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核磁共振T_2分布定量求取孔隙结构参数的区域性对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彭玲[1](2021)在《固结和松散沉积物孔渗特性NMR实验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储层是那些具有连通孔隙、具有渗透性、具有存储流体(如油、气、水)空间的岩层。世界上已发现的油气储量大多数来自沉积岩层,其中以固结沉积物砂岩和碳酸盐岩储集层最为重要。由于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大,由松散沉积物黏土矿物和非黏土矿物组成的泥页岩储集层等低孔低渗储集层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由于沉积物的固结程度不同,导致其中水的赋存状态不同,进而使得其孔隙结构以及渗流特性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分别开展固结与松散状态下的沉积物的岩石物理实验,探究其水赋存状态与孔渗特性。本论文综合地球物理学、岩石物理学、土壤学以及岩土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根据现有的仪器设备条件,在实验室尺度下对两种沉积物:致密砂岩与黏土进行核磁共振等地球物理方法实验研究。分别利用分形与峰分解的数学方法分析解释其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T2谱,确定两种沉积物中的水赋存状态,孔隙结构特征以及渗流特征等,在一定程度上为非常规储层评价解释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选用黏土样品所属地层为美国地区典型的页岩地层;致密砂岩样品所属地层属于中国一个重要的油气潜力藏地区,是典型的低渗透低孔隙度致密砂岩地层。其研究方法与成果如下:(1)黏土样品矿物成分分析。开展对怀俄明膨润土(WBt),丹佛膨润土(DBt)和丹佛粘土石(DCs)三种黏土的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实验,根据实验分析得出:丹佛粘土石中的主要矿物为石英,而丹佛膨润土和怀俄明膨润土中的主要矿物均为蒙脱石,即丹佛粘土石为非膨润土,而丹佛膨润土和怀俄明膨润土为膨润土。(2)黏土吸附水表征实验。开展对3种非饱和黏土的水蒸气吸附实验和核磁共振实验。分析3种黏土样品的水蒸气吸附等温曲线,进一步展示3种黏土的水化特征,当环境相对湿度RH低于85%时,不同黏土样品的水化状态不同,但当环境相对湿度RH高于85%时,所有黏土样品的水化状态相似,吸水作用力由吸附力为主转变为毛细力为主;制作在10种不同相对湿度环境下平衡的非饱和黏土样品,进行核磁共振实验,非饱和状态下分析在10种不同相对湿度环境下膨润土吸水后的低场核磁共振T2谱,随着相对湿度增大,T2谱峰值向右移动,会出现峰叠加的现象。(3)黏土中水赋存状态分析。基于黏土核磁共振T2分布,通过峰分解的数学方法在常温下确定2种膨润土中的吸附水与毛细水,确定不同相对湿度环境下的两种结合水的界限划分以及他们的相对含量,讨论了黏土吸附水与环境相对湿度的关系,提出了黏土吸水概念模型,并通过二维核磁T1-T2图谱验证其模型。在常温且不损害样品的情况下准确地分析了水的赋存状态与吸附过程。(4)饱和黏土的核磁共振实验。制得饱和状态下的黏土样品,分析不同干密度,不同浓度盐溶液对黏土吸水特性的影响:干密度主要影响黏土中大孔隙里的水含量;而不同浓度盐溶液对于样品的孔隙度(吸水量)的影响与黏土中的主要黏土矿物和盐溶液中的阳离子类型有关。(5)黏土渗透性实验。开展对干密度为1.2 g/cm3的两种不同层间阳离子膨润土的渗透率实验,分别计算其渗透系数:怀俄明膨润土的渗透系数为4.59*10-8cm/s,丹佛膨润土的渗透系数为8.42*10-8cm/s。(6)建立分形束缚水饱和度模型。基于核磁T2谱分布,孔隙度和束缚水以及孔隙度与分形维数的关系,推导出了适用于致密砂岩的分形束缚水饱和度模型。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致密砂岩油藏致密砂岩样品的核磁共振T2谱得到分形维数与孔隙等特征参数,得到定量计算固结沉积物致密砂岩束缚水饱和度的方法。(7)束缚水饱和度模型在渗透率预测上的应用。根据束缚水饱和度与孔隙度的关系提出分形渗透率公式,对比分析了五种常用的基于核磁与分形的经验渗透率公式,并应用到不同地区的致密砂岩样品上,结果证实本文提出的分形渗透率公式应用效果较好。论文主要进行了如下的创新性工作:(1)利用峰分解数学方法分析黏土低场核磁共振T2谱,在常温下确定2种膨润土中水的赋存类型(存在形式)以及它们的相对含量,划分不同结合水的界限,分析黏土中的不同类型水与环境相对湿度的关系,提出了适用于黏土的吸水概念模型,并描述了不同赋存类型的水在不同相对湿度环境中的吸附过程。本创新点相当于论文第三章。(2)基于致密砂岩核磁共振T2分布,结合分形理论,建立了针对致密砂岩的分形束缚水饱和度模型,并进一步推导了核磁分形渗透率计算公式。本创新点相当于论文第五章。
郑司建[2](2021)在《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煤储层特性定量分析方法》文中研究表明受限于传统常规实验测试技术在表征不同煤储层特性方面的不足及劣势,论文以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为突破口,建立了一套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煤储层特性(孔隙结构、全孔径分布、多相态甲烷和CO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过程中多相流体的相互作用)定量分析评价体系。论文主要成果认识如下:(1)基于多重分形理论,揭示了完全饱和水煤样的核磁共振T2谱多重分形特征,结果显示煤储层核磁共振T2截止值与多重分形维数差(D-q–Dq),多重分形维数比(D-q∕Dq)和谱宽Δα呈明显线性关系。基于多元线性分析,本论文建立了一种基于多重分形理论的‘一站式’获取煤储层T2截止值方法。(2)基于低温液氮吸附SVR法确定的核磁共振表面弛豫率ρ2-SVR明显小于基于压汞实验法计算的核磁共振表面弛豫率ρ2-MIP,且上述两表面弛豫率值(ρ2-SVR和ρ2-MIP)仅适用于一定孔隙半径范围内的煤样核磁共振孔径分布转换。本文基于低温液氮吸附和压汞实验重构的全孔径分布(25 nm为重构全孔径分布连接点),根据最大相似性原理,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确定了不同煤阶煤样真实核磁共振表面弛豫率ρ2:低煤阶ρ2~2.1μm/s、中煤阶ρ2~3.0μm/s和高煤阶ρ2~1.6μm/s。(3)利用自主研发的低场核磁共振吸附实验装置,开展了15个不同煤阶煤样核磁法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核磁法等温吸附曲线与常规体积法等温吸附曲线吻合良好。煤样吸附态甲烷的含量与其核磁共振P1峰信号幅度呈明显线性关系,计算确定了不同煤阶煤样核磁共振吸附态甲烷转换系数。结果显示核磁共振吸附态甲烷转换系数与煤样表面弛豫率ρ2呈明显线性正相关,且在同一煤阶差异变化小。(4)利用自主搭建的核磁共振CO2驱替CH4实验设备,探讨了CO2增产煤层气过程CO2-CH4和CO2-H2O动态变化作用规律,结果表明:CO2驱替CH4的效率随时间呈明显两阶段分布:初期驱替速率快,后期驱替速率明显降低逐渐趋于平缓;煤样H2O润湿性随CO2注入压力的变化呈两段式分布:CO2注入压力在3-5 MPa时,煤样H2O润湿性迅速下降;CO2注入在5-7 MPa时,煤样H2O润湿性改变不明显。另外,储层温度的升高会增大煤样H2O润湿性,降低煤样CO2润湿性;同时,非吸附态水的存在可降低煤储层H2O润湿性对压力的敏感性,极大可能导致煤层气产量的减少。
董均贵[3](2020)在《干湿循环影响下膨胀土孔隙结构的核磁共振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膨胀土在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有着广泛的分布。由于对水分变化的高敏感性,干湿循环影响下的膨胀土路基力学性能大幅衰减,极易导致沉陷、裂隙等路基病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土体的力学性质变化是诸多微观因素的宏观表现。研究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对膨胀土区路基病害防治和养护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核磁共振技术,测定多次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孔隙结构及孔隙水分布特征,探究孔隙结构变化对土体变形、渗透性的影响机制。本文研究成果可为路基病害处置提供理论参考。文章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研究不同荷载下(0 k Pa、5 k Pa、15 k Pa、30 k Pa)的干湿循环作用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探究不同干密度(ρd=1.4 g/cm3、1.6 g/cm3、1.8 g/cm3)试样在0~3次干湿循环过程中的裂隙演化过程。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荷载下,土体粘聚力都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但衰减率不同。竖向荷载可有效阻碍裂隙发展、抑制粘聚力衰减,但抑制程度并不与荷载值成正比。(2)土体裂隙率随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加。相同含水率点,脱湿路径裂隙率低于吸湿路径裂隙率,土体裂隙率都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呈先增后减趋势。2.测定了3种孔径(r=0.25 mm、0.5 mm、2.0 mm)毛细管模型的核磁共振T2曲线,分析孔径、孔隙数量对T2曲线的影响。测定0~1400 k Pa吸力下土体T2曲线,确定T2与孔径r的换算系数。研究结果显示:(1)T2曲线积分面积与毛细管含水量成正比,T2值与孔径r成正比。(2)采用“饱和-吸力联测”法得到T2与孔径r的换算关系为ri=1.39T2i。采用T2换算的孔隙结构信息与压汞试验结果符合良好。3.对孔隙水分布进行定量化分析,引入孔隙水分布特征对VG模型进行修正。研究结果显示:(1)相同含水率点,土体吸湿、脱湿路径下T2曲线基本重合。(2)提出孔隙水分布曲线(PWDC)来描述土体中水的分布特征。(3)提出孔隙水损伤势、总损伤势、相对损伤度等指标对给定吸力下孔径大于临界孔径rc的PWDC进行定量化,发现孔隙水损伤势与吸力之间具有良好的函数关系。(4)引入孔隙水损伤势,得到了可表示孔隙水分布信息的修正VG模型。4.测定了0~4次干湿循环土体T2曲线,分析孔隙结构变化与土体宏观变形的关系。研究显示:(1)土体变形时程曲线是非线性的,用指数函数模型可很好的拟合(式(5-3)、式(5-6)),该模型对干密度、荷载、循环次数等影响的土体变形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2)土体孔隙被划分为大孔(r>10μm)、中孔(3.2<r≤10μm)、小孔(1.0<r≤3.2μm)、微孔(r≤1.0μm)。土体吸湿过程,4类孔隙储水量与土体含水率之间可用“S”型曲线拟合。当含水率ω>19%时,大孔隙才开始充水并迅速吸水饱和。(3)不同尺寸的孔隙在干湿循环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变化规律。团粒内孔隙(小、微孔)几乎不受干湿循环作用的影响,中、大孔隙的是土体宏观变形的主要贡献者。(4)孔隙指数(H)与土样总孔隙增量之间存在可靠的线性关系,可作为反映中孔隙、大孔隙贡献差异的土体变形预测模型。5.研究了干湿循环过程中孔隙水形态、平均孔径变化规律,分析它们对土体渗透性的影响。研究显示:(1)将孔隙水分为束缚水(T2≤0.37 ms)和可动水(T2>0.37 ms),束缚水量不受循环次数影响,而可动水量随循环次数增加而线性增大。(2)由基于孔隙水形态的修正Coope渗透模型可知,土体渗透率与循环次数N的6次方成正比。(3)土体平均孔径随循环次数增加而线性增大。由Poiseille方程可知孔隙单位流量Q与干湿循环次数N的4次方成正比。6.测定不同循环次数土体固-液接触角、微观结构、矿物成分、化学元素的变化规律,分析土体细观参数与宏观力学性质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1)干湿循环作用不会改变土体的亲水性(接触角<90°),循环次数与固-液接触角之间未见统一规律。1次循环后,接触角大幅提高(平均增大约33.32%),之后接触角在10.11°范围内上下波动。(2)随循环次数增加,土体面-边排列、边-边排列的粘土片占比增大,土体宏观力学性质趋向各向同性。(3)有限次干湿循环未能改变土体矿物组成,但多次循环后(30次)矿物主要特征衍射峰强度有所减弱。
曹阳[4](2020)在《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常规油气产量逐渐下降,具有较大潜力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则越来越受重视。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表征是对致密油储层研究的基础。本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关于致密油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长岭凹陷泉四段致密油储层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表征以及流体赋存状态两部分内容。针对研究区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复杂,物性相关性较差的特征,首先,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镜下观察等方法,确定长岭凹陷泉四段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溶蚀孔及微裂缝等;然后,根据压汞法和核磁共振实验资料,分析毛管压力曲线和核磁共振T2谱曲线形态以及孔隙结构参数,定性、定量地表征了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建立了储层孔隙结构的分类方法。针对流体赋存状态研究,本文利用核磁共振实验方法确定储层致密砂岩可动流体赋存状态,在大量实验数据及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核磁共振T2谱是由多个对数正态分布谱叠加得到,本次研究将致密砂岩T2谱分解为毛细管对数正态分布曲线和大孔隙对数正态分布曲线。给出了对数正态分布函数μ和σ值的取值方法。分析可动流体赋存状态影响因素,根据可动流体T2谱对储层孔隙结构进行分类。利用可动流体T2谱构建伪毛管压力曲线。
屈怡倩[5](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及其与可采收能力的响应规律》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石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及开发利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致密油作为我国非常现实的非常规油气,已经实现了商业性开发。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是我国致密油储量最丰富的地区,其中延长组长8段油水关系复杂,产量差异明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杂的孔喉结构导致可采收能力差异。深入研究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及其制约因素,是厘清可采收能力的基础工作,目前针对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多手段联合表征的研究相对薄弱。本论文在资料搜集及背景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实验测试对白豹-华池区块以及贺旗-马岭区块长8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成岩作用以及埋藏-充注史进行研究;综合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分析,并引入分形理论针对储层孔喉大小、孔径分布及复杂程度进行研究并分类;综合核磁共振、核磁成像以及油水相渗实验对储层流体可动用程度进行研究,并基于生产动态对储层可采收能力进行评价;综合上述研究,分析不同可采收能力储层的孔喉结构差异及造成孔喉结构差异的基础因素,最终建立储层可采收能力与孔喉结构之间的响应关系。白豹-华池区块长石含量较高,绿泥石膜发育,贺旗-马岭区块岩屑含量相对较高,白豹-华池区块的物性整体上优于贺旗-马岭区块;贺旗-马岭区块由于埋藏深度较深,导致储层压实程度更高,溶蚀作用较强,但中晚期胶结程度高,因此受控于沉积及成岩作用的差异,白豹-华池区块现今面孔率更高,粒间孔更为发育。白豹-华池区块高压压汞毛管压力曲线以Ⅰ类和Ⅱ类为主,贺旗-马岭区块以Ⅱ、Ⅲ和Ⅳ类为主;恒速压汞曲线白豹-华池区块全部为孔隙主导型,贺旗-马岭区块Ⅲ和Ⅳ类为喉道主导型;白豹-华池区块孔喉特征优于贺旗-马岭区块。联合表征法能克服各种实验手段的缺陷,更真实反映储层孔喉结构全尺径分布特征,基于全尺径孔喉表征结果,由Ⅰ类至Ⅳ类孔喉分布区间收窄,大孔喉为主向小孔喉为主过渡。分形维数可以很好地表征储层孔喉结构复杂程度,分形维数越大,孔喉结构复杂程度越高。基于前述研究成果对孔喉结构分类可得,两个研究区块储层孔喉结构各分为4类,由Ⅰ类至Ⅳ类孔喉结构逐渐变差。储层可采收能力由1类至4类逐渐变差,对应的可动流体饱和度逐渐降低,T1-T2图信号分布面积逐渐减小,相渗能力逐渐降低,驱油效率逐渐降低,日产油量逐渐降低,稳产周期逐渐缩短,白豹-华池区块比贺旗-马岭区块具有更好地生产动态表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孔喉结构的差异。由1类至4类粒间孔含量减小,粒间孔主导逐渐变为晶间孔主导,溶蚀孔含量在前两类较为发育;最大孔喉半径逐渐减小,喉道半径平均值减小,分形维数值增大,孔喉半径减小且孔喉结构复杂程度增加。沉积及成岩是影响孔喉结构的基础因素,由1类至4类石英含量减少,填隙物含量增加,比较显着的差异在于1类以高绿泥石膜含量为特征,2类溶蚀增孔作用强,但压实程度高于,3类易塑变组分含量高,因此压实程度最高,4类发育大量碳酸盐岩胶结物,导致致密无孔。白豹-华池区块压实程度相对较弱,粒间孔保存较好,且长石溶孔发育,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的孔喉结构。
刘亮[6](2020)在《核磁共振测井反演及应用研究 ——以杭锦旗地区为例》文中指出致密砂岩气藏测井评价技术是勘探开发致密气藏的关键技术之一,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又属于致密砂岩气藏测井评价技术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长久以来,核磁共振测井在储层流体识别、孔隙度、渗透率计算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致密油气藏孔隙结构方面具有其他测井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另一方面核磁共振测井致密砂岩气藏应用中还经常存在测井资料解释失败的案例,例如受杭锦旗地区致密砂岩储层复杂孔隙结构和含气性的影响,导致在该地区的水层经常出现核磁共振差谱信号,核磁孔隙度和渗透率计算值偏小等问题,不仅制约了杭锦旗地区勘探开发的进展,同时也对核磁共振测井在致密砂岩等复杂储层的有效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需要对致密砂岩气储层展开核磁共振反演及应用研究,解决核磁共振测井在当前复杂储层的实际应用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本文从核磁共振测井反演及应用的角度出发,结合杭锦旗地区数据开展核磁共振反演及应用研究。首先,以核磁共振测井资料为主,常规测井资料为辅,结合岩心实验数据开展储层特征分析,总结出不同地层的岩性、物性、电性以及含气性特征。在分析典型气、水层测井响应特征基础上,总结和提炼气、水层的核磁共振T2谱十组分量分布特征。然后,针对杭锦旗地区致密砂岩气储层特点,将粘土束缚水信号加入核磁共振二维反演。通过TSVD法反演明确了在考虑粘土束缚水信号的情况下,二维T2-T1谱识别含气储层中四种信号的能力要优于二维T2-D谱。对于T2-T1谱反演来说,保持长等待时间有利于中、长弛豫信号反演的稳定性,保留较低的短等待时间有利于短弛豫信号的聚焦。大回波数有利于增强长弛豫组分流体信号的聚焦性,小回波数有利于短弛豫组分流体信号的增强。同时,建立一种基于交点定位法的粘土束缚水信号反演发散校正法。该方法基于谱峰定位和谱宽度计算,进而重建了粘土束缚水二维谱信号,能够解决除原始回波串采集质量原因之外的粘土束缚水信号反演发散问题。最后,结合反演研究成果开展核磁共振测井应用研究。在储层流体性质识别应用方面,分析了致密砂岩气、水层的弛豫特征变化机理,统计了杭锦旗地区气、水层T1和T2谱分布范围特征,并依据该特征构建了杭锦旗地区T2-T1二维谱解释模版。通过二维核磁的应用,使得一维核磁各种流体信号重叠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储层流体性质的识别率已由原来的一维核磁测井的78%上升到二维核磁的91%。在孔隙度计算方面,建立了核磁联合声波时差的计算方法,抵消了部分含气性的影响,有效缓解了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计算致密砂岩气层孔隙度普遍偏小的问题。在渗透率计算方面,建立了基于可变参数p、q、h、i的新型核磁渗透率计算模型,该模型基于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由其储层孔隙度和孔隙结构共同决定的原理,结合了岩心实验数据和核磁测井数据二者各自在渗透率计算上的优势。实例证明,新渗透率模型计算的渗透率与岩心分析渗透率相关系数达到0.94,进一步提升了致密砂岩气储层的渗透率计算精度。在孔隙结构识别方面,建立了核磁十组分孔径分级法用于识别孔隙结构,既能识别出连续深度下储层孔隙结构的精细变化,也能够进一步基于泥浆驱替流体技术建立的横向转换系数构建出新的伪毛管压力计算模型。经实例验证,该模型构造的砂岩储层的伪毛管压力曲线与岩心压汞毛管压力曲线的符合率大于80%。
赵迪斐[7](2020)在《川东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精细表征》文中提出论文以川东地区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编录、室内实验、数据分析、综合对比、理论分析的研究思路,以优质页岩储层的孔隙结构表征及优质孔隙结构储层的发育机理为核心科学问题,在系统调研、吸收前人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丰富的研究区样品与地质资料,针对储层发育特征、尤其是纳米尺度孔隙结构特征展开系统的定性-定量分析测试,针对表征难点设计一系列技术手段,以多种手段与综合技术体系精细量化表征了优质页岩储层孔隙结构,量化了孔隙系统的层段性差异,形成了多方法交叉表征技术体系,并通过储层对比提炼了优质孔隙结构类型储层的特殊性,阐明了页岩储层孔隙系统发育的多因素-多尺度-多级别影响因素,明确了不同层段孔隙系统的成因差异,形成了孔隙角度的优质页岩储层发育机理以及储层优选评价方法,将孔隙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地构造演化、古地理格局变化及海平面相对升降等因素的控制下,川东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下部沉积于滞留海盆-深水陆棚相环境,向上过渡为半深水-浅水陆棚相环境,沉积了碳质页岩、硅质-碳质页岩等构成的页岩层系,形成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下部、中部与上部储层的物质组分与岩石结构层段性差异。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富笔石水平层理极为发育,储层具有显微―层控‖特征,向上沉积构造过渡为粉砂质纹层等。矿物组分主要由粘土矿物、脆性矿物、黄铁矿等构成,其中,粘土矿物以伊利石-绿泥石-伊蒙混层组合为主,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生物源硅质、蒙脱石、有机质富集,向上陆源碎屑影响增强;有机质以基质干酪根、笔石化石、固体沥青等类型赋存,属于I型干酪根,达到高-过成熟,高孔隙度与高含气性层段与高脆性矿物、高TOC层段相对叠合。通过“微区覆膜无喷金技术”以及三轴抛光消减沉积物天然非均质性影响,实现3nm微裂隙尺度的全尺度孔隙观测,综合合发育尺度、发育空间位置、成因、形貌特征等特征,从成因-物质组分-形貌角度出发,综合建立了包括四大类、二十余种子孔隙类型的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基质孔隙多级描述性系统分类方案。在系统认知储层孔隙类型与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二氧化碳吸附-低温氮气吸附-高压压汞-图像数值化表征-纳米CT-低场核磁共振等多方法交叉综合测试,揭示了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主要微观储集空间分布特征,以微孔-小孔最为发育,大孔-微裂隙次之,中孔具有相对较低但稳定的发育程度;同时,针对孔隙连通性以及有机-无机孔隙结构差异等表征难点,设计了基于饱水-饱油-离心条件下的NMR测试、自发渗吸-NMR联测等手段,并结合纳米CT建模,将储层微观储集空间划分为有效连通性不同的多级连通域,孔隙网络的三维分布特征和孔隙群簇对比反映有机质分布是孔隙网络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矿物孔隙对储层孔隙系统连通性具有一定贡献。在高分辨率图像与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应用图像大视域拼接与数值化处理技术,提取了近40万个孔隙的结构特征参数,获取了不同类型孔隙的非直观特征,实现了对不同类型孔隙的专门表征,突破了孔隙比例量化、孔隙形貌量化、孔隙定性-定量匹配等表征盲点,结果表明,储层孔隙整体形貌为近圆状,10nm30nm为孔隙数量峰值,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有机孔比例分别达到58%与62%,向上比例显着降低,层段性差异显着。结合定性-定量研究方法与创新手段,总结形成页岩微观储集空间的多方法量化表征技术体系,有助于加强对纳米孔隙的表征精度及针对性。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性分析、储层对比以及创新实验提炼优质储层孔隙结构的特殊性,总结优质孔隙系统的结构特点。物质组分、沉积构造、物质空间分布、应力、力学结构、造缝潜力等因素通过不同机理影响了孔隙系统的发育,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储层纳米吸附孔隙以有机孔隙为主;贵金属纳米粒子充注与储层对比显示非常规储层可以从孔隙网络连通性角度分为五个主要类型,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储层属于“核心渗流通道”型;综合选取物质组合、岩石结构、吸附孔隙特征、渗流孔隙特征、多尺度连通性等方面对孔隙系统进行分类表征,最优储层孔隙系统属于硅质-碳质页岩型,碳质页岩型次之。储层优质孔隙系统的发育受多因素-多尺度-多级别控制因素影响,闭塞滞留或深水慢速沉积为优质储层提供了适宜的物质基础,不同沉积环境使储层具有物质组分与岩石结构的层段性差异,在构造埋藏的控制下,储层经由有机质生烃作用、矿物转化作用等储层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以多种孔隙发育与保存机制,形成了优质储层以有机质纳米孔为主要储集空间、以高压裂造缝潜力或矿物孔隙为主要渗流通道的孔隙结构;五峰组部分层段与龙马溪组底部的碳质-硅质型页岩孔隙系统,是在富生物源硅质、富有机质、富蒙脱石、富水平层理的物质基础上,经由强度、类型不同的特殊成岩改造,形成的具有高吸附储集能力、高自封性能与高脆性的优质储层孔隙类型。论文系统揭示了川东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的基本地质特征与精细孔隙结构特征,实现了储层孔隙精细量化表征,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技术方法与多方法交叉量化技术体系,对不同品质孔隙系统的形成发育机理进行了专门研究,总结出了优质孔隙系统储层的形成发育机理以及孔隙角度的优选评价方法,为实现孔隙研究的深化、精细化、实用化提供科学方法与依据。该论文有图231幅,表66个,参考文献421篇。
徐永强[8](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特征及分类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致密油资源的潜力巨大,随着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以及先进技术工艺的应用,致密油将逐渐成为我国未来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资源。但致密储层的孔喉细小、非均质性强且结构复杂,其微观孔喉发育特征不仅影响致密油储层的储集与渗流而且与后期开发密切相关。系统分析致密储层的微观孔喉特征、渗流特征并建立致密储层的分类评价标准,能够为下一步攻关目标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对致密油的勘探开发具有重大意义。本次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各类分析测试方法对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孔喉特征进行系统表征,并进一步分析致密砂岩储层的渗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最终建立致密砂岩储层的评价标准,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研究区长7致密砂岩储层平均孔渗分别为9.4%、0.182×10-3μm2,平均面孔率为1.89%。孔隙类型以粒间孔、长石溶孔为主,孔隙组合类型以微孔型为主,平均孔隙半径为7.18μm,其中半径小于10μm的数量最多,但半径大于20μm的孔隙所占体积比例最大。喉道类型以片状(狭缝平板状)为主,呈开放状,喉道半径主要分布在0.051μm范围内,其平均喉道半径为0.19μm,平均主流喉道半径为0.23μm,平均连通喉道半径下限为0.175μm。(2)研究区长7储层孔喉平均分选系数为1.06,平均变异系数为0.1,平均均值为12.19,孔喉分选性与物性呈负相关系,分选性好时,孔喉分布较为集中,但整体细小,使得物性较差;分选性差时,其中大孔喉对孔渗贡献率较大,使得物性较好。平均排驱压力为3.07MPa,平均最大进汞饱和度为73.09%,平均退汞效率为24.96%,平均孔喉体积比为3.51,其中排驱压力、孔喉体积比与物性呈一定的负相关性,最大进汞饱和度、退汞效率与物性呈一定的正相关性,整体上储集性能较好,但连通性较差。(3)提出了针对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特征的表征方法:首先选样进行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物性分析等常规实验测试,从宏观上认识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喉类型等;在此基础上选择代表性样品进行高压压汞及氮气吸附实验,分别用于分析微米-次微米级孔喉、纳米级孔喉的发育特征,可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全面表征孔喉大小与分布;研究中可根据需要优选代表性样品进行CT扫描,精细表征三维孔喉结构特征。(4)研究区长7储层平均可动流体饱和度为35.15%,水驱油主要以指状和网状驱替为主,残余油形态以簇状为主、孤点状和膜状为辅,驱油效率在24.7%44.56%。分析认为致密砂岩微观渗流特征受多种因素共同控制,其根本原因在于孔喉细小,且结构复杂,其次是岩石颗粒表面的性质,且储层越致密,油水渗流时所受到岩石颗粒表面吸附、润湿性的影响越明显。(5)渗吸实验表明,渗吸速度整体呈指数递减趋势,渗吸在微观上表现为将细小孔喉内的油驱替到较大的孔喉中,渗吸驱油效率在15.4%23.91%,分析认为其大小主要受润湿性及物性等因素控制。(6)在全面分析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特征的基础上,考虑多因素影响渗流特征的复杂性,选取物性参数、微观孔喉结构参数、渗流特征参数,利用综合分类评价方法,将致密砂岩储层由好到差分为四类,建立适合研究区长7致密砂岩储层的分类评价标准。
张鹏[9](2019)在《延长油区定边长7致密油微观孔隙结构及储层评价》文中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蕴藏丰富的致密油资源,主力层位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7、长8、长9等油层组,相对而言长7的勘探开发较晚,油田动、静态数据较少,对长7致密油储集层各方面的分析研究相对薄弱,阻碍了油田的勘探开发进程以及开发效果。基于此本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定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为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开展岩心观察、物性、粒度图像、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CT扫描、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油水相渗、核磁共振、启动压力梯度、岩石力学等分析测试技术实验,综合研究定边长7致密砂岩储层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微观孔隙结构、油水渗流特征、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等影响因素,在这些基础上确定了储层动用物性下限及储层主控因素,同时建立了储集层综合分类评价方法并进行了评价。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定边长7致密油研究区发育三角洲和湖泊相沉积,主要以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微相为主,长7下部湖泥微相较发育。储层岩性以灰黑色、灰色、灰白色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长石砂岩。孔隙类型主要发育长石溶孔和粒间孔,其次是岩屑溶孔,另有极少量晶间孔、微裂隙。同时喉道类型以片状、弯片状为主,管束状、缩颈喉道次之。(2)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依据高压压汞排驱压力及物性参数,将毛管压力曲线分为4类,Ⅰ类低排驱压力-微-微细喉道型、Ⅱ类低中排驱压力-微喉道型、Ⅲ类中排驱压力-微喉道型、Ⅳ类中高排驱压力-纳米吸附孔道型;依据恒速压汞毛管压力曲线与孔隙、喉道、总进汞饱和度的匹配关系,将曲线形态划分为孔隙区、孔喉过渡区、喉道区。当汞进入连通性差或不连通的孔道喉道时,毛管压力上升,进汞量主要受到喉道及微孔的制约,喉道区的进汞量大小决定了总孔喉进汞量,加强喉道的研究对致密油藏来说至关重要。综合运用经验统计法、饱和度与孔隙度关系法、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等手段确定了研究区致密储层的物性动用下限值,孔隙度为6.5%、渗透率为0.04×10-3μm2。(3)参照可动流体饱和度评价标准对储集层分类,以Ⅲ类储层为主,V类次之。T2截止值范围为1.70ms13.67ms,平均为5.78ms,可动流体饱和度低,平均为33.04%。离心前、后T2谱曲线形态都以双峰为主,离心后曲线形态主要分布在T2截止值左侧区间。(4)基于核磁共振理论,推导出了核磁共振T2值与孔喉半径的对应关系,取对数线性化,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幂函数的常数项值,建立了核磁共振T2谱转化成孔喉半径的新方法;并通过延长致密油藏核磁共振数据与恒速压汞孔喉半径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呈现较好的一致性,所建立的核磁共振研究致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较好。(5)根据油水相渗曲线形态特征将其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Ⅰ型Kro上凹-Krw下凹型、Ⅱ型Kro上凹-Krw直线型、Ⅲ型Kro-Krw上凹型。Ⅰ型相渗曲线最终驱油效率为48.44%,开发效果好;Ⅱ型相渗曲线最终驱油效率为43.19%,应加大无水期的研究力度,开发效果略好;Ⅲ型相渗曲线最终驱油效率为36.26%,开发效果差。(6)提出了致密油“八元综合分类系数”法,同时Ⅰ类储层Feci>8,Ⅱ类储层3<Feci≤8,Ⅲ类储层-2<Feci≤3,Ⅳ类储层Feci≤-2。并根据研究区域的实际数据对致密油藏储层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可靠性较高,所建立的致密油储层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综合储集层“八元综合分类系数”定量分析控制区域与沉积相分布规律及控制特征定性分析共同作用绘制了Y区块的致密油储层综合分类评价图,主要以三类致密油储集层为主。
王琳[10](2019)在《纳米自组装材料孔隙结构及渗透率核磁共振表征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非常规页岩油产量逐年升高,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已成为行业的研究热点。页岩的主体孔隙为纳米孔隙,页岩油的最终产量与油气分子在压裂后页岩的孔道运移密切相关,且压裂后的页岩有大量的纳米级孔道。因此,本论文选取纳米自组装材料γ-Al2O3为压裂后页岩的替代模型。通过对纳米自组装材料及其前驱体为样品,建立一套一维二维核磁共振微观孔隙结构表征方法及渗透率理论研究模型,对于完善页岩油提高采收率及催化行业小于100nm孔道表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研究包括孔隙结构,孔隙连通性及渗透率模型理论实验研究三大部分,各个部分互相关联,层层递进。1. 在孔隙结构核磁共振表征方面,以纳米自组装γ-Al2O3为样品,通过一维核磁共振实验并提出误差函数法,从而确定材料的表面弛豫率为0.525、0.45、0.4μm?s-1,核磁共振孔径分布:小孔主体孔径为5~9 nm,大孔主体孔径29~47 nm。相比于氮气吸附与压汞法表征得到的孔径分布,核磁共振能够全面表征2.8-315nm双峰孔隙系统。此外,用随机游走数值模拟确定材料的表面弛豫率及孔径分布与实验得到的结果相符。对于内部充满流体的纳米自组装前驱体样品,将其简化成小孔饱和水,大孔饱和烃。在误差函数法的基础上改进得到双C值法,该方法对于小孔大孔填充不同流体的同一材料的表面弛豫率进行分别确定:饱和水小孔的表面弛豫率0.85μm?s-1、0.65μm?s-1;饱和油大孔表面弛豫率为0.55μm?s-1,即饱和水小孔表面弛豫率大于饱和烃大孔表面弛豫率,说明了无机质孔壁与水分子作用力强于烃。2. 毛管压力曲线是反映连通孔隙特性的重要手段。由于开发作业时不能通过压汞获取实测毛管压力曲线这一限制,使得核磁共振测量转换毛管压力曲线发展了诸多方法,但孔径越小,误差越大。通过双曲线模型及径向基函数结合,预测的进汞退出核磁共振毛管压力曲线在大于9nm孔隙与实测进退汞毛管压力曲线重合,即毛管压力曲线在饱和度小于90%处与实测毛管压力曲线基本一致。根据孔喉比及退出效率分析孔道连通性,给出9-77nm孔道连通性好,满足高分子运移其中的条件并给出相应机理,最后用高分子萃取实验进行验证。3. 根据达西定律及泊肃叶方程,在考虑改变孔径尺寸的同时,理论推导了改进的核磁共振渗透率模型,该模型保持了传统核磁共振渗透率模型中的可动流体束缚流体比,新引入了孔喉比,薄膜厚度,弯曲度三个具有实际物理意义的参数。以高分子萃取前后材料为样品,进行一维二维核磁共振实验结合红外光谱、凝胶色谱及镜下观测,对样品进行流体分析并利用改进的一维核磁共振渗透率模型确定渗透率7.39m D、6.02m D、5.27m D、6.25m D,其结果与压汞渗透率5.10m D、4.73m D、5.82m D、5.56m D;达西渗透率4.1m D、5.19m D基本一致,由于薄膜厚度,可动束缚流体比获取困难,对改进的核磁共振渗透率模型变换,通过D-T2核磁共振实验可直接确定表面弛豫时间及弯曲度,进而求得渗透率6.04m D、6.39m D、5.96m D,该结果与变换前的改进的核磁共振渗透率模型结果基本一致,也与通过Kozeny-Carman方程确定的渗透率相符合。
二、用核磁共振T_2分布定量求取孔隙结构参数的区域性对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核磁共振T_2分布定量求取孔隙结构参数的区域性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固结和松散沉积物孔渗特性NMR实验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微观孔隙结构研究 |
1.2.2 渗流特性研究 |
1.2.3 水赋存状态研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1.4.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核磁共振方法原理 |
2.1 核磁共振现象基本原理 |
2.2 核磁弛豫信号及测量 |
2.2.1 核磁弛豫信号 |
2.2.2 弛豫时间测量 |
2.3 孔隙流体弛豫机理 |
2.3.1 表面弛豫 |
2.3.2 自由弛豫(体积弛豫) |
2.3.3 扩散弛豫 |
2.3.4 孔隙流体多指数弛豫 |
2.4 核磁共振T_2谱分析 |
2.4.1 核磁共振测定含水量 |
2.4.2 含水孔隙度 |
2.4.3 孔径分布(PSD) |
2.4.4 确定束缚水与可动水 |
2.4.5 渗透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饱和黏土水赋存状态表征实验与分析 |
3.1 黏土样品矿物学组分 |
3.1.1 黏土矿物晶体结构 |
3.1.2 黏土样品的矿物组成 |
3.2 黏土中水的存在形式 |
3.2.1 双电层结构 |
3.2.2 毛细水与吸附水 |
3.3 水蒸气吸附实验与分析 |
3.3.1 实验方法基本原理 |
3.3.2 非饱和黏土样制作 |
3.3.3 水蒸气吸附实验步骤 |
3.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非饱和黏土核磁实验 |
3.4.1 核磁实验仪器 |
3.4.2 系统校准 |
3.4.3 核磁实验参数 |
3.4.4 实验样品 |
3.4.5 核磁T_2谱结果 |
3.5 核磁表征黏土水赋存状态 |
3.5.1 T_2谱峰分解 |
3.5.2 黏土吸水概念模型 |
3.5.3 T_1-T_2谱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黏土孔隙度与渗透性实验 |
4.1 核磁共振法表征黏土孔隙 |
4.1.1 实验仪器与参数 |
4.1.2 饱和黏土样品制作 |
4.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 黏土渗透性实验 |
4.2.1 样品制作 |
4.2.2 实验仪器及步骤 |
4.2.3 实验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致密砂岩孔隙束缚水与渗透率表征 |
5.1 分形理论及应用 |
5.1.1 分形维数的应用 |
5.1.2 孔隙分形维数 |
5.2 分形束缚水饱和度模型的建立 |
5.2.1 基于NMR T_2分布计算分形维数 |
5.2.2 建立分形束缚水饱和度模型 |
5.3 基于NMR或分形的渗透率模型 |
5.4 模型验证与应用研究 |
5.4.1 致密砂岩物性特征 |
5.4.2 NMR实验结果 |
5.4.3 基于NMR T_2分布计算分形维数结果 |
5.4.4 致密砂岩分形束缚水饱和度模型 |
5.4.5 分形维数与T_(2ml)、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系 |
5.4.6 渗透率计算模型讨论 |
5.4.7 渗透率计算模型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煤储层特性定量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1 核磁共振T_2截止值与多重分形理论研究进展 |
1.3.2 核磁共振表面弛豫率研究进展 |
1.3.3 多相态甲烷定量研究进展 |
1.3.4 CO_2增产煤层气过程中多相流体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1.4 存在问题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实验样品与工作量 |
1.7 主要创新成果 |
2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
2.1 原子核自旋及极化现象 |
2.2 宏观磁化矢量的扳转 |
2.3 弛豫和弛豫时间 |
2.3.1 纵向弛豫 |
2.3.2 横向弛豫 |
2.3.3 弛豫时间 |
2.4 脉冲序列及弛豫时间测量 |
2.4.1 FID脉冲 |
2.4.2 反转恢复脉冲序列与纵向弛豫时间 |
2.4.3 CPMG脉冲序列与横向弛豫时间 |
2.5 孔隙中流体核磁共振现象 |
3 煤的核磁共振T_2截止值确定方法 |
3.1 样品及实验方法 |
3.1.1 实验样品 |
3.1.2 核磁共振与高速离心实验方法 |
3.2 不同离心力下的煤样核磁共振T_2分布特征 |
3.2.1 纯水标样核磁共振结果 |
3.2.2 饱水及离心实验后煤样核磁共振特征 |
3.3 传统核磁共振T_2截止值确定方法 |
3.3.1 离心法确定T_2截止值 |
3.3.2 T2谱形态法 |
3.3.3 T2几何平均值法 |
3.4 基于多重分形理论的核磁共振T_2截止值确定方法 |
3.4.1 多重分形理论 |
3.4.2 饱水煤样核磁共振多重分形特征 |
3.4.3 基于多重分形理论的核磁共振T_2截止值确定方法 |
3.4.4 多重分形法核磁共振T_2截止值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4 煤的核磁共振表面弛豫率及全孔径测定 |
4.1 实验方法 |
4.2 不同实验测试结果 |
4.2.1 低温液氮吸附实验结果 |
4.2.2 高压压汞实验结果 |
4.2.3 核磁共振实验结果 |
4.3 T_2截止值确定煤储层全孔径分布的局限性 |
4.4 传统表面弛豫率的计算方法 |
4.4.1 低温液氮吸附SVR法 |
4.4.2 高压压汞实验MIP法 |
4.4.3 ρ2_(-SVR)和ρ2_(-MIP)的应用对比 |
4.5 基于重构全孔径的表面弛豫率计算方法 |
4.5.1 基于低温液氮吸附和压汞实验的全孔径分布 |
4.5.2 基于重构全孔径的表面弛豫率计算 |
4.5.3 顺磁矿物对表面弛豫率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煤中多相态甲烷的核磁共振定量分析 |
5.1 样品及实验方法 |
5.1.1 实验样品 |
5.1.2 实验装置及过程 |
5.2 不同相态甲烷核磁共振T_2分布特征 |
5.2.1 游离态纯甲烷核磁共振T_2分布 |
5.2.2 吸附态甲烷核磁共振T_2分布 |
5.3 吸附态甲烷核磁共振转换系数的确定 |
5.3.1 核磁共振法确定煤储层甲烷吸附量 |
5.3.2 低场核磁共振吸附态甲烷定量计算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6 煤中注CO_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流体作用机理 |
6.1 样品及实验方法 |
6.1.1 实验样品 |
6.1.2 实验方法及过程 |
6.2 CO_2-ECBM过程中CO_2-CH_4驱替作用 |
6.2.1 低场核磁共振甲烷吸附特征 |
6.2.2 原位条件下CO_2-ECBM动态变化 |
6.2.3 CO_2-ECBM在提高采收率和CO_2地质封存中的应用 |
6.3 CO_2-ECBM过程中CO_2-H_2O润湿性 |
6.3.1 CO_2注入压力对CO_2-H_2O润湿性的影响 |
6.3.2 储层温度对CO_2-H_2O润湿性的影响 |
6.3.3 水的赋存状态对CO_2-H_2O润湿性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干湿循环影响下膨胀土孔隙结构的核磁共振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土体干湿循环研究 |
1.2.2 核磁共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
1.2.3 土体孔隙测试方法 |
1.3 文章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用土主要特性 |
2.1 土的基本物性 |
2.1.1 粒径分布 |
2.1.2 荷载下的膨胀率 |
2.1.3 击实曲线 |
2.1.4 矿物成分 |
2.1.5 其它物性参数 |
2.2 干湿循环对土体抗剪强度影响 |
2.2.1 试验装置设计 |
2.2.2 试验装置使用 |
2.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 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裂隙发育规律 |
2.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核磁共振阈值确定 |
3.1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
3.1.1 原子核的磁性 |
3.1.2 极化 |
3.1.3 脉冲翻转与自由感应衰减 |
3.1.4 自旋回波及CPMG |
3.1.5 弛豫现象 |
3.1.6 孔隙流体弛豫机制 |
3.1.7 弛豫理论与机制 |
3.1.8 多指数衰减 |
3.2 毛细管模型核磁共振特性 |
3.2.1 引言 |
3.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3 试验结果 |
3.2.4 讨论 |
3.3 T_2阈值确定 |
3.3.1 引言 |
3.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饱和土孔隙水分布特性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吸力下土体孔隙水分布 |
4.3.2 吸湿-脱湿过程土体孔隙水分布 |
4.3.3 孔隙水损伤势 |
4.3.4 基于孔隙水损伤势的VG修正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变形特性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用土基本特性 |
5.2.2 试样准备 |
5.2.3 土体变形试验 |
5.2.4 核磁共振测试 |
5.3 试验结果 |
5.3.1 不同循环次数的变形时程曲线 |
5.3.2 变形时程曲线各阶段膨胀速速率 |
5.3.3 不同循环次数的总变形量 |
5.3.4 变形时程曲线模型 |
5.3.5 不同含水率土体孔隙结构 |
5.3.6 不同循环次数土体孔隙结构 |
5.4 讨论 |
5.4.1 变形时程曲线的阶段性特征 |
5.4.2 土体湿润过程孔隙结构变化 |
5.4.3 累计变形量影响因素 |
5.4.4 不同循环次数的PSDC |
5.4.5 土体结构简化模型 |
5.4.6 吸力对土体变形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渗流特性 |
6.1 引言 |
6.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2.1 试样制备 |
6.2.2 土体吸湿及干湿循环过程 |
6.2.3 T_2阈值确定 |
6.2.4 核磁共振测试 |
6.3 试验结果 |
6.3.1 阈值T_(2C)计算 |
6.3.2 土体吸湿过程孔隙水形态 |
6.3.3 不同干湿循环下孔隙水形态 |
6.3.4 不同循环次数土体孔径分布 |
6.4 讨论 |
6.4.1 含水率与孔隙水形态关系 |
6.4.2 循环次数与孔隙水形态 |
6.4.3 孔隙水形态与土体渗透性 |
6.4.4 孔隙结构与土体渗透性 |
6.4.5 土体渗透性对路基稳定性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干湿循环对土体细观参数影响 |
7.1 引言 |
7.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7.2.1 固-液接触角测试 |
7.2.2 X衍射和SEM试验 |
7.3 试验结果 |
7.3.1 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固-液接触角 |
7.3.2 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微孔隙结构 |
7.3.3 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矿物组成 |
7.3.4 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化学元素组成 |
7.4 讨论 |
7.4.1 固-液接触角 |
7.4.2 微观孔隙、矿物组成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0.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0.2.1 致密油的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2 岩石孔隙结构研究现状 |
0.2.3 核磁共振技术研究现状 |
0.2.4 流体赋存状态的研究现状 |
0.3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1.2 研究区储层特征 |
1.2.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1.2.2 储层物性特征 |
第二章 基于压汞法表征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 |
2.1 压汞法的基本原理 |
2.2 压汞法实验设计 |
2.3 基于毛管压力曲线致密油储层分类研究 |
2.3.1 基于毛管压力曲线形态致密油储层定性分类研究 |
2.3.2 毛管压力曲线参数与物性之间关系 |
2.3.3 基于毛管压力曲线致密油储层定量分类研究 |
第三章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表征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 |
3.1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
3.2 核磁共振实验设计 |
3.3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致密油储层分类研究 |
3.3.1 核磁共振T_2谱多组分分布特征 |
3.3.2 基于核磁共振T_2谱多组分分布特征致密油储层分类 |
3.3.3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及压汞法致密油储层分类研究 |
第四章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致密油储层流体赋存状态研究 |
4.1 利用实验方法确定可动流体赋存状态 |
4.1.1 T_2谱面积比值法 |
4.1.2 称重法 |
4.2 基于核磁共振实验确定可动流体赋存状态 |
4.2.1 统一T_2截止值法 |
4.2.2 谱系数法 |
4.2.3 定量参数求取束缚水饱和度模型 |
4.3 基于核磁共振T_2饱和谱拟合T_2可动流体谱新方法 |
第五章 基于可动流体T_2谱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研究 |
5.1 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储层物性对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的影响分析 |
5.1.2 孔喉大小与均值程度对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的影响分析 |
5.1.3 喉道均值程度对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 基于可动流体T_2谱的储层分类 |
5.3 基于可动流体T_2谱构建伪毛管压力曲线 |
5.3.1 构建伪毛管压力曲线基本原理 |
5.3.2 构建伪毛管压力曲线方法研究 |
第六章 应用实例与结果验证 |
6.1 核磁共振T_2饱和谱求取束缚水饱和度新方法的实例验证 |
6.2 核磁共振T_2谱构建伪毛管压力方法的实例验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5)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及其与可采收能力的响应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1 题目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成岩作用 |
1.2.2 孔隙演化 |
1.2.3 微观孔喉结构 |
1.2.4 流体可动用程度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盆地构造特征 |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
2.3 研究区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 |
2.3.1 沉积特征 |
2.3.2 砂体特征 |
2.4 石油地质特征 |
第三章 储集层基本特征研究 |
3.1 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
3.1.1 岩石类型 |
3.1.2 碎屑颗粒成分及特征 |
3.1.3 填隙物成分特征 |
3.1.4 碎屑结构特征 |
3.2 储集层物性特征 |
3.2.1 物性参数特征 |
3.2.2 物性分布特征 |
3.3 成岩作用 |
3.3.1 压实作用 |
3.3.2 压溶作用 |
3.3.3 胶结作用 |
3.3.4 溶蚀作用 |
3.3.5 交代作用 |
第四章 充注期次及孔隙演化研究 |
4.1 储层烃类类型及成熟度 |
4.1.1 烃类类型 |
4.1.2 烃类成熟度 |
4.2 埋藏史及油气充注期次 |
4.2.1 埋藏演化史研究 |
4.2.2 充注期次及时间 |
4.3 孔隙演化 |
4.3.1 孔隙演化定量过程 |
4.3.2 各研究区孔隙演化特征 |
第五章 孔喉结构特征研究 |
5.1 孔隙及喉道定性识别 |
5.1.1 孔隙类型 |
5.1.2 孔隙组合类型 |
5.1.3 喉道类型 |
5.2 高压压汞定量表征孔喉结构 |
5.2.1 高压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分类 |
5.2.2 孔喉结构参数特征 |
5.3 恒速压汞定量表征孔隙及喉道特征 |
5.3.1 恒速压汞曲线分类 |
5.3.2 孔喉结构参数特征 |
5.4 全尺径孔喉分布 |
5.4.1 核磁共振T_2谱向孔喉半径转化方法 |
5.4.2 全尺径孔喉分布特征 |
5.5 分形表征储层孔喉结构复杂性 |
5.5.1 分形理论 |
5.5.2 孔喉及喉道分形特征 |
5.5.3 孔喉结构复杂性分类 |
5.6 储层孔喉结构分类 |
5.6.1 白豹-华池区块 |
5.6.2 贺旗-马岭区块 |
第六章 渗流特征及储层流体可动程度分析 |
6.1 核磁共振T_2谱表征储层流体可动程度 |
6.1.1 核磁共振可动流体饱和度 |
6.1.2 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影响因素 |
6.2 联合T_1-T_2表征流体可动程度 |
6.2.1 样品饱和水及离心状态成像特征 |
6.2.2 样品T_1-T_2图像特征及划分 |
6.3 油水相渗表征流体可动程度 |
6.3.1 油水相渗曲线分类 |
6.3.2 油水相渗参数特征 |
6.4 储层流体可动程度综合评价 |
6.4.1 白豹-华池区块 |
6.4.2 贺旗-马岭区块 |
第七章 可采收能力及其与孔喉结构的响应规律 |
7.1 储层可采收能力评价 |
7.1.1 白豹-华池区块 |
7.1.2 贺旗-马岭区块 |
7.2 成岩对孔喉结构的影响 |
7.2.1 岩石学特征与孔喉结构的关系 |
7.2.2 孔隙演化对孔喉结构的影响 |
7.3 孔喉结构与可采收能力的响应 |
7.3.1 白豹-华池区块 |
7.3.2 贺旗-马岭区块 |
第八章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核磁共振测井反演及应用研究 ——以杭锦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杭锦旗地区地质及储层特征 |
1.2.1 地质构造及沉积特征 |
1.2.2 储层特征 |
1.2.3 核磁共振测井响应特征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核磁共振测井方法和仪器的发展 |
1.3.2 核磁共振测井反演方法研究进展 |
1.3.3 核磁共振测井应用的研究进展 |
1.4 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核磁共振测井及应用原理 |
2.1 核磁共振测量的物理基础 |
2.1.1 单个原子核弛豫过程 |
2.1.2 宏观原子核弛豫机制 |
2.2 核磁共振仪器测量原理 |
2.3 核磁共振测井应用原理 |
2.3.1 流体性质识别原理 |
2.3.2 储层参数计算原理 |
2.3.3 孔隙结构识别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核磁共振测井反演 |
3.1 核磁共振测井响应方程 |
3.1.1 一维核磁共振 |
3.1.2 二维核磁共振 |
3.2 核磁共振数据压缩及反演算法 |
3.2.1 数据压缩算法 |
3.2.2 反演算法 |
3.3 考虑粘土束缚水的二维核磁共振反演 |
3.3.1 二维谱反演影响因素 |
3.3.2 二维T_2-D谱反演 |
3.3.3 二维T_2-T_1谱反演 |
3.4 基于交点定位法的粘土束缚水信号校正 |
3.4.1 交点定位法原理及方法 |
3.4.2 应用实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核磁共振测井应用研究 |
4.1 核磁共振测井测前设计分析 |
4.1.1 测前设计方法 |
4.1.2 观测模式选择 |
4.2 流体性质识别 |
4.2.1 致密砂岩气、水层弛豫特征变化机理分析 |
4.2.2 杭锦旗地区气、水层弛豫谱特征分析 |
4.2.3 流体性质识别在杭锦旗地区的应用实例 |
4.3 孔隙度计算 |
4.3.1 孔隙度计算理论模型 |
4.3.2 孔隙度计算在杭锦旗地区的应用实例 |
4.4 渗透率计算 |
4.4.1 基于可变参数的新核磁渗透率计算模型 |
4.4.2 新渗透率模型在杭锦旗地区的应用实例 |
4.5 孔隙结构评价 |
4.5.1 孔隙结构评价模型 |
4.5.2 基于泥浆驱替流体的横向系数转换 |
4.5.3 基于十组分孔径分级的孔隙结构评价法及纵向系数转换 |
4.5.4 新孔隙结构模型在杭锦旗地区的应用实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存在问题与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川东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精细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及演化 |
2.2 地层特征 |
2.3 沉积背景 |
2.4 层序地层特征 |
2.5 页岩发育特征 |
2.6 小结 |
3 页岩储层物质成分特征 |
3.1 储层宏观特征 |
3.2 储层矿物组成特征 |
3.3 储层有机地化特征 |
3.4 储层岩石综合分类 |
3.5 小结 |
4 页岩微观储集空间类型与物性特征 |
4.1 储层微观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4.2 微观储集空间的系统分类 |
4.3 储层物性与含气性 |
4.4 章节小结 |
5 储层微观储集空间定量表征 |
5.1 基于高压压汞的大孔-中孔及全孔径孔隙结构表征 |
5.2 基于低温氮气吸附与二氧化碳吸附的吸附孔隙表征 |
5.3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孔隙结构表征 |
5.4 基于图像处理的微观储集空间定量表征 |
5.5 基于纳米CT的储集空间与连通性量化表征 |
5.6 孔隙网络与连通性表征 |
5.7 微观储集空间量化表征体系 |
5.8 储集空间量化与气体行为 |
5.9 小结 |
6 孔隙系统对比与结构特殊性 |
6.1 优质储层孔隙结构特殊性的意义 |
6.2 孔隙小尺度控制因素 |
6.3 储层孔隙系统对比研究 |
6.4 孔隙系统评价 |
6.5 优质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殊性 |
6.6 结论 |
7.孔隙控因角度的优质页岩储层发育机理 |
7.1 优质储层孔隙发育影响因素 |
7.2 孔隙发育与保存机制 |
7.3 孔隙角度的优质页岩储层发育机理 |
7.4 依据孔隙发育控因的页岩储层优选 |
7.5 结论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特征及分类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致密油勘探开发现状 |
1.2.2 微观孔喉特征研究 |
1.2.3 渗流特征研究 |
1.2.4 储层评价方法研究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储层基本特征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构造背景 |
2.1.2 沉积背景 |
2.2 岩石学特征 |
2.2.1 岩石类型 |
2.2.2 碎屑组分特征 |
2.2.3 填隙物特征 |
2.2.4 碎屑颗粒结构特征 |
2.3 物性特征 |
2.4 小结 |
第三章 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特征系统表征 |
3.1 实验方法简介 |
3.1.1 CT扫描 |
3.1.2氮气吸附实验 |
3.1.3恒速压汞实验 |
3.2 孔隙发育特征 |
3.2.1 孔隙类型 |
3.2.2 孔隙组合类型 |
3.2.3 孔隙大小及分布特征 |
3.2.4 孔隙结构与物性关系 |
3.3 喉道发育特征 |
3.3.1 喉道类型 |
3.3.2 喉道大小及分布特征 |
3.3.3 喉道大小与物性关系 |
3.4 孔喉结构非均质性特征 |
3.4.1 孔喉分选性特征 |
3.4.2 孔喉分选性与物性关系 |
3.5 孔喉连通性特征 |
3.5.1 孔喉连通性分析 |
3.5.2 孔喉连通性与物性关系 |
3.6 纳米级孔喉表征 |
3.6.1 氮气吸附实验结果分析 |
3.6.2 纳米级孔喉结构参数影响因素分析 |
3.7 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特征表征方法分析 |
3.7.1 孔喉半径分析 |
3.7.2 储层品质的综合表征 |
3.7.3 微观孔喉特征表征方法总结 |
3.8 小结 |
第四章 致密砂岩储层渗流特征研究 |
4.1 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研究 |
4.1.1 核磁共振测试原理及步骤 |
4.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1.3 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
4.2 油水两相渗流特征研究 |
4.2.1 实验条件及步骤 |
4.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 可视化多相渗流特征研究 |
4.3.1 实验条件及步骤 |
4.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渗吸特征研究 |
4.4.1 渗吸实验方法设计 |
4.4.2 微观模型法渗吸结果及分析 |
4.4.3 称重法渗吸结果及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致密砂岩储层评价标准建立 |
5.1 评价参数的选取 |
5.1.1 评价参数选取原则 |
5.1.2 评价参数的选取 |
5.2 分类评价方法的建立 |
5.2.1 单参数分类法 |
5.2.2 综合分类评价 |
5.2.3 分类评价标准的建立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延长油区定边长7致密油微观孔隙结构及储层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致密油储层划分方法 |
1.2.2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
1.2.3 微观渗流特征 |
1.2.4 致密油储层评价 |
1.2.5 研究区目前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储层基本特征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1 区域地质背景 |
2.1.2 研究区地层划分 |
2.1.3 研究区沉积特征 |
2.2 储层岩石学特征 |
2.2.1 储层岩石学类型 |
2.2.2 碎屑成分及特征 |
2.2.3 填隙物特征 |
2.3 储层物性特征 |
2.3.1 储层物性参数特征 |
2.3.2 物性相关性分析 |
2.3.3 储层物性与产能关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3.1 储层孔喉类型 |
3.1.1 孔隙类型 |
3.1.2 孔隙组合类型 |
3.1.3 喉道类型 |
3.2 高压压汞技术表征微观孔喉结构 |
3.2.1 毛管压力曲线类型及特征 |
3.2.2 微观孔喉参数特征 |
3.2.3 孔隙结构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3.3 恒速压汞技术表征微观孔喉结构 |
3.3.1 实验样品信息 |
3.3.2 孔隙结构类型特征 |
3.3.3 微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 |
3.3.4 毛管曲线特征 |
3.4 压汞实验对比分析 |
3.5 储层物性下限确定 |
3.6 小结 |
第四章 储集层微观渗流特征 |
4.1 核磁共振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 |
4.1.1 实验原理及样品信息 |
4.1.2 实验结果 |
4.1.3 核磁共振T_2谱向孔喉半径r转化 |
4.1.4 可动流体特征影响因素 |
4.2 油水相渗特征及影响因素 |
4.2.1 实验结果 |
4.2.2 油水相渗曲线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 |
5.1 评价参数选择 |
5.2 定量建立致密储层评价分类标准及储层评价 |
5.3 小结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纳米自组装材料孔隙结构及渗透率核磁共振表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孔隙结构核磁共振表征国内外现状 |
1.2.2 孔隙连通性核磁共振表征国内外现状 |
1.2.3 渗透率核磁共振表征国内外现状 |
1.2.4 二维核磁共振国内为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理论及实验 |
2.1 氮气吸附理论 |
2.1.1 不同种类的吸附等温线 |
2.1.2 吸附滞后现象 |
2.1.3 氮气吸附BET表征原理 |
2.2 压汞法理论 |
2.3 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理论 |
2.4 核磁共振理论 |
2.4.1 弛豫时间 |
2.4.2 弛豫机制 |
2.4.3 多指数衰减 |
2.4.4 受限扩散 |
2.5 纳米孔隙结构表征常规实验 |
2.5.1 实验样品制备流程 |
2.5.2 实验设备 |
第3章 纳米自组装材料孔隙结构核磁共振表征方法 |
3.1 纳米自组装体γ-Al_2O_3孔隙结构常规表征 |
3.1.1 扫描电镜表征 |
3.1.2 氮气吸附表征 |
3.1.3 压汞法表征 |
3.1.4 一维核磁共振表征 |
3.1.5 核磁共振孔径分布与氮气吸附、压汞孔径分布比对 |
3.2 纳米自组装前驱体潜在孔隙结构核磁共振表征 |
3.2.1 前驱体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表征 |
3.2.2 标样孔隙结构表征 |
3.2.3 纳米自组装前驱体双C值法确定孔隙结构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纳米自组装材料孔隙连通性核磁共振表征方法与验证 |
4.1 核磁共振毛管压力构建方法 |
4.1.1 双曲线模型 |
4.1.2 径向基函数 |
4.2 核磁共振毛管压力预测 |
4.3 纳米自组装γ-Al_2O_3孔隙连通性表征及验证 |
4.4 孔道连通机理 |
4.4.1 开普勒球体堆积理论 |
4.4.2 孔道的贯穿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适合于高分子扩散的核磁共振渗透率模型理论研究及实验验证 |
5.1 经典渗透率模型 |
5.2 实验 |
5.2.1 高分子萃取实验 |
5.2.2 核磁共振实验 |
5.2.3 渗流实验 |
5.3 改进的NMR渗透率模型 |
5.4 模型相关参数分析 |
5.4.1 束缚态与可动态流体分析 |
5.4.2 束缚态流体薄膜厚度的确定 |
5.5 改进的NMR渗透率模型渗透率确定 |
5.5.1 改进模型与压汞渗透率比对 |
5.5.2 改进模型与达西渗透率比对 |
5.6 二维核磁预测渗透率 |
5.6.1 D-T_2测量 |
5.6.2 D-T_2确定表面弛豫强度方法 |
5.6.3 数据分析 |
5.6.4 有效表面弛豫率及渗透率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用核磁共振T_2分布定量求取孔隙结构参数的区域性对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固结和松散沉积物孔渗特性NMR实验与应用研究[D]. 彭玲.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煤储层特性定量分析方法[D]. 郑司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3]干湿循环影响下膨胀土孔隙结构的核磁共振试验研究[D]. 董均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方法研究[D]. 曹阳.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5]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及其与可采收能力的响应规律[D]. 屈怡倩. 西北大学, 2020
- [6]核磁共振测井反演及应用研究 ——以杭锦旗地区为例[D]. 刘亮.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7]川东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精细表征[D]. 赵迪斐.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特征及分类评价研究[D]. 徐永强. 西北大学, 2019(04)
- [9]延长油区定边长7致密油微观孔隙结构及储层评价[D]. 张鹏. 西北大学, 2019(01)
- [10]纳米自组装材料孔隙结构及渗透率核磁共振表征方法研究[D]. 王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