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内固定修复的原因及对策

脊柱内固定修复的原因及对策

一、脊柱内固定翻修的原因和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许子星,许卫红,张立群,陈宇帆[1](2022)在《脊柱结核手术失败的处理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脊柱结核初次手术失败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的317例脊柱结核患者, 男206例、女111例;年龄(53.5±16.7)岁(范围11~86岁)。随访1年以上, 期间出现①~③中任意一条定义为手术失败:①同一结核病灶接受手术≥2次;②与结核病灶相关的非计划再入院次数≥1次;③结核耐药或迁延不愈, 出现冷脓肿或窦道;或合并其他细菌感染, 或发生内固定松动。未发生失败病例定义为治愈。收集两组患者症状、用药史、辅助检查、手术方案进行单因素分析, 对手术失败的潜在危险因素行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失败病例均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穿刺引流(含置管冲洗)14例、清创10例、内固定翻修3例。术中采集脓液、坏死或肉芽组织行结核杆菌培养+药敏试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确定手术失败27例。脓肿或窦道形成17例, 占63%(17/27);其中3例异烟肼或利福平单药耐药、2例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耐多药);经针对性抗结核治疗(17例)、穿刺引流或穿刺置管冲洗(14例)、清创缝合(3例)治愈。切口感染或愈合不良7例, 占26%(7/27);其中病原菌检出5例, 均未检出结核耐药;经抗感染及清创缝合治愈, 其中2例取出内固定。内固定松动3例, 占11%(3/27), 经内固定翻修手术治愈。手术失败组与临床治愈组是否累及复合或跳跃节段、有无2型糖尿病史、有无三种以上基础疾病史、术后1周C反应蛋白、术后1周白细胞计数、首剂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累及复合或跳跃节段(OR=3.513, P=0.047)、术后1周C反应蛋白(OR=1.021, P=0.005)、首剂时间≥20周(OR=2.895, P=0.039)、出血量≥800 ml(OR=5.950, P=0.001)和患有三种以上基础疾病(OR=3.671, P=0.027)为手术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脊柱结核, 特别是耐药脊柱结核应早期诊断, 并尽早开始规范抗结核治疗;脓肿穿刺引流是治疗脓肿或窦道形成的有效手段;复合或跳跃节段的脊柱结核术后失败发生率高, 应强调手术病灶节段的稳定性重建。

李劼,钱至恺,汤子洋,胡宗杉,王斌,俞杨,邱勇,朱泽章,刘臻[2](2021)在《脊柱矫形术中严重神经并发症的转归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脊柱矫形术中发生严重神经并发症的自然转归及其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7 851例脊柱畸形患者接受矫形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发生单侧或双侧下肢全瘫或不全瘫等严重神经并发症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8例,女31例;年龄为25.0±16.3岁(范围6~71岁)。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6例,先天性脊柱侧凸22例,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10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脊柱侧凸5例,其他类型脊柱侧凸16例。5例患者为双下肢完全性瘫痪,17例患者为双下肢不全性瘫痪,37例患者为单侧下肢不全性瘫痪。根据损伤原因,机械性损伤患者分别予螺钉拔出、血肿清除、松开矫形、椎板切除减压处理,缺血性脊髓损伤患者予扩容升压处理。按照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提出的神经分级标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Fisher精确检验及Logistics单因素回归分析临床因素、围术期因素与患者神经功能未恢复的相关性,将P<0.10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严重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为0.75%(59/7 851)。至末次随访时42例(71.2%)患者获得完全恢复,10例(16.9%)患者获得部分恢复,其中44例(74.6%)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发生在术后6个月以内;余7例患者未获得恢复,包括Ⅰ型神经纤维瘤病3例(ASIA分级A级1例、C级2例)、休门氏病1例(ASIA分级C级)、先天性关节屈曲挛缩1例(ASIA分级B级)、小儿麻痹症1例(ASIA分级C级)和特发性脊柱侧凸1例(ASIA分级A级)。Fisher检验结果提示未恢复组病因学分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Logistics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Ⅰ型神经纤维瘤病(OR=18.750,P=0.005)、术前合并脊髓神经损害(OR=5.750,P=0.046)、主弯Cobb角>90°(OR=4.444,P=0.073)及神经功能完全性损伤(OR=6.533,P=0.067),进一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因学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OR=35.477,P=0.005)为神经并发症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脊柱矫形手术发生严重神经并发症在随访期间有88.1%的患者可获得恢复,其中71.2%的患者可获得完全恢复,且术后3~6个月为患者的恢复时间窗。术前合并脊髓神经损害及诊断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为神经并发症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

胡晨波[3](2021)在《椎间盘损伤对AO B2型胸腰段骨折后路手术疗效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骨折节段椎间盘损伤对AO B2型胸腰段骨折行后路内固定术的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于2012年10月-2019年6月因AO B2型胸腰段骨折于我科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患者,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腰段脊柱正侧位片、CT三维重建及MRI检查确定骨折分型及椎间盘损伤程度。疼痛程度测量包括腰痛VAS评分,神经功能评估采用ASIA分级,影像学测量包括胸腰椎后凸Cobb角,骨折节段局部后凸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值,椎间盘损伤程度采用Sander等人提出的的影像学分型。并对测量指标及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末次随访时间30.2±20.1个月。其中合并骨折节段椎间盘损伤患者17例,无椎间盘损伤患者21例。术前平均Cobb角16.78°±9.08°,术后平均Cobb角5.76°±7.89°,末次随访时平均Cobb角12.67°±12.79°。椎间盘损伤组和无椎间盘损伤组术前及术后Cobb角,局部后凸角及椎体前缘高度比值无统计学差异,椎间盘损伤组和无椎间盘损伤组末次随访时Cobb角(18.59°±13.74°vs8.16°±9.99°),局部后凸角(11.88°±8.83°vs 6.55°±4.89°)及椎体前缘高度比值(77.16%±18.07%vs 90.83%±9.26%)有统计学差异(p<0.05)。5例患者出现内固定失败并发症,椎间盘损伤组内固定失败发生率较无椎间盘损伤组有明显差异(29.4%vs 0,p<0.05)。结论:椎间盘损伤在AO B2型胸腰段骨折中常见但易被忽略。骨折节段椎间盘损伤可能影响脊柱稳定性,导致后路内固定术后后凸矫正丢失,甚至内固定失败。对于合并椎间盘损伤的AO B2型胸腰段骨折患者,椎间融合损伤节段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

薛睿[4](2021)在《成人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和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健康成年人两种不同站立姿势时全身矢状位影像学分析目的:对于脊柱畸形需接受矫形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会进行包括X线、CT、MRI等在内的一系列影像学检查,其中X线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X线检查时,患者多被要求以特定的姿势站立,而这种姿势,并不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站立或者行走姿势。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多会以一种可以使自己感受到舒适和放松的姿势进行站立和活动以节约能量。回顾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标准直立位和自然和舒适的站立位这两种站立姿势的不同,是否对手术方案的设计及患者术后的恢复和并发症的发生有所影响,目前并无定论。为了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帮助我们在接下来的临床工作中更好的制定手术方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分析比较了健康年轻人在以标准直立姿势站立,与自然和舒适直立姿势站立时,全身矢状位的影像学差异。方法:选取50名健康的年轻成年人,对其进行标准直立位及自然和舒适站立位这两种不同姿势下的全身X线检查,测量并分析相关影像学指标,包括颈椎整体角度,胸椎整体角度和腰椎整体角度,上述三个指标用来评价脊柱形态的变化;除此之外,分别测量并分析颅矢状垂直轴到骶1椎体后上角的距离,到髋关节中心的距离,到膝关节中心的距离,以及到踝关节中心的距离。所有上述测量指标用来评价和描述身体整体的平衡。结果:所有受试者在不同姿势下的测量结果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在评价脊柱外形变化的指标中,颈椎整体角度方面,标准直立位与自然和舒适站立位时的角度分别为17.39±6.90及10.90±3.77,P<.001;在胸椎整体角度方面,标准直立位与自然和舒适站立位时的角度分别为25.63±7.27及45.42±8.15 P<.001;在腰椎整体角度方面,标准直立位与自然和舒适站立位时的角度分别为42.64±8.05 vs.20.21±7.47 P<.001;在评价身体整体平衡变化的指标中,标准直立位与自然和舒适站立位相比较,颅矢状垂直轴到骶1椎体后上角的距离分别为0.33±2.76 cm vs.8.54±3.78 cm,P<0.001;到髋关节中心的距离分别为1.53±3.11 cm vs.5.71±3.26 cm,P<0.001;到膝关节中心的距离3.58±2.47 cm vs.5.22±2.69 cm,P=0.002;以及到踝关节中心的距离1.79±1.92 cm vs.4.79±2.51 cm,P<0.001。与标准直立位相比,受试者在自然和舒适站立位时,可以获得更加后凸的脊柱形态和不同的平衡状态。小结:标准直立位与自然和舒适站立位两种不同的站立体位在影像学相关指标测量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不同,自然和舒适站立位表现出更为后凸的脊柱状态,而这种站立状态,更多的出现在受试者每天的生活中。这或许可以解释已经存在的一些脊柱手术相关的问题并对手术后并发症进行预测。自然和舒适站立体位应该作为为脊柱畸形患者设计手术方案时的考虑因素之一。第二部分老年脊柱畸形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生活质量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意义目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老年人的脊柱畸形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老年人的脊柱畸形,无论是退变性畸形还是由特发性畸形迁延而来的畸形,在影响外观的同时,还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脊柱畸形矫形手术技术的日臻成熟,越来越多的脊柱畸形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并希望手术治疗不仅能够恢复外形,解除症状,更能够帮助术后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在整个脊柱畸形的发生发展中,包括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的失平衡,而其中脊柱-骨盆的矢状位平衡问题在脊柱畸形进展和治疗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对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进行调整是患者获得更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医生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60岁以上老年脊柱畸形患者术前术后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与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脊柱畸形矫形手术治疗的60岁以上老年脊柱畸形患者共30例,其中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62-71岁,平均年龄64.2岁。测量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时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包括矢状面轴向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T1骨盆角(T1 Pelvic Angle,TPA),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及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的脊柱侧凸研究协会22项量表(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22,SRS-22)评分、腰部及下肢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SRS-22量表中患者术前疼痛、心理状况、自我形象、功能状态及对治疗满意程度分别为11.6±2.6分,14.6±1.3分,14.2±2.8分,13.6±3.2分及1.2±1.8分,ODI、背部及下肢疼痛VAS评分分别为(42.3±16.6)%、6.1±2.2分和4.1±1.8分;患者术后疼痛、心理状况、自我形象、功能状态及对治疗满意程度分别为18.5±2.2分,17.8±2.6分,18.9±1.9分,19.6±1.8分及6.8±1.6分,ODI、背部及下肢疼痛VAS评分分别为(7.8±2.7)%,2.2±2.0分,0.8±1.3分。术前患者SVA、TPA、PI、LL、PT、SS、和PI-LL分别为6.3±4.9cm,28.4±14.1°,43.7±8.4°,-22.1±15.8°,27.0±6.5°,16.7±7.5°,21.6±12.4°。术后患者SVA、TPA、PI、LL、PT、SS、和PI-LL分别为1.3±2.2cm,11.3±5.1°,43.7±8.4°,35.3±11.6°,13.7±6.2°,30.1±8.2°,8.4±12.2°。术前和术后患者SVA和TPA与SRS-22评分结果中疼痛、自我形象、功能状态、对治疗的满意程度、ODI及腰部及下肢疼痛VAS评分显着相关(P<0.05),LL、PT和PI-LL与ODI及腰部及下肢疼痛VAS评分显着相关(P<0.05),PI和SS与SRS-22评分结果无关(P>0.05)。小结:在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脊柱畸形患者中,TPA和SVA的变化与患者对疼痛、自我形象、功能状态及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密切相关;LL、PT和PI-LL的变化与患者疼痛情况密切相关。第三部分后路单侧截骨术在严重胸腰段后凸成角畸形翻修手术中应用效果评价目的: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脊柱畸形患者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除了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之外,手术的应达成的目标之一应该是在手术区域获得牢固融合。在给予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前,应该对患者进行细致认真的检查,帮助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希望患者可以在术后得到功能上的提升及外观上的恢复。然而,一些患者在接受脊柱畸形矫形手术后,各种原因导致术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或症状持续性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特别是出现严重胸腰段后凸成角畸形,需要接受翻修手术治疗。与第一次手术相比,翻修手术对于术者是个巨大的挑战,且关于此方面的文献报道有限,使用何种方法进行翻修,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实现减少翻修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后路单侧截骨手术治疗需接受翻修手术的严重后凸畸形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希望可以将此种方法作为为严重后凸畸形患者进行翻修手术的可选择术式之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接受翻修手术治疗严重后凸畸形的患者共28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52-68岁,平均年龄62.5岁,随访时间1年。将患者按照接受翻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接受后路单侧入路脊柱减压术(Posterior Unilateral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PUVCR)的患者进入PUVCR组,接受后路脊柱减压术(Posterior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PVCR)的患者进入PVCR组。测量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根据患者术前、术后、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患者后凸角度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疼痛变化情况,用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在手术前后的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结果显示PUVCR和PVCR两组患者相比,在患者年龄(P=0.620)和性别组成(P=0.438)方面无显着差异。与PVCR组相比,PUVCR组手术操作时间更短(P<0.001)。此外,PUVCR组术中出血量更少(P=0.001)。在两组患者之间,术后VS术前(P=0.966)、术后3个月VS术后(P=0.875)、术后6个月VS术后(P=0.836)及术后12个月VS术后(P=0.638)的VAS评分变化情况并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ODI变化情况在术后VS术前(P=0.358)、术后3个月VS术后(P=0.689)、术后6个月VS术后(P=0.667)及术后12个月VS术后(P=0.831)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之间的术后矫正角度(P=0.434)及最终矫正角度(P=0.795)无统计学差异。PUVCR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8.3%,PVCR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病率为31.3%。小结:与PVCR手术相比,在治疗需要翻修的严重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的患者时,PUVCR手术在实现和PVCR手术同样效果的同时,还具有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围手术期并发症更少见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朱伟玮,叶文松,张百慧,徐璐杰,李立,徐静芳,李海冰[5](2021)在《儿童腰椎骨折术后双椎弓根螺钉断裂致翻修一例及文献回顾》文中认为随着脊柱内固定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儿童胸腰椎脊柱骨折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翻修的病例逐渐增多。儿童脊柱翻修手术难度大,术后疗效不确定,患儿花费大,极大地困扰着儿童脊柱外科医生,但儿童胸腰椎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翻修的报道较成人少见,医者对此的认识严重不足。本文报道1例儿童腰椎骨折术后双侧椎弓根螺钉断裂致翻修的病例,回顾相关文献,总结分析翻修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旨在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为广大儿童脊柱外科医生提供帮助。患儿13岁,女,因从四楼坠落致全身多发伤3天转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心律齐,未闻及杂音,

史本龙,刘臻,朱泽章,邱勇,孙旭,王斌,俞杨,钱邦平,朱锋[6](2016)在《卫星棒技术在脊柱三柱截骨矫形术后断棒翻修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估围断棒区卫星棒技术在脊柱三柱截骨术后断棒翻修中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3月应用卫星棒技术行脊柱三柱截骨术后断棒翻修术的11例患者病历,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27.3岁,翻修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9.0个月。分别测量患者翻修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侧凸Cobb角、最大后凸Cobb角(global kyphosis,GK)、冠状面平衡(distance between C7 plumb line and 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C7PL-CSVL)和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axis,SVA)。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变化情况。结果本组11例侧凸Cobb角翻修术前为38.4°±21.1°,术后为32,0°±19.9°,平均矫正率为20.3%±14,4%;末次随访平均为31.4°±18.8°,未见矫正丢失;GK术前、术后分别为23.8°±24.8°、19.0°±22.1°,矫正率为23.7%±19.0%,末次随访时平均为19,8±20.1°,矫正维持良好;术前C7PL-CSVL平均为(19.0±19.7)mm,术后为(20.1±14.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为(20.4±20.4)mm,无明显矫正丢失;SVA术前平均为(51.2±40.1)mm,术后即刻为(30.7±16.7)mm,末次随访为(29.7±19.6)mm,无明显矫正丢失。11例术后及随访中并未发现明显失代偿、矫正丢失及断棒等内固定失败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围断棒区卫星棒技术应用于脊柱三柱截骨术后断棒翻修患者可以减少手术创伤,获得坚强的内固定效果,恢复脊柱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且随访中脊柱平衡得到较好的维持。

崔璀,朱悦,屠冠军,谢林,常楚,李长有,焦鹰,王丰[7](2012)在《脊柱内固定术后翻修原因及其治疗对策》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脊柱内固定翻修的原因并探讨翻修手术策略。方法:对我院自2004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行脊柱内固定翻修手术的44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平均随访3年(1~81个月)。翻修原因可分为:(1)内置物相关副损伤,3例;(2)内置物断裂、移位,21例;(3)内置物位置欠佳,3例;(4)内置物丧失作用,1例;(5)内置物残留,1例;(6)内置物邻近节段退变,2例;(7)内置物影响感染控制,12例;(8)血肿致神经压迫,1例。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翻修策略,对内置物进行了更换或拆除。所有内固定翻修患者采用X线平片、三维CT、MRI进行影像学评价,其中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改良JOA评分法进行评价,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采用Stucki评分法进行评价,脊柱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病例采用ASIA损伤分级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翻修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并发症发生。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首次行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后出现血肿压迫脊髓,翻修手术行血肿清除,术后再次出现血肿压迫,造成短暂的神经功能障碍,再次翻修取出内固定物及清除血肿后,患者神经症状恢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翻修术前JOA评分为17.38分,术后为17.46分,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根据Stucki评分90%的患者对翻修手术满意,90%的患者翻修术后疼痛缓解并对行走功能恢复满意,80%的患者对下肢力量及平衡能力满意;脊柱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翻修手术后ASIA损伤分级无变化。所有患者翻修后保留或更换的内固定物位置良好,骨融合率100%,感染得到控制。结论:脊柱内固定术后翻修原因较多,选择合理的翻修手术仍可取得较满意结果。应掌握脊柱内固定应用原理,规范操作以避免翻修手术。

占蓓蕾,叶舟[8](2010)在《胸腰椎后路内固定翻修术的原因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后翻修术的常见原因,寻求减少内固定失败和内固定翻修的有效措施。方法:对因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后需要进行翻修术的35例患者的内固定材料、翻修原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随访346个月,平均18.5个月。按照VAS、ODI评分对患者主观感觉进行疗效判定,优10例,良17例,可8例。结论:严格掌握内固定的适应证、术中操作规范,是减少翻修的有效途径,翻修手术只要处理得当,仍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王永福,张宏其,陈凌强,吴建煌,刘金洋,刘少华,赵迪[9](2010)在《寰枢椎翻修手术的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寰枢椎翻修手术的原因,并探讨其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1月~2009年4月收治的13例寰枢椎手术失败病例,分析手术失败的原因,并分别予以不同的翻修治疗方案,观察其疗效。结果全部患者翻修手术均安全完成,无脊髓及血管损伤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24个月,所有病例寰枢椎均获骨性融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基本恢复。结论寰枢椎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手术方式不恰当,导致内固定失败、植骨不融合及脊髓压迫;对部分复位者,C2椎弓根螺钉有助于进一步复位,避免了再次前路手术。

蒋剑锋,张烽,魏爱淳[10](2009)在《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翻修的原因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应用取出内固定、原螺钉重新植入、选用更粗更长的螺钉、椎弓根内自体骨强化、重新植入腰椎cage、增加植入部件等方法对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翻修。发现17例翻修术后患者除1例术后症状缓解不满意外,其余患者术前的局部及下肢痛症状消失。X线检查显示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植骨融合牢固,原有的畸形消失。认为技术性原因是造成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翻修手术的主要原因。根据椎弓根内固定术后失的败原因和患者临床表现采用合适的翻修手术可挽救失败的内固定,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二、脊柱内固定翻修的原因和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脊柱内固定翻修的原因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3)椎间盘损伤对AO B2型胸腰段骨折后路手术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胸腰椎骨折的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4)成人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和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健康成年人两种不同站立姿势时全身矢状位影像学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老年脊柱畸形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生活质量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意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后路单侧截骨术在严重胸腰段后凸成角畸形翻修手术中应用效果评价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手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脊柱内固定术后翻修原因及其治疗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翻修原因
    1.3 翻修策略
    1.4 评估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翻修率
    3.2 内置物相关副损伤
    3.3 内置物断裂、移位
    3.4 内置物影响感染控制
    3.5 内置物邻近节段退变
    3.6 内置物残留、丧失作用、位置欠佳及非内置物因素所致神经压迫

(8)胸腰椎后路内固定翻修术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手术方法
    2.1 椎弓根钉位置不佳
    2.2 椎弓根钉松动
    2.3 椎弓根钉断裂
    2.4 首次手术减压不彻底
    2.5 相邻节段不稳
3 结果
4 讨论
    4.1 胸腰椎翻修原因
    4.2 翻修术的对策
    4.3 翻修术的风险与手术时机

(10)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翻修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脊柱内固定翻修的原因和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脊柱结核手术失败的处理及危险因素分析[J]. 许子星,许卫红,张立群,陈宇帆. 中华骨科杂志, 2022(02)
  • [2]脊柱矫形术中严重神经并发症的转归及相关因素分析[J]. 李劼,钱至恺,汤子洋,胡宗杉,王斌,俞杨,邱勇,朱泽章,刘臻. 中华骨科杂志, 2021(13)
  • [3]椎间盘损伤对AO B2型胸腰段骨折后路手术疗效的影响[D]. 胡晨波.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4]成人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和临床意义[D]. 薛睿.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5]儿童腰椎骨折术后双椎弓根螺钉断裂致翻修一例及文献回顾[J]. 朱伟玮,叶文松,张百慧,徐璐杰,李立,徐静芳,李海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21(03)
  • [6]卫星棒技术在脊柱三柱截骨矫形术后断棒翻修中的应用[J]. 史本龙,刘臻,朱泽章,邱勇,孙旭,王斌,俞杨,钱邦平,朱锋. 中华骨科杂志, 2016(22)
  • [7]脊柱内固定术后翻修原因及其治疗对策[J]. 崔璀,朱悦,屠冠军,谢林,常楚,李长有,焦鹰,王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2(11)
  • [8]胸腰椎后路内固定翻修术的原因及对策[J]. 占蓓蕾,叶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0(06)
  • [9]寰枢椎翻修手术的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J]. 王永福,张宏其,陈凌强,吴建煌,刘金洋,刘少华,赵迪. 脊柱外科杂志, 2010(03)
  • [10]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翻修的原因及对策[J]. 蒋剑锋,张烽,魏爱淳. 山东医药, 2009(04)

标签:;  ;  ;  ;  ;  

脊柱内固定修复的原因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