中,近代学人早年的学习生活如何影响了个体的学术旨趣和文化实践?对此,本文认为,在这一历史阶段(1880-1911年)内,一些近代学人在早年的文化学习生活中,通过接受生活的多维濡化,进行知识的积累和演进,建构起各自丰富的文化世界。这一过程中,早年学习生活所提供的知识和情感准备,交往行动模式与惯习,文化心理模式,以及具身观念和认知,构成了这一文化世界的内涵。正是这一文化世界促使个体在剧烈的近代社会文化变迁中实现由士子童生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身份转变,或是为近代学人个体把握过渡时代的历史机遇,做出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提供了滋养。本文的第一章至第四章,通过叙述家园空间、学堂交往、物质环境以及身体实践中所发生的学习生活,分别在知识和情感、行动模式、文化心理、具身观念这几个层面上分析、诠释了早年学习生活如何影响了个体为转型时代做出不同方面的文化贡献。从早年学习生活所提供的知识准备来说,旧学新知的积累和演进,对于不同的近代学人所产生的影响,遵循着有所差异的路径和方式。对蒋梦麟而言,其庞杂的知识系统来源,促使他最终走向了一条中西杂糅互补的“多线式”文化复合论之路。不同于中西调和路径,胡适对中学学术传统的解读和改造是一种“单线抽取”式的改造路线。而就柳亚子和顾颉刚来说,早年所浸润的旧学传统给予学人的治学路数以重要的启蒙和发端。家园生活所带来的情感准备、滋养来说,与旧学新知所粘连的家宅生活记忆为年轻的士子们离开故土和家庭,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提供了情感上的积蓄和过渡。在交往行动模式的层面上,早年学堂里的公共交往生活令过渡时代的一代学人习得了公共交往的行为模式和惯习,这种公共生活的交往惯习帮助个体不断地融入都市公共空间,从而完成由传统士绅向现代知识人的身份转变,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近代共和社会的都市交往生活空间增添和升华了公共性的理性内涵。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质-身体之境构成了早年文化学习所依赖的“异质性集合”,通过浸润于其中,早年的近代学人习得了不同的文化心理模式(体现为文化心理模式、审美心理图像、“物我一体”心理图像),它们激发了文化思想的形成,构成近代学人文艺创作的艺术灵感,亦或是触发关于工业文明的认知和情感冲动。而早年学习生活中的身体实践,则赋予了转型时代的近代学人相互交织的具身观念,这种观念和力的冲突汇聚影响了他们关于身体的文化思考和实践。综上所述,本文运用教育历史叙事的方法,揭示了早年学习生活如何影响了过渡时代的学人所作的文化实践和贡献,为观察近代社会的文化和社会变迁提供了一个微观的视角。
薄荷[9](2019)在《中年人的朋友观》文中研究表明钱钟书曾在《谈交友》中开宗明义:"假使恋爱是人生的必需,那么,友谊只能算是一种奢侈。"古人讲"白头似新,倾盖如故",以喻友谊的迸发并不以彼此相识时间长短为基础,其突发和偶然性,没准比男女之情更加不知所起。俗话也说"相识满天下,知音有几人",友谊确实应该算作一桩罕物。如此奢侈品,能否经受严峻的考验,比如说,撒谎、欺诈、杀人灭迹?《麻木不仁》(Dead to me)像缩水版的《绝望主妇》,有那么一时半刻的,还让
李化敏[10](2019)在《近代德意志民族自我意识觉醒的文化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近代德意志民族自我意识勃发的高潮期。公元911年,德意志历史正式拉开序幕。由于先天因素和后天缘由,德意志的传统文化出现了严重的认同缺失。复杂的种族基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德意志民族难逃分裂的厄运。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和近代民族国家兴起的大潮流,唤醒沉睡的民族自我意识和建构民族的共同体成为了德意志民族最迫切的历史使命。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社会环境渲染了德意志民族意识觉醒的背景底色,英法民族国家的兴起与三十年战争为碎裂、动乱的民族敲响了警钟。于是,知识分子与学者开始了唤醒民族意识的伟大事业。启蒙的号角,鼓舞了知识分子对人性、理性与人类关系的理解与研究,力求通过抽象的、哲学式的思考和来自历史与社会的经验材料阐明人类事物的模式转化与演进,开启德意志民族的理性航向;出于对法国文化侵入的批判与抵抗,“狂飙突进”运动以最有力的方式呈现了具有德意志民族特色的文化启蒙思考:多样性才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本质,这种多样性不仅基于人类本身,而且是社会与民族基于生存所创造的成果;文化运动一路凯歌,最终在德意志民族的土地上,盛开了浪漫主义之花。浪漫主义运动是一个属于欧洲的文化运动,但在德意志却塑造了不一样的特点:浪漫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共生性,简化成了一个本质原则——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就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与内核。从早期耶拿浪漫派到柏林浪漫派、海德堡浪漫派,浪漫派的实践活动不仅仅有对文学理论的创新和对民族传统历史的挖掘,更有对“德意志性”隐含真理和民族出路的深入求索。德意志民族的自我意识在“文化民族”向“民族文化”的转向中达到高潮,成就了独具特色的德意志文化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格局。德意志民族历史见证了民族文化在唤醒民族意识觉醒中的力量,更见证了文化对“民族”、“国家”“民族精神”与“艺术”的德意志性的诠释与演绎。换言之,“文化”与“民族认同”、“身份认同”的融合是德意志历史发展的重要特征,书写了德意志民族解放运动的自我形象;在不断高涨的民族自我意识潮流推动下,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向政治民族主义转型。
二、友谊是一种奢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友谊是一种奢侈?(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联大学术英才培养的基本范式——以西南联大校友回忆资料为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程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既为“通才”培养提供了保障,也为“专才”成长创造了条件 |
二、教学方式:研究性教学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术志向 |
三、学术训练:科研训练传授读书治学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学术发展的方向 |
(一)培养严谨的学习和治学态度 |
(二)传授读书治学的基本方法 |
(三)指引学术发展的方向 |
四、学习环境:书院式办学环境所造就的浓厚学术风气和密切师生关系,促进了学术英才的成长和发展 |
五、结语:西南联大办学方式的独特与寻常 |
(2)对罗尔斯契约论排除残疾人的批评与修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四、论文结构 |
五、研究方法 |
六、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非自利契约论中的罗尔斯契约论 |
一、契约论两个传统的源起与特征 |
(一) 自利契约论: 从霍布斯到高蒂尔 |
(二) 非自利契约论: 从卢梭到斯坎伦 |
二、罗尔斯契约论的结构特点 |
(一) 原初状态 |
(二) 社会合作目的 |
第二章 非契约论对罗尔斯契约论排除残疾人的批评 |
一、能力路径对罗尔斯契约论排除残疾人的批评 |
(一) 能力路径中罗尔斯契约论对残疾人的排除机制 |
(二) 能力路径中的“能力” |
(三) 能力路径中的残疾人 |
二、关怀伦理对罗尔斯契约论排除残疾人的批评 |
(一) 依赖的不可避免性 |
(二) 姬蒂对罗尔斯契约论排除残疾人的批判 |
(三) 姬蒂的关怀正义与残疾人 |
第三章 罗尔斯主义者对罗尔斯契约论排除残疾人的回应 |
一、标准罗尔斯主义者的回应 |
(一) 对罗尔斯正义的范围的再理解: 反驳努斯鲍姆 |
(二) 对罗尔斯正义的环境的再理解: 反驳努斯鲍姆 |
二、罗尔斯契约论全面合作假设的改变 |
(一) 全面合作假设与两种道德能力 |
(二) 重新理解合作贡献: 容纳残疾人 |
第四章 非罗尔斯主义契约论对罗尔斯契约论排除残疾人的修正 |
一、斯坎伦契约主义对罗尔斯契约论排除残疾人的修正 |
(一) 斯坎伦契约主义的道德范围 |
(二) 斯坎伦契约主义中的残疾人: 委托模式 |
二、信任契约对罗尔斯契约论排除残疾人的修正 |
(一) 能力路径和委托模式的问题: 代表性不足 |
(二) 信任价值与信任契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专类花园类型及其植物景观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专类花园相关概念及辨析 |
2.1 花园探析 |
2.1.1 花园起源与发展 |
2.1.2 花园概念 |
2.2 专类花园探析 |
2.2.1 专类花园起源与发展 |
2.2.2 专类花园概念 |
2.2.3 专类花园植物元素概念 |
2.3 相关概念辨析 |
2.3.1 专类园 |
2.3.2 专类花园与专类园的比较 |
2.4 专类花园植物造景国内外研究分析与提炼 |
2.4.1 国内专类花园植物造景研究概述 |
2.4.2 国外专类花园植物造景研究概述 |
2.5 本章小结 |
3 专类花园植物景观案例分析 |
3.1 调研方法 |
3.1.1 调研对象 |
3.1.2 调研方法 |
3.2 体现植物亲缘关系的专类花园 |
3.2.1 景观特征 |
3.2.2 案例分析 |
3.2.2.1 观赏草园(Grass Garden) |
3.2.2.2 植物造景分析 |
3.3 体现植物生境条件的专类花园 |
3.3.1 景观特征 |
3.3.2 案例分析 |
3.3.2.1 岩石花园(Rock Garden) |
3.3.2.2 植物造景分析 |
3.4 突出植物观赏特性的专类花园 |
3.4.1 景观特征 |
3.4.2 案例分析 |
3.4.2.1 草花园(Flower Garden) |
3.4.2.2 植物造景分析 |
3.5 突出植物使用价值的专类花园 |
3.5.1 景观特征 |
3.5.2 案例分析 |
3.5.2.1 可食花园(Edible Garden) |
3.5.2.2 植物造景分析 |
3.6 突出植物生态功能的专类花园 |
3.6.1 景观特征 |
3.6.2 案例分析 |
3.6.2.1 蝴蝶花园(Butterfly Garden) |
3.6.2.2 植物造景分析 |
3.7 针对特定人群的专类花园 |
3.7.1 景观特征 |
3.7.2 案例分析 |
3.7.2.1 盲人花园(Garden For The Blind) |
3.7.2.2 植物造景分析 |
3.8 体现特殊社会意义的专类花园 |
3.8.1 景观特征 |
3.8.2 案例分析 |
3.8.2.1 纪念花园(Memorial Garden) |
3.8.2.2 植物造景分析 |
3.9 彰显人文艺术内涵的专类花园 |
3.9.1 景观特征 |
3.9.2 案例分析 |
3.9.2.1 艺术型花园(Art Garden) |
3.9.2.2 植物造景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4 专类花园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手法 |
4.1 植物景观的组成元素 |
4.1.1 基于生活型的花园植物分类 |
4.1.2 基于景观空间结构的花园植物分类 |
4.2 植物个体美学特征 |
4.2.1 花园植物的视觉特征 |
4.2.2 花园植物的其他特征 |
4.2.3 视觉构图设计运用要点 |
4.2.3.1 构图原则 |
4.2.3.2 植物组团的设计手法 |
4.3 专类花园植物景观空间构成 |
4.3.1 花园植物的空间特征 |
4.3.2 空间的组合形式 |
4.3.2.1 单体空间的特征 |
4.3.2.2 空间布局要点 |
4.3.2.3 空间序列排布 |
4.4 专类花园植物景观的文化属性 |
4.4.1 审美意境的生成 |
4.4.2 专类花园植物材料选择 |
4.5 小结 |
5 专类花园植物造景实践探索 |
5.1 自闭症儿童康复花园 |
5.1.1 前期分析 |
5.1.2 规划设想 |
5.1.3 概念方案 |
5.1.4 分区设计 |
5.1.5 植物造景设计 |
5.2 浙沪专类花园植物推荐表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5)二战期间在华犹太记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有关二战期间在华外国记者研究现状 |
(二) 有关二战期间在华犹太人研究现状 |
三、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一) 论文结构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犹太记者来华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国际形势 |
一、世界反犹思潮与犹太群体的悲惨处境 |
二、全球性经济危机与一触即发的战争威胁 |
第二节 中国国内形势 |
一、没有反犹思潮的中国、向世界敞开大门的上海 |
二、日本在华对犹政策:从“河豚计划”到“梅辛格”计划 |
三、神秘的远东与动荡的中国吸引大批外国记者来华 |
第二章 二战期间在华犹太记者的身份构成 |
第一节 近代犹太人来华的情况介绍——三次高潮与主要聚居地 |
第二节 不同源流的在华犹太记者 |
一、欧洲犹太记者 |
二、苏俄犹太记者 |
三、美国犹太记者 |
第三章 二战期间犹太记者在华活动 |
第一节 犹太记者的主要活动区域 |
一、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最大的犹太人聚居地 |
二、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腹地:国民政府统治下的大后方 |
三、以延安为中心的红色西北:抗日革命根据地地区 |
第二节 犹太记者在华活动的主要内容 |
一、介绍中国的社会、文化 |
二、声援、支持中国抗日战争 |
三、报道、评论中国政治、经济局势 |
第三节 犹太记者在华服务机构 |
一、国民党的宣传部门 |
二、面向在华外国人的外语报刊 |
三、面向其他地区的外语报刊、机构 |
第四章 二战期间在华犹太记者政治倾向 |
第一节 无政治倾向者 |
一、中立观察者 |
二、政治绝缘者 |
第二节 有政治倾向者 |
一、国民党拥趸者 |
二、转变与亲共 |
三、中共支持者 |
第五章 二战期间在华犹太记者群体共性 |
第一节 世俗犹太家庭与西式高等教育背景 |
一、出身于世俗犹太家庭——不受戒律束缚、注重求知与探索 |
二、接受西式高等教育——丰富的学识与专业的思维 |
第二节 受反犹思潮影响形成的“局外人”和“他者”意识 |
一、被驱逐的流亡历史——“局外人”了解中国的开阔视角 |
二、被排斥的犹太身份——“他者”比西方更深刻地认识东方 |
第三节 与中国人民相似的“受迫害者”身份 |
一、同理心——对中国民众所遭受的苦难感受深刻 |
二、中犹互助——与中国人民情谊深厚 |
第六章 二战期间犹太记者在华活动影响 |
第一节 历史影响 |
一、有利于西方读者全面了解中国 |
二、帮助中国战场获得国际援助与支持 |
第二节 历史价值 |
一、重现战争革命时期的历史 |
二、加深现代中犹关系的理解 |
三、带来跨文化传播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直面现实生活的“京味儿”书写 ——石一枫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对改革开放背景下城市家庭的书写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影响下的城市家庭变化 |
第二节 “80后”的家庭观和亲子关系 |
第二章 对社会阶层分化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
第一节 中国阶层分化的现状 |
第二节 城市寻梦人与失败者 |
第三节 新富人阶层的诞生与富人的烦恼 |
第四节 阶层融合的尝试和失败 |
第三章 直面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困境 |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困境与选择 |
第二节 底层小人物身上的压抑与光芒 |
第三节 当下个人的信仰危机 |
第四节 个人所面对的道德选择 |
第四章 对京味小说的继承与超越 |
第一节 北京城里的青春叙事 |
第二节 北京话调侃中的嬉笑怒骂 |
第三节 对现当代京味小说的超越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古希腊休闲思想及其历史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聚焦古希腊的休闲研究 |
1.2.2 比较视域中的古希腊休闲研究 |
1.2.3 休闲概念的历史流变研究 |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3.1 主要创新 |
1.3.2 不足之处 |
1.4 研究内容和架构 |
2 古希腊哲学中的休闲思想 |
2.1 善、幸福与闲暇的关系 |
2.1.1 善:行为的目的 |
2.1.2 幸福:最高的善 |
2.1.3 闲暇:幸福之所在 |
2.2 实现闲暇的具体途径 |
2.2.1 接受自由教育 |
2.2.2 参与城邦生活 |
2.3 本章小结 |
3 希腊化时期古希腊休闲思想的演进 |
3.1 伊壁鸠鲁学派:快乐与闲暇 |
3.1.1 寓于快乐的幸福 |
3.1.2 快乐与闲暇的关系 |
3.1.3 以“快乐”致“闲暇” |
3.2 斯多亚学派:德性与闲暇 |
3.2.1 寓于德性的幸福 |
3.2.2 斯多亚学派的闲暇观 |
3.2.3 以“德性”致“闲暇”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古时期古希腊休闲思想的遗存 |
4.1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体系中的休闲 |
4.1.1 奥古斯丁:作为宗教冥想的休闲 |
4.1.2 阿奎那:作为知识研究的休闲 |
4.2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下的休闲 |
4.2.1 彼特拉克:作为独处生活的休闲 |
4.2.2 蒙田:作为自我思考的休闲 |
4.3 本章小结 |
5 近现代古希腊休闲思想的式微 |
5.1 休闲地位的下降 |
5.1.1 劳动天职论动摇休闲地位 |
5.1.2 劳动价值论否定休闲地位 |
5.2 休闲价值的让渡 |
5.2.1 “劳动理想”与“休闲理想”之争 |
5.2.2 “自由时间”与“闲暇时间”之辩 |
5.3 本章小结 |
6 休闲在现代社会中的两种呈现 |
6.1 休闲作为反抗劳动异化的力量 |
6.1.1 劳动异化理论的发展 |
6.1.2 休闲对劳动异化的反抗 |
6.2 消费对休闲反抗力量的削弱 |
6.2.1 凡勃伦:休闲作为炫耀性消费 |
6.2.2 列斐伏尔:休闲的“被殖民化” |
6.2.3 鲍德里亚:休闲作为消费神话 |
6.3 本章小结 |
7 现代休闲向古希腊休闲的回归 |
7.1 回归古希腊休闲的原因 |
7.1.1 现代休闲的局限性 |
7.1.2 古希腊休闲的超越性 |
7.2 回归古希腊休闲的路径 |
7.2.1 恢复对休闲的智性认识 |
7.2.2 将休闲重新纳入幸福伦理范畴 |
7.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1.中文文献 |
1.1 外文译着 |
1.2 国内着作 |
1.3 期刊论文 |
1.4 学位论文 |
1.5 其他文献(含报纸、工具书、会议论文、网络文献) |
2.外文文献 |
2.1 外文着作 |
2.2 外文期刊 |
2.3 其他文献(含论文集、网络文献) |
作者简历 |
(8)生活濡化与知识演进 ——近代学人的早年学习生活(1880-1911)(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问题意识 |
三、对研究时段、对象和概念的说明 |
(一) 研究时段的限定 |
(二) 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 |
(三) 早年学习生活的内涵 |
四、学术史回顾 |
(一) 近代儿童的学习生活 |
(二) 近现代知识分子童年研究 |
(三) 近代中小学生史研究 |
五、研究意义 |
(一) 学术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六、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
第一章 家园:情感和知识流动的物理空间 |
一、“空间”在教育生活研究中的内涵流变 |
(一) 权力、表征与主体性 |
(二) “非表征”理论的关照 |
二、家宅空间里的情感和知识流动 |
(一) 新旧转换间的矛盾和粘连 |
(二) 学术传统的继承和演进 |
三、对家乡自然空间的多元体验 |
(一) 本真感知:文人自然审美传统的蜕变 |
(二) 另类体验:自然作为客观异己的对象 |
四、小结 |
第二章 学堂:公共行动发生的社会空间 |
一、理论视角:公共交往与惯习 |
二、学堂公共生活的交往议题 |
(一) 学堂公共事务协商 |
(二) 政治与时事议论 |
(三) 知识与情感交流 |
三、公共交往中的主体和行动结构 |
(一) 主体间网络 |
(二) 言语行动结构 |
四、早年学堂公共交往的文化意义 |
(一) 社会公共交往生活的练习 |
(二) 公共交往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的镶嵌 |
五、小结 |
第三章 物境: 文化模式习得的日常生活 |
一、物质文化理论的视角:翻滚在凡尘俗境中 |
二、家庭仪式: 时空秩序中的“礼/俗”体验 |
(一) 晚清士绅家庭仪式的分类 |
(二) 过渡仪式中的“礼”与“俗” |
(三) 作为文化复合模式的时空秩序 |
三、地方戏曲: 声色世界里的美学感染 |
(一) 鲁迅与目连戏 |
(二) 地方戏曲的魅力 |
四、动物与儿童: 物我同一中的人性濡化 |
五、声光机电: 西方新奇物件引发的触动 |
六、小结 |
第四章 身体: 具身实践中的力量交织 |
一、学习生活中的身体内涵 |
二、姿态与疾病: 自主与从属的张力 |
(一) 合影: 身体自主的影像讲述 |
(二) 疾病: 对身体自主的挑战 |
三、食物与服饰: 品味中的“土/洋”纠缠 |
(一) 洋布长衫与身份定位 |
(二) 味觉中的大俗与大雅 |
四、口语与书面: 白话学习的听觉景观 |
五、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10)近代德意志民族自我意识觉醒的文化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三、几个重要概念 |
(一)德意志民族 |
(二)“德意志民族文化” |
(三)“德意志民族自我意识”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六、主要内容 |
第1章 近代德意志民族自我意识觉醒的必然性与迫切性 |
1.1、德意志民族特殊的地理因素 |
1.2、德意志民族复杂的种族历史 |
1.3、德意志民族自我意识觉醒的迫切性 |
第2章 近代德意志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文化运动 |
2.1“文化民族”培育阶段(2)的前奏—— 德意志启蒙运动 |
2.1.1 德意志启蒙运动的概况 |
2.1.2 门德尔松与康德对启蒙运动的回答 |
2.1.3 文学启蒙的旗手——莱辛 |
2.2 “文化民族”的开启——“狂飙突进”的民族呐喊 |
2.2.1 “狂飙突进”运动的基本含义 |
2.2.2 “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领袖——赫尔德 |
2.2.3 “狂飙突进”运动的两面旗手——歌德与席勒 |
2.3 “文化民族”的绽放——浪漫主义运动 |
2.3.1 德意志浪漫主义文化圈的形成 |
2.3.2 德意志浪漫派的实践活动 |
第3章 近代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共生性 |
3.1 “文化民族”到“民族文化” |
3.2 “多样化的文化布局” |
3.3 “文化民族主义”与“浪漫主义”共生性 |
第4章 对近代德意志“文化”-“民族”-“国家”的反思 |
4.1 德意志“文化”与其“民族”的认同逻辑 |
4.2 德意志“民族”对其“国家”的诠释 |
4.3 “民族文化”对精神与艺术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友谊是一种奢侈?(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联大学术英才培养的基本范式——以西南联大校友回忆资料为依据[J]. 袁国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1)
- [2]对罗尔斯契约论排除残疾人的批评与修正[D]. 侯干干. 吉林大学, 2020(03)
- [3]真正的友谊[J]. 钱锺书,柳三变. 中学生百科, 2020(17)
- [4]专类花园类型及其植物景观营造研究[D]. 吴灏然. 浙江大学, 2021(01)
- [5]二战期间在华犹太记者研究[D]. 李璇玲. 吉林大学, 2020(11)
- [6]直面现实生活的“京味儿”书写 ——石一枫小说研究[D]. 赵珊珊. 南昌大学, 2020(01)
- [7]古希腊休闲思想及其历史演变[D]. 来晓维. 浙江大学, 2019(07)
- [8]生活濡化与知识演进 ——近代学人的早年学习生活(1880-1911)[D]. 陶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9]中年人的朋友观[J]. 薄荷. 新民周刊, 2019(22)
- [10]近代德意志民族自我意识觉醒的文化路径[D]. 李化敏. 湘潭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