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松微型温室育苗技术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麻云霞[1](2021)在《文冠果种子特性变异及优良砧用种源选择》文中认为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木本油料、药用植物、食用和蜜源树种,也是治理荒漠化、绿化荒山、美化城市的优良树种,广布于我国“三北”地区。但目前文冠果多数仍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类型极其混杂,种子来源不清,生长慢,产量低,生态和经济效益不高。因此,本文以26个地理种源的文冠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文冠果种子的特性、多点苗期生长特征和作为砧木造林的适用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为文冠果的良种选育和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种源间文冠果含油率变异较大,在56.54~76.27%之间,脂肪酸含量丰富,共有18种脂肪酸,含量最高的为亚油酸和油酸,且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饱和脂肪酸含量,生物柴油特性指标均符合ASTM D6751-2010,EN 14214-2008和GB/T 20828-200等国际标准。种子内含有17种氨基酸和8种人体必需矿质元素,VB1、VB2和VE的平均含量值较高。26个种源中文冠果种子品质特性最为优质的种源有内蒙古甘旗卡、内蒙古扎鲁特、内蒙古奈曼、内蒙古库伦和山东东营,这些种源的种子是生产中食用油原料和生物柴油原料俱佳的首选资源。(2)文冠果种子形态质量指标最好的种源地为内蒙古图布信,种子的活力和含水率为93.29%和13.28%,吸水特性分为急速吸水时期、平缓吸水时期和生长吸水期三个时期。且形态和质量指标在组间和组内都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整体重复力也较高。处理方式、种源地及其交互效应对文冠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时间存在极显着的影响。种子处理效果最好的为处理方式B—沙藏+5%PEG浸泡24小时,发芽性能最好的种源为内蒙古科尔沁。种子的形态质量和发芽指标整体呈现西—东梯度逐渐增大的地理变异趋势,与种子品质特性的变异模式类似。内蒙古科尔沁、内蒙古图布信、内蒙古扎鲁特、内蒙古舍伯吐和黑龙江牡丹江为文冠果种子形态质量和发芽特性表现最好的种源。(3)辽宁彰武(东北地区)试验点的优质文冠果优质种源有内蒙古奈曼、扎鲁特和辽宁海城,山东安丘(华东地区)试验点的优质种源有山东东营、安丘和内蒙古库伦,陕西靖边(西北地区)试验点的优质种源有内蒙古科尔沁、奈曼和北京房山,这些种源可在辽宁、山东和陕西三省或与本文试验地类似的立地环境进行推广。不同试验点的优质种源并不完全相同,其苗木保存率、苗高、地径、叶干质量和枝干质量均会随着试验地点的不同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同时考虑平均株高与地径的情况下,内蒙古库伦、山东东营种源的平均育种值也为最高,具有较大的育种潜力。(4)用26个种源二年生文冠果做砧木,嫁接文冠果新品种‘中石4号‘和‘中石9号‘,总体亲和性‘中石9号‘高于‘中石4号‘。内蒙古奈曼、山东东营、内蒙古库伦砧木种源嫁接成活率最高,河北张家口最低;内蒙古奈曼种源地砧木嫁接‘中石4号‘后,果实产量最高,内蒙古科尔沁种源地砧木嫁接‘中石9号‘后,果实产量最高。综合生长、生理特性和果实产量等多个指标得出:嫁接‘中石4号‘的优质砧木种源为内蒙古奈曼、内蒙古科尔沁、内蒙古库伦、北京房山和山东临沂,嫁接‘中石9号‘的优质砧木种源为陕西靖边、内蒙古科尔沁、内蒙古库伦、内蒙古奈曼、北京房山和辽宁关山。
吴清林[2](2020)在《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文中认为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雨丰富,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导致干旱发生率较高。同时,水土流失具有特殊性,兼具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双重性,在成土速率很低的背景下,水土流失显得异常严重,地表无植被或无土覆盖而呈现出石漠化景观。石漠化治理关键问题在于治理水土流失,而水力作用是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业是节水增值产业,符合发展生态衍生产业治理石漠化的需求,其中“五水”赋存转化机理及其高效利用研究,可以揭示混农林因地因时合理配置的规律,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根据混农林配置节水、节水耕作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不同地貌结构与石漠化环境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15个径流小区35场侵蚀性降雨监测,对26个农艺节水样地和18个工程节水样地共采集了1810个土样并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以及1080次土壤蒸发监测、21种植物的浸水试验、21种作物共592次的蒸腾速率监测,结合气象站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构建,对混农林地的降雨、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水的赋存转化机理和机制进行研究,构建模式、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及验证推广,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探讨了不同等级石漠化“五水”赋存转化规律,阐明了混农林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征,揭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对水资源赋存效益的差异及气温、生物量、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等对“五水”赋存转化的影响。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可利用降水量与降雨量、陆面蒸发量与土壤蒸发量在研究区的分布呈耦合关系,可利用降水量在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分布最低,土壤蒸发和陆面蒸发则是中强度石漠化最高。混农林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减少地表产流、降低蒸腾速率和抑制土壤蒸发的生态效益,混农林对地表产流的阻控、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地下水赋存、降低蒸腾速率等方面均表现为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最好。水资源赋存效益最终是潜在-轻度石漠化>无-潜在石漠化>中强度石漠化。在“五水”转化中,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和土壤水相对于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0.14-12.71%、9.43-30.20%、9.79-49.97%和40.72-82.58%。对比研究发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混农林系统水资源赋存效益最高,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干旱胁迫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使得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干旱胁迫、气温、土壤水力特征、生物量等自然因子综合影响着“五水”资源的赋存转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对规律性和差异性的掌握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为发展节水增值生态衍生产业提供理论支撑。(2)探讨了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策略下混农林业水资源赋存转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律,揭示了不同措施下土壤水赋存转化特征、植物水抑蒸特征,得出了不同节水措施的抑蒸减蒸机制。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表层肥力,以肥调水的机制增加了表层土壤含水量,中间层土壤含水量较低,说明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混农林地秸秆覆盖+保水剂、秸秆覆盖、保水剂、地膜覆盖措施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单一措施与复合措施相比,复合措施更能提高水资源赋存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节水措施布设下的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仍然最高。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布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土壤蒸发、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向大气水的转化速率,降低了混农林的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混农林系统通过节水保水措施后,减少了水资源的耗散,揭示了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抑蒸减蒸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证实了喀斯特地区混农林系统采用节水保水措施进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3)根据“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结合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根据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关岭-贞丰花江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地表地下水有效转化与混农林节水保值模式,施秉构建了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土壤-生物水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分别简称“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混农林配置、地膜覆盖、屋顶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坡面集雨、生态水池、节水灌溉、矮化密植、林下养殖、生草覆盖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水肥耦合、生草清耕覆盖保墒、瓶式根灌、硬化路面集雨、屋面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等技术集成。(4)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具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成效较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37.12%、20.52%和38.38%。2016年以来在对毕节撒拉溪、花江和施秉混农林与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走访调查和实际调研基础上,结合前期项目的示范和研究成果,选取了三个研究区共6139hm2进行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生态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节水增值混农林业有利于修复已退化的石漠化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并带动经济发展。结合GIS空间分析并对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降雨、气温、海拔、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土层厚度、水土流失强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人均GDP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市、区)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推广面积分别为74.33×104km2、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39.74×104km2、14.52×104km2、21.90×104km2、20.83×104km2、96.70×104km2,74.33×104km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
赵梦秋[3](2017)在《红锥成年优树组培快繁技术》文中研究表明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 A.DC.)为壳斗科(Fagaceae)锥属常绿乔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亚热带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造林树种之一和高效多用途的珍贵用材。本研究以红锥25个成年优株的当年生萌枝为外植体,采用组培繁殖中遗传稳定性高的丛芽发生途径,筛选最佳的腋芽诱导、增殖培养、及生根培养培养基以及培养条件,旨在建立红锥成年优树组培快繁技术,为实现红锥优树无性化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得出以下结论:1、建立了红锥优树组培无菌系外植体采集前用40%多菌灵1000倍喷洒,每周一次,连续三次;较好的外植体采集时间为10月份(秋季)。顶芽以下第36个茎节,长为0.51.5 cm的半木质化嫩枝为合适外植体,较好的灭菌程序为1%新洁尔灭2 min+12滴吐温+0.1%升汞溶液34 min;较好的诱导培养基为WJ+6-BA1.01.5 mg/L+NAA0.1 mg/L+卡拉胶8 g/L,最高诱导率82%;不同单株诱导率有明显差异,诱导效果较好的单株编号为42B、27、29、9A。2、初步优化了红锥优树增殖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较佳的增殖培养基WJ+6-BA 0.5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琼脂粉6.0g/L,p H值5.86.2,光照强度控制在10001500 Lx,培养间温度为25±2℃。适宜的继代周期为30 d左右;不同单株增殖系数差异显着,单株编号为42B、29、27增殖苗较为健壮,增殖系数达2.78。3、初步筛选了红锥优树生根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较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WJ+NAA0.6 mg/L+VC20 mg/L+蔗糖15 g/L+琼脂粉6.0g/L,p H值5.86.2,温度2327℃,光照强度为20003000lx。2025 d生根率达85%,根整齐粗壮,平均根条数为2.19。4、明确了红锥不定根发生方式和部位红锥不定根为诱导型根原基发育形成,根原基源于髓射线及其周围细胞的分裂分化。根诱导培养11 d后,不定根原基发育为幼小不定根并伸出周皮之外。5、组培苗移栽技术生根苗移栽到泥炭土、珍珠岩及椰槺的体积比为3:1:1的基质中,成活率达到90%以上,苗生长状况良好。
张平冬[4](2009)在《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无性系选配及经营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围绕提高林地木材产量、缩短采伐周期的超短轮伐纸浆林经营目标,以及低投入、高产出的企业经营原则,首次以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B301、B302、B305、B306、B307、B330、B331等为材料,在山东兖州开展了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育苗、超短轮伐纸浆材无性系选配以及超短轮伐(3年)定向栽培配套技术研究,探索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经营的可行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出一套三倍体毛白杨硬枝扦插容器育苗技术。研究表明,三倍体毛白杨“炮捻”和“一条鞭”嫁接插穗,以及硬枝和嫩枝插穗采用容器育苗法育苗均可取得较高的成活率,但从简化育苗技术环节、降低育苗成本角度考虑,选择根萌硬枝插穗作为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育苗的繁殖材料,容器苗成本低于0.20元/株。插穗、扦插基质以及插穗处理方法等对三倍体毛白杨硬枝扦插容器育苗影响显着,其中以沙壤土为基质,插穗粗度大于1.0cm、长12-14cm,插穗浸水24h后速蘸50ppm NAA+100ppmVB1混合液处理,三倍体毛白杨硬枝扦插容器育苗效果最好,成活率大于75.0%。(2)明确了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育苗直接造林的立地类型和造林时间。不同立地类型、造林时间对容器苗林分生长量影响极显着。其中以沙壤土较适宜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苗栽培;而容器苗造林从3月底至6月初均可以进行,但以4月份最好;容器苗直接造林无缓苗问题,可以避开用工高峰期,延长造林时间,且可直接打孔造林,不需要挖坑,造林成本为83.3元/亩,比大苗造林节省造林费7.8元/亩,尤其适宜于高密度超短轮伐期纸浆林培育。(3)明确了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栽培的适宜定植密度。无性系对超短轮伐纸浆林的树高、冠幅、冠长、树冠直径、树冠体积以及自然整枝高度的影响极显着,对材积影响显着,对胸径以及单株鲜重影响不显着;造林密度对胸径、材积、单株鲜重、冠幅、树冠直径以及树冠体积均影响极显着,对冠长影响显着,对树高影响不显着。不同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的胸径生长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单位面积的材积生长量则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增大。确定9990株/ha是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经营的适宜密度;在9990株/ha的密度下,以无性系B307、B331、B302的材积生长量最大。(4)证明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栽培的木材纤维和化学组成基本适宜制浆造纸。从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木材纤维和化学组成测试分析结果看,无性系对超短轮伐纸浆材的纤维长度、纤维宽度、木素含量、综纤维素含量、α-纤维素含量以及基本密度的影响极显着,对戊聚糖含量影响显着,对苯醇抽提物含量影响不显着;而造林密度只对木材的基本密度有显着影响。3年轮伐时,三倍体毛白杨的纤维长0.71-0.92mm,纤维长宽在23.00-31.36μm,基本满足造纸对纤维的要求;三倍体毛白杨木材的基本密度0.247-0.282g/cm3,平均苯醇抽提物含量3.68-4.39%,戊聚糖平均含量12.86-13.47%,木素含量18.16-19.77%,综纤维素含量74.91-77.61%,α-纤维素含量40.28-43.49%,与短轮伐期纸浆材相比,其木材的基本密度和纤维素较低,表明超短轮伐纸浆材的木浆得率相对较低;其中在9990株/ha的密度下,超短轮伐纸浆林以无性系B302、B331的材性表现最佳。(5)从已有三倍体毛白杨中筛选出更适宜超短轮伐栽培的品系,可满足造纸企业的原料供应和经济发展要求。利用树干材积、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综纤维素含量以及木材基本密度等与制浆造纸密切相关的生长和材性指标综合评价表明,三倍体毛白杨B331、B302更适宜超短轮伐栽培。与6年短轮伐期(含苗期)经营相比,尽管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B331、B302超短轮伐经营年均赢利只有32.5元/亩,比4m×1.5m密度短轮伐期栽培每年少收入70.9元/亩。但超短轮伐6年可栽植两轮,共生产木材11.0m3/亩,比短轮伐期栽培每亩多生产3.9m3木材。按木浆得率折算,超短轮伐经营可多生产木浆0.32t/亩,即可从制浆环节增加收益,这对于极度缺乏原料的造纸企业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王楠[5](2008)在《温室育苗移栽当归的生长动态及产量效应》文中研究指明传统当归栽培以“秋季育苗—冬季储藏—翌年栽植—秋季采收”方式,这种栽培方式易早抽薹,严重影响产量。为了探索当归栽培新方式,解决当归成药期早薹率高的问题,本文采用温室育苗移栽的方式,以当归种子年限、播期选择及基质配比为核心,进行了当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研究,以期探索新的栽培方式,为提高当归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当归GAP基地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暗培养箱25℃恒温下能明显提高当归种子发芽率;当年的当归种子发芽率明显高于存放1年的;提前抽薹种子的发芽率高于正常种子;50℃水浴和0.2%高锰酸钾处理当归种子时,对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能明显降低其霉变污染率。用甲基托布津和百菌清处理种子时,随着浓度的增加对当归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增强,但浓度超过0.8g/L时,则出现抑制作用;多菌灵对当归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使当归种子活力减弱。种子的污染霉变与细菌的存在并大量繁殖密切相关,在发芽与育苗试验中使用灭菌剂可保护种子健康,促进发芽率提高。将当归根部粉末作为残茬加入到培养基质时,对当归种子的萌发产生抑制作用。2.不同播种期导致当归幼苗生长周期不同,12月18日播种的当归在温室中真叶数、小叶数、株高、冠径及根长的生长量均为5个播期中最高的,而早在9月29日播种的当归其生长量却是5个播期中最低的。9月29日与12月18日播种的当归早薹率相对较高,分别为1.47%和2.48%;移栽后的当归鲜产按9月29日、10月19日、11月9日、11月20日和12月18日播种的顺序,依次为16654.99kg/hm2、16868.43kg/hm2、21163.91kg/hm2、19776.55kg/hm2和17008.50kg/hm2,播期间的当归鲜产差异显着。3.以“40%蛭石+38%草甸土+20%田园土+2%腐殖酸肥料”的培养基质养分充分,培育的当归幼苗株高、冠径及根长均高于其他培养基质。该培养基质培养的当归移栽后,其真叶数、小叶数、株高、冠径和根鲜重都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早薹率为1.07%,当归平均鲜产为19236.28kg/hm2,使得早薹率明显下降,单产显着提高。4.提前抽薹种子和正常种子育苗的当归在叶片生长趋势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用正常种子的当归株高、冠径、植株重量、芦径、侧根数等生长量均高于提前抽薹种子的。提前抽薹种子与正常种子育苗的当归产量分别为18916.12kg/hm2和19416.37kg/hm2,用正常种子栽培当归能提高产量。
王海龙[6](2007)在《华北土石山区防护林体系稳定林分结构定向调控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防护林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系统,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保障和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创造良好生存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华北土石山区防护林建设,既保护水源区以维护该区饮用水安全,又防止泥石流及其他形式的土壤侵蚀危害人类生命及生产安全,同时华北土石山区北京山区的防护林体系作为首都北京的绿色屏障,在防沙治沙和提供优质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目前,华北土石山区防护林存在诸如布局不合理、林分结构稳定性差和树种单一等问题,导致防护林生态功能较低、林分稳定性差、生物多样性低。因此,构筑以生物学稳定保证生态学稳定的防护林系统,建立树种多样性培育技术体系,进行多样性结构合理布局,是华北土石山区防护林建设的核心问题。本研究以华北土石山区具有代表性的密云集水区典型防护林分为研究对象,在林分尺度上,以树种的蒸腾耗水规律和水量平衡为依据,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节水、抗旱型树种选择、树种组成、层次结构、配置方式、合理密度等关键因子和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进而根据植被演替方向,确定不同阶段定向调控目标;研究提出防护林林分结构优化调控技术;衰退、残次、低效防护林健康高效更新修复、改造、功能导向调控技术。针对北京密云水库上游现有的主要林木树种,选择6种树种,利用茎流计、全自动气象站、露点水势仪、植物效能分析仪等国内外先进仪器和设备,在室内和野外进行多项试验,分析单株林木和典型林分的耗水性。采用ISODATA模糊聚类分析法对研究区天然灌丛植被进行分类,分析灌丛植被群落分布特征、坡面灌丛植被生物生产力和灌丛群落的组织水平结构特征。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分析不同封育年限灌丛植被种类消长变化、灌丛植被植物数量和生物量的变化和灌丛植被组成结构的变化,提出了天然灌丛植被演替趋势和天然植被演替阶段的防护功能。通过系统调查主要乡土树种和引进植物种类,以低耗水、高效调水与净化水质为主要目标,选取17个生理生化及形态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5个树种抗旱特性和抗逆性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选择栓皮栎等7个不同落叶栎类树种和种源,进行生长特性测定。最终筛选和提出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符合防护林防护功能要求的优良乔灌树种。以选取的主要造林树种为基础,确定山区防护林合理的林分密度、林分的适宜郁闭度和林分的层次结构,以实现山区防护林的稳定林分结构设计。以防护林林地土壤对历年一日出现频率较大(10年一遇)暴雨降雨量的全部蓄留为标准和以防止土壤侵蚀为目标来确定该区最佳防护林森林覆盖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防护林最优植被类型结构进行分析优化,确定华北土石山区防护林最优植被类型。在对森林植被耗水规律及其分布与演替规律等研究的基础上,划分了研究区的立地条件,并提出稳定林分结构防护林建设的整地、造林密度控制、混交、栽植、造林模式及其幼林抚育等配套综合技术。在分析现有防护林人工植被生长状况的基础上,确定低功能防护林植被的判别标准,系统提出低质林更新改造技术。并基于近自然林业理论,利用层次分析法,提出现有防护林调整的方向,并建立一套低功能防护林的经营模式系统,提出了3种低功能防护林森林植被更新改造类型及相应的7种经营模式。根据更新改造模式在研究区分别建立了防护林定向调控试验示范区。同时,通过对森林植被水文生态功能分析,表明结构稳定的防护林在水源涵养、土壤侵蚀防止和改善水质等方面具有较强功能。
杨鹏辉[7](2006)在《主要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试验结合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不同育苗容器规格研究:通过对9种规格容器苗从形态指标、生物量指标和经济学综合分析和评价,提出4×14cm是培育油松苗的最佳规格。(2)不同厚度塑料容器育苗试验:根据不同厚度容器育苗各项指标分析表明,0.03mm厚度的苗木地径极显着大于0.015mm,显着大于0.02mm,以选用0.03mm厚度聚乙烯袋进行容器育苗为宜。同时在装填基质时,厚袋装填比较方便省工,运输时也不易破损。(3)不同类型塑料容器袋育苗试验:有底袋有利于根系的发育、根系的增加和根团的形成,且苗木质量高,同时有底袋与无底袋相比,装填机质比较方便,起苗运输时根团也不易散落,可避免因根系机械损伤,降低苗木的质量;容器打孔有利于基质的通气、透水、温度调节和提高苗木根系的生根率及根系的发育,容器袋采用有底打孔为宜。(4)容器育苗基质配方研究:8种容器育苗基质配方试验表明,在陕西渭北旱原培育油松容器苗,基质配方以表土40%、黄土15%、林下腐殖质土20%、腐熟粪肥20%、炉灰渣5%的配方比例,质地为中壤土,容重10g/cm3,全磷含量达0.8g/kg,速效磷含量90mg/kg,速效钾含量260 mg/kg,碱解氮含量112 mg/kg,有机质含量3.4%的酸土(pH=6.3)为最佳。(5)容器苗施肥试验:建立了施肥效应函数模型,提出了油松苗每年5月下旬和7月中旬施肥两次,最适施肥量N为0.16-0.22g/株,P为0.01-0.04g/株。(6)防治针叶树苗圃病害技术:对防治油松猝倒病总结出了以下几项措施:①配制营养土的有机质肥料一定要充分腐熟,碾碎过筛,减少颗粒状。②播前的种子一定要精选,除掉腐烂变质的种子。③配制的营养土要彻底用硫酸亚铁或甲醛消毒。④种子要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⑤出苗后7天用0.5%硫酸亚铁喷雾一次。⑥适时浇水,一次浇透。高温气候要适时降温,保持棚内通风性能良好。(7)容器苗造林试验:在渭北旱原采用1年生侧柏和2年生油松容器苗造林效果最好。困难立地条件类型针叶树采用容器苗造林能够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是渭北旱原抗旱造林一种有效措施。针叶树容器苗起苗前3-4天灌水后,容器内土壤含水率分别达22.1%、20.5%,起运造林为宜。
胡晓丽[8](2006)在《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材新品种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纸类产品的消费大国,造纸木浆原料却主要依赖进口,而企业直接参与纸浆林基地建设是实现木浆国产化的有效途径。山东泉林纸业自2000年就开始规划4万hm2的纸浆原料林建设工程,并将三倍体毛白杨作为纸浆林基地建设的首选品种。然而,随着纸浆林基地建设的实施,发现我国针对纸浆林经营的工业用材林培育技术资料十分匮乏,而毛白杨等更是近于空白。从为企业纸浆林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的目的出发,本论文针对制约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林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研究,在无性系鉴定、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解决了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鉴别技术问题。包括根据三倍体毛白杨不同无性系叶部形态特征存在的差异特点,总结出通过苗期叶片形态特征等初步鉴别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的技术方法;利用来源于3个引物组合(M-CAT/E-TA、M-CAT/E-TC和M-CTT/E-TG)的8条AFLP多态性条带,构建了12个毛白杨无性系的指纹图谱,实现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精确鉴别。从而可以从技术上做到适时监控,保证纸浆林建设品种的纯正性,为保证纸浆林高效发展以及加工工艺的稳定奠定了技术基础。(2)筛选出更适合大规模企业化经营的三倍体毛白杨育苗技术。“免耕法”根萌育苗及容器育苗技术简约而成本低,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毛白杨多圃配套系列育苗技术”环节多、土地占用面积大以及成本高等问题。连续3年采用“免耕法”根萌育苗未发现苗木数量和生长量下降问题,根萌第2年就可以达到27420株/hm2,出圃率达70%以上,而育苗成本降至0.77元/株,比“一条鞭”扦插育苗(2.33元/株)每株节省67%,营造4万hm2纸浆林(按1665株/hm2计)可节省育苗费用1.04亿元。利用根萌苗硬枝插穗,500ppm的IBA与500ppm的NAA混合生根粉速蘸处理,在沙壤基质中扦插成活率可达76%。由于硬枝容器苗无嫁接费用,育苗成本仅为0.51元/株,比“一条鞭”扦插育苗每株节省78%,4万hm2纸浆林可节省育苗费用1.21亿元。(3)提出采用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苗造林及“一条鞭”接穗直插造林技术,其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可以大幅度提高造林效率、降低造林成本,更适宜于以农民为种植主体的我国北方纸浆林基地建设。“一条鞭”直插造林平均成活率为78%,
乌丽雅斯[9](2004)在《红栌欧美杨温室苗木生长与抗逆性调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解决苗木培育与造林相脱节的问题,本文首次提出了苗木定向培育的概念。苗木定向培育,是根据造林地立地条件主要限制因子对苗木的要求,在苗木培育过程中采取相应调控技术措施,使苗木在形态、生理及活力等方面满足造林需要,做到适地适树造林。我们以困难立地条件下造林用苗为目标,阐述了苗木定向培育技术体系,通过不同的育苗技术措施,如抗性基因与种源选择、林木种子处理技术、苗木抗逆性调控技术、苗木活力保护技术与管理技术等措施,为做到适地适苗造林提供了理论依据。 根据苗木定向培育理论,本文以欧美杨雄性不育系与美国红栌组培苗为研究材料,设计了多种基质配方,进行了移栽基质试验、苗木抗性调节剂、炼苗试验及施肥试验的研究。 通过对于欧美杨雄性不育系组培苗移栽基质的研究表明,东北草炭混合蛭石、纯东北草炭、东北草炭与珍珠岩和磷酸二铵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再配上商用NRS肥,这三者效果较好;添加蛭石的效果明显好于珍珠岩,促进了苗木生长;通过对各基质理化性质进行分析,表现较好的基质的最大持水量较大,容重较小,颗粒以1-2mm为主,小于1mm的很少,几乎没有小于0.07mm的。化学性质测定结果表明,酸性环境有助于欧美杨雄性不育系苗木生长,pH值适宜的范围是3.50—5.65,基质适宜速效氮含量为969.7mg/kg—2492.6mg/kg,适宜的速效磷含量为65.6mg/kg—486.9mg/kg,速效钾适宜的含量为174.2mg/kg—1386.0mg/kg;芬兰草炭水溶性硼的含量较高,适宜的范围为0.9mg/kg—4.5mg/kg。 通过对17种不同基质上生长的美国红栌组培苗生长指标、生理指标、抗性指标以及基质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和分析,筛选出了具有苗圃生产意义的育苗基质,移植基质的试验研究表明,基质以国产草炭+珍珠岩+蛭石(1:1:1)、国产草炭+芬兰草炭+蛭石(1:2:2)的苗木生长好、抗逆性强。 通过对基质理化性质分析,适宜的容重范围在0.13g/cm3-0.47g/cm3之间,比重为1.26-2.81之间,总孔隙度在80.5%-92%之间,田间持水量在117.2%-513%之间;红栌苗木适合于酸性环境生长,适宜的pH值范围在4.5-5.95之间。以苗木生长好的基质为标准,全氮含量在0.61%-1.05%间最好,即全氮含量越大越有利于红栌苗木的生长,速效磷含量在50.67mg/kg-285.12mg/kg间苗木生长更好,速效钾含量在430mg/kg-1660mg/kg间,对苗木生长促进作用效果更好。微量元素对红栌苗木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芬兰草炭含量都高于国产草炭,尤其有效铁含量和水溶性硼对苗木生长影响较大。 通过对红栌组培苗的炼苗时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炼苗8天—12天最为适宜。移栽成活率较高,苗木生长也较好。 为研究苗木抗性调节剂对苗木生长和抗性的影响,采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制24种调节剂。通过对苗木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及抗性指标的测定和分析,得出吲哚丁酸+多效唑为3:1的50mg/kg、100mg/kg,萘乙酸+吲哚丁酸+多效唑为3:1:1的50mg/kg、100mg/kg摘要最好。结果表明,施用苗木抗性调节剂可明显矮化苗木,使苗木根系发达,茎根比小,显着增强苗木抗性。 红护组培苗施肥试验的研究,通过对苗高、地径、鲜重、干重、茎根比不同指标的测定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除施肥对苗高影响有显着差异外,对地径、鲜重、干重及茎根比都无显着差异,因此,我们认为如果采用芬兰草炭做基质,施肥意义不大。 本论文将苗木抗逆性的研究与育苗措施紧密结合起来,为生产上选择有效控制苗木描芝性的培育技术,提出苗木定向培育理论和苗木抗性调控技术,对于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加快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宋晓斌,曹支敏,张学武,余仲东,张刚龙[10](2003)在《针叶树苗圃病害调查与主要病害发生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调查了针叶树苗期病害的种类和苗期病害的发生规律 ,结果表明针叶树苗期病害有 8种 ,其中侵染性病害有 6种 ,生理性病害有 2种。猝倒病是针叶树苗期主要的病害 ,表现为 3种症状类型。日灼型猝倒是气象性病害的主要形式 ,由丝核菌 Rhizoctonia和镰刀菌 Fusarium引起的生物猝倒型和立枯型病害是针叶树育苗的主要病害 ,其发生与育苗地所处的环境、营养土基质有关。同时提出了对针叶树苗期病害防治的对策
二、油松微型温室育苗技术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松微型温室育苗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文冠果种子特性变异及优良砧用种源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冠果研究概述 |
1.2.1 文冠果生物学特性 |
1.2.2 文冠果地理分布 |
1.2.3 文冠果综合价值 |
1.2.4 文冠果繁殖技术 |
1.3 植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3.1 植物种质资源的含义 |
1.3.2 种质收集状况及意义 |
1.3.3 种质资源评定与利用 |
1.4 地理变异与种源试验研究进展 |
1.4.1 地理种源变异的研究 |
1.4.2 种源试验研究 |
1.5 早期选择的相关研究 |
1.5.1 苗木早期选择的意义 |
1.5.2 苗木早期选择的可行性 |
1.5.3 苗木早期选择年龄的确定 |
1.5.4 苗木早期选择的方法 |
1.5.5 苗木生长与环境因子 |
1.6 ASReml和 GGE双标图应用研究 |
1.6.1 ASReml的应用研究 |
1.6.2 GGE双标图的应用研究 |
1.7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7.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 文冠果种子品质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3 试验方法 |
2.1.4 环境数据测定 |
2.1.5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种源文冠果油脂特性研究 |
2.2.2 不同种源文冠果营养特性研究 |
2.2.3 文冠果种子品质特性熵值法评价 |
2.3 小结 |
3 文冠果种子形态和发芽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种源文冠果种子形态和质量指标分析 |
3.2.2 不同种源文冠果种子发芽能力指标分析 |
3.2.3 文冠果种子生物学特性相关性分析 |
3.2.4 文冠果种子形态和发芽特性地理变异规律 |
3.2.5 文冠果种子形态和发芽特性熵值法分析 |
3.3 小结 |
4 文冠果苗期评价及早期选择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点 |
4.1.2 试验材料和设计 |
4.1.3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种源文冠果在三个试验地点的苗期生长状况观测 |
4.2.2 不同种源文冠果在三个试验地点的BLUP-GGE分析 |
4.2.3 文冠果苗期生长指标的相关性 |
4.2.4 文冠果苗期生长性状的聚类分析 |
4.2.5 文冠果苗期生长性状育种值分析 |
4.3 小结 |
5 文冠果砧木造林表现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 |
5.1.2 试验材料 |
5.1.3 试验方法 |
5.1.4 指标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文冠果不同嫁接组合亲和性的表现 |
5.2.2 文冠果不同嫁接组合生长表现 |
5.2.3 文冠果不同嫁接组合生理指标测定 |
5.2.4 文冠果不同嫁接组合果实表型和产量测定 |
5.2.5 不同种源砧木综合评价 |
5.3 小结 |
6 讨论 |
6.1 文冠果种质资源评价 |
6.2 文冠果种源×试验地互作效应研究 |
6.3 文冠果砧木嫁接新品种研究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
第二节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
第三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
第四节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 |
第一节 大气水赋存转化特征 |
一 研究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
二 可利用降水分布特征 |
三 相关性分析 |
第二节 地表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侵蚀性降雨量与产流关系 |
二 雨强与产流的关系 |
三 混农林系统地表产流阻控效益 |
第三节 土壤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土壤水赋存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土壤水蒸发 |
第四节 生物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蒸腾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冠层截留量 |
第五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地“五水”赋存转化特征 |
二 混农林“五水”赋存转化数学模型构建与验证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的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 |
第四章 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 |
第一节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高效利用水资源 |
一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下的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的土壤水资源转化特征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农艺节水策略 |
第二节 工程节水措施与混农林高效利用水资源策略 |
一 工程节水措施及混农林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
二 工程节水策略对混农林地水资源转化的影响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工程节水策略 |
第五章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构建及技术 |
第一节 模式构建 |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三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五 结构与功能的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
二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
第六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应用及推广 |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
四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五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
一 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调整 |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三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土壤物理属性数据(g) |
附录二 作物蒸腾速率监测(g/g/h) |
附录三 地表产流数据 |
附录四 土壤蒸发速率监测(mm/d) |
附录五 气象数据统计 |
附录六 植被截留数据(mm)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 |
二、发表的论文 |
三、获得奖励 |
致谢 |
(3)红锥成年优树组培快繁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1 前言 |
1.1 木本植物组织培养简述 |
1.2 壳斗科植物概述 |
1.2.1 基本简介和形态特征 |
1.2.2 分布范围 |
1.2.3 主要应用价值 |
1.2.4 组培繁殖技术 |
1.3 红锥概述 |
1.3.1 基本简介 |
1.3.2 分布范围 |
1.3.3 应用价值 |
1.3.4 红锥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外植体采集前对母株的预处理 |
2.2.2 无菌材料的获得 |
2.2.3 诱导培养 |
2.2.4 增殖培养 |
2.2.5 生根培养 |
2.2.6 组培苗的移栽及管理 |
2.2.7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无菌材料的获得 |
3.1.1 外植体采集季节对外植体存活的影响 |
3.1.2 不同的幼嫩程度对外植体存活的影响 |
3.1.3 不同的消毒方法对外植体存活的影响 |
3.1.4 不同外植体接种长度对腋芽诱导的影响 |
3.2 腋芽诱导培养 |
3.2.1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红锥腋芽诱导的影响 |
3.2.2 不同细胞分裂素种类和浓度对芽诱导的影响 |
3.2.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及其配比组合对芽诱导的影响 |
3.2.4 不同单株对诱导培养的影响 |
3.2.5 暗培养对芽诱导过程中褐化和生长的影响 |
3.3 增殖培养 |
3.3.1 6-BA不同浓度对红锥增殖培养的影响 |
3.3.2 红锥不同优良单株间增殖效果比较 |
3.3.3 不同继代周期对芽增殖效果的影响 |
3.4 生根培养 |
3.4.1 不同培养基对红锥生根效果的影响 |
3.4.2 不同生长素种类及浓度对红锥生根效果的影响 |
3.4.3 生根细胞学观察 |
3.5 组培苗移栽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建立了红锥无菌系 |
4.1.2 初步优化了红锥优树增殖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4.1.3 初步建立红锥优树生根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4.1.4 明确了红锥不定根发生方式和部位 |
4.1.5 组培苗移栽技术 |
4.1.6 创新点 |
4.2 讨论 |
4.2.1 外植体的污染和褐化 |
4.2.2 不同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锥生长的影响 |
4.2.3 基因型红锥生长的影响 |
4.2.4 组培芽玻璃化现象 |
4.2.5 生根培养过程产生愈伤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无性系选配及经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林木容器育苗研究进展 |
2.1.1 容器育苗发展概况 |
2.1.2 容器苗质量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
2.1.2.1 容器苗基质 |
2.1.2.2 容器育苗生物调控技术 |
2.1.2.3 育苗容器与容器苗根系质量的调控技术 |
2.1.2.4 施肥技术 |
2.1.2.5 灌溉技术 |
2.1.2.6 容器育苗化学调控技术 |
2.2 短轮伐期纸浆林经营技术研究进展 |
2.2.1 短轮伐期纸浆林栽培现状 |
2.2.2 超短轮伐期纸浆林经营技术研究进展 |
2.2.2.1 超短轮伐期纸浆林品种选择 |
2.2.2.2 造林密度与超短轮伐期林业生物量及材性 |
2.2.3 营林措施与短轮伐纸浆林产量 |
2.2.3.1 造林密度与短轮伐期纸浆林生长量 |
2.2.3.2 施肥与短轮伐期纸浆林生长量 |
2.2.4 经营措施与短轮伐期纸浆林材性 |
2.3 问题与展望 |
3 研究思路 |
4 研究材料与方法 |
4.1 研究材料 |
4.1.1 三倍体毛白杨试验材料 |
4.1.2 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育苗材料 |
4.1.3 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苗造林与超短轮伐造林 |
4.1.4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材性分析 |
4.2 研究方法 |
4.2.1 三倍体毛白杨硬枝采穗圃与嫩枝采穗圃营建 |
4.2.2 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育苗 |
4.2.3 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苗造林 |
4.2.4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栽培 |
4.2.5 超短轮伐试验林数据调查 |
4.2.6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纤维长度及宽度测定 |
4.2.7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化学成分测定 |
4.2.8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密度测定 |
4.2.9 数据处理方法 |
5 结果与分析 |
5.1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配套育苗技术 |
5.1.1 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炮捻"容器育苗 |
5.1.2 三倍体毛白杨"一条鞭"容器育苗 |
5.1.2.1 三倍体毛白杨"一条鞭"容器育苗效果对比 |
5.1.2.2 砧木长度对"一条鞭"容器育苗的影响 |
5.1.3 三倍体毛白杨嫩枝扦插容器育苗 |
5.1.3.1 顶芽对三倍体毛白杨嫩枝容器苗成活率的影响 |
5.1.3.2 浸水时间对三倍体毛白杨嫩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
5.1.3.3 NAA对三倍体毛白杨嫩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
5.1.4 三倍体毛白杨硬枝扦插容器育苗 |
5.1.4.1 三倍体毛白杨硬枝扦插采穗圃建设 |
5.1.4.2 NAA和VB_1对三倍体毛白杨硬枝扦插容器苗的影响 |
5.1.4.3 浸水时间对三倍体毛白杨硬枝容器苗萌的影响 |
5.1.4.4 插穗长度对三倍体毛白杨硬枝扦插容器育苗的影响 |
5.1.4.5 插穗粗度对三倍体毛白杨硬枝扦插容器育苗的影响 |
5.1.4.6 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育苗基质筛选 |
5.1.5 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苗成本分析 |
5.1.6 小结 |
5.2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立地类型与造林时间选择 |
5.2.1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立地类型选择 |
5.2.2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造林时间选择 |
5.2.3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造林成本分析 |
5.2.4 小结 |
5.3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无性系生长与形质变异 |
5.3.1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林分空间结构变异 |
5.3.1.1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侧枝组成变异 |
5.3.1.2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分枝角度变异 |
5.3.1.3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冠幅变异 |
5.3.1.4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冠长变异 |
5.3.1.5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自然整枝差异 |
5.3.1.6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树冠直径变异 |
5.3.1.7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树冠体积变异 |
5.3.2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林生长量 |
5.3.2.1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胸径生长量 |
5.3.2.2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树高生长量 |
5.3.2.3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材积生长量 |
5.3.2.4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鲜重 |
5.3.3 小结 |
5.4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无性系材性变异 |
5.4.1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纤维变异 |
5.4.1.1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纤维长度变异 |
5.4.1.2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纤维宽度变异 |
5.4.1.3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纤维长宽比变异 |
5.4.2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化学组分变异 |
5.4.2.1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苯醇抽出物含量变异 |
5.4.2.2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戊聚糖含量变异 |
5.4.2.3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木素含量变异 |
5.4.2.4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综纤维含量变异 |
5.4.2.5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α-纤维素含量变异 |
5.4.2.6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基本密度变异 |
5.4.2.7 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超短轮伐经营综合评价 |
5.4.3 小结 |
5.5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经营经济分析与无性系选配 |
5.5.1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经营成本核算 |
5.5.2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无性系选配 |
5.5.3 小结 |
6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育苗问题 |
6.1.2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造林密度与树冠结构、产量问题 |
6.1.3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材性问题 |
6.1.4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林经营的可行性 |
6.1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Ⅰ |
图版Ⅱ |
图版Ⅲ |
个人简历 |
在读学位期间的成果清单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温室育苗移栽当归的生长动态及产量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当归研究进展 |
1.2 早期抽薹的原因 |
1.3 早抽薹的防治方法 |
第二章 研究思路、试验概况及设计方法 |
2.1 研究思路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时间和方法 |
第三章 当归种子活力研究 |
3.1 温度光照及消毒处理对当归种子活力的影响 |
3.2 灭菌剂拌种对当归活力的影响 |
3.3 当归残茬对当归种子活力的影响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播种期对当归温室育苗生长发育规律的影响 |
4.1 播种期对温室当归小叶数的影响 |
4.2 播种期对温室当归真叶数的影响 |
4.3 播种期对温室当归株高的影响 |
4.4 播种期对温室当归冠径的影响 |
4.5 播种期对温室当归根长的影响 |
4.6 播种期对温室当归植株重量的影响 |
4.7 播种期对温室当归芦头直径的影响 |
4.8 播种期对温室当归侧根数的影响 |
4.9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培养基质对当归温室育苗生长发育规律的影响 |
5.1 培养基质对温室当归小叶数的影响 |
5.2 培养基质对温室当归真叶数的影响 |
5.3 培养基质对温室当归株高的影响 |
5.4 培养基质对温室当归冠径的影响 |
5.5 培养基对温室当归植株重量的影响 |
5.6 培养基质对温室当归根长的影响 |
5.7 培养基质对温室当归芦头直径的影响 |
5.8 培养基质对温室当归侧根数的影响 |
5.9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种子对当归温室育苗生长发育规律的影响 |
6.1 种子对温室当归小叶数的影响 |
6.2 种子对温室当归真叶数的影响 |
6.3 种子对温室当归株高冠径的影响 |
6.4 种子对温室当归植株重量的影响 |
6.5 种子对温室当归根部形态的影响 |
6.6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播种期对当归移栽后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
7.1 播种期对移栽后当归叶片数的影响 |
7.2 播种期不同对移栽后当归株高的影响 |
7.3 播种期不同对移栽后当归冠径的影响 |
7.4 播种期不同对移栽后当归根鲜重的影响 |
7.5 播种期不同对移栽后当归芦头直径的影响 |
7.6 播种期对移栽后当归根长的影响 |
7.7 播种期对移栽后当归侧根数的影响 |
7.8 播种期对移栽后当归早薹率的影响 |
7.9 播种期对移栽后当归等级的影响 |
7.10 播种期对移栽后当归鲜产的影响 |
7.11 结论与讨论 |
第八章 培养基质对当归移栽后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
8.1 培养基质对移栽后当归叶片数的影响 |
8.2 培养基质不同对移栽后当归株高的影响 |
8.3 培养基质不同对移栽后当归冠径的影响 |
8.4 培养基质对移栽后当归根鲜重的影响 |
8.5 培养基质对移栽后当归芦头直径的影响 |
8.6 培养基质对移栽后当归根长的影响 |
8.7 培养基质对移栽后当归侧根数的影响 |
8.8 培养基质不同对移栽后当归早薹率的影响 |
8.9 培养基质对移栽后当归等级的影响 |
8.10 培养基质对移栽后当归鲜产的影响 |
8.11 结论与讨论 |
第九章 种子对当归移栽后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
9.1 种子不同对移栽后当归叶片数的影响 |
9.2 种子不同对移栽后当归株高的影响 |
9.3 种子不同对移栽后当归冠径的影响 |
9.4 种子不同对移栽后当归根重的影响 |
9.5 种子对移栽后当归根部形态的影响 |
9.6 种子对移栽后当归早薹率、品质及鲜产的影响 |
9.7 结论与讨论 |
第十章 播种期和培养基质互作对当归早薹率及产量的影响 |
10.1 播种期和培养基质互作对当归早薹率及产量的影响 |
10.2 结论与讨论 |
第十一章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6)华北土石山区防护林体系稳定林分结构定向调控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防护林林分结构及其生态响应研究进展 |
1.1 防护林体系稳定林分结构研究 |
1.1.1 林分树种结构的研究 |
1.1.2 林分的树木直径分布研究 |
1.1.3 林分树高分布研究 |
1.1.4 林分林龄分布研究 |
1.1.5 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
1.2 稳定林分结构的防护林生态功能响应研究 |
1.2.1 森林植被变化对水量的影响 |
1.2.2 森林植被变化对径流泥沙和水质的影响 |
1.3 以高效生态功能为目标的防护林体系林分结构定向调控研究 |
1.3.1 高效生态功能的防护林空间配置研究 |
1.3.2 防护林培育技术研究 |
1.3.3 防护林经营技术研究 |
1.4 防护林林分结构调控与生态功能维护的内涵 |
1.4.1 林分结构稳定调控内涵 |
1.4.2 防护林生态服务功能维护内涵 |
1.4.3 我国防护林林分结构稳定调控和功能维护 |
1.4.4 华北土石山区防护林林分结构调控和生态功能维护 |
1.5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
2 研究地区和试验区基本情况 |
2.1 研究地区基本情况 |
2.1.1 北京山区森林资源基本情况 |
2.1.2 潮白河流域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概况 |
2.2 试验区基本情况 |
2.2.1 潮关西沟基本情况 |
2.2.2 二道河流域基本情况 |
2.2.3 半城子流域基本情况 |
2.2.4 土门西沟基本情况 |
3 研究途径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技术路线 |
3.2 研究方法 |
3.2.1 防护林耗水规律研究 |
3.2.2 防护林林分分布与演替规律研究 |
3.2.3 防护林乔灌树种选择研究 |
4 防护林稳定林分结构基础研究 |
4.1 防护林耗水规律研究 |
4.1.1 单株林木耗水特性试验研究 |
4.1.2 林分耗水试验研究 |
4.2 研究区防护林植被分布与演替规律 |
4.2.1 研究区植被现状分析 |
4.2.2 天然灌丛植被群落特征分析 |
4.2.3 灌丛植被演替趋势分析 |
4.3 小结 |
5 防护林适宜乔灌树种选择 |
5.1 根据苗期抗旱特性选择树种 |
5.1.1 苗木各抗旱指标测定 |
5.1.2 抗旱能力评价 |
5.2 落叶栎类抗旱种源筛选 |
5.2.1 落叶栎类生长指标测定 |
5.2.2 落叶栎类生理指标测定 |
5.3 低耗水规律树种筛选 |
5.4 防护林主要造林树种 |
5.5 小结 |
6 人工防护林稳定林分结构设计及最优植被类型确定 |
6.1 防护林林分结构特征 |
6.2 人工防护林稳定林分结构设计 |
6.2.1 合理林分密度的确定 |
6.2.2 适宜林分郁闭度的确定 |
6.2.3 林分适宜的层次结构确定 |
6.3 防护林最优植被类型确定 |
6.3.1 防护林最佳森林覆盖率的确定 |
6.3.2 防护林最优植被类型结构的确定 |
6.4 小结 |
7 防护林的高效生态功能维护与提高 |
7.1 结构稳定的防护林体系培育模式 |
7.1.1 防护林立地类型划分 |
7.1.2 防护林造林整地 |
7.1.3 防护林栽植密度 |
7.1.4 防护林混交技术 |
7.1.5 防护林栽植技术 |
7.1.6 防护林造林模式 |
7.2 低功能防护林的结构调整模式 |
7.2.1 低功能防护林的判定标准和指标体系 |
7.2.2 低功能防护林的结构调整 |
7.2.3 低功能防护林林分结构调整的模式 |
7.3 结构稳定的防护林生态功能分析 |
7.3.1 防护林森林植被的水源涵养功能 |
7.3.2 防护林森林植被的防止土壤侵蚀功能 |
7.3.3 防护林森林植被对水质的影响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1.1 防护林单株林木与林分耗水规律 |
8.1.2 防护林植被分布与演替规律 |
8.1.3 适宜乔灌树种选择 |
8.1.4 人工防护林稳定林分结构设计 |
8.1.5 防护林最优植被类型确定 |
8.1.6 结构稳定的防护林培育 |
8.1.7 低功能防护林林分结构的定向调控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主要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容器育苗研究概况 |
1.1.1 育苗容器研究 |
1.1.2 容器苗基质研究 |
1.1.3 容器苗培育技术研究 |
1.1.4 容器苗根系畸形研究 |
1.1.5 病虫害控制 |
1.1.6 容器苗质量评价 |
1.1.7 移植容器苗技术 |
1.2 容器育苗造林研究概况 |
1.2.1 容器育苗造林研究概况 |
1.2.2 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不同容器规格试验 |
2.2 塑料薄膜厚度与容器类型试验 |
2.3 容器基质配方试验 |
2.4 施肥试验 |
2.5 油松碎倒病防治 |
2.6 造林试验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3.1 塑料袋容器规格研究 |
3.1.1 不同容器规格与苗木生长的关系 |
3.1.2 不同容器规格与苗高、高径比和冠幅关系 |
3.1.3 不同容器规格与苗木的地径生长关系 |
3.1.4 不同容器规格与主根长和侧根数关系 |
3.1.5 不同容器规格生物量指标分析 |
3.1.6 不同规格容器育苗经济效益分析 |
3.2 不同类型塑料容器袋育苗试验 |
3.2.1 不同塑料容器袋厚度育苗与苗木生长关系 |
3.2.2 不同类型塑料容器袋育苗与苗木生长关系 |
3.3 容器育苗基质配制试验 |
3.3.1 不同基质苗木生长效应分析 |
3.3.2 不同基质苗木生理效应分析 |
3.3.3 基质的理化性质对苗木生长影响分析 |
3.4 容器苗施肥试验 |
3.4.1 苗木施肥处理方差分析 |
3.4.2 苗木的施肥正交方差分析 |
3.4.3 施肥效应函数模型的建立 |
3.4.4 施肥效应分析 |
3.5 防治病害防治发生 |
3.5.1 药剂防病试验 |
3.5.2 不同播期与发生苗木立枯病的关系 |
3.6 容器苗造林技术研究 |
3.6.1 不同苗龄容器苗造林对比试验 |
3.6.2 困难立地条件类型容器苗抗早造林试验 |
3.6.3 容器苗起苗与栽植技术研究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1.1 不同规格容器育苗试验 |
4.1.2 不同的厚度塑料容器育苗试验 |
4.1.3 不同类型塑料容器袋育苗试验 |
4.1.4 容器育苗基质配方试验 |
4.1.5 容器苗苗期施肥试验 |
4.1.6 油松容器苗猝倒病防治技术试验 |
4.1.7 容器苗造林试验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材新品种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国外纸浆林产业化研究现状及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
1.1.1 国外纸浆林产业化概述 |
1.1.2 国外品种鉴定研究进展 |
1.1.3 国外容器育苗研究进展 |
1.1.4 国外纸浆林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
1.2 国内纸浆林产业化研究现状及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纸浆林产业化概述 |
1.2.2 国内品种鉴定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容器育苗技术研究进展 |
1.2.4 国内纸浆林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
1.3 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林产业化相关技术研究的意义 |
2 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的形态鉴别和 AFLP 分子标记鉴定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形态学鉴别 |
2.1.2.2 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 AFLP 分子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形态学鉴别 |
2.2.1.1 叶片、枝条、芽和休眠芽特征观测 |
2.2.1.2 各无性系形态描述 |
2.2.2 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 AFLP 分子标记鉴定 |
2.2.2.1 分子标记引物筛选 |
2.2.2.2 分子标记聚类分析 |
2.2.2.3 指纹图谱的构建 |
2.3 小结 |
3 三倍体毛白杨“免耕法”根萌育苗技术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2.1 三倍体毛白杨“免耕法”根萌育苗 |
3.1.2.2 多圃配套系列育苗与“免耕法”根萌育苗生产成本对比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三倍体毛白杨“免耕法”根萌育苗 |
3.2.2 多圃配套系列育苗与“免耕法”根萌育苗生产成本对比分析 |
3.3.2.1 “一条鞭”接穗嫁接成本分析 |
3.3.2.2 三倍体毛白杨大田育苗成本分析 |
3.3 小结 |
4 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三倍体毛白杨“一条鞭”和“炮捻”容器育苗 |
4.1.2.2 三倍体毛白杨硬枝容器育苗 |
4.1.2.3 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苗炼苗 |
4.1.2.4 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苗生产成本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三倍体毛白杨“一条鞭”和“炮捻”容器育苗 |
4.2.2 三倍体毛白杨硬枝容器育苗 |
4.2.2.1 8301 不同来源硬枝的自然生根性能试验 |
4.2.2.2 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硬枝自然生根性能对比试验 |
4.2.2.3 激素处理对三倍体毛白杨硬枝容器育苗生根的影响 |
4.2.2.4 沙藏与否对三倍体毛白杨硬枝容器育苗成活率的影响 |
4.2.2.5 不同基质对三倍体毛白杨硬枝容器育苗生根的影响 |
4.2.3 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苗炼苗技术研究 |
4.2.4 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育苗生产成本对比分析 |
4.3 小结 |
5 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苗造林技术研究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 |
6 三倍体毛白杨“一条鞭”直插造林技术研究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2.1 三倍体毛白杨“一条鞭”直插造林技术 |
6.1.2.2 三倍体毛白杨不同类别苗木造林成本对比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三倍体毛白杨“一条鞭”直插造林技术 |
6.2.1.1 三倍体毛白杨“一条鞭”直插造林成活率 |
6.2.1.2 三倍体毛白杨“一条鞭”直插造林生长量分析 |
6.2.2 三倍体毛白杨不同类别苗木造林成本对比分析 |
6.3 小结 |
7 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林培育技术研究 |
7.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试验方法 |
7.1.2.1 三倍体毛白杨1 年生根萌苗与大田扦插苗造林对比试验 |
7.1.2.2 三倍体毛白杨造林季节研究 |
7.1.2.3 三倍体毛白杨造林栽植坑规格试验 |
7.1.2.4 三倍体毛白杨不同无性系施肥试验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三倍体毛白杨1 年生根萌苗与大田扦插苗造林对比试验 |
7.2.2 三倍体毛白杨造林季节研究 |
7.2.3 三倍体毛白杨造林栽植坑规格试验 |
7.2.4 三倍体毛白杨不同无性系施肥试验 |
7.3 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2.1 品种纯化优化和无性系鉴定 |
8.2.2 免耕法根萌育苗 |
8.2.3 容器育苗 |
8.2.4 无性系林业和造林模式研究 |
参考文献 |
图版 |
(9)红栌欧美杨温室苗木生长与抗逆性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序言 |
2 苗木抗逆性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
2.1 抗性基因与种源选择 |
2.2 林木种子处理 |
2.3 容器苗质量调控技术 |
2.3.1 容器基质的研究 |
2.3.1.1 国内外容器育苗基质的研究 |
2.3.1.2 组培苗温室栽培基质的研究 |
2.3.2 容器苗施肥技术的研究 |
2.3.3 组培苗温室炼苗的研究 |
2.4 苗木生理及苗木抗逆性调控理论 |
2.4.1 苗木抗性机理 |
2.4.1.1 形态解剖反应和适应性 |
2.4.1.2 生理反应和适应性 |
2.4.2 苗木抗逆性调控技术及其机理 |
2.4.2.1 营养元素与苗木抗逆性 |
2.4.2.2 苗木水分调控技术 |
2.4.2.3 化学调控技术 |
2.4.2.4 苗木抗逆性生物调控技术 |
2.4.2.5 苗木抗逆性机械调控技术 |
2.5 苗木活力测定与保护 |
2.5.1 苗木活力测定技术 |
2.5.2 苗木活力保护技术 |
3 试验区概况及研究方案 |
3.1 试验区概况 |
3.2 主要研究内容 |
3.2.1 组培苗温室栽培基质的研究 |
3.2.2 温室内组培苗炼苗的研究 |
3.2.3 苗木抗性调节剂的研究 |
3.2.4 容器苗施肥技术的研究 |
3.3 主要研究方法 |
3.3.1 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
3.3.2 评价苗木质量形态指标的测定 |
3.3.3 评价苗木质量生理指标的测定 |
3.3.4 评价苗木质量抗性指标的测定 |
3.3.5 基质理化性质的分析方法 |
3.3.5.1 基质化学性质指标测定 |
3.3.5.2 基质物理性质指标测定 |
3.4 研究技术路线 |
3.5 数据整理及分析方法 |
4 红栌组培苗温室移植基质的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2.1 基质的配制 |
4.1.2.2 试验布置 |
4.1.3 试验方法 |
4.1.3.1 苗木生长指标的测定 |
4.1.3.2 基质理化性质的指标测定 |
4.1.3.3 苗木生理指标的测定 |
4.1.3.4 根系生长潜力测定 |
4.1.3.5 苗木抗性指标的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基质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
4.2.1.1 不同基质处理对苗木苗高的影响 |
4.2.1.2 不同基质处理苗木地径的影响 |
4.2.1.3 不同基质处理对苗木鲜重的影响 |
4.2.1.4 不同基质处理对苗木地上鲜重的影响 |
4.2.1.5 不同基质处理对苗木地下鲜重的影响 |
4.2.1.6 不同基质处理对苗木茎根比的影响 |
4.2.1.7 不同基质处理对苗木干重的影响 |
4.2.1.8 小结与讨论 |
4.2.2 不同基质对苗木光合速率的影响 |
4.2.3 不同基质苗木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
4.2.4 不同基质对苗木抗性的影响 |
4.2.4.1 不同基质苗木相对电导率的比较 |
4.2.4.2 不同基质对苗木脯氮酸含量的影响 |
4.2.4.3 不同基质对苗木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4.2.4.4 不同基质对苗木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影响 |
4.2.4.5 不同基质苗木RGP的比较 |
4.2.4.6 小结与讨论 |
4.2.5 基质理化性质与苗木生长的关系 |
4.2.5.1 基质物理性质与苗木生长的关系 |
4.2.5.2 基质化学性质与苗木生长的关系 |
4.2.5.3 小结与讨论 |
5 欧美杨组培苗温室移植用基质的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设计 |
5.2.1 基质的配制 |
5.2.2 试验布置 |
5.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5.2.3.1 苗木生长指标测定 |
5.2.3.2 基质理化性质测定 |
5.3 数据整理及分析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不同基质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
5.4.1.1 苗木苗高 |
5.4.1.2 苗木鲜重 |
5.4.1.3 苗木地上鲜重 |
5.4.1.4 苗木地下鲜重 |
5.4.1.5 苗木下重 |
5.4.1.6 小结与讨论 |
5.5 基质物理性质与苗木生长的关系 |
5.5.1 基质最大持水率 |
5.5.2 基质容重 |
5.5.3 基质颗粒组成 |
5.6 基质化学性质与苗木生长的关系 |
5.6.1 pH值与苗木生长关系 |
5.6.2 基质全氮含量与苗木生长的关系 |
5.6.3 基质有机质含量与苗木生长的关系 |
5.6.4 基质速效磷含量与苗木生长的关系 |
5.6.5 基质速效钾含量与苗木生长的关系 |
5.6.6 基质微量元素含量与苗木生长的关系 |
5.6.7 基质化学性质与苗木生长指标线性回归分析 |
5.6.8 小结与讨论 |
6 组培苗温室炼苗时间的研究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2 试验设计 |
6.3 试验方法 |
6.3.1 炼苗方法 |
6.3.2 移植 |
6.3.3 苗木生长指标的测定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不同炼苗时间对苗木成活率的影响 |
6.4.2 不同炼苗天数对苗木苗高的影响 |
6.4.3 不同炼苗天数对苗木地径的影响 |
6.5 小结与讨论 |
7 苗木抗性调节剂的研究 |
7.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试验设计 |
7.1.3 试验方法 |
7.1.3.1 苗木调节剂的配制 |
7.1.3.2 试验布置 |
7.1.3.3 苗木生长指标的测定 |
7.1.3.4 苗木生理指标的测定 |
7.1.3.5 苗木抗性指标的测定 |
7.2 结论与分析 |
7.2.1 不同苗木抗性调节剂对苗木生长指标的影响 |
7.2.1.1 不同苗木抗性调节剂对苗木苗高的影响苗高 |
7.2.1.2 不同苗木抗性调节剂对苗木地径的影响 |
7.2.1.3 不同苗木抗性调节剂对苗木鲜重的影响 |
7.2.1.4 不同苗木抗性调节剂对苗木茎根比的影响 |
7.2.1.5 不同苗木抗性调节剂对苗木干重的影响 |
7.2.2 不同苗木抗性调节剂对苗木生理指标的影响 |
7.2.2.1 不同苗木抗性调节剂对苗木叶绿素的影响 |
7.2.2.2 不同苗木抗性调节剂对苗木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7.2.3 不同苗木抗性调节剂对苗木RGP的影响 |
7.2.4 不同苗木抗性调节剂对苗木抗性指标的影响 |
7.2.4.1 不同苗木抗性调节剂对苗木电导率的影响 |
7.2.4.2 不同苗木抗性调节剂对苗木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7.2.4.3 不同苗木抗性调节剂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7.2.4.4 不同苗木抗性调节剂对苗木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影响 |
7.2.5 小结与讨论 |
7.2.5.1 不同苗木抗性调节剂对苗木生长指标的影响 |
7.2.5.2 不同苗木抗性调节剂对苗木生理指标的影响 |
7.2.5.3 不同苗木抗性调节剂对苗木抗性指标的影响 |
8 红栌组培苗移植施肥技术的研究 |
8.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8.1.1 试验材料 |
8.1.2 试验设计 |
8.1.3 试验方法 |
8.1.3.1 苗高、地径指标的测定 |
8.1.3.2 苗木生物量指标的测定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不同施肥处理对苗木苗高生长的影响 |
8.2.2 不同施肥处理对苗木地径生长的影响 |
8.2.3 不同施肥处理对苗木鲜重生长的影响 |
8.2.4 不同施肥处理对苗木茎根比的影响 |
8.2.5 不同施肥处理对苗木干重的影响 |
8.2.6 小结与讨论 |
9 结论与讨论 |
9.1 红栌组培苗温室栽培基质的研究 |
9.2 欧美杨组培苗温室移植用基质的研究 |
9.3 组培苗温室炼苗时间的研究 |
9.4 苗木抗性调节剂的研究 |
9.5 红栌组培苗移植施肥技术的研究 |
9.6 苗木定向培育理论的探讨 |
9.6.1 苗木定向培育的提出 |
9.6.2 苗木定向培育的概念 |
9.6.3 苗木定向培育的理论依据 |
9.6.3.1 目标苗木的提出 |
9.6.3.2 适地适苗造林理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针叶树苗圃病害调查与主要病害发生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针叶树苗圃病害种类 |
2.2 针叶树苗期猝倒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 |
2.2.1 猝倒病是主要的针叶树苗圃病害 |
2.2.2 引起生物猝倒病的病原菌 |
2.2.3 不同树种苗木猝倒病发生程度比较 |
2.2.4 猝倒病的发生与营养土的关系 |
2.2.5 猝倒病的发生与育苗点所处的环境 |
3 小结与建议 |
四、油松微型温室育苗技术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冠果种子特性变异及优良砧用种源选择[D]. 麻云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D]. 吴清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3]红锥成年优树组培快繁技术[D]. 赵梦秋.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4]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无性系选配及经营技术研究[D]. 张平冬.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5]温室育苗移栽当归的生长动态及产量效应[D]. 王楠.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9)
- [6]华北土石山区防护林体系稳定林分结构定向调控基础研究[D]. 王海龙.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 [7]主要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D]. 杨鹏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6)
- [8]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材新品种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研究[D]. 胡晓丽.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3)
- [9]红栌欧美杨温室苗木生长与抗逆性调控技术研究[D]. 乌丽雅斯. 北京林业大学, 2004(04)
- [10]针叶树苗圃病害调查与主要病害发生规律研究[J]. 宋晓斌,曹支敏,张学武,余仲东,张刚龙. 陕西林业科技,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