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嵴线水平与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率的相关性

髂嵴线水平与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率的相关性

一、髂嵴间线水平与低位腰椎间盘突出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培太,张军,吴硕柱[1](2021)在《骶骨倾斜角和髂嵴连线对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骶骨倾斜角和髂嵴高度对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影响。方法对本院骨科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单纯L4-5或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骶骨倾斜角和髂嵴连线高度。骶骨倾斜角在腰椎CT正中矢状位上测量,两侧髂嵴连线高度于腰椎正位X线片上测量,将L4-5椎间隙平均分为3等份,L4和L5椎体各自平均分为4等份,L4-5椎间隙中1/3赋值0,上方为正值1~5,下方为负值-1~-5。结果两组骶骨倾斜角和髂嵴高度比较有显着差异,L4-5组骶骨倾斜角和髂嵴高度显着高于L5-S1组(P<0.05)。结论高髂嵴、骶骨倾斜角度大的人群易发生L4-5椎间盘突出;反之,易发生L5-S1椎间盘突出。

刘丽娟[2](2021)在《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突出侧与臀中肌功能及硬度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测量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双侧臀中肌的功能及硬度,以探讨分析臀中肌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突出侧的关系,旨在为临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在2020年02月至2021年02月共纳入62例四川省骨科医院颈肩腰腿痛2科的住院病人,均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伴有单侧神经根症状者。首先对患者椎间盘突出侧进行分组,将症状侧分为患侧,对侧为健侧;再记录患者站立平衡试验结果(阳性),并对分组计数进行统计分析;最后通过使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测量患者双侧臀中肌前、后份的杨氏模量值,以健侧臀中肌硬度为参照,比较分析双侧臀中肌硬度变化情况。结果:(1)在本研究中,患者腰椎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显示突出侧与下肢症状侧相吻合者有62例,患侧为左侧有30例,右侧有32例;站立平衡试验中左侧臀中肌为弱势侧有29例,右侧臀中肌为弱势侧有33例。即:62例患者中有61例(98.3%)患者患侧臀中肌为弱势侧,1例患者患侧臀中肌为强势侧。根据配对卡方检验可得出:P=1.000。(2)当椎间盘左侧突出时,患侧臀中肌前、后份杨氏模量值分别为9.401±1.811k Pa、8.986±1.499k Pa,健侧臀中肌前、后份杨氏模量值分别为8.876±1.731k Pa、10.526±2.111k Pa;患侧与健侧臀中肌前份杨氏模量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260)。患侧与健侧臀中肌后份杨氏模量值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0)。患侧臀中肌前、后份杨氏模量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368)。健侧臀中肌前、后份杨氏模量值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3)。(3)当椎间盘右侧突出时,患侧臀中肌前、后份杨氏模量值分别为9.572±2.176k Pa、8.787±1.607k Pa,健侧臀中肌前、后份杨氏模量值分别为9.695±2.832k Pa、10.900±2.516k Pa;患侧与健侧臀中肌前份杨氏模量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818)。患侧与健侧臀中肌后份杨氏模量值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0)。患侧臀中肌前、后份杨氏模量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63)。健侧臀中肌前、后份杨氏模量值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32)。(4)62例患者患侧臀中肌前、后份杨氏模量值分别为9.26±2.381k Pa、10.786±2.274k Pa,健侧臀中肌前、后份杨氏模量值分别为9.419±2.061k Pa、8.92±1.602k Pa,患侧与健侧臀中肌前份杨氏模量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565),患侧与健侧臀中肌后份杨氏模量值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0)。患侧臀中肌前、后份杨氏模量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118)。健侧臀中肌前、后份杨氏模量值对比有显着性差异(P=0.000)。结论:大多数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侧臀中肌功能较健侧下降,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臀中肌硬度在患侧后份明显低于健侧,说明腰椎间盘突出侧与臀中肌功能及硬度有关。

吴卓檀[3](2021)在《PELD治疗伴有不同Modic分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伴有不同Modic分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疗效,以评估该术式的有效性以及不同Modic分型间的疗效差异,为今后的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01月-2020年08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住院并接受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90例,根据其腰椎核磁共振成像查看终板有无Modic改变及Modic改变类型,分为A组(无Modic改变)、B组(伴Modic改变Ⅰ型)、C组(伴Modic改变Ⅱ型),分析三组患者在术前、术后1日、术后3月、术后6月的腰部及腿部VAS评分、ODI评分结果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 Nab法评价治疗的优良率。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并完整收集了90例患者的信息,其中A组30例,B组30例,C组30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对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饮酒史、糖尿病病史、病程时间、病变节段、手术时间、术后活动程度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的腰部及腿部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末次随访的改良Mac Nab评价结果显示总优良率达87.78%,三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3.33%、83.33%、86.67%,三组组间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组间在各时间点的腿部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在术前及术后1日时的腰部VAS评分、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在术后3月时的腰部VAS评分、O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结果证实,以上两项指标在三组组间行两两对比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在术后6月时的腰部VAS评分、O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结果证实,以上两项指标在三组组间行两两对比时,A组与B组、A组与C组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ELD治疗伴或不伴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均显着,手术安全可靠;(2)Modic改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术后短期内腰痛症状改善及腰椎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并且Modic改变Ⅰ型的影响相对更明显;(3)在严格选择PELD手术适应证时应偏重于不伴Modic改变或伴Modic改变Ⅱ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贺元,关炳瑜,吴世萍[4](2021)在《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高原地区高/低位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高原地区高/低位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高原地区LDH患者88例,按椎间盘突出节段分为高位组(L1~4,A组,42例)和低位组(L4~S1,B组,46例),均采用PETD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前和术后3周空腹状态下静脉血炎性因子水平。采用MacNab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A组术前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率、感觉障碍发生率、腰痛VAS评分及炎性因子水平显着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后住院时间显着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2组VAS评分、JOA评分、ODI及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术前显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疗效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未发生硬膜撕裂、深静脉血栓、感染、马尾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ETD治疗高原地区高/低位LDH总体疗效相当;高位LDH患者术前腰痛症状较低位患者更重,股神经牵拉试验多呈阳性,住院时间更长。

贺骏[5](2021)在《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腰椎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手术疗效,对围术期、随访过程中出现相关并发症进行总结概括,探究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讨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9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接受腰椎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59名患者资料。其中男性患者18名,女性患者41名,年龄分布在45-77岁,平均年龄为63.12±6.71岁。共计77个责任节段采用OLIF手术进行融合,手术节段均采用内固定辅助,单节段共43人,多节段共16人,其中双节段14人,三节段2人。比较分析各患者术前、术后腰部及下肢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价临床疗效;比较分析各责任节段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及椎间孔面积进行影像学评价。总结分析OLIF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后情况及预防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长为93.83±25.26min/节段;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2.08±23.83ml/节段,术后平均随访时长6.10±2.43月。临床效果评价:OLIF手术患者术前腰痛平均VAS评分5.44±2.71分,术后腰痛平均VAS评分2.98±1.21分,平均改善2.46±2.44分;术前下肢疼痛平均VAS评分5.14±2.15分,术后下肢疼痛平均VAS评分1.93±0.79分,平均改善3.20±1.98分;术前平均ODI评分33.97±4.32分,术后平均ODI评分16.73±2.83分,平均改善17.24±5.51分;OLIF手术前后VAS评分及ODI评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影像学评价:责任节段术前平均椎间隙高度为9.36±2.16mm;术后平均椎间隙高度为15.41±2.09mm,平均改善程度74.96±57.96%;术前平均椎间孔面积为1.53±0.40cm2;术后平均椎间孔面积为2.25±0.47cm2,平均改善程度53.14±38.17%。OLIF手术前后,患者责任节段椎间隙高度及椎间孔面积差异显着,存在统计学意义。并发症:22名患者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2%(22/59),包括1例(1.69%)术中髂腰静脉损伤,1例(1.69%)术中终板损伤,1例(1.69%)术中前纵韧带损伤;12例(20.34%)术后屈髋无力/左下肢疼痛伴上抬受限,4例(6.78%)术后融合器下沉,1例(1.69%)复发翻修,1例(1.69%)神经根损伤,1例(1.69%)交感神经链损伤。将下肢并发症、终板塌陷/融合器下沉患者分别作为研究组,剩余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研究发现:下肢并发症组腰大肌牵拉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多节段手术患者比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认为腰大肌牵拉时间、多节段是OLIF手术术后下肢并发症出现的危险因素;终板塌陷/融合器下沉组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比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认为骨质疏松是OLIF手术出现终板塌陷/融合器下沉的危险因素。结论:腰椎斜外侧入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的改善责任节段椎间隙高度及椎间孔面积,但OLIF手术存在多种并发症可能,以屈髋无力等下肢并发症、终板损伤塌陷、融合器下沉为主。腰大肌牵拉时间及手术节段数量是发生下肢并发症潜在危险因素;严重骨质疏松是发生OLIF终板塌陷/融合器下沉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刘培太,张军,吴硕柱[6](2021)在《成年人不同年龄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成年人不同年龄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方法随机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门诊和住院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186例,其中男95例,女91例;年龄20~87岁,平均(51.1±14.5)岁。保守治疗54例,手术治疗132例。根据临床表现与腰椎影像学的关系,将患者分8种类型,1型:单节段型;2型:双节段型;3型:多节段型;4型:椎管狭窄型;5型:临椎病型;6型:跳跃型;7型:椎管狭窄症合并椎间盘突出症型;8型:混合型。将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三组,青年组:20~40岁;中年组:40~59岁;老年组:≥60岁。比较三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比例、性别分布、责任间盘水平、极外侧突出、移行椎、退变性滑脱出现率以及影像学类型的差异。结果中年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老年组,青年组发病率最低。随着年龄增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性比例逐渐减少,女性比例逐渐增加。L5S1椎间盘比例逐渐降低,而L4~5椎间盘比例逐渐增高,高位椎间盘比例也有逐渐增高趋势。极外侧突出、腰椎退变性滑脱比例逐渐增高,而移行椎比例呈逐渐降低趋势。影像学分型也逐渐趋于复杂。结论年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性别分布、椎间盘突出水平、腰椎退变及影像学类型有显着影响。

姚奕凯[7](2020)在《针刀干预骶髂关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针刀干预骶髂关节(Sacroiliac joint,SIJ)调整骨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与十二五规划教材《针刀治疗学》中常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进行对比以观察两组患者之间临床疗效差异。本文旨在探究针刀干预骶髂关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分析骶髂关节与骨盆功能障碍和LDH之间的关系,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打开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间在本院骨伤门诊就诊的患者,按照临床诊断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60例具有LDH合并骶髂关节错位或骨盆倾斜的患者。患者病程最短者4天,病程最长者10年。60名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37例,年龄分布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37.98±12.886岁。所有患者中按突出类型分类:突出为48例,膨出为12例,本次病例采集未纳入脱出病例。按突出节段分类:涉及L3/4节段突出5例、膨出6例;涉及L4/5节段突出40例、膨出12例;涉及L5/S1节段突出34例、膨出9例,其中涉及单节段突出或膨出的18例;涉及2个及2个以上节段突出或膨出的42例。按照患者就诊日期顺序结合随机数字分化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以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LDH针刀治疗点位,观察组给予骶髂关节点位+常规治疗点位。两组患者进行针刀治疗的频率为每周一次,根据患者评估结果以及治疗改善程度,分别治疗1~3周,3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观察其症状改善情况。改善情况以患者治疗前以及疗程结束一个月后的奥斯维斯奇功能障碍指数(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腰椎前屈及背伸活动范围评定。选取四项影像学指标作为对比指标,分别为骨盆入射角、骶骨倾斜角、双侧髂骨投影高度差、双侧髂骨投影宽度差。运用本院阅片系统影像分析软件viewpoint进行测量。以上述指标作为治疗前后客观指标对比依据,对两组患者的骶髂关节与骨盆功能以及LDH症状改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实验结果:1、ODI评分、腰椎前屈及背伸活动范围: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ODI评分、腰椎前屈及背伸活动范围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者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项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治疗后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腰椎前屈及背伸活动范围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评分相比亦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腰椎前屈及背伸活动范围显着优于对照组。结果说明针刀干预骶髂关节治疗对LDH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腰部功能活动较常规针刀治疗均有更为明显的改善。2、四项骨盆投影参数: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骨盆投影参数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者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治疗前后骨盆投影参数指标变化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治疗后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但对照组治疗前后骨盆投影参数指标无显着性差异(P>0.05)。该结果表明在对骶髂关节进行针刀干预治疗后,LHD患者的骨盆参数指标趋于正常,对骶髂关节错位与骨盆倾斜的纠正程度明显优于常规LDH针刀治疗,表明纠正骨盆倾斜及骶髂关节错位对于治疗LDH具有深刻的影响及病理学意义。3、有效率:通过针刀干预骶髂关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治愈率为43.33%;通过常规针刀治疗LDH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治愈率为20%。两组患者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针刀干预骶髂关节的有效程度优于常规针刀治疗LDH患者。4、疗程结束三个月后患者复发率: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人数27人,复发2人,复发率为7.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人数为24人,复发5人,复发率为20.83%。观察组三个月后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针刀方法更能从根本解决LDH问题。结论:从纠正骶髂关节错位以及骨盆倾斜的针刀治疗思路为出发点来治疗LDH患者疗效要明显优于传统常规针刀治疗思路。该针刀疗法经过本文阐述后思路明确,逻辑清晰。对于从事治疗相关领域疾病的学习者来说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学习难度不大,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杨正伟[8](2020)在《微创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感染的临床疗效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腰椎感染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疾病,是指病原微生物引起腰椎间盘、相邻椎体及椎体周围软组织感染的一组疾病。具有发病率低、早期诊断困难、治疗周期长、临床症状重等特点。腰椎感染在脊柱感染中最常见,占50%左右。随着腰椎侵入性检查和治疗手段的增加,以及高龄、多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不全等易感因素的增多,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腰椎感染多以原发性血行感染多见,少部分为继发性感染,患者通常年龄大,伴有多种基础疾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手术耐受性较差。临床上绝大部分腰椎感染可经保守治疗痊愈,对保守治疗无效,如症状进行性加重,出现腰椎不稳或脊柱畸形、椎管脓肿形成及神经受压的患者,需尽早手术干预。手术的目的是清除病灶、控制感染与重建脊柱稳定及其功能。尽管已有多种手术方式用于腰椎感染的治疗,目前仍以脊柱融合术为标准方式。传统开放手术行病灶清除和椎间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感染的主要方式,虽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但均存在手术切口大、手术时间长、出血多、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等缺点。对于部分需手术干预但难以耐受常规手术者,急需一种微创手术方式解决同样问题。微创手术是外科发展的基本方向,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微创条件下进行腰椎感染的外科治疗已成为可能。临床上已成功运用CT或内镜介导微创病灶清除和置管引流,但病灶清除不够彻底,部分患者迁延不愈最终需再次翻修手术,并且治愈率偏低,同时还可能增加感染扩散、脊柱失稳、畸形形成等风险,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负担。无论采取开放还是微创手术,实现感染病灶彻底清除和脊柱融合仍是目前治疗腰椎感染的共识,因此,探讨微创条件下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的通过评估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XLIF)治疗腰椎感染的临床疗效,总结其功能性和影像学评价指标及其特点,为临床应用XLIF技术治疗腰椎感染奠定理论基础并提供实践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8年本院开展的X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化脓性腰椎感染病例,对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病原菌培养,抗生素管理及并发症等临床资料进行记录。通过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神经损伤ASIA(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改良的Macnab疗效评价及炎性指标转归来评估功能性临床疗效,通过手术前后腰椎X线片(X-ray)和三维CT(Computed Tomography,CT)扫描来评估骨融合率、矢状位平衡纠正及间接减压结果的影像学指标及其特点。结果纳入病例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2.8岁(18岁-68岁),平均随访27.6个月(18-56个月)。共实施手术33节段,其中单节段27例,双节段3例,置入聚醚醚酮(Peek)椎间融合器(Cage)29枚,自体髂骨块4枚。单节段平均手术时间(273.8±54.1)分钟,出血量(250.0±58.6)毫升,术后卧床(4.3±2.4)天,细菌培养阳性率36.7%(11/30),抗感染总疗程19-24周,平均21周。末次随访腰部VAS评分(0.6±0.5)分、ODI评分(10.7±3.0)%,均显着低于术前的(6.8±1.0)分和(78.6±8.9)%(P<0.01)。末次随访腰椎整体前凸角和局部前凸角分别增加15.2%(6.4°)和64.1%(4.1°)(P<0.01),局部后凸畸形得到纠正,腰椎矢状位平衡得到有效改善。术后间接减压指标较术前均显着提高(P<0.01),其中椎间隙前、后缘高度分别增加101.4%(7.2mm)和68.6%(3.5mm),左、右侧椎间孔高度分别增加28.6%(3.6mm)和26.0%(3.3mm),左、右侧椎间孔面积分别增加18.1%(12.3mm2)和22.7%(15.1mm2),椎管面积增加24.8%(24.3mm2),椎管中央矢状径增加25.2%(3.0mm),ASIA神经损伤等级全部恢复到E级,间接减压效果好。术后3个月复查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炎性指标恢复正常水平。总体并发症23.3%(7/30),其中腹胀3例(其中1例伴左侧输尿管挫伤),股前区疼痛/麻木2例,经对症治疗均获痊愈。Cage下沉2例,无相关临床症状无需处理。此外,术中无内脏穿孔、大血管破裂及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未发现Cage移位、钉棒松动及断裂等不良事件。植骨均获融合,末次随访改良Macnab评价手术疗效优15例,良15例,手术优良率100%,无感染复发需再次手术病例。结论对于选择合适的患者,X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化脓性腰椎感染,可以在直视下实现病灶彻底清除的同时获得脊柱的即刻稳定性,术后临床症状得到迅速而持久的缓解,腰椎矢状位平衡和间接减压等影像学指标均显着改善。联合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及感染复发病例,植骨均获融合。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XLIF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感染手术方式。

杨森[9](2020)在《腰背肌力量和耐力理学检查及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及目的腰背肌在维持人体姿势和脊柱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献认为腰背肌退变与退行性脊柱畸形(Degenative spinal deformity,DSD)的发生发展相关,提示腰背肌功能评估对DSD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像学分析腰背肌的形态改变和脂肪化程度,而肌肉功能评价中更为重要的力量和耐力等物理检查由于缺乏适合的检测方法,未能在腰背肌功能评估中充分应用。同时,关于DSD患者腰背肌力量和耐力水平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目前也缺乏相关研究,这些都制约了对DSD发病机理的科学探索及相关临床问题的解决。本研究通过研发设计多种腰背肌功能测试装置,探索适合针对腰背肌力量和耐力进行客观评价的理学检查方法和技术指标,并研究其对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L)的影响。通过对比DSD患者与脊柱形态正常人群的腰背肌力量和耐力水平及与不同维度HRQL关系,为腰背肌功能状态的物理检测提供优选方法,为研究DSD患者腰背肌力量和耐力对HRQL的影响提供临床数据,为进一步深入研究DSD的发病机理、临床分型、预后评估、功能康复和治疗方式选择等科学和临床问题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临床研究,经伦理审核和临床研究注册后于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入组60例DSD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入组40例脊柱形态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人群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指数相匹配。1.分别通过站立位、俯卧位和坐位等长力量测试装置,评估腰背肌最大等长力量(Maximal voluntary exertion,MVE),分别采用站立位和俯卧位等长耐力测试,评估腰背肌等长耐力(Endurance time,ET),每个体位测量之间间隔1小时,7天后重复测量。同时在低速30°/s、中速60°/s和高速120°/s角速度完成腰背肌和腰腹肌等速力量测试,记录峰力矩(Peak torque,PT)和屈伸比(Flexion/Extension,F/E),在120°/s角速度完成腰背肌和腰腹肌等速耐力测试,记录耐力比(Endurance ratio,ER)和F/E。通过同类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进行不同体位腰背肌MVE和ET的信度研究,同时以60°/s腰背肌等速力量为金标准,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腰背肌MVE的效度研究。同时测量并记录受试者双手握力。2.在安静状态下采集所有受试者HRQL评分,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Roland-Morris腰痛功能障碍评分(Roland-Morris questionnaire,RMQ)、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36项简易健康问卷评分(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人群不同模式下的腰背肌和腰腹肌力量、耐力、屈伸比以及双手握力,并计算各指标的差异度。3.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及决定系数研究单位体重腰背肌MVE(MVE/BW)、单位体重腰背肌PT(PT/BW)和ET、ER分别与VAS、ODI、RMQ、SF-36及内部条目评分之间的关系。统计学显着性设定为0.05。结果1.方法学研究:站立位、俯卧位和坐位腰背肌MVE的ICC值分别为0.97、0.97和0.96(P均<0.001),与等速力量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0、0.48和0.37(P均<0.01);站立位和俯卧位腰背肌ET的ICC值分别为0.96和0.95(P均<0.001)。2.组间对比研究:实验组站立位、俯卧位和坐位腰背肌MVE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度分别为26.5%、28.0%、18.1%;实验组腰背肌俯卧位ET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度为38.5%,两组人群站立位ET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30。/s、60。/s和120。/s腰背肌PT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度分别为29.6%、34.1%、30.2%;对照组不同角速度腰腹肌P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度分别为16.8%、10.3%、11.2%,但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F/E为1.1-1.5,对照组F/E为0.9-1.1,两组间差异度为22.2%-55.6%;两组人群双手握力、腰背肌和腰腹肌ER无显着差异。3.HRQL相关性分析:不同体位腰背肌MVE/BW、不同角速度腰背肌PT/BW和俯卧位ET均与ODI和RMQ评分呈显着负相关,与SF-36评分呈显着正相关,其中站立位MVE、30°/s和60°/s腰背肌PT/BW对HRQL的决定系数最高。实验组中,站立位腰背肌MVE/BW和60°/s腰背肌PT/BW与ODI和RMQ评分呈显着负相关,与SF-36中的PF评分呈显着正相关;对照组中,30°/s腰背肌PT/BW与SF-36评分及其中的BP和RE评分呈显着正相关。结论1.不同体位腰背肌等长力量和耐力测试均能一定程度评估腰背肌功能状态。其中,站立位等长力量测试的效度最高,可作为评价腰背肌力量的优选方法;俯卧位等长耐力测试灵敏度高,是检测腰背肌耐力的适合方法。2.DSD患者腰背肌力量和耐力显着降低,其中腰背肌力量降低程度显着高于腰腹肌,是导致患者躯干屈伸肌力失衡的主要原因。DSD患者腰背肌功能障碍与病理性因素有关,而不是骨骼肌系统的增龄性改变。3.站立位腰背肌MVE/BW、中低速PT/BW及俯卧位ET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其中,站立位MVE/BW和中速PT/BW与DSD患者的功能障碍评分呈显着负相关,与生理功能评分呈显着正相关,是适合反映其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腰背肌物理检查指标。

刘鹏辉[10](2020)在《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多裂肌萎缩与滑脱程度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滑脱节段多裂肌萎缩程度与非滑脱节段多裂肌萎缩程度的差异性,退变节段多裂肌萎缩程度与腰椎滑脱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01月至2019年04月于本院就诊的103名诊断为腰椎退变性滑脱症并且需要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2例(21.4%),女性患者81例(78.6%);平均年龄为58.55±0.88岁,年龄范围为37-77岁。所有患者中,L2滑脱患者2例,L3滑脱患者10例,L4滑脱患者81例,L5滑脱患者10例。入院后每一位患者均行标准腰椎侧位X线片,腰椎MRI等影像学资料检查,对每一位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收集。影像学资料收集完成后采用Image-Pro Plus进行数据测量,测量的数据包括:在腰椎侧位X线片上确定患者滑脱节段,并对每位患者的腰椎滑脱比进行测量;在腰椎核磁共振上分别测量每位患者退变性滑脱节段的总多裂肌横截面积(total multifidus muscle cross sectional area,TCSA)与无脂肪浸润多裂肌横截面积(fat-free multifidus muscle cross sectional area,FCSA),并计算FCSA/TCSA 比值。使用FCSA/TCSA来评估多裂肌萎缩程度,该数值越大表明多裂肌萎缩越轻;采用同样的方法测量退变性滑脱节段的上一非滑脱节段的总多裂肌横截面积(total cross-sectional area,TCSA)与无脂肪浸润多裂肌横截面积(fat-free multifidus muscle cross sectional area,FCSA),并计算FCSA/TCSA 比值。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两位医师测量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每一位患者退变滑脱节段多裂肌萎缩程度与正常节段多裂肌萎缩程度之间的差异性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检测;退变滑脱节段多裂肌萎缩程度与腰椎滑脱比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检验。设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两位医师的测量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腰椎滑脱比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ICC=0.991>0.75,说明两位医师测量的腰椎滑脱比数据一致性高;对退变节段FCSA/TCSA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ICC值=1>0.75,说明两位医师测量数据一致性高;正常节段FCSA/TCSA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ICC值=0.999>0.75,说明两位医师测量的数据一致性高。退变滑脱节段上一非滑脱节段的多裂肌萎缩程度(FCSA/TCSA比值)与退变滑脱节段多裂肌萎缩程度(FCSA/TCSA 比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t值为-12.618,P值为0.00,二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退变滑脱节段多裂肌萎缩程度(FCSA/TCSA比值)与滑脱比存在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r=-0.425,退变滑脱节段FCSA/TCSA 比值与滑脱比存在高度负相关。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退变滑脱节段多裂肌萎缩程度较退变滑脱节段上一非滑脱节段多裂肌萎缩程度严重;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退变滑脱节段多裂肌萎缩程度与腰椎滑脱程度存在正相关。

二、髂嵴间线水平与低位腰椎间盘突出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髂嵴间线水平与低位腰椎间盘突出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骶骨倾斜角和髂嵴连线对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评估参数与测量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2)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突出侧与臀中肌功能及硬度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2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脊柱-骨盆失平衡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2.1.1 脊柱-骨盆矢状面失平衡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2.1.2 脊柱-骨盆冠状面失平衡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2.2 臀中肌的功能与骨盆冠状面平衡的关系
    2.3 臀中肌的功能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2.3.1 臀中肌的功能状态
        2.3.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功能锻炼
    2.4 臀中肌功能的评估方式
        2.4.1 传统的徒手检查
        2.4.2 简单器械肌力测定
        2.4.3 等速肌力测试系统
        2.4.4 神经电生理检测
        2.4.5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2.4.6 磁共振成像
    2.5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2.5.1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肝组织中的应用
        2.5.2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组织中的应用
        2.5.3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组织中的应用
        2.5.4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肌骨系统中的应用
    2.6 总结
3 资料与方法
    3.1 临床资料
        3.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3.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3.1.3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3.1.4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3.1.5 研究对象的剔除标准
        3.1.6 研究对象的中止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的分组
        3.2.2 实验设计方法
        3.2.3 实验设备
        3.2.4 实验前准备
    3.3 观察指标
        3.3.1 突出侧别
        3.3.2 站立平衡试验
        3.3.3 杨氏模量值
    3.4 测试方法
        3.4.1 站立平衡试验的操作方法
        3.4.2 剪切波弹性成像的操作方法
    3.5 误差的控制
    3.6 数据整理及分析
        3.6.1 数据整理
        3.6.2 数据分析
    3.7 技术路线图
4 研究结果
    4.1 受试者一般情况
    4.2 突出侧与站立平衡试验结果的比较
    4.3 患侧为左侧时臀中肌杨氏模量值的比较
    4.4 患侧为右侧时臀中肌杨氏模量值的比较
    4.5 62名患者患侧与健侧臀中肌杨氏模量值的比较
5 讨论及分析
    5.1 臀中肌功能与腰椎间盘突出侧的关系
    5.2 臀中肌硬度与腰椎间盘突出侧别的关系
    5.3 臀中肌功能与臀中肌硬度的关系
    5.4 肌肉硬度的临床意义
6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
7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件

(3)PELD治疗伴有不同Modic分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述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及其流行病学调查
        1.2 椎间盘的结构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机制研究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
        1.7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2 Modic改变的概述
        2.1 Modic改变的分型及其流行病学特点
        2.2 MC的发病机制
        2.3 MC与下腰痛的关系
    3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样本来源
        1.2 LDH的诊断标准
        1.3 样本纳入标准
        1.4 样本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Modic改变的评估方法
        2.3 治疗方法
        2.3.1 术前准备
        2.3.2 PELD操作方法
        2.3.3 术后处理
        2.4 观察指标
        2.4.1 患者基线数据、手术情况指标及术后活动程度
        2.4.2 疗效评价指标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患者基线数据的比较
        3.2 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活动程度的比较
        3.3 患者腰部VAS评分的比较
        3.4 患者腿部VAS评分的比较
        3.5 患者ODI评分的比较
        3.6 患者术后疗效的比较
    4 讨论
        4.1 PELD是治疗LDH的有效技术,“中药烫熨+涂擦”外治疗法是良好的术后康复措施
        4.2 LDH伴MC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4.3 研究结果分析
        4.4 本研究对混杂因素的控制
        4.5 本次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伴有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高原地区高/低位腰椎椎间盘突出症(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5)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诊断与纳入标准
    3.排除标准
    4.围手术期管理与手术操作
    5.观察指标与研究方法
    6.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临床结果统计
    2.临床疗效评价
    3.影像学评价
    4.OLIF手术并发症统计
    5.危险因素探究
讨论
    1.国内外OLIF并发症文献报道
    2.主要并发症防治分析
    3.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成年人不同年龄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影像学分型
        1.2.2 患者分组与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3 讨 论
    3.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年龄、性别、部位规律性
    3.2 不同年龄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类型特点

(7)针刀干预骶髂关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注释表
引言
文献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研究资料
    1.2 病例诊断标准
    1.3 病理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病例标准
    1.6 剔除与脱落患者安排
2.研究方法
    2.1 研究方案设计
    2.2 分组方法
    2.3 研究路线方案
    2.4 院内阅片系统测量方法(见附图 5)
    2.5 治疗方法
    2.6 疗效评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2.7 依从性评价
    2.8 安全性评价
    2.9 统计学方法
    2.10 针刀实操以及 X 线下针刀进针骶髂关节图(见附图 7)
3.研究结果
    3.1 临床患者一般性资料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ODI)评分比较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前屈以及背伸活动范围比较
    3.4 两组患者骨盆投影参数指标治疗前后比较
    3.5 两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对比
    3.6 依从性评价
    3.7 安全性评价
    3.8 术后随访
4.讨论
    4.1 LDH的发生发展与脊椎稳定性的相关性
    4.2 SIJ及骨盆的力学结构及运动模式
    4.3 SIJ紊乱和脊柱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
    4.4 针刀干预SIJ紊乱治疗LDH的作用机制
5 不足与展望
6.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8)微创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感染的临床疗效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Abstract
摘要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腰椎间隙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9)腰背肌力量和耐力理学检查及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1.前言
2.研究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实验结论
6.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腰背肌功能状态评价方法及在脊柱畸形人群的应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多裂肌萎缩与滑脱程度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实验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References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髂嵴间线水平与低位腰椎间盘突出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骶骨倾斜角和髂嵴连线对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影响[J]. 刘培太,张军,吴硕柱. 颈腰痛杂志, 2021(06)
  • [2]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突出侧与臀中肌功能及硬度关系的研究[D]. 刘丽娟.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8)
  • [3]PELD治疗伴有不同Modic分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D]. 吴卓檀.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4]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高原地区高/低位腰椎椎间盘突出症[J]. 贺元,关炳瑜,吴世萍. 脊柱外科杂志, 2021(02)
  • [5]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D]. 贺骏.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6]成年人不同年龄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J]. 刘培太,张军,吴硕柱. 实用骨科杂志, 2021(01)
  • [7]针刀干预骶髂关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姚奕凯.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8]微创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感染的临床疗效回顾性研究[D]. 杨正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9]腰背肌力量和耐力理学检查及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的研究[D]. 杨森.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
  • [10]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多裂肌萎缩与滑脱程度相关性研究[D]. 刘鹏辉. 山东大学, 2020(09)

标签:;  ;  ;  ;  ;  

髂嵴线水平与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率的相关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