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省科技期刊研究》2001~2003年载文和引文统计(论文文献综述)
马少珍[1](2019)在《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7年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高校社科学报是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到重要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农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农业研究和三农议题是农业高校学报关注的焦点。作为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从学校办学实际出发,紧跟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热点问题和社会现实议题,灵活设置栏目,注重专题策划与高水平机构合作,提高文章质量和期刊影响力,走上了一条特色化发展之路。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结合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以高校学报改革为背景,对《学报》2008-2017年的发展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学报》十年间的栏目设置进行了详细分析,体现出栏目建设的历时性变化及演变特征;其次,对载文及引文数据进行分析,利用科学评价指标综合考察《学报》发展状况;第三,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V对《学报》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解析《学报》载文特征;第四,立足于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情境,展现《学报》数字化建设成果;最后,根据《学报》十年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特点,并提出几点建议。研究发现:(一)《学报》栏目建设已具有稳定格局,形成了以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土地问题、经济与管理成为常设栏目,不定期开始专题栏目,根据需求增设特约专稿的栏目设置方式;(二)《学报》坚持开放办刊理念,加强了对文章质量的把关,走精品发展路线,实现了从数量增长为主向质量提高为主的转变。载文量呈下降趋势,但基金论文比、下载量、被引量、影响因子等均呈现上升趋势。(三)在知识图谱分析中,《学报》高频作者以校内作者为主,作者合作网络密度低;来源机构以校内学院或研究团队为主,机构合作密度低;关键词可视化分析显示,《学报》能根据学校优势、中央一号文件及社会热点议题进行选题策划,紧跟三农发展趋势,但关键词总体聚类效果及研究传承效果不佳。(四)《学报》微信公众号建立时间短、特色不突出;微博尚未开通,高校学报社科类微博建设整体状况堪忧。
张涛,易先达,孟庆忠,吕博,王玉美,张成[2](2018)在《《棉花学报》2000—2015年载文及其被引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检索分析功能和CiteSpace软件,分析了《棉花学报》2000—2015年的载文量、作者、发文机构和地区、基金资助机构、引文、研究方向和热点、载文被引用情况。结果显示,该学报主体反映了中国棉花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逐步加强的势头;刊载的论文研究方向和热点问题有强烈的时代性,体现了中国棉花产业的动态发展;基金论文比例高;引文篇数高;拥有一个代表国内棉花研究最高水平的核心作者群;发文机构以国内农业高校、中国农业科学院、省级农业科学院为主体,带动了团队间的合作、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不足之处在于年度载文量、境外机构发文数量有下降趋势,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有待提高。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了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几点建议,包括提高期刊科研实力、稿源质量和载文量,扩展网络阅读。
俞立平,万晓云,王作功[3](2018)在《载文量、引文量与影响因子关系的时间演变研究——以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类期刊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意义]期刊自创刊以来载文量、引文量与影响因子的关系及其演变研究一直较少受到关注,研究其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中国知网(CNKI)引文数据库,以7种科学学与科技管理期刊为例,分析不同期刊影响因子时间变化曲线,并将其分类;然后计算出学科影响因子、学科载文量、学科引文量,基于回归与分位数回归分析载文量与影响因子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并采用回归分析来分析引文量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类期刊影响因子总体呈现曲折上升态势;载文量对影响因子具有双向作用机制,提高载文量不一定能增加影响因子;引文量与影响因子呈正相关关系。
郑茹[4](2018)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术期刊是以探索、积累和传播人类的科技知识、先进思想为基本目标的特殊出版物。学术期刊凝聚着学者的智慧,对科学研究具有导向作用,学者以期刊为阵地分化出动态聚合的论域,催化新的成果的产生。学术期刊的出版研究目的在于考察学术期刊出版活动的诸多环节以及出版要素,揭示学术期刊出版的演化历程,探索学术期刊出版规律,揭示出版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贯穿出版活动始终的准则和规范等。相比于自然科学期刊而言,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研究更容易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与制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具有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独特功能,因此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进行长时段研究,能够揭示不同历史阶段下社会对学术知识、先进思想的需求情况,以及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所呈现出的表现形态和差异性,可以镜观不同时期的学术发展情况。本研究采集1949-2016年CNKI近60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征稿启事,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并且有针对性的利用CNKI公开的期刊出版数据,作为征稿启事的补充,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历年期刊出版史料进行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研究的时间跨度涵盖建国至今,涉及了人文社会科学19个一级学科,因此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和学术期刊出版生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揭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基本情况,梳理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的概貌。包括期刊种类走势、地域分布、学科的基本分布等。(2)揭示建国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规范演变及完善历程。包括审稿制度、出版要求,如稿件类型以及论文格式(题名、摘要、引文)等方面的要求。(3)通过分期研究将建国后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分析,揭示每个阶段期刊的发展特征;通过分层研究重点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以及网络期刊等特殊类型,揭示名刊工程期刊的示范作用、核心期刊的引领效应以及网络期刊的倒逼效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现有的研究中宏观层面、全景式、整体性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从宏观层面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演化状况所做全景式描摹,是对以往以单一期刊或某类期刊、某地区出版期刊为主的个案式研究的补充,能够从多维度揭示建国以来学术期刊出版演变的过程。同时,也能够从微观层面,揭示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期刊的出版特征。(2)针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长时间段连续性研究的方法、区别于节点研究。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是建国至今,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上考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生态,既可以形成时间上的演化研究,也可以针对某一时间进行横向比较,在已有的期刊出版史研究中较为少见。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其一,建国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基本生态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发展过程较为波折,全国范围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的发展差距较大。其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受欧美影响,日益与世界对接,审稿制度、稿件类型以及论文的写作规范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完善。其三,从分期情况看,不同历史时期的期刊出版在种类、发展速度、学科组成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学术水平、科学技术的影响,期刊的出版呈现不同的状态。从分层情况看,核心期刊对学术期刊的规范具有引领效应,“名刊工程”对大学学报的发展具有示范效应,网络期刊对纸本期刊具有倒逼效应。本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呈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出版的整体面貌和出版规范发展的完整过程,从学术期刊出版中出现的基本现象出发,涉及到学术期刊出版的诸多方面,揭示学术期刊发展中经历的低谷和浪潮,从而为本土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田云鹏[5](2018)在《《浙江医学》杂志2008-2017年载文情况和网络化发展情况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科技期刊是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科技期刊的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的动态水平,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是国家自主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中,科技期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科技期刊质量,如何提高期刊整体办刊水平和稿件质量,一直受到各大高校、图书情报机构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从载文、引文、论文作者、网络化发展等角度评价《浙江医学》杂志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分析杂志的学科优势、发展现状与不足,为杂志社分析和评估期刊的学术地位把握方向,从而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方法:以《浙江医学》杂志2008-2017年出版的192期7609篇文章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数值统计方法、综合归纳法对载文情况、引文情况、论文作者情况、影响因子、出版时滞、广告刊登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共词聚类分析法对《浙江医学》杂志2008-2017年发表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浙江医学》杂志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采用对比分析法,与同行优秀期刊进行比较,找出与同行期刊的差距。采用数值统计法对《浙江医学》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中各项网络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杂志网络化发展的特征。结果:《浙江医学》杂志2008-2017年共刊出论文7609篇,期均载文39.63篇,篇密度为0.39。基金论文1930篇,基金论文比呈逐年上升趋势。除山西省、吉林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河南省、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外,其余省份均有文章发表。浙江省刊出论文最多,共7374篇,占总刊出论文的96.91%。三甲医院发文3548篇,占总刊出论文的46.63%。医学院校发文121篇,占总刊出论文的1.59%。10年引文总数为72313条,其中自引文献620条,篇均引文量为9.50篇。引文语种以外文为主,占56.97%。中文篇均引文为4.09条,外文篇均引文为5.41条。文献普赖斯指数为49.67%。10年合着论文6741篇,合作率为88.59%,作者平均合作度为3.80。发文数量在3篇以上的核心作者89位,发表论文492篇,占总发文篇数的6.47%。影响因子2010-2011年有所下降,2012-2016年开始逐步上升。《浙江医学》杂志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非小细胞肺癌、糖尿病、心肌梗死、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和剖宫产等。截止2018年3月底《浙江医学》官方网站已有2411737位访问者。微信公众号共推送22条信息,拥有粉丝589位。单条信息最高点击量为455次,最高点赞次数为20次。结论:《浙江医学》杂志载文量、基金论文比、作者合作度、省外文章篇数、引文量、影响因子等指标均有明显提高,办刊质量和影响力也在逐年提升,已成为浙江省内最具影响力的医学综合类核心期刊。但《浙江医学》杂志与其他同行业优秀期刊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基金论文不多、论文论述深度不够、地域影响力不大等方面。
佟倩[6](2017)在《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愈来愈多,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也在稳步实施,大量的外文学术期刊应运而生。但是与其他非英语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陆英文期刊的发展起步较晚,速度较慢。尤其是英文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更是落后于很多非英语国家。因此在当今“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如何大力发展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使之与中国不断提升的科技、文化水平相适应,同时也对中国的科技、文化发展起到强有力地促进作用,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文章将通过文献计量法、个案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进行研究。文章主要分为六个部分。首先,对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历史背景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明确研究对象为版权归属于中国大陆单位的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其次,运用文献计量法,对61种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基本情况、数字化水平、办刊主体和学术影响力这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排序分区。再次,运用个案分析法,对其中4种被SSCI/A&HCI收录期刊的载文情况、学术影响力和网络传播情况这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四,运用比较研究法,将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与同学科领域的中文期刊进行对比,并将3种被SSCI收录期刊与外国同学科领域被SSCI收录的期刊进行对比。第五,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进展、特点与不足,并提出了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今后的发展对策。最后,结合前文的分析结果加以概括和总结,并明确了文章的研究创新点和不足之处。通过研究,文章发现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存在着数量较少、出版地区和学科分布不平衡、办刊资源分散、出版周期较长、编辑团队的国际化水平较低、数字化水平较低的缺陷。提出了中国政府要大力扶持此类期刊的创办与发展、填补空白学科并同时大力发展经济学期刊、创办二三级学科期刊和特色期刊的对策,还提出主办方和出版方要大力提高编辑团队的素养和国际化水平、着力缩短出版周期并大力搭建独立的数字化平台的建议。同时中国大陆的专家学者不仅要走出去更要主动引进来,要主动与外国专家学者合作,及时了解国际学术发展水平。
程金莲,韩世范,褚银平,董丽娟,陈琼[7](2017)在《我国护理核心期刊刊载护理管理零被引论文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我国护理核心期刊护理管理论文零被引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护理管理者进行科研选题、开展有效的科研工作提供参考,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法]选择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利用计算机检索与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12种护理核心期刊刊载的护理管理零被引论文数量、主题、基金资助、研究类型、作者地区分布、引文状况等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2014年护理管理零被引论文4 137篇,其中零被引基金论文1 235篇,零被引基金论文有逐年增长趋势。《中华护理杂志》论文零被引率最低,为41.67%;基金资助论文中零被引率最高的为院(校)级资助论文,占77.62%;质性研究类论文、实验性研究类论文、未应用统计学方法的论文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77.50%、72.31%、75.24%;零被引论文的主题分布以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为主,其次是护理质量管理,但是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零被引基金论文以护理人员职业素养为主,占25.86%;而非基金论文以其他类型为主,占75.32%。护理质量管理中零被引基金论文以质量评估体系指标为主,占35.59%;而非基金论文以质量控制方法为主,占55.70%。[结论]护理管理论文总体引用情况较差,零被引论文比例较高,基金论文零被引率高于非基金论文(基金论文零被引率为70.98%,非基金论文零被引率为67.21%),提示应客观评价零被引论文的学术质量和引用价值。
邓国臣,程锦,贾娇[8](2016)在《我国测绘科技期刊最新影响力分析》文中认为针对当前中文测绘地理信息类科技期刊总体质量呈上升趋势,但刊龄不长、地区发展不平衡、发行量较小、国际稿源少等现状,该文基于《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所发布的测绘类科技期刊相关数据,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主要科技期刊的影响力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比了15种测绘类科技期刊的基本信息、数据库收录情况,并对其中7种核心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可被引文献量、基金论文比、Web即年下载率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逐年提高,进步明显,但期刊之间差距较大,地区分布很不均衡;整体自引率偏高;只有3本测绘类科技期刊被EI检索,国际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王嘉[9](2016)在《2003-2015年《中国防痨杂志》文献计量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科技期刊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自主创新知识的重要载体,科技期刊为科研成果的发布、交流、传播、转化及应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科技知识传播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比拟的作用。文献计量学作为图书情报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期刊评价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将文献计量学方法应用于期刊评价中,通过对期刊中相关文献计量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可以客观、全面和准确地了解期刊发展的现状,分析期刊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指导期刊未来的发展方向。本研究对2003-2015年《中国防痨杂志》进行了文献计量学评价,并对指标及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研究目的本文针对2003-2015年《中国防痨杂志》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分析该期刊2003-2015年各项评价指标的变化趋势,了解期刊发展现状,客观解读期刊现有的优势及存在的不足,为期刊未来规划及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对2003-2015年度《中国防痨杂志》栏目设置、载文数量、基金论文比论、第一作者单位分布、地区分布、论文合作水平、合作率、引文量、期刊自引、普赖斯指数、被引频次、期刊影响指标等指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2003-2015年期间文献来源于《中国防痨杂志》网页版,并通过万方数据库核实无遗漏文章。数据手工录入后利用excel表格进行分析、统计。研究结果2003-2015年度《中国防痨杂志》载文量处于较为稳定的水平,2009年由双月刊改为单月刊后,载文量也未出现明显上升。基金论文比逐年上升,尤其是2011年已达到40.89%,并在之后几年都维持在40%以上的水平。杂志已拥有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作者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作者主要来自北京、广东、上海、山东、浙江及湖北等省份,作者主要为结防机构工作人员或医院的医务人员。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合作水平和合作率不断上升,论着篇均作者从2003年的4.47人,逐步上升至2015年的6.26人,论着合作率也达到96.08%。杂志论着引文量2015年已达到15.18篇,引用文献来源以期刊及图书为主,语种以中英文为主。杂志的普赖斯指数为50.99%,年度自引率为15.2%。期刊影响因子逐年上升,2014年影响因子居于1989种核心期刊的第48位。结论和建议《中国防痨杂志》作为结核病防治专业学术期刊,不仅影响范围及影响力逐步扩大,同时也获得了全国结核病防治同行的高度认可。未来杂志发展规划可考虑如下内容:(1)优化栏目设置,规范栏目题目,突出特色栏目;(2)适当增加杂志载文数量:(3)关注基金论文及引文量;(4)强化编委队伍,提高编委积极性。
龙梅[10](2016)在《从建筑期刊探究学科知识生产的演变 ——以《建筑学报》、《建筑师》为研究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中国社会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日益浮现且愈发严重的种种城市问题——超速的城市增量发展导致空间与资源的不堪重负,中国特色建筑文化意识形态的薄弱导致建筑价值判断失衡,全球化趋势下跨文化思考的缺乏导致对外来建筑潮流囫囵吞枣——急需得到重视和严肃对待。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审视总结、除弊创新刻不容缓。众多反映建筑理论、设计实践和物质空间规划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专业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建筑业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对学科期刊的剖析能回顾与梳理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国第一批建筑学学术期刊诞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传播意义上的专业媒体,建筑专业期刊除了发挥媒介作用传播建筑学信息,其刊载的专业论文具有学科代表性和权威性,能较直观全面的反映出我国建筑理论、建筑实践、建筑技术、建筑评论等专业领域的基本演变状况。本文选择建筑专业期刊的量化数据作为观察学科关注点演化变迁、学术空间生产发展嬗变的切入点,以《建筑学报》、《建筑师》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两本期刊自创刊到2014年间的研究热点、学术产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以期揭示这段时间内的建筑学科发展势态,勾勒学科发展的宏观轨迹,管窥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的演进图景,为建筑研究、学科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全文共五章,第一章阐述了建筑学专业期刊研究的目的和基于学术、社会、方法三方面的研究意义,总结归纳了国内相关研究的主要成果,并就研究对象——两本期刊的选取依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做了详细说明。第二章主要为量的研究,从宏观的整体角度出发,揭示两本期刊历年发行情况和发文量的演化历程,对期刊核心作者群及其被引量也有一定的量化分析。第三章、第四章为本文的重点章节,分别涉及对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的统计和剖析。第三章通过对作者机构的分类,了解机构发文情况,探究学界、业界的研究势态;对机构和文章题名所提及的地域信息的统计,观察学科学术生产的地域空间分布格局的变迁。第四章采集期刊关键词和题名有效词做高频词分析,试图呈现学科热点和其嬗变过程。第五章以前面章节实证研究为基础进行剖切分析,总结和判断学科知识成产动态和趋势,反思论文研究对学科发展的启示,以期揭示学科发展新要求。
二、《湖北省科技期刊研究》2001~2003年载文和引文统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省科技期刊研究》2001~2003年载文和引文统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7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高校学报的研究 |
1.2.2 关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计量法 |
1.3.2 内容分析法 |
1.3.3 访谈法 |
1.4 数据来源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2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概况 |
2.1 发展历程 |
2.2 办刊宗旨 |
2.3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特色化建设背景 |
2.3.1 名刊工程与名栏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 |
2.3.2 农业大学学报的自身发展需要 |
3 栏目设置分析 |
3.1 栏目设置的基本情况 |
3.2 栏目总体概况 |
3.3 栏目类型分析 |
3.3.1 低频栏目分析 |
3.3.2 中高频栏目分析 |
3.4 栏目设置特点总结 |
3.4.1 转变发展思维,科学规划栏目建设 |
3.4.2 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保证栏目稳定发展 |
3.4.3 反映学术前沿问题,把握时代发展脉络 |
3.4.4 多种栏目形式结合,提升《学报》竞争力 |
4 载文分析 |
4.1 载文量 |
4.1.1 载文量分析 |
4.1.2 稿件来源 |
4.2 基金论文 |
4.3 学科分布 |
4.4 下载量 |
4.5 小结 |
4.5.1 载文量变化明显,篇幅不断增长 |
4.5.2 稿件来源稳定,基金论文增长明显 |
4.5.3 学科聚集效果显着,特色栏目见成效 |
4.5.4 下载量逐年提升,网络传播优势突出 |
5 引文分析 |
5.1 被引分析 |
5.2 影响因子分析 |
5.3 高频被引文献分析 |
5.4 小结 |
6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
6.1 作者分析 |
6.2 机构分析 |
6.3 关键词分析 |
6.3.1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
6.3.2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聚类分析 |
6.3.3 载文研究热点演变历程 |
6.4 小结 |
6.4.1 重视高频作者,培养作者团队 |
6.4.2 加强机构合作,促进研究纵深化发展 |
6.4.3 从学报特征出发,合理规划选稿 |
7 数字化转型下的发展实践分析 |
7.1 高校学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7.1.1 高校学报面临的挑战 |
7.1.2 高校学报发展的新动力 |
7.2 数字化实践分析 |
7.2.1 微信公众号 |
7.2.2 微博 |
7.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人物访谈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棉花学报》2000—2015年载文及其被引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载文量分析 |
2.2 作者分析 |
2.3 发文机构和地区分析 |
2.4 基金资助机构分析 |
2.5 引文分析 |
2.6 研究方向和热点分析 |
2.7 载文被引用情况分析 |
3 讨论与建议 |
3.1 提高研究实力是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根本 |
3.2 提高稿源质量是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关键 |
3.3 提高载文量是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基础 |
3.4 扩展网络阅读是顺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 |
(3)载文量、引文量与影响因子关系的时间演变研究——以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类期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1 研究方法 |
1.2 数据来源 |
2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类期刊影响因子时间视角分析 |
2.1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类期刊影响因子变化的几种曲线 |
2.2 学科期刊来源文献与影响因子回归分析 |
2.3 学科引文量与影响因子的回归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我国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类期刊影响因子总体呈现曲折上升态势 |
3.2 载文量对影响因子具有双向作用机制 |
3.3 引文量与影响因子呈正相关关系 |
(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存在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研究述评 |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学术期刊与学术着作 |
2.1.2 学术规范与出版规范 |
2.1.3 出版、学术出版与期刊出版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与分类 |
2.2.2.文献计量学与期刊统计 |
2.2.3 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 |
2.3 研究现状述评 |
2.3.1 国外期刊研究前沿与热点 |
2.3.2 国内期刊研究成果及研究态势 |
第三章 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总况 |
3.1 研究史料的采集与处理 |
3.1.1 史料的采集 |
3.1.2 数据的处理 |
3.2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基本分布情况 |
3.2.1 期刊的种类、年发行数量以及期刊载文量的变化情况 |
3.2.2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更名、停刊情况 |
3.2.3 期刊的版本分化情况 |
3.3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地域分布研究 |
3.3.1 期刊的出版地域整体分布 |
3.3.2 强势期刊出版区域 |
3.3.3 弱势期刊出版区域 |
3.4 学术期刊出版的学科分布研究 |
3.4.1 期刊种类的学科分布 |
3.4.2 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期刊的学科占比 |
3.4.3 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期刊的差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的演化 |
4.1 审稿制度的演化 |
4.1.1 三级审稿制 |
4.1.2 双向匿名审稿制与同行评议制 |
4.2 稿件类型的演化 |
4.2.1 手稿 |
4.2.2 打印稿 |
4.2.3 电子稿 |
4.3 论文结构规范的演化 |
4.3.1 题名规范 |
4.3.2 文章篇幅 |
4.3.3 摘要与关键词 |
4.3.4 引文规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分期与分层研究 |
5.1 期刊的分期与分层 |
5.1.1 期刊的分期依据 |
5.1.2 期刊的分层依据 |
5.2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分期研究 |
5.2.1 七年过渡时期(1949-1956 年) |
5.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 年) |
5.2.3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7 年) |
5.2.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 年至今) |
5.3 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分层研究 |
5.3.1 CSSCI与“北大核心”期刊的基本情况 |
5.3.2 核心期刊引入前后的出版情况比较 |
5.3.3 核心期刊对规范的引领效应 |
5.4 高校学报与名刊工程的分层研究 |
5.4.1 学报的基本情况 |
5.4.2 高校的更名情况 |
5.4.3 名刊工程的示范效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浙江医学》杂志2008-2017年载文情况和网络化发展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对象和方法 |
2.1 对象 |
2.2 方法 |
2.3 相关指标定义 |
3 结果 |
3.1 载文分析 |
3.2 引文分析 |
3.3 论文作者分析 |
3.4 影响因子分析 |
3.5 出版时滞分析 |
3.6 《浙江医学》2008-2017年被引次数≥7次的文章分析 |
3.7 研究热点分析 |
3.8 网络化发展情况分析 |
3.9 广告刊登情况分析 |
3.10 与《中华医学杂志》《重庆医学》《广东医学》比较 |
4 讨论 |
4.1 影响因子稳步上升 |
4.2 基金论文比逐年增长 |
4.3 载文作者地区分布广泛 |
4.4 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 |
4.5 出版时滞较长 |
4.6 网站建设情况 |
4.7 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 |
4.8 期刊广告刊登情况 |
5 建议 |
5.1 拓宽办刊视野,提升期刊国内地位 |
5.2 加强期刊复合型人才培养 |
5.3 加强学术新人培养,形成高水平且稳定的作者群 |
5.4 缩短出版时滞,提高期刊影响力 |
5.5 优化网站,提升期刊竞争力 |
5.6 优化微信公众号,吸引更多用户关注 |
5.7 更新杂志运营理念,提高广告收益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产生与概况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计量法 |
1.3.2 个案分析法 |
1.3.3 比较研究法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相关的基本概念 |
2.1.1 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
2.1.2 数字化平台 |
2.1.3 同行评议 |
2.1.4 合作度和合作率 |
2.1.5 JCR引证指标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文献增长定律 |
2.2.2 布拉德福定律 |
2.2.3 引文分析理论 |
3 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宏观考察 |
3.1 基本情况分析 |
3.1.1 数量 |
3.1.2 出版地区 |
3.1.3 创刊年份 |
3.1.4 学科分布 |
3.1.5 出版周期 |
3.2 数字化水平 |
3.2.1 数字化平台 |
3.2.2 流程保障 |
3.3 办刊主体 |
3.3.1 主办方 |
3.3.2 出版方 |
3.3.3 编辑团队 |
3.4 学术影响力 |
3.4.1 影响因子 |
3.4.2 载文量 |
3.4.3 篇均论文下载频次 |
3.4.4 总被引次数 |
3.4.5 收录情况 |
3.5 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分级 |
4 被SSCI/AHCI收录的4种期刊的个案分析 |
4.1 Chinese Literature(《中国文学》)的个案分析 |
4.2 China&World Economy的个案分析 |
4.3 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的个案分析 |
4.4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的个案分析 |
4.5 对被SSCI收录的3种期刊的对照分析 |
5 大陆英文版与中文版及与英文期刊比较研究 |
5.1 同学科英文期刊与中文期刊的比较分析 |
5.1.1 学科分布不平衡 |
5.1.2 地区分布不平衡 |
5.1.3 出版周期较长 |
5.1.4 创刊年份较晚 |
5.1.5 主办方以高校为主 |
5.2 被SSCI收录的3种期刊与外国同学科的英文期刊的比较分析 |
5.2.1 中国大陆被SSI收录期刊数量较少 |
5.2.2 出版地区主要为发达国家 |
5.2.3 出版周期较中国大陆期刊短 |
5.2.4 出版方以国外出版集团为主 |
5.2.5 2015年JCR引证指标的比较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发展现状分析 |
6.1 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进展 |
6.1.1 期刊数量大幅增加 |
6.1.2 学科分布更加广泛 |
6.1.3 期刊整体的影响力提高 |
6.1.4 集团化、规模化和国际化有所发展 |
6.1.5 个别期刊的影响力有所提高 |
6.2 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特点 |
6.2.1 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
6.2.2 新刊增加较快 |
6.2.3 经济学期刊最多 |
6.2.4 出版周期以季刊为主 |
6.2.5 数字化水平不一 |
6.2.6 合作办刊较多 |
6.2.7 编委与编辑国际化水平不等 |
6.2.8 期刊稿源国际化程度不一 |
6.3 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不足 |
6.3.1 期刊数量规模小,地区分布不平衡,办刊资源分散 |
6.3.2 学科分布不均衡,仍存在空白学科 |
6.3.3 出版周期较长,不利于学术传播 |
6.3.4 编辑团队国际化程度不高,学术影响力不高 |
6.3.5 数字化水平较低,过度依赖外国出版集团 |
7 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发展对策 |
7.1 中国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 |
7.2 大力创办经济学期刊、二三级学科期刊和特色期刊 |
7.3 缩短出版周期,提高编辑团队素养 |
7.4 大力搭建独立数字化平台 |
7.5 依托高校办刊的同时组建中国自己的出版集团 |
7.6 走出去同时要引进来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护理核心期刊刊载护理管理零被引论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零被引论文的载文情况及期刊分布 |
2.2 零被引论文的基金资助情况 |
2.3 零被引基金论文的研究方法、科研设计、统计学应用情况 |
2.4 零被引论文的作者分布 |
2.5 零被引论文引文情况 |
2.6 零被引论文的主题分布 |
3 讨论 |
3.1 零被引论文载文量逐年增多,分布于所有护理核心期刊 |
3.2 零被引论文的基金资助类型呈多样化分布,其中以院(校)级资助占全部论文的比例最高 |
3.3 零被引基金论文的研究方法、科研设计、统计学应用情况 |
3.4 零被引论文的作者合作情况 |
3.5 零被引论文作者地区分布 |
3.6 零被引论文引文情况 |
3.7 零被引论文的主题分布 |
4 小结 |
(8)我国测绘科技期刊最新影响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文测绘核心期刊概况 |
1.1 国内主要数据库收录情况 |
1.2 中文测绘核心期刊概况 |
1.3 期刊其他参数 |
2 评价指标 |
2.1 核心引证指标 |
2.1.1 总被引频次 |
2.1.2 影响因子 |
2.2 一般引证指标 |
2.3 网络传播指标 |
3 指标分析 |
4 结束语 |
(9)2003-2015年《中国防痨杂志》文献计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方法 |
4.1 分析指标 |
4.2 资料收集和处理 |
5. 结果 |
5.1 栏目设置 |
5.2 载文量 |
5.3 基金论文 |
5.4 论文作者 |
5.5 引文分析 |
5.6 期刊评价指标 |
5.7 同行期刊对比分析 |
6. 讨论 |
6.1 栏目设计较为合理,但存在栏目标题设置不够规范的情况 |
6.2 载文量较为平稳,但应适当増加载文量 |
6.3 基金论文发布跳跃式上升,但论文比例仍盛不足 |
6.4 核也作者群稳定,作者分布地区不均,杂志编委投稿积极性有待提高 |
6.5 引文率明显上升,但与核也期刊平均引文数仍略有差距 |
6.6 普赖斯指数小幅上升,自引率维持正常水准 |
7. 结论和建议 |
8.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文献计量学及其在期刊评价中的作用综述 |
参考文献 |
文献计量学定律及其在结核病防治领域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10)从建筑期刊探究学科知识生产的演变 ——以《建筑学报》、《建筑师》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研究基础论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社会变迁与期刊发展 |
1.1.2 研究目的:学科动态与现代化进程 |
1.1.3 研究意义:学术意义、社会意义与方法意义 |
1.2 相关研究成果述要 |
1.2.1 对期刊文献特征的研究 |
1.2.2 对期刊媒介自身和社会效益的研究 |
1.2.3 小结:国内建筑期刊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1.3.2 研究内容及相应的研究方法 |
1.3.3 原始数据的来源 |
1.3.4 本研究可能的局限 |
1.4 论文结构 |
2 期刊论文生产与作者发文量研究 |
2.1 两本期刊历年发行情况 |
2.1.1 《建筑学报》历年发行情况 |
2.1.2 《建筑师》历年发行情况 |
2.2 两本期刊发文量及其年度变化 |
2.2.1 《建筑学报》发文量及年度变化 |
2.2.2 《建筑师》发文量及年度变化 |
2.2.3 小结:两本期刊学术生产情况 |
2.3 作者发文量及被引量分析 |
2.3.1 《建筑学报》的作者发文量及被引量分析 |
2.3.2 《建筑师》的作者发文量及被引量分析 |
3 作者机构发文量和空间分布研究 |
3.1 作者机构分类和发文量研究 |
3.1.1 机构分类依据 |
3.1.2 《建筑学报》发文机构论文生产总量及年度变化 |
3.1.3 《建筑师》发文机构论文生产总量及年度变化 |
3.1.4 小结:发文机构论文生产情况 |
3.2 高等院校机构的发文量研究 |
3.2.1 建筑院校机构研究统计项的延续与扩充 |
3.2.2 八大院校在两本期刊上的发文总量 |
3.2.3 1954-2014年八大院校在两本期刊上的发文年度总量 |
3.3 机构地域空间分布 |
3.3.1 机构地域信息录入依据 |
3.3.2 《建筑学报》论文生产的地域空间分布 |
3.3.3 《建筑师》论文生产的地域空间分布 |
3.3.4 小结:发文机构空间分布情况 |
3.4 研究对象地域空间分布 |
3.4.1 数据采集 |
3.4.2 《建筑学报》研究对象地域空间分布 |
3.4.3 《建筑师》研究对象地域空间分布 |
3.4.4 小结:研究对象空间分布情况 |
4 关键词、题名名词年度变化研究 |
4.1 工作方法说明 |
4.1.1 数据采集 |
4.1.2 数据整理 |
4.1.3 分析方法 |
4.2 关键词、题名名词词频概况 |
4.2.1 研究情境 |
4.2.2 《建筑学报》关键词、题名名词词频概况 |
4.2.3 《建筑师》关键词、题名名词词频概况 |
4.3 高频关键词年度变化 |
4.3.1 数据源分析 |
4.3.2 《建筑学报》高频词年度变化 |
4.3.3 《建筑师》高频词年度变化 |
4.4 关键词研究结果对比 |
4.4.1 时间段内高频关键词的对比 |
4.4.2 高频关键词年度变化趋势对比 |
5 结论与展望 |
5.1 建筑类知识生产基本状态 |
5.1.1 从两本期刊看建筑类知识生产量性分布 |
5.1.2 从两本期刊看建筑类知识生产地理分布 |
5.1.3 从两本期刊看建筑类知识生产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关键词研究 |
5.2 学科知识生产呈现的中国建筑现代化图景与发展趋势 |
5.2.1 总结:知识生产历程 |
5.2.2 讨论:动态与趋势 |
5.2.3 展望:学科发展要求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湖北省科技期刊研究》2001~2003年载文和引文统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7年发展研究[D]. 马少珍.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3)
- [2]《棉花学报》2000—2015年载文及其被引用分析[J]. 张涛,易先达,孟庆忠,吕博,王玉美,张成. 湖北农业科学, 2018(S2)
- [3]载文量、引文量与影响因子关系的时间演变研究——以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类期刊为例[J]. 俞立平,万晓云,王作功. 情报杂志, 2018(08)
- [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D]. 郑茹. 东南大学, 2018(05)
- [5]《浙江医学》杂志2008-2017年载文情况和网络化发展情况分析[D]. 田云鹏. 浙江大学, 2018(12)
- [6]中国大陆英文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研究[D]. 佟倩. 南京大学, 2017(01)
- [7]我国护理核心期刊刊载护理管理零被引论文分析[J]. 程金莲,韩世范,褚银平,董丽娟,陈琼. 护理研究, 2017(02)
- [8]我国测绘科技期刊最新影响力分析[J]. 邓国臣,程锦,贾娇. 测绘科学, 2016(07)
- [9]2003-2015年《中国防痨杂志》文献计量学研究[D]. 王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6(02)
- [10]从建筑期刊探究学科知识生产的演变 ——以《建筑学报》、《建筑师》为研究对象[D]. 龙梅. 重庆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