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分散土的分散性机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理想[1](2021)在《季冻区分散性土特性与破坏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季冻区分散性土分布广泛,我国东北松嫩平原,美国西北部、密西西比河沿岸和加拿大中南部地区均分布着分散性土。分散性土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质的粘性土。由于土颗粒中离子之间同晶型替换,土中的钙、镁离子被钠离子所替换使得土颗粒表面薄膜水厚度增大,土颗粒之间的排斥力大于范德华力,使得具有在低含盐量水中散开的性质。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和振兴东北经济,我国在松嫩平原分散性土分布区域上修建了大量道路、水利工程,分散性土造成了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和房屋基础出现大量的工程事故问题。季冻区冻融循环、地下水和降雨浸泡等因素对分散性土工程破坏影响表现的更为明显。分散性土的破坏具有隐蔽性、突然性和难以治理等特点,大量的分散性土破坏会造成重大的经济和财产损失。研究季冻区分散性土的破坏成因和机理对提升工程质量,保证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分散性土研究,但是对分散性土破坏形式和特性尚缺乏总体认知,研究重点为非季冻区分散性土冲蚀和管涌问题上,对更能影响分散性土破坏事故的冻融循环、地下水和降雨浸泡等因素引起的工程破坏机理的研究尚不完善。季冻区分散性土破坏除了具有非季冻区分散性土所有的破坏形式外,还具有独有的破坏形式。本文基于工程破坏现象,总结归纳了季冻区分散性土的破坏形式和特性,对季冻土区分散性土冻融循环破坏、冻融-浸泡变形破坏及滑坡失稳破坏三种破坏形式的特性及成因、诱发机制和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季冻区分散性土破坏特性,阐明了成因、机理和诱发机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总结归纳了季冻区分散性土的破坏形式,指出农业灌溉是分散性土形成的重要因素,阐明了影响季冻区分散性土破坏的因素。(2)通过自主设计试验,提出了分散性土的水热特性和冻融循环变形规律,阐明了季冻区分散性土冻融循环破坏成因。(3)通过自主设计冻融-浸泡压缩变形特性试验,阐明了分散性土冻融-浸泡下的变形规律与破坏机理,提出了分散性土冻融-浸泡条件下压缩变形计算方法。(4)阐明了季冻区分散性土滑坡失稳破坏类型。通过系统试验,提出了季冻区分散性土抗剪强度特征,通过数值模拟揭示了季冻区分散性土边坡滑坡失稳过程和诱发机制。
师智勇[2](2021)在《冻融循环对吉林西部盐渍土分散性的影响及改良方法》文中研究表明分散性土是一种在水力梯度很低的纯净水或低浓度水中,土颗粒周围弱结合水膜增厚使土颗粒之间的排斥力大于吸引力,从而使土体发生分散破坏的一种特殊粘性土。由于分散性土遇水易被冲蚀的特性,造成如路基失稳、堤坝管涌等工程事故,因此分散性土从发现开始就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吉林西部位于松嫩平原腹部,为世界三大典型苏打盐渍土分布地区之一,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干旱地带。为引水灌溉提高当地农作物产量,先后修建了引嫩入白、大安灌区和哈达山水利枢纽等工程。然而,在引嫩入白和大安灌区工程沿线,发现渠道边坡发生冲蚀破坏,严重影响了该工程的顺利实施。进一步调查发现该地区土体表现出一定的分散性,同时由于该地区属季节性冻土区,在自然条件下经历冻融循环作用,从而使土体性质产生劣化。因此,有必要进行冻融循环作用对土体分散性的影响研究,探索有效的土体分散性改良方案,从而为季冻区分散性土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现实依据。本文结合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重点项目“高寒松原灌区碳酸型盐渍土边坡灾变机理与防控”、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冻融循环对吉林西部地区季冻土分散特性影响的微观机制研究”,以吉林乾安地区土样为研究对象,根据各分散性鉴别试验结果,提出土体分散性综合判别方法;探讨了冻融循环对明矾改性土样及未处理土样分散性的影响,并从微观角度解释了土样分散性变化的机理;采用明矾+木质素作为混合改性剂,对土体的分散性及强度进行综合改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各分散性鉴别试验对土体分散性等级判别标准不同,所得试验结果也不一定相同的现状,将各分散性鉴别试验统一划分为非分散性、过渡性、分散性、高分散性四个等级。对各分散性鉴别试验赋予不同权重值,同时对每一分散性等级赋予不同的评分值,计算土体分散性等级值从而综合判断土体分散性。2.采用明矾处理后的改性土和未处理土两组土样作为试验土样,设置0、1、3、5、7、9、10、15、20次的冻融循环次数,试验完成后测试了土样的分散性及力学性质变化情况,并从微观角度解释了土样分散性发生变化的机理。3.针对明矾对土体分散性具有良好的改性效果但对力学强度改性效果较差的情况,采用明矾+木质素作为混合改性剂处理研究土样,分析了混合改性剂对试样分散性及力学性质的影响机制。
王理想,袁晓铭[3](2021)在《分散土工程破坏机理与治理研究现状》文中提出分散土工程破坏一直广泛存在,针对分散土工程破坏的机理研究仅仅停留在分散土本身的分散机理研究上;因自然环境因素对分散土工程破坏的影响机理和治理措施研究明显不足。本文总结阐述了国内外分散土工程破坏4种不同特征形态,并对4种破坏形态进行机理分析。对当前分散土工程改性和破坏治理现状进行了讨论,指出分散土改性和治理所面对的问题与挑战,为工程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高策[4](2020)在《仿岩溶碳酸氢钙改性分散性土的初步探索》文中指出分散性土是一种在水力坡降很低的条件下,由于土颗粒间的排斥力超过吸引力而导致土体产生分散流失的黏性土。分散性土是一种水敏性土,它的抗冲蚀能力很低,对环境中的水质较为敏感,在较低的含盐量的水或去离子水中,黏性土颗粒之间的黏聚力大部分甚至全部消失,土颗粒自行分散成原级黏性土颗粒。由于分散性土的抗冲蚀能力很低,在工程中容易使建筑物发生管涌、洞穴和冲沟破坏等事故,对工程的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和隐患。因此,需要对分散性土进行改性处理,提高分散性土的抗冲蚀能力。本文以碳酸氢钙饱和溶液作为改性材料,通过土体的物理性质试验、化学性质试验,分散性鉴定试验,扫描电镜试验和能谱分析试验,研究了碳酸氢钙溶液对分散性土的分散性、颗粒级配、酸碱度、澄清液电导率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分析了碳酸氢钙改性分散性土的机制,阐明了碳酸氢钙改性分散性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结论如下。(1)电导率试验表明,随着二氧化碳气体压强的升高,制备的碳酸氢钙溶液中碳酸氢钙的质量体积浓度增大,碳酸氢钙会缓慢分解形成碳酸钙。碳酸氢钙溶液与土体混合后,土颗粒的沉降速度显着增加,土水悬浊液会在短时间内产生明显的分层,上层溶液清晰透明,溶液中几乎没有悬浮状的黏土颗粒,但尚有未分解的碳酸氢钙存在于上部澄清液中。待澄清液蒸发后,土体表面会有鳞状的碳酸钙晶体生成。采用抽气或抽滤两种方法均可以提高碳酸氢钙的分解速度和转化率,加速碳酸钙的析出和沉积。(2)分散性鉴定试验表明,碳酸氢钙溶液可有效降低分散性土的分散性。液固比和土液分离方式对改性效果有重要影响。随着液固比的增加,土体的分散性逐渐降低,当液固比为3:1时,分散性土转变为过渡性土;当液固比为4:1时,分散性土转变为非分散性土。混合抽滤风干的土液分离方式具有碳酸氢钙分解率高、土水悬液分离速度快、改性效果稳定的特点。(3)碳酸氢钙溶液加入到分散性土中后,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和吸附交换反应等,使得土体的p H值降低,土颗粒间的双电层厚度减小,而且凝胶状的碳酸钙可起到胶结作用与固化作用,形成较大的团粒,提高土体的抗冲蚀性。这些作用改善了土颗粒之间的胶结,增强了土体的结构稳定性。
宋婉婷[5](2019)在《分散性土原位注液改性方法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分散性土分布广泛,因水利工程施工时常采用就地取材的原则,所以许多项目中不可避免的将分散性土作为堤、坝的填筑料。但是分散性土具有抗冲蚀能力低、遇水分散的特性,时常会造成破坏位置隐蔽、破坏过程迅速的工程事故。因此,对分散性土的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探究了由氯化铝(AlCl3)、三氯乙酸(CCl3COOH)、氯化钙(CaCl2)3种材料组成的ACC改性剂的最优配方及其原位注液改性的效果。改性剂的改性效果由分散性鉴定试验(针孔试验、碎块试验、双比重计试验、交换性钠离子百分比试验、孔隙水可溶性阳离子试验)进行综合鉴定,同时结合性能价格比为参考指标,共同评价分散性土改性剂的改性能力,从而得出最优配比的分散性土改性剂。在研制的ACC改性剂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原位注液改性试验,通过控制改性液剂量、土体压实度、养护龄期等影响因素,探究原位注液改性的最佳方案。最后,通过扫描电镜试验、渗透试验、溶质运移模拟等对原位改性的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ACC改性剂作为分散性土化学改性剂,可以充分发挥三种材料各自的优点,同时促进整体的改性效果。当AlCl3、CaCl2、CCl3COOH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05%、0.05%时,改性效果显着并且最为经济。(2)对原位注液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中,随着改性液剂量的增大,原位改性的效果越好;随着压实度的增加,原位改性的效果呈现变差的趋势。其中,在压实度为96%、改性液剂量为4%(120g)时,渗透面积为78.54cm2(直径10cm)的分散性土试样完全改性深度可以达到5cm,5-10cm深度的土层被改性为过渡性土。(3)影响分散性土原位注液改性的效果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改性液的渗透范围,二是改性液与土体作用产生的物理化学反应效果。其中,随着压实度的增大,土体的渗透系数减小,是影响改性液渗透性的主要因素。(4)ACC改性剂产生作用的机制是可以提供高价阳离子置换土体中的钠离子,减少土粒间双电层厚度,同时生成胶凝物质并降低土体碱性,从而抑制土体分散性。
马冰[6](2018)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石灰固化盐渍土物理力学性质研究及机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吉林西部是我国典型的季节冻土区及碳酸盐渍土分布区。特殊的气候及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导致该区土壤盐渍化程度日益加重。盐渍土中所含的易溶盐对土工程性质影响很大。盐渍土液相组分为盐溶液,易溶盐在含水率较低时饱和并以晶体形式析出于土粒之间,起一定的胶结和骨架作用,使得土质坚硬强度较高;易溶盐因外界水热环境改变(降水、升温等)而溶解时,因盐渍土中含有的吸附性阳离子有很强的吸水保湿性,导致湿陷、溶蚀等工程病害的发生,土体结构破坏以至强度降低。冬季时温度降低会使土中水盐发生迁移且土中水冻结和盐结晶会产生冻胀及盐胀,土的微观结构及力学强度会因反复冻融而劣化,导致盐渍土工程构筑物发生失稳破坏等危害。近年来课题组对吉林西部农安、乾安、大安、镇赉等盐渍土分布区进行了大量实地调查和取样工作。调查发现盐渍土分布区道路、水利、电力等工程设施受冻融循环作用和易溶盐影响而病害问题较多。道路普遍存在盐胀、冻胀及翻浆等问题;电力设施因地基盐渍土冻胀而上拔;引水渠道土体由于分散性较高,土颗粒在水中易分散崩解,导致土体受水流溶蚀、冲刷严重,渠坡土体裂缝和空洞发育,加之冻融循环的破坏作用,常发生大规模的滑塌破坏。盐渍土本身的性质及冻融循环作用使盐渍土体产生各种病害,严重影响了当地工程设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因此有必要对该区天然盐渍土进行工程改良,通过室内试验来对改良土的掺量配比、改良效果、改良机理和工程可行性等问题进行研究,以便为当地盐渍土改良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与建议。近年来,吉林西部盐渍土的盐渍化程度逐年增加,盐渍化进程威胁着人类的活动及工程建设,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开展当地盐渍土工程性质改良的研究就更加迫切与必要。本文以吉林西部乾安地区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该区盐渍土各项理化参数及工程构筑物病害特征进行长期监测,其次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石灰改良高粘粒高含盐量的乾安地区盐渍土的可行性。通过颗分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及阳离子交换总量试验,研究石灰掺量、冻融循环及养护龄期对土的粒度成分、水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的影响。通过CT扫描及扫描电镜进行石灰固化前后盐渍土细微观结构的定性及定量研究。通过无侧限抗压及直剪试验对该地区盐渍土及固化盐渍土的力学强度和抗水性等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通过微观结构研究成果,来进行石灰固化土力学强度变化的机理分析。以上研究成果为该区使用石灰固化盐渍土的可行性提供了借鉴与参考。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吉林西部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总结了各自然地理因素对当地盐渍土形成和演化的影响。介绍了本文所依托的渠道开挖段的工程概况,对工程现场取样点各深度土层的物理水理性质、粒度成分、矿物成分、易溶盐含量及有机质含量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各深度土层粘粒和粉粒含量较高,原状土体裂隙结构发育;取样点盐渍土为碳酸盐渍土,40cm深度土层含盐量最高,易溶盐中Na+和HCO3-含量最高。(2)研究了石灰掺量、冻融循环及养护龄期对土的粒度成分、界限含水率及阳离子交换总量等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加入土中,粘粒含量大大减少,砂粒和粉粒含量明显增多;冻融循环使细颗粒团聚、粗颗粒破碎,土粒度成分向粉粒化发展。掺灰量的增加使土的液限减小,塑限增加,塑性指数减小,土可塑性变差;冻融循环对石灰固化盐渍土界限含水率的影响不大,使盐渍土的液塑限微弱降低。阳离子交换总量随石灰掺量的增加而降低,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固化土理化性质受养护龄期的影响较小,养护7d时各指标与养护28d的接近。石灰固化土物理化学性质随冻融循环的变化幅度均小于素盐渍土,这从物理化学性质角度说明了石灰能增强土的抗冻性。(3)利用CT扫描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盐渍土固化前后的细微观结构特征,并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CT扫描结果表明:掺灰后土样的孔隙分布不均匀性得到改善,且大孔隙向小孔隙转变;冻融对盐渍土结构的破坏较强,对固化盐渍土结构的影响较小。SEM图像表明:掺加石灰后土颗粒形态、排列和胶结状态及孔隙的形态、分布和大小均发生变化,微观结构的整体性增强;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土的微观结构变得更为疏松,冻融循环通过改变孔隙的结构特征来影响土颗粒的结构特征。石灰掺量比冻融循环次数更能影响土颗粒单元体和孔隙的微观结构参数;当石灰掺量较高时,固化盐渍土的微观结构参数受冻融循环的影响比素盐渍土受冻融循环的影响要小,表明固化盐渍土的抗冻性要强于未经改良的盐渍土。(4)研究了石灰掺量、冻融循环次数、含水率、含盐量及养护龄期、养护方式对石灰固化盐渍土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了含水率、含盐量及冻融循环次数对素盐渍土力学性质的影响,将冻融循环条件下的素盐渍土及石灰固化盐渍土的力学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了盐渍土及固化盐渍土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抗水性。研究结果表明:素盐渍土及石灰固化盐渍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会因含水率增加而下降。对素盐渍土来说,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含盐量的增加先减小而后上升。对石灰固化盐渍土来说,随着含盐量的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一直减小。随掺灰量的增加,土样的脆性破坏也更为显着,固化盐渍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及粘聚力均呈增大趋势,内摩擦角先增加而后趋于稳定或稍有减小。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素盐渍土及石灰固化盐渍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粘聚力均先降低后趋于稳定,内摩擦角先增加后下降,石灰固化后土的强度衰减率下降,石灰对盐渍土的抗冻性提高明显。素盐渍土浸水后强度迅速丧失,石灰固化后土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抗水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且掺灰量越高,抗水性改善的越明显。养护7d的试样强度约为养护28d试样的75%左右;风干养护条件下固化土强度更高,但抗水性变得极差。
霍珍生[7](2016)在《吉林省农安地区碳酸盐渍土冻胀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安县位于吉林省的中西部,处于松辽平原的中央地带。由于该区海拔较四周低且地势平缓,导致排水不畅。浅层地下水矿化程度很高,水中盐离子随水分迁移,导致本区土壤盐渍化较重。通过对水中的易溶盐进行检测发现含量最多的是碳酸氢钠,盐渍土类型为碳酸盐渍土。农安县属于季冻区,在冬季寒冷的条件下,土体因为冻胀引起的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同时,该区冻胀时盐分的加入又使得冻胀过程比非盐渍土区的冻胀过程更为复杂。本文以吉林省农安地区的碳酸盐渍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农安地区旱地取得的土样进行室内冻胀实验,对本区碳酸盐渍土的冻胀特性进行研究。通过粗糙集理论对影响碳酸盐渍土冻胀特性的因素进行属性约简,约简得到影响冻胀最大的因素后再利用MATLAB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碳酸盐渍土冻胀仿真模型。最后,通过删除仿真模型中的不同参数来对冻胀的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本文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在临界冻胀温度fht处,存在一个临界冻胀(缩)含水量fhw和临界冻胀压实度fhd,当盐渍土的含水量与压实度都达到临界值时土样才发生冻胀,否则发生冻缩。2.当开始降温时(5℃-2℃),试样发生不同程度的收缩,这是土样的“冷缩”过程。当温度在-2℃到-8℃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降低,土样体积发生很大变化。当土样含水率与压实度低于临界冻胀双因子界限值fhc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土样表现为“冻缩”;当土样的含水率与压实度大于土样的临界冻胀双因子界限值fhc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土样表现为“冻胀”。-2℃到-8℃这个区间是整个实验中土样变化最大的区间。当温度在-8℃到-25℃这个区间内,随着温度的降低,土样趋于平稳,不会产生较大波动直至实验终止。3.每组土样都存在着多组临界冻胀双因子界限值fhc。一般情况下,临界冻胀压实度fhd越大,土样的临界冻胀(缩)含水量fhw越低,临界冻胀压实度fhd越小土样的临界冻胀(缩)含水量fhw会越大。4.土样的含水率与压实度未达到临界冻胀双因子界限值fhc时,含盐量在0到1%区间内,随着含盐量的增加,试样冻缩量增大;含盐量在1%到3%区间内,随着含盐量增加冻缩量减少,但是不同含盐量间冻缩量差异不大。当土样的含水率与压实度未达到临界冻胀双因子界限值fhc时,含盐量在0到1%区间内,随着含盐量的增加,试样冻胀量变小;含盐量在1%到3%区间内,随着含盐量增加冻胀量增加,但是不同含盐量间冻胀量差异不大。5.随着含盐的增加,试件的起胀温度降低,在0%时,起胀温度在-2℃左右,到含盐量1%时,起胀温度就达到了-4℃附近。这是因为含盐量增加降低了土中盐溶液的冰点。6.根据粗糙集理论,将冻胀研究中出现的10个影响因素(压实度、含水率、温度、塑限、含盐量、有机质含量、pH值、阳离子交换量、粉粒含量、粘粒含量)进行了属性约简,最终筛选出对碳酸盐渍土影响最大的四个因素,分别是:压实度、含水率、温度、含盐量。其余因素对碳酸盐渍土冻胀无明显影响或者影响有限。7.在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时,随机选取了500条实验数据,模型预测时随机选取了除训练数据以外的数据中的90条。模型输入层神经元为4个,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为10个,输出层1个,模拟精度为0.001。最后模拟结果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R2=82.32%,模拟结果与实际值的误差较小,训练中收敛速度快、精度高。说明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对本次碳酸盐渍土的冻胀率变化趋势进行预测。8.通过删除模型中某一参数后的预测结果来对比不同参数对碳酸盐渍土冻胀的影响大小,其中删除含水率后R2=25.36%,删除压实度后R2=54.66%,删除温度后R2=47.81%,删除含盐量后R2=59.06%。最后得到对碳酸盐渍土冻胀影响最大的参数排序为:含水率>温度>压实度>含盐量。
李栋国[8](2015)在《农安盐渍土冻胀及反复冻融强度衰减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盐渍土对工程建设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巨大。吉林省农安县属于典型季冻区,分布着大量盐碱化较重的土壤,该地区的各类土木工程经常会受到碳酸盐渍土的冻胀和反复冻融的影响。路基路面的冻胀翻浆、堤坝坡脚的冻胀开裂和冻融作用下盐渍土地基的承载力不足等病害,已经成为制约盐渍土工程成败的关键。为给碳酸盐渍土地区盐渍土工程的冻胀和反复冻融强度的破坏寻找理论依据和机制,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松嫩平原分散土成因机制及水热盐耦合离子迁移模型研究(No.41372267)、寒旱区土体盐渍化HTSM多场耦合地质环境系统灾变演化机理与工程效应研究(No.41430642)和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干湿冻融循环对吉林西部分散土的影响及机理研究(No.20120061110054),以农安县的碳酸盐渍土土样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了冻胀和反复冻融作用下的超声波波速和单轴抗压强度研究。首先对土样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试验分析,确定农安盐渍土为易溶盐含量较高、弱碱性、非有机质、级配良好、中液限、钠离子含量很高的碳酸粉质亚粘土。再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备不同的含盐量、击实度和含水率土样,进行盐渍土冻胀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冻胀性与含水率成正比,最低含水率在16%以上;低含盐量土冻胀与击实度成正比,高含盐量土冻胀与击实度成反比;含盐量小于1.5%时冻胀与含盐量成正比,反之成反比。然后考虑含盐量、击实度、含水率和冻融次数4个因素的影响对土样进行反复冻融情况下的超声波波速和单轴抗压强度研究。超声波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各试验工况土样的波速随着冻融次数呈下降趋势,不含盐土波速与含水率成明显的反比关系。而盐渍土波速在冻融550次时,与含水率成正比关系,波速与击实度总体呈正比关系;反复冻融作用下单轴抗压强度研究表明冻融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而衰减,冻融强度与击实度成正比,与含水率、含盐量成反比关系。通过反复冻融强度和波速的关联性分析,从机制学角度讨论了影响二者关联性的因素水平及规律,以期将这种无损检测强度的手段应用到今后强度测试中。最后,由灰关联度和粗糙集确定盐渍土反复冻融强度衰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权重大小顺序为冻融次数>含水率>击实度>含盐量。以击实度、含水率、含盐量、冻融次数建立了冻融强度衰减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该模型具有很好的收敛性,但测试误差起伏略大,在一定条件下该模型能较好的预测和描述碳酸盐渍土的反复冻融强度,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樊恒辉,赵高文,李洪良[9](2010)在《分散性黏土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分散性黏土抗水蚀能力很低,对水利工程、道路工程等建筑物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是近年来岩土工程界比较关注的特殊土类之一。由于分散性黏土发现较晚,工程实例较少,对分散性黏土的研究不够深入。文中从发现历史与工程危害、地质条件与分布规律、试验鉴别方法与工程特性、分散机制与微观结构、工程应用等方面对分散性黏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研究方向。
张静[10](2010)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分散性季冻土的分散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吉林省西部地区分散性冻土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北季冻区路基土水分迁移的微观机理研究”,通过对不同季节、不同深度的土样的室内常规物理试验、化学试验、微观结构测试及分散性鉴定试验研究,分析了土的物化性质和分散性在土体剖面上的分布特征及其随季节的变化。另外对土样进行了室内水分迁移模拟试验,通过对冻融前后土的含水率、含盐量、微观结构、分散性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多个冻融循环过程中的水分迁移特征及迁移的机理,盐分随水分的运移特征及微观结构、分散性的变化,总结出了冻融循环过程中的盐分迁移和微结构变化对分散性的影响机理。在以上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土的物理化学参数与分散性参数—分散度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计算,探讨了物理化学性质对分散性的影响大小,确定了影响分散性的主要参数,研究了吉林省西部地区分散性冻土的分散机理,并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特征,分析其成因。最后,采用分散度和已确定的对分散性最具影响意义的5个参数:交换性钠百分比、阳离子交换容量、pH值、有机质含量、粘粒含量,建立了BP神经网络分散性模型,并通过4组土样的试验值和模型计算值的对比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对吉林省西部地区水利工程建设和土质改良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分散土的分散性机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分散土的分散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季冻区分散性土特性与破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分散性土分布及破坏现象 |
1.2 分散性土研究现状 |
1.2.1 分散性土基本性质 |
1.2.2 分散性土工程破坏治理 |
1.2.3 季冻区分散性土研究不足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季冻区分散性土破坏形式与影响因素 |
2.1 引言 |
2.2 研究区分散性土分布、分散机理与成因 |
2.2.1 研究区分散性土分布与分散机理 |
2.2.2 分散性土成因 |
2.3 季冻区分散性土破坏形式 |
2.3.1 冲蚀破坏和管涌破坏 |
2.3.2 冻融循环破坏 |
2.3.3 冻融-浸泡变形破坏 |
2.3.4 滑坡失稳破坏 |
2.4 季冻区分散性土破坏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季冻区分散性土冻融循环特性及破坏成因 |
3.1 引言 |
3.2 分散性土理化性质与分散性 |
3.2.1 矿物成分分析 |
3.2.2 理化性质 |
3.2.3 分散性鉴定 |
3.3 冻融循环下分散性土水热特性分析 |
3.3.1 冻结温度和融化温度 |
3.3.2 冻融循环试验 |
3.3.3 含水率重分布特征 |
3.3.4 温度重分布特性 |
3.4 季冻区分散性土冻融循环变形规律 |
3.4.1 分散性土冻融循环变形规律 |
3.4.2 与非分散性土冻融循环变形规律差异 |
3.5 季冻区分散性土冻融循环破坏成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季冻区分散性土冻融-浸泡变形特性及破坏机理 |
4.1 引言 |
4.2 分散性土冻融-浸泡下土体状态变化 |
4.3 分散性土冻融-浸泡变形特性 |
4.3.1 冻融-浸泡试验设计 |
4.3.2 分散性土冻融-浸泡下的变形特性 |
4.3.3 与非分散性土冻融-浸泡变形特性差异 |
4.3.4 分散性土冻融-浸泡压缩变形预测方法 |
4.4 分散性土冻融-浸泡变形破坏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季冻区分散性土边坡滑坡失稳特性及诱发机制 |
5.1 引言 |
5.2 季冻区分散性土滑坡失稳类型与影响因素 |
5.3 季冻区环境下分散性土抗剪强度特性 |
5.3.1 抗剪强度试验设计 |
5.3.2 冻融和浸泡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
5.3.3 含水率和干密度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
5.4 分散性土滑坡失稳过程分析 |
5.4.1 典型滑坡抗滑稳定性计算 |
5.4.2 滑坡失稳过程分析 |
5.5 季冻区分散性土滑坡失稳诱发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2)冻融循环对吉林西部盐渍土分散性的影响及改良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体分散性评价 |
1.2.2 冻融循环作用对土体分散性的影响 |
1.2.3 分散性土改性处理方法研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土样分散性综合评价 |
2.1 土样基本性质 |
2.1.1 取样点概况 |
2.1.2 土样基本性质 |
2.2 土样分散性判别试验 |
2.2.1 针孔试验 |
2.2.2 碎块试验 |
2.2.3 双比重计试验 |
2.2.4 交换性钠离子百分比试验 |
2.3 土体分散性综合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冻融循环对土体分散性影响的机理分析及改性土强度特征 |
3.1 冻融循环条件下土体分散性变化 |
3.1.1 土样制备及实验方案 |
3.1.2 土体分散性变化 |
3.2 改性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特征 |
3.3 分散性变化的微观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性分散土力学性质改良 |
4.1 试验方案 |
4.2 试样力学特征 |
4.2.1 试样破坏特征 |
4.2.2 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特征 |
4.3 土样分散性判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分散土工程破坏机理与治理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分散土工程破坏形态与机理分析研究现状 |
1.1 冲蚀破坏与破坏机理分析 |
1.2 渗流管涌破坏与机理分析 |
1.3 冻胀破坏与机理分析 |
1.4 滑坡破坏与机理分析 |
2 分散土工程治理技术研究现状 |
2.1 分散土的改性 |
2.2 分散土工程治理 |
3 分散土工程破坏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
4 结语 |
(4)仿岩溶碳酸氢钙改性分散性土的初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杨凌黄土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 |
2.1.2 分散性土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分散性鉴定试验 |
2.2.2 碳酸氢钙含量的测定 |
2.2.3 溶液电导率的测定 |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试验 |
第三章 仿岩溶碳酸氢钙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 |
3.1 岩溶系统概述 |
3.2 仿岩溶碳酸氢钙的制备 |
3.2.1 碳酸氢钙溶液的组成 |
3.2.2 仿岩溶碳酸氢钙的制备 |
3.2.3 二氧化碳压强对碳酸氢钙生成量的影响 |
3.3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土水悬液的不同处理方式对碳酸钙沉积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试验方案 |
4.2.1 不同液固比 |
4.2.2 土液分离方式 |
4.2.3 电导率试验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液固比混合的土液特征 |
4.3.2 不同处理方式土体风干后的表观特征 |
4.3.3 不同处理方式对土水悬液电导率变化的影响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CFPK溶液改性分散性土研究 |
5.1 前言 |
5.2 试验方案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针孔试验 |
5.3.2 碎块试验 |
5.3.3 双比重计试验 |
5.3.4 试验结果综合分析 |
5.4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CFPK改性分散性土的机制研究 |
6.1 前言 |
6.2 试验方案 |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1 酸碱度试验 |
6.3.2 非常规颗分试验 |
6.3.3 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试验 |
6.4 机理分析 |
6.5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分散性土原位注液改性方法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杨凌黄土的基本性质 |
2.1.1 杨凌黄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
2.1.2 杨凌黄土的基本化学性质 |
2.2 分散性土样的基本性质 |
2.2.1 分散性土的制备 |
2.2.2 分散性土样的基本物理性质 |
2.2.3 分散性土样的基本化学性质 |
2.3 试验方法 |
第三章 ACC改性剂研制及改性效果研究 |
3.1 前言 |
3.2 改性剂配方材料 |
3.3 改性剂配方研制试验方案 |
3.3.1 改性材料单掺试验 |
3.3.2 改性材料多掺正交试验 |
3.3.3 黏性土分散性鉴定步骤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单掺试验结果分析 |
3.4.2 多掺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4.3 改性剂最优配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散性土原位注液改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4.2.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4.2.2 试验方案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改性液剂量对土体分散性的影响 |
4.3.2 养护龄期对土体分散性的影响 |
4.3.3 压实度对土体分散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散性土原位改性机制分析 |
5.1 改性液渗透范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5.1.1 压实度对改性液渗透性的影响 |
5.1.2 溶质运移模拟改性液渗透范围 |
5.2 ACC改性剂的改性机制分析 |
5.2.1 ACC改性剂作用机制 |
5.2.2 分散性土及改性土的微观结构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冻融循环条件下石灰固化盐渍土物理力学性质研究及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盐渍土及冻土概况 |
1.1.2 季冻土区盐渍土工程病害 |
1.1.3 本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冻融循环对盐渍土工程性质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2 盐渍土改良技术研究现状 |
1.2.3 石灰固化盐渍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概况及土样基本性质 |
2.1 吉林西部自然地理概况 |
2.2 吉林西部供水工程乾安渠道挖方试验段工程概况 |
2.3 现场调查与取样 |
2.4 取样点不同深度土层物理性质与水理性质 |
2.5 取样点不同深度土层物质成分 |
2.5.1 粒度成分 |
2.5.2 矿物成分 |
2.5.3 易溶盐含量 |
2.5.4 有机质含量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冻融循环作用下石灰固化盐渍土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
3.1 试验方案与试样制备 |
3.1.1 试验方案 |
3.1.2 试样制备 |
3.2 冻融循环作用下石灰固化土冻胀率的变化 |
3.3 冻融循环作用下石灰固化土粒度成分的变化 |
3.3.1 石灰掺量对粒度成分的影响 |
3.3.2 冻融循环对粒度成分的影响 |
3.3.3 养护龄期对粒度成分的影响 |
3.4 冻融循环作用下石灰固化土界限含水率的变化 |
3.4.1 石灰掺量对界限含水率的影响 |
3.4.2 冻融循环对界限含水率的影响 |
3.4.3 养护龄期对界限含水率的影响 |
3.5 冻融循环作用下石灰固化土阳离子交换量的变化 |
3.5.1 石灰掺量对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 |
3.5.2 冻融循环对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 |
3.5.3 养护龄期对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冻融循环作用下石灰固化盐渍土微观结构特征研究 |
4.1 CT图像分析 |
4.1.1 CT图像分析原理 |
4.1.2 试验仪器与扫描参数 |
4.1.3 CT扫描结果的定性分析 |
4.1.4 CT扫描结果的定量分析 |
4.2 微观结构图像(SEM)分析 |
4.2.1 扫描电镜试样制备方法 |
4.2.2 微观结构的定性分析 |
4.2.3 微观结构的定量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冻融条件下盐渍土及石灰固化盐渍土力学性质研究 |
5.1 冻融循环作用下盐渍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
5.1.1 含水率及冻融循环对盐渍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5.1.2 含盐量及冻融循环对盐渍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5.2 冻融循环作用下石灰固化盐渍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
5.2.1 掺灰量及冻融循环对固化盐渍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5.2.2 含水率及冻融循环对固化盐渍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5.2.3 含盐量对固化盐渍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5.2.4 养护龄期及方式对固化盐渍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5.3 冻融循环作用下石灰固化盐渍土的抗水性 |
5.4 冻融循环作用下石灰固化盐渍土的抗剪强度 |
5.4.1 石灰掺量对固化盐渍土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 |
5.4.2 冻融循环对固化盐渍土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石灰固化盐渍土力学强度变化机理 |
6.1 石灰掺量对固化盐渍土力学强度的影响机理 |
6.1.1 灰土的物理化学反应 |
6.1.2 石灰掺量对土微观结构的影响机理 |
6.1.3 石灰掺量对土力学强度的影响机理 |
6.2 冻融循环对盐渍土及石灰固化盐渍土力学强度的影响机理 |
6.2.1 冻融循环对土微观结构的影响机理 |
6.2.2 冻融循环对土力学强度的影响机理 |
6.3 含水率对盐渍土及石灰固化盐渍土力学强度的影响机理 |
6.4 含盐量对盐渍土及石灰固化盐渍土力学强度的影响机理 |
6.4.1 含盐量对盐渍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机理 |
6.4.2 含盐量对石灰固化盐渍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机理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吉林省农安地区碳酸盐渍土冻胀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盐渍土及危害 |
1.1.2 吉林西部碳酸盐渍土冻胀特性研究的意义 |
1.2 盐渍土研究进展 |
1.3 土体冻胀研究进展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特性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取样点地层分布特征 |
2.3 取样点不同深度土层物质组成 |
2.3.1. 不同土层的粒度成分分析 |
2.3.2 矿物成分分析 |
2.4 取样点不同深度土层物理化学性质 |
2.4.1 物理性质 |
2.4.2 易溶盐含量 |
2.4.3 阳离子交换量 |
2.4.4 pH值 |
2.4.5 有机质含量 |
2.5 小结 |
第3章 碳酸盐渍土室内冻胀实验 |
3.1 碳酸盐渍土冻胀实验方案 |
3.1.1 土样介绍 |
3.1.2 实验因素配置 |
3.2 实验设备 |
3.2.1 冻融实验舱 |
3.2.2 冻胀仪 |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4 小结 |
第4章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4.1 数据计算方法 |
4.2 不同埋深盐渍土的含水率、压实度与冻胀率的关系 |
4.2.1 埋深 10cm深盐渍土的冻胀与含水率、压实度的关系 |
4.2.2 埋深 40cm深盐渍土的冻胀与含水率、压实度的关系 |
4.2.3 埋深 70cm深盐渍土的冻胀与含水率、压实度的关系 |
4.2.4 埋深 110cm深盐渍土的冻胀与含水率、压实度的关系 |
4.2.5 埋深 170cm深盐渍土的冻胀与含水率、压实度的关系 |
4.3 盐渍土冻胀与含盐量、含水率、压实度的关系 |
4.3.1 0.0%含盐量时盐渍土冻胀与含水率、压实度的关系 |
4.3.2 0.5%含盐量时盐渍土冻胀与含水率、压实度的关系 |
4.3.3 1.0%含盐量时盐渍土冻胀与含水率、压实度的关系 |
4.3.4 2.0%含盐量时盐渍土冻胀与含水率、压实度的关系 |
4.3.5 3.0%含盐量时盐渍土冻胀与含水率、压实度的关系 |
4.4 不同埋深盐渍土冻胀率与含水量-压实度的关系 |
4.5 碳酸氢钠溶解度及其土中水冻结曲线对冻胀变形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5章 碳酸盐渍土冻胀敏感性分析 |
5.1 粗糙集简介 |
5.1.1 信息系统 |
5.1.2 集合的近似与粗糙集 |
5.1.3 粗糙集的知识约简 |
5.2 利用粗糙集理论对影响因素进行约简 |
5.2.1 确定原始数据 |
5.2.2 建立决策信息表 |
5.2.3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冻胀率影响因素属性约简 |
5.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碳酸盐渍土冻胀模型 |
5.3.1 BP神经网络简介 |
5.3.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冻胀率模型建立 |
5.4 利用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冻胀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农安盐渍土冻胀及反复冻融强度衰减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盐渍土及危害 |
1.1.2 吉林西部碳酸盐渍土冻胀及反复冻融作用下强度研究的意义 |
1.2 土体冻胀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土体冻融强度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和土层的工程地质研究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区土层工程地质研究 |
2.2.1 研究区土层工程地质条件 |
2.2.2 粒度成分与矿物组成测试与分析 |
2.2.3 物理化学性质 |
2.3 试验方案设计 |
2.3.1 试验因素确定 |
2.3.2 冻胀试验方案设计 |
2.3.3 冻融循环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方案设计 |
2.4 小结 |
第3章 室内冻胀试验 |
3.1 无荷载冻胀率试验及影响因素 |
3.1.1 无荷载冻胀率试验结果 |
3.1.2 含水率对冻胀率的影响 |
3.1.3 击实度对冻胀率的影响 |
3.1.4 含盐量对冻胀率的影响 |
3.2 碳酸盐渍土冻胀力试验及影响因素 |
3.2.1 碳酸盐渍土冻胀力试验结果 |
3.2.2 含水率对冻胀力的影响 |
3.2.3 击实度对冻胀力的影响 |
3.2.4 含盐量对冻胀力的影响 |
3.3 碳酸盐渍土冻胀率和冻胀力关联性研究 |
3.3.1 含水率对冻胀率和冻胀力关系的影响分析 |
3.3.2 击实度对冻胀率与冻胀力关系的影响分析 |
3.3.3 含盐量对冻胀率与冻胀力关系的影响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室内反复冻融作用下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
4.1 反复冻融作用下碳酸盐渍土的超声波波速研究 |
4.1.1 反复冻融作用下碳酸盐渍土超声波波速测试 |
4.1.2 未冻融土波速规律研究 |
4.1.3 反复冻融作用下不同含水率土样波速规律研究 |
4.1.4 反复冻融作用下不同击实度土样波速规律研究 |
4.1.5 反复冻融作用下不同含盐量土样波速规律研究 |
4.2 反复冻融作用下碳酸盐渍土的无侧限单轴抗压强度研究 |
4.2.1 冻融强度试验结果 |
4.2.2 各盐渍土在不同含水率时反复冻融强度的研究 |
4.2.3 各盐渍土在不同击实度时反复冻融强度的研究 |
4.2.4 不同含盐量盐渍土冻融强度研究 |
4.3 反复冻融作用下波速与单轴抗压强度关联性研究 |
4.3.1 反复冻融作用下不同含水率的影响 |
4.3.2 反复冻融作用下不同击实度的影响 |
4.3.3 反复冻融作用下不同含盐量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灰关联度和粗糙集理论评价碳酸盐渍土冻融强度的影响因素 |
5.1 灰关联度法评价碳酸盐渍土冻融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
5.1.1 关联度计算 |
5.1.2 灰关联度分析各影响因素 |
5.2 粗糙集简介 |
5.2.1 信息系统 |
5.2.2 集合的近似与粗糙集 |
5.2.3 粗糙集的知识约简 |
5.2.4 影响因子的重要度及权重的计算 |
5.3 运用粗糙集理论进行各因素对冻融强度的影响评价 |
5.3.1 确立原始数据 |
5.3.2 数据处理,建立决策信息表 |
5.3.3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冻融强度影响因素属性约简 |
5.3.4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冻融强度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 |
5.4 小结 |
第6章 基于 BP 神经网络建立碳酸盐渍土冻融强度模型 |
6.1 BP 神经网络概述 |
6.2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冻融强度模型建立 |
6.2.1 确立网络结构及数据准备 |
6.2.2 利用 Matlab 建立 BP 网络模型 |
6.2.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分散性黏土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发现与危害 |
3 地质条件与分布规律 |
4 分散性黏土的判别方法与工程特性 |
5 分散机制与微观结构 |
6 工程应用 |
7 存在的若干问题与研究方向 |
(10)吉林省西部地区分散性季冻土的分散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分散性土的研究意义 |
1.1.1 分散性土简介 |
1.1.2 分散性土的研究意义 |
1.2 分散性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盐渍土水分迁移理论研究概述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1.6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吉林省西部地区分散性土的成分特征及物理化学特征 |
2.1 分散性土的物质组成 |
2.1.1 粒度成分 |
2.1.2 矿物成分 |
2.2 分散性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
2.2.1 物理性质 |
2.2.2 易溶盐 |
2.2.3 pH 值 |
2.2.4 有机质 |
2.2.5 比表面积 |
2.2.6 阳离子交换容量 |
2.3 分散性土的孔隙分布特征 |
2.4 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西部地区分散性土的分散性特征 |
3.1 野外调查与识别 |
3.2 针孔试验 |
3.3 碎块试验 |
3.4 双比重计试验 |
3.5 交换性钠百分比试验 |
3.6 分散土的综合判定 |
3.7 湿筛试验 |
3.8 小结 |
第4章 季冻区水分迁移对分散性的影响 |
4.1 季节冻土中的水分迁移 |
4.1.1 土中水的赋存状态 |
4.1.2 土体中水的冻结 |
4.1.3 冻土中水分迁移的驱动力 |
4.2 冻土水分迁移试验研究 |
4.2.1 直接法 |
4.2.2 冻融法 |
4.3 水分迁移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冻结前后含水率的变化特征 |
4.3.2 冻结前后含盐量的变化特征 |
4.3.3 冻结前后微观结构的变化特征 |
4.3.4 冻结前后分散性的变化特征 |
4.4 多次冻融循环过程中的水分迁移 |
4.5 小结 |
第5章 基于灰关联度法评价土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分散性的影响 |
5.1 灰色关联分析原理 |
5.2 灰关联分析法的计算过程 |
5.3 物理化学参数与分散性灰关联分析过程 |
5.4 小结 |
第6章 吉林省西部地区分散性土的分散机理研究 |
6.1 粘土矿物与土的分散性 |
6.2 交换性钠与土的分散性 |
6.3 pH 值与土的分散性 |
6.4 粘粒含量、有机质与土的分散性 |
6.5 土壤团聚体与土的分散性 |
6.6 微观结构与土的分散性 |
6.7 吉林省西部分散性土的成因 |
6.8 小结 |
第7章 基于BP 神经网络建立分散性机理模型 |
7.1 引言 |
7.2 BP 神经网络简介 |
7.2.1 BP 神经网络简介 |
7.2.2 BP 神经网络基本原理和算法 |
7.3 BP 神经网络的构建 |
7.3.1 BP 神经网络隐含层数的选择 |
7.3.2 BP 神经网络各层权值W、阀值b 初始化 |
7.3.3 BP 神经网络预测过程 |
7.4 BP 神经网络的程序实现 |
7.5 基于BP 神经网络建立分散性机理模型 |
7.5.1 确定网络结构 |
7.5.2 确定隐含层节点数 |
7.5.3 BP 神经网络的模型训练 |
7.6 小结 |
第8章 结论和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四、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分散土的分散性机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季冻区分散性土特性与破坏机理研究[D]. 王理想.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1
- [2]冻融循环对吉林西部盐渍土分散性的影响及改良方法[D]. 师智勇. 吉林大学, 2021
- [3]分散土工程破坏机理与治理研究现状[J]. 王理想,袁晓铭. 自然灾害学报, 2021(01)
- [4]仿岩溶碳酸氢钙改性分散性土的初步探索[D]. 高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5]分散性土原位注液改性方法试验研究[D]. 宋婉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6]冻融循环条件下石灰固化盐渍土物理力学性质研究及机理分析[D]. 马冰. 吉林大学, 2018(12)
- [7]吉林省农安地区碳酸盐渍土冻胀特性研究[D]. 霍珍生. 吉林大学, 2016(09)
- [8]农安盐渍土冻胀及反复冻融强度衰减特性研究[D]. 李栋国. 吉林大学, 2015(08)
- [9]分散性黏土研究现状与展望[J]. 樊恒辉,赵高文,李洪良. 岩土力学, 2010(S1)
- [10]吉林省西部地区分散性季冻土的分散机理研究[D]. 张静. 吉林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