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中国现代雕塑与公共环境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万学汇[1](2021)在《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的关系探析》文中认为作为一门公共艺术,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烘托的关系。再精彩的雕塑作品,一旦与公共环境发生矛盾,其艺术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相反,一件相对平淡的雕塑作品,只要与所放置的公共环境相协调,就能展现出超出其自身的魅力。因此,一件成功的雕塑作品既要依附于环境,又要从环境中表现出自身的个性化特征,与公共环境协调统一。雕塑艺术唯有同公共环境协调统一,方可提高城市的文化氛围,给人以美的感受。本文从雕塑艺术的特点及其与公共环境结合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雕塑艺术的设计原则,进而探究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期创作出与公共环境协调统一的优秀雕塑作品。
刘木森[2](2020)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西海岸发生了影响世界的“奥蒂斯陶艺革命”,一种“新陶艺”理念从此诞生。20世纪80年代初,在日益活跃开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新陶艺”思潮伴随着西方现代艺术大潮涌入中国,刺激了中国陶艺的“现代性”探索。“新陶艺”进入我国以后,我国学界习惯称其为“中国‘现代陶艺’”。虽然它与西方的“新陶艺”理念一脉相承,在陶艺的形态、创作手法、内涵等方面基本相通,但在文化与审美等方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又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在审美形态、审美特质等方面迥然有异。本论文即以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审美角度切入并采用历史与逻辑、个案分析与理论阐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试图对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审美重构、审美特质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等问题做出系统而深入的审视和探究。在概念厘定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现代陶艺”是一种以陶瓷材料为创作媒介,以个性化手法表现人的个性、情感、观念、心理、意识以及审美等理念的艺术形式。它所挖掘的不只是客观世界,更是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意识。在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下和自身创新变革的需求中,中国“现代陶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70年代。20世纪末进入发展阶段,起初主要表现为对西方陶艺的吸纳和借鉴。进入发展阶段后,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彰显,将深厚的中国文化与现代陶艺结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陶艺审美文化。从审美重构入手分析中国“现代陶艺”的形态特征。“解构”是西方陶艺的理论支撑基础,中国“现代陶艺”同样表现为对已有传统陶瓷艺术的“分解”“打碎”和“重构”。中国“现代陶艺”打破了统治传统陶瓷艺术千百年来形成的材料观、造型观、装饰观、烧成观、审美观等,不再强调完美无缺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而是追求理念上的解放和形式上的创新,消解了传统陶瓷艺术的种种范式。因此,“重构性”成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基本特征。深入探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在理念特质方面,传统陶瓷艺术注重技术审美,而中国现代陶艺则注重观念表达,这完成了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的华丽转身;在创作特质方面,“现代陶艺”摒弃了批量生产的创作方式,更注重个性化表现;在语言特质方面,不再强化它的规范严谨,而是表现为得意忘言,“抽象性”成为现代陶艺艺术语言的首要特征;在情感特质方面,摆脱了实用主义的束缚,更注重陶艺家心灵宣泄的情感表达,“象为心声”成为陶艺家情感表达的写照;在材质特质方面,表现为超越泥性,追求多种极限表达方式;在美感特质方面,表现为偶然天成,呈现出“残缺美”“含蓄美”“模糊美”等特殊的美学特色。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突出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征。西方现代陶艺主要得益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推波助澜,而中国现代陶艺面临着西方化与本土化、传统与现代的二元难题。虽然在“器”的反叛、“手工”的重生、“范式”的突破、“陌生化”的美学追求等方面存在着共通性,但中西现代陶艺发生发展的语境不同,西方陶艺的陌生化探索更为极端,例如“怪怖艺术”的另类美学追求、“实验性”激发的形式探索等,中国现代陶艺更趋向于强化中国符号、文化印记,表现为对重塑本土风格,引领民族文化需求的历史使命的担当。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与理论构建为其未来发展寻求突破。一是“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包括陶艺装置的方兴未艾、环境陶艺的风生水起、实验陶艺的新探索和科技介入的新融合。二是尝试建立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基本理论框架。针对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了现代陶艺的审美批评方法、审美批评意识和主题选择。现代陶艺更加关注当下社会生活状态,其理论建构必将推动中国“现代陶艺”的人文担当和指向。三是首次提出陶艺的“烧成美学”“陶艺生态学”等概念。现代陶艺的烧成出现了科技含量高、多元烧制、体验式烧制等态势,同时也存在对返璞归真烧制效果的追求。不同的烧制方法呈现出不同美学效果,如柴烧的素朴之美、坑烧的原始之魅、熏烧的水墨之美、乐烧的体验之乐、复烧的凝重之美、窑变的异象之美等。经过研究,本文提出了两个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是“一体创作观”,即从配泥、配釉、制模到制作、烧制等所有工艺环节由一人完成,以实现以陶艺家为主体的原创性创作与审美的统一。二是民族文化的回归,切实坚守民族文化之根,用好中国元素,强化现代陶艺的中国特色。总之,现代陶艺这种泥与火的艺术承载了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化思考,必将在现代转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宽广。
靳艺[3](2020)在《基于设计伦理的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公共雕塑对于表现城市精神和城市形象,体现城市文化特色,彰显城市魅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具有独特的价值。同时,公共雕塑作为传达社会理想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对于培育大众高雅的审美趣味、提升大众审美教育也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有鉴于此,本文以北京老城室外公共空间中现存雕塑作品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北京老城13片文化精华区”内的公共雕塑进行调研分析,综合运用多个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在文献爬梳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其审美价值和伦理功能,结合北京老城有机更新与保护相关实践,对其更新与设计、管理与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与策略。本文对北京老城公共空间现存的雕塑作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同时基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提出的13片文化精华区,对精华区室外空间中符合“公共雕塑”内涵特征的现存雕塑进行重点调研并进行分类统计。在掌握较为丰富的一手材料并深入挖掘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现存状况的基础上,对调研信息进行分析,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审美价值和伦理功能,提出了一些保护策略,丰富了现阶段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首先,本文从老城公共雕塑所具有的形式语言、主题表达、造型风格的演变三个方面,分析其所独具特色的审美价值,并得出相关结论: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在形式语言表达上具有易于理解的具象写实性、情感提炼的意象式以及抽象概括的观念表达的特征;在主题表达方面具有历史叙事的纪念表达、时代记忆的民俗表达、人文关怀的感性表达以及丰富多元的社会表达的特征;在造型风格演变上,从开国后的纪念碑式雕塑演进为改革开放前的领袖与工农兵形象,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发展的审美特征。通过以上细部美学特征,表现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其次,本文提出了北京老城公共雕塑所应遵循的伦理设计原则,即公共性原则、教化性原则和生态性原则;从公共性功能、价值导向功能、隐形教化功能以及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功能四个方面,阐释了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独具的伦理功能。同时,本文提出,北京老城现有公共雕塑作品多强调视觉意义,而非伦理意义。并指出,北京老城现有公共雕塑在空间伦理方面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处理雕塑作品和城市空间装饰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伦理作用存在不足的问题。为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的有机更新提供了理论支撑。最后,本文在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有机更新与保护相关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老城公共雕塑更新与设计、管理与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策略和相关建议,以期未来老城公共雕塑符合北京城市文脉和场所精神,更多体现人文情怀,成为具有恒常性的高水准艺术作品。
宋哲琦[4](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史璐璐[5](2020)在《现代陶艺在文化建筑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现代陶艺以一种非常亲和的方式逐渐融入到我们的城市生活,它以其独有的“泥性”和“土性”,为钢筋水泥塑造的城市丛林增添温情。随着社会的进步,公众自觉意识与民主精神的日益高涨,文化建筑也趋向于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注重与普通民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对于营造城市文化氛围、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有着积极地作用。而文化建筑的大众化发展需要依靠一些环境艺术媒介来增加文化建筑的人流量以及人们在文化建筑公共空间驻留的时间,这给现代陶艺的介入提供了许多可能性,现代陶艺以其天然的材料、多彩的釉色、丰富的肌理、多变的形态、五花八门的表现形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它不仅可以抓住人们的眼球,还可以满足人们返璞归真的精神需求。并且当代文化建筑公共空间表现出一种趋同化、批量化的环境设计模式,人们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而现代陶艺独一无二的艺术特点,使现代艺术在文化建筑公共空间的融入过程中可以直接与普通公众进行情感对话,拉近人们与文化建筑空间的距离。因此现代陶艺在文化建筑公共空间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运用了理论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考察法、比较研究法和学科交叉法的研究方式探讨现代陶艺与文化建筑的概念和特点、现代陶艺在文化建筑公共空间中的材料优势和审美价值,现代陶艺在文化建筑公共空间中的应用原则和应用方式,试图在现代陶艺介入文化建筑公共空间这一领域建立一套较为系统、完整的理论研究,为现代陶艺在文化建筑公共空间中的创作实践提供理论基础,为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周波[6](2019)在《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世纪以来,信息化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促使城市进入智慧城市发展阶段,我国城市也迎来转型提升的重大机遇。在历史挑战面前,城市家具智能化不足、文化匮乏、人性化缺失等发展现状已难以适应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以及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户外活动需求,城市家具已经到了急需变革的发展阶段。未来城市是怎么样的形态?未来城市家具又是什么样?我们如何面对当下城市家具的境遇?面对严峻的现实,传统设计理念与思路已难以应对今天城市发生的变化,也无法应答明天城市家具发展的诉求,更无法响应未来城市家具变化的趋势。本文以未来城市愿景与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家具设计为研究主题,通过对5G、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发展的状况及其对城市的影响;西方以及国内未来城市理论的总结;国内外智慧城市实践的归纳;中国城市2035年总体规划蓝图的研究综合分析并建构我国未来城市发展愿景。同时结合我国城市家具现状与发展趋势剖析,总结出未来城市家具分阶段的发展愿景,即到2050年,高级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家具和2035年的智能城市家具两个发展阶段。在城市家具愿景构建的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当下的城市家具智能化、智慧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智慧城市家具的概念并建构了智慧城市家具设计研究体系和理论模型,并论述其要素构成、内涵意义等内容。本文基于城市现代化的愿景,提出了城市家具现代化的概念,并指出城市家具现代化就是城市家具的智慧化。在设计理论体系的应用方面,本文主张在“人、事、物、技、文、场、境”等研究要素的系统框架内,以人车出行系统为限定条件,以未来城市街道空间为场所界面,研究城市家具与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以此形成智慧城市家具应用体系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型。针对近阶段和远期城市家具发展,分别提出了“智慧家具带”和“智慧微枢纽”的设计策略:近期“智慧街道”的营造须以共享单车为核心模块的“智慧家具带”建设为核心内容,远期通过“智慧微枢纽”这样的新型机器人城市家具来扮演“智慧街道”以及“智慧社区”的公共服务微型中心的角色。最后,本文分别以“技术智能”和“设计智慧”两个角度的实践案例来验证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应用的可行性。目前,此类智慧城市家具研究文献稀少,本文希望为该领域的研究学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李丽(Lily Lee)[7](2019)在《城市环境中的公共景观艺术设计研究 ——以环境陶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中的景观是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它们既是一种文化资源同时又是一种生态环境资源。现代环境陶瓷艺术作为一个20世纪尾声才广泛出现的艺术形式,它极大的拓展了陶瓷艺术空间,并且多样化的陶瓷材料也符合城市景观设计的多方面要求。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逐步提升,城市不仅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艺术展现力,大众也更加关注外在环境的美感。与此同时,陶瓷艺术也逐渐融入到城市景观设计及大众生活之中。本文从环境因素的影响和人们审美心理等方面出发,论述在城市环境中现代陶瓷景观的设计美学,深入探讨陶瓷景观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与背景,分析景观设计中运用陶艺的优缺点,结合中外环境陶艺设计实例分析陶瓷景观的表现形态和装饰特点,并重点阐述其在城市环境中的运用原则及审美评价,分析探讨环境陶艺这一新兴景观表现语言。
张跃[8](2017)在《陶艺介入现代公共艺术的实践性研究》文中提出陶艺作为人类比较早的实用艺术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汇集了祖先们的优良品质和智慧,它以自身天然质朴的特性备受大众喜爱。城市化的环境带来的麻木或困惑让人们无法亲近也感觉不到温暖。而现代景观陶艺的产生打破了传统实用性为主的功能,开始以它独特的审美来装饰和点缀环境。对于现当代陶艺介入公共空间来讲,它并非是简单的介入公共艺术构成空间环境中,而是作为一种新的姿态进入环境、构成环境、装饰环境。它的设计理念应当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文化性、情感性、独特性以及回归自然的强烈感受。人们生活在空间环境中,空间环境的质量的好坏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生活相对紧张的现代社会,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除了具有自身的实用功能之外,还必须有一定的文化与精神功能。而陶艺对空间环境艺术的介入正好能够满足人们的这种审美和精神的渴求。本篇文章就是着重探讨陶艺介入公共空间环境的研究,系统的论证了陶艺在公共环境空间中丰富而又独特的艺术形态和艺术语言,和它介入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价值体现以及论证了如何处理好陶艺和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该论文的研究是根据自己的实践创作,结合自己掌握的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论述的。论文以当代陶艺和公共艺术的关系为线索,对公共空间中陶艺的形态构成以及它在公共空间的表现形式做了细致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且对其在空间中呈现的美学特性做了详细分析。最后结合毕业设计重点介绍陶艺介入公共艺术的的陶瓷壁画艺术形式的设计应用。整篇论文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且对现有研究做了借鉴和拓展,总体上较全面详细。
范朝坤[9](2014)在《西南交大犀浦校区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大学校园改、扩、建现象普遍,但是大多数新建的大学校园面积越来越大,但人文景观的建设却没有跟上,导致新建校园毫无特色,缺乏历史文化底蕴。如何塑造特色人文景观以达到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成为了高校校园公共环境设计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环境艺术”项目在全球发展的都是如火如荼,但是目前中国大学校园的环境建设,还没有把公共环境艺术的建设看成一个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让我们知道,社会是不断上升发展的,本论文是以校园文化艺术视角来展开研究,试图在深入理解和发掘城市公共艺术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地调研,了解现代高校校园公共环境艺术状况,根据不同的校园环境与特色,塑造文化景观,以图达到校园公共环境艺术的上升。本课题通过实地参观走访及发放问卷的方式,借鉴国内外现有高校校园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案例资料,通过对西南交大新校区公共环境艺术研究,提升校园文化层次,为培养创造力制造良好校园公共环境艺术。课题设计以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环境艺术为例,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总体思路:实地调研,深入挖掘了解西南交大本身文化,遵循园区的整体规划,结合交大“百年”老校的悠久历史背景和地处“天府之国”地域特色,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来构建具有川西风格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从而起到提升校园整体环境品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以构成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二总体策划:按照“文轨车书,璀金灿玉”这一中心思想分为五大主题版块,并将分区布局演义为一只振翅腾飞的木鸢;三总结:通过策划与方案设计让我能够更加了解了我的母校,并希望能为母校的校园公共环境的提升尽点力量。笔者通过研究得出这样一种观点:高校校园公共环境艺术的存在,在校园环境规划建设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校园公共环境艺术可以传承校园历史文脉、营造校园的艺术及文化氛围、满足人们的心理及行为需求、留住校园记忆、激发受众的创造力等。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一步一步继续提升,让我们的校园环境更加美好。大学校校园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应该从受众的感官体验、互动体验等入手去寻找作品表达的根本。本次课题设计试图通过作品的表现形式,材料、体量、互动性及现代各种高科技手段如声、光、电、多媒体等多种形式来表现作品的多元化。为西南交通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发挥更大的力量,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对于公共艺术设计学科建设提供积极的意义。以期对高校公共艺术的发展和建设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张蕊[10](2011)在《适应现代环境的雕塑色彩探究》文中研究说明自然界中,物体除了具有形态外,还具有丰富的色彩。而色彩是人们认识自然世界的第一步。而今色彩作为雕塑艺术的要素之一,成为了当今雕塑创作中的一种新的表达语言。二十世纪后的城市环境发展背景为城市雕塑提供了一个宽泛的发展平台。人们发现通过给雕塑着色可以使其成为城市雕塑一种新的表达方式,随后并出现了一系列具有色彩表达性的城市雕塑,而且越来越多的雕塑家也开始注意到现代雕塑中色彩运用已成为了一种新的表达手段。本文以城市色彩为背景,以现代城市中雕塑色彩与环境背景为切入点,对雕塑与色彩、雕塑与城市色彩等方面进行对比性的研究,结合色彩在雕塑中的运用现状,试图归纳出现代彩色雕塑在城市环境中运用要素。尝试对中国城市中现有的着色雕塑运用现象进行分析。通过色彩语言在城市雕塑中的案例说明现阶段城市环境中色彩雕塑运用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本文共将在以下六个部分对彩色雕塑的发展和在现代环境中艺术表现形势进行详细的论述:第一部分是全文的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学术和实用意义,以及研究目的、思路及论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简略介绍了色彩、色彩地理学、城市色彩的概念和相关内容,重点关注城市中有关着色雕塑的发展历史以及当今城市环境中色彩在雕塑中的运用,阐述色彩与城市雕塑的相互关系;第三部分从城市环境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相关城市环境的概念和分类,并阐述了色彩雕塑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色彩雕塑在环境中的适应性,以及在城市背景下色彩雕塑所表达的特征要素,进而更好的指导设计的理念和方法;第四部分从彩色雕塑在城市环境多元化应用方面,介绍新技术、新材料对于现代彩色雕塑的影响,并从不同环境角度下对色彩雕塑的运用进行举例分析;第五部分主要从,举例说明彩色雕塑在当今中国城市环境中的出现和运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在现代彩色雕塑中的使用和表达,同时从中找出现有的问题和不足;第六部分主要探究雕塑中色彩的运用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从文化、技术和政策等三个层面,在纷杂而看似矛盾的观点之中找寻和谐之路。使彩色雕塑能够在城市环境中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并大放异彩;
二、谈中国现代雕塑与公共环境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中国现代雕塑与公共环境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的关系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雕塑艺术的特点 |
二、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结合的重要意义 |
三、雕塑设计原则 |
(一)整体性原则 |
(二)关联性原则 |
(三)层次性原则 |
四、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的关系 |
(一)雕塑艺术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
(二)雕塑艺术与当地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 |
(三)雕塑艺术与当地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 |
五、结语 |
(2)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
(一)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内涵的争议 |
(二) 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结构和意义 |
(一) 主要研究方法 |
(二) 论文组织结构 |
(三) 论文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的辨析 |
一、“陶瓷工艺美术”与“现代陶艺” |
二、“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 |
三、“当代陶艺”与“现代陶艺” |
四、“现代陶艺”与“现代性” |
第二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催生因子 |
一、传统陶瓷的创新需求 |
二、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 |
第三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分期 |
一、萌芽时期 |
二、兴起时期 |
三、发展时期 |
第二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重构 |
第一节 材料重构 |
一、木材介入的返璞归真之美 |
二、金属介入的冷峻刚烈之美 |
三、玻璃介入的纯净典雅之美 |
四、纤维介入的自然轻盈之美 |
五、有机物介入的奇思妙想之美 |
第二节 造型重构 |
一、传统造型的解构之美 |
二、形式构造的自由之美 |
三、拼贴塑型的再造之美 |
第三节 装饰重构 |
一、自然元素的植入 |
二、陶瓷画布的延伸 |
三、肌理语言的强化 |
第四节 工艺重构 |
一、基于传统的工艺重构 |
二、颠覆传统的工艺重构 |
三、科技革新引发的重构 |
第三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 |
第一节 理念特质:观念至上 |
一、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 |
二、现代陶艺对观念的推崇 |
第二节 创作特质:个性化表现 |
一、从批量化生产到个性化表现 |
二、现代陶艺创作方式的个性化表现 |
第三节 语言特质:得意忘言 |
一、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特征 |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表现 |
第四节 情感特质:象为心声 |
一、传统陶瓷求实用 |
二、现代陶艺尚心象 |
第五节 材质特质:超越泥性 |
一、从表现泥性到超越泥性 |
二、超越泥性的极限表达 |
第六节 美感特质:偶然天成 |
一、现代陶艺的“缺陷美” |
二、现代陶艺的“含蓄美” |
三、现代陶艺的“模糊美” |
第四章 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 |
第一节 中西现代陶艺生成语境的差异 |
一、影响西方陶艺诞生的文化因素 |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二元难题 |
第二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共通性 |
一、“器”的反叛 |
二、“手工”的重生 |
三、“范式”的突破 |
四、“陌生化”的美学追求 |
第三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差异性 |
一、西方陶艺的自由性与极限探索 |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文化印记与民族情结 |
第五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走向及未来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新方向 |
一、陶艺装置的新形式 |
二、环境陶艺的新发展 |
三、实验陶艺的新探索 |
四、科技介入的新融合 |
第二节 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理论的构建 |
一、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现状与问题 |
二、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方法 |
三、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意识 |
第三节 “烧成美学”的初步构想 |
一、柴烧的质朴之美 |
二、坑烧的原始之魅 |
三、熏烧的水墨之美 |
四、乐烧的体验之乐 |
五、窑变的异象之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基于设计伦理的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文章结构及提纲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现状调研 |
2.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发展概况 |
2.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实地调研及统计分析 |
2.2.1 调研范围的界定 |
2.2.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分布概况 |
2.2.3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特征归类及统计情况 |
2.2.4 调研结果汇总与分析 |
2.3 调研结果问题分析 |
2.3.1 空间分布不均,布局缺乏灵活性 |
2.3.2 雕塑主题较为单一与趋同 |
2.3.3 公共雕塑蕴含的审美和伦理价值尚需强化 |
2.3.4 宣传不到位,价值被忽视 |
2.3.5 公共雕塑缺乏系统的保护管理机制 |
2.4 北京老城区与中心城区室外空间公共雕塑案例对比与分析 |
2.4.1 案例选择 |
2.4.2 老城传统街区公共雕塑 |
2.4.3 公共雕塑对中心城区的空间的再利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的审美价值 |
3.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形式语言 |
3.1.1 易于理解的具象写实性语言 |
3.1.2 情感提炼的意象式语言 |
3.1.3 抽象叙事的观念表达 |
3.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主题表达 |
3.2.1 历史叙事的纪念表达 |
3.2.2 时代记忆的民俗表达 |
3.2.3 人文关怀的感性表达 |
3.2.4 丰富多元的社会表达 |
3.3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造型风格的演变 |
3.3.1 建国后的纪念碑式雕塑 |
3.3.2 改革开放前的领袖与工农兵形象 |
3.3.3 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的伦理原则与伦理功能 |
4.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的伦理原则 |
4.1.1 公共性原则 |
4.1.2 教化性原则 |
4.1.3 生态性原则 |
4.1.4 文脉传承原则 |
4.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伦理功能 |
4.2.1 公共性功能 |
4.2.2 价值导向功能 |
4.2.3 隐性教化功能 |
4.2.4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功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有机更新与保护策略 |
5.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现状调研与问题分析 |
5.1.1 调研问卷对象的基本情况 |
5.1.2 公众对公共雕塑的接受情况 |
5.1.3 公众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设置需求 |
5.1.4 公众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价值体现的直观感受 |
5.1.5 公众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互动情况 |
5.1.6 公众对北京老城印象深刻的公共雕塑 |
5.1.7 公众对北京老城印象深刻的公共雕塑的直观评价 |
5.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更新策略 |
5.2.1 公共雕塑应与所属空间属性相契合 |
5.2.2 公共雕塑应有效传达意义 |
5.2.3 公共雕塑管理应遵循有机更新原则 |
5.3 设计伦理视角下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策略 |
5.3.1 雕塑家的职业伦理 |
5.3.2 雕塑作品的未来责任 |
5.4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保护与管理的相关建议 |
5.4.1 健全保护体制 |
5.4.2 建构老城公共雕塑档案库 |
5.4.3 监控雕塑作品的可持续性效应 |
5.4.4 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
5.4.5 发挥市民志愿者团体的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5)现代陶艺在文化建筑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和学术价值 |
2 现代陶艺与文化建筑公共空间概述 |
2.1 现代陶艺的概述 |
2.1.1 现代陶艺的概念和特点 |
2.1.2 陶瓷与建筑的关系 |
2.2 文化建筑公共空间概述 |
2.2.1 文化建筑的概念和特征 |
2.2.2 文化建筑公共空间的类型 |
2.3 现代陶艺介入文化建筑公共空间的优势 |
2.3.1 陶瓷的材料优势 |
2.3.2 陶瓷的艺术性 |
2.3.3 陶瓷的环保性 |
3 现代陶艺融入文化建筑公共空间的应用研究 |
3.1 现代陶艺与文化建筑公共空间的融合原则 |
3.1.1 公共性原则 |
3.1.2 互动性设计原则 |
3.1.3 整体性设计原则 |
3.2 现代陶艺在文化建筑公共空间的应用方式 |
3.2.1 陶艺壁画 |
3.2.2 陶艺装置 |
3.2.3 陶艺雕塑 |
4 现代陶艺在文化建筑公共空间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
4.1 温·黑格比——米勒表演艺术大厅中的陶艺壁画分析 |
4.2 奥勒·利斯勒罗——新挪威语言博物馆中的陶艺壁画分析 |
4.3 朱乐耕——韩国麦粒音乐厅中的陶瓷壁画分析 |
4.4 蒋国兴——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陶艺壁挂分析 |
5 文化建筑公共空间中现代陶艺的审美特征分析 |
5.1 自然美 |
5.2 材质美 |
5.3 装饰美 |
5.4 工艺技术美 |
5.5 表现形式美 |
5.6 文化内涵美 |
6 启示与未来展望 |
6.1 启示 |
6.2 未来展望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 |
二、城市形象和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 |
三、城市家具自我更新的需求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历史 |
三、问题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认知 |
第一节 智慧城市研究 |
一、智慧城市界定 |
二、智慧城市沿革 |
三、智慧城市内涵 |
四、未来城市概述 |
第二节 城市家具研究 |
一、城市家具界定 |
二、城市家具概述 |
三、城市家具现状 |
第二章 新技术与未来智慧城市 |
第一节 5G与未来智慧城市 |
一、5G基本概述 |
二、5G与物联网 |
三、5G与智慧城市 |
第二节 人工智能与未来智慧城市 |
一、人工智能基本概况 |
二、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 |
三、人工智能与智能交通 |
第三节 城市大脑是城市级人工智能应用 |
一、城市大脑发展概况 |
二、城市大脑的交通应用 |
三、城市大脑的开创意义 |
第四节 智能机器人与未来智慧城市 |
一、智能机器人技术概述 |
二、智能机器人的智慧城市应用 |
三、智能机器人的城市家具应用 |
第三章 未来智慧城市愿景 |
第一节 未来城市理论研究 |
一、未来城市理论启蒙 |
二、未来城市理论发展 |
三、未来城市理论高潮 |
四、国内未来城市理论 |
五、未来城市最新研究 |
第二节 智慧城市实践研究 |
一、IBM的智慧城市实践 |
二、新加坡和韩国的智慧城市实践 |
三、国内智慧城市实践 |
第三节 未来城市愿景 |
一、未来城市研究思辨 |
二、我国智慧城市问题 |
三、国家城市发展规划 |
四、未来智慧城市愿景 |
第四章 未来城市家具愿景 |
第一节 城市家具新气象 |
一、智能城市家具概念分析 |
二、智能城市家具分类研究 |
三、智能城市家具案例赏析 |
第二节 未来城市家具愿景 |
一、城市家具的生存现状 |
二、未来城市与未来城市家具 |
三、未来城市家具愿景 |
第三节 人工智能城市家具愿景 |
一、机器人城市家具愿景 |
二、“无人”城市家具愿景 |
三、“共享”城市家具愿景 |
第五章 智慧城市家具设计系统 |
第一节 “人”--行为主体研究 |
一、“人”的系统定位 |
二、人类学与设计人类学 |
三、受众人群的身心因素 |
四、社会弱势群体研究 |
第二节 “事”--人车出行系统 |
一、人车出行系统概述 |
二、人车出行系统分类 |
三、人车出行系统分析 |
四、未来人车出行愿景 |
第三节 “场”--城市街道空间 |
一、街道空间基本概述 |
二、街道空间分类研究 |
三、街道空间要素分析 |
四、未来街道空间形态 |
第四节 “物”--智慧城市家具 |
一、智慧城市家具概念界定 |
二、城市家具现代化理念剖析 |
三、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理论模型 |
第五节 造“境”--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应用研究 |
一、造“境”--未来城市美学研究 |
二、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应用模型 |
三、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策略研究 |
四、共享单车“智慧家具带”设计策略 |
五、智能集约化“智慧路灯杆”设计策略 |
六、无人共享化“智慧微枢纽”设计策略 |
第六章 智慧城市家具设计实践 |
第一节 智能自行车城市级分布式能源共享系统 |
一、公共自行车面临的困境 |
二、新型跨界系统破解困局 |
三、系统构成与要素建构 |
四、新型跨界系统研究展望 |
第二节 地埋式垃圾箱系统研究 |
一、需求分析与切入点 |
二、垃圾收运系统简析 |
三、基础调研与设计要素 |
四、具体方案设计实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索引 |
专业能力展示 |
致谢 |
(7)城市环境中的公共景观艺术设计研究 ——以环境陶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选题的产生 |
1.2 研究的概况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2.4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城市中的景观设计 |
1.1 城市景观 |
1.1.1 城市景观的涉及范围 |
1.1.2 城市景观的设计原则 |
1.2 环境陶艺 |
1.2.1 环境陶艺的溯源 |
1.2.2 环境陶艺的造型形式 |
第二章 城市中的环境陶艺设计 |
2.1 环境陶艺介入城市景观的背景 |
2.2 环境陶艺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 |
2.2.1 建筑陶艺的运用 |
2.2.2 陶瓷壁画的运用 |
2.2.3 陶瓷雕塑的运用 |
2.2.4 马赛克的运用 |
2.2.5 其他设施运用 |
2.3 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原则 |
2.3.1 和谐效应 |
2.3.2 生态效应 |
2.3.3 色彩效应 |
第三章 城市环境与陶艺设计的关系 |
3.1 环境陶艺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综合分析 |
3.1.1 环境层面 |
3.1.2 艺术层面 |
3.2 环境陶艺在景观设计中的优越性 |
3.2.1 材料优势 |
3.2.2 艺术优势 |
3.2.3 文化优势 |
3.3 环境陶艺在景观设计中的局限性 |
3.3.1 质地的易碎性 |
3.3.2 制作的复杂性 |
3.3.3 烧制的多变性 |
第四章 公共景观艺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4.1 人的方面 |
4.1.1 美育加强 |
4.1.2 城乡差距 |
4.1.3 公共性 |
4.1.4 前瞻性 |
4.2 环境方面 |
4.2.1 “减法”与“加法” |
4.2.2 公共空间环境 |
4.2.3 总体规划思维 |
4.2.4 因地制宜思想 |
4.3 制度方面 |
4.3.1 法规完善 |
4.3.2 程序精简 |
4.3.3 “横向”机制 |
4.3.4 后续管理与维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8)陶艺介入现代公共艺术的实践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述 |
2.1 陶艺的概述 |
2.2 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的概述 |
2.2.1 公共空间 |
2.2.2 公共艺术 |
2.3 陶艺与公共艺术,公共环境的关系及其意义 |
第三章 陶艺在公共艺术中的介入 |
3.1 陶艺介入公共环境的必然性 |
3.2 陶艺媒介在国内外公共艺术中的案例 |
3.2.1 国内方面 |
3.2.2 国外方面 |
3.3 陶艺在公共艺术中的特点 |
第四章 陶艺介入公共环境的主要形式 |
4.1 以建筑的形式介入 |
4.1.1 瓦与屋顶 |
4.1.2 建筑外观与室内、外陶艺墙 |
4.2 以壁画,浮雕的形式介入 |
4.2.1 彩绘工艺陶艺壁画 |
4.2.2 颜色釉陶艺壁画 |
4.2.3 浮雕与半立体装置类陶艺壁画 |
4.3 以雕塑,装置的形式介入 |
4.3.1 陶艺雕塑 |
4.3.2 陶艺装置 |
4.4 以园林景观的形式介入 |
4.4.1 建筑琉璃 |
4.4.2 园林陶艺 |
4.5 以砖的形式介入 |
第五章 陶艺介入公共艺术中的语言表达和设计要求 |
5.1 陶艺在公共艺术中的语言表达 |
5.1.1 形态语言 |
5.1.2 构成语言 |
5.1.3 装饰语言 |
5.1.4 空间语言 |
5.2 陶艺在公共艺术中的设计要求 |
5.2.1 与建筑环境的整体协调性原则 |
5.2.2 系统性原则 |
5.2.3 文化可持续性原则 |
第六章 毕业设计—高温颜色釉陶瓷壁画 |
6.1 高温颜色釉陶瓷壁画的设计方案 |
6.1.1 高温颜色釉陶瓷壁画的工艺特征 |
6.1.2 高温颜色釉陶瓷壁画的绘画性表现形式 |
6.2 高温颜色釉陶瓷壁画的创作实践 |
第七章 结论 |
7.1 全文总结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八章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015级学术型研究生毕业设计作品展 |
(9)西南交大犀浦校区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理工科高校校园公共环境国内研究现状 |
1.3.2 理工科高校校园公共环境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及内容 |
1.5 课题的创新性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工科校园公共环境艺术概述 |
2.1 校园公共环境艺术概念解析 |
2.1.1 所谓校园公共环境艺术 |
2.1.2 本文中对校园公共艺术的界定 |
2.2 相关概念的解析 |
2.2.1 理工科高校 |
2.2.2 校园环境文化 |
2.3 校园公共环境艺术的表现形式 |
2.3.1 校园公共环境艺术——雕塑 |
2.3.2 校园公共环境艺术——壁画 |
2.3.3 校园公共环境艺术——公共设施 |
2.3.4 校园公共环境艺术——园艺植物 |
2.3.5 校园公共环境艺术——装置艺术 |
2.3.6 校园公共环境艺术——校园标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南交大犀浦校区公共环境艺术现状研究及发展建议 |
3.1 西南交大历史文化特点梳理 |
3.1.1 因铁路而生——始创榆关 |
3.1.2 因曲折而坚——更名播迁 |
3.1.3 因文化而魅——文轨车书 |
3.1.4 因工科而兴——矿冶土工 |
3.1.5 因人才而彰——风采名扬 |
3.2 西南交通大学校园文化及校园公共环境艺术研究 |
3.2.1 西南交通大学校园文化 |
3.2.2 西南交通大学校园公共环境艺术分析 |
3.3 西南交大犀浦校区空间特质及规划分区 |
3.3.1 西南交大犀浦校区空间特质 |
3.3.2 西南交大犀浦校区规划分区 |
3.4 西南交大犀浦校区现有公共环境艺术作品分析 |
3.4.1 西南交大犀浦校区现有公共环境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 |
3.4.2 西南交大犀浦校区现有公共环境艺术作品的造型分析 |
3.4.3 西南交大犀浦校区各功能分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分布 |
3.5 西南交大犀浦校区公共环境艺术现状分析结论 |
3.5.1 西南交大犀浦校区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表现形式仍以传统为主 |
3.5.2 西南交大犀浦校区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色彩与材质比较单一 |
3.5.3 西南交大犀浦校区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在各功能区的设置数量不合理 |
3.5.4 西南交大犀浦校区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一些作品体量上设置不合适 |
3.5.5 西南交大犀浦校区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延续校园文脉的方式比较单一 |
3.5.6 西南交大犀浦校区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没有校园规划同步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南交大犀浦校区公共环境艺术策划 |
4.1 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总体策划思路 |
4.1.1 指导思想 |
4.1.2 基本原则 |
4.1.3 主要任务与目标 |
4.2 西南交大犀浦校区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总体设计理念 |
4.3 校园总体平面规划 |
4.3.1 校园总平规划理念 |
4.3.2 平面分区布局图 |
4.4 公共环境艺术作品设计策划 |
4.5 作品创作过程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适应现代环境的雕塑色彩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城市环境中雕塑色彩 |
1.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1.3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城市雕塑中色彩的发展 |
2.1 色彩的本源 |
2.1.1 色彩及色彩美学 |
2.1.2 中西方的色彩观 |
2.1.3 人对色彩的心理感知 |
2.2 色彩在城市中的运用 |
2.2.1 色彩地理学 |
2.2.2 城市色彩 |
2.3 城市雕塑的概述 |
2.3.1 城市雕塑的定义 |
2.3.2 城市雕塑的类型 |
2.4 现代城市环境中的雕塑色彩 |
2.4.1 什么是彩色雕塑 |
2.4.2 彩色雕塑的特点 |
2.4.3 彩色雕塑的分类 |
2.5 国内外雕塑色彩的发展 |
2.5.1 国内雕塑色彩的发展 |
2.5.2 国外雕塑色彩的发展 |
2.6 雕塑·色彩的共生 |
2.7 本章小结 |
3. 城市环境对雕塑色彩的影响 |
3.1 城市公共环境的基本知识 |
3.1.1 环境和城市公共环境 |
3.1.2 城市公共环境的分类 |
3.2 环境背景下雕塑色彩的特征要素 |
3.2.1 民族性和地域性 |
3.2.2 时代性 |
3.2.3 象征性 |
3.2.4 空间性 |
3.2.5 视觉性 |
3.2.6 装饰性 |
3.3 雕塑·色彩·环境的共生 |
3.3.1 造型的烘托与物质环境的共生 |
3.3.2 情感的象征与文化环境的共生 |
3.3.3 主题的表达与时代环境的共生 |
3.3.4 感官的愉悦与公众环境的共生 |
3.3.5 形体的增强与空间环境的共生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环境中雕塑色彩的多元化发展 |
4.1 新技术、新材料带来的雕塑色彩的突破 |
4.1.1 新技术、新手段对现代雕塑色彩的影响 |
4.1.2 新材料、新工艺在现代雕塑色彩中的出现 |
4.1.3 纤维材料、光的运用 |
4.2 城市环境中雕塑色彩的和谐与变化 |
4.2.1 环境中的融合 |
4.2.2 环境中的对比 |
4.3 雕塑色彩在城市环境中的运用 |
4.3.1 公园中的运用 |
4.3.2 街道中的运用 |
4.3.3 广场中的运用 |
4.4 本章小结 |
5. 彩色雕塑在中国城市环境中的运用 |
5.1 雕塑的民族性 |
5.1.1 中国“红”的历史 |
5.1.2 中国城市中的“红”雕塑 |
5.1.3 民俗色彩的运用 |
5.2 雕塑的时代感 |
5.3 本章小结 |
6. 彩色雕塑的未来展望 |
6.1 城市环境中雕塑色彩发展的建议 |
6.1.1 注重作品质量,结合环境特色 |
6.1.2 融合特色文化,展现城市文脉 |
6.1.3 提倡公众参与,注重公共评价 |
6.1.4 要求精心维护,加强后期管理 |
6.2 未来城市环境中雕塑色彩的发展趋势 |
6.2.1 雕塑·色彩与全球化 |
6.2.2 雕塑·色彩与生态化 |
6.2.3 雕塑·色彩的虚拟化 |
6.3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谈中国现代雕塑与公共环境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的关系探析[J]. 万学汇.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D]. 刘木森. 山东大学, 2020(01)
- [3]基于设计伦理的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研究[D]. 靳艺.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5]现代陶艺在文化建筑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 史璐璐.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6]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D]. 周波.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1)
- [7]城市环境中的公共景观艺术设计研究 ——以环境陶艺为例[D]. 李丽(Lily Lee). 苏州大学, 2019(04)
- [8]陶艺介入现代公共艺术的实践性研究[D]. 张跃. 天津科技大学, 2017(04)
- [9]西南交大犀浦校区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研究[D]. 范朝坤.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10]适应现代环境的雕塑色彩探究[D]. 张蕊. 重庆大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