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观的哲学评析(论文文献综述)
朱文琦[1](2021)在《新时代巩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晓娟[2](2021)在《习近平关于党员干部学习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肖鹏[3](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意识形态教育因其具有极度重要性而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建设的社会事业,它在抓牢意识形态教育领导权,充分发挥其在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团结、培育社会认同、推动个人成才过程中的强大功用,一直都是党的重要政治任务。高校作为知识创造、人才培养的摇篮,尤其是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人才竞争的角力场和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一直以来都是意识形态博弈的重要场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成为某些域外国家的强劲竞争者,他们为了扭转其在竞争中的颓势和比较优势的日渐丧失,进而对我国展开了长期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渗透和攻击,而高校又是其重要对象。新时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高等教育网络化的持续发展以及“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的深入开展,在高等教育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域外思想、价值观随着互联网的方便之门进入高校,加之国内社会思潮的冲击以及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严重影响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高效开展及意识形态安全。因此,本选题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发展的史实,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为主要研究对象,透视思政课改革发展的历史,总结其所取得的成效和有益经验,考究其现实发展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并尝试探求应对策略,以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肖玉元[4](2021)在《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研究》文中认为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打土豪,分田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美好生活”等,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所透露出的民生价值不断得到彰显。党一百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围绕民生的内涵、价值、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途径等问题,中国共产党依据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进行了艰辛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独具中国特色的民生话语。从话语分析视角梳理和阐释中国共产党百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历史变迁,并从中获得规律性认识,不仅可以将中国民生建设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也能为推进新时代中国民生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构建的关于改善和保障民生的系列表达。从整体上认知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演进,明确保障和改善民生与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关系是必要的前提与基础。改善和保障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现实路径、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这些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生成和发展的内生动力,民生话语演进于中国共产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当中。从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生成的外部条件看,近代以来中国基本国情是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生成的现实依据,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生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也对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生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四个阶段。在这四种语境中,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主题分别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国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且在话语形式上呈现出由革命型民生话语向发展型民生话语,再到品质型民生话语的转换。梳理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呈现出话语思维日趋现代化、话语内容日趋人文化、话语方式日趋生活化、话语传播日趋国际化的特点。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将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经验总结为:在坚守初心使命中坚定话语方向、在坚持问题导向中明确话语主题、在注重中国元素中塑造话语风格、在拓宽话语传播中扩大话语影响。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西方话语霸权的干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主要挑战,但中国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顶层设计、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西方话语霸权的式微,也让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应该遵循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批判性与开放性相结合、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从夯实理论、针对问题、多元形式、世界表达四个方面展开构建。
郑炳[5](2021)在《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领导干部要练就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这是我们党无产阶级属性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贯穿无产阶级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领导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理想信念,提高执政本领的重要渠道。因此,习近平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并做了大量论述。本文针对这些论述围绕形成背景、来源、内容、主要特点和其意义开展论述。绪论部分阐述选题的缘由与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进行梳理和评述,最后点明所用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一章分析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习近平着眼于学习型社会发展大趋势,我国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要求,着眼于增强领导干部执政本领,破解改革发展矛盾的需要和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时代要求,提出学习经典着作增强政治定力,锻炼执政本领,培养科学思维。第二章探讨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从何而来的问题。习近平的重要论述既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学习的观点,继承我党各个历史时期学习经典着作的经验和教训,同时融入习近平个人对学习经典着作的科学思考和经验总结。第三章以习近平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的文本为基础,对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效果做详尽的阐述。习近平认为学习经典着作目的在于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为党和国家建设培养高超本领的人才,另一方面提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的理论着作,也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着作。学习方法上,习近平特别强调要原原本本学、学思结合、持之以恒学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学,最终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四个循序渐进的学习效果。第四章分析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的特点。其中包括时代性、原创性和实践性。第五章阐述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在理论上,无疑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学习观,丰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理论,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上说有助于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营造党内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增强掌握和应用理论的本领。
武志涛[6](2021)在《邓小平读书观研究》文中认为读书是邓小平坚持一生的伟大实践,在孜孜以求的读书过程中,其逐步形成了体系完备和内涵丰富的读书观。所谓读书观即读书主体在读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关于读书应持有的目的、选择的方法、坚持的原则或态度等方面的总的看法和观点。当前,广大民众和领导干部之学习实践可从邓小平读书观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与理念。本文以邓小平的读书历程或实践为根基,对邓小平读书观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主要从五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主要从邓小平读书观研究之目的和价值、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展开论述,重点梳理与邓小平读书学习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概括其中观点,总结现有研究之不足所在及提出未来的展望。第二部分为邓小平读书观的思想来源。该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究:一是邓小平读书观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作家的读书思想;二是邓小平读书观深受中国优秀传统读书理念之影响。第三部分为邓小平的读书实践。邓小平读书理念形成的基础便是其持续不辍的读书历程。该部分主要根据邓小平研读马克思主义的情况,对其读书实践进行分阶段的梳理,包括其为研读马克思主义做准备阶段的读书情况、初步研读马克思主义的情况、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的情况及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研读、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情况。第四部分为邓小平读书观的科学内涵。邓小平读书思想丰富,该部分将邓小平读书观的内涵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邓小平读书具有明晰的目的;二是邓小平读书善于运用的科学方法;三是邓小平读书始终恪守的原则。第五部分为邓小平读书观的时代价值。邓小平读书观富含科学而系统的读书理念,对于新时代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具有可贵的指导价值。
邵铃[7](2021)在《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历来都是一个高度重视学习的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的历史。加强学习,是党保持其先进性与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逐步形成了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实现了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习理论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学习观是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理论渊源。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时期,党都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开展了对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新世纪以来,党中央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集体学习制度,不仅使之固定下来、规范化,而且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制度体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呈现出灵活性、针对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鲜明特点。灵活性体现在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和学习时间、空间不局限两个方面;针对性是最显着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学习内容上,是“点”与“面”相结合、明确性和问题导向性相结合,每次集体学习都是根据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对重大课题的重点探讨;创新性是最鲜明的特点,中央领导人开门问政、智库专家建言资政的学习方式,创新建立了独特的集体学习制度;开放性是最突出的特点,无论从方式还是内容上始终秉持开放学习的态度。新世纪以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体现了中共领导人的鲜明政风,具有很强的实效性,有利于提高政治决策的科学民主的效果、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为创新基层党政机关理论学习提供了指引,为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带动全社会形成学习之风的良好氛围。新世纪以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又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其意义深远,不仅在理论上成为新时期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建设方面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深化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三大规律”认识,而且在国家层面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推动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徐瑞矫[8](2020)在《时代新人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大命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的未来与社会长远发展的高度,就“培养什么人”问题作出的新的理论概括和行动部署。此后,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以及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多个场合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又反复强调“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是对“时代新人”内涵的最基本、最直接的界定,只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才能是“时代新人”,指明了“时代新人”是我国新历史阶段发展的新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主体。“时代新人”这一概念包含了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展现了新时代的育人目标,一经提出就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需要长期深入探索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因而,深刻剖析和理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重大命题的思想内涵、本质特征、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审慎思考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怎样为党和国家培养好青年一代,怎样培养一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时代新人培养这一主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文献分析、多学科交叉、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力图分析如下五个基本命题:一是分析“时代新人是什么”问题。重在厘清时代新人的本质内涵,即新时代要培养的时代新人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为历史使命,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标识,以信仰坚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为基本素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期的青年群体。二是解析“为什么培养时代新人及其历史必然性”问题。通过对中国共产党“育新人”历史进程的梳理,重点把握各历史时期党关于新人培养的思想发展、实践内容,进而总结与把握中国共产党新人培养的历史经验。三是解析“时代新人培养现状”问题。结合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本文于2018年实证调查获取的1401份有效样本中,利用spss25.0软件分析新时代青年群体的政治观与政治行为、价值观与价值选择、学习观与学习能力、生态观与环保行为、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五方面的发展现状,重点剖析时代新人培养中的不足之处。四是剖析“时代新人培养的影响因素与基本遵循”问题。时代新人培养除了受青年自身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行为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外部宏观层面的社会现实环境、社会虚拟环境、社会思潮,微观层面的家庭、学校等环境的影响。在这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应明确时代新人培养的基本遵循,即时代新人培养应把握“三有”基本要求,将“六个下功夫”作为努力方向,同时坚持“三结合”的基本原则。五是解析“时代新人培养如何科学实现”的问题,本文从激发时代新人培养的内生动力、优化时代新人培养的外部条件与营造时代新人培养的精神文化氛围三个层面阐述了对时代新人培养的实现路径。在激发时代新人培养的内生动力层面,提出应着力从唤起青年的自我意识、满足青年发展需求、增强青年主体性能动力、培育青年精神物化能力四方面入手,实现青年对于自身“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这一历史使命的坚信坚守。同时,还应充分发挥时代新人培养的外部条件,应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提升育人效果,以优良家风为助力涵养青年的道德品格,以新媒体为支撑打造网络化育人平台。此外,还应通过推进马克思大众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构筑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自信三方面为时代新人培养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使新时代育人目标提出有声、落地有根、生长有规。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吴艳君[10](2020)在《中国近代留日教育家群体学习观研究》文中提出综观数千年的中国学习思想史,诸多学养深厚、学品端正的治学大家在艰难困苦的学习环境中不断躬身实践、积极探索总结,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治学经验和着述成果,由此汇聚成波澜壮阔、源远流长的中国学习思想史大河。在共同的时代背景、相近的学习经历、相似的职业志趣等因素的牵引下,以林砺儒、范源濂、经亨颐、成仿吾、鲁迅、朱剑凡、胡元倓、吴玉章等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留日教育家构成一个具有别样魅力的群体。从出身结构、专业结构、职业结构三个视角对该群体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该群体的出身结构呈现出聚集性,专业结构呈现出多元性,职业结构呈现出多变与稳定的双重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为该群体形成具有相似性、共通性的学习思想提供了前提条件和现实可能。凭借传记、文集、日记、回忆录等史料,钩沉中国近代留日教育家群体对学习问题的相关看法,发现该群体形成了风格独特、系统完整的学习思想体系:“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学习目的论、“科学文化,政治理论”的学习内容论、“学问思行,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论、“学思结合,灵活多元”的学习方法论、“严谨自觉,务实虚心”的学习态度论、“优雅和谐,设施完备”的学习环境论。和中国近代留美教育家群体相比,中国近代留日教育家群体的学习思想呈现出“救国图强,与时俱进”的鲜明时代性、“目的明确,学为革命”的深刻革命性、“中西会通,新旧杂糅”的独特包容性、“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彻底实践性等特征。可以说,正是特殊的学习经历和时代因素促使他们形成独特完整的学习思想,而他们的学习思想也反过来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总结来看,中国近代留日教育家群体学习思想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营造良好向学风气,助推基础教育普及;促进马列主义传播,助力中国革命运动;催生大批女性人才,推动妇女解放运动。尽管中国近代留日教育家群体已然定格于距离我们一百年前的时空,但在人类历史文化的漫长星河中,该群体的学习思想依然闪烁着永不熄灭的耀眼光芒:从个人层面来看,为青年学习活动提供行动指南;从社会层面来看,为学习社会构建奠定理论基石;从国家层面来看,为找寻文化自信供给动力源泉。
二、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观的哲学评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观的哲学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3)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概念解读及其价值分析 |
一、意识形态的相关理论概述 |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涵义、载体和意义 |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载体:高校思政课(公共政治课) |
(三)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意义 |
三、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回顾 |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新步入正轨阶段(1978 年—1984 年) |
(一)清除“文革”遗毒的消极影响 |
(二)重申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 |
(三)坚持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针 |
(四)改革教材内容及思政课程设置 |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改革、规范阶段(1985 年—1997 年) |
(一)实践发展倒逼思政课改革 |
(二) “85”方案的内容及新特点 |
三、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反思发展阶段(1998 年—2004 年) |
(一) “98”方案关于思政课课程的设置 |
(二) “中特理论”思想的“三进”过程 |
(三)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 |
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支撑、前进阶段(2004 年—2011 年) |
(一) “05”方案对思政课课程体系的改革发展 |
(二)教材编写管理的官方化、权威性 |
(三)马工程建设的学科支撑实践 |
五、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提升、巩固阶段(2012 年至今) |
(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及其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
(二)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及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取得的成效 |
(一)课程体系与时俱进 |
(二)教材体系不断发展 |
(三)教学方法逐渐丰富、教学载体多样发展 |
(四)教学环境持续改善 |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取得的经验 |
(一)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二)以课程、教材建设为主要抓手 |
(三)政策保障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发展的重要擎引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 |
一、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
(一)全球化、网络化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提供渠道 |
(二)部分思想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武器 |
二、国内社会思潮冲击 |
(一) “重理轻文”思想消弭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话语权 |
(二)历史虚无主义曲解历史、消解认同 |
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冲击“五个认同” |
(一)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考验制度优越性 |
(二)其他具体社会问题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五个认同”资源的流失 |
四、网络化新媒体运用带来的困境 |
(一)互联网+教育的冲击 |
(二)新媒体教学带来的震荡 |
五、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自身的不足 |
(一) “第一课堂”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作用逐渐弱化 |
(二)思政课教材体系内容设计仍未解决的“两个问题” |
(三) “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同向同行问题 |
(四)教育方式与学生发展需求的协同不够 |
(五)学生意识与教育目标间的冲突 |
六、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思考 |
一、坚持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
(一)坚持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 |
(二)坚持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原则 |
二、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措施 |
(一)建立健全反意识形态渗透常态机制 |
(二)加强社会思潮引领 |
(三)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意识 |
(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应变能力 |
(五)夯实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主渠道地位 |
(六)重视学生工作,矫正学生观念,提高教育实效性 |
三、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研究述评 |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研究脉络梳理 |
(二)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国内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研究评析 |
(四)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析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民生 |
(二)话语 |
(三)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 |
四、研究方法、重点难点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重点难点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增进民生福祉: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
(一)为人民谋幸福是党根本宗旨的基本内容 |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有效牵引 |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现实路径 |
(一)民生问题是政权兴替的关键因素 |
(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
(一)持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
四、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当中 |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基本历程 |
(二)民生话语随中国共产党民生工作重心的变化不断发展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逻辑理路 |
一、基本依据: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任务 |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出场语境 |
(二)民生:中国近现代社会终极历史任务 |
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指导 |
(一)“现实的人”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逻辑起点 |
(二)革命的“改革世界”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途径 |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最终目标 |
三、历史资源: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 |
(一)传统文化中的民生话语 |
(二)儒家民生话语的时代困局 |
四、思想借鉴:民生主义的启示 |
(一)民生主义话语的形成与嬗变 |
(二)民生主义的价值检视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演进历程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 |
(一)“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起始 |
(二)“打土豪,分田地”: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主体的扩充 |
(三)“经济工作”“大生产”: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充实与发展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 |
(一)“先生产、后生活”: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务实开端 |
(二)“赶英超美”“八字方针”: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曲折发展 |
(三)“抓革命、促生产”: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异化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 |
(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匡正与转型 |
(二)“全面建设小康”: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重要突破 |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重要发展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 |
(一)“美好生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主要内容 |
(二)“共享发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核心理念 |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目标指向 |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世界情怀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基本经验 |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的主要特征 |
(一)话语思维日趋现代化 |
(二)话语内容日趋人文化 |
(三)话语方式日趋生活化 |
(四)话语传播日趋国际化 |
二、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的基本经验 |
(一)在坚守初心使命中坚定话语方向 |
(二)在坚持问题导向中明确话语主题 |
(三)在注重中国元素中塑造话语风格 |
(四)在拓宽话语传播中扩大话语影响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现实境遇 |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主要成就 |
(二)当前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主要问题 |
(三)当前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面临的挑战 |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提出新要求 |
(二)社会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提出新挑战 |
(三)西方话语霸权对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干扰 |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面临的机遇 |
(一)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巨大成就催生话语构建的民族自信 |
(二)文化强国发展战略铸牢话语构建的思想支撑 |
(三)全媒体传播格局拓展话语构建的主要渠道 |
(四)“东升西降”的历史趋势提升话语构建的国际地位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创新发展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重要价值 |
(一)构建新时代中国民生话语体系 |
(二)助推新时代中国民生建设发展 |
(三)将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基本原则 |
(一)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
(二)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 |
(三)批判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
(四)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
(五)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 |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构建的路径选择 |
(一)夯实理论: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民生 |
(二)针对问题: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实践 |
(三)多元形式:实现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与大众话语的有机融合 |
(四)世界表达:彰显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的人类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选题缘起 |
2.研究意义 |
(二)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关于习近平学习观的研究评述 |
2.关于习近平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的研究评述 |
3.国外关于“学习型社会”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形成的背景 |
(一)着眼于学习型社会发展趋势 |
(二)着眼于学习型政党建设要求 |
(三)着眼于增强执政本领,破解改革发展矛盾的需要 |
(四)着眼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时代要求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形成来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学习经典着作的思想源头 |
(二)中国共产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传统 |
(三)习近平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个人实践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的理论内容 |
(一)学习目的 |
1.涵养纯洁党性 |
2.淬炼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
3.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
(二)学习对象 |
1.“原典”——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的理论着作 |
2.“今典”——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着作 |
(三)学习内容 |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2.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 |
3.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 |
(四)学习方法及效果 |
1.原原本本学原着 |
2.学思结合 |
3.持之以恒学 |
4.理论联系实际学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的主要特点 |
(一)时代性 |
(二)原创性 |
(三)实践性 |
第五章 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1.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理论 |
2.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学习观 |
3.成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实践意义 |
1.推进了学习型政党建设 |
2.提高了党的理论素养 |
3.形成了党内良好的学习氛围 |
4.增强了掌握和应用理论本领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6)邓小平读书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 学理价值 |
1.2 现实意义 |
2.研究现状与述评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研究述评及未来展望 |
3.研究思路与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邓小平读书观的理论来源 |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读书思想 |
1.1.1 马克思的读书思想 |
1.1.2 恩格斯的读书思想 |
1.1.3 列宁的读书思想 |
1.1.4 毛泽东的读书思想 |
1.2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读书思想 |
1.2.1 胸怀天下利国利民的读书目的 |
1.2.2 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读书原则 |
1.2.3 勤奋刻苦坚持不懈的读书态度 |
第二章 邓小平的读书实践 |
2.1 为研读马克思主义做准备阶段 |
2.1.1 在私塾和小学堂求学时的读书情况 |
2.1.2 在国内中学求学时的读书情况 |
2.2 初步研读马克思主义阶段 |
2.2.1 在巴郡中学求学时的读书情况 |
2.2.2 勤工俭学过程中的读书情况 |
2.3 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阶段 |
2.3.1 初到莫斯科中山大学求学时的学习科目安排情况 |
2.3.2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求学时的读书反馈 |
2.4 研读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阶段 |
2.4.1 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研读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情况 |
2.4.2 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研读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情况 |
2.4.3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研读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情况 |
第三章 邓小平读书观的主要内容 |
3.1 邓小平主张读书要有明晰的目的 |
3.1.1 读书学习使自身素质得到提升和发展 |
3.1.2 读书学习能够科学的指导实践活动 |
3.1.3 读书学习能够明白事理、辨别是非和维护正义 |
3.2 邓小平强调读书需运用科学的方法 |
3.2.1 交流互鉴读书法 |
3.2.2 多重对比读书法 |
3.2.3 学思并重读书法 |
3.2.4 整体把握读书法 |
3.3 邓小平要求读书需恪守原则 |
3.3.1 读书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 |
3.3.2 读书要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 |
3.3.3 读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相结合的原则 |
第四章 邓小平读书观的时代价值 |
4.1 邓小平读书观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启示 |
4.1.1 邓小平读书观为广大党员干部理解读书之紧迫性提供了重要启示 |
4.1.2 邓小平读书观为广大党员干部明晰读书内容提供了有益思路 |
4.1.3 邓小平读书观为广大党员干部明确读书原则提供了关键启迪 |
4.2 邓小平读书观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启示 |
4.2.1 邓小平读书观为新时代青年读书成才提供了重要借鉴 |
4.2.2 邓小平读书观为全民理解学习型社会建设之重要性提供了学理启迪 |
4.2.3 邓小平读书观为新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之路径实施提供了重要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析 |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学习的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学习的理论 |
(二)列宁关于学习的理论 |
二、中共主要领导人的学习观 |
(一)强调学风的重要性 |
(二)突出学习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
(三)学习上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 |
(四)加强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
(五)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
第二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发展历程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和培训活动 |
(一)1938 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党要加强学习 |
(二)1939-1942 年:中央总学习委员会成立 |
二、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的集体学习活动 |
(一)向苏联学习:学习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
(二)集中读书活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的集体学习活动 |
(一)1978—2000 年:集中对经济、科技和法律知识的学习 |
(二)2000 年至今: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内容考察、学习方式和保障机制 |
一、内容考察 |
(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二)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 |
(三)世界形势与全球治理 |
(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 |
(五)科技发展与创新 |
二、学习方式 |
(一)专家授课 |
(二)自主学习 |
(三)开放讨论 |
(四)实践调研 |
三、保障机制 |
(一)规范化组织实施是集体学习开展的前提 |
(二)顶尖专家学者是集体学习高效运行的基础 |
(三)多方搭建平台是集体学习发展的重要支撑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特点 |
一、灵活性 |
(一)学习方式多样化 |
(二)学习时空不局限 |
二、针对性 |
(一)学习内容“点”与“面”相结合 |
(二)学习目的明确性与问题导向性相结合 |
三、创新性 |
(一)常态化与时效性相结合 |
(二)守正与创新相结合 |
四、开放性 |
(一)规范化与开放式相结合 |
(二)立足国内与放眼世界相结合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意义及时代价值 |
一、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意义 |
(一)提高了政治决策的科学民主 |
(二)增强了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 |
(三)创新了基层党政机关理论学习方式 |
二、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时代价值 |
(一)集体学习制度深化党对“三大规律”认识 |
(二)集体学习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
(三)集体学习制度促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学术期刊类 |
三、硕博论文类 |
四、报纸文章类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时代新人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1.1 时代新人培养的战略地位 |
1.1.2 时代新人培养的现实困境 |
1.2 研究的重要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3.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2 时代新人培养研究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时代新人的本质内涵 |
2.1.1 历史使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
2.1.2 精神标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1.3 基本素养:信仰坚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
2.2 时代新人的主体定位及基本特征 |
2.2.1 青年是时代新人的主体 |
2.2.2 新时代青年的基本特征 |
2.3 时代新人培养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
2.3.2 马克思主义新人观 |
2.3.3 习近平对青年培养的重要论述 |
3 中国共产党新人培养的历史进程 |
3.1 以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新人”为核心的时期(1919-1949) |
3.1.1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新人”的思想发展 |
3.1.2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新人”的历史实践 |
3.1.3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新人”的主要经验 |
3.2 以培养“‘又红又专’新人”为核心的时期(1949-1978) |
3.2.1 培养“‘又红又专’新人”的思想发展 |
3.2.2 培养“‘又红又专’新人”的历史实践 |
3.2.3 培养“‘又红又专’新人”的主要经验 |
3.3 以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新人”为核心的时期(1978—2012) |
3.3.1 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新人”的思想发展 |
3.3.2 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新人”的历史实践 |
3.3.3 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经验 |
3.4 以培养“时代新人”为核心的时期(2012—今) |
3.4.1 培养“时代新人”的思想发展 |
3.4.2 培养“时代新人”的具体实践 |
3.4.3 培养“时代新人”的主要经验 |
4 时代新人培养的实证调查与现状分析 |
4.1 时代新人培养现状调研情况说明 |
4.1.1 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
4.1.2 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 |
4.2 时代新人培养调研数据研究 |
4.2.1 政治观与政治行为 |
4.2.2 价值观与价值选择 |
4.2.3 学习观与学习状况 |
4.2.4 生态观与环保行为 |
4.2.5 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 |
4.3 时代新人培养现状分析 |
4.3.1 时代新人培养的总体情况 |
4.3.2 时代新人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 时代新人培养的影响因素与基本遵循 |
5.1 时代新人培养的影响因素 |
5.1.1 时代新人培养的内在影响因素 |
5.1.2 时代新人培养的外在影响因素 |
5.1.3 影响时代新人培养的矛盾因素 |
5.2 时代新人培养的基本遵循 |
5.2.1 时代新人应具备“三有”基本要求 |
5.2.2 时代新人培养“六个下功夫”的工作方向 |
5.2.3 时代新人培养应坚持“三结合”的基本原则 |
6 时代新人培养的实现路径 |
6.1 激发时代新人培养的内生动力 |
6.1.1 唤起青年自我意识 |
6.1.2 满足青年发展需求 |
6.1.3 提升青年主体性能动力 |
6.1.4 培养青年精神物化能力 |
6.2 优化时代新人培养的外部条件 |
6.2.1 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提高育人效果 |
6.2.2 以优良家风为助力涵养青年的道德品格 |
6.2.3 以新媒体为支撑打造网络化育人平台 |
6.3 营造时代新人培养的精神文化氛围 |
6.3.1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增强对青年的政治引领 |
6.3.2 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强化对青年的价值引领 |
6.3.3 在进一步构筑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自信中培养青年的理论自信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时代新人培养状况调查问卷 |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中国近代留日教育家群体学习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价值 |
2. 现实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1. 关于教育家内涵的研究 |
2. 关于教育家群体的研究 |
3. 关于学习观的研究 |
(四) 概念界定 |
1. 留日教育家 |
2. 学习观 |
(五) 研究方案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六) 研究特色 |
一、中国近代留日教育家群体的结构图谱 |
(一) 出身结构 |
(二) 专业结构 |
(三) 职业结构 |
二、中国近代留日教育家群体学习观的成因分析 |
(一) 时代缘:共同的时代背景 |
1. 救国使命的牵引 |
2. 向学风气的推动 |
(二) 文化缘:相近的学习经历 |
1. 私塾教育奠定传统文化根基 |
2. 新式学堂初受西方文化熏陶 |
3. 留学教育开启思想文化启蒙 |
(三) 事业缘:相似的职业志趣 |
1. 在办学活动中践履学习理念 |
2. 在治校实践中完善学习思想 |
三、中国近代留日教育家群体学习观的整体呈现 |
(一) 学习目的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 |
(二) 学习内容论:科学文化,政治理论 |
(三) 学习过程论:学问思行,循序渐进 |
(四) 学习方法论:学思结合,灵活多元 |
(五) 学习态度论:严谨自觉,务实虚心 |
(六) 学习环境论:优雅和谐,设施完备 |
四、中国近代留日教育家群体学习观的总体评析 |
(一) 中国近代留日教育家群体学习观的特点 |
1. 时代性:救国图强,与时俱进 |
2. 革命性:目的明确,学为革命 |
3. 包容性:中西会通,新旧杂糅 |
4. 实践性: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
(二) 中国近代留日教育家群体学习观的贡献 |
1. 营造良好向学风气,促进基础教育普及 |
2. 促进马列主义传播,助力中国革命运动 |
3. 涌现大批女性人才,推动妇女解放运动 |
(三) 中国近代留日教育家群体学习观的价值 |
1. 为青年学习活动提供行动指南 |
2. 为学习社会构建奠定理论基石 |
3. 为找寻文化自信供给动力源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观的哲学评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巩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研究[D]. 朱文琦.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习近平关于党员干部学习的重要论述研究[D]. 李晓娟.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发展研究[D]. 肖鹏.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中国共产党民生话语演进研究[D]. 肖玉元.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5]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要论述研究[D]. 郑炳.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6]邓小平读书观研究[D]. 武志涛. 山西大学, 2021
- [7]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研究[D]. 邵铃.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8]时代新人培养研究[D]. 徐瑞矫.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中国近代留日教育家群体学习观研究[D]. 吴艳君.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