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属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时空分布

沙棘属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时空分布

一、沙棘属植物天然产物化学组分的时空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琴,徐僮,刘悦,刘洋,刘佳琼,李旻辉,张艺,肖培根[1](2021)在《沙棘属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沙棘作为一种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药食同源特色植物,素有"天然维生素宝库""营养保健来源"等美称。早在公元8世纪已经发现沙棘有祛痰止咳,消食化滞,活血散瘀之效。研究表明沙棘属植物中含有黄酮类、萜类、挥发油类以及甾体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多糖、脂肪酸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对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有良好治疗作用。为了更深入的探讨沙棘属亲缘关系,现总结归纳了沙棘属植物的传统药用价值、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寻找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有效开发及合理利用本属资源提供依据。

李雪丽[2](2021)在《肋果沙棘和西藏沙棘自然杂交的转录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RNA-seq技术已经成为基因表达研究以及转录组分析等领域重要的研究手段,该技术在植物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自然杂交在植物物种进化和物种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系统与进化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一般主要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细胞核基因以及细胞质基因系统发育等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自然杂交种进行鉴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选择利用转录组学的方法研究物种形成和进化。沙棘属(Hippophae L.)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边缘高海拔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研究表明,该属植物物种之间经常发生自然杂交。实验室在野外调查中发现,肋果沙棘(Hippophae neurocarpa S.W.Liu et T.N.He)和西藏沙棘(Hippophae thibetana Schlechtend.)之间可能存在杂交事件,因此本研究以肋果沙棘、西藏沙棘和疑似的杂交后代(H.neurocarpa×H.thibetana)为实验对象,通过第二代转录组测序的Illumina Hi Seq测序平台和第三代Pacific Biosciences RS测序平台,利用转录组学的方法研究了肋果沙棘与西藏沙棘之间的自然杂交及杂交后代的遗传组成,为沙棘属植物杂交和物种形成研究提供证据。主要结果如下:(1)经过总RNA提取、cDNA文库构建、Illumina Hi Seq高通量测序、过滤低质量数据以及转录本拼接,获得大量的转录组数据。Unigenes的长度分布在200bp-500bp区间内数量最多,N50值在512bp-870bp之间,对Unigene在NR、NT、PFAM、Swiss Prot、GO、KOG、KO七大数据库中进行了功能注释。疑似杂交后代第三代转录组测序转录本长度在1k-2kbp区间内基因数量最多,序列平均长度为2 212bp,N50值为2 518bp,远大于第二代测序的N50值,说明第三代转录组测序在序列读长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此外利用Sanger法测序技术验证了第二代和第三代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第二代和第三代转录组测序的准确率高,得到的数据可供后期使用。(2)利用Ortho Finder软件筛选到单拷贝的直系同源基因共5 182个,其中147个具有正选择作用,这些基因在两亲本肋果沙棘、西藏沙棘以及杂交后代的进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3)通过对大量的直系同源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达日地区的疑似杂交后代在两亲本差异核苷酸位点上表现出叠加性;利用直系同源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肋果沙棘聚为一个分支,西藏沙棘聚为一个分支,而疑似杂交后代以不同形式分别聚到肋果沙棘和西藏沙棘的分支,呈现了杂交后代的系统发育关系特征,在转录组学的层面上证明了肋果沙棘和西藏沙棘之间存在自然杂交。(4)转录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青海大浪村野外调查中发现的具有两亲本中间形态特征的疑似杂交后代在基因序列上不具有肋果沙棘和西藏沙棘序列的叠加性,而与西藏沙棘的基因序列相似;基于直系同源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与西藏沙棘聚为一支,证明其不是肋果沙棘和西藏沙棘的杂交后代,应该为西藏沙棘。(5)达日地区杂交后代中存在基因片段和基因位点向亲本肋果沙棘和(或)西藏沙棘的基因转换,说明肋果沙棘和西藏沙棘通过自然杂交形成的杂交后代不是F1代,而是经历了以减数分裂为基础的有性生殖阶段。

丁金[3](2020)在《沙棘活性成分分离制备及抗多柔比星致心肌细胞损伤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为胡颓子科(Elaeagnus)沙棘属(Hippophae L.)植物,是一种药食兼用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在我国已被广泛使用。沙棘不仅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六大营养成分,水、无机盐、维生素、油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而且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生物碱、萜类等。沙棘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辐射、降血糖和降血脂等多种功能和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以沙棘籽粕为原料,利用多种色谱方法(正相硅胶、MCI凝胶、薄层制备、半制备HPLC、HPLC等)对沙棘籽粕70%乙醇提取物中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地分离制备,并利用紫外光谱、1H-NMR和13C-NMR、HMBC、HSQC、HHCOSY、TOCSY等有机波谱分析方法及对比文献数据对分离得到的19个化合物进行结构进行鉴定,共鉴定出18个单体化合物,包括2个酚酸类化合物((2E,4E)-8-Hydroxy-2,7-dimethyldeca-2,4-dienedioic acid(1)、异香草醛(2))、2个倍半萜类化合物((6R,9R)-9-Hydrox-4,7-megastigmadien-3-one 9-O-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3)、(6S,9R)-9-Hydrox-4,7-megastigmadien-3-one 9-O-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4))、2个以异鼠李素为母核的黄酮类化合物(isorhamnetin3-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alactopyranoside7-O-α-L-rhamnopyanoside(5),isorhamnetin 3-O-β-Dglucoside-7-O-α-L-rhamnoside(6))、1个以槲皮素为母核的黄酮类化合物(quercetin-3-O-(4′′′′-O-E-sinapoyl)-α-rhamnopyranosyl-(1′′′→2′′)[α-rhamnopyranosyl-(1′′′′→6′′)]-β-glucopyranoside(7))和11个以山柰酚为母核的黄酮类化合物(kaempferol-3-O-β-glucopyranoside-7-O-(6-trans-feruloyl)-β-glucopyranosyl-(1→2)rhamnopyranoside(8),kaempferol-3-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alactopyranoside-7-O-α-L-rhamnopyranoside(9),kaempferol 3-(2G-rhamnosylrutinoside)(10),kaempferol-3-O-β-D-glucoside(1→2)-β-D-glucoside-7-O-(3-O-trans-sinapoyl)-α-L-rhamnoside(11),kaempferol 3-O-β-D-glucosyl(1→6)-O-β-D-glucoside(12),kaempferol-3-rutinoside,kaempferol 3-O-β-D-glucopyranosyl-7-O-α-L-rhamnopyranoside(13),kaempferol 3-O-β-D-glucopyranosyl-7-O-α-L-rhamnopyranoside(14),kaempferol 3-O-(2-O-β-Dglucoside)-β-D-glucoside-7-O-α-L-rhamnoside(15),Hippophandine A(17)、Hippophandine B(18)、Hippophandine C(19))。18个化合物中有4个化合物为新化合物,分别为化合物4、化合物17、化合物18和化合物19,另外化合物1、化合物3、化合物5、化合物7、化合物8、化合物9、化合物10、化合物11、化合物13、化合物14等10个化合物为沙棘属中首次分离得到。酚酸类化合物为沙棘中主要的一种活性成分。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8种酚酸类化合物(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儿茶素、咖啡酸、对香豆酸、阿魏酸、山柰酚-3-O-芸香糖苷和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7-O-鼠李糖苷)的分析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沙棘叶中酚酸类化合物的测定。结果显示这8种化合物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2-0.870μg、0.696-3.913μg、0.203-4.174μg、0.203-3.043μg、0.035-2.609μg、0.023-3.478μg、0.565-8.478μg、0.522-7.826μg(r2≥0.9992),平均回收率为93.58%-108.11%,RSDs≤1.81%。采用该方法测定的不同产地的沙棘叶中均含上述8种酚酸类化合物,但在含量方面存在差异。构建了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 X)体外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模型,通过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活力、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液NO含量、微孔板法检测上清液中LDH的含量以及利用Western blot检测促炎性介质与凋亡因子水平,明确了实验中Do X的最佳作用浓度为3μM。在此基础上建立了Do X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沙棘中不同类别的单体化合物的活性进行筛选与评价,MTT法检测细胞活力、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液NO含量、微孔板法检测上清液中LDH的含量以及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因子。结果表明:三萜类化合物对Do X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中,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作用机制并不明确;酚酸类化合物中丁香酸和迷迭香酸对Do X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中,在抑制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且效果迷迭香酸>丁香酸;黄酮类化合物中芦丁、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山奈素、表儿茶素、芹菜素、柚皮素、水仙苷、槲皮素、异槲皮苷、儿茶素、K-1、K-2和K-5等对Do X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都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郑文惠[4](2020)在《沙棘不同部位的代谢组学分析及抗炎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为胡颓子科沙棘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主要分布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我国是世界上沙棘种质资源和蕴藏量最丰富的国家,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西南等地,其蕴藏量约占世界沙棘资源的90%。沙棘含有黄酮类、鞣质类、萜类、甾体类、有机酸和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此外,沙棘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沙棘果实是蒙古族、藏族习用药材,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具有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散瘀的功效。沙棘叶虽未被药典收载,但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炎、抗癌、抗肥胖等生物活性,是提取沙棘黄酮的重要原料,并且已作为新资源食品管理。沙棘枝中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和抗氧化活性。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沙棘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为沙棘不同部位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课题融合天然产物化学、代谢组学以及药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对沙棘果实开展了成分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研究,对沙棘不同部位果实、叶和枝开展了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分析,以及抑制巨噬细胞生成一氧化氮(NO)的抗炎活性研究。首先,本实验利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葡聚糖凝胶的柱色谱以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从沙棘果实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和查阅文献分别鉴定为柽柳黄素-3-O-β-D-葡萄糖-7-O-α-L-鼠李糖苷(1),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7-O-α-L-鼠李糖苷(2)、1-甲基-1,2,3,4-四氢咔啉-3-羧酸(3)、异鼠李素-3-O-β-D-槐二糖-7-O-α-L-鼠李糖苷(4)、芦丁(5)和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6)。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沙棘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然后,以沙棘果实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化合物作为对照品,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进行了沙棘果实、叶和枝的代谢组学分析。经分析,得到49个峰对应的化合物信息,共鉴定了34个化合物,包括11个鞣质类和23个黄酮类成分。运用代谢组学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方差判别分析(PLS-DA)和层次聚类分析(HCA)方法构建沙棘果实、叶和枝的区分模型,发现沙棘果实、叶和枝所含成分差异显着,且沙棘叶和沙棘枝的化学成分相似性较高。在PLS-DA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大于1.5和t检验的P值小于0.05得到沙棘果实、叶和枝不同部位的24个特征性标识成分。此外,我们对沙棘果实、叶和枝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抑制RAW 264.7巨噬细胞NO生成的抗炎活性评价研究。在10μg/mL时,不同部位提取物的NO抑制率在73%98%之间,显示沙棘果实、叶和枝均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且中国甘肃定西的沙棘枝、叶和果实及巴基斯坦吉尔吉特的沙棘叶和果实具有更强的抗炎活性。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分析沙棘的UHPLC-QTOF-MS图谱与抑制RAW 246.7巨噬细胞NO生成的谱效关系,发现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7-O-鼠李糖苷、异鼠李素-己糖-鼠李糖苷和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可能为沙棘果实抗炎作用的主要成分,没食子酰基-六羟基联苯甲酰基-己糖、鞣花酸和Stachyurin可能为沙棘叶抗炎作用的主要成分,B型原花青素二聚体和表儿茶素可能为沙棘枝抗炎作用的主要成分。最后,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对沙棘叶的抗炎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探,发现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蛋白激酶B(AKT1)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为沙棘叶抗炎作用的关键靶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低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为沙棘叶抗炎作用的关键作用途径。本实验通过对沙棘果实、叶和枝的化学成分及其代谢组学、抗炎活性的研究,丰富了对沙棘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认识,为沙棘不同部位的进一步有效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于晓晓[5](2019)在《滦河三角洲全新世沉积特征与演化》文中认为三角洲是海洋与陆地交互作用的枢纽,其丰富的沉积物记录了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沉积动力、新构造运动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对现代滦河水下三角洲沉积物输运的粒径趋势和沉积动力进行了研究。之后,重建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化。嗣后,建立了七里海沙坝的地层序列和沉积记录,描述了七里海沙坝的演化过程,并探讨沉积物供应和气候变化在沙坝发育过程中的影响。基于以上认识,结合滦河三角洲地区其他钻孔数据,对全新世滦河三角洲的演化过程进行了讨论,识别了三个次级三角洲体和一个冲积扇,并在深入分析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新构造运动和人类活动对全新世滦河三角洲演化的影响。现代滦河水下三角洲5m以浅的北部地区输运趋势为东北方向,指示滦河三角洲对北部砂质海岸的沉积物供应,南部地区粒径输运趋势为西南方向,中部河口地区具有垂直向海输运的趋势。5~15m水深区域输运趋势整体为西南方向,且趋势较其他区域更强。15m以深南部区域输运趋势为西南方向,北部为东北方向。结合粒径输运趋势与实测潮流分析表明,粒径输运趋势具有较高的可信性,特别是在粉砂和黏土含量较高的地区,反映了滦河水下三角洲沉积物输运主要受潮流控制,5m以浅地区受河流影响较大。然而,粒径输运趋势仅能较好的解释潮流和河流的影响,对于波浪、地形、残留沉积和人类活动影响,受研究的局限性未能很好的揭示。现代滦河三角洲地区全新世早期的海侵沉积和全新世中期的正常滨浅海沉积发育较差。前三角洲H2孔详细的岩性、测年、粒度、有孔虫、孢粉资料分析表明,晚更新世-全新世初期该地区为发育草原植被的开阔平原环境,全新世中晚期发育正常的滨浅海沉积,但来自物源供应的沉积物较少,孢粉组合与海岸砂质地区和秦皇岛浅海地区相似。之后,发育厚层的混合沉积,陆相性自下而上减弱,混合层可能是1978年唐山地震所引起。混合层之上沉积有现代滦河的前三角洲沉积,具有包卷层理和部分陆相的薄层。浅地层识别了滦河三角洲地区发育的宽度在1~2 km、高度在3~4m、间距在1.5~2.2 km的多道沙堤。七里海地层下伏晚更新世河流相和湖泊相沉积,部分钻孔可见潮汐通道和涨潮流三角洲沉积,并发育快速沉积的潮滩相和盐沼相,上覆海岸沙丘沉积。沙坝形成于约7 cal kyr BP,之后保持稳定,并在~3.6 cal kyr BP进入快速发育时期,2.10~1.65 cal kyr BP,泻湖快速充填,沙坝规模快速扩大。616 cal yr BP之后,海滩砂在风力作用下向沙坝快速堆积,形成了海岸沙丘。~3.6 cal kyr BP,燕山地区气候变干冷,植被类型由栎属-松属-蒿属退化为松属-栎属-蒿属,降水减少和植被退化共同导致滦河更加容易改道,滦河的向东迁移造成物源供应增加,给七里海沙坝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小冰期增强的东亚冬季风导致气候更加干冷,七里海沙坝植被退化为荒漠草原型,强大的风力将海滩砂吹扬至沙坝并直接掩埋了沙坝后侧的盐沼。现代滦河以北沉积厚层的晚更新世-全新世初期河流相沉积,属滦河在13.2~11.2 cal kyr BP形成的冲积扇,曹妃甸三角洲体可能形成于8~7 cal kyr BP时期,南堡地区发育全新世高海平面以来形成的海相突出的三角洲体,王滩三角洲形成于~3.6 cal kyr BP以来,与七里海沙坝的快速发育时期相吻合。历史资料表明,滦河在历史时期长期以至少两条较大分流河道的形式入海,东侧河道在现今河道以西的老米沟附近,西侧河道基本位于大清河-小清河之间。历史时期改道频繁,流路范围基本位于现今滦河-溯河之间,主要由于洪水泛滥而引起。其中,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新构造运动和人类活动均对全新世滦河三角洲演化及历史时期滦河河道变迁具有重要影响。

唐亮[6](2019)在《姚江-宁波平原中全新世海水入侵及古人类活动的快速响应》文中指出海岸带地区占世界2%的陆地面积,承载了10%的世界人口,是当今人类活动最频繁、社会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之一。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持续上升,海岸带地区遭受海水入侵和沿岸洪涝极端天气等灾害的频率日益增加,对该地区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严峻挑战。海岸带地区也是新石器古人类社会起源、发展的重要分布区,如长江三角洲南部的姚江-宁波平原,是举世闻名的“河姆渡文化”的核心分布区。由于对海平面波动极其敏感,中全新世以来本地区经历了复杂的陆海相互作用过程,对繁衍生息于该地区的古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在本地区开展古人地关系研究不仅可以了解海岸带环境变化对古人类活动的制约及古人类的主动适应过程,更可为未来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情景下海岸带地区的环境脆弱性和风险防治的紧迫性提供详实证据。本研究选取宁波平原东北部的鱼山遗址(T0410W和YS160孔)、西南部的芦家桥遗址(LJQ孔)和姚江平原东北部的傅家山遗址(FJS孔)发掘区探方和外围钻孔的四个剖面地层,进行岩性、AMS 14C和OSL测年、有机碳氮及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孢粉、炭屑等多指标综合分析,重建各遗址新石器时代古水文、古生态环境变化过程和人类活动历史;结合本区河姆渡文化一期至商周遗址的时空变迁,以及与区域多个遗址地层的空间对比,总结新石器文化演进历程中的区域性海水入侵、极端风暴或水涝灾害事件,并分析其与遗址文化间歇或文化层不连续现象的内在联系,探讨海岸带低地平原自然环境变迁与古人类活动的快速响应。通过上述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鱼山遗址T0410W剖面和YS160孔、傅家山遗址FJS孔和芦家桥遗址LJQ孔的孢粉、有机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结果均显示,约6300 cal yr BP海相沟鞭藻显着增加,TOC含量骤减,有机质来源以海源贡献为主,反映三处遗址均遭受海水入侵的影响。5800 cal yr BP前后,鱼山和傅家山遗址的孢粉组合中水生植物和淡水藻类丰富,芦家桥遗址海相沟鞭藻持续增加,指示局地水位上升和短暂的海侵,推测为不同地貌环境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响应;约5000 cal yr BP,YS160孔和FJS孔中水生植物和淡水藻类明显减少,可能反映湖泊水体萎缩、水位下降。4500 cal yr BP左右,除芦家桥遗址缺乏直接的年龄约束,鱼山、傅家山遗址的孢粉、有机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结果和沉积学证据均记录了极端风暴及其后的海侵事件。上述地层记录与研究区其他新石器遗址文化层堆积中普遍叠压的自然淤积层或文化层缺失现象具有良好对应关系,反映6300 cal yr BP、4500 cal yr BP发生两次区域性海侵事件。5800 cal yr BP由极端天气导致的涝灾和短暂海水入侵在区内其他遗址和钻孔也有所反映,但其影响范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四个剖面的孢粉、炭屑、有机碳氮及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还显示,古人类活动与滨海湿地的形成高度同步;海侵发生时,湿地退化、古人类活动迅速减弱,表明河姆渡先民对滨海湿地的高度倚重。(2)约6300 cal yr BP的区域性海侵事件虽然并未导致河姆渡文化的结束,但对应了考古学界所认为的河姆渡文化从早期到晚期的衰变现象。同时,河姆渡文化晚期地层中禾本科花粉(≥38μm)、炭屑(≥100μm)的减少以及木本植物花粉含量的恢复,反映古人类活动强度的减弱。另外,河姆渡文化三至四期遗址分布具有向姚江平原内部及上游迁移的特征,结合5800 cal yr BP事件,推测河姆渡文化晚期研究区水涝灾害频繁、海岸带环境不稳定,因而阻碍稻作生产,限制了古人类社会的发展。(3)约5000–4600 cal yr BP,鱼山遗址YS160孔、傅家山遗址FJS孔的禾本科(≥38μm)、炭屑(≥100μm)均持续减少,指示良渚晚期古人类活动强度减弱。环境方面出现湖泊水域萎缩、水位下降,推测与该时期全球性的持续冷干气候有关。虽然冷干的气候可以解释湖泊萎缩、水位下降,但难以解释古人类活动的减弱,尤其同时期杭州湾北岸的良渚文化极其繁盛,因此这一问题还有待更多自然与人文因素研究。

陶翠[7](2019)在《沙棘叶白雀木醇的制备及体外降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是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目前在中国、印度以及俄罗斯等国家广泛种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山西、内蒙古、辽宁、新疆、西藏等省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沙棘具有显着的调节血脂、抗炎、抗氧化、降血糖、抗菌、抗肿瘤等重要药理活性。但是目前对沙棘的应用开发一般集中在沙棘果实,而沙棘叶这一重要资源除少部分被应用于沙棘茶中,剩余大量则被作为废物遗弃,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白雀木醇作为一种肌醇的甲醚衍生物具有重要的潜在降糖活性,是一种极具利用价值的天然活性成分,研究数据证实白雀木醇在沙棘叶中含量丰富,我们对沙棘叶中白雀木醇的制备以及活性进行系统研究,可以为沙棘叶的利用和深加工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借助现代天然产物分析技术以及活性研究手段,从提取工艺、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活性评价方面对沙棘叶中白雀木醇进行了系统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并评价沙棘叶中白雀木醇的测试方法为了寻找一种方便快捷、定量准确的白雀木醇测试方法,我们对比了气相色谱法(GC)以及液相色谱法(LC)两种方法发现,LC法不仅对白雀木醇选择性好定量准确度高,而且操作也更为简便快捷。进一步对LC法系统的考察,发现该方法仪器精密度高(RSD值<1%)、准确度高(加标回收率在95.9%-98.7%范围,RSD值<2%)重复性好(RSD值<2%),可以对沙棘叶中白雀木醇进行准确定量。2.沙棘叶白雀木醇分布规律探究采集甘肃、辽宁两个省份,5月份至9月份5个不同月份的沙棘叶样品,对不同地域不同生长阶段沙棘叶中白雀木醇含量变化规律进行探索。结果发现两省份样品中白雀木醇含量皆呈现出不断积累增长的趋势,9月份采摘的沙棘叶样品中白雀木醇含量达到最高(64.70-73.27mg/g干叶)。3.沙棘叶中白雀木醇的提取工艺优化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法制备沙棘叶白雀木醇,以沙棘叶粉碎度、料液比以及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以白雀木醇得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以及响应面试验,优化沙棘叶白雀木醇的提取工艺。研究结果显示:当沙棘叶粉碎度20目,料液比1:8,提取时间40min时,白雀木醇的得率较高,为5.18%。4.沙棘叶中白雀木醇的分离纯化及未知化合物成分鉴定在以上最佳提取工艺得到沙棘叶粗提物的基础上,选用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柱等柱色谱技术,优选纯化方法,优化纯化条件,最终得到白雀木醇纯度为72.7%的沙棘叶纯化物。为了鉴定纯化物中的未知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GC×GC-TOF-MS)技术以及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联用(UHPLC-Q-TOF-MS/MS)技术三种精密分析手段对纯化物中未知成分进行结构鉴定,为后续活性实验提供数据支撑。结果显示,白雀木醇以外,共鉴定出13种未知化合物,分别为:1,3-苯二甲酸、1,4-苯二甲酸、塔格呋喃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古洛糖、来苏糖、2-O-L-亮氨酰d-D-吡喃葡萄糖、1,5-脱水-1-[(4-羟基丁基)氨基]甲基-D-己糖醇、2-O-[2-(苄基氨基)-2-氧乙基]-α-d-D-吡喃葡萄糖、2-羟基-2-甲基丁酸甲酯和正丁醛。5.沙棘叶白雀木醇体外降糖评价探究了白雀木醇标准品以及沙棘叶纯化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两者的抑制类型均为竞争性抑制,其中,白雀木醇标准品对α-淀粉酶的IC50为0.604mg/mL,沙棘叶纯化物的IC50为2.407mg(纯化物)/mL。通过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研究表明,白雀木醇标准品和沙棘叶纯化物均可有效改善模型细胞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增加模型细胞的葡萄糖摄入量,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摄入量也随之增加。其中,白雀木醇标准品浓度为20μg/mL时,即可表现出显着促进增加效果,而沙棘叶纯化物则在药物浓度为4μg/mL,可达到显着增加葡萄糖摄入量效果。

范颖[8](2019)在《近千年来鲁西南地区环境演化的湖泊沉积记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河下游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但在几千年的环境演化史中,黄河频繁决溢改道,使下游地形地貌发生巨大变化,并形成众多湖泊群。梁山泊就是鲁西南地区规模较大的湖泊之一,历史上深受黄河决溢改道的影响。本文以黄河下游地区梁山泊古湖的柱状沉积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AMS-14C建立精确的年代框架结构,通过对采自梁山泊湖心的湖泊岩芯进行粒度、磁化率、TOC、TN、C/N和孢粉等多个环境代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初步恢复了近千年来鲁西南地区的气候环境演变过程,并阐明了历史时期黄河泛滥改道与湖泊演化的关系。研究对正确理解黄河下游洪泛改道及河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结合沉积物粒度、磁化率、TOC、TN和C/N的垂直变化变化特征,梁山泊的沉积环境演变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795-1168 AD期间,为深水湖相,外源陆生高等植物输入较少;1168-1215 AD期间,转变为扰动的湖相沉积环境,期间频繁受黄河泛滥的影响;随后演变为河流相沉积环境,一直延续到1300 AD;之后再次受黄河等水系的扰动,沉积环境不稳定,演变为扰动的湖相沉积环境;自1332 AD又演化为深水湖相沉积环境,湖泊内生水生植物明显增多,持续了约150年左右;最后自1480 AD演变为河流相沉积环境,后期黄河仍对该地区产生影响。(2)鲁西南地区古湖梁山泊多种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近千年来鲁西南地区古气候环境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795-950 AD期间,气候趋于冷干,植被稀疏,但此时湖泊处于高水位,湖面广阔,黄河对梁山泊的影响较弱;950-1215 AD:气候转向温暖,植被相对茂盛,可进一步细分为两个亚阶段:第一亚阶段:950-1058 AD期间,气候较为暖湿,植被发育,黄河决口不时注入梁山泊,湖面继续扩大;第二亚阶段:1058-1215 AD,气候转向暖干,植被覆盖降低,但此时黄河泛滥较为频繁,水源和泥沙不断注入,梁山泊古湖一度扩张,达到最鼎盛时期;1215-1300 AD期间,气候相对暖湿,植被覆被逊于上一阶段,黄河河道南迁,远离鲁西南地区,加之前期黄河带来的泥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淤积严重,湖盆明显萎缩;1300-1480 AD,气候转向冷湿,植被茂盛,黄河再次决溢影响该地区,梁山泊湖面短暂性扩张;1480 AD至现代,气候转向冷干,植被稀疏,黄河南迁进一步远离鲁西南地区,湖盆加速萎缩,湖泊急剧缩小,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梁山泊古湖从此消亡,后期黄河河道继续北移,再次影响该地区,但此时梁山泊只能作为泥沙的承载区。(3)鲁西南地区湖泊的盈缩迁徙除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外,还与黄河决溢改道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黄河洪水与改道是鲁西南地区湖泊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4)受黄河泛滥影响较为频繁,鲁西南地区沉积速率明显高于鲁东地区。通过湖泊沉积记录反演的近千年来鲁西南地区环境演变过程与中国东部地区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周璇[9](2019)在《增强UV-B辐射对两种沙棘幼苗抗氧化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文中认为近40年来,臭氧层一直受到人为的化学扰动(Portmann et al.,2012)。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的臭氧浓度在过去的20年内已减少2%-3%,南极地区的减少量已达50%,且臭氧层空洞仍在继续扩大(方荧等,2018),而臭氧层变薄会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UV-B(280-320 nm)辐射增强。高山、高原等全球高UV-B辐射量地区受到的紫外辐射要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强很多。青藏高原不仅是世界第三极,同时也是臭氧递减的强中心之一(薛志航等,2018;刘煜和李维亮,2001),因此UV-B辐射及其增强问题尤为突出。以生存分布于此的生物为材料,开展UV-B增强辐射与生物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对于理解植物抵抗UV-B辐射的生理生态响应机制具有十分独特的价值。本文以青藏高原特有木本植物肋果沙棘(Hippophae neurocarpa)及其近缘种中国沙棘(H.rhamnoides ssp.sinensis)为材料,在62μW·cm-2的UV-B增强辐射强度下,对不同处理时间的两种沙棘幼苗进行叶片形态观察以及氧化损伤、抗氧化生理和光合特性指标的测定,研究了增强UV-B辐射对两种沙棘幼苗产生的氧化损伤及其抗氧化生理和光合特性等方面的相应的反应变化,旨在初步揭示沙棘等生长于青藏高原的植物对UV-B辐射的生理响应及适应机制,这也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木本植物对UV-B辐射的适应对策,同时为沙棘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总结如下:(1)增强的UV-B辐射使两种沙棘幼苗叶片均在辐射4 d后开始出现叶面卷曲,其中肋果沙棘随辐射时间延长,还表现出了叶缘褪绿和轻度萎蔫的现象,但中国沙棘未观察到其他明显变化。(2)UV-B辐射的增强显着提高了肋果沙棘叶片中H2O2含量,使中国沙棘幼苗H2O2含量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之相关的MDA含量,在两种沙棘中均表现出随辐射时间显着增加的一致趋势。(3)在抗氧化酶系统中,随UV-B辐射时间延长,肋果沙棘的CAT活性明显提高,其POD、APX活性却均受到明显抑制;而中国沙棘CAT、APX及POD活性在UV-B辐射1-4 d内均有所增加,在辐射后期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POD降幅最大;两种沙棘的SOD活性均无显着变化。(4)增强的UV-B辐射有利于肋果沙棘和中国沙棘幼苗叶片中总黄酮的积累,且在辐射过程中,肋果沙棘的总黄酮含量普遍高于中国沙棘;对两种沙棘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发现,除对照外中国沙棘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高于肋果沙棘。(5)随UV-B辐射时间的延长,肋果沙棘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降低,叶绿素a/b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中国沙棘的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含量在UV-B辐射下表现出促进或无显着差异的变化,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随辐射时间的延长升高。(6)随UV-B辐射时间的延长,肋果沙棘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及光化学猝灭系数(qP)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升高;中国沙棘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但其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及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则表现为促进或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沙棘对增强UV-B辐射的响应方式存在显着差异,肋果沙棘受UV-B辐射的损伤或抑制程度较中国沙棘更明显。

张国昀[10](2019)在《沙棘果实发育过程中长链非编码RNA鉴定及功能分析》文中提出真核生物基因组极其复杂,不仅能够产生编码能力的m RNA同时还存在大量的非编码RNA,真核生物基因组内大约98%的区域是非编码RNA区域。过去十年时间对于非编码RNA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短的非编码RNA,例如micro RNAs、small interfering RNAs和Piwi-associated RNAs。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一类新型的非编码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被逐渐发现。植物中研究发现lnc RNA能够调控植物的抗病、开花、产量和果实发育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沙棘果实发育成熟过程受到多种调节因子的协同作用,通过对参与沙棘果实成熟发育过程的关键调节基因以及功能元件的进一步研究,能够帮助研究人员更好的理解沙棘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从而更好的进行沙棘的培育和育种工作。因此,本研究以内蒙古磴口县种植的杂交种‘红棘’沙棘的三个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为试验材料进行全转录组测序,通过建立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出高可信度沙棘长链非编码RNA。对获得的沙棘长链非编码RNA进行了序列特征、染色体分布特征和表达特征分析。进而筛选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差异表达基因以及非编码RNA(mi RNA、lnc RNA和circ RNA),尤其lnc RNA。通过靶基因预测和功能预测进一步发掘沙棘果实发育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的关键lnc RNA。运用原位荧光杂交(FISH)和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VIGS)等技术,初步验证核心调控lnc RNA在沙棘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从三个不同发育时期的沙棘果实的小RNA测序数据中共鉴定到68条已知的mi RNA和50条新mi RNA。筛选到47条在沙棘果实发育过程中差异表达的mi RNA,其中33条mi RNA上调表达,14条mi RNA下调表达。靶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差异表达mi RNA参与类黄酮等多种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代谢通路。(2)从沙棘果实全转录组测序数据中共鉴定出8907条可靠的lnc RNA,包括6676条基因间区lnc RNA(linc RNA),1193条内含子区lnc RNA(intronic lnc RNA)和1038条反义lnc RNA(antisense lnc RNA)。利用q RT-PCR对候选lnc RNA的表达水平进行了验证,发现定量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与沙棘的m RNA进行比较发现本研究鉴定得到的沙棘lnc RNA具有转录本长度短、ORF长度短、外显子数少、序列保守性低等特征。(3)从三个不同发育时期的沙棘果实中共鉴定出了118条差异表达lnc RNA(DElnc RNA)。对这些DElnc RNA的靶基因预测发现其中84条lnc RNA通过trans方式靶向1061个基因,67条lnc RNA通过cis方式靶向782个基因。靶基因富集分析表明这些DElnc RNA参与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等代谢物的合成代谢过程。(4)mi RNA靶基因预测分析发现22条DElnc RNA能作为25个DEmi RNA的靶基因。结合mi RNA-m RNA序列信息及靶向调控关系,其中10条DElnc RNA可能通过内源模拟靶标(e TM)的形式来调控mi RNA生物学功能。以此构建得到以lnc RNA为核心的mi RNA-lnc RNA-m RNA的相互调控网络。(5)通过细胞定位分析和瞬时沉默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检测方法揭示了两条lnc RNA(LNC1/LNC2)以e TM形式通过mi RNA-lnc RNA-m RNA调控网络参与沙棘果实发育过程中花青素的合成过程。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首次全面地揭示了沙棘果实lnc RNA的序列和表达特征,并鉴定出与沙棘果实发育相关的lnc RNA,为进一步利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去验证这些lnc RNA在沙棘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具体调控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了研究的基础和数据支持。同时促进了转录调控在林木以及果实发育研究中的深入研究及应用。

二、沙棘属植物天然产物化学组分的时空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棘属植物天然产物化学组分的时空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沙棘属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沙棘属药用植物亲缘学关系
    1.1 形态学研究
    1.2 同工酶谱分析
    1.3 遗传信息研究
2 沙棘属植物的传统药效和地理分布研究
3 沙棘属植物的化学成分
    3.1 黄酮类
    3.2 萜类和甾体类
    3.3 其他类
        3.3.1 多糖
        3.3.2 脂肪酸
        3.3.3 酚酸类
        3.3.4 挥发油
        3.3.5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4 沙棘属植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5 结论与讨论

(2)肋果沙棘和西藏沙棘自然杂交的转录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自然杂交
    1.2 转录组学研究
        1.2.1 RNA-seq技术
        1.2.2 转录组学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1.3 沙棘属植物研究概况
        1.3.1 沙棘属植物简介
        1.3.2 沙棘属植物的转录组学研究
    1.4 基因转换及其生物学意义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第二代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2.2.1 RNA样品提取及检测
        2.2.2 cDNA文库构建及上机测序
        2.2.3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2.2.4 转录本拼接
        2.2.5 基因功能注释
        2.2.6 直系同源基因分析
        2.2.7 直系同源基因ka/ks分析
        2.2.8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2.3 第三代转录组测序
    2.4 分子生物学验证
        2.4.1 mRNA的反转录
        2.4.2 PCR反应
3 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
    3.1 测序数据质量分析
    3.2 拼接转录本长度分布
    3.3 Unigene功能注释
        3.3.1 肋果沙棘基因功能注释
        3.3.2 西藏沙棘基因功能注释
        3.3.3 疑似杂交后代的基因功能注释
    3.4 直系同源基因分析
        3.4.1 直系同源基因筛选
        3.4.2 直系同源基因ka/ks分析
    3.5 高通量测序准确率评估
        3.5.1 第二代转录组测序准确率评估
        3.5.2 第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准确率评估
    3.6 讨论与小结
4 疑似杂交后代杂交起源的转录组学证据
    4.1 疑似杂交后代TND2 的杂交起源研究
        4.1.1 基因序列分析
        4.1.2 直系同源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
        4.1.3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4.2 疑似杂交后代TM4 的杂交起源研究
        4.2.1 基因序列分析
        4.2.2 直系同源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
    4.3 讨论与小结
5 杂交后代的遗传组成分析
    5.1 检测杂交后代中的基因转换事件
    5.2 杂交后代基因转换统计分析
    5.3 讨论与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沙棘活性成分分离制备及抗多柔比星致心肌细胞损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沙棘简介
    1.2 沙棘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1.2.1 黄酮类化合物
        1.2.2 萜类化合物
        1.2.3 生物碱类化合物
        1.2.4 其他类化合物
    1.3 沙棘在食品中的应用
        1.3.1 沙棘中的营养成分
        1.3.2 沙棘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
    1.4 色谱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1.4.1 传统色谱分离技术
        1.4.2 现代色谱分离法
    1.5 多柔比星诱导心肌毒性机制
        1.5.1 氧自由基损伤
        1.5.2 能量代谢障碍
        1.5.3 心肌细胞凋亡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研究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2.1 研究方案
    2.2 主要研究内容
        2.2.1 沙棘籽粕化学成分分离
        2.2.2 沙棘叶中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2.2.3 沙棘体外活性评价
    2.3 创新点
3 沙棘籽粕中单体化合物的分离制备
    3.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2 沙棘籽粕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制备
        3.2.1 SH5-2组分的分离
        3.2.2 SH5-3组分的分离
        3.2.3 SH5-4组分的分离
        3.2.4 SH5-5组分的分离
        3.2.5 SH5-6组分的分离
        3.2.6 SH5-8组分的分离
        3.2.7 SH5-9组分的分离
    3.3 沙棘籽粕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3.4 小结
4 HPLC同时测定沙棘叶中八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
    4.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1.4 试剂配制
    4.2 实验方法与结果
        4.2.1 溶液的制备
        4.2.2 色谱条件
        4.2.3 线性关系的考察
        4.2.4 精密度、稳定性与重复性实验
        4.2.5 加样回收率实验
        4.2.6 样品含量的测定
    4.3 小结
5 多柔比星诱导H9c2心肌细胞炎症模型构建
    5.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5.1.1 H9c2大鼠心肌细胞
        5.1.2 材料与试剂
        5.1.3 实验仪器
        5.1.4 试剂配制
    5.2 实验方法
        5.2.1 H9c2心肌细胞体外培养
        5.2.2 H9c2心肌细胞冻存
        5.2.3 H9c2心肌细胞复苏
        5.2.4 H9c2心肌细胞传代
        5.2.5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5.2.6 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液NO含量
        5.2.7 微孔板法检测细胞上清的乳酸脱氢酶(LDH)
        5.2.8 Western blot实验方法
        5.2.9 统计学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H9c2心肌细胞形态学观察
        5.3.2 MTT检测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
        5.3.3 H9c2心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含量
        5.3.4 H9c2心肌细胞上清液中LDH含量
        5.3.5 Western blot蛋白表达水平
    5.4 小结
6 沙棘化合物抗DoX致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
    6.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6.1.1 受试样品来源
        6.1.2 材料与试剂
        6.1.3 实验仪器
        6.1.4 试剂配制
    6.2 实验方法
        6.2.1 H9c2心肌细胞的培养以及体外炎症模型构建
        6.2.2 MTT法检测H9c2心肌细胞活力
        6.2.3 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液NO含量
        6.2.4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变化
        6.2.5 统计分析
    6.3 实验结果
        6.3.1 沙棘单体化合物H9c2心肌细胞的影响
        6.3.2 沙棘单体化合物对DoX诱导H9c2 心肌细胞的LDH水平
        6.3.3 沙棘单体化合物对DoX诱导H9c2 心肌细胞的NO水平
        6.3.4 沙棘单体化合物对DoX诱导H9c2 心肌细胞Western blot水平
    6.4 小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沙棘不同部位的代谢组学分析及抗炎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沙棘的研究概述
    1.1 沙棘的资源概况
    1.2 沙棘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1.2.1 黄酮类化合物
        1.2.2 鞣质类化合物
        1.2.3 萜类化合物
        1.2.4 甾类化合物
        1.2.5 有机酸类化合物
        1.2.6 挥发油类化合物
    1.3 沙棘的代谢组学研究
        1.3.1 代谢组学的概念
        1.3.2 代谢组学的研究平台
        1.3.3 代谢组学的数据分析方法
        1.3.4 代谢组学在沙棘中的应用
    1.4 沙棘的药理活性研究
        1.4.1 沙棘果实
        1.4.1.1 抗炎
        1.4.1.2 抗氧化
        1.4.1.3 抗糖尿病
        1.4.1.4 抗肿瘤
        1.4.1.5 抗衰老
        1.4.2 沙棘叶
        1.4.2.1 抗炎
        1.4.2.2 抗肥胖
        1.4.2.3 抗氧化
        1.4.2.4 抗糖尿病
        1.4.2.5 抗肿瘤
        1.4.2.6 抗衰老
        1.4.3 沙棘枝
        1.4.3.1 抗氧化、抗炎、抗肿瘤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沙棘不同部位的代谢组学分析
    2.1 实验材料
        2.1.1 仪器与材料
        2.1.2 试剂与对照品
        2.1.3 植物来源及鉴定
    2.2 实验方法
        2.2.1 沙棘果实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2.2.2 基于UHPLC-QTOF-MS的沙棘枝、叶和果实代谢组学分析
        2.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2.3 LC-MS条件
        2.2.2.4 代谢组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沙棘果实中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2.3.2 基于UHPLC-QTOF-MS对沙棘不同部位代谢物结构鉴定及注释
        2.3.3 代谢组学分析及特征性化合物的发现
        2.3.3.1 沙棘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PCA分析
        2.3.3.2 沙棘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HCA分析
        2.3.3.3 沙棘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PLS-DA分析
        2.3.3.4 沙棘不同部位的特征性化合物
    2.4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沙棘抗炎活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仪器和设备
        3.1.2 试剂及药品
        3.1.3 数据库及软件
    3.2 实验方法
        3.2.1 沙棘体外NO实验
        3.2.2 沙棘谱效关系分析
        3.2.3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沙棘叶抗炎作用机制分析
        3.2.3.1 沙棘叶化学成分的筛选
        3.2.3.2 靶点预测
        3.2.3.3 核心靶点的筛选及互作网络构建
        3.2.3.4 核心靶点的基因功能和信号通路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沙棘体外NO实验
        3.3.2 沙棘谱效关系分析
        3.3.3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沙棘叶抗炎作用机制分析
        3.3.3.1 活性成分的筛选及靶点预测
        3.3.3.2 核心靶点互作网络建立与分析
        3.3.3.3 核心靶点基因功能和信号通路分析
    3.4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滦河三角洲全新世沉积特征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滦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1.3 渤海全新世海平面变化
    1.4 渤海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
    1.5 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
第2章 区域概况
    2.1 滦河水文与地质特征
        2.1.1 滦河水文特征
        2.1.2 滦河流域构造特征
        2.1.3 滦河流域植被与孢粉特征
    2.2 滦河三角洲地质特征
        2.2.1 滦河三角洲水文特征
        2.2.2 滦河三角洲地质、地貌特征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分析方法
        3.2.1 粒度分析
        3.2.2 有孔虫鉴定
        3.2.3 孢粉鉴定
        3.2.4 AMS ~(14)C测年
第4章 现代滦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的粒径输运及动力环境
    4.1 表层沉积物的粒径输运
        4.1.1 表层沉积物空间分布
        4.1.2 基于Weibull分布的粒径端元组分数学拟合
        4.1.3 基于地统计学的粒径输运趋势
    4.2 三角洲动力与输沙
        4.2.1 河口喷射流
        4.2.2 三角洲输沙
        4.2.3 粒径输运趋势与实测潮流
    4.3 人类活动对滦河输沙量及三角洲泥沙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现代滦河三角洲全新世沉积特征及环境演化
    5.1 姜各庄-莲花池地区全新世沉积特征与环境演化
        5.1.1 LTZK02 孔全新世沉积特征与地层
        5.1.2 姜各庄-莲花池地区全新世地层与沉积环境
    5.2 三角洲平原全新世以来沉积
        5.2.1 LTZK01 孔沉积特征与地层
        5.2.2 三角洲平原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特征
    5.3 前三角洲全新世以来沉积特征与环境演化
        5.3.1 滦河三角洲H2 孔岩性特征
        5.3.2 H2 孔粒度特征
        5.3.3 H2 孔有孔虫特征
        5.3.4 H2 孔孢粉特征
        5.3.5 H2 孔时间序列
        5.3.6 H2 孔沉积环境演化
        5.3.7 H2 孔所记录的特殊沉积特征
        5.3.8 现代滦河水下三角洲地层结构
    5.4 小结
第6章 七里海沙坝全新世演化过程与影响因素
    6.1 七里海沙坝区域特征
    6.2 L1 孔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
        6.2.1 L1 孔沉积相特征
        6.2.2 L1 孔粒度特征
        6.2.3 L1 孔有孔虫特征
        6.2.4 L1 孔孢粉特征
        6.2.5 L1 孔沉积相
    6.3 七里海沙坝-泻湖沉积结构及演化过程
    6.4 影响七里海沙坝发育的因素
        6.4.1 原始地形
        6.4.2 海平面变化
        6.4.3 物源与气候
    6.5 小结
第7章 全新世滦河三角洲的演化过程
    7.1 历史时期滦河河道变迁
        7.1.1 历史典籍记载
        7.1.2 滦河历史时期演化
    7.2 全新世三角洲演化
        7.2.1 全新世滦河次级三角洲地形地貌分析
        7.2.2 全新世滦河次级三角洲地层证据及发育时间
    7.3 全新世以来滦河三角洲演化
    7.4 滦河三角洲演化的影响因素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姚江-宁波平原中全新世海水入侵及古人类活动的快速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全新世海岸带人地关系研究进展及主要研究方法
        1.2.1 国内外全新世海岸带人地关系研究进展
        1.2.2 人地关系常用研究方法
    1.3 宁绍地区全新世环境变迁与新石器文化发展研究进展
        1.3.1 宁绍地区新石器考古文化序列
        1.3.2 宁绍平原全新世古气候、古植被变化
        1.3.3 姚江-宁波平原全新世海平面波动与新石器文化的联系
        1.3.4 姚江-宁波平原全新世水文地貌环境演变
        1.3.5 宁绍平原中全新世环境变化对稻作农业发展的影响
        1.3.6 宁绍平原河姆渡文化早中期之后衰落原因的探讨
        1.3.7 姚江-宁波平原古人地关系研究重难点:新石器遗址地层中的文化间歇层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方案
        1.4.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4 本研究特色与创新
        1.4.5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与新石器遗址概况
    2.1 姚江-宁波平原地理概况
        2.1.1 地貌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植被
    2.2 新石器文化遗址
        2.2.1 鱼山遗址
        2.2.2 傅家山遗址
        2.2.3 芦家桥遗址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获取
        3.1.1 遗址发掘区探方剖面地层采样
        3.1.2 遗址钻孔地层采样
        3.1.3 文献资料
    3.2 实验方法
        3.2.1 加速器质谱(AMS)~(14)C测年
        3.2.2 光释光(OSL)测年
        3.2.3 有机碳、氮及有机碳稳定同位素测试
        3.2.4 孢粉、炭屑分析
    3.3 本研究工作量
第4章 姚江-宁波平原遗址剖面与钻孔沉积记录分析
    4.1 鱼山遗址T0410W剖面
        4.1.1 地层岩性、文化阶段和测年结果
        4.1.2 年龄-深度模式
        4.1.3 有机碳、氮及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特征
        4.1.4 孢粉、炭屑分析
    4.2 鱼山遗址YS160 孔
        4.2.1 地层岩性和AMS~(14)C测年结果
        4.2.2 年龄-深度模式
        4.2.3 有机碳、氮及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特征
        4.2.4 孢粉、炭屑分析
    4.3 傅家山遗址FJS孔
        4.3.1 地层岩性和AMS~(14)C测年结果
        4.3.2 年龄-深度模式
        4.3.3 有机碳、氮及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特征
        4.3.4 孢粉、炭屑分析
    4.4 芦家桥遗址LJQ孔
        4.4.1 地层岩性和AMS~(14)C测年结果
        4.4.2 年龄-深度模式
        4.4.3 有机碳、氮及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特征
        4.4.4 孢粉、炭屑分析
第5章 姚江-宁波平原新石器–商周遗址时空变迁
第6章 姚江-宁波平原中全新世典型剖面水文生态环境演变及古人类活动记录
    6.1 中全新世典型剖面水文生态环境变化
        6.1.1 主要孢粉类型的水文生态指示意义
        6.1.2 鱼山遗址古水文生态环境变化
        6.1.3 傅家山遗址FJS孔古水文生态环境变化
        6.1.4 芦家桥遗址LJQ孔古水文生态环境变化
        6.1.5 典型剖面中的主要水文生态环境变化事件
    6.2 古人类活动的孢粉、炭屑记录
        6.2.1 伴人植物、炭屑对古人类活动的指示意义
        6.2.2 典型剖面孢粉、炭屑记录的古人类活动过程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姚江-宁波平原中全新世海侵事件及可能原因
    7.1 姚江-宁波平原新石器遗址海侵事件地层记录的区域对比
    7.2 姚江-宁波平原中全新世海侵事件及可能原因分析
    7.3 姚江-宁波平原中全新世海侵地层记录差异及原因
第8章 姚江-宁波平原中全新世古人类活动对气候-海平面变化的快速响应
    8.1 中全新世海水入侵与新石器文化衰变
    8.2 河姆渡文化晚期古人类活动减弱及与水涝灾害的关系
    8.3 姚江-宁波平原良渚晚期的文化衰落及原因分析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7)沙棘叶白雀木醇的制备及体外降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沙棘研究概述
        1.1.1 沙棘的资源分布概述
        1.1.2 沙棘叶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1.2 糖尿病研究概述
        1.2.1 糖尿病概况
        1.2.2 糖尿病的治疗现状
        1.2.3 天然降糖成分研究概况
    1.3 白雀木醇研究概述
        1.3.1 白雀木醇的理化性质
        1.3.2 白雀木醇的生物来源以及生物活性
        1.3.3 肌醇类化合物的提取制备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目的意义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沙棘叶白雀木醇表征方法及其分布规律
    2.1 实验材料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材料预处理
        2.2.2 供试品溶液及标准溶液的制备
        2.2.3 气相色谱法检测沙棘叶中的白雀木醇
        2.2.4 液相色谱法检测沙棘叶中的白雀木醇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白雀木醇检测方法选择
        2.3.2 方法学考察
        2.3.3 沙棘叶中白雀木醇的含量
    2.4 本章小结
3 沙棘叶白雀木醇的提取制备工艺优化
    3.1 实验材料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提取方法选择
        3.2.2 提取条件优化
        3.2.3 沙棘叶中白雀木醇的测定及计算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三种提取方式的得率
        3.3.2 单因素试验结果
        3.3.3 响应面试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沙棘叶白雀木醇的分离纯化及未知化合物成分鉴定
    4.1 实验材料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沙棘叶白雀木醇粗提物制备
        4.2.2 纯化沙棘叶粗提物
        4.2.3 沙棘叶纯化物纯度测定
        4.2.4 沙棘叶纯化物中未知化合物成分鉴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和解吸结果
        4.3.2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沙棘叶中白雀木醇
        4.3.3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纯化方法验证
        4.3.4 沙棘叶纯化物中未知化合物成分鉴定
    4.4 本章小结
5 沙棘叶白雀木醇体外降糖活性探究
    5.1 实验材料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与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对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
        5.2.2 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影响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对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研究
        5.3.2 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近千年来鲁西南地区环境演化的湖泊沉积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1 选题依据
        1.2.2 研究意义
    1.3 湖泊沉积记录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鲁西南地区湖泊沉积研究进展
        1.4.1 历史文献记载
        1.4.2 基于沉积学方法的鲁西南地区湖泊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小结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状况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
        2.1.2 研究区地质特征
        2.1.3 研究区水文特征
        2.1.4 研究区气候特征
        2.1.5 研究区植被特征
    2.2 研究区人类活动历史
    2.3 小结
3 样品采集与钻孔年代序列建立
    3.1 梁山泊钻孔剖面的沉积特征
        3.1.1 钻探取样与分样
        3.1.2 钻孔剖面的岩性特征
    3.2 钻孔沉积年代序列
        3.2.1 ~(14)C测年基本原理
        3.2.2 ~(14)C测年方法
        3.2.3 梁山泊钻孔年代框架建立
    3.3 小结
4 梁山泊沉积环境特征
    4.1 梁山泊钻孔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4.1.1 粒度的环境意义
        4.1.2 粒度的测试方法
        4.1.3 粒度变化特征
        4.1.4 梁山泊沉积环境重建
    4.2 梁山泊钻孔沉积物磁性参数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4.2.1 磁化率的环境意义
        4.2.2 磁化率测试方法
        4.2.3 磁化率变化特征
        4.2.4 磁化率环境指示意义
    4.3 梁山泊钻孔沉积物TOC、TN和 C/N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4.3.1 TOC、TN和 C/N环境意义
        4.3.2 TOC和TN测试方法
        4.3.3 TOC、TN和 C/N变化特征
        4.3.4 TOC、TN和 C/N环境指示意义
    4.4 梁山泊钻孔沉积物孢粉组合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4.4.1 孢粉的环境意义
        4.4.2 孢粉的提取及鉴定
        4.4.3 孢粉的数据处理
        4.4.4 孢粉组合特征
    4.5 小结
5 梁山泊古环境演变及其与黄河变迁的关系
    5.1 梁山泊古环境重建
    5.2 历史时期黄河洪水与改道对梁山泊古湖变迁的影响
    5.3 小结
6 区域气候环境对比
    6.1 鲁西南地区与鲁东地区环境对比
    6.2 鲁西南地区与其他区域环境对比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增强UV-B辐射对两种沙棘幼苗抗氧化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UV-B辐射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1.1.1 UV-B辐射简介
        1.1.2 UV-B辐射对植物叶片形态的影响
        1.1.3 UV-B辐射对植物氧化损伤的影响
        1.1.4 UV-B辐射对植物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1.1.5 UV-B辐射对植物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1.6 UV-B辐射对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
    1.2 青藏高原概况
        1.2.1 青藏高原及其UV-B辐射概况
        1.2.2 青藏高原地区植物对UV-B辐射的响应
    1.3 沙棘属植物的研究概况
        1.3.1 沙棘属植物地理分布及分类
        1.3.2 沙棘属植物的抗逆性研究
        1.3.3 沙棘属植物的天然化学产物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及分布
        1.3.4 沙棘属植物的生态及应用价值
    1.4 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增强UV-B辐射对两种沙棘幼苗叶片形态及抗氧化生理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及培养
        2.1.2 UV-B辐射增强处理
        2.1.3 H_2O_2 含量的测定
        2.1.4 MDA含量的测定
        2.1.5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2.1.6 总黄酮的提取与含量的测定
        2.1.7 总黄酮对DPPH清除率的测定
        2.1.8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时长的UV-B辐射对沙棘幼苗叶片形态的影响
        2.2.2 不同时长的UV-B辐射对沙棘幼苗H_2O_2 含量的影响
        2.2.3 不同时长的UV-B辐射对沙棘幼苗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2.2.4 不同时长的UV-B辐射对沙棘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2.5 不同时长的UV-B辐射对沙棘幼苗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2.2.6 不同时长的UV-B辐射对沙棘幼苗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的影响
    2.3 讨论
        2.3.1 不同时长的UV-B辐射对沙棘幼苗叶片形态、H_2O_2及MDA含量的影响
        2.3.2 不同时长的UV-B辐射对沙棘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3.3 不同时长的UV-B辐射对沙棘幼苗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第三章 增强UV-B辐射对两种沙棘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及培养
        3.1.2 UV-B辐射增强处理
        3.1.3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3.1.4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3.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时长的UV-B辐射对沙棘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3.2.2 不同时长的UV-B辐射对沙棘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3.3 讨论
        3.3.1 不同时长的UV-B辐射对沙棘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3.3.2 不同时长的UV-B辐射对棘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沙棘果实发育过程中长链非编码RNA鉴定及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沙棘果实发育
        1.1.2 全转录组研究现状
        1.1.3 lncRNA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沙棘果实发育过程中miRNA的筛选和鉴定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沙棘果实中总RNA提取和质量检测
        2.2.2 文库构建及上机测序
        2.2.3 小RNA测序数据统计及分析
        2.2.4 miRNA靶基因及功能预测
        2.2.5 差异表达mi RNA的 q RT-PCR定量验证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测序数据质量检测
        2.3.2 沙棘全基因组小RNA预测和表达分析
        2.3.3 沙棘果实发育过程中差异表达miRNA鉴定分析和验证
        2.3.4 沙棘差异miRNA靶基因预测
    2.4 讨论
        2.4.1 沙棘果实miRNA
        2.4.2 沙棘miRNA靶基因预测及其在果实发育中的作用
    2.5 小结
第三章 沙棘果实lncRNA鉴定与分析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总RNA的提取、质检及核糖体RNA的去除
        3.2.2 链特异性测序文库的构建及上机测序
        3.2.3 全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测序数据概述
        3.3.2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3.3.3 转录本组装
        3.3.4 蛋白编码基因(mRNA)的鉴定与分析
        3.3.5 lncRNA筛选鉴定结果
        3.3.6 沙棘lncRNA特征分析
        3.3.7 沙棘lncRNA表达分析
        3.3.8 circ RNA的鉴定和功能分析
    3.4 讨论
        3.4.1 全转录组测序质量评价
        3.4.2 测序获得的高可信度lncRNA
        3.4.3 沙棘果实lncRNA特征
        3.4.4 沙棘lncRNA在各染色体均匀分布
        3.4.5 沙棘lncRNA在不同果实发育时期表达特异性
    3.5 小结
第四章 沙棘果实差异表达lncRNA筛选及功能预测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沙棘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差异表达lncRNA鉴定
        4.1.2 差异表达lncRNA的 q RT-PCR验证
        4.1.3 差异表达lncRNA的靶基因及功能预测
        4.1.4 差异表达mi RNA-m RNA和 mi RNA-lncRNA联合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沙棘果实不同发育阶段lncRNA表达
        4.2.2 lncRNA表达量的q RT-PCR验证结果
        4.2.3 lncRNAcis/trans靶基因功能分析
        4.2.4 差异表达mi RNA-m RNA和 mi RNA-lncRNA联合分析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沙棘果实发育过程中两条lncRNA(LNC1和LNC2)功能验证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原位荧光杂交(FISH)
        5.2.2 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VIGS)
        5.2.3 q 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
        5.2.4 沙棘果实花青素含量测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FISH原位荧光杂交结果
        5.3.2 LNC1和LNC2 目的片段扩增及重组测序载体的酶切鉴定
        5.3.3 LNC1和LNC2 沉默处理(VIGS)对沙棘果实表型的影响
        5.3.4 LNC1/LNC2 沉默对沙棘果实花青苷合成的结构基因表达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沙棘属植物天然产物化学组分的时空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 [1]沙棘属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进展[J]. 王晓琴,徐僮,刘悦,刘洋,刘佳琼,李旻辉,张艺,肖培根. 世界中医药, 2021
  • [2]肋果沙棘和西藏沙棘自然杂交的转录组学研究[D]. 李雪丽.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沙棘活性成分分离制备及抗多柔比星致心肌细胞损伤的研究[D]. 丁金. 烟台大学, 2020(01)
  • [4]沙棘不同部位的代谢组学分析及抗炎活性研究[D]. 郑文惠. 兰州大学, 2020(12)
  • [5]滦河三角洲全新世沉积特征与演化[D]. 于晓晓.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9(01)
  • [6]姚江-宁波平原中全新世海水入侵及古人类活动的快速响应[D]. 唐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沙棘叶白雀木醇的制备及体外降糖活性研究[D]. 陶翠.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1)
  • [8]近千年来鲁西南地区环境演化的湖泊沉积记录[D]. 范颖. 江苏师范大学, 2019
  • [9]增强UV-B辐射对两种沙棘幼苗抗氧化及光合特性的影响[D]. 周璇.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8)
  • [10]沙棘果实发育过程中长链非编码RNA鉴定及功能分析[D]. 张国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标签:;  ;  ;  ;  ;  

沙棘属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时空分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