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巨细胞病毒先天性感染胎鼠大脑皮质钙调素基因mRNA表达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逦玮[1](2014)在《围生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回顾性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围生期巨细胞病毒感染影响因素之多因素分析研究目的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围生期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探讨我院围生期CMV感染患儿的危险因素,以期降低围生期CMV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内科2011-2012年期间围生期CMV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围生期CMV感染患儿(病例组)与同期非CMV感染患儿(对照组)之间各种相关因素的差异,先采用单因素检验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对这些变量进行向前逐步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婴儿围生期CM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有效病例即资料完整病例共325例,其中病例组109例(33.5%),对照组216例(66.5%)。两组间单因素检验发现患儿性别、出生体重百分位数、出生方式、胎膜早破、喂养方式、母亲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妊娠期上呼吸道感染史、母亲吸烟史及低人均年收入家庭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纳入向前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中,得出多因素分析结果,即:患儿为小于胎龄儿、经阴道分娩、胎膜早破及生后母乳喂养均可增加患儿感染CMV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3.630(1.520,8.665),1.845(1.107,3.075),1.851(1.020,3.359)和1.992(1.155,3.569)。结论母乳喂养、胎膜早破和阴道分娩是围生期CMV感染的高危因素,尤其需加强小于胎龄儿的围生期管理。第二部分围生期巨细胞病毒感染5年临床总结及发育评估目的研究围生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治疗、预后及影响更昔洛韦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2年临床诊断为围生期CMV感染的237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关于更昔洛韦疗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先采用单因素检验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对这些变量进行向前逐步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门诊随访病人采集体格检查和智力测试结果(MDI、PDI评分及Gesell发育量表),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5年间围生期CMV感染患儿的基本特征及占同期总住院患儿的比例无明显差异。其中,早产儿31例(13%),小于胎龄儿42例(17.7%)。患儿多为2个或2个以上系统受累,CMV肝炎合并CMV肺炎(43.1%)为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先天畸形发生率为8.02%(19例)。病原学检测结果提示血CMV-IgM及血/尿CMV-DNA均阳性为3.8%,仅血CMV-IgM阳性为90.3%,仅血/尿CMV-DNA阳性为5.9%。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中至重度异常3例。197例围生期CMV感染患儿接受了更昔洛韦治疗,88.3%(174/197)患儿治疗后临床表现好转。母孕史异常(OR=6.191,95%CI为1.597~24.002)和用药前患儿肝脏受累(OR=3.705,95%CI为1.537~8.931)是影响更昔洛韦对围生期CMV感染患儿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围生期CMV感染患儿在满6月龄和1周岁时的体格生长水平及智力发育与正常婴幼儿无明显差别,但语言发育水平明显落后正常同龄儿(P<0.05)。结论围生期CMV感染患儿近5年的流行病学特征较为稳定。CMV常侵犯患儿多个脏器或系统,以肝脏和肺损害最常见。更昔洛韦抗病毒疗效明显,副作用发生率较低。母孕史异常和用药前患儿肝脏受累是影响更昔洛韦对围生期CMV感染患儿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除语言发育迟缓外,围生期CMV感染对婴儿的健康和发育无明显影响。第三部分围生期巨细胞病毒感染与生后感染临床特点比较目的研究围生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和生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比较2008年至2012年临床诊断为围生期CMV感染和生后CMV感染的406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靶器官损害情况及治疗等。结果5年间围生期CMV感染和生后CMV感染患儿共406例,占同期全部入院患儿的1.88%,其中围生期CMV感染患儿237例,占58.4%,生后CMV感染患儿169例,占41.6%,围生期CMV感染患儿每年入院人数均高于生后CMV感染患儿入院人数,且NICU/PICU入住率明显增高,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高(P<0.05)。围生期CMV感染患儿临床表现多为肝脾肿大和黄疸的,而生后CMV感染患临床表现多为喘息及皮肤瘀点瘀斑。患儿多为2个或2个以上系统受累,围生期CMV感染患儿常见的临床类型有CMV肝炎合并CMV肺炎(43.1%),CMV肝炎合并心肌损害(16.7%),CMV肺炎合并呕吐、纳差、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8.7%);而生后CMV感染患儿常见的临床类型有CMV肺炎合并CMV肝炎(37.1%),CMV肺炎合并血液系统损害(28.3%),CMV肺炎合并心肌损害(12.1%),CMV脑炎合并CMV肝炎(3.3%)等。两组间在CMV-IgM阳性率、更昔洛韦使用率及副作用发生率上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而生后CMV感染患儿的临床好转率明显高于围生期CMV感染患儿。结论CMV常侵犯患儿多个脏器或系统,以肝脏和肺损害最常见。围生期CMV感染主要累及肝胆系统及呼吸系统,而生后CMV感染主要累及呼吸系统及血液系统,但后者病情一般较轻,预后较好。围生期CMV感染和生后CMV感染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严重程度的区别,主要是与感染途径、感染发生的时间、CMV病毒毒力和患儿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无论何种类型CMV感染,更昔洛韦抗病毒疗效明显,副作用发生率均较低。
吴德[2](2013)在《HCMV先天性感染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突触可塑性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tyomegalovirus, HCMV)是感染发育中的胎儿最常见的病毒,在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的群体中广泛传播,也是导致儿童出生缺陷主要因素之一。目前,HCMV先天性感染已经成为智力低下和学习困难的主要病因。为探讨HCMV先天性感染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机制,课题组从2002年开始,成功的建立HCMV先天性感染的系列鼠模型。早期的预实验研究表明,HCMV先天性感染子代鼠出现显着地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不明确。为探讨HCMV先天性感染对子代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本研究拟建立先天性HCMV感染的Sprague Dawley(SD)大鼠模型,应用病理、神经行为学检测方法(Morris水迷宫、悬吊和旷场实验等),探讨HCMV先天性感染对子代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和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及病理机制;应用在位场电位记录的方法,检测HCMV先天性感染对仔鼠海马DG区、CA1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和蛋白电泳技术等技术,分析仔鼠海马组织中触发突触可塑性的NMDA受体亚单位的表达情况,检测诱导和维持突触可塑性的关键蛋白、分子CaMKⅡ和Ca2+的水平,从海马损伤的病理、突触可塑性特性改变的神经生理学、以及影响突触可塑性的蛋白、分子水平变化角度,阐明HCMV先天性感染致大鼠海马空间学习记忆损伤的机制,对防治儿童感染HCMV而导致神经残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第一部分HCMV先天性感染大鼠模型建立及空间学习记忆等神经行为的检测目的建立HCMV先天性感染的SD大鼠模型,探讨HCMV先天性感染对子代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运动和情绪发育的影响。方法将40只12周龄的SPF级SD大鼠按雌雄3:1合笼交配,妊娠第4天(实验组)腹腔内接种HCMV病毒悬液0.5m1/早,对照组同期接种等量的HELF细胞悬液。检测胎鼠脑组织病毒颗粒,免疫组化检钡(?)HCMVpp65等特异性抗原。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生后第4周的仔鼠,进行空间学习记忆(Morris水迷宫)、运动功能(悬吊试验、斜坡实验、倾斜板实验、不自主运动和自主运动)和情感行为(拒俘反应试验和旷场实验)的检测。统计处理使用SPSS20.0软件,测定结果以x+s表示,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测定结果以x+s表不,Morris水迷宫空间学习记忆测试数据采用广义混合线性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作图用Origin8.0,显着性水准α取0.05,双侧。结果(1)实验组孕鼠每窝产仔数、一周内仔鼠的死亡率和海马HCMV病毒分离阳性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病理上,实验组子代大鼠皮层出现典型神经细胞空泡变性,海马齿状回细胞带细胞数有所减少,组织结构稀疏,排列紊乱。子代海马神经元细胞培养物中成功检测到HCMV早期感染标志物(主要即可早期抗原,MIE),同时也找到HCMV病毒活动性感染的标志物pp65,证实HCMV先天性中枢系统感染模型的建立。(2)空间学习记忆结果(Morris水迷宫):广义混合线性模型模型有统计学意义(F=120.113,P=0.000),实验组第1-4天逃避潜伏期分别(d1:96.33±17.29;d2:74.35±12.61;d3:56.63±16.50;d4:41.02±6.83)比对照组第1-4天逃避潜伏期(dl:48.37±12.10;d2:31.40±9.04;d3:23.38±9.21;d4:17.13±3.99)延长,两组间差异存在显着性(F=499.473,P<0.05),四天之间结果差异存在显着性(F=123.623,P<0.05)采用广义混合线性模型检验,考虑速度为协变量,模型有统计学意义(F=108.163,P=0.000),实验组第1-4天的总路程(dl:14.34±6.55;d2:10.47±3.92;d3:8.35±4.10;d4:6.45±3.63)高于对照组1-4天的总路程(d1:7.66±1.89;d2:5.04±2.32;d3:4.12±1.91;d4:3.05±1.59)(F=440.167,p<0.01;),四天之间结果差异存在显着性(F=121.658,P<0.05)(图5)。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能力比较,实验组穿越平台次数4.21±1.44,显着低于对照组7.50±1.72(t=-7.182,P<0.01);实验组目标象限游泳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数(26±4)%也低于对照组(47±5%),差异具有显着性(t=15.487,P<0.01)。上述Morris水迷宫系列结果表明:HCMV先天性感染导致子代出现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下降。实验组第1-4天游泳速度分别为(dl:16.38±4.59;d2:16.63±7.14;d3:19.16±8.00;d4:18.26±8.62)与对照组第1-4天游泳速度(d1:14.89±6.38;d2:14.17±4.97;d3:15.19±6.34;d4:15.62±7.88)比较,两组间差别存在显着性(F=7.211,p=0.008<0.05;方差分析)。说明HCMV先天性感染大鼠存在运动功能的下降。(3)运动功能测试的结果:实验组大鼠悬吊实验得分(1.444±0.70)显着低于对照组(2.61±0.7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3.789,P<0.001);实验组大鼠斜坡实验评分(1.99±0.20)显着低于对照组(4.244±0.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821,P<0.001);倾斜板实验,实验组在倾斜板上的停留时间(46.34+3.28)s低于对照组(63.33+4.6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86,P<0.001)。不自主运动:两种仔鼠均有不同程度不自主运动,实验组得分(7.50±1.05)较对照组(9.33±1.21)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2.803,P<0.05)。自主运动:实验组自主运动的次数(18.33±0.84)显着低于对照组(29.17±1.22)差异具有显着性(t=14.657,P<0.001。上述结果表明HCMV先天性感染可导致子代出现运动能力受损。4)情绪行为发育的结果:实验组拒俘反应性试验得分(3.56±0.92)显着低于对照组(5.28±0.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4.248,P<0.001,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旷场试验,实验组站立次数(30.28±3.44)显着低于对照组(30.28±4.11),差异具有显着性(t=-12.630,P<0.05);跨格子数实验组(80.56±3.16)与对照组(84.94±3.70)差异无显着性(t=1.815,P=0.129)。结果表明HCMV先天性感染可影响子代情绪行为的发育。结论(一)成功的建立了HCMV先天性感染的SD大鼠模型,通过病理、电镜、病毒分离和特异性抗原检测等途径证实模型的可靠性。(二)神经行为学检测证实:HCMV先天性感染大鼠模型,子代出现显着地空间学习记忆功能下降,同时伴有运动和情绪行为发育的异常,与临床HCMV先天性感染患者的表现类似。(三)皮层液化坏死、海马结构紊乱和颗粒细胞减少等病变是导致子代大鼠出现空间学习记忆和运动动能下降以及情绪发育异常的主要病理学原因。(四)本研究虽然提出了CMV在神经细胞中潜伏感染和再激活是导致学习记忆下降的病因,但是推论是基于国内同类研究的结果分析总结而得出的,缺乏直接依据,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寻找潜伏感染和再激活的依据,为临床治疗HCMV无症状感染患者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HCMV先天性感染对仔鼠海马DG区、CA1区LTP/DP的影响目的海马DG区、CA1区的突触可塑性是反应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明确HCMV先天性感染致子代大鼠空间学习记忆损伤的机制,本研究拟采用在位场电位记录方法,探讨HCMV先天性感染对子代大鼠海马DG和CA1区LTP/DP特性的影响。方法取SPF级8周龄的SD大鼠共40只按雌、雄,3:1配对,将受精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对照组),每组15只,在妊娠第4天分别腹腔内接种1×10-6TCID50HCMV病毒悬液0.5ml/♀,对照组同期分别接种等量的HELF细胞上清液。在仔鼠出生后60~90天,用神经电生理的方法(在位场电位记录方法),检测HCMV先天性感染对海马DG区输入/输出曲线(I/O曲线)、双脉冲反应(PPF)、长时程增强(LTP)和去增强(DP)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群峰电位(PS)。同时选择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TP)和去增强(DP)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群峰电位(PS)。统计学处理: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的差异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同一重复水平两组间做两样本t检验。配对设计数据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显着性水准α取0.05,双侧,作图用Origin8.0。结果(一)海马DG区实验结果海马DG区I/O曲线结果显示: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和对照组相比,HCMV先天性感染组的EPSP幅度明显(1.57±0.41)(n=7)低于对照组(2.16±0.72)(n=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39.004,P<0.05),表明HCMV先天性感染可抑制DG区颗粒细胞的基础突触传递效能。同时和对照组相比,先天性HCMV系统感染组PS幅度(4.8±0.20)(n=7)亦显着低于对照组(7.1±0.26)(n=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39.004,P<0.05)。结果表明先天性HCMV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损伤了DG区颗粒细胞的共同发放。采用配对t检验,双脉冲易化的峰值实验组为175.62±14.24,较对照组(224.50±12.42)显着减低,这表明HCMV先天性感染可以导致子代大鼠海马DG区的双脉冲反应显着减弱(t=7.199,P<0.01,)。DG区LTP (EPSP)的结果: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照组LTP(EPSP)幅值(137.14±7.85)%,实验组LTP (EPSP)幅值为(124.26士4.95)%,和对照组比较,HCMV先天性感染组显着高于对照组(F=58.622,P<0.05)。DP幅值比较也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满足球形假设,DP对照组DP幅值为(88±5)%(EPSP),实验组为(91±2)%,(F=4.463,P=0.055)DG区LTP (PS)的结果: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对照组LTP(PS)幅值(234.92±30.17)%,实验组EPSP (PS)幅值为(136.84+12.37)%,和对照组比较,HCMV先天性感染组显着高于对照组(F=352.114,P<0.05)。对照组DP(PS)幅值为(72±6)%,实验组为(91±5)%,(F=130.947,P<0.05)。这表明HCMV先天性感染明显损伤了大鼠海马DG区的LTP/DP诱导,并且对PS的LTP/DP诱导的损伤尤为严重。(二)海马CA1区LTP/DP的结果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对照组的LTP (EPSP)幅值为(151.17士11.3)%,实验组LTP (EPSP)幅值为(124.63士6.1)%,和对照组比较,HCMV先天性感染幅值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F=133.737,P<0.05)。对照组的DP(EPSP)幅值为(88±9)%,实验组DP(EPSP)幅值为(98±2)%,差异有显着性(F=7.064,P<0.05)。方法同上,对照组的LTP (PS)幅值为(235±26)%,和实验组相比(168±17)%,(PS:F=127.624,P<0.05)对照组的的DP (PS)幅值为(82±9)%(PS),实验组DP(PS)幅值为(83+7)%(PS),差别无显着性(PS:F=0.796P>0.05)。这表明HCMV先天性感染明显损伤了大鼠海马CA1区的LTP/DP诱导,并且对EPSP的LTP/DP诱导的损伤尤为严重。结论(一)HCMV先天性感染影响子代大鼠海马DG区基础突触传递效能和颗粒细胞的共同发放,影响突触可塑性的调节,海马结构紊乱、颗粒细胞减少是导致DG区基础突触传递效能下降及颗粒细胞发放能力的减低结构基础。(二)HCMV先天性感染子代大鼠出现CA1区和DG区LTP/DP的诱导和维持异常,形成突触可塑性调节障碍。(三)本研究重点探讨了影响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突触可塑性机制,对海马DG区和CA1区LTP/DP的诱导和维持能力进行检测,结合第一部分病理学改变的结果,认为突触可塑性特性的改变可能是导致子代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重要机制。(四)不足之处:本研究仅探讨了LTP,未能对海马各区LTD的变化进行检测,未来的研究中应结合LTP/LTD的总体变化情况,较为全面的研究HCMV先天性感染对突触可塑性范围的影响。第三部分NMDA受体亚单位及相关蛋白(CaMKⅡ)和分子(Ca2+)水平的改变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目的钙离子内流介导的,有CaMKⅡ参与的NMDA受体激活,是学习记忆和突触可塑性的基础。为探讨HCMV先天性感染导致突触可塑性改变和学习记忆下降的原因,本研究拟对HCMV先天性感染的SD大鼠子代海马NMDA受体亚基、CaMKⅡ和Ca2+进行检测。方法建立HCMV先天性感染的SD大鼠模型,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子代大鼠分别进行以下检测:(1)免疫组化定位检测子代大鼠海马DG区和CA1区NMDA受体(GluN1,GluN2A和GluN2B)的表达水平。、Vest-blotting检测海马组织中的(GluN1, GluN2A和GluN2B)表达水平。(2)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海马神经细胞的CaMKⅡ表达水平;(3)Fura-2荧光法测定海马神经细胞Ca2+浓度。结果(1)子代海马DG区NMDA受体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DG区GluN1(0.168±0.032), GluN2A (0.176±0.016), GluN2B (0.123±0.013)均低于对照组GluN1(0.288±0.027), GluN2A (0.235±0.033), GluN2B (0.184±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luN1:t=6.656, P<0.01;GluN2A:t=3.817, P<0.01; GluN2B:t=6.842, P<0.01)。。子代海马CA1区NMDA受体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CA1区GluN1(0.220±0.017), GluN2A (0.215±0.024), GluN2B (0.17±0.021)均低于对照组GluN1(0.320±0.033), GluN2A (0.273±0.024), GluN2B (0.280±0.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luN1:t=8.819, P<0.01; GluN2:t=4.271, P<0.01; GluN2B: t=8.582,P<0.01)。研究结果表明,CA1区和DG区,均存在NMDA受体亚基表达水平的显着下降。子代海马组织的NMDA受体蛋白印迹表达结果显示,实验组海马GluN1(0.463±0.042),GluN2A (0.156±0.020), GluN2B (0.174±0.013)均低于对照组GluN1(0.686±0.037),GluN2A (0.248±0.020), GluN2B (0.233±0.033),差异具有显着性(GluN1:t=9.889, P<0.01;GluN2:t=19.916, P<0.01; GluN2B: t=4.116, P<0.01)。研究结果表明,HCMV先天性感染的子代大鼠海马组织中NMDA受体亚基的表达水平显着下降。实验组子代大鼠海马CaMKⅡ免疫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0.2184+0.026)低于对照组(0.3323±0.025)差异有统计学义(t=8.184,P<0.01),证实HCMV先天性感染导致子代海马神经CaMKⅡ表达水平减低。实验组子代海马神经细胞钙离子浓度为227.64±10.70,显着高于对照组子代海马神经细胞钙离子浓度(130.68±6.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768,p<0.05)。说明HCMV先天性感染导致子代海马神经细胞钙离子浓度升高。结论(一)HCMV先天性感染子代海马组织和CA1区、DG区等,都存在NMDA受体亚单位(GluNl, GluN2A, GluN2B)的表达水平下降,伴有GluN1/GluN2比例失衡,可能是导致LTP及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受损的机制之一。(二)HCMV先天性感染致子代大鼠海马组织中CaMKⅡ的表达水平降低,CaMKⅡ水平减低是导致突触可塑性减低的重要原因,也是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三)HCMV先天性感染组子代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出现钙代谢异常。钙代谢紊乱可能是导致海马及皮层神经元细胞水肿、坏死和空间学习记忆功能下降以及突触可塑性范围缩小的一个重要机制。(四)不足之处:本研究仅重点探讨了影响LTP维持和诱导的核心受体、蛋白和分子,其他相关受体如AMPA受体、CaM以及其他突触后膜的调节分子和蛋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总结本研究通过成功建立HCMV先天性感染的SD大鼠模型,应用Morris水迷宫等神经行为学检测,发现感染组子代大鼠出现空间学习记忆功能下降,伴有运动、情感行为等的功能发育异常。为探讨HCMV先天性感染仔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损伤的机制,对影响海马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重要因素,即海马DG区、CAl区的突触可塑性LT/DP进行检测,证实HCMV先天性感染可导致子代大鼠海马CAl和DG区突触可塑性下降,尤其是损害了LTP的诱导。同时为了初步探讨突触可塑性改变的具体机制,对海马CAl区、DG区NMDA受体的核心亚基GluN1、GluN2A和GluN2B、以及诱导和维持突触可塑性的主要蛋白(CaMKⅡ)和分子(海马神经细胞的钙离子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证实HCMV先天性感染大鼠海马组织、CAl区和DG区,均存在NMDA受体亚单位GluNl、GluN2A和GIuN2B表达水平的显着下降。海马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CaMKⅡ表达水平下降。本研究证实:(一)HCMV先天性感染子代大鼠脑组织出现皮层液化坏死、空泡变性和海马结构紊乱等病理改变,行为学检测发现空间学习记忆功能下降,伴有运动和情绪发育水平的减低。(二)HCMV先天性感染影响子代大鼠海马DG区基础突触传递效能和颗粒细胞的共同发放,出现CAl区和DG区LTP/DP的诱发和维持障碍,导致突触可塑性降低。(三)HCMV先天性感染仔鼠损伤的海马组织中存在NMDA受体亚单位(GluNl,GluN2A和GluN2B)表达水平减低、GluN1/GluN2比例失衡以及CaMKⅡ表达水平的减低和钙离子浓度升高。(四)NMDA受体亚单位表达水平的下降、海马组织中CaMKⅡ的低表达和钙离子浓度的异常升高,从而影响突触可塑性的诱导和维持,可能是导致HCMV先天性感染损伤子代S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一个重要机制。
倪坤[3](2012)在《孕早期HCMV感染对仔鼠海马NMDA受体亚基表达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孕早期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子代SD大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基的影响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取8周龄SPF级SD雌鼠18只,按雌雄3:1合笼交配,将受精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予妊娠第5天分别腹腔内注射5x107L-1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50)HCMV悬液0.8ml和等量的人胚成纤维细胞上清液。生后一月分别从每组各随机抽取10只子代大鼠,取仔鼠脑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仔鼠海马形态学变化;使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子代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NMDA受体表达变化,并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子代大鼠海马未见神经元缺失,排列紧密,均匀整齐,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仁明显,染色质均匀,相比对照组,实验组子代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坏死、减少,水肿,细胞核消失现象,部分细胞呈巨细胞变;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实验组子代大鼠的学习记忆功功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子代大鼠海马组织NR1、NR2A及NR2B平均光密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孕早期HCMV感染可导致仔鼠学习记忆能力受损,海马区的NMDA受体的表达减少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杨阳[4](2011)在《先天性HCMV感染大鼠海马区突触素Ⅰ表达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先天性HCMV感染大鼠海马区突触素Ⅰ(Synapsin I)表达的改变,及其对学习与记忆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先天性HCMV感染对大鼠海马学习记忆的损伤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运用HCMV致细胞病变效应(CPE)+++~++++ (75%以上)的病毒悬液在HEFL细胞上滴定TCID50(5×104 /ml)接种第5代HELF细胞,取8-9周龄SPF级SD大鼠40只,按雌∶雄=3∶1配对,将见栓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在见栓后第5天分别腹腔内接种病毒悬液1ml/只,对照组同期分别接种等量的HELF细胞上清液。子代动物长成到30-40天,分离海马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先天性HCMV感染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突触素Ⅰ在先天性HCMV感染大鼠海马区中的分布特点;同时运用Western Blot检测子代大鼠突触素Ⅰ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①接种病毒的HELF细胞在感染后第2天即可观察到特征性CPE,随着时间的延长,第5天95%的细胞裂解液化消失;②HE染色于20倍电镜下可见海马区细胞数显着减少,空泡变性明显,细胞排列紊乱;③光镜下免疫组织化学可见棕黄色颗粒,为表达先天性感染的仔鼠海马DG区突触素I免疫反应阳性产物,通过图象分析仪测突触素I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AOD),感染组AOD为0.172±0.070,对照组为0.295±0.047,采用t检验比较,P<0.01表示两组差异有显着性;④Quantity One分析软件对感染组和对照组的仔鼠海马区突触素ⅠWestern Blot条带的灰度值进行测定,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的差异,先天性感染组子代大鼠海马突触素Ⅰ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免疫组化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一致。结论孕早期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可使子代大鼠海马区突触素I表达明显降低,提示先天性HCMV感染与海马区突触素Ⅰ表达水平和学习记忆障碍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王保刚[5](2009)在《先天性无症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预后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先天性无症状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患儿进行随访,观察先天性无症状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免疫状态变化规律、尿CMV-DNA定量与患儿神经系统损伤情况的关系。方法:以2007年2月~2008年10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产科及新生儿科住院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生后14天内采集尿进行CMV-DNA监测,确诊先天性无症状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75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非HCMV感染新生儿35例为对照组。在研究对象14天内、1月、2月、3月、6月时进行随访。荧光定量FQ-PCR检测HCMV-DNA,以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即耳声发设法:(otoacousticemission,OAE)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也称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测试进行听力筛查,采集外周血2ml,采用单克隆抗体标记的间接ABC免疫法,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明确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应用ELISA法检测IL-2,IL-6及γ-IFN水平。结果:1.14天内先天性无症状HCMV感染组:CD3、CD4、CD8、CD4/CD8均值略低。1月、2月、3月、6月时先天性无症状HCMV感染组CD4、CD3、CD4/CD8均值略低,CD8增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2.14天内先天性无症状HCMV感染组:IL-2,IL-6及γ-IFN均值增高。1月、2月、3月、6月时先天性无症状HCMV感染组IL-2,IL-6及γ-IFN均值增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3.尿CMV-DNA定量与细胞免疫状态的关系:HCMV无症状感染组患儿尿HCMV-DNA数量大于105copies/mL较小于105copies/mL的患儿及对照组CD4、CD3、CD4/CD8均值降低较其它两组更明显,说明随着尿HCMV-DNA数量的增加,CMV感染患儿的细胞免疫状态有明显变化。但统计学差异无显着性(P>0.05)。4.尿HCMV-DNA定量与细胞免疫状态的关系:HCMV无症状感染组患儿尿HCMV-DNA数量大于105copies/mL较小于105copies/mL的患儿IL-2,IL-6及γ-IFN均值增高,较其它两组更明显,说明随着尿HCMV-DNA数量的增加,HCMV感染患儿的细胞因子状态有明显变化。但统计学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先天性无症状巨细胞感染患儿存在神经性耳聋,并呈进行性和波动性,患儿HCMV-DNA定量检测与听力损害存在一定的关系,特别是大于105时,神经损害发生的机率明显增加。先天性无症状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免疫状态发生变化,免疫功能明显降低。随着HCMV-DNA定量的增加,免疫功能减低更加明显。
付月玲,冯玲[6](2008)在《HCMV宫内感染与脑组织损伤的相关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agelovirus,HCMV)感染是胎儿宫内感染中的最常见原因,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缺陷症状是受感染后出生婴儿的常见表现,本文综述了HCMV宫内感染致脑组织损伤的研究现状。
黄维[7](2008)在《体内外感染BALB/c小鼠HCMV分离株UL83、UL54基因遗传变异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将体内外感染BALB/c小鼠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分离株UL83、UL54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筛选影响病毒跨种属感染的相关基因,为进一步探索其机制提供线索。方法(1)1.45×106 PFU/ml的HCMV AD169株(本室保存)、3×105PFU/ml的山东株(山东医学科学院惠赠)腹腔注射6~8周SPF级BALB/c小鼠1.0ml/只,雌雄各6只作为实验组,同时设立灭活病毒对照组和细胞对照组。一个月后取各组小鼠大脑皮质组织接种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F)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PCR检测HCMV UL83)、RT-PCR检测大脑组织匀浆中HCMV UL54基因的转录。将从小鼠体内分离到的HCMV病毒命名为体内株(下同)。(2)以MOI=100的HCMVAD169株接种至BALB/c小鼠原代胚胎成纤维细胞(MF)和HF细胞,镜下逐日观察HCMV特征性细胞病变效应(CPE)并传代三次。待出现细胞病变后采用PCR和RT-PCR检测HCMV特异性基因UL83、IE基因的复制和转录。将从MF中分离到的HCMV病毒命名为体外株(下同)。山东株、临床分离株接种至HF细胞后进行传代,分别命名为山东株和临床分离株(下同)。(3)对各分离株提取DNA进行UL83、UL54基因全长的PCR扩增并测序,将得到的序列与其他疱疹类病毒的代表毒株以及MCMV进行比对,经MEGA 4.0软件分析绘制系统发育树。结果(1)1.45×106 PFU/ml的HCMV AD169株注射BALB/c小鼠,一月后取大脑皮质组织匀浆直接接种HF,实验组雌性小鼠病毒接种管出现细胞肿胀变圆,胞内颗粒增多,折光性增强。将培养物连续传代三次,仍然可观察到明显CPE。细胞培养物经PCR检测HCMV UL83基因为阳性。大脑组织匀浆直接进行HCMV UL54基因的RT-PCR检测,结果为阳性。3×105PFU/ml的山东株、灭活病毒组、HF对照组、实验组雄性小鼠,上述各项检测均为阴性。(2)MOI=100HCMV AD169株分别接种至MF细胞和HF细胞后,可观察到MF细胞出现病毒所致CPE,与HF细胞上的CPE相似,细胞培养物均经PCR、RT-PCR检测HCMV UL83、IE基因及其转录产物,结果为阳性。(3)四株病毒的UL83、UL54基因序列经Clustal W软件比对分析后发现:UL83基因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与Genebank公布的HCMV标准株相应序列的同源性在98%~100%之间,UL54基因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9%~100%之间。在发生突变的核苷酸和氨基酸位点中,体内株UL83基因的第682~684位点由CTG突变为TCT,导致第228位氨基酸发生了亮氨酸到丝氨酸的突变。经MEGA4.0软件绘制系统进化树后发现:能够适应小鼠体内环境,并感染小鼠大脑皮质的HCMV,其UL83基因在进化树上处在另一独立的支群内,其余各株的UL83基因与标准株、Merlin、Towne处于同一支群。四株病毒的UL54基因处在同一支群。结论从体内外感染HCMV的BALB/c小鼠大脑组织与原代MF中分离得到了能在小鼠大脑组织与细胞中增殖复制的HCMV毒株。通过对各个毒株UL83、UL54基因全长的PCR扩增并测序,比对分析后发现:体内株UL83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在228位发生了突变,而此位点具有诱发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lymphocyte CTL)反应的潜力。经进化关系分析后发现能够适应小鼠体内环境,并感染小鼠大脑皮质的HCMV AD169株,其UL83基因在进化树上处在另一独立的支群内。提示HCMV pp65蛋白CTL表位序列的突变可能与HCMV宿主改变有关,此项结果为进一步研究HCMV跨种属感染机制提供了线索。
汪国宏[8](2008)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Balb/c小鼠椎间盘组织及其变性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在建立HCMV感染Balb/c小鼠模型的基础上,依据活体Balb/c小鼠模型导入组织学、基因表达、免疫学的研究,检测模型小鼠椎间盘组织的感染状态,同时观察椎间盘组织的病理改变,初步探讨HCMV感染Balb/c小鼠椎间盘组织及其变性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腰痛的病因学、诊断与防治学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方法将安医大微生物学教研室纯化后的HCMV AD169株分别取2×106PFU/ml、2×105 PFU/ml、2×104 PFU/ml、2×103 PFU/ml和2×102 PFU/ml五个病毒感染量腹腔注射6-8周SPF级Balb/c小鼠1.0ml/只,雌雄各6只。将浓度为2×106PFU/ml的病毒56℃30min灭活后1.0ml/只腹腔注射雌雄小鼠各6只作为灭活对照组。同株同代的HF细胞悬液1.0ml/只腹腔注射雌雄小鼠各6只作为HF细胞对照组,各组小鼠均在屏蔽系统中饲养。分别在病毒接种1、2、3个月后取组织进行实验。用不同的方法检测如下指标:(1)通过倒置显微镜逐日观察HCMV致鼠椎间盘组织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并观察其病变特征;(2)通过PCR和RT-PCR方法检测鼠椎间盘组织细胞中与HCMV复制增殖的重要基因UL83 DNA和UL54 mRNA;(3)小鼠免疫状态检测:用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的HCMV IgG、IgM抗体水平;(4)椎间盘组织退变相关病理学检测:HE染色检测小鼠椎间盘组织构筑和病理改变。结果(1)经连续4~6w观察,发现2×106PFU/ml和2×105 PFU/ml感染组的雌性小鼠椎间盘组织匀浆接种HF细胞出现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可见椎间盘细胞肿胀、变圆,胞内颗粒增多,折光性增强、脱落等病变;(2) PCR检测刮取的病变细胞,在766bp处有HCMV UL83基因特异性的扩增条带,其他各组在盲传3代后均未发现细胞病变效应,PCR也未检测到特异性条带;RT-PCR检测椎间盘组织中HCMV UL54基因转录产物:2×106PFU/ml和2×105 PFU/ml感染组的雌性小鼠在142bp处检测到特异性条带,证实HCMV在椎间盘组织中为活动性感染;(3)小鼠免疫状态检测:间接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的IgG、IgM抗体水平,感染组和病毒灭活组小鼠IgG抗体均为阳性,HF细胞对照组为阴性,OD值分别为:0.7±0.06、0.5±0.04、0.12±0.02,三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IgM抗体仅活动感染组为阳性,病毒灭活组和HF细胞对照组均为阴性,其OD值分别为:0.53±0.15、0.13±0.02、0.08±0.01,活动感染组与病毒灭活组、HF细胞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小鼠椎间盘组织HE染色病理观察结果:病毒活动性感染组小鼠椎间盘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镜下可见纤维环板层结构紊乱,部分髓核组织皱缩,髓核的脊索细胞和软骨细胞排列不均匀,细胞数目减少,纤维环和髓核之间的过渡区变窄,关节软骨钙化层增厚,大量黏液及泡沫细胞,软骨下血管明显减少,局部灶性淋巴细胞浸润等慢性炎症反应。而灭活组和对照组小鼠椎间盘组织未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结论HCMV AD169株能够感染Balb/c小鼠椎间盘,感染与否跟病毒的感染量有关;HCMV活动性感染与椎间盘变性有相关性,HCMV注射后似乎能逐渐诱导椎间盘变性,出现病理学改变,可能是椎间盘退变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该模型对椎间盘变性的分子水平研究有显着的优势,为临床腰痛的病因学、诊断与防治学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史永林[9](2007)在《HCMV体外感染鼠胚成纤维细胞与感染复数相关性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在体外可以增殖性感染鼠胚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 fibroblast,MF),探讨HCMV体外增殖性感染MF细胞与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的相关性,为HCMV跨种属感染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HCMV AD169毒株复苏感染人胚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 fibroblast,HF),连续传代三次,待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 ,CPE)达“4+”时,反复吹打使病毒释放,4℃3 000 rpm离心10 min,收获上清;部分上清作PFU试验测定病毒滴度,其余冻存于-80℃冰箱;设定MOI为0.1、1、10和100,根据测定出的病毒滴度和细胞计数,算出各MOI所需病毒量,分别接种至6孔培养板对应的MF细胞和HF细胞上,置5% CO2温箱37℃培养,次日换维持液,逐日镜下观察HCMV特征性CPE;分别在第1、2、5、7、10和14 d收集细胞和培养物上清,进行下列各项实验:(1)培养物上清采用PFU试验检测其中的病毒滴度;(2)收集的细胞用于进行RT-PCR半定量检测HCMV IE和UL83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3)第14 d后的细胞培养物用于抽提DNA基因组,行PCR检测HCMV UL83基因验证病毒;(4)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MOI感染的MF和HF细胞内有无疱疹病毒样病毒颗粒形态特征,在细胞内的分布和定位以及感染的MF和HF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与MOI的关系。结果:以MOI为0.1和1感染MF和HF细胞时,MF细胞在2周的培养过程中没有观察到CPE的产生,HF细胞分别在第10 d和第7 d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特征性CPE,光镜下观察可见部分细胞肿胀、变圆、折光性增强等特征;以MOI为10和100感染MF和HF细胞时,MF细胞分别在第7 d和第5 d出现了明显的特征性CPE,HF细胞分别在第5 d和第3 d出现了明显的特征性CPE,光镜下所见同前。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病变明显加重,颗粒状物越来越多,CPE扩展至整个单层细胞。MOI为0.1和1感染MF细胞后各时间点的培养物上清经PFU试验测定,均在第1和2 d的取样中检测到病毒的滴度很低,其他5个时间点未检测到空斑形成。MOI为10和100感染MF细胞后各时间点的培养物PFU测定结果显示:MOI为100时感染MF细胞,第1 d培养物上清中病毒滴度为5.8×101PFUs/ml,第2 d病毒滴度增高到1.5×102 PFUs/ml,在感染的第5 d病毒度的滴度高达2.1×105 PFUs/ml,等到感染的第10 d时,病毒的滴度达到了高峰,为1.2×107 PFUs/ml,接下来随着病变细胞的死亡病毒滴度开始下降,到第14 d病变细胞完全脱落死亡时,病毒滴度降为3.4×105 PFUs/ml,这与在镜下观察到出现特征性CPE的时间基本一致。MOI为10时病毒滴度的变化趋势和MOI为100时基本一致,但MOI为10时,在第14 d时MF病变细胞并没有完全死亡脱落。而与MF平行设置的HF细胞对照中,四个MOI中PFU试验均可检测到空斑的形成且病毒滴度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直到病变细胞死亡后病毒滴定开始下降;MOI为10和100时,病毒滴度的递增趋势与HF平行对照中检测的结果相类似。本研究中,对四个MOI第14 d后的培养物用PCR进行了验证,MOI为0.1,1,10和100时均可在766bp处扩增出HCMV UL83基因的特异性条带。RT-PCR半定量检测结果显示:MOI为0.1和1时,未检测到HCMV IE和UL83 mRNA的转录;而MOI为10和100时均检测到了HCMV IE和UL83 mRNA的转录且转录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递增趋势,直逐渐达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在MOI为0.1和1时,电镜观察MF细胞内和细胞外未见疱疹样病毒颗粒;而MOI为10和100时,在透射电镜下可见MF细胞内有疱疹样病毒颗粒存在。结论:(1)本研究通过PFU试验准确测定感染HCMV后MF细胞培养物上清中的病毒滴度,证明了HCMV可以在体外培养的MF细胞上增殖性感染;(2)以不同MOI感染MF细胞,通过PFU试验测定和分子生物学水平的检测,确定了增殖性感染与病毒MOI存在正相关性。
潘道香[10](2006)在《昆明鼠孕期人巨细胞病毒原发感染对子代神经行为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观察昆明鼠妊娠不同时期HCMV原发感染对子代神经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HCMV先天性感染导致学习记忆障碍及其他神经行为异常提供理论基础,进而为研究儿童学习记忆障碍的病因、病理机制提供技术平台。方法将8周龄的昆明鼠共120只按♀、♂2:1配对,将受精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A、对照组B),每组32只,实验组选择3个时间:妊娠第4天(A1组)、妊娠第10天(A2组)、妊娠第15天(A3组),分别腹腔内接种1×10-6 TCID50HCMV病毒悬液0.5ml/♀,对照组(B1、B2、B3组)同期分别接种等量的HF细胞上清液。分别进行以下检测:1、观察各组接种后孕鼠行为变化、毛发光泽度等;2、每组分别于孕20天随机选取3只孕鼠进行剖宫产,观察是否有畸形胎、死胎、胚胎发育停滞等异常妊娠;同时每组取胎鼠脑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病理检查;3、检测孕鼠及仔鼠的血清中HCMV-DNA含量;4、仔鼠6~7周龄时作神经行为学检测:包括Morris水迷宫、Lashley Ⅲ水迷宫、洞板试验、斜板试验、爬杆试验和自主活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孕期HCMV感染组可导致死胎、畸形胎和胚胎发育停滞等,以孕早期HCMV感染组最明显;仔鼠脑部普通病理检查发现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细胞核消失;电镜下神经元细胞明显肿胀,胞浆中可见有包膜的类球形病毒颗粒;仔鼠血清中可检测出HCMV-DNA,以A1组检出率最高(7/12,58.33%);在Morris水迷宫检测中,A1组潜伏期延长(A1:(30.21±12.74)s,A1vsB1、A2、A3 P<0.05),A1、A2组游泳速度下降(A1:(19.10±1.90)cm/s,A1vsB1、A2、A3 P<0.01;A2:(21.58±1.89)cm/s,A2vsB2 P<0.05),A1组一分钟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1.82±1.09)次/m,A1vsB1 P<0.01,A1vsA3 P<0.05),外环游泳时间百分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Lashley Ⅲ水迷宫检测中,A1组潜
二、人巨细胞病毒先天性感染胎鼠大脑皮质钙调素基因mRNA表达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巨细胞病毒先天性感染胎鼠大脑皮质钙调素基因mRNA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围生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回顾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符号说明 |
绪论 |
第一部分 围生期巨细胞病毒感染影响因素之多因素分析 |
前言 |
1 研究设计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地点 |
1.3 研究时间 |
2 方法 |
2.1 诊断标准 |
2.2 病史采集 |
2.3 病史质量控制 |
3 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处理 |
3.1 数据库的建立和数据录入 |
3.2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4.1 患儿人口学资料 |
4.1.1 性别 |
4.1.2 入院年龄 |
4.1.3 民族 |
4.1.4 监护室入住率 |
4.1.5 住院天数 |
4.2 出生史 |
4.2.1 早产儿比例 |
4.2.2 出生体重 |
4.2.3 出生体重百分位数 |
4.2.4 出生方式 |
4.2.5 窒息抢救史 |
4.2.6 羊水污染 |
4.2.7 胎盘早剥 |
4.2.8 胎膜早破 |
4.2.9 产时发热 |
4.2.10 喂养方式 |
4.3 母孕史 |
4.3.1 母亲妊娠年龄 |
4.3.2 初次妊娠 |
4.3.3 血制品输注史 |
4.3.4 不定期产检 |
4.3.5 妊娠期高血压 |
4.3.6 妊娠期糖尿病 |
4.3.7 妊娠期贫血 |
4.3.8 妊娠合并心脏病 |
4.3.9 妊娠合并肾炎 |
4.3.10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 |
4.3.11 妊娠期上呼吸道感染 |
4.3.12 其它感染 |
4.3.13 吸烟史 |
4.4 家庭信息 |
4.4.1 长期居住地 |
4.4.2 家庭人均年收入 |
4.4.3 人均住房面积 |
4.4.4 父亲年龄 |
4.4.5 父亲文化程度 |
4.4.6 母亲文化程度 |
4.4.7 母亲职业 |
4.4.8 CMV 感染患儿接触史 |
4.4.9 家庭卫生习惯 |
4.5 单因素分析结果总结 |
4.6 CMV 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 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 |
5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围生期巨细胞感染 5 年临床总结及发育评估 |
前言 |
1 研究设计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地点 |
1.3 研究时间 |
2 方法 |
2.1 诊断标准 |
2.2 病史采集 |
2.2.1 围生期 CMV 感染住院患儿病史资料收集 |
2.2.2 门诊随访资料收集 |
2.3 病史质量控制 |
3 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处理 |
3.1 数据库的建立和数据录入 |
3.2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4.1 围生期 CMV 感染住院患儿资料 |
4.1.1 一般资料 |
4.1.2 临床表现及各系统脏器损害情况 |
4.1.3 辅助检查结果 |
4.1.4 治疗与转归 |
4.1.5 影响围生期 CMV 感染更昔洛韦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
4.2 门诊随访 |
4.2.1 一般资料 |
4.2.2 六月龄体格测量 |
4.2.3 六月龄智力测试评估 |
4.2.4 一周岁体格测量 |
4.2.5 一周岁智力测试评估 |
5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围生期巨细胞病毒感染与生后感染临床特点比较 |
前言 |
1 研究设计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地点 |
1.3 研究时间 |
2 研究方法 |
2.1 诊断标准 |
2.2 病史采集 |
2.3 病史质量控制 |
3 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处理 |
3.1 数据库的建立和数据录入 |
3.2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4.1 一般资料 |
4.2 临床表现及近期靶器官损害情况 |
4.3 实验室检查 |
4.4 治疗及疾病转归 |
5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2)HCMV先天性感染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突触可塑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HCMV先天性感染大鼠模型建立及空间学习记忆等神经行为的检测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HCMV先天性感染对仔鼠海马DG区、CA1区LTP/DP的影响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NMDA受体亚单位及相关蛋白(CAMKⅡ)和分子(CA~(2+))水平的改变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
一、前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可选)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统计学证明 |
(3)孕早期HCMV感染对仔鼠海马NMDA受体亚基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4)先天性HCMV感染大鼠海马区突触素Ⅰ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个人简历 |
二、研究生期间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
三、参与的课题研究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5)先天性无症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预后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中文) |
摘要(英文) |
前言 |
第一章 先天性无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生后早期体内病毒负荷与细胞免疫的动态变化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先天性无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听力损伤的预后观察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听力损害发生情况与早期病毒负荷、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HCMV宫内感染与脑组织损伤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HCMV感染与孕周 |
2.HCMV感染与胎儿性别 |
3.HCMV感染与脑瘫 |
4.HCMV感染致脑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 |
5.HCMV感染致脑损伤机制 |
6.HCMV感染的体外模型 |
(7)体内外感染BALB/c小鼠HCMV分离株UL83、UL54基因遗传变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测序结果 |
附录二: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人巨细胞病毒感染Balb/c小鼠椎间盘组织及其变性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个人简历 |
附录二: 致谢 |
附录三: 综述 |
附录四: 照片 |
(9)HCMV体外感染鼠胚成纤维细胞与感染复数相关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个人简历 |
附录二:致谢 |
附录三:综述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10)昆明鼠孕期人巨细胞病毒原发感染对子代神经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 |
引言 |
材料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及参考文献 |
四、人巨细胞病毒先天性感染胎鼠大脑皮质钙调素基因mRNA表达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围生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回顾性临床研究[D]. 刘逦玮.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7)
- [2]HCMV先天性感染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突触可塑性机制研究[D]. 吴德.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3)
- [3]孕早期HCMV感染对仔鼠海马NMDA受体亚基表达的影响[D]. 倪坤. 安徽医科大学, 2012(01)
- [4]先天性HCMV感染大鼠海马区突触素Ⅰ表达的研究[D]. 杨阳. 安徽医科大学, 2011(10)
- [5]先天性无症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预后观察[D]. 王保刚. 青岛大学, 2009(10)
- [6]HCMV宫内感染与脑组织损伤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付月玲,冯玲.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10)
- [7]体内外感染BALB/c小鼠HCMV分离株UL83、UL54基因遗传变异的研究[D]. 黄维. 安徽医科大学, 2008(05)
- [8]人巨细胞病毒感染Balb/c小鼠椎间盘组织及其变性的相关性研究[D]. 汪国宏. 安徽医科大学, 2008(05)
- [9]HCMV体外感染鼠胚成纤维细胞与感染复数相关性的实验研究[D]. 史永林. 安徽医科大学, 2007(03)
- [10]昆明鼠孕期人巨细胞病毒原发感染对子代神经行为的影响[D]. 潘道香. 安徽医科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