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上灵宝元阳妙经》的学习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甘沁鑫[1](2021)在《论古灵宝经对般若经中“经台”的接受与改造》文中指出古灵宝经研究是近几十年道教学界的研究热点,不少前辈学者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做出了後人难以企及的业绩。尽管如此,作爲"天书"的灵宝经在出世前保管於何处?灵宝经在天界的藏经处有何特徵?这些藏经处及相关的崇拜方式是否与佛教有关?是否如敦煌本《灵宝经义疏》(《通门论》)所説元始旧经都藏於玄都玉京山?这些与灵宝经的神圣来源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却尚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至今没有对古灵宝经藏经处的专题研究1。
滕媛[2](2020)在《中国道藏符箓图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道教符箓既是宗教的一种法术手段,也是传承道教文化的重要视觉载体。作为人与鬼神沟通的特殊语言系统,符箓由古老的巫符演变而来,逐渐与道教的教义思想融合,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完善,形成独具特色的视觉图式,是中国宗教图像艺术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本文的研究主题为《道藏》中所记录的符箓图像,一方面,从道教教义思想的角度来阐释说明符文的内容及其象征涵义,深入探究古人构造符箓的思维与方法;另一方面,详细分析符箓中的文字笔画与符号图形,并以此归纳总结符箓图像的造型特征。同时,道学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符箓图像独有的形式美感启发了笔者对字体和图形设计的再思考与再创新。
胡景南[3](2020)在《陈致虚对内丹道派“性命之学”的融合与改进》文中研究表明绪论中结合相关先行研究,指出虽然陈致虚是促成全真教南北合宗的关键人物,但是目前学界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往往集中于陈致虚对南北两宗传法谱系的整合之上,在丹法思想体系层面上的研究成果则为数甚少,且大多为其思想的简单介绍,或仅仅局限在对某些特征的深入开掘。有鉴于此,本文从整体内丹体系视角出发,在修行指导原则、合道理论建构和还虚实践体系三个层面,对于陈致虚如何融合并改进自己丹法前身——钟吕道派、全真北宗和清修南宗的内丹“性命之学”展开研究。第一章在修行指导原则层面,指出陈致虚丹道体系中并不能发现一个独创的指导原则,贯通整个内丹“性命双修”的全过程,而是通过“先天一炁”的创新性范畴作为中介,将钟吕道派“天人同构”、全真北宗“不乱真性”和清修南宗“同类相感”的修行指导原则予以联结。并进而化用《道德经》中的“有无之道”的相关表述,以之为总体架构,将清修南宗“同类相感”作为“有为而有以为”的“金丹之道”修命实践阶段的主要指导原则,全真北宗“不乱真性”作为“无为而无以为”的“自然之道”阶段修性实践的主要指导原则。第二章在合道理论建构层面,从时空规定系统、修炼指引框架和成仙位阶谱系三个方面具体展开。第一、从钟吕道派至陈致虚内丹体系,作为其中空间规定系统“五行”和时间规定系统“八卦”,经历了一个由参照外在天地向规定人体修行内景关键节点的内在化演进过程。陈致虚对于二者的使用,主要继承于清修南宗,“五行”表示“真阴”、“真阳”在不同修炼内部空间中所具有的静态性质,而“八卦”则表示“真阴”、“真阳”在修炼实践过程中不同时间所处于的动态状况。第二、修炼指引框架方面,本文着重梳理和分析了以修命为主“金丹之道”阶段中的“龙虎交媾”与以修性为主“自然之道”阶段中的“抽铅添汞”。从钟吕道派至陈致虚内丹体系,关于二者的理解,可以发现一个由经验世界向超越境界转变的形而上演进过程。陈致虚内丹体系中,对二者阐释基本承续了清修南宗传统,不过在驱动二者修炼持续进行的意识活动方面则以全真北宗的修性心法为主,同时在修行内景的描述方面,也可以显见来自钟吕道派的影响。第三、成仙位阶谱系方面,陈致虚丹法三大前身,钟吕道派、全真北宗和清修南宗中不同的成仙位阶之间或多或少皆存在不能用同一修行逻辑系统加以贯通的情况,而演进至陈致虚丹法系统时,这一状况不复出现。虽然陈致虚理论体系中“真人”与“神仙”的位阶来源于南宗圣典《悟真篇》,但与《悟真篇》将“真人”仅仅视为“修命”终极成就,以及此后追求“神仙”境界的修行中表现出“三教融合”倾向的实践要求,事实上处于逻辑分立状态不同;在陈致虚内丹体系中,作为“性命双全”成就的“真人”位阶和最终重返虚无,与道为一的“神仙”位阶之间,存在很强的理论连贯性。第三章在还虚实践体系层面,对于在“金丹之道”修命实践阶段和“自然之道”修性实践阶段中,陈致虚如何融合与超越内丹思想前身“性命之学”进行了一些探讨。此外,陈致虚明确提出了“三教一家,圣人无两心,天下无二道”的“三教合一”主张,认为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实践躬行,都可以“金丹之道”与“自然之道”的两分方式加以贯通: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全真北宗与内丹南宗“三教融合”倾向的超越。“金丹之道”的修命实践,基本原理来自于清修南宗“修命之学”,即“真阴”(“龙”)、“真阳”(“虎”)同类相合,感召出来自“虚无”的“先天一炁”作为金丹丹头,这一过程被称为“龙虎交媾”。描述此阶段“修命”实践的修行内景方面,可以显见来自钟吕道派相关表述的影响。而施行“龙虎交媾”修命秘法以感召“先天一炁”的前提和基础,是“炼己持心”的筑基实践,主要要求和全真北宗“真行”的修性实践规范基本一致。“自然之道”修性实践的主体为清修南宗“修命之学”的核心功法“抽铅添汞”。但与南宗将“抽铅添汞”仅仅看作“修命”实践不同,“自然之道”所达至的“真人”为“性命双全”的位阶成就。“自然之道”实质上是以北宗修性心法驱动南宗命功运行的修炼阶段,而在其中具体修行内景方面,则大致沿用了钟吕道派中“肘后飞晶”一门的相关描述。总而言之,陈致虚的内丹思想以全真北宗丘处机与马钰两系丹法为主体,同时系统地吸收了南宗清修一系的修命功法,并可能受到了钟吕道派内丹思想一些影响。内丹“性命之学”中,“修命”的目的在于实现物质性生命的转化,而“修性”则是为了成就精神性生命的超越。如果从内丹“性命之学”的视角来看,钟吕道派偏重于“修命之学”,全真北宗和内丹南宗虽然都主张“性命双修”,但北宗特点为“先性后命”,南宗特点为“先命后性”。陈致虚内丹“性命之学”大体沿袭了全真北宗“先性后命”的传统,并逻辑圆融地统合了源自清修南宗与钟吕道派的“修命之学”成分。
吴欣欣[4](2020)在《道教三部“新”道书祈福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选取导师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江西修水稀见道书与民间生命礼俗研究》其中的一部分作为研究内容。论文内容涉及的三部道教“新”道书分别为:《正一禳罗释结元科》《正一禳解五鬼元科》《亡神劫煞元科》(1)(均为扫描版)。笔者将以三部“新”道书为解读文本,探究道教生命礼俗视域下的祈福文化,并且试图试从中挖掘道教祈福礼俗对民间非道教信徒的精神引领与操持规范以及祈福科仪的伦理价值意蕴与道德教化特征。按照道教的说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八字,不同的八字隐含着不同的命运。每个人的命宫里均带有五鬼、罗计、亡神、戊己等灾星,只有通过道教祈福科仪化解掉各种罗计、冤结,才能求得阳世太平,冤魂超升。本论文涉及的三部“新”道书即为祈福科仪法事的“剧本”,其内容各有侧重,因此将其分别作为论文的一个章节进行研究和解读,进而对道教祈福礼俗进行一个客观全面地把握和诠释。论文第二章简单介绍道教生命礼俗与祈福文化以及道教生命礼俗视阈下的祈福法事的理论预设。第三、四、五章分别以《正一禳罗释结元科》《正一禳解五鬼元科》《亡神劫煞元科》为解读文本,在解读相关科书涉及到的整场法事的前提下,分别对上表科仪、安平科仪、禳解法事进行展开论述。表文属于道教科仪文牍中的章奏类,主要表达启请、恳求之意,上表科仪指高道将书写信众心愿的表文送达天庭,祭告上苍,用有形的人感通无形的神只。安平科仪则是通过道教的斋醮科仪和符箓咒诀等方式帮助信众“解冤释结”、化解阴阳矛盾,进而求得阳世太平。禳解法事专指高道通过为生病信患举行相关的祈福法事,达到为信患消除病痛、排忧解难的目的。最后一章的内容是祈福文化的基本特征与意义,这一部分作为整个毕业论文的总结部分,在总结祈福礼俗特征的基础上挖掘其伦理价值意蕴和道德教化特征。
薛中华[5](2020)在《道教辟谷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道教辟谷文化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民众对辟谷的认识往往趋于简单化和片面化。目前已有的研究也尚未将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和思想方法等基本问题做出系统完整的阐述。本文希望能提供一个完整系统的对道教辟谷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整体把握明晰内涵并梳理其历史发展、整理其思想与方法,以弥补这一研究领域的不足。本文以“总-分”的结构展开对道教辟谷文化的解析。首先,总体上把握道教辟谷文化的内涵,并给出其在道教文化中的清晰定位,通过系统的分析和梳理,说明其在道教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对道教辟谷文化进行分维度论述,从纵、横两个维度对道教辟谷文化展开系统的梳理和讨论。纵向维度研究道教辟谷文化的起源和历史发展,结合道教文化发展的历史对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做出清晰的分段,并就各分段关于辟谷的记载做全面系统的考察和研究,通过对大量的历史文献、道教典籍、历代方志等资料的搜集和整理,阐明道教辟谷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形式、历代的主要代表人物,审视道教辟谷发展的动力和历史必然。横向的维度,主要研究道教辟谷文化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以把握道教辟谷文化的主要形态,解析道教辟谷的思想理论与方法。通过搜集整理大量的相关文献,逐条理出道教辟谷文化的主要思想理论及对应的辟谷方法。在整理思想理论与方法的时候,本文依据道教辟谷文化的主要分段,将其划分为早期道教内丹兴起前的辟谷和内丹兴起之后的内丹辟谷两个大的部分来分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首先阐明本文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对国内外道教辟谷及其相关研究领域进行综述。在此过程中,围绕本文设定的主要研究问题,从内涵定位、历史发展、思想方法等方面分别做了相关研究进展的综述,然后明确研究方法与研究的思路,指出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第二章是道教辟谷及其在道教文化中地位与作用。对辟谷文化进行考察时,本文区分了一般的辟谷文化和道教辟谷文化,并注意阐述了辟谷文化的层次性与丰富性。运用文献综合考察法,本文以统观的视角指出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的地位,论述了道教辟谷文化是道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修仙中具有核心地位、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康寿追求中具有基础地位等观点。在关于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文化中的作用的论述中,本文通过文献综合分析归纳得出道教辟谷文化具有对神仙的阐释作用、对生命的保障作用和对修炼成果的显化作用等重要作用。第三章是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本文依据对道教历史的总体把握,把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分为起源阶段(先秦到西汉)、早期发展阶段(东汉到唐朝)、成熟发展阶段(唐末至近代)等三个大的阶段,结合对大量的历史文献、道教典籍、历代方志等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阐明道教辟谷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形式、历代的主要代表人物。各阶段的主要表现是:起源阶段提出了辟谷的概念,且已存在一些零散的辟谷思想和实践方法;道教辟谷文化早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在道教思想理论和修仙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对系统的辟谷理论和较完整的辟谷实践方法;道教辟谷文化成熟阶段主要表现是,在标志着道教养生修炼走向成熟的内丹修仙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基于内丹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完整系统的辟谷理论和辟谷方法。第四章是道教辟谷的思想理论。本文着重从道教早期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思想和内丹辟谷思想两个部分来论述。根据文献综合分析得出,早期的辟谷思想主要包括:节食尚俭思想、食气者寿思想、虚静无为思想、天气地味思想、除三尸九虫思想、清肠除滓思想、仿生导引思想、气药疗病思想、金津玉液思想、日精月华理论、减食增寿理论等等。内丹辟谷思想部分首先阐述了内丹辟谷理论的几个内涵,然后进一步阐示内丹辟谷思想有:绝粒为宗思想、精气神全思想、减阴增阳思想、先天自动思想等等。第五章是道教辟谷方法。本文在这一章主要论述道教早期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方法和内丹辟谷方法。道教早期辟谷方法主要有:代谷辟谷法、节食辟谷法、导引行气辟谷法、除三尸九虫辟谷法、存思辟谷法、守一辟谷法、服药服丹辟谷法、服水辟谷法、服气辟谷法、胎息辟谷法等等。内丹辟谷方法,主要是根据内丹修炼程序分为炼己筑基辟谷、炼精化气辟谷、炼气化神辟谷和炼神还虚辟谷。
李璐[6](2020)在《《海空智藏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诞生于东汉时期,传承了老庄思想,但其命途多舛,直至唐朝才蓬勃发展。道教哲学则是呈现了道教思想的精髓,其中重玄学派最为难解。重玄学派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上承魏晋玄学的发展脉络,后启宋明理学的哲学思考。《海空智藏经》是重玄典籍之一,其核心思想是道性论。该书阐述了有关体道、修道、悟道的思想,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十转”和“六根”思想。《海空智藏经》通过人物、时间、地点三要素,建构了一个三维动态修道体系。在宏观上,该书展现了宇宙观、修炼等级和修炼步骤。与此同时,黎元兴和方慧长在该道经中更为详细的论述了七大真人童子在七城之间修道,最终逐步修得十转。善才到海空七大真人童子,或从魔城至海空城,既是人物或地点的名称,又蕴含修道的理念和思想。不论是善才到海空,还是魔城往海空城、亦或是无忧转至具足转,皆层次分明,逐次提升,且具有内在规律。这样丝丝入扣的修道阶段也是恢复道性的过程。本道经不仅囊括了丰富的道性修炼过程,又包含了独特的修道理念,如“十转”思想和“六根”思想。修道之人通过“十转”的修炼能够体悟真道。从无忧转到具足转,修道之人逐渐脱离烦恼,解除疑惑,修成正见,获得智慧,体悟道性,具足一切。修道的方式具体为外在的读诵和持戒与内在的空静、存念和发心,并且内外结合、由外至内的修道理念。在整个修道过程中,道作为世间万物生成的根源,而眼、耳、鼻、舌、身、意此六根则是烦恼生成的根源。六根动则产生情感欲望,使得修道之人产生恶的念头,破坏本然的道性。对经典内在系统的整体性研究有利于探究重玄学宗旨的转变以及道教哲学的思潮。本文通过梳理《海空智藏经》的文献来源,厘清道经内容中的佛教术语与道教思想之间的关联,寻绎道经中建构的修道过程和修道方式,并探赜修道理念,体悟道性思想。
辜天平[7](2020)在《中古道经对《庄子》的接受研究》文中提出中古时期造制出大量道经,这些道经有个显着特徵,便是与《庄子》在主题与结构上有着密切关联。尽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王明先生就提出“究竟《庄子》书里有哪些言论与道教思想密切相关”这一论题,随後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成果,但大多侧重於道教义理对《庄子》哲学的融摄,在此基础上的研究也是属於“站桩定点式”研究、单向比较研究,缺乏对《庄子》文本与道教经典之透视研究,尤其是忽视了道派内部各经典对《庄子》的接受差异,以及二者的互动关系研究。所以,本文立足於传统文献的考证,以《庄子》与“中古道经”的文本构造关系作爲主要研究内容,并尝试从生死观、鬼神观、宇宙观、语言观、体道养生论及经典的诠释传统等方面,对二者作一较爲全面而深入的考察。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庄子》经典化、宗教化、神圣化历程,促进庄学研究向纵深化发展,还可以扩展对中古时期道派经典的形成、道教经义的发展的认识。大体而言,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拟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思路,并从历时视角考察了与选题相关的研究及现状,从而抽绎出道教对《庄子》接受研究的三个阶段,即不同道教史观下的早期研究、对比印证与单向影响研究、双重互动与内部差异研究。正文部分,分爲五章。第一章爲“庄子又名‘南华’考”,旨在阐明庄子称“南华”,实自东晋以後,爲道教神权与皇权相互作用下,各士族智识分子及爱庄人士推波助澜的结果。考其源流,盖与庄子被纳入道教神仙体系及其嬗变有关,而《庄子》一书称《南华》,亦可依人之号而徵之。第二章爲“中古道经对《庄子》生死观的接受”,本章筑基於道家道教谱系结构之流衍,尝试説明中古道教不仅只“重生贵生”,它在义理上还主张“生死自然”“齐生死”“出离生死”“生死本空”;且非只专注於“守形全身”,而又别有“遗形灭形、变化无形”一路。在此主题上,也可看出《庄子》对道教“一以贯之”的作用,这属於生死观范畴。第三章爲“中古道经对《庄子》寓言人物的接受”,着力论证《庄子》对道教神仙体系的建构之功,并结合具体案例,透过文本深层结构,揭示出《庄子》与中古道经对道德秩序的选择,与第一章同属於名物、鬼神观范畴。第四章爲“中古道经对《庄子》道术的接受”,从道术的潜修与文本误读、流传等视角,论説了《庄子》“兼忘”“坐忘”“心斋”“心灰”与中古道经的共通性与差异性,并认爲《庄子》“心如死灰”论,古本作“坐若聚死灰”,今本或爲郭象删改的结果。此章属於体道养生论范畴。前四章集中论证了中古道经与《庄子》文本的互涉及其接受程度,且在一定程度上兼及道派内部各经典的接受异同。而第五章“历史与想象:文本的敞开与接受的可能”,则立足於宇宙观、语言观、民族心理发展等范畴,从经典的诠释传统出发,继续追问这种接受何以成爲可能。结语部分,总括中古道经对《庄子》的接受,对本文未论及的接受范畴提出设想,爲後续研究提供方向。此外,文末还附有两篇附録。附録一爲“《南华论》考辨”;附録二爲参閲之“中古道经”。总之,本文首次将《庄子》置於整个中古道教经义的形成、发展历程中来研究,认爲在历史与想象的交织中,这种在主题结构、人物形象、语辞风格、道术理论、思维模式等上的关联性、相似性、共通性,决定了中古道经对《庄子》的接受程度;二者的分歧与冲突,即矛盾性、差异性、互斥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古道经对《庄子》的消化、吸收与改造、超越。而此接受的过程,既是中古道教经义建构的过程,也是《庄子》经典化、宗教化、神圣化的过程。
葛相明[8](2019)在《六朝道教上清派“五藏六府神”研究》文中认为道教上清派“五藏六府神”是身神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身神系统中占有主要的地位,在存思身神修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术界关于六朝道教上清派身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上清大洞真经》和《黄庭经》为主的经典之经的文本基础上,研究上清派的存思机制,较少的关注身神的本身和身神观念在六朝之前的源流。本文共分有四个章节来研究六朝道教上清派“五藏六府神”,第一章梳理了先秦秦汉魏晋时期身神观念的源流,得出上清派形成前身神观念是由先秦时的身体观发展为秦汉时的身体养生思想进而形成为魏晋时的身神观念,在其发展过程中方仙道士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断吸收改造前人的思想并创造出魏晋时期的身神观念。除此之外,本文的第二章开头在此基础上梳理了“五藏六府神”的衍变。第二章和第三章以六朝涉及“五藏六府神”的上清经为主,采用的是《中华道藏》收录的六朝上清经,并以《中华道藏》和《中华道教大辞典》中所确定的六朝上清经的时间为依据,从“五藏六府神”的来源、数量变化和形象特点三方面入手,对六朝道教上清派“五藏六府神”进行全面的梳理和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上清派在存思身神修炼过程中和前人一样都意识到人体内五脏六腑的重要性,在先前存思修炼内容的基础上,尤其在东晋的两次造经活动中对“五藏六府神”的来源、形象和数量上不断改进增加其内容,形成了上清派独具特色且丰富全面的存思身神修炼成仙术。第四章在第二、三章所梳理的六朝上清派“五藏六府神”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结合已有对六朝古上清经成书时间的研究成果,对六朝涉及“五藏六府神”的上清经按成书时间进行一个重新的排序,以期对今后研究六朝上清派的发展和中医学参考道教身神体系提供一个相对明确的上清经发展脉络。
王悦[9](2019)在《唯道独享的经韵音乐文化 ——历史、名称、格式、意蕴》文中研究说明作为道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道教经韵”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类道教科仪法事活动中,并与之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被我们统而拢之的当作“音乐”来看待的道教经韵在道内有着一套自己的名称和分类体系。这里,一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这些诵经的范式、格式、章法行为的规范开始于何时?于纵向来看道教经韵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的发展演进与取舍流失;横向上,探究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他现象有着怎样的关联而成就为现实所观察到的这一状况。本文以“道教经韵”为研究对象,从历史沿革、名称释义、形态分析以及具体运用四个章节进行分析与研究,进而管窥道教经韵之宗教功能与文化内涵。
路旻[10](2018)在《晋唐道教天界观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晋唐道教天界观的考察认为,道教天界包括平面和层级两种结构:平面结构的天界观最初来源于中国传统的五方观念,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九天等内容;九天包含了五方(天)的内容之外,还包括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四天;古灵宝经又吸收了佛教十方(天)的内容,将九天的平面结构扩充至包括上下、八方在内的十方天界结构;三十六天观是在吸收佛教的基础上而构建的,南齐严东时,为了和佛教三界二十八天的天界相对应,将三十二天中的前二十八天去匹配佛教的二十八天,多出来的四天就将其置于二十八天之上,形成了佛道融合的新的层级的天界结构。后世造经者在此基础上,又依据《道德经》中“一生三”的思想,构建了更高的四层天界置于三十二天之上,由此形成了一直流传至今的三十六天结构。三十六天天界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才得以成型,其以大罗天为最高,太皇黄曾天为最低,各天界均为神仙的居所,且随着天界的升高,所居神仙的能力和寿数亦随之上升。在道教的天界结构中,以三天和大罗天为最上的四层天界。通过考察可知,三天观念自东晋末诞生以来,至刘宋已广泛被道教造经者接受,并逐渐赋予了气、色、名、神等多种内容。而从清微天等三天名称及地位来看,其最初并非是作为三天的内容构建的,而是作为九天中的前三天所生成的天界名称而构建的。自南齐严东将其独立、顺序排列之后,清微天等三天才具备了成为三清天别称的基础。正因为如此,一直被认为是420-425年出世的《太真科》中关于清微天等三天部分的论述当为严东之后,即485年之后所作。道教最上一层天界为大罗天,其在道经中自出现之始,便具备了最高天界的意涵。后世造经者在敷演大罗天的过程中,虽然在其中所居神灵的问题上有一些矛盾的说法,但是仍不能动摇其作为最高天界的地位。通过对六天观念的考察,可知其是古人为去世的人安排的去处,故含有空间的含义。虽然最初是死人所归,但是从宗教天界观的角度出发,又可被引申为人的居所。而正是因为六天的构建的完成,才使得人、鬼都有了存在的空间,从而从天界的角度对教义有了极大的补充。通过对儒、道的六天含义、道教对血食、淫祀的禁止等内容的考察,进一步证明六天并不是作为反对儒家而构建的,道教对血食、淫祀的反对和禁止是为了向世俗政治靠拢,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道教神灵构建特别是至上神的神格问题,也充分反映着道教教义教理的深刻内涵。通过考察元始天尊的构建过程,可知其是在吸收了传说、先民信仰等内容的基础上,作为灵宝派的至上神而构建出来的。随着各教派之间的交流融合,逐渐被尊为整个道教的至上神,但其后陷入了“敬而不尊”的尴尬境地。实际上,元始天尊能被尊为至上神是因为其具备了“道”无形无象的抽象属性,这些从其来源和居所等方面得到了体现。但是元始天尊并不能完全等同于“道”,相对而言,大罗天更具抽象意义,更符合“道”的特性,故不在大罗天安放神灵才能进一步体现“道”的意义。
二、《太上灵宝元阳妙经》的学习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上灵宝元阳妙经》的学习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道藏符箓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范围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道教符箓综述 |
第一节 符箓的缘起及发展 |
一、有关符起源的传说 |
二、从巫符到道符 |
第二节 符箓图像的类型 |
一、以载体划分 |
二、以功能划分 |
三、以使用方法划分 |
第二章 构造符箓图像的思维方法 |
第一节 经文成符 |
第二节 构符的散形与聚形 |
第三节 符文中的教义元素 |
一、神仙名讳入符 |
二、四象五行入符 |
第三章 道教符箓图像的造型分析 |
第一节 符箓图像中的文字分析 |
一、曲笔连书——连贯性 |
二、笔画添饰——装饰性 |
第二节 符箓图像中的图形分析 |
一、抽象图形 |
二、人体形 |
(一)人形的诸形态 |
(二)人形与符文的组合方式 |
三、动物形与器物形 |
第三节 图文组合的方式 |
一、重复合书 |
二、一笔成符 |
三、嵌套成符 |
第四章 符箓图像再设计的实践应用 |
第一节 符箓图像在设计中的运用 |
第二节 我的平面设计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陈致虚对内丹道派“性命之学”的融合与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陈致虚及其师承 |
第二节 内丹“性命之学”研究综述 |
第三节 先行专门研究与本文总体思路 |
第一章 修行指导原则的融合与创新 |
第一节 内丹“性命修行”指导原则溯源 |
第二节 “先天一炁”范畴中介的效用 |
第三节 “有无之道”架构下的创新性融合 |
第二章 合道理论建构的融合与演进 |
第一节 时空规定系统的融合与演进 |
第二节 修炼指引框架的融合与演进 |
第三节 成仙位阶谱系的融合与演进 |
第三章 还虚实践体系的融合与超越 |
第一节 “金丹之道”修命实践对内丹“性命之学”的融合 |
第二节 “自然之道”修性实践对内丹“性命之学”的融合 |
第三节 “三教一家”实践主张对内丹“三教融合”的超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道教三部“新”道书祈福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特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道教生命礼俗及其祈福文化 |
2.1 道教生命礼俗 |
2.1.1 礼与俗的区别 |
2.1.2 道教生命礼俗与过渡仪式 |
2.2 道教祈福文化 |
2.2.1 道教祈福内涵 |
2.2.2 道教祈福科仪 |
2.3 道教生命礼俗视阈下的祈福法事的理论预设 |
2.3.1 整全人生的时段预设 |
2.3.2 建坛行醮的缘由考量 |
第3章 《正一禳解五鬼元科》之上表科仪 |
3.1 上表科仪 |
3.1.1 上表之本义与形成 |
3.1.2 上表的内容与程式 |
3.2 文本解读 |
3.2.1 仪式流程 |
3.2.2 表奏意义 |
第4章 《正一解罗释结元科》之安平科仪 |
4.1 “解冤释结”浅释 |
4.1.1 冤结成因 |
4.1.2 冤结类型与释结方法 |
4.1.3 解冤释结的主体与范围 |
4.2 文本解读 |
4.2.1 仪式前准备 |
4.2.2 仪式流程 |
4.2.3 仪式功能 |
第5章 《亡神劫煞元科》之禳解法事 |
5.1 禳解对象及功能 |
5.2 禳解仪节 |
5.2.1 仪式前准备 |
5.2.2 仪式流程 |
5.3 禳解法事的价值诉求 |
第6章 祈福科仪及其伦理价值与道德教化特征 |
6.1 祈福科仪及其特征 |
6.2 伦理价值意蕴与道德教化特征 |
6.2.1 伦理价值意蕴 |
6.2.2 道德教化特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道教辟谷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的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道教辟谷文化的概念和定位 |
2.1 道教辟谷文化的相关概念 |
2.1.1 一般辟谷的概念 |
2.1.2 道教辟谷的概念 |
2.1.3 辟谷文化的丰富性 |
2.2 道教辟谷在道教文化中的地位 |
2.2.1 道教辟谷是道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
2.2.2 道教辟谷在道教修仙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
2.2.3 道教辟谷在道教康寿文化中的基础地位 |
2.3 道教辟谷在道教文化中的作用 |
2.3.1 道教辟谷对神仙文化的阐释作用 |
2.3.2 道教辟谷对修炼过程的保障作用 |
2.3.3 道教辟谷对修炼成果的显化作用 |
3. 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 |
3.1 道教辟谷的起源:西汉之前 |
3.1.1 辟谷的提出 |
3.1.2 先秦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
3.1.3 西汉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
3.2 道教辟谷的早期发展:东汉至唐 |
3.2.1 东汉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
3.2.2 三国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
3.2.3 两晋南北朝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
3.2.4 唐朝关于辟谷的记载 |
3.3 道教辟谷的成熟发展:唐末至近代 |
3.3.1 内丹的兴起与道教辟谷的成熟 |
3.3.2 内丹辟谷早期代表人物 |
3.3.3 钟吕派对内丹辟谷的认识 |
3.3.4 南宗对内丹辟谷的认识 |
3.3.5 北宗对内丹辟谷的认识 |
3.3.6 正史中内丹辟谷代表人物 |
3.3.7 近代内丹辟谷代表人物 |
4 道教辟谷的思想 |
4.1 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思想 |
4.1.1 节首尚俭思想 |
4.1.2 天气地味思想 |
4.1.3 食气者寿思想 |
4.1.4 城食增寿思想 |
4.1.5 去除三尸思想 |
4.1.6 清肠除滓思想 |
4.1.7 轻身疗病思想 |
4.1.8 金津玉液思想 |
4.1.9 虚静无为思想 |
4.1.10 仿生导引思想 |
4.1.11 存思日月思想 |
4.1.12 知一守一思想 |
4.1.13 闭气胎息思想 |
4.2 内丹辟谷思想 |
4.2.1 内丹辟谷思想的内涵 |
4.2.2 绝粒为宗思想 |
4.2.3 精气神全思想 |
4.2.4 减阴增阳思想 |
4.2.5 先天自动思想 |
5. 道教辟谷的方法 |
5.1 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方法 |
5.1.1 节食辟谷法 |
5.1.2 代食辟谷法 |
5.1.3 咽津辟谷法 |
5.1.4 除三尸辟谷法 |
5.1.5 服符水辟谷法 |
5.1.6 导引行气辟谷法 |
5.1.7 守一辟谷法 |
5.1.8 存神辟谷法 |
5.1.9 存思日月辟谷法 |
5.1.10 服气辟谷法 |
5.1.11 胎息辟谷法 |
5.2 内丹辟谷方法 |
5.2.1 炼己筑基阶段的辟谷法 |
5.2.2 炼精化气阶段的辟谷法 |
5.2.3 炼气化神阶段的辟谷法 |
5.2.4 炼神还虚阶段的辟谷法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海空智藏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海空智藏经》的文本考证 |
第一节 作者及成书时间 |
一、作者 |
二、成书时间 |
第二节 版本比较 |
一、敦煌本的文献梳理 |
二、道藏本之间的比较 |
三、道藏本与敦煌本的比较 |
小结 |
第二章 《海空智藏经》的内容构建 |
第一节 人物的构建 |
一、主要人物 |
二、人物体系 |
第二节 空间的构建 |
一、七城 |
二、十方世界 |
三、三界三十二天 |
小结 |
第三章 《海空智藏经》的“十转”思想 |
第一节 “十转”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十转”的概念 |
二、“十转”思想内容 |
第二节 《海空智藏经》的“十转”修行方法 |
一、外在修炼 |
二、内在修炼 |
第三节 “十转”思想的发展与影响 |
一、“十转”思想的发展 |
二、“十转”思想的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海空智藏经》的“六根”思想 |
第一节 道教“六根”的流变 |
一、道教“六根”的来源 |
二、道教“六根”的发展 |
第二节 “六根”的思想内容 |
一、“六根”的内容 |
二、“六根”之特性——空 |
三、“六根”之核心——意 |
第三节 “六根”与“五蕴” |
一、“五蕴”的含义 |
二、“六根”与“五蕴”的关系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古道经对《庄子》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拟解决的问题 |
(一)中古道经的界定 |
(二)拟解决的问题 |
二、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
(一)道家与道教:不同道教史观下的早期研究 |
(二)主题的诠释:对比印证与单向影响研究 |
(三)定式的突破:双重互动与内部差异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材料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庄子又名“南华”考 |
第一节 庄子被纳入道教神仙体系考 |
第二节 庄子称“南华”真仙考论 |
一、庄子於东晋後始称“南华” |
二、庄子爲道教仙宫“南华”门下真仙 |
三、庄子与“南华”之号的关联 |
第三节 庄子称“南华”的定型 |
第四节 “南华”余论 |
第二章 中古道经对《庄子》生死观的接受 |
第一节 由老庄及道教:生死观的双綫发展 |
一、贵生派、齐生死派述略 |
二、道教生死观的发展 |
第二节 道气生万物与身形有无 |
第三章 中古道经对《庄子》寓言人物的接受 |
第一节 求道与步纲:人物镜像的移用 |
第二节 《庄子》与道经构造中的黄帝 |
第三节 道教仙阶的形成与身神的産生 |
第四章 中古道经对《庄子》道术的接受 |
第一节 相忘乎道术——兼忘与坐忘 |
第二节 无以心损道——心斋心灰论 |
第三节 道术的交接——存思与降神 |
第五章 历史与想象:文本的敞开与接受的可能 |
第一节 经典的诠释:《庄子》入道教依托於老子 |
第二节 道与言:叙事模式的解构与重构 |
一、中古道经对“道不可言”的转化 |
二、中古道经对“何以得道”的改造 |
三、余论 |
第三节 有无之际:“无限”的想象与超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録一 《南华论》考辨 |
附録二 中古道经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六朝道教上清派“五藏六府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
(一)身神本身的研究 |
(二)上清派存思机制的研究 |
(三)身神与医学关系的研究 |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五)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身神炼养与上清派的关系 |
第一节 上清派形成前身神观念发展概况 |
一、先秦时期的身体观 |
二、秦汉时期的身体养生 |
三、魏晋时期的身神观 |
第二节 上清派的身神炼养 |
一、上清派的形成和六朝上清经的概况 |
二、六朝上清派身神炼养和“五藏六府神”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上清派“五藏六府神”的来源 |
第一节 体内自生 |
第二节 外神化气进入人体 |
第三节 外神之光下照人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清派“五藏六府神”的数量和形象 |
第一节 上清派“五藏六府神”的数量 |
一、“守三一”数量类型 |
二、“三部八景二十四真神”数量类型 |
三、“五方神”数量类型 |
四、“人体全身”数量类型 |
第二节 上清派“五藏六府神”的形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由“五藏六府神”看六朝上清经成书时间 |
第一节 东晋时期的上清经 |
第二节 东晋南朝时期的上清经 |
第三节 南朝时期的上清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唯道独享的经韵音乐文化 ——历史、名称、格式、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道教经韵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道藏》所辑经典中的经韵状态 |
第二节 道教经韵的历史发展脉络 |
第二章 道教经韵之称谓与冠名界说 |
第一节 经韵文本解释上的方法学指引 |
第二节 经韵冠名之探究与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经韵之音乐形态 |
第一节 构成经韵音乐诸要素描述 |
第二节 音乐形态 |
小结 |
第四章 从仪式环境中观察不同经韵的功能与内涵 |
第一节 照本宣科 |
第二节 实例分析与描述:玉皇大表科仪及其经韵 |
第三节 经韵之于仪式中的结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0)晋唐道教天界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晋唐道教的天界结构 |
第一节 以平面结构为主的天界 |
一、五(方)天 |
二、九天 |
三、十方(天) |
第二节 以层级结构为主的天界 |
一、三界二十八天 |
二、三十二天 |
三、三十三天 |
四、三十五天 |
五、三十六天 |
(一)东晋“九炁生三天”结构 |
(二)北魏寇谦之的三十六天结构 |
(三)南北朝“九玄三十六天”结构 |
(四)南北朝玉清十二天、上清十二天、太清十二天结构 |
(五)唐代层级结构 |
附论 |
结语 |
第二章 晋唐道教的三天观和大罗天 |
第一节 道经中的三天和大罗天 |
第二节 三天观念的具体化 |
一、三天何出:玄、元、始三气 |
二、三天何色:青、黄、白三色 |
三、三天何名之一——“三清境” |
四、三天何名之二——“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 |
五、三天何属——三宝君、三清神 |
第三节 清微天等三天与九天的关系 |
结语 |
第三章 晋唐道教的六天观 |
第一节 道教中的“六天” |
一、“三界”中的“六天” |
二、酆都山的六天 |
三、作为鬼神和世人居所的六天 |
第二节 六天折射的现实问题 |
一、儒家的六天和道教的六天 |
(一)儒家六天的来源及含义 |
(二)道教六天的来源及含义 |
(三)儒道“六天”的异同 |
二、六天与淫祀的关系 |
(一)统治者对“淫祀”的禁止 |
(二)早期道经中“六天”和“淫祀”的关系 |
三、道教的血食观、泰山治鬼说 |
(一)道教的血食观 |
(二)泰山治鬼说 |
(三)道教选用六天的原因 |
结语 |
第四章 晋唐道教天界观与神灵的构建 |
第一节 道教神灵构建的特点及内涵 |
一、道教神灵构建的依据及作用 |
二、道教神灵分类 |
三、神灵的形象 |
第二节 元始天尊的构建 |
一、元始天尊之前的至上神 |
二、元始天尊与盘古 |
三、元始天尊与元始天王 |
四、元始天尊的神格特性 |
第三节 元始天尊与天界观 |
一、元始天尊和始青天 |
二、元始天尊和大罗天、玉清境清微天 |
结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太上灵宝元阳妙经》的学习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古灵宝经对般若经中“经台”的接受与改造[J]. 甘沁鑫. 古典文献研究, 2021(04)
- [2]中国道藏符箓图像研究[D]. 滕媛.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3]陈致虚对内丹道派“性命之学”的融合与改进[D]. 胡景南. 南京大学, 2020(07)
- [4]道教三部“新”道书祈福文化研究[D]. 吴欣欣.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5]道教辟谷文化研究[D]. 薛中华. 西南大学, 2020(01)
- [6]《海空智藏经》研究[D]. 李璐.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7]中古道经对《庄子》的接受研究[D]. 辜天平.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4)
- [8]六朝道教上清派“五藏六府神”研究[D]. 葛相明. 兰州大学, 2019(08)
- [9]唯道独享的经韵音乐文化 ——历史、名称、格式、意蕴[D]. 王悦. 上海音乐学院, 2019(03)
- [10]晋唐道教天界观研究[D]. 路旻. 兰州大学,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