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富汗文物保护喜与忧(论文文献综述)
董莉莉[1](2021)在《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文中指出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大陆的桥梁,它将古代世界几大文明中心连接了起来,无论对中国史还是世界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丝绸之路这一课题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开展,探讨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对于今天“一带一路”的发展来说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兴盛的关系作系统性的研究。重点探讨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存续在促进汉王朝的兴盛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后,更为宏大的世界图景进入了汉王朝的视野,促使汉王朝改变了其在边疆地区的战略布局,并致力于开拓丝绸之路。其一,对匈奴方面的策略,汉王朝由最初的击退匈奴、解除边疆威胁向消除匈奴在西北边疆以及西域的势力转变。其二,对于西域,汉王朝开始开拓与经营西域,使其“威德遍于四海”,造就“四夷来献”的政治盛景,构建更为广大的“天下秩序”。基于此,汉王朝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军事战争、边疆建设。其结果是,丝绸之路得以开拓的同时,匈奴势力消退,汉王朝控制了西域地区,映照出了汉王朝的崛起。其次,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汉王朝经济的繁荣。异域经济作物的引进与种植增加了汉王朝的物产种类,中原地区种植的葡萄树、胡桃树、胡麻、胡葱等皆由这一时期引进。这些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还丰富了中原地区人们的饮食生活,一些经济作物还因其药效价值而促进了内地医药学的发展。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异域诸国对国内丝绸、漆器等的需求是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丝织业为例,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内地丝织品的生产数量是开通之前的数百倍,其中原因除了国内本身的需求外,异域诸国的需求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再次,丝绸之路的存续促进了汉王朝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异域文明的不断输入为汉王朝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元素,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时期的百戏就是在吸收中国古代各类艺术的前提下,融入异域元素而形成的。社会上兴起了胡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均受到了胡风的影响。另外,佛教的传入为汉代原有的思想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汉代的既有信仰。最后,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连接了起来,在这部新的世界史中,汉王朝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逐步展现出其国际影响力。其一,汉王朝对中亚、西亚尤其是帕提亚帝国的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帕提亚帝国政局的变动与遥远的汉王朝的兴衰息息相关。匈奴西迁,在欧洲引起了民族大迁徙以及罗马帝国的消亡,是汉王朝的西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其二,在国际贸易中,丝绸、铁器等畅销商品来自汉王朝,彰显了汉王朝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在中西交往中,帝都长安与洛阳作为中西商品的集散地,已经发展为国际性的商贸中心。
郑丽颖[2](2021)在《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文中认为1883-1903年,俄国人尼古拉·费多洛维奇·彼得罗夫斯基(Н.Ф.Петровский,1837-1908)任俄国驻新疆喀什总领事期间,利用自己的外交身份想尽一切办法开展考察和古文献文物收集工作。他是最早对喀什古城作出研究、最早进行南疆古代手稿收集的欧洲官员,所获收集品数量多、种类丰富、语言丰富、内容重要、涵盖面宽。无论是梵文手稿,还是其他未定名手稿都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他建立了完整的古文书搜集网络,完成了中国南疆考古地图的绘制,为英国探险家斯坦因、俄国探险家奥登堡、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法国探险家伯希等欧洲探险队提供了往来便利和协助。利用哥萨克骑兵每月往来奥什和喀什的便利条件,彼得罗夫斯基轻而易举将古文献文物经中亚大铁路运回俄国,使俄国成为西域古文献艺术品重要收藏地之一。在沙皇政府和俄国半学术组织的指令下,彼得罗夫斯基总领事作为古文书发出者与古文书接收者俄国科学院院士罗曾、古文书研究者奥登堡院士三者之间建立了牢固的西域古文书收集研究网络,并在英俄考古之争中保持明显优势。现存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的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有梵文文献、印度文献、藏文文献、吐火罗文文献等多种语言,据不完全统计,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古文物计3000余件,最早的文物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古代手稿及残片总数7000余件,含梵语、佉卢文、婆罗谜文和未比定写本,造成了我国珍贵收稿文物的大量流失。本文研究材料来自俄罗斯国家档案馆、俄罗斯国家古文献档案馆、俄罗斯地理协会档案馆、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档案馆、俄罗斯帝国对外政策档案馆、俄罗斯民族博物馆、俄罗斯国家文化艺术档案馆所藏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驻新疆喀什总领事彼得罗夫斯基给俄国外交部官员、俄国军官、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东方学家、地理学家的信函及密件200余封、俄国探险家考察报告、俄国皇家科学院会议纪要、彼得罗夫斯基发表在皇家考古协会学报上的考察报告等原版资料。文中所用外文史料不仅丰富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内容,对研究俄国外交史、特别是中俄关系及我国南疆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何杰[3](2020)在《话语幻象视域下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家实力得到了迅速增强,但相比于硬实力的快速提升,自身的软实力水平仍然不高。作为国家软实力重要标志的国家形象在国际竞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成为谋求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阿富汗是“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之一,其他国家提出的不同版本的“丝绸之路”计划对阿富汗也有着不小的吸引力和诱惑力。“一带一路”的互惠互通不能只依靠援助经济发展、投资建设基础设施,还需要获得阿富汗对“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政策的认可和共鸣。因此,了解阿富汗及其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就显得很有必要。对于阿富汗普通民众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主观性“客观”认知主要依赖新闻媒体。也就是说,阿富汗新闻媒体的涉华报道可以引导和强化阿富汗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客观”认知。那么,分析和研究阿富汗主流媒体涉华报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和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通过以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黎明新闻网、帕支瓦克新闻网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601篇普什图语涉华报道为语料,结合建构主义、话语幻象、国际传播学的理论,综合运用内容分析、语料库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语言-符号行为、社会影响、语境进行跨学科的分析,以期客观准确地了解阿富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现状以及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从而为中国制定改善在阿富汗的国家形象的策略提供相应的依据。通过研究发现,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在涉华报道中对言语主体、言语内容进行了刻意选择,报道的话语权掌握在阿富汗本土媒体和西方媒体手中,内容突出“中阿关系”、“中国国情”两个议题。同时,涉华报道通过大量使用“反恐是战争”、“和平是旅程”、“国家是人”、“阿富汗是舞台”等隐喻,引导受众接受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对中国身份和角色的框定,即反恐支持者、和平的维护者、参与解决阿富汗问题的主要配角等。整体来看,由于受到中国强势崛起所引发的政治与经济力量格局变化、“西强东弱”的全球传播格局、21世纪以来中阿在各领域的友好务实的互利合作、中国“深度介入、经济止损”的阿富汗政策、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自身利益诉求与阿富汗国家利益互动博弈以及阿富汗社会对社会主义的刻板印象、“国强必霸”历史逻辑、宗教信仰体系差异、西方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建构了一个“坚定支持阿富汗和平与发展、迅速崛起的负责任的和平外交大国”形象,涉华报道中“妖魔化中国”、“中国威胁论”的言论以否定的态度把中国刻画为一个日趋强大、不断强硬、拥有全球野心、存在可能威胁,同时缺乏民主、人权问题和社会问题严重的社会主义国家。
冉万里[4](2019)在《文明交流视野下的古楼兰及其周边——汉晋时期楼兰遗物中所见文化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楼兰国是西域古国名,都楼兰城,曾经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现只存遗迹,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千米处。本文着重对楼兰及其广大的周边地区经过考古发现的各类遗迹与遗物进行梳理和初步整理,论述古楼兰及其周边地区在"丝绸之路"上的作用以及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经略,并探讨贵霜帝国在文化交流中充当的重要中介角色。
王诗晓[5](2020)在《汉魏晋南北朝墓室壁画佛教图像研究》文中指出
周莹[6](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魏楚晴[7](2019)在《区级博物馆建设与发展方向研究 ——以深圳市南山区博物馆为案例》文中研究说明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也是承载人类文明与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能为人民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区博物馆事业的建设发展情况是这个地区对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建设重视程度的反映。在我国,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在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趋凸显。深圳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试点先行城市,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南山区作为深圳市第一个全国文化先进城区,文化事业发展模式是深圳文化事业发展模式的一个缩影。深圳市南山博物馆于2014年由南山区政府批准成立,是深圳经济特区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区一级博物馆。对深圳市南山博物馆建设与发展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可以为国内区一级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目前国内外对于深圳市南山区的文化事业研究大多集中于公共文化产品社会化等方面,而对于区一级博物馆的研究,专家多是从基层博物馆在事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出发,从区一级博物馆整体建设尤其是文创产品开发方面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紧紧围绕着深圳市南山博物馆的建设发展成果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内容,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评述;第二章在对国内区一级博物馆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的普遍问题,以期对国内区一级博物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第三章分析了深圳市南山博物馆的发展建设现状,并结合深圳市南山区的历史沿革与经济社会状况,总结了深圳市南山博物馆作为区一级博物馆的建设成就与经验;第四章是对深圳市南山博物馆发展方向的展望思考,从设计文创产品、开展博物馆旅游、融合新媒体、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博物馆群等方面着手,提出了作为南山区文化事业发展中重要一环的南山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区一级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方向问题提供了思路;最后为全文总结。
缪云好[8](2019)在《康有为海外诗文研究》文中提出康有为是享誉中外的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也是着名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教育家和学者。所传着作颇丰,创作诗歌存近2000首,海外诗歌创作占600多首,海外散文40多篇,他的海外文学作品体现了康有为远离乡国、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情怀,也真实反映了近代士人的前途和命运,康同璧在《康南海自编年谱续编》中称:“自戊戌以后,足迹所至,则三周大地,游遍四洲,历三十余国,行六十万里”真实书写了康有为16年的海外历程。本文由七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重点阐述康有为诗文研究历史和现状,从而提出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第一章,概说戊戌变法之前的社会背景、康有为的家世背景及早年生活,考述康有为的海外游历之路分为流亡低落期、漫游世界期、邻国安居期三个部分,梳理他与维新志士、日本友人、其他国家友人的海外交游。第二章,概述“海外文学”的演变及发展,探求康有为“海外文学”的创作主张。第三章,从写景、抒怀、咏史、叙事、咏物五个方面总结康有为海外诗的题材意蕴,并归纳康有为海外诗的艺术特色:造语生新,中西合璧;喜用典故,工于比兴;想象奇特,意象瑰丽;激愤豪迈,深厚沉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等方面。第四章,全面探讨康有为海外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海外散文内容:描绘海外自然风光;叙述异域风土人情;展现西方精神文明;歌颂世界历史文化;抒写中华爱国情感。论述海外散文艺术特色:夹杂佛耶语和新名词;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日记体和笔记体兼而用之;报告文学性等。第五章,着重阐述近代“海外文学”的发展,挖掘康有为海外诗与海外文两者的异同,分别研讨康有为与同时代黄遵宪海外诗的异同,以及康有为与弟子梁启超海外诗文的异同,以期做到细致、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康有为海外诗文。结语部分,简要概评康有为海外诗文创作成就,及其在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李天奇[9](2019)在《中国“昭陵二骏”境外追索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拥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期间经历众多王朝政权的更迭与文化意识形态的转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文物则是囊括了以上所有精华之所在。对于我们来说,了解和研究文物是认知数千年历史文化最为直观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而借以历史文物来弘扬民族文化则对于增强民族情感和坚持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作用。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国力逐渐衰弱,虽然民国政府想通过法律手段对文物进行保护,但困于外敌入侵,军阀混战,各处战事频发,社会起伏动荡,仅有的法律法规也无法得到有效施行,导致大量珍贵文物被非法盗取开掘,很多甚至是直接以盗窃的手段掠夺,后经非法手段转手流至海外,目前,有大量的文物或散落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或被私人买家收藏。中国文物学会统计,有超过一千万件文物现流失在海外,其中,还有大量的文物被收藏于欧美等国家的知名博物馆中。这些流失海外的文物大多是具有悠久年代和丰富历史沉淀的产物,且不谈对于考古学和历史学的价值,即使是对于整个华夏文明的完整性和民族情感来说,散落于海外的文物也是无价之宝。而近年来,我国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一直在努力追索流失文物,但成功追索的案例却寥寥数几,已经成功返还的大部分是通过国际间的执法合作或是回赠回购等途径,真正通过境外诉讼成功追索的案例只有寥寥两例。随着中国整体综合实力的提升,全民对于文物保护的意识逐渐加强,目前,如何解决我国海外流失文物这个命题,已是迫在眉睫,但是,要妥善解决这个命题,也绝非易事。首先,追索的途径和手段多种多样,且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纵横交错。除通过在境外提起诉讼追索的司法途径之外,还有外交方面的谈判与协商、国际间的执法合作、民间人士或组织的回购与回赠等等。其次,多种追索途径都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对于大部分文物原属国均是发展中国家这一角度来说,基于其自身发展和经济实力的贫弱,无论是提起境外诉讼耗时长且需大量相关专业的专家和理论支持,还是需要大量资金回购流失文物,这些问题都阻碍了追索工作的开展。再次,针对中国流失文物追索的问题来说,其一,在中国丢失的文物的数量是巨大的,这方面欠缺详细的记录和统计。其二,大量文物流失始于19世纪中期,至今跨越百年有余,流失年代长久致使大部分流失文物的流失经过和相关证据含糊不清。其三,当代国际公约定义模糊,无溯及力且缔约国数量有限均造成了法律实践上的障碍和限制。其四,文物追索涉及学科领域庞杂,仅在法律层面,就涉及了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民商法等众多法律问题,若想厘清上述关系,存在不小的难度。以上问题都造成了现今我国在文物追索实践领域的困境和不足,所以,探究追索海外流失文物是具有价值和意义的。本文的选题是依据“昭陵二骏”为例,限于本文的篇章架构及研究目的,本文主要围绕海外流失文物通过运用国际公约寻找追索依据,同时针对境外诉讼追索这一种途径展开分析和研究,进而分析同“昭陵二骏”相类似被非法发掘和盗取的海外流失文物通过法律途径追索及可行性分析。“昭陵六骏”是一组由六块横置长方形石屏组成的雕刻群,内容反映了唐太宗与其六匹心爱战马的事迹,表现了绝妙的雕刻技巧。1无论从艺术价值、雕刻技巧、文化传承亦或是作为初唐东西文化交流的实证,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二十世纪初期,“昭陵六骏”被不法分子以暴力手段盗取,其中被破坏的“飒露紫”和“拳毛騧”(gua)(简称“昭陵二骏”)转经多人之手被非法运出境外,现被收藏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中的中国展厅。此“昭陵二骏”代表了中华文化,也寄托着民族情感,对于艺术和历史方面的研究意义重大,但在昭陵博物馆,各方学者,民间人士及组织的积极追索下,目前并未达到使“昭陵二骏”回归的效果。事实证明,缺少有效的追索手段而空有对文物追索的热情,恐难以将流失文物带回祖国。本文旨在研究通过法律手段追索“昭陵二骏”能否达到目的,并对相类似的流失文物在实践追索中提供基础和帮助。文章分为以下四部分内容:第一章,概述我国在文物追索方面的历史背景以及现状。从理论层面,本文通过评析国际上在流失文物追索领域的两大学术观点,即文化民族主义与文化国际主义,分析当今国际上对于文物返还及追索的倾向和发展趋势,并给出笔者对两种主义的观点。第二章,简述“昭陵二骏”流失的经过及背景。概述国际公约中与流失文物相关的部分关键条款,分析三大公约中涉及被盗文物的问题,以及国际公约自身的局限性与拘束力弱等特点,从中探寻有无为追索“昭陵二骏”作为支撑的依据。2第三章,分析以境外诉讼为返还途径的可能性,并以“昭陵二骏”为例,讨论如在美国提起追索诉讼会遇到的主体资格问题、法律适用问题、善意购买人在美国及国际公约中的认定、美国针对流失文物特殊的诉讼时效起算规定以及外国公法的域外效力问题等。由此,讨论中国与“昭陵二骏”被盗情况相类似的海外流失文物通过诉讼返还的可行性和在诉讼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阻碍。第四章,对于我国流失文物追索的法律实践及建议。首先,分析通过境外诉讼已经成功追索和正在境外诉讼的案例,明确境外诉讼对我国追索流失文物的价值和意义,即境外诉讼追索是一条可行并值得尝试的途径,所以,我国应重视通过境外诉讼的途径追索流失文物,并同时综合运用多种追索途径。其次,指出目前国内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律的缺陷和不足,以及提出如何与国际公约和外国法对接的建议。对我国国内立法的加强与修订,建立专门针对被非法发掘并盗取的海外流失文物信息收录系统及目录,这些都是目前可见的具有实践意义的方式等等。最后,分析了国际博协《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的软法意义,阐释道德准则的约束力及博物馆应尽的义务并简述除境外诉讼途径外的其它追索途径。目前,我国境外诉讼追索流失文物的实践经验欠缺,且还并没有形成系统且有效的国内立法以提供支持,也并未确立相关主管部门的权力及义务,但境外诉讼的优势以及振我中华之国威的积极影响都一再证明,用法律途径和手段保护我国的文化完整性和多样性是决不可轻视的。笔者就是结合上述的研究探索实践中切实可行的法律追索途径,希望在未来可以真正得到实践并看到更多成功追索的案例。
邹飞[10](2019)在《论犍陀罗文化对中国西域的影响》文中提出犍陀罗有广义、狭义之分。本文以广义犍陀罗地区的核心区域塔克西拉、白沙瓦和斯瓦特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论述。犍陀罗地区,以犍陀罗佛教艺术而闻名于世,因此本文以佛教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作为主要的依据,将该地区的历史划分为4个时期:传说和史前时期;佛教文明萌芽时期;佛教文明发展时期;佛教文明衰落时期。犍陀罗地区佛教遗址数量巨多。进入19世纪,欧洲探险家、考古学家开始进入该地区开展考古调查和发掘活动。20世纪以后,以亚历山大·坎宁汉爵士、约翰·马歇尔爵士、大卫·斯普钠博士、简·沃格尔博士等人为主要代表,对该地区的佛教遗址展开进一步地发掘。本文根据佛教遗址具体形制的不同,将犍陀罗地区的佛教遗址划分为三类:(1)佛教城址,主要包括斯尔卡普城、斯尔苏克城、查萨达城。(2)佛教寺院遗址,主要包括塔克西拉地区的朱利安寺庙、莫拉·莫拉杜伽蓝、喀拉宛寺庙,白沙瓦地区的撒赫里·巴赫洛尔寺庙、塔赫特—依—巴依寺庙、斯瓦特地区的布特卡拉I号寺院、塞杜沙里夫一号寺院等。(3)佛塔遗址,主要包括塔克西拉地区的达摩拉吉卡佛塔、鸠那罗佛塔、拉尔查克佛塔、皮帕拉佛塔,白沙瓦地区的沙赫吉—基—德里塔等。这些城址、寺院和佛塔体现了犍陀罗文明发展、兴盛至衰落的脉络,是研究犍陀罗文化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犍陀罗式佛教雕塑,可以根据不同的原料分为石质、陶质、灰泥和金属雕塑等,在犍陀罗地区的各佛教城址、寺庙和佛塔中多有发现,且犍陀罗式佛教雕塑题材丰富,包括佛像、菩萨像、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场景等。此外,在犍陀罗地区各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的佉卢文、婆罗迷文铭文,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钱币,这些也代表了犍陀罗文化发展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大约公元纪年前后,佛教开始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西域地区,在丝绸之路南北两道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进入20世纪后,西方探险家、考古学家对中国西域地区进行了大量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揭露了大量的佛教遗址,盗取了数量巨多、价值珍贵的佛教艺术品。本文拟将丝路南北两道的佛教遗址进行梳理,根据其地域范围的不同划分为:于阗区、鄯善区、疏勒区、龟兹区、焉耆区和高昌区等。本文拟在目前考古文物资料所见的基础上,从佛教寺院布局、佛塔形制和像堂形制、佛教雕塑、文字和钱币等几方面论述犍陀罗文化对中国西域的影响。其中,佛教寺院布局呈现出与犍陀罗地区佛教寺院相似的布局,即前塔(院)后(僧)院的方式,早期的佛教寺院中塔院是主要的礼拜中心,后期塔院和僧院均成为主要的礼拜中心。佛塔形制方面也呈现与犍陀罗地区佛塔相似的方式,以方形塔基为主,圆柱形塔身,覆钵式顶。犍陀罗式佛教雕塑在中国西域地区也有较多的发现,主要包括建筑材料中的犍陀罗式风格以及犍陀罗式佛教雕塑。文字和钱币方面的影响主要是佉卢文、婆罗迷文的传播,以及在丝路南道发现的汉佉二体钱等。这些遗物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证据,也证实中国西域地区在佛教东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二、阿富汗文物保护喜与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富汗文物保护喜与忧(论文提纲范文)
(1)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学术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及构架 |
第一章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变迁 |
第一节 丝绸之路开通前的汉王朝形势 |
一、汉王朝国力的提升 |
二、汉王朝的边疆形势 |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 |
一、早期丝绸之路 |
二、张骞“凿空”与汉王朝新局面的打开 |
第三节 丝绸之路的拓展 |
一、丝绸之路的经营与维护 |
二、丝绸之路对河西和西域地区的连通 |
三、丝绸之路对欧亚大陆诸文明的连通 |
第二章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西北边疆的构建 |
第一节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河西地区的经略 |
一、丝绸之路的开拓对匈奴战略的转变 |
二、汉王朝对河西地区的政治经营 |
三、汉王朝在河西地区的屯田开发 |
第二节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拓展 |
一、张骞“凿空”与汉王朝西域战略的转变 |
二、从军事开拓到西域诸国的“东向” |
三、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政治构建 |
四、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屯田体系的建立 |
第三章 丝绸之路与两汉王朝经济的发展 |
第一节 西方作物的引进对汉王朝经济的促进 |
一、西部世界经济作物的输入 |
二、西方“善马”的引入 |
第二节 外来生产技术的传入对汉王朝经济的影响 |
一、西方毛纺织技术的东传 |
二、两汉医药学中的异域因素 |
三、西方铠甲具装技术的引进 |
四、西方建筑技术的引进 |
第三节 丝绸之路开通后外向需求对内地生产的影响 |
一、官方贸易的需求 |
二、民间贸易的需求 |
三、外向需求影响下的相关产业的发展 |
第四节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
一、丝绸之路与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 |
二、丝绸之路与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 |
第四章 丝绸之路与两汉王朝思想与文化的繁荣 |
第一节 异域文化艺术的传入对汉王朝文化的影响 |
一、异域乐器、乐舞及杂技的传入 |
二、绘画以及雕刻风格的变化 |
第二节 佛教传入对汉代精神世界的影响 |
一、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方僧人的东来 |
二、佛教在东汉王朝的传播 |
三、佛教对汉王朝既有信仰的影响 |
第三节 “胡风”传入对汉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
一、丝绸之路的畅通与汉代“胡风”的盛行 |
二、“胡风”与汉代社会新风尚 |
第五章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国际影响力 |
第一节 丝绸之路对中亚、西亚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 |
一、丝绸之路对中亚地区的影响 |
二、丝绸之路对帕提亚帝国的影响 |
第二节 丝绸之路开拓的递进影响 |
一、匈奴西迁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
二、贵霜帝国南下印度 |
第三节 丝绸之路对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 |
一、汉王朝国际贸易主导地位的确立 |
二、长安、洛阳国际商贸中心地位的确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旨趣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史料概述 |
第一章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动机研究 |
第一节 从塔什干到喀什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的“学者”身份 |
第三节 俄国学术组织的指令 |
一、时代背景 |
二、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皇家科学院联系的建立 |
三、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皇家考古协会的“合作” |
四、彼得罗夫斯基对俄国皇家地理协会的协助 |
五、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委员会的联系 |
小结 |
第二章 彼得罗夫斯基的新疆考察活动 |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喀什及其周边古迹的考察 |
一、彼得罗夫斯基对三仙洞石窟的考察 |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喀什古城的定义及“鸽子窝”废墟的考察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汗诺依古城遗址的考察 |
四、小结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在喀什、库车、库尔勒收获的珍宝及其外流过程 |
一、彼得罗夫斯基在喀什和莎车发现的古币及研究 |
二、彼得罗夫斯基在库车的发现 |
三、彼得罗夫斯基在库尔勒等地的发现 |
四、小结 |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在和田收集的珍宝及其外流过程 |
一、彼得罗夫斯基和田收集品中的古币及文物 |
二、彼得罗夫斯基和田收集品中的古AI写作本 |
小结 |
第三章 彼得罗夫斯基对俄国探险队的协助 |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普尔热瓦尔斯基的协助 |
一、普尔热瓦尔斯基的探险具有地理考察和军事探察双重特性 |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普氏地理考察的协助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普氏政治探察的情报协助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格鲁姆·格尔日麦洛的协助 |
一、探险目的 |
二、探险经费来源 |
三、非法入境 |
四、彼得罗夫斯基的处理方式和结果 |
五、结语 |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探险家格罗姆切夫斯基的协助及评价 |
一、格罗姆切夫斯基——英俄大角逐的重要参与者 |
二、格罗姆切夫斯基访问坎巨提的过程及结果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格罗姆切夫斯基的协助 |
四、彼得罗夫斯基对探险家格罗姆切夫斯基三次亚洲考察的评价 |
小结 |
第四章 彼得罗夫斯基对欧洲探险家的协助 |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法国探险家杜特雷依和德国探险家施拉格什维特死因的追查 |
一、杜特雷依探险队的新疆考察 |
二、各国政府和探险家对杜特雷依死因的调查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杜特雷依死因的追查 |
四、彼得罗夫斯基为德国探险家施拉格什维特树碑 |
五、小结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探险的协助及评价 |
一、与彼得罗夫斯基的初次见面 |
二、1894-1902 年间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的多次协助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探险的评价 |
四、小结 |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斯坦因的协助 |
小结 |
第五章 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学者关于新疆考察的讨论 |
第一节 罗曾对彼得罗夫斯基的指导 |
一、彼得罗夫斯基和罗曾交往的建立——新疆古AI写作本和文物流失的开始 |
二、罗曾对彼得罗夫斯基喀什周边考察的指导 |
三、罗曾与彼得罗夫斯基里应外合应对英俄考古竞争 |
四、小结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与奥登堡关于新疆考察的探讨 |
一、奥登堡——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俄国佛学研究集大成者 |
二、彼得罗夫斯基寄给奥登堡的新疆收集品及二人关于新疆考察的探讨 |
三、关于库车考察方案的探讨 |
四、关于俄国委员会新疆考察方案的探讨 |
五、结语 |
第三节 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的研究 |
一、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的研究 |
二、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梵语文献的研究 |
三、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古代手稿的语言鉴定 |
四、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佛教手稿的确定及研究 |
五、未完待续工作 |
小结 |
第六章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英俄考古之争 |
第一节 英俄在新疆的考古之争——以彼得罗夫斯基书信为中心 |
一、国家为支撑的考古竞争 |
二、保尔获得库车梵文写本——英俄古文书竞争的催化剂 |
三、彼得罗夫斯基和马继业的古文书收集 |
四、英俄对中国新疆古文书的研究 |
五、影响 |
六、小结 |
第二节 伊斯拉姆·阿訇伪造“未知文字”古文书再考 |
一、伪造古文书的出现 |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伪造文书的调查 |
三、斯坦因对伪造文书的调查 |
四、结论 |
小结 |
第七章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活动的特点、影响及其手稿收集品的价值和意义 |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新疆考察活动的特点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活动的影响 |
一、打开了欧洲探险家新疆研究的大门 |
二、开启了俄国探险家新疆探险的新纪元 |
三、掀起了俄国外交官员收集新疆古文书的热潮 |
四、造成了我国珍贵文书文物的大量外流 |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手稿收集品的价值 |
一、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的佛教手稿 |
二、其他未知语言古代手稿 |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中文参考文献 |
外文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话语幻象视域下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 |
1.2.2 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 |
1.2.3 媒体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3.2 论文的研究目标、任务和难点 |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4 语料来源和例句体例 |
1.4.1 语料的选取和处理 |
1.4.2 例句体例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国家形象的内涵和属性 |
2.1.1 国家形象的三重内涵 |
2.1.2 国家形象的基本属性 |
2.2 建构主义的国家形象观 |
2.2.1 社会建构主义与国家身份 |
2.2.2 后建构主义与国家身份 |
2.2.3 国家形象的建构机制 |
2.3 话语幻象理论 |
2.3.1 话语幻象 |
2.3.2 话语幻象的分析路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语料库的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的语言-符号行为分析 |
3.1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言语主体分析 |
3.1.1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稿件来源分析 |
3.1.2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信源分析 |
3.2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言语内容分析 |
3.2.1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议题分析 |
3.2.2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及物性分析 |
3.3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言语形式分析 |
3.3.1 战争隐喻 |
3.3.2 旅程隐喻 |
3.3.3 拟人隐喻 |
3.3.4 表演隐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的社会影响分析 |
4.1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建构的中阿互动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
4.1.1 阿富汗的好邻居 |
4.1.2 阿富汗的好朋友 |
4.1.3 阿富汗的重要伙伴 |
4.1.4 难以完全信赖的中国 |
4.2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建构的中国国际形象 |
4.2.1 负责任的和平外交大国形象 |
4.2.2 新兴崛起的强权国家 |
4.3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建构的中国国内形象 |
4.3.1 政治形象 |
4.3.2 经济形象 |
4.3.3 社会形象 |
4.3.4 文化形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语境分析 |
5.1 国际力量格局的影响 |
5.1.1 国际政治格局保持多极化发展势头 |
5.1.2 东西方经济力量共同推进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 |
5.1.3 全球传播格局依然呈现“西强东弱”的态势 |
5.2 中国与阿富汗交往互动的影响 |
5.2.1 中阿政治互信不断深化 |
5.2.2 中阿经贸合作日益密切 |
5.2.3 中阿加大军事安全合作 |
5.2.4 中阿人文交流日趋活跃 |
5.3 国家利益的影响 |
5.3.1 阿富汗国家利益的界定 |
5.3.2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的“国家性” |
5.3.3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的“市场性” |
5.4 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 |
5.4.1 历史传统意象的固化和延展 |
5.4.2 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的折射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一)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内容分析编码表 |
附录 (二)黎明新闻网普什图语涉华报道列表 |
附录 (三)帕支瓦克新闻网普什图语涉华报道列表 |
作者简历 |
(6)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区级博物馆建设与发展方向研究 ——以深圳市南山区博物馆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及内容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内容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区级博物馆建设概况 |
一、区级博物馆的功能作用 |
(一) 对文物藏品进行收藏、保护、陈列与研究 |
(二) 展示地方历史与传播地方文化 |
(三) 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二、区级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
(一) 建国后的“苏联模式” |
(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的博物馆“改造热” |
(三) 新时代博物馆的现代化改造 |
三、区级博物馆的现状分析 |
(一) 数量庞大,特色鲜明 |
(二)馆藏文物少,影响力小 |
(三) 受体制制约,建设经费不足 |
(四) 设施建设落后,专业人员缺失 |
第三章 深圳市南山博物馆建设现状 |
一、深圳市南山区的历史沿革及经济社会状况 |
(一) 深圳市南山区的历史沿革 |
(二) 深圳市南山区的经济社会状况 |
二、深圳市南山博物馆的建设成就与经验 |
(一) 融南山本地历史文化于场馆建设之中 |
(二) 立足南山特色完善展藏文物体系 |
(三) 发挥民间收藏在博物馆建设中的作用 |
(四) 在合作交流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展品 |
(五) 寓教育职能于观展体验之中 |
第四章 从深圳市南山博物馆发展方向看区级博物馆建设与发展 |
一、开发文创产品,提高两个效益 |
(一) 南山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优势与路径 |
(二) 区级博物馆发展文创产品的思路与原则 |
二、开展博物馆旅游,增强观众文化修养 |
(一) 博物馆旅游的内容与特点 |
(二) 南山博物馆旅游业发展的潜力 |
(三) 区级博物馆旅游业发展的方向 |
三、融合新媒体,扩大传播影响力 |
(一) 微信 |
(二) 微博 |
四、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提升展陈科技含量 |
五、构建博物馆群,实现博物馆集群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康有为海外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康有为诗文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二、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康有为人生历程及其海外交游考略 |
第一节 戊戌变法之前的康有为 |
一、戊戌变法前的社会背景 |
二、康有为家世及早年生活 |
第二节 海外漫游时期的康有为 |
一、流亡低落期(1898 年——1900 年) |
二、漫游世界期(1901 年——1909 年) |
三、邻国安居期(1910 年——1913 年) |
第三节 康有为流亡海外时期交游考略 |
一、与维新志士的交往 |
二、与日本友人的交往 |
三、与其他国家友人的交往 |
第二章 康有为“海外文学”的创作主张 |
第一节 “海外文学”的演变及发展 |
第二节 康有为“海外文学”的创作主张 |
第三章 康有为的海外诗歌 |
第一节 康有为海外诗歌的题材意蕴 |
一、摇曳多姿的写景诗 |
二、言淡情深的抒怀诗 |
三、慷慨深沉的咏史诗 |
四、行云流水的叙事诗 |
五、细致入微的咏物诗 |
第二节 康有为海外诗歌的艺术特色 |
一、造语生新,中西合璧 |
二、喜用典故,工于比兴 |
三、想象奇特,意象瑰丽 |
四、激愤豪迈,深厚沉郁 |
五、题材丰富,形式多样 |
第四章 康有为的海外散文创作 |
第一节 康有为海外散文的思想内容 |
一、描绘海外自然风光 |
二、叙述异域风土人情 |
三、展现西方精神文明 |
四、歌颂世界历史文化 |
五、抒发中华爱国情感 |
第二节 康有为海外散文的艺术特色 |
一、杂以佛耶语和新名词 |
二、日记体和笔记体兼而用之 |
三、多种创作手法并用 |
四、报告文学性 |
第五章 康有为海外诗文比较研究 |
第一节 近代“海外文学”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康有为海外诗歌与海外散文之比较 |
一、康有为海外诗文的体裁比较 |
二、康有为海外诗文的思想内容比较 |
三、康有为海外诗文的艺术手法比较 |
第三节 康有为海外诗与黄遵宪海外诗之比较 |
一、写作背景比较 |
二、诗歌内容比较 |
三、艺术手法比较 |
第四节 康有为海外诗文与梁启超海外诗文之比较 |
一、康梁海外诗歌之比较 |
二、康梁海外散文之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昭陵二骏”境外追索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选题的背景 |
四、文献综述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流失文物追索的基本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流失文物概述界定与追索 |
一、文物及流失文物的界定 |
二、我国流失文物追索现状 |
第二节 流失文物追索学术观点之争 |
一、文化民族主义 |
二、文化国际主义 |
三、两种观点对文物追索的影响 |
第二章 依据国际公约追索“昭陵二骏”的法律障碍 |
第一节 有关流失文物追索的国际公约 |
一、1954年《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公约》 |
二、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 |
三、1995年《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和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 |
第二节 运用国际公约追索“昭陵二骏”的缺陷及其分析 |
一、“昭陵二骏”的前世今生 |
二、国际公约的约束力有限 |
三、国际公约的溯及力问题 |
第三章 以境外诉讼追索“昭陵二骏”的法律问题研究 |
第一节 诉讼主体资格的问题 |
一、美国诉Schultz案 |
二、伊朗诉巴拉卡特美术馆案 |
第二节 法律适用问题 |
一、物之所在地法 |
二、来源国法则 |
三、最密切联系原则 |
第三节 善意购买人的问题 |
一、善意购买人的定义 |
二、美国对善意购买人的规定 |
三、国际公约中对流失文物善意购买人的规定 |
第四节 时效制度的问题 |
一、要求并拒绝规则 |
二、发现规则 |
第五节 外国公法的域外效力问题 |
一、外国公法无域外效力 |
二、巴拉卡特案引发的思考 |
第四章 对我国流失文物追索的建议 |
第一节 重视运用境外诉讼途径追索流失文物 |
一、我国境外诉讼追索流失文物的案例 |
二、境外诉讼途径追索流失文物的价值和意义 |
第二节 我国追索海外流失文物尚需解决的问题 |
一、完善我国文物保护相关立法为境外诉讼提供有利支持 |
二、针对我国被非法盗掘并流失海外的文物建立信息收录系统 |
三、及时向国际组织通报流失文物的相关情况 |
第三节 运用多种途径追索流失文物 |
一、《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的软法意义 |
二、加强外交及国际合作途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论犍陀罗文化对中国西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界定 |
一、犍陀罗文化 |
二、中国西域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犍陀罗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传说和史前时期 |
第二节 佛教文明萌芽时期 |
第三节 佛教文明发展和兴盛时期 |
第四节 佛教文明的衰落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犍陀罗地区的佛教遗址 |
第一节 犍陀罗地区的佛教城址 |
一、斯尔卡普城 |
二、查萨达遗址 |
第二节 犍陀罗地区的佛教寺院 |
一、朱利安寺庙 |
二、莫拉·莫拉杜伽蓝 |
三、喀拉宛寺庙 |
四、塔赫特—依—巴依遗址 |
第三节 犍陀罗地区的佛塔 |
一、达摩拉吉卡佛塔 |
二、鸠那罗佛塔 |
三、拉尔查克、皮帕拉佛塔 |
四、詹迪亚尔庙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犍陀罗地区出土遗物分析 |
第一节 希腊化遗物 |
一、希腊化装饰盘 |
二、圆雕图像 |
第二节 石质佛教雕塑 |
一、菩萨像 |
二、佛传故事浮雕 |
三、本生故事场景 |
四、浮雕残件 |
第三节 陶质佛教雕塑 |
一、公元1世纪的佛教雕塑 |
二、公元4—5世纪的佛教雕塑 |
第四节 灰泥佛像雕塑 |
一、公元1—3世纪的灰泥雕塑 |
二、公元4—5世纪的雕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犍陀罗文化东传和中国西域的佛教遗址 |
第一节 犍陀罗佛教寺院布局的演变 |
一、佛教寺院布局 |
二、佛塔形制的演变 |
三、佛教雕塑 |
第二节 犍陀罗文化的东传 |
第三节 中国新疆的佛教遗址 |
一、于阗区 |
二、疏勒区 |
三、鄯善区 |
四、龟兹区 |
五、焉耆区 |
六、高昌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犍陀罗艺术对中国西域佛寺的影响 |
第一节 佛教寺院布局的影响 |
一、寺院布局的影响 |
二、佛塔形制的影响 |
三、像堂形制的影响 |
第二节 佛教雕塑的影响 |
一、建筑饰品中的犍陀罗因素 |
二、犍陀罗式佛教雕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中国西域文字和钱币的影响 |
第一节 佉卢文、婆罗迷文的发现与传播 |
一、于阗、鄯善等地佉卢文的发现 |
二、丝路南北两道的婆罗迷文书 |
第二节 丝路南道汉佉二体钱的发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外文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阿富汗文物保护喜与忧(论文参考文献)
- [1]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D]. 董莉莉. 山东大学, 2021(11)
- [2]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D]. 郑丽颖. 兰州大学, 2021(09)
- [3]话语幻象视域下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何杰.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4]文明交流视野下的古楼兰及其周边——汉晋时期楼兰遗物中所见文化因素分析[J]. 冉万里. 考古学研究, 2019(00)
- [5]汉魏晋南北朝墓室壁画佛教图像研究[D]. 王诗晓. 东南大学, 2020
- [6]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7]区级博物馆建设与发展方向研究 ——以深圳市南山区博物馆为案例[D]. 魏楚晴.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8]康有为海外诗文研究[D]. 缪云好.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9]中国“昭陵二骏”境外追索的法律问题研究[D]. 李天奇.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10]论犍陀罗文化对中国西域的影响[D]. 邹飞. 兰州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