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评估特定 COX-2 抑制剂的安全性

客观评估特定 COX-2 抑制剂的安全性

一、客观评价特异性COX-2抑制剂的安全性(论文文献综述)

陆启荣[1](2021)在《基于STSBPT策略探究ZPF及新型类似物靶向COX-2/PPAR-γ缓解LPS诱导的ALI/ARDS作用》文中提出由于多因素疾病的复杂性,单靶点药物并不总是表现出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而多靶点药理学被认为是发现新药并治疗复杂疾病的一种重要策略。与单靶点药物相比,多靶点药物可同时调节多个靶点进而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急性肺损伤(ALI)与病情进一步严重的形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多系统、多靶点、高死亡率的复杂性疾病,其病理特征包括不受控制的炎症反应、严重的肺水肿及其他肺部损伤的发生,且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针对性的治疗ALI/ARDS。ALI/ARDS在畜禽中主要是会影响畜禽的各种呼吸道疾病,并伴随着炎症的爆发。因此,从源头上控制炎症风暴的发生则成为治疗和控制ALI/ARDS的重要策略。扎托布洛芬(ZPF)是一种选择性COX-2抑制剂具有强大的抗炎效果,在人体内代谢成多种代谢产物,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如吲哚美辛、普拉洛芬相比,ZPF能有效的抑制COX-2且对胃肠道的损伤更小。然而,ZPF是否通过其几种代谢物发挥抗炎作用及其深入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ZPF和活性代谢产物是否具有多靶点药物的潜能,以及ZPF及其活性代谢物是否可以通过多靶点来抑制炎症反应起到缓解ALI/ARDS的作用仍未被揭示。因此,本研究开发一种名为“靶蛋白类拓扑结构结合特性(STSBPT)”的策略用于预测ZPF和关键活性代谢物的蛋白靶点以及用于基于ZPF和活性代谢物母体结构、多重蛋白靶点的新型类似物的筛选;使用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为炎性细胞模型,在细胞水平探讨ZPF及其活性代谢物在拮抗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中的作用以及调控机制;使用LPS诱导的雄性C57BL/6小鼠的ALI/ARDS模型,在动物水平探究ZPF,活性代谢物和新型类似物在治疗LPS诱导的ALI/ARDS炎症中的潜能,取得了以下结果:1.ZPF和活性代谢产物M2呈现高COX-2抑制活性和低COX-1抑制活性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成功合成了ZPF已知的3种代谢产物,M2、M3和M5。应用COX-1和COX-2抑制剂筛选试剂盒,对ZPF及其代谢物的COX酶抑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M2比ZPF具有更强的COX-2抑制活性以及相对较弱的COX-1抑制活性,而M3和M5基本不具备COX酶活性。此外,应用SYBYL-X 2.0、Py MOL以及关键氨基酸位点突变试验探究ZPF及其代谢物与COX酶结合的关键氨基酸,从分子对接的对接打分角度发现ZPF和代谢物与COX结合的潜能与COX抑制剂筛选的结果呈现一致性,从对接结果和位点突变试验验证发现Arg120、Tyr355和Ser530是ZPF和M2与COX-2结合的关键氨基酸残基(AAR)。2.基于STSBPT策略预测PPAR-γ是ZPF和M2的另一关键抗炎靶点从受体与配体结合的活性口袋的空间密度、受体与配体结合的关键AAR的空间方向性、以及原型药物与代谢物药理活性的多重角度出发提出STSBPT策略。应用STSBPT策略筛选与COX-2靶点通路有关的抗炎蛋白,预测PPAR-γ可能是ZPF和M2的另一关键抗炎靶点。应用CETSA试验和DARTS试验进一步的验证发现ZPF和M2具有与COX-2和PPAR-γ结合的潜能,说明ZPF和M2具备COX-2和PPAR-γ双靶点的功能。3.ZPF和M2以MAPKs-PPAR-γ/NF-κB途径拮抗炎症反应应用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为炎症细胞模型发现ZPF和M2能够不同程度的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炎症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如i-NOS、COX-2、PPAR-γ、IL-1β、TNF-α)。应用细胞核和细胞质分离试验和免疫荧光试验,本研究发现ZPF和M2能够抑制NF-κB p65的核转移并激活PPAR-γ的核转移,进而起到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应用PPAR-γ的抑制剂GW9662探究PPAR-γ与NF-κB p65的关联性,发现GW9662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ZPF和M2拮抗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炎症反应,主要体现在GW9662能够一定程度上拮抗PPAR-γ的核转移以及促进NF-κB p65的核转移。应用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为炎症细胞模型发现ZPF和M2能够不同程度的抑制MAPKs三种亚型(ERK1/2、p38 MAPK和JNK)的磷酸化状态。应用MAPKs的信号通路抑制剂,p38抑制剂(SB203580)和ERK1/2的抑制剂(PD98059),发现ZPF及M2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反应的发生具有差异性,具体体现在M2侧重于对p-p38途径的调控作用以及对PPAR-γ的激活作用发挥抗炎作用,而ZPF侧重于对p-ERK途径的调控作用进而发挥抗炎作用。综合分析表明,ZPF及M2均可以通过MAPKs-PPAR-γ/NF-κB参与COX-2和i-NOS的表达,进而拮抗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炎症反应。4.基于STSBPT策略筛选具备COX-2和PPAR-γ双抗炎靶点潜能的新型类似物从ZPF和M2的母体结构以及化学骈合的原理出发,应用STSBPT策略筛选具备COX-2和PPAR-γ双抗炎靶点潜能的新型类似物,成功筛选了具有COX-2和PPAR-γ双靶点的新型类似物D63、E63、JMC2、JMC5和JMC6。应用CCK-8试验对新型类似物的RAW264.7细胞毒性进行评价,并应用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为炎症细胞模型发现新型类似物具有抑制COX-2蛋白表达以及促进PPAR-γ蛋白表达的潜能,且比ZPF和M2对COX-2和PPAR-γ的作用效果强。5.ZPF、M2及新型类似物具备缓解LPS诱导的雄性C57BL/6小鼠ALI/ARDS的炎症损伤作用以LPS诱导雄性C57BL/6小鼠ALI/ARDS的炎症损伤为动物模型探究ZPF、M2及新型类似物对LPS诱导的ALI/ARDS的炎症损伤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LPS能够显着的诱导小鼠肺组织出现肺水肿,而ZPF、M2和新型类似物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LPS诱导的肺水肿的发生。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发现ZPF、M2和新型类似物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LPS所致的肺组织的炎性损伤,并且ZPF、M2和新型类似物均可通过COX-2和PPAR-γ依赖的方式缓解LPS诱导的雄性C57BL/6小鼠ALI/ARDS的炎症损伤作用。本研究致力于从STSBPT策略的可行性和COX-2和PPAR-γ双靶点的角度,挖掘ZPF、活性代谢物M2和新型类似物的多重抗炎靶点、抗炎作用机制以及治疗ALI/ARDS的潜能,旨在实现“一种药物、多种靶点、一种疾病”的策略,为畜牧行业中的多系统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尤其是ALI/ARD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赵雅蔚[2](2021)在《GLI1调控肿瘤干细胞特性在化疗后卵巢癌复发和转移中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目前临床针对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配合以紫杉醇/卡铂为主的一线化疗方案。化疗作为肿瘤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在治疗初期可使大部分患者达到有效的临床缓解,但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仍低于40%,其主要原因是治疗后的高转移和高复发率。因此,探索卵巢癌化疗后复发、转移的机制,阻断卵巢癌复发、转移的信号通路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化疗作为卵巢癌的临床一线治疗手段,在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的同时也具有其双面性,研究显示,紫杉醇、卡铂等经典的化疗药物尽管可以显着抑制原位肿瘤生长,但同时也可导致肿瘤肺转移增加并引起肿瘤的二次增殖。而这种化疗诱导的残余肿瘤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增加的现象,可能是导致卵巢癌化疗后高转移、高复发的诱因。同时研究发现,放、化疗作为一种应激因素,可以诱导肿瘤细胞获得干细胞样特性,转化为肿瘤干细胞(CSC)样细胞。CSC作为肿瘤组织中少量、特殊的细胞群体,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使其具有强致瘤性、多重耐药性和高转移性的特点,在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这种化疗诱导的CSC特性增加是否参与了卵巢癌化疗后的复发与转移过程,目前尚不清楚。在胚胎或成体干细胞中,Nanog、SOX-2、BMI1、Oct-4等干细胞相关基因已被证实可直接诱导细胞的干性,而这些基因进一步受Hedgehog(Hh)、Wnt、Notch等信号通路的调控。在机体正常条件下,这些信号通路处于严格调控之下,但当肿瘤发生时,相关信号通路及基因则会发生突变或异常激活,从而介导CSC的功能发挥与CSC特性的维持。而在卵巢癌中,何种干细胞相关基因诱导了化疗后卵巢癌CSC特性的获得,以及调控该基因的上游关键转录因子,仍有待进一步探究。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在第一部分中,对(1)化疗对卵巢癌细胞再增殖、迁移能力以及CSC特性的作用;(2)介导化疗后卵巢癌CSC特性增加的干细胞相关基因进行了探讨:首先,利用多种卵巢癌细胞系SKOV-3、A2780或KURAMOCHI及两种卵巢癌临床化疗药物卡铂及VP-16,通过Transwell小室建立化疗后逐渐死亡的卵巢癌细胞(Feeder细胞)与少量未经处理的卵巢癌细胞(Receptor细胞)的共培养细胞模型,模拟化疗后大量肿瘤细胞的死亡过程对少量残余肿瘤细胞的作用。在该体外模型中,通过检测Receptor细胞的迁移、划痕愈合和克隆形成能力证实了化疗对卵巢癌细胞迁移与再增殖的促进作用。同时检测EMT的相关标记物VIM、TWIST、Snail的RNA表达,证实VIM和Snail基因可能在化疗诱导卵巢癌细胞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通过对Receptor细胞的干细胞成球能力及CSC表面标记物CD44、CD133表达检测,证实化疗可诱导卵巢癌CSC特性显着增加;最后检测卵巢癌干细胞相关基因Nanog、SOX-2、BMI1、Oct-4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干细胞相关基因SOX-2和BMI1可能在化疗诱导卵巢癌CSC特性增加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进一步在本研究的第二部分中,我们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化疗后调控卵巢癌干细胞相关基因的关键转录因子——GLI1: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文献检索,从卵巢癌化疗前后的临床基因芯片数据集中,筛选调控干细胞相关基因的关键转录因子,得到6个候选转录因子,进一步在本研究构建的共培养体系中对其进行m RNA表达水平验证,结果显示GLI1为化疗后差异倍数最大的转录因子。对GLI1进行生存分析,发现GLI1高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显着降低。同时在临床患者组织病理切片证实化疗患者较未化疗患者GLI1表达显着上调,结合临床基因芯片的GO与KEGG富集分析,最终确定干细胞调控相关转录因子GLI1为调控化疗后卵巢癌CSC特性增加的关键调控转录因子。在此基础上,利用GLI1 siRNA或小分子抑制剂,研究GLI1在化疗后卵巢癌细胞的再增殖、迁移和CSC特性增加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抑制GLI1可显着抑制化疗后共培养体系Receptor细胞的迁移与再增殖,以及EMT相关基因VIM和Snail的上调。进一步通过对Receptor细胞的干细胞成球能力及CSC表面标记物CD44、CD133表达进行检测,证实抑制GLI1可显着抑制化疗诱导的卵巢癌细胞干细胞特性增加;最后检测化疗诱导上调的干细胞调控相关基因SOX-2、BMI1表达,证实敲除GLI1可显着抑制BMI1的上调,但不影响SOX-2的上调,由此提示GLI1通过其下游干细胞相关基因BMI1调控化疗后卵巢癌细胞CSC特性增加以及再增殖与迁移。研究显示,肿瘤源性可溶性因子可诱导骨髓间质细胞干性增加,因此在本研究构建的Transwell上下两层细胞的非接触共培养体系中,化疗药物处理后逐渐死亡的Feeder细胞对残余肿瘤细胞(Receptor细胞)CSC特性的促进作用可能源于肿瘤微环境中可溶性的因子的改变。多种化疗药物可诱导肿瘤微环境多种相关因子改变,我们前期和其他研究发现,化疗在大量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可通过激活Caspase-3/iPLA2/AA/COX-2花生四烯酸(AA)代谢通路导致肿瘤微环境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增加;而PGE2对肿瘤的增殖、迁移均有促进作用。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化疗后的PGE2分泌增加对GLI1/BMI1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以及其对肿瘤的CSC特性、迁移和再增殖的作用:结果显示,化疗后Feeder细胞AA代谢通路激活,伴随肿瘤微环境PGE2分泌水平显着升高。进一步利用外源性PGE2,证实外源性PGE2可显着促进卵巢癌细胞再增殖、迁移以及CSC特性增加,此外,其对GLI1/BMI1信号通路具有上调作用。基于以上结果,在本研究的第三部分中,本文进一步提出黄连素靶向AA代谢通路进而重塑化疗后肿瘤微环境,抑制CSC特性逆转化疗后复发转移的卵巢癌临床潜在治疗策略:首先在共培养体系中加入黄连素,证实低剂量黄连素对卵巢癌细胞本身无显着杀伤作用,而其与化疗药物联用则显着抑制化疗后共培养体系Receptor细胞的迁移与再增殖,以及EMT相关基因VIM和Snail的上调。进一步通过对Receptor细胞的干细胞成球能力及表面标记物表达检测,证实黄连素对化疗后肿瘤微环境诱导改变的卵巢癌CSC特性增加具有抑制作用,并可抑制化疗后卵巢癌干细胞相关基因BMI1表达的上调。进一步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发现黄连素可通过抑制Caspase 3/iPLA2/AA/COX-2/PGE2信号通路抑制化疗后肿瘤微环境PGE2水平的增加,重塑化疗后肿瘤微环境。最后通过对Receptor细胞的GLI1及BMI1蛋白表达检测,明确黄连素对化疗后肿瘤微环境改变诱导GLI1/BMI1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具有显着抑制作用。综上所述,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化疗后Caspase 3/iPLA2/AA/COX-2/PGE2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介导肿瘤微环境PGE2水平增加,进而通过GLI1/BMI1信号通路诱导卵巢癌细胞的CSC特性增加以及卵巢癌细胞的再增殖与迁移。(2)黄连素可通过抑制化疗后异常激活的AA代谢通路关键酶iPLA2与COX-2抑制肿瘤微环境PGE2产生,重塑化疗后肿瘤微环境,进而干预化疗后肿瘤微环境诱导的CSC特性增加以及再增殖与迁移。由此,本文提出:“通过(1)重塑化疗后肿瘤微环境可溶性因子改变以及(2)靶向化疗后残余肿瘤细胞GLI1异常激活,从而抑制化疗诱导的CSC特性增加”的肿瘤化疗后复发转移潜在干预策略,可能为开发卵巢癌的化疗后复发与转移的临床防治新策略,从而提高卵巢癌化疗效率、延长化疗有效时间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理论及实验基础。

白雪[3](2021)在《基于抗炎作用的知母生物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知母与盐知母目前的质量评价方法皆以化学成分含量测定为主,本项目拟建立基于生物活性的知母质量评价方法,为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知母质量提供参考。方法:1.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将知母化学成分与炎症靶点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再进行可视化网络的拓扑参数分析,获得知母抗炎的主要蛋白靶点,再进行知母抗炎的通路富集分析。2.采用环氧合酶-2抑制剂筛选试剂盒(Cyclooxygenase 2 Inhibitor Screening Kit,也称COX-2 Inhibitor Screening Kit)测定知母中9种化学成分及阳性药塞来昔布的生物活性,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知母高活性成分与COX-2蛋白靶点进行对接,评价其相互作用模式;并测定知母炮制前后抑制COX-2的抑制率,建立基于COX-2抑制作用的质量生物活性评价方法。3.利用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鉴定出知母药材中9种化学成分,建立知母中9种活性成分指纹图谱,计算相似度;再进行知母炮制前后的9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对比,评价知母炮制前后化学成分成分变化规律;通过Metabo Analyst在线分析工具对知母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谱效相关性分析,筛选与抗炎活性密切相关的化学成分,并通过知母化学成分含量及生物活性计算各成分药效权重,建立基于芒果苷的效应成分指数。结果:1.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得出了知母活性成分30个,预测了知母抗炎主要蛋白靶点为34个,其中主要的蛋白靶点为COX-2;通过KEGG及GO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知母抗炎活性主要与MAPK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I-κB激酶/NF-κB信号、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有关。2.测定知母的9种成分单体抑制COX-2活性作用,发现芒果苷的抑制活性较强,与阳性药塞来昔布接近;通过芒果苷与COX-2蛋白靶点的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芒果苷是通过COX-2靶点上一个全新的化合物结合位点发挥作用的,与传统的塞来昔布的结合位点明显不同。15批知母炮制后抑制COX-2活性作用均增强(P<0.05),建立了基于抑制COX-2活性作用的知母质量评价方法,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值(RSD,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为3.88%,重复性RSD值为12.45%。3.通过知母药材指纹图谱研究,发现各批次相似度除02批外,均大于0.9,相似度较好;知母炮制后芒果苷、知母皂苷AII、知母皂苷AIII,知母皂苷BIII含量上升(P<0.05),新芒果苷、知母皂苷BII、知母皂苷E下降(P<0.05),知母皂苷AI、知母皂苷I则无明显变化(P>0.05);谱效相关结果显示知母中与抗炎活性相关性最强的成分为芒果苷;通过知母各成分的药效权重计算,得出芒果苷的药效权重为0.97326,成功构建芒果苷的效应成分指数。结论: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了知母主要抗炎作用靶点为COX-2,通过UPLC-MS/MS,谱效相关分析,发现了知母主要活性成分为芒果苷;分子对接发现芒果苷通过一个全新的化合物的结合位点发挥作用;并建立了知母抑制COX-2的生物活性评价方法,分析了知母炮制前后生物活性及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并建立芒果苷效应成分指数。提示在知母的质量控制中,芒果苷是知母在抑制COX-2活力作用中的活性成分,但《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的知母炮制前后的芒果苷的质控范围存在不合理性,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为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知母的质量提供技术支撑,并为知母临床合理用药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班燕飞[4](2021)在《黄荆子总木脂素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抗骨关节炎活性与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关节退行性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软骨下骨、滑膜病变导致的关节疼痛、肿胀及僵直,累及部位包括膝、髋、踝、手等多个关节,长期、缠绵的病痛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黄荆子为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黄荆Vitex negundo L.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祛风止痛、舒经活络的功效,在民间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等疾病。课题组前期阐明了黄荆子的抗RA活性物质基础为苯代萘型木脂素,经第一代制备工艺(G1)富集得到黄荆子总木脂素(total lignans of Vitex negundo,TOV),在实验室10kg级放大试验中获得了纯度为50%的TOV原料药,主要包括4个成分:6-hydroxy-4-(4-hydroxy-3-methoxy-phenyl)-3-hydroxymethyl-7-methoxy-3,4-dihydro-2-nap hthaldehyde(VNL)、vitedoin A、vitexdoin A和vitexdoamine A。但该制备方法尚未成熟,纯度、转移率均无法满足中试放大生产的需求,需进一步优化。鉴于RA与OA病理表现有诸多相似之处,本课题拟在优化TOV制备工艺的基础上,系统进行TOV的抗OA药效学评价并明确其药代动力学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TOV制备工艺优化及中试试验在课题组前期建立的TOV制备工艺基础上,对工艺流程进行调整,删去原有的聚酰胺纯化环节,将萃取步骤提至大孔吸附树脂上样前,重新筛选了多种新型、高效大孔树脂填料,采用单因素考察法获取了萃取、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的最佳条件,而后利用实验室所获的最佳条件进行了100kg级、210kg级各三批中试试验。结果显示,新工艺中萃取最佳条件为:p H=6.0,水相:乙酸乙酯相=1:4(体积比),萃取两次。LX-3020型大孔树脂吸附-解析性能优于其他型号树脂,最佳条件为:上样液TOV浓度1.5mg/m L,上样体积14BV,20%乙醇洗脱体积4BV,40%乙醇洗脱体积8BV,合并40%乙醇洗脱液后经50℃减压浓缩,45℃真空干燥,粉碎后过80目筛后既得TOV原料药粉末。该中试工艺所得TOV原料药纯度为64.4%-72.8%,TOV总转移率为58.0-66.6%,得率5.5-6.0‰。该制备工艺稳定可靠,简便易行,满足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需求。2.TOV抗骨关节炎活性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研究,对新工艺下获得的TOV进行了抗OA活性研究,选用碘乙酸钠(MIA)诱导的SD大鼠OA模型,大鼠随机分为6组(n=8):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塞来昔布,17.1mg/kg)、TOV低、中、高剂量组(20、40、80mg/kg),灌胃给药TOV一周,麻醉后取血及右后肢。采用Electric Von Frey电子测痛仪测定大鼠右膝关节机械痛阈值,膝关节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番红-固绿染色(S&F)法观察关节病理状态,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中TNF-α,IL-1β,IL-6,PGE2水平。结果显示,连续给药一周后,TOV组痛阈值比模型组显着提高,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试验终点痛阈值与空白组和阳性药组无显着差异。观察各组右膝关节H&E、S&F切片,与模型组相比,TOV组显着改善软骨结构病变(p<0.01),软骨细胞减少(p<0.001)及全关节评分(p<0.001)。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TOV组血清中TNF-α,IL-1β,PGE2水平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01),IL-6水平无显着差异。由此表明TOV对OA具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有望开发成为OA治疗药物。3.TOV对急性血瘀SD大鼠血液流变的影响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模型1组(n=15),阳性药2组(阿司匹林50mg/kg,脑心通0.5g/kg,n=11),空白组1组(n=10),TOV分为低、中、高剂量3组(10mg/kg,30mg/kg,90mg/kg,n=10),连续给药一周后除正常组外均造模,采用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水冷浴法造成SD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而后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肝素钠抗凝及促凝管促凝各一份。观察指标为:1.各组别体重差异。2.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率、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3.细胞因子:血清中TXB2、6-Keto-PGF1α水平及TXB2/6-Keto-PGF1α比值。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各药物处理组大鼠进食饮水、毛色、活动无异常,组间体重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TOV和脑心痛组,对于盐酸肾上腺素更加耐受,存活率与模型组相比显着提高(p<0.05);给予阿司匹林、脑心通和90mg/kg TOV组能显着抵抗血浆粘度升高(p<0.01);阿司匹林和脑心通显着下降TBX2水平(p<0.01),给药组均能显着下调6-Keto-PGF1α水平(p<0.001),TXB 2与6-Keto-PGF1α比值方面,阳性药阿司匹林和脑心通下调趋势较显着(p<0.001);90 mg/kg TOV组与模型组相比,有下调作用趋势。4.TOV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UPLC-MS法同时测定大鼠给药TOV后血浆中VNL,vitedoin A的浓度,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个灌胃组和一个静脉注射组,每组6只,给药后分别于预先设定的14个时间点取血,离心得血浆样本,纯化后进样,所得数据采用Win Nonlin 6.2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以非房室模型法求算各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在UPLC-MS上建立的VNL,vitedoin A标准曲线良好,方法稳定,准确度高,可重复性强,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VNL,vitedoin A在TOV给药的4个剂量(25、50、100、200mg/kg)下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AUC 0-24,MRT 0-infobs)呈浓度依赖关系;两者体内代谢过程类似,Tmax≈10min,t1/2分别为2.82h,1.33h吸收代谢较快;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5.34%~21.89%,16.29%~22.11%。

赵欢欢[5](2020)在《氚标记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处置研究》文中认为扎托布洛芬(Zaltoprofen,ZPF),属于COX-2优先抑制剂非甾体类抗炎药,对急性和慢性炎症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对胃肠粘膜的不良反应较低,在人医中被广泛应用。扎托布洛芬的抗炎镇痛作用和安全性已在人体和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具有开发兽用抗炎药物的前景。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排泄与残留消除规律研究是评估新兽药安全及食品安全的重要科学依据,然而关于扎托布洛芬的代谢和残留消除的研究很少,国内无相关文献报道。放射性同位素能使被标记化合物在机体内准确定位,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易检测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在机体内的处置研究。为了全面揭示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变化过程与规律,科学评价其安全性,本课题合成了氚标记扎托布洛芬,并采用放射性示踪、静态液闪计数仪(LSC)、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在线同位素检测仪(HPLC-v.ARC)以及液相色谱与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LC/MS-IT-TOF)联用技术,进行了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代谢、排泄、组织分布和残留消除研究。鉴定了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的代谢物并推测了其代谢途径,分析了各代谢物在猪和大鼠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推荐了在猪体内的残留靶组织和残留标示物。本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而为其食品安全性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1氚标记扎托布洛芬的合成方法与质量标准以2-(3-羧甲基-4-苯硫基苯基)丙酸为原料,酯化后与溴素进行取代反应,使溴标记在苯环上,再与多聚磷酸进行关环缩合,关环后将酯基水解得到4-溴扎托布洛芬,最后使其与氚气在钯碳催化作用下发生氚-溴交换,制得4-3H-扎托布洛芬粗产物,再采用制备液相色谱仪对粗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经质量标准研究,分离纯化后获得的氚标记扎托布洛芬(3H-ZPF)具有高化学纯度(≥99%)、高放化纯度(≥98%)和高比活度(29.30 Ci/g),在-20℃存储6个月其化学纯度和放化纯度依然可保持在98%以上,表明其稳定性良好,质量标准满足动物实验的要求。2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物料平衡与代谢研究30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猪4头和8周龄Wistar大鼠6只一次性肌肉注射给予氚标记扎托布洛芬,给药剂量为5 mg/kg b.w.,给药比活度为0.15 Ci/g。给药后不同时间点收集动物尿液和粪便,检测不到放射性为止。取收集的各时间段的尿液、粪便、血液和胆汁样品,各样品经消化后用LSC测定总放射性,分析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物料平衡和排泄规律;另取各样品适量,经提取净化后采用LC-v.ARC和LC/MS-IT-TOF进行检测,对其放射性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给药后0 d-1 d,猪和大鼠的药物累积回收率均达80%以上;给药后0 d-7 d,两种动物的药物累积回收率均达到90%以上,在14 d的收集期内,猪以及雌性和雄性大鼠的药物累积回收率分别为95.82±0.51%、96.97±7.28%和94.77±5.76%。在猪中,约74.80%药物通过尿液排泄,21.13%通过粪便排泄;然而在雌性和雄性大鼠中约26.61%和17.23%药物通过尿液排泄,79.73%和68.16%通过粪便排泄。结果表明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中排泄迅速,排泄集中于0 d-1 d,之后排泄量迅速减少,但主要排泄途径存在显着差异,大鼠可能通过胆汁排泄较多,在猪体内则可能存在胆汁排泄和重吸收过程。猪和大鼠共检测到8种放射性化合物,分别为原型Z0、S-氧化-10-羟化扎托布洛芬Z1、S-氧化-扎托布洛芬Z2、10-羟化-扎托布洛芬Z3、R-扎托布洛芬葡萄糖醛酸结合物Z4、S-扎托布洛芬葡萄糖醛酸结合物Z5、R-10-羟化-扎托布洛芬葡萄糖醛酸结合物Z6和S-10-羟化-扎托布洛芬葡萄糖醛酸结合物Z7。在猪尿液样品中发现Z0和7种代谢物(Z1、Z2、Z3、Z4、Z5、Z6、Z7),在大鼠尿液样品中发现原型Z0和5种代谢物(Z1、Z2、Z3、Z4、Z6);在猪粪便样品中发现原型Z0和5种代谢物(Z1、Z2、Z3、Z6、Z7),在大鼠粪便样品中发现原型Z0和3种代谢物(Z1、Z2、Z3);在猪和大鼠血液中均检测出Z0和Z3;在猪胆汁中检测出Z0。猪和大鼠分别检测到8和6种放射性化合物,其中Z5和Z7仅存在猪尿液中。根据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代谢情况,推测扎托布洛芬的代谢特征主要为:一是发生羰基还原反应;二是发生硫氧化反应;三是同时发生硫氧化和羰基还原反应;四是扎托布洛芬的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五是羰基还原后再进行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3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分布与消除研究30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猪28头和8周龄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7组,一组为空白组,其余6组为试验组,猪和大鼠试验组均连续7 d肌肉注射给予氚标记扎托布洛芬,给药剂量分别为5 mg/kg b.w.和10 mg/kg b.w.,给药比活度为0.15Ci/g。在停药后不同时间点分别宰杀一只空白组动物和一组试验组动物(猪为12 h、3 d、7 d、14 d、21 d和28 d,大鼠为12 h、1 d、3 d、7 d、14 d和21 d),收集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血液和胆汁等(血浆和胆汁样品主要用于代谢试验)。取少量收集的组织样品加入消化液进行水浴消化,消化完全后采用静态液闪仪检测其总放射活度,得到扎托布洛芬在动物组织中的分布特征;同时取一部分主要组织样品,经甲醇提取净化后采用LC-v.ARC和LC/MS-IT-TOF进行检测,对其放射性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扎托布洛芬及其代谢物在猪中分布广泛,停药后12 h各组织中放射性产物的含量均很高,其中胆汁中的药物浓度最高,其次是肾脏、肾上腺、肝脏、肌肉和消化系统,在心脏、脾脏、肺脏、脂肪、皮肤和膀胱中的浓度相对较低。停药后3 d药物浓度下降迅速,胆汁下降约20倍,肾上腺下降约5倍,肝脏和肌肉下降约3倍,其他大多数组织约为12 h浓度的1/2。停药后7 d和14 d所有组织依然可以检测到放射性。停药后21 d,脂肪和胃中检测不到放射性,肝脏和肾脏中浓度较高分别为69±3μg/kg和135±21μg/kg。停药后第28 d,组织中均检测不到放射性。在猪的主要组织中,共检测到3种放射性物质Z0、Z2和Z3。肝脏中能检测到Z0和Z3;肾脏中能检测到Z0、Z2和Z3;肌肉和脂肪中均检测到Z0和Z2;停药后7 d只能检测到Z0。在四种组织中,Z0为主要代谢物,比例均占90%以上。停药后0.5 d-3 d猪各个组织中药物浓度下降较快,3 d-21 d药物消除相对缓慢。消除半衰期较长的组织有肝脏、脾脏、肾脏和注射肌肉,半衰期在5.32 d-6.14 d之间;其次为心脏、背腰肌、胃、小肠、皮肤、膀胱和血液,消除半衰期在5.06 d-5.18 d之间;再次为肺脏、大肠、肾上腺和胆汁,消除半衰期在4.68 d-4.92 d之间;消除最快的组织为脂肪,消除半衰期为3.93 d。其中药物在肝脏和肾脏样品中残留量最高,停留时间最长,消除最慢,半衰期分别为5.50 d和6.14 d,肝脏和肾脏可作为猪体内残留靶组织,肝脏和肾脏中Z0半衰期分别为5.36 d和6.05 d,与总消除趋势一致,确定Z0作为猪体内的残留标示物。扎托布洛芬在大鼠体内同样分布广泛,停药后12 h消化系统的放射性含量最高,其次是肝脏、肾脏和肌肉等,在脂肪、皮肤和生殖腺中的浓度相对较低,在脑中浓度最低。停药后1 d药物浓度下降迅速,胃和大肠下降约20倍,小肠下降约40倍,肌肉和脂肪下降约10倍,其他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约为12 h的1/2。3 d所有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约为1 d浓度的1/2。停药后7 d所有组织依然可以检测到放射性。停药后14 d,肝脏和肾脏中的药物浓度较高分别为134±22μg/kg和215±90μg/kg,21 d大鼠体内组织中检测不到放射性。在大鼠的主要组织中,共检测到4种放射性物质Z0、Z1、Z2和Z3。肝脏中检测到Z0、Z2和Z3;肾脏中检测到Z0、Z1、Z2和Z3,;肌肉和脂肪中均检测到Z0和Z2。停药后3 d只能检测到Z0。在四种组织中,Z0为主要代谢物,比例均占90%以上。大鼠各个组织停药后0.5 d-1 d,药物浓度下降较快,为快消除相,1 d-14 d药物进入慢消除状态。其中心脏、肝脏、肾脏和肌肉的消除较为缓慢,半衰期在5.05 d-6.78 d之间;其次为肺脏、胃、脑、生殖腺和血液,消除半衰期在4.01 d-4.99 d之间;脾脏、皮肤、大肠和小肠的消除相对较快,半衰期在3.09 d-3.92 d左右;脂肪消除最快,半衰期为2.03 d。其中药物在肝脏和肾脏样品中消除最慢,半衰期分别为5.87 d和6.78 d,肝脏和肾脏中Z0消除最慢,半衰期分别为5.80 d和6.33 d。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合成并获得了符合质量标准的氚标记扎托布洛芬,科学阐明了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代谢、排泄、组织分布与残留消除规律,鉴定了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不同样品中的代谢物并推测其代谢途径,分析了各代谢物在猪和大鼠体内分布和残留消除规律,推荐了扎托布洛芬在猪体内的残留靶组织和残留标示物。本文研究结果为揭示扎托布洛芬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其安全性评估的制定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信息。

胡盼[6](2020)在《EP4受体拮抗剂BY001和PD-1抗体联合治疗前列腺癌的功能和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是全球男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日益上升,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由于前列腺癌发病比较隐匿,我国绝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在初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丧失根治性治疗机会。内分泌治疗是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最主要治疗方法,但绝大多数患者会在治疗后发展为难治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目前,FDA批准的可用于CRPC治疗的药物为卡巴他赛、阿比特龙、阿帕他胺、恩杂鲁胺和镭-223等,但是这些药物延长CRP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不超过2年。免疫治疗是近年新兴的肿瘤治疗策略,作为FDA批准的首个肿瘤疫苗制剂,Sipuleucel-T用于治疗无症状或者轻微症状的转移性CRPC,但患者的生存获益仍然有限。后续兴起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黑色素瘤、肾细胞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中显示出较好疗效,但在前列腺癌中疗效欠佳。联合治疗不仅是前列腺癌免疫治疗的热点,也是改善治疗效果的重要策略。因此,本论文致力于通过联合治疗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前列腺癌中的效果。已有研究表明,COX-2/PGE2/EP4(PTGER4)信号通路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结肠癌和乳腺癌中,EP4受体拮抗剂有免疫治疗效果。COX-2/PGE2/EP4信号通路在前列腺癌中高度活化,但尚无针对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研究。为探索前列腺癌肿瘤微环境中EP4受体的分布和功能,本论文对前列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进行单细胞测序和分析,并结合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和既有数据库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到EP4受体是前列腺癌免疫治疗的特异性靶点。随后,我们选择实验室合成和筛选到的新型EP4受体小分子拮抗剂BY001,研究单药治疗以及与PD-1抗体联合治疗在前列腺癌中的功能和机制。在体外,BY001一方面直接靶向EP4受体阻止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的形成以及MDSC细胞分泌免疫抑制性因子ARG1和i NOS。BY001也可以促进T细胞的增殖、存活和效应功能;另一方面通过靶向肿瘤细胞分泌的趋化因子间接地逆转肿瘤微环境中MDSC细胞和T细胞的比例,从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接下来,我们评估BY001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抗体在前列腺癌同系异种动物模型中的抗肿瘤活性。PD-1抗体或者BY001单药治疗只能抑制40%左右的肿瘤生长。尽管治疗效果不显着,但是BY001可以促进肿瘤内部CD8+T细胞的浸润,抑制MDSC细胞的浸润,具有改善前列腺癌免疫抑制性微环境的能力。鉴于BY001治疗后,CD8+T细胞依然处于耗竭状态以及临床上联合治疗策略的探索,我们采用BY001和PD-1抗体进行联合治疗。联合治疗显着抑制前列腺肿瘤生长,促进肿瘤内部CD8+T细胞的增加和NK细胞群的富集,抑制MDSC细胞的浸润。联合治疗增强与T细胞招募有关的趋化因子CXCL9、CXCL10和CXCL11的表达,与此同时,抑制与MDSC细胞招募有关的趋化因子CCL2、CCL4、CCL5、CXCL5、CXCL12和CXCL16的表达。此外,联合治疗也促进IFN-γ和TNF-α的表达,抑制ARG1的表达。在前列腺癌原位动物模型和再挑战动物模型中,联合治疗诱导更为有效的肿瘤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的生长、转移或复发,并延长小鼠的生存期。初步探索联合治疗的作用机制,我们发现,联合治疗后,肿瘤内部存在更多的CD8+TCF1+T细胞和MHC-Ⅱ+抗原递呈细胞共定位,这表示CD8+TCF1+T细胞与MHC-Ⅱ+抗原递呈细胞联合抱团,组成独立的抗肿瘤基地,维持免疫应答。此外,联合治疗主要通过CD8+T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BY001与PD-1抗体具有强烈的协同作用,可以将免疫治疗反应较差的前列腺肿瘤转化为敏感的肿瘤,抑制肿瘤生长,延长生存期,并维持免疫应答,这为CRPC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新策略。

马胜[7](2020)在《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刺激响应性高分子纳米药物研究》文中提出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仍然是威胁全球公共健康的重大难题。传统药物的治疗以肿瘤细胞为靶标,治疗效果有限,并且造成很强的毒副作用。实际上,肿瘤不单单是一群肿瘤细胞的集合,其中包含肿瘤细胞、基质细胞、免疫细胞和各种细胞因子。基质细胞、免疫细胞和各种细胞因子构成了肿瘤微环境,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药物的治疗效果。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的交互作用是肿瘤微环境的核心内容,然而这种交互作用是复杂多变的。肿瘤细胞主要通过免疫负调节分子如环氧合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调节免疫细胞分化为免疫抑制细胞,构建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细胞反过来促进肿瘤生长、转移和逃避免疫监视。然而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大量活性氧(ROS)作用下,肿瘤细胞会发生免疫原性死亡,暴露抗原,激活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本论文从改善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和增强抗肿瘤免疫的角度出发,利用实体肿瘤与正常组织生理特征差异,设计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刺激响应性高分子纳米药物,探究解除肿瘤组织免疫抑制状态和激活抗肿瘤免疫对肿瘤治疗的影响,希望可以对肿瘤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具体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地塞米松(DEX)可以抑制COX-2的mRNA的表达,降低COX-2以及其下游产物PGE2的产生,中和肿瘤组织促瘤型炎症。以聚乙二醇-b-聚(L-赖氨酸)(mPEG-b-PLL)为药物载体,针对肿瘤组织高表达谷胱甘肽的特征,利用3,3’-二硫代二丙酸修饰聚赖氨酸链段,然后将地塞米松直接键合到改性的聚赖氨酸侧链上,制备谷胱甘肽响应性高分子地塞米松键合药(L-SS-DEX),载药量17.1%。同时制备了不具有刺激响应性的高分子地塞米松键合药(L-SA-DEX)作为对照,其载药量为13.2%。在水溶液中L-SS-DEX和L-SA-DEX分别自组装成是流体力学半径为33 nm和38 nm的胶束,透射电镜照片证明了两种纳米药物自组装胶束的均一尺寸和形貌。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证明,L-SS-DEX呈现高GSH浓度和低pH响应性释放增强的行为,L-SA-DEX在各种条件下释放出的DEX均小于10%。L-SS-DEX的血液循环时间约为8.9小时,是小分子DEX的2.5倍。静脉注射48小时后的肿瘤组织内L-SS-DEX含量是小分子DEX含量的9.7倍。在小鼠CT26皮下肿瘤动物实验中,L-SS-DEX取得了 86%的肿瘤抑制率,远高于小分子49%的肿瘤抑制率和L-SA-DEX 41%的肿瘤抑制率。与此同时,L-SS-DEX展现出了比小分子DEX和L-SA-DEX更强的肿瘤微环境改善能力,显着地提高了 CD8+T细胞和M1型巨噬细胞的浸润,降低了免疫抑制性的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s)细胞和Treg细胞的浸润。经L-SS-DEX的治疗肿瘤组织的COX-2含量减少到未治疗组的50%,PGE2含量也显着地降低。(2)阿司匹林,一种经典的非甾体抗炎药,可以抑制COX-2活性,降低PGE2的产生,增加肿瘤组织中CD8+T细胞的浸润。针对肿瘤组织高ROS浓度的特征,利用Passerini三组份反应,将阿司匹林与4-甲酰基苯硼酸频哪醇酯和5-异腈-1-戊炔反应,制备ROS响应性的阿司匹林前药,再将阿司匹林前药通过Click反应结合到叠氮改性的葡聚糖载体上,制备得到载药量为10%的ROS响应性高分子阿司匹林键合药(P3C-Asp)。P3C-Asp自组装的纳米胶束的流体力学半径约为40 nm。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证明,P3C-Asp呈现过氧化氢浓度依赖性药物释放增强,数据。在生物分布实验中,在给药24小时后,肿瘤组织中P3C-Asp的浓度明显是小分子阿司匹林的6倍。在肿瘤治疗实验中,单独使用P3C-Asp获得了 60%的肿瘤抑制率,而小分子阿司匹林仅仅取得25%的肿瘤抑制率。而且P3C-Asp治疗后,约有1.9%的CD8+T细胞浸润在肿瘤组织,远高于小分子阿司匹林治疗后的肿瘤组织CD8+T细胞的含量(0.6%)。当P3C-Asp与αPD-1联合使用时可以完全抑制CT26皮下肿瘤的生长,肿瘤抑制率达到100%,实现增效αPD-1免疫治疗。(3)免疫原性死亡(ICD)因其能有效激活肿瘤特异性抗肿瘤免疫而受到广泛关注。在肿瘤细胞内产生大量的ROS是诱发肿瘤细胞发生ICD的重要原因。设计了一种肿瘤特异性增强氧化应激聚合物结合物(TSEOP)诱导肿瘤细胞发生ICD。利用Passerini反应,将肉桂醛(CA)与4-甲酰基苯硼酸频哪醇酯和5-异腈-1-戊炔反应制备肉桂醛前药(PBCA),将PBCA进一步与3-叠氮丙胺改性的聚(L-谷氨酸)-接枝-聚乙二醇单甲醚/叠氮丙胺(PLG-N3)的通过溴化亚铜催化的Click反应制备得到多分散系数为1.69、数均分子量为81600 Da的肿瘤特异性增强氧化应激高分子共轭物(Tumor Specific Enhanced Oxidative stress Polymer conjugate,TSEOP)。TSEOP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流体力学半径为42 nm的胶束。TSEOP自组装胶束在含有100 mM H2O2的pH 6.8的PBS中孵育24小时后,自组装结构会发生解离,呈现不规则形貌。TSEOP在肿瘤特异性生理条件下,TSEOP快速生成CA和醌甲基化合物(QM)。CA是一种商业化的食品添加剂,能消耗细胞内的巯基化合物,导致线粒体内产生大量ROS。苯硼酸基在H2O2存在下能生成QM,并消耗GSH。CA和QM协同地提高了肿瘤细胞内ROS水平、增强肿瘤细胞氧化应激状态和引起肿瘤细胞发生ICD。更重要的是,在相同条件下,TSEOP对正常细胞(3T3小鼠成纤维细胞)的毒性明显低于肿瘤细胞(CT26鼠源结肠癌细胞)。在进一步的CT26和4T1皮下肿瘤模型实验中,单独使用TSEOP治疗都完全根除肿瘤。疫苗接种和再挑战实验进一步证明TSEOP可以激活特异性抗肿瘤免疫。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希望利用刺激响应性高分子材料,实现调控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改善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激活抗肿瘤免疫,解决肿瘤治疗中的问题,为抗肿瘤纳米药物设计提供指导。

张涛锋[8](2020)在《硼中子俘获治疗中新型硼递送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作为一种新的二元化肿瘤靶向放射治疗模式,相比于传统的放疗和化疗具有显着优势,BNCT对常规疗法无效的原发性或复发性恶性肿瘤呈现出了较好的治疗潜力。新型用于BNCT治疗的硼递送剂的开发,一直以来是BNCT研究的迫切需求。因此,本论文系统研究了四种新型硼递送剂的制备,以及其体外细胞毒性与肿瘤细胞选择性,评估了其体内分布与系统毒性,同时,对新型硼递送剂在体外通过BNCT治疗肿瘤的疗效和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有:1.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具脂溶性和水溶性能力的两亲性碳硼烷化合物。通过体外肿瘤细胞选择性和细胞毒性筛选,3,5-双-氧-亚甲基碳硼烷基苯甲酸(化合物1)表现出具有向HepG2细胞高选择性递送10B原子的能力,并且细胞毒性较小,为理想的用于BNCT治疗的新型硼递送剂。同时,化合物1作用后的HepG2细胞在BNCT期间可导致肿瘤细胞内ROS水平过表达,进而诱导肿瘤细胞发生明显凋亡。在BNCT期间,化合物1作用后的肿瘤细胞中DNA双链断裂数量显着增加,并且肿瘤细胞内的DNA损伤不能被有效修复。此外,化合物1作用后的肿瘤细胞经BNCT治疗后,残留肿瘤细胞内与生长信号通路相关的细胞因子PI3K,Akt及NF-κB的表达受到抑制,表明BNCT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杀伤肿瘤细胞还可以对残留肿瘤细胞的生长产生抑制。2.合成了一系列基于COX-2抑制剂的新型碳硼烷化合物。其中,N,N-双-亚甲基碳硼烷基塞来昔布(化合物1)具有高载硼量,高COX-2选择抑制性和低细胞毒性。同时,化合物1对CAL 27细胞显示出较高选择性与细胞内摄取能力。此外,化合物1作用后的CAL 27细胞在BNCT期间细胞骨架发生改变,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减弱。化合物1作用后的CAL 27细胞在BNCT治疗中细胞内产生大量ROS,上调了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同时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从而激活caspase-3的表达导致肿瘤细胞发生不可逆的程序性凋亡。与此同时,化合物1作用后的CAL 27细胞在BNCT中可通过促进DNA双链断裂,抑制MAPKs信号通路发挥肿瘤治疗作用。3.制备了一种新型肝癌靶向性含碳硼烷簇的聚乙二醇化半乳糖胶束。该胶束对HepG2细胞具有高选择性和低细胞毒性(IC50>1000μM),并且该胶束在体外对HepG2细胞的摄取高于阳性对照药物硼卡钠(BSH)。该胶束作用后的HepG2细胞在BNCT期间细胞迁移能力减弱,并且可以通过破坏DNA双链和诱导癌细胞凋亡发挥治疗作用。同时,对荷瘤小鼠胶束给药24 h后,肿瘤组织中10B浓度为BSH组的5.0倍。胶束给药后24 h,10B浓度的肿瘤/血比值超过25,肿瘤/肝脏组织的10B含量之比大于4。此外,在正常小鼠体内,胶束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肾脏组织中,并且24 h内胶束可以从正常组织(肝,肾及脾)有效清除,同时全身毒性较低。4.设计制备了一种肿瘤微环境响应型具肝癌靶向、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可负载碳硼烷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该纳米材料在生理条件下结构稳定,可有效防止装载的碳硼烷发生泄漏。肿瘤微环境中,在pH和GSH双重刺激下该纳米材料可打开介孔从而有效释放装载的碳硼烷以达到通过BNCT发挥肿瘤治疗作用。该纳米材料在体内24 h内可有效从正常组织(心,肝,脾,肺和肾)清除,未对正常组织产生毒性(LD50>5000 mg/kg)。同时,该纳米材料在体内可抑制iNOS的表达,上调Arg-1和IL-10的表达;可刺激巨噬细胞使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而发挥抗炎作用。此外,该纳米材料具有抗氧化活性,可通过降低ROS水平和升高SOD酶活性减轻正常细胞的氧化损伤。本论文研究为BNCT治疗提供了有潜力的新型具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硼递送剂,对BNCT的肿瘤治疗机制进行了探索研究,为新型硼递送剂在BNCT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开发具有肿瘤靶向性和选择性的新型硼递送剂提供了新策略和新方法,并且对BNCT的应用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周游[9](2019)在《邓氏清霾汤对PM2.5诱导肺损伤炎症反应的防治反作应用反及应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大气细颗粒物(PM2.5)已被证实可通过引起机体促炎/抗炎反应失衡而诱导肺损伤的发生,同时研究表明,PM2.5中的主要成份可被Toll样受体4(TLR4)识别,并触发信号转导,近年来,TLR4/NF-κB信号通路被公认为与肺损伤的发病及其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同时也已证实该信号通路在PM2.5诱导的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国医大师邓铁涛认为,雾霾属邪毒,其性轻扬易袭肺脏,其性湿浊易酿痰瘀,其可致虚,入体易从热化,并将雾霾性肺损伤的病机归为毒、热、痰、瘀四大病理产物相互搏结于肺而发病,因此确立治法为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并在其百岁之际献方邓氏清霾汤。该方在前期临床研究中已证实可减轻痰热郁肺型急性肺损伤患者的炎症反应。本研究在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项目(No.20193005)和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基金项目(No.2016030101)资助下,在国医大师邓铁涛治疗雾霾性肺损伤学术理论思想的指导及前期邓氏清霾汤治疗痰热郁肺型急性肺损伤临床研究基础上,我们提出假设: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功效的邓氏清霾汤对PM2.5诱导肺损伤炎症反应具有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及其下游的炎症介质释放所实现。为验证假设,我们在对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后开展体内、体外实验研究,对邓氏清霾汤防治PM2.5诱导肺损伤炎症反应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为其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奠定研究基础。目的:明确邓氏清霾汤对PM2.5诱导肺损伤炎症反应的防治作用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PM2.5诱导肺损伤大鼠模型的优化建立选用72只SPF级4~6月龄SD大鼠(体质量200~240g)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Control)、PM2.5低浓度组(0.25mg/m L)、PM2.5中浓度组(0.5mg/m L)、PM2.5高浓度组(1mg/m L)。采用单侧鼻腔滴注法进行动物模型建立,分别于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各滴鼻1次(体积100μL/只),并且于第3次、第4次、第5次滴鼻之后24h,每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采用麻醉后腹主动脉放血处死。每次取材后,记录大鼠的行为活动、体重变化等一般情况;取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取左侧完整肺组织,进行肺组织W/D比值计算;取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Brandford法测定肺通透指数;采用血氧分析仪测定腹主动脉血氧合指数,评价模型建立是否成功。2.邓氏清霾汤对PM2.5诱导肺损伤炎症反应的防治作用将邓氏清霾汤熬制成低(0.72g/m L)、中(1.45g/m L)、高(2.90g/m L)三种不同浓度剂量的药液。将72只SPF级4~6月龄SD大鼠(体质量200~240g)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地塞米松组(DXM)、邓氏清霾汤低(Low dose)、中(Medium dose)、高(High dose)剂量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浓度为0.5mg/m L的PM2.5混悬液进行单侧鼻腔滴注法建立肺损伤大鼠模型,于造模当天算起,分别于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各滴鼻1次(体积100μL/只),同时从造模当日起,各中药组大鼠进行中药灌胃(体积3m L/只),每日1次,地塞米松组大鼠每日灌胃相同体积的地塞米松溶液(浓度0.02mg/m L),对照组大鼠每日灌胃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均连续灌胃4周。在第5次滴鼻(即造模第28天)之后24h,对各组大鼠进行麻醉后腹主动脉放血处死。记录大鼠的行为活动、体重变化等一般情况;取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取左侧完整肺组织,进行肺组织W/D比值计算;取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Brandford法测定肺通透指数;取BALF进行吉姆萨染色(Giemsa),进行细胞分类及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BALF中IL-1β、IL-6、IL-10和TNF-α炎性因子表达水平;采用血氧分析仪测定腹主动脉血氧合指数。3.邓氏清霾汤对PM2.5诱导肺损伤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含药血清制备:选用24只SPF级4~6月龄SD大鼠(体质量200~240g)随即分为2组,即给药组(12只)、空白组(12只)。给药组采用邓氏清霾汤中剂量(1.45g/m L)灌胃(体积3m L/只),每日1次,连续1周。空白组采用相同方式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末次给药后2h,用2%戊巴比妥钠(2m L/kg)腹腔注射麻醉后进行腹主动脉取血,血液经离心、过滤、灭活补体后保存备用。细胞实验:选用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细胞)进行离体实验,细胞复苏后进行常规培养与传代,选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实验。将细胞分为6组,即空白组(Blank)、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中药组(Drug)、抑制剂组(PDTC)。模型组、中药组、抑制剂组用浓度为0.5mg/m L的PM2.5混悬液刺激细胞,空白组、对照组不做PM2.5染毒处理。空白组、模型组、抑制剂组采用20%空白组大鼠血清培养细胞,对照组、中药组采用20%大鼠含药血清培养细胞,各组干预细胞24h后,收集细胞及上清液进行检测。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LR4/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TLR4、My D88、IKKα/β、IκB-α、NF-κB p65(胞浆及胞核)的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免疫染色(IFS)法检测细胞中NF-κB移位变化及入核情况;采用凝胶迁移实验(EMSA)检测入核后NF-κB与DNA启动子结合情况;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iferase)检测NF-κB激活i NOS和COX-2基因启动子转录表达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blotting法检测转录后i NOS和COX-2 m RNA的表达水平,以及生成i NOS和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NF-κB诱导释放的炎症介质NO、PGE2的表达水平及炎性因子IL-10、IL-1β、TNF-α和IL-6的表达情况。结果:1.动物模型优化建立成功(1)大鼠一般情况:对照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大鼠未见死亡,高浓度大鼠于第1次滴鼻后死亡4只,于第3次滴鼻前死亡3只,第4次滴鼻前因麻醉死亡1只,滴鼻后随即死亡4只。对照组:实验全过程中所有大鼠精神反应灵敏,活泼好动,毛色白有光泽,进食及排便未见异常,体重均速增长,未问及异常呼吸音。低浓度组:实验全过程中所有大鼠精神状态良好,毛发有光泽,进食正常,后期部分大鼠体重稍有下降;多数大鼠于第4次滴鼻后出现喉间痰鸣音。中浓度组:多数大鼠于第4次滴鼻后出现精神萎靡,皮毛渐黄无光泽,进食量逐渐减少,体重增加缓慢,偶出现轻度气喘症状,重者可闻及喉间痰鸣音。高浓度组:部分大鼠于第2次滴鼻前出现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反应迟钝,爪甲、口唇发绀;多数大鼠于第3次滴鼻后出现喘息急促、口唇青紫、无进食现象,死亡率高。(2)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及病理评分:肺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对照组:肺组织进行3次取材结果观察,无明显差异:视野内极少出现炎症细胞及血液渗出;肺泡结构完整,肺泡腔无塌陷,极少数肺泡腔略微增大;肺泡壁无断裂、融合,仅有少部分水肿;肺间质内少量血性渗出及炎症浸润;支气管管壁无增厚及充血。低浓度组:3次取材肺组织病理结果差异较小:视野范围内见肺组织少量炎症细胞及渗出;肺泡壁少量断裂,轻度水肿;肺泡腔少许增宽;肺间质出现少量炎症细胞;支气管管壁无明显增厚及充血。中浓度组:第2次取材(22d)发现较第1次取材(15d)肺组织病理损害略有增加,具体观察为:视野内肺组织损害轻微,多数肺泡结构完整,肺泡腔无塌陷,但部分肺泡腔略增大,肺泡壁部分断裂及水肿;支气管管壁无明显增厚。第3次取材(29d)发现肺组织病理损害程度严重,表现为:满肺野充血水肿,多数肺泡结构不可见;肺间质及支气管管壁增厚,且支气管管壁周围出现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高浓度组:第1次取材观察肺组织病理损害明显,表现为肺泡结构绝大多数被破坏,肺间质可见充血、大量炎症细胞及红细胞渗出;第2次取材观察结果,肺组织结构不可见,被大量炎症细胞及红细胞包裹。肺组织病理学评分:第1次取材后,高浓度组较对照组比较,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低浓度组与中浓度组较对照组,评分无明显差异。第2次取材后,高浓度组较对照组比较,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低浓度组与中浓度组较对照组,评分无明显差异。第3次取材后,中浓度组较对照组比较,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低浓度组较对照组,评分无明显差异。(3)实验室指标:第1次取材后:低浓度组、中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肺通透指数、肺组织W/D比值和氧合指数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肺通透指数、肺组织W/D比值显着升高,氧合指数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次取材后:低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肺通透指数、肺组织W/D比值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浓度组较对照组相比,氧合指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浓度组较对照组相比,肺通透指数、肺组织W/D比值升高,氧合指数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次取材后:低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肺通透指数、肺组织W/D比值、氧合指数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肺通透指数、肺组织W/D比值显着升高,氧合指数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浓度组大鼠在第3次取材前均死亡,影响本次检测。2.邓氏清霾汤对PM2.5诱导肺损伤炎症反应具有防治作用(1)大鼠一般情况:各组大鼠均未见死亡。取材前观察各组大鼠情况如下:对照组:所有大鼠反应敏捷,精神可,活泼喜动,毛发色白有光泽,进食及大便未见异常,未闻及异常呼吸音及喉间痰鸣音。模型组:绝大多数大鼠活动迟缓,喜静恶动,精神萎靡,皮毛发黄,进食量减少,出现气喘症状,重者可闻及喉间痰鸣音。地塞米松组:大多数大鼠喜静恶动,精神疲惫,行动迟缓,毛色黄白相间,多数大鼠进食量明显减少,少部分大鼠出现气促症状,部分可闻及喉间痰鸣音。各中药治疗组:绝大多数大鼠活泼好动,精神可,反应灵活,食量适中,毛发有光泽,均未闻及喉间痰鸣音;其中低剂量组多数大鼠表现咳嗽、气促等症状;中、高剂量组少数大鼠出现咳嗽、气促且症状较轻。大鼠体重情况:第1d体重:各组间大鼠体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第7d体重: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体重值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体重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d体重:地塞米松组、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体重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体重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1d体重: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体重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体重值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地塞米松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体重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相比,大鼠体重值明显增加(P<0.01);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体重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8d体重: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体重值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体重值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中、高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相比,大鼠体重值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体重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肺组织形态及病理学:肺组织形态学观察:对照组:肺组织表面光滑,肺体呈均匀淡粉色,未见肿胀、充血、渗出以及明显梗死灶。模型组:双侧肺组织呈肿胀伴有凹凸细砂粒状,色暗红,肺包膜下出现较多处出血灶,甚则连成片状。地塞米松组:肺组织表面较光滑,肺整体呈淡粉色,中间夹杂点状出血点及少量渗出液。低剂量组:双肺体积明显增大,肺组织中央呈暗红色充血状,周边呈淡粉色。中、高剂量组:双肺体积无明显增大,整体呈淡粉色,未见明显充血点及渗出液。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对照组:肺泡结构正常,分布均匀,肺泡腔饱满光滑无异常增大,肺泡壁无充血水肿、融合及断裂,肺泡间隔无增厚、增宽;肺间质内出现极少量渗血及炎症细胞;支气管管壁无充血、狭窄;模型组:整个肺组织损害严重,视野内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渗出、充血和水肿,无完整肺泡结构;支气管管壁充血、增厚;地塞米松组:视野内肺组织少量炎症细胞及出血、水肿;可见较完整肺泡结构,少部分肺泡腔塌陷,少量肺泡出现融合、断裂;部分肺间质充血及炎性渗出;支气管管壁轻度增厚;低剂量组:视野内肺组织较多炎症渗出和充血;多数肺泡结构不完整,肺泡腔塌陷,肺泡间隔融合、增厚;肺间质充血伴炎症细胞增多;支气管管壁增厚、充血;中、高剂量组:视野内肺组织结构相对完整,极少量肺泡腔塌陷或增大,肺泡壁少许水肿、断裂和增厚;肺间质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支气管管壁未见明显充血、狭窄。(3)实验室指标:动物模型建立成功后,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BALF中炎性因子IL-1β、IL-10、TNF-α、IL-6的表达、肺组织W/D比值、肺通透指数及炎症细胞数量均明显升高,氧合指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BALF中炎性因子IL-1β、IL-10、TNF-α、IL-6的表达,肺组织W/D比值,肺通透指数及炎症细胞数量有一定程度下降,氧合指数有一定程度上升;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BALF中炎性因子IL-1β、IL-10、TNF-α、IL-6的表达,肺组织W/D比值,肺通透指数及炎症细胞数量均有下降,氧合指数均有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相比,治疗效果在减少肺组织病理损害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减轻肺损伤产生的症状方面中药效果明显优于地塞米松,地塞米松在控制炎性因子释放与提高氧合指数方面效果优于中药。3.邓氏清霾汤可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转导及其下游炎症介质释放,以减轻PM2.5诱导肺损伤的炎症反应(1)不同浓度PM2.5对NR8383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与PM2.50.5mg/m L组相比,PM2.52mg/m L组细胞存活率在12h、24h、48h、72h显着下降;与PM2.50.5mg/m L组相比,PM2.54mg/m L组细胞存活率在12h、24h、48h、72h显着下降;与PM2.50.5mg/m L组24h相比,72h细胞存活率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各组对TLR4/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影响: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TLR4、My D88、IKKα/β、IκB-α、核内NF-κB p65、胞内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TLR4、My D88、IKKα/β、核内NF-κB p65蛋白表达增多,IκB-α、胞内NF-κB p65蛋白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TLR4、My D88、IKKα/β、核内NF-κB p65蛋白表达少,IκB-α、胞内NF-κB p65蛋白表达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PDTC组比较,TLR4、My D88、IKKα/β、IκB-α、核内NF-κB p65、胞内NF-κB p65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对NF-κB移位及入核的影响: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两者视野内可见少量高强度红色荧光,胞核内红色荧光极少,NF-κB p65蛋白与胞核共定位区域荧光强度值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整体视野内荧光强度增加,红色荧光主要聚集于胞核内,NF-κB p65蛋白与胞核共定位区域荧光强度值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视野内整体荧光强度降低,胞核内红色荧光聚集明显偏少,NF-κB p65蛋白与胞核共定位区域荧光强度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与PDTC组比较,NF-κB p65蛋白与胞核共定位区域荧光强度值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对NF-κB与DNA结合活性影响: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NF-κB与探针的结合情况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NF-κB与探针的结合能力增强,其灰度值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NF-κB与探针的结合能力较弱,其灰度值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与PDTC组比较,NF-κB与探针的结合情况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PM2.5对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共转染组(D组)较其余三组(A组、B组、C组),细胞中相对荧光强度值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各组对NF-κB转录后激活炎症介质的影响: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i NOS和COX-2 m RNA及其蛋白相对表达量与NO、PGE2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i NOS和COX-2 m RNA及其蛋白相对表达量与NO、PGE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i NOS和COX-2 m RNA及其蛋白相对表达量与NO、PGE2蛋白表达水平均有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PDTC组比较,NO和PGE2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各组对NF-κB转录后促进炎性因子释放的影响: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IL-1β、IL-6、IL-10和TNF-α含量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IL-1β、IL-6、IL-10和TNF-α含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IL-1β、IL-10和TNF-α含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与PDTC组比较,IL-1β、IL-6、IL-10和TNF-α含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用浓度为0.5mg/m L,体积为100μL的PM2.5混悬液通过鼻腔滴注法在滴鼻5次(即造模28天)后可成功优化建立PM2.5诱导肺损伤大鼠模型,该动物模型符合肺损伤的主要特征,且合乎人类肺损伤的发生机制。2.PM2.5染毒肺组织后,可造成大鼠出现肺损伤症状,发生肺组织病理损害,引发炎症反应。邓氏清霾汤对PM2.5诱导肺损伤炎症反应的防治作用表现在缓解肺损伤症状,降低肺组织病理损害程度,减轻炎症反应等方面,且存在量-效关系。3.PM2.5刺激细胞后,可通过干预TLR4/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活化NF-κB使其移位、入核,促进与靶DNA结合,并引发转录,促使大量炎症介质生成及炎性因子释放,发生炎症反应;邓氏清霾汤可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减少活化的NF-κB移位、入核,降低与靶DNA结合活性,减少炎症介质生成及炎性因子释放,进而减轻炎症反应。

齐伟[10](2018)在《塞来昔布联合索拉菲尼对肾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靶向药物索拉菲尼对肾癌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的治疗作用,观察联合用药的抑制肾肿瘤效果。【方法】:1.体外实验:(1)用蛋白免疫印迹(WB)实验验证索拉菲尼处理肾癌细胞后COX-2蛋白水平变化。为了研究COX-2表达在索拉菲尼杀伤肾癌细胞过程中的作用,通过特异性siRNA敲降肾癌细胞内COX-2的表达,用CCK-8和Annexin V-PI双染流式检测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验证其对索拉菲尼杀伤肾癌细胞作用的影响;(2)采用不同浓度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与索拉菲尼单独及联合处理肾癌细胞,分为正常培养对照组、塞来昔布组、索拉菲尼组及联合用药组。CCK-8检测肾癌细胞的增殖活力,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癌细胞凋亡的情况。2.体内实验:为了进一步验证药物联用的效果,我们采用人肾癌细胞株ACHN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成瘤后随机分组为阴性对照组、塞来昔布组、索拉菲尼组及联合用药组,给予小鼠相应药物治疗。每隔2日测量并记录用药后裸鼠肿瘤的大小变化,根据公式V=D(d2)/2(V为瘤体体积,D为瘤体最长直径,d为瘤体最小直径)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裸鼠移植瘤中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1.体外实验: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索拉菲尼处理能促进ACHN细胞中COX-2表达明显升高。采用siRNA干扰技术特异性敲降肾癌细胞中COX-2的表达后,索拉菲尼对肾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CCK-8法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与索拉菲尼处理肾癌细胞,肿瘤细胞生长受抑制程度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联合用药对肾癌的抑制作用优于单独药物处理;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塞来昔布可以促进索拉菲尼诱导的肾癌细胞凋亡。2.体内实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曲线结果表明,塞来昔布组与索拉菲尼组及联合用药组裸鼠肿瘤体积均较对照组明显小,其中联合用药组裸鼠的肿瘤体积最小。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塞来昔布组与索拉菲尼组及联合用药组裸鼠肿瘤中Ki-67的阳性细胞数和比例均较对照组低,其中联合用药组中裸鼠肿瘤的阳性细胞数和比例最低。【结论】:1.索拉菲尼可以促进肾肿瘤细胞COX-2的表达,通过抑制细胞COX-2的表达可以增强索拉菲尼对肾癌细胞杀伤作用。2.塞来昔布能有效促进索拉菲尼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的功能,联合用药具有协同抑制肾癌效果。

二、客观评价特异性COX-2抑制剂的安全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客观评价特异性COX-2抑制剂的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TSBPT策略探究ZPF及新型类似物靶向COX-2/PPAR-γ缓解LPS诱导的ALI/ARDS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中英文缩略词表
1.前言
    1.1 立题依据
    1.2 研究进展
        1.2.1 NSAIDs的研究进展
        1.2.2 ALI/ARDS的研究进展
        1.2.3 靶点药物的局限性和优越性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2.ZPF主要代谢物的合成、结构表征鉴定及活性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细胞株
        2.1.2 主要试剂
        2.1.3 溶液配制
        2.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2.1.5 ZPF相关代谢物的合成
        2.1.6 ZPF及其相关代谢物的结构表征鉴定及活性鉴定
        2.1.7 ZPF及其相关代谢物与COX结合的关键AAR的鉴定
        2.1.8 数据处理
    2.2 结果和分析
        2.2.1 ZPF及相关代谢物的结构表征
        2.2.2 ZPF及相关代谢物抑制COX-1和COX-2 酶活性
        2.2.3 分子对接软件分析ZPF及其代谢物与COX酶结合的关键AAR
        2.2.4 COX-2 关键AAR位点野生型和突变型载体的构建
        2.2.5 COX-2 活性氨基酸的突变试验进一步确证COX-2 酶的关键AAR
    2.3 讨论
3.基于STSBPT策略预测PPAR-γ作为ZPF和 M2 的关键抗炎靶点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细胞株
        3.1.2 主要试剂
        3.1.3 溶液配制
        3.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3.1.5 基于STSBPT策略的活性口袋的类空间结合性比较
        3.1.6 细胞培养
        3.1.7 CETSA
        3.1.8 DARTS
        3.1.9 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
        3.1.10 数据处理
    3.2 结果和分析
        3.2.1 STSBPT策略的评判标准
        3.2.2 STSBPT策略预测PPAR-γ是 ZPF及 M2 的另一潜在抗炎靶点
        3.2.3 CETSA验证PPAR-γ是 ZPF及 M2 的另一潜在抗炎靶点
        3.2.4 DARTS验证PPAR-γ是 ZPF及 M2 的另一潜在抗炎靶点
    3.3 讨论
4.ZPF及 M2 抑制LPS所致的炎症反应机制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细胞株
        4.1.2 主要试剂
        4.1.3 溶液配制
        4.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4.1.5 细胞培养
        4.1.6 CCK-8 法检测ZPF及 M2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
        4.1.7 RT-qPCR检测炎症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
        4.1.8 细胞核蛋白与细胞浆蛋白分离试验
        4.1.9 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
        4.1.10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4.1.11 LPS诱导的小鼠ALI/ARDS模型
        4.1.12 肺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4.1.13 肺组织病理HE染色
        4.1.14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组织COX-2和PPAR-γ表达
        4.1.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和分析
        4.2.1 ZPF及M2对RAW264.7 细胞的毒性
        4.2.2 ZPF及M2抑制对LPS诱导的炎症反应
        4.2.3 ZPF及M2调控NF-κB和 PPAR-γ活性抑制LPS所致的炎症反应
        4.2.4 ZPF及M2调控MAPK-PPAR-γ/NF-κB途径缓解LPS所致的炎症反应
        4.2.5 ZPF及M2改善LPS诱导的小鼠肺部水肿和病理损伤
        4.2.6 ZPF及M2通过调控COX-2和PPAR-γ的表达改善LPS诱导的小鼠肺部病理损伤
    4.3 讨论
5.基于STSBPT策略的新型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细胞株
        5.1.2 主要试剂
        5.1.3 溶液配制
        5.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5.1.5 细胞培养
        5.1.6 新型类似物的设计和筛选
        5.1.7 新型类似物的合成
        5.1.8 新型类似物的结构表征鉴定
        5.1.9 CCK-8 法检测新型类似物对RAW264.7 细胞活力的影响
        5.1.10 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
        5.1.11 LPS诱导的小鼠ALI/ARDS模型
        5.1.12 肺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5.1.13 肺组织病理HE染色
        5.1.14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组织COX-2和PPAR-γ表达
        5.1.15 数据处理
    5.2 结果和分析
        5.2.1 新型类似物的筛选
        5.2.2 新型类似物的结构表征
        5.2.3 新型类似物对RAW264.7 细胞的细胞毒性
        5.2.4 新型类似物不同程度地缓解LPS诱导的RAW264.7 细胞COX-2和PPAR-γ的表达
        5.2.5 新型类似物改善LPS诱导的小鼠肺部水肿和病理损伤
        5.2.6 新型类似物通过调控COX-2和PPAR-γ的表达改善LPS诱导的小鼠肺部病理损伤
    5.3 讨论
6.全文总结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进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GLI1调控肿瘤干细胞特性在化疗后卵巢癌复发和转移中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卵巢癌诊疗研究进展
        2.1.1 卵巢癌概述
        2.1.2 卵巢癌临床治疗现状
    2.2 化疗对肿瘤微环境的作用研究进展
        2.2.1 肿瘤微环境概述
        2.2.2 肿瘤炎性微环境与肿瘤的进展
        2.2.3 化疗诱导的肿瘤炎性微环境改变与肿瘤进展
        2.2.4 以肿瘤微环境为靶点的化疗联合治疗策略
    2.3 化疗对CSC特性的作用研究进展
        2.3.1 CSC特性概述
        2.3.2 CSC特性与肿瘤的进展
        2.3.3 化疗与CSC的可塑性
        2.3.4 肿瘤微环境相关因子对CSC特性的作用
    2.4 黄连素的抗炎作用在重塑化疗后肿瘤微环境中的应用前景
第3章 化疗对卵巢癌CSC特性及其迁移与再增殖的作用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药品与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1.3 溶液配制
        3.1.4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
        3.2.1 化疗对卵巢癌细胞迁移及再增殖能力的作用
        3.2.2 化疗对卵巢癌细胞干细胞特性的作用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化疗后调控卵巢癌CSC特性关键转录因子GLI1的挖掘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药品与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1.3 溶液配制
        4.1.4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
        4.2.1 化疗后调控卵巢癌干细胞特性相关转录因子GLI1的筛选
        4.2.2 明确GLI1在卵巢癌细胞化疗后迁移、再增殖能力及CSC特性增加中的作用及机制
        4.2.3 化疗后肿瘤微环境PGE2对GLI1/BMI1信号通路介导的卵巢癌细胞CSC特性、迁移与再增殖能力的作用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 章 黄连素抑制CSC特性逆转卵巢癌化疗后复发与转移作用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药品与试剂
        5.1.2 实验仪器
        5.1.3 溶液配制
        5.1.4 实验方法
    5.2 实验结果
        5.2.1 黄连素对化疗后肿瘤微环境诱导卵巢癌细胞迁移、再增殖能力增加的干预作用
        5.2.2 黄连素对化疗后肿瘤微环境诱导卵巢癌细胞干细胞特性增加的干预作用
        5.2.3 黄连素通过抑制AA代谢通路对化疗后肿瘤微环境PGE2的调控作用
        5.2.4 黄连素对化疗后肿瘤微环境诱导卵巢癌GLI1/BMI1信号通路上调的干预作用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抗炎作用的知母生物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知母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 本课题研究基础
    3 本课题研究思路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知母抗炎活性靶点筛选
    第一节 网络药理学简介
        1 中医药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
        2 网络药理学:现代中医药研究的新策略
    第二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知母抗炎活性靶点环氧合酶-2的发现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知母化学成分的抗炎作用研究
    第一节 基于UPLC-Q-TOF-MS/MS的知母9种化学成分鉴定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第二节 基于环氧合酶-2的知母9种化学成分抗炎活性评价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第三节 基于分子对接的知母芒果苷与环氧合酶-2互作模式分析
        1 数据库及软件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炮制前后的知母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变化规律及质量评价研究
    第一节 知母炮制前后抗炎活性变化规律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第二节 知母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第三节 基于谱效相关的知母抗炎活性成分的验证及效应成分指数的构建
        1 基于谱效相关的知母抗炎活性成分的验证
        2 知母抑制COX-2的效应成分指数的构建
        3 小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文献综述 知母的药理作用及研究现状
    1 知母的药用及炮制历史
    2 知母的化学成分
    3 知母的药理作用
    4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黄荆子总木脂素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抗骨关节炎活性与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TOV制备工艺优化及中试试验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二、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一、TOV各组分标准曲线
        二、HPLC方法学考察
        三、黄荆子药材中TOV含量
        四、萃取参数优选
        五、大孔树脂参数优选
        (一)大孔树脂型号筛选
        (二)上样液浓度
        (三)最大上样体积
        (四)除杂体积
        (五)乙醇洗脱浓度
        (六)乙醇洗脱体积
        六、中试放大试验
    讨论
    结论
第二章 TOV药效学研究
    第一节 TOV抗骨关节炎活性研究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二、方法
        实验结果
        一、机械痛阈值测定
        二、大鼠血清中各炎症因子的测定
        三、组织学检查与评分
        讨论
        结论
    第二节 TOV对急性血瘀证SD大鼠血液流变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二、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一、大体观察
        二、体重变化
        三、TOV对肾上腺素致大鼠血瘀证模型生存率影响
        四、TOV对肾上腺素致大鼠急性血瘀证大鼠模型血流变指标的影响
        五、血清中血栓素与前列腺素(TXB_2、6-Keto-PGF_(1α))
        讨论
        结论
第三章 TOV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二、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和考察
        三、动物实验方案
    实验结果
        一、方法特异性
        二、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三、定量下限(LLOQ)
        四、残留
        五、精密度与准确度考察
        六、基质效应
        七、回收率考察
        八、稀释可靠性
        九、室温稳定性
        十、进样器稳定性
        十一、冻融稳定性
        十二、大鼠血浆样本检测
        十三、VN1、VN2 药代动力学参数
    讨论
    结论
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抗骨关节炎天然产物与临床常用药物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5)氚标记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处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1 前言
    1.1 立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芳基丙酸类抗炎药在兽医中的应用
        1.2.2 扎托布洛芬的放射性标记合成进展
        1.2.3 扎托布洛芬的体内代谢研究
        1.2.4 扎托布洛芬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2.5 扎托布洛芬检测方法的研究
        1.2.6 扎托布洛芬分布和残留消除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2 氚标记扎托布洛芬的合成及其质量标准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药物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1.3 氚标记扎托布洛芬的合成工艺
        2.1.4 氚标记扎托布洛芬的质量标准研究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氚标记扎托布洛芬及其中间产物结构鉴定
        2.2.2 氚标记扎托布洛芬的质量标准
    2.3 讨论
3 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的物料平衡和代谢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药物与试剂
        3.1.2 溶液的配制
        3.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3.1.4 实验动物
        3.1.5 给药与采样
        3.1.6 样品处理
        3.1.7 样品的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方法学考核
        3.2.2 样品处理方法的确定
        3.2.3 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物料平衡
        3.2.4 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代谢物的鉴定
        3.2.5 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
    3.3 讨论
        3.3.1 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物料平衡规律
        3.3.2 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代谢特点
4 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分布和消除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药物与试剂
        4.1.2 溶液的配制
        4.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4.1.4 实验动物
        4.1.5 动物给药与采样
        4.1.6 样品处理
        4.1.7 样品测定
        4.1.8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提取方法的确定
        4.2.2 扎托布洛芬及其代谢物在猪和大鼠体内的分布
        4.2.3 扎托布洛芬及其代谢物在猪和大鼠组织中的消除
    4.3 讨论
        4.3.1 扎托布洛芬及其代谢物的分布特征
        4.3.2 扎托布洛芬及其代谢物在动物体内的消除规律
5 全文总结
6 文献综述:兽用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研究进展
    6.1 非甾体抗炎药的分类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6.1.1 COX非特异性抑制剂
        6.1.2 COX-2选择性抑制剂
        6.1.3 COX-2特异性抑制剂
    6.2 新的适应症开发
    6.3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研究生简介

(6)EP4受体拮抗剂BY001和PD-1抗体联合治疗前列腺癌的功能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列腺癌概述
        1.1.1 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
        1.1.2 前列腺癌的致病因素
        1.1.3 前列腺癌的发展进程
    1.2 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1.2.1 前列腺癌的临床表现
        1.2.2 前列腺癌的诊断
        1.2.3 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评估
        1.2.4 前列腺癌的临床治疗
    1.3 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现状
        1.3.1 肿瘤疫苗疗法
        1.3.2 双特异性抗体疗法
        1.3.3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
        1.3.4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
    1.4 前列腺癌的免疫抑制性微环境
        1.4.1 肿瘤突变负荷
        1.4.2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1.4.3 MDSC细胞
    1.5 前列腺癌与COX-2/PGE2/EP4 信号通路
        1.5.1 COX-2/PGE2/EP4 通路与肿瘤免疫
        1.5.2 EP4受体拮抗剂的免疫治疗现状
        1.5.3 前列腺癌中COX-2/PGE2/EP4 通路高度活化
第二章 EP4受体是前列腺肿瘤免疫治疗的特异性靶点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EP4受体与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2.3.2 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结果
        2.3.3 EP4受体损害机体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2.4 小结
第三章 PGE2调控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GE_2影响肿瘤细胞分泌趋化因子
        3.3.2 PGE_2损害T细胞的功能
        3.3.3 PGE_2 促进MDSC细胞的形成和免疫抑制因子的分泌
    3.4 小结
第四章 EP4受体拮抗剂BY001调控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BY001的结构和功能
        4.3.2 BY001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
        4.3.3 BY001逆转肿瘤细胞分泌趋化因子
        4.3.4 BY001增强T细胞的功能
        4.3.5 BY001 抑制MDSC细胞的形成
        4.3.6 BY001 抑制MDSC细胞的功能
    4.4 小结
第五章 BY001抑制前列腺肿瘤的体内生长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免疫治疗动物模型的建立
        5.3.2 PD-1抗体治疗前列腺癌的效果评价
        5.3.3 BY001抑制前列腺癌的体内生长
        5.3.4 BY001改善前列腺癌的免疫抑制性微环境
    5.4 小结
第六章 BY001联合PD-1抗体抑制前列腺肿瘤的体内生长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6.2.2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BY001和PD-1抗体联合治疗显着抑制前列腺肿瘤生长
        6.3.2 联合治疗改善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
        6.3.3 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亚群的变化
        6.3.4 联合治疗促进抗肿瘤基地的形成
        6.3.5 初步探索联合治疗的作用机制
        6.3.6 多种动物模型验证联合治疗的效果
    6.4 小结
总结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2 表格索引
附录3 图片索引
附录4 动物实验伦理审查表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及参与项目
致谢

(7)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刺激响应性高分子纳米药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肿瘤与肿瘤微环境
        1.1.1 肿瘤的治疗
        1.1.2 肿瘤微环境
        1.1.3 肿瘤微环境的生理特征
    1.2 环氧合酶-2与肿瘤
        1.2.1 环氧合酶-2与肿瘤的进展
        1.2.2 环氧合酶-2抑制剂与肿瘤的治疗
    1.3 免疫原性死亡与肿瘤
    1.4 抗肿瘤纳米药物
        1.4.1 纳米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优势
        1.4.2 纳米药物的分类
    1.5 高分子纳米药物
        1.5.1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载体材料
        1.5.2 刺激响应性高分子纳米药物
        1.5.3 高分子纳米药物在肿瘤免疫微环境调节中的应用
    1.6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pH和GSH双响应性聚氨基酸-地塞米松结合物用于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和肿瘤治疗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仪器与表征
        2.2.3 mPEG-b-PLL的制备
        2.2.4 mPEG-b-P(LL-DTPA)和mPEG-b-P(LL-SA)的制备
        2.2.5 聚氨基酸-地塞米松结合物(L-SS-DEX和L-SA-DEX)的制备
        2.2.6 FITC标记的L-SS-DEX和L-SA-DEX的制备
        2.2.7 L-SS-DEX和L-SA-DEX的自组装行为的研究
        2.2.8 L-SS-DEX和L-SA-DEX的释放行为研究
        2.2.9 细胞系与细胞培养
        2.2.10 细胞毒性实验
        2.2.11 细胞内吞实验
        2.2.12 药代动力学研究
        2.2.13 生物分布研究
        2.2.14 血液学分析
        2.2.15 体内抗肿瘤评价
        2.2.16 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分析
        2.2.17 肿瘤组织免疫细胞含量分析
        2.2.18 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COX-2表达
        2.2.19 肿瘤组织细胞因子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氨基酸-DEX结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3.2 聚氨基酸-DEX结合物的自组装和药物释放
        2.3.3 体外细胞毒性与细胞摄取
        2.3.4 药代动力学
        2.3.5 生物分布
        2.3.6 血液学分析
        2.3.7 体内抗肿瘤作用
        2.3.8 组织学和免疫荧光分析
        2.3.9 组织学和免疫荧光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活性氧敏感的阿司匹林前体药物用于肿瘤微环境调节和肿瘤免疫治疗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仪器与表征
        3.2.3 5-异氰-1-戊炔(1)的合成
        3.2.4 PBAsp的合成
        3.2.5 叠氮改性葡聚糖(Dextran-N_3)的合成
        3.2.6 P3C-Asp的合成
        3.2.7 P3C-Asp的自组装行为研究
        3.2.8 体外药物释放研究
        3.2.9 细胞毒性分析
        3.2.10 生物分布研究
        3.2.11 体内抗肿瘤作用评价
        3.2.12 免疫组化分析
        3.2.13 流式细胞仪分析
        3.2.14 ELISA测试
    3.3 结果和讨论
        3.3.1 P3C-Asp的合成与表征
        3.3.2 P3C-Asp的自组装及体外释药研究
        3.3.3 体外细胞毒性
        3.3.4 生物分布
        3.3.5 P3C-Asp在结肠癌皮下肿瘤模型中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及肿瘤微环境调控
        3.3.6 P3C-Asp联合αPD-1在结肠癌皮下肿瘤模型中抗肿瘤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分子工程构筑高分子材料用于激活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响应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仪器与表征
        4.2.3 细胞培养
        4.2.4 缩醛肉桂醛的合成
        4.2.5 端羧基的缩醛肉桂醛的合成
        4.2.6 5-异氰-1-戊炔的合成
        4.2.7 PBCA的合成
        4.2.8 聚(L-谷氨酸)-接枝-聚乙二醇单甲醚/叠氮丙胺(PLG-N_3)合成
        4.2.9 TSEOP的合成
        4.2.10 聚L-谷氨酸接枝聚乙二醇单甲醚/缩醛CA(P-CA)的合成
        4.2.11 聚L-谷氨酸接枝聚乙二醇单甲醚/4-羟甲基苯硼酸(P-PBA)的合成
        4.2.12 Cy5标记TSEOP (Cy5-TSEOP)的合成
        4.2.13 TSEOP的自组装行为研究
        4.2.14 体外评价不同治疗后细胞内ROS和GSH水平的变化
        4.2.15 体外药物释放
        4.2.16 细胞内吞实验
        4.2.17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4.2.18 体外验证TSEOP诱导肿瘤细胞发生ICD
        4.2.19 TSEOP的药代动力学
        4.2.20 TSEOP的生物分布
        4.2.21 体内抗肿瘤作用
        4.2.22 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分析
        4.2.23 肿瘤组织的流式细胞术分析
        4.2.24 疫苗接种和再挑战研究
        4.2.25 血液学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TSEOP的合成与表征
        4.3.2 体外模拟肿瘤微环境验证QM和CA的生成
        4.3.3 TSEOP自组装行为的研究
        4.3.4 TSEOP的细胞内吞
        4.3.5 不同治疗对肿瘤细胞内ROS和GSH水平的影响
        4.3.6 细胞毒性
        4.3.7 TSEOP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分布
        4.3.8 CT26皮下肿瘤模型的治疗效果
        4.3.9 4T1皮下肿瘤模型的治疗效果
        4.3.10 疫苗接种和再挑战实验
        4.3.11 治疗安全性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8)硼中子俘获治疗中新型硼递送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BNCT的研究背景
    1.2 BNCT的临床应用研究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硼递送剂的研究进展
    1.4 BNCT发展的挑战与前景
    1.5 选题依据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两亲性碳硼烷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BNCT中的生物活性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2 合成方法
        2.2.3 目标化合物的细胞摄取检测
        2.2.4 目标化合物细胞毒性测定
        2.2.5 辐照程序
        2.2.6 目标化合物在BNCT中对细胞凋亡的测定
        2.2.7 细胞内ROS表达的检测
        2.2.8 免疫印迹检测
        2.2.9 免疫荧光分析
        2.2.10 细胞因子含量的测定
        2.2.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两亲性碳硼烷化合物的合成和特性
        2.3.2 目标化合物的细胞摄取与细胞毒性检测
        2.3.3 BNCT中目标化合物对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2.3.4 BNCT期间目标化合物对癌细胞内ROS及凋亡因子的影响
        2.3.5 BNCT期间目标化合物对癌细胞DNA损伤的检测
        2.3.6 目标化合物在BNCT中对癌细胞生长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环氧化酶-2抑制剂的碳硼烷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BNCT中对舌鳞癌的治疗作用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2 合成方法
        3.2.3 目标化合物的细胞摄取检测
        3.2.4 目标化合物的细胞毒性检测
        3.2.5 辐照程序
        3.2.6 细胞迁移检测
        3.2.7 目标化合物在BNCT期间诱导细胞凋亡的检测
        3.2.8 BNCT中细胞内ROS表达的测定
        3.2.9 蛋白免疫印迹检测
        3.2.10 免疫荧光检测
        3.2.11 BNCT中细胞内细胞因子含量的测定
        3.2.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基于COX-2抑制剂的碳硼烷化合物的合成及特性
        3.3.2 体外环氧化酶抑制的测定
        3.3.3 目标化合物对细胞内环氧化酶抑制和细胞摄取的检测
        3.3.4 BNCT中目标化合物对CAL27 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的影响
        3.3.5 目标化合物在BNCT中诱导CAL27 细胞凋亡的测定
        3.3.6 BNCT期间CAL27 细胞内γH2AX及 DNA修复相关细胞因子的含量测定
        3.3.7 BNCT中 CAL27 细胞内ROS及凋亡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检测
        3.3.8 BNCT中目标化合物对CAL27 细胞内MAPKs信号通路影响的测定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肝癌靶向性含碳硼烷胶束的制备及其在BNCT中治疗肝细胞癌的应用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2 肝癌靶向胶束的制备方法
        4.2.3 胶束中硼含量的测定
        4.2.4 胶束的癌细胞摄取检测
        4.2.5 胶束的体外细胞毒性检测
        4.2.6 辐照程序
        4.2.7 BNCT期间细胞迁移检测
        4.2.8 BNCT期间细胞凋亡检测
        4.2.9 蛋白免疫印迹检测
        4.2.10 免疫荧光检测
        4.2.11 胶束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和分布检测
        4.2.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肝癌靶向胶束的合成与表征
        4.3.2 肝癌靶向胶束对癌细胞靶向性及细胞毒性检测
        4.3.3 肝癌靶向胶束在癌细胞内的定位检测
        4.3.4 BNCT期间肝癌靶向胶束对癌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的影响
        4.3.5 BNCT期间肝癌靶向胶束诱导癌细胞凋亡的测定
        4.3.6 BNCT期间癌细胞内γH2AX和 DNA损伤修复因子的表达检测.
        4.3.7 肝癌靶向胶束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和分布检测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肿瘤微环境响应型负载碳硼烷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安全性评估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2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HMSN)的制备
        5.2.3 表面巯基修饰的HMSN(HMSN-SH)的制备
        5.2.4 3-(2-吡啶基二硫)丙酸(Py-S-S-COOH)的合成
        5.2.5 二硫键功能化HMSN(HMSN-S-S-COOH)的制备
        5.2.6 壳聚糖的修饰合成
        5.2.7 肿瘤微环境响应型HMSN(HMSN-S-S-CS-LA-TA)的制备
        5.2.8 载药量及药物释放的检测
        5.2.9 载药HMSN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和分布检测
        5.2.10 载药HMSN的体内毒性检测
        5.2.11 细胞因子含量检测
        5.2.12 免疫荧光检测
        5.2.13 细胞内ROS表达的检测
        5.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HMSN的制备与特性
        5.3.2 双重刺激响应下HMSN中药物释放的检测
        5.3.3 载药HMSN的体内分布及毒性检测
        5.3.4 载药HMSN的抗炎作用测定
        5.3.5 载药HMSN的抗氧化作用检测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9)邓氏清霾汤对PM2.5诱导肺损伤炎症反应的防治反作应用反及应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第一节 PM2.5与雾霾
        一、PM2.5
        1 PM2.5定义
        2 PM2.5来源和组成
        3 PM2.5时空分布特征
        4 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 PM2.5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二、雾霾
        1 古籍对雾霾的记载
        2 古籍对雾霾致病的认识
        3 雾霾的发病及致病特征
        4 雾霾病的辨证论治
        5 雾霾与肺脏疾病
    第二节 PM2.5诱导肺损伤
        一、PM2.5诱导肺损伤的现代医学研究
        1 病理机制
        2 治疗进展
        3 展望
        二、中医药防治雾霾性肺损伤的研究概况
        1 诊断依据
        2 病因病机
        3 治疗进展
        4 展望
    第三节 NF-κB信号通路
        1 NF-κB的概述
        2 NF-κB上游信号转导途径
        3 TLR4/NF-κB信号通路
        4 NF-κB与肺损伤
        5 以NF-κB为靶点的药物治疗
    第四节 邓铁涛教授治疗雾霾性肺损伤经验总结
        1 邓老对雾霾致病特点的探究
        2 邓老对雾霾性肺损伤的诊疗
        3 总结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节 PM2.5诱导肺损伤大鼠模型的优化建立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试剂配制
        1.5 PM2.5混悬液制备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动物处理方式及模型制备
        2.3 标本取材与检测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及病理评分
        3.3 肺组织干湿重比值
        3.4 肺通透指数
        3.5 氧合指数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节 邓氏清霾汤对PM2.5诱导肺损伤炎症反应的防治作用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试剂配制
        1.5 PM2.5混悬液制备
        1.6 药物制备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动物处理方式
        2.3 动物模型制备
        2.4 标本取材与检测指标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肺组织形态、病理学观察
        3.3 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种类及数量
        3.4 肺组织炎症标志物的表达
        3.5 氧合指数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节 邓氏清霾汤对PM2.5诱导肺损伤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
        1 材料
        1.1 实验细胞
        1.2 实验动物
        1.3 主要仪器
        1.4 主要试剂
        1.5 主要试剂配制
        1.6 含药血清制备
        1.7 中药药液和PM2.5混悬液制备
        2 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实验分组及处理
        2.3 标本取材与检测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不同浓度PM2.5对NR8383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3.2 各组对TLR4/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3.3 各组对NF-κB入核、与DNA结合的影响
        3.4 PM2.5对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
        3.5 各组对NF-κB转录后激活炎症介质的影响
        3.6 各组对NF-κB转录后促进炎性因子释放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10)塞来昔布联合索拉菲尼对肾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英文缩略词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客观评价特异性COX-2抑制剂的安全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TSBPT策略探究ZPF及新型类似物靶向COX-2/PPAR-γ缓解LPS诱导的ALI/ARDS作用[D]. 陆启荣.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2]GLI1调控肿瘤干细胞特性在化疗后卵巢癌复发和转移中作用及机制研究[D]. 赵雅蔚.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抗炎作用的知母生物评价方法研究[D]. 白雪. 大理大学, 2021(09)
  • [4]黄荆子总木脂素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抗骨关节炎活性与药代动力学研究[D]. 班燕飞.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5]氚标记扎托布洛芬在猪和大鼠体内的处置研究[D]. 赵欢欢.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6]EP4受体拮抗剂BY001和PD-1抗体联合治疗前列腺癌的功能和机制研究[D]. 胡盼.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2)
  • [7]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刺激响应性高分子纳米药物研究[D]. 马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8]硼中子俘获治疗中新型硼递送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张涛锋. 兰州大学, 2020(01)
  • [9]邓氏清霾汤对PM2.5诱导肺损伤炎症反应的防治反作应用反及应其机制研究[D]. 周游.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
  • [10]塞来昔布联合索拉菲尼对肾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D]. 齐伟.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客观评估特定 COX-2 抑制剂的安全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