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南部砒砂岩侵蚀内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攀,姚文艺,肖培青,刘国彬,杨春霞[1](2022)在《黄河流域砒砂岩区多动力侵蚀交互叠加效应研究》文中指出识别砒砂岩区多动力侵蚀的叠加效应,对于深化认识砒砂岩区土壤侵蚀与产沙机理,为黄河粗泥沙来源区水土流失治理及砒砂岩区生态恢复等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人工降雨-风洞-冻融循环实体模型试验研究了砒砂岩区多动力侵蚀交互叠加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单一的冻融、风蚀作用不会导致坡面产沙量的明显增加,而是增加了水力侵蚀的物质来源,只有在水力、重力等驱动因子的复合作用下才能对侵蚀产沙过程发生显着影响;砒砂岩表面风化层的存在是影响风蚀产沙的一个重要因素;复合侵蚀过程存在着显着的叠加放大效应,"冻-水"叠加效应约放大到127%,"冻-风-水"叠加效应放大至164%;砒砂岩区多动力交互作用产生的侵蚀叠加放大效应,是使其成为黄河粗泥沙核心来源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复合侵蚀不是多类单相侵蚀的线性叠加,而是具有显着的非线性叠加放大效应。
钱秋颖[2](2021)在《水力侵蚀对裸露砒砂岩区坡面微地形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坡面侵蚀是土壤侵蚀研究的重要组成之一,砒砂岩又是黄河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区,研究水力侵蚀对裸露砒砂岩坡面微地形的影响,不仅有助于认识坡面微地形水力侵蚀的过程,还可以为水土流失的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本文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西部暖水乡鲍家沟流域自然条件下形成的裸露坡面为研究对象,使用RIGEL-400三维激光扫描仪,通过径流小区监测与野外放水冲刷试验,分析坡面地形因子、细沟规模和形态的变化特征,揭示野外自然条件下形成细沟演化规律。明确了裸露砒砂岩区坡面的侵蚀产沙规律、微地形变化过程,分析了降雨和冲刷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的降雨类型分为小雨、中雨、大雨,中雨和大雨对坡面侵蚀影响较大,中雨对裸露基岩坡面的径流和泥沙贡献率最大,产流率和产沙率随着降雨强度的大小而改变,降雨参数均可与侵蚀量用函数关系式拟合。研究区坡面侵蚀主要以0-1cm的微度侵蚀为主,随着次降雨次数的增多,次降雨坡面细沟的发育过程总结为:溅蚀-片蚀-跌坎-连续细沟-溯源侵蚀-沟壁坍塌-沟道稳定,细沟宽度、深度增大,细沟宽深比减小,沟壑密度、细沟表面积、细沟复杂度、细沟割裂度的数值均增大,ΔDEM细沟宽深比增大,其它形态指标无变化;降雨会显着改变裸露坡面基岩的微地形,地形因子都随着降雨次数的增多数值变大,表明降雨向着利于侵蚀的方向发展。2.不同冲刷流量和不同坡度的产流率都随着冲刷时间的持续逐渐增大的趋势,而产沙率随着冲刷时间的持续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产流率和产沙率均可用函数关系拟合,坡度对产流率和产沙率的影响要大于冲刷流量对产流率和产沙率的影响。坡度较小的5°和10°坡面,细沟的形态表现为“倒梯形”和“U型”,为“宽浅型”,坡度较大的20°和30°坡面,细沟的形态表现为“深V型”和“V型”,为“窄深型”,细沟宽深比减小,沟壑密度、细沟表面积、细沟复杂度、细沟割裂度的数值均增大,ΔDEM细沟宽深比增大,其它形态指标无变化,坡度的增加相比冲刷流量更有利于细沟的发育成熟速率。坡度的增加相比冲刷流量对微地形的改变作用更大,地表粗糙度、地表起伏度、地表切割度的数值均变大,相邻两次冲刷ΔDEM的地形因子也都随着冲刷流量的增大和坡面坡度的增大数值变大。3.自然降雨条件下细沟的形态指标与侵蚀量呈现显着相关关系,冲刷条件下细沟的形态指标与侵蚀量呈现极显着相关关系;自然降雨条件下微地形的地形因子与侵蚀量呈现显着相关关系,冲刷条件下微地形的地形因子与侵蚀量呈现极显着和显着相关关系。
高玄娜,肖培青,张攀,郝仕龙,杨春霞[3](2021)在《复合侵蚀作用下砒砂岩坡面侵蚀泥沙颗粒特征》文中提出明晰砒砂岩坡面侵蚀泥沙颗粒输移特征是研究黄河泥沙淤积问题的关键。采用水力、风力、冻融复合侵蚀实体模拟技术,研究在35°坡度和110 mm/h雨强条件下单一水蚀、冻融+水蚀、冻融+风蚀+水蚀3组不同侵蚀动力复合作用下,砒砂岩坡面侵蚀泥沙颗粒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砒砂岩坡面在单一水蚀作用下以整体侵蚀为主,侵蚀泥沙颗粒变化稳定;冻融+水蚀作用下粗颗粒产出明显,冻融作用对粗颗粒的影响凸显;冻融+风蚀+水蚀作用下坡面稳定性最差,侵蚀泥沙颗粒变化最剧烈。复合侵蚀作用下坡面侵蚀过程以搬运粒径较大的泥沙颗粒为主;各粒级侵蚀泥沙颗粒随侵蚀动力的增加起伏变化剧烈。
秦富仓,杨振奇,李龙[4](2020)在《砒砂岩区土壤侵蚀机理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砒砂岩区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也是黄河粗泥沙的集中来源区。砒砂岩区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倍受重视,多年不懈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水土流失防治成效显着,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但砒砂岩区的水土流失形式仍旧严峻,生态环境依然脆弱,治理质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大面积的人工林也面临着退化风险和更新难题。砒砂岩区土壤侵蚀机理研究成果丰富,但该区水文下垫面复杂多变,侵蚀类型多样复合,前人的研究仍沿用黄土高原区的理论与方法,极大的限制了砒砂岩区土壤侵蚀机理研究的发展。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作者的科研经验,概括了砒砂岩区土壤侵蚀机理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的发展历史,从基岩侵蚀内因、土壤侵蚀机理研究、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4个角度,对砒砂岩土壤侵蚀机理研究和生态修复技术工作的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剖析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指出未来砒砂岩区土壤侵蚀机理研究和生态修复技术发展发向。
杨振奇[5](2020)在《裸露砒砂岩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裸露砒砂岩区是黄河粗沙集中来源区,研究该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对于科学指导植被建设和减轻泥沙入黄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选取裸露砒砂岩区的鲍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在坡面尺度上,通过径流小区监测与野外放水冲刷试验,明确了裸露砒砂岩区坡面的侵蚀产沙规律、微地形变化过程和水动力学特征,分析了降雨和植被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以裸露砒砂岩区主要的人工植被为研究对象,从降雨截留、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土壤抗蚀性和土壤质量方面,系统的研究了人工植被的径流调控机制,构建了裸露砒砂岩区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在流域尺度上,基于研究区土壤、地形和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数据,构建了流域地理信息数据库,结合地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人工植被格局和地形因素对土壤质量空间异质性的影响。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空间分析方法,对小流域植被格局和水力侵蚀空间分异规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植被格局与地形因子对小流域水力侵蚀的耦合影响机制。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研究区的降雨类型分为长历时暴雨、长历时中到大雨、短历时暴雨,短历时的小到中雨4类,降雨会显着改变裸露基岩坡面的微地形,对于有植被生长的坡面无影响,在一个暴雨季节内,裸露基岩坡面微地形坡度的平均值由22.76°增长至23.09°,坡面细沟的细沟密度由0增加至33.73 m/m2,随着坡面微地形持续向利于侵蚀发生的方向发展,坡面产流产沙量随之增加。随着冲刷流量和坡度的加大,径流的冲刷能力增强,坡面的产流产沙量随之增加;低植被覆盖(≤15%)对坡面径流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水力冲刷作用下,仍易于侵蚀产沙,植被覆盖达到30%时,径流受到的阻滞作用增加,径流冲刷能力被削弱。(2)不同植被类型地表覆盖度差异显着,其中以沙棘林和油松林下的草本层盖度最高,分别是草地覆盖度的1.41倍和1.26倍。人工植被林冠层的截留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油松林、山杏林、沙棘林、柠条林;枯落物的持水能力呈油松林>山杏林>柠条林>沙棘林>草地的趋势;沙棘林下土壤大孔隙较为发达,其土壤饱和导水率较高,而裸地土壤孔隙较少,其饱和导水率最低;土壤入渗速率呈沙棘林>油松林>柠条林>山杏林>草地>裸地的规律。(3)降雨对裸露砒砂岩区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机制不同,暴雨条件产生的气爆作用是导致裸露砒砂岩区土壤团粒体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雨滴击打造成的分散作用的破坏作用次之,土壤结构因吸水膨胀破碎的破坏作用最小。各植被类型土壤团粒体破坏率由小到大依次为沙棘林、柠条林、山杏林、油松林、草地、裸地。在对土壤的物理、养分、生化功能和抗蚀能力4方面性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Norm值筛选出土壤有机质、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团聚体破碎率3个指标建立最小数据集指标,最小数据集的评价结果与重要数据集和全数据集评价结果拟合效果良好,可以应用在裸露砒砂岩区土壤质量评价中,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质量评价结果为沙棘林>山杏林>柠条林>油松林>草地>裸地。(4)以鲍家沟小流域为代表的裸露砒砂岩区典型流域,流域内的优势景观为裸露基岩景观,其次为大面积的人工植被景观。流域水力侵蚀强度以微度侵蚀为主,微度侵蚀是流域的主要侵蚀景观,各侵蚀强度斑块的破碎化程度由大到小呈极强烈侵蚀、强烈侵蚀、中度侵蚀、轻度侵蚀、微度侵蚀的排列顺序。流域水力侵蚀强度具有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水力侵蚀强度高值聚集区主要位于基岩大幅出露的区域,低值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坡面。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显示,高值聚集区与斑块面积分形维数的关联系数最高为0.774,低值聚集区与坡度关联程度最高。地形是导致植被景观破碎化并决定水力侵蚀强度的主要因素,而在地形平缓的地带,植被景观的联通程度则是限制水力侵蚀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伍艳[6](2020)在《黄河中游砒砂岩物化特性与侵蚀机理研究及小流域二元治理模式集成与示范》文中提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尤其是砒砂岩区水土流失更加明显,严重影响了黄河下游两岸及临近区域的防洪安全。本论文以准格尔旗暖水乡砒砂岩区黄河一级支流皇甫川流域为研究区,进行植被调查、砒砂岩采样及其养分含量、物化特性、力学特性、微观形貌等分析,开展砒砂岩侵蚀岩性机理研究及砒砂岩治理模式研究及示范。结果表明:砒砂岩区主要本土植被有沙棘、柠条、沙柳、酸枣等,依据砒砂岩坡面的稳定性进行划分,将砒砂岩区坡面类型划分为8个单元,24种典型坡面。沟道沉积泥沙粒径明显较坡面泥沙颗粒粗,砒砂岩总体养分含量非常低,长石(钾长石+斜长石)含量在23%~56%,在当地恶劣的气候因素影响下,长石风化可能性高,容易破坏岩石结构而影响其抵抗侵蚀性能。蒙脱石含量波动范围为5%~28%,且白色砒砂岩含量明显低于其他颜色砒砂岩。方解石含量为1%~25%,其实质是在长期的水蚀作用下,岩体产生大量裂缝,方解石与其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从而形成碳酸氢钙并溶解流失,这也是引起方解石含量波动较大的原因。受到自然条件因素影响,当地长石易风蚀,方解石的易水蚀,而导致岩体无法有效的抵抗风蚀和水蚀,引发水土流失。红色砒砂岩抗剪强度随含水率变化发生明显的改变,总体变化趋势为随含水率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而白色砒砂岩抗剪强度则和含水率存在负相关关系,摩擦力和咬合力对其抗剪强度产生明显影响。红色和白色砒砂岩均级配良好,不过其粒径变化大,白色砒砂岩大部分为粗砂,颗粒存在很显着的棱角,颗粒间的摩擦力和咬合力达到较高水平;红色砒砂岩细砂比例高,且絮状结构很致密,滑动时抗剪强度主要受到黏聚力影响,不存在明显咬合摩擦效果。此外,论文提出了集材料-工程-生物措施与坡顶-坡面-沟道系统治理于一体的二元立体配置模式,模式中包含植被措施、固结措施、抗蚀促生措施、重力侵蚀治理措施、径流高效利用措施、淤地坝措施、柔性坝措施等,并在皇甫川支流纳林川右岸的一条二级支沟二老虎沟进行技术集成与示范,根据示范区径流小区的野外观测,布设抗蚀促生措施的治理小区产沙量减少91%以上,遥感图片显示植被区域面积明显增加,效果良好。
曹亚莉[7](2020)在《高温处理砒砂岩物化性质及改性材料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砒砂岩是一种发育不充分的岩石互层,因成岩程度较低,砒砂岩具有易风化、抗侵蚀能力弱及遇水容易溃散等特性。砒砂岩易水蚀溃散的特性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生态退化,产生的大量粗泥沙,加剧了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同时给黄河中下游防洪安全带来了隐患。本文研究了通过高温煅烧及机械粉磨处理砒砂岩的基本性质及改性砒砂岩材料的性能,探索了利用砒砂岩研制可满足当地水保工程材料性能要求的改性砒砂岩材料的可行性。并借助激光粒度仪(激光粒度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粉磨衍射仪(XRD)、热重-差热同步分析仪(TG-DT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及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方法对改性砒砂岩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本文通过对砒砂岩进行高温煅烧及机械粉磨处理后,借助激光粒度、XRF、XRD、TG-DTG和FTIR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高温和机械粉磨处理对砒砂岩基本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砒砂岩的矿物组成发生变化,黏土矿物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数量显着减少,高温处理对砒砂岩矿物的颗粒粒径影响不大,经高温后矿物颗粒粒径略有增大;机械粉磨处理后砒砂岩中的小颗粒数量显着增加,颗粒的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高温和机械粉磨可提升砒砂岩的矿物活性。研究了经过高温煅烧和机械粉磨处理后的砒砂岩基本性能后,对处理后的砒砂岩活性从宏观及微观方面进行了研究。经研究表明,就宏观而言,随着砒砂岩煅烧温度增加,活性指数相应增加,但是在煅烧温度为800℃时,试件活性指数有所增加,是由于煅烧温度过高,产生烧结现象,从而改变试件的骨料级配。机械磨蚀对砒砂岩的活性指数影响显着,因机械粉末后砒砂岩的比表面积增大,使得砒砂岩反应完全,所以砒砂岩活性对应的也会增加。对于微观而言,将经过高温及粉磨处理后的砒砂岩溶于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研究在碱溶蚀作用下砒砂岩中(Ca)、硅(Si)、铝(Al)元素的溶出规律,以期表征经不同处理方法后砒砂岩的活性。结果表明,在常温20℃反应环境中,随着砒砂岩煅烧温度的增高,硅(Si)、铝(Al)的溶出率增加,钙(Ca)元素溶出率降低。经过机械粉磨后,因砒砂岩表面积增大以致反应效率增加,导致钙(Ca)、硅(Si)、铝(Al)的溶出率降低。是因为在反应过程进行时钙(Ca)、硅(Si)、铝(Al)元素参与溶液中固体反应生成胶凝产物,导致相对应离子含量减少。同时随着NaOH溶液浓度增加及反应环境温度增加,溶液中硅(Si)、铝(Al)元素的溶出量增加。钙(Ca)元素因参与固体中的反应生成胶凝产物导致溶出量有所降低。研究了高温磨蚀、激发剂含量及水泥掺量对砒砂岩的抗压强度、热重-差热、矿物组成及化学官能团的影响。经研究结果显示,机械磨蚀及高温煅烧可使砒砂岩的抗压强度显着提高。砒砂岩改性试件的抗压强度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改性剂水玻璃的掺量及模数对砒砂岩改性试件的抗压强度有相应的影响。砒砂岩改性试件的抗压强度随着水玻璃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水玻璃模数的增大而减小。根据XRD、TGDTG、FTIR及SEM的结果分析,改性试件的抗压强度从仅靠颗粒之间的机械咬合力及摩擦阻力提供到靠摩擦阻力、机械咬合力及水化胶凝物共同提供。
张燕乐[8](2020)在《晋陕蒙接壤区新构土体水分特征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文中认为晋陕蒙接壤区位于黄土高原北部,气候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开采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当地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土地复垦改善当地矿区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然而,该地区的土地复垦受到土壤水分不足的制约。为更好认识矿区土地复垦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以及新构土体的土壤水分运动规律,本研究选择晋陕蒙接壤区的三种主要土壤(硬黄土,风沙土,黄绵土),采取原状土,测定其入渗能力、水分变化及植物的生长状况,为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进行土体新构提供基础支撑;在排土场附近的原地貌布设样地,采用双环测定土壤的入渗能力,使用中子仪监测2 m深剖面的土壤水分变化,并监测植被变化(包括植被盖度和植物群落组成等),为矿区生态恢复提供背景数据;在排土场选择5种主要植被类型设置观测小区,使用双环测定土壤的稳渗率等入渗指标,并监测0—300 cm土壤剖面的水分变化状况,采用相对差分法对土壤水分的时间稳定性进行分析,以筛选适宜的植被恢复模式,并为矿区土体新构提供数据支撑;在矿区排土场设置小区(长120 cm宽120 cm深100 cm)使用硬黄土、风沙土和砒砂岩进行土体新构,并种植苜蓿,测定新构土体的土壤物理质量,并对土壤水分的入渗和动态变化进行观测,以筛选适宜矿区气候条件的新构土体模式;设置土柱(内径23 cm,高度100 cm)试验研究新构土体(风沙土和砒砂岩混合,以及砒砂岩和黄土混合)的土壤—植物系统水分运动,以明确新构土体的土壤水分运动过程和特征,阐明土壤类型对新构土体土壤水分运动和分布的影响机制,主要得到以下下结论:(1)通过对3种土壤(风沙土、黄绵土和硬黄土)的土壤水分入渗和水分变化特征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壤质地对水分入渗的影响明显,三种土壤的稳渗率差异较大,硬黄土的稳渗率最小(0.014 cm/min),风沙土的稳渗率是硬黄土的近10倍。硬黄土由于持水能力强,储水量高,且蒸散发较慢,变异系数小;在越冬期,硬黄土剖面的土壤水分均匀减小,风沙土底部含水量明显高于上层的现象。土壤水分条件好的年份,土壤类型对生物量没有显着影响,在土壤水分不足或生长时间较短的条件下,土壤类型会对生物量造成显着影响。(2)原地貌的植物覆盖度为38%左右;植物种类共有15种,优势种为窄颖赖草、披碱草和本氏针茅禾本科植物,其他为伴生种;原地貌土壤为黄绵土,具有较好的入渗性能;有机质含量低,土壤为弱碱性,保水保肥能力较弱。四种表土层处理方式(原植被、深翻、种植苜蓿、裸地)对原地貌3年间的土壤水分没有明显影响。降雨对土壤水分的补给深度一般在30-90 cm,100 cm土层以下的土壤含水量几乎没有明显变化。(3)排土场沙打旺和长芒草植被(SC)具有较高的入渗能力(稳渗率0.196cm/min),显着高于排土场的其他植被类型,接近原地貌的土壤稳渗率;荒地(H)的土壤水分含量显着高于排土场其他4种植被类型,苜蓿(M)和沙打旺(S)植被条件下的土壤含水量最低;M和S对水分的消耗分别集中在60-220 cm和120-260 cm,沙棘(SJ)和沙打旺与长芒草(SC)植被分别集中在表层的80 cm和40 cm。5种植被对土壤水分的消耗量顺序为M>S>SJ>SC>H(排土场农田撂荒地);时间稳定性的结果分析表明,90,120,180,140和140 cm分别可以作为M,S,SJ,SC和H的代表性土层。长芒草植被或自然恢复有利于矿区排土场的土壤水分保存,苜蓿和沙打旺会造成排土场土壤水分的严重亏缺。(4)砒砂岩改良风沙土和硬黄土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砒砂岩中添加少量硬黄土可以显着改善砒砂岩的渗透性;此外,添加砒砂岩后,风沙土的土壤物理质量显着改善,表现为有效含水量和相对田间持水量增加,土壤通气容量降低,其中以F3P1处理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接近于土壤物理质量指标的最优范围;但添加砒砂岩对硬黄土的土壤质量指标的影响不大;添加砒砂岩显着提高了风沙土的剖面平均含水量;随砒砂岩添加量的增加,剖面上的水分分布更为均匀,代表性土层的深度变浅。在风沙土中添加少量砒砂岩(或在砒砂岩中添加少量风沙土)可以显着提高风沙土(或硬黄土)的生物量。同时在硬黄土中添加少量砒砂岩可以显着提高硬黄土的苜蓿生物量。(5)土柱试验表明,砒砂岩的添加可以显着降低风沙土的稳渗率,提高风沙土的保水性;在砒砂岩中添加少量硬黄土(即硬黄土与砒砂岩1:3处理)显着提高了砒砂岩的稳渗率(约1倍);砒砂岩的添加显着改变了风沙土的水分特征曲线和特征参数,但对硬黄土的影响较小。Hydrus 1D模型模拟的结果表明,砒砂岩添加降低了模型模拟的拟合效率,增加了拟合的根均方误差;对水平衡各组分的分析表明,砒砂岩的添加可以显着降低风沙土的蒸发量,提高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6)对比小区试验和土柱试验的生物量结果发现,对于风沙土处理而言,小区试验与土柱试验的结果相似,但对硬黄土处理,小区试验与土柱试验的结果差异较大。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与从土柱到田间的尺度变化,以及试验条件的控制有关。一方面,土柱由于内径相对于小区较小,边壁效应的影响可能比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土柱底部悬空,接近零势面,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土壤水分进一步向下迁移,起到了保水的作用,增加了土柱底部的土壤水分含量,使得不同土壤处理对生物量的影响被弱化;此外,由于土柱采用人工灌水(每次50 mm),相对小区试验的自然降雨(总量同为50 mm雨量,但分次降下),这种方式可以使更多的水分保存在土壤中,减少土壤蒸发损失。本研究对晋陕蒙接壤区煤炭开采后的土地复垦和植被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本论文主要集中于土壤的混掺处理,对土壤混掺的深度以及新构土体的剖面构型对土壤水分运动和分布的影响没有涉及。后期应当聚焦于土壤混掺深度以及剖面构型对土壤水分运动和分布以及植物生长的影响,以确定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土体配置模式。
张霞[9](2020)在《鄂尔多斯高原砒砂岩静动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砒砂岩为非饱和砂土,由于其处于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季冻区,砒砂岩路基土的物理力学特征受干密度、湿度、温度及荷载类型等影响显着。且鄂尔多斯地区道路病害频发,气温回暖后经过冻胀的道路容易出现严重的融沉及翻浆现象,继而形成沟壑状车辙,严重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道路对交通荷载的承载能力,也阻碍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及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故本文以鄂尔多斯东胜区砒砂岩为对象,为研究砒砂岩路基土在不同围压、冻融次数及含水率下的静力特性,对试验土样进行了直剪试验及常规三轴试验;采用动三轴试验研究砒砂岩在不同含水率、围压下的动力特性。通过试验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常规物性指标试验本文在鄂尔多斯东胜区选取两种不颜色的砒砂岩土样。颗粒分析试验得到两种砒砂岩的粒度特性;室内轻型击实试验得到其最优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黄色砒砂岩级配良好,较紫红色砒砂岩可获得较大干密度;同时采用XRD及XRF衍射分析得到了两种砒砂岩的矿物含量和化学成分,砒砂岩中性质活泼的成分是其强度及刚度降低的重要原因。(2)砒砂岩重塑土直剪试验及静三轴试验通过对两种试验土样分别进行直剪试验及静三轴压缩试验,明确砒砂岩在不同状态下的静力特性;模拟砒砂岩路基土在经历不同冻融次数、不同围压及不同含水率的情况下的静强度、抗剪指标及静模量的变化规律。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不同条件下的静弹性模量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提出静弹性模量在不同含水率、冻融次数及围压下的经验预估公式。(3)砒砂岩重塑土动三轴试验主要对两种砒砂岩土样进行了在不同条件下的动三轴试验,研究砒砂岩的动弹性模量及阻尼比在不同围压及不同含水率下的变化规律;通过软件对动弹性模量与含水率及围压进行多元非线性拟合,获得其回归公式。利用软件对试验测得的动弹性模量与静弹性模量、含水率及围压进行拟合分析,建立了静动弹性模量转换方程,可由简单易测的静弹性模量推导出动弹性模量;缺乏动模量数据的砒砂岩路基土可依此公式进行动模量推算。
李凤兰,曹亚莉,张冰心,李长明[10](2020)在《高温粉磨处理对砒砂岩物化性质的影响》文中指出砒砂岩是由砂岩、砂页岩、泥质砂岩构成的特殊互层岩体,具有干燥坚固如石、遇水溃散成砂的特点。为了弄清高温及高温粉磨对砒砂岩物化特性的影响,进而对其进行改性利用,通过对砒砂岩进行高温和机械粉磨处理,借助激光粒度仪、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仪、热重/差热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等,研究了高温和机械粉磨处理对砒砂岩物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处理使砒砂岩的矿物组成发生变化,黏土矿物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数量显着减少,对砒砂岩矿物的颗粒粒径分布影响不大;机械粉磨处理后砒砂岩中的小颗粒数量显着增加,颗粒的粒径整体上减小;高温煅烧和机械粉磨可提升砒砂岩的矿物活性。
二、内蒙古南部砒砂岩侵蚀内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南部砒砂岩侵蚀内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流域砒砂岩区多动力侵蚀交互叠加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装置与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单相侵蚀过程 |
3.2 冻融-风蚀-水蚀叠加过程 |
4 结论 |
(2)水力侵蚀对裸露砒砂岩区坡面微地形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地形变化特征及侵蚀响应 |
1.2.2 细沟侵蚀及演化过程研究 |
1.2.3 坡面产流机制研究进展及侵蚀产沙过程 |
1.2.4 存在的问题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土壤及植被 |
2.2 研究内容 |
2.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3.1 试验地点与土壤 |
2.3.2 试验设计与布设 |
2.3.3 三微激光扫描及测量原理 |
2.4 研究方法 |
2.4.1 坡面微地形的研究 |
2.4.2 坡面细沟形态观测 |
2.4.3 坡面侵蚀产流产沙的观测 |
2.4.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2.5 技术路线图 |
3 自然降雨下裸露砒砂岩坡面水力侵蚀特征 |
3.1 自然降雨条件下径流、泥沙变化特征 |
3.1.1 自然降雨类型划分 |
3.1.2 自然降雨对坡面产流的影响 |
3.1.3 自然降雨对坡面产沙的影响 |
3.1.4 径流与泥沙的关系 |
3.2 自然降雨下地表微地貌变化特征 |
3.2.1 自然降雨下坡面细沟发育过程分析 |
3.2.2 自然降雨下坡面微地形变化特征 |
3.3 自然降雨前后微地形变化特征 |
3.3.1 自然降雨下坡面土壤侵蚀强度分析 |
3.3.2 自然降雨下坡面ΔDEM细沟形态变化特征 |
3.3.3 自然降雨下坡面地表微地形的高度变化特征 |
3.3.4 自然降雨下坡面ΔDEM地形因子变化特征 |
3.4 小结 |
4 冲刷条件下裸露砒砂岩坡面水力侵蚀特征 |
4.1 冲刷条件下径流量和泥沙量的变化特征 |
4.1.1 冲刷对坡面产流的影响 |
4.1.2 冲刷对坡面产沙的影响 |
4.1.3 径流与泥沙的关系 |
4.2 冲刷条件下坡面地表微地形变化特征 |
4.2.1 冲刷条件下坡面细沟发育过程分析 |
4.2.2 冲刷条件下坡面地表地形因子变化特征 |
4.3 冲刷条件下ΔDEM地表微地形变化特征 |
4.3.1 冲刷条件下土壤侵蚀强度分析 |
4.3.2 冲刷条件下坡面细沟发育过程分析 |
4.3.3 冲刷条件下坡面ΔDEM地形因子变化特征 |
4.4 小结 |
5 裸露坡面微地形与侵蚀量的关系 |
5.1 细沟形态指标与侵蚀量的关系 |
5.1.1 自然降雨下细沟形态指标与侵蚀量的关系 |
5.1.2 冲刷条件下细沟形态指标与侵蚀量的关系 |
5.2 地形因子与侵蚀量的关系 |
5.2.1 自然降雨下地形因子与侵蚀量的关系 |
5.2.2 冲刷条件下地形因子与侵蚀量的关系 |
5.3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讨论 |
6.1.1 水力侵蚀对产流产沙影响 |
6.1.2 水力侵蚀细沟形态变化的影响 |
6.1.3 水力侵蚀对微地形地形因子变化的影响 |
6.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附录 |
(3)复合侵蚀作用下砒砂岩坡面侵蚀泥沙颗粒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复合侵蚀作用下侵蚀泥沙颗粒的平均重量直径 |
2.2 复合侵蚀作用下泥沙颗粒组成特征 |
2.3 复合侵蚀作用下泥沙颗粒富集率特征 |
3 结 论 |
(5)裸露砒砂岩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砒砂岩区的范围及基岩侵蚀内因 |
1.4.1 砒砂岩区的分布范围 |
1.4.2 砒砂岩的侵蚀内因 |
1.5 水力侵蚀研究进展 |
1.5.1 水力侵蚀的影响因素 |
1.5.2 砒砂岩区水力侵蚀机理研究进展 |
1.5.3 水力侵蚀预报模型研究进展 |
1.6 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作用 |
1.6.1 植被对坡面产汇流过程的影响 |
1.6.2 植被对土壤抗蚀性和抗冲性的影响 |
1.6.3 植被格局对水力侵蚀的调控作用 |
1.7 砒砂岩区植被配置模式研究进展 |
1.8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坡面水力侵蚀特征的研究 |
2.2.2 人工植被对径流调控机制研究 |
2.2.3 人工植被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
2.2.4 小流域水力侵蚀空间特征及其与植被格局和地形因子的关系 |
2.3 技术路线 |
3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地形地貌 |
3.3 气象与水文条件 |
3.4 土壤条件 |
3.5 植被条件 |
4 裸露砒砂岩区坡面水力侵蚀特征及其与植被的关系 |
4.1 天然降雨条件下坡面产流产沙及其影响因素 |
4.1.1 降雨类型划分 |
4.1.2 降雨类型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
4.1.3 次降雨对坡面微地形的影响 |
4.1.4 不同植被类型的减流减沙能力 |
4.2 裸露砒砂岩区坡面水动力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
4.2.1 冲刷流量对坡面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
4.2.2 坡度对坡面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
4.2.3 植被覆盖度对坡面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
4.3 裸露砒砂岩区坡面土壤剥蚀率及其影响因素 |
4.3.1 冲刷强度对土壤剥蚀率的影响 |
4.3.2 坡度对土壤剥蚀率的影响 |
4.3.3 植被盖度对土壤剥蚀率的影响 |
4.4 小结 |
5 植被类型对地表径流的调控作用 |
5.1 植被类型对地表覆盖度的影响 |
5.1.1 植被类型对草本生物量和地表覆盖度的影响 |
5.1.2 植被类型对草本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5.2 植被类型对降雨的截留作用的影响 |
5.2.1 植被类型对林冠截留的影响 |
5.2.2 植被类型对枯落物层持水的影响 |
5.3 植被类型对土壤水文物理特性的影响 |
5.3.1 植被类型对土壤颗粒分布特征的影响 |
5.3.2 植被类型对土壤综合持水能力的影响 |
5.3.3 植被类型对土壤饱和导水性能的影响 |
5.3.4 植被类型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 |
5.4 植被类型对地表径流的调控机制 |
5.5 小结 |
6 植被类型对土壤质量的改良作用 |
6.1 植被类型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
6.1.1 植被类型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
6.1.2 植被类型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 |
6.1.3 植被类型对土壤抗崩解能力的影响 |
6.2 植被类型对土壤养分和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
6.2.1 植被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6.2.2 植被类型对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
6.3 植被类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
6.3.1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3.2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
6.4 小结 |
7 裸露砒砂岩区小流域水蚀特征及其与植被和地形的关系 |
7.1 小流域植被景观的空间格局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
7.1.1 小流域植被类型的分布特征 |
7.1.2 小流域植被景观的空间格局 |
7.1.3 小流域植被景观空间格局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
7.2 小流域植被与地形因子对土壤质量的耦合影响 |
7.2.1 小流域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
7.2.2 小流域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
7.2.3 小流域土壤团粒结构破碎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
7.2.4 小流域植被与地形因子对土壤质量的耦合影响 |
7.3 小流域水力侵蚀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
7.3.1 小流域土壤可蚀性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
7.3.2 小流域植被覆盖因子与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
7.3.3 小流域降雨侵蚀力因子与坡度坡长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
7.3.4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分布特征 |
7.4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空间格局和空间自相关性 |
7.4.1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空间格局 |
7.4.2 小流域水力侵蚀的空间自相关性 |
7.4.3 小流域水力侵蚀空间自相关性与植被和地形的关系 |
7.5 小结 |
8 讨论 |
8.1 水力侵蚀与人工植被间反馈关系的尺度效应 |
8.2 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 |
8.3 裸露砒砂岩区小流域未来治理方向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黄河中游砒砂岩物化特性与侵蚀机理研究及小流域二元治理模式集成与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侵蚀机理研究进展 |
1.2.2 坡面侵蚀研究进展 |
1.2.3 砒砂岩侵蚀研究进展 |
1.2.4 砒砂岩区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成果 |
第二章 砒砂岩区概况 |
2.1 砒砂岩的分布 |
2.1.1 地理位置分布 |
2.1.2 砒砂岩流域区划 |
2.1.3 地形地貌 |
2.1.4 地质演化 |
2.2 砒砂岩区的水文环境分析 |
2.2.1 砒砂岩区气候状况 |
2.2.2 砒砂岩分布区河川径流变化 |
2.3 其它 |
2.3.2 土壤类型 |
2.3.3 植被发育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质量控制 |
3.1 研究思路与工作部署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品采集 |
3.2.2 各种指标测试 |
3.2.3 植被调查 |
3.2.4 泥沙分选搬运过程 |
3.2.5 示范区建设 |
3.3 数据质量控制 |
第四章 砒砂岩坡面侵蚀产沙特征 |
4.1 典型坡面植被及结构特征 |
4.1.1 覆土砒砂岩坡面植被及结构特征 |
4.1.2 裸露砒砂岩坡面植被及结构特征 |
4.1.3 覆沙砒砂岩坡面植被及结构特征 |
4.2 典型坡面空间组合结构特征 |
4.3 坡面-沟道泥沙分布特征 |
第五章 砒砂岩侵蚀与岩性特征 |
5.1 砒砂岩岩性特征与养分含量 |
5.1.1 砒砂岩表层土壤矿物成分特征 |
5.1.2 砒砂岩表层土壤化学成分特征 |
5.1.3 砒砂岩表层土壤养分含量特征 |
5.1.4 砒砂岩矿物组成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5.2 砒砂岩岩性特征与抗剪强度 |
5.2.1 剪切形貌特征 |
5.2.2 黏聚力及内摩擦角特性 |
5.2.3 抗剪强度特性 |
5.2.4 抗剪强度与矿物组成关系 |
5.2.5 抗剪强度与颗粒组成关系 |
5.2.6 抗剪强度与微观形貌关系 |
5.3 砒砂岩岩性特征与侵蚀机理 |
5.3.1 砒砂岩容重对其侵蚀的影响 |
5.3.2 砒砂岩粒径组成对其侵蚀的影响 |
5.3.3 砒砂岩矿物组成对其侵蚀的影响 |
5.3.4 砒砂岩化学特性对其侵蚀的影响 |
5.3.5 砒砂岩微观形貌对其侵蚀的影响 |
5.3.6 砒砂岩岩性侵蚀过程分析 |
第六章 二元立体配置模式研究及示范 |
6.1 立体配置模式 |
6.1.1 坡顶治理模式 |
6.1.2 坡面治理模式 |
6.1.3 沟道治理模式 |
6.2 示范区建设 |
6.2.1 植被措施 |
6.2.2 固结措施 |
6.2.3 抗蚀促生措施 |
6.2.4 重力侵蚀治理措施 |
6.2.5 径流高效利用措施 |
6.2.6 淤地坝措施 |
6.2.7 柔性坝措施 |
6.2.8 示范区建设效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高温处理砒砂岩物化性质及改性材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区概况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砒砂岩物化性质研究 |
2.1 砒砂岩材料及基本性质 |
2.1.1 砒砂岩材料 |
2.1.2 砒砂岩基本性质 |
2.2 试验方案及仪器设备 |
2.2.1 试验方案 |
2.2.2 测试仪器 |
2.3 试验结果分析 |
2.3.1 颗粒粒径分布 |
2.3.2 氧化物组成(XRF) |
2.3.3 矿物组成(XRD) |
2.3.4 热重-差热分析(TG-DTG) |
2.3.5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砒砂岩活性研究 |
3.1 试验方法及材料 |
3.1.1 试验方法 |
3.1.2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案及仪器设备 |
3.2.1 试验方案 |
3.2.2 试验仪器设备 |
3.3 试件制备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1 煅烧温度对砒砂岩活性影响 |
3.4.2 砒砂岩掺量对活性的影响 |
3.4.3 机械磨蚀对活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砒砂岩溶蚀特性 |
4.1 试验方法及材料 |
4.1.1 试验方法 |
4.1.2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案及仪器设备 |
4.2.1 试验方案 |
4.2.2 试验仪器设备 |
4.3 试样制备 |
4.4 试验检测方法 |
4.4.1 Ca~(2+)离子浓度检测 |
4.4.2 Si~(4+)离子浓度检测 |
4.4.3 Al~(3+)离子浓度检测 |
4.5 砒砂岩中钙、硅、铝在碱溶液中的溶出特性 |
4.5.1 高温磨蚀 |
4.5.2 NaOH溶液浓度及龄期 |
4.5.3 养护条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砒砂岩改性材料力学特性 |
5.1 试验方法及材料 |
5.1.1 试验方法 |
5.1.2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案及仪器设备 |
5.2.1 试验方案 |
5.2.2 仪器设备 |
5.3 试件制备及测试内容 |
5.3.1 试件制备 |
5.3.2 测试内容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4.1 强度分析 |
5.4.2 矿物组成(XRD) |
5.4.3 热重-差热分析(TG-DTG) |
5.4.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5.4.5 微观结构分析(SEM)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 |
致谢 |
(8)晋陕蒙接壤区新构土体水分特征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土壤水分研究进展 |
1.3.2 新构土体研究进展 |
1.3.3 土壤物理质量研究进展 |
1.4 小结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气候 |
2.1.2 土壤与植被状况 |
2.1.3 地形与地质条件 |
2.1.4 排土场复垦现状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实验设计和样品采集 |
2.3.2 数据获取 |
2.3.3 数据分析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原状土的土壤水分入渗、变化及生物量特征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试验设置 |
3.2.2 数据获取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三种主要土壤的理化性质与入渗特征 |
3.3.2 土壤类型对水分变化特征的影响 |
3.3.3 土壤类型对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原地貌不同植被处理方式对植物群落组成和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小区布设和数据采集 |
4.2.2 数据获取 |
4.2.3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植被处理方式对原地貌物种组成的影响 |
4.3.2 原地貌的土壤理化特征 |
4.3.3 不同植被处理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5章 排土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试验设置 |
5.2.2 数据获取 |
5.2.3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植被类型对水分入渗的影响 |
5.3.2 植被类型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
5.3.3 基于时间稳定性确定代表性测量深度 |
5.5 小结 |
第6章 新构土体的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试验设置 |
6.2.2 数据获取 |
6.2.3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土体新构对饱和导水率和土壤物理质量的影响 |
6.3.2 土壤水分动态和变异特征 |
6.3.3 土体新构对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7章 新构土体土壤水分特征的土柱模拟研究 |
7.1 引言 |
7.2 研究方法 |
7.2.1 试验设置 |
7.2.2 数据获取 |
7.2.3 数据分析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土体新构对入渗性能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
7.3.2 土体新构对土壤水分动态和Hydrus模拟结果的影响 |
7.3.3 土体新构对株高和生物量的影响 |
7.4 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进展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鄂尔多斯高原砒砂岩静动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力学特性研究现状及不足 |
1.2.1 国内外路基土冻融作用的研究现状 |
1.2.2 路基土静力特性研究现状 |
1.2.3 路基土动力特性研究现状 |
1.2.4 路基土静动参数的研究现状 |
1.2.5 砒砂岩力学特性研究现状及不足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砒砂岩基本物理性质试验研究 |
2.1 砒砂岩地区气候水文环境 |
2.2 砒砂岩土样 |
2.3 砒砂岩的粒度特性分析实验 |
2.3.1 试验方案 |
2.3.2 试验结果分析 |
2.4 砒砂岩理化性质分析 |
2.4.1 试验方案 |
2.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3 试验方案 |
2.5 砒砂岩的击实特性 |
2.5.1 试验方案 |
2.5.2 试验结果分析 |
2.6 渗透试验 |
2.6.1 试验方案 |
2.6.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7 小结 |
第三章 砒砂岩重塑土静力特性研究 |
3.1 砒砂岩直剪试验 |
3.1.1 试验方案 |
3.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 干湿循环对砒砂岩抗剪特性的影响 |
3.2.1 试验方案 |
3.2.2 砒砂岩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 |
3.2.3 干湿循环对砒砂岩抗剪强度的影响分析 |
3.2.4 法向应力对砒砂岩抗剪强度的影响分析 |
3.2.5 干湿循环对砒砂岩抗剪参数的影响分析 |
3.3 砒砂岩冻融循环三轴试验 |
3.3.1 三轴压缩实验的原理 |
3.3.2 试验方案 |
3.3.3 冻融循环对砒砂岩抗剪强度的影响分析 |
3.3.4 含水率对砒砂岩抗剪强度的影响分析 |
3.3.5 含水率对砒砂岩抗剪指标的影响分析 |
3.3.6 冻融循环对砒砂岩抗剪指标的影响分析 |
3.4 砒砂岩静弹性模量 |
3.4.1 非线性弹性扰动状态模型 |
3.4.2 砒砂岩三轴压缩试验方案 |
3.4.3 砒砂岩试件的压缩破坏形式 |
3.4.4 不同含水率下围压对砒砂岩弹性的影响分析 |
3.4.5 不同围压下含水率对砒砂岩弹性模量的影响分析 |
3.4.6 冻融循环次数对砒砂岩弹性模量的影响分析 |
3.5 砒砂岩静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 |
3.6 小结 |
第四章 砒砂岩重塑土动力特性研究 |
4.1 动三轴实验原理 |
4.2 试验方案 |
4.3 动弹性模量的影响因素 |
4.4 试验参数设置 |
4.5 砒砂岩动应力-应变曲线 |
4.6 动模量 |
4.6.1 动弹性模量 |
4.6.2 动强度 |
4.6.3 阻尼比λ |
4.7 砒砂岩重塑土动弹性模量研究 |
4.7.1 含水率对砒砂岩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4.7.2 围压对砒砂岩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4.8 动弹性模量随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 |
4.9 砒砂岩阻尼比试验研究 |
4.9.1 含水率对砒砂岩阻尼比的影响分析 |
4.9.2 围压对砒砂岩阻尼比的影响分析 |
4.10 砒砂岩重塑土静、动弹性模量回归分析 |
4.11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成果 |
(10)高温粉磨处理对砒砂岩物化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概况 |
1.1 材料及处理方式 |
1.2 测试分析方法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 颗粒粒径分布 |
2.2 氧化物组分 |
2.3 矿物组成 |
2.4 热重/差热分析 |
2.5 红外光谱分析 |
3 结 论 |
四、内蒙古南部砒砂岩侵蚀内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流域砒砂岩区多动力侵蚀交互叠加效应研究[J]. 张攀,姚文艺,肖培青,刘国彬,杨春霞. 水利学报, 2022
- [2]水力侵蚀对裸露砒砂岩区坡面微地形的影响研究[D]. 钱秋颖.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3]复合侵蚀作用下砒砂岩坡面侵蚀泥沙颗粒特征[J]. 高玄娜,肖培青,张攀,郝仕龙,杨春霞. 水土保持学报, 2021(01)
- [4]砒砂岩区土壤侵蚀机理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秦富仓,杨振奇,李龙.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0(12)
- [5]裸露砒砂岩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研究[D]. 杨振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6]黄河中游砒砂岩物化特性与侵蚀机理研究及小流域二元治理模式集成与示范[D]. 伍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7]高温处理砒砂岩物化性质及改性材料性能研究[D]. 曹亚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8]晋陕蒙接壤区新构土体水分特征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D]. 张燕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0(01)
- [9]鄂尔多斯高原砒砂岩静动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D]. 张霞.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10]高温粉磨处理对砒砂岩物化性质的影响[J]. 李凤兰,曹亚莉,张冰心,李长明. 人民黄河, 2020(05)